模特形体礼仪十篇

时间:2023-04-09 08:45:43

模特形体礼仪

模特形体礼仪篇1

关键词:礼仪 课堂 立体多元化 教学模式 探究

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益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左传》:“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可见,文明礼仪教育效果关乎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繁荣。

文明礼仪是全面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准、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水平等内在修养并将其外化为尊人爱己的接人待物的态度和方式,是学生安身立命的“软实力”和“必杀技”,是具有延展性、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稳定的核心能力,其培养与提升应予以重新审视与定位。礼仪课程是培养学生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对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学生受益终生的课程。事实上,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在礼仪素养、文明行为及人际沟通等职业素质方面还比较欠缺,存在德行不高、形象不美、语言不悦、交际不畅等情况,与实际岗位的高素质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窃以为原因可归结为:

首先,我院学生为政法类高职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倾向,对礼仪课程的教化功能认知不足,学院施行军事化管理的模式内涵还不够丰富、形式也较单一,学生表面上的执行流于无奈与机械,未能真正帮助学生入脑入心,自觉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人才证书化”使教育证书化日益突显,而礼仪素养、人格教育还没有证书化的衡量标准,受到学生的忽视和冷落。再次,个性张扬、过于自我的人格特征难以修炼良好的礼仪风范,90后的学生强调“人人为我”,缺乏“我为人人”的理念,缺乏宽容理解包容尊重的意识,甚至一些学生认为漠视规矩、行为放浪是个性,这些都成为礼仪课程学习的绊脚石。最后,军事化管理模式使得大部分学生要进行大量的操练等体能训练,课堂上普遍存在身心疲惫精神萎靡的现象。以上学情导致大部分学生在礼仪课堂上产生抵触和倦怠心理,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而,创新教育理念、探究总结提炼符合自身实际和别具特色教学风格的高效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课题组结合多年的礼仪教学探索与实践,试图总结该课程的最佳教学模式:立体多元化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即教学目标三维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模式立体化,有效强化了学生知礼内涵、行礼自然的育人目的。

一.教学目标三维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三维化”是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而制定的,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结合礼仪课程“术多理少”的学科特点,将该学科的教学目标定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及素质情感目标。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融汇贯通的,探寻学生内外兼修的最佳途径。

经课题组的实践调研与分析,形成了具体明晰的礼仪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进行素质修养的修炼、礼仪知识的传授和相关技能的实训,使学生掌握得体娴熟的职场沟通技巧和待人接物技能,培养学生成为知礼内涵、行礼自然的现代青年,引导学生塑造富有魅力的良好职业形象,展现训练有素的交际风采,提升职场竞争力。即培养学生内在品质素养及外在得体的社交能力。

(一)能力目标。能力本位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在个人内外兼修的前提下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设置课程目标为:规范习礼、灵活用礼,提升综合素质和职场交际能力。项目活动注重实践性、实用性、趣味性和职业性,使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合正确运用体态与言谈传达对他人的礼貌和尊敬的行为习惯,能够设计个人优雅形象(内外兼修);能够熟悉个人形象在不同时空中角色转换时应该遵循的礼仪规范(如着装、会面、沟通等礼仪规范),自如处理各种事务、提供服务的能力;树立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情景剧表演),锻炼学生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能力;创新能力(个性化调解)和系统思辨能力(案例分析及表述)。综合能力融会贯通,成为学生第二天性。如交通管理专业的职业礼仪课程教学,应针对专业岗位服务能力的要求,强化专业、文明、公正的执法形象设计、执法礼仪常识及沟通技巧等方面内容。

(二)知识目标

理解和掌握现代礼仪的规范知识:以个人素养和形象为中心,向家庭等角色辐射,空间角色的转换遵循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认知规律,逐步掌握个人形象设计礼仪、家庭礼仪、语言交际礼仪、会面礼仪、文书礼仪、职场社交礼仪及涉外交往礼俗与禁忌等方面的相关基本常识。

(三)素质目标

全面提升学生在不同场合时空的礼仪运用能力,具备较为深厚的尊己敬人的礼仪文化素养,修炼平和理性的心态、敦厚善良的品行;对个人要体认自尊自强的价值所在;对家庭要继承感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对学校要践行合群守规的良好习性;对职业要修炼进取创新、勤奋耐劳的品行;对社会要培养公德心的价值取向;对国家要认识尽忠报效的观念;能够深刻体悟礼仪对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作用,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提升审美情趣与品位,成为知礼行礼的楷模,引领及感染周围人群,共同营造文明尚礼的社会生活环境。

二.教学内容多元化

回归“以人为本、先做人后做事”的朴实教育理念,课题组打破传统的教材学科知识体系,以素养修炼、能力训练为核心,以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为主线,精心整合礼仪课程内容结构,这也是本课题的亮点:以个人礼仪素养与行为规范培育为核心,向不同时空辐射应用,形成“塑造好形象”(个人形象礼仪)、“教养好孩子”(家庭礼仪)、“栽培好学生”(校园礼仪)、“培养好公民”(公共场所礼仪)、“历练好职员”(职场社交礼仪——体现专业特色和侧重点)、“引导好网民”(网络礼仪)和“培植好国民”(涉外礼仪)七个模块的课程内容体系(祥见下图),具有很好的心理暗示和积极引导作用,使“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和谐美真正落到实处,确实达到“知礼内涵,行礼自然”的教化目的。在内容设计中,通过设计操作性强、预期性好的能力训练项目来实现课程三维目标,项目设计保证对课程内容的覆盖性,项目之间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在教学中要有可操作性等因素,以实际的教学条件、专业特点和任务驱动为基本形式,设计“礼仪风采展示”的大项目,贯穿教学的始终。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之一

编号:1

项目名称:塑造好形象之个人风采秀

对应单项任务名称:能够做到仪态优雅、仪容整洁、服饰得体、谈吐礼貌

相关支撑知识:规范的坐立行姿及手势表情、着装、配饰原则、交谈的技巧与艺术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自主、互助训练:1、研讨《弟子规》《觉悟》;2根据音乐背景展示仪态举止;3、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个性装容;4、根据不同场景演示服务交谈礼仪。

结果:充分展示个人“内外兼修”形象美

实践证明,内容的精心整合与设计,内容贴切生活,紧接地气,操作性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极大兴趣与积极性,全程参与实操训练,有创造性地进行习礼用礼,拓宽现代个性化礼仪知识内涵,切实提升了综合素质。

三.教学模式立体化

作为行为学科,礼仪体系具有“理”少“规”多的特点,其教学难点是“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的高度统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知识理论的传授,轻行为习惯的养成)难以化解本课程所显露的教学难点,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此背景下,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以“聚焦课堂”为着力点,根据学科特点、受众的个性特征和专业实用的教学目的,构建别具特色的“立体化”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案例讲授——行为示范——模拟演练——效果评判,其亮点是将课堂演化成形体室、化妆间、家庭、校园、公共场所、办公室、餐厅、异国等时空交错的立体空间,让学生在其中穿越,有即景之感,充分调动立体感官参与课堂活动,或听或论或演或练,演绎好每一个礼仪形象角色,营造顺理成章的互动效果,调动身心立体感官充分体验感悟礼仪之大美的内涵,确实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点面结合、动静交融、显隐交互的立体教学模式。

(一)以案论理地讲授。迎合学生渴望塑造良好形象的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渴盼展现训练有素的交际风采的心态,精心选择地正反两方面的精彩案例,用富有感染力的、精湛的语言艺术讲授礼仪的作用与要领,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感受学礼用礼、拥有礼貌能力的必要性。如用一个司空见惯的例子“学术保姆”——一名大学生在周末用频繁短信查询作业烦扰老师到抓狂地步的例子,有个社团学生预约采访某老师,却迟到、对老师情况一无所知被视为失礼而遭拒的例子,毕业生因缺规少矩求职失败的例子等等,引发学生礼貌能力缺失的思考与共鸣,成功地从思想上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礼仪对自己安身立命的重要性,对礼仪课程的内涵与意义产生深刻地领悟,从而对学好礼仪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二)规范优雅地示范。礼仪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意识,具备各种场合礼仪规范动作的演示才能,才能将学生吸引到立体化教学的氛围中。礼仪教学的任何一项操作活动都是一种文明角色的行为训练,都需要教师惟妙惟肖地操作表演,比如个人形象修炼,坐立行姿、仪容仪态、接人待物等礼仪规范,都属于教师示范的范畴。亦可通过图像视频获得直观视觉美感,成为模仿对象。具体形式在形体教室空间里,摆设出T型台造型,请学生自然展示各种仪态,指出优劣,进而边讲边示范、请学生配合演示,教师作为总导演,不断调整角色定位,力求表演自然流畅,及时进行点评,使之进一步明确礼仪操作的真谛,为其将礼仪规范内化为自然的行为打下坚实基础。

(三)仿真模拟地演练。在礼仪教学中,能力的提升要遵循“听不如看,看不如做”的原则,这是礼仪课程立体式教学模式的精髓,需要精心设计操作项目,要具备充满新意的独特性、紧接地气的贴切性、精细合理的可行性,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如在西餐礼仪的教学中,笔者精心设计用情景剧的方式来展示教学内容:PPT营造西餐厅氛围,优雅动听的音乐,准备好西餐餐具、各类美食,A学生扮演用餐者,B学生扮演服务员,C学生扮演对用餐者错用西餐礼仪规范时的惩罚者——用一充气塑料锤子敲脑袋,笔者扮演纠错员。该情景剧表演过程中,“演员”们激情投入,充满夸张喜感,引发笑声不断,在幽默轻松的喜剧氛围中,西餐礼仪规范细节已入脑入心,之后,为巩固教学成果,学以致用,课题组带领学生到西餐厅享受一次真正的西餐,在西餐厅里学生娴熟的礼仪规范,男生表现出儒雅的绅士风度、女生则是淑女的风雅,引来食客们的啧啧赞叹,真正是寓教于乐、学以致用的成功课堂。整个课程内容设计中,每个模块的实操项目都是经反复推敲的精华版,通过实训事实证明,这是纠正非礼仪习惯的有效手段,经反复训练,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由他律到自律的升华。

(四)精辟升华地评判。评判总结是评估教学情况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包括教师对每一项实训的现场点评和学生的自我点评与互评,可以是简短的发言或是书面报告,主要考量课堂表现与应用效果、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知行合一与内外兼修等内容,同学生的分析总结过程中,再次升华对知礼行礼的认知。

四.课程改革初显成效

礼仪课程经课题组4年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该教学模式的施行,与行为学科的特点与要求相吻合;其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最后,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知礼行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注:本文为海南政法职业学院院级课题《法律高职礼仪课堂“立体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于伟娜、郑瑞新、 连江卫 高职院校女生礼仪教育模式改革之研究 [J]学术研究 2012.1

[2]王柳丽 高职职业礼仪教育模式研究 [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11

[3]吕莹、许云强 探析高校礼仪教育模式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J]时代教育 2013 .5

模特形体礼仪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关礼仪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160-02

一、模块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整个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模块化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分为模块式技能培训和能力本位教育两种流派。模块式技能培训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力本位教育是主要以加拿大、美国等为代表的以知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模块化教学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知识的应用,是一种具有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经济性特点的教学模式。

我国职教界总结出了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宽基础、活模块”的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理念。“宽基础、活模块”的要求,就是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以技能培养为主,减少理论学习,增强动手能力培养。而模块教学是职业教育提高质量的有效教学组织方式,旨在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使学院分时段掌握知识、技能,通过多模块组合达到人才培养目的,进而培养合格专门人才。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和职业素质,因此,在公关礼仪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通过逐步摒弃传统的以讲授礼仪常识为主、强化知识记忆的做法,构建强调礼仪行为掌握及行为转化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并积极营造演礼演练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获得知识,掌握礼仪技能,养成素质。

二、公关礼仪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实践

(一)开展模块化教学的指导原则。对职业院校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应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1.提升学生职业礼仪素质的原则。根据综合分析,职业院校学生礼仪技能培养目标主要教学点有以下几点:一是学会运用仪表、仪容、仪态和言谈等个人基本礼仪,提高个人修养;二是学会运用问候、握手、介绍、交谈、接待、拜访、宴请、乘车等日常交际礼仪,展示个人交际魅力,提升个人形象,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学会运用书信类文书、公文类文书、对外商务信函类文书礼仪,借助礼仪文书传递信息,表达友好、尊敬之意;四是学会运用应聘、商务谈判、商务演讲、商务会议、商务仪式等常用商务礼仪,赢得商务伙伴信任、支持,维系良好的商务关系,实现双赢战略;五是学会运用服务理念与服务意识、服务礼貌礼节、有效沟通艺术、常见顾客投诉问题的处理方法技巧等服务礼仪,打造良好服务形象,更好地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六是学会运用涉外商务礼仪,提升对外交往能力。课程教学点决定了课程模块化的构成,通过模块训练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礼仪素养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在于掌握几个礼仪词语和形式,而要体现在一言一行中,以素养培养作为课程建设的指导原则。

2.紧密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要求的原则。在内容选取上,不同专业的礼仪学习应本着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并能实现与职业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融合。可借鉴《国家职业标准汇编》中公关员、秘书、推销员及服务员等相关职业对礼仪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内容的构建上尽量向职业岗位、职业资格对礼仪的要求靠拢,为学生获取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和到相关岗位就业提供便利。

(二)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的分解。依据礼仪技能培养目标及相关岗位对礼仪的要求,职业院校礼仪素质的培养应打破原有教材体系,重新从基本理论上和实训项目上进行以下设置。

第一,在基本理论上可设置六个模块。模块一:个人基本礼仪,包括仪表礼仪、仪容礼仪、仪态礼仪、言谈礼仪。模块二:日常交际礼仪,包括见面礼仪、接待礼仪、拜访礼仪、电话礼仪、空间礼仪、宴请礼仪、次序礼仪、馈赠礼仪。模块三:文书交际礼仪,包括书信类文书礼仪、公文类文书礼仪、商务信函礼仪。模块四:商务礼仪,包括应聘礼仪、商务谈判礼仪、商务演讲礼仪、商务会议礼仪、商务仪式礼仪。模块五:服务礼仪,包括服务理念与服务意识、服务礼貌礼节、有效沟通艺术、顾客投诉问题的处理方法技巧。模块六:涉外礼仪,包括涉外交往礼仪、宗教礼仪、习俗礼仪。

第二,在实训项目上可设置九个模块。实训项目一:见面礼节训练。实训项目二:访送礼节训练。实训项目三:敬语接龙与角色模拟训练。实训项目四:沟通艺术训练。实训项目五:仪态训练。实训项目六:职业礼仪形象塑造训练。实训项目七:仪式礼节训练。实训项目八:人才市场观摩锻炼。实训项目九:公关礼仪知识技能与求职应聘模拟面试考核。

三、深入开展课程模块化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紧扣专业特点开展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系统地培养学生礼仪素质的主渠道。职业院校应将礼仪课程作为素质的主要课程,任课教师要研究开设礼仪课程的专业特点,如铁道行业的礼仪特点、航空企业的服务礼仪,将专业礼仪要求与公关礼仪要求进行有效融合。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生,补充到课程模块内容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礼仪技能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可采取情景模拟训练、案例教学、小品表演及讲练结合等方式,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二)着重实施礼仪训练,提高礼仪行为的养成。礼仪课程的实践教学首先应以各岗位涉及的主要礼仪要求为线索进行实践教学的整体设计,可以打乱原有的知识顺序,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确定各项实践任务。同时,积极在公关礼仪课程教学中引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通过各种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根据礼仪课程的特点,可选用案例法、情景扮演法、角色互换法、演礼训练法等进行教学。

(三)模块教学要求教师提高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模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过去一统课程的局面,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听、看、做、思、练环环相扣,这就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应加强任课教师的业务理论知识培训。目前礼仪课程任课教师大都半路出家,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没有经过院校的培训,缺乏正规的演礼训练,因此,应加强礼仪课程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为任课教师开展模块化教学提供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二是应善于结合专业特点精选教学任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课时量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安排,每一项教学任务的确定都必须考虑以实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统一的原则。三是应积极开展模块化教学业务比武活动,为教师们提供相互学习观摩的机会,形成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努力提高授课艺术,不仅要求任课老师课前深入研究教材,熟悉任务内容,精心设计讲授、演练、讨论、交流以及点评等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应用礼仪知识的积极性和演练互动的热情。

通过模块化教学,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纯粹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与指导者,从理论的讲授者变为学习兴趣的激发者,从知识的提供者变为学习过程的辅助者。教师应承担情景创设、组织准备、课堂引导、总结提炼、评估反思的责任,同时,教学组织方式的改变也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姜君霞,模块教学法的特点和要求[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4)

[2]尹为国,技校实行模块化教学探讨[I].现代技能开发,2007(1)

【基金项目】2012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资助项目(2012JGA409)

模特形体礼仪篇3

【关键词】医学院校 开展 礼仪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45-02

医务工作是一种和人类健康、幸福息息相关的职业,医护人员在人的生与死、健康与疾病转换中承担重要的角色。许多事实证明,医务人员的品格、态度、知识、能力都将影响病人的安危。在医学模式发生转变的时期,人们对健康保健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医务人员的职业形象和职业素质更加为人们所关注。为此,在医学院校开展礼仪教育不失为一条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对此做一探讨。

一、开展礼仪教育的意义

(一)礼仪教育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医学院校加强礼仪教育,提高未来白衣战士的礼仪修养和文明素质,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培养和造就讲文明、懂礼貌,全面发展的青年大学生,造就高素质的未来白衣战士,提高医务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礼仪教育对医护工作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广大人民对医疗行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工作如何以质量、服务、信誉、人员素质、精神风貌等总体形象展示给社会公众,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塑造良好的医学职业形象,能够促进医护工作发展,体现医护工作的信誉、特长、整体实力。因此,医护人员学习职业礼仪,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服务,既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也是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完善,提高职业素质。人的自身完善包括政治上的成熟、道德修养的提高、业务技术的娴熟、心理素质的培养、职业素质的养成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与培养是很重要的外因条件。通过教育与引导,能够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辨别行为举止的对与错,正确使用礼仪规范,最终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与形象。

二、开展礼仪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医学院校礼仪教育应以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为原则,从医学生个人形象、质量形象、服务形象三方面对医学职业形象进行设计、定位,以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从重视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开展社会实践、建立评价机制等方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做准备。 以下本文以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为例进行论述。

(一)重视课堂教学。具体如下:

1.从课程的设置(课程建设的研究、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的设置按教学计划,要求实现两个目标。一是知识目标:了解礼仪的发展简史、特点和原则;熟悉日常社交礼仪、工作礼仪、校园礼仪和求职礼仪的基本知识。掌握医学生仪容仪表、举止、着装、言谈礼仪的基本技巧和规范。二是技能目标:进行医学生礼仪技能及语言训练,掌握各种仪态动作技能及其他见面礼节的使用。教学课时为24学时(护理、助产专业),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8学时;临床、影像、公共卫生管理、检验、药学、口腔等专业为18学时,其中理论12学时,实践6学时,授课教师有8人。教学内容由于目前没有适用于医学院校所有专业全国规范教材,除护理专业使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雷容丹主编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外,其余专业我们教学组集体制定教学大纲,内容以雷容丹主编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刘桂英主编的《护理礼仪》和《医学生礼仪》为主要参考资料,结合本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层次不一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这也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人才,体现医学院校培养医学实用性人才的宗旨。教学考核上,应打破传统的方式,以提问、情景表演、角色扮演、平时表现、学习态度和参与应用训练等相结合的考核评分方式。

2.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和技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班别学生的特点,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即静态教学与动态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更多地运用演示、讨论、角色扮演,提问以及实践练习等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做各种姿态的正确演示,学生模拟学习,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后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有身临其境的体会,尽快进入医学生的角色。在实践教学中,把各种日常礼貌动作配上音乐表演出来,加深礼仪礼貌的行为认识等。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去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以书本知识为手段,对学生辅以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教育。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入手,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特别强调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并在实践教学中更多地采用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他们的口头组织和表达能力,应变和自我展示能力,真正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强化,认同,内化,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营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具体如下:

1.树榜样,提高自我意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人生观、世界观初形成的大专生来讲尤为重要。医学院校除开展常规的礼仪教学外,还可开设礼仪培训班和职业素质强化培训班,选择来自各班,从思想纪律、外在形象上占一定优势的学生参加。这些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参加培训,主要从形体、职业形象设计以及沟通实践等方面进行训练,还经常承担校内外的礼仪接待任务。除此之外,还要把培训的内容传授给本班礼仪兴趣小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班级礼仪课上,还给学生进行示范表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形象评比,加深礼仪礼貌的行为认识,此外,还组织了升旗班、礼仪队、文艺队,举办美容知识讲座,书画展,居室布置评选等各种活动,带动全体学生自觉规范行为,做到举止文明,自觉地、有目的地向特定倾向转化,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达到自我教育提高的目的。

2.活跃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礼仪活动和公共活动,不断积累交往经验,展示礼仪的魅力和大学生的风范。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条件,采取措施活跃学生社团,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构建载体,如组建青年志愿者礼仪服务队,举办各类医学生人文素质讲座,以板报比赛、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的形式开展“诚信做人”活动;开展“我爱我家”文明宿舍评比和文明教室评比活动。为宣扬和普及礼仪文化,雕琢个性,浓厚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塑造当代大学生的新形象,开展以“展现自我风采,尽显礼仪之美”为口号的校园礼仪风采大赛活动。还通过组织参观、联欢、郊游、社会服务、职业技能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自觉运用礼仪、检验个人礼仪素质提供条件。学生参与活动,养成了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培植了律己、诚信、宽容、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三)开展社会实践,充实经验体会。具体如下: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专业特点走入社区、社会福利院、失学儿童救助站、还有弱势群体等。例如,组织学生成立课题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做参与调查活动;织学生到敬老院和社区开展义务咨询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深化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

(四)建立评价机制。为了让医学生充分认识开设医学生礼仪课程学习重要意义,重视医患礼仪技能的训练,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在给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除课堂上礼仪技能和动作的考核外,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外素质的考核。特别对于学生在参加活动,学习生活、与人交往的日常表现中进行抽查的方式进行考评。同时,学校也对上课教师进行听课,认真检查教学计划、内容、教案,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讲课内容及效果,并到实习医院收集医学生的医疗服务质量。

三、效果与体会

(一)礼仪教育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系列措施、实践体现了礼仪教育在校园中还具有调节、调动、陶冶及控制等作用,由部分带动群体,学生的言行举止有较大的提高,体现出美的气质和风度,展示出医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不仅校园文明精神得到了净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二)改进措施。具体如下:

1.转换教育理念,强化师资培训。学校应该对教师应该塑造良好的榜样。每个教师都应把加强礼仪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 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教师要以自己得体的礼仪规范行为去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在言传身教中获得知识和道理,看到榜样,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转变思想,纠正不良习惯。

2.还发挥校园网络优势,开展礼仪修养教育实践。礼仪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而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即时性,和开放性,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建健全校园网主页,鼓励德育工作者个人设立网页, 制作生动直观的德育软件用于礼仪教学,采取 网上“聊”天、辩论和咨询等方式,在网上进行思想道德和礼仪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健全其人格。

3.学校应调整课程结构,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龄及班级特点,适当设置工作礼仪、校外礼仪、教师个人礼仪、公务礼仪以及现代交际礼仪、形体训练等课程。同时,加强教育投资,配备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及与理论教学配套的模拟实习教室和形体训练室等,开阔学生视野,强化礼仪修养的教育效果,以使医学院校毕业生能以崭新的面貌在21世纪充分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拥有成功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曹文华,常健,高亚莉.加强医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6)

[2]李永津,蔡晓燕.浅谈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礼仪教育[J].中医药导报,2006 (11)

[3]鲍作臣,康齐力,赵蕾.医学生礼仪教育心理诉求及对策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3)

[4]朴玉霞.礼仪素养是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储备[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3)

模特形体礼仪篇4

关键词:中职学生 职业礼仪 综合素质

礼仪代表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思想修养、交际能力等,是个人适应时代要求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对中职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技术知识的提升,而且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而礼仪教育便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礼仪教育对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优雅的举止和健全的人格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职业礼仪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

在中职学校开展职业礼仪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提高职业礼仪素养,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因为缺乏职业礼仪而丧失机会。加强中职生的职业礼仪教育,是继续加强针对性技能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育手段。

1.职业礼仪教育是规范中职生日常礼仪的重要工具。礼仪在支配、控制人际交往活动的同时,会成为第一印象中他人的主要衡量、判断手段。拥有良好的礼仪素养,更易赢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

2.职业礼仪教育是提高中职生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及社会心理承受力的重要形式。加强礼仪教育有助于学生与他人形成更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进而塑造个体独立人格,满足学生从学校逐步向职场过渡的心理成长需要,提升其自信心、自尊心。

3.加强职业礼仪教育有助于提升中职生综合素养,培养道德自觉意识,促进其自我锻炼、改造礼仪品质。礼仪是道德素养的外化表现形式。中职生以得体的言谈举止、平和的心态、恰当的事件处理方式迈入职场,是赢得领导与同事认可、获取长远职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礼仪教育的途径

1.礼仪课堂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常言道“教学有法,贵在得法”,讲授礼仪课程,也不能用同一种模式来教授不同的内容,教师要根据职校礼仪的内容和学生特点的拘一格,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

图示法在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仪态教学过程中,可将做、立、行、走等各种标准姿态的图片放大张贴在教室四周,供学生反复模仿、学习,这对校正学生的不良姿态能起到很大作用。讲授男性和女性的仪容、仪表等内容时,可向学生展示各种仪容、仪表图片;可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观看“服饰着装礼仪”,如男士西服的穿法、领带的打法,女士套裙的穿法等。

案例分析法针对礼仪教学的特点,应增加案例教学的比例。选取的案例应贴近学生的专业,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案例来源非常广泛,可以是各种礼仪教学资料,也可以是生活实践,还可以从学生喜爱的明星或影视剧中选取。如现在很多学生喜欢“韩剧”自始至终贯穿了人类的普遍情感和人性的温暖关怀,体现了儒家文化系统,教师可顺势顺时引入家庭和工作中人际协作意识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同时教育学生继承和吸收传统文明礼仪精华,讲文明礼貌、懂尊老爱幼、谦虚热情、诚实守信。

模拟训练法礼仪课程的可操作性,使模拟实践教学大用作为。通过模拟训练,在课堂上搭建社会舞台,变静态为动态,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身临其镜,使理论知识活学活用,弥补学生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加开展模拟接待、模拟宴请、模拟谈判、模拟各种庆典等活动。通过模拟训练,让每位学生均有登场机会,使得人人都行动,个个昆演员,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开阔学生视野,使之熟悉相关礼仪礼节,锻炼学生设计策划、组织协调和临场应变能力。

2.重视教师礼仪素养的示范作用

教师对学生心灵及人格的塑造,是其他社会成员所无法比拟的。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无形中都可能为他们所效仿。教师符合礼仪要求的行为举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教育着每一个学生。长期在学校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教师的行为作风,对学生的才识品学、素质风格以及集体面貌影响极为深刻。教师进取心强,受其熏陶,学生也会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师对人诚恳,作风民主、和蔼可亲,能听取学生意见,学生中也会充满团结心上的气氛;教师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学生也会重视自己兴趣、爱好的培养,特长的发展;教师的素质在莫一方面不尽人意,学生也会无法避免的出现某种相应的遗憾。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作用“首先是教师品格的熏陶,行为的教育,然后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礼仪恰恰是教师把这种“首先”和“然后”连接在一起的桥梁和纽带。任何时候教师都应按照礼仪的规范和标准行事,把礼仪美和心灵美得和谐统一作为教师塑造自我形象的目标,在一言一行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礼仪示范榜样。

3.营造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气氛

在培养礼仪修养的过程中,环境的影响作用非常显著,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干净、整洁而优美的环境中,人们的不文明行为有很大转变。因此,形成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对于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习行为习惯,逐步提高文明礼仪修养是十分必要的。在校园内,应大力提倡文明言行,如通过墙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等传播礼仪知识,反对一切不文明现象,组织召开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举办专题讲座,或以文艺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多样化、多角度地接收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加强礼仪修养,形成了良好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的氛围。

4.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的整合

模特形体礼仪篇5

【关键词】中职;礼仪教育;现状;实施途径

礼仪是一个人个人素质与文明程度的体现。礼仪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随着当代社会人们联系的日趋紧密变得越来越重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接受系统化的礼仪教育,并不断加强自身礼仪修养,以便投入到日益职业化、社会化的工作和生活中。笔者在进行问卷调查之后,笔者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职学校礼仪教育的现状,并对中职学校礼仪教育的改革提出观点与看法。

1.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状况

本文通过对一些我校学生礼仪知识现状开展的多范围、多层次的调查,在统计和分析各项数据的基础上,作了较全面的研究,对我校学生开展礼仪知识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方法和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1.我校学生礼仪知识教育现状1.1调查对象随机抽样调查部分我校学校,调查对象有学生、有教师,也有部分学校领导。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24份,有效回收率93.33%。在调查问卷中:我校13个专业,将礼仪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并实际开设的仅有6个专业,课程的开设仅停留在职业礼仪层面,而其他专业均未开设礼仪课程。通过对学生的随机调查发现,近90%的学生认为礼仪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愿意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礼仪知识,而且获取礼仪知识的主要途径应通过课堂教学。因此,礼仪作为一门课程在中职学校普及是十分必要的。

2.课堂教学状况虽然学校开设了礼仪课程,但就礼仪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2.1 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很多教师在进行礼仪课程教学时,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实践应用重视不够。礼仪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融会贯通,对自身修养和个人品行的提升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结果会导致学生对礼仪产生错误认识,认为礼仪侧重说教,停留在简单的照本宣科阶段,从而感觉枯燥,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厌倦心理。

2.2 教师队伍有待加强。从事礼仪教学的教师多是由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没有经过专门的礼仪培训,对礼仪知识的获取大多是通过自学,对礼仪的认识停留在一个相对较浅的层面。因此,教学比较随意,内容缺乏系统性,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缺乏对学生学习礼仪目的的正确引导,由此使学生形成了“礼仪就是规范言行举止、讲究穿衣戴帽”的肤浅认知。礼仪教学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但很多礼仪课程的教师自身不修边幅,说话做事缺乏技巧,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2.3 教学形式单一。礼仪知识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这个特色决定了礼仪课的教学不能死搬教条、按部就班,而应生动灵活、寓教于乐,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倡快乐教学,快乐学习。但现在的礼仪教学多为教师课堂讲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削弱了教学质量与效果。“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方法单一,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精神懈怠,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讲授的内容无法在学生中产生共鸣与回应,教学效果较差,已经满足不了现阶段礼仪教学的需要。

3.中职学生礼仪教育实施途径

学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普及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设计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环节经过我校旅游专业教师的努力,礼仪课程已经被作为精品课程立项建设。我校旅游专业礼仪教育的具体做法是:(1)不断进行礼仪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礼仪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多变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要求主讲教师讲课要注意理论性与知识性、趣味性的结合。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我们加强了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教学的探索中,已经形成了“点面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特色,利用模拟实训、视频演示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课程组教师实行集体备课,通过集体攻关的形式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2)加大实践环节在课程中的比例。实践环节是礼仪教学中最为欠缺的、但却是最关键的部分。学生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只有经历了实践的全过程,才能系统地掌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指导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及时补救。礼仪课的实践环节主要集中在站、坐、行、表情、手势、举止、体态、仪容仪表及语言表达等方面。

模特形体礼仪篇6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模式

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中华民族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称誉,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是当代高职学生的基本素养。然而,在高职学院有许多学生道德观念淡薄,存在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对高职学院礼仪教育的模式探讨具有重要意义。那么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意义到底何在?包括哪些内容?应该采取何种模式呢?

一、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意义

(一)悠久历史文化的良好传承

在我国纷繁绚丽的文化宝库中,传统礼仪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方面。我国古代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礼仪论著和论文,这些典籍皆一脉相承,可视为我国最早的礼仪教材。如被称为“三礼”的《周礼》、《仪礼》、《礼记》是我国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论著,其后又有《弟子规》、《颜氏家训》、《小学》、《蒙童须知》、《三字经》等。这些著作几乎涉及了我国古代礼仪的各个方面,从礼俗到礼制,从儿童教育到成人教育形成了完备的礼仪规范体系。孔孟等儒家的礼仪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奠定了中国礼仪文化的基础。

(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礼仪建设进入全面复兴阶段,各行各业礼仪规范纷纷出台,礼仪教育、训练日趋红火,以著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对礼仪教育和实施作了大量研究、总结,各种礼仪教材、培训读本不断涌现,礼仪研究也由最初的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等向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等方面转变。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在全社会中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这20个字的道德建设方针中,已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融进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系统工程。同时还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礼仪职业更是有所促进。《中国美容时尚报》社长、奥运会开闭幕式引导员选拔评委张晓梅女士曾说:“在奥运会比赛中,对于选手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可以说无处不在,包括微笑、着装和各种手势。但是在高职院校中开设这样的培训班目前还不是热门,这样的课程也不多。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就业和市场需求是导向,奥运会是个巨大的市场,它的举办一定会拉动礼仪培训行业的发展。”

(三)高职学生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

1、高职学院礼仪教育的模式探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都片面追求成绩,而相对地轻视德育尤其是忽略个人道德修养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片面强调学习成绩的优秀、拔尖,至于做人的基本修养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从而造成人才教育上的偏废。虽然小学到大学均设有德育课程,但其内容往往侧重于爱国、政治等宏大议题,又或者沦落于凌空蹈虚的一般说教,而欠缺具体的、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内容,使德育教育尤其礼仪教育难以取得实效。于是,如今的学生益发不拘小节,缺乏基本礼义廉耻,自我中心主义泛滥。一些学子知识水平不断上升,但其个人修养却未见同步提升,相反放松了对自身修养和行为的约束。如此,个人修养成了当代学子最大的人生缺陷。

礼仪教育是道德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开展礼仪教育的实践活动,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模式,让高职学生意识到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认识到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学院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通过认识和提高,将有利于营造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2、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模式探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提高心理承受力。

职业学院的学生堪称“准社会人”,他们有走向社会的强烈愿望,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他们担心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进行高职学院礼仪教育的模式探讨,不仅可以满足这些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社会化,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这样有利于提高高职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提高就业竞争力,让他们终身受益。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以礼仪教育为基础的良好修养不仅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而且是现代社会职场竞争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二、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

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贯穿于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方方面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自我形象礼仪。包括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等礼仪。

2.校园礼仪。包括升国旗、上课、下课、师生交往、集会、宿舍、食堂就餐、同学间交往等礼仪。

3.家庭礼仪。包括孝敬长辈、与兄弟姐妹相处、家庭活动等礼仪。

4.社会交往礼仪。包括乘车、购物、参观游览、待人接客等交往礼仪。

这些内容兼顾了高职学院学生在律己、待人、处世等方面最基本、最常使用、最需要养成的礼仪规范。

三、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养成教育——从最基本的行为入手,规范管理,全面开展礼仪教育。

人的认识是经过了强化、认同、内化的过程。强化养成教育就是让学生先养成习惯。好的习惯就是高的素质。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条件反射,是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因此,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就必须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得以巩固。结合学生特点,在学校全面开展礼仪教育,可以安排礼仪老师举办“校园一日文明礼仪”讲座。讲座从每天清晨起床后的宿舍礼仪讲起,依次讲到升旗仪式礼仪,早操、课间操礼仪,文明就餐礼仪,上下课礼仪,课间见面礼仪,进出办公室礼仪,参加会议礼仪,观看文体比赛礼仪,公共场所文明卫生礼仪,日常礼貌用语,接打电话礼仪等。

这样,从最基本的坐、立、行、走抓起,制定学生行为规范,每日生活规范的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系统地进行礼仪、礼节、礼貌的理论以及思想品德中的规范要求的教育,让礼仪意识深入人心并落到实处,思想和行为齐抓共管。

(二)做文明学生,重点抓好新生的基本礼仪常识教育和培养。

高职的生源以高中毕业生为主,具备了一定的礼仪素质但没有经过系统的礼仪训练,并且新生从全国各地来到一所新学校,身上带有各自中学留下的教育痕迹和生活习惯,必须在较短时间内,使之统一在学校的规范化教育管理中,并将过去留下的某些不文明礼貌习惯迅速予以改正。所以,在高职院校的礼仪教育中尤其要注重抓好新生的礼貌、礼节培养。在入学之初,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入学教育如举办礼仪讲座、新老学生“一带一”“一帮一”辅导、新生礼仪知识竞赛等形式,或者开设交际礼仪课程,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个人仪表、形象和行为的审美取向,并让他们懂得大学的校园礼仪,鼓励新生增强自信、大胆交际、合理交际,为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全校师生齐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氛围

1、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成立专门的文明礼仪监督小组,专门对一些不文明、不礼貌、不道德行为进行批评指正,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但一定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接受教育和训练。并经常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活动,学院利用报纸、广播、宣传栏等各种媒体,大力倡导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及时表扬校园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和先进集体。各班级也可开展“文明学生”、“礼仪形象大使”等评选活动,营造一种浓厚的文明礼貌氛围,创建一个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

2、加强教师形象塑造,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具有身教和言教的双重德行,所以尤其要强调教师身教重于言教的影响力量。而礼仪特别强调个人形象的塑造,任何一个教师除了不断地加强学习礼仪理论知识外,还要注意加强自身的训练,注意以自身良好的礼仪修养感染学生。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老师的言行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之谓也。”可见教师对形成大学文化精神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如今有些教师为人师表的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身份,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教室里对着学生大声叫骂,服饰打扮怪异花俏、一味追求时尚新潮,这似乎与教师形象形成天壤之别。

(四)以自我教育为主,主动讲礼仪。

礼仪强调“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要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礼仪教育必须常抓不懈。而时代的发展需要礼仪教育内容更系统、更完整、更具时代性,把开展高职院校礼仪教育这项工作做深做细,还有待于我们与时俱进,进一步努力探索。

学生的礼仪教育应以自我教育为主,这样才能落实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通过自我理解、自我承诺、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六个环节,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把学生放在礼仪教育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育,变“要我学礼仪”为“我要讲礼仪”。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礼仪金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2]李晓宜.高职礼仪教育模式初探[J].大学时代,2006,(11).

[3]刘平,赵桂毅.高职学生的礼仪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

模特形体礼仪篇7

一、礼仪素质的培养是提高中职学生社交能力,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礼仪是人们用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了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剂。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对个人专业能力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导致很多中职院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愈发重视技能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礼仪课教学的内在价值,学生普遍缺乏对礼仪规范的有效培养和礼仪知识的了解与学习。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综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依据教学大纲,明确学生的实际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热情。通过礼仪课教学提高了中职学生的社交能力,规范了学生的礼仪行为,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校园。

二、开设礼仪课程是改革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

根据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对职场人员的要求,职业院校学生应具有以专业为导向的职业礼仪技能,以敬业为导向的职业礼仪态度,由此可见礼仪课教学是促进中职学生有效融入社会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中职学校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中职办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之后,迫切想要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矛盾心理和困惑。

三、礼仪课程教学有利于中职师生以及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渴望友谊、加强情感层面的交流,是这一阶段学生的一大心理特点,但也有一些学生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封闭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大的反差,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其心理健康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将礼仪教育引入课堂,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渗入礼仪教育,及时开展心理辅导,这对于提升中职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效促进师生、学生之间能够较顺利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消除挫折感,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创新礼仪课现代化教学模式

在多年的礼仪课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贯穿课内课外、贴近专业特点的原则,从“强化实践意识、树立当下实践的理念、创建实践平台”三个方面建立了实践课教学体系。除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讲授外,尤其注重创新礼仪课现代化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教学内容突出专业化特点

礼仪课程教学内容强调突出专业化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不同的专业,教学内容的重点也有所不同。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变革(案例分析、实操练习、情景模拟、影像资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学礼、知礼、懂礼、行礼,使礼仪课教学更富有实效性。

2.教学形式多元化,强调实践性教学

礼仪课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除了必要的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外,还要强化实践性训练环节,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践性学习与练习中,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体会、感受,从而掌握知识,增强感性认识。礼仪课程教学形式包括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教学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这些突出实践的教学方式都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将顶岗实习纳入礼仪教学环节之中

不管在校时的操作、实践及模拟训练,对学生来说毕竟这都不是“真实”的工作环境,实习阶段对中职学生才是真正的考验,用人单位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很重视学生礼仪素养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专业需求将实习环节也纳入了礼仪教学体系内。如,我校各专业设置的2+1教学模式(2年校内理论课程+1年校外实习)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操作机会的非常合理的教学模式。在一年的顶岗实习过程中,我通过走访学生,对学生遇到的礼仪问题及时解答,从而使学生的礼仪素养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断得到提高,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学思路。把礼仪融入实践中,以礼仪树立学校的形象,以礼仪展示学校的风貌。通过这些活动中职生能够不断积累交往经验,既展示了礼仪的魅力和当代中职生的风范,又为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

总之,礼仪教育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重要。我们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形成良好的礼仪实践氛围,提高礼仪教学质量,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模特形体礼仪篇8

Abstract: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etiquette curriculum is a required course of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mand of etiquette education of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the vocational schoo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tiation teaching of etiquette curriculum for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关键词: 旅游管理;礼仪;男女生;差异化

Key words: tourism management;etiquette;male and female students;differentiation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220-02

0 引言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强调素质化和美育化,礼仪课程已经逐渐成为通识常规教学课程,渐渐的在各专业的学科设置中普及开来。旅游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而建立的一个新型学科,产生只有二十年的时间,该专业下属两个专业方向:旅游社方向和高星级酒店服务方向。笔者通过担任旅游管理专业六年礼仪课程教师的经验,对礼仪课程在男女生中的差异化教学实施进行一些探讨。

1 旅游管理专业礼仪课程教学内容现状

我国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在招收新生时,设立了旅行社方向和高星级酒店服务方向。礼仪课程往往设立在第一学年中,是专业中的基础课程,贯穿于整个专业培养。礼仪教学设计往往突出“四性”,即针对性、实践性、职业性、发展性。针对性即对不同专业方向的礼仪课程要有针对性,精选合适未来职业岗位的礼仪教学内容。实践性即礼仪教学增加实训课时比例,多用项目教学模块方式,让学生在情景化模拟中实际操作。职业性即礼仪教学应该能够培养学生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发展性即礼仪文化是根据不同时代和情景变化而发展的,让学生能灵活运用礼仪规范,提升礼仪内涵,保持内在学习驱动与外在技能的发展性。

1.1 男女生合班上,n程模块化任务进程难以统一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所以常年存在女生多男生少的现象,在教学中,将男女分班教学实际操作困难,所以产生了一些困扰:例如:在“衣饰礼仪”和“妆容礼仪”章节中,女生的教学要求是要学习化职业妆,岗位职业装搭配,课时量达到4-6课时,而男生在此类章节中,实际学习量只有“打领带”和“西装的规范穿着”课时量只有2-4个课时,造成了男女生模块化时长不一,课堂讲解和示范厚此薄彼,不能协调统一的现象。

1.2 礼仪教学涉及形体训练配合,实操课教学难度大

由于现今旅游行业蓬勃发展,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使得旅游服务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也要内外兼顾,无论在外形还是在专业知识方面都是出色的。在礼仪实操教学中,站姿、坐姿、蹲姿、走姿、服务体态等等都是需要学生配合形体训练的内容,男女生混合搭配,实操教学难度大。女生形体训练与男生形体训练的方法、侧重点、生理特性等完全不一致,导致在实操教学中,形体模块中的课堂组织较为困难。

1.3 男女生兴趣分布差异显著

在旅游专业礼仪课程章节中,女生普遍对站姿的方法、坐姿的变化、如何利用声音塑造良好形象,如何画好职业妆,服饰搭配、形象塑造等感兴趣。男生却对面试、握手、递名片,如何做介绍等感兴趣。由于女生心思细腻,擅长处理投诉,故而在沟通中占有优势,男生希望获得成就感,对“礼仪文化与情商”,“礼仪文化与销售技巧”等知识点兴趣浓厚,故而在不同章节中,男女生兴趣点差异明显导致课堂组织具有难度。

2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男女生特点差异

2.1 生理特点

青春期中职男女学生已经在生理方面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男生注重身强体壮,女生更倾向于身姿和匀称;中职男女生在形体模块中对形体美的认知也存在差异:男生对“力量美、风度美”的理解较深刻,女生对形体美的认知则主要聚焦于优雅的姿势与迷人的气质营造。受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男女两性显现出了不同的体型:男女生在身高和体重上,就平均而言,男生比女生身高约高8厘米,体重约重10千克,在体型方面,男女体型的差别主要表现为,男子肩宽明显大于女子,而女子骨盆明显大于男子。故而男生显得方正厚实,突显庄重、沉稳、可靠的特征,而女生则是凹凸起伏、玲珑有致,突显典雅端庄的风采。

2.2 心理特点

在中职校中,男女生都处于16-18岁左右年龄,在心理方面,中职男女生认知呈现出相当的一致性。这个年龄的学生性格特点是不稳定性、矛盾性与渴望被认可。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导致心理的不稳定性,情绪变化显著,容易“自命不凡”也容易“妄自菲薄”,个性强烈具有矛盾性的色彩,常掩饰自己真实性的想法,渴望被大众所认可,又羞于被大众的眼光“笼罩”。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属于渴望独立、勇于表现自我的个性特诊,对自我评价较高,喜欢与人打交道,有明显的求新求美求乐的心理需求。

3 针对男女生礼仪课程的差异化教学实施方法

3.1 实训课程形体模块男女分班,礼仪实操男女搭配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需在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彰显饭店的优雅和高星级服务,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做好服务礼仪实践服务礼仪,故教案设计加入形体训练和酒店服务礼仪操教学,所占实训比例增加到60%,若在同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合理设计站队,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看到教师的示范。而形体课模块应考虑男女生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分班教学。例如男生可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健身搏击操的方式培养阳刚之气和健康的力量美,女生采用芭蕾、韵律操的方式培养肢体协调性和气质,突出女生的柔美、典雅,男生的精、气、神。

3.2 理论课程注重发挥男女生性别优势

理论课程中,男生对交往礼仪、谈判技巧、国际交往礼仪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女生在言谈举止礼仪、接待服务礼仪、沟通礼仪中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应针对男女生的兴趣点予以调和,例如上“沟通”课程时,通过活动、游戏等,让学生感受不同性别思维的惯性,引导男女生都能有兴趣探究未知的性别心理世界。在“接待礼仪”章节中,要求男女生统一合作,本着不同角度但是解决同一问题的心态来完成课程任务。

3.3 礼仪规范实训课应合班上

纯男生班或者纯女生班,不利于礼仪课程的全面性掌握,而且在实训设置方面显得单薄,欠缺异性之间的礼仪训练和互动。所以,男女生比例协调的班级更有利于开展礼仪教育,因为学生在异性面前有表现欲,男生显得绅士大方有内涵,女生显得高雅高贵有气质,反而更容易推广礼仪实训环节。但是也存在着实训环节中男女搭配练习时,学生更容易害羞、更不愿意犯错的弊端,但是只要能克服此类问题,男女搭配实训,是种非常好的情景融合带入知识的方式。

4 男女生考核评价重点不同

都是理论加实践考核。实践考核中男女站姿、微笑、坐姿、走姿、导游员礼仪、酒店服务专业礼仪操乃至于课上课下的对待教师和同学的礼节礼貌等(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都是旅游管理专业实操考核的重点。综合考核中女生倾向言谈举止礼仪、接待服务礼仪的考核;男生主要考核日常接待礼仪、礼仪文化与销售技巧结合等方面。

最后,“教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上下而求索!” 作为一名教师,因材施教、因专业施教是我们的职业要求,即使在同一专业同一班级都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我们的教学实施,只有科学的差异化教学实施才能培养适应岗位需要的旅游专业人才,同时也能为自身在教学中多积累经验,为学生做好职业的“领路人”和“I航者”。

参考文献:

[1]杨红凌.高职旅游类专业礼仪教学现状[J].经营管理者,2016(6):389.

模特形体礼仪篇9

关键词:高职;市场营销;礼仪

一、前言

在社会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礼仪,同时礼仪也是我们社会在逐步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结晶与积累。广义上说,礼仪能够反映出不同国家所具有的文明性以及该国居民的自身素养。而从狭义上讲,礼仪能够反映出个人所具有的综合素养。而对于企业来说,营销人员直接地代表了企业自身的对外形象,而和顾客进行的任何交流与联系均代表了自己所在的企业。所以,就要求相关的营销人员应当拥有相对好的礼仪以及素养,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表达出对于客户的友善以及敬重之意,达到和客户相互理解、信任以及和谐的交流,以至于使客户心中培养出一个较为良好的企业对外形象。所以,对于高职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礼仪教育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市场营销专业礼仪教育体系的建立

在高职的市场营销专业中,关于礼仪相关课程的设置应当依照其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增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整体能力为出发点,以实现学生可以获取实践技能为目标,在遵循“学之所须,用之所学”的原则上,来建立相应的礼仪教育体系。

(一)个人形象礼仪

对于企业来说,其直接形象代言人就是公司的相关销售人员,关乎到企业对外的整体形象。同时,销售人员的自身形象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自我的整体素养好坏。通过在礼仪教育体系中设置个人形象礼仪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对于自我仪容的一些要求和相关的礼仪、提升仪容形象的技巧,掌握接洽客户时的个人穿戴知识以及职业着装相关要求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习自身仪态的相关内容。

(二)日常交际礼仪

由于营销人员具有自身独特的职业特点,使得营销工作一直都位于人际交往的前沿。而营销人员的一些日常行为最能表达出自我的素养高低。通过在礼仪教育体系中设置日常交际礼仪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交际中对于不同客户的称谓,与客户握手以及递交和接受名片时应具备的相关礼仪,了解在电话交流及面对面交流中的相关礼仪,掌握宴请客户及向对方赠送礼品的相关礼仪内容,同时具备访友待客的礼仪知识。使营销人员可以充分的应对不同场合、不同客户的日常交际活动。

(三)商务文书及活动礼仪

对于营销人员来说,其工作中的很多部分会涉及到不同的商业活动和相关的文件来往。而对于一些商务文件及活动来说具有非常多的格式和要求。通过在礼仪教育体系中设置商务文书及活动礼仪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文书所应有的相关格式及相关要求,掌握不同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相关程序以及要求。

(四)民俗文化礼仪

对于营销人员来说,其所面对的客户涉及到各个区域与民族,这些人可能拥有各自的及文化背景。要是销售人员不能了解所面对客户的文化背景及,就可能在交往中触犯到客户,从而使双方产生一定的误解。通过在礼仪教育体系中设置民俗文化礼仪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了解世界上不同宗教之间的文化差异及相关禁忌。

三、礼仪教育的实践教学

在职高院校的礼仪教育中,所涉及的深度相对简单,具有相对强的实践操作性能。因此,要求进行礼仪课程教学时,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以增强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提升礼仪课程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示范教学法

采取在课堂上老师进行示范,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模仿的方式,可以更加的让学生投入到课程学习中,使学习的氛围更加活跃。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充分地了解相关礼仪的知识和技能,把其和实践应用相融合。尤其是当学习仪态及接待相关礼仪知识时,能够通过示范教学法,以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模拟演练教学法

通过设定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亲身的感受和体验来充分的了解与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及技巧。当讲解关于握手、交换名片等相关礼仪知识时,能够借助于教室或者实训基地等设施,来模拟相关的情境,并安排相应的角色与环境,使学生通过对真实情况的模拟,来掌握有关礼仪的一些知识与技能。

(三)多媒体教学法

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放映一些和礼仪教学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礼仪知识,利于学生对于礼仪知识的掌握,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相关教学资源与设备。并且,采用多媒体教学,能使课堂的学习变得更为轻松与活跃,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通过让学生观看不同地区的文化与宗教知识视频以及不同民族人们习俗的图片等,能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礼仪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四)参观教学法

我们平时的社会活动中,商务礼仪的应用很多且经常能看到。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去一些超市、大型商场等地方去参观与学习。同时,也应当多鼓励学生在闲暇之余去亲身的体会,在参观与体会中总结经验,获取礼仪知识与技能。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使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的知识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与掌握。

四、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营销专业中的礼仪教育来说,其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该专业的自身特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设置相关课程,同时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模式,使学生拥有学习的能动性与热情。多关注于学生自身礼仪的培养,以及对于相关礼仪知识的实践技能掌握,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用在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王微,刘中辉.市场营销专业礼仪课的中高职对接方法[J].科技展望,2016(07).

[2]周建龙.浅谈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市场观察,2015(S1).

模特形体礼仪篇10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商务礼仪;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就业教育,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培养目标。这里所说的“素质”,不仅是指专业素质,更是指学生的综合素质。《商务礼仪》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道德修养、得体的言谈举止、正确的待人接物行为等,对于学生就业后以良好的个人形象立足于社会,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有显著作用。那么,基于就业导向的《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应如何定位?应采取何种教学模式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呢?

《商务礼仪》教育定位

(一)角色定位

作为高职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高职礼仪教育与礼仪知识普及教育不同,应符合高职教育的定位。高职教育是培养某个行业、某个专业领域的技能型人才的,其最终目标是让学生适应某个岗位的职业要求。所谓就业,其实就是一次商务谈判,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优异的价格推销自己。在这种谈判中,往往有许多竞争对手。如何能脱颖而出,又能快速上岗?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学生的礼仪素养。因为礼仪能体现求职者的文化素质,体现求职者的道德水平、个性特征,一名员工的礼仪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

高职学生面临毕业求职、走向社会、工作生活的考验时,意识到个人形象对求职面试、工作以及人际交往的影响。因此,高职《商务礼仪》教育应为学生走向职场做准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熟悉商务活动过程中各种与职业相关的礼仪规范。因此,它应该定位于专业礼仪教育,注重职业特征,与贯穿从入学教育到专业教育再到就业指导的整个礼仪教育体系互为补充,以实现对学生礼仪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岗位上都能体现出较高的礼仪素养。

(二)内容定位

高职专业设置都具有很强的就业针对性,在专业课程设计上也是以操作性和职业性为原则,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和熟悉商务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并能运用到工作中,特别是经管类专业、服务类专业,如市场营销、酒店管理、文秘等,这些行业的工作岗位都是与人打交道,职业礼仪修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另外,《商务礼仪》课程特别强调操作性与技能性,因此,课堂教学应与实地实践相结合,注重实战演练。

《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认知

(一)礼仪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知识结构为主线,实践教学存在诸多弊端礼仪课程虽然已纳入高职课程体系中,但一些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大多以大班教学为主,使得师生互动比较困难。其次,由于传统的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缺乏训练综合能力的实训项目,部分教师对实训环节重视不够,往往介绍知识点多,实践行动少,学生在礼仪课程学习结束后,却不了解礼仪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甚至不清楚该怎样与人握手,如何选择职业装。这样就没有达到开设礼仪课程的目的。

考核方式落后目前,礼仪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主要还是期末进行闭卷考试,考核方式单一。这样的考核导向,对于一门主要讲授行为规范、具有极强实操性的课程而言,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锻炼和考察,也就未能达到教学目标。

(二)构建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礼仪课程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只有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在设计礼仪课程教学模式时,以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为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重构课程框架商务礼仪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参与各种商务活动的礼仪素养并能灵活运用。为体现学生的能力培养,在设置课程框架时,应基于工作过程,通过对各种商务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将课程内容设计成几大模块,在每个模块下,以一个完整的商务活动设计出若干教学情境,每个教学情境均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把礼仪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编写行之有效的实践性讲义或教材在教材开发中,以实际需要为中心,将教材分为个人职业形象的塑造和商务活动礼仪,不仅讲解知识点,同时设计相应的实训方案、案例讨论、情境模拟等,注重实践性、可操作性、可观赏性、可模仿性。

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一方面,配备相应的校内礼仪实训室,设计实训脚本,进行情境模拟表演,使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礼仪知识解决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多参加各种商务活动或接待工作,给学生多提供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机会,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重设考核评价体系和方式根据商务礼仪实践教学的要求,重新确定评价标准,实施注重实操、开放灵活的课程改革方案,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细化实际操作的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的标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1)平时成绩占50%。其中,40%的分值来自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课堂发言状况;10%来自学生的考勤;50%来自商务活动方案的脚本设计、课堂模拟演练或较大案例分析的成绩。(2)期末成绩占50%。其中,50%来自综合实训项目考核,另外50%的分值来自理论知识考试成绩。这样,通过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创新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各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判定学生的综合成绩。

《商务礼仪》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基于就业导向的《商务礼仪》课程是通过职业形象的塑造和商务礼仪知识的讲授,促成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因此,传统的讲授方式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运用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案例讨论法在教学中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引导学生从礼仪角度学会分析、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学习个人形象塑造时,举出著名公司招聘人才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每一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引导学生自觉认识并接受“个人形象需要精心塑造”的理念。再如,在讲授握手礼仪前,让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再讲授握手礼仪,让学生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在无意识中加深了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创设情境,模拟“实战演练”商务礼仪的可操作性,使得师生可共同设计实训脚本,将礼仪基本知识和动作融会贯通到生活场景中。教师先提出要求,学生模拟不同角色,最后共同评议交流。如见面礼仪,就可以分几组各自设计不同的见面介绍情境,如长辈之间、男女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拜访客户等不同对象与场合,学生先了解礼仪规范,再进行演示,最后一起点评演示中的仪态、表情、语气及细节表现,在实践中体验礼仪规范。

教师示范与学生个人体验法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将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相结合。如训练学生的仪态举止时,教师一边介绍各种姿态的动作要领,一边亲自示范各种规范动作,让学生对规范仪态有更直接、更形象的认识,然后让学生与教师一同练习,在直接练习中把握对仪态礼仪的理解。可采用分组练习、个人表演、相互观摩的形式,掌握基本的举止礼仪动作,进一步美化仪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