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5:00:46

曹操范文篇1

---《曹操献刀》及曹操人物形象赏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在古代小说的地位及意义。

2、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3、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4、深刻理解历史上的曹操的是非功过,感受《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点

品读名著片段,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三、教学难点

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和辩正的分析历史人物。

四、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设备

多媒体

六、教学设计

对曹操这一人物的认识学生多停留在表面,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引导学生分析和教师点拨相结合,鉴赏探究曹操性格的多元化。

七、学法指导

把握人物形象,能过小组互助讨论交流探究,使学生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多角度鉴赏人物形象的技巧。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为英雄搭建了舞台,小说为英雄做了诗意诠释,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巳沉沉睡去,但当我们翻开《三国演义》时,书中的人物却依然栩栩如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的历史天空,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

二、了解《三国演义》

1、阅读“课前提示”中《三国演义》……关键。”

2、补充介绍:历史演义小说的源头。

在昨天的课上,我们介绍了《三国演义》的相关文学常识,《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源头,书中不仅描写了上百次的战争,家喻户晓的计谋故事,还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一系列的人物形象。现在我们就结合课文《曹操献刀》来深入分析一下曹操这一形象的塑造。

三、解读文本

1、梳理情节

学生速读,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首先我们先梳理一下课文的情节,课文分为几部分?分别是:

(1)、概括故事梗概:①曹操借刀②曹操献刀

③路遇陈宫④错杀伯奢

(2)依照回目的形式概括每部分内容(教师出示一例)学生仿写交流

在课后有一道练习题,要求大家模仿小说回目的形式,如“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这样的形式,分别概括这四部分的内容,这也是我们的预习作业,现在就请一个同学说说你仿写的内容。

教师出示:王允旧臣哭社稷曹操奇谋借宝刀

教师展示:孟德献刀遇弑贼李儒献计操脱身

识谎言陈宫擒曹仰曹志二人携手

访伯奢孟德心疑杀无辜陈宫识操

2、品味语段,分析本文中曹操人物形象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曹操,说他是“古今来奸雄第一人”,那用奸雄二字形容曹操恰当吗?奸与雄看似茅盾的两方面是如何在曹操身上体现的呢?作者又是如何塑造曹操这一形象呢?那好,现在我们结合具体课文描写来分析。我们有四个小组分别对应课文四个情节,思考一下,作者用什么手法塑造曹操形象,从中又能表现曹操什么性格特征?

学生按情节分成四小组,分析内容,总结人物形象和描写方法,记录发言。

(1)借刀:

A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曰:“-----还能哭死董卓否?”

心明,果断(语言描写,反衬手法)

B“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辞别众官而去。

有志,有勇,有谋(语言动作描写)

(2)献刀

A操径入

目的性强,勇敢果断(动作描写)

B操暗忖曰:“此贼合死?”

操又思曰:“此贼当休矣!”

善度势情(心理描写)

C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

操谢曰:“愿借试一骑。”

临危不乱,随机应变(动作语言描写)

(3)路遇陈宫

操言:“我是客商---”

奸诈,狡猾

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吾将归乡里,-----吾之愿也”

有大志(语言描写)

陈宫收拾盘费,----投故乡来

有感召力(侧面烘托)

以上反映的是曹操英雄的一面。

(4)错杀伯奢

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

多疑

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

残暴不仁(动作描写)

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自私(语言描写)

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

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

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

自私残忍(语言心理描写侧面烘托)

在杀伯奢的情节中则反映曹操奸枭的一面。

3、总结

因此在课文中我们看到

本文中曹操形象:智谋机警,志大才高,奸诈狡猾,自私残忍(因此用奸雄来形容曹操还是恰当的)

文本中人物形象刻画方法: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正面描写以及陈宫之言等侧面描写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四、拓展阅读

进一步分析《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把握曹操复杂丰富的人物性格,并能作辩证评价(课文是从一个章节就表现曹操复杂的性格特征,在《三国演义》中第一回就介绍了曹操,一直到他死的七十二回,其中有四十多回都描写到曹操,并且有大量对他的刻画,大部分同学也都读过三国演义,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品评曹操,结合文本多角度把握曹操复杂丰富的人物性格。)

1、多元分析曹操形象

分析曹操人物形象的学生分成四小组自主探究

第一小组研读第一回《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第十回《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二小组研读第十二回《曹孟德大战吕布》第十七回《曹孟德会合三将》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第三小组研读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横槊赋诗》、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第四小组研读第五十八回《曹阿瞒割须弃袍》第七十二回《曹阿瞒兵退斜谷》

2、四组学生分别交流组内研讨成果

3、教师总结

(1)、鲜明独特、反差巨大的性格。

(2)、复杂多变、正反交叉的性格。

(从大家对曹操这一形象的认识解读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作者赋予曹操不是单一的性格,而是鲜明独特、复杂多变又反差巨大的性格特征,正是这样的塑造使得我们对曹操的理解也呈现多样化,也增加我们的阅读兴趣。)

(我们知道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只有准确的分析评价人物,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创造意图,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鉴赏评价小说的人物形象呢?有什么注意的地方吗,有什么方法吗)?

从以上的分析解读,我们把握了曹操复杂丰富的人物性格,同时也掌握了鉴赏人物的方法,就是

1.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

2.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等描写来分析人物

3.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

掌握了以上的方法,我们就能更好的去分析人物,解读人物,感受人物的多姿多彩。

4、曹操之功。

(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

(2)为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

(3)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5、曹操之过。

(1)镇压起义,充当屠夫。

(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3)玩弄权术,残暴不仁

(4)虚假伪善,奸诈狡猾。

(5)骄奢淫逸,嫉贤妒能。

曹操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目光远大,胆识过人

(2)求贤若渴,重视人才;

(3)胸襟开阔,豁达乐观。

(1)军纪严明、爱护百姓。

(2)豪爽多智,指挥若定。

(3)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4)善于总结,著述颇丰。

五、教师总结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胸怀大志;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今天,我们通过对小说中曹操这一形象的解读,全面的认识了曹操,有人说曹操是“奸绝”,但同学们又从文章解读出一个文韬武略的曹操,可见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留给我们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曹操范文篇2

关键词:曹操评价

在中国历史上,能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者,曹操是首当其冲的一人。同样,作为抱负远大、气吞山河的政治家、军事家的,与曹操有着超越时空界域的“相似”之处;作为诗人,在行军打仗之际,一个横槊赋诗,一个在马背上吟诗,在抒发的思想感情方面,二人存在着内在蕴涵的“神似”之处。

一生博览群书,有着深厚的古代文史功底,他不独对古典小说名著十分熟悉,并多有精辟的评论,且对《二十四史》、《昭明文选》等都很熟悉。他信手拈来的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评价,令人十分赞叹。然则,对中国古代诗歌的阅读和批评中,他对曹操的诗歌似乎更为偏爱。不论是在生活中、会议上、行军中,还是在家庭教育上,他都曾不止一次地谈到曹操。

一、在政治上,认为曹操是一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从曹操身上,汲取了不少政治智慧

在谈到曹操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时指出:曹操这个人懂得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还注意发展生产,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1]曹操这个人有政治头脑,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深谋远虑的政治举措。他不是光搞政治,也知道经济决定政治,决定上层建筑的。他在政治经济上采取的向人民让步的缓和阶级矛盾的进步措施,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的,这对当时的人们是有利的。如他的《度关山》诗说:“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兼爱尚同,疏者为戚。”可见曹操以民为本的贤明思想是存在已久并发展而为歌咏的。其中的思想和理想是进步的。看来曹操也是懂得“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对于曹操政治上有益的做法,是积极灵活地采纳的,曹操在政治上的策略及措施对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也显示作为一代伟人所具有的历史家的深邃和政治家的胆识。

从不囿于传统的贬曹倾向而人云亦云。他针对人们掩盖客观历史事实的种种成见而为曹操鸣不平。认为,不能因为《三国演义》中有“拥刘反曹”的正统历史观,就否定曹操的民主思想的观点。毕竟,历史上真正的曹操其人与演义中、戏曲舞台上的曹操有很大出入。还说:“殷纣王(通常称为暴君)精通文学和军事,秦始皇和曹操全部被看作坏人,这是不正确的。”[2]认为曹操是大乱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小说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其实,曹操不坏。当时曹操是代表正义的一方的,汉是没落的。”[3]为曹操翻案,这是以唯物观的科学眼光洞察历史而得出的惊世之论。

曹操的《龟虽寿》是一首哲理诗,表现了曹操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哲学思想。说:曹操此诗中的“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这都是唯物的。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又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曹操诗本身所蕴涵的不信天命,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朴素唯物论色彩,也是让无所畏惧闹革命、“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极为欣赏该诗的原因。曾多次手书他欣赏的《龟虽寿》一诗鼓励他人。1927年,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其实,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他对鲁迅的这一精辟论断深为赞同。曹操的鸿才大志、文韬武略等深为所折服。论文网

善读历史,他能把历史读活,但他不是就史论史,而是联系实际,以史为鉴,又可谓把历史用活了。曾一度潜心研读《三国志》,就是试图从中获取历史经验。他能灵活地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评点三国人物。如评论曹操骂人时说:曹操骂汉献帝“生于深宫中,长于妇人之手。”是有道理的。以这则故事告诫领导干部不要脱离群众,可谓恰到好处。

与曹操在政治上都主张法制。曹操的“尚刑名”就是在政治上主张法制。鲁迅也说过,曹操的“立法是很严的。”多次评曹操的言论中包含的观点之一是曹操利用集中在手中的权力改革恶政、推行法治、稳定社会发展等。他还指出:历史上的曹操之所以能够建立统一北方的巨大功业,就是凭借他手中集中的政治、军事力量并且杀伐决绝。在《论人民民主专政》和《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等著作中,强调共产党必须要用专政同国内外敌对势力作坚决斗争,依靠专政才能保证国家的统一,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们不能不佩服的眼光与果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看在主张法制这方面借鉴曹操的某些做法就比较有针对性、可行性与价值性。

二、在文学上,认为曹诗具有很强的人民性,且慷慨激昂,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境界。

曹操不仅武略泱泱,而且文才滔滔。曹诗表现出雄奇的魅力,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诗句,可看出他是把曹操作为建安文章慷慨风骨的典型。喜欢曹操的大手笔,他对曹操诗的喜爱,不仅是读其诗、吟其诗、诵其诗、书其诗,而且活用曹操的诗句于词的创作中。众所周知,在的时代,已很少有人再用古代的词牌来作词,但因的古典文学功底很深,加之又对曹操诗的偏爱,所以他本人在写诗时,能灵活地运用“脱胎换骨”、古为今用的手法,得心应手地化用曹操诗为己之新句,具有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如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诗是四言诗,在后来游北戴河时,化用其诗句并改为七言:将“秋风萧瑟”扩变为“萧瑟秋风今又是”。颠倒了词序,并加了三个字,境界就不同了,其妙在于颇有历史的沧桑回音之意。既是触景生情,在凭吊古人,同时也丰富着《浪淘沙∙北戴河》一词的历史内涵。既加深了凭吊的意味,又让人联想到当年曹操的大气魄大手笔。也让人想起的诗句“俱往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想起:“江山代有才人出。”“人生不过百年”等。真是人如沧海之一粟,渺乎其微。虽是重游古人之故地,追寻古人之踪影,但“物事人非事事休”。全词沉郁苍凉,在空间的展示和时间的转换中透露出对生命的深沉思考,有人称之为“碣石情结”。

在情调上,我们可以看出对曹操的“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的大手笔表现出的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很赞赏。作为一文学爱好者,我对与曹操诗文的宏伟非凡的气魄很是欣赏。

首先,对曹操诗的偏爱体现在:对曹操诗的手书题赠与吟诵褒扬。

他常借助手书题赠曹操诗以表对曹诗的喜爱。如他喜欢曹操的《龟岁寿》诗的激昂慷慨,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饱含哲理的审美价值。它闪耀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那种雄视古今、睥睨一切的豪情,跃然纸上,令十分喜爱。还喜欢曹操的《观沧海》等诗的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的气魄。[4]鲁迅和对曹操诗的通脱风格都很看重。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曹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尚通脱。”“通脱即随便之意。此种提倡影响到文坛,便产生多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文章。”“更因思想通脱之后,废除固执,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他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虑,想写便写出来。”对于以上文字,读过后均重笔画了着重线,还在天头上画着大圈。可见鲁迅和对曹操诗文通脱风格都很看重。

连游览魏旧墟时也与同伴们吟诵着曹操的《短歌行》以示凭吊之情。像这样把曹操诗挂在嘴边吟诵的,在他人,实不多见。可见,他对曹诗的欣赏有加。同时我们也可见他对曹操诗进行吟诵时有诸多共鸣,能得到诸多启迪与灵感,不单是表面上的,更多的是精神领域里的相通。

其次,喜欢曹操诗的现实主义的特质。

对曹操诗的现实主义特质的喜爱体现在他喜欢曹操诗歌对现实的关注,并善于用诗歌来反映现实生活,关注人民,反映其精神境界,反映其政治理想。和曹操的诗词中都可频频见到他们对现实与战争的描写,都可谓是中国历史的一段“史诗”。其间,我们可看到对曹操诗的现实性和人民性的风格的认可与借鉴。同时,又能在曹操的基础上超越他,可谓是能灵活地汲取历史人物的精神神韵而又恰如其分地展现他的豪放自如的大手笔的一面。

古往今来,凡作家关注现实,自觉不自觉地把反映现实作为文学创作的任务,凡诗文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均得到了历史的认可。如《诗经》中的最有价值的部分即“风”(即“民歌”)这一块,它在《诗经》的305首中竟占到了160首。它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从曹操诗中可看到《诗经》对曹操的影响,曹操继承并拓展了《诗经》及汉乐府民歌中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因此,曹操的诗歌很为后人所欣赏。

在当时,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曹操等借助其政治上的领导地位,网罗了一批文人,提倡民间乐府诗,以乐府五言诗来表现现实生活,开创了诗歌创作的新风尚,首次掀起文人诗歌创作的高潮,时称“建安风骨”。鲁迅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说话大胆,一扫汉代儒生的文章动辄援引经义的习气。可见曹操在诗歌上能提出有益的和革新的意见等,这对的诗文风格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在实践着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的升华。

曹操适逢乱世,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作为当时具有革新精神的进步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他目睹了当时的现实,没有无动于衷,而是借助于诗歌来表达他的心声与感慨,通过诗歌表达他对现实的关切,对人民的同情,抒发其政治理想与抱负,以朴实无华的内容去展现战乱社会中的诗史般的《蒿里行》《苦寒行》等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人民性,它直接反映了人民疾苦,具有“史诗”意味。我认为,曹操的这种写作风格对有着不可低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诗文内容的精神境界。

在丰富复杂的革命生涯和多姿多彩的情感生活中始终贯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和不可摧折的乐观精神。这种精神力量影响到其诗词的创作倾向。这与曹操诗内容上积极进取精神相似。如若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我想,他们俩会以诗会友的。

例如,曹操的《短歌行》,诗中除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之情,也表现了他坚定不移积极进取的可贵精神。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激昂顽强的进取精神,尤能激荡起的博大情怀。如的《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中,那种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无时不在。与曹操相比,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曹操的诗中,都表现了对人才的渴望,很相似。如曹操的《短歌行》、的《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干台。……)都反映了他们二人潜意识中爱才、怜才、惜才的意识。

同时,二人的诗歌中都有着忧患意识。透过其诗,我们不难发现,曹诗中弥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忧世之乱,忧才之失,忧己之志,并且将这种意识贯穿了诗人创作的全过程,构成了曹操诗歌的情感基调。我们从其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质中可以看出。而毛诗中,从青年时家国哀痛、悲丧离别的忧伤到中年时的民族危亡、晚年时对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忧愤。他忧时不我待,忧战将早逝,忧国际反华势力,忧多灾多难的中国社会,忧民族命运与人类未来。其忧患意识同样如一条隐行的线索贯穿其始终而又超越曹操的忧患意识,更具有大气魄。

的诗词从曹操那里获得了文学上的滋养和心灵上沟通,所以其诗词同样有着曹操诗的史诗美、哲理美、悲壮美,[5]同样有着属于他的伟大时代的主旋律,它再现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奋斗足迹。鉴于文学上的对话和精神上的相通冲淡了空间的距离,所以,就历史和文学的双重层面上讲,都是打内心里予以情感认同的,之赞赏曹操诗的原因也在此,既善于继承,更善于推陈出新的魅力亦在此。可以讲,的诗词在特定的时期仿佛是一根连接历史和现实的纽带,其影响和作用无疑对继承古代文学及古代文化的优秀传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注释:

[1]《伟大领袖谈地名人名》原载《中州古今》1994年第2期

[2]斯图尔特∙斯拉姆:《的思想》第184页

[3]转引:宋培宪.与《为曹操翻案》[J].载《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5.

参考文献:

曹操范文篇3

一、在小说《三国志演义》中

《三国志演义》的主题思想主要是拥刘反曹的封建正统思想,这一思想贯彻始终,这是小说中造成曹操“奸雄”形象大与英雄形象的主要原因。曹操的“奸雄”形象在小说中主要表现在:

1.镇压起义、残暴不仁在“颍川之战”,曹操的残暴不仁,让人触目惊心。他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杀吉平”,更显得无比残暴,先是将吉平打得体无完肤,然后截去吉平的九个手指,割掉吉平的舌头,在吉平撞阶而死后,曹操仍不解恨,还要“分其肢体号令”。“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成了曹操最大的人生信条。此后,他又跟随皇甫嵩讨张梁,“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残酷到连死人也不放过。

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曹操在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胀,虽然没有称帝,却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献帝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儿皇帝”;朝臣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装饰“门面”的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当献帝深感曹操欺君罔上、有窃国谋逆之心后,随即密赐衣带诏,令董承、刘备、马腾等人合力讨贼。事后衣带诏泄露,曹操诛杀了董承、吉平、王子服等人仍不解恨,连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贵妃也不放过,尽管献帝和伏后一再哀求,还是将董贵妃勒杀于宫门之外。

3.虚假伪善,奸诈狡猾曹操的伪善和奸诈,并不是那种鸡鸣狗盗式的小聪明、小伎俩,而是包含着很多的智慧。青少年时代的曹操,“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为了达到我行我素、游荡闲逛、逃避责难的目的,他曾“装病谗叔”,故意挑拨离间父与叔的兄弟关系。董卓进京后独霸朝纲,废少帝立献帝,擅杀朝臣,激起了王允等人的义愤。曹操自告奋勇去刺杀董卓,不料被董卓从衣镜中窥见拔刀动作,他随即跪下献刀,掩盖刺杀的目的,“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董卓虽有怀疑,但仍一时被他瞒过逃脱。其余典型事例,如“望梅止渴”、“割发权代首”、“跣足迎许攸”等,也都可以证明曹操的虚假伪善和奸诈狡猾。

4.骄奢淫逸,嫉贤妒能当曹操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志得意满时,个人的骄横无比和刚愎自用便显露无余,“宴长江赤壁赋诗”,刘馥只不过指出“丞相何故说出不吉之言”,便惹来杀身之祸。曹操还在漳河之上修建壮丽无比的铜雀台,并“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供自己晚年享乐。而曹操嫉贤妒能的典型事例,莫过于“斩杀杨修”。曹操在门上书一“活”字、塞北送酥在盒盖上写“一合酥”三字、梦中杀近侍、曹丕曹植兄弟争宠斗智等,都被杨修一一道破机关,曹操虽然在表面上对杨修“称美”、“喜笑”,但在内心深处却“甚忌之”、“心恶之”、“愈恶之”,最后终于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战斗中,寻了个“乱我军心”的借口,杀了杨修,而杨修便成了曹操嫉贤妒能最大的牺牲品。

二、在传统京剧与京剧新编戏中

《捉放曹》是三国戏中一出折子戏的名段,描写中牟县令陈宫捉到了企图刺杀董卓的曹操,在夜审中发现曹操过去屈身董卓,是为了找机会杀他,为国除害。于是陈宫暗自释放了曹操,并放弃了七品芝麻官,跟从曹操一起逃走,共图揭竿起义大事。但是《捉放曹》的重点戏却不在陈宫的一捉一放上,而是在陈宫弃官随曹操出逃的途中,由于曹操的生性多疑,错杀留宿并杀猪款待他的吕伯奢家人,后又一错再错追杀吕伯奢。陈宫一一看在眼里,指责曹操道:“知而故杀(吕伯奢),大不义也!”曹操的回答却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捉放曹》中的重点戏。陈宫由此判定曹操是个“狼心之徒”,与之一刀两断。这个故事,使曹操的奸雄面目第一次暴露在观者面前。《击鼓骂曹》则是一出京剧老生的传统戏,取材于《三国演义》第23回“祢正平祼衣骂贼”,故事是“名士”祢衡被孔融推荐给曹操,曹操却对其轻慢,甚至用为鼓吏来羞辱他,他当着满朝文武大骂曹操,借击鼓来发泻。后经文武官员相劝,勉为曹操下书,去顺说刘表。此剧充分表现了祢衡不为威武所屈,敢于大骂当朝丞相的高傲性格,最后祢衡还是被他采取借刀杀人的办法砍了头,同时就表现了曹操的虚假伪善、嫉贤妒能和残暴。在这部传统戏里,曹操是一个被绝对化的反面人物,演的是白脸。上海京剧院1988年首演的《曹操与杨修》,以曹操与杨修之间的互相周旋、觊觎、对耗贯穿全剧,通过深刻的性格冲突来体现作品的深层意蕴。这是中国历史上封建权势人格与文人智能人格难以调和的对峙酿成的不可避免的悲剧。曹操并不愿意杀杨修而终于杀了杨修,杨修并不愿意反对曹操而终于成了曹操的对立面。权力与才智相左,政治家与文人相隔。本剧已超出了史籍上关于这桩公案的记载,上演了一幕封建社会的劣根性所导致的震撼人心的悲剧,发人深省。当年扮演曹操的尚长荣说过,他要塑造的是一个“为人性的卑微所深深束缚、缠绕着的历史伟人形象”。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运筹帏幄的雄才大略和求贤若渴的政治胸襟是曹操伟大的一面,唯我独尊、嫉贤妒能、滥杀无辜是他卑微的一面。在他与杨修的冲突历程中,他的伟大与卑微不断地互相斗争,一杀孔闻岱,二杀倩娘,三杀杨修,卑微在这场冲突中终于彻底占据了上风,完成了人性价值毁灭的悲剧。在这部戏里曹操已不再是简单的反面人物的定格,当时那个社会和他本身所处的位置带给了他无奈的选择。

三、在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年版)中

导演和演员没有把曹操的形象脸谱化,但蕴涵在性格里的机诈、权谋、骄横、窄狭、大度、雄才大略和善于用兵,在不同的矛盾斗争中,从多个侧面表现得从容适度。例如:当曹操刺杀董卓时,他确实是“为国为民除害,虽死无憾”。当他误杀吕伯奢家人后,恐怕吕伯奢到家率众来追,又杀死了吕伯奢,说什么“俺曹操做事,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表现了他的极端自私残暴。在关羽来投奔他时,对于关羽给予厚待———送马赠金封侯,当关羽离开时,下令不追击,这种重义爱才的胸怀令人感动。在官渡之战中“许攸来投”这场戏中,将曹操的那种不拘一格,随意狡黠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曹操充分意识到许攸来投的价值,给予了许攸以别开生面的接待,最后采纳了许攸“火烧乌巢”的计谋,导致袁绍最终的失败。而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傲慢、多疑、狂妄、自以为是等弱点暴露无疑。在立世子的事情上,他虽然在感情上倾向曹植,但事关王业时,还是选择把接班人的重任交给曹丕,显示出他的英明等等。曹操其实是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他是一个乱世豪雄,能够运筹帷幄,鞭挞宇内,做出常人做不出的事业。他又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标志,或世袭或禅让两种抉择夹缝中的乱世奸人。一代伟人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融合。这些都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得以体现。

曹操范文篇4

一、曹操的散文创作

目前现存于世的曹操散文有150余篇,其中大部分散文的篇长只有200字左右,少数散文甚至不足100字。曹操的散文尽管短小,但很精悍,内容也非常丰富,集中反映了曹操面对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力促统一伟业的理想和战略。从内容上看,曹操散文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2]第一,革故鼎新的改革思想。曹操所处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较为有名的乱世时期,政局动荡,战乱频仍,民不聊生。黄巾起义的兴起与失败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覆灭,同时也使百姓生活更加困苦,粮食匮乏,流民四起。为恢复农业生产和社会秩序、充实军粮,稳定军心民心,大权在握的曹操决定实行秦皇汉武时代的屯田政策,并大兴水利。在散文式的政令《置屯田令》中,曹操明确提出国之根本在于粮食充足、兵强马壮,屯田的初衷即是要增加粮食产量和存量,以养护一支强大的军队,用来消灭群雄、结束割据、实现天下一统。《置屯田令》颁布后不到5年,曹操治下的地域仓廪皆满。不仅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也有效解决了困扰军队已久的军粮问题,为曹操后来率兵四方征讨、统一黄河流域奠定了充实的物质基础。除了农业生产之外,曹操稳固社会秩序的很多思想也可以从他的散文中觅得踪迹。公元204年,曹操将袁绍的势力赶出冀州,遂《抑兼并令》,该敕令首先言辞激烈地批判了袁绍家族纵容豪强强占土地、欺压百姓的罪恶行径,然后规定将过分集中的土地还给百姓耕作,并就租金数量做出了严格的限制。面对官场腐败之风屡禁不止的情况,曹操撰写了《整齐风俗令》,文中引用大量腐败导致亡国的案例,提出腐败乃先圣所不容的观点,阐明了革除腐败弊病、整肃官场风气的必要性和决心。曹操反对统治阶层的奢侈浪费之举,他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他的《内诫令》中有一段提到,他自己的衣被全都用过10年以上,如有破损均缝补后再用,极少换新。在曹操的影响下,曹魏从上至下都形成了勤俭之风。由此可见,曹操大量政论、政令形式的散文突出表现了他安邦治国之术和远见卓识的政治军事才能。第二,任人唯贤的用人理念。曹操出自宦官家族,从政伊始即被同僚上级所不齿,这也铸就了他弃儒道尊实力的从政风格。曹操非常清楚,要称雄天下,除了扫清那些所谓承儒家正统的世家官宦豪族阻碍之外,更要培植自己的势力。为此,他撰写和了《求贤令》,文中首先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例阐发他求贤若渴的诉求,然后提出“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用人准则。后来,他又撰写了《举贤勿拘品行令》阐发了用人如何权衡才能与德行的关系。文中用陈平定汉业等典故来支撑他所认同的一个观点,即很多时候才能与德行不能兼具,大多数整天将儒家道德挂于嘴边、出身门第高贵之人事实上缺乏经世致用之才;只要有真才实学,德行的有无都不影响任用和提拔。

曹操不仅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写进其人才战略的文章中,而且还身体力行地实践他的这种主张。在多年逐鹿中原的过程中,曹操凭借他的声望与地位,吸引和笼络了大批能人志士投入其麾下。围聚在曹操身边数以百计的天下文武才能之士,如建安七子、陈琳、蔡琰等,都深受曹操举荐任用之恩。在他们眼里,曹操知人善用、善待人才的眼光和气度,非一般人所能企及。司马光曾评价曹操时说道,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限制了腐败无能的世族官吏把持政令的权限,是曹操建立魏国基业并日渐辉煌的重要因素。曹操散文式表书中,也有一些举荐贤能的文章,如《表论田畴功》《请封荀攸表》《请增封荀表》《请追增郭嘉封邑表》等。这些文章内容文字没有对他所举荐之人的浮夸虚辞,而是以事实为基础,陈述他们的优缺点及其对汉室国家的可用之处。曹操给汉献帝上表荐贤的散文表现了他赏罚分明、不贪恋他人功劳的坦荡胸襟,因而深得人心。第三,结束战乱、实现统一的忧国忧民之心。在《对酒》一文中,曹操的政治理想主义色彩尽显,他理想中的太平世界是:官吏因社会秩序井然而无案可断;农民耕作三年即可收获九年可用之粮;王室贵族爱戴百姓;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整个社会都是一副其乐融融的安定景象。尽管理想远大,曹操也深知现实的残酷。公元202年,曹操在河南一带驻军时撰写和了《军谯令》,文中哀叹常年战乱给百姓造成难以平复的伤害和灾难。后来他又了《存恤吏士家室令》,规定因战乱而失去家人的老幼孤独者,地方政府要予以抚恤安顿。这些散文式政令体现了曹操的忧民爱民之心。总之,曹操的散文内容与他卓有建树的文治武功是非常契合的。在著文形式上,曹操摆脱了汉代辞赋骈偶化影响的束缚,不拘泥于固定格式,用朴素、简洁、有力的文笔自由抒写心中情志和思想见解,颇有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言辞无忌之风。因此,曹操的散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一改汉代散文铺叙繁缛的乏味之调,而极具清峻、通脱的特色,文章短小但文意清晰,遣词朴实但富有情理,充分展现了曹操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华。被鲁迅先生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二、曹操的诗歌创作

曹操流传于世的20多首诗歌继承了以写实为主的汉乐府民歌的基调,大多用四言诗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与时代精神,极具苍劲雄浑、慷慨悲凉的特色,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4]曹操的诗歌虽以汉乐府民歌为基调,但并不拘泥于形式,而是发扬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髓,用创新式的文字内容表现现实情景、反映作者思绪。例如挽歌《薤露行》的起始句“惟汉二十二世,所任诚不良”,开宗明义地指出汉室衰落的根源在于用人不察、奸人当道。后叙“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直指国贼董卓犯上作乱,理应檄文征讨。再有“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一句真实描绘了国乱民哀的残酷景象。全诗收尾时的“瞻彼洛城郭,微子为悲伤”一句表现了作者曹操忧国之动荡、忧民之境遇的感伤情怀。该诗情景交融,以写实寄托哀伤,从描绘残酷现实升华至抒发救国救民的壮阔胸襟。另一首挽歌《蒿里行》是曹操在旧题的基础上所作的一首新诗。《蒿里行》用一句“关东有义士,兴兵伐群凶”概述了汉献帝时期关东州郡兴兵讨伐国贼董卓的历史背景。后叙“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表述了群雄各自为战、未形成合力,从而多次贻误战机的实情。再有“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等句揭示袁绍、袁术等各路军阀不仅没有精诚团结,反而为争权夺利自相残杀,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祸害百姓的灾难景象。最后一句“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充分流露了作者曹操悲悯百姓之情。《薤露行》和《蒿里行》都是曹操借乐府民歌里的旧事重新谱写新的诗歌内容、并在诗尾抒发悲叹之感的经典佳作。除了诗歌的文学意义之外,《薤露行》和《蒿里行》中所反映的史实也是后世研究东汉的重要史料。

曹操范文篇5

曹操能够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取得了较大范围的胜利,完全得力于他具有正确的人才观。这些人才观念和思想不仅贯穿在他一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实践中,而且也非常鲜明地体现在他的许多文学著作中。根据分析,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一、成就大事要“以人为本”

曹操从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占据兖洲,分化、诱降青州部分黄巾军,成立“青州兵”起,直至他去世(公元二二○年),在长达近三十年的统一战争中。他始终执行贯穿了一条“以人为本”的用人路线,清醒地意识到人才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他在《封功臣令》中写到“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在《论争天下答袁绍》中说:“吾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就是说:天下有才能的人,只要以正确的方法使用他们,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在《(孙子>序》中借用《易》之所说:“师贞丈人吉。”其意是。军队要搞好,就一定要有威信的人来统率。在诗作《短歌行》中对人才的渴望尤为急迫,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在《求贤令》中,开篇便指出了人才的作用,“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对人才的作用曹操不仅有过极为清醒的认识,同时他也把自己个人的才干和作用也能够进行客观的评价,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直言不讳地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并强调“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曹操非常清醒地看到,在当时时势纷乱的状态下,他自己个人的力量和影响,对于个人家庭及国家存亡的实际意义。史实也如此。大军阀袁术就是因为惧怕曹操而迟迟不敢称帝。在这里曹操既强调了世间人才在政治生活和军事斗争中的巨大作用,同时也非常准确客观地把自己放在“人才”的位置来阐明个人的存在价值。这些观点,只有曹操能够做到,可谓是千古第一人。而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曹操在进行统一国家的斗争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才观点。

二、选拔人才要“不拘一格”

曹操虽是操纵皇权的大官僚,但他却是一个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典范。他对人才的重视和提拔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大胆地冲破了历代用人标准,敢作敢为,他“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于禁、乐进、张辽、徐晃等,他们有的曾经是一般的普通士兵,有的是曹操敌对军事集团中的将领,可曹操就能敢于提拔,大胆使用,他们一个个都在曹操的统一战争中成为冲锋陷阵、建功立业、镇守一方的三国名将。这种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思想在他的文学著作中体现得尤为充分。他在《求贤令》中说:“及其得贤者也,曾不出闻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在《取士母废偏短令》(即《求贤第二令》)中进一步强调:“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而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他在这里明确地表示,对于像陈平、苏秦那样有真才实学的人,即使没有那些虚伪的封建道德标准,也应选用,不可遗漏。他还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索性直言道出:“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曹操列举了商汤大臣伊尹原为一个陪嫁的奴隶,春秋时帮助齐桓公进行政治改革,使齐国迅速强盛起来的管仲,原来是曾经射杀过齐桓公的敌人,汉初名相萧何,曹参初为县吏,韩信是胯下之夫,陈平负有盗嫂受金之辱,吴起是个母死不归、杀妻灭子的歹徒,然而他们具有“治国用兵”的雄才,能够成就大业,所以曹操在《举贤勿拘品行令》(即《求贤第三令》)中感叹地说:“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正是曹操能够明确地提出不讲门第出、不问恩怨宿敌、不管声名好坏,只要是人才,就要大胆地提拔使用,所以在他的周围才陆续聚集了像文士荀彧、郭嘉、贾翊、苟攸、许攸、陈琳等,武将如典韦、张辽、徐晃、于禁、乐进、程昱、曹洪、夏侯兄弟等一大批愿为统一战争效力的能人志士。这些人以曹操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政治核心和军事集团,为中国北方大统一的最后胜利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三、使用人才要“奖罚分明”

王沉(《魏书》评曹操)评价曹操的用人之术是“勋劳必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曹操正是坚持这个用人原则。所以才能充分而广泛地调动了有利于统一集权的积极因素,消除了不利于统一集权的消极因素。建安八年,他的《论吏士行能令》中就强调:“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德性不足堪任郡国之选,所谓‘可与适道。未可与权’。管仲曰:‘使贤者食于能则上尊,斗士食于功则卒轻于死,二者设于国则天下治’。未阿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他在《<孙子)注》中更是明白地告诫大家:“明赏罚,虽用众,若使一人也。”这种“奖罚分明”的用人原则不但贯穿在曹操一生的政治生活和军事斗争的实践中。而且也体现在他大量的文学著作之中。如建安十二年《请增封荀彧表》中,他向汉献帝列举了荀彧在与袁绍大军官渡决战前后的功劳,并检讨自己在强大敌人面前“时众寡粮单,欲图还许”的退缩思想,多亏荀彧的“深建宜住之便,远恢进讨之略。起发臣心,革易愚虑。”才使得自己“坚营固守,徼其军实,遂摧扑大寇,济危以安。”曹操认为苟或虽不是冲锋陷阵的武将,但他能够深谋远虑,提出积极的建议,达到“以亡为存,以祸为福”的效果,这样的功勋真正是“谋殊功异,臣所不及”。所以曹操要求汉献帝学习高祖刘邦的做法,要“贵指踪之功,薄搏获之赏”。对荀彧应该以“原其绩效。足享高爵”,“乞重平议,增畴户邑”。曹操类似这类为功臣请取封赏的事例很多,如建安十二年他上书汉献帝的《表论田畴功》中对田畴在征讨乌丸斗争中杰出贡献的陈述;建安六年在《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令》中对枣祗在推行屯田制,恢复发展农业生产,为统一战争提供物质支援作用的肯定。虽然枣祗“不幸早殁”。就是“追赠以郡”,也是“犹未副之”,就是说,枣祗虽死,现在追封他为陈留太守,也不能和他的功绩相称。所以曹操感叹地说:“今重思之,祗宜受封。稽留至今,孤之过也。”现在的办法只有采取“祗子处中,宣加封爵”这样才能达到“以祀祗为不朽之事”。又如建安十三年为谋士郭嘉请求追赠封邑的《请追赠郭嘉封邑表》,同时为追哀悼念郭嘉功绩写给苟残的两封信,即《与苟残书追伤郭嘉》,再次表彰了郭嘉为完成统一大业而舍生忘死的精神。

曹操范文篇6

论文摘要: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都蕴育着浓烈的英雄情结,反映到诗歌创作上,则形成了“慷慨悲凉”的总体风格。

晋人陈寿《三国志·武帝纪》中评价曹操:“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认为曹操是汉末三国时代政治和军事上的一个真正英雄。这与后世许多的文人斥之为“奸臣”、“汉贼”有些矛盾,这可归结为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伦理道德取向存在着很大不同,以及不同评价者之间也有差异造成的。尽管这样,但不可否认的是,总结曹操“人生几何”的一生,他的身上始终都蕴育着非常浓烈的英雄情结。这是由于汉魏时期特殊的社会氛围和曹操个人的独特经历,以及他内心世界对生命价值的不断追求所造成,当反映到曹操的诗歌创作上,也就形成了“慷慨悲凉”的总体风格。

何谓“英雄,’?三国时刘邵《人物志·英雄》日:“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换言之,英与雄也就是智与勇,是既有远见卓识又勇武过人的人物。中国古代英雄是指那些在现实社会中不重天命,仅凭个人的高度创造才能与后天奋斗努力而建功立业的杰出人物,并最终成为封建政治体制中杰出的文臣武将与创业帝王。

中国古典英雄概念孕育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有着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其生成过程也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英雄概念的真正生成,则在汉末三国时代。东汉桓、灵帝两次党锢之禁,加深了皇纲不振、宦官与外戚专权的黑暗政治局面,而代表社会良心与政治监督力量的清流,其以儒林清议方式参政也宣告彻底失败。这些不但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社会危机,也使西汉以来以儒家封建纲常伦理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念系统趋于崩溃,君权神授的天命观严重衰落。整个社会层面的道德意识空前淡薄,圣贤观念衰微,圣贤不再成为社会崇尚的对象。而被人们寄以厚望能拨乱反正的英雄人物,就成为当时社会上世人普遍崇尚的理想人格形象。

当圣贤所代表的天命、道德不能拨乱救世,强调个人才智至上的曹操等汉末英雄应运崛起,英雄崇拜遂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文化思潮,英雄概念也就取代圣贤而成为时代的核心概念。故“以曹操为典型的汉末英雄群体的崛起,不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历史上英雄概念的真正生成,也标志着汉末三国英雄时代的开始。

汉代末年,天下大乱,战争频繁。动荡的历史现实赋予志士仁人以建功立业的非常机遇,社会价值标准也随着广阔的人生视野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往被视作最高理想人格的圣人、君子却不为时人所重,整个时代充满着对一种理想人格的崇拜—英雄。英雄主义豪情充塞于每个有志者心中,成就英雄的功业成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与理想。在大量涌现的汉末英雄中,曹操可称为典型代表,纵观他那豪情满怀、壮志难酬的传奇一生,他都始终蕴育着“壮心不已”的英雄情结。

早在曹操年少时,他就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英雄气概。卢弼引刘昭《幼童传》中记载:曹操“幼而智勇,年十岁,常浴于憔水,有蛟逼之,自水奋击,蛟乃潜退”,又“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擒猛兽。”另外,曹操未有名时,不少当时具有“人伦鉴识”的名士,如太尉桥玄、何额,就品评年少时的曹操为英雄,并认为他是拯救汉乱的最佳人选。《武帝纪》注引《魏书》中记:“太尉桥玄世名知人,睹太祖而异之,日:‘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由是声名益重。”又《后汉书·党锢传》中记:“初,额见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操以是嘉之。”可以看出,年少时的曹操就有着与众不同的英雄特质。

同时,他自己也非常重视“英雄”的名声,希望成为真英雄,他曾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自明心迹:“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石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后又“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从中道出了他年少时最初的政治理想和建立好名誉的愿望。事实上,他在年青时的确想为维护“汉天下”建功立业,任洛阳北部尉时,号令严明,执法不阿,竟敢因犯禁杖杀当时灼手可热、号称“十常侍”之一的赛硕的叔父。在光和四年被征拜为议郎后,又为因诛杀宦官被处死的忠臣窦武、陈藩申冤。其不避权贵、刚正不阿的胆量气魄,证实了他心中执守着“英雄”式的理想家园。

在他后来一步步登上政治高峰的过程中,他始终都对杰出的英雄人物表现出极大的重视,不管是奇人异士,文臣武将,还是亲友前敌,败军降将,只要是有才能的贤士,或能帮助自己完成一统天下壮举的人才,他都愿意收归摩下,委以重任,并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是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回报。如曹操开始时对尚未成气候的刘备说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显示出他心目中固有的对英雄人物的重视。当后来刘备为吕布追赶逃奔曹操,程显劝曹操趁机将刘备杀死,曹操却说:“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还有他对大将关羽的厚礼相待和极力挽留,虽然最终没能留住关羽,以致后来留下了“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的传奇故事,但曹操那种“重英雄”和“惜英雄”的精神,让人不得不叹服。从中也显示出曹操是一个真正人格上的英雄。

作为动乱时代的英雄人物,曹操还兴屯田、求贤能、明赏罚、倡节俭、抑兼并、重文教,先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并颁布众多政令,希望能在危难时世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建安七子”中的王架评价曹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认为曹操对功业的进取精神,像儒家极力推崇的“仁政”典范—“三王之举”一样伟大,从而对曹操作为英雄人物的政治才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曹操身上所蕴含的英雄情结,在政治和军事上,表现为渴望建功立业和一统天下的人生追求,当反映到诗歌创作上,就显示出“慷慨悲凉”的总体风格。梁代刘解《文心雕龙》中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钟嵘《诗品》道:“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现代学者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更是直称“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

首先,曹操作为时代的英雄者,他在诗歌中体现了渴望建功立业和一统天下的愿望与理想。其《短歌行》(其一)中的名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人希望招来天下贤才,从而帮助自己完成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这是曹操豪情激昂、开创伟业的真实心迹。在诗歌《度关山》中诗人表达出自己在心中所向往的政治理想:"龄砾贤圣,总统邦域。”—国家统一,君主贤明;“黝险幽明,黎庶繁息。’,,—百姓安乐,五谷丰登;“皋陶甫侯,何有失职?”—执法公正,民人不争。这是一幅国家统一、君主贤明、法制完善、人民安居乐业的和美生活的图景。《对酒》也表露出同样的政治理想:“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脓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这是曹操理想中的太平盛世,是他作为英雄人物和政治人物而不懈奋斗的最高目标。

其次,英雄情结还体现在曹操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赞赏和向往。诗人在《短歌行》(其二)和《善哉行》(其一)中热烈地赞颂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中有历代圣王古公、直父、太伯、仲雍、姬昌,有圣贤伯夷、叔齐、孔子,还有贤相山甫、管仲、晏子,以及春秋时期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等。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都大加赞赏,《短歌行》(其二)中写道“周西伯昌,怀此圣德。……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濡,其德传称。”《善哉行》(其一)如“古公直父,积德垂仁。”“太伯仲雍,王德之仁。”“伯夷叔齐,古之遗贤。”诗中歌咏这些圣君、贤相、圣人身上具有的突出优点和不朽功绩,而诗人自己也非常向往他们,并希望能像他们一样,做个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

再次,曹操在诗歌中还极力抒发自己向命运抗争的豪情壮志。这在《步出夏门行》中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两首诗中都有所体现,当诗人“东临碍石,以观沧海”时不禁豪气喷涌,浮想联翩,以天马行空式的浪漫奇想,描绘出宇宙天地间的壮观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茫茫沧海,滚滚浪涛,连日月星辰也包涵于其中,这也正是诗人傲视寰宇、豪气冲天的自我写照。《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则淋漓尽致地显示出诗人虽已年老但仍激情昂扬、锐意进取的生命活力,他要向命运抗争,向自我挑战,这是一种生命激扬的英雄气魄和人生志向。

曹操范文篇7

面对乱世,"笑"一曲豪迈歌

那时,刘备还寄曹操篱下”时刻担心曹操看出自己的志向,而受到加害,所以经常种菜浇水,韬光养晦。曹操对此不是不清楚,他内心也敬佩刘备是个英雄。一天,曹操请刘备喝酒。一见面,他采用投石问路的方法,笑着说:”在家思考什么远大的事情呢?”来前,刘备担心曹操摆”鸿门宴”,所以此话一了,吓得刘备面如土色。曹操见状,话头一转,拉着刘备的手说:”你学种菜也不容易。”刘备这才松了一口气。为了进一缓解紧张气氛,曹操讲了”望梅止渴”这段轻松有趣的事,让刘备心神安定了许多。于是二人对坐,开怀畅谈。酒到半酣,曹操转入正题,问刘备:”你走南闯北,经历丰富,一定知道谁是当世英雄。”刘备机敏地回答:”我凡人肉眼,实在看不清谁是英雄。”这样回答,显然不能让曹操满意:”你就不要过谦了。”刘备推辞不过,便说:”淮南的袁术,兵多粮足,可以称为英雄吗?”曹操嘲弄道:”他只能算是坟墓中的枯骨,我早晚一定能擒获他!”刘备说:”河北的袁绍,几代为官;如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人众多,可以称作英雄吗?”曹操蔑视地说:”袁绍好色胆小,优柔寡断;干大事时怕死,见小利时却不命;非英雄也。”接着,刘备点出了刘表、孙策、刘璋,曹操一一分析后得出:皆”非英雄也。”刘备又说:”比如张绣、张鲁、韩遂等人都怎么样呢?”曹操鼓掌大笑:”这些碌碌无为的小人,何足挂齿!”曹操手执酒杯,站起身来,激昂地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最后他充满自信地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曹操)耳!”刘备没有想到,自己的内心已被洞穿。故此言一出,手中的匙、筷皆被惊落在地。而曹操把杯中酒一饮而尽,仰天长笑。

曹操用”笑”从心理上镇慑刘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面对毁辱,”笑”一份宽容情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能否善用人,对事业兴亡至关重要。正是由于曹操求贤若渴,”惟才是举”,从而吸引了大批有志之士涌入曹营,形成了曹魏政权鼎盛时期的雄兵百、战将千员的局面。

对一般人来说,谁也不愿意用那些诋毁、辱骂过自己的人。而曹操则超凡脱俗。陈琳,写战表很出名。在官渡之战前夕,他替攻打曹操的祖宗三辈骂了个遍,曹操知道后十分恼怒,发誓抓到陈琳后要把他剁成肉泥。可后来陈琳真的被曹操抓住后,曹操为了自己的霸业,不仅没有杀他,反而亲自为他松绑。曹操含笑问他:”你跟我有冤有仇,骂也应该,千不该万不该你不该骂俺的老祖宗呀,他们又没得罪你?”陈琳笑笑说:”我当时写到那里,就如箭在弦上,不能不发了,是文思喷发所致呀!”曹操听罢哈哈大笑,并把陈琳留在军中,视为好朋友。

曹操范文篇8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曹操范文篇9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点好色,张绣投降后,曹操在营中寻乐,便找了张绣老婆来玩弄,后来张绣当然恼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亏命大,否则也被张绣结果了。

曹操范文篇10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名人传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名人传》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