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病害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5:17:18

草病害范文篇1

[论文摘要]为了建植一批高质量的草坪绿地,提高环境质量,改善城市景观效果。介绍了在国内首次进行了冷季型草病害的系统调查,初步掌握了北京地区冷季型草病害的种类、危害、分布、症状类型及寄主范围。从不同的冷季型草种和不同的立地条件对冷季型草草坪的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制定出一套较系统的养护管理方法,对指导今后草地管理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草坪和地被植物是风景园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是“黄土不露天”得天独厚的材料。其中,冷季型草坪的病虫害防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冷季型草病害的调查

病害调查及病害诊断是正确识别病害种类、研究病害流行规律的基础,也是进行预测预报、制定防治策略和确定防治方案的重要依据。1996年10月至1999年10月,针对北京和天津地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种植的冷季型草坪草开展了病害调查及病害诊断工作。通过调查和诊断,主要是了解病害发生的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发生特点以及症状表现。病害诊断是通过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并结合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及进行柯赫氏法则试验等技术方法,确定病害种类。

(一)病害种类、危害程度及分布

通过1997~1999年近3年的基本调查可以看出,对北京市冷季型草危害最重、分布最广的病害主要有4大类,即褐斑病、夏季斑、腐霉枯萎病和镰刀菌枯萎病,其次是叶斑病(主要包括弯孢霉叶枯病、德氏霉叶枯病、离蠕孢叶枯病)、锈病,再次之有黑粉病、叶尖枯病、白粉病、仙环病、粘霉病和线虫病等共15种。主要病害大多集中发生在6~9月份,有些病害早春和秋季也有发生。不同病害对草坪的危害程度差异很大。其中,以褐斑病的发生最为普遍,寄主范围也最广,占调查地点的82.6%。褐斑病、夏季斑、腐霉枯萎病、镰刀菌枯萎病和叶斑病对草坪的危害最重,可造成草坪稀疏、成片死亡,出现秃斑,严重影响草坪景观效果。

(二)主要病害症状的简要描述

1.褐斑病。是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一种病害。在所调查的草坪上几乎都有发生。主要侵染植株的叶、鞘、茎,引起叶腐、鞘腐和茎基腐,根部往往受害较轻。因此,大部分受害株都能再生长出新叶而得以恢复。单株受害病叶及鞘上病斑梭形、长条形,不规则,长1~4cm,初呈水渍状;后病斑中心枯白,边缘红褐色,严重时整叶水渍状腐烂。高羊茅叶片上病斑多不规则形,边缘褐色。草地早熟禾有的品种叶片上病斑初梭形,后长圆形与叶同宽,边缘橙黄色,内部白色或淡黄色;受害叶鞘生褐色梭形、长条形病斑,多数长0.5~1cm,有的长达3.5cm以上。初期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后期病斑变褐色。严重时病菌可侵入茎秆,病斑绕茎扩展可造成茎及颈基部变褐腐烂枯死;在潮湿条件下,叶鞘和叶片病变部位生稀疏的褐色菌丝;病鞘、颈基部有黑褐色菌核形成,易脱落。草坪受害后出现大小不等的近圆形枯草圈,条件适合时,枯草圈直径可从几厘米很快扩展到2m左右。由于中心的病株可不断恢复,就呈现出了中间绿、外边枯的“蛙眼”状环形枯草圈。在清晨有露水或高湿时,枯草圈外缘(健株与枯草圈交界处)有由萎蔫的新病株和病菌的菌丝形成组成的暗绿色至黑褐色的浸润圈,即“烟圈”。当叶片干枯时烟圈消失。这种现象只是在叶片很湿或空气湿度很高时才可能出现。另外在修剪较高的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草坪上,就常常没有烟圈。有经验的草坪管理人员,在病害发生时还可闻到一股霉味。但由于不同草种类型(如冷季型或暖季型)、不同品种组合、不同立地环境和养护水平(如修剪高度、次数)及病原菌的不同株系间症状变化很大,所以要视不同草坪仔细观察。

2.腐霉枯萎病。在调查的近一半草坪上的草地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和紫羊茅上均有发生,其中颐和园玉带桥旁高羊茅草坪上发生最为严重,草坪枯死面积30%以上,不得不毁掉重新种植;西客站和人定湖草地早熟禾草上发生也很严重,约占草坪面积的20%~30%;城市万科花园紫羊茅草坪几乎损失60%~70%,形成大片枯草区,对景观效果破坏极为严重。

腐霉菌可侵染芽、苗和成株,造成烂芽、苗腐、猝倒和根腐、根颈部和茎、叶腐烂。

种子萌发和出土过程中被腐霉菌侵染,出现芽腐、苗腐和幼苗猝倒。幼根近尖端部分表现典型的褐色湿腐。部分发病轻的幼苗叶片变黄、稍矮,此后症状可能消失。

成株受害,一般自.叶尖向下枯萎或自叶鞘基部向上呈水渍状枯萎,病斑青灰色,后期有的病斑边缘变棕红色。根部受侵染表现不同的症状,有的根部产生褐色腐烂斑,根系发育不良,病株发育迟缓,分蘖减少,下部叶片变黄或变褐,草坪稀薄;有的根系外形正常,无明显腐烂现象或仅轻微变色,但次生根的吸水机能已被破坏,高温炎热时,病株失水死亡,整块草坪在短短数日内可完全被毁坏。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腐霉菌侵染常导致根部、根颈部和茎、叶变褐腐烂,草坪上突然出现直径2~5cm的圆形黄褐色枯草斑。受害病株水浸状变暗绿腐烂,摸上去有油腻感(故又得名为油斑病),倒伏,紧贴地面枯死,枯死圈(斑秃)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从l0cm到50cm不等,也有人将之称为“马蹄”形枯斑。在早晨有露水或湿度很高时,尤其是在雨后的清晨或晚上,腐烂病株成簇爬在地上且可见一层绒毛状的白色菌丝层,在病枯草区的外缘也能看到白色或紫灰色的絮状菌丝体(依腐霉的种不同而不同)。干燥时菌丝体消失,叶片萎缩并变红棕色,整株枯萎而死,最后变成稻草色枯死圈。由于该病发展快,危害严重,有时一夜间就可把草坪毁掉,故又称为疫病。在修剪很低的高尔夫球场翦股颖草坪上枯草斑最初很小,但扩展迅速。而在剪草较高的草坪上枯草斑较大,形状较不规则。多数相邻的枯草斑可汇合成较大的、形状不规则的死草区。这类死草区往往分布在草场最低湿的区段或水道两侧。

由于腐霉菌可随灌水传播,也能随设备传播,因此,它常在草坪上呈条状出现。若第一年枯斑未做处理,任其发展,则次年枯死圈一般会向外扩大。

3.夏季斑。是夏季高温高湿时发生的一种严重病害,尤其在生长较密的草地早熟禾草坪上。主要造成草坪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秃斑,严重影响草坪景观。在草地早熟禾上,夏初开始表现症状,发病草坪最初出现环形的、生长较慢的、瘦弱的、圆形小斑块,以后变枯黄色或出现褪色枯萎的小圆形病斑,直径约3~8cm。病斑逐渐扩大,典型的斑块圆形,直径不超过40cm,但最大时直径也可达80cm。在持续高温天气下,病叶颜色迅速从灰绿色变成枯黄色,并出现不规则形斑块,且病斑愈合成片,形成大面积的不规则形枯草斑,病斑交界明显,病株极易拔起。在翦股颖和早熟禾混播的高尔夫球场的地段,斑块环形直径达30cm。在一般绿地草坪上的斑块,开始时也可表现为在草坪上出现弥散的黄色或枯黄色病点,很容易与高温逆境、昆虫危害及其他病害的症状相混。病株根部、根冠部和根状茎变成黑褐色,后期病株维管束也变成褐色,外皮层腐烂,整株死亡。仔细检查这些病组织,可以发现典型的网状稀疏的深褐色至黑色的外生菌丝,或将病草的根部冲洗干净,直接在显微镜下检查,也可见到平行于根部生长的暗褐色葡匐外生菌有时还可见到黑褐色不规则聚集体结构。

4.镰刀菌枯萎病。是普遍发生在北京市冷季型草坪上的(约占调查点的50%)、严重破坏草坪景观效果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可造成草坪草苗枯、根腐、颈基腐、叶斑和叶腐、葡匐茎和根状茎腐烂等一系列复杂症状。幼苗出土前后被浸染,种子根腐烂变褐色,严重时造成烂芽或苗枯。发病较轻时,幼苗黄瘦,发育不良。成株叶片受害,病叶上最初为水渍状暗绿色枯萎斑,后变红褐色到褐色,病斑多从叶尖向下或从叶鞘基部向上变褐枯黄。细弱植株基部有红褐色长形病斑,根、根颈、根状茎和葡匐茎等部位干腐,变褐色或红褐色,变色部分还可由根颈向茎秆基部发展,形成基腐。潮湿时,根颈和茎基部叶鞘与茎杆间生有白色至淡红色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团。草坪上的症状是开始出现淡绿色小的斑块,随后迅速变成枯黄色,在干热条件下,病草枯死。枯草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30cm,斑内植株几乎全都发生根腐和基腐。此外,在温暖潮湿的天气条件下,可造成大面积叶斑。叶斑主要生于老叶和叶鞘上(首先侵染叶尖),不规则形,初期水渍状墨绿色,后变枯黄色至褐色,病健交界处有红褐色边缘,外缘枯黄色。

3年以上的草地早熟禾草坪被镰刀菌侵染后,枯草斑直径可达1m,呈条形、新月形、近圆形。枯草斑边缘多为红褐色。通常枯草斑中央为正常植株,受病害影响较少,四周为已枯死草株构成的环带,整个枯草斑呈“蛙眼状”。这一症状通称“镰刀菌枯萎综合症”,多发生在夏季湿度过高或过低时。在冷凉多湿季节,镰刀菌还常与雪腐捷氏霉并发,引起雪腐症或叶枯病。

5.锈病。主要侵染草地早熟禾、黑麦草、结缕草及其他多种禾草,其中黑麦草发病最重。在5月上旬到11月底都有发生。1998年秋锈病发生较重,直至11月上旬甚至到12月初北京市四元桥和运河管理处等多处草坪还需药剂控制。锈菌主要危害叶片、叶鞘或茎杆。在感病部位生成黄色至铁锈色的夏孢子堆和黑色冬孢子堆,被锈病侵染的草坪呈现稀疏、瘦弱,远看是黄色的。严重发病的植株,可因叶片失水而枯萎死亡。不同锈病可依据其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的形状、颜色、大小和着生特点进行区分。

6.黑粉病。是草坪上的重要病害,为系统性侵染。除整株受害处,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以草地早熟禾、匍匐翦股颖受害最重。条形黑粉病和秆黑粉病在草坪草上的症状基本相同。病株新发根系生长缓慢,叶片僵直、不舒展。随病害的发展,叶片从叶尖向下卷曲并在叶片和叶鞘上出现沿叶脉平行的长条形冬孢子堆,稍隆起,最初白色,以后变成灰白色至黑色,成熟后孢子堆破裂,散出黑粉,如果用手触摸这些黑色的或烟灰状的粉末会被抹掉。严重病株叶片表皮破裂,脉间开裂,甚至整个植株死亡。由于被侵染植株分蘖少和病株的死亡,使草坪变得稀疏,甚至出现秃斑,造成杂草入侵。另外,由于黑粉菌的侵染消弱了草的生长势,其易于受到高温、干旱或其他病害的侵染(7)叶斑病(离蠕孢)离蠕孢叶枯病是一类由多种离蠕孢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总称。据调查在北京市虽然发生不普遍(12.5%),但危害却很重。主要危害叶、叶鞘、根和根颈等部位,造成严重叶枯、根腐、颈腐,导致植株死亡、草坪稀疏、早衰,形成枯草斑或枯草区。开始发病时,叶片上出现小的暗紫色到黑色的椭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斑点。随着斑点扩大,其中心常变为浅棕褐色,外缘有黄色晕。潮湿条件下表面生黑色霉状物。当温度超过30℃时,明显的斑点常消失,整个叶片变干并呈稻草色。在凉爽天气时病害一般局限于叶片,在高温、高湿天气时叶鞘、茎、颈部和根部也会受侵染,短时间内会出现草坪严重变稀和不规则形枯草斑或枯草区。

7.叶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是草坪常见病害,发病的普遍(病点)率达52.5%。管理不良、生长较弱的草坪发病尤重。发病草坪衰弱、稀薄、有不规则形枯草斑或枯草区,枯草区内草矮小,呈灰白色枯死。草地早熟禾和细叶羊茅病株叶片常由叶尖向叶基褪绿变黄,逐渐变棕色然后变灰,直到最后整个叶片皱缩凋萎枯死。病健组织间形成红褐色边缘,有时病叶上还生成具褐色边缘的病斑。在匍匐翦股颖上,叶片从黄色变到棕褐色最后凋落。在紫羊茅和草地早熟禾上有时能观察到中心棕褐色,边缘红色到棕色的叶斑,但在匍匐翦股颖上却观察不到。弯孢霉Curvularialunata侵染草地早熟禾,叶片上生椭圆形、梭形病斑,长0.3~0.7cm,病斑中部灰白色,周边褐色,外缘有明显黄色晕圈,数个病斑汇合造成叶片枯死。不同种的弯孢病菌所致症状有所不同,如新月弯孢Curvularialunata(Wakker)所致的病叶上,生椭圆形、梭形病斑,中间灰白色,周边褐色,外缘有明显黄色晕圈;不等弯孢Curvulariainaequalis所致的病株根颈部叶片变褐、腐烂,病叶上生褐色病斑,中部青灰色,有黄色晕。

二、冷季型草病害的防治

(一)从各种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看,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杀毒矾、瑞毒霉和灭霉威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对4种病菌都有杀菌作用。其他药剂分别对特定病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当然,本试验结果只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毒力测定的结果,与生产应用还有距离。

(二)种子包衣剂对草坪草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大部分包衣剂能够防止种子发生霉变。不同病菌土壤接种对草坪草种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很大,腐霉菌明显降低种子出苗率,夏季斑病菌不影响种子出苗率;立枯丝核菌、瓜果腐霉菌和夏季斑病菌均能导致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生长细弱,植株倒伏,不同程度的根颈部变色及枯死。而镰刀菌土壤接种后草地早熟禾幼苗生长影响不明显,对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影响较大。除镰刀菌外,种子包衣剂处理对各种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从种子出苗率看,3号种衣剂1:40浓度对病菌有较显著抑制作用,其他药剂间出苗率无显著差异。从幼苗生长看,种子包衣对丝核菌防效最好,药剂对植株有明显保护作用。对腐霉菌和夏季斑病菌,包衣剂2号和包衣剂3号相对防治效果较好。对镰刀菌效果不明显。

(三)温室和田间药剂拌种选用的灭霉威、立克莠、移栽灵、杀毒矾、绿亨-1号、粉锈宁、6号种衣剂和五氯硝基苯等8种药剂,大部分按种子量的2%~6%拌种,对草地早熟禾种子出苗均无不良影响,药剂间无显著差异,但不同肥力水平和草地早熟禾不同品种间出苗率和株高有较显著差异。

(四)田间药剂喷雾试验,不同间隔期、不同用药始期,对褐斑病防治效果均无显著差异,但相对来看,施药期越早(4月10日),间隔期越短(10天),病害发生普遍率越低,药剂防治效果相对较好。与对照相比,不同药剂组合喷雾防治褐斑病,对抑制病害的流行有一定效果,但药剂间无显著差异。总体上,20%粉锈宁乳剂1500倍液+25%甲霜灵WPl000倍液组合的防病效果一直优于其他药剂组合。当然,田间喷雾会受到气候条件、施药时间、施药器械、施药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对药剂发挥作用有很大的影响。

(五)化学防治技术中所获得的各种试验结果,有些部分还需进一步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商鸿生,王凤葵编.草坪病虫害及其防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朱炳海著,中国气候.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草病害范文篇2

[论文摘要]为了建植一批高质量的草坪绿地,提高环境质量,改善城市景观效果。介绍了在国内首次进行了冷季型草病害的系统调查,初步掌握了北京地区冷季型草病害的种类、危害、分布、症状类型及寄主范围。从不同的冷季型草种和不同的立地条件对冷季型草草坪的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制定出一套较系统的养护管理方法,对指导今后草地管理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草坪和地被植物是风景园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是“黄土不露天”得天独厚的材料。其中,冷季型草坪的病虫害防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冷季型草病害的调查

病害调查及病害诊断是正确识别病害种类、研究病害流行规律的基础,也是进行预测预报、制定防治策略和确定防治方案的重要依据。1996年10月至1999年10月,针对北京和天津地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种植的冷季型草坪草开展了病害调查及病害诊断工作。通过调查和诊断,主要是了解病害发生的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发生特点以及症状表现。病害诊断是通过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并结合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及进行柯赫氏法则试验等技术方法,确定病害种类。

(一)病害种类、危害程度及分布

通过1997~1999年近3年的基本调查可以看出,对北京市冷季型草危害最重、分布最广的病害主要有4大类,即褐斑病、夏季斑、腐霉枯萎病和镰刀菌枯萎病,其次是叶斑病(主要包括弯孢霉叶枯病、德氏霉叶枯病、离蠕孢叶枯病)、锈病,再次之有黑粉病、叶尖枯病、白粉病、仙环病、粘霉病和线虫病等共15种。主要病害大多集中发生在6~9月份,有些病害早春和秋季也有发生。不同病害对草坪的危害程度差异很大。其中,以褐斑病的发生最为普遍,寄主范围也最广,占调查地点的82.6%。褐斑病、夏季斑、腐霉枯萎病、镰刀菌枯萎病和叶斑病对草坪的危害最重,可造成草坪稀疏、成片死亡,出现秃斑,严重影响草坪景观效果。

(二)主要病害症状的简要描述

1.褐斑病。是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一种病害。在所调查的草坪上几乎都有发生。主要侵染植株的叶、鞘、茎,引起叶腐、鞘腐和茎基腐,根部往往受害较轻。因此,大部分受害株都能再生长出新叶而得以恢复。单株受害病叶及鞘上病斑梭形、长条形,不规则,长1~4cm,初呈水渍状;后病斑中心枯白,边缘红褐色,严重时整叶水渍状腐烂。高羊茅叶片上病斑多不规则形,边缘褐色。草地早熟禾有的品种叶片上病斑初梭形,后长圆形与叶同宽,边缘橙黄色,内部白色或淡黄色;受害叶鞘生褐色梭形、长条形病斑,多数长0.5~1cm,有的长达3.5cm以上。初期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后期病斑变褐色。严重时病菌可侵入茎秆,病斑绕茎扩展可造成茎及颈基部变褐腐烂枯死;在潮湿条件下,叶鞘和叶片病变部位生稀疏的褐色菌丝;病鞘、颈基部有黑褐色菌核形成,易脱落。草坪受害后出现大小不等的近圆形枯草圈,条件适合时,枯草圈直径可从几厘米很快扩展到2m左右。由于中心的病株可不断恢复,就呈现出了中间绿、外边枯的“蛙眼”状环形枯草圈。在清晨有露水或高湿时,枯草圈外缘(健株与枯草圈交界处)有由萎蔫的新病株和病菌的菌丝形成组成的暗绿色至黑褐色的浸润圈,即“烟圈”。当叶片干枯时烟圈消失。这种现象只是在叶片很湿或空气湿度很高时才可能出现。另外在修剪较高的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草坪上,就常常没有烟圈。有经验的草坪管理人员,在病害发生时还可闻到一股霉味。但由于不同草种类型(如冷季型或暖季型)、不同品种组合、不同立地环境和养护水平(如修剪高度、次数)及病原菌的不同株系间症状变化很大,所以要视不同草坪仔细观察。

2.腐霉枯萎病。在调查的近一半草坪上的草地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和紫羊茅上均有发生,其中颐和园玉带桥旁高羊茅草坪上发生最为严重,草坪枯死面积30%以上,不得不毁掉重新种植;西客站和人定湖草地早熟禾草上发生也很严重,约占草坪面积的20%~30%;城市万科花园紫羊茅草坪几乎损失60%~70%,形成大片枯草区,对景观效果破坏极为严重。

腐霉菌可侵染芽、苗和成株,造成烂芽、苗腐、猝倒和根腐、根颈部和茎、叶腐烂。

种子萌发和出土过程中被腐霉菌侵染,出现芽腐、苗腐和幼苗猝倒。幼根近尖端部分表现典型的褐色湿腐。部分发病轻的幼苗叶片变黄、稍矮,此后症状可能消失。

成株受害,一般自.叶尖向下枯萎或自叶鞘基部向上呈水渍状枯萎,病斑青灰色,后期有的病斑边缘变棕红色。根部受侵染表现不同的症状,有的根部产生褐色腐烂斑,根系发育不良,病株发育迟缓,分蘖减少,下部叶片变黄或变褐,草坪稀薄;有的根系外形正常,无明显腐烂现象或仅轻微变色,但次生根的吸水机能已被破坏,高温炎热时,病株失水死亡,整块草坪在短短数日内可完全被毁坏。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腐霉菌侵染常导致根部、根颈部和茎、叶变褐腐烂,草坪上突然出现直径2~5cm的圆形黄褐色枯草斑。受害病株水浸状变暗绿腐烂,摸上去有油腻感(故又得名为油斑病),倒伏,紧贴地面枯死,枯死圈(斑秃)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从l0cm到50cm不等,也有人将之称为“马蹄”形枯斑。在早晨有露水或湿度很高时,尤其是在雨后的清晨或晚上,腐烂病株成簇爬在地上且可见一层绒毛状的白色菌丝层,在病枯草区的外缘也能看到白色或紫灰色的絮状菌丝体(依腐霉的种不同而不同)。干燥时菌丝体消失,叶片萎缩并变红棕色,整株枯萎而死,最后变成稻草色枯死圈。由于该病发展快,危害严重,有时一夜间就可把草坪毁掉,故又称为疫病。在修剪很低的高尔夫球场翦股颖草坪上枯草斑最初很小,但扩展迅速。而在剪草较高的草坪上枯草斑较大,形状较不规则。多数相邻的枯草斑可汇合成较大的、形状不规则的死草区。这类死草区往往分布在草场最低湿的区段或水道两侧。

由于腐霉菌可随灌水传播,也能随设备传播,因此,它常在草坪上呈条状出现。若第一年枯斑未做处理,任其发展,则次年枯死圈一般会向外扩大。

3.夏季斑。是夏季高温高湿时发生的一种严重病害,尤其在生长较密的草地早熟禾草坪上。主要造成草坪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秃斑,严重影响草坪景观。在草地早熟禾上,夏初开始表现症状,发病草坪最初出现环形的、生长较慢的、瘦弱的、圆形小斑块,以后变枯黄色或出现褪色枯萎的小圆形病斑,直径约3~8cm。病斑逐渐扩大,典型的斑块圆形,直径不超过40cm,但最大时直径也可达80cm。在持续高温天气下,病叶颜色迅速从灰绿色变成枯黄色,并出现不规则形斑块,且病斑愈合成片,形成大面积的不规则形枯草斑,病斑交界明显,病株极易拔起。在翦股颖和早熟禾混播的高尔夫球场的地段,斑块环形直径达30cm。在一般绿地草坪上的斑块,开始时也可表现为在草坪上出现弥散的黄色或枯黄色病点,很容易与高温逆境、昆虫危害及其他病害的症状相混。病株根部、根冠部和根状茎变成黑褐色,后期病株维管束也变成褐色,外皮层腐烂,整株死亡。仔细检查这些病组织,可以发现典型的网状稀疏的深褐色至黑色的外生菌丝,或将病草的根部冲洗干净,直接在显微镜下检查,也可见到平行于根部生长的暗褐色葡匐外生菌有时还可见到黑褐色不规则聚集体结构。

4.镰刀菌枯萎病。是普遍发生在北京市冷季型草坪上的(约占调查点的50%)、严重破坏草坪景观效果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可造成草坪草苗枯、根腐、颈基腐、叶斑和叶腐、葡匐茎和根状茎腐烂等一系列复杂症状。幼苗出土前后被浸染,种子根腐烂变褐色,严重时造成烂芽或苗枯。发病较轻时,幼苗黄瘦,发育不良。成株叶片受害,病叶上最初为水渍状暗绿色枯萎斑,后变红褐色到褐色,病斑多从叶尖向下或从叶鞘基部向上变褐枯黄。细弱植株基部有红褐色长形病斑,根、根颈、根状茎和葡匐茎等部位干腐,变褐色或红褐色,变色部分还可由根颈向茎秆基部发展,形成基腐。潮湿时,根颈和茎基部叶鞘与茎杆间生有白色至淡红色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团。草坪上的症状是开始出现淡绿色小的斑块,随后迅速变成枯黄色,在干热条件下,病草枯死。枯草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30cm,斑内植株几乎全都发生根腐和基腐。此外,在温暖潮湿的天气条件下,可造成大面积叶斑。叶斑主要生于老叶和叶鞘上(首先侵染叶尖),不规则形,初期水渍状墨绿色,后变枯黄色至褐色,病健交界处有红褐色边缘,外缘枯黄色。

3年以上的草地早熟禾草坪被镰刀菌侵染后,枯草斑直径可达1m,呈条形、新月形、近圆形。枯草斑边缘多为红褐色。通常枯草斑中央为正常植株,受病害影响较少,四周为已枯死草株构成的环带,整个枯草斑呈“蛙眼状”。这一症状通称“镰刀菌枯萎综合症”,多发生在夏季湿度过高或过低时。在冷凉多湿季节,镰刀菌还常与雪腐捷氏霉并发,引起雪腐症或叶枯病。

5.锈病。主要侵染草地早熟禾、黑麦草、结缕草及其他多种禾草,其中黑麦草发病最重。在5月上旬到11月底都有发生。1998年秋锈病发生较重,直至11月上旬甚至到12月初北京市四元桥和运河管理处等多处草坪还需药剂控制。锈菌主要危害叶片、叶鞘或茎杆。在感病部位生成黄色至铁锈色的夏孢子堆和黑色冬孢子堆,被锈病侵染的草坪呈现稀疏、瘦弱,远看是黄色的。严重发病的植株,可因叶片失水而枯萎死亡。不同锈病可依据其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的形状、颜色、大小和着生特点进行区分。

6.黑粉病。是草坪上的重要病害,为系统性侵染。除整株受害处,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以草地早熟禾、匍匐翦股颖受害最重。条形黑粉病和秆黑粉病在草坪草上的症状基本相同。病株新发根系生长缓慢,叶片僵直、不舒展。随病害的发展,叶片从叶尖向下卷曲并在叶片和叶鞘上出现沿叶脉平行的长条形冬孢子堆,稍隆起,最初白色,以后变成灰白色至黑色,成熟后孢子堆破裂,散出黑粉,如果用手触摸这些黑色的或烟灰状的粉末会被抹掉。严重病株叶片表皮破裂,脉间开裂,甚至整个植株死亡。由于被侵染植株分蘖少和病株的死亡,使草坪变得稀疏,甚至出现秃斑,造成杂草入侵。另外,由于黑粉菌的侵染消弱了草的生长势,其易于受到高温、干旱或其他病害的侵染(7)叶斑病(离蠕孢)离蠕孢叶枯病是一类由多种离蠕孢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总称。据调查在北京市虽然发生不普遍(12.5%),但危害却很重。主要危害叶、叶鞘、根和根颈等部位,造成严重叶枯、根腐、颈腐,导致植株死亡、草坪稀疏、早衰,形成枯草斑或枯草区。开始发病时,叶片上出现小的暗紫色到黑色的椭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斑点。随着斑点扩大,其中心常变为浅棕褐色,外缘有黄色晕。潮湿条件下表面生黑色霉状物。当温度超过30℃时,明显的斑点常消失,整个叶片变干并呈稻草色。在凉爽天气时病害一般局限于叶片,在高温、高湿天气时叶鞘、茎、颈部和根部也会受侵染,短时间内会出现草坪严重变稀和不规则形枯草斑或枯草区。

7.叶斑病(弯孢霉)。叶斑病是草坪常见病害,发病的普遍(病点)率达52.5%。管理不良、生长较弱的草坪发病尤重。发病草坪衰弱、稀薄、有不规则形枯草斑或枯草区,枯草区内草矮小,呈灰白色枯死。草地早熟禾和细叶羊茅病株叶片常由叶尖向叶基褪绿变黄,逐渐变棕色然后变灰,直到最后整个叶片皱缩凋萎枯死。病健组织间形成红褐色边缘,有时病叶上还生成具褐色边缘的病斑。在匍匐翦股颖上,叶片从黄色变到棕褐色最后凋落。在紫羊茅和草地早熟禾上有时能观察到中心棕褐色,边缘红色到棕色的叶斑,但在匍匐翦股颖上却观察不到。弯孢霉Curvularialunata侵染草地早熟禾,叶片上生椭圆形、梭形病斑,长0.3~0.7cm,病斑中部灰白色,周边褐色,外缘有明显黄色晕圈,数个病斑汇合造成叶片枯死。不同种的弯孢病菌所致症状有所不同,如新月弯孢Curvularialunata(Wakker)所致的病叶上,生椭圆形、梭形病斑,中间灰白色,周边褐色,外缘有明显黄色晕圈;不等弯孢Curvulariainaequalis所致的病株根颈部叶片变褐、腐烂,病叶上生褐色病斑,中部青灰色,有黄色晕。

二、冷季型草病害的防治

(一)从各种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看,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杀毒矾、瑞毒霉和灭霉威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对4种病菌都有杀菌作用。其他药剂分别对特定病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当然,本试验结果只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毒力测定的结果,与生产应用还有距离。

(二)种子包衣剂对草坪草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大部分包衣剂能够防止种子发生霉变。不同病菌土壤接种对草坪草种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很大,腐霉菌明显降低种子出苗率,夏季斑病菌不影响种子出苗率;立枯丝核菌、瓜果腐霉菌和夏季斑病菌均能导致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生长细弱,植株倒伏,不同程度的根颈部变色及枯死。而镰刀菌土壤接种后草地早熟禾幼苗生长影响不明显,对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影响较大。除镰刀菌外,种子包衣剂处理对各种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从种子出苗率看,3号种衣剂1:40浓度对病菌有较显著抑制作用,其他药剂间出苗率无显著差异。从幼苗生长看,种子包衣对丝核菌防效最好,药剂对植株有明显保护作用。对腐霉菌和夏季斑病菌,包衣剂2号和包衣剂3号相对防治效果较好。对镰刀菌效果不明显。

(三)温室和田间药剂拌种选用的灭霉威、立克莠、移栽灵、杀毒矾、绿亨-1号、粉锈宁、6号种衣剂和五氯硝基苯等8种药剂,大部分按种子量的2%~6%拌种,对草地早熟禾种子出苗均无不良影响,药剂间无显著差异,但不同肥力水平和草地早熟禾不同品种间出苗率和株高有较显著差异。

(四)田间药剂喷雾试验,不同间隔期、不同用药始期,对褐斑病防治效果均无显著差异,但相对来看,施药期越早(4月10日),间隔期越短(10天),病害发生普遍率越低,药剂防治效果相对较好。与对照相比,不同药剂组合喷雾防治褐斑病,对抑制病害的流行有一定效果,但药剂间无显著差异。总体上,20%粉锈宁乳剂1500倍液+25%甲霜灵WPl000倍液组合的防病效果一直优于其他药剂组合。当然,田间喷雾会受到气候条件、施药时间、施药器械、施药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对药剂发挥作用有很大的影响。

(五)化学防治技术中所获得的各种试验结果,有些部分还需进一步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商鸿生,王凤葵编.草坪病虫害及其防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朱炳海著,中国气候.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草病害范文篇3

关键词:草履蚧;综合防治;**地区

**地区杨树多分散承包经营,由于林农对草履蚧危害程度认识不够,致使草履蚧时有发生,给杨树生长带来很大危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综合防治草履蚧十分重要。

一、形态特征

草履蚧雌虫体长7~10mm,红褐色,体被白色腊粉,腹部有横皱褶和纵沟。雄成虫紫红色,体长5~6mm,有前翅1对。

二、生活习性

一般1年发生1代,以卵囊在根际附近的土中、草堆下越冬。翌年2月10日左右开始孵化(气候适宜,会提前4~5d),孵化后的若虫仍停留在卵囊中,2月下旬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陆续上树,3月中旬开始为害。4月上中旬第1次脱皮,4月下旬至5月初第2次脱皮,雄若虫不再取食,下树寻找疏松土层或砖石缝处结薄茧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雌若虫第3次脱皮与雄虫羽化期一致。5月中下旬为交配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下树入土分泌白色绵状卵囊,在其中产卵并越夏越冬。若虫的取食特点是初龄若虫大部分选择一至二年生嫩枝背部靠芽的下方群居为害,通过2次脱皮后刺吸能力增强,树体幼嫩部均能取食,有些还爬至突出地面的树根部为家。雄若虫下树化蛹和雌成虫下树产卵,均是直接从树上落下,再寻找适宜场所。

三、综合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1)树干扎塑料布或缠塑料胶带阻隔若虫上树法。于若虫上树前(2月10日之前)给树干扎塑料布或缠胶带。将树干环刮老皮至光滑,宽约15~20cm,剪塑料布(新塑料布为佳),用订书机固定环扎于刮皮处,阻隔率可达98%以上;再人工扑杀,效果明显。

(2)树干基部周围培松土诱集雄虫化蛹和雌虫产卵法。以树干基部周围培厚土15~20cm,待雄若虫、雌成虫下树后钻入松土内,扒开后集中消灭。

3.2生物防治

草履蚧的天敌种类很多,如大红瓢虫、红环瓢虫、红点唇瓢虫、草蛉、蚂蚁、鸟类等。天敌是控制草履蚧种群繁殖的重要因素,所以利用天敌不失为防治草履蚧的有效途径,在生产中杨树种植户应当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尽量做到充分保护天敌昆虫和鸟类。

3.3化学防治

(1)树干注干机注药。可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在树干基部周围每隔5cm斜向下呈45°打1孔,深达木质部,选用40%氧化乐果和40%久效磷杀虫剂,春季可用原药,夏季用3倍液(原药对水3倍),然后用湿土封堵注药孔,每隔10~15d防治1次,杀虫效果都在90%以上。

(2)人工打孔注射防治草履蚧。此法的原理与树干注射机注射防治相同,选用氧化乐果或久效磷原液,总的防治效果在90%~98%之间。

(3)药剂涂干防治草履蚧。在若虫孵化上树前(**地区2月5日),采取剥皮涂药和直接涂毒环的方法。前者选二至四年生以上杨树,后者选一年生树苗或泡桐等树干较为幼嫩的树。选用40%氧化乐果或40%久效磷杀虫剂原液,或用敌杀死对废机油以1∶100的比例或取废机油1.1kg+石油沥青1kg,加热熬成粘虫胶涂干,宽度为10~15cm,此办法可以结合树干扎塑料布或缠塑料胶带阻隔若虫上树法实施,效果更佳。

(4)农药喷雾法防治草履蚧1~2龄若虫。在草履蚧1~2龄若虫期(**地区4月20日之前),可选用50%久效磷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倍液+2.5%的溴氰菊酯乳油400倍液、狂杀蚧600~800倍液、30%的呋喃丹颗粒剂根施,用药量根据树的大小而定。每隔7~10d喷药1次,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

四、总结

(1)对草履蚧的防治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当准确的确定用药时间,选择最佳时机,不仅对天敌危险性最小,还能节约用药成本;②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内吸剂农药;③掌握用药浓度,以保护天敌。

(2)从草履蚧发生规律上看,该虫危害期虽短,但对林木危害程度极大,特别对苏北地区杨树速丰林的生产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公务员之家:

(3)**地区杨树种植户若能高度重视,采取上述综合防治措施,草履蚧是可以得到控制和消灭的。目前,最佳、最为有效的途径是采用阻隔和化学防治相结合,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8%以上。

参考文献

[1]苗家宇,沙宇.草履蚧的生活习性与防治方法[J].安徽林业,2007(1):35.

[2]孙兴华,胡英强,徐卿,等.杨树草履蚧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的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4(6):42-43.

[3]李召义,孟霞,杨末华.杨树草履蚧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J].河北林业,2008(3):73.

草病害范文篇4

关键词:弱筋小麦;病虫草;发生特点;防治策略

小麦是我县的主要夏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3万公顷以上。2001年,为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开始种植弱筋小麦,到2005年,全县弱筋小麦年种植面积已达1.33万公顷。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我县小麦生产的新特点、新要求,积极开展病虫草害发生特点、防治技术的调查、试验、推广,有效地控制了病虫草的发生危害,促进了我县弱筋小麦产业化发展。

1主要病虫发生特点

弱筋小麦病虫的发生,既与常规小麦病虫发生有相同,又由于其品种和栽培管理上不同,存在一些差异。目前,我县弱筋小麦常年发生的主要病虫草有: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小麦粘虫、小麦蚜虫、看麦娘、硬草、早熟禾、猪殃殃、繁缕、荠菜等,其中,小麦纹枯病、赤霉病、蚜虫、杂草常年都可达中等以上发生。

1.1病害

1.1.1小麦纹枯病。纹枯病是我县小麦常发性病害,常年发生中等以上,发病面积一般均达种植面积的40%以上,少数重发年发病面积达70%以上,感病品种达100%,个别田块的自然白穗率5%以上。

1.1.2小麦赤霉病。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也是我县小麦后期的主要病害,常年都有发生;其中,2002年达大发生程度,孕穗期就出现病穗,为历史上发病最早的1a,系统观察病穗激增期长达15d以上,为历史上最长的1d,自然田块病穗率达60%以上。

1.1.3小麦白粉病。白粉病是我县小麦中后期的常发性病害,其发生与小麦品种和气候关系密切,感病品种后期病叶率可达80%以上。

1.1.4小麦锈病。锈病是我县小麦上的偶发性病害,常年轻发,近年观察,除在易感的宁麦9号上偶有发生外,其他品种极少发生。

1.2虫害

1.2.1麦穗蚜。麦穗蚜是我县小麦上重要害虫,常年达中等以上发生程度。2004年由于苗蚜发生基数大,条件适宜,达大发生程度,少数田块在拔节期就出现蚜虫危害,穗期边抽穗蚜虫边上升,从始穗至齐穗7d时间百穗蚜量就达500头以上,自然田块5月中旬百穗蚜量达8000头以上。

1.2.2粘虫。粘虫属迁飞性害虫,已连续多年在本地偏轻以下发生。

1.3杂草

本地发生的能形成危害的麦田杂草禾本科杂草有:看麦娘、硬草、早熟禾等,阔叶草有猪殃殃、繁缕、荠菜等。常年冬前在小麦播种后15~30d出现第1出草高峰,春季在小麦返青期出现第2出草高峰,一般形成危害的为第1出草高峰。

2主要原因分析

2.1品种是影响小麦病虫发生的重要因素

连续多年调查,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白粉病与小麦品种感病程度关系密切。目前我县种植的弱筋小麦主体品种宁麦9号发病程度要明显重于扬麦13号,一般要重1~2级。如2002年宁麦9号赤霉病病穗率达52.25%,病指达18.32,而扬麦病穗率29.06%,病指16.58。同样,白粉病宁麦病叶率达56.09%,扬麦病叶率仅4.72%。2005年调查,宁麦9号病株率70.56%(25%~100%),病叶率38.8%(20%~50%),病指6.5,扬麦发病极轻,病叶率仅1.7%(0~7%),病指0.5。

2.2气候是影响小麦病虫草发生的又一重要因素

小麦赤霉病为气候性病害,其发病轻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麦抽穗扬花期天气状况。暖冬气候易导致小麦早发,也使得中前期病害特别是小麦纹枯病发生早,危害重,并加重了蚜虫的越冬基数。如2004年夏熟由于冬春季温高雨少,有利于蚜虫越冬和春季增殖,穗期气候适宜,穗蚜上升迅速,最终导致当年麦穗蚜大发生。2003~2004年秋播期间的良好墒情,为提高冬前化除效果创造了良好条件。大面积以异丙隆及其相关复配剂除草效果稳定,平均在85%以上,连续3a化除效果均在80%以上,有效地控制了田间杂草危害。

2.3农事操作是影响病虫草发生不容忽视的因素

早播导致冬前早发,田间群体过大,一般易加重小麦纹枯病的冬前侵染率,加重纹枯病的发生,同时还可能导致冬前出草量加大,除草后残留草增多,形成一定草害。一些年度的稻套麦更是加重了小麦纹枯病、蚜虫的发生。连续多年使用甲绿磺隆,不适当使用除草剂,也是造成田间恶性杂草大量上升的重要因素。但迟播晚发的田块则易加重白粉病的发生。

3防治措施

3.1因地制宜,综合防治,积极运用农业防控措施

首先是合理轮作,精选种子,人工除草,通过提高耕作管理水平减轻杂草危害;其次是加强沟系建设,降低田间湿

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程度;第三是适期播种,适量播种,合理肥料运筹,培育健壮个体,优化小群体,提高植株抗性。

3.2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大力开展化学除草

坚持立足冬前,分类指导,大力开展化学除草,重点推广应用异丙隆为主的复配除草剂,禁止推广使用对后茬危害大的长残效除草剂。以硬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选用50%异丙隆可湿粉或异丙隆复配剂,示范使用阔世玛防除恶性禾本科杂草;以猪猪殃、荠菜等双子叶杂草为主的田块,于冬前选用10%苯磺隆化除,春季选用施甲合剂化除。

3.3查病治病,控防并举,开展中期病虫防治

重点是在2月底至3月中旬以小麦纹枯病、白粉病为主,一般年份开展查治,大发生年份实行普治纹枯病,并突出感病品种、早发田块、高密度田块查治白粉病、麦蚜虫。防治纹枯病以5%井冈霉素为主,防治白粉病以三唑酮为主。

草病害范文篇5

论文摘要土传病害是一类严重的植物病害,土壤处理是防治土传病害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睢宁县设施蔬菜发展较快的特点,提出蔬菜栽培土壤处理技术。

睢宁县地处徐淮地区北部,温光资源丰富,春季气温回升早而且迅速,适宜早春设施蔬菜栽培。近两年由于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我县设施蔬菜发展较快,目前,全县已有6000~7000hm2,主要以春提早辣椒、西瓜、番茄、黄瓜等为主。但随着面积的扩大及重茬次数的增加,在生产过程中病害越来越多,特别是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如根腐病、立枯病、枯萎病、炭疽病等,只要发现就很难根治。每年3~4月份都有不少农户反映这个问题,这些病害都是由土壤带菌引起,要想根治必须从土壤处理上着手进行。

1重施草杂肥,提高土壤综合肥力

茄果类蔬菜一般都是连续坐果性强、采摘期长、产量高,当然对营养的吸收也就很高,要想满足这些蔬菜品种的生长需要,就必须加大施肥量才有可能形成高产,但过多地施用化肥不但会造成土壤板结、根系不发、营养不全等,而且植株生长不健壮,抗病性极差,所以要想蔬菜高产、抗病,搞好土壤培肥是关键。培肥土壤就是在田内多多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土杂肥)、烂草(稻壳)等。至少施土杂肥75~120m3/hm2、烂草45~75m3/hm2,提前1个月施下去后深翻40cm以备用。特别是粮田改菜田的农户,由于粮田土壤板结,容易造成根系难发,更要加大草杂肥的施用量。如我县梁集镇光华村农户刘金山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他每年4~5月份就开始将鲜鸡粪(牛粪)掺些碎草,然后盖上薄膜,堆在田头进行腐熟,一直到11月份才施入大田。他家辣椒从1997年种到现在都未换过茬,但是从来就没发生过根腐病等现象,而且产量都在75t/hm2以上。这是因为多施土杂肥不仅能为作物提供全面而又充足的养分,更重要的是它们能使土壤变得疏松、透气,这样才能促使根系发达,养好根,从而使植株生长健壮,抗病性增强,形成高产。

2加热

加热的基本原理是使土壤的温度升高,从而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原体、节肢动物和害虫,通常70℃处理30~60min即可有效杀灭大多数害虫,但对于特定的病毒病TMV没有效果。在欧洲20世纪前该方法即在温室中被利用。该方法的2个关键性问题是:①温度必须达到或超过土壤中害虫可以忍受的温度;②温度不能太高,高于70℃特别是温度达到100℃时,可能会伤害土壤中的大多数生物,并导致有益微生物(根瘤菌、菌根、拮抗菌)死亡。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加热的土壤可能比不加热的土壤更易感病。因此,土壤剖面温度的分配对于最小限度地扰乱土壤中微生物活动非常重要。

3大水浸泡

大水浸泡土壤被认为是种植前有效防治病害的处理方法。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以及各种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于土传病害的存在是不利的,如厌氧过程中有毒物质的产生。经典的例子就是大面积地控制香蕉的枯萎病:香蕉种植园中土壤被浸泡3~4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水深至少30cm),可有效控制香蕉的枯萎病。

4深耕

深耕可减少植物根系与病原菌的联系,利用土埋和暴露病原菌在自然温度和干燥的条件下提高病原菌的死亡率。深翻有机质是无污染的耕作方式,可有效控制花生的白绢病。同时与浅耕相比,深耕降低了番茄枯萎病的发生率,提高了产量。

5光能利用

在种植前借光能加热土壤防治病害。方法是在土壤上加盖塑料薄膜,提高土壤的温度,从而控制病害的发生。温室大棚即运用了该原理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6土壤卫生

土壤卫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各种方法阻止或减少病原菌侵入土壤。农作时注意农具的卫生,防止因农具造成病原菌的传播;很多地区为了更好地控制土壤的卫生,选择在温室种植可以方便地控制各种条件,从而减少来自土壤外界的污染,对于出现的病害植株及时地处理清除,可减少进一步侵染。

7施用土壤添加剂

土壤添加剂是一种由动植物体有机质、化学肥料及少量无机盐合成的有机、无机营养混合物。无机添加物可以直接促进作物的生长,还可以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有机质可增进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通气性和增加微生物总量。

草病害范文篇6

关键词:草坪;养护管理;技术

草坪作为城市园林的底色,在城市绿化美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应用范围已经扩大到园林景观、公园绿地、居住区、运动场、飞机场及江河堤坝、公路护坡等领域。但草坪易种难养,如果养护管理不当,草坪就会失去其观赏价值。因此,草坪建植之后的养护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北方草坪养护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灌水

由于北方地区干旱少雨,所以灌水对北方冷季型草坪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水是草坪草重要组成成分,草坪草组织含水量达80%~90%。草坪草需水量大,如果水分含量下降就会引起草坪草萎蔫甚至死亡。灌水还能促进养分的分解,提高茎叶的韧度,从而提高草坪的耐践踏性,但水分过多又会引起草坪生长不良,高温下过度灌溉可诱发叶片感染各种疾病,并为杂草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合理地调节土壤水分是北方草坪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水分管理上首先要确定草坪是否需要灌水,这可以通过观察植株来确定,草坪缺水时,叶色由亮变暗,无光泽,草的颜色变成蓝绿色或灰绿色,当人走过或机器驶过时,草不再反弹起来。

一天中最佳灌水时间,从节约水源的角度考虑,夜间或清晨灌水,水分损失最少,但夜间灌水易导致病害的大量发生,所以,最理想的灌溉时间应该是早晨。

草坪每次灌水的总量取决于每两次灌水期间草坪的耗水量。一般在较干旱的生长季节,每周的灌溉量应为3~4厘米;在炎热而干旱的地区,每周的灌水量必须达到6厘米或更多。草坪灌水要一次灌足灌透,灌溉次数太多,会引起较大的病害和杂草问题。

叶面喷水是对草坪进行短时间的浇水。其目的是为了补充草坪草水分亏缺、降低植物组织温度和去除叶子表面的有害附着物。喷水的用水量很少,一般在中午草坪刚刚发生萎蔫时进行。通常,每天喷1次就足够了。但在极端条件下,如夏天烈日炎炎的中午,应增加喷水的次数。

二、施肥

施肥不仅能使草坪叶色浓绿,生长繁茂,还会增强草坪对病虫害及杂草的抵抗能力,提高草坪的耐践踏力。

确定草坪施肥量的大小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草坪草本身的需肥特性。不同草种的需肥量不同。②草坪生长土壤的肥力状况。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确定用肥的数量和比例。③养护管理水平。养护水平较低的草坪,供氮水平可低;而养护水平高的草坪,需较高的氮水平。

施肥次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护水平的高低。对于每年只施用一次肥料的低养护管理草坪,北方冷季型草坪于每年秋季施用;对于中等养护管理草坪,冷季型草坪于春季与秋季各施用一次;对于高养护管理的草坪,在草坪草快速生长的季节,最好每月施肥一次。

草坪草施肥上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按需施肥。按不同草坪草种、生长状况及土壤养分状况确定具体施肥种类和数量,避免盲目施肥。②平衡施肥。除非土壤中某种养分特别丰富,一般不单独使用某一种或两种营养元素。③速效氮肥少量多次。④施肥必须全面均匀。有条件的最好使用配好的液肥。施肥后应立即灌水,提高肥效。

三、修剪

修剪是草坪养护管理中的核心内容。科学地对草坪进行定期修剪,可提高草坪质量,使草坪整齐美观,而且具有较高的坪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促进分蘖,形成致密的草坪,改善通气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提高其美观性。

草坪修剪应遵循“三分之一”原则,即被剪去的部分占草坪总高度的三分之一以内。如修剪量过大,将会由于叶面积大量损失而导致草坪草光合作用急剧下降。由于修剪不及时而导致失剪的草坪,仍应遵循“三分之一”原则,切忌一次修剪就达到需求的标准,而应通过少量多次修剪,逐步剪到需要的高度。

草坪修剪的时间与草坪草的种类、草坪草的生长发育和肥料供给等有关。北方冷季型草坪草在春秋是两个生长高峰期,修剪量加大和修剪次数增多,晚秋应逐渐减少修剪次数,夏季有休眠现象,也应根据情况减少修剪次数。

草坪修剪频率决定于草坪的生育状态、草坪的用途、草坪的质量及草坪草的种类,其中主要取决于草坪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势。北方草坪不超过10厘米时就应修剪。

四、病害防治

北方草坪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腐霉枯萎病和镰刀菌枯萎病。

(一)褐斑病

初期受害叶片或叶鞘常出现梭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内部呈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以后病斑变褐色甚至整叶水浸状腐烂。条件适宜时,在被浸染的草坪上形成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甚至1~2米的枯草圈。清晨有露水或高湿时,有“烟圈”。该病主要为害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翦股颖。防治措施:定期修剪,及时清除枯草层和病残体,减少菌源量;加强草坪管理,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春季及早喷洒25%敌力脱乳油1000倍液、50%灭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二)腐霉枯萎病

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主要造成芽腐、苗腐、幼苗猝倒和整株腐烂死亡。尤其在高温高湿季节、对草坪的破坏最甚,常会使草坪突然出现直径2~5厘米的圆形黄褐色枯草斑。清晨有露水时,病叶呈水浸状,暗绿色,变软、黏滑,连在一起,有油腻感。防治措施:合理灌水,灌水要灌透,尽量减少灌水次数,降低草坪小气候相对湿度;加强草坪管理,及时清除枯草层,高温季节有露水时不修剪,以避免病菌传播。平衡施肥,避免施用过量氮肥,增施磷肥和有机肥。高温高湿季节可选择800~1000倍甲双灵、乙磷铝等药剂防治。

(三)白粉病

为草坪草常见的病害,以早熟禾、细羊茅和狗芽根发病最重。受害叶片开始出现1~2毫米大小病斑,以正面较多,以后逐渐扩大呈近圆形、椭圆形绒絮状霉斑,初为白色,后变为灰白色至灰褐色,后期病斑上有黑色的小粒点。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变黄,早枯死亡。防治措施:加强养护管理,适时修剪,减少氮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溉,勿过干过湿。发病初期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2500~5000倍液。

(四)夏季斑枯病

夏初开始表现症状,典型的夏季斑最初为枯黄色圆形小斑块,以后逐渐扩大成为圆形或马蹄形枯草圈,在持续高温天气下,病情发展迅速,一直持续到秋初。防治措施:加强养护管理,科学养护促进根系健壮生长是防病的基础。选用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等抗病品种。化学防治可用灭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药剂拌种,或用溴甲烷处理土壤,均有较好的效果。

(五)镰刀菌枯萎病

该病主要造成烂芽、苗腐、根腐、茎基腐等一系列复杂症状。草坪上枯萎斑圆形或不规则形,老草坪枯草斑常呈“蛙眼”状,多在夏季湿度过高或过低时出现。防治措施:种植抗病品种,提倡草地早熟禾与羊茅、黑麦草等混播。加强养护管理,重施秋肥、轻施春肥。公务员之家:

五、辅助管理

草坪管理中除了修剪、施肥、灌水、防病虫等主要管理措施外,还需采取一些辅助管理措施。

(一)中耕

是指在草坪上进行不破坏草坪土壤的有选择的中耕,而不是过度破坏。如打孔、划条等。中耕可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中耕不是日常管理措施,不需要每周或每月进行。

(二)滚压

是用压辊在草坪地上边滚边压的一项管理措施。滚压可以有效促进分蘖和匍匐茎伸长,使草坪变得致密、平整。可以抑制地上部的生长,促进根系发育,从而提高草坪抗逆性。这种管理广泛应用于运动场草坪的管理中。北方冷季型草坪应在春秋两季生长旺盛的季节进行。

(三)表施土壤

是将沙、土壤、土壤和有机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施在草坪表面的作业。表施土壤可以改善草坪土壤结构,控制枯草层,防止草坪草徒长,有利于草坪更新。

草病害范文篇7

一、灌水

由于北方地区干旱少雨,所以灌水对北方冷季型草坪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水是草坪草重要组成成分,草坪草组织含水量达80%~90%。草坪草需水量大,如果水分含量下降就会引起草坪草萎蔫甚至死亡。灌水还能促进养分的分解,提高茎叶的韧度,从而提高草坪的耐践踏性,但水分过多又会引起草坪生长不良,高温下过度灌溉可诱发叶片感染各种疾病,并为杂草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合理地调节土壤水分是北方草坪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水分管理上首先要确定草坪是否需要灌水,这可以通过观察植株来确定,草坪缺水时,叶色由亮变暗,无光泽,草的颜色变成蓝绿色或灰绿色,当人走过或机器驶过时,草不再反弹起来。

一天中最佳灌水时间,从节约水源的角度考虑,夜间或清晨灌水,水分损失最少,但夜间灌水易导致病害的大量发生,所以,最理想的灌溉时间应该是早晨。

草坪每次灌水的总量取决于每两次灌水期间草坪的耗水量。一般在较干旱的生长季节,每周的灌溉量应为3~4厘米;在炎热而干旱的地区,每周的灌水量必须达到6厘米或更多。草坪灌水要一次灌足灌透,灌溉次数太多,会引起较大的病害和杂草问题。

叶面喷水是对草坪进行短时间的浇水。其目的是为了补充草坪草水分亏缺、降低植物组织温度和去除叶子表面的有害附着物。喷水的用水量很少,一般在中午草坪刚刚发生萎蔫时进行。通常,每天喷1次就足够了。但在极端条件下,如夏天烈日炎炎的中午,应增加喷水的次数。

二、施肥

施肥不仅能使草坪叶色浓绿,生长繁茂,还会增强草坪对病虫害及杂草的抵抗能力,提高草坪的耐践踏力。

确定草坪施肥量的大小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草坪草本身的需肥特性。不同草种的需肥量不同。②草坪生长土壤的肥力状况。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确定用肥的数量和比例。③养护管理水平。养护水平较低的草坪,供氮水平可低;而养护水平高的草坪,需较高的氮水平。

施肥次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护水平的高低。对于每年只施用一次肥料的低养护管理草坪,北方冷季型草坪于每年秋季施用;对于中等养护管理草坪,冷季型草坪于春季与秋季各施用一次;对于高养护管理的草坪,在草坪草快速生长的季节,最好每月施肥一次。

草坪草施肥上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按需施肥。按不同草坪草种、生长状况及土壤养分状况确定具体施肥种类和数量,避免盲目施肥。②平衡施肥。除非土壤中某种养分特别丰富,一般不单独使用某一种或两种营养元素。③速效氮肥少量多次。④施肥必须全面均匀。有条件的最好使用配好的液肥。施肥后应立即灌水,提高肥效。

三、修剪

修剪是草坪养护管理中的核心内容。科学地对草坪进行定期修剪,可提高草坪质量,使草坪整齐美观,而且具有较高的坪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促进分蘖,形成致密的草坪,改善通气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提高其美观性。

草坪修剪应遵循“三分之一”原则,即被剪去的部分占草坪总高度的三分之一以内。如修剪量过大,将会由于叶面积大量损失而导致草坪草光合作用急剧下降。由于修剪不及时而导致失剪的草坪,仍应遵循“三分之一”原则,切忌一次修剪就达到需求的标准,而应通过少量多次修剪,逐步剪到需要的高度。

草坪修剪的时间与草坪草的种类、草坪草的生长发育和肥料供给等有关。北方冷季型草坪草在春秋是两个生长高峰期,修剪量加大和修剪次数增多,晚秋应逐渐减少修剪次数,夏季有休眠现象,也应根据情况减少修剪次数。

草坪修剪频率决定于草坪的生育状态、草坪的用途、草坪的质量及草坪草的种类,其中主要取决于草坪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势。北方草坪不超过10厘米时就应修剪。

四、病害防治

北方草坪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腐霉枯萎病和镰刀菌枯萎病。

(一)褐斑病

初期受害叶片或叶鞘常出现梭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内部呈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以后病斑变褐色甚至整叶水浸状腐烂。条件适宜时,在被浸染的草坪上形成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甚至1~2米的枯草圈。清晨有露水或高湿时,有“烟圈”。该病主要为害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翦股颖。防治措施:定期修剪,及时清除枯草层和病残体,减少菌源量;加强草坪管理,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春季及早喷洒25%敌力脱乳油1000倍液、50%灭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二)腐霉枯萎病

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主要造成芽腐、苗腐、幼苗猝倒和整株腐烂死亡。尤其在高温高湿季节、对草坪的破坏最甚,常会使草坪突然出现直径2~5厘米的圆形黄褐色枯草斑。清晨有露水时,病叶呈水浸状,暗绿色,变软、黏滑,连在一起,有油腻感。防治措施:合理灌水,灌水要灌透,尽量减少灌水次数,降低草坪小气候相对湿度;加强草坪管理,及时清除枯草层,高温季节有露水时不修剪,以避免病菌传播。平衡施肥,避免施用过量氮肥,增施磷肥和有机肥。高温高湿季节可选择800~1000倍甲双灵、乙磷铝等药剂防治。

(三)白粉病

为草坪草常见的病害,以早熟禾、细羊茅和狗芽根发病最重。受害叶片开始出现1~2毫米大小病斑,以正面较多,以后逐渐扩大呈近圆形、椭圆形绒絮状霉斑,初为白色,后变为灰白色至灰褐色,后期病斑上有黑色的小粒点。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变黄,早枯死亡。防治措施:加强养护管理,适时修剪,减少氮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溉,勿过干过湿。发病初期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2500~5000倍液。

(四)夏季斑枯病

夏初开始表现症状,典型的夏季斑最初为枯黄色圆形小斑块,以后逐渐扩大成为圆形或马蹄形枯草圈,在持续高温天气下,病情发展迅速,一直持续到秋初。防治措施:加强养护管理,科学养护促进根系健壮生长是防病的基础。选用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等抗病品种。化学防治可用灭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药剂拌种,或用溴甲烷处理土壤,均有较好的效果。

草病害范文篇8

关键词:黄颡鱼;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模式

1养殖实施

1.1放养模式的选择。为了达到最优养殖效益,一般会选择混养,即以黄颡鱼为主,同时混合养殖其他鱼类,如鲢鱼等[2]。在放养的过程中,可以基于养殖鱼类品种的不同进行分批次放养,鱼苗要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一次性放足数量。在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模式下,黄颡鱼养殖的放养的密度保持为3000尾/0.067hm2,所以在实验池0.8hm2的池塘中一共投入了3.6×104尾黄颡鱼鱼苗,其规格为8cm。具体放养时间为6月下旬。1.2池塘选择。利用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模式进行黄颡鱼养殖,池塘是非常重要的,选择的池塘需要保水性好、池底淤泥少。池塘的平均水深要达到1.5m,面积为0.66~1hm2,而且池塘的灌排水效果要好,且保证池塘水源不存在污染现象[3]。水源干净程度会影响到黄颡鱼的品质,所以为了达到预期的养殖效益,黄颡鱼的养殖池塘水质必须要实时检测,确定其达标。1.3消毒。池塘本身存在一定的封闭性,一旦池塘内发生了病害,鱼类均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实践中需要强调病害的控制。消毒是控制病害发生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池塘确定后需要对其进行消毒。一般消毒的时间在放养前10~15d,主要是将生石灰和漂白粉化浆后泼洒整个池塘,可以灭杀池塘中的野杂鱼以及病原生物。1.4种草投螺在养殖实践中,为了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一般利用种草投螺方式净化水质。要对池塘内部的旧草进行清除,泥浆覆盖原有池塘的底部,进行新草的栽种。在栽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栽种的间距。所种的水藻成活之后,投放健康的螺蛳,水藻和螺蛳的活动会使水质保持稳定的状态。1.5养殖管理。第一是饲养投喂。在黄颡鱼的养殖实践中,饲养投喂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保证饲养投喂的科学性,首先需要了解黄颡鱼的生长特点和习性,并基于其活动特点进行饲料的供给。第二是病害的防治。在黄颡鱼养殖的过程中,病害的出现会威胁黄颡鱼的生长安全,养殖效益也会因此出现严重下降。黄颡鱼病害防治主要集中在2个时间段,一是梅雨季节前后,二是白露时节前后。在病害防治的过程中,可以将消毒剂融入水中进行泼洒,也可以利用石灰水或0.45mg/L的二氧化氯进行防治,起到病菌灭杀的效果。也可以将对病害防治有突出效果的中草药与鱼料均匀搅拌,然后进行投喂,具有很好的病害预防效果。1.6产品上市。黄颡鱼每年上市2次,第1次主要集中在春节前夕,第2次则集中在5月下旬。池塘内的鲢鱼则主要集中在6月初干塘时上市。总之,准确掌握黄颡鱼的上市时机,有助于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1.7养殖效益分析。基于黄颡鱼养殖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每0.067hm2投入的具体情况如下:苗种一共花费1360元、饲料花费3352元、池塘租金花费850元、肥药共花费350元、水电花费300元、其他共支出200元,共计6412元。黄颡鱼共收获4620kg,每0.067hm2产量为385kg,成活率为76%。实施黄颡鱼和鲢鱼套养的方式,基于市场价格计算黄颡鱼和鲢鱼总合共计9761元。除去投入的成本,每0.067hm2效益为3349元。对比传统的养殖模式,其效益有了明显的提升。

2注意事项

首先,饲料的选择与投喂。就黄颡鱼的具体养殖来看,黄颡鱼生长情况与饲料的营养成本有显著的关系,所以为了保证黄颡鱼的生长状态,在实践中需要做好如下工作:一要明确黄颡鱼养殖需要的营养成分;二要在明确了营养成分的基础上进行投喂饲料的选择。在饲料选择时需要注意两项内容:第一是饲料本身的营养性,即饲料是否含有黄颡鱼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第二是饲料本身的洁净度。如果饲料含有营养,但是存在着污染的情况,那么黄颡鱼在食用后很容易发病或者死亡。其次是病害的防治。需要强调2个方面内容:一是资料统计与分析。所谓的资料统计与分析是指对往年的养殖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黄颡鱼养殖中主要的病害以及发病情况,对于病害防治意义显著;二是技术总结。通过技术总结了解病害防治实践中可以利用的优秀技术,对于病害问题的有效解决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3结语

综上所述,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在黄颡鱼养殖实践中有突出的现实价值,所以积极地分析此模式的具体利用,明确该模式应用中的重点及注意事项,对养殖效益实现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研究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并对重点内容做分析,目的是要为当前的黄颡鱼养殖实践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章爱华.河蟹黄颡鱼池塘生态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20,533(5):46-48.

[2]张学思,徐爱民,常泰.池塘工业化生态系统养殖黄颡鱼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20,529(1):45-46.

草病害范文篇9

关键词:果园;套种;白三叶草;浙江**

**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有盆地、丘陵、低山等多种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7.6℃,年均降水量1721.3mm,无霜期为255d。对于发展水干果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县利用低山丘陵种植果树,建立锥栗基地、甜桔柚园区,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07年开始,浙江省实施“沃土工程”,**县土肥站不失时机地推广果园套种白三叶草等绿肥。

白三叶草为豆科车轴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短,侧根发达。匍匐茎长30~60cm,实心光滑,能节节生根,萌发新芽长成新的匍匐茎,侵占性很强。掌状三出复叶,叶柄细长,叶面有“V”形白色斑纹。白三叶草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生长的适宜年降水量为600~850mm。种子发芽最低温度7~8℃,喜光较耐荫、耐寒,对干旱很敏感,气温38℃以上久旱天气,茎叶枯萎甚至死亡。果园套种白三叶草绿肥,成熟后腐烂成高效的有机肥,省去了部分种植果树所需要的肥料,既节省了施肥所需的时间,又降低了费用,增加了果园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品种选择

以耐热耐旱的中叶型白三叶为宜。

二、种子处理

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1kg种子加水1.5~2.0kg,另加四钼酸铵((NH4)2MO4O13·2H2O)1g浸种12h。浸好后1kg种子加入磷肥(KH2PO4)5~10kg及细土或黄沙5~10kg,拌均匀后待用。

三、土壤处理

白三叶草的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抗旱性较差。播前要进行如下土壤处理,一是防治地下害虫。用40%辛硫磷乳油3750~4500mL/hm2对水450~600kg/hm2均匀喷洒地表。二是耕翻。先耕翻20~25cm,耙平整细,墒情不足时要先浇水后耕翻。三是施肥。三叶草为多年生宿根植物,一次种植,多年收获,因此,要重施基肥。可施有机肥15.00~37.50t/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75kg/hm2左右。

四、播种

4.1播期

白三叶草播种的最佳时间是春秋两季,最适生长温度为19~24℃,春季播种可在3月底至4月底,气温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秋季播种一般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始。

4.2播种方法

果树行间种植,可撒播也可条播。播种宜浅不宜深,一般为1.0~1.5cm。建议撒播时播种量为9~12kg/hm2。条播时行距约20cm,采用行间套种、株间清耕覆盖模式进行的,行内必须留足1.5m的营养带。

播后覆土,小范围可人工轻搂,将种子覆盖,大面积可用机械耙平,勿覆土过深。

五、播后苗前管理

播后注意保墒,可采取覆膜或盖草等方式,苗齐后及时撤掉覆盖物;若土壤墒情较好,也可不覆盖,可根据田间情况每日喷适量水。

六、苗后管理

6.1水肥管理

白三叶的抗旱性较差,如遇上干旱天气,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进行喷水灌溉,以便正常生长。出苗期较慢,在出苗期需补充一定的肥料,可施用少量氮肥(尿素约75kg/hm2),以促进幼苗健植;待生长成片后只需施用一定量的磷肥和钼肥。

6.2除草

三叶草生长过程中要及时除草,当其齐苗后,基本覆盖了整个地表,不可使用机械除草或药剂喷施,只可人工拔除,一般进行2~3次即可,以后有杂草零星发生时基本可不用除草。

七、病害防治

白三叶草抗病性较强,一般年份很少发生病虫害,常见的病害苗期有根腐病、猝倒病等,可用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生长期易出现白绢病,要选用抗病品种,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并及时拔除病株。

八、收割

当白三叶草高度长到25cm左右时即可收割,每隔25~30d收割1次,一年可割3~4次;割草时留茬不低于7cm,以利再生。割下的草放置果树盘下或株间,入冬前覆土腐烂成高效有机肥。

参考文献:

[1]谢国珍.幼龄果园牧草绿肥套种技术及效益分析[J].福建果树,2005(2):45-46.

[2]丁乡.果园巧种养四种模式[J].小康生活,2005,(8):17.

草病害范文篇10

关键词:果园;套种;白三叶草;浙江庆元

庆元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有盆地、丘陵、低山等多种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7.6℃,年均降水量1721.3mm,无霜期为255d。对于发展水干果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庆元县利用低山丘陵种植果树,建立锥栗基地、甜桔柚园区,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1]。2007年开始,浙江省实施“沃土工程”,庆元县土肥站不失时机地推广果园套种白三叶草等绿肥。

白三叶草为豆科车轴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短,侧根发达。匍匐茎长30~60cm,实心光滑,能节节生根,萌发新芽长成新的匍匐茎,侵占性很强。掌状三出复叶,叶柄细长,叶面有“V”形白色斑纹。白三叶草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生长的适宜年降水量为600~850mm。种子发芽最低温度7~8℃,喜光较耐荫、耐寒,对干旱很敏感,气温38℃以上久旱天气,茎叶枯萎甚至死亡。果园套种白三叶草绿肥,成熟后腐烂成高效的有机肥,省去了部分种植果树所需要的肥料,既节省了施肥所需的时间,又降低了费用,增加了果园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2]。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

以耐热耐旱的中叶型白三叶为宜。

2种子处理

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1kg种子加水1.5~2.0kg,另加四钼酸铵((NH4)2MO4O13·2H2O)1g浸种12h。浸好后1kg种子加入磷肥(KH2PO4)5~10kg及细土或黄沙5~10kg,拌均匀后待用。

3土壤处理

白三叶草的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抗旱性较差。播前要进行如下土壤处理,一是防治地下害虫。用40%辛硫磷乳油3750~4500mL/hm2对水450~600kg/hm2均匀喷洒地表。二是耕翻。先耕翻20~25cm,耙平整细,墒情不足时要先浇水后耕翻。三是施肥。三叶草为多年生宿根植物,一次种植,多年收获,因此,要重施基肥。可施有机肥15.00~37.50t/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75kg/hm2左右[3]。

4播种

4.1播期

白三叶草播种的最佳时间是春秋两季,最适生长温度为19~24℃,春季播种可在3月底至4月底,气温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秋季播种一般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始。

4.2播种方法

果树行间种植,可撒播也可条播。播种宜浅不宜深,一般为1.0~1.5cm。建议撒播时播种量为9~12kg/hm2。条播时行距约20cm,采用行间套种、株间清耕覆盖模式进行的,行内必须留足1.5m的营养带。

播后覆土,小范围可人工轻搂,将种子覆盖,大面积可用机械耙平,勿覆土过深。

5播后苗前管理

播后注意保墒,可采取覆膜或盖草等方式,苗齐后及时撤掉覆盖物;若土壤墒情较好,也可不覆盖,可根据田间情况每日喷适量水。

6苗后管理

6.1水肥管理

白三叶的抗旱性较差,如遇上干旱天气,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进行喷水灌溉,以便正常生长。出苗期较慢,在出苗期需补充一定的肥料,可施用少量氮肥(尿素约75kg/hm2),以促进幼苗健植;待生长成片后只需施用一定量的磷肥和钼肥。

6.2除草

三叶草生长过程中要及时除草,当其齐苗后,基本覆盖了整个地表,不可使用机械除草或药剂喷施,只可人工拔除,一般进行2~3次即可,以后有杂草零星发生时基本可不用除草。

7病害防治

白三叶草抗病性较强,一般年份很少发生病虫害,常见的病害苗期有根腐病、猝倒病等,可用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生长期易出现白绢病,要选用抗病品种,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并及时拔除病株[4]。

8收割

当白三叶草高度长到25cm左右时即可收割,每隔25~30d收割1次,一年可割3~4次;割草时留茬不低于7cm,以利再生。割下的草放置果树盘下或株间,入冬前覆土腐烂成高效有机肥。

9参考文献

[1]谢国珍.幼龄果园牧草绿肥套种技术及效益分析[J].福建果树,2005(2):45-46.

[2]丁乡.果园巧种养四种模式[J].小康生活,200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