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自转十篇

时间:2023-03-19 23:51:25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篇1

2、地球在选中的状态下,点开“动画”选项卡;再点:添加动画

3、弹出的面板中,在“强调”这里点“陀螺旋”为地球添加第一个动画。

4、接着,保持地球在选中的状态下;再添加动画;在面板这里,在“动作路径”这里再点:环形,为地球添加第二个动画。

5、现在环形动画的路径有点小,我们把路径圈圈调大小,使地球能绕着太阳。

6、打开动画窗格;把地球两个动画设置下;如下图所示设置。

地球的自转篇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类比(analogy)又称作类比推理(analogical rea-soning)或类比迁移(analogical transfer),是一种常用的逻辑思维方式。类比是将熟悉的事物(称作类比源对象)和较不熟悉的事物(称作目标对象)的某些关系进行比较,并且明确这些关系是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常见的类比模式可以表示如下:

类比通过联系学习者的已有知识,有效降低学习内容的难度,有助于学习者产生适当的学习迁移、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是学习科学概念和原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地球自转”类比“电子自旋”是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常用的实物类比,但是该类比存在科学性错误,值得广大教师注意。

电子不存在确定的运动轨道,只能概率密度分布出现。核外电子除了分布在一定能层、能级上和形成一定取向的电子云,还具有自旋运动。人教版教科书编写者认为,电子自旋可以比喻成地球自转。自旋只有顺时针和逆时针这两种方向。这种观点是把地球类比电子,地球自转类比电子自旋。

然而,最重要的问题是,电子的确是围绕本身轴线转动,具有两种不同的自旋方向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如果把电子想象成电荷均匀分布的小球,通过计算可知电子的转动线速度大于光速,而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量子力学研究指出,电子自旋是电子的固有(或者说是内禀)属性,与电子的空间运动无关,是一种新的自由度。电子自旋不能用坐标、动量和时间等变量表示,完全是一种量子效应,没有经典的对应量;作为角动量,满足角动量算符最一般的对应关系,在空间中任何方向投影只能取±1/2这两个值。这说明,电子自旋只是表示电子的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我们不能使用经典物理学中相对应的量,如描述宏观状态的旋转、自转等词语来理解电子自旋;如果把电子自旋理解为电子围绕本身轴线转动,这种沿用经典图像的理解方式只是有利于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测量,实际上电子的运动状态却并非如此。

根据物理学史的研究,

我们能够大致了解“电子自旋”一词的来历:1924年,泡利提出4个量子数的思想,而且发现其中1个磁量子数只能取±1/2这两个值,但是坚信它根本无法在经典理论中得到解释。1925年,乌伦贝克与高斯密特为了解释反常塞曼效应,假设电子具有自旋运动,仿效得到自旋角动量、自旋量子数和自旋磁矩的计算式。假设提出之初,洛仑兹就指出“电子的转动线速度将大于光速”这一要害问题;泡利对“电子自旋”的观点更是一直持有异议,认为要清除经典力学的影响。但是在1926年3月,海森伯和约当将电子自旋概念应用于矩阵力学,圆满地解释了反常塞曼效应;同年4月,托马斯解决了因子2的计算问题。经过与波尔的激烈争论,泡利逐渐信服电子自旋概念。1927年,泡利把电子自旋概念纳入到矩阵力学体系。1928年,狄拉克建立了量子力学的相对论性波动方程,从理论中说明电子自旋的必然存在,“自旋”和“自旋量子数”等词语作为习惯名称沿用下来。1940年,泡利证明电子自旋是出于量子场论的需要,电子自旋成为量子力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由此可知,电子自旋概念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重新认识、解释的过程,其内涵与字面意义完全无关。

地球的自转篇3

时间:45分钟 满分:8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右图,完成1~2题。

1.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的效果图,则A点位于B点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2.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线速度A点大于B点

B.自转角速度A点小于B点

C.A、B两点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12月22日白昼A地长于B地

[2021·湖北省百校联考]下图示意10月1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阴影部分表示夜长)。读图,完成3~4题。

3.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丁>丙>乙

B.乙>丙>甲>丁

C.甲>丙>丁>乙

D.丁>甲>丙>乙

4.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左偏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16·江苏卷,11]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第5题。

5.下列时间点中至少有4个城市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的是(

)

A.北京时间8点

B.北京时间11点

C.北京时间14点

D.北京时间17点

[江苏卷,3]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题。

6.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

D.2月19日12时

7.[2016·浙江卷,11]5月23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北京时间是(

)

A.24日2时52分

B.24日2时08分

C.23日3时08分

D.22日2时52分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第8题。

8.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2021·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2018年元旦北京时间7:40北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曙光。结合下图回答9~10题。

9.据此推断当天北京时间的日落时间应为(

)

A.16:04

B.16:20

C.16:36

D.16:52

10.此时,已进入2018年的区域约占全球面积的(

)

A.近1/3

B.近1/2

C.近2/3

D.近3/4

[2021·郑州模拟]右图中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C.为晨线

D.为晨线

12.此时北京时间为(

)

A.6日12时

B.7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

13.[2021·江西九江七校模拟]一国际地理奥林匹克考察小组在厄瓜多尔的赤道地区做了如图的实验:当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水下漏时,下列哪种现象是可信的(

)

A.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

B.在赤道以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

C.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逆时针转动

D.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

[2021·天津高三月考]国庆节当天,李明到北京天安门广场游览,下图为他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14~16题。

14.推测当日照片拍摄的时间是(

)

A.6:00~8:00

B.10:00~12:00

C.14:00~16:00

D.18:00~20:00

15.北京时间正午,李明把照片分享到朋友圈,立即收到来自伦敦(51°31′N,0°)的韩同学、莫斯科(55°45′N,37°37′E)的张同学、纽约(40°43′N,74°W)的杨同学、悉尼(33°51′S,151°12′E)的刘同学等在不同国家留学的同学点赞。分享照片时与李明不在同一天的同学是(

)

A.伦敦韩同学

B.莫斯科张同学

C.纽约杨同学

D.悉尼刘同学

16.国庆节当日,伦敦、莫斯科、纽约、悉尼四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伦敦

B.莫斯科

C.纽约

D.悉尼

[2021·天津高三一模]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与指针垂直的石盘组成。其工作的原理是,将指针朝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指针投影在石盘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日晷影像照片。据此完成17~18题。

17.图示时刻太阳的方位为(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8.若图中日晷指针与地平面的夹角为39.5°,日晷指针阴影与图中虚线完全重合时北京时间为12:12,则日晷所在地的经纬度为(

)

A.34.5°N,120°E

B.39.5°N,117°E

C.34.5°N,116°E

D.39.5°N,121°E

[2021·山东省高三模拟]青岛(120°E,36°N)的小明同学计划在今年五一期间到乌鲁木齐(88°E,44°N)探亲,下图示意小明打算预定的2020年4月30日车票信息(车票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9~20题。

19.从青岛北站出发及到达乌鲁木齐车站时,小明看到两地的太阳方位分别是(

)

A.西南方向、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西南方向

C.西南方向、正南方向

D.西北方向、正南方向

20.Z105列车到达乌鲁木齐车站时,小明马上给在青岛的妈妈打电话报平安,小明和妈妈手表显示的时间是(

)

A.9:52、10:00

B.10:00、10:00

C.10:00、12:00

D.12:00、12:00

参考答案

1~2.解析:第1题,由图中的箭头方向可以判断,该图是南极上空俯视图,根据图中位置可判断A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第2题,A、B两地角速度相等;B地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大于A地;A、B两地相差约90°,地方时相差约6小时;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白昼时间A地长于B地。

答案:1.B 2.D

3~4.解析:第3题,纬度越高,昼夜差值越大,自转线速度越小。第4题,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左偏的位于南半球。10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只有丁符合。

答案:3.C 4.D

5.解析:北京时间为东8区区时,巴黎位于0时区、东京位于东9区、香港位于东8区、洛杉矶位于西8区、奥兰多位于西5区;北京时间11点时,巴黎为3点、东京为12点、香港为11点、洛杉矶为昨日19点、奥兰多为昨日22点;结合各地主题公园开放时间可知,北京时间为11点时,5个城市中该主题公园只有巴黎的不开放,其他4个都开放,故B项正确。

答案:B

6.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长城站经度位于60°W,时区属于西四区,比北京时间所属的东八区晚12个小时,所以选A。

答案:A

7.解析:根据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计算知西七区区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相差15小时可知北京时间。

答案:A

8.解析: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嫦娥三号发射时,北京时间为12月2日1时30分(东八区区时),国际标准时间为0时区区时,比东八区区时晚8小时,计算得出A项正确。

答案:A

9~10.解析:第9题,北京时间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当北京时间7:40时北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曙光,即北京(116°E)的日出时间是7:24;由昼长=24-2×日出时间,可算出北京的昼长为9小时12分;日落时间=昼长+日出时间=9:12+7:40=16:52。第10题,新的一天是由0时所在经线开始的,向东到180°经线结束;地方时0时出现在5°E,全球进入新一天的范围小于1/2,但接近1/2。

答案:9.D 10.B

11~12.解析: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该图中心为南极点。由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可知Q点及P点所在经线是日期分界线,而表示晨昏线,把地球平分为昼、夜两半球,P点所在经线平分其中一个半球,据此可知P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Q点所在经线是180°经线;Q点与P点经度相差120°,根据经度数增大方向可判断P点的经度为60°W。第11题,P点的地方时为0时,则P点所在半球是夜半球,为晨线,为昏线,南极及其周围为极夜,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慢。第12题,P点(60°W)的地方时为0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2小时,北京在0时经线以东,故北京时间应为7日12时。

答案:11.D 12.B

13.解析:当木塞被拔下,水下漏时,四周水体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形成逆时针运动的水流,南半球向左偏形成顺时针运动的水流,赤道上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体不会发生偏转运动。故B正确。

答案:B

14~16.解析:第14题,国庆节为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此北京日出时间应晚于6点。而根据图中方位李明所在的位置为天安门广场,位于天安门城楼南侧,因此此时的太阳位于东南方向,为日出,A正确。故选A。第15题,北京时间为正午12点时伦敦为4点,莫斯科为6点,纽约西5区为前一天23点,悉尼为14点,因此不在同一天的应为纽约杨同学,C正确。故选C。第16题,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则昼长夜短。因此白昼最长的应为南半球的悉尼,D正确。故选D。

答案:14.A 15.C 16.D

17~18.解析:第17题,由题可知,日晷指针朝向北极星固定,所以日晷晷面朝北,反面朝南,左侧为东,右侧为西,此时图中日影位于西北侧,所以太阳位于东南侧,C正确。第18题,若图中日晷指针与地平面的夹角为39.5°,则北极星的仰角为39.5°,根据北半球某地北极星仰角和当地纬度相等的规律,该地纬度为39.5°N。日晷指针阴影与图中虚线完全重合时,日影正北,当地地方时为12时,此时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为12:12,当地比北京时间晚12分钟,两地经度差3°,所以该地经度为117°E,日晷所在地的经纬度为(39.5°N,117°E)。B正确。

答案:17.C 18.B

地球的自转篇4

为什么地球会自传?

太阳系的几乎所有天体包括小行星都自转,而且是按照右手定则的规律自转,所有或者说绝大多数天体的公转也都是右手定则。为什么呢?太阳系的前身是一团密云,受某种力量驱使,使它彼此相吸,这个吸积过程,使密度稀的逐渐变大,这就加速了吸积过程。原始太阳星云中的质点最初处在混饨状,横冲直闯,逐渐把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状态,一方面,向心吸积聚变为太阳,另外,就使得这团气体逐渐向扁平状发展,发展的过程中,势能变成动能,最终整个转起来了。开始转时,有这么转的,有那么转的,在某一个方向占上风之后,都变成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现在发现的右手定则,也许有其他太阳系是左手定则,但在我们这个太阳系是右手定则。地球自转的能量来源就是由物质势能最后变成动能所致,最终是地球一方面公转,一方面自转。

而在宇宙中,摩擦力几乎不存在,所以,一运动如果没有外力来制止,它就会永远的运动下去。(也就是惯性)

自转速度?

20世纪初以后,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发现是,确认地球自转速度是不均匀的。人们已经发现的地球自转速度有以下3种变化:① 长期减慢。这种变化使日的长度在一个世纪内大约增长1~2毫秒,使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所计量的时间,2000万年来累计慢了2个多小时。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减慢的原因主要是潮汐摩擦。科学家发现在三亿七千万年以前的泥盆纪中期地球上大约一年400天左右。②周期性变化。20世纪50年代从天文测时的分析发现,地球自转速度有季节性的周期变化,春天变慢,秋天变快,此外还有半年周期的变化。周年变化的振幅约为20~25毫秒,主要是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③不规则变化。地球自转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其原因尚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地球自转轴对于地球本体的运动

地球自转轴在地球本体上的位置是经常在变动的,这种变动称为地极移动,简称极移。1765年L.欧拉证明,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刚体地球的自转轴将围绕形状轴作自由摆动 , 周期为 305 恒星日 。1888年人们才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证实了极移的存在。1891年美国的S.C.张德勒进一步指出,极移包括两种主要周期成分:一种是周期约14个月的自由摆动,又称张德勒摆动;另一种是周期为12个月的受迫摆动。

实际观测到的张德勒摆动就是欧拉所预言的自由摆动。但因地球不是一个绝对刚体,所以张德勒摆动的周期比欧拉所预言的周期约长40%。张德勒摆动的振幅大约在0.06″~0.25″之间缓慢变化 ,其周期的变化范围约为410~440天。极移的另一种主要成分是周年受迫摆动,其振幅约为0.09″,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主要由于大气和两极冰雪的季节性变化所引起。

将极移中的周期成分除去以后,可以得到长期极移。长期极移的平均速度约为0.003″/年,方向大致在西经70°左右。

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运动?

地球的极半径约比赤道半径短1/300,同时地球自转的赤道面、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道面和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白道面, 这三者并不在 一个平面内。由于这些因素,在月球、太阳和行星的引力作用下,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产生了复杂的运动。这种运动通常称为岁差和章动。岁差运动表现为地球自转轴围绕黄道轴旋转,在空间描绘出一个圆锥面,绕行一周约需 2.6万年。章动是叠加在岁差运动上的许多复杂的周期运动。

傅科摆

证明地球自转:

1.牙签法

先用一只脸盆装满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动的地方,待水静止后,轻轻放下一根木质细牙签,并在牙签的一端做一个记号,记住牙签的位置,过几个小时后(最好在10个小时以上),再去看时你就会发现,牙签已经转动了一定角度,看起来好像是牙签在转动,其实它并没有转动,而是地球在转动。在北半球,牙签作顺时针转动,因为地球自转在北半球看起来是逆时针方向的。南半球则与北半球相反。

2.炮弹法

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地面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必然相对地发生持续的右偏(北半球)或左偏(南半球).根据这种现象,人们分析射出的炮弹运动的方向,就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3.重力加速度法

地球在时刻不停地自转,由于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必然是赤道最小,两极最大;地球不可能是正球体,而必然是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旋转椭球体。重力测量和弧度测量的结果,证实了这些观点的正确性,也就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4.深井测量法

地球时刻不停自转,由于自转速度随高度而增加,物体自高处下落的过程中,必然具有较高的向东的自转速度,而必然坠落在偏东的地点。为了证实这一点,有人曾在很深的矿井中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是:自井口中心下落的物体,总在一定的深度同矿井东壁相撞,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地球的自转运动。

5. 傅科摆

证实地球自转的仪器,是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于1851年发明的。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它的自转轴自转,同时在围绕太阳公转。观察地球的自转效应并不难。用未经扭曲过的尼龙钓鱼线,悬挂摆锤,在摆锤底部装有指针。摆长从3米至30米皆可。当摆静止时,在它下面的地面上,固定一张白卡片纸,上面画一条参考线。把摆锤沿参考线的方向拉开,然后让它往返摆动。几小时后,摆动平面就偏离了原来画的参考线。这是在摆锤下面的地面随着地球旋转产生的现象。

地球的自转篇5

1、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所处的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学。2、学习地理的学习地理具备的四个基本理念。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的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 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2、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3、葡萄牙航海学家麦哲伦环球航行: 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4、地球是球形的例子: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观察月食的阴影区,其边缘呈 圆弧(圆弧、直线),由此可推知地球的形状可能为 圆形。 二、地球仪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2、作用:①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②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 颜色、符号和文字 来表示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4、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①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表示地理事物的颜色、符号和文字等)②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③地球仪比地球大大缩小了。5、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地轴。6、地球仪的组成部分:底座、固定架、球、地轴。 三、经纬线1、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①所有的纬线都是圆,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②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③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2、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①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②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纬线。3、地轴:地球的自转轴。(与经纬线一样,在地球表面都不是真实存在的) 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4、经、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为经纬线标明了度数,分别叫经度和纬度。①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相同纬度的纬线用南S、北N来区分)②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③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国际日期变更线)④经、纬度在地球上的分布: 纬度:以赤道为中心,往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值90度,在南北极。 经度: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值180度。5、国际上习惯把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度;30-60度;60-90度。 四、经纬网1、定义: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即一天。3、产生的现象:①时差(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 ②昼夜更替4、时差: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东早西迟,东加西减) 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5、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6、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①太阳照射地球;②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 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 二、地球的公转及四季变化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不停的公转。2、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3、时间:一年。4、产生现象:①昼夜长短;②四季变化5、公转轨道面:椭圆的6、公转示意图: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7、地球在公转时,有两个突出特点:①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②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8、15、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四季,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 相反。节气日 期太阳直射的纬度北半球昼夜长短获得太阳光热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的季节是夏季。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三、五带的划分1、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2、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3、7月份有节气: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份有是小寒和大寒,最冷。4、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5、同一时间,纬度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会有差别。6、极圈:66.5度; 回归线:23.5度。7、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8、北半球一年之中,夏季 太阳高度 ,白昼时间最长;冬季 太阳高度最低,黑夜时间最长。9、热带 终年炎热,温带 四季分明,寒带 终年寒冷。

地球的自转篇6

到了一亿年前的晚石炭纪,每年约为385天;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每年约为376天;而现在一年只有365.25天。天体物理学的计算,证明了地球自转速度正在变慢。科学家将此现象解释为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潮汐作用引起的。

石英钟的发明,使人们能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时间。通过石英钟记时观测日地的相对运动,发现在一年内地球自转存在着时快时慢的周期性变化:春季自转变慢,秋季加快。

科学家经过长期观测认为,引起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与地球上的大气和冰的季节性变化有关。此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重元素下沉、向地心集中,轻元素上浮,岩浆喷发等,都会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

除了地球的自转外,地球的公转也不是匀速运动。这是因为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最远点与最近点相差约500万千米。当地球从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时,离太阳越近,受太阳引力的作用越强,速度越快。由近日点到远日点时则相反,运行速度减慢。

还有,地球自动轴与公转轨道并不垂直;地轴也并不稳定,而是像一个陀螺在地球轨道面上作圆锥形的旋转。地轴的两端并非始终如一地指向天空中的某一个方向,如北极点,而是围绕着这个点不规划地画着圆圈。地轴指向的这种不规则,是地球的运动所造成的。

科学家还发现,地球运动时,地轴向天空画的圆圈并不规整。就是说地轴根本就不是在圆周上的移动,而是在圆周以外作周期性的摆动,摆幅为9″。

由此可以看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是许多复杂运动的组合,而不是简单的线速或角速运动。地球就像一个年老体弱的病人,一边时快时慢、摇摇摆摆地绕日运动着,一边又颤颤巍巍地自己旋转着。

地球还随太阳系一道围绕银河系运动,并随着银河系在宇宙中飞驰。地球在宇宙中运动不息,这种奔波可能自它形成时起便开始了。

地球的自转篇7

地球是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动的。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地球公转的时间是一年。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周期,分别为回归年和恒星年。

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的每一点都在相同的平面上,这个平面就是地球轨道面。地球轨道面在天球上表现为黄道面,同太阳周年视运动路线所在的平面在同一个平面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在天球上,自转表现为天轴和天赤道,公转表现为黄轴和黄道。

(来源:文章屋网 )

地球的自转篇8

[关键词]《昼夜交替》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71

教材分析:

《地球上的一天》这一单元是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领域里有关“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之二:地球运动与昼夜变化”的具体内容标准编写的。本单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领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地球的秘密,使学生不仅要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周期为一天,需要24小时,而且还要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的认识历程,以及昼夜温度变化的原因和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本单元中共有四个研究主题,即《昼夜交替》《谁先看到日出》《昼夜温度的变化》《一天中的动植物》,在编排上按照“研究地球的运动方式――研究自转方向――探究昼夜温差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的思路,逐步走向深入。由于这些研究内容并不是学生能够通过做实验直接获得的,而是需要学生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去间接获取,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大胆地去假设,经历“提出假设――否定假设――再提出假设”的过程。

《昼夜交替》一课主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假设、验证”中,经历一次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过程,认识到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24小时。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借助实验器材模拟实验推测诸多现象中哪种情况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可能性最大分析得出引起“昼夜交替”现象的真正原因。

设计理念分析:

新课标强调要以培养小学生以科学素质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努力摆脱过于以知识为中心的旧有教学模式。本课教学内容为地球与空间部分的知识,这部分的知识是远离儿童身边的事物,学生学习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空间观念的建立主要靠想象、推理等间接手段,而不是直接观察。基于这些,教学设计一是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模拟实验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手段进一步强化认知。这种常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大大地降低了学生探究知识的难度。二是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运动是无法直接观察的,教师自制了“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教具来做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在科学活动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科学素质。

学生情况分析: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组成,对地球的运动也有初步认识。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模糊的宇宙观,已经知道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等天文知识。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知识也有所接触,但由于学生受年龄、知识水平等方面限制,学生空间想象力存在不足、宇宙空间概念也有待建立,在不断的“假设、验证”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存在一些不足。

教学目标:

1.知道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都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2.通过让学生体验人类探究“昼夜交替”自然现象成因的历程,培养学生从小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猜想和假设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借助实验器材模拟出“昼夜交替”现象,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4.通过让学生了解哥白尼等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力,从小树立为科学奋斗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昼夜交替”模拟实验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1.观看“同一个地方的白天和黑夜两幅图片”,初步了解“昼夜”现象

(1)提问:我们先来看两幅图片,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这两幅图片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2)简要介绍“什么是昼,什么是夜”。

2.播放视频,引入课题

(1)提问:一昼夜有多长?昼夜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2)(播放“昼夜交替”视频)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观察昼夜现象还有哪些特点?

(3)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出“昼夜交替”现象,并宣布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昼夜为什么会交替?”这个科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同一个地方的白天和黑夜两幅图片”和“昼夜交替”现象视频,一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昼夜交替”自然现象的浓厚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探究活动中。】

二、模拟实验研究“昼夜交替”现象

1.猜想太阳和地球之间怎样运动会引起昼夜交替现象

(1)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可能与哪些天体有关。

(2)太阳和地球之间怎样运动才能使白天和黑夜轮流出现,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学生分小组讨论,依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做出猜想。

学生的猜想可能有: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但不自转;③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④其他。

(3)学生汇报猜想,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地球在自转和公转运动中可能存在的两种运动方向,即自西向东运动和自东向西运动。

(4)整理学生的猜想,归纳出昼夜交替现象可能由“地球自转”或“地球公转”引起的两种猜想。

讲解“对照实验中变量必须是唯一的,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科学知识。分析“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猜想中有两个变量,实验后不能确定到底是“地球自转”引起昼夜交替现象,还是“地球公转”引起昼夜交替现象,从而排除这个猜想,直接去研究“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引起昼夜交替两种猜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去推测地球可能存在的运动形式,学生很早就知道了“地球围绕太阳转”的科学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把着力点放在猜想地球的运动形式和运动方向上,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2.学生设计实验

提问: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证明这些猜想是否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是否符合日常生活情况?

(1)我们可以做模拟实验,老师为了方便大家的研究,专门制作了一套教具。(出示自制的“昼夜交替”实验装置)

介绍太阳模拟器材。

介绍地球模拟器材。上面有两个开关,一个是自东向西开关,一个是自西向东开关。打开自东向西开关,看看地球怎样转动。再打开自西向东开关,看看地球又怎样转动。

介绍地球公转轨道模拟器材。

介绍观察点。在地球仪宜昌的位置上有一面小标记,你们说说它有什么作用?

(2)引导学生分析做模拟实验时对教室内的光线有没有特殊要求。

(3)引导学生分析做实验时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主要内容是组织学生去设计实验和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教师自制的教具做实验,目的一是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二是通过教具,把复杂抽象的天文现象用具体的模拟器材展现出来,降低学生科学探究的难度。】

3.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通过做模拟实验把猜想出的地球的各种运动形式通过实验模拟出来,极大地促进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宇宙观。】

4.实验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地球公转是否引起昼夜交替”实验情况。

引导学生汇报在实验中观察到哪些现象和发现。当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时,你看到的昼夜现象是怎样的?当地球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时,你看到的昼夜现象又是怎样的?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两种方向的地球公转一圈都只能形成一个昼夜”的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球公转一圈时间有多长,从而得出“地球公转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形成一个昼夜”的实验结论。

(2)学生汇报“地球自转是否引起昼夜交替”实验情况。

学生汇报在实验中观察到哪些现象和发现。当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时,你看到的昼夜现象是怎样的?当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时,你看到的昼夜现象又是怎样的?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两种方向的地球自转一圈能形成一个昼夜;自转2圈,能形成2个昼夜;只要地球不断地自转,就能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球自转一圈时间有多长,从而得出“地球自转需要一天时间就能形成一个昼夜”的实验结论。

③学生分析“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两个实验结果,归纳出“地球自转引起昼夜交替现象”的科学结论。

④实验中我们发现地球自转的方向有两种,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哪一种,这个问题我们在学习第7课《谁先看到日出》时再来研究。

5.总结

地球的自转篇9

在多年的高考试卷中,有关地球运动及其意义方面的考查都会对考生带来较大的难度。究其原由,很多人认为是学生对地球运动意义方面的知识把握不牢所致。但是,我们只要认清这样一个问题就会明白:地球运动的意义要能较好的掌握,得要把地球的基本运动先理解下来,因为地球运动原理是其前提基础;反之,就是说,若能把地球的基本运动理解下来,那对其意义的把握就能轻松得多。这样,学生能否学好《地球的基本运动》这章节将是关键的一关。在分析教材时,除了本章节的内容抽象因素之外,我们发现有几个细节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也值得注意。

一、地球基本运动不是简单的1+1=2

教学安排时,教师一般是先分别单独地讲解自转和公转,然后合二为一地讲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讲述自转与公转的位置关系、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在这里,如果我们教学过程中严谨地对照教材的前后文,就会注意有细节问题出现:在单独讲述自转时,教材中是把地球个为一个有体积的物体来研究,分析其运动速度、方向和周期方面的内容;在单独讲述公转时,却又把地球作为一个没有体积的点来研究的,分析其运动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方面的内容;当将两者合起来分析其关系时,教材对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作了定义式的解释:“地球自转的平面就是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就是黄道平面”和“过地心且与地轴垂直的平面为赤道平面”。这三句话其实是值得教师推敲的。

严格来说,“地球自转的平面就是赤道平面”是将地球的体积忽略了,只作为一个点来看待了。而要研究地球表面上不同位置的自转运动是不能将地球的体积忽略的。所以,“过地心且与地轴垂直的平面就是赤道平面”才可准确定义赤道平面。同样,在高等教育大学教材中,关于分析宇宙天球环境中地球的运动时,是将“地球公转平面就是黄道平面”作为黄道平面的定义。这就将地球公转时的地球作为了忽略体积的点,它存在一个平面之中,在大尺度范围的研究中这样是可以的。而在高中教材中讨论地球自转与公转关系时,若忽略地球的体积是不恰当的。有体积的自转地球和无体积的公转地球联合起来讲述,很容易让人费解!也难对要学习的相关内容起积极的作用。所以,“地球公转的平面就是黄道平面”这个黄道平面的定义解释是还要分析才行。笔者认为,黄道平面就是地球公转时不同位置的地球地心与太阳中心连线所形成的平面(如图)。即地心公转的轨道平面就是黄道平面。这样,地球也是作为有体积的地球在公转运动了。

将体积纳入地球运动中,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1)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关系,黄道面和赤道面都始终相交于地心这个点上,经过地心的这两个平面的夹角是不会改变,称为黄赤交角,这样就更能说明地球自转与公转在空间位置上关系;(2)有助于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由来,(3)太阳直射点的运动位置和时间(节气)的对应的关系,比如,可以叫学生在地球的运动图中直接把地心C和太阳中心相连起来,很明显地判定出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从而区分是夏半年还是冬半年等时间与空间的对应关系问题;(4)可以帮助太阳平行光方向的定义。等等所涉及课堂内外应注意的相关地球运动意义方面的知识内容。

二、要注意到太阳光怎样在地球运动过程中照射地球

分析教材时,我们注意到:讲述太阳直射回归运动时,教材并没有对太阳直射点做太多的分析,直接对其回归运动着手论述,在教学中或学生学习中,都会感到这里知识缺少了太阳直射点由来方面的内容,使得内容上和前面的地球运动的内容衔接有点不顺当。据此,若要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太阳光照的知识,我们也要在课堂内外做一些细节上的补充。

太阳光线是以辐散光线照到地球来的,而太阳直射点又是在哪?教材里没有作具体的讲述,教师可以作为补充提出来,以助于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的来龙去脉。太阳直射点应是沿着太阳中心与地心连线方向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点。将地球作为球体,太阳中心与地心连线与地表面的交点。(如图)

这样,将帮助学生在地球运动中找到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也能在教材图中找到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为地球表面与黄道面相交的圆,此圆所跨的纬度范围也一目了然地在图中表示了出来。如此,就能清楚地把太阳点射点作回归运动具体地在地球运动图中形象地描述了,一改用抽象的语言来讲述其规律。

另外,在小学和初中学习中,太阳光线是以辐散光线向周围照射的,而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我们将太阳光作为平行光来学习的。那么,就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了。太阳平行照射地球的光线方向是以什么为方向标准呢?认清楚这问题对之后学习地球运动意义是很有帮助的。

从上述太阳直射点的由来中,我们可以发现,不论太阳光线以什么角度照向地球,总有一条沿着太阳中心与地球中心连线的太阳光线要照到地球上来的,其实就是上述的太阳直射光线。而这条光线是在黄道平面里的,所以,推理之,太阳照射地球理论上的平行光线方向是以太阳直射光线为标准的,其平行于黄道平面或在黄道平面内,指向地球的平行光线。(如图)

补充太阳直射点的由来和太阳平行光线的介定,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把握地球运动的知识内容。加深对太阳直射点运动的理解,衔接了作为地球运动内容与太阳光线照射地球内容上的内在联系。

地球的自转篇10

傅科摆证明地球自转

如果有一种仪器可以不随着地球转动,那么把它放在北极点上,地球转动的时候,它与地球之间就会有个相对运动,在我们看来,好像是地球不动,它在缓慢转动,转动的速度也是每小时转过大约15°。

什么仪器能够不受地球转动的影响呢?架在自由支架上的陀螺仪是一个,陀螺仪的支架会随着地球转动,但是上面自转的陀螺的自转轴却会指向固定的方向,也就是陀螺并不会随着支架一起旋转,从而能显示出地球自转了多少。

除了陀螺仪外,傅科摆也是一个。傅科摆就是单摆,是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1851年研究地球自转时用的一种单摆。他的摆锤重28千克,悬在67米长的悬挂线上,摆锤下的地面上是一个360°的角度刻度,看上去像个钟表刻度盘,可以指示单摆摆动的平面转过了多少角度。

单摆的摆动很有意思,它不仅每次摆动所用的时间相同,它在两侧摆起的高度还一样,而且摆锤和悬挂线摆动划过的平面还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单摆总是在一个平面内摆动。这样,单摆摆动的平面就可以作为衡量地球转动的仪器。当地球转动时,单摆摆动的平面其实是没变的,但在我们看来,好像是地球并没有转动,单摆摆动的平面在转动。

用傅科摆,我们还能真切地看到地球的转动呢!把傅科摆放在一个没有窗户的封闭房间里,然后盯着傅科摆看,就能感到傅科摆摆动平面没有转动,是地球和我们在转动。就像我们坐在火车里,看窗外相邻列车启动时,往往感觉是自己坐的车在动,启动的列车没有动。这是一种错觉,实际上自己的列车并没有动,因为向另一侧窗外看时,窗外静止的景物就会告诉我们,我们坐的列车没有动。但是在这里,完全封闭的房间把外面的参照物给挡住了,人也就会产生傅科摆没转动,是自己和地球在转动的错觉。这是因为人如果没有外界的环境作为参照的话,眼睛盯着一个运动的物体时,会感觉物体没动,自己在动。

阿莱搅起

轰动世界的效应

傅科摆的故事并没有结束。莫里斯・阿莱是个著名的物理学大师,曾获得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天文物理。1954年的时候,他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这个实验持续了30个日日夜夜,这30天的时间里,阿莱一直都在巴黎实验室记录傅科摆旋转的方向和速度,想了解傅科摆是否真能忠实地反映地球的自转情况。

巧合的是,在实验期间,正好出现了一次日食。在没有日食出现时,傅科摆的摆动很正常,每小时摆动转过的角度是一样的,对于巴黎这个位置来说,傅科摆每小时转过的角度是11.3°。但是在2.5个小时的日食期间,傅科摆的转动出现明显的异常,它的摆动平面突然反方向偏转了大约13.5°,也就是说,巴黎的傅科摆是逆时针偏转,但是日食期间,它的摆动平面却突然顺时针偏转了13.5°,并在新的平面上一边摆动,一边转动,转动的速度还是每小时11.3°。而日食即将过去时,傅科摆竟然又突然逆时针偏转13.5°,也就是说,从那13.5°的偏转面又回来了。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阿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果不是自己的实验过程有问题,傅科摆这种突然的转动好像说明:在日食期间,地球的自转出现了异常!

于是在1959年的日食期间,阿莱又对傅科摆在日食期间的表现进行了认真观察,结果得到了与1954年时几乎同样的结果,傅科摆在日食期间的摆动面会突然偏转约13.5°。这两次重复的实验都得到了一样的结果,是不是日食期间,单摆的摆动真的会出现异常?阿莱把实验结果发表了出来,以引起以后的科学家思考这个问题,解开这个谜团。后人把傅科摆在日食期间突然偏转的现象称为“阿莱效应”。

时隐时现的阿莱效应

阿莱效应公布于世之后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在日食期间进行了认真的观测。诡异的是,这阿莱效应还会时隐时现。

在1961年和1970年的日食中,人们观察到了明显的阿莱效应。但是在1991年的日食期间,阿莱效应却消失了,观察者没有观察到任何异常。2001年和2002年的日食期间,阿莱效应又出现了,只是比较微弱,也就是傅科摆在日食期间,摆动面偏转的角度没有那么大。

为什么阿莱效应如此扑朔迷离?是观察工具和观察过程有问题,还是阿莱效应确实会不断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不敢下结论。日食这样的条件,科学家无法在实验室里制造,因此只能等待日食出现时才能观察,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有科学家在日食出现时测试阿莱效应,也许以后长期的观察,能够给出阿莱效应的答案。

地球快转了

还是逆转了?

如果阿莱效应真的存在,它又说明了什么?

我们知道傅科摆的转动是对地球自转的显示,傅科摆突然转过一定的角度,是不是说明地球自转也突然转过了一定的角度?这么推理,我们谁都不信,如果地球突然转动,天空的太阳也会突然前进或后退,那么多人盯着发生日食的太阳看,怎么没发现太阳转动有什么异常?如果地球突然转动,我们人也会有感觉的,就像公共汽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时,站着的人会打个趔趄一样。

既然不是地球转动出现异常,那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阿莱效应?是不是引力异常导致的?因为日食发生时,地球、月亮、太阳在一条线上,傅科摆受到的引力会有突然的变化。这引力变化如果对傅科摆有影响的话,根据单摆的运动规律,这只会对傅科摆的摆动速度有影响,对单摆的转动不应该有什么影响。

对于阿莱效应,阿莱自己认为是因为日食发生时,地球周围的空间中,物质分布不再对称,而是有的地方密集,有的地方稀疏,这就会影响空间的弯曲程度,从而影响了傅科摆的摆动和转动。阿莱的这个解释用到了早已被科学家排除的“以太”,一种曾经被认为弥散在整个宇宙空间的物质。但是其他科学家都不认同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