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港湾十篇

时间:2023-03-24 05:3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的港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的港湾

家的港湾篇1

我家虽没有豪华的家具,但却是我学习的好地方,我的书桌上,是一个比我还高的大书柜,上面的书摞起来比爸爸都高,我还有一个爱我的好妈妈陪我一起学习,我的学习成绩自小学起就名列前茅。平时我喜欢看作文书,这可是许多同龄孩子做不到的呢!

我家虽没有游乐场快乐,但却给了我节约的美德,别的同学的攀比之风正焰,但我却是十字法则:衣合身就好,饭管饱就好。我是和同学们家里比算富裕的,但我的衣食是班里平常的,同学们都说:“于添一,现在流行平常装了吗?我总是一笑而过,我节俭,我骄傲!

我家虽没给我富足的零花钱,但给我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是我最骄傲的。上小学时,我非常喜爱垃圾食品(虽然现在也喜欢,但是已经不如当时了),天天都吃,连身上都有那种味道。妈妈知道后对我说:“以后不要吃垃圾食品了,它们虽然便宜,但吃它们吃不饱,而且还非常不健康,你这就相当在花钱买一个坏身体。”听了这一番话后,我就不再那么喜欢吃垃圾食品了。家是我进步的港湾

家的港湾篇2

我的家不是富丽堂皇,家里的人也不是英俊、美丽的。一切一切都是极其普通的,但是我们的生活却是有滋有味的。

爸爸

我的爸爸属鼠,他一贯的作风也像只老鼠。爸爸年近40。可是成天却像个孩子。我们吃零食,爸爸也跟着吃。妈妈不准许,他就趁妈妈不注意时,又偷偷地吃起来,活像只老鼠,爸爸一有时间就坐下来和弟弟玩耍,爸爸搞笑的样子,常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妈妈

我的妈妈属猪,但是她一贯的作风却和她的生肖很不相同。妈妈不爱睡懒觉,也不吃零食,但是干起活来却很卖力。走进我家,就会有种很清爽的感觉。到处都被打扫是一尘不染,这可是妈妈的功劳,没我们的份哦!

弟弟

我家小弟属蛇,是个很狡猾的人,跟他在一块,只有我吃亏,他占小便宜,还很爱好吹牛皮的。平时,他一吹牛,我就对他说:“瞧瞧,邻居家的老水牛都被你吹上天了。”可是他却不在意,他有时还爱哼几个小曲,边唱还边问:“老姐好不好听啊!”这时,我就装作呕吐的样子说:“老乌鸦都被你吓跑了,你还好听呢!”他很生气,我们俩的唇舌大战就开始了。

本人属牛,但很懒惰。不好意思,本人没什么特别之处,相貌平平,没有弟弟那么可爱,可是本人酷爱画画,梦想着有一天能当上画家,本人脾气不大好,常常惹得妈妈生气,不过老妈心胸宽广,没多一会就原谅我了。本人也爱和我家小弟拌嘴,这是家常便饭也。

家的港湾篇3

对于我来说家是一个可以给我快乐的地方,可以给我温暖的地方,我的家对于我来说家是我快乐的起源。

爱的港湾,对于每个人来说爱的港湾不只是家,而对于我来说爱是港湾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我的家,家是一个调色盘,爸爸是黑色,妈妈是红色,姐姐是蓝色,我是粉色,黑色代表霸气;红色代表喜气;蓝色代表秀气;粉色代表娇气;家代给了我一个幸福是港湾,家带给了亲切我家人,家带给了我幸福,家带给了我爱的港湾。

是家让我快乐,是家让我幸福,是家给了我温暖。所以我爱家。

我的家是一个幸福的家,家里有爱我的爸爸妈妈,疼我的姐姐,我是家里幸福的小公主,家是我幸福的港湾,想必你也有像我一样的一个幸福港湾吧。

家的港湾篇4

家,是避风的港湾。每当夜幕降临时分,我眺望远处--好多个家,每个家映衬了一个家庭的生活写照。人们总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或许吧,一个温馨的家就是由每个成员弹奏出来的音符,构成一曲美妙的动听的曲子。我深深的陷入沉思...

每天早晨,都静悄悄的,折中纯净的感觉,就像小时候池塘的感觉。绵意连连。不必说,桌上总会放一杯热腾腾的牛奶。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现在,从未更改过!

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过完,我比较喜欢周末的生活。我大部分时间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每天早上都会听到爸爸妈妈上班开门的声音,只剩下我一个人呆在家中,穿着拖鞋在屋子里来回走动,发出“咔咔”的声音,放着音乐做着家庭作业,依然我行我素。因为这样,生活才不会枯燥无味。这样的生活其实也挺简单,久而久之,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走在喧哗的大街上,我总不是回想起在家的感觉,真是鲜明的对比啊。仰望天空,阴沉沉的,要下雨了吧。行人的步伐逐渐加快,而我在慢悠悠的走着...“要下雨了,孩子,快回家吧”一个妇女对她的孩子催促着。是啊,要下雨了,回家吧!行人走得更匆忙了。下雨了,家变成了每个人的避风港。

想起了家,我有太多的感触。

家,给我的启示:平静,是最好的选择!

家的港湾篇5

——读《爱的教育》有感

缙云县水南小学 三(4)班 张 洵

夜深了,在昏暗的油灯下,一个可爱的12岁男孩坐在桌前不知疲倦的为自己的“家”努力奋斗着,他便是朱利奥。这是《爱的教育》中的一则每月故事,题为“小抄写员”,这个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朱利奥今年12岁,比我才大2岁,他有一个家,我也有一个家,在生活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地“爱”着自己的家。每当夜深人静,全家人都已进入梦香,他却在昏暗的油灯下辛辛苦苦地为父亲分忧,却被父亲指责,最后父亲甚至不那么爱他了,而他只是含着委屈,拖着憔悴的身体,却并没有一丝抱怨,也没有倾诉自己的痛苦。在他身上让我看到了坚强。每当我读到这个情节,我都会为朱利奥哥哥的行为而感动地热泪盈眶。他让我更深的了解了家的含义。“家”,多么温馨的字眼,一个宝盖头挡住了寒风苦雨,一个竖钩把全家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为了这个温馨的家,朱利奥哥哥才把痛苦深深地埋藏在心里。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感到十分的幸运。我有个温馨的家,有一个和蔼可亲,善解人意的爸爸,一个关心我,爱护我的妈妈,还有一个帮助我学习,教我做作业的姐姐,我很幸福。而我有时却与他们顶嘴,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真后悔以前的一些行为,想到这些真让我羞愧。

家的港湾篇6

她好象来自雨晴那边

像初出的心雨

绽放着自己的色彩

我的家园

她像花儿一样娇艳

像小草一样有着春意的浓浓

或许

我的家园没有何特别的地方

但我依然像月光恋爱着大海一样对待她

我爱我的家园

如果离开了她

不管是阳光灿烂

还是繁星满天

我都会失落的

我有我的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

在鱼儿的眼里

大海是它的家

因为还赋予了它生命的源泉

在鸟儿的眼里

天空是它的家

因为是天空给予它的凌云斗志

再落叶的眼里

秋是它的家

因为只有秋才是它最终的归宿

再成功的眼里

失败是它的家

是我流泪时所需要的肩膀

是我无助时所需要时的手杖

是我诉说痛苦的地方

所以

家的港湾篇7

家是年轻夫妇无需顾及父母在旁的尴尬而住在一起的地方,是深夜时仍可随心播放音乐、选择电视节目频道的地力。家,就是你的私人世界。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曾说:“如果无事可做,就只好回家了。”我觉得那只是个嘲讽的看法,对此我不敢苟同。相反,在我的心目中,家是一个喘息之所,我们在这里恢复情感和体力。

似乎人人都赋予了家一些微妙的情愫。我的朋友吴伟女士买房时,尤其看重的是私人的阅读空间。我本人看重的是酒窖,我在那里培养自己对美酒佳酿的兴趣。我的夫人看重的则是设计合理的厨房,以及可以种花种菜的庭院。我儿子也非常喜欢那个庭院,他在那里刻苦训练以提高球技,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英格兰板球队的球员。我女儿看重的则是配有巨大衣橱的大卧室,用来存放她多的难以置信的“物件”,还可以在那儿安静地读书。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我总是难以理解某些人――他们仅仅把住宅看作是睡觉的包厢,只愿付最少的钱买来一席之地小憩片刻,与此同时却把钱攒下来每年出国旅游――在他们看来,那为期两周的海滨假日,竟要比其他50个星期的家居生活重要得多。

他们错了吗?当然没有,这只是一个选择而已。但这不是我愿意理解的生活方式。要知道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各种鼓吹现代便利居家设施的杂志和电视节目包围着我们,这些无疑激起了我们对美好家居生活的强烈愿望。我确信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情况皆是如此。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能够抵制诱惑,拒绝提高日常生活水准呢?或许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无疑,讲究的生活也要付出代价,很多人宁愿选择其他的生活方式,或者仅仅是因为负担不起。

此外,我也无法理解法国人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民族文化倡导终生住在租来的房子里,而不是拥有自己的家。就其年度预算而言,这可能是个明智的做法,但这同时意味着他们坐失了住宅升值的机会,此外他们还不得不终生受制于房东。

与此相反,我同情那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大量非洲族群。对于他们来说,房子不过是遮风避雨的茅草篷,以及在炎夏时保持凉爽、在其他季节能够保温的泥墙。在他们看来,他们的圆形小茅屋是个安全的地方,可以保存他们少得可怜的财产,最重要的是,可以在此建立和供养家庭。当然,在此刻的日本和新西兰,就连这些蓬门荜户也会大受欢迎,那里前一阵子刚刚遭受了可怕的地震,人们一无所有,无家可归,时刻盼望着能够早日重建家园。

这正是问题的本质。家作为人际交往的社区,其最为重要的乃是家庭成员。家是亲朋好友相聚庆祝重要时刻之地,是身处困境时寻求保护之处。家是避难所,但并不是世外桃源。如果家脱离了作为整体的社会,则很可能是一个冷酷的所在。

因此,房屋对人而言非常重要,既可以鼓舞士气,也可能令人消沉。上世纪中叶建造的那些缺乏个性的糟糕楼群――以前苏联纯功利主义的单调建筑为代表――应该成为所有人的教训。人不是笼养鸡,不应在养鸡场一样的环境中生存。公共住房应当令人振奋,不必奢华,却必须充满想象力。

家的港湾篇8

在我印象之中,您像一朵梅花在寒冬昂立挺拔,您像一朵荷花不怕火热的酷暑,您像一片枫叶红满神州大地。老师,借此机会,我是多么想对你说说话呀。

回首往事,一切都变成亲切的怀念,我怀念塘下镇小,怀念那里的同学,怀念您……

与您最后一次见面时,在2001年的8月,当时,由于爸爸妈妈的工作调动,爸爸把我转校了,那天晚上,你得知这个消息后,洁白的面颊上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您哭了……

回忆起您的恩情,真是举不胜举。记的我刚上一年级,紧紧地握住妈妈的手,走进校门,走进这个班级。您见了,微笑地弯下腰,慈祥而和蔼地对我说:“小朋友,放掉妈妈的手,独自进来好吗?”我看看妈妈,摇摇头,一顿一字地说:“为什么?”您脸上的表情立刻变严肃了许多:“因为,你已经从一个依偎在妈妈怀里的婴儿长成了一个小姑娘了,你要学会独立。”我听了,哇地哭了出来:“我不要,我不要。”您小心翼翼地牵起我的手,把我领进教室,虽然还幼小,可我却已经感受到了不可磨灭的温暖。

又一个春秋,我升入了二年级,那天您满怀欢喜地告诉我,学校要举行朗诵比赛,问我去不去,我欣喜地答应了。就在那一刻起,您每天都为我精心选材,辅导。有一次,您在叫我发尾音的“儿”字时,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发不好,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最后,还是找来一位高年级学生帮我练习,才算了事。终于,黄天不负苦心人,我夺下了第一名,那时,您开心地笑了……

老师,您知道吗,我的母校就像我的家,因为有您,有您在我寂寞的时候陪伴我,在我伤心的时候安慰我,在我泄气的时候鼓励我,我感到无比的温馨。

家的港湾篇9

正在制定发展规划,覆盖9个城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3月5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指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其在家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设想覆盖了广东省9座城市――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江门、惠州、中山、肇庆,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占地5.6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多万。这同时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有活力的都市群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有望崛起为辐射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南部经济区的中心。

全国两会期间,“粤港澳大湾区”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广东省原省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朱小丹在两会期间透露,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做规划,将被纳入国家战略并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他还表示,现在正委托国家智库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而且已经有了时间表。

粤港澳大湾区瞄准世界级城市群

“我们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建立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改委主任何宁卡这样表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想法并不是第一次提出。2010年,《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中就第一次将建设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列为重点行动计划。2015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进一步提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规划”,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可能提速,未来有望成为继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一体化之后的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

“湾区”一般指的是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由此衍生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全球较为明显的湾区有三个: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目前,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世界银行的一项数据显示,全球60%的经济总量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

在何宁卡看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既是粤港澳地区加快经济社会深度调整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助推国家提高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客观要求。同时,何宁卡表示,珠三角地区和港澳地区,无疑是湾区城市群建设的不二之选。

“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粤港澳大湾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6672万,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何宁卡指出,这个区域“经济发达活跃,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发展特征,初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粤港澳区域合作进入深化升级阶段”,这些特点都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同样看好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潜力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马化腾今年提交的建议之一,就是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将其打造成全球区域创新中心,打造成“中国硅谷”的摇篮。他认为,着力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科技湾区,不仅有助于促进和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更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香港金融和服务业发达,深圳在高科技和产业创新方面做得好,珠三角高端制造业发达,过去(它们)各自发展,目前全球(城市群)的成功模式是软件、硬件、服务缺一不可,三地刚好可以联合起来。比如未来可以实现金融服务在香港,研发在深圳,制造在珠三角。” 马化腾在接受采访时说。

香港要做好“超级联络人”的角色

全国两会期间,提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这一概念时,来自港澳地区的很多代表委员都认为,这对于香港来说是一次好机会。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3月5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具有现实意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规模,都等于欧洲一个中型或者大型国家的规模,香港和广东一直以来,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合作的效果非常好,所以我们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前会长杨钊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有助于香港拓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大家都知道,近年来香港经济面临一些挑战,尤其是在金融领域。香港经济长期以来依赖贸易、金融、航运、旅游、地产和专业服务,全球因素对香港经济金融的影响远大于香港内部因素。世界经济不稳定直接影响到香港经济的发展。如果建成湾区城市群,那么内地和香港之间就可以通过人才的交流、贸易的往来、金融的互相流通形成优势互补。香港的金融优势可以帮助内地的一些企业获得融资的便利,而内地在贸易和人才上的优势也同样可以弥补香港的短板。”

在杨钊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内地和香港、澳门之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也会对改善香港的社会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当前香港面临一定社会矛盾,例如房屋土地供应短缺、房价高企,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相对短缺,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将推动三地资源的整合,一方面促进香港金融、服务业等领域的人才向外输出,向珠三角地区提供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珠三角地区劳动人口密集,也可以协助解决香港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面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在采访中,不少来自港澳的全国人大代表表示,中央政府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提上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层面,对香港既是激励,也是鞭策。香港是时候正确认识自己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更主动地融入与珠三角区域共同发展的大蓝图中。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著名实业家陈永棋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他更看重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中将要起到的作用。

“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对香港发展很重要。作为大湾区的一部分,香港的金融优势将会在整个大湾区的建设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认为香港应该担任好‘超级联络人’的这个角色,继续担当内地跨境贸易、投融资和商务服务的平台,进一步发挥香港的竞争优势,提升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服务中的地位。”陈永棋说。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该如何发力?

如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使之发展成为国际一流湾区?两会期间,不少参会代表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何宁卡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还需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他认为,目前粤港澳内部存在三个相互独立的关税区,还没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城市间在交通规划一体化、新兴产业错位发展、土地和资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共治、公共服务同城化等方面还面临着协调难题;原始创新不足,区域内整体创新合作程度不深,创新资源未能完全实现共建共享,创新潜力尚未完全释放;交通枢纽功能不强,区域对外通道、湾区东西岸之间的连接依然薄弱,跨界交通基础设施衔接不够通畅;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压力严峻;在营商环境、国际影响力方面还有差距。

针对这些问题,何宁卡建议要重点从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全球创新高地、构建“一带一路”开放新格局、培育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共建金融核心圈、共建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等方面谋划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同时,何宁卡建议国家给予粤港澳大湾区更大的改革权限和政策支持,包括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赋予重大合作平台更多先行先试政策、支持打造全球重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支持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基金等。

广东省江门市市长邓伟根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提出了他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一点忧虑:“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在产业和城市定位上存在模糊或同质化问题,不应该是简单的每个城市都在做同样的事情。”

家的港湾篇10

习近平主席将于6月29日至7月1日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20年来,随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和基本法的全面贯彻落实,香港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本地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1.37万亿港元,增长到2016年的2.49万亿港元,20年间增长82%,年均增速达到3.28%;港股市值从3.2万亿港元上升至约28万亿港元,上市公司数量从658家增加到2000余家,发达经济体地位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深化。

二、“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写入今年政府报告中,将进一步促进两地繁荣发展,为庆典献上厚礼。

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庆,早在今年3月份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媲美世界三大湾区的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新引擎受到世界瞩目。在今年的4月份和5月份,梁振英多次率团考察粤港澳大湾区,探讨港深合作及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共同发展问题。“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将进一步促进两地繁荣发展。

三、由点带面,四个方面推动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

“大湾区城市群”的提出,实质上是港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的升级版,上升为国家战略。从过去三十多年“前店后厂”的经贸格局,升级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最重要的示范区。未来将在:1)重点共建“一中心三网”,形成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2)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3)共建核心金融圈,推动粤港澳金融竞合有序、协同发展;4)改善社会民生,共建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四个方面推动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9+2”十一朵金花共建世界第四大湾区。

根据发展优势和区域特点,粤港澳大湾区应努力建设成为全球创新发展高地、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区、世界著名优质生活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和国家深化改革先行示范区。未来“9+2”城市群的融合程度将决定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高度。

五、投资建议

三条投资主线布局:

1)“粤港澳大湾区”最为受益的核心区:珠海市本地股。依次推荐:珠海港(000507)、格力地产(600185)、世荣兆业(002016)、恒基达鑫(002492)等;

2)大基建类:

2.1)港口、物流、航运、高速公路。依次推荐:广州港(601228)、盐田港(000088)、深赤湾A、粤高速A等;

2.2)房地产(土地储备)。依次推荐:招商蛇口(001979)、珠江实业(600684)、香江控股(60016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