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道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2 18:54:32

家的味道作文

家的味道作文篇1

我第一次吃到牛杂面是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妈妈在厦门路边的小吃店买了一份尝尝,我才吃了两三口,就不想吃了:“这不是家乡最具有特点的小吃吗?怎么还不如奶奶煮的面条好吃呢?”妈妈尝了一口,也皱起了眉头:“这根本没有牛杂面应有的味道,看来要吃到那种家乡的味道,还是要回到家乡啊!”我好奇地问妈妈:“家乡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味道?”妈妈笑着回答:“你还太小,长大后你自然就明白。”确实,我当时只有七八岁,当然不会懂。

四年过去了,我已长成一个青少年。又到了寒假,我们全家收拾好行李,又一次回到了我的家乡,湖北省枣阳市的一个小镇上,穿过了一座小树林,空气中少了一份工厂的气息,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空气,没有污染的天空特别蓝,家家户户都在喜欢种花,却不栽种在家里,而是放在家门口的小院里,让邻居们、客人们、路人们都可以观赏。这时我虽还未品尝牛杂面,却已经有了一丝家乡的味道,流入我的眼睛,流入我的心里。

第二天,我们去古隆中旅游的时候,我们特地去了一家牛杂面老店,品尝美味的牛杂面。在这家店里,碗是厦门这里的两倍大,牛杂是厦门的四倍多,面条更是满满的,而价格却仅仅只要10块钱。他们分明可以卖得更贵,却依旧争取让牛杂面物美价廉。这就是家乡人纯朴的性格,这,就是家乡的味道啊!我端起大碗,小心地吃了一口,极富弹性的面条入口即化,牛杂的香味在唇齿之间徜洋,再喝上一口汤,更是回味无穷,这不仅是嘴里的幸福,更是心灵的享受,难以益于言表的美味。

家的味道作文篇2

“喜欢吗?”朋友的眼睛亮亮的,“那就多住几天吧。”

“嗯??”故作可惜地吸吸鼻子,“不行,”我笑道,“这里没有我家的??味道。”

其实家里铺的只是颜色黯淡的褐黄色瓷砖,经过长年累月的踩踏,每走一步,似乎都会听到瓷砖幽幽的叹息。可是从窗外放眼望去,却能看到如海水般蔚蓝的天空飘浮着丝丝云彩,大片大片的阳光透过绿色的树叶洒下来,心情便如夏花一样绽放。

明晰的花草香弥漫了空气的角角落落,它与妈妈的影子一道在家中无所不在。妈妈一贯地端坐在椅子上,腰板挺得直直的,淡然自若的样子。她把我们家的花草照料得妥妥当当,阳台上那些明朗的花儿,不到早晨就开始骄傲地盛放。过去我从不带同学回家,巴不得全世界都不知道我们家那迷宫似的房间构造。然而忽然有一天妈妈把我唤去,她端坐着,明察秋毫似的对我说:“没什么好自卑的,这儿是你的家。记住,家永远有人们最喜欢的味道。”

妈妈的声音从那个初春的夜晚起就总在我内心深处响着,后来我便常坦然地邀同学来家,带他们奔上宽敞的楼梯走道,穿过曲折的房间,自豪地领他们到每一个我最熟悉的地方。当我们笑着,闹着,妈妈却总静静地站在远处,为我们摆好水果拼盘,轻轻地微笑着。总在那一瞬间,我会悟出妈妈对“家”的透彻和睿智。我总感觉她便是这个家的支撑,让我明白,知足的生活实在是一种幸福。妈妈与明亮的厨房一道,远远地飘着稻米的醇香,那味道像溪水一样,宁静淡泊。

淅淅沥沥的梅雨日子,是连日盘旋在老房子周围的。开始几日,还尚能悠闲地蜷在蓝色小沙发里听着窗外滴滴答答的声音,如听着满腹心事的宋朝女词人的浅吟轻唱。然而随着雨季的深入,每个人便只能各司其职起来。被大风卷开了的遮雨塑料板尚未修好,所有衣服就只能挂在室内小阳台里,一字排开,哀怨地垂着头。待到湿淋淋的衣服滴得满地都是水,便是妈妈要拖地的时候了。窗外的声音变得淳厚起来,爸爸总是笑嘻嘻,玩儿似的把阳台的名贵花种移到房里去,以达到锻炼腰骨的目的。铺了一桌的照例是我的书,一本一本分类堆好,再整整齐齐地排进书柜里,让它们安然度过雨季。挂在厨房里的蒜头长了嫩芽,芭蕉叶生出了森森入目的霉。等外婆来我们家探望,便会好脾气的摘下,用来包成有挺拔尖角的粽子。

家的味道作文篇3

小雪花

我的家是五彩的,那里充满了幸福、快乐与温馨。那是我唯一眷恋的地方。

家——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如果你问我,家是什么味道的?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答道:“是幸福的味道。”我觉得,家是一罐装着有五颜六色糖果的玻璃盒。每颗糖果的味道都是香香的,甜甜的,腻腻的。爸爸的糖是夹心巧克力糖,外表朴实坚硬,心里却像小孩一样可爱;妈妈的糖是棒棒糖,硬硬的外壳一圈一圈缠绕的是香浓的咖啡,里面却裹着柔软可口的牛奶夹心;奶奶的糖是纯纯的牛奶糖,无时无刻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牛奶香;我的糖是有着甜蜜味道的水果糖,颜色个异,充满着活力的气息。每颗糖都属于我家的每一个人,每颗糖都带着幸福和甜蜜。

家——蕴涵着浓浓的亲情

在家里,奶奶的嘴似乎一刻也没有停过。从一早她就开始唠叨了,可那一句一句的话中可以感悟到奶奶对我无尽的关心。“今天早上冷,还是把长袖穿上吧。”“怎么才吃那么一点儿呢?豆浆多喝点,黄豆很有营养。对了,牛奶也要喝,有利于长高。”虽然讲得你有点儿受不了,但是确乎句句都是真理,忠言。奶奶退休前学医,所以她对天气和我身体上的一顶点儿的变化都特别敏感。再加上我小时侯经常生病,她便老爱让我穿这件衣服,那件衣服,搞得我总是不耐烦。但是不听,我又吃不消。所以,奶奶还有一句口头禅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看来真是这样。

爸爸妈妈对我的学习也是十分负责的。有一次,我碰到了一个数学难题,绞尽脑汁都没有思考出来。刚好妈妈有事不在家,爸爸又出差去了,那可怎么办呀?经我思考片刻,我决定打电话给爸爸,于是我拨通了爸爸的手机。电话打通了,我把事情告诉了爸爸,可真不凑巧,他在开会。当我无奈地想把电话挂掉时,爸爸却让我等等。于是他放下手机,转身对他的同事说:“对不起,请稍等片刻。我女儿有一道难题寻需要我帮忙,我得马上过去。”爸爸在开会时都不忘怕耽误了我的学习,难道我还不够幸福吗?

家的味道作文篇4

文化故里琼浆液 味道府中酒飘香

河北味道府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石家庄市栾城县境内。栾城自古以来就是产粮区,所产的优质小麦是酿酒的绝好原料。据栾城县志记载:“栾城系酿造之乡”。栾城也是大文豪坡的祖籍,其上祖唐朝宰相、诗人苏味道的家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水质甘冽,为酿酒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古赵郡栾城,有“家家酿酒,人人饮酒”的习俗。“苏府”的陈酿家酒因香醇味笃,闻名于世。相传因苏家府第陈酿醉倒“文章四友”,使苏府陈酿盛名远扬。“文章四友”系唐初文坛的苏味道、李峤、崔融和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公元679年,唐军大败突厥军,得胜班师。李峤、崔融、杜审言,会同众亲友,迎接随军西征的苏味道归来,将栾城苏府所酿多年陈酒捧出。众人开怀畅饮后,连呼好酒,直喝得酩酊大醉。及至宋代,苏家子孙出了“三苏”:苏洵及儿子苏轼、苏辙,均为著名文学家。苏轼一生写有大量有关酒的诗文,并精于酿酒,有著名的《东坡酒经》传世。苏家府第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地处三苏故里的河北味道府酒业以弘扬三苏文化为契机,巧妙地将文化渗透到酒中,以“味道府”点化和升华酒的品位,谱写了酒文化的崭新篇章。

文化载酒酒更醇 酒不醉人人自醉

文化载酒,品牌兴企。河北味道府酒业紧紧抓住产品概念和品牌定位这一创新的突破口,以文载酒,以酒兴企,使企业在浓郁的酒文化积淀中得到快速持续发展。

在世纪之初,程宝贵带领技术人员成功研制出“味道府陈酿酒”。味道府酒继承了苏味道家酒的传统风味,从原料甄选开始,经历人工制曲、老窖发酵、老五甑工艺等十几道工艺以及3560天的封闭储存期和68天的严格发酵期。每一瓶味道府基酒,均是严格窖藏10年以上的陈香好酒。

味道府酒业生产的羊羔美酒,也是具有厚重文化积淀的历史名酒。唐代羊羔美酒作为贡品进入宫廷,供皇帝享用,唐玄宗李隆基给杨贵妃过二十岁生日时,从“沉香亭”贡酒意为杨贵妃选中“羊羔美酒”以示祝贺。宋朝大文豪坡曾挥笔写下“试开云梦羊羔酒,快泻钱唐药王船”的精美诗句;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羊羔美酒健脾胃、益腰身、大补元气”;清代学者李汝珍在《镜花缘》中记载羊羔美酒系栾城所产,并将羊羔美酒列为当时55种名酒之最。通过“丝绸之路”,羊羔美酒传入西方,至今英国“大英博物馆”尚存羊羔美酒的器皿。后来,由于羊羔美酒酿造之法系皇室秘籍不为常人所知,尤其工艺复杂、取料珍贵,曾一度失传。

河北味道府酒业根据《宣和化成殿真方》及相关史书记载,采用现代科技,重新揭开尘封历史,于1985年研制成功羊羔美酒,并获国家专利。羊羔美酒配方独特,用料考究,选用优质黍米、嫩羊肉、雪梨及名贵中药材陈酿而成,融酯香、奶香、果香、药香于一体,具有滋阴润肺,增补元气,壮腰益肾,开胃健脾,养肝明目及乌发美容之功效,老幼皆宜,长期饮用,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实为世界一绝、中国独有的高级滋补保健酒。

羊羔美酒投放市场以来,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且远销日本、马来西亚、韩国、香港等地,名扬四海,相继获得东京国际酒饮博览会金奖、首届中外老年用品博览会金奖、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及中国优质保健产品最高奖和中国食品工业十年新成就展示会优秀奖等殊荣,并获国家专利。

味道府酒业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生产经营理念,自2002年以来连续十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羊羔美酒、味道府、冀峰酒、敬斋花雕酒四大系列产品。近年来,味道府陈酿被评为中国酒类最高性价比产品、中国河北城市名片、河北省名牌产品。味道府酒、羊羔美酒先后获得中华文化名酒、河北省优质产品、河北十大文化名酒等殊荣。作为中国酒文化会员,味道府酒业公司还被授予中国酒文化百强企业、河北省优秀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消费者信得过单位、栾城县工业20强企业等称号。公司销售收入和利税年均递增30%以上,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味道府酒有味道 品味生活添魅力

味道府酒被赋予一种神奇、优美的文化内涵,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使人在品味酒的同时,也生发出几多思古幽情,真可谓味道府酒有味道、品味生活添魅力。河北味道府酒业正是准确地紧扣这一品牌定位,以优异的酒质、浓厚的酒文化内涵迅速打开市场,取得了倍受同行瞩目的业绩。

家的味道作文篇5

炊烟的味道余继聪

“很喜欢炊烟的味道!”一位萍水相逢的朋友说。她说出了我心底的话。炊烟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我爱曲曲弯弯从村落农家升起的炊烟,更爱炊烟的味道。

每次乘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总是会经过很多村庄。我总是会睁大眼睛,很惬意地欣赏村庄。

我羡慕这些庄户人,一家人守着一缕香喷喷的炊烟,就是守着幸福。离开一座城市,我总是很激动,因为我又可以靠近一缕缕温暖的、香喷喷的炊烟。每当接近一座城市时,我总是会不断地回头,目光总是不愿离开那远去的炊烟,就好像每次离家时,总不愿放开母亲温暖的手。

十三岁以前,我曾拥有过一缕炊烟。那是从滇中的一个小村庄里升起的炊烟。守住一缕香喷喷温暖暖的炊烟,当然也就守住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青涩的少年时代,贫穷与欢乐共存。每到农忙,学校都放假回家,即使上学作业也寥寥无几,没有任何负担,给了我们这些“半截缸”疯跑玩耍的机会。记得最清的是,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酷夏,一连几天的雨下个不停,我们几个小伙伴在村里玩游戏玩腻了,不知谁出了个主意,何不趁着下雨去偷黄瓜吃,于是一呼百应。看菜园的于老头因为雨天也没有出来望,坐在屋里发呆,我们几个毛孩子趁机下手,黄瓜架不高,尽管小心翼翼、蹑手蹑脚,但不知谁不小心“扑腾”一声把黄瓜掉在地上,惊动了于老头,他疯一样从屋里出来,边骂边追,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背起自己的猎物撒腿就跑。慌不择路,从小河里窜过去,身上、脸上布满了泥水。他毕竟是上了岁数的人了,哪是我们的对手,眼看追不上就停了下来。于是我们带着胜利的果实回到了家。

从十六岁开始,我离家到更远的城里读书,就离我所熟悉的炊烟越来越远了。上大学的时候,尽管庞大的食堂里有几十种菜,只有角落里那位大妈常摆的一小盆腊肉最受我的青睐,它久经炊烟熏炙,自然有了炊烟的味道。吃着腊肉,我可以暂时忘记孤独,会想到炊烟,想到家乡的村庄和亲人。

工作后,一个人孤零零生活在这冷冷的城市,我常常会怀念小时候扶着灶头,一边添柴,一边煮腊肉的日子。腊肉香,炊烟也香,我知道这只是我心理上的感觉。那时家里有时烧辣椒秆、烤烟秆,烟常常熏得我眼睛生疼,鼻涕涟涟。于是,每隔一段我都得回家一趟,否则我就会无心做事。那是因为我离炊烟、离村庄、离家、离母亲太久了。我急切地赶回村庄,随着村庄和一缕缕炊烟越来越近,浑身就有一种温暖踏实的味道。我一踏进家门,母亲就会急急地去拾柴,生火,为我做饭,尽管我一再表示自己吃碗开水泡饭就行了,但她仍旧会急急地到地里去拔蒜苗,因为她知道我爱吃腊肉炒蒜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天涯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故园炊烟梦里萦,心乡有此影!也许,在各种清洁、高效能源走入了千家万户的今天,已很少有人对炊烟有什么感情,但我对炊烟的情感依然如故,万分牵挂。炊烟是乡村的丝巾,炊烟是母亲伫立街头呼唤儿女的回音,炊烟是古典田园诗的韵脚,炊烟是流传在土地深处的民间摇篮曲的一部分。

如今我的笔下,炊烟依然是天下苍生的一根命脉,血液一样写在土地上。行书叫温暖、楷书则叫骨架一样凝重的古训,明明暗暗,昭示千秋万代。没有炊烟,我魂魄里总有种漂泊无依的感觉。在故乡的袅袅炊烟里,做个黄粱梦,也美在心头!

(摘自《流行哲理小品(中国卷)》中国三峡出版社,有删改)

家的味道作文篇6

      一位西方人曾这样把中国菜和日本菜加以对比 : “日本菜似乎只是为眼睛而做 , 而中国菜却真正是为了舌头的。”的确 , 中国不愧为“饮食大国” , 在这个国度 , 好像人人都可称为“美食家” , 不但讲究吃 , 而且舌头的味觉也似乎分外发达 , 吃东西特别讲究滋味。更使西方人感到惊奇的 , 是中国人不仅用舌头来品尝食物 , 也用舌头来欣赏文艺。不论文化水平高低 , 人们在读了一首好诗、听了一首好歌 , 或看了一场好电影之后 , 其评语往往是“有味儿”、“够味儿”、“味儿足” , 而且那副情态 , 也俨然像一个美食家尝了一道精美的菜肴那样怡然自得 , 心醉神迷。“味” , 作为挂在我国人口头上的艺术审美标准 , 因为它太普通平常 , 所以不论是听者还是说者 , 都不太容易想得到它竟会是一个美学概念。而实际上 , 如果我们从理论上把它稍稍分析一下 , 就可以看出它具有相当深刻而独特的内涵。首先 , “味”是一个徒具客观形式的主观性概念。因为它不是一种东西 , 而是一种感受。换句话说 , 世界上并不存在着一个叫做“味”的客体 , 离开了人的舌头 , 任何东西中也不存在“味”这种独立自在的性质。它不过是客体中的某些自性作用于我们的味觉之后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经验罢了。因此 , 当我们说“蜜是甜的 , 梅是酸的”时 , 甜的 , 酸的并不是蜜和梅 , 而只是我们自己。实际上 , 不但甜酸苦辣这些“味”一定要在主观感受的基础上才能成立 , 甚至连“无味”之成立也是这样。我们说一杯酒“有味” , 而说一杯水“无味” , 那是因为酒和水都是可喝的。而面对着冶炼工人从炉中舀出的一勺通红的铁汁 , 我们是既不能说它“有味” , 也不能说它“无味”的。它根本与“味”无缘 , 因为它绝对排斥舌头。食品的“味”是主观的感觉 , 艺术品的“味”亦然。当我们中国人说一件艺术品“有味”时 , 实际上是“我被它陶醉了”的意思。“某某作品有味” , 这句话表面上像是对该艺术品的客观性质的评价 , 而实际上却是欣赏者对自己主观感受的抒发。它不是阐释性的 , 而是表现性的。这就是说 , 中国人不但以表现性的方式来创作艺术 , 也以表现性的方式来评价艺术 , 这与西方人那种再现、摹仿的创作方式和单纯去考察文本的客观意义及结构的品评方式正成鲜明对照。

    

其次 , “味”不但是一种主观性的感受 , 而且是一种封闭性的感受。“味”不等于“色” , “色”虽然也可以说是人对客体光波的主观经验 , 但因为刺激源外在于我们 , 一朵红花 , 你看我也可以看 , 大家可以同时看 , 它向众人开放着 , 故人们在那同源的刺激下所产生的色觉就可以相互印证 , 印证的共同凭藉就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那个公共的对象物。而“味”却不然 , 它的刺激源作为对象物完全是私有的、排它的。这口酒 , 我喝你就不能喝 , 酒过舌根的辣烈和下咽后的香醇 , 那是只有饮者自己才知道的事情。从感受的性质上来说 , 眼睛的观色是外向的感觉 , 而喉舌的辨味却是内向的体验。换言之 , 人在辨味时 , 并非是在感受着它物 , 而是在感受着自己的感受。以自己为对象的思维叫反思 , 以自己为对象的感受就叫体验。“味”既是排它的、体验性的 , 也就决定了它是封闭性的。它是一种“只可自怡悦 , 不堪持赠君”的东西。对于体验者 , 它像光天化日一样实在而真切 , 而对于他人 , 则如哑人之梦一样无从印证。《吕览》载伊尹所谓“鼎中之变 , 精妙微纤 , 口弗能言 , 志弗能喻” , 禅录中所谓“如人饮水 , 冷暖自知” , 都是对“味”这种感受的封闭性的确切说明。因此 , 我国人以“味”评艺 , 也反映了我们欣赏艺术不重认识而重体验、不重语言剖析而重无言默契的特征。

    

总之 , 可以这样说 : 如果要寻找一个能够集中代表中国人艺术审美立场和态度的字眼 , 那实在是非“味”莫属的。

    

流长由于源远 , 末茂缘于根深。“味”这个审美观念已普及到成了人们口头禅的地步 , 那一定是因为它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因此要考察它的缘起 , 就需要把目光尽量投向遥远的过去。众所周知 , 千百年来 , “滋味”、“韵味”等等一直是我国人评艺的标准 , 而学界溯其源头 , 则多将“滋味说”的提出者归于六朝时的钟嵘。实际上 , 即使单从文学评论的角度上说 , 汉人的以“味”评文已远在钟嵘之前 , 更何况在我国人审美意识之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 以味评文也已经是“流”而不是“源”了。

    

我以为 , 中国之所以用“味”作为艺术审美概念 , 与我国人的审美意识本身即起源于味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们先从“美”字说起。这个字 , 早在先秦就已经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美学概念了 , 不论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外形上还是内质上 , 凡能引起人美感的东西 , 都称之曰“美”。而这个字在创轫之初的原始意义 , 却只指味道的美 , 亦即好吃。《说文》 : “美 , 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后来的徐铉对这条注释又有一个补充 : “羊大则美。”这就是说 , 许慎认为“美”是个会意字 , 古人觉得羊肉最好吃 , 尤其是大羊的肉 , 故将“羊大”二字合而为一来表示味道的甘美。所谓大羊 , 也就是肥羊 , 《仪礼·公食大夫礼》 : “士羞庶羞 , 皆有大 , 赞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治宾。”注 : “大 , 以肥美者特为脔 , 所以祭也。”扬雄《太玄·玄冲》 : “大 , 肥也。”故训美的初义为甘 ( 味道好 ) 。提起“肥” , 我们又想到“肥”与“美”在古音中同属旨部字 , 也就是说 , 它们是同韵的。古音韵学者告诉我们 : “凡同一韵之字 , 其义皆不甚相远” ( 阮元《释门数》 ) 。“美”与“肥”义近 , 是因为牲畜肥了之后肉味才好 , 故古人以肥羊肥牛为馈赠佳品 , 《诗·小雅·伐木》 : “既有肥 ?, 以速诸父 ; 既有肥牡 , 以速诸舅。”古人每以“肥”字代好味 , 所谓“肥甘”、“肥脓”等等是也。正因为“肥”、“美”义近 , 故“肥”不但可以代“美” , “美”亦可以代“肥”。《礼记·月令》 : “烧雉行水 , 利以杀草 , 如以热汤 , 可以粪田畴 , 可以美土疆”。所谓“美土疆” , 即使土地变肥沃也。《周礼·地官·载帅》郑玄注 : “家所养者多 , 与之美田”。又 , 《列子·说符》 : “王以美地封其子”。美田、美地 , 肥腴之田地也。后世谓俸禄丰厚之官职为“美官” , 能获厚利之事由为“美差” , 亦即肥官 , 肥差之意。古音中 , 与“美”同韵的还一个字 , 那就是“旨”。而“旨”字从甘 , 它在古代指美味 , 历来是没有争议的。《诗·小雅·甫田》 : “攮其左右 , 尝其旨否” ; 《小雅·鱼丽》 : “君子有酒 , 旨且多。”所谓“旨”都是味佳的意思。因为它与“美”的本义相同 , 故正如“美”字到后来引申为抽象的美义 , “旨”到后来亦可概括美的事物 , 如《诗·陈风·防有鹊巢》 : “防有鹊巢 , 邛有旨苕。中唐有甓 , 邛有旨贎”。苕与贎皆草名 , “旨苕”与“旨贎” , 皆美草之意。又 , 扬雄《太玄·居》 : “凡家不旨” , 注 : “旨 , 美也。”这都是以旨代美的例子。而最能说明“美”字的本义是指味道的 , 是“美”、“味”二字古音的相同。查中古韵书 , “美”与“味”各自有两个读音 : 美 , 《广韵》注为“无鄙切” ( 读若味 ), 《集韵》注为“母鄙切” ( 读如美 ); 味 , 《广韵》、《集韵》、《韵会》皆注“无沸切” ( 读若未 ), 而《集韵》又标为“莫佩切” ( 读若昧 ) 。而这两对读音正好互相对应。这显然是因为 , 美、味在上古读音本来为一 , 只是到了后来 , 它的声母才分化为轻唇 [v] 与重唇 [m] 两种。清人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卷五中 , 曾举过大量例子 , 有力地证明了“古无清唇音” , “凡清唇之音 , 古皆读为重唇”的结论。根据这个结论 , 则“美”、“味”二字在上古皆为重唇明母字 , 发音都近似于今天的“美”或“昧”。“味”字古读为重唇 , 亦可从古人的训诂中见出 , 《礼记·檀弓上》引孔子的话 : “竹不成用 , 瓦不成味” , 郑玄注 : “味当作沫 ( 读作昧 , 黑色光也 ); “味”、“沫”相假借 , 可见读音相同。《白虎通义·礼乐》 : “西狄之乐曰味。味之为言 , 昧也”。汉人训字义 , 每借同音字来比附推衍 , 则“味”在古代读“昧” , 当不成问题。又 , 《汉书·地理志》载益州郡有味县。注 : “孟康曰 : 味音昧” , 也证明了这一点。当然 , 从先秦人的用韵情况来看 , “美”与“味”在韵母上有时存有细微的差别 , 故章太炎将“美”字的古音定为脂部 , 而将“味”放在队部。但上古时脂、队二部每相出入 , 所以章太炎说 , 脂、队二部在最古时同居一部也 ( 参见《国故论衡》上 ) 。“美”、“味”在古时声韵皆一 , 亦即为同音字 , 这是证明它们的本义相同的有力证据。因为最古时的语言是以声为用的 , 阮元云 : “古音相通之字 , 义即相同” ( 《释门数》 ); 刘师培云 : “造字之源 , 音先而义后 , 考字之用 , 音同则义通”也 ( 《文章源始》 ) 。古时还有一些与“美”发音相近的字 , 诸如作为食物的“米”、“麦” , 作为调味品的“梅” , 皆同纽而韵近 , 其命名皆与味有关也。从古文字的发掘材料来看 , “味”字的产生较“美”字为晚 , 它在金文中才开始出现 , 而甲骨文中只有“美”字 , 尚无“味”字。这就是说 , 最早时人们提到美味 , 都以“美”言之 , 只是由于后来的“美”字由味道的意义逐渐生发扩展 , 终于变成了一个抽象的泛指 , 故人们才又根据这个字的字音 , 重新造了一个“味”字来专指味道。实际上 , 尽管在有了“味”字之后 , “美”指美味的这一本义还是没有被人忘记。《礼记·祭统》 : “三牲之俎 , 八赑之实 , 美物备矣。”《国策·燕策》 : “为之远行 , 故为美酒” ; 《孟子·尽心下》 : “脍炙与羊枣孰美 ? ”《吕览·本味》 : “肉之美者 , 猩猩之唇 , 獾獾之炙 ; 鱼之美者 , 洞庭之鲋 , 东海之鲕 ; 菜之美者 , 昆仑之萍 , 寿木之华 ; 饭之美者 , 玄山之禾 , 不周之粟 ; 水之美者 , 三危之露 , 昆仑之井。”其所谓“美” , 都用的是这个字的本义。甚至到了隋唐时期 , 人们还是这样用 : 崔弘度 , 隋文时为太仆卿。尝戒左右曰 : “无得诳我 ! ”后因食鳖 , 问侍者曰 : “美乎 ? ”曰 : “美”。弘度曰 : “汝不食 , 安知其美 ! ”皆杖之。 ( 《桂苑丛谈》 ) 刘仆射宴 , 五鼓入朝 , 中路见卖蒸饼之处 , 使人买之 , 以袍袖包裙帽底赻之 , 且谓同列云 : “美不可言 , 美不可言 ! ” ( 《嘉话录》 ) 诸如此类 , 都是这样的例子。既然“美”字的初义本指味道好 , 那么也就是说 , 中国人的美的观念本是从口腹的快感中生发出来的。这一点不光是中国 , 恐怕整个人类都是如此。吃 , 是人类生命的第一需要 , 故人对作为吃的快感的美味的意识 , 一定在听觉的、视觉的快感之前。此沈约《需雅》所谓“人欲所大味为先”也 ( 《隋书·音乐志》引 ) 。然西方人在美的意识产生之后 , 即强烈地意识到它与口腹快感的区别 , 以至于将味觉从审美的领域里放逐出去 ; 而中国人却一直未肯忘记“味”这个产生美的母体 , 以至在美的观念成熟之后 , 人们说起美听与美视 , 也往往与美味相提并论。比如 : “声一无听 , 物一无文 , 味一无果。” ( 《国语·郑语》 ) “目之所美 , 耳之所乐 , 口之所甘。” ( 《墨子·非乐》 ) “口之于味 , 有同嗜焉 ; 耳之于声 , 有同听焉 ; 目之于色 , 有同美焉。” ( 《孟子·告子》 ) “目好之五色 , 耳好之五声 , 口好之五味。” ( 《荀子·劝学》 ) “美色不同面 , 皆佳于目 ; 悲音不共声 , 皆快于耳 ; 酒醴异气 , 饮之皆醉 ; 百谷殊味 , 食之皆饱。” ( 《论衡·自纪》 ) “清趐之美 , 始于耒相 ; 黼黻之美 , 在于杼柚。” ( 《淮南子·说林训》 ) “虽云色白 , 非染弗丽 ; 虽云味甘 , 非和弗美。” ( 《抱朴子·勖学》 ) 在这些例子中 , 美味与美视、美听的联系 , 绝不是某个人发挥创造性联想的结果 , 而是“美”字的原始意义在人们审美观念中的自然留存。换句话来说 , 中国人以“味”论美感 , 它是从历史中“长”出来的 , 而不是从头脑中“想”出来的。它压根就没有现代知识产权意义上的发明者。

    

单就艺术审美领域上来说 , 中国人一开始有意识地感受和欣赏艺术 , 就是与舌头对美味的感觉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正如人们所知道的 : 音乐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 , 先秦人对乐歌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 , 那就是“中和之美”。《周礼·春官·大司乐》 : “以乐德教国子 : 中和、祗庸、孝友” ; 《荀子·王制》 : “中和者 , 听之绳也”。所谓“和” , 是具有味道上和声音上双重意义的一个词 , 它既指味道的调和 , 又指声音的谐调。《商书·说命下》 : “若作和羹 , 惟尔盐梅” ; 《周礼·天官》 : “掌王之后世子膳之割烹煎和之事”。《礼记·月令》 : “薄滋味 , 无致和” , 这些是在调味的意义上用“和”的例子。而《虞书·舜典》 : “声依永 , 律和声” , 《诗·周颂·有瞽》 : “肃雍和鸣 , 先祖是听” , 《小雅·宾之初筵》 : “趢舞笙歌 , 乐既和奏” , 又是在谐声的意义上用“和”的例子。从调味的意义出发 , 古人管烹调时所用的调料叫“和” , 《吕览·本味》 : “‘和'之美者 , 阳朴之姜 , 招摇之桂 , 越骆之菌 , 鲔之盐”。从谐声的意义出发 , 古人管一种笙簧也叫做“和” , 《尔雅·释乐》 : “大笙谓之‘巢' , 小笙谓之‘和'。”食物讲究调味 , 在中国起源甚早 , 传说商代的伊尹就向商王进谏过调味之理 : “凡味之本 , 水最为始 , 五味三封 , 九沸九变 , 火为之纪 , 时疾时徐 , 灭腥去臊除膻 , 必以其胜 , 无失其理。调和之事 , 必以甘酸苦辛咸 , 先后多少 , 其齐甚微 , 皆有自起。” ( 《吕览·本味》 ) 《左传·昭公二十年》亦载有晏婴对齐侯的一段进谏 , 他先从味道的和说起 , 进而说到音乐的和 : “如羹焉 , 水火醯醢盐梅 , 以烹鱼肉 , 趷之以薪 , 宰夫和之 , 齐之以味 , 济其不及 , 以泄其过 , 君子食之 , 以平其心。声亦如味 , 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 , 以相成也 , 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 , 以相济也。君子听之 , 以平其心。”后来的荀悦在《申鉴·杂言》中也说 : “夫酸咸甘苦不同 , 佳味以济谓之和羹 , 宫商角徵不同 , 佳音以章谓之和声。”也正因为被人们作为音乐审美标准的“和” , 本身即是一个“佳味”与“佳声”密合在一起的概念 , 所以先秦人听好听的歌乐 , 同时会想到好吃的味道 , 那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论语·述而》 : “子在齐闻‘韶' , 三月不知肉味。”正是以美味况美声的明显例子。至于后人如曹丕《善哉行》 : “哀弦微妙 , 清气含芳。”陆机《拟西北有高楼》 : “芳气随风结 , 哀响郁若兰”以及刘勰《文心雕龙·声律》 : “声得盐梅 , 响滑榆槿” ( 盐、梅、榆、槿 , 皆古代调味品 ), 则是更直接地用味来说声了。现在要说到文学欣赏。中国人对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自觉认识有一段漫长的历史 , 它大体上经历了由口头言辞到一般的文章典籍 , 最后才到纯粹的文学作品这样一个逐渐收缩的过程。而我们稍加寻绎就可以发现 : 尽管人们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评价概念 , 但“味”的评价却像一条线贯穿始终。《尚书·说命中》记载傅说向商王进言理政之道 , 商王听了之后说了一句话 : “旨哉 ! ”郑玄注 : “旨 , 美也 , 美其言皆可服行” , 以表示美味的“旨”字来称赞对方的发言。这说明古代很早时就是从“味”的角度来评价言辞的。《诗·小雅·巧言》 : “盗言孔甘 , 乱是用 ? ”。《左传·昭公十一年》 : “币重而言甘 , 诱我也”。《国语·晋语》 : “人有甘言”。所谓“甘言” , 亦即今天我们所说的“甜言蜜语” , 它虽然是个贬义词 , 然以“甘”说“言” , 亦是味道的角度。《易传·系辞上》有两句流传很广的话 : “二人同心 , 其利断金。同心之言 , 其臭如兰。”谓同心之人所说的话 , 品起来有如兰草之芳香 , 更是以味来说“言”了。至于直接用“有味”二字来评价言辞议论的例子 , 至迟在司马迁的时代就有了 ,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冯唐关于将帅有一段深刻的议论 , 而在传后的论赞中 , 司马迁写着这样的评语 : “冯公之论将率 , 有味哉 ! 有味哉 ! ”春秋之后 , 随着书面著述的篇籍典册的增多 , 人们也就从以味论言转到以味论文。孟子是第一个推崇儒家经典的人 , 而他是这样推崇的 : “心之所同然者 , 何也 ? 谓理也 , 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 , 故理义之悦我心 , 犹刍豢之悦我口。” ( 《孟子·告子上》 ) 《说文》 : “牛马曰刍 , 犬豕曰豢”。孟子以家畜肉的美味来说圣人经典中的义理对人心的怡悦 , 这也就是后人所谓“切理餍心”和“脍炙人口”等语之所出。因为圣人的义理对人来说是一种美味 , 人心对道理的体会如同对美味的品尝 , 故汉以后便产生了“味道”一词。诸如 : 班固《答宾戏》 : “委命供己 , 味道之腴” , 蔡邕《辞郡辟书》 : “安贫乐潜 , 味道守真” , 《三国志·魏志》裴松之注 : “引身深山 , 研精味道” , 《晋书·成公简传》 : “不求荣利 , 潜心道味” , 崔融《报李少府书》 : “夕饱儒珍 , 朝充道味”。如此等等 , 不胜枚举。唐人苏味道 , 正是以这两个字作为自己的名字的。

家的味道作文篇7

腊味合蒸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它的成名相传还与一位乞丐有关。从前,在湖南一小镇上有家饭馆,店主刘七为逃避财主逼债流落他乡,以乞讨为生。一日来到省城,因时近年关,人家就把家里腌制的鱼肉鸡拿点给他。刘七见天色已晚,早已饥肠辘辘,便把腊鱼、腊肉、腊鸡等略一洗净,加上些许调料装进蒸钵,蹲在一大户人家屋檐下,生起柴火蒸开了。

此时大户人家正在用餐,且席上嘉宾满座。酒过三巡,菜已上足,忽又飘来阵阵勾鼻浓香。主人忙问家童,还有何等佳肴,快快端来。家童明知菜全上完,怎有遗漏?但还是跑进厨房,真的闻到一股浓香从窗外飘来。他打开后门,只见一乞丐蹲在地上,刚掀开热气腾腾的蒸钵盖,准备受用。

家童二话不说,上前端起蒸钵就走。刘七一急,紧追而来。一客人见刚出炉的蒸钵,忙伸箸夹进嘴里,连说好吃。却说此客人乃当地富翁,在长沙城里开一大酒楼。于是当面问明刘七身份,带他回去在自家酒楼掌勺,挂出“腊味合蒸”菜牌,引得四方食客前来尝鲜。从此“腊味合蒸”作为湘菜留传下来。

龟羊汤

龟羊汤是湘菜中滋阴名馔。中医认为:龟肉甘、咸、平,入肺、肾二经,有滋阴补血功效;羊肉也富含营养,有益气补虚、壮阳暖身的作用。龟、羊肉,加当归、党参、附片、枸杞,脾肾双补,增强食疗作用。且一扫龟羊肉的腥气和膻味,芬芳馥郁,软烂鲜嫩。此汤以长沙市火宫殿所制最佳,闻名国内外。

麻辣子鸡

湘菜中的经典。湖南气候潮湿,易患风湿症,因而湖南人形成了爱吃辣椒、生姜的习惯。麻辣子鸡这道名菜,充分体现了湖南的地方特点。颜色金黄,芡汁油亮,质感外焦里嫩,味道麻、辣、香、咸、鲜。

麻辣子鸡以长沙百年老店玉楼东酒家最负盛名。清末曾国藩之孙、湘乡翰林曾广钩登楼用膳,曾留下脍炙人口的“麻辣子鸡汤泡肚,令人常忆玉楼东”的诗句。后经长沙市滞湘酒家的厨师精工细作,味道更佳,民间又流传有这样一首打油诗:“外焦内嫩麻辣鸡,色泽金黄味道新,若问酒家何处好,滞湘胜过玉楼东。”

宁乡口味蛇

口味蛇源于宁乡。宁乡乡村有个胡建民,年轻时做铁匠,后因机缘巧合,半路出家在村口开了家口味蛇店,口味蛇卖得风生水起。更有意思的是几年前胡虽年过半百,却自信宝刀未老,携自己的招牌菜“建民口味蛇”参加全省烹饪大赛,粤厨的技法、湘菜的味道,神秘而鲜辣的汤汁、肥美而韧劲实足的蛇肉,口一咬便能撕成线彰显出深透的火功,一嚼,绝味。折服了评委们夺得金牌。

宁乡口味蛇的热,因辣上瘾。进长沙后,经历了三次用辣技艺变革。先是在茶油、蒜子、老姜爆过的蛇肉中放一把干辣椒粉煨煮收汁吃,后用新鲜的尖红辣椒一切两段煨着吃,煨出一锅红艳火辣,近两年厨师们又玩出个青椒焖蛇,青椒的清香辣再次激活了人们的味蕾,成为湘菜馆的招牌菜,火爆流行。

剁椒鱼头

剁椒鱼头是湘潭的一道名菜。以鱼头的“味鲜”和剁辣椒的“辣”为一体,风味独具一格。特别指出的是此菜所使用的油是茶油。湖南湘潭的剁椒鱼头在大街小巷的大小餐馆酒店都可以吃到。

剁椒鱼头这道菜,也被称作“鸿运当头”、“开门红”,它的来历和清代著名文人黄宗宪有关。据说清朝雍正年间,黄宗宪为了躲避文字狱,逃到湖南一个小村子,借住农户家。这家人很穷,买不起菜,幸好晚上吃饭前,农户的儿子捞了一条河鱼回家。于是,女主人就在鱼肉里面放盐煮汤,再将辣椒剁碎后与鱼头同蒸。黄宗宪觉得非常鲜美,从此对鱼头情有独钟。避难结束后,他让家里厨师加以改良,就成了今天的湖南名菜剁椒鱼头。

酸辣狗肉

酸辣狗肉是湖南风味名菜。中国民间有“天上的飞禽,香不过鹌鹑,地上的走兽,香不过狗肉”的说法。狗肉又有“香肉”之美称。民间还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的谚语,由此可见狗肉的美味程度。

毛氏红烧肉

毛氏红烧肉属于湘菜,是常见的家常菜之一。当年喜欢吃这道菜,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毛家餐馆都用红烧肉来作招牌菜,故美其名曰“毛氏红烧肉”。

毛氏红烧肉和普通的红烧肉有什么区别吗?想知道当年毛爷爷吃过的红烧肉是啥子滋味地?正宗的“毛氏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可以真正做到入口即化。这都要得益于当年的口味,老年的很喜欢酥烂的口感,因此石荫祥大师特意将传统的湖南烧肉改良成了这样。因此要想做出正宗好吃的“毛氏红烧肉”口感,烹煮的时间就是个关键,怕费火、怕费时的同志这道菜就免做了。“毛氏红烧肉”属于复合型的味道,它集八角、桂皮、辣椒、草果、葱、姜、蒜等多种香味为一体,比我们平时所吃的红烧肉多了许多回味。

宁乡口味蛇

口味蛇源于宁乡。宁乡乡村有个胡建民,年轻时做铁匠,后因机缘巧合,半路出家在村口开了家口味蛇店,口味蛇卖得风生水起。更有意思的是几年前胡虽年过半百,却自信宝刀未老,携自己的招牌菜“建民口味蛇”参加全省烹饪大赛,粤厨的技法、湘菜的味道,神秘而鲜辣的汤汁、肥美而韧劲实足的蛇肉,口一咬便能撕成线彰显出深透的火功,一嚼,绝味。折服了评委们夺得金牌。

宁乡口味蛇的热,因辣上瘾。进长沙后,经历了三次用辣技艺变革。先是在茶油、蒜子、老姜爆过的蛇肉中放一把干辣椒粉煨煮收汁吃,后用新鲜的尖红辣椒一切两段煨着吃,煨出一锅红艳火辣,近两年厨师们又玩出个青椒焖蛇,青椒的清香辣再次激活了人们的味蕾,成为湘菜馆的招牌菜,火爆流行。

剁椒鱼头

剁椒鱼头是湘潭的一道名菜。以鱼头的“味鲜”和剁辣椒的“辣”为一体,风味独具一格。特别指出的是此菜所使用的油是茶油。湖南湘潭的剁椒鱼头在大街小巷的大小餐馆酒店都可以吃到。

剁椒鱼头这道菜,也被称作“鸿运当头”、“开门红”,它的来历和清代著名文人黄宗宪有关。据说清朝雍正年间,黄宗宪为了躲避文字狱,逃到湖南一个小村子,借住农户家。这家人很穷,买不起菜,幸好晚上吃饭前,农户的儿子捞了一条河鱼回家。于是,女主人就在鱼肉里面放盐煮汤,再将辣椒剁碎后与鱼头同蒸。黄宗宪觉得非常鲜美,从此对鱼头情有独钟。避难结束后,他让家里厨师加以改良,就成了今天的湖南名菜剁椒鱼头。

子龙脱袍

家的味道作文篇8

关 键 词:北欧设计 道家美学 以无为美 以自然为美 以淡为美

北欧家具在1900年巴黎博览会初次与世人见面时,就以既具现代化又有人情味的展览品在设计界引起轰动。北欧家具设计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为公众的日常生活而设计的理念、民主设计的思想、人文功能主义的信念以及在面临外来影响时对自己的优秀民族工艺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的态度等方面。这一切都将会给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在新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下谋求发展予以丰富、深刻的启示。

道家美学的核心范畴是“道”,“道”不仅是道家最高的哲学范畴、道德学范畴,也是其最高的美学范畴。道家关于美本质及其表现形态的一系列思想,都是从“道”这个核心范畴派生出来的。“道”具有超越一切名相概念的无限性,故道家美学以“无”为美;“道”以“自然”“无意识”为特点,故道家美学以“自然”为美;“道”怀柔处下,恬淡守拙,故道家美学以“淡”为美。这一切又与北欧家具设计理念具有相通之处。

一、以“无”为美

北欧设计并非单纯地强调形式上的视觉美感,更重要的是重视对人心灵的抚慰与寄托,注重设计作品的含蓄不露,从而获得诗意的功能主义美誉。比如丹麦威格纳根据明清圈椅而设计的“中国椅”便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它以实木为框架,将实木制作的背板与扶手联为一体,形成酣畅、具有动感的线条,且过渡均匀而有节制。四只实木椅腿将整体的靠背扶手与座面坚固地连接起来,造型优雅沉静,折射出中国明式家具凝练明朗的风格。

芬兰设计师梵萨·洪格耐曾说:“运用光线,我尊重黑暗;运用声音,我尊重寂静;运用空间,我尊重空无。”北欧设计大师充分尊重以“无”为美的设计理念,既不同于德国冰冷的技术功能主义,也不是单纯追求形式奇特的波普运动。其设计作品含蓄、凝练,给人无限的遐想和回味。它们流露出对人性的关爱、对传统的眷恋、对自然的感激和对生活的热爱。

所谓以“无”为美,是指以“无”为特点的“道”具有无限的美,所以是“大美”“至美”“全美”。这种无限的美存在于“无言”“无声”“无形”“无味”“无乐”之中。

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种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最高的乐声听不到,最大的形象看不见,“道”盛大而无形。“大象无形”即是说,事物最根本的规律既是看不见的,也是不可感知的。这恰好道出了一切高度成功的艺术创造所具有的特征:一切艺术家的杰作,一方面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却又处处显得天然生成,没有人为造作的痕迹,似乎是非人力所能创造的。

以“无”为美的思想,影响深远,源远流长。自魏晋起,它已成为人们生活践履和艺术创作中的美学追求。以“无”为美的道家思想在设计艺术中不是去除所有形、声、名、味,而是以有限的形、声、名、味含藏令人回想无限的博大内涵,从而获得莫大的审美享受。所以,他们更强调设计艺术作品中的意味深远、无拘无束、美不胜收。北欧设计师认为,设计的产品是有生命的,是能够感受到血脉和心脏的跳动的,因而其“线条必须含笑”。他们希望通过物质产品设计能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无疑,这与道家思想强调以有限的形式来蕴含无限美的“无”为美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以“自然”为美

自古以来斯堪的纳维亚人就崇尚自然,他们认为自然万物都有灵性,人和自然是相通的。他们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与欧洲其他国家的人类中心主义有着天壤之别。这种人与自然相和谐共生的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北欧的家具设计,而这一切又与中国道家思想所倡导的以自然为美的思想不期而遇。

北欧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有着长久的冬季,气候反差大。但是森林茂密,水域辽阔的自然环境又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所以北欧的家具设计师们不仅从优美的大自然中汲取灵感,而且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天赋的资源。阿尔托的设计尽量使非人性的技术与亲近人性的自然做到水乳交融。“自然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源泉,它允许我们尽情地发挥想象的翅膀。”因此,北欧家具设计透露出受自然启示产生的温馨的人性关爱。比如博耶森通过设计来发掘产品中的自然天性,使物质产品能更为主动地融入人类的生活,贴近人的性灵。

北欧家具设计师受大自然的启示,在设计中借鉴了动植物造型,使之提炼成抽象的几何形体和风格化了的形式。这些形式来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为设计注入了永恒之美。比如威格纳的孔雀椅、迪策尔的蝴蝶椅、雅各布森的蚁形椅和蛋形椅等。北欧家具设计自始至终体现了以“自然”为美的思想,而这也是其设计最具魅力的原因之一。这与2000多年前老子提倡的“自然”美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子》第25章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道生万物呈现的第一大特征。“无为”则要求人们按自然法则办事,而不要人为地去干预。庄子本着不刻意为美,自然为美的思想,认为“天籁”比“人籁”更美,主张“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到南朝时,刘勰的“自然”又保留了老庄的“无意志”“不强为”的含义,要求文艺创作不要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指出只有出于“感物吟志”之“自然之道”的作品才是美的作品。因此,道家学说的根本特点便是:尊重自然、崇尚自然、效法自然。

以“自然”为美的道家美学在设计艺术中要求作品流露出不刻意为美,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理念,避免人为雕琢的痕迹,使其呈现出自然而然、平淡而意味深远的艺术精神。北欧家具设计体现的自然之美是平和的,不会引起视觉和心灵的骚动和不安,这个深谙享受的民族将大自然的真实、朴素、和谐完美地展现在其设计中给设计平添了一份自然的真诚。

三、以“淡”为美

北欧家具设计的简单、朴实之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民主的观念使得北欧的设计师努力提高公众日常生活的质量,这使得北欧家具设计呈现出平淡而丰富、简约不简单的风格特征。(转第113页)

(接第138页)

北欧家具设计不同于美国的商业设计只注重产品的造型与功能,而是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简单质朴的产品并非随意的设计,事实上,北欧的任何一种设计,上至建筑、住宅,下至家具、玻璃器皿、餐具、拉手等,任何一个细节都是经过了反复斟酌、推敲之后才开始应用。北欧家具设计简单而内涵丰富、朴实而时尚,北欧家具设计并不是一味地追求简单,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同时将更多的文化内涵注入产品中,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体现对传统的依恋,对往事的追忆。北欧人对民主的渴望、对大众化的美的追求、对家的尊重和依恋使北欧的家居用品利落干净、洗练而有创意,既体现了北欧人冷静的人文气质,也映射出“以淡为美”的北欧设计精神。

《老子》第35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第31章:“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老子认为,“无味令人口爽”,而“道”的“无味”之“淡味”超越有限的味,具有无限的全味,无味而无不味,是比世俗的美味高级得多的“胜”“上”之味。到魏晋时期,“淡”作为中国美学的一种理想美范畴正式确定下来。从此,“淡”作为一种审美理想,广泛浸透到人们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

从艺术实践上看,此时的绘画领域诞生了寄托淡泊的山水画,诗歌领域诞生了陶渊明、谢灵运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而作为艺术美范畴的“淡”,不仅要求内容淡泊,而且要求形式平淡而意味深厚,即平中见奇,淡中藏浓,浅中含深,言近皆远。 “平淡”不是“中边皆淡”的淡泊无味,而是“似淡实美”“外枯中膏”等很难达到的美学境界。明清之际,将“平淡”推为艺术美的极致,并对“平淡”美的内涵及创作途径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炫烂之极归于平淡”,这充分体现了古人对“平淡”美的追求。

以“淡”为美的道家美学在设计艺术中更强调内容与形式之“平淡”,内容之“平淡”指作品所表现的意蕴要“淡而远”“淡而厚”“淡而深”,它沉着厚实、丰富深远,却出之以平淡。北欧家具设计艺术的原始情感诉诸本能的直觉,体现在对简朴、平淡的日常生活的深切关怀,对内心世界创造力的向往上。正因为如此,其设计作品具有了“淡而浓”“朴而丽”“易而难”“枯而膏”的艺术精神,既不同于枯淡无味,又不同于丰缛腻味,达到了令人味之不尽的艺术佳境。

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家具制造国和出口国,而家具设计也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利用本民族深厚的文化遗产来武装自己,使其设计能更贴近人的性灵,并折射出更多的文化内涵依然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结合北欧家具设计理念,挖掘中国传统的美学艺术精神,寻找与当代设计的契合之点,将会给中国的家具设计带来一些借鉴与启示。

参考文献:

[1]Chiharu Watabe. Scandinavian Design. Petit Grand Publishing. Tokyo: 2003 First edition.

[2]Charlotte and Peter Fiell. Scandinavian Design. Taschen. Cologne: 2002 First edition.

[3]易晓.北欧设计的风格与历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版.1

家的味道作文篇9

然而,老舍既不是京味文学的开端,也不是京味文学的终结,更不是京味文学的全部。京味文学的内容与外延都是很复杂的。在中国文学史上,“京派文学”与“京味文学”两个术语往往被评论家们混用,但两者实际上是不完全等同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京派”,其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剧作家以及批评家的主要代表冯至、废名、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孙大雨、孙毓棠、林庚、曹葆华、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梁遇春、方令孺、朱自清、吴伯箫、萧乾、沈从文、凌叔华、芦焚、汪曾祺、丁西林、杨绛、李健吾、朱光潜、梁宗岱、李长之等,乃至被许多学者推为“京派”首要代表的周作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外乡人”!只要仔细分析“京派”的作品,我们很容易看出,“京派”注重的是人与整个社会、与大自然的整体关系,而不太注重北京地域的色彩与味道。这与作为京味文学代表的老舍完全不同。在老舍的小说里面有的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地道北京生活的描画、纯正方言口语的传承、鲜活民俗风情的展现。1980年代曾经出版过一套“京味儿文学丛书”,丛书编委会认为“京味儿文学”主要具有这样四个特点:第一,作品中必须运用北京方言;第二,运用北京方言描写北京的人和事;第三,作品中环境和民俗是北京的;第四,发掘北京人特有的素质。按照这个分类,我们可以看出京味文学与京派文学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京味文学进入了新的鼎盛时期,涌现出汪曾祺、邓友梅、王朔等一大批京味作家,并且突破了小说的范围,向综合艺术领域开进,京味话剧(比如《天下第一楼》《北街南院》等)、京味电影(比如《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京味电视剧(比如《北京人在纽约》《雍正王朝》《大宅门》等)相继问世。特别是1990年电视剧《渴望》的播出,将以王朔为代表的“新京味”推到人们的视野前。这些新京味小说作家(包括徐坤、邱华栋、黑马、古清生、陆涛等)将改革开放后北京城市出现的新景观和新北京人的心理特征及时反映到创作中,准确地把握了北京在新的历史时期内的文化形态,为传统京味文学注入崭新时代内容,从内容到形式实现了由传统京味文学到“新京味”的转变。进入21世纪以来,京味文学创作又进入了一个丰收期:在京味小说方面,既包括刘一达为代表的中年作家,他们的京味小说写作努力挖掘北京特有的传统文化对北京人心理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塑造,以及北京传统地域文化在新的城市变化中面临的困境和选择;同时还出现了孙睿为代表的新生代京味作家,他们的“新京味文学”的创作更多地将眼光放在北京都市文学未被发觉的新的空间,丰富了京味文学的表现方式,为京味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京味话剧和影视剧也异常火爆:《茶馆》《全家福》等京味大剧接连上演,《天下第一楼》《五月槐花香》《京华烟云》等京味电视剧走红荧屏,京味文学与影视实现了新的互动。

耐人寻味的是,近两年来文学评论界却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京味文学的未来发展表示忧虑,提出了“京味文学即将终结”的观点。不少学者认为,随着胡同与大院被拆除,北京话被外地方言覆盖,影视和网络媒介为代表的电子媒介逐步取代机械印刷媒介,导致由胡同和胡同文化承载的京味文学必将无可挽回地走向终结。这场学术探讨引发了学界对于京味文学发展前景的重新思考。

如何看待这一讨论呢?在笔者看来,作为一种地域文学的京味文学,它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北京的生活图景和文化特色,而且是整个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精髓。在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有许多宝贵的故都文化资源在渐渐流失,但也应该看到京味文学作为北京文化的一部分所拥有的强大生命力及新的生长点:

第一,不可否认京味文学所依赖的媒介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格局被重塑、建筑形态被变革、传统风俗在弱化、旧人旧事在消逝,京味文学在一定程度上随之“变味”。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媒介所承载的精神却是作为地域文化与地域性格中最稳定的心理因素与文化传统被保留和传承。京味文学依靠着北京文化的延续力而呈现出坚韧、成熟的生命力。北京所赋予北京人的习惯、思维、性情、甚至脾气与喜好作为北京人基本的特质犹如血统一样在一代又一代流传,只是它们以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在不同的人群与阶层中以不同的形式重新呈现。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京味文学所表现和反映的正是北京人的情感、北京的市民生活。只要市民的生活仍在继续,那么对这一地域生活的文学反映必然不会消亡。我们不能否定反映老北京生活的京味是真实的京味,是正宗的京味,而反映新北京气象的京味就没有真实与合法的身份。

第二,从外在影响而言,媒介对京味文学的冲击是巨大的,但这种影响和冲击并不会改变京味文学发展的根本方向,更不会淹没京味文学。当前新元素的介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京味文学的味道,但这并不能够彻底改变京味文学的精神实质。例如,影视媒介的力量挥发确实对于京味文学起到了巨大影响,但并不意味着京味文学的中断;报刊、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在走下坡路,但也必然促使京味文学转向更加富有活力的生存途径。

家的味道作文篇10

在这里,不敬美酒,敬茶。这里没有喧哗热闹,唯有“江南丝竹”和茶香。凡到上海来的外国人,几乎无人不知中国唯一一家专做茶莱的“天天旺茶宴馆”。这儿的老板叫刘秋萍。

刘秋萍的父亲是老茶人。在父亲的影响下,她自幼就爱喝茶,而且凡是有关茶的书她都找来读,并深深地铭记在脑海里。1979年。她从插队的云南返沪,被分配到一家饮食店工作。从洗碗、切菜开始,做服务员,再做副经理、经理。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餐饮业重新红火,生猛海鲜、山珍野味、重庆火锅,乃至各种各样的大排档的油烟和喧嚣,几乎淹没了曾享有世界声誉的海派餐饮业。深受茶文化熏陶的刘秋萍思考着:这能代表中国饮食文化的主流吗?为什么不能以茶文化的底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新特色的茶菜,使之既增加茶肴的营养含量。又兼有高层次文化品味的享受?她决心从自己管理的饭店开始这一探索。

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刘秋萍开始了茶菜的文化创造。可以借鉴的茶菜菜谱基本没有,她只能一点点摸索。终于,她摸到了窍门,找到了配制茶菜的规律:在吸收沪菜、粤菜、川帮菜、潮州菜特色的前提下,创新烹制出各式茶菜。如今已有乌龙茶菜系、绿茶菜系、红茶菜系共一百多个品种,成为上海餐饮业公认的独树一帜的茶菜馆。

1999年6月,在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成立与中国茶道学术研究会召开期间,刘秋萍在北京国宗茶道馆为出席会议的茶界同仁做了一桌精美、丰盛的茶宴。

秋萍绘声绘色地为大家讲解每一道莱是用什么原料、什么方法制作的,这道菜的诀窍在哪里。如“红茶牛肉”,是用红茶汁先将牛肉块煨好,再配以其他佐料烧制,一则是去其腥味,二则使牛肉变得鲜嫩,不会嵌入牙缝。牛肉入口慢嚼,一股浓浓的红茶与牛肉的香味溢满口中。“苏堤春晓”,主料是冬瓜、西兰花、火腿片、青菜、豆腐等。将冬瓜片先在绿茶水里煮开,使冬瓜色泽变成白中透绿,后用高汤煨。这道菜的特殊在于不加味精,只食其自然的菜鲜和茶香……

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增平向人介绍:认识秋萍有10年了,在天天旺品茶、看茶艺表演、吃茶宴、侃侃而谈茶文化,她总是口惹悬河、滔滔不绝,展现她对茶文化的知识。我理解她对茶文化的抱负,更希望将茶文化落实在生活上。秋萍告诉我,她准备出版一本《中国茶宴》,我即送给她一本《茶菜艺术》的书。“天天旺茶宴馆”所推出的茶菜,道道都有幽雅的文学名称,并赋予它文化涵义,从实质上来说,每道菜的色香味和茶的特质搭配都很讲究。吃一顿茶宴,不仅享受它的色香味,还享受了中国优美的茶文化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