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的传承

时间:2022-04-22 15:26:50

道家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的传承

【提要】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道家思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蕴含着丰富道家思想,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其理解往往存在问题。本文结合《归园田居·其一》中的道家思想,对高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道家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正确理解和有效传播。

【关键词】道家思想;《归园田居·其一》高;中语文教学;现存问题

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道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其影响下产生了一批具有道家文化色彩的文学流派,这些文学流派具有丰厚的美学价值及哲理韵味。但道家思想进入教材,不但要体现文学的审美价值,也要求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道家文化中体现的避世思想与现在社会倡导的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是存在矛盾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处理这种矛盾,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问题。因此,笔者以《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为例,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道家思想传承的现实问题。《归园田居·其一》被选入高一教材,这不是高一学生第一次接触道家思想,在这之前,高一学生已经学过了柳宗元的《江雪》、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诗文。在这些诗文中,大部分作品是看不到作者本人的,诗人对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隐逸文化表达近乎一种阳春白雪式的欣赏和向往,这拉开了作者与作品的距离,也拉开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而另一些能看到作者本人的诗,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却比较含蓄,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来表达隐逸之情,没有像《归园田居·其一》一样将归隐弃世之情表现得如此直白大胆。因此可以说,高一学生其实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直面道家文化的避世精神,直面陶渊明隐居田园、脱离官场世俗的人生选择。刚进入高中阶段的高一学生,对理解其中的隐士文化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笔者将结合长沙市怡雅中学的听课记录,和网上的课堂实录,分析其对《归园田居·其一》中的道家思想理解存在的问题。

一、将“追求自由”误解为“躺平无为、消极避世”的享乐主义

笔者以长沙市的一所普通高中学校——长沙市怡雅中学为考察地,分析高一学生对道家文化的归隐精神的认识。这虽不能代表全部高中学生,但也可见一斑,可以发现高一学生在理解《归园田居·其一》中的道家文化还存在一定问题。课堂实录:老师:你怎么理解陶渊明的回归田园?学生:陶渊明是一种“躺平”。(学生针对“躺平”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老师:在中华文化中,儒家的“入世”和道家的“出世”是互补的,这两者精神,在陶渊明身上似乎都有体现,陶渊明是真正的躺平吗?学生:不是!从这段教学实录可以看出,学生将陶渊明“归园田”的人生选择看成追求安逸、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学生理解的“躺平”源自于对“躺平即正义”的一个帖子,主要表达“一种不想作为、无欲无求的心态”。①该帖子现在已经被全部删除,但是“躺平”却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躺平”,很多年轻人对此产生了共鸣,直呼想“躺平”,但“‘躺平’会消磨人的斗志,折损人的精神,让人把普普通通的平常过成浑浑噩噩的平庸,当然也就难谈有更多的自我实现”。②让平常人变成了平庸的人,这不是我们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文化,那么,这是不是《归园田居·其一》中的道家思想所要表达的人生价值观呢?《归园田居·其一》中体现着陶渊明厌世嫉俗、向往自由的思想,但是这种思想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躺平”有着本质的区别。下面主要分两方面来阐释。第一,《归园田居·其一》所体现的“自由”包含着厌世,但并不消极。陶渊明所生活的晋朝极其混乱,“魏晋三百年间,中央政府与门阀世族之间、门阀世族各个不同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异常残酷。”③身处这一社会的陶渊明,选择出仕,投入桓玄门下,但桓玄篡位,违背了陶渊明忠君思想;他追随刘裕,又看到统治阶级为排除异己而滥杀无辜。陶渊明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曲作》中写到:“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他用诗表达对官场的厌恶,那是“心为形役”的压迫感,陶渊明将个体的感受的向往表达得很干脆、直接和不加掩饰。田园隐居并非是陶渊明一开始的选择,而是社会环境与本心的对抗中的选择。这表现了文人的气骨,是以文人的方式对抗世俗,是对政治的不满,虽是“出世”,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入世。“以出世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是朱光潜先生对弘一法师的评价,也是道家思想的体现,也可以以之概括《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思想文化内涵。第二,《归园田居·其一》所体现的“自由”,虽然包含着隐逸,却不是享乐。其“隐”的目的是为心灵留下一块栖息的净土,“逸”表现出其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知道,魏晋时期的田园生活并不是那么美好,根据《晋书》卷二六《食货志》记载,当时农民的土地分配为“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晋朝实行占田制,“占田不仅承认官吏与农民在占田数量上的差别,也规定了二者承担国家税赋上面的差别,官吏不仅比农民税赋轻,还免除了徭役……”④陶渊明所拥有的“方宅十余亩”是不算多的,在这里,我们若是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做官远比归园田要好得多,而陶渊明为了心灵的自由和人格尊严的独立,仍然选择归园田,表现了对世俗观念的打破,这是一种与“功利”相对的“逍遥”的境界。我们学习陶渊明,也并不是学习他的“回归园田”,而是学习他坚守自己为人的准则,坚守文人的骄傲与尊严,在黑暗而强大的社会中,守“拙”,守“静”,守住了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我们不能把道家思想简单地理解为清净无为,脱于尘世,我们要崇尚的不是“归园田”的本身,而应该看到“归园田”背后的精神价值和勇气,道家文化体现的出世精神。同时,道家的“出世”是一种精神,但并不是消极无为,他“避世”却不消极。

二、以儒释道,以儒家思想代替对道家思想的理解与传播

在许多中学教师的心中,道家思想太消极了,不适合在中学语文课堂中传播,他们对道家文化避而不谈,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取代对道家思想的理解。比如在网上的一篇教学实录:老师:放弃了自己年轻时的志向,最终选择归隐。你觉得陶渊明的选择正确吗?如果你觉得不正确,那么你能为他提供怎样的建议?或者说他还可以做怎样的选择?(学生讨论)学生:我觉得不能苛求陶渊明。“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在官场当然应尽自己的努力为百姓谋福利,努力改变官场昏暗的状况,但是如果力量有限,不能做到,独善其身,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很多就是按孟子的话来做的。……教师围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进行教学。⑤陶渊明在面对灰暗、混乱的政治社会时,个人的抱负已经无法实现了,转为选择“归园田”。这似乎体现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的价值判断,其实不然。笔者认为,用道家思想去认识可能会更贴切,其原因在于:第一,我们从《归园田居·其一》的创作背景可以知道,这首诗是陶渊明41岁辞去彭泽县令之后的作品,“41岁后的陶渊明,可谓陶渊明的晚年阶段。就其基本思想倾向而言,我们倾向于认为晚年时的陶渊明已经是一个完全的道家信徒了。道教思想成为陶渊明思想的核心部分。”⑥第二,从诗歌内容分析来看,陶渊明在文中所体现的心境更符合“崇尚自然”的思想,官场政治生活的失意,并没有让他卷入一种低沉、愤恨的儒家学者的惆怅中,相反,陶渊明获得了一种解脱感,一种羁鸟归林、池鱼归渊的解脱感。这时,他对权力已有一种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了,逃离世俗社会的名利场,让他感到了解脱和自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直接点明回归田园生活,“守拙”,书上注释为“坚守愚拙的本性,即不学巧伪,不争名利”。与“拙”相对的是“巧”,“巧伪”就是虚浮不实、不真,却又是官场中必备的生存技能。陶渊明“守拙”其实守的是一种“本真”的人格品质,也是对纯真、不伪的自然人格的回归。所以,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归隐不同于儒家学者因怀才不遇而选择退隐的心态。韦凤娟(1994)曾评价陶渊明身上所体现的文化是一种不同于“关乎国家社稷、人伦纲常、政教风化、经济仕途,有着鲜明的社会功利性的载道文化”的“闲情文化”或“闲适文化”,“把超越社会功利、追求人生的审美境界、注重个体的精神需求、以个体精神的逍遥自适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文化模式”。⑦综上,我们还是认为《归园田居·其一》所体现的隐逸文化是一种道家思想。大多教师把它当儒家文化来解读,主要是认为道家文化太消极了。其实不然,道家思想所追求的是“顺其自然、顺心而为”的逍遥境界,其对立面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士大夫精神,这两者虽有矛盾,但个人在矛盾的融合中得到了发展,中国的文人也在“进”与“退”中得到心灵的安放。这是时代赋予道家文化的积极意义。同时,道家文化本身,也有其积极思想。“‘道’的主要特性——‘无为’,就绝不是消极避世、保全自身的价值观念,而是蕴含着‘功遂身退’的大智慧。”⑧不入世,则无所谓“退隐”,而入世的目的不在于世俗的观念,而在于“道”家学者本心的选择,这是一种无功利心得。所以,只有道家学者的“隐”才能达到“安然自处”的逍遥自在。

三、结论

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高一的学生的理性思维还不够成熟,知识面还不够丰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正处于发展中,学生对于道家文化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许多老师存在着引导不到位或对道家思想文化避而不谈等现象。本文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概括了当下语文课程中传承道家文化的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针对学生理解层面概括的问题;一个是针对教师教学概括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虽然不全面,但是有一定针对性,希望能对以后的道家文化传承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李斯祺 左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