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学科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1 22:22:06

六年级数学学科论文

六年级数学学科论文篇1

关键词:马扎诺教育目标新分类;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

一、马扎诺教育目标新分类学理论介绍

马扎诺教育目标新分类学是由美国教育改革家马扎诺博士提出的。其理论基础是有关人的学习行为模式的认识。该模型是三个思维系统和知识领域四个部分所构成。其中,三个思想系统即自我系统、元认知系统和认知系统。马扎诺在人的学习行为模式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二维模型:一维是认知心理活动的加工处理层次,共有6个层次,分别为信息提取、理解、分析、知识应用、元认知系统和自我系统,其中信息提取、理解、分析和知识应用属于认知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另一维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领域,即信息、心智程序和心理动作程序。

二、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六年级教科书习题的调查研究

发展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已经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推理能力得到发展。思维的发展是由低一级水平向高一级水平逐级过渡,这种发展顺序也是无法更改的。因此,在设置学习任务时,也必须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

(1)“提取”层次的比较与分析。“提取”在各年级习题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较高。马扎诺认为“提取”主要包括再认、回忆和执行三过程,各年级习题的“提取”层次中,很大一部分是对知识的执行,主要表现为计算、运算方面。小学数学高年级的学习任务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运算,增强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加强算法的运算能力。因此,五年级、六年级习题中“提取”层次所占比重较高,符合了小学数学高年级学习目标。

(2)“理解”层次的比较与分析。习题的“理解”层次随着年级的升高,其所占比重也在增加。理解在在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和表征的形式生成新的知识,有利于存储到工作记忆中。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因此,“理解”所占的比重也需要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特点逐渐增加。由此,五年级、六年级习题中“理解”所占比重逐步增加,符合了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3)“分析”层次的比较与分析。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习题的“分析”层次比较低,而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下册习题的“分析”却明显比较高。五年级下册习题的“分析”层次高于五年级上册习题的“分析”层次,六年级上册习题的“分析”层次高于六年级下册习题的“分析”层次,这符合了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四册习题的“分析”层次并没有逐步提高,而是呈曲线发展,这与思维发展规律有偏差,可能在习题编制上存在一些不足。

(4)“知识运用”层次的比较与分析。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习题的“知识运用”层次高于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下册习题的“知识运用”层次。与“分析”层次相似,在习题的“知识运用”层次上,并没有逐步增加,而是呈曲线发展。这与思维发展规律存在偏差,在习题编制上可能存在着一些问题。

(5)“元认知”层次的比较与分析。“元认知”层次在四册教科书习题中所占比重都比较低。但“元认知”对监控学生自我学习内容、评价学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因此,各年级习题中“元认知”所占比重低,需要引起注意。

(6)“自我系统”层次的比较与分析。“自我系统”层次在四册教科书习题中所占比重都很低。马扎诺认为,自我系统决定着学生是否会开始这项任务以及投入多少精力到任务中。在数学习题中,对这一部分的体现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目前教科书中的习题所占比重低。但这一部分需要提高关注度。

三、结论

通过对教科书的分析,思维的元认知系统和自我系统在五年级、六年级四册习题中所占比重都很低,需要在这两方面进行重视。在四册习题涉及的认知系统中,各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发生变化,但“提取”和“理解”一直处于较高的比例,需要加大认知系统中的“分析”和“知识运用”水平的比重。

四、建议

(一)适当减少提取水平的题目,增加高认知水平的题目

目前小学教科书习题中涉及高认知水平的比例很低,仅占习题中很少的一部分,涉及“提取”水平的比例远远高于高认知水平。这就会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问题,从而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高认知水平既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更是目前学生最为缺乏的,需要重点培养的。因此,适当减少提取水平的习题,增加高认知水平的习题显得格外的重要。更加注重对问题的“分析”水平和“知识运用”水平,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习题应加强元认知系统所占比例

北师大版的整理与复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空白部分,这相对于人教版的整理与复习内容,这部分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的。留足空白,让学生运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并根据所学的知识自主创造习题,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解决。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予学生自我消化、自我揣摩知识的空间,能够让学生检查所学知识是否存在问题及查找出问题的所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考虑到小学生缺乏一些知识总结方法,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但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要让“指导”变成“指挥”。

(三)习题应加入学生的情感状态

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布置作业。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思维发展要求,也即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设计不同的作业,达到因人而异。

第二,转变传统的学生只能做作业的观念,鼓励学生为自己设计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参与习题的设计,自己为自己布置作业。

参考文献:

[1]盛群力.21世纪教育目标新分类[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六年级数学学科论文篇2

关键词:听力能力;现状调查;大学英语

作者简介:杨剑波(1974-),男,河南济源人,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河南开封475001)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154-02

国外的听力教学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听力由过去认为的被动活动转变为如今所认可的一种主动的过程,对听力研究的重点从以往的只重视听力的结果到囊括听力的过程。[1]在我国,听力教学一直是一个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问题。目前,大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被放在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外语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听力教学。本文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对象展开调研。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样本,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问题如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听力能力是否能达到教育部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中规定的听力能力要求;大学生对听力能力的自我评估是否与客观测试的结果一致;同一级别不同学习者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能力差异,不同年级的学习者是否存在听力能力的差异;根据调查结果,提高听力能力的对策有哪些?

二、研究设计和过程

1.研究对象

用于本研究的97名研究对象均是来自河南大学非英语专业的本科学生,其中包括50名大一学生(2010级)和47名大二学生(2009级)。他们分别来自全国的不同省份,均从参加选课的视听说班级中随机抽取出来,专业各不相同。该研究初始调查对象为100名,在大二组调查过程中,有2名学生因故未参加六级样题的听力测试,1名学生听力能力测量表只填写了一半,故从研究对象中去除。

2.研究工具

听力能力的调查分为一个听力能力自测表和一个听力测试卷。听力能力自测表根据教育部《教学要求》中的学生英语能力自测表中有关听力的部分改写,共设计了14个听力方面的能力描述,涵盖了一般能力要求和较高要求,每一个描述后面都有5个分值可供选择,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分值。听力测试卷采用的是2006年公布的四级考试样题和六级样题。根据考试大纲,四级考试听力理解部分要求考生达到《教学要求》中的一般要求,六级达到较高要求。

3.数据收集

该调查和测试在视听说课堂上分两次进行,数据收集者为课题组成员,被调查者均在语言实验室上课。调查者在课堂上先发放听力能力的测量表,要求被调查者如实填写,并声明该调查结果和最终的课程成绩没有关系。调查结果收齐后,学生戴上耳机开始四级样题听力部分的测试,教师告知该测试结果将计入课程成绩。一周后,课题组在同一地点使用六级听力样题对同一学生群体进行了第二次听力测试。

4.数据分析

资料收集后,听力能力自测表的结果直接输入电脑。听力测试卷客观题部分使用机器评卷,听写部分采用人工双评的办法进行评卷。四级样题和六级样题的成绩分别进行统计,然后输入电脑。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了统计。

三、结果与讨论

1.听力能力自评统计

学生听力能力自我评估得分统计表明,他们经过一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后基本上可以达到《课程要求》中规定的基本能力要求。2010级在调查问题1(我能听懂英语授课,并能根据要求进行讨论、发言)、2(我能听懂与所学内容相关、语速稍慢的对话、短文、报告等音像材料,并能理解其要点)、4(我能听懂指示语,如指路、如何做某事、操作指南等,能听懂数字、时间等)、5(我能听懂讨论的主题,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项的均值都超过3.0,这表明学生整体上认为他们基本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与所学内容相关、语速稍慢的对话、短文等音像材料,并能听懂指示语,如指路、如何做事,能听懂数字和时间等。

调查还显示,二年级学生对自己听力能力认可度总体高于一年级学生,2009级的第2(我能听懂与所学内容相关、语速稍慢的对话、短文、报告等音像材料,并能理解其要点)、3(我能听懂慢速英语节目,如新闻、科学报导、历史故事等)、4(我能听懂指示语,如指路、如何做某事、操作指南等,能听懂数字、时间等)、5(我能听懂讨论的主题,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7(我能听懂英语谈话或讲座,能理解要点和细节)项的平均分均高于一年级组,这表明大二的学生总体上认为自己能大致达到《教学要求》中的基本要求,如第3项,“我能听懂慢速英语节目,如新闻、科学报道、历史故事等”。但在更高能力要求方面二年级组的均值反而低于一年级组,如2009级的11(我能听懂语速正常、内容稍长的对话、短文、报告等,并在其结构复杂、观点较为隐含时也能理解其要点和主要细节)、12(我能基本听懂语速正常的英语国家广播及电视节目,如新闻报道、访谈、讲座、电影、电视剧等,并能掌握中心思想,抓住要点)、13(我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14(能听懂涉及专业知识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并能理解其中阐述的事实或包含的较为抽象的概念)项得分的均值都低于2010级该项的均值。笔者认为,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和学习领域的扩大,大二组的学生普遍对自己英语听力能力有了更准确的认识。

2010级平均得分2.385,2009级平均得分2.6193。二年级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听力能力评估略高于一年级组。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2010级和2009级的显著性水平为.000,表明各个级别中被调查个体对自身英语听力能力的认识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2.四级听力样题测试成绩比较

四级听力测试的成绩总分为35分。一年级组平均得分为20.33,得分率为57%,二年级组平均得分为26.75,得分率为76%。一年级组得分率较低,离考试大纲规定的能力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二年级组得分率较高,基本上达到了考试大纲和《教学要求》规定的能力要求。实际上,根据课题组的个别访谈,所调查班级的学生在第三学期末举行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约半数的学生得分超过425分(报考六级的资格分数线),这与本调查的结果相符。

表1显示,F值为.879,显著性水平为.629,这表明一、二年级学习者在满足考试设定的听力能力方面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3.六级听力样题测试成绩比较

六级测试样题的满分也是35分。一年级组平均得分为17.66,平均得分率约50%,这表明一年级组的学习者尚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和六级考试大纲中听力能力的较高要求。二年级组平均得分为19.97,平均得分率约57%,这也表明,二年级组的学生中至少很多人尚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和六级考试大纲中听力能力的较高要求。

在六级和四级的测试中,二年级组的平均得分均好于一年级组,证明二年级组的听力能力普遍好于一年级组。

表2显示,在六级样题测试成绩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中,F值为.908,显著性水平为.559。

两个年级的学习者在达到《教学要求》较高能力要求方面也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但是,六级测试结果比较的显著程度要比四级测试结果比较的显著程度显著,证明一、二年级在听力能力方面确实存在差异。

四、提高听力能力的教学对策

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和听力能力现状,本文主要从听力教学方面入手讨论提高大学生的听力能力。

1.加强听力微技能的培养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听力理解微技能的培养。H.D. Brown(1994)从Richards等人的论著中归纳出了17种听力理解微技能。[2]例如,预测能力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听力微技能。预测能力的培养包括多个方面。在开始听力训练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每一次听力训练的目的和要求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带着问题和任务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听力训练活动中去;教师也可以从语音语调上训练学生的预测能力。另外,猜测词义的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听力微技能。听力理解中有些词汇对听力理解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有时完全可以根据听力材料所涉及的话题、上下文和背景知识等对生词的意义作出适当的猜测。

2.重视听力策略的训练

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对听力策略与听力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和论证。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建议或尝试将听力策略融入课堂教学。一些研究表明,学生如果能有效使用听力策略,听力水平就会有明显提高;听力成绩优良的学生通常能有效地结合使用元认知和认知策略。[3-6]一些研究者尝试将元认知和认知策略训练与外语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其中比较权威的是Vandergrift(2004)设计的以训练学生使用听力元认知策略为主的课堂教学步骤,如表3所示。[1,6]

因此,科学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听力策略的培训,不失为提高听力教学效果和学生听力水平的有效方法。

3.注意把听力教学与其他技能教学相结合

听、说、读、写是人类进行正常语言交际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听力理解在人类语言交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语言习得角度看,人类对语音或语言成分的听辨是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而且听力理解能力对其他语言技能的获得和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听力能力的培养与其他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并以听力技能的培养促进其他各项技能的提高。

4.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设备和学习条件

一些研究表明多媒体技术为外语课堂的整合提供了物质平台和理想的教学环境,基于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的确优于传统的单一课堂模式。在听力教学中使用视听材料可使声音和图像相结合、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语言和情景相结合,对视觉型、听觉型、感受型等各类学习风格的学生都是有益的。[6]目前许多高校都有比较先进的多媒体教室或网络语言实验室,教学者应该充分利用其中的设施,并指导学生学生有效利用这些现代化条件进行听力的自主学习。

五、结论

本研究使用调查问卷和测试的方式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低年级阶段的英语听力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听力能力,在二年级阶段,多数学生能够达到《教学要求》所设定的基本能力要求,但离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不同级别的学生在听力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二年级组整体上的听力能力高于一年级组。

大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要从多个方面加强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外语听力教学作为应用语言学科的一个领域,在语言理论和语言应用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更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认识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对策,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Vandergrift L.Listening to learn or learning to listen?[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4,(24):3-25.

[2]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M].Englewood Cliff,NJ:Prentice Hall,1994.

[3]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蒋祖康.学习策略与听力的关系――中国本科学生素质调查分析报告之一[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53-60.

六年级数学学科论文篇3

为充分展示我市科技工作者近年来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促进我市学科发展和学术繁荣,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献计献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我市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根据《**市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决定举办**市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征评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范围:

**市市属、县(市)区属各学会、协会、研究会会员;有关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

二、征文内容:

理、工、农、医等自然学科、交叉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创新观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

三、征文要求:

1、参加本届优秀学术论文征评的论文是本人于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在有关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或市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过的论文。

2、参加评选的论文由各学会在本会评选择优的基础上,向市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推荐上报;县(市)区参评论文由当地科协组织初评后,报送市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有关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论文由所在单位签署推荐意见后,直接报送市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3、所报论文一式四份(A4纸打印件)。电子版论文在主题中须标明所属学会、姓名、论文题目发至yckpw@。

4、论文报送截止日期:2007年9月30日

四、评选标准:

1、选题新颖、科学,有独特见解,有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实用性。论点明确、鲜明,紧扣主题。

2、论证充分严密,论证过程符合逻辑,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简练。论据准确可信,理论材料引用要具权威性,有针对性;事实材料的引用要真实,且具典型性。

3、论文要认真分析、研究工作中的经验、问题、规律和对策,在理论上有一定深度,在实践中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结论的得出自然合理,表述明确严谨。

五、评选与奖励:

1、论文按卫生、农业、教育、综合分为四个学科,聘请有关学科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参评论文的评审。

2、评选出的优秀学术论文由市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科技领导小组组长为市政府市长)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六、组织工作:

为确保本届优秀论文征评活动顺利开展,成立**市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

**市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市优秀学术论文奖评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不断促进人才成长、学科发展、学术繁荣、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银战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优秀论文奖的评选坚持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并重及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和经济的结合,繁荣我市的科技事业。

第三条**市优秀论文奖为市级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第二章组织

第四条成立**市优秀论文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评委会)。市评委会由市有关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自然学科、交叉学科(或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学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组成。

第五条市评委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评审工作的日常事务。办公室设在**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

第三章申报

第六条凡在**市的科技工作者和学会会员的论文均可申报,与外市人员合作的论文,我市科技工作者必须是第一作者。外市作者受我市有关单位委托承担我市有关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申报,但要提供委托方的证明。

第七条**市优秀学术论文奖每两年申报评审一次。申报参评的论文是评审年限范围内在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的。

第八条申报参加**市优秀学术论文奖的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准确、语言简炼、逻辑性强。

第九条凡要求参加论文评审的学会会员及有关科技人员,必须由论文第一作者提出申请,并详细填写申请表,学会会员可向所在学会申报,没有参加学会的科技工作者可以直接向市评委会办公室(市科协)申报。

第十条数人合作的论文,申报作者最多不超过5人,署名次序应与时一致;以协作组、课题组申报的论文,必须署主要完成人名字,人数不超过5个。

第四章标准

第十一条**市优秀学术论文奖采用等级制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项数额根据论文申报情况而定。

第十二条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标准为:

(一)凡在理论上、学术上处国内先进、区内领先地位,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论文;或对本学科发展有重大学术价值的论文为一等奖。

(二)凡在某一研究领域中有创新的观点,其学术水平属区内先进、市内领先地位;或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论文为二等奖。

(三)凡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观点,其水平属市内先进、行业领先地位;或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能产生一定影响的论文为三等奖。

第五章评选

第十三条评审工作按专业评审组(初评)和市评委会(终评)两级进行。所有申报论文均需逐级参加评审。

第十四条专业评审组(或学会)对论文进行认真审阅,并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推荐一、二、三等奖。每篇论文按水平高低,得票多少列出顺序。

第十五条各评审组(或学会)在初评的基础上推荐报送一、二、三等奖各若干篇,其中一等奖不超过申报论文总数的10%;二等奖不超过总数的20%;三等奖不超过总数的30%;

第十六条市评委会根据专业评审组(或学会)推荐,对一、二、三等奖进行终评,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得票超过评委的半数方为有效。

第十七条评选获奖的论文将通过有关媒体公示。

第十八条专业评审组评出的一、二、三等优秀论文在向市评委会推荐上报时应附下列材料:

(一)收到全部参评论文目录清单1份(论文清单应包括专业评审组名称、论文题目、作者姓名、职称、单位);

(二)评审组人员名单一份,投票结果材料l份;

(三)论文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封面(要有刊号)及目录l份;

(四)论文申报表、评审组评定等级、评语及论文各一式4份(论文一律用中文书写)。

第六章奖励

第十九条**市优秀学术论文奖本着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优秀论文奖由市科技领导小组发文公布,并向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

第二十条市评委会办公室向获奖者所在单位书面通报获奖结果,存入个人档案,作为论文作者考核、晋升、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及参评各种奖励的依据之一。

第七章纪律

第二十一条凡申报人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及多头评奖的获奖者,由市评委会撤销有关奖励,收回证书和奖金,并通知其所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获奖论文因知识产权、署名权等引起的纠纷,由获奖者承担责任。

第二十三条市评委会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评审纪律,认真执行评审标准,坚持质量第一和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团结协作,秉公尽职,按时完成评审工作。

第二十四条评审人员如有行为,一经发现立即撤销其评审资格。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市评委会负责解释。

六年级数学学科论文篇4

我校原属于厂办子弟校,2005年企业与学校分离,开始归属于长春市教育局。当时学校状况是校舍陈旧,教师观念相对比较落后,无论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办学理念上,我校都与其他市属学校有一定的差距。面临严酷的竞争,改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务之急。所以,我校本着“科研兴校”的理念,开始走上了以科研促进教师成长,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道路。

1.小课题来源

2006年“十一五”课题立项,为了改变当时科研与教学两层皮的问题,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都要根据学校的主导课题选择一个子课题进行研究,将研究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组内教师在子课题的研究中都承担相应的任务,这是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最初尝试。比如主导课题“中小学过渡期衔接教育的研究”要求六七年级教师从学科教学、学生管理、学生德育、学生心理等方面进行衔接研究,六七年级教师选题如下:

六七年级学生自主管理方式衔接的研究;六七年级(语文)学科知识衔接的研究;六七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衔接的研究。另一主导课题“小学生有效评价方式的研究”,在教学评价方面分学科、分年段分配任务,数、语、外、音、美、体六大学科教师参与了课题的研究,以数学学科为例,低年段数学教师选题有以下几个:低年段数学课堂评价语言的探索;低年段数学课堂学生自评方式的探索;低年段数学作业评价方式的探索。

学校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相应的任务,有些老教师觉得独立承担有困难,就与同年段教师共选一个主题进行研究。

2.研究过程

学校要求同学科教师每周都要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集体备课是同学科同年级老师在一起,探讨每一章节教学内容和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集体教研是整个学部同学科教师在一起,以学科主题研讨和教研课两种形式为主,将教师在日常教学和课题探索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研讨主题,以课例的形式进行研究探讨,通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由学科组再次组织课例展示并研讨,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形成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一些古诗在中学再次出现,比如:《浣溪沙》《龟虽寿》《观沧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滁州西涧》《登幽州台歌》《春望》等。在新课程标准中,各学段内容统一编排,那么,教科书知识重复出现其编排的意图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尺度,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整合与拓展。基于此,在中小学知识衔接研究中,语文教师将“古诗教学的衔接研究”作为学期研讨主题。中小学语文教师首先互看教材、课标,研究课程标准对于不同年级古诗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学生将达到什么目标。然后,根据不同的年段目标对该年段古诗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将问题集中在教研会上进行讨论研究,确定同一首古诗在小学、中学不同的教学重点、形式、衔接的关键,在具体操作中及时收集资料,逐个问题破解,不断总结经验,并选择典型课例进行对比观摩,最后形成中小学古诗衔接教学模式。

以《春望》为例,其在五上教科书与七下教科书中同时出现。经过中小学语文教师共同研究,确定了《春望》这首诗在不同年级的教学重点和要达到的目标:五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重点在于识写生字,理解与感悟诗情,朗读背诵诗句。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这样的要求就很容易达成,所以要重点放在对语言的感悟、对情感的理解上。教师在教学时,将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为课堂拓展内容,让学生从作者的这两首诗中更加透彻地领会诗人的爱国情感,一悲一喜,把一个爱国诗人的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七年级下册学习《春望》的时候,首先就是了解学情,根据学生对这首诗已经了解诗意、初步感悟诗情的情况,确定七年下《春望》教学目标,重点就在于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领略诗情,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同时领略古诗词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拓展内容应该更宽,除了对杜甫的爱国诗篇进行赏析、品味外,还要以诗歌、短文等不同的形式写下自己的感受,真正地学语文、用语文。

3.成果形式

在学科组的集体教研当中,教师实实在在对问题进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位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思想观念都有很大的转变,研究意识与研究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小课题成果以课例、叙事、案例、论文、校本教材、评价工具等不同形式呈现,学校收集教师关于小课题研究的文章,制作了案例集、论文集,以记录教师在小课题研究中理念与行为的不断变化。

校本教材方面如语文学科王伟老师主编的《偏旁部首情节识字》,语文教师共同编撰《诵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英语教师分年段编撰的《每日一句快乐英语》,数学教师编撰的《天天动脑我聪明》等。

评价工具主要有各年段各学科课堂评价表、评价栏、评价标准等。

二、深入研究,规范管理

在对小课题初步探索阶段的总结中发现,一些教师对小课题研究方法还不得要领,对小课题的研究缺少深度,在管理上也有很多的不规范之处,因此,学校从2009年开始,加大研究力度,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小课题研究过程。

六年级数学学科论文篇5

关键词: 六安市 城区初级中学 体育现状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城区教育发展是国家现代化教育根本之一。根据资料统计国家初级中学约20%在城区,城区学校体育是城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它直接关系到城区体育普及和国家竞技体育资源早期储备,直接影响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由于城区初级中学体育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行为和推动城区社会体育开展均有特殊作用,因此调查城区初级中学体育发展基本现状,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也能够为均衡匹配地区教育资源,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优质服务。

目前,六安市约有10.9%的初级中学在城区。这些学校体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城区学校教育的“短板”,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化,就必须同步发展城区初级中学体育,将初级中学体育工作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之一。本文是在六安市教育局的“六安市义务教育统计表(2011—2012学年度)”和我们实际抽样调查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旨在找出影响“六安市城区初级中学”(下文简称城区初级中学)体育发展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推动城区初级中学体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服务。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调查统计,将六安市的3区5县:金安区、裕安、叶集实验区、舒城县、霍山县、金寨县、霍邱县和寿县的44所城区初级中学作为研究对象(“城区初级中学”是指地处市区、县城内,归属市、县教育局管理的初级中学,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拥有七、八、九年级的学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需要,查阅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2学年度《六安市义务教育统计表》、《体育统计方法》和相关期刊等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发放问卷为《六安市城区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组集体设计的2类问卷,即《六安市城区初级中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和《六安市城区初级中学体育管理体制及运作方式问卷》。调查的问卷内容涵盖:体育师资力量、场地器材、学校体育管理、对学校体育发展建议等。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和调查得到的材料事实的可靠性,课题组分别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为使问卷发放对象更具全面性,抽样涵盖六安市的3区5县的44所城区初级中学。发放问卷共88份,回收86份,回收率97.70%,有效问卷85份,有效率96.6%;发放区、县级教育部门主管负责人问卷10份,回收1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份,有效率100%。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能满足本研究需要。

1.2.4数理统计法

根据课题研究需求,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六安市城区初级中学概况

截止到2012年6月30日,六安市城区初级中学共44所,共有1056个班,在校生71808人,平均每班68人。城区初级中学约承载着六安市义务教育初中阶段27%的任务。要实现六安市教育现代化、学校体育现代化,必须保障城区教育发展和学校体育发展。城区体育教育问题得到解决,六安市体育教育问题就能解决近三分之一。

2.2学校体育师资总体情况

2.2.1城区体育师资基本情况

城区初级中学专职体育教师177名。其中男教师131名,女教师46名,具有教师资格的为100%。城区初级中学专职体育教师中,女教师与男教师的比例约为1∶3,表明男、女体育教师比例较为合理。

2.2.2城区体师生比

截止到2012年6月30日,城区初级中学专职体育教师,平均每所学校约有4名,体育师生比约为:1∶406,每名体育教师平均承担约为6个班体育课。若每班每周按照国家规定的3节体育课,每个体育教师每周教学为18节。理论统计得出城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课时数较多。

2.2.3城区体育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状况

据表1统计表明:城区专职体育教师年龄按照30岁以下、30到39岁、40到49岁和50岁以上的教师,分为4个年龄段,从表1统计得出在40岁以下的人占总数75.2%,反映出体育师资队伍年较为轻化特征。年轻教师已经成为城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主干力量。加强对年轻教师培养是六安市初级中学体育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基础,是六安市今后促进学校体育现代化主要任务(见表1)。

表1 六安市城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年龄结构统计表

据表2统计表明:城区初级中学专职体育教师中出现研究生学历,这是一个很好的信息,虽然只占5.1%,但这是城区初级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学历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学校体育现代化进程中,代表体育教师学历进步的方向。目前城区初级中学专职体育师资队伍中,有本科学历的教师约为74.6%,这是多年来六安市在师资培养和学历建设方面共同作用结果。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学历的提升,与六安市教育发展要求保持同步,是改善和加强城区初级中学体育师资队伍素质与质量重要内容。

表2 六安市城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学历结构统计表

据表3统计表明:城区初级中学专职体育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较少,比例较低仅占10.1%,但他们是城区初级中学体育学科的先锋;职称主要集中在中一、中二两段上,共占有75.2%;然而初级职称也只占14.7%,由此分析可以得出:城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基本合理,能够可持续发展。

表3 六安市城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统计表

2.3城区初级中学场地器材基本情况

本次对场地器材配备调查是对照教育部:教体艺2005(10)号文件要求进行的,对总共42种场地器材进行了逐一调查统计,按文件规定的最低配备标准、参考当前市场价格,补齐场地器材的缺口,所需资金约6810万元(人民币),反映出城区初级中学场地器材的缺口巨大。城区初级中学体育场地的情况,就“生均面积”指标分析表明,城区初级中学生均面积为2.1平方米,有标准田径场的学校约占91%以上,学校有标准塑胶跑道田径场的只有10所,约占23%,而且运动场地也多以煤渣质地为主占77%,但是没有一所学校有室内场地(体育馆)。体育场地是进行体育教学的最基本条件,城区初级中学体育场地器材条件较差,问题解决已经迫在眉睫。

2.4城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学情况

2.4.1体育课程开设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教育部:教体艺2005(10)号文件的规定,初级中学每周应开设3节体育课,然而城区初级中学体育课开课现实情况与教育部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据表4统计表明:目前还存着极少数学校不开体育课或每周开1次体育课。比例虽小,但也是不正常的;另外,城区初级中学由于受到场地器材的等条件限制,加上雨、雪天气影响,实际体育课上课情况更是不为人知;城区初级中学也同样面临升学压力,据调查:体育课经常被其他课占用,尤其是初三年级更为严重,这一现象与国家教育文件精神是相悖的,与当今素质教育是不相协调的,应当引起市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督查部门高度重视。

表4 六安市城区初级中学每周体育开课情统计况表

2.4.2体育课教学规范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城区44所初级中学能够参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据开课学校有38所,占86.4%;以《体育教学大纲》为据开课学校有6所,占13.6%。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执行情况:城区初级中学约有86.4%的学校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13.6%的学校没有执行。在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校中,六安市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约为86.9%,而优秀率只约为12.6%。国家教育部早在2004年9月就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调查结果表明城区初级中学的体育课程教学规范情况与教育部的要求也有一定差距,必须改进和提升。

2.5体育课外活动开展情况

2.5.1体育课外活动开展

据调查统计:城区初级中学每周开展体育课外活动课的校均次数为:初一2.2次、初二1.6次、初三0.4次。课外活动的次数随年级的增长,逐年下降。尤其是初三年级课外活动次数减少更是严重,根据统计分析得出:受“应试教育”影响,由于中考邻近,复习应考时间就占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这种现象与体育课开课随年级的增长而逐年下降情况是相同的,表现出“应试教育”是体育课外活动主要阻碍原因。城区初级中学“应试教育”现象较为严重,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没有真正得到重视,其作用根本没有完全发挥。

2.5.2学校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练习情况

调查表明:城区初级中学每天开展课间操练习情况也是不好,绝大多数学校没能够坚持每天做课间操,每天1次和每天2次课间操的学校比例只有31.8%和25.0%,而没做的占43.2%。分析做课间操情况不好的原因,一方面,学校没有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主管部门监督措施不力。另一方面,部分学校没有把做课间操列为全校性集体活动和校园文明建设等日常工作。城区初级中学眼保健操开展情况也较差,有56.8%的学校没做眼保健操,只有43.2%的学校每天做1次眼保健操。中国学生体质调查数据表明:国家学生“眼健康”情况十分堪忧,眼睛近视率随年级的增长而增加,已经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同时呼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学生“眼健康”。从城区初级中学做眼保健操的情况分析,保护学生眼睛健康措施要加大力度,各校要坚持课间开展眼保健操活动。

2.5.3体育训练与竞赛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城区初级中学开展课外体育训练基本不好,有校运动队的学校仅有4所,占9.1%,学校进行体育运动竞赛情况较差,虽然每年都开体育运动会,但学校运动竞赛频率较少,每校年均仅有1.1次,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气氛也不够活跃,青少年活泼的生命力得不到展现。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数量更少,仅有1所。学校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开展还需进一步加强,因为学校体育训练和运动竞赛开展不好,也无利于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发展,更无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激情,最终结果是影响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

2.6各个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情况

据表5统计表明:2011—2012学年度城区初级中学年均总投入经费约为9581.3元,生均经费约为6.2元,这就突出表现城区初级中学在体育经费投入上严重不足,这是限制城区初级中学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表5 六安市城区初级中学每年体育经费投入统计表(单位:元)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综合分析得出:城区初级中学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师生比等综合情况较为合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场地器材差、缺情况严重,需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和配备;体育教学情况总体较差,需要进一步规范;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总体较差,要进一步加强;体育经费严重不足,需要制度保障。

3.2建议

建议六安市教育主管部门要整合城区初级中学现有的体育资源;各学校严格执行体育文件和法规要求;多渠道筹集经费,增加投入,弥补体育经费不足空缺;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文件)[S],2005.

[2]黄华莉,于可红.对改善城区初级中学体育现状的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2006(4):71-73.

[3]翟水保,陈秋丽.陕西省城区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7):79-78.

[4]胡亚明.苏北城区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5):36-38.

[5]高航.对城区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4):27-28.

[6]王涣波.鲁西北城区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6):124-126.

六年级数学学科论文篇6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已经一个学年过去了,一年中我们相互搀扶,手拉手,心连心地一路走来,其间有阳光的普照,有大雨的滂沱,有道路的泥泞。我们辛苦走来,有汗水的挥洒,也有欢歌笑语。在着里,我要向全体教师说一声:老师们,辛苦了。

一、进步与成绩:

1、漓渚镇中学:

(1)教学质量提升较快:

初三成绩比初二时有所进步

本届初三在初二期末考试进入全县前1000位的只有14名学生,今年4月份的适应性考试进入全县前900位的提升至24名;今年中考中又有31人上第一批录取分数线。大家都认为是最糟糕的年段,结果成绩比较理想。

初二成绩进步神速,居全县前列

本届初二学生上学期末成绩整体是3b,今年期末整体baa,居全县第8位,学区四所学校列第一位,其中数学学区排名第一,全县评估aaa,居全县第四;英语学科学区第一,县评估aaa,居全县第二,成绩进步神速,在学区中遥遥领先。

初一成绩稳中有升,进步明显

本届初一上学期成绩整体为ccc,今年期末考试成绩提升至bbb,整体位于全县11位,学区四所学校排名第二,其中科学学科学区第一,语文学科第二。整体成绩稳中有升,进步可见一斑。

学科竞赛创造历史好成绩

其中科学学科在学校整体人数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获奖比例与实验中学、柯岩中学三足鼎立,实际获奖比例和位次稳居全县第一,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本学期全校学生共获得市级三等奖1人,县级一等奖3人,县级二等奖8人,县级三等奖15人。获奖人次同比上学期有大幅度提升,摘掉了前几年来学科竞赛“剃光头”的尴尬局面。

(2) 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本学期有1位教师参加省级领雁工程培训,8位教师参加市级领雁工程培训,2位教师参加县级领雁工程培训,1位教师参加市级班主任骨干培训,占教师数的25%。教师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得县级一等奖5人,县级二等奖2人,县级三等奖4人,教师在全国杂志3篇,省级杂志发表5篇。无论是参加县级以上培训,还是参加评比获奖同比去年都有较大提高,出现可喜的局面。

2、漓渚镇小

(1)平稳教师队伍,积极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创设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目前教师们能齐心协力、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初步形成有正气、讲团结的教师团队。并且领导班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逐步提高班子的战斗力。

(2)积极推行学校制度改革,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制订一系列制度,如:“漓渚镇中心校文明十二礼”、“漓渚镇校十大学习习惯”、“教师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校本培训制度”“教育教学规范”,开展“师德承诺工程”。

(3)抓实学科学质量,扎实开展素质教育。组建了“兰渚花”26个社团组织,开展“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系列活动,以花文化为主体,开展丝袜花、十字绣、书法、绘画、摄影、文学、舞蹈等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推行“艺术大课间”,全校每个学生都自觉地买来了乐器,一二年级口风琴共304架、三四年级腰鼓380只、五六年级笛子374支,做到人人有乐器。学校特色教育成果先后在县、市电视台播出,也在省《教育信息报》进行报道。学校创建为“市级文明单位”

(4)加强社会联系,举办大型六一庆祝活动,推介学校成果,重塑学校形象。完善校董会、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举行家长会。我们在六一节举行的“快乐六一祝福中国”大型庆典活动中尽显风采,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目前,学校内部、外部环境很好。

3、成人文化技校:

(1)XX年11月举办两期130人纺织印染高级工培训,通过县技能培训中心技能鉴定获国家高级证书120人,为漓渚印染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受到县农办、县教育局、镇党委政府和各印染企业老总好评。《绍兴日报》、《天天商报》、《绍兴县报》和《中国柯桥网》分别报道成校为企业培训高级人才做法,县农办还专题发文通报推广漓渚成校农民培训创新特色。

(2)XX年9月为镇属企业培训锅炉工44人,并全部获得技能证书。

(3)XX年4月在红星村、棠二村分别举办中式面点师两期,培训农村女劳动力112人,经县技能鉴定中心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93人,合格率为82.14%。

(4)XX年6月举办印染定型工95人,6月30日通过县技能培训中心理论和实践考试。<莲山 课件 >

六年级数学学科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G 478.1 R 1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7-0667-01

【关键词】 作业完成和分析;时间安排;学生保健服务

学习活动的合理安排是教育卫生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的效果,都取决于当时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学校必须依据学生大脑皮层的活动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来编排、制定课程与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保持和提高学生脑力和体力工作的效率。北碚区是重庆市优质教育区。为了解小学生课业安排情况,以便为科学合理地编排课程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笔者对北碚城区6所小学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重庆市北碚城区6所城市小学为调查学校,每所学校从学前班至六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实物分析法、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所调查班级2007-2008学年上学期的课程表共计40份,辅以现场观察学习活动开展情况,并随机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内容包括学习时间、体育活动时间、每周课时数、相邻课程性质是否相同等。

2 结果

2.1 课程安排情况 有56.4%的课程表把最难的课程(数学、语文、外语)排在上午第2,3节,最易的课程(音乐、美术、体育等)安排在上午第4节和下午第2节;每周二、周三和周四安排的课程与周一、周五相比,学科相对较难,课时也较多,其中有4所小学将低年级周三、周四的课程多安排了1~2节。但各年级的课程表安排均不符合大脑皮层镶嵌式活动原则,忽视课程之间要难易相间、动静结合,学前班至六年级分别有30%,23%,30%,20%,20%,15%,15%的相邻2节课是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其中相邻课程性质相同或相近是指相邻2节课的学科性质相同或相近,如2节或2节以上的语文与写作、语文与阅读、体育与体育活动、数学与奥数、品德与班会连堂等。在各年级所有的体育课中,有48.5%被安排在上午第4节,忽视了学生经过一上午的紧张学习,此时已缺乏能量来满足体育课的能耗。在被访谈的学生中,有52%表示第3节课或第4节课时会感到不同程度的饥饿。

2.2 课业负担 学前班至六年级的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即在校上课时间)及自习时间见表1。三~六年级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均超过“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与课外活动小学生不超过6 h”的标准。学前班至六年级的每周课时总数分别为25,28,28,33,33,34,34节。三年级以上的周课时也超过了国家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周课时总数不超过27至30节”的标准。在访谈中,不少中、高年级小学生都表示家庭作业较多,“通常要做两三个小时”、“有时会做到晚上十点多”。

2.3 体育活动时间 由见表1可见,大部分学生只有在体育课、体育活动和课间操时可以进行户外活动。除学前班学生外,其他年级每日体育活动时间均低于1 h。课间休息大部分学生只趴在座位上休息或和同学聊天、下棋(高年级尤为明显),少部分学生在教室外稍做活动。低年级学生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比高年级学生稍多。

3 讨论

调查显示,重庆市北碚区小学生的课业安排与卫生学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缺少体育活动时间。当工作量过大时,大脑皮层就会疲劳,产生保护性抑制,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因此,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往往导致睡眠和户外活动不足,不但降低学习效率,而且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对学生身体发育也有不良影响。现代都市化的生活使儿童体力活动机会不断减少,而学习时间延长、课业负担过重、睡眠时间不足等均使儿童的部分体质指标下降,使生长发育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因此,学校应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来安排学习活动和周课时数。

调查还显示,重庆市北碚区小学课程安排欠科学。当工作性质转变时,会带动大脑兴奋区和抑制区的不断转换,多种性质不同的活动相互轮换,可以使大脑皮层各区域轮流休息,而连续安排2节或2节以上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容易使大脑疲劳,导致学习效率降低。难易不同、动静结合的课程相互交替,能更好地调动大脑兴奋性,使学习效率提高。因此,学校应合理调整课程表的安排。此外,针对学生在上午第3节课后容易出现饥饿现象,学校可以适当为学生提供课间餐,以满足青少年身体发育的需要。

学校在安排学习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大脑皮层活动的特点,遵循学生生长发育规律,保证学生学习时的用脑卫生,同时确保每日学习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合理,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4 参考文献

六年级数学学科论文篇8

署,深入扎实地开展学会工作,开拓进取,争先创优,全力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为促进我县教育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坚持“三个致力于”的学会工作总体思路,创造性的开展学会工作,认真抓好目标教学、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初高中毕业班教学指导、第四届中青年教师“双优课”和第八届教研教改“双成果”论文评选等项工作。

二、总体工作目标: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工作都要立足于出成绩、出成果、出队伍、出名师、创一流,为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研究的长远发展而有序的开展工作。

三、工作方法:抓住两头、当好中介、深入实践、调研分析、把握整体、突出重点、网络联系、集思广益。

四、具体措施和要求:

(一)积极围绕素质教育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

本学期,教研室要多次召开工委、乡镇(校)业务校长会,各学段各学科要多次召开中心教研组长和兼职教研员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传达上级精神、布置工作任务、传递教改信息,并通过不同形式组织好全体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举行教材教法辅导和专题讲座。(1)小学学段进行新教材辅导。(2)初中学段除暑期对六年级教师进行培训外,还要分阶段对六年级语、数、外新教材进行辅导和初三年级教学辅导。(3)各学科教研员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写出本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部分学科举行“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题讲座。(4)如何撰写教改试验方案和加改实验报告。

积极探索“轻负高质”的途径和措施。教师要按照《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学科素质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认真钻研大纲,吃透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突破备课和讲课两个环节,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学期初,教研室将制定《蓟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以此作为我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狠抓课程计划的落实。各校要切实上好考查科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准随意增、减课时,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课外作业总量。教研员下乡检查指导教学,要把检查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并将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向主管领导汇报。小学学段结合上学期县教研室对全县小学考查学科质量考查的检查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向全县通报。

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设好活动课,加强中小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教研室要加强对活动课的研究与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指导学校把活动课程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上。要认真开展“创新周”活动。各校要根据县教委要求,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做到“活动时间、内容、指导教师、学生”四落实。创新成果包括: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研究性论文、科技方案设计、科幻作品等。要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9月上旬,乡镇中小学以工委为单位(国办校以校为单位),将创新成果集中展示与交流。9月中旬,将优秀创新成果报教研室参加县级评选。

根据县教委关于开展第四届中青年教师“双优课”评选活动的通知精神,认真开展好“双优课”评选活动。各工委、乡镇教委和国办校要制定好实施计划,成立评审小组,广泛发动。做到人人展示,层层评选,发现典型,推出优秀。本学期完成工委和国办校级的评选工作,并将参加县级评选的“双优课”人选报县教研室。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

根据市局精神,继续举办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今年的竞赛范围为小学五年级语文、数学,初三年级语文、外语四科。各校要认真组织,做好辅导工作,加强对特长生的培养,力争取得好成绩。加强对山区、库区和边远地区学校的教学指导,教研员要多听推门课,从中发现问题给以及时反馈和指导。把教研工作重点放在教学基础薄弱校的指导上,各学段要在较短时间内有计划有重点的改变1——2所教学基础薄弱校的面貌,以提高我县整体教学水平。

(二)以教研工作的创新,促进教学工作的创新

各乡镇、校向教研室申报立项的教研课题要认真研究运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已取得那些经验和成果,还存在什么问题数据资料是否归档?下一步怎样做?在基层自查的基础上,县教研室要进行抽查。进一步加强考试评价的研究。在试行县教委下发的《蓟县小学考查学科教学质量考查指导意见》的同时,本学期制定《蓟县小学考试学科分项检测、等级评价的指导意见》。各工委、乡镇、校除组织好在小学就读的六年级教师参加县级教研活动外,还要协本学片六年级教师的二级教研活动。乡镇、校认真组织所属六年级教师的教研活动,(1)组织六年级教师到初中听课观摩。(2)本片初中教师送课到六年级。(3)提倡学片集体备课,共同开展教材分析、教法研究等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讨活动。进而避免六年级教师教学的小学化弊端,大幅度提高初中整体教学质量。

认真搞好第八届教研教改“双成果”论文评选活动。各乡镇、国办校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进行层层评选,以此调动广大教师撰写教研教改论文的积极性。各工委、国办校按要求于11月20日前将评选的优秀论文统一报县教研室办公室。充分发挥各级教研组织的作用,开展教学研究。各级领导要切实抓好各学段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工委、国办校的中心教研组要定期开展活动,学校学科教研组利用教学研究时间,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理论,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提倡集体备课、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确定重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教师依据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改革教学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课题,选定其中一项进行研究与实验,也可联系教学实际,围绕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来选题,题目宜小不宜大。

(三)深化素质教育目标教学与推广工作

继续抓好中小学目标教学试验校的教学指导工作。中小学分别对5所不同层次的目标教学试验校的目标教学盯住不放,进行经常性指导,同试验校领导和教师一起进行成果总结,并在面上推广,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课题研究需进一步深化。在学生的情感、动作技能的评价上还需认真研究与实验,完善实践操作技能与学习情感的测评要求,逐步完善各学科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各学科都要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继续加强教学检测与评价的研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有关学科教研员要按照大纲和教材要求,拟好单元(章)形成性检测题和终结性检测题,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

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目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准确恰当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成为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加强学科德育和美育。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要面向全体。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注重学生“五种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加强目标教学管理。教研室要加强对目标教学的过程管理,要经常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发现典型,总结经验,适时举行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进行推广。县教研室及各学科教研员要全面掌握全县中小学目标教学情况。

(四)认真搞好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

全面做好首轮课改总结。各学科要对高质量的课改成果和典型经验进行推广,适时举办课改成果展示活动,为新教师传经引路。开好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推动会,认真学习上级精神和课改文件,进一步明确新一轮的课改任务和工作思路。搞好新大纲新教材的培训工作。高一各学科教师要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暑期新大纲新教材的培训活动。县教研室高中组教研员有计划的进行学科培训,或进行教学研讨活动。高一教师要认真学习新大纲,研究新教材,对新、旧大纲和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进而把握新大纲、新教材的内容要求,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加强专题研究。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以专题研究为切入点,加强优化教学过程、研究性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的研究,采取滚动发展式的研究模式推进研究工作,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的质量。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分类辅导、分层讲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对于分层讲评,各校要认真研究试验,争取早出成果。教研室对高一教学加大宏观调控和指导。每月召开一次学科会,通报教学情况,解决前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讨下段的教学进度。在学进度的基础上,加大教学调控力度,组织期中、期末两次统一练习、统一评估,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五)加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研究与推广

搞好《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培训,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学纲、掌握教材内容体系,研究相关理论与技术,为开好信息技术课打好基础。教研室和各高中校要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创造学习机会,并搞好《信息技术》新教材的使用指导工作。本学期还要组织教学实况的摄录像技术培训,以提高学校摄像人员的技术水平。各学科组在教学研究与指导中,要积极倡导把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教学,把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指导帮助中青年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注意引导示范,有层次地逐步推进。要把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技能和使用效果列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以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

继续抓好中学有关学科参加市级“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课”评选人选的跟踪指导,迎接市级验收。为发挥其示范作用,举行初中数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展示课2—3节。认真做好部级、市级和县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日常指导工作。部级、市级实验校要做好试验结题的准备工作,学期末完成学校和实验教师的课题实验报告,总结出本学科和学校的整体实验成果(包括优秀课、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软件。优秀论文等)。县级实验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实验计划,加强实验课题的过程管理,力争做出成果。乡镇、校也要抓好自己的典型。加快我县教研网建设,构建学科教育信息资源库。各校要尽快完善学科组计算机的配备,逐步建立学科网页,加大学科教研创新力度。各校装备信息技术室要执行县教委的统一标准。初中校要做好信息技术室的装备工作,为20*年秋季开设信息技术课做好准备。

深入基层校检查指导。通过查看教学设备、听课、与教师和学生座谈等形式了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情况,指导教师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搞好课堂教学。努力促进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力争使中小学常规电教媒体普及率达到90%,高中信息技术普及率达100%,初中信息技术配备率达30%。并发挥其实效性。

(六)搞好初、高中毕业班工作及高中会考研究

认真做好中考试卷及考试情况的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初中各学科将举行九年级教学讲座和教学研讨课,以引导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教研的进一步深化。高中校要认真分析今年高考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研究解决的方法。各校要结合教学实际,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班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夯实基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适时召开20*年毕业班经验交流会。

根据20*年我市高考将实行“3+X”科目设置的要求,认真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发挥高考改革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为学习研究“3+X”高考方案,教研室将组织高中校领导到外地考察学习。地理、生物已为高考学科,两科教师要认真研究高考动向,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高三各科分别搞1—2节研讨课,以达统一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高二年级面临六科会考,这些学科要狠抓学生“五大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六科会考全部过关,优秀率上新台阶。

教研室将经常深入高中校听课调研,了解掌握各校的教学情况;经常召开研讨会,交流经验,传达上级有关高考和会考的精神和信息。教研室对高二和高三个课教学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学期末进行一次统一练习,统一评估,了解各校的教学情况。10月份高三语文学科举行话题竞赛;12月政治学科开展一次对社会和现实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的演讲比赛;根据“3+X”高考模式,将组织一次学科与学科间的小综合竞赛活动。

(六)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内部建设

认真学习江总书记关于“三讲”、“三个代表”的有关论述以及《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学习全教会文件,深刻理解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有关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县教研室《端风正纪“五不准”守则》及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师德修养,增强事业心和使命感。

六年级数学学科论文篇9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提倡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培养学生。其中,“音乐”排在了第二位。孔子不但教导学生习“六艺”,还身体力行,“诗三百皆弦歌之”。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积极提倡以“六艺”为重的“乐教”观念。体现了他的教育观、人才观和道德观。

孔子深刻地认识到,音乐不仅可以使人温、良、敦、厚,还可以移风易俗。“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他甚至将个人的成长、成熟、完善最终归结于音乐,足可见他对音乐学习的重视。孔子将“乐教”视为人生教育完成的终极目标,建立了以礼乐为主体的教学内容,这对于审美情感的形成和全面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开创了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美感形式于人才全面素质教育之中的先河。他将音乐教育融入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之中,可说是我国最早提倡和实施“美育”和“素质教育”的第一人。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之核心是礼乐思想。他提倡“正乐”带有鲜明的政治目的,即礼、乐、刑、政,但更重要的则是出于道德教育上的目的,即以诗、书、礼、乐教导学生。孔子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通过诗、书、礼、乐来培育理想的人才,对“乐”的要求常常也就是他对人的要求。一个人必须要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健全的人格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具备了以上要求的人才,才是符合他理想的人才。这正如傅雷写给其子的书信中所说:“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傅雷家书》附录)当代的钢琴家刘诗昆也认为:“技术和音乐是学琴的两个方面,技术训练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用音乐吸引孩子,而不是枯燥地进行手指训练。”对当下学习乐器演奏技能的广大青少年来说,学琴会找到“舒服、发泄”的感受,才是音乐给予他们最为初级的可贵记忆,“不要苛求人人都是天才,教会一个孩子一辈子享受音乐,这是最重要的。”

音乐培养人的美好心灵,音乐教育就是让青少年从内心感受到音乐的美,以陶冶他们的性格、情操。而钢琴作为现代音乐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器,进入我国普通民众文化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从1950年我国生产出第一架钢琴至今,在短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琴生产国,销售量也远远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到底有多少学习钢琴的琴童呢?恐怕谁也无法精确统计。但如果仅以琴童的人数来说,在世界上肯定是数一数二。我国不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数十万学习钢琴的琴童,就连一些中小城市也有数万名儿童走上了学习钢琴之路。以厦门鼓浪屿为例,这个只有四千多居民的小岛就拥有六百多架钢琴,从这里曾经走出了殷承宗、许斐平等一批著名的钢琴家。厦门鼓浪屿也成了钢琴琴童们向往学习和旅游的琴岛圣地。

当代社会对钢琴的情有独钟、对钢琴家的盲目崇拜,形成了中国大众音乐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现象。

美国“零点项目”与孔子礼乐和“六艺”教育思想具相通之处

1956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轰动了世界,更震惊了美国。原以为在科技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万万没有想到苏联会在空间科技方面超过他们。因而,美国人借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最后发现他们真正落后于苏联的却是艺术教育。因为艺术教育培养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科学的发明与创新,正有赖于人的创造力。经过长时间对比研究之后,1967年美国人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了一个“零点项目”研究计划,用“零”表示美国人过去在艺术教育认识领域的空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一直在验证自己的观点。过去人们认为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完全不同,科学思维是逻辑思维,而艺术思维是靠感情起作用的,要靠灵感。而“零点项目”的研究者认为,艺术思维也要靠逻辑,科学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艺术过程同样要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这些对于大脑的工作来讲没有区别。他们认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很多共同之处,可以互相弥补、互相促进。这两种思维方式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零点项目”投入了上亿美元,参加工作的科学家超过百名,课题组的规模远远超过了一个教学系。他们在一百多个公立和私立学校做实验,有的从幼儿园起连续进行20年的追踪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了数十本专著、上千篇论文。他们的研究成果对美国教育的影响甚大,以至于美国国会1994年3月通过了克林顿政府提出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教育核心课程。

“零点项目”的现任执行主席、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登纳还提出了认知上的一个新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至少具有七种以上智能:一是数理逻辑分析智能;二是语言技巧智能;三是音乐智能;四是身体运动智能;五是空间位置智能;六是人际关系智能;第七智能是认识自我智能。他认为全面的教育应该是开发每个人身上的这七种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七种潜能。多元智能理论也是“零点项目”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

当代西方人提出的对于人的“七种智能”的开发,与我国古代孔子倡导的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孔子提倡礼乐,其最终目的并不在礼乐本身,而是通过礼乐和六艺来培养和教化当时社会所需要的理想人才。今天,音乐教育和其他艺术教育一样,担负着提高全民素质的重任。孔子的礼乐和六艺教育思想恰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教导我们以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音乐技能,也引导我们正确地看待乐器考级问题。

音乐技能学习理应成为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手段

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也深刻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多次强调美育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后来把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写进了国家教育发展纲要,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的正规化、专业化和法制化建设,也带动了业余音乐学习的热潮不断高涨。广大少年儿童踊跃加入到学习音乐特别是学习钢琴的队伍中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良好的、健康的社会音乐现象。音乐考级,这一测试音乐技能水平的手段也应运而生。音乐考级是对普通中小学生的社会音乐及家庭音乐教育的规范和考察,直接推动并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音乐素养。而音乐考级活动始自钢琴考级,因此对钢琴考级中有关问题的认识无疑具有探究问题的典型性。

回溯中国的钢琴考级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其中考生数量最多的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组织的考级活动。中国音协的钢琴考级以十级设置,中央音乐学院的则以九级设置,并与九年义务教育相挂钩。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结构中,是以语文、 英语、数学为核心,音乐、美术处于次要地位。而孔子早在2500年前,便以“六艺”教化弟子,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六艺”其实就是今天的艺术教育、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体育教育等的综合。孔子以“六艺”教育学生,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倡将优秀的作品纳入音乐教育。这一主张,直到今天仍然得到高度重视和实施。以中国音协、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考级教材为例,主要是由音乐方面的专家及从事社会音乐教育的教师编纂,级别设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内容除基本练习以外,还包括练习曲、复调曲、奏鸣曲和中外乐曲四大类型。选之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的优秀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以及二者之间的结合都十分完美。同时为了培养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教材作品的选用亦十分注重音乐的趣味性。这两套考级教材是非常优秀的钢琴教材,其突出的优点表现在:能够提高孩子的演奏技术,通过掌握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来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在考级教材中的基础练习包括:音阶、琶音等技巧针对性强的练习。学生们在做这些技巧练习时的脑力劳动――思考与想象普遍地被忽视。只有在练琴时全神贯注地集中注意力,那么演奏技巧才能得到提高。应该说,长期无意识的练习,对于孩子来讲从听觉到精神都是一种伤害。乐“非止于技艺之末而已”,我们不应当为了考级而考级,为了弹会一首作品而练琴。不论我们学习什么作品,不仅应从技术、结构层面来了解,更重要的是从文化角度去了解。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才能够举一反三,这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伟大的钢琴家、指挥家巴伦博依姆提出:“教育意味着让孩子们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教他们该怎么做,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除此之外一切不过是信息,很容易便可以掌握。”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练琴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在学习方法上,孔子讲究的是“循序渐进”、“无欲速……欲速则不达”。当今学琴及钢琴考级的群体中,家长和老师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理,常常只是为了考级而考级,这就是考级的问题所在。应该说,考级活动的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大家对考级的认知出现了问题。考级的曲目相当于每一学期的考试试卷,我们在每个学期,都是通过预习、上课、读书、复习,再参加考试,而不是把期末考试试卷径直背熟后即去参加考试。试想,一个人如果背熟了小学+初中+高中12年的12份期末考试卷,然后通过考试,我们应说他是文盲还是高中毕业?背熟了考卷就像练熟了曲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除了应景的技术程度得到了提高,其他什么东西都没有学到。考级教材中每一级曲目的安排都有技术和音乐表现能力的关联性,我们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用这些曲目测试自己的学习程度,这才是考级的目的。有很多老师和家长一味追求考级的级别,忽视了阶段性学习的重要性,也丢掉了学习的乐趣。乐器的学习和其他学科一样有其科学性,如果不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那么到了一定程度,由于缺乏思考习惯的培养、文化知识的储备、认知能力的提高,学生便很难再在演奏上有所提高了。同时家长、老师之间还存在盲目攀比的现象,这也同样会导致不良后果。好的初级教育,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把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孩子,音乐本身如此美妙,学习音乐一样是充满智慧和快乐的。孔子是“快乐学习”的积极倡导者,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孩子的天性便是玩耍,而今天的练琴常常让许多孩子觉得是在苦修,如何让孩子在练琴中贴近音乐,从练琴中获得快乐,把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亦是一门艺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便是他首先提出了人性的差别,“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要求教学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即所谓“因材施教”。音乐比其他学科都更需要因材施教,一部分音乐教师认为个别指导课是无法备课亦无须备课,但正因为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性大,所以教师应当为每个有天赋的孩子量身定做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案。考级教材只是一种书本依据,更应在此基础之上,为学生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并充分备课,对学生进行全面、正确的指导。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表达感情的方式,它能深切触动我们的心灵,打动我们的情怀。今天的儿童钢琴教育理应以钢琴为载体,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钢琴这件乐器亲近美妙的音乐,考级不过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手段,享受音乐、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开启学生想象智慧、塑造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才是最终目标。

相关的其他问题

有许多人认为学习钢琴越早越好。的确,音乐史上许多名家都是从三五岁即学习钢琴的,正因为有这么多音乐家从小习琴而成名的先例,所以习琴越早越好的论点一直为世人推崇。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一位伟大艺术家的成功与否,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及卓越的自身条件,还受到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能够把孩子培养成艺术家的毕竟是极少数。因此,本人认为,在普通儿童的教育上,开始学琴的时间应放到上小学的年龄(超常儿童例外)较为合理。从生理学、心理学角度考虑,孩子在5、6岁以后,无论大脑的发育,还是注意力、认知力、理解力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年龄稍大的孩子接受能力更强、自觉性更高、学习进度更快,甚至于学习一年的时间可以超过3、4岁孩子几年的进度。因此,一般情况下,习琴的年龄不宜太早。

六年级数学学科论文篇10

[关键词]科技创新;效率评价;高新技术产业;对策建议;中部六省

[中图分类号] F1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5-0052-04

2009年9月,国务院原则上通过了《促进中部崛起规划》。促进中部崛起是落实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是连接西部发展的桥梁,是实现全国整体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递减,资源短缺约束将逐年加剧。在新的国际竞争形势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中部六省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实现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对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比较,明确省份之间的科技发展差距及各自的不足,对各省提升科技创新效率,进而提升中部地区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加速中部崛起,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简要的文献回顾

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反映特定区域科技资源配置和运营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反映了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一定时期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之比,还反映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综合反映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目前,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研究集中于企业、高校及地区等层面。池仁勇、唐根年(2004)运用DEA方法和企业层面调查数据,对浙江地区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1]。张宗益、周勇等(2006)在收集我国31个省级单位1998年~2003年panel data基础上,运用SFA方法对各省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 [2]。张海燕等(2007)收集了2002年~2005年我国各省区高校科技创新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各省区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3]。刘凤朝、潘雄峰(2007)运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变动趋势,把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变化两部分[4]。吴二娇、刘(2009)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广东省科技创新效率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5]。徐小钦等(2009)运用DEA与Malmquist指数法,评价了重庆市的科技创新效率[6]。于成学(2010)运用DEA方法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与实证研究[7]。

在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效率研究方面,文献甚少。其中,也只是针对中部六省的高校、省会城市、民营科技企业和人力资源创新能力方面的,而缺乏对中部六省各省整体科技创新效率的研究。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研究,有利于各省明确自身科技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从而针对性地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科技政策,对中部崛起有着长远的影响。

二、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与数据选取

1. 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指标的选取往往建立在评价方法的基础之上,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在此基础上,考虑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和动态性原则,本文选取的指标从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两个方面反映了科技创新效率,具体包括科技创新人力投入、科技创新财力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创新4个二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具体见表1:

2. 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数据选取

论文中使用的数据分别选自《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2009》、《湖北省科技发展年度报告(2008)》、《湖南省科技统计年鉴2009》、《河南省科技统计年鉴2009》、《山西省科技统计年鉴2009》、《江西省科技统计年鉴2009》,数据值与表1中指标相对应,鉴于表1中二级指标名称较为冗繁,表2中将用相应代码代替,数据整理如表2:

三、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比较

根据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原理,通过统计SPSS18.0对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的指标进行处理,处理步骤如下(其中标准化处理由SPSS软件自动完成,此处略)。

1. 探索性因素分析

表3给出了参与分析的16个评价指标的初始共同度(Initial)和提取的4个主成分之后的再生共同度(Extraction)。共同度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指标与提取的主成分之间存在紧密的内部结构关系,满足主成分分析的基本要求。

表4是对主成分分析的方差分析,其中包括各主成分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结果显示,经方差极大值旋转(Varimax)后,被提取的四个特征值分别为5.569、4.138、2.887和2.703,它们的方差贡献率分别是34.808%、25.861%、18.046%和16.896%,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5.611%,超过了85%,说明这四个主成分解释了16个指标的大部分变差,可以用来作为评价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的主成分。

表5是剔除较低载荷后得到的载荷矩阵表,从中可以看出各主成分较高的载荷很有规律地分布在若干个关键评价指标上,说明它们与16个评级指标之间具有明确的结构关系,有着明确的经济意义。

2.因子得分分析

表6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根据表中因子得分系数,对表4中四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四个主成分在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模型的权重,进而得出评价模型为:

F=0.364059F1+0.270481F2+0.188744F3+0.176716F4

3. 江苏省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分析

表7是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的四个主成分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序情况。对表7可以进行如下分析:(1)F1反映了科技产出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率和科技成果状况。河南省凭借最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科技成果数名列第一,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分别占据二、三、四位,而山西省和江西省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为落后、科技成果数较少位于倒数。(2)F2综合反映了科技产出中的技术创新效率,在三大检索工具收录论文、专利申请及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上,湖北省和湖南省不仅处于领先地位,按人口比例来看,他们更是遥遥领先;安徽省由于人口与湖北省、湖南省相当,但科技产出总量较小,从而屈居第三位;河南省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口比例算产出效率较低,且三大检索工具收录论文总数量就相对较少,从而排名最后。(3)F3反映了科技人力投入效率,山西省由于人口总数较少,单位科技人力投入最高而占据首位;湖北省、湖南省和安徽省人口总数相当,但湖北省高校及科研单位众多,单位科技人力投入也高,居第二位,而湖南省和安徽省单位科研人力投入低于河南省,位于四、五位;江西省由于教育科研条件最为落后,而排名垫底。(4)F4反映了科技财力投入效率。安徽省由于靠近长三角地区,近些年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逐年加大了科研经费投入,并注重科技人员的引进,从而得分最高;而河南省因其R&D投入占GDP比重较小,江西省财政支出中科技拨款比例较小,分别排名最后。(5)就整体科技创新效率来说,科技产出效率较高的湖北省、湖南省名列一、二位;而河南省因为人口众多影响了科技创新效率,位居第三位;山西省和江西省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均比较落后,科技创新效率低下。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中原六省的科技创新效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安徽省、山西省和江西省。湖北省和湖南省因其科技基础较为雄厚,目前科技创新效率依然最高;河南省和安徽省虽然科技基础较差,但随着中部崛起的实施,发展势头迅猛,有赶超迹象;山西省和江西省科技发展水平最低,相比周边省份,出现“科技空心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