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15:43:24

小学数学生活化论文

小学数学生活化论文篇1

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因此我们今天的教学要与信息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相适应,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的教材,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和求知欲,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从而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用数学思维去看待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活动中,引导学生讨论:你坐在第几辆车?你在车上坐第几排?某同学在你前(后)几排?你的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这排共有多少个同学?车上共有几排?这辆车共坐了多少个同学?这些问题都会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研究和思考。结合年龄特点,还可以联系“相遇问题”和“追击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同学们此时可以全然忘记旅途的艰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探索中,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课程要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心理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题材,题材要尽量广泛,并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小学生愿意接触,愿意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挖掘数学学习资源,根据他们的爱好创设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符号、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转变为生动有趣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课的开始我拿出两个同样规格的盒子,问学生,这两个外形一样的盒子,哪个重,生纷纷举手,生1:我认为两个盒子一样重,因为我看这两个盒子一样。生2:我反对,盒子是一样,但一个新,一个旧,我认为新的轻,旧的重。生3:我反对,要知道两个盒子哪个重,不能只用眼看,你要用手去掂一掂。师:还有什么办法?生4:也可以去称一称。教师赋枯燥的内容以“生命”,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又如教学《线段》这一内容时,开头引入:一天一只小猴正在家门口玩耍,忽然听见妈妈喊:“小猴贝贝,回来吃水果”,通往小猴家的路有两条,一条路是直的,一条路是弯的,小猴走哪条路可先吃到水果、这里面有什么数学奥秘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明白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探究数学问题

在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感受数学的使用价值和学习数学的快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创造探索性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关注,让他们积极地探索数学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以文字描述、语言表达的方法,为学生描述一段新鲜而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教学《平面图中的方向与位置》时,教师课前谈话:国庆期间,你们出去旅游了吗?谁来说说你去什么地方旅游的?生1:我去山南。生2:我去林芝。生3:我去罗布林卡公园了……师:就是我们西郊的罗布林卡公园吗?拉萨除了罗布林卡公园外,你还知道哪些景点?(生交流)师:这么多好玩的景点,你们想不想去玩呀?老师带你们去好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教师的谈话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始了学习。

4设计生活化练习,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设计生活化的练习,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时空,但时间毕竟较短,空间也有一定限制,学生发挥的空间不大。所以,我们可以走出课堂,开设一些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发展数学。例如教学《千克的认识》时,学生对买东西有生活的基础,对重量有一定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掂一掂一千克苹果等水果的重量,学生对台秤有初步认识,秤面上的1就是1千克,2就是2千克,但5千克对准的却是0,学生有疑惑,不知是5千克,还是0千克,为了让学生对台秤有更深的了解,让学生课后去菜市场,调查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通过了解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用的台秤和书上介绍的台秤有所不同,但当台秤指针转了一圈后就是5千克。

小学数学生活化论文篇2

下面就依据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贴近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标》中强调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从学生最向往和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能提高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诱发学习动机。

如教学《数一数》这课时,我设计了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的举例游戏。如问学生:同学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头?一双手呢?两双手呢?三双手呢?这里请几名学生伸伸手,其余的学生数一数。再如问学生:一辆小轿车有几个轮子?那么3辆这样的小轿车有几个轮子?能列算式吗?接着让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发现到了什么,说一说。又如问学生:一双筷子有几根?2双呢?5双呢?你能列算式吗?这样让学生抢着一一作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已将生活素材转为数学问题。还可以要求生生互动提问比赛:同桌合作,每提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得10分,最后比比看谁得分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数数中经常会遇到相同加数连加计算的简便算法,就是日后学习的乘法,感受到了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通过贴近生活背景来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能体会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二、关注生活体验,培养能力。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预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并鼓励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易于接受,培养数学能力。

在教学《生日》这课时,大家知道,过生日是学生生活中比较关心的事,更是非常熟悉又重要的日子。我为了让学生统计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先为学生提供了非常美丽的四季图片,让他们欣赏“美”之后,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猜一猜会在哪个季节,再根据学生生日的月份有意识地按照四个季节的顺序排列在黑板上,而后引导学生认识四季的划分,最终知道自己的生日所在的季节。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亲身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统计过程,其间不是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而是组织学生选用“贴色卡”的方法统计,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一种颜色卡来表示生日的季节,并让全班学生一一上黑板贴色卡参与其中。最后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有的结论都由学生自己得出。这样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教育方法。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需要统计,统计无处不在,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关注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初步的数学思想及数学能力,让他们的应用意识提高了,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学到所需要的数学知识,让思维敏捷的学生得到拓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三、回归生活实践,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条原则。《课标》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就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践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欲望,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生活化论文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224-0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 ”,这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数学生活化”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施新课程,我们试图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以期望实现最佳的教育成果。

一、小学教学生活化的必然性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这个概念,不仅仅是教育理论上一厢情愿的假设,而是有其社会必然性的,其原因如下:

1.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大环境

从上世纪以来,国际上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探索就从未停止,并在不断改革中摸索前进。而现如今,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已为众多国家所重视。美国自上世纪末就致力于小数数学教学的改革,到如今已有几十年的经验,其主要改革的大方向就是不断的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荷兰的数学家兼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也有着“数学现实”的观点。而在我国,“知行合一”的观念早已不是新鲜词,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势在必行。

2.数学及其教学理论不断发展的需求

数学基于生活诞生,诞生又是有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的改变,新问题的不断涌现,如是仍旧依照以往的教学方式,那培养出来的已是跟不上时代潮流,做不到与时俱进,难免落后于人。

就数学教学而言,以往都是老师强制性的填鸭式教学,虽在某种程度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实际上收效甚微。反而,这样的强塞性的教学方式,激起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对于生活问题的兴趣了。教育发展到现阶段,我们期望的是通过培养学生自身对于数学对于生活实际的兴趣,从而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新课改政策的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式问题,而是已经上升为政策问题了。从新编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发现,政策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从提出发展到现在,这之中存在一些问题是难免的,这需要我们在教学探索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而言,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挂羊头卖狗肉

很多老师在实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时候,虽然其教育初衷是想采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生活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以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但是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往往背离这个初衷,虽然也采用了这样方法,但并不彻底,尤其是将分数作为评判标准,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还是打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2.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轻重不分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就目前来说,还处在探索阶段,不同教师有着不同的见解,也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或者说不同的程度。这其中有的将理论看得太重,从而忽视了生活实际;而另一方恰恰相反,过度强调与生活实际接轨,以至于忽略了理论学习。这二者之间不同把握好一个度,往往是顾此失彼,使得在推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往往取不到预料中的好结果。

3.取材、设景牵强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在教导的时候可以就地取材,就身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题,设问,思考,解决。即是说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学问,而对数学这一方面,首先要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理论意义上的数学模式。有的老师在取材的时候没有注意到抽象这一特征,仅仅是随意的找一些生活中的生活模型,这样一方面过于简单,另一方面也不足以反映出数学概念。还有的教师,设置情景时,生搬硬套,过于牵强,往往容易引发学生迷茫,注意力分散,达不到教学效果。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应对策略

由上述,我们不仅知道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推行尤其必要性,在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但是不能因为这些小小的挫折,就放弃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想出更多的策略以应对这种情况。

1.正确理解概念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的产生不是因为师生在执行上出现的错误,而是一开始就曲解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正确理解,要求教师对于生活首先要有一定的认识,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将之抽象出来。成功的课堂不仅包含课堂的短短四十五分钟,更多的是之前备课的精心准备。所以作为教师,只有在每一个环节都把握好了,才能真正游刃有余的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应用于教学中,并获得良好效果。

2.留心身边,深度挖掘、整合信息

了解了数学是基于生活实际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发掘周边生活,寻找素材。在找寻过程中,需要做好对度的把握,适合小学生的思维深度,不要过于复杂,也不能过于简单。在发掘问题之后,要对这些问题做前期的整理,在备课的时候,将其抽象成数学模型,授课时引起学生兴趣,加以思考,解决问题。

3.合理选择生活情景

小学数学生活化论文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具体策略

G623.5

一、前言

从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看,有效地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但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应当从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回归数学天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及设置生活背景,培养学生生活意识等方面入手,保证生活化教学能够落到实处,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只有做好上述工作才能够保证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取得实效。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小学数学应做好生活素材的搜集,用于课堂教学中

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来看,做好生活素材的搜集,并将生活素材用于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之所以要捕捉生活素材,主要是因为小学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生活素材的搜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有正确的认识,并对学习数学的作用和意义有全面的认知。所以,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当做好生活素材的收集。

2.通过对生活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活化教学开展过程中,不但要做好生活素材的搜集,还要对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意义,并通过生活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以此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因此,通过对生活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达到提高生活化教学质量的目的,使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能够落到实处。

3.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

基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实际,以及生活素材对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在生活外教学开展过程中,应当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拉近数学系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拓展数学思路和学习思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增强,达到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回归数学天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1.小学数学教学应构建完善的课堂环境

考虑到小学数学的特殊性以及小学数学教学的专业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做好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就应当根据教学大纲的需要构建完善的课堂环境,使n堂环境中能够以数学知识为主,形成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跟住老师的思路,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所以,构建完善的课堂环境是生活化教学的关键。

2.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以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在生活化教学开展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数学常识和数学能力解决一定的数学问题,并将这一能力应用到生活当中,发挥数学教学的作用,使数学教学能够从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所以,重视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3.小学数学教学应根据数学教学需要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生活化教学开展过程中,应当着重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课堂中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相关能力的拓展,并且让学生通过在课堂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做到在课堂中和生活实践中都能够有效地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整体的数学教学质量。所以,着重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是生活化教学的侧重点之一。

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设置生活背景,培养学生生活意识

1.小学数学应合理设置生活背景,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

目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来看,合理设置生活背景并有效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生活背景的设置过程中,应当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数学内容以及生活场景,通过生活背景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掌握学生学习的扎实程度,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合理设置生活背景,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是生活化教学开展的重点之一。

2.小学数学应设置生活场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除了要合理设置生活背景,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之外,在生活化教学开展过程中,还应当设置生活场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不但要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还能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规范意识,达到配合老师的教学,跟住老师的思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做好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3.小学数学应结合生活实际,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出发,在生活化教学开展过程中,还应当结合生活实际,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掌握必要的数学理论知识,并将这些理论知识在生活中进行一一的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能够落到实处,并能够根据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有效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要想提高生活环境学的开展效果,就应当从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回归数学天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设置生活背景,培养学生的生活一生等方面入手,保证生活化教学的开展能够落到实处,并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年12期

[2]李淑霞;;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4年16期

[3]王淑莲;;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发展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5年09期

[4]李本芳;;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年09期

小学数学生活化论文篇5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教学;探究式;游戏化;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85-01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数学教师要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提高教学效率,并善于为学生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将学生兴趣的关注点及注意力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本文从创设生活化情境及探究式、游戏化情境等方面研究提升教学效率的方式。

一、结合生活创设情境,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从当前数学教育状况看,数学教师应积极地改变自身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对于数学课程不感兴趣、不爱探索的现实问题。教师可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教材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枯燥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数学教学效率。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使其学会将数学问题融入现实生活和实践中。即把一些生活问题数学化,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理性思维方式。教师应培养学生主动并积极地将数学问题紧密结合生活现象进行思考的习惯,以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理论知识、喜欢数学学科。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思考分析生活化数学现象的能力,并总结出适合自身的数学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教师要提升自身结合生活化现象进行理论知识练习生活实践相对应的授课能力,进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运用生活实践解决数学理论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将生活中小额文具购买等真实的体验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充满趣味。这样的情境构建,除了让学生学会小额加减运算并进行实践运用,还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加强对于数学公式等的兴趣与记忆,增强其学习效率,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建立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对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和促进学生日后数学学习能力的良好发展,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等偏理性思维方式的知识的愿望,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游戏创设情境,提高学生数学兴趣

数学教师应为学生构建游戏化教学情境和探究式课堂环境,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热情。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理性及抽象性,而结合游戏教学则会减少枯燥的感觉。学生对新事物的内容易产生兴趣,易在探究式的讨论环境中阐述自身的数学理论观点。此外,将游戏引入数学教学,可为学生创建轻松的教学环境,还可使学生用轻松的心态积极地进行数学学习。而且结合游戏教学、探究式问题教学,能培养学生在竞争中的合作意识,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多样化的游戏情境除了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还可给予学生充分的信心,以使学生更加喜爱数学学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模拟问题情境可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程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与交流探讨的时间,由此提高其探究数学问题的积极性,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教师还应在基础阶段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注重探究式数学教学情境的应用,帮助其寻找适合自身的数学学习方法与思维。教师要为学生构建探究式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用创新思维思考问题的思想,让学生在寻找、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素质。

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们做倍数游戏,即369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学生按座位顺序,从起点处第一个学生开始念1,接下来第二个学生念2,第三个学生要拍手(轮到3、6、9本身及倍数拍手不说话),没拍手或念错的要设置小惩罚,以此加深他们对于乘法运算、除法运算及倍数等数学知识的掌握。简单的问题情境要选择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他们才会主动思考寻求答案,才能达到通过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目的。因此,数学教师采取游戏、问题设问等方式进行教学,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及积极性,令其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进行探知、学习。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探究式、游戏化的情境,进一步将数学教材与日常生活、游戏等相结合,提升学生对于枯燥的数学学习的新认识与新观念。运用此种方式,能进一步拓展学生数学学习思维,提升数学教学效率,推进数学教学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光一.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2]孔涛涛.浅议如何密切联系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J].数学教学通讯,2014(13).

小学数学生活化论文篇6

【P键词】矩阵论 教学改革 数学文化 应用

一、引言

矩阵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应用,矩阵论课程与很多专业密切相关,学习该课程有助于为学生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数学基础;加之本门课程的选修人数多,专业杂,因此,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矩阵论课程在许多学科中都有重要的应用,是很多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更有热情,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习兴趣,我们希望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矩阵论在各专业中的应用部分,采取的形式为教师介绍,学生讨论。目前已有一些文献对研究生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例如罗尧成、谢安邦(2008)在《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三个理论基础》中研究了研究生课程体系开发的理论基础;黄敏(2010)、刘碧玉(2013)等研究了矩阵论课程的教学方法。

本文针对研究生矩阵论课程探讨了板书与课件结合、将该课程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等教学改革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授课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矩阵论课程概况和研究生数学基础

矩阵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线性空间与线性算子,内积空间与等积变换,若当标准型,赋范线性空间与矩阵范数,矩阵的微积分运算及其应用,广义逆矩阵及其应用,矩阵的分解等。矩阵论课程的定理和例题的推导部分很多,理论性较强,因此目前我校授课以讲解和板书为主。上课学生来自不同院校20余个不同专业,班级人数达200多人。相对于小班型授课而言,大班型授课的质量更容易受教师的音量、板书的轻重、光线的明暗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更易受到影响。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听课质量、课堂秩序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应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

由于研究生本科阶段属于不同的院校,所学专业也各不相同,因此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基本功差距很大。矩阵论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线性代数。对于线性代数这门课程,一般工科院校教师只重视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的传授,不重视推理和证明;而矩阵论课程的推理与证明内容很多,这对于学生能力而言是一个挑战。另外,对于不同专业,线性代数课程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就授课学时而言,有32学时的,有40学时的,还有48学时的;就授课内容而言,有线性代数A、线性代数B、线性代数C之分。尽管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但是教师希望80%以上甚至90%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快地适应教学,不放弃,不掉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探索相应的教学方法,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与讨论,打牢数学基础,提高思维能力。

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数学基础。数学,是从事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能力,是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保证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尤为重要。但是,高校的数学课程较为晦涩难懂,很多学生不喜欢“定理―证明―定理―证明”的循环模式,觉得很枯燥抽象。因此,必须对数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三、课件与板书结合

课堂上,大容量、快节奏的人机对话经常让学生目不暇接,给人印象最深的只是直观的图像和影像,而作为课堂教学最重要环节的交流思考却常常被忽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课件授课省时省力,教师可以随时翻阅讲过的重要内容;可以增强教学的丰富性、生动性等。但是,课件授课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定理的推理和分析过程直接呈现,速度较快,学生不易记住;学生长时间盯着屏幕看,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听课效果下降;降低了教师随机发挥的灵活性等。

相比而言,板书灵活性强,能与各个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控制课堂节奏,也不受课前教学设计的限制,具有随机应变的优势;并且板书速度要慢一些,推理过程一步步呈现,便于学生理解,便于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矩阵论作为研究生的基础课程,班型大,课时较紧张。单纯板书教学,虽然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推导清晰,但同时也浪费时间;而利用课件教学,虽然灵活、便捷,但学生看屏幕的时间过长,容易疲劳,很难保证两小时内注意力一直集中。因此,教师可以将一些习题、定理内容用课件讲解,并用板书进行详细的推演,将课件与板书有效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提高授课效果。

四、课堂讨论矩阵论在其他学科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矩阵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日益成为现代科技领域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数值分析、微分方程、优化理论、控制理论、概率统计、力学、电子学等很多学科都与矩阵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矩阵理论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研究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给学生发挥能力的机会。具体的,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自主研究一些课题,小组成员合作完成题目的设计、选择等工作。在习题课上,各小组派代表主讲。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动力。

数学是从事科学研究必需的工具,而矩阵论课程也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矩阵论课程与其所学专业之间的联系,并在课堂上与师生分享他们的发现与学习心得。这样可以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也为学生了解其他学科专业打开了一扇窗户,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五、传播数学文化

数学,是一种改造世界的工具,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数学文化作为人类基本的文化活动之一,与人类整体文化血肉相连,在现代意义下,数学文化作为一种基本的文化形态,是属于科学文化范畴的,从系统的观点看,数学文化可以表述为以数学科学体系为核心,以数学的思想、精神、知识、方法、技术、理论等所辐射的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部分的一个具有强大精神与物质功能的动态系统。”[4]数学的不断发展是与人类不断继承、传播、发扬数学文化分不开的。因此,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应注重数学文化的传播,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为这种文化所吸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六、小结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以及科研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中。矩阵论课程与其他工科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重视创新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尧成,谢安邦.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三个理论基础[J].教育研究,2008(04):30-35.

[2]黄敏.工科研究生《矩阵理论》课程创新性教学方法的探讨[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03):12-15.

小学数学生活化论文篇7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287-02

教学生活化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周围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接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个过程,小学阶段学生在一个爱玩爱动的年龄阶段,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可能会更加适应小学学生阶段,新课改以来教育部首次提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概念,希望能够在小学阶段得以推广,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个接受和适应过程,下面是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自己的观点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开展策略加以讨论研究。

1.什么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1.1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定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简单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本要交给学生的知识与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模式。

1.2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哪些优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减少传统教学的乏味性,而且能够让学生能够更轻松的容易掌握接受知识,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工作创作中。

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可能遇到的困难

2.1 教师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数学教学生活化和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数学教学生活化更需要教师有更活跃的思维去进行教学备案,可能需要教师花更多时间去研究知识点在生活中的来源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将会增加教师的备案时间。

2.2 学生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数学教学生活化更为强调学生学习将和生活相互结合,为了推广该教学模式,部分时间教师将会安排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爱玩的时候,学生们是否能够在进行课外活动的时候也能够好好的学习而不是玩耍呢?

2.3 家长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在学校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按照备案把知识点教给学生,课后教师将会布置作业,回家后家长更注重的是作业完成情况,只会注重孩子作业的答案与准确答案的 对比,实施新的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后,学生家长在其中会占到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家长也要学习学生在学校学到知识点与生活的结合部分,从而引导孩子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家长如何才能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呢,这也是在推广教学模式生活化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之一。

3.针对以上可能重在问题的相关解决办法

3.1 教师方面。为了能够更有效的做好教师备案工作,而且还尽量不增加教师工作压力,教师在课前备案时把备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传统备案,另一部分是知识点与生活结合起来备案,知识点与生活部分结合起来备案时可以多名教师集中一起参加讨论总结归纳,一起查阅资料,上网收集等方法进行备案,这样既能够节省时间,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个人可能对知识点归纳的准确性。

3.2 学生方面。小学阶段,同学们是一个正处于思想活跃,喜欢还的年龄阶段,为了避免学生在老师安排的知识点与生活结合部分安排的课外活动过程中出现以上分析的情况,老师应该提前给学生做好辅导思想工作,让学生能够从思想上进一步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其次是在安排的课外活动过程中教室应该多监督学生,如果发现部分只为玩的学生进行辅导其学习,尽可能的做到让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达到此次活动的教学目的。

3.3 家长方面。一个学生的成长小学阶段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其中教师和家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布置作业后家长可能只会要求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然后家长对着答案进行修改,忽略孩子完成作业时的思维过程,以及孩子对知识点的应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生活化更为强调的是孩子学知识的思维变化,以及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是一个学习的阶段,只有家长提前掌握了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看出孩子是否能够掌握了每天说学到的知识,是与孩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学校应该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经验,更好的推广该教学模式。

4.小结

新课程的改革是一次教学的挑战,然而随着教学的发展这样的挑战是一定要面对的,为了能够培养出更优秀的数学方面的人才,必须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方面抓起,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接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的成长小学间段尤为重要,培养好一个数学方面的专业人才更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阶段,新课改的修改就是为了能够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希望教学方面能够结合以上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得以研究学习,从而能够快的适应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适应新的教学学习模式,提高未来我国的数学水平,为建设美好的社会作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朱素峰 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若干要点[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小青 蔡颍羚 李琼 倪玉菁 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小学数学生活化论文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教师将生活与数学相结合,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加适应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倡导学生进行自主体验和探究,利用贴近生活的学习方式来接纳并学习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落实对学生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进行以下分析。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情境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首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特点,这样才能打造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环境。对于小学生而言,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经常对生活中的新鲜事物感兴趣。所以,生活化课堂情境的最基本要素,就是在课堂中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气氛,激励其主动参与和学习。其次,课堂情境创设的目标主体是学生,以学生学习需求和认知能力为基础,以课堂为载体,引导学生对数学主动体验和探索,利用学生在课堂中的归属感突出其主体性,进而综合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以教定教”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主导地位还给学生,落实“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需求,创设课堂情境。比如,三年级《克、千克、吨》的课堂教学。以激趣导入的形式渗透生活中的数学概念。老师:“同学们,平常跟着妈妈上街买过东西吗?”(多媒体情境图片展示)“看今天妈妈带着小美去超市买水果。”大家看到的情境图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谁能将这个填空题做出来?一个苹果约重150( ),一箱苹果约重20( )。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有的同学说“我跟我妈妈买过东西,我觉得第一空应是克,第二个是千克。我问过妈妈,我知道1千克=1000克。”师:“同学们说对吗?”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正是导入新知的好时机。接下来,老师对各计量单位的实际用处和相互联系做了详细讲解。学生全神贯注投入课堂学习中,学习效率比较高。

二、丰富生活化内容,激励自主探索

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数学问题,如何将这些数学问题引入课堂,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就需要教师能够感知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意义,善于捕捉生活现象和生活问题,并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放到课堂中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比如,二年级第三单元《认识图形》一课的教学,就可以将生活经验和生活问题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实体验。多媒体课件出示几种多边形的形态及名称,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的多边形都有哪些,并举例说一说。随后,引导学生找一找我们教室内都有哪些不同的图形,一一找出并说出名称。最后观察一下,一些特殊多边形的主要特点,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图形都有哪些特点,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哪些规则的图形呢?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创造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和创造。

三、倡导生活化体验,引导敢于实践

数学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将数学融入生活,不仅能增强情感体验,还能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是多渠道的,而来源于生活中的知识,则需要学生去发现和探究。所以,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将实际生活数学化,培养学生善于在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超市就是一个数学的小世界,各种不同的商品,形状、价格、计量单位都不同,在购物时的收银环节更是实践综合应用能力的好方法。有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设计课堂超市,通过模拟实际情境达到数学体验的目的。例如,超市有促销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商品价目表,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配不等的任务和预算额度。让学生算一算,怎样购物既能满足数量和质量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学生纷纷进行讨论。列出多种方案,通过对比最后选择出每组的最优方案。这个学习过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体验,也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生活化的认知,从而对学好数学更有信心。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具体的贯彻落实,则需要教师能够正确解读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善于发现实际生活与数学教学的融合点,进而综合学情反馈和多元评价进一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将数学生活化,将生活数学化,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实践体验的同时,也更突出了数学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生活化论文篇9

学数学和科学一样,最重要的是数学精神和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思维能力培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之,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已成为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需要制定合理化的方案,采取可行的措施。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它能够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准确理解、掌握新的知识要点,并应用到实践中。它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各种数学技能相融合,把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应用到学习中,解决遇到的各种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探索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小学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策略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因为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形成正确的表象,从具体转入抽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知识。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思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应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讲些生活与数学联系紧密的例子,让数学理论知识从课本走进生活,使得理论知识更具体生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增强,从而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小学数学生活化论文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教学策略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63-01

在我们的生活中,衣、食、住、行只要涉及到需要买卖的各方面,都跟数学有关,尤其是小学的基础数学,更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但是现在的小学数学教育注重技巧性的训练多过于生活化的训练,让学生难以接触到现实生活的实践,让数学抽象的概念,给学生造成了畏难的心理。所以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改革一直难以深入。小学的数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也是未来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体会生活化的数学

注重学生体验生活,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先联合,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化,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创设一种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就是让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生活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这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首先喜欢数学,才会开始学习数学,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各门学科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在这时候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创设一种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就是让学生能够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感悟到数学生活与实际的紧密联系,然后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如教师在教授“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利用一个小问题来导入到学习当中,如“在生活中,除了汽车轮胎是圆的以外你还能想到什么东西是圆的?”“为什么汽车不能换成是三角形或者四边形的轮胎等?”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因为它时时刻刻的陪伴着我们,这些生活让学生会感到新奇、又感到陌生,但是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发言,让学生积极思考,在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想象,进行讨论与学习。并且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圆形轮胎与方形或者三角形的轮胎进行对比,这样学生既能够马上掌握好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爱数学。这就是一种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环境。

二、收集生活信息,培养应用意识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书本上的训练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训练要求的。数学不是被动的吸收知识,而是应该积极的储备知识,并且在储备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举一反三,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所以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以生活为基础,不断的去探究新的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生活信息,将其改造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知识,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挖掘出新的知识。比如,在学习“百分数”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疏通书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然后根据这些理论收集生活信息,其次是选择适合学生学龄段的信息,然后例举出一个事例。如“一个水果商贩有100箱苹果,一个上午过去了,他卖掉了百分之三十,下午生意不是很好,只卖出了百分之十五,但是他至少要卖掉百分之九十才能够不亏本,那么商贩晚上至少还需要卖掉多少箱苹果才能不亏本?”这个题目来源于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买卖活动,将枯燥的教材理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教材知识变得更加的灵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索数学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的掌握好知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设计课堂练习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并且能够真正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用途,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每次学习完一个知识点或者新的章节内容以后,设计一些联系生活的综合类的应用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如:在学习了“平均数”这一个知识点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应用题:实验小学开展“环保周种盆花”活动,前3天平均每天种114盆,后4天共种750盆。“环保周”内平均每天栽种盆花多少盆?这样就把教材中不常见的体裁改编成了生活常见的事例,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与讨论当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的创新环节,让学生根据教师改变出来的题目发散思维,然后举一反三,举出类似的例子。比如学生根据这个题目可能会想到分苹果的问题,等等。这样就能够更深刻的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现生活化、数学化的完美结合,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

教师在最大化的将教学生活化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教学的数学化,这种极端的教学方式也是不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生活化与数学化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能够将其生活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明白,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找到学习数学的起点、兴趣,使学生从已有的生活体验中去挖掘新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到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小学数学的生活化只是作为教学数学化的一个辅助手段,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中发掘出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生活常识,以此来学习数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数学起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小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数学的教学生活化,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入手,开始学习数学。同时了解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并且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知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