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课改十篇

时间:2023-03-29 03:37:14

湖北课改篇1

摘 要 本文以湖北省民办高校为原型,探讨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学生群体的性格特点、教师们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体育改革的目的等方面入手,分析更合理的改进建议,为湖北省乃至全国民办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关键词 湖北省 民办高校 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我国教育体质的改革一直在进行,而针对民办高校的改革,也逐渐落实起来。湖北作为我国的教育大省,遵照《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相关内容进行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面临一定的问题。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其目标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育素养,更是为了给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体育运动事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储备和传播途径;因此,分析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策略,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进步很有必要。

一、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和问题

在湖北省的民办高校之中,对体育课进行课程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多个学校都在深入考虑更为有效的体育课程改革办法。而且,很多学校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课程改革规划,一些学校进入了实际的课改规划落实阶段,并考虑对课程改革进行监督和管理。还有一些民办高校尚未正式落实相关的体育课程改革,具体成效尚未可知。整体来看湖北省民办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体育教学课程随意性强

大学的课程向来都是比较自由,尤其是对于体育课程来说,一直以来,除了体育专业之外,其他系别的体育课程普遍都没有太严谨的规划。对很多系别来说,体育课并不涉及到学生的就业,对考公务员、硕士、博士或者其他专业课的等级考试、资格考试等内容都没有太大影响,因此并不受到重视。

(二)课程内容缺乏灵活多变

在传统的民办高校体育课程中,课程设置大多不够灵活,以各种竞技体育课程为主,比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项目。而其他的内容,比如一些以休闲体育、健身运动为主,活动方式更为灵活的运动项目,则很少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而且,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比较单一和统一的课程设计,也造成体育教材中的很多内容无法应用到教学活动中,造成了课程资源的浪费。

(三)体育运动观念和理论架构不完善,不成熟

关于体育课程的教学,在当前来看,很多民办高校都是以体育运动为主要教学项目,却忽视了关于体育健身理念和知识的系统性教育。学校为什么要开展体育教学,全民体育教学活动的推广有什么意义,现代人的运动健身观念存在怎样的弊端,如何以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运动习惯来贯穿生活,如何确保民众对健康生活的领悟能够贯穿到实际生活中,以及如何才能以正确的健身方式和运动要领来保证各种体育活动的健康有效,这都是体育课程中应该考虑的。

二、如何进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一)以树立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体育知识架构为重点

现代化的体育课程改革,不能只把重点放在教授一项体育技能上面,而是要考虑让学生树立成熟、健全的体育价值观。现代人的生活中,体育运动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人们的生活中距离体育运动越来越远;实际上可以发现除了一些喜欢健身的老年人以及少部分保持健康、健身、养生和户外运动习惯的人群之外,大部分人并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习惯和认知。

要在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贯穿良好的体育教学思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体育思想、体育文化、体育习惯的重要性。

(二)以实际生活中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关联

民办高校的传统体育教学中很少与贯穿到实际生活中的内容,而类似竞技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兴趣范围又相对狭窄。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以更贴近实际生活的课程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利于对学生群体进行系统完善的体育知识教学。

(三)体育教学中的设备投入力度要加大

很多民办高校在财力上其实并不弱,在购买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必要的设备设施上也不存在大的障碍和制约。不过在很多民办高校对体育教学器材和设备的投入力度一直都很低。尤其是一些非专业体育课程上,仅有的一些体育设备也就是篮球、足球、羽毛球、跳绳、乒乓球等。这些体育用品的投入力度很小,适应的学生群体有限,无法发挥体育课堂应有的作用。

此外,很多民办高校的校内社团度会有一些舞蹈服装、舞蹈器具、健身器材、武术器械等设备,如果可以与这些社团之间建立更好的器械、设备共用关系,可以节省学校的大笔费用开支,也可以提高社团组织吸纳新成员的能力,提高社团组织的自我认同感,是值得深入尝试的。

三、总结

湖北省的民办高校在当前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尚不十分明显;如果能够遵从上面阐述的几点做好明确的计划导向,分步骤分阶段的落实各项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规划,应该可以逐步推进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扩大化。总体来看,学校自身转变观念是重点,只要在教学理念上对体育教学的目标重视起来,对体育价值观和体育知识体系重视起来,根据院校自身的情况设计更为细致合理的改革规划和方针,一定可以推动教学改革的效果转化。

参考文献:

[1] 谢静月.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存在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6).

湖北课改篇2

根据教育部批准的《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2012年湖北普通高考科目设置继续实行“3+X”,“3”为语文、数学、英语,由我省命题;“X”为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外语科目中,小语种(俄、日、德、法)也仍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

为了做好新高考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的衔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推进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按照省教育厅的部署,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组织成立了以学科教学专家、学科命题专家为核心的研究队伍,以教育部颁布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为依据,结合我省新课程改革的实际,在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在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反复探讨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力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和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体现普通高校选拔人才的要求,保持湖北分省命题以来的命题特色。《考试说明》既是2012年湖北新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指导中学教学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

《考试说明》按照考试科目编排,各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考试性质、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

在编写《考试说明》的过程中,命题、教研、教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有关同志,为探索适合湖北教育特点、推进湖北教育发展的新高考命题思路和方法,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教育部考试中心、省教育厅的各级领导也给予了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听取并采纳了来自教学一线的宝贵意见。这本《考试说明》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谨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湖北省新高考命题研究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湖北课改篇3

关键词:湖北高校;音乐表演;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正在从过去单一的音乐教育专业,逐渐向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专业兼有模式发展,有的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招生规模甚至大于音乐教育专业。在这个发展、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一、湖北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办学中的问题分析

1.音乐表演专业与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模糊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湖北高校音乐教育基本上只有教师教育专业的办学任务,其人才培养模式、定位、课程设置都是围绕培养适应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目标来进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科建设的推进,各地高校纷纷创办音乐表演专业。由于音乐表演专业与音乐教育专业在专业能力的训练和知识传授上有许多相同的湖北,所以在实际办学中,一些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就是照搬音乐教育专业,“新瓶装旧酒”,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基本跟音乐教育专业差不多。出现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模糊的问题。

2.湖北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面临的生源尴尬问题

当今的音乐艺术教育的办学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9大音乐学院和少部分重点师范类院校垄断的单一格局转变为了多元的格局,即在专业院校方面有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龙头学校和各省、市专业音乐学院二元构成;在综合类院校中有部属高校、湖北高校、湖北师范类院校的多元构成。这种格局的形成对湖北高校的招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流的专业音乐院校、部属高校由于其良好的办学声誉、所处地理位置吸引了最优良的生源。对于湖北综合高校来说,优质考生资源缺乏、考生专业起点低,具有较好的艺术学养、酷爱音乐艺术表演的考生凤毛麟角,则是普遍存在的情况。

二、湖北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办学过程中的问题解决策略

1.立足湖北经济社会音乐文化发展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多方向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的功能,归根到底是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湖北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近年来,湖北综合性高校招收了为数不少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但是这些学生毕业后,真正能从事表演工作的却为极少数。围绕社会的需求、就业的方向进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就成为必然。

2.专业演员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为湖北歌舞团、区县艺术团培养歌唱演员及乐器演奏者。针对专业基础扎实、有专业发展潜能、形象良好和有做演员需求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艺术实践课程的量和配置,教学内容侧重选择中、高级演唱(奏)作品,能力培养侧重于舞台心理素质、演唱(奏)个性、风格发展、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3.基础音乐教育师资方向的培养模式

主要是为基础音乐教育单位培养音乐教师。在课程设置上既要考虑音乐专业类课程,还要强调教师职业类课程的设置,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前音乐教学法、中小学音乐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等。鼓励、支持考取教师资格证。能力培养强调“既能上舞台,又能站讲台”。

4.艺术管理者和与音乐艺术相关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为企事业单位文艺宣传、电台电视台、演艺策划公司等行业培养从业人员。在课程设置上重视音乐艺术基本规律的探索,关注音乐艺术创作与制作、音乐艺术传播与接受、音乐艺术市场与营销等方面的学习。定期聘请电台、电视台、演出公司、报刊等部门人员和杰出人士进行专业讲座。也可安排学生到有合作关系的文化产业单位进行实践,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文化产业实际演练紧密结合。支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音乐的各类职业资格证。

三、转变办学理念,打破与专业音乐学院在办学上的相似性,扩大差异性

作为湖北高校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面对目前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要让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必须改变办学理念,改变过去长期效仿专业音乐学院的办学习惯,走出具有湖北特色的音乐表演专业的办学之路。

每个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地域、社会环境条件决定了学校办学可以利用、依赖的发展空间和潜在资源。湖北高校应该凭借自身所处的社会条件与湖北文化资源、服务湖北社会的具体内容、人才培养的起点和学生就业的方向来探索和定位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说专业音乐学院是“高、精、尖”的人才培养定位,瞄准的是国家、省级一流的专业文艺团体,那么湖北高校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就应该与湖北区域内的人才需求挂钩,打出服务湖北音乐文化艺术发展的口号,培养多方向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必须要弄清楚与专业音乐学院相比自身的优、劣势在哪里,学校所处湖北的历史特点与现实优势是什么,能够依托湖北优势办学的基础或者高地在哪里,与同类兄弟院校的发展思路、策略的异同等情况。

四、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和环境,加强文化知识、艺术职业道德的培养

首先,充分利用综合院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专业核心课程制,为培养学生综合文化修养提供平台。鼓励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今后就业的方向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拓展课程修读。因为合格的、受社会欢迎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在几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

湖北课改篇4

[论文摘要]根据《湖南大学校史》运用现代行政管理学的观点,参照当代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加以勾稽整理,论证近代湖南大学(及其前身)在行政管理学教育方面启动最早,领导有方,师资优秀,课程新颖,成绩突出,曾长期居于全国高校同类专业先进行列。对于以理工科占很大比重的原各部委所属院校,如何利用近二十年来积累起来的多学科资源发展行政管理学,本文也发表了意见。

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乃是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从隋朝算起,积累了一千多年的经验,臻于完备,以致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是英国)文官制所参考。中国中世纪以来的传统教育当然也围绕科举制展开,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官学体系,即国子监和府州县学。宋元以来的书院,到清代也日益官学化。19世纪湖南行政人才辈出,他们基本上都在岳麓、城南等书院接受过科举考试前的培训(含自修和相互切磋)。这是湖南大学行政管理学教育的渊源。

一、近代行政学教育的起点——时务学堂的“公法”和“掌故”专门学

湖南大学历史上的近代行政管理学教育的发端,应归功戊戌维新时期陈宝箴巡抚在湖南期间的两项重大举措,即由熊希龄筹办时务学堂和由黄遵宪草拟《改定湖南课吏馆章程》。前者是湖南第一所新式学堂(1897年10月~1899年3月),梁启超设计的《湖南时务学堂功课详细章程》,规定学生先学“普通学”(含今文经学、诸子学、中外史学、公理学及粗浅数理化学)半年,再分科学习“专门学”,包括“公法学”(宪法、民律、刑律等,及与国际接轨的交涉、公法、条约章程等),“掌故学”和“格算学”三个专业。这里的“公法学”和“掌故学”属社会科学,其实就是培养司法、行政管理和法制、政策研究的人才,与现代法学、政治学以及公共管理(三个一级学科)和行政管理(二级学科)相对应。

戊戌变法失败,时务学堂改为求实书院(1899年3月~1902年2月),尽管仍然分科教学,但其内容有所倒退。一年后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次年签订《辛丑和约》,清廷不得不推行“新政”,建立学部,实施“壬寅~癸卯”学制,即“钦定”和“奏定”《学堂章程》。新任湖南巡抚赵尔巽积极执行,将岳麓书院(1903年6月改名高等学堂)和求实书院(1902年2月已改名省城大学堂, 1903年3月正名为湖南省官立高等学堂)在1903年冬合并为湖南高等学堂(1903~1912)。

湖南高等学堂是湖南大学前身之一,其前期省城大学堂第一届学生有60%选送赴日留学,回国后成为新学骨干;然后是高等学堂时期,先办预科(相当于高中), 1908年秋才办正科(本科),该年只招文科生, 1909年开始招工科生,到武昌起义,长沙首先响应,文科生提前毕业,学堂停办,工科生改送湖南高等工业学校和湖南高等师范学校继续学习。所学课程,文科的预科即加习法学、理财学(经济学),到本科阶段更加突出政法专业特色。从培养行政官员的角度考察,时务学堂学生除杀身成仁的众多烈士以外,有多人担任过政府或公共机构的都督、督军、教育总长、工商部总长、全国商会会长、陆军部次长等多种职务,可见效果显著。至于湖南高等学堂培养的学生,则有担任光复军北伐总司令、陆军部司长、国民党会计部长、铨叙部副部长、监察院监察使、省教育司长、教育会长、财政部次长、法制局参事、大学校长等职务的多位人士。一所地方高等学校能有这样的成绩,在全国可居先进地位。

二、近代行政学教育的发展——湖南法政学校的崛起

清末民初湖南教育界培养的中等学校以上的学生,几乎有一半是法政学校(堂)毕业,这反映了科举制瓦解前后,人们的价值取向,即转而想从新式学堂获得做官的资格,因之法政学校(堂)门庭若市,它们是湖南大学法科(内含政治学)的前身。由课吏馆到湖南仕学馆(后者存在于1904~1908,1906年附设法政速成科),再到湖南法政学堂“官校”(1908~1910),这是一支。另一方面,还成立了湖南公立法政学堂(1906~1908),湖南法政学堂“绅校”(1908~1910)。这两校合并为湖南官立法政学堂(1910~1912),后改名湖南公立第一法政学校,这是第二支。还有第三支,称景贤法政学堂(1910~1912),后改名湖南公立第二法政学校。第一、第二法政学校在1913年再合并为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14年,又吸收进第四支,即湖南公立法律学校(1911~1914)。这样组成的“湖南法专”就一直办到1926年,终于与“湖南工专”、“湖南商专”合并组成湖南大学(参见本文末尾所附示意图)。这些法政学校的课程,越到后面越完善,相当典型地反映了当年司法和行政管理人员所应掌握的基础和专门知识,大致分为中外文、政治历史地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农工商业政策等,必修选修共44门之多。

湖南法专培养的学生,有任内务部副部长、中共中央纪检会副书记、中国银行总经理、轻工部副部长、统战部副部长、湖南省主席、内政部长、长沙市长、美国国会国务顾问、美国安理会顾问委员等职务的多位人物。而上述各学校校长和教师阵容之强大,是办学成功的关键,如岳麓书院院长王先谦(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即校长)、时务学堂校长熊希龄(进士,任至北洋政府国务院总理兼财政总长)、中 文总教习梁启超(举人,官至北洋政府司法总长、财政总长)以及黄遵宪、谭嗣同、唐才常等多位政界名人。湖南高等学堂的校长,有汪贻书知府、彭绍宗户部主事、程颂万校长等多人。教师有王正廷(北京政府外交部长、代总理、南京政府驻美大使)等著名人士。湖南法政专门学校(及其前身各校)的教师可说集中了湖南早年留学日、英、美学习政治法律经济三科的俊才。首先是几位校领导,如胡子清任财政部佥事、省府审计主委,黄右昌任北京大学政治学系主任等,个个学有专工,行政也有实绩。教员中也人才济济,如李六如(明治大学政经系,任至最高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中共党组书记),以及后来任湖南大学校长的任凯南(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和李达(中共一大代表,宣传部主任,武汉大学校长)等。

三、老湖南大学行政管理学教育的台柱——各科精英毕集

湖南大学时期的校长,如李待琛(哈佛冶金博士,任至兵工署副署长)、胡元亻炎(黄兴推荐为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未就)、曹典球(省教育厅长、代省长,中南军政委员会顾问)、胡庶华(留德冶金博士,中国工程学会会长)、黄士衡(省教育厅长)、皮宗石(北大图书馆长,武大法学院长)和李毓尧(省建设厅长,国民政府立法委员)等,可说人人都是行政管理专家。

湖大政治系(属文学院或法学院,含兼课)的重要教师有凌舒谟(中国大学法学院长)、余楠秋(复旦大学文学院长)、陈嘉勋(湖大代校长,交通大学训导长)、黄子通(台湾“考选部”部长)、朱剑农(湖大财经学院院长,中南财经学院院长)、萧杰五(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等三十余人,绝大多数拥有留学美欧日学历,都对湖南大学行政、法学及经济管理学教育作出了贡献。到解放前夕,湖南大学这些学科在全国享有相当高的声誉和地位。这些系培养的著名学生,有甘泗淇(上将,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小舟(毛泽东秘书,省委书记)、刘彬(部长,两弹功臣)、熊清泉(省委书记、省长)、刘正(省长、省政协主席)、王向天(副省长)等。相对于同期部省级干部,他们这种专业性学历是较为突出的。

四、老湖南大学的行政管理教育以及与现代的比较

如上所论,老湖南大学时期(1926~1952)的行政管理学科,主要由政治系承担,这是完全符合国际上这门学科发展实际情况的;而法律系、经济系、教育系、商学院等也有相关的课程共同加以支撑。这个学科最初叫法科;1927年初北伐军抵长沙,国共两党依照广州办法,在湖南大学开办高级政治训练班,招原湖南工、商、法专毕业生250人予以培训; 4月,省政府下令湖大改为工科大学,法商两科并入中山大学,不久发生“马日事变”,湖大停办;1928年恢复,将长沙中山大学(分校)并入,设文、理、工三科,文科一开始就有政治系和经济系,有时又合为政治经济系。据不完全统计,至1949年,政治系历届毕业生人数如下:

合计约220余人,在各系中排第6位(前5位依次是经济系、机械系、土木系、电机系、矿冶系),第7位是法律系,它在1941年才恢复,但到1949年已毕业169人。1949年全校共25系和2个专修科。而1926年湖南大学建校时,法科(含政经和法律两专业,分别有学生52人和38人)加上预科生,有176人。可见,第一,大革命后期撤销法商两科(并入中山大学)伤了一些元气;第二, 1930年初,湖大定下“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程度提高了,比湖南法专时期政治系招生数减少了。另外,国民党上台后,教育部(特别是由陈立夫控制的时期)强调发展理工科,对文科有意压缩,也是一个原因。

湖南大学政治系的课程,以初期1932年为例,必修课有政治学、英国政治、欧洲大陆政治、政治思想史、联邦政治、日俄政治、市政学、市政计划、地方政府、国际组织、中国外交史、政党论、经济学、簿记学、财政学、官厅会计、法学通论、比较宪法、民法、国际公法、刑法、行政法、社会学、中国通史、西洋通史和毕业论文。选修课有英国宪政史、文官制度、政治地理、铁路管理、中国财政专题研究、经济地理、社会思想史、社会问题等。这表明其课程及时吸取20年代美国行政管理学改革新精神,确实是行政管理领域主要知识,又能结合中国实情,在全国先领风骚。

法律系的课程,集中反映了法学的专精和广博,如1946年设置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保险法、罗马法、海洋法、公司法、强制执行法、犯罪学、法医学等,此外有哲学、论理学、伦理学等。其他还有不少课程与政治系相通。经济系(属法学院)的课程,以1946年为例,独特的是经济史(中国、西洋、思想)、国际贸易与金融、货币银行、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政策、所得税实务、商法等,其余不少课程与前两系相通。

由此可见,当时培养公共行政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这三个系(到1940年还增添了工商管理系)都发挥作用,各有其独当一面的针对性,联合起来又有其互补性。

事实上,现代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大体上也是由行政学类、政治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法学类课程系列这几大块构成的。中国当代在这方面堪称权威的中山大学(拥有“中国MPA之父”夏书章)的“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南京大学的“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北京大学的“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也 都是优于政治学与行政学的联合(这与西方现代将其两分有区别),同时又着力加强管理学的比重。湖南大学历史上与它们的传统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为北伐时期广东的中山大学向外省发展为好几所分校,今天的南京大学(解放前为中央大学)就曾叫第四中山大学(原址在东南大学),长沙也有中山大学分校, 1928年并入湖南大学,此前湖南大学法商二科又并入中山大学。至于北京大学源于京师大学堂,湖南大学则源于省城大学堂,省城模仿京师办学,这是毫无疑义的(当年学部即教育部明确作了规定)。另外,当年称“政治”系而不称“行政管理”系,是因为孙中山反复宣称“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即政治含有管理之义在那时是广为人知的。

五、新湖南大学应当再造行政管理学辉煌——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本文可以看到,中国近代(从鸦片战争算起)湖南高等学府的行政管理学教育成效卓著,启动的时间也最早,因为魏源与林则徐同样是“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人物,郭嵩焘是第一任驻外公使,梁启超、黄遵宪都是早期学贯中西的大师,范源濂、胡子清(湖南法政专门学校主持人)等人是最早留日已经间接学到德国行政学(是美国现代行政管理学的来源)的代表,湖南留日、留法、留俄的人数在全国居最前列,大多成为孙中山民主革命的最得力的执行者,等等。当前中山大学宣称其行政管理学科“源于1906年广东法政学堂的行政本科,1924年孙中山创办广东大学(引者按:孙中山1925年初逝世,该校改名中山大学)将其并入,使之成为后来中山大学的政治学系”(引自现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MPA教育中心主任、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核心成员王乐夫教授2001年7月答人民网记者问)。这与本文所述湖南法专和湖南大学的先后关系何其相似!何况,如本文所指,时务学堂更早在1898年就已经开设了“公法学”专业,可以说真正走在全国最前列!

现在,全国拥有行政管理学硕士点的高校共22所,即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北京行政学院、吉大、东北大、南京大、复旦、上海师大、武大、华中师大、中南财大、郑大、厦大、浙大、中山大、深圳大、川大、西北大、公安大学。而博士点只有3家,即人大、复旦、中山大学。

从这里看到,只有几所原来的理工科大学跻身上述行列,捷足先登。而象湖南大学这样的原(机械工业部)部属大学,一般已发展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前者在湖大已达到博士后流动站层次,且MBA排名列前十几位,并首批开办EMBA高层次教育;湖大北校区(原湖南财经学院)的加盟对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又有新的整合,近年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创立了行政管理学本科专业,引进了一批专业人才,也增强了政治学、社会学的力量,南校区前进学院近六年来办过多批全国、本省的行政干部培训班。这些宝贵的资源应当在行政管理和政治学硕士点和MPA的培养资格的获取上统筹安排,形成合力。(按:在本文撰写和审校的一年期间,2003年3月26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已正式挂牌,采取超常规发展方式,下设三系一所,聘请夏书章先生任高级顾问,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王邦佐教授出任院长。30名专职教师中已有3位博士生导师, 20余位正副教授,将迅速跻身全国重要培养基地之林。这可以告慰前人,并成为本文最好的注脚)

[参考文献]

[1]何长胜.湖南大学校史(上册) [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

[2].[M].:, 2000: 92-112.

湖北课改篇5

夏成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代成本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精品课程“中级会计学”课程负责人。夏成才教授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即从教,先后在湖北财经学院、中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作,历任会计系副主任、会计学院副院长、学校教务部部长等职务。兼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会计学会理事、湖北省会计专业技术职务高级评委会成员、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咨询专家、《会计研究》特约编辑、《会计论坛》编委等。

夏成才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会计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主要研究方向涉及会计理论、财务会计、公司理财、成本管理等领域。作为博士生导师,他承担了很多研究生指导工作;作为学校教务部部长,他要全面负责全校本科教学管理。然而,不论工作多么繁重,他始终没有离开教学第一线,没有离开本科教学课堂。他先后为本科生开设了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企业会计学、企业成本学、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了高级成本会计、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成本控制与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前沿问题研究等课程。在教学工作中,夏成才教授广泛吸收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信息和研究成果,充分运用自己在主持课题研究和社会调研中收集的典型案例、其精湛的讲课艺术、丰富的知识信息,严谨的逻辑推理, 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夏成才教授始终坚持走科研与教学结合之路,在科研工作中, 既善于虚心向同行专家学习,又力求坚持创新;既积极吸收借鉴国外经验,又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夏成才教授提出的重构现代成本模式、会计职业判断内部控制等,均具有鲜明的时代新意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在教学方法上,夏成才教授特别强调“启发式”教学,强调高等教育应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他认为,大学教育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他们,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钻研,让学生及时掌握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他常常把自己在参与课题研究和社会调研活动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作为案例,穿插在枯燥的会计教学过程中,并组织学生广泛地开展讨论。

夏成才教授十分注重会计学相关课程的教材建设,随着会计学科的发展和会计改革的推进,为满足教学需要,先后主编出版了《工业会计》、《会计学原理》、《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概论》、《中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证券投资学》等著作、教材。夏成才教授勤于思考, 敢于创新,成果丰硕,已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 主要研究项目有:湖北省重点软科学课题《利润分块承包责任制的研究与试点》、教育部重点教改课题《面向21世纪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课题体系改革研究》、湖北省教改重点课题《中国大学课外学分制度的实践与探索》、湖北省教育厅课题《关于建立与完善财经类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财政部重点课题《会计职业判断内部控制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他的研究成果紧扣会计学科、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的脉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反映了他对财务、会计问题的认识,所提观点对我国企业改革、财会改革和会计教育改革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辛勤育人,终结硕果。夏成才教授曾荣获“湖北省自学考试先进工作者”、“湖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其研究成果与政策建议对我国的会计教育与会计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评价。《利润分块承包责任制的研究与试点》项目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大学课外学分制度的实践与探索》项目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湖北课改篇6

【各专业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安排】

湖北黄石2019年10月份考试时间为10月19日-20日。因湖北省自学考试专业课改调整,分原计划专业考试课程安排和新课改专业考试安排,详见表一至表六。

湖北黄石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统考时间: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

【考试组织工作】

湖北课改篇7

【各专业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安排】

湖北宜昌2019年10月份考试时间为10月19日-20日。因湖北省自学考试专业课改调整,分原计划专业考试课程安排和新课改专业考试安排,详见表一至表六。

湖北宜昌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统考时间: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

【考试组织工作】

湖北课改篇8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217-0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许多是从高职以及专科学校发展而来的,由于普通本科办学历史短,教育经验弱、运行欠规范等诸多原因,在整个高教体系中的处境并不乐观。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办什么类型的大学,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才,怎样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笔者结合湖北经济学院的情况,谈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

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很多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外延都有过不同的解释, 对其理解可谓是见仁见智, 众说纷纭。1998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 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周远清更简明地指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 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 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 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综合各方论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是对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培养方法等要素的综合概括。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2.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本科教育架构已搭建完成,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2)办学规模不小,但办学特色不突出;(3)新建了一流的教学设施和校园环境,但还未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2.2 湖北经济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湖北经济学院是2002年9月由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湖北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充分表现在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三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规格、多层次的,湖北经济学院培养的是具有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能解决问题的白领层、创业者、实业家。湖北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即“为祖国服务,能解决问题”。

(2)人才培养特色。

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是高校竞争力的表现,也是扩大社会影响、吸引生源的基础。湖北经济学院合并前的三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重学生专业应用能力、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重地方性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湖北经济学院合并组建以后,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继承和发展百年商科办学传统,结合本科教学实践探索,通过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筑开放性实验教学、互惠性校企合作、多样性社会实践、探究性科研活动、设计性学科竞赛五大实践平台,在培养有思想有能力的实用、实践、实干型经济管理人才方面形成了特色。

(3)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

湖北经济学院地处武汉东湖高新科技园区,紧邻中国光谷、武汉金融港和大型企业群的人才需求洼地。学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主动出击,寻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发展规划、课题研究、项目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积极开辟应用研究的新领域。比如,学校建成了2个省部级研究中心: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建了湖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监测评估中心、湖北数据与分析中心、湖北县域经济研究院等,发挥学校的人才智力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1 传统本科教育教学模式的局限

所谓教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

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沿用传统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即以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为人才培养取向,以学科的知识生产为目标,以学科的知识传授为工具的教育教学模式,它重学科知识体系,轻社会需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传统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技能和解决现场问题能力薄弱,缺乏职业素质,工作适应期偏长。

3.2 湖北经济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是适应教育主体的需要,同时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合并组建以来,湖北经济学院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3.2.1 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1)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

为了适应培养人才的多样性要求,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按照强化基础,拓宽口径的原则,重点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学科类通识课程。在明确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坚持完善和及时更新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成一个承启关系有序、内容紧密相连、彼此融会贯通、交叉重叠较少的课程体系。按照学校构筑五大实践教学平台的要求,安排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各类课程学分分配。依据课程的认识属性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等,以此安排课程的衔接和前后关系,完成教学进程计划。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培养计划中,贯彻因才施教的要求,课程设置体现不同学科专业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主要公共基础课实施分级教学,开设一系列不同学分的公共基础课程,一方面满足不同学科专业对该门课程的最低学分要求,另一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择取难易程度不等的课程。实行教学计划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在选修课中设置个性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可选择的弹性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个性化培养的原则。公共基础课程,要求在不削弱本科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能反映学科发展潮流的内容,突出基础理论教学的应用部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基础课程强调专业基础性和本科的规格要求,努力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毕业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专业课程,则突破传统思维,结合就业市场、尤其是湖北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大实践和应用的比例,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注重职业素质的养成。总之,在整个课程体系设计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确保教学质量,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2)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制。

学校建立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制,针对学院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聘请相应的专家和企业家进行论证,特别是企业家的论证意见,及时吸收到课程设计当中,使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能满足有关行业对人才的需要,从而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3.2.2 构筑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

通过实施一系列“创业起步教育计划”,构筑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这些计划包括:(1)推出校内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建设方案。(2)“读书工程”。由团委、图书馆提供书目,各院系团委、学生会组织读书活动,专业教师指导与评审,并规定学生完成相应的读书学分,使“读书工程”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计划。每个专业建立若干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制定年度学生实习计划。(4)学生科研“四个一工程”。即创办一本面向学生的学术刊物;每年开展一次大学生学术科技成果评选活动;每年举办一届大学生科技节;每年评选一批大学生科研新星。(5)“第二课堂”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这些活动既包括学术活动,也包括非学术活动;既有校内活动,也有校外活动。主要形式包括:专题讲座、学术沙龙、俱乐部活动、演讲辩论、模拟法庭、主题班会、党校培训、公益劳动等。(6)“第三学期计划”。在每年暑假开辟社会实践性教育学期。该学期活动采取学校集中组织和个人分散活动两种形式。由学校集中组织的活动有大学生“三下乡”、企业实习、社区调研等。⑦职业证书计划。将与专业资格证考试的有关课程引入课堂,除此之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在完成计划学分的前提下,参加诸如注册会计师、英语四六级证书、律师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3.2.3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校顺利实现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保障。学校建立比较完整的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各种类型的听课、集体备课、“老带新”、教学研究等制度。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咨询、参谋和评议、督促作用,开展校内教学检查、领导听课、学生评教等教学评估制度,制定和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标准。完善学生信息反馈机制,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教学各环节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顺利实现。

3.2.4 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根据实际需要,拓宽评价思路,在学生综合测评管理办法中,明确了不单以学习成绩论英雄,激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团学组织、学生社团等)、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文体活动以及社会实践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重视对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制订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发展测评体系。

《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出,必将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新一轮的发展。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发展任务更为艰巨,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都绝非一蹴而就,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的新建本科院校,应尽快建立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教育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保持健康持续地发展。

湖北课改篇9

关键词:体育舞蹈;民办高校;开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8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2

一、前言

体育舞蹈也叫“国际标准舞”,是风靡世界的一种竞技舞蹈项目,包含拉丁舞和摩登舞两大类舞种,是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一种男女为伴的双人舞运动项目。它融音乐、舞蹈、服装、体态美于一体,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规范的体育性。体育舞蹈自1986年经日本传入中国,1997年教育部将体育舞蹈正式列为全国高校体育院系课程,并在普通高等学校加以推广。近年来,体育舞蹈已成为普通高校学生最受欢迎的体育课程。本文针对体育舞蹈在湖北省民办高校的开设现状调查,系统分析体育舞蹈在民办高校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旨为体育舞蹈在高校的普及和开展提供参考建议与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湖北省8所已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民办高校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利用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再进行定量数据分析。主要利用问卷星网站的在线问卷调查平台收集问卷,并最终形成调查数据报告。

文献资料法:利用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查阅有关体育舞蹈在高校开设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有关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的相关资料,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依据收集。

访问调查法:对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民办高校教师,通过面谈或电子邮件以及电话的形式就本文相关问题进行了咨询并征求意见和建议。

数理统计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运用统计学原理方法,通过SPSS和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三、结果分析

1.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通过对湖北省8所已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教师的访谈得出,湖北省民办高校基本都将体育舞蹈课作为选修课内容,但开设时间基本都只有一年时间,学期总学时大部分高校不超过36个课时,很难满足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舞蹈基本知识和技术的要求。30%的高校由于男女比例不均只开设拉丁舞的伦巴舞和恰恰恰舞课程,20%的高校只开设交谊舞课程,很多高校即使开设了拉丁舞和摩登舞课程,由于课时有限,也只是开设了几个舞种,主要是伦巴,恰恰,华尔兹等的课程,由此可见,民办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设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时间等方面非常有限。

2.大学生对体育舞蹈的了解及活动现状

对200份回收有效问卷调查显示,7.3%的人对体育舞蹈一点都不了解,83.5%的同学对体育舞蹈有些了解但不熟悉,虽然有9.2%的同学较为熟悉体育舞蹈但也不能完全知道体育舞蹈的十个舞种。从数据调查分析出,大学生们对体育舞蹈的了解认知程度较低,大部分学生也只是通过电视电脑等传媒了解部分,选择体育舞蹈课程也只是好奇和塑造形体而已。

体育舞蹈作为一门新兴体育项目,在湖北省的民办高校开设较晚,但却深受学生喜爱,由于受场地,师资,投入成本等因素限制,各高校开课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从对民办体育舞蹈教师访谈中得出,体育舞蹈在民办高校的开设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几乎没有一所学校有体育舞蹈专业,大部分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高校只有一到两名教师担任全校的体育舞蹈课程,而每年选择体育舞蹈课的学生并不能全部入学,大部分只能改选其他课程学习。有几所民办高校虽然成立了体育舞蹈协会,但很多协会也只是教授拉丁舞,而摩登舞由于受到场地,男女比例等问题无法开设。总体来说,体育舞蹈课程在湖北省民办高校的开设中,拉丁舞和交际舞占主体,而摩登舞课程开设的高校寥寥无几。

3.师资和教学设施现状

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通过调查显示,湖北省的民办高校中,一半以上的民办高校都配备了体育院校毕业的体育舞蹈专业教师,但基本都只有一名体育舞蹈教师,既要担任男步的教学,又要担任女步的教学,教学压力较大。在现任的体育舞蹈教师中,教师们都觉得需要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或进修,可是大部分教师反映外出学习机会不多,继续学习途径较少,湖北省大学生体育协会每年组织一次教师培训班和大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这对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

体育舞蹈的教学标准场地是长20米,宽15米的光滑木地板的室内场地,场地内还需要镜子,把杆,音响等设备,体育舞蹈又是新兴体育项目,在高校受重视程度较弱,因此很多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开设条件远远达不到,体育设施的落后势必会影响体育舞蹈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另外,湖北省高校虽然成立了湖北省体育舞蹈协会,但是目前高校没有统一的体育舞蹈教学大纲和体育舞蹈课程教材,很多高校都是教师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己制定教学大纲,编写课程教案。这对体育舞蹈的发展起到了很大抑制作用

四、对策和建议

1.加大体育舞蹈在湖北省民办高校的宣传力度

湖北省的民办高在在我国的数量较多,但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民办高校并不多,因此我们要加大体育舞蹈在湖北省民办高校的推广和宣传,让各级领导了解和重视体育舞蹈的发展,为体育舞蹈教师提供专业、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使教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训练能力,为高校体育舞蹈的发展起到领头的作用。

2.寻找适合民办高校学生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

目前,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设大多采用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在高校教学中广为推广,但体育舞蹈这项运动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三自主”的教学模式首先在男女选课比例上就会出现很大差异,导致体育舞蹈课程开设受限。它不能将教学的最佳效果发挥出来。笔者认为民办高校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寻找一种适合体育舞蹈这项运动的教学模式。要在全省民办高校范围内规范体育舞蹈课程教材、教学大纲,为不同类别的学生挑选合适的舞种进行教学。个高校还应增加投入经费,改善教学环境和教辅设备。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湖北省民办高校中体育舞蹈的开设较晚,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是因校而异,很多大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体育舞蹈,整个湖北省内高校并没有体育舞蹈统一的教学配套教材和专项理论大纲,很多高校在体育舞蹈教学内容上只泛泛介绍,这很难让学生对对体育舞蹈理论知识有系统的了解,特别是限制了对于体育舞蹈这项体育项目喜欢和追求更高技能的学生学习。因此,体育舞蹈教学内容选择上,应根据现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特点来选择较为合理的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时,传授适合不同需求、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体育舞蹈知识。对于刚刚接触体育舞蹈,对与体育舞蹈这项运动不了解的学生,选择简单易学的舞蹈基础和各个舞蹈的铜牌套路进行教学。对于高年级有一定的体育舞蹈基础的学生,则主要是让其了解并掌握体育舞蹈基本技术,培养其乐感、肢体美感和表现力。还有一部分技术较好的同学,应成立提高班,参加体育舞蹈比赛,通过比赛提高体育舞蹈技能,提高学生参与的意识和比赛水平。

4.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新传统观念

体育舞蹈是一项男女搭档配合完成的体育项目,有很强的特殊性,虽然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配备水平较高,但有很多学生观念保守,特别是一些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受地方、家庭、教育等各方面影响相对保守。男生选择体育舞蹈课程的人并不多,这就导致体育舞蹈课程中男女比例失衡,使得学生学习过程、教师教学过程达不到预期的结果,慢慢学生就丧失了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只有改变学生传统的观念,打消学习体育舞蹈的思想顾虑,才能更好的开展体育舞蹈课程。

体育舞蹈作为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最佳运动项目之一。再加上这项运动有很好的交际和塑形功能,近年来深受高校学生喜爱。高校作为体育舞蹈最大的传播者,应加快在高校里开设体育舞蹈选修课、必修课和体育舞蹈专业,满足广大爱好体育舞蹈的学生的愿望,使学生学会体育舞蹈技能,并运用这项运动锻炼身体,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从而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为湖北省的体育舞蹈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琳.我国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9-121.

[2]任建华,敖祖辉.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1(2):110-111,119.

湖北课改篇10

一、湖北高职教育在全国的地位

(一)大而不强

就规模而言,湖北是中国高职教育大省。至2012年湖北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总数达56所,居全国第8位[1]。2010年,湖北高职教育招生数15.7万人、在校生数44.68万人,均排名全国第6位[2](P231)。湖北高职教育除个别国家示范性高职实力较强外,整体实力普遍较弱,办学质量不高,即使在中部地区也处于一般状态。湖北高职院校生均教学辅助及行政用房、生均图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等项指标均低于国家标准或全国平均水平,办学条件较差。湖北高职教育在生师比、双师教师比例、研究生教师比例等师资力量方面几乎都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中,第一方阵的江苏有7所,浙江、山东、四川各有6所;在中南地区,湖南有5所,河南有4所,湖北有4所,湖北数量只居于全国中等状况。湖北高职教育在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国家教学成果奖、部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等“国字号”优质资源方面均处于全国中下等状况。湖北高职院校在2008-2011年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均没有获得过一等奖。历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数量均处于中下等状况,凸显湖北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从毕业生就业率来看,湖北高职教育的质量也不容乐观,与高职强省差距明显。专业设置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不够。专业设置与本省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有差距,面向石化、食品、纺织、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专业、专业点数及在校生数明显偏少,面向新材料等产业的专业更是空白[3](P13)。毕业生本省就业率低。2012年湖北高职院校的本省就业率仅为54%,高技能人才流失严重。

(二)社会评价较低

1.供给需求水平低上海教科院马树超等人的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从供给(院校布局、资源、经费、师资、质量)与需求(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水平对全国各省高职教育进行了分类。该研究显示,浙江、江苏、山东等省是供需双维较高型,具备向高水平均衡发展的条件,应该鼓励它们改革,先行先试。中部地区的湖南、江西属于供给单维较高型,处于主动赶超阶段,发展力度较大,应加强内涵建设;河南属于需求单维较高型,处于被动赶超阶段,值得国家重点扶持。湖北属于供给需求双维较低型省份,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应该加大投入,全面提升[4]。从供给需求水平看,湖北高职教育水平不高,即使在中部地区也处于落后状况。2.毕业生的满意度不高湖北高职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不高。《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中原区域经济体(包括河南、湖北、湖南三省)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和推荐度在全国各区域中都是最低,对母校很不满意的占9%,不满意的占29%,满意度仅为62%,低于68%的全国平均水平;愿意推荐母校的仅为39%,低于43%的全国平均水平,不愿意推荐母校的为36%,高于32%的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教育部“中国学位网”组织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对母校综合满意度排名中,湖北高职院校进入前50名的只有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一所,远远低于其他省份。

二、湖北高职教育大而不强的根源

(一)对高职教育认识存在误区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是造成湖北高职教育大而不强的最重要主观原因。首先,社会上对高等职业教育有一定误解。认为只有普通高等教育才是正规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招收的是高考失败者、本科高校的淘汰者,培养的是工人,因此,一些家长和考生宁愿上费用昂贵的“民办本科”或复读,也不愿意上高职。虽然全国各省都有此社会现象,但湖北作为高等教育发达省份更突出一些。其次,重本科教育,轻高职教育。高职院校未享受高等教育的“国民待遇”。在经费投入上,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差距悬殊。高职院校的生均经费不足6000元,低于省属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经费(8000元左右),大大低于部属高校的生均经费(10000元左右)。在“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等质量工程和教学成果奖评审时,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指标一般是1:10左右,高职院校基本上是一种点缀。在高校科研基地的设置上,高职院校基本上被排除在外,没有申报资格。再次,对高职教育投入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因实验实训的特殊要求,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本比一般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成本要高得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职院校的投入是一般普通高等教育的2.5倍。湖北省对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投入呈倒置状态,对高职院校的投入远少于普通本科院校。

(二)经费投入不足

投入不足是造成湖北高职教育大而不强的最重要原因。湖北省对高职教育总体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与高职教育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湖北高职院校在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财政投入比例等项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010年,全国高职高专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13458.92元。北京高达34921.94元、浙江、上海均在2万以上。湖北只有11962.24元,居全国第20位。2010年,全国高职高专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为6280.05元。湖北为4383.24元,居全国第25位[5](p605)。2011年湖北高职经费结构为财政投入34.4%,学费46%,其他19.60%[1],财政投入比例远小于学费比例,经费结构不合理。各省都有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处于全国中上等水平,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不应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

(三)办学体制、机制活力不足

体制机制的制度瓶颈是造成湖北高等职业教育大而不强的根本原因。一是办学体制单一。公办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是财政投入和学费收入,缺乏民间资金、海外资本融入,融资渠道单一,经费缺乏的矛盾不能根本缓解。二是缺乏完善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中职与高职衔接不紧密,高职与技术应用性本科脱节。高职学生期望提高学历,不少人走与专业技能无关的专升本之路,失去了技能型人才特征。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没有建立。三是招生制度呆板。目前湖北省高职院校办学严重依赖高考招生,一旦出现生源荒,就可能出现“高职破产”。湖北省高职招生办法远没有达到多元化选拔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四是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统制过死。高职院校办学自没有完全落实。完全没有专业自主设置权和调整权,缺乏必要的人事权(如引进企业高技术人员受制太多),一些政府部门对高职院校具体事务的干预太多太细(如教师引进干预太多;强制性课程设置太多)。

三、关于湖北建设高职教育强省的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出了重大部署,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已开始促进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新一轮大发展。当前,建设又大又强的湖北高职教育既迫在眉睫,又遇到良机。为了促进湖北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正视现状

正视现状,是建设湖北高职教育强省的基本前提。湖北作为高教大省,高等职业教育大而不强,在全国地位不高,竞争力偏弱,即使在中部地区也处于落后状态,与“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全省发展战略不符,与高教大省地位极不相称。湖北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高职教育的危机感,认识到由高职教育大省转变为强省的艰巨性与紧迫性,抢抓高职教育发展新机遇。

(二)进一步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

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是湖北高职教育由弱变强的基本保证。一是积极引导社会正确认识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相对新型的高等教育形式,需要政府对社会加以引导。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性质、类型上的区别,两者没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政府应组织舆论宣传,引导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有正确、理性的认识。二是认真落实高职教育的“国民待遇”。逐步实现高职院校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达到本地区同类普通本科院校的生均预算内经费标准。调整高职院校的收费额度,逐步达到与本科院校同等数额。在质量工程和成果奖评审方面,增加高职院校的指标。三是进一步增加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制定和落实高职院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从政策上解决拨款标准偏低问题。合理确定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增加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

(三)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基本办学条件的改善,是做强湖北高职教育的先决条件。一要增加财政投入,改善硬件设施。通过前述(制定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财政投入增长机制)措施,缓解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使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或全国平均水平。二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建立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大学),专门培养职业院校师资。建议将湖北省属某所师范学院改办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大学),改变师范院校虽多却无一培养职业院校师资的局面,从根本上找到培养职业院校师资的途径。三要探索建立真正、完全的双师型教师制度。提高双师型教师门槛,规定双师型教师必须有2-3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经历。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难度,确定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具有同等的价值,增强职业资格证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四要突出技能训练,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申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高职院校参加全国、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营造技能训练的高级平台。专门立项建设高职院校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组织高职院校开发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等虚拟实践教学资源,补助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的缺陷。

(四)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激发高职教育活力

改革创新,是湖北建设高职强省的根本途径。1.创新办学体制,激活高职教育一是拓宽办学主体,改变单一的办学体制。政府控股,鼓励行业、企业、社会有关利益者、民间资本、海外资本等参股、入股高职院校,组建高职教育集团,建立董事会,实行多元化办学格局。这样既可以解决高职办学投入不足问题,又可以倒逼高职院校多元化发展。同时改变政府单纯拨款模式,营造高职公办民办公平竞争的环境,促使高职办学创特色,避免同质化倾向。二是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立交桥,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办学层次,兴办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湖北省已在2002年提出了兴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但试点院校过少。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应普遍实行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暂不能办本科的院校,实行高职“3+2”、“2+2”模式,学生入高职两年或三年后到相关学校读本科。兴办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既是技能型人才自身提高的需要,又是杜绝技能型人才因追求学历而变性的根本途径。打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上下通道,开展中职与高职分段培养、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通过学制衔接、课程衔接等多种途径,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应用型硕士有机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面向终身教育,打通技能型人才成长的上下通道,让有志成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生有发展的空间和通道,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三是实行注册入学制度。允许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员免试注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实行宽进严出的招生培养模式。允许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人员实行“注册+技能考试”模式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实行优秀中职生免试升高职、优秀高职生免试升本科的政策。2.改革管理机制,激发高职院校办学积极性一是下放专业设置权。由高职院校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自主设置、调整专业,撤销、开设新专业不再层层审批。二是下放职称评审权。制定符合高职特点的职称评审办法。统一核定高职院校职称职数,由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现状进行评审、聘用。三是下放人事权。在统一核定编制内,高职院校岗位设置、人员使用,特别是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聘请,由高职院校自己决定(借鉴湖南省),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四是减少对教学秩序的干预。行政管理部门对高职院校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特别是对高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甚至教学时数都加以限制,使高职院校办学产生人为冲突与矛盾。

(五)加强宏观指导,提高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政府宏观指导,是打造湖北高职教育强省的强力措施。一是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学习河南省经验,以省政府的名义,出台《湖北省职业教育条例》、《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鼓励省直有关部门与地方政府联合共建、共管高职院校,提高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明确企业责任、权利和义务,对承担顶岗实习或接受老师(学生)实习实训的企业予以税收减免或补贴等,大力推动校企合作。二是指导高职院校优化专业结构,增强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匹配。重点扶持与区域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的高职专业,尤其是目前专业点数、在校生数偏少的面向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产业的专业。

(六)整合高等教育资源,促进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协同发展

整合高教资源,是促进湖北高职教育又大又强的战略选择。一是建立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对口帮扶制度,促进协同发展。利用普通本科院校的丰富资源,探索普通本科院校对口帮扶高职院校办法。普通本科院校可以在培训师资、图书资源、实习实训、课程贯通等多方面给高职院校提供帮扶。开展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办学,培养高职本科生。二是调整高等教育格局。将竞争性不强原“三本院校改为“应用型本科”,如“XX技师学院”,与高职对接。或改为本科职业院校,与高职同类,消除“三本”院校与高职院校潜在的恶性竞争。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OL].

[2]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马必学.区域职业教育研究专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

[4]张晨.分类指导,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