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7:41:15

外商投资

外商投资范文篇1

一、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扩大国内采购

(一)对已设立的鼓励类和限制乙类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研究开发中心、先进技术型和产品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技术改造,在原批准的生产经营范围内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自用设备及其配套的技术、配件、备件,可按《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37号)的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二)对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采购国产设备,如该类进口设备属免税目录范围,可全额退还国产设备增值税并按有关规定抵免企业所得税。

(三)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在投资总额内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自用设备及其配套的技术、配件、备件,可按《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37号)的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对其转让技术比照国内科研机构免征营业税。

(四)外国企业向我境内转让技术,凡属技术先进或者条件优惠的,经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技术转让收入免征营业税。

(五)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10%以上(含10%)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允许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的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具体比照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办法》执行。

(六)为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并鼓励其更多地使用国产料件生产出口产品,经税务机关批准,可允许年底前成立的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在**年底前,选择执行"不征不退"或"免抵退"政策(只能选择一次)。

二、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一)外商投资企业境内融资时,允许中资商业银行接受外方股东担保。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以外汇质押方式向境内中资外汇指定银行申请人民币贷款。外商投资企业所有外汇资金均可作质押;对外汇担保项下人民币贷款可由境外金融机构或境内外资金融机构提供信用保证;取消外汇质押、外汇担保项下的登记手续和对提供外汇担保的外资银行信用等级的特别限制。外方股东担保和外汇担保人民币贷款应符合产业政策,可用于满足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需求,但不得用于购汇。

(二)设立专项产业投资基金缓解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时中方股本金不足问题,同时允许境内中资商业银行在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外方股东应增加的股本金同步到位的前提下,对中方股东发放不超过50%的股本贷款,期限不超过10年,具体比例由各商业银行根据信贷原则自主决定。

(三)允许境内外商投资企业以其外方投资者海外资产向境内中资银行的海外分行提供抵押,由中资商业银行的海外分行或国内分行向其发放贷款。

(四)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可申请发行A股或B股。

(五)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向在国家重点鼓励的能源、交通等领域投资的外国投资者提供政治风险保险、履约保险、保证保险等保险服务。

三、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

(一)中西部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抓紧制定利用外资优势产业和优势项目目录,报经国家批准后实施。目录内项目可享受《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项目政策,对其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自用设备及其配套的技术、配件、备件,按《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37号)的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二)放宽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领域和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条件,放宽中西部地区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持股比例限制,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制定具体办法。

(三)对设在中西部地区的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三年内,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再投资的项目,凡外资比例达到25%以上的,均可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

(五)允许沿海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承包经营管理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

(六)允许中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其省会或首府城市选择一个已建成的开发区,申办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进一步改善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一)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为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的需求,应适当减少《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要求中方控股和不允许外商独资等限制项目。

(二)凡属鼓励类且不需要国家综合平衡的外商投资项目,均由省级人民政府审批,报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备案。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收到备案报告后,如有不同意见要在一个月内予以答复。具体办法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制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人民政府要进一步简化外商投资项目及企业设立的审批手续,加快审批进度。

(三)进一步完善对经常项目下售汇真实性审核的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缩短审核时间;对因特殊情况无法使用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核查而需以函调方式核查的,应提高核查速度。外商投资企业可凭企业设立时的技术转让协议及批准文件办理其技术引进项下的售付汇手续。外商投资企业可在限额内将外汇结算帐户中的存款转为定期存款。按属地管理原则,下放资本项目外汇收入结汇的审批权限,取消资本外汇收入结汇备案登记制度。

(四)要逐步缩小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的强制性价值鉴定范围、改进鉴定办法,取消对外商独资企业进口设备的强制性价值鉴定。要规范海关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加快通关速度。坚决制止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乱收费、乱检查和各种摊派,由国家经贸委会同国家计委、财政部、外经贸部等部门具体负责,一定要抓出成效。

外商投资范文篇2

*年,全省国税系统征收涉外企业税收167738万元,较*年151481万元增长11%,海关增值税、消费税33412万元,同时办理出口退税63940万元。

今年以来,我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取得了较好工作成绩。今年前三季度,我省涉外企业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共计入库141045万元(不含海关),比*年同期增长15.1%。其中,涉外企业所得税增长迅猛,增势强劲,入库50382万元,同比增长36.85%,比全省国税同比增长31.45%,要高出五个多百分点,增收13566万元。

二、*年度涉外税收优惠减免退税达5101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外向型经济发展

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企业所得税上。*年共有414户次企业享受了优惠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51010.19万元。其中,享受生产型企业免二减三优惠政策112户,减免企业所得税11065.77万元;享受先进技术企业延长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12户,减征企业所得税1393.54万元;享受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内高新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29户,减征企业所得税4535.33万元;享受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双密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1户,减征企业所得税9395.06万元;享受能源交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2户,减征企业所得税8178.16万元;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17户(今年新增9户),减征企业所得税4214.52万元;享受中西部延长3年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13户,减征企业所得税2095.13万元;享受省会城市生产型企业减按24%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57户,减征企业所得税1183.04万元;享受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10户,减免企业所得税2026.58万元;享受地方所得税减免政策的企业134户,减免地方所得税5319.56万元;享受在投资退税政策的企业1户,退还企业所得税20.83万元;享受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企业10户(今年新增7户,审批投资可抵免企业所得税2601万元,累计审批投资可抵免企业所得税6173万元),抵免企业所得税1484.67万元;享受预提所得税减免政策的企业1户,减征企业所得税98万元。另外,还对6户企业实行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2476.9万元,同期,还对9户企业财产损失实行税前扣除906.86万元。通过认真执行国家税收政策,有力的支持了*外向性经济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的投资环境,这些必将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第二部分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对国家鼓励的外商投资企业,需要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给予税收优惠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一、优惠税率

(一)在西安、宝鸡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内设立的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自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之日所属的纳税年度起,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在西安市市区投资兴办的外商投资企业,凡属生产性的,减按24%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但从事下列项目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可以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1.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的项目;

2.外商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回收投资时间长的项目;

3.能源、交通、港口建设项目。

(三)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外国投资者投入资本或者分行由总行拨入营运资金超过1000万美元,经营期在10年以的外资金融机构经营外币业务的所得,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在杨凌示范区内设立的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自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之日所属的纳税年度起,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五)西部大开发政策

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年至2010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执行减低税率优惠应注意的问题:

(1)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国家鼓励类的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鼓励类项目和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务计划发展委员会和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联合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第18号令)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企业。

(3)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地方所得税。

(六)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给予三年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为了扩大吸收外资,鼓励外商向中西部地区投资,提高利用外资工作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务院办公厅1999年8月20日下发的国办发[1999]73号文件明确规定:“对设在中西部地区的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三年内,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为了贯彻国务院办公厅上述规定,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实施对设在中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给予三年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的通知》(国税发[1999]172号)。可执行本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从事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和限制乙类项目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优势产业和优势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三年内为本项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期间。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三年是指,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称税法)第八条第一款(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和税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五条第一款第(八)项(外商投资举办的先进技术企业,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延长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规定的减免税期满后的三年。在本项税收优惠期间,企业同时被确认为产品出口企业且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总产值70%以上的,可再依照税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五条第一款第(七)项(外商投资举办的产品出口企业,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总产值70%以上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但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其他已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产品出口企业,符合上述条件的,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规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减半后的税率不得低于10%。本项税收优惠政策自*年1月1日起执行。至*年1月1日尚处于本项税收优惠期间的企业,可就自*年1月1日起的剩余优惠年限享受本项税收优惠政策;至*年1月1日已过本项优惠期间的企业,不得追补享受本项税收优惠政策。

(七)自1999年1月1日起,从事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在报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八)设在西安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定期减免税

(一)两免三减半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其生产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可从获利年度起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二)兼营性外投资企业如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对外投资企业兼营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业务(以下简称兼营性外投资企业)如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问题,国家税务总局专门印发了《关于外投资企业兼营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业务如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209号)和《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若干执行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52号),执行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1.政策规定

(1)外投资企业的营业执照所限定的经营范围无生产性业务的,无论其实际经营活动中,生产性业务的比重多大,均不得作为生产性企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2)外投资企业的营业执照所限定的经营范围兼有生产性业务和非生产性业务的,或者营业执照所限定的经营范围仅有生产性业务,但其实际也从事非生产性业务的,可按以下办法确定其所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的从开始获利年度起计算的减免税期限内,兼营性外投资企业可在其生产性经营收入超过全部业务收入50%的年度,提出申请,经主管的税务机关核准后,享受该年度相应的减、免税待遇;其在生产性经营收入未超过全部业务收入50%的年度,不得享受该年度相应的免、减税优惠待遇。

B.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和国务院规定的减低税率征税地区的兼营性外投资企业,应从生产性经营收入首次超过全部业务收入的50%的年度起,开始享受有关减低税率征税的优惠政策。

2.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营业执照所限定的经营范围无生产性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无论什么情况,均不能享受生产性企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2)对营业执照所限定的经营范围为生产性业务的外投资企业,只有当其生产性经营收入超过全部业务收入50%的年度,报经批准后,才能享受该年度相应的减、免税待遇。

(3)设在减低税率征税地区的兼营性外投资企业,只有从其生产性经营收入首次超过全部业务收入的50%的年度起,才能开始享受有关减低税率征税的优惠政策。

(4)开始获利年度是指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后,第一个获得利润的纳税年度。企业开办初期有亏损的,可以依照税法的规定逐年结转弥补,以弥补后有利润的纳税年度为开始获利年度。税法规定的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的期限,应从企业获利年度起连续计算,不得因中间发生亏损而推延。

(三)外商投资举办的产品出口企业,在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已经按百分之十五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产品出口企业,符合上述条件的,按百分之十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外商投资举办的先进技术企业,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延长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已经按百分之十五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先进技术企业,符合上述条件的,按百分之十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五)外商投资企业追加投资如何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外商投资企业在原合同以外大规模追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对这些追加投资项目所取得的所得,能否单独计算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第八条规定的企业所得税定期减免税,这一问题倍受税务界和企业界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关注,是长期困绕外商投资企业追加投资的一个主要因素。有鉴于此,为鼓励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效率,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税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追加投资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56号)。国家税务总局又下发了《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追加投资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368号)。下面就这一优惠政策在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阐述如下:

(1)政策规定

从事经国务院批准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凡符合追加投资形成的新增注册资本额达到或超过6000万美圆的;或者追加投资形成的新增注册资本额达到或超过1500万美圆,且达到或超过企业原注册资本50%的两个条件之一的,其投资者在原合同以外追加投资项目所取得的所得,可单独计算并享受税法第八条第一[即: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是指从外商投资企业实际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起至企业终止生产、经营之日止的期间。)在十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是指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后,第一个获得利润的纳税年度。企业开办初期有亏损的可以依照税法第十一条的规定逐年结转弥补,以弥补后有利润的纳税年度为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但是属于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贵重金属等资源开采项目的,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实际经营期不满十年的,应当补缴已免征、减征的企业所得税款(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重大损失的除外)。]、二(即:本法施行前国务院公布的规定,对能源、交通、港口、码头以及其他重要生产性项目给予比前款规定更长期限的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待遇,或者对非生产性的重要项目给予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待遇,在本法施行后继续执行。)款所规定的企业所得税定期减免优惠。

(2)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1)追加投资项目前后应分别核算。外商投资企业对追加投资项目的生产、经营情况,与其先期投资的生产、经营情况应加以区分,分别设立帐册、凭证,准确计算各自应纳税所得额。凡不能合理计算各自应纳税所得额的,主管税务机关可按企业收入、资产等比例合理划分各自的应纳税所得额。

2)应注意本项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时间。本项税收优惠政策自*年1月1日起执行。*年1月1日以前发生的追加投资业务,符合本项税收优惠政策规定条件的,可就其按税法有关规定确定的减免税年限中自*年1月1日后的剩余年限享受优惠,*年1月1日以前已征税款不再退回。

3)应注意鼓励类项目的范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发[*]063号)的规定,上述政策规定中所称的“鼓励类项目”是指,*年4月1日以前批准追加投资的外商投资项目,属于1997年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部门颁布的《外商投资指导目录》中鼓励类和限制乙类的项目;*年4月1日以后批准追加投资的外商投资项目,属于*年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部门颁布的《外商投资指导目录》中鼓励类项目。

4)应注意多次追加投资新增注册资本的计算。外商投资企业在前期投资以后,进行多次追加投资所形成的生产经营项目(不包括未形成新的生产经营项目的追加投资),凡没有与前期投资项目一并享受过定期减免税优惠待遇的,可以将该多次追加投资所形成的生产经营项目合并为一个项目计算其新增注册资本,该多次追加投资所形成的合并项目的新增注册资本符合本文规定条件的,可就该合并后的项目单独计算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待遇。

5)应注意“原注册资本”的计算。本文所述“原注册资本”是指,外商投资企业就新的生产经营项目或者上述4)所述合并项目追加投资前企业已经形成的注册资本。

6)应注意多次追加投资减免税优惠期的计算。外商投资企业多次追加投资所形成的生产经营合并项目,按照上述4)的规定单独计算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应自该多次追加投资中的首次追加投资所形成的生产经营项目的获利年度起计算减免税优惠期,并从该多次追加投资达到本文规定条件的年度起,开始享受该减免税优惠期中剩余年限的优惠。

(六)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外国投资者投入资本或者分行由总行拨入营运资金超过1000万美元,经营期在10年以的外资金融机构经营外币业务的所得,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至第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七)从事港口码头建设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经营期在15年以上,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八)从事农业、林业、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和设在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依照税法规定享受免税、减税待遇期满后,经企业申请,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在以后的十年内可以继续按应纳税额减征15%至30%的企业所得税。

三、预提所得税优惠

外商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而有来源于*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除依照税法免征所得税的以外,都减按1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中提供的资金、设备条件优惠;或者转让的技术先进,需要给予更多减税、免税优惠的,由市人民政府决定。

四、再投资退税

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五年的,经投资者申请,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的百分之四十税款;对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直接再投资举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者先进技术企业,全部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再投资不满五年撤出的,应当缴回已退的税款。

1.政策规定

(1)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直接再投资,是指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该企业取得的利润在提取前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在提取后直接用于投资举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五年的,经投资者申请,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己缴纳所得税的百分之四十税款。即退税率为40%。

(2)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举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者先进技术企业,以及外国投资者将从海南经济特区内的企业获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海南经济特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农业开发企业,经营期不少于五年的,经投资者申请,税务机关批准,全部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己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即退税率为100%。

(3)由外国投资者持有100%股份的投资公司,将从外商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股息),在中国境内直接再投资,可视同外国投资者,享受再投资退税优惠。

(4)再投资不满五年撤出的,应当缴回已退的税款。

(5)再投资退税的计算公式

退税额=再投资额÷(1-原实际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与地方所得税税率之和)×原实际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退税率

2.办理再投资退税应注意的问题

(1)外国投资者应当自其再投资资金实际投入之日起一年内,持载明其投资金额、投资期限的增资或者出资证明,向原纳税地的税务机关申请退税。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还应提供审核确认部门出具的确认举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者先进技术企业的证明。

(2)为了正确计算退税额,外国投资者应当提供能够确认其用于再投资利润所属年度的证明。凡不能提供证明的,税务机关可就外国投资者再投资前的企业帐面应付股利或未分配利润中属于外国投资者应取得的部分,从最早年度依次往以后年度推算再投资利润的所属年度,并据以计算应退还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3)经营期的计算原则。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本企业或已经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的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的,应从再投资资金实际投入之日起计算;再投资开办新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应从新办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之日起计算。

(4)凡有下列情形者应当缴回已退税款的60%:

1)外国投资者直接再投资举办或扩建产品出口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起三年内,或者再投资资金实际投入后三年内,该企业均没有达到产品出口企业标准的;

2)外国投资者直接再投资举办或扩建先进技术企业,在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或资金投入后三年内,经考核不合格被撤消先进技术企业称号的。

(5)外国投资者异地再投资,原纳税地税务机关在按照规定办理退税时,应同时向接受再投资企业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寄送《外国投资者异地再投资已退税的通知单》。凡经接受再投资企业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审查认定,外国投资者再投资不满五年撤出的;或者属于直接再投资举办或扩建产品出口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起三年内,或者再投资资金实际投入后三年内,该企业均没有达到产品出口企业标准的;以及外国投资者直接再投资举办或扩建先进技术企业,在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或资金投入后三年内,经考核不合格被撤消先进技术企业称号的。外国投资者均应向接受再投资企业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办理缴回或部分缴回已退税款手续。

(6)不予办理退税的再投资

1)外国投资者将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清算所得用于再投资;

2)外国投资者将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汇出国外,存入外国银行或用作贸易资金周转,其后再用于向中国的合资经营企业投资;

3)外国投资者将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股息)购买本企业股票(包括配股)或其他企业的股票的,不适用再投资退税优惠规定。

(7)再投资只退企业所得税,不退地方所得税。

五、税前扣除项目

(一)技术开发费加成扣除

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10%以上(含10%)的,允许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1.涉外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当年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实际增长10%(含10%)以上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允许再按当年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2.技术开发费包括的费用项目有:涉外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试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制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实验费,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研究设备的折旧,与新产品的试制和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

3.技术开发费不包括的费用项目有:涉外企业从其他单位购进技术或受让技术使用权而支付的购置费或使用费,以及从事技术开发业务的涉外企业发生的属于技术开发服务业务的营业成本、费用。

4.涉外企业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达到10%以上、其实际发生额的50%如大于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可准予抵扣其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超过部分,当年和以后年度均不再予以抵扣。

5.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当年没有应纳税所得额的企业,其发生的技术开发费不适用本条第一款的规定。

6.外国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外国企业。

(二)财产损失扣除

1.财产损失是指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设立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盘亏、毁损、报废净损失,坏帐损失,以及遭受自然灾害、民事诉讼等意外事故造成的非常损失(以下统称财产损失)。

2.企业发生财产损失的,在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年度所得税申报表时,应就其财产损失的类型、程度、数量、价格、损失理由、扣除期限等做出书面说明,同时附送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的财产损失鉴定证明资料等,若涉及由企业外部造成财产损失的,还应附送企业外部有关部门、机构鉴定的财产损失证明资料。

主管税务机关检查企业所得税纳税情况时,应就企业财产损失进行重点检查。对企业列支的财产损失,凡没有提供上述情况说明资料的,又没有办法实际取证,可以进行纳税调整。

(三)坏帐转销扣除

坏帐,是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由于发生坏帐而遭受的损失称为坏帐损失。这些损失在损益表中通常列为管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直接影响企业所得税额。

1.税法对处理坏帐损失的规定

(1)坏帐处理方法

1)直接转销法

纳税人发生的坏帐损失,原则上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

2)备抵转销法

从事信贷、租赁行业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照年末放款余额(不包括银行间拆借),或者年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应收款项的余额,计提不超过3%的坏账准备,从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各地税务机关要对上述行业的企业报送的年度所得税申报资料、会计报表中的“放款余额”、“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应收款项的科目,进行认真审查,确认坏账准备。对信贷、租赁行业以外的其他企业,一般情况下不得计提坏账准备,对那些应收账款余额比较大的企业,需要计提坏账准备的,仍按《国家税务局关于贯彻执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若干业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1〕165号)第九条的规定执行。

提取坏帐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的坏帐损失,应冲减坏帐准备金,实际发生的坏帐损失超过已提取的坏帐准备部分,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已核销的坏帐收回时,应相应增加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2)坏帐准备金提取比例

经批准可提取坏帐准备金的纳税人,除另有规定者外,坏帐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帐款、应收票据等应收帐款余额的3%。计提坏帐准备的年末应收帐款是纳税人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包括代垫的运杂费。年末应收帐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但纳税人发生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以及关联方之间的任何往来帐款不得提取坏帐准备金;关联方之间往来帐款也不得确认为坏帐。

企业实际发生的坏怅损失,超过上一年度计提的坏帐准备部分,可以列为当年的损失;少于上一年度计提的坏帐准备部分,应计入本年底的应纳税所得额。

(3)坏帐损失的认定条件

坏帐损失,是指下列应收帐款:

1)因债务人破产,在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

2)因债务人死亡,在以其遗产偿还后,仍然不能收回的;

3)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已超过两年,仍然不能收回的。

(4)企业已列为坏帐损失的应收账款,在以后年度全部或者部分收回时,应计入收回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5)对企业的应收账款,凡符合税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条件的,可以作为企业的坏帐损失,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给予扣除。企业在报送季度或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时,应就当期扣除的坏账损失的原因作出附加说明并提供有效的证明资料。主管税务机关应在对纳税申报的审核评估时,就企业报送的上述资料,根据坏账损失税务处理的有关规定条件,进行认真审核。对原因不充分,情况不清晰,应实地调查了解、核实。必要时可以要求企业重新举证,做出说明或进行公证。凡已扣除的坏账损失不符合规定条件,以及无法提供证明资料的,应做出纳税调整。

(四)亏损弥补扣除

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怎么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明确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五年。这对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弥补做了原则规定。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纳税人多次发生年度亏损如何弥补、5年内既有盈利年度还有亏损年度弥补年限如何计算等问题还有争议。现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弥补问题论述如下:

1.原则规定

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五年。这就是说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可以连续用从亏损年度的次年起五年内的所得弥补。例如,某企业*年度经税务机关审核的亏损额100万元,则该企业可以用*年度、*年度、*年度、2004年度、2005年度所得弥补这100万元亏损,但如果该企业截止到2005年未将这100万元亏损弥补完,那么到了2006年度就不能弥补了。

2.纳税人多次发生年度亏损如何弥补

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纳税人多次发生年度亏损,都可以连续用从亏损年度的次年起五年内的所得弥补。例如,某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1994年度的亏损额100万元,则该企业可以用1995年度至1999年度的所得弥补这100万元亏损;1996年度又发生亏损50万元,则该企业可以用1997年度至*年度的所得弥补这50万元亏损;1998年度又发生亏损30万元,则该企业可以用1999年度至*年度的所得弥补这30万元亏损;以后年度以次类推。

3.既有盈利年度还有亏损年度怎样弥补亏损

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但5年内不论是盈利或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年限计算。例如,经税务机关审核,某企业1994年度的亏损额100万元,1995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60万元,1996年度的亏损额20万元,1997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1998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1999年度的亏损额10万元,*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25万元。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有关亏损弥补的规定,1994年度的亏损额100万元,可用1995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60万元弥补,弥补后还有40万元亏损额,由于1996年度亏损20万元,则用1997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和1998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弥补;而对1996年度的亏损额20万元,用1998年度弥补1994年度的亏损额后的40万元(50-10)中的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弥补,那么1998年度弥补1994年度和1996年度的亏损额后的20万元(50-10-20)的应纳税所得额,按照税法规定就要缴纳所得税;而对1999年度的亏损额10万元,可用*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25万元中的10万元弥补,剩余15万元(25-10),按照税法规定就要缴纳所得税。

六、税额扣除

(一)购买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

凡在*省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1999年7月1日后,在投资总额内购买国产设备,对符合《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中规定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限制乙类的投资项目,除国发[1997]37号规定的《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外,其购买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购置设备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对上述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扩大出口、降低成本、节约能耗、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劳保安全等目的,采用先进的、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对现有设备、生产工艺条件进行改造而在投资总额以外购买的国产设备,其购买国产设备投资的40%也可以从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

(二)外国税额扣除优惠政策及操作

为了避免国际重复征税,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现行税法对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即做出了外国税额扣除的规定。

1.政策规定

(1)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税额扣除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二条及其实施细则第七章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税额扣除规定了以下几点:

1)外商投资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扣除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2)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是指外商投资企业就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款,不包括纳税后又得到补偿或者由他人代为承担的税款。

3)境外所得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是指外商投资企业的境外所得,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扣除为取得该项所得所应摊计的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后计算的应纳税额。该应纳税额即为扣除限额,应当分国不分项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境外所得税税额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境外所得总额

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境内所得+境外所得)×(企业所得税税率30%+地方所得税税率3%)

4)外商投资企业就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款,低于按上述规定计算出来的扣除限额的,可以从应纳税额中扣除其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款;超过扣除限额的,其超过部分不得作为税额扣除,也不得列为费用支出,但可以用以后年度税额扣除不超过限额的余额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2)个人的外国税额扣除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九条及其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境外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044号)对个人的外国税额扣除规定了以下几点:

1)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2)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指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该所得来源国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缴纳并且实际已经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3)依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是指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区别不同国家或者地区和不同应税项目,依照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和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同-国家或者地区内不同应税项目的应纳税额之和,为该国家或者地区的扣除限额。

个人在中国境外-个国家或者地区实际已经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低于依照前款规定计算出的该国家或者地区扣除限额的,应当在中国缴纳差额部分的税款;超过该国家或者地区扣除限额的,其超过部分不得在本纳税年度的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是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的该国家或者地区扣除限额的余额中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2.外国税额扣除程序

(1)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税额扣除程序

外商投资企业申请外国税额扣除应在年度终于后四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年度所得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包括外国税额扣除计算表以及境外税务机关填发的同-年度纳税凭证原件,不得用复印件或者不同年度的纳税凭证作为扣除税额的凭证。

(2)个人的外国税额扣除程序

1)扣税凭证

个人申请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时,应当提供境外税务机关填发的完税凭证原件。

2)纳税申报期限

个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在境外的纳税年度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应在所得来源国的纳税年度终了、结清税款后的30日内,向中国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在取得境外所得时结算税款的,或者在境外按来源国税法规定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的,应在次年1月1日起30日内向中国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个人兼有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所得的,应分别申报计算纳税。

3)境外代扣代缴税款

个人任职或受雇于中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单位派驻境外的机构的,可由境外该任职、受雇机构集中申报纳税,并代扣代缴税款。

4)纳税申报方式

个人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不能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应委托他人申报纳税或者邮寄申报纳税。邮寄申报纳税的,以寄出地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

七、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股权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为了促进和规范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就业、维护公平竞争和国家经济安全,依据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国家税务总局于*年3月联合了《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第3号令,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允许外国投资者并购我国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内企业)的股权,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股权所涉及的有关税收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又单独下发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股权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发[*]60号)。

1.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概念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系指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称“境内公司”)的股东的股权或认购境内公司增资,使该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称“股权并购”);或者,外国投资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该企业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且运营该资产,或,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并以该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运营该资产(以下称“资产并购”)。

2、政策规定

(1)外国投资者按照《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并购境内企业鼓动的股权,或者认购境内企业增资(以下简称股权并购),使境内企业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凡变更设立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的股权比例超过25%的,可以依照外商投资企业所适用的税收法律、法规缴纳各项税收。

(2)外国投资者通过股权并购变更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条件的,可享受税法及其有关规定所制定的各项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在计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时,有关衔接问题按以下规定执行:

1)经营期开始及经营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颁发变更营业执照之日,为变更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开始,至工商变更登记确定的经营年限终止日,为变更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期。

2)前期亏损处理。变更设立前企业累计发生的尚未弥补的经营亏损,可在税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亏损弥补年限的剩余年限内,由变更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延续弥补。

3)获利年度的确定。变更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当年度取得经营利润,扣除以前年度允许弥补的亏损后仍有利润的,为其获利年度。获利年度当年实际生产经营期不足6个月的,可以按照税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七条的规定,由企业选择确定减免税期的起始年度。

3.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并购要合法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应遵守中国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遵循公平合理、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造成过度集中、排除或限制竞争,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并购要符合产业政策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应符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投资者资格和产业政策的要求。

依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不允许外国投资者独资经营的产业,并购不得导致外国投资者持有企业的全部股权;需由中方控股或相对控股的产业,该产业的企业被并购后,仍应由中方在企业中占控股或相对控股地位;禁止外国投资者经营的产业,外国投资者不得并购从事该产业的企业。

(3)外资比例不低于25%可以享受本项税收优惠政策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应依照本规定经审批机关批准,并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或设立登记。外国投资者在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中的出资比例一般不低于25%,可以享受本项税收优惠政策,但对外国投资者的出资比例低于25%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应依照现行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登记程序进行审批、登记。审批机关在颁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时加注“外资比例低于25%”的字样。登记管理机关在办法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时加注“外资比例低于25%”的字样。在税务管理方面,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办理内资企业税务登记,适用内资企业税制,不享受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4.办理税务登记的时间要求

投资者自收到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到税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5.并购后注册资本的确定

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公司股东的股权,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后,该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为原境内公司注册资本,外国投资者的出资比例为其所购买股权在原注册资本中所占比例。被股权并购境内公司同时增资的,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为原境内公司注册资本与增资额之和;外国投资者与被并购境内公司原其他投资者,在对境内公司资产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各自在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中的出资比例。

外国投资者认购境内公司的增资,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后,该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为原境内公司注册资本与增资额之和。外国投资者与被并购境内公司原其他股东,在境内公司资产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各自在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中的出资比例。

被股权并购境内公司中国自然中股东在原公司享有股东地位一年以上,经批准,可继续作为变更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投资者。

6.本项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时间

本项税收优惠政策自*年1月1日起执行。本项税收优惠政策前变更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凡符合《〈暂行规定〉及本项税收优惠政策规定条件的,也按本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执行。

第三部分地方所得税优惠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对鼓励外商投资的行业、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免征、减征地方所得税。

我省免征、减征地方所得税规定如下:

一、对在我省境内投资举办的国家鼓励类和允许类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不包括外资比例(以实收资本计算)低于25%的外商投资企业]免征地方所得税,但允许类产业中娱乐业、服务业、房地产开发业除外。

国家鼓励类和允许类的外商投资企业指国务院*年2月11日公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第346号令)、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年3月11日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第21号令)规定的鼓励类、允许类和*年6月16日的《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指导目录》(第18号令)中的项目为主营业务,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企业。以上《规定》、《目录》如若修订,则按修订后的《规定》、《目录》执行。

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投资举办的企业,参照本规定执行。

三、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由企业申请,税务机关审批的管理办法。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审核确认后,企业方可免缴地方所得税。

四、凡已建成并已正式投产的企业应当在*年8月31日之前向主管国税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主管国税机关审核后上报,第一年由省国税局审批资格,具体审批时间为:主管国税机关应于*年9月15日前上报市一级国税机关,市一级国税机关经过严格审核后,于10月底之前上报省国税局审批。第二年及以后年度报经市级国税机关审核确认后执行。凡*年8月以后新办的企业应在企业正式投产后一个月内向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提出书面申请。主管国税机关应在15日内上报市级国税机关,市级国税机关经过严格审核后,应在45日内上报省级国税机关。第一年由省国税局审批资格,第二年及以后年度报经市级国税机关审核确认后执行。

外商投资范文篇3

从19*年*月*日起,中国实施了新的税收制度。新新税收制度实施后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税收优惠政策如下:

1、出口货物的免税

除国家另有规定这外,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货物直接出口的,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外商投资企业为履行产品出口合同所需进口的原材料、燃料、散件、零部件、配套件、辅料和包装物料,进口时予以保税,加工产品出口后海关予以核销结案。

2、投资进口的资本货物免税

自19*年*月*日起,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进口设备,在规定的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3、个人所得税方面

对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工作的外籍个人,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的外籍人员,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在扣除费用800元的基础上,附加扣除费用3200元。

4、企业所得税方面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收优惠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除了属于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贵重金属等资源开采项目的,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实际经营年限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之年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从事农业、林业、牧业和设在经济不发达边远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在依照规定享受“两免三减”企业所得税待遇期满后,经企业申请,国务院税务部门批准,在以后的十年内继续按应税减征15%至30%的企业所得税。

沿海经济开发区

对设在老市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24%的税率证书企业所得税。其中,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项目,或者外商投资在3000万美元以上、回收投资时间长的项目,或者属于能源、交通、港口建设项目的,报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并免征地方所得税。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对设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实际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可以从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指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税收优惠

对外商投资兴办的产品出口企业,在按照税法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在当年企业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可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属于已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可以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产品出口企业免征地方所得税7年。

对外商投资企业兴办的先进技术企业,在按照税法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以延长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半后的税率低于10%的,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先进技术企业,免征地方所得税8年。

再投资税收优惠

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在投资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投资投资开办其它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与5年的,经投资者申请,税务机关批准,退化其在投资部分缴纳所得税的40%税款。如果直接在投资兴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者先进技术企业的,全部退还其在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在投资不满5年的,应对缴回已退的税款。

投资所得税收优惠

外国投资者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免征所得税。

(二)土地

1、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

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有期的土地使用制度。出任方式主要有拍卖、招标、协议三种。

对从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开发的,其用地可按划拨方式供应。

对从事农、林、牧、渔业开发项目的,其用地可按租赁方式供应。

与乡镇、村集团企业进行工业、农、林、牧、渔业等开发项目合作,经批准中方集团经济组织也可以土地作价入股方式供应土地。

到境外上市股票的股份制企业,其土地使用权可由国家向企业出让、作价入股或租赁提供。

2、按出让方式供应土地,其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居住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3、成片开发土地优惠

对外商从事成片土地开发经营,行程“五平一通”、“七通一平”建设用地,并在开发区内举办生产性项目,建设能源、交通、港口和与其配套的社会公益事业,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按标定地价的一定比例给予优惠。对于形成工业用地和其他用地条件的,即可进行土地使用权转让。

外商可以在成片开发土地范围内,根据规划进行建设并经营自备电站、热力站、水厂等生产、生活公用设施,也可以地方公用事业企业经营。公用设施能力有富余,需要供应区域外或者需要与区域外设施联网运行的,投资者也可与地方公用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签订合同进行经营。

4、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土地优惠

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的场地事业费,凡在开发费和事业综合计收的地区,为每年每平方米5至20元,凡在开发费一次性计收或者上述企业自行开发区场地的地区,使用费最高为每年每平方米3元。

对台湾投资者兴办的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在其经营期内第一年至第十年免收土地使用费。

5、其他方面的土地优惠

对从事开发建设能源、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外商,市政府可根据外方投资者的意向提供一定地块由外方投资者进行房地产开发经营,其土地出让金和土地使用费予以减免。

对在开发期间的土地,开发企业免缴土地使用费。完成开发建设的土地,其土地使用费减免。

开发企业对建设用地的实际投资达到项目总投资的25%以上,即可预售期货房屋。对于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规定使用年限内,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或用于其他经济活动。

对从事农、林、牧、渔开发和荒山、荒地、荒滩开发经营,按不同土地供应方式需要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土地使用费或租金可减、免、缓。

(三)外汇管理

1、允许外商投资企业自由选择外汇指定银行和外经委外资银行开立现汇帐户,保留现汇,外商投资企业正常经营范围内的外汇支付和偿还境内的外汇支付和偿还境内金融机构外汇贷款本息,可以从其帐户余额中直接办理。

2、对外商投资企业外汇不能自求平衡的优惠

中国坚持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自求平衡的原则但企业外汇不能自求平衡时,允许到外汇调剂中心进行相互调剂,调剂价格按市场汇价。

3、允许外商人民币利润再投资按外汇投资优待

外国投资者从外汇收支不能平衡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分得的人民币利润,经批准后再投资于境内能创汇或能增加外汇收入的企业,除依法享受退还已缴纳的部分所得税的优惠外,外商可以从接受该项投资的企业新增加的外汇收入中获得外汇,以汇出其合法利润。在审批外商人民币利润在投资时,外商应提供原企业董事会的利润分批决议和当地外汇管理部门的证明。

外商投资范文篇4

根据宏观经济模型的测算结果,1983~1999年期间,中国经济总量(GDP)对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综合弹性比为0.121。由于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2%,照此推算,同时期中国经济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个百分点来自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间接贡献(参见赵晋平编著《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率为27.8%。中国政府提出的“十五”时期年均经济增长目标是7%,如果在今后几年,外商直接投资能够继续保持与过去20年相近的贡献率,则其年均增长速度至少应当达到16%左右的水平。

自从1995年以来,中国实际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结束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长阶段,进入平稳增长时期,一些年度甚至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九五”时期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仅达到1.6%的水平(参见表1)。2001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现了14.9%的恢复性增长,预计“十五”时期正增长趋势仍然有可能持续,达到年均5~10%的稳定增长水平。

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从有利因素来看:一是世界范围的资本活动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将会进一步趋于活跃,国际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也为这些资本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手段;二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其结构调整对投资、尤其是外国投资的需求将会继续扩大;三是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为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及其企业长期战略决策创造了良好预期,而且随着服务贸易领域的逐步开放,外商投资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四是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结构调整导致的失业、下岗,将使中国继续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也将长期存在,从而吸引跨国公司的生产和加工基地继续加快向中国转移的进程;五是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产生,长期积累形成的“三资”企业生产设备和技术也将面临不断更新、改造、扩充的需要,现有企业的增资将继续构成外商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未来时期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不利因素:一是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不能排除出现局部区域、甚至世界范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至少目前以美国经济为首的西方经济尚未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这将严重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二是许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趋势大大加快,区域内投资的增长将远远超过面向区域外的投资,而中国所处的东亚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形成多边经济共同体的区域,因而面向这一地区的投资和本区域内部投资自由化的进程有所放慢;三是世界各国吸引外国投资的竞争将明显加剧,不仅发达国家会利用资本市场和金融手段完善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等优势,加快吸收购并方式直接投资的速度,而且发展中国家也会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通过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市场开放换取外国的技术和资本。这将为中国吸收外资带来巨大竞争压力;四是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外资优惠政策的逐步清理、取消,外商投资的收益预期将明显回落;五是目前年度中国经济总量和新增外商投资总量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规模,相应的增长速度将会表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总之,吸收外资快速增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基本结束,今后将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

尽管从存量的角度来看,由于“三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大大提高,“三资”经济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但是从新增流量的角度来看,“十五”时期利用外资的增长将难以达到过去20年间的平均增长水平。由此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十五”时期新增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前20年相比将有所下降;二是为了保持利用外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必须通过优化产业分布结构来提高经济整体的产出效率,弥补总量增长趋缓的不利影响。这实际上意味着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必须由注重总量增长效应向注重结构升级效应转变。根据吸收外资的产业结构提升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外商投资带动了整体经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装备程度的提高,但是这主要依赖于外商投资本身的资本装备优势来实现,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性因素的作用反而是下降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如何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从经济增长对不同产业的影响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消费和投资需求将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势头,各种产业部门在社会总需求增长中所受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主要通过计算感应度系数,反映不同产业部门的影响程度,系数值越高,说明该部门为了满足总需求增长而应该增加产出数量,并将这样的部门称之为后关联产业。促进后关联产业发展一般是供给政策的重点,目的在于为经济发展提供配套和基础条件。根据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计算结果,商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最高,其次是种植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钢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业、其他普通机械制造业、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煤炭采选业、其他化学产品制造业、石油开采、棉纺织、造纸、塑料、汽车工业、电气、电子元件制造业、金融业等。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对这些领域需求的增长速度将快于其他产业部门,相应的外商投资需求增长也将快于其他部门。感应强度比较高的产业主要是基础原材料和配套产业,通过利用外资加快这些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为加工工业发展提供足够的配套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二、进入中国的服务业投资增长将快于工业部门

按照加入WTO所做出的承诺,中国将会在“十五”时期加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其中如金融保险、批发零售商业、对外贸易、电信、运输和技术服务等领域,中国现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远远低于国外同行业企业,将会有大量企业通过与外国跨国公司建立战略同盟提高自身竞争力,不同行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以及消费者对相关服务的质量、多样性和广泛性也会产生新的要求,与这些要求相适应,对外商服务业投资的需求必然会大量增加。其次,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所不同,投资是直接进入对方国内市场的主要方式,因此,中国服务市场的巨大规模对于外国服务业企业具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再次,服务业、尤其是消费服务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服务业规模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减轻中国长期存在的巨大就业压力,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是中国未来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这种政策导向及其相应的鼓励性措施也将产生对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从国际背景来看,目前服务业投资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之一,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趋势有所加快,流向发展中国家的部分也会明显增加。

根据以上分析,“十五”时期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将有望实现比较高的增长速度,由于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电信服务、商业、运输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陆续取消,这些行业的外资增长速度将明显快于包括工业部门在内的其他行业。

初步估计,同时期外商服务业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可能达到10~15%的平均水平,新增第三产业外商投资占全部外商投资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这将大大改善中国的市场和投资环境,有利于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目前已经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对产业结构变化的预期是什么呢?一项针对136家欧盟在华投资企业进行的调查(2001年6~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136家欧盟国家在华投资企业,通过访问、座谈和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已在2001年9月8日于中国厦门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参见《欧盟中小企业对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后欧盟企业的对华投资产业结构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第一,接受调查的企业认为,欧盟企业最有可能选择的行业首先是制造业,这一结果与迄今为止的投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比重最高的特点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考虑到目前已经投资的企业中制造业占80.7%、而回答今后将选择制造业的企业比重仅有66.2%这一因素,可以认为未来时期欧盟企业对华投资中制造业投资的比重将会明显下降。第二,现有企业中,邮电通讯、交通运输业的比重仅有3%,但是认为今后欧盟企业将会选择该行业进行投资的企业高达57.4%,排在第二位,可见与电信服务和交通运输有关的服务业投资将出现快速增长,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也会明显提高。第三,金融保险业目前的外商投资在地域、经营范围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限制,迄今为止对该行业投资的欧盟企业微乎其微,但是在接受调查企业中47.1%的企业认为,今后欧盟企业的金融保险业投资将成为优先选择的领域之一,仅次于制造业、邮电通讯运输业居第三位。第四,除了上述行业之外,电力、煤气生产供应、商业批发零售等行业的投资也可能出现较快增长,比重有所上升。

由于此项调查涉及企业数量比较多,涉及国家范围广泛,接受调查企业的产业分布、投资方式、地区构成等均与外资总体结构相接近,因此可以认为样本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反映了发达国家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未来趋向的一般性特点。

表2欧盟企业今后增加对华投资可能选择的行业

注:问卷问题:您认为今后欧盟企业对华投资将会选择那些行业?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课题组《欧盟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报告》2001年9月。

利用投入产出表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第三产业中,商业饮食、邮电运输、金融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的后关联性最强,也就是说,对这些产业的需求增长受总需求增长的拉动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十五”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对这些服务业的需求增长会超过其他服务业的平均水平。通过吸收外资,提高这些行业的总体规模和服务水平,有利于适应经济增长和和市场消费增长的要求、并产生良性循环效果,带动社会需求进一步增长。因此,应当成为重点发展的领域。

三、劳动密集型工业行业将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相对集中的领域,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有望加快

根据行业偏向度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选择与劳动密集型程度、资产产出效率、行业平均税负水平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假定在未来投资决策中,对行业投资的预期,以目前各制造业行业的全部企业平均水平为主要依据,那么根据外商投资不同的利益目标,选择投资领域的趋向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主要注重利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外商,对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制品业、服装加工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非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投资趋向较强,向这些领域投资的可能性比较大。以提高资产产出效率为投资指向的外商,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制品业、服装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办公机械、纺织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的投资趋向很强,向这些领域投资的可能性较大。另一方面,以回避税负为主要目标的外商,对税负水平比较低的行业具有比较高的投资趋向,这些行业包括皮革毛皮制品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但是,如前所述,外商投资预期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果对上述因素综合评价,可以得到表3中所列结果。

表3按照外商投资趋向分类的工业行业

注:分类是对资产产出效率、劳动密集型和平均税负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得到的,其中在计算3个因素平均评价指标时,按照各自与外资行业偏向指数的等级相关系数确定了不同权数。

第一,服装、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皮革毛皮制品业、其他制造业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是外资投资预期和偏向程度较高的领域。

第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办公机械、电气机械等虽然资本装备程度比较高,但是由于资本产出规模明显、税负水平较低等原因,有可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相对集中的领域。实际上,这些行业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

第三,今后外商投资相对较少的行业主要由三类构成:一是电力供应、蒸汽与热水、煤气生产与供应、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将长期由国有经济占主导的自然垄断行业;二是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采选业等资本产出效率较低、税负水平比较高的行业;三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饮料制造业等市场相对饱和、资本产出效率不够明显或者税负水平比较高的行业。

应当注意到,近几年来,跨国公司的投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含量有所提高。这对于中国吸收外资的技术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能够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扶持,这种趋势有望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扩大。

四、发达国家制造业今后产业转移的可能趋势——来自日本大型企业的调查结果

日本是中国吸收外资的重要来源地之一,日本的经济结构调整将对面向中国的产业转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根据日本国际合作银行对792家在国外设有法人公司的日本制造业企业所进行的问卷调查(资料来源:日本国际合作银行“2001年海外直接投资问卷调查(第13次)”,2001年11月13日),71.6%的企业提出今后3年将继续加强和扩大海外业务(海外业务除了包括在当地投资企业的生产、销售、研究开发等活动之外,还包括委托生产、收购等),而提出“维持现”或者“缩小、撤退”的企业仅分别占28.0%和0.4%。计划扩大海外业务的企业比重比2000年度调查结果提高了17.1个百分点之多,可见日本企业的对外产业转移今后将以较快的增长速度继续扩大。其中82%的企业认为中国是最有前途的产业转移对象国(可重复选择),比2000年调查结果提高13个百分点,已经连续4年居各国(地区)之首,此外,今后3年计划扩大海外业务的企业中76.3的企业回答将扩大在中国的业务,比2000年度调查结果提高了16.8个百分点(参见表4)。因此,今后中国将成为日本包括直接投资在内的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

从不同产业的投资趋向来看,在日本的主要行业中,汽车工业生产企业计划3年内扩大和加强海外业务的比重

最高,达到90%,其次是一般机械(74.5%)、电气机械、电子设备(72.3%)、化学工业(70%)等。与2000年调查结果相比,这些产业计划扩大投资的企业比重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其中汽车工业提高了23.8个百分点,除此之外,一般机械(29.8)纤(28.0)、食品(30.4)的百分点上升幅度也比较大,表明这些行业的投资有可能出现新的增长势头。

表4今后3年日本企业计划扩大海外业务的主要目的地

资料来源:日本国际合作银行《2001年度海外直接投资问卷调查(第13次)》,2001年11月13日。

外商投资范文篇5

一、我国FDI的流向情况

从流向结构看,FDI要素密集度特征没有根本改变。1995年以前,FDI主要投资于服装、衣着附件、鞋类、玩具、家具等劳动力密集型出口行业,这一时期三资企业出口的大宗商品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商品上。1995年的全国三资企业普查结果表明,三资企业中具有劳动力密集型特征的行业所占比重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2001,王岳平)。根据王岳平(2001)的计算,1995年具有劳动密集特征的行业(即WPAV21①在1以上的行业)的销售收入占三资企业的56.78%,具有一般资本密集特征的行业(即WPAV21在0.5到1的行业)的销售收入占三资企业的23.29%,具有高度资本密集特征的行业(即WPAV21小于0.5的行业)的销售收入只占三资企业的8.77%。520个三资企业参与的小类制造业中,三资企业在全部工业产出中具有专门化特征的行业206个,其中属于高度劳动力密集型的部门51个,占24.76%,属于一般劳动力密集型部门的93个,占45.15%,二者合计即具有劳动力密集性特征的部门共占69.91%。可见,中国FDI主要流向劳动力密集型行业。1995年以后,外资流向的行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流入机电行业的外资不断增加,但是行业结构的这种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外资流向劳动力密集型部门的结构特征。可以从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情况中找到原因。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的比重虽然在不断下降,但是仍然占绝大比重。20多年来,虽然中国FDI流向行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要素密集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主要还是流向劳动力密集型部门。

二、FDI流向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1.形成超额供给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1995~2005年我国主要工业品出口价格水平呈下降趋势,这一方面说明价格竞争依然是我国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主要的竞争手段,我国制造业特别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集中在价格优势上;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出口工业品总体质量不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在外国直接投资比较集中的行业中,纺织、洗涤用品、轮胎、机床等产品的出口价格指数有升有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外商投资企业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工业品出口的竞争手段,而且,外资企业出口对加工贸易方式的倚重本身就说明外商投资企业更倾向于利用我国低成本劳动力获得出口的价格优势。此外,我国长期以来在劳动力密集型部门实行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也造成了中国出口部门的偏向增长,在国际需求结构不变或者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增长慢于出口增长时,必然形成超额供给,反映在提供曲线上,就是中国的提供曲线向外移动,贸易条件恶化了。

2.形成超额需求

FDI带动出口增长的同时,推动了进口的更大增长。这就使外资企业在带动中国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带动了中间产品进口的迅速增长,并通过以下两个作用机制导致中国贸易条件恶化。一是国际市场竞争。出口品的国际竞争加剧的同时,进口品的国际竞争程度近几年也不断增加。2000年到2006年,我国进口价格指数由98.98上升为119.32,增长20.5%,可见,FDI使进口竞争日益激烈,推动进口价格的上升,进而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二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内部贸易。跨国企业进行产业内贸易主要是为了利用转移价格获得高额利润,跨国企业在我国往往采取高价进口机器设备和原材料而低价出口制成品的策略,来达到其减少企业税负、避开风险与管制、调拨资金和有效分摊费用的目的。由于原材料和零部件来自母国进口或母公司内部采购,外资企业可以通过抬高进口原材料和设备以及核心技术的价格来达到转移利润、减少税收或独占利润的目的。外资在中国以转移利润、减少税收为主要目的转移价格策略的普遍应用,推动了进口价格的上升,导致了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外商投资范文篇6

根据宏观经济模型的测算结果,1983~1999年期间,中国经济总量(GDP)对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综合弹性比为0.121。由于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2%,照此推算,同时期中国经济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个百分点来自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间接贡献(参见赵晋平编著《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率为27.8%。中国政府提出的“十五”时期年均经济增长目标是7%,如果在今后几年,外商直接投资能够继续保持与过去20年相近的贡献率,则其年均增长速度至少应当达到16%左右的水平。

自从1995年以来,中国实际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结束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长阶段,进入平稳增长时期,一些年度甚至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九五”时期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仅达到1.6%的水平(参见表1)。2001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现了14.9%的恢复性增长,预计“十五”时期正增长趋势仍然有可能持续,达到年均5~10%的稳定增长水平。

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从有利因素来看:一是世界范围的资本活动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将会进一步趋于活跃,国际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也为这些资本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手段;二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及其结构调整对投资、尤其是外国投资的需求将会继续扩大;三是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为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及其企业长期战略决策创造了良好预期,而且随着服务贸易领域的逐步开放,外商投资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四是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结构调整导致的失业、下岗,将使中国继续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也将长期存在,从而吸引跨国公司的生产和加工基地继续加快向中国转移的进程;五是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产生,长期积累形成的“三资”企业生产设备和技术也将面临不断更新、改造、扩充的需要,现有企业的增资将继续构成外商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未来时期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不利因素:一是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不能排除出现局部区域、甚至世界范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至少目前以美国经济为首的西方经济尚未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这将严重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二是许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趋势大大加快,区域内投资的增长将远远超过面向区域外的投资,而中国所处的东亚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形成多边经济共同体的区域,因而面向这一地区的投资和本区域内部投资自由化的进程有所放慢;三是世界各国吸引外国投资的竞争将明显加剧,不仅发达国家会利用资本市场和金融手段完善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等优势,加快吸收购并方式直接投资的速度,而且发展中国家也会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通过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市场开放换取外国的技术和资本。这将为中国吸收外资带来巨大竞争压力;四是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外资优惠政策的逐步清理、取消,外商投资的收益预期将明显回落;五是目前年度中国经济总量和新增外商投资总量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规模,相应的增长速度将会表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总之,吸收外资快速增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基本结束,今后将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

尽管从存量的角度来看,由于“三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大大提高,“三资”经济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但是从新增流量的角度来看,“十五”时期利用外资的增长将难以达到过去20年间的平均增长水平。由此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十五”时期新增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前20年相比将有所下降;二是为了保持利用外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必须通过优化产业分布结构来提高经济整体的产出效率,弥补总量增长趋缓的不利影响。这实际上意味着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必须由注重总量增长效应向注重结构升级效应转变。根据吸收外资的产业结构提升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外商投资带动了整体经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装备程度的提高,但是这主要依赖于外商投资本身的资本装备优势来实现,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性因素的作用反而是下降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如何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从经济增长对不同产业的影响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消费和投资需求将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势头,各种产业部门在社会总需求增长中所受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主要通过计算感应度系数,反映不同产业部门的影响程度,系数值越高,说明该部门为了满足总需求增长而应该增加产出数量,并将这样的部门称之为后关联产业。促进后关联产业发展一般是供给政策的重点,目的在于为经济发展提供配套和基础条件。根据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计算结果,商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最高,其次是种植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钢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业、其他普通机械制造业、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煤炭采选业、其他化学产品制造业、石油开采、棉纺织、造纸、塑料、汽车工业、电气、电子元件制造业、金融业等。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对这些领域需求的增长速度将快于其他产业部门,相应的外商投资需求增长也将快于其他部门。感应强度比较高的产业主要是基础原材料和配套产业,通过利用外资加快这些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为加工工业发展提供足够的配套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二、进入中国的服务业投资增长将快于工业部门

按照加入WTO所做出的承诺,中国将会在“十五”时期加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其中如金融保险、批发零售商业、对外贸易、电信、运输和技术服务等领域,中国现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远远低于国外同行业企业,将会有大量企业通过与外国跨国公司建立战略同盟提高自身竞争力,不同行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以及消费者对相关服务的质量、多样性和广泛性也会产生新的要求,与这些要求相适应,对外商服务业投资的需求必然会大量增加。其次,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所不同,投资是直接进入对方国内市场的主要方式,因此,中国服务市场的巨大规模对于外国服务业企业具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再次,服务业、尤其是消费服务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服务业规模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减轻中国长期存在的巨大就业压力,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是中国未来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这种政策导向及其相应的鼓励性措施也将产生对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从国际背景来看,目前服务业投资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之一,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趋势有所加快,流向发展中国家的部分也会明显增加。

根据以上分析,“十五”时期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将有望实现比较高的增长速度,由于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保险、电信服务、商业、运输等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陆续取消,这些行业的外资增长速度将明显快于包括工业部门在内的其他行业。初步估计,同时期外商服务业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可能达到10~15%的平均水平,新增第三产业外商投资占全部外商投资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这将大大改善中国的市场和投资环境,有利于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目前已经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对产业结构变化的预期是什么呢?一项针对136家欧盟在华投资企业进行的调查(2001年6~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136家欧盟国家在华投资企业,通过访问、座谈和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已在2001年9月8日于中国厦门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参见《欧盟中小企业对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后欧盟企业的对华投资产业结构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第一,接受调查的企业认为,欧盟企业最有可能选择的行业首先是制造业,这一结果与迄今为止的投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比重最高的特点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考虑到目前已经投资的企业中制造业占80.7%、而回答今后将选择制造业的企业比重仅有66.2%这一因素,可以认为未来时期欧盟企业对华投资中制造业投资的比重将会明显下降。第二,现有企业中,邮电通讯、交通运输业的比重仅有3%,但是认为今后欧盟企业将会选择该行业进行投资的企业高达57.4%,排在第二位,可见与电信服务和交通运输有关的服务业投资将出现快速增长,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也会明显提高。第三,金融保险业目前的外商投资在地域、经营范围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限制,迄今为止对该行业投资的欧盟企业微乎其微,但是在接受调查企业中47.1%的企业认为,今后欧盟企业的金融保险业投资将成为优先选择的领域之一,仅次于制造业、邮电通讯运输业居第三位。第四,除了上述行业之外,电力、煤气生产供应、商业批发零售等行业的投资也可能出现较快增长,比重有所上升。

由于此项调查涉及企业数量比较多,涉及国家范围广泛,接受调查企业的产业分布、投资方式、地区构成等均与外资总体结构相接近,因此可以认为样本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反映了发达国家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未来趋向的一般性特点。

利用投入产出表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第三产业中,商业饮食、邮电运输、金融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的后关联性最强,也就是说,对这些产业的需求增长受总需求增长的拉动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十五”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对这些服务业的需求增长会超过其他服务业的平均水平。通过吸收外资,提高这些行业的总体规模和服务水平,有利于适应经济增长和和市场消费增长的要求、并产生良性循环效果,带动社会需求进一步增长。因此,应当成为重点发展的领域。

三、劳动密集型工业行业将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相对集中的领域,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有望加快

根据行业偏向度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选择与劳动密集型程度、资产产出效率、行业平均税负水平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假定在未来投资决策中,对行业投资的预期,以目前各制造业行业的全部企业平均水平为主要依据,那么根据外商投资不同的利益目标,选择投资领域的趋向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主要注重利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外商,对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制品业、服装加工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非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投资趋向较强,向这些领域投资的可能性比较大。以提高资产产出效率为投资指向的外商,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制品业、服装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办公机械、纺织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的投资趋向很强,向这些领域投资的可能性较大。另一方面,以回避税负为主要目标的外商,对税负水平比较低的行业具有比较高的投资趋向,这些行业包括皮革毛皮制品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但是,如前所述,外商投资预期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果对上述因素综合评价,可以得到表3中所列结果。

第一,服装、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皮革毛皮制品业、其他制造业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是外资投资预期和偏向程度较高的领域。

第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办公机械、电气机械等虽然资本装备程度比较高,但是由于资本产出规模明显、税负水平较低等原因,有可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相对集中的领域。实际上,这些行业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

第三,今后外商投资相对较少的行业主要由三类构成:一是电力供应、蒸汽与热水、煤气生产与供应、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将长期由国有经济占主导的自然垄断行业;二是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采选业等资本产出效率较低、税负水平比较高的行业;三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饮料制造业等市场相对饱和、资本产出效率不够明显或者税负水平比较高的行业。

应当注意到,近几年来,跨国公司的投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含量有所提高。这对于中国吸收外资的技术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能够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扶持,这种趋势有望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扩大。

外商投资范文篇7

一、对我省鼓励和允许的外商投资工业生产型项目,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一)从获利年度起,对企业所得税头两年免征,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纳税后,经企业申请,县以上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属于地方所得部分,视财力可能由财政部门全部或部分返还。

(二)对县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确定的重大外商投资项目,在享受上述政策期满后,在以后5年内的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根据当地政府的财力可能并经批准可返还50%。

(三)经税务机关批准,允许其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二、外商投资农业项目(包括农、林、牧、渔及其加工业),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一)从有收入年度起,经县以上同级人民政府批准,3年内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征收后全额返回。

(二)从获利年度起,对企业所得税头两年免征,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纳税后,经企业申请,县以上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属于地方所得部分,由财政部门全部返还。第6年至第10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经企业申请,县以上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返还50%。对其中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现代农业项目,在以上待遇期满后,经县以上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在以后5年内,需上交的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返还15-30%。

(三)对外商投资的农业开发性项目,土地使用年限和企业经营权可延长至30年。在浙西南地区或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荒水等荒地和滩涂资源从事农业投资开发的各类外商投资项目,土地使用年限和企业经营权可延长至50年。(四)对外商投资的农业开发性项目,适当收取土地出让金、租金或投产后按收益比例分成。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从有收入年度起,经企业申请,县以上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行头5年先征收后全部返还,第6年至第10年减半返还。

三、对从事港口、码头、公路、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外合资企业,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一)经权限部门批准,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征收。

(二)对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经批准,从获利年度起,对企业所得税头5年免征,第6年至第10年减半征收。对公路、水利、环保等其它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经批准,从获利年度起,对企业所得税先征后返,头5年全额返还,第6年至第10年减半返还。

(三)对外商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其沿线的土地使用权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出让给有关外商投资者。

(四)允许将已建成收费的交通基础设施及其相关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或股权,依法有偿转让给外商。四、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

(一)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可享受本通知第一条有关政策的同时,自认定之日所属的纳税年度起,经批准,企业所得税超过15%税率地方所得部分先征收后返还。

(二)利用外资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自认定之日起2年内所征收的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经县以上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可列收列支,并按照一定比例返回给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

(三)对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不设定产品外销比例。五、逐步开放第三产业外商投资领域。

(一)鼓励外商投资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科研、教育、中介服务以及开发性的旅游设施项目。对此类项目建成营业后,从获利年度起,3年内所征的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予以返回。

(二)经批准,逐步开展商业批发、零售、金融、保险、旅游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的中外合资、合作试点。

(三)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利用外资兴办的旅游项目,可享受本通知第一条有关政策。

六、鼓励外商增加投资。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外国投资者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所得税,除按国家规定报经税务机关批准退还40%之外,地方所得部分由地方财政再返还30%。如直接再投资举办、扩建产品出口创汇型企业或先进技术型企业,经当地税务机关批准,可全部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七、鼓励外商到省级以上开发区举办外商投资企业。

(一)对在开发区内设立的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所使用的土地按当地的最低限价予以出让,优先保证水、电、气等各项生产要素的供应。

(二)区内外商投资企业从外地招聘的高级专业人才,由开发区所在地城镇帮助解决户口迁入和子女入托、入学问题。

八、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加工贸易。

(一)杭州、宁波、温州等重点口岸可设立加工贸易一站式审批中心。

外商投资范文篇8

一、充分认识做好外商投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做好外商投资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外商投资企业中,按照有关章程和规定建立党、工、团、妇等组织,开展党组织领导下的各项活动,是合乎我国有关法律的。抓好外商投资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的需要;是保证监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维护广大职工和外商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团结带领中方员工,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与外方共同办好企业的需要。许多单位的经验证明,只要我们做好工作,外商是会理解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要有明确的认识。任何忽视或轻视外商投资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以及把它与办好外商投资企业对立起来的思想都是错误的。各级领导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澄清糊涂认识,克服畏难情绪,积极开展工作,把外商投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二、进一步明确外商投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

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党、工、团、妇等各类组织,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其主要职责是:保证监督国家法规、法律的贯彻执行,维护中外双方的合法权益,全力支持、配合好外资企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党群组织,充分发挥党、工、团、妇等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好党员、团员和工会会员等的作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包括企业文化建设;维护和实现好职工和外商的合法权益,真正为广大群众办实事;教育中方员工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就技术和管理人才。

三、抓紧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建立健全各类组织

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建立党、工、团等组织,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工、团、妇工作的有关意见和要求,着力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凡是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外资企业要及时建立党组织,重点做好符合条件的,尤其是抓好员工在100人以上、影响较大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党组织组建工作。二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指导督促外资企业党组织进一步建立健全“”、民主评议、目标管理、联系员工等制度,严格组织生活;认真执行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制度,督促在外资企业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的党员及时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大力表彰优秀党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是搞好党群组织配套建设。要充分利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山东省外商投资企业条例》等法规的有利时机,全面抓好工会、女工委员会等组织的建设。坚持以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以工建、团建、妇建促党建,抓好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的组建工作。

四、积极探索适合外商投资企业特点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

要在继承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外资企业实际,进一步从工作内容、载体、方式、理念等方面,加强和创新新形势下外商投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在工作重点上,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组织开展一系列外商理解支持、职工群众欢迎的主题教育活动。要结合全市“抢抓机遇创优势、求真务实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完善活动机制和方法,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特别是党员职工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掀起开展“双学三创”活动的新高潮。

(二)在工作载体上,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引导外资企业党组织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一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企业文化,努力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塑造企业精神相结合,形成企业上下共同认可的企业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突出以人为本,建立起情感投入与制度规范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确立“爱企如家、实现双赢”的指导思想,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形成关心、尊重、平等对待员工的氛围。要大力弘扬在外资企业中真正维护员工利益,关心尊重职工的典型,对反面案例要加强引导。三是结合外资企业的工作特点和职工的思想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员工广泛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打造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品牌。

(三)在工作方式上,要注重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努力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工团妇组织配套联动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一是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切实加强对党员、职工的思想教育。要积极利用和开辟各种渠道,改进工作方式,第一时间向外资企业传播区委区政府最新的工作部署以及当前的形势政策教育等,可采取向外资企业派驻“中方代表”或“工会组织筹建负责人”等做法,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做好工作。要特别注意发挥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善于把党的某些工作任务和要求变成工会的决议和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二是有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外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调研分析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外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引导。三是采取组织选树外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示范单位、交流推广典型经验等形式,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外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五、加强和改进对外商投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加强组织协调,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是做好外商投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一)加强组织协调,形成领导合力。各有关部门要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的同时,积极探索加强外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有针对性地加强调研指导,务求取得扎实成效。外企党组织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职工群众的思想工作实际,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协调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他们广泛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外商应积极关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提供必要的人力、财力支持,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外商投资企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推进“五项工程”改革、创建“四型机关”,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服务,努力做到“一站式、敞开式”全程服务,完善“联合审批”,提高政务公开度、透明度和工作效率,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各街道要按照属地管理、有利于开展工作的原则,对辖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党组织实行统一领导,加强管理。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回答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各种关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区委加快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加快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加强外商投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鼓励、服务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外商投资范文篇9

地址:____电话:____

法人代表:____

乙方(工人)姓名:____性别:____年龄:____

籍贯:____现住址:____

乙方属性:(在□打上√号)

原固定工□

合同制工□

临时工□

商品粮或农村粮:____身份证号码:____

*市劳动局制

甲方因生产(工作)需要,按照用工有关规定,考核后、同意招、聘、雇____为本公司员工。双方根据《广东省经济特区劳动条例》及《*经济特区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暂行规定》,同意签订本合同,并达成协议条款如下:

一、工作任务及工种:

乙方同意按甲方生产(工作)需要在____岗位,承担____工作任务,为____工种,因生产情况变化,甲方有权调整乙方岗位工种,如乙方认为难于适应甲方调整的岗位、工种、可申请离职。

二、合同期和试用(熟练)期:

合同期从一九__年__月__日起至__年__月__日止,其中:试用(熟练)期从一九__年__月__日至__年__月__日,试用(熟练)期满,甲方应及时对乙方进行考核,合格者定级定薪,不合格可延期或辞退(延期不得超过三个月)。如过期不考核,视为合格,履行合同。合同期届满,经双方同意,可以续订合同。

三、劳动时间、报酬、保险、福利和政治待遇:

1.劳动时间:每周实行____日工作制,每日为____小时制,每月预计加班____小时,月加班时间超过48小时,必须经双方同意,不得强制。

2.劳动报酬:

(1)按规定甲方结汇后的职工工资部分、由甲方依照政府现行有关规定办法和单位的实际,根据乙方的岗位、责任、技术水平、工作(业务)性质,暂定为每日工资____元×25.5天=月工资____元。普级加薪每年的月工资增__元至____元不等。实行计件工资制的,月工资按计件单价结算,具体办法可在本合同双方约订栏中约定,甲方因故停工连续____天以上,或月累计____天以上,每天发给乙方____元作为基本生活费。甲方每月至少发放一次工资,每月____日为发薪日,超过规定日期的从第六日起每日按拖欠工资的1%赔偿乙方损失。

(2)奖金。应按单位的经济效益和乙方的劳动贡献定,一般每月____元

至____元;年终奖金每年视效益另定。

(3)加班工资:法定日节为____%。公休假日和平时为____%。从事夜间(22时至次日6时)工作的,每班发给____元作为夜餐津贴。

3.劳动保险和福利待遇:①甲方必须按规定办理为乙方的退休养老保险、待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按规定缴纳保险金(临时工的社会保险每月自付____元,先由甲方支付,后在其当月工资中扣除;临时工不享受待业保险待遇,在未实行工伤保险前及甲方没有为乙方办理工伤保险时,乙方在合同期间因工伤、残、亡的,按国家或市府现行规定、办法执行;②乙方在合同期患疾病或合同期满但在治疗期内的,甲方应根据其工龄或累计投保工龄发给一定比例的工资:____年以下的____%,____年至____年为____%;____年至____年为____%;____年以上为____%;其医药费报销____%,或每月发给乙方____元包干使用。需住院治疗的应经公司批准,其住院的医药费应实报实销。③乙方是已婚女工的,产假期间甲方发给100%的月工资及生活补贴和全勤奖。④在合同期内,乙方服务每满一年,甲方应根据有关规定每年为其安排探亲假一次,共____天,夫妻生活在一地,与父母异地的,每满四年为其安排探亲假一次,共____天。临时工在甲方工作满一年以上再续签合同的可安排探亲假,其探亲假为:满一年以上的,每年探亲假为____天,在批准探亲期间,均发给月工资及各种补贴(不影响年终奖);路费按规定报销或实行包干制。⑤法定节日及遇乙方婚、丧假期,甲方必须将乙方按规定所休假天数视为有薪假期;如有超过天数经批准可作事假处理,否则,按旷工处理。

4.政治待遇:乙方在合同期间,有权参加员工大会和经选举的员工代表大会,参加政治活动、技术文化学习、评选先进、晋级提拔及申请参加工会、党、团组织。在不影响生产(工作)的情况下,甲方应允许乙方参加上述组织的活动。

四、劳动条件:

1.甲方必须为乙方提供生产厂地和生产工具,如属乙方个人专用工具应妥善保管,丢失应按使用年限折旧赔偿。2.甲方必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乙方岗位工作需要发给劳动保护用品:____丢失不补;保健食品(费),____。3.甲方应为乙方提供住房,房租、水、电费由乙方自付。如房租按商品化标准收取的,甲方应给乙方住房补贴。每月为____元;如乙方自行解决住房的,甲方应给乙方住房补贴,每月为____元;4.膳食:甲方自办食堂的,按饭菜成本收费;不办食堂,在外搭膳的,所需管理费由甲方支付。甲方给乙方膳食补贴每月____元。

五、劳动纪律:

乙方在合同期必须遵守如下纪律:1.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3.爱护单位财产,不得无故损坏,不得贪污、盗窃单位财物;4.上班工作时间,不得做私事,不得看无关书报;5.保质保量(合理的)完成当班、当月任务,不得投机取巧;6.听从指挥、服从调配,不得打、骂、吵闹。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7.有事要请示报告,不得擅自主张。

六、合同的解除及其责任: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①双方一致同意的;②符合本合同本条下述第3和第5项规定的;③乙方试用期满,不符合录用条件或本人不愿意供职的;④乙方患病(不含职业病)或非因工负伤,经治疗复工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从事正常工作的;⑤甲方濒临破产处于法定重整(整顿)期间需要裁减人员的;⑥甲方因生产、经营、技术条件发生变化,经市(特区)劳动局确认无法调剂的富余人员;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合同期自行解除:①甲方宣告破产;②乙方被除名、开除、劳动教养或判处徒刑的。

3.乙方在合同期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可以辞退:①严重违犯劳动纪律,影响生产、工作秩序的;②违反操作规程、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的;③服务态度恶劣,损害消费者利益,影响甲方声誉的;④有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违法行为尚不需追究刑事责任的;⑤无理取闹、打架斗殴,严重影响社会秩序或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

4.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不得解除合同:①合同期限未满,又不符合本合同第六条第3项所列情形的;②患有职业病或因工负伤未能治愈恢复健康的;③患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④女工在孕期、产假和哺乳期内的;⑤前往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国外探亲在规定假期内的。

5.甲方有下列形之一的,乙方可以辞职:①调整工种后所从事专业不对口,不能发挥技术特长的;②人格受到甲方负责人侮辱的;③甲方连续两个月不支付工资的;④甲方不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国家政策、法规、侵害工人合法权益的;⑤经国家有关部门确认,甲方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恶劣,无有效的保护措施,严重损害工人身体健康的;⑥经甲方同意,自费考入中等专业以上学校学习的;⑦经有关部门批准,到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国外定居的。

6.任何一方解除劳动合同或是否续订劳动合同,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并按有关程序办理解除或续订合同手续。

7.任何一方违反合同规定,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对方有权根据其责任和造成的后果,追究对方直接经济责任;如赔偿培训费或补偿给对方____个月工资。

8.乙方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应发给补助费:①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的;②依本合同第六条第一款第一、四、五、六项和第五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拖欠工资的还应补发所欠工资及利息)。补助费标准按乙方在甲方服务的工龄计算:每满一年的,计发解除劳动合同当年本人一个月的平均工资;满半年不足一年的。按一年工龄计发;不满半年的,计发半个月的平均工资。(注:临时工转为合同制工的,其临时工工龄可连续计算,并按其在单位的累计工龄享受生活补助费。否则:不享受上述补助,而另谋工作;但乙方如要返回原籍地,应交回《临时工劳动手册》和《暂住证》,甲方可出具证明领回劳动保险金,并按实际需要发给遣散路费)。

9.按照本合同第六条第1款第④项解除劳动合同的,甲方发给乙方____个月平均实发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七、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本合同未尽事宜或合同条款与劳动法规、政策规定有出入的,按特区现行劳动法规和政策执行。

九、本合同从签订日起,经劳动部门鉴证后生效,涂改或冒签无效。

甲方签字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乙方签字:

委托代表人签字:

合同签订时间:__年__月__日

外商投资范文篇10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作用机制;经济效应

外国直接投资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普遍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日益扩大。从2002年开始,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引资大国,外资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做出巨大了贡献。但是随着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大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日益凸现。总体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两个方面正在产生越来越显著的负面影响。探讨在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安全前提下合理利用外资问题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

(一)弥补了我国发展建设的资金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在1992年我国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的10几年间,我国年平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的12.7%,可以说,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来源。

(二)提高我国的就业水平

据测算,截至2006年,我国注册外商投资企业32万家,约占注册企业总数的3%,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直接就业人数约2800万人,并通过外资企业带动的其它相关企业发展解决了更多人数的就业问题[1]。

(三)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截至2006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不含关税和土地税费)达到7976.94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1.19%,同比增长24.81%,高于同期全国税收增幅(21.93%)2.88个百分点[2]。

(四)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近几年来,无论是在我国外贸总额,还是在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上,外资企业所占比重都超过了50%,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

(五)引进了先进技术

通过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我国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向以汽车、化工为代表的重化工业的升级发展。近年来,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外商投资逐步增加,特别是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以及集成电路制造业的增幅显著加快,反映了国际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正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工业方向发展。此外,有研究指出,外商投资企业中,有45%使用跨国公司母公司比较先进的技术,42%使用母公司先进技术,仅13%采用母公司的一般技术,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方式。

但是必须看到,外商直接投资也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两个方面产生越来越显著的负面影响。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一)过分夸大其作用

毋庸置疑,外商直接投资对GDP确实具有促进作用。但如果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国民收入的作用,那么相比国内资本来说,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并不显著,与实行经济可持续发展以提高国民福利、真正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目标还存在一定距离。以外资经济为主的苏州和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温州相比,其人均收入和人均储蓄相应较低,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外资并不一定优于国内资本。

(二)使用成本过高

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对外商直接投资实行税收优惠。平均来看,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平均税负大约只有12%,而我国一般内资企业的平均税负达到24%,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税负更高达30%[3]。1992年引资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后,涉外税收总额及其占全国工商税收总额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由于我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时,给予了外商投资企业超国民待遇,税负比较低,所以每年上升的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总额,使得我国承担的成本也在增加。如果按照外资企业比我国一般内资企业税负少12%,那就意味着从1992年到2003年间,相对于我国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少交了一半以上的税收,也就是说累计少征收了18469.90亿元的税收,让外商投资企业获得了“超国民待遇”[4]。

实践证明,我国为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也付出了高昂成本。

(三)削弱了我国经济的内生增长能力

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体本身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使经济增长表现为“内生增长”。而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家培养是影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两个关键变量。跨国公司是一个以盈利为目标的经济组织,保持技术优势是其追逐利润的一个重要手段。跨国公司实行动态技术差距的策略,一段时间内可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但FDI引进技术后,进一步创新的程度低,往往停留在浅度国产化阶段,当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停滞,差距甚至再度拉大。

三、未来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安全有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外资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仍应得到肯定。只要我们采取合理措施,相信外商直接投资会带来巨大收益!

(一)适当控制引资规模

我国应将外资的引入和经济增长结合起来,应随着我国GDP总量规模的扩大,国内建设资金的需要,适当加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但不能超出自身建设的需要,也不能盲目脱离现有的经济基础。引资规模还应结合国内不同市场的竞争程度加以考虑。提高引资质量,应综合考虑出口、就业、技术等因素。吸引的外资应有利于出口,增加就业,并能提供我国急需的技术,提高我国自主的技术创新能力。此外,吸引外资还应考虑是否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造。要达到控制引资规模、提高引资质量的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是改革目前的干部政绩考核体制。GDP指标考核干部政绩,会造成对外商直接投资引入数量的冲动,而不会考虑外资质量。因此,应该用包含更多风险和成本的绿色GDP指标来衡量干部政绩。

(二)优化引资结构

随着我国在FDI引资规模的上扩大,我国FDI结构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FDI引入的结构问题可以从FDI来源、FDI在整个外资中的比例、FDI的内部结构、FDI在地区和产业当中的分布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应当继续鼓励外资与国内企业的合资,鼓励外资以合资成立子公司、并购等方式进入中国,鼓励外资参与国有企业的重组改造。当然,在一些我国企业已经获得长足发展的领域,我国也鼓励外资以绿地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创造一个具有竞争性的市场。对待外资的进入方式,我国都应该加以鼓励,但在不同领域,应进行不同程度的引导,在具体措施上进行灵活调整,但应注意以市场方式进行,而不是政府具体干预。产业政策的制订应该加强。一个有秩序的开放的市场,才会使外商直接投资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产业政策的制订,既要保护核心领域的产业安全,控制外资的进入,也要促使三次产业之间合理均衡发展,并在空间上进行规划,避免地区发展差异拉大。

(三)完善外资管理法律法规

截止现在,我国还没有一部《反垄断法》,这给跨国公司留下了可资利用的政策空间。反垄断法的缺失,使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无力抗击跨国公司垄断和限制性商业做法,而且也使我国消费者面临跨国公司可能的高额利润掠夺,在软件行业等市场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抓紧制订反垄断法,有利于我国建立开放、竞争和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既能做到遵守WTO规则,又能控制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抓紧制订反垄断法也保障我国经济安全、保护民族工业的需要。我国反垄断法的制订应借鉴国际经验,增加透明度,提高开放度。我国制订反垄断法还应配套建立《企业并购法》,可以防止跨国公司的恶意收购行为,并采用国际通行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允许国家依法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严重干扰市场秩序的跨国并购活动。此外,反垄断法也应配套建立反倾销法,并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同时还要制定商业秘密法、反贿赂法等,使之相互协调配套,对《商标法》、《税法》、《价格法》等相关法律也要作出修订,以更适应新形势对法律制度的新需要,为我国有效制止跨国公司的反竞争行为提供法律依据。

(四)坚持独立自主能力

虽然,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应该毫不动摇,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应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只有国内企业的强大,才可能使外商投资企业使用更先进的技术;也只有国内企业的强大,才能够真正发挥外商投资企业的作用。国内外许多案例表明,国内有与跨国公司相竞争的企业,跨国公司才会转移先进技术,也才会以合理的价格出售产品。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就是要求我国培养自己的跨国企业,拥有自己的独立品牌。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够在任何情况下,抵御别国的封锁和控制。历史的事实一再说明,将希望寄托于以盈利为目的、受政治制约的跨国公司是不现实的。

四、结语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功不可没。它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就业和收入、生产能力的形成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对我国市场的垄断以及对我国民族企业的挤压。应该指出,我国的经济条件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已经从一个资金缺乏的国家变成一个资金充裕的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根据30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客观评价,重新审视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迈进,我国应该坚持继续吸引外资的同时,努力发展本国经济实力,对外资相关政策必须完善,同时加强独立主的能力,这样才能是中国经济实现又快又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阎敏.外商直接投资[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陈梓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