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流露十篇

时间:2023-03-20 20:56:04

真情流露篇1

学生们争先恐后发言,都想由自己说出那个正确的答案。这看起来并不是个很难的问题。

有人说,是直立行走。先生说,不对。大猩猩也是可以直立行走的。

有人说,是懂得用火。先生不悦道,我问的是生理上的区别,并不是进化工的异同。

更有同学答,是劳动创造了人。先生说,你在社会学上也许可以得满分,但请听清我的问题。

满室寂然。

先生见我们混沌不悟,自答道,记住,是表情啊。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有人类这样发达的表情肌。比如笑吧,一只再聪明的狗,也是不会笑的。人类的近亲猴子,勉强算做会笑,但只能做出龇牙咧嘴一种表情。只有人类,才可以调动面部的所有肌群,调整出不同含义的笑容,比如微笑,比如嘲笑,比如冷笑,比如狂笑,以表达自身复杂的情感。

我在惊讶中记住了先生的话,以为是至理名言。

近些年来.我开始怀疑先生教了我一条谬论。

乘坐飞机,起飞之前,每次都有空中小姐为我们演示一遍空中遭遇紧急情形时,如何打开氧气面罩的操作。我乘坐飞机凡数十次,每一次都凝神细察,但从未看清过具体步骤。小姐满面笑容地伫立前舱,脸上很真诚,手上却很敷衍,好像在做一种太极功夫,点到为止,全然顾及不到这种急救措施对乘客是怎样的性命攸关。我分明看到了她们脸上挂着的笑容和冷淡的心的分离,升起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我遇到过一位哭哭啼啼的饭店服务员,说她一切按店方的要求去办,不想却被客人责难。那客人匆忙之中丢失了公文包,要她帮助寻找。客人焦急地述说着,她耐心地倾听着,正思谋着如何帮忙,客人竟勃然大怒,吼着说:“我急得火烧眉毛,你竟然还在笑!你是在嘲笑我吗!”

“我那一刻绝没有笑。”服务员指天画地对我说。

看她的眼神,我相信这是真话。

“那么,你当时做了怎样一个表情呢?”我问。恍恍惚惚探到了一点头绪。

“喏,我就是这样的……”她侧过脸,把那刻的表情模拟给我。

那是一个职业女性训练有素的程式化的面庞,眉梢扬着,嘴角翘着……

无论我多么同情她,我还是要说——这是一张空洞漠然的笑脸。

服务员的脸已经被长期的工作,塑造成了她自己也不能控制的形状。

表情肌不再表达人类的感情了。或者说,它们只是一种表情,就是微笑。

我们的生活中曾经排斥微笑,关于那个时代,我们已经做了结论,于是我们呼吁微笑,引进微笑,培育微笑,微笑就泛滥起来。银屏上著名和不著名的男女主持人无时无刻不在微笑,以至于人们不得不疑问——我们的生活中真有那么多值得微笑的事情吗?

微笑变得越来越商业化了。他对你微笑,并不表明他的善意,微笑只是金钱的等价物;他对你微笑,并不表明他的诚恳,微笑只是恶战的前奏;他对你微笑,并不说明他想帮助你,微笑只是一种谋略;他对你微笑,并不证明他对你的友谊,微笑只是麻痹你的一重帐幕……

当然,我绝不是主张人人横眉冷对。经过漫长的时间隧道,我们终于笑起来了,这是一个大进步。但笑也是分阶段,也是有层次的。空洞而浅薄的笑,如同盲目的恨和无缘无故的悲哀一样,都是情感的赝品。

真情流露篇2

可就是这几幅图片,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认为是孝感动天,有人却认为是作秀、炒作。认为是作秀的依据之一是照片里的专业相机,部分网友就抓住这一点,认为是周校长请媒体来宣扬自己那宝贵的一“跪”,出发点不可取:依据之二是周校长对母亲说那几句话的背后意思是中间这十年都没回过家,此本不孝,却又要装出孝的样子;依据之三是周校长那么大的人物了都还把母亲扔在浏阳老家,而不把母亲接到北京,却在母亲大寿之日回来痛哭流涕,有假惺惺之嫌。

目前,周其凤校长对此尚未有直接的回应,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想到了一些问题:这些照片是他专门请人拍摄并上传网络的吗?网友怎么就能从“您九十大寿,我一定要回来陪您”这句话读出周校长最近十年都没回去探望过母亲?周校长今年65岁了,身为北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还“作秀”是为了什么呢?在还没有解除疑惑之前就对周校长大加斥责甚至进行人身攻击,这又反映了这些骂人者什么样的心态呢?

孝道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作为子女,在父母生日之际,与父母跪拜相拥,互诉衷肠,本无可厚非,是私事,亦是私情,不容他人指手画脚,横加斥责。尽孝于父母,没必要虚情假意,矫揉造作,更没必要大张旗鼓,搞得鸡犬不宁,路人皆知。

亘古至今,孝道都被放在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受传统文化浸染的我们,也自然而然把尽孝当做身为人子的本分。对于这一点,可以说绝大部分网民的观点是一致的,可现实情况却与此有相当的距离。由于我们社会渐渐地由农耕文明迈向工业文明。很多年轻人都打破了“父母在,不远游”的陈规,为了更好地发展,不得不远足他乡,这也让“尽孝”变得相对困难起来。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是本在父母身边而不愿尽孝的,甚至将父母赶出家门,让父母老无所依,流落街头。孝,在当代的老人那儿,似乎渐渐成了一件奢侈品。

很多人都是在尽己所能地尽孝,他们是站在“孝”的立场上来说话的。但是,同为尽孝,不要以为周其风先生是北大校长就会与众不同。在父母面前,无论是什么“长”,他首先是一位儿子,他也有儿女情长的一面。如果我们始终拿着放大镜去看待他,这是不公平的,也是看不到真实的孝心流动的。

孝,应是一种常态,而非一时的良心发现;孝,应是一种坚守,而非一时的冲动;孝,应是一种富足的幸福,而非那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负累。

作秀

作秀,《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三个义项:一是表演、演出;二是指为了销售、竞选等而进行展览、宣传等活动;三是弄虚作假,装样子骗人。在指责周校长作秀的那些人眼中,作秀的意思便是第三义项。试问,已身为北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周先生在装什么?其目的又是什么?

网民对周先生的另眼相看,是源于周先生的身份,以及前些时日发生在周先生身上的几件事情:一是2011年10月,周先生写了一首被封为“神曲”的歌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二是2011年12月,周先生在家乡演讲时称“美国教育一塌糊涂”:三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北大校长配有8名副校长和11位校长助理等。这一系列的事情让人们对北大校长本已带有一定的成见,心怀成见去看待对象,看到的景象会是真实的吗?我们知道周先生写有口语化的“神曲”,可不知他还写有一首《唱给妈妈的歌》,歌词写道:“今天是你的生日,孩儿不能回家,不是孩儿不牵挂,不是孩儿不想妈。世上让儿陶醉的是你温馨的气息,给儿力量的是你轻柔的双手。催儿奋进的是你期待的目光……”文字情意拳拳,暖意融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学者,同时也是一位老人对父母流露出的诚挚爱意。作秀与否,在此时已不重要,只要做人子的问心无愧,为人母的感受到了儿女的孝心,其他的任由他人评说。

责任

周校长千里迢迢回乡拜母,为生母祝寿。这是他的孝心,同时也是他的责任。网民在拿周校长说事的时候,同时也应尽到相应的责任——自己说的话是经过缜密思考的吗?不要没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便将周校长大骂一通,骂他人格低下,骂他以母亲为道具作秀……仅仅根据几幅图片就不遗余力地大加声讨,这是不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骂人者的轻狂与无知呢?孟子说“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说的就是人们言语轻率,是因为没有责任心的原因。

不过,如果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件,可能又会有其他的解读。一方面骂人者在论坛里也有被骂的情况出现,虽然不够文明,交流方式亦不足取,但至少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让他们学会慢慢成长。另一方面,大家的争议声中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应该尽孝,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让当代岌岌可危的“孝道”得到了一次小小的回归呢?只是这种回归是以牺牲他人的名誉为代价的,显得过于沉重了。

责任是相互的,如若人人都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任,那么人人都会三思而行,而不是以他人心灵的累累伤痕为乐。

《妈妈的油茶果》:周其凤第二次为妈妈写歌

真情流露篇3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节选自朱自清《背影》,题目为编者加)

写法出击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做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同理,写文章时一定要作好细节描写。

选文有三处细节描写,开篇就从外貌、动作这一细节着手――戴黑布小帽,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探身,攀着,向上缩,向左微倾,描写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情景,说明父亲不怕路途的艰辛坎坷,流露出父H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真情流露篇4

就这样我迈着轻盈的步伐,端来一盆水温度适合清水,倒了一杯热茶冷却了一会儿,小心翼翼的慢慢走过去,妈妈怎要去上班,我连忙喊住了她:“妈妈,今天我一要给您洗一次脚。”妈妈望着我拿上真诚的眼睛凝视许久,她放下了

手中的工作,接过我那杯热茶,坐在床边,我轻轻的脱下妈妈的鞋子,慢慢地将较放进盆中,用手微微的的搓洗。这时,妈妈放下手中的热茶,温和的抚摸着我的头。亲切的说:“女儿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孝顺父母了。”我带头微笑着,我看到妈妈的眼睛湿润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知识的我才真正体会的父母对我们的爱不。比任何人少,她看到今天的我懂事了,心里是由衷的高兴呀!

妈妈并没有因为忙而疏忽我今天的举动,她的眼泪把知不觉的掉了下来,我跑过去拥抱着妈妈,妈妈也紧紧的抱住我,这时的我心里的那份失落感彻底被这一刻的喜悦掩盖了,现在唯一留在我心里的是说不完的兴奋感。

当泪水在眼中闪动,这感觉也让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我真的好激动,是说不完的激动。此时此刻我就的没有人比我更幸福了,我突然发现,我这一辈子能帮妈妈洗脚多么骄傲的一次。妈妈曾经帮我洗过多少次脚,而我仅仅帮妈妈洗过洗一次脚,她就感动的泪流满面。父母不图什么就吐我们我们能真正理解她那份苦心,为我付出;为我坚持;为我拼搏。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不愿意忘记,但我愿意永远停留在这一刻。

真情流露篇5

余文森教授说过这么一句话:“情境好比美味可口的汤,知识好比盐,知识必须要融入情境中,学生才能容易理解、消化、吸收知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更是如此,只有把语言融入到丰富鲜活的具体情景中,才是最真实的英语,才是最地道的英语。由此可见,情景教学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那么是否能成功创设情景?是否能让创设情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情景的创设一定要真实,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才能运用最地道的英语,这样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才最牢固,英语教学才最有效。

那么情景的定义是什么?何谓情景教学?

1. 情景:它有两层意义,一是指景物、场景和环境;另一层是指人物、情节,以及有场景、景物所唤起的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

2. 情景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的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

那么有效并真实的情景创设还要注意什么?我认为教师要明确以下几点:

一、 创设情景要有的放矢

教师在情景创设时,首先要考虑活动的目的性。如果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所创设的情景必然会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创设情境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更容易接受新知识。这个情境应该是围绕新知识而创设的,教师在备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教学重点,不能只重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而忽略主要内容。从课堂活动的整体规划,到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乃至每一个细节的安排,教师都应予以充分的考虑,所设计的每一个情景以及其中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的。

二、 创设情景要有整体性

创设的情景一定要完整,不能为了学习一个单词,一个句型而创设与其他单词、句型毫无联系的一个情景。这样一节课创设许多个没有联系的情景。学生虽然觉得有趣,但不会把所学的知识联系成一个知识网,所学知识比较零碎,整体性不强。

三、 创设情景要有生活味

想要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情境创设要紧扣生活和所要教学的知识或技能,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所选材料要来源于日常生活,因为只有这样的语言才最能触动学生的心弦,学生才会乐于参与和交流。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学生所得到的收获才是真实的,也是有效的。

2. 课堂上要尽量创设很生活化的环境来支持情景教学,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四、 创设情景要有趣要生动

真情流露篇6

先说说灾害对2008的中国带来了社么,首先财产损失是再所难免了,其次便是那些死难的人们.不过在党中央的关切下我相信重建和善后工作会陆续跟近的,我们相信党会给人民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随后我们来谈谈灾害反应的出的几点:

1 看似和平的世界总是蕴藏着种种的不安,相信党和政府都深知这点,当然老百姓也能感觉的到2008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富有挑战意义的年头,内乱+外扰+灾害不间断的侵袭着我们的国家.一个国家最怕的莫过于人心惶惶,人心散了一个国家也就失去了他的抽心,偏偏这次的灾害起到了非常好的跗面作用,我们都感受到了主席和总理的亲情,也纷纷的加入到了抗震救灾的活动中去.总算让老百姓再一次的团结在了一起,这无非是一件好事,让那些针对中国的恶势力看看,中国人团结在一起的时候是无坚不摧的....中国永远是屹立在东方的明珠...

2 以下的观点只在于个人看法,我们谈谈中国的漏洞.业内人事肯定都非常清楚我们中国的建筑行业存在着多么大的问题,首先就要问一问那些私人的建筑商了,,他们一年赚多少钱....这些钱来的心安理德吗?看看这次倒塌的中小学和医院..再和国外的学校医院对照下...不多说了...人都希望过上好日子...但是希望那些喝着路易XX抱着小妞唱着KTV的老板们能够明白你们这样做的后果,也许中国百年遇一次地震,但往往就这一次地震暴露了你们的种种作为,你们的生命和灾区死去的人是一样的..只不过你们活在你们的地狱,而他们却早早地奔赴了天堂...总有人会来惩罚你们的..时间会证明一切.....另外还有那些披着公务员外衣的伪商人,你们的道也不远了..........多作作善事吧!!!!!!!!!!!!!!!!你们的努力是无可厚非的,高质的生活也是你们辛勤劳动换来的,但往往人会患得患失,一辈子做100件好事不会给人发觉,却常常在一件错误之后遭人唾骂...何苦呢...还是那句多行善.....得意勿忘形....

真情流露篇7

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实现了原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利益的统一,这为完善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了基本市场环境。

内部制衡

股改的实施为公司内部会计信息披露的改善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这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股改有利于加强中小股东对经理层的监督。在股权分置情况下,公司内部控制情况严重,经理人的目标往往偏离股东利益最大化。股改实施后,大股东持股比例将下降,股权结构更趋合理,中小股东能够并有积极性参与到股东大会的决议中,从而使得中小股东对经理层的监督得以实现,内部会计信息得以真实地披露。

其次,股改加强了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在股权分置情况下,国有股所占比重较大且股权高度集中,在这种股权结构下,董事会和董事长只能代表国有股。因此,董事会不受股东大会的监督,不以股东利益为目标。股改后大股东持股比例将下降,同时法人、机构投资者以及境外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逐渐介入及持股比例的提高,会使“一股独大”格局逐渐消失,形成多个大股东的制衡局面,从而形成一个合理的董事会格局,从内部增加对经理层的监督,提高公司内部信息披露质量。

再次,股改使得经理层股权激励制度的效力得以发挥。在股权分置情况下,由于非流通股不能流通,经理人即使获得公司的股票,也无法在二级市场将其股票兑现而获得收益。股改实施后,非流通股将得以上市流通,使得获得公司股票的经理人员与股东的利益结合起来,公司的经营目标也将得到统一。

外部张力

股权分置的情况下,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存在分歧,由于非流通股不能流通,非流通股股东不能从股票溢价中获益。因此,国有股股东对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积极性较低。另外,由于广大中小股东过于分散,导致中小股东对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力度十分微弱。

首先,股改加强了股东执行会计信息监督职能的主动性。股改后,上市公司股份全流通的实现,将使得改善公司治理所带来的股票溢价,对于大股东具有现实收益。另一方面,大股东监督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加强,也将促进中小股东对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注和监督,从而提高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其次,股改使董事会对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加强。股改实施后,“一股独大”的局面将逐渐消失,中小股东的权利将得到有效地行使,从而使得股东大会的职能得以全面发挥。董事会不再由政府直接任命,而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因而,董事会能够代表广大股东的利益,真正行使其对经理层的监督职能,从而减少公司外部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不真实的弊端。

真情流露篇8

关键词:小学;作文;感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299-01

小学生作文时,或“下笔无物”、 或生搬硬套、或凭空捏造、或对习作索然无趣。这是作文教学的一大难点。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写作情感兴趣、表露真情实感呢?笔者认为,生活中处处是习作素材,教师应主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寻找源于生活的教学题材,来激发学生爱写作的情感兴趣,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记录点点滴滴的生活现象,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最平凡的真情实感。

一、循序渐进启迪,诱发吐露情感

习作教学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课程。在习作教学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的情绪也就随之高涨,对学习就会产生兴趣。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敢想、敢问、敢说、敢写、敢于吐露真情。写作指导的过程与完成,需要教师友情般的循循“诱导”。通过教师的善诱、启发,才能将学生埋藏于内心的话“导”出来。首先,“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如,教学生写一种家用电器时,我先让学生夸夸自己家哪件家用电器的形状最美丽。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家里的财产,爱说的兴趣一下调动起来,情绪激昂。有的同学说:“我家的‘美的’牌空调机最漂亮,亮丽大方,冷暖兼顾……”;有的同学不甘势弱地说:“说起漂亮,我家最近搬进的50寸液晶彩电才叫漂亮,扁扁的身材,露出平平的‘肚皮’……”学生一个接一个争先恐后地踊跃发言。接着,再“导”出学生的真情实感。在学生说出家用电器的魅力后,进一步“说”出它的用途,以及人与它之间的密切关系。

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内容不够具体,三言两语,起因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深刻,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追风捕蝶,过于肤浅。通过教师的循序渐进的诱导,能够帮助学生挖掘出藏在内心深处的一系列生活记忆,激发学生的潜意识,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使学生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中所积攒的词汇、观察到的事物,重新组合,把说的话转为文字表达,并在表达时有机地融入自己的情感。

二、创设习作情景,流露真情实感

一千二百年前,落第的张继行至苏州住宿,触景生情,写下历史上的一首好诗《枫桥夜泊》。这归功于当时的环境影响,使得诗人的情感得到充分的流露。学生的习作练习也是只有处于自然、自由、自觉的情境之中,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因此,老师应充分创设习作情景教学,利用多媒体,设置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扩散性思维,启迪学生的习作思路,勾起学生对生活点滴的回忆,使学生的情感在特定情景氛围的影响下,自然流露。

如,在教学《家乡的变化》为题的作文前,因为本人爱好摄影,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拍摄了以往人们的住房和各式家具,录下长辈回忆当年苦难生活的言语等,并拍摄如今人们的普遍生活水平,加以技术上的组合,制成影碟片。在教学课堂上,把家乡的变化再现学生的眼前。随着影片的播放和优美的音乐旋律,勾起了学生深刻的感触,情感的江河漾起层层细浪。他们内心激动不已,个个跃跃欲试,急于赞颂家乡的变化。我适时引导他们要有的放矢,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歌颂家乡变化,要有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感情。于是,家乡情景在学生脑海了的涌现,引出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美妙作文。有的描写了家乡的路,由小路长大成机耕路、柏油路、水泥路,由衷歌颂了致富路;有的描写了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由黑白电视机而彩色电视机、液晶电视机,并且深情地说:“知识改变了我的家乡,电视机已算不了什么,电脑都已涌入了千家万户……”,许多学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我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造福家乡,让家乡更加美丽。”的真情实感。

学生习作训练,老师适时创设情景,有利于学生自己发掘生活素材,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利于学生在字里行间表达中表露出自己的感情。

三、观察体验生活,抒发朴实情感

真情流露篇9

[关键词]《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自我忠诚;爱情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 Room with a View)是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于1908年发表的一部小说,描写一位生活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格兰年轻女子露丝的爱情故事,以及生活于沉闷的英国贵族氛围里的青年对爱情的向往。故事发生在意大利和英格兰两地,小说里充满了两地的风景与风俗,格调唯美。1986年此小说改编成影片后,导演较注重在作品中表现意大利和英格兰的风格上的差异:意大利社会相对自由,允许人们表现激情,与压抑、虚伪、刻板的英格兰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而英国社会比较严肃,对人性的压抑比较严重,特别是对上流社会女性有着种种严苛的规则。对女性心灵的压抑更为严重。所以通过在意大利的旅行,青年女性露丝身处于这个浪漫的时空里,她的世界观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她敢于挑战刻板的英国上流社会,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自我,勇敢地退掉了门当户对的婚姻,而选择了反传统的婚姻模式。所以《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既是一部爱情故事,同时也是对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批评的文学作品。

1986年该小说改编成电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之后,被评论界一度称为最具有古典浪漫风情的作品。《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以其优雅气质和古典爱情,以及田园诗般的清新唯美,在给观众留下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关于爱情和心灵的哲学式思考。

一、露丝的身世背景与爱情观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讲述的是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后期,英国贤淑的美女露丝和她古板的老表姐夏洛特到意大利佛罗伦萨度假的过程。身为上流人士、经济状况富裕的露丝一到宾馆就提出要求,必须要一间能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这才引出了乔治父子主动提出与露丝换房间的事情,也引出了身为铁路员工的青年乔治与露丝的相识。而在后来的游览中,露丝受到惊吓突然晕倒,被在一边的乔治救起,这一次英雄救美的举动,更使露丝对乔治有了深刻的印象。但在此时,露丝的心灵正紧锁于贵族的种种规矩之中,她是不可能超越自己的身份去与一个普通的铁路职工相爱的。作为一个上流社会的女子,露丝一直是在家人精心、特别是老处女表姐的精心呵护中长大,她的一举一动都在家人的掌控中,她很难摆脱家庭所灌输给她的道德标准而去自由恋爱。成年后的露丝一直被所有的社会规则所限定,就像生活在一个用蕾丝花边织成的网里那样,露丝的一切都要循规蹈矩,她要把自己的真性情隐藏起来,在人前做出一幅淑女模样,这从露丝对于宾馆房间的挑剔、就餐时的服装和发型的要求、对食物的挑剔、对人际交往中的苛刻态度就可以看得出。影片里出现的拖在地上的百褶长裙和缀着花边的遮阳伞,装腔作势的贵妇们和道貌岸然的绅士们,就是露丝一生所要面对的世界。这样世界,这样的生活虽然华丽高贵,却又毫无趣味和生机。

评论界一直认为,英国电影都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这与英国人的生活方式、人文风俗有很大关系。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这部电影中也是如此,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以崇尚道德修养和谦虚礼貌而著称,对道德礼仪的要求近于不人道。那个时代的中上层阶级对于饮食非常讲究,他们从遥远的国度进口各种异国情调的香料、调料,用于精心烹制的食品中,以表现他们的生活品位。维多利亚时代还形成了许多进餐礼仪,盛行下午茶,围绕着这种下午茶习俗形成了特殊的茶文化,高雅的旅馆都设有茶室,茶话舞会更成为一种社会形式,让维多利亚时代的淑女小姐们在那里与男友们会面。这个时期的英国人虽然举止很优雅,可是给人很沉闷无聊的观感。如同一间看不见风景的房间一样,屋里屋外那沉闷无聊的气氛,让人更加渴望那种有着蓝蓝的天空、欢歌的小鸟、怒放的鲜花和肆意生长的野草的美丽视野。

二、露丝爱情观的突然改变

在意大利的旅游,使一直生活在严谨与刻板状态里的露丝看到了鲜活的生活和真正感人的爱情。比如为她们赶车的意大利马车夫,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在马车上与爱人相拥相吻,让这些英国绅士们目瞪口呆,视为有伤风化,却让年青的露丝暗暗羡慕,也启迪了露丝对于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因此,露丝开始受不了她身边那些装腔作势的人们,这个心里住得下贝多芬的音乐的青年女性,心底的欲望正在升级,她淑女式的长裙已难以遮住心底的激情,于是就在众人流连于佛罗伦萨优美的自然景致时,露丝与乔治相遇在初夏的麦田里,露丝迎接了乔治那毫无头绪的一吻和突然闯进来的粗野爱情。

乔治,本是一个来自于平民阶层的青年,他满身充满生命力的激情,他率真诚恳,喜欢无所顾忌地张扬自己的生命。他会不敲门就大步地走进女士的房间;也会在高兴时爬到树上,大喊大叫一通,让山谷里回荡着自己的声音;他还会在刚刚与露丝的弟弟相遇时,就约定一起去野浴,三个大男人光着屁股在河水里嬉戏,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质,把生命的欢乐推向极致;他更敢于当着夏洛蒂的面,对露丝做出“即使你在我怀里我也要紧紧拥抱你”“只有我才能给你火辣的爱”的大胆表白。所以当他与美丽而有教养的露丝相遇的那一刻,乔治就爱上了与他的生活境况有着天差地别的露丝。乔治寻找一切接近露丝的机会,当他们在麦田里相遇时,乔治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强吻了露丝,正是这一吻,打开了露丝平静的内心,让她心底沉睡着的对爱情的渴望熊熊燃烧了起来。

其实,露丝在内心有着激情的一面,虽然她表面上沉静文雅,但是透过她对贝多芬的激情音乐的喜爱,她对激烈的网球运动的喜爱,她对弟弟那粗放的歌声的赞赏,他敢于在河里野浴这一点,已将她内心的渴望宣泄无遗。露丝的心底是一座热情的火山,只是还没有被唤醒而已。而终于有一天,当一个举止狂放的年轻男子突然到来,露丝的内心的平静马上就被轻易地打破, 她开始摇摆于两种感受之中,在变与不变之中痛苦地抉择着。

影片中的老姑娘夏洛蒂就是一个典型的英国上流社会的老处女形象,她受过正统教育,行为举止都有严格的讲究,因此就成了人们眼中的古怪而刻板的典型人物。作者安排这样一个人物在露丝的身边,就是要用她来映衬露丝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当埃默森先生出于好意,主动声明他和儿子乔治的房间能够看风景,可以换给她们住时,夏洛蒂居然嫌人家要怪他举止粗鲁,太过热情而当即离席而去,把英国淑女的装腔作势的姿态表现得非常充分,更从一个侧面验证了露丝对自己现有的生存状态的厌恶与不屑。

三、露丝做出要对自己忠诚的选择

浪漫的佛罗伦萨之行结束了,露丝和乔治虽然分开,但两人的感情却没有结束。露丝回到英国,与一个呆板的英国绅士订了婚,而她内心却一直没有停止对爱情的向往。 露丝的未婚夫维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呆子,除了看书他什么都不会,他穿着雪白的硬领和漂亮的衣服,稳步走在街道上时,看起来有型有款,实际上暮气沉沉,令人厌倦。当别的青年人都在阳光下生龙活虎地进行体育活动时,维斯只会捧着一本书在操场边漫步,当露丝期待着维斯能给她一个热烈的吻时,维斯的吻是如此狼狈而毫无激情,让露丝大感失望。正是在未婚夫的一吻里,露丝心底深深记忆着的乔治的吻,让她看到了这两个男性的巨大差异,所以在维斯与露丝的初吻时,露丝心底正在闪回着关于乔治的片断,乔治的热烈火爆与维斯的冰冷刻板所形成的对比,一下子就颠覆了露丝现有的稳定生活,唤醒了她对新的生活方式的渴望。

于是,影片里出现了大段的关于爱情的分析,作者借助于乔治的父亲埃默森之口和牧师伯比之口,讲出了维斯对露丝爱情的真正内涵:你是鲜活的、心中满是爱的女人,不是男人的摆设,不是男人的装饰,不是画,不是陪衬,不是能够收藏和拥有的东西。而露丝在维斯的眼里,只是一个值得追求和收藏的淑女,把这样的淑女收藏于家中,仿佛就成了维斯的荣誉。因此露丝再次面对乔治时,她终于明白,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走一条看起来正常的、实际上成为一个男人的附属品的老路,她不愿意在沉闷的贵族古堡里,当一个淑女式的花瓶贵妇。 当得知一个男的不是女性的灵魂,他想要的只是对于女性的占有和沾沾自喜的收藏时,这种婚姻模式必须彻底终结。就像影片开始时,露丝一定要寻找一个有风景的房间那样:“那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我才要。”露丝最后跟随了自己心灵的真实感受,她选择了头顶上的蓝天和心灵的自由。

有了这种坚定的选择, 露丝必须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她要为解除婚约而向周围的人说谎,必须承受着种种谎言所带来的心理的折磨。然而这一切困难都不能让露丝退却,她明白,真正的爱情是心灵的相契,应该让懂你的人爱你,自己也应当选择真正爱她的人,这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呼声。正如影片中乔治父亲埃默森所言:“最难的事情就是让相爱的男女分开。这俩人就像是钥匙和锁,猜来猜去,搏来博去,最终还是被对方俘虏了。”来自于下层的乔治很懂风情,内心充满了真诚,所以他可以在短时间里,那个恬静的少女之心扇动起不安的翅膀。当自由浪漫的暖风铺天盖地袭来、灿烂如金的艳阳高照,满野鲜红的罂粟花盛开,那个激情四射的青年朝你奔来的时候,无论是你、还是任何一切都拦不住他扑过来的怀抱和热吻。 所以影片的结局是这个看似娴静的少女放弃了沉闷的贵族生活,勇敢地与心爱的人私奔,终于住进了一间她最喜欢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此时,露丝完成了心灵上的一次蜕变,从一个服从于一切刻板习俗的女性,变成了一位勇敢地反叛传统的女性。而这次蜕变的动因,就是露丝要对自己忠诚,她要按照自己的心灵去选择生活,她要做一个乔治身边的鲜活的爱人,而不是维斯家中的精美摆设。

二十多年之后,这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已经被认为是爱情文艺片中的经典之作。影片散发着一种高贵的古典气质,古色古香的建筑与服装,以及精致的人物对白、恰当的演员选择,都使影片充满了画面感和诗意。当露丝和乔治在麦田丛中相拥时,画外环绕高昂的女音,歌声如金如石,唤醒阳光下所有沉睡的生命,小草、飞虫、水珠都饱满得晕眩,歌声穿越田野、响彻天际,还有那清晨乡下来的送酒车,还有那遥远的山坡和葱茏的苹果树,金色的麦田和美丽的天空,都让生活荡漾着一种久违了的喜悦, 仿佛众神的宫殿在那一瞬间通体透亮,那种华丽的美感让观众心驰神往。

[参考文献]

[1] 欧文,等.英国人之生活与思想 [M].王学哲,译述.台北 :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1.

[2] 高继海.英国小说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亨利・詹姆斯.英国风情 [M].蒲隆,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真情流露篇10

[关键词] 《泰坦尼克号3D版》;演绎;传世爱情

相信,大部分中国人还对1998年风靡全球的《泰坦尼克号》记忆犹新。影片最能打动观众的,则属男女主人公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这种衬托出、演绎出人世间真爱,反映人性美的电影剧作,让观众大呼过瘾,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正是基于这样的情感基础和大众化的认知特征,在2012年《泰坦尼克号3D版》再次抢滩登陆中国电影市场。这一次的到来,拥有高科技的保驾护航,《泰坦尼克号3D版》顺利地刷新了各项观影纪录,掀起了新一轮票房热潮。更重要的是,观众在走出电影院的那一刻,把心都交给了该部影片,这部承载着一代中国年轻人爱情梦想的电影,融入了太多浓烈而伤感的人性之美。本文结合《泰坦尼克号3D版》剧情,在透视爱情故事来龙去脉的基础上,以期再次分析影片中传奇的爱情故事,挖掘影片更多内在的精神和情感价值,给观众和读者以感动和震撼。

一、3D版《泰坦尼克号》的剧情分析

曾经创造出票房纪录并且斩获十一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泰坦尼克号》是20世纪末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商业影片。该部影片由著名导演卡梅隆执导,拍摄时间历时五年,花费两亿美元。[1]《泰坦尼克号3D版》的剧情与《泰坦尼克号》并无差异,但是如今时代不同,岁月流逝,经典重温,在3D技术支撑之下,电影反映出的现实意义以及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响应也有了新的提升。

《泰坦尼克号3D版》是根据发生在1912年的著名海难事故而拍摄的电影。故事出自一位年迈的老妇人之口,采取倒叙手法,镜头切换自然而奇妙,没有任何的做作之感。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出发驶向美国纽约,贵族少女露丝和母亲以及未婚夫卡尔一同登上了号称梦幻之船的“泰坦尼克号”。另一边,年轻的画家杰克在码头酒吧里靠一场赢的船票,也登上了这艘船。露丝生性热爱自由,喜欢艺术,她早已厌烦了乏味的贵族生活,从心底不想嫁给卡尔这个除了有钱而一无是处的商人。[2]一天晚上,露丝在船尾准备跳海自尽,被赶来的杰克相救,两个年轻人由此相识,从此便开始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和一段传奇的悲惨海难。影片不仅以感人的故事诠释了人性的魅力和爱情的境界,而且运用拍摄技巧复原了历史上惊魂一幕,为全世界的观众奉献了一道情感和视觉的盛宴。

二、《泰坦尼克号3D版》经典爱情故事解析

《泰坦尼克号》是个神话,而杰克与露丝的爱情则是神话中的神话。观众在《泰坦尼克号3D版》的视觉盛宴中,渴望或找寻这种由真爱产生的爱情魔力。《泰坦尼克号》中传奇的爱情故事,之所以在豪华游轮上发生,有着现实可能性:首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欧洲封建王朝正在走向衰落,没落贵族与平民阶层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社会变革之下,人民更希望打破固有的阶级障碍,追求自由、平等,表现在爱情上,则是渴望自由美好的恋爱;其次,特殊的人物性格,上流社会年轻女性的意识冲突,在《泰坦尼克号》中,出现的几个关键人物,包括露丝、露丝的母亲和未婚夫卡尔都是上流社会的代表,但是在他们内部,彼此的性格差异明显,卡尔阴险、霸道、自私又具有男权主义色彩,露丝的母亲,势力、趋炎附势、热衷于财富和地位,露丝本人,虽然是典型的拥有贵族血统、气质不凡的少女,但是却厌倦了虚伪单调的贵族生活,她想追求自由,如若不能如愿,她甚至会选择死亡来反抗。

(一)邂逅爱情

《泰坦尼克号3D版》中的传奇爱情故事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影片前半部分已经做了铺垫。“泰坦尼克号”豪华游轮从南安普顿起航前往纽约,男主人公在最后时刻因为一场赢了一张三等舱的船票,终于踏上了返回美国的航程,而女主人公纠结的处境和内心世界,似乎预示着二人将会有一段故事。杰克与露丝真正的结识是在甲板上,当时露丝因为与未婚夫争执而欲跳海自尽,幽默诙谐的杰克正巧遇上,决意出手相救,这种邂逅具有传奇性,而爱情也在此刻开始萌芽。

(二)一波三折

杰克和露丝传奇的爱情故事,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却包罗万象,有情人能否成眷属,二人能否最终走在一起?剧情给出了答案,作为两个世界里的人,不同的阶级身份,使得杰克与露丝之间的传奇爱情经历波折与坎坷。

没落的贵族与卑微的无产阶级贫民之间萌发的爱情,首先受到了来自露丝母亲的强烈反对,露丝的母亲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没落贵族妇人的形象,她贪恋财富与权势,想以自己女儿露丝的一生幸福换得自己的地位与富贵,为了阻止二人之间爱情的发展,她想尽办法,试图通过不断地羞辱杰克,使他恼羞成怒,进而知难而退;其次受到了卡尔——露丝的未婚夫的强烈抵制,作为钢铁大王的儿子,卡尔生在贵族之中,全身上下都是贵族纨绔子弟的恶习,他看不起杰克,轻蔑的眼神、嘲讽的话语甚至用陷害的卑鄙手段,殊不知,这些波折和坎坷,并没有吓倒杰克。在犀利的“攻击”之下,杰克没有败下阵来,反倒更加珍惜与露丝的爱情,他以自己优雅、大度和绅士般的方式,避免与人冲突,努力融入群体之中,巧妙化解矛盾,博得了包括露丝在内的大多数人的好感和信赖,从而使得二人之间的爱情更加坚不可摧。即使在杰克终于克服了诸多困难,与露丝彼此相爱之时,影片中继续设置波澜,露丝父亲生前欠下巨额债务,成为露丝母亲的有力武器,她想借此要挟女儿回到卡尔身边,如此激烈的剧情和感情冲突,为杰克和露丝之间短暂的爱情增色不少。

(三)浪漫唯美

传奇的爱情故事,有波折、坎坷,当然也有浪漫唯美的色彩。如此的反差设置,正好衬托出爱情高贵神圣而不可玷污。

在杰克与露丝坠入爱河之后,两人开始了在船上的“浪漫之旅”:一起去三等舱跳舞,享受自由与惬意,回归到朴实的大众之中;露丝毫不介意地将杰克带进了自己的卧室,脱掉衣服,戴上“海洋之心”,请杰克为她画画,杰克以爱的名义,满含深情地在露丝的身上创作出平生最伟大和最满意的画作[3];船舷上,杰克和露丝展臂飞翔,他们借着爱的力量,冲破世俗的桎梏,浪漫唯美的画面,让观众不禁陷入其中。《泰坦尼克号3D版》在着力描述杰克与露丝传奇爱情故事的同时,突出浪漫的视觉效应,短命的爱情故事,却震撼人心,让人享尽了爱的美好。

(四)为爱牺牲

真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泰坦尼克号3D版》给出了答案,杰克与露丝虽有阶级和出身差异,但是二人却愿意为爱放弃很多,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

爱情是高尚、纯洁而又无私的,杰克与露丝因为情投意合、互相欣赏而最终走到一起。在泰坦尼克号撞冰山沉船的危难时刻,露丝在踏上救生艇后,想到被卡尔陷害而关在船舱里的杰克,毅然重回即将沉没的轮船,放弃了生的希望,历经艰辛救出杰克,誓与爱人共存亡;轮船断为两截后,两人落入海中,杰克将露丝推上了一块漂浮的只能承载一人的木板,并鼓励她坚强活下去,而自己却永远地留在了海底,这种超越生死的爱情,谱写出的是人性之美,生命与爱的赞歌。

三、对当今社会“现实爱情”的启示

《泰坦尼克号3D版》其现实意义远远超出了电影本身,而上升到生命与真爱的高度,影片中传奇的电影故事,更对当代的“现实爱情”是一种“于无声处胜有声”的鞭挞,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

(一)真爱是人性之美

关于真爱,自古以来就受到了文人骚客的赞许和追求,直到现在,真爱依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真爱是人性之美,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反应。正如影片中的一组镜头,当杰克看到露丝想要跳船自杀的时候,尽管两人素不相识,但是杰克依旧义无反顾地出手相救,有人性之美。3D视阈下,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直入心扉,塑造出“海难面前,真爱终将会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为真爱而舍弃生命,是一种幸福”。真爱是人性之美,包含着多层意思,露丝和杰克的爱情,高尚、无私,敢于冲破世俗的枷锁和偏见的桎梏;露丝和杰克的爱情有信任基础,这种信任建立在对于爱情的忠贞与笃信之上,纵使有一方被诬陷,对方仍旧可以给予他无限的信任,总能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真爱的人性之美,在于无私的奉献,甚至可以为对方无条件牺牲自己,海难降临,杰克把生的机会留给露丝,直到自己为爱消失在海上;真爱的人性之美,还在于她对生者的激励,对逝者的告慰,海难中获得新生的露丝,每每想到杰克就有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因为她的生,就是对杰克生命的延续。

(二)真爱无价

岁月可以流逝,经典依旧经典。观众之所以对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故事如此痴迷,有着深层次的现实性原因。

在当今社会,如此忠贞不渝、感人至深的真爱,已经少见,现实生活中,爱情败给了物质、败给了观念、败给了门第、败给了距离等的悲情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虽然纯洁的爱情不容亵渎,但是却常常事与愿违。在爱情面前,真爱让位于现实,更多的年轻人或者屈从于现实,或者形影孤单迟迟等不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事实上,真爱无价,在任何时代,在任何国家,都是一种坚不可摧的共识。再次品味《泰坦尼克号3D版》能给我们如下的启示:真爱无价,爱情无关地位、阶级和贫贱富贵,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和择偶观;真爱无价,要遵从内心的想法和信念,因为爱是一种情投意合,更是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真爱无价,爱是给予和奉献,是两人之间的互相吸引和倾慕,是精神上的相互信赖,而不是一味索取和依赖;真爱无价,对待爱情,不该有任何的偏见,任何的等级之分,任何的自私自利,要将自己融入这份伟大的爱情中。杰克和露丝的传奇爱情,带给了观众追爱的力量和勇气,并给予观众审视真爱的信念和价值标准。

当杰克和露丝在船舷上展臂飞翔的经典场景,在3D技术下,被重新演绎和诠释的时候,浪漫主义的色调达到顶峰,摄人心魄的震撼感油然而生。关于传奇爱情,关于“泰坦尼克号”,关于“我心永恒”,必将继续深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参考文献]

[1] 刘嘉.论《泰坦尼克号》中美的体现[J].文学教育(上),2007(03).

[2] 孔凤华.人性的礼赞,爱情的绝唱——评电影《泰坦尼克号》[J].时代文学,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