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安全工作简报十篇

时间:2024-04-11 11:25:01

农机安全工作简报

农机安全工作简报篇1

一、强化源头管理,集中抓好农机总检审验

为了认真贯彻市农机局"津农机监(20__)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下发了"关于开展20__年度拖拉机等农业机械总检及驾驶员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的文件,召开了汉沽区20__年度农机总检审验动员会议,明确了任务、要求、措施,下达了20__年度农机总检审验指标,成立了总检审验领导小组及总检审验办公室。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目标到镇(协会),任务到人,采取集中审验,镇站配合的办法,抽调专人,深入镇、村,走进农机户,到田间地头、施工场地为农机户审验服务;在3月15日召开了"XX区20__年度农机总检审验现场会",并下发了农机简报,对今年的总检审验工作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另外在区政府行政执法大厅设立了农机服务台,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截至8月全面完成总检审验任务截至8月已全面完成总检审验任务,今年共年审拖拉机942台,占年度审验计划113.5%;驾驶员安全教育979人,占年度审验计划的131.6%。

二、搞好"行风评议",共创"和谐平安农机监理"

根据市农机局"津农机监[20__]10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农机监理行风评议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目的要求、评议内容、具体措施和评议时间步骤。在行风评议中,按照行风评议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以提高监理人员行政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目的,通过认真自查自评,找出差距,认清不足,并针对问题,深刻反思,突出重点,在依法政和依规办事、政务公开和事务公开、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队伍综合素质、作风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在整改阶段,区中心下发了"知荣辱,树新风,搞好行风评议,共创和谐农机监理"的农机简报,促进了个人评议,单位整改,建章建制。区已建立和完善了以服务承诺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和行风评议制度为重点的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适应高效快捷的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行风评议,规范服务行为,规范政策行为,规范办事行为,促进我区农机监理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促进农机监理系统行风建设和监督机制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切实做到"敬业为农、优质服务、文明办事、廉洁高效"。

三、狠抓"专项治理",保证农机安全生产

今年我区农机监理工作紧紧抓住农机安全生产这个中心,围绕全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各项措施,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依法行政,全面规范农机监理工作,强化源头管理,认真开展拖拉机及驾驶员的年检年审工作,提高检审率和检审质量,切实加强田检路查,排查事故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和道路交通安全。至目前为止,共检查运输拖拉机1165台次,纠正违章632人次,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书)641份,全区农业机械的安全性能和驾驶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全年未发生农机责任事故和死亡事故。

(一)、统一思想,加强宣传,提高对"专项治理"的认识

按照市农机局津农机监﹝20__﹞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对专项治理工作做出了详尽安排部署,狠抓落实,要求各镇要把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放在首要位置,积极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宣传到家喻户晓,排查农机安全隐患,有步骤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全区营造了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舆论氛围,大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的意义,使遵章守法成为农民机手的自觉行动,确保"专项治理活动"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强化组织领导,签订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为了保证农机安全生产,区农机监理科与各镇农机管理站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制,要求各镇要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贯穿于全年农机监理工作之中,切实加强领导,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在农机总检期间,各镇和区协会与农机户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共641份,从而实现了农机安全检查工作力度不减,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不退,真正做到了农机安全工作长年抓。

(三)、强化源头管理,提高拖拉机的检审率和检审质量

拖拉机的年检年审工作是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重点工作,通过检审使农业机械的安全性能和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为此,各地在检审中严格执法,强化质量。今年拖拉机年检年审工作有以下特点:一是检审质量明显提高。二是服务质量日益提高。在检审工作中,主动做好服务工作,农机监理员下村到户,田间地头,并帮助机手做好拖拉机的维修保养工作。

(四)、加强田检路查,确保农机安全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目的是确保农机作业安

全,各镇和区监理科积极主动深入田间、上路检查,纠正违章,打击"黑机非驾",检查一台,处理一台。开展农机安全宣传,加强对场头机械的检查监督管理,组织技术人员对投入作业的机械逐台检查,维修保养,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另外,共完成了市局下达的"中国农机化报纸"980份和"学习手册"960份及"中国农机监理"杂志120的征订工作,并发了十三期农机简报(已上报市局监理处),从而农机各类事故得到全面控制,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了进一步落实,保证了我区农机作业安全生产。

四、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市农机局监理处下达的"20__年度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镇和协会。同时,我科进行目标细化,分解到人,明确了责任,层层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罚。另外,还对XX区行政执法依据进行梳理,并向区政府上报了"XX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行政执法依据梳理结果报告"和"XX区农机服务中心行政执法职权分解报告",并建立了农机行政执法错案追究责任制度、农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和农机行风评议制度。还加强了基础管理工作,对原农机监理档案进行认真清理,对拖拉机和驾驶员以及其他的文件和材料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

五、存在问题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农机监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机监理服务组织不健全,镇农机管理站工作人员工资得不到保证,无有办公经费,难已开展工作;

农机安全工作简报篇2

近几年,在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总体促进下,农民购置农机的积极性高涨,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10.76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6%,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跨越,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是随着农业机械数量的迅速增长,机型种类的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农业机械事故隐患也有所增加,农机事故处在多发、易发、高发期。在遇到农机事故时如何做到正确处理,维护自身利益;在日常生产中如何做好事故预防,减少事故发生;如何借助农机保险抵御事故风险,减少相关损失,广大农民群众尤为关注。

一、事故处理要突出依法依规

农业机械在作业或者转移等过程中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事件便是农机事故。《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农业机械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那么,除道路交通事故以外的农机事故就由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来处理。

(一)农机事故处理的法律依据和法定程序

农机事故处理,是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农机事故进行立案、调查取证,查明事故性质和原因,认定事故责任,及经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进行损害赔偿调解等工作的总称。目前,农机事故处理的法律依据,包括《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条例》第四章对农机事故处理职责分工、事故受理、认定,以及损害赔偿、调解做出了原则性规定。《办法》就发生事故后如何报案、如何勘查处理、如何事故认定、如何赔偿调解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农机事故处理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按工作繁简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简易程序的优点是简单、方便、快捷、易行,适用于轻微农机事故。轻微农机事故主要指仅造成轻微的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事故;或虽造成人员受伤但伤情轻微的事故;或事故当事人对事故的事实即成因无争议的事故。这类事故的特点是情节简单、责任明确、争议不大。凡法律未明文规定适用简易程序的都适用一般程序。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处理农机事故的一般程序包括6个步骤:受理、立案、现场处置、调查取证、事故认定和损害赔偿调解。《条例》和《办法》对相关内容、具体要求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二)农机事故当事人应尽义务和法定权利

农民机手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发生安全事故要承担主体责任。农民朋友不仅有必要了解农机事故处理的法定程序,而且有必要了解当事人的应尽义务和法定权利。只有积极配合农机监理人员做好农机事故处理工作,才能减少事故损失,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例如《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对报案进行了明确规定,及时报案只是第一个环节,在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处理农机事故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农民朋友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包括报案时提供必要的信息、配合农机监理机构调查取证等等。这些将为做好事故处理争取宝贵时间,为责任认定提供一手资料。

事故责任认定和赔偿调解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农机事故认定是指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经过调查后,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农机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其作用,一是证明当事人发生农业机械事故的事实和责任划分,是当事人自行和解或申请损害赔偿调解的依据;二是人民法院处理农机事故损害赔偿、确定当事人民事责任的依据。如果当事人对农机事故认定有异议,可以自农机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向上一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提出书面复核申请。但是任何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讼并经法院受理的或案件已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复核申请将不予受理。

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调解是指农机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各方当事人,在农机事故处理员的主持和协调下,就损害赔偿争议问题进行协商从而解决争议。调解达成协议的,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调解不能达成协议或者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讼的,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终止调解并书面通知当事人。调解达成协议后当事人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

二、事故预防重点在“人、机、环境”

我们常常说“辛辛苦苦奔小康,一场事故全泡汤”,其实大部分事故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如果多一份小心,少一分侥幸就能避免悲剧发生。造成农机事故的原因有很多种,概括来说是人、机、环境三方面因素。

“人”主要是指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引发农机事故的“人的因素”多为个人安全意识淡薄而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操作技术不熟练、处理突况不及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载超速、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等。要避免“人”的因素所引发的农机事故,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就要做到:首先,具备安全驾驶操作农业机械的身体状态,例如喝酒后不能操作农业机械,酒后驾驶是造成农机事故的重要原因;其次,具备合法驾驶操作农业机械的相关资质,例如在我国驾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要经过培训并通过农机安全监理部门的考试,取得驾驶证后持证驾驶;最后,要具备正确驾驶操作农业机械的安全常识,牢记农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

“机”主要是指农业机械,是引发农机事故的“物的因素”。技术再高超的驾驶员也无法驾驭一辆缺乏安全性的车辆。由于机械的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安全设计缺陷、制造质量差、机件失灵等。所以,要避免因为农机问题而引发的事故,就要做到保持农业机械的安全状态。首先,是确保农业机械具有合法身份,比如目前在我国纳入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包括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在使用前要到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取得相关牌证才能投入使用,否则就是违法违规行为,会受到处罚。其次,要确保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状态,除了做好农业机械的日常保养和维修外,还要配合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对农业机械定期进行安全检验。目前,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安全检验为每年1次。最后,要确保农业机械的正确使用。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农业机械安全驾驶操作相关要求规范驾驶操作,如《拖拉机安全操作规程》《谷物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规程》等,对于其他农业机械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来使用,切不可疏忽大意。

“环境影响”也是引发农机事故的重要因素。农业机械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乡村泥路窄且不平,乡间桥梁承载能力低、通过性能差,农田地块小、没有专门的机耕道,田间树木、电杆、机井、坟头等障碍物较多;一些高杆作物(玉米等)成熟期的田间作业使驾驶员视线很差。加上异常天气,如超高温、冰雪、暴雨等影响,都是导致农机事故多发的环境因素。要避免因为环境因素而造成的农机事故,就需要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熟悉环境状况,做到根据作业环境情况调整作业方式、方法。比如遇到暴雨、冰雪等极端天气,就尽量避免外出作业;如果在作业中避而不及,那么就需要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沉着冷静应对,这是心理素质和技术能力的双重考验。

三、利用农机保险防范事故风险

农机保险是由保险人(包括各种保险组织)为农机拥有、使用人员在农机田间作业、道路运输、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提供经济补偿的保险保障制度,在减少农户风险损失和保障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就有这样一个案例,农民张某于2014年5月20日在太平洋保险公司办理了联合收割机第三者责任险,个人缴纳保费为178元。2014年6月5日,张某驾驶该联合收割机行驶过程中不慎碰撞到路边的行人朱某,导致其左锁骨骨折、双侧多发性肋骨骨折、双侧耻骨及坐骨支骨折。事故由当地公安部门处理,认定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张某负全责任。联合收割机投保的第三者责任险保额为10万元,太平洋保险公司按保险限额对此事故共赔付9万元。

农机安全工作简报篇3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促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为着力点,以加大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清理力度、纠正和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保障资金管理使用安全为重点,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开展专项清查,力争实现政策制度设计更加完善、部门管理职责更加明晰、资金监管体系更加完备、资金统筹安排更加合理、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显著、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分级负责,分口把关。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实行省、市、县(区)分级负责,各相关涉农部门分口把关的机制。建立健全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全面推进,突出重点。既要对各级财政安排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进行全面清查,又要突出重点,着重清查资金规模较大、涉及面广、农民群众关心、社会各界关注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三是统筹分工,协调配合。建立专项清查工作组织保障机制,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统筹组织专项清查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分工,相互配合,协调推进专项清查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标本兼治,纠建并举。要认真查找当前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既要解决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又要切实解决强农惠农工作中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建立健全监管体制和机制,确保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范围和内容

(一)范围

此次专项清查的范围包括各级政府安排和使用强农惠农资金的部门和单位。安排强农惠农资金的部门主要包括财政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局、科技局、监察局、县政府纠风办、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农委、水务局、畜牧水产局、文广新局、卫生局、审计局、林业局、商务局、人口计生委、能源局等部门。

(二)内容

一是清理。各乡、镇(开发区)、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对管辖范围内的强农惠农资金安排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理。

二是检查。主要检查2007-2011年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资金(包括基建投资用于“三农”的支出)的使用管理情况。重点检查:一是对农民的补贴资金。如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二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如农村“水、路、电、气、房”等资金。三是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财政扶贫资金。四是其他重点专项资金。如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被征地农民补偿费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对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等。

特别要注意检查和纠正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二是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户。三是是否存在多头申报、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四是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问题。五是是否存在滞留、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六是财政预算安排的强农惠农资金相关账户设置和资金划转存在的问题。七是违反制度规定的其他问题。

三、时间安排

此次专项清查工作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自2012年6月开始至2012年底结束,分四个阶段。

(一)部署启动阶段(6月中旬-6月底)。

由县财政局牵头,县发展改革委、教育局、科技局、监察局、县政府纠风办、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农委、水务局、畜牧水产局、文广新局、卫生局、审计局、林业局、商务局、人口计生委、能源局等20个部门参加,成立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县级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级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部署启动专项清查工作。县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县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确定一名科室负责人为联络员。

各乡、镇(开发区)按照统一部署,成立本级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乡镇(开发区)级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方案,组织实施专项清查工作。乡镇级领导小组成立情况和具体实施方案于6月30日前上报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自查自纠阶段(7月初——7月23日)。

县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专项清查的内容和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县级领导小组按照专项清查的范围、内容和要求,组织安排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开发区)开展自查自纠。

主要工作包括:一是梳理强农惠农资金项目。按照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设计的表格填报。二是积极开展“回头看”。对以前监督检查和审计发现的问题分类梳理,并逐项检查后续整改落实情况。对未及时纠正整改的问题,应采取切实行之有效的手段予以坚决纠正。三是认真排查解决新问题。要从制度政策落实、项目申报审批、资金下达、拨付和使用等环节,对各项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能立即纠正的要立即纠正;对当前立即纠正有困难的问题要落实整改责任,制定详细整改计划,限期整改。四是健全完善制度。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分析原因,着眼于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和强农惠农资金效益的最大发挥,着力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监管制度。

各级自查面必须达到100%。县级领导小组在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开发区)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组织抽查,抽查面不低于所涉及部门和乡镇(开发区)总数的50%。

(三)重点检查阶段(7月24日——7月26日)。

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乡镇(开发区)、县直各有关部门自查自纠情况,制定重点检查方案,确定重点检查方式,协调县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分乡镇(开发区)负责的原则组成检查组,对联系乡镇(开发区)的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根据重点检查情况,督促相关乡镇(开发区)进一步整改。各乡镇(开发区)《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查工作情况统计表》经县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口联系部门审核后(县直部门填列的统计表需经县财政局相关对口科室审核确认)于7月26日前报送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整改总结阶段(8月上旬——8月底)。

各乡、镇(开发区)、县直各有关部门根据自查自纠情况和重点检查反馈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乡镇(开发区)级领导小组和县直各有关部门于8月5日前将专项清查工作总结报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汇总各乡镇(开发区)、县直各有关部门情况和重点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对专项清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于8月10前将专项清查工作总结报市级领导小组。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开发区)、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专项清查工作的领导。县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本系统和联系乡镇(开发区)专项清查工作的督导。乡镇(开发区)级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本地区相关部门清查工作的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健全工作机制。专项清查工作实行县级领导小组领导下,分乡镇(开发区)、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一是统一领导机制。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主动加强与各乡、镇(开发区)、县直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研究明确专项清查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加强各环节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二是分乡镇(开发区)工作机制。县级领导小组每个成员单位负责对联系乡镇(开发区)的指导、督促、重点检查等工作。三是协调配合机制。各成员单位在清查工作中遇到与其他部门和单位相关的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通报,需要解决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积极予以解决。四是定期通报机制。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主动收集、整理联系乡镇(开发区)专项清查工作的有关情况和信息,并报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向各成员单位通报工作进展情况,重要事项应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各成员单位要及时将清查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向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乡镇(开发区)级领导小组应参照市级、县级领导小组的做法,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

(三)严厉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各乡、镇(开发区)、县直各有关部门对自查和重点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要加大查办力度,既要认真组织整改,又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违规违纪的,要给予党政纪处理;对于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要认真做好举报受理工作,县、乡镇(开发区)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建立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举报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着落。要严格执行举报保密制度,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农机安全工作简报篇4

2011年末,30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编员工855人,其中信息科技人员48人,占比5.6%。信息科技人员兼岗现象严重,大量兼岗人员并无科技背景,只通过短期技术培训,履职能力有限。按照监管要求和安全岗位职责分离原则,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专业科技人员不应少于三人,但实际上被调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均达不到这一要求。总体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息科技管理简单、粗糙,超过60%机构直接沿用了发起行的规章制度,导致制度与实际脱节、决策流程不畅、办事效率底下,相关要求难以有效落实到工作中去。

科技治理缺失,系统功能简单

一是信息科技治理架构缺失。30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除2家外资银行发起组建的村镇银行外,其余均未设立独立的信息科技部门,信息科技处于无人员、无制度、无落实的“三无”状态,更谈不上“三道防线”建设。二是科技规划不明确。没有明确的中长期信息科技发展规划,对信息科技建设模式、标准等缺乏总体安排和长远考虑,加上投入不足,致使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和重要系统硬件平台对业务拓展、增值服务、经营决策等难以提供有效支持。三是系统功能简单。主要是核心系统功能简单,灵活性不足,支持“地方特色”业务能力受到限制。30家新型农村机构中有19家机构未开通ATM业务,所有机构均未开通POS、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业务,仍以传统柜面业务为主,2011年电子渠道交易笔数替代率为7.4%,明显低于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55%的平均替代率。

潜在的风险

(一)运行维护水平明显落后

被调查30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18家未落实机房专人值班,26家未落实7×24机房值班,仅有4家能够落实双人值班,所有机构均未设置信息安全员岗位,缺乏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仅凭经验与口头约定。在运维技术方面,目前银行普遍使用的安全监控、网络监控、系统和设备监控等技术手段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是空白,运维仍然依靠工作人员经验判断,处置风险的精确度和效率明显不够。

(二)应急管理建设严重不足

从调查来看,30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急管理建设严重缺失,绝大多数机构未建立应急管理组织,缺少基本的应急管理制度,部分机构虽然沿用发起行的应急管理制度,但与实际脱节。如多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直接沿用了发起行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情景假设、预案流程、相关准备与实际不符,缺乏操作性。在过去3年中,被调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进行应急演练36次,很少涉及信息科技。

(三)过度依赖外包潜存风险

30家被调查机构中6家机构将科技工作完全外包,23家机构部分外包,外包给发起行有12家,外包给第三方公司17家。总体上呈现过度依赖信息科技外包,无法自主进行系统功能拓展,制约了业务创新和发展,更主要的是外包人员管理风险、业务连续性风险、数据及客户信息安全风险和法律风险等逐步显现,这些风险不仅影响其业务发展,对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存在很大隐患。

(四)信息安全隐患比较突出

一方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安全整体水平落后,另一方面服务对象“三农”客户安全意识薄弱,二者叠加效应使得信息安全风险敞口较大。一是信息安全组织架构不健全。所有机构均未建立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无人负责信息安全管理与监督,岗位制约机制不健全,存在潜在的道德风险。二是安全管理制度未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未建立,少数照搬发起行,未按照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进行调整。三是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所有机构均无法满足最基本的双人操作要求。以某村镇银行为例,该行单机版核心系统存放于本地,核心系统管理员兼任数据库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单一操作员控制了整个业务的各个环节,风险集中度高。

对策

(一)尽快明确两个政策

一是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明确组建时信息化工作最低要求,确保开业时信息科技基本保障,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二是尽快研究出台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管理和风险防范的政策、标准和规范,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及时将监管意见和意图传达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逐步规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和风险防范工作。

(二)协助理顺两个关系

一是建议出台相关政策,理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发起行的关系,明确各自在信息化建设中责任和协作流程,尽快改变发起行“又管又不管”的局面。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势单力薄”,在与电力、通讯等行业联系中明显处于弱势,工作很难推动。建议推动银行业协会等部门组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同与相关单位接触,以提高话语权,协助逐步理顺与相关单位业务协作关系。

(三)帮助建立两类系统

一是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其业务系统建设也将不断推进。建议探索推动建立系统共建模式,以地域或发起行为单位,统一开发相关业务系统,然后按照开发成本和使用机构,分摊费用,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开发费用、充分体现系统开发的规模效应,也可以大大提高业务系统质量,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发展。二是统计报表报送系统单家机构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建议组织力量统一开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统计报表报送系统,在降低系统开发成本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四)扎实推进引导工作

农机安全工作简报篇5

、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1、今年1-6月份我中心按照建立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要求,认真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确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2、我中心积极争取部级项目以及省市级项目资金,今年年初市级财政拨入我中心125万元专项款已经到位,确保全部用于检验室改造工程和大型进口仪器设备的购置。

3、今年是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年,全国上下对此非常重视,我中心作为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机构担负着重要的职责,中心领导亲自抓,加强农产品市场的抽检力度,对抽检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并按月出简报,上报给相关单位和领导。

4、 目前我中心正在抓紧实施仪器采购及检测检验室的改造工作,各项工作正在稳定而有序的开展。截至6月8日,我中心检验室主体改造工程及水电改造项目已经完工,设备到位可立即投入使用。

5、大型进口仪器设备(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招标采购工作已经完成,计划6月中旬仪器到位。常规仪器采购工作进入最后环节(预计6月20日到位), 检验台及通风设备项目采购工作按原计划进行。

6、开展深入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提高我中心职工思想政治素质。

7、安排两名专业检测技术人员去外地学习培训:一名在江苏省农科院学习,另外一名在合肥国家农产品标准检测中心学习。

二、2009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1、计划组织中心部分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方面做的比较好的省市的先进经验和方法。

2、 继续对滁城各大农贸市场和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的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常规工作)。对抽检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并按月出简报,上报给相关单位和领导。

3、计划下半年通过双认证,目前正在做通过双认证的前期相关准备工作,确保一次性通过。

农机安全工作简报篇6

省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局长马成武在会上简要传达了《全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实施方案》。省农委副主任于文波就做好全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作重要讲话。

于文波副主任指出,全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安委会的统一部署,农业系统安全生产呈现总体稳定的良好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按照省委、省政府“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和部署,省农委作为省安委会的成员单位,配合省安委会负责全省农业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

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要从思想深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要从讲大局的高度,讲稳定的要求上,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要在落实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责任主体。要在预防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要在治本上下功夫,加快建立农业系统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三是切实加大安全生产组织领导力度。努力构建依法监管到位、责任主体明确、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直接负责,层层落实责任,逐级落实任务。

落实责任,全面开展全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省安委会的部署,今年将在全省农业系统全面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当前农业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开展全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同时要严格按照 “四不放过”原则,依法追究事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

抓好落实,确保全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扩大隐患排查覆盖面,着力消除死角和盲区。要加强风险点排查,确保隐患整改措施“五落实”。

二是要进一步增强应急处置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组织机构、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的落实;要健全完善应急协调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要严格执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全面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和其他紧急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和处理工作,确保事故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及时、准确上报。一旦发生事故,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做到“三个第一”:第一时间做好先期处置;第一时间报告准确信息;第一时间权威声音。

三是要继续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将规划指标纳入本行业(领域)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做到同时部署、同步推进。认真修订操作规程,完善工作制度,严格现场管理,确保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系统都达到安全生产标准要求,全面提升全省农业系统安全管理水平。

农机安全工作简报篇7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业机械作业的驾驶、操作人员及与农业机械作业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条例》和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和农田基本建设的动力机械、作业机械及农用运输机械。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农林办公室是本市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行政部门;市和区、县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以及受委托的乡、镇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农机安全监理员队伍应当保持稳定。监理员须经市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监理员证和执法检查证方可上岗;调离工作岗位的,应当交回监理员证和执法检查证。

农机安全监理员应当加强农业机械安全执法检查,依法纠正和处理违章。

第五条购置使用农业机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领取号牌、行驶证或者作业证。

农业机械的号牌应当安装在规定位置。行驶证、作业证应当随身携带,不得转借、涂改和伪造;遗失的,使用者应当及时到原发证机关补办。

领取牌证的农业机械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年度检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进行不定期检验。

第六条拖拉机和其他自走式农业机械在领取正式牌证之前,需要移动或者试车的,有关人员应当先向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申领临时号牌或者试车号牌,并按照规定的要求驾驶。

第七条转卖或者报废农业机械,应当到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办理过户、转籍或者报废手续。

报废的农业机械不得继续使用、转让或者买卖。

第八条改装运输机械安全系统,应当报经市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核准,按照国家有关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九条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

(二)具有初中以上或者相当于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掌握一定的农业机械专门知识;

(三)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驾驶证或者操作证;

(四)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应当经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或者认可的专门培训机构培训;经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考核合格的,发给驾驶证或者操作证。

驾驶证和操作证不得转借、涂改和伪造;有变更或者遗失的,使用者应当及时到原发证机关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一条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使用农业机械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随身携带驾驶证或者操作证;

(二)所持证件与准用的农业机械名称、种类、型号相符;

(三)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按照规定维修、保养所使用的农业机械设备,保持安全技术状态良好,机容整洁,安全设施齐全有效;

(五)按时参加审验,服从安全检查,接受安全教育。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怂恿、强迫他人违章作业。无驾驶证、操作证的人员不得驾驶、操作农业机械。

第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的,由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按照《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三条除道路运输外,农业机械在乡村道路以及田间、场院发生安全事故,应当及时报告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由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农机安全工作简报篇8

根据工作安排,我委于3月下旬,对**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先后听取了县财政局和农口部门的有关工作情况汇报,了解有关情况,听取各方意见。现将调查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从调查情况看,去年年底以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建立机构、宣传发动等方面,做了许多的工作,目前进展顺利。在调研中,大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经过整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科学合理归类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支农资金整合不是简单调整和归并,而是形成一个归并合理、安排科学、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使用管理机制。一是根据主导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对现有资金进行整合归并,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支农资金的集中使用。在具体方式方法上,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如围绕杨梅、毛竹、油茶等产业发展,集中整合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的支农资金。二是对支农资金分类使用要有前瞻性,便于及时完善。如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及公共安全类资金,要充分考虑到动植物疫病暴发、防汛抗旱等突发因素,适当留有资金余地。三是对一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费用,如盂溪水库建设前期工作费用,要有专项资金,不要在农口资金中开支。

(二)要突出财政支农资金安排重点。一是根据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好年度的农业农村发展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扶持导向目录,明确支农资金的重点投向,促进支农资金集中使用,提高使用效益。二是在资金安排时,要处理好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的关系。对于导向性的产业发展,要本着“扶强扶优”的原则,将资金集中投向农业核心基地、规范化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重点扶持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市级以上规范化合作社、示范基地和种养殖大户。对于普惠性的政策,要坚持统筹兼顾,如种粮植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都要给予适当补助。三是注重农产品的宣传推介,资金应该向市场营销倾斜,要扶持一批营销大户,努力拓展农产品营销市场。

(三)要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检查监督。一是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严格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支农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实施项目。二是对支农资金导向目录和资金补助,要通过媒体、公告栏等形式,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三是对一些重点的支农资金项目,严格实行招投标,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同时,对一些资金项目,也要灵活操作。四是建立支农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对资金使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进行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到位。

农机安全工作简报篇9

2019年以来,平武镇全面贯彻落实简阳市委系列决策部署,抢抓“东进”机遇,推进城乡融合快速发展,以“三重”工作为抓手,在发展中保稳定,在稳定中促发展,全镇各项重点工作正有力有序扎实推进,现将平武镇“三重”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推动重点工作落实,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保障。一是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突出增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树立党员干部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理念,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铭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二是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制定出台《平武镇干部落实不力、作风不实问题红黄牌预警问责管理办法及担当有为记星工作激励机制》,在从严管理的基础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在管理中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三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以桃产业初具规模的尤安村为中心,在尤安、安兴、玉林三个村集中连片发展水蜜桃5000亩,并积极推动工作落实,于2019年7月宣传动员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和流转的方式参与桃产业发展;8月按程序向市农业农村局进行了项目申报;9月对合作社技术人员开展桃种植的专题培训;10月将工作情况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专题报告,争取到市级领导的工作支持。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的保障下,我镇荣幸地获评简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三农”工作由传统模式向城乡融合发展转型先进乡镇,尤安村获评简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三农”工作由传统模式向城乡融合发展转型示范村。

(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明晰路径。一是加快推进全域幸福美丽新村项目建设。尤安村新农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已全面完成房屋建设,4个点位已分房确认房主,3个点位正加快附属设施建设,安兴村、玉林村基本完成房屋主体建设,正在开展房屋外部装饰。同时,在项目区域内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丰富文化生活,3个村的路灯已经点亮农村夜生活,尤安村1500㎡的党群服务中心和2000㎡的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已投入使用,由平武镇新农村田园综合体联合党委承办的“七夕之约,相约尤安”活动,成功牵手3对新人,受到全镇人民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二是积极探索农商文旅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功完成“四合一”改革试点工作,并运用改革成果在尤安村启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建设乡村酒店、民宿1800㎡,目前已完成酒店主体建设工程量的80%,该项目的建成投用将进一步拓展村集体经济业务范围,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促农增收能力。三是努力争取农民集中建房整理项目。按照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印发的《进一步加强农民集中建房整理项目管理实施意见》,我镇拟按照成熟一批、包装一批、实施一批的方式,用3年时间完成全域新农村建设,目前已完成红庙村、木桥村、进化村、高店村、高坡村农民集中建房项目前期包装、申报工作,待成都市规自局批复后即可实施,预计今年12月施工单位可进场施工,皮匠街村正在实施项目包装工作。

(三)实施农村“884”工程,为乡村振兴战略筑牢基础。一是在保障学校、卫生院标化建设方面。平武镇积极化解建设过程中的矛盾纠纷,保障标化建设有序推进,目前学校主体建设已完工,场镇与学校连接的便民桥梁正在加快建设,卫生院已进入财评工作阶段。二是在基层公益设施配套方面。完成黄桷堰、皮匠街、玉林、梨园、木桥等5个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3个村(社区)亲民化改造,正在推进3个村亲民化改造,建成了2个市级示范点和1个镇级示范点。三是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完成1234户旱厕改造,推进黄桷堰、皮匠街两个村2019年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项目建设,预计12月建成标准化公共厕所2座,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针对性措施

一是房屋办证遗留问题突出。按照“三张清单”相关工作要求,我镇排查出安兴街李刚、李霞等26户原计划纳入“暖冬行动”解决房屋办理“两证”的信访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群众长期上访,我镇维稳压力大。希望市委市政府在费用和相关政策上给予支持,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二是交通出行矛盾突出。目前我镇尚无到简阳的始发班车,每逢重要节庆,平武镇群众乘车出行十分困难。简阳市4路公交车,起于简城街道城北市场,止于东溪镇建政村,终点距离平武镇场镇约1.5公里。希望市委市政府将4路公交车终点向平武镇延伸,设在平武镇场镇内。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明确了坚定不移的实施“1581”总体思路和推进“三大转型”的战略路径、创响“四张城市名片”的战略定位,明晰新时代简阳“三步走”奋斗方向,在重点工作中涉及平武镇的有乡村振兴示范片和川西林盘建设等2项。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要求,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带领全镇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连片发展示范区平武片区建设,力争将平武镇尤安村建成成都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农机安全工作简报篇10

我市把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三基一化”(加速推进工业化,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总体战略部署之中,并作为重中之重强力推进。今年市政府把社区农村警务纳入xx年“十件实事”之一,市里拨款,为县以下级别每个警务室划拨专项建设经费2.2万元,每个乡镇投入3.5万元用于配套建设,为每个警务室配备了电脑、摩托车、工作包。

与此同时,市里还充分运用公安机关综合考评和“三基一化”验收考核手段强力推动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各级公安机关党委纷纷把做好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作为改善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形象的重大突破口,增强了抓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今年5月份开始,市公安厅坚持每月对全市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进展情况打分排名,直接通报到各市州公安局,抄送各级党委、政府,强力推动落实。针对每月通报反映出的问题,实行带队分片包干的做法,重点深入落后地区进行督导,并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纳入治安业务工作考评,推动了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发展。

立足实际多措并举,突破五大难题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里各级公安机关借鉴外省市的成功经验,结合本省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突破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缺人干、无阵地、怎么干、考不实、留不住”五大难题。

去年以来,按照省公安厅机构改革方案,对一些机构进行了清理,精简下来的警力全部下放到派出所,用于充实社区民警和驻村民警,同时规定新进民警一律先到派出所和社区、农村从事基层基础工作,较好地解决了警力来源问题。同时,公安厅制定出台了《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建设规范》,从警务室建设、工作制度、民警的职责任务等七个方面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对各市如何开展警务建设和民警怎样开展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工作中,严格考核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并严明奖惩,将全市社区和驻村民警工作考核以群众见警率、情况熟悉率、信息提供率、辖区发案率、人民群众满意率和群防群治组织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把考核重点放在社区和驻村民警工作的实效上。各地公安机关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办法,全面推动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发展。

在见实效、上台阶、可持续上狠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