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服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11:49:41

农机服务论文

农机服务论文篇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十七大再次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求生产发展,同时更应重视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水平不仅关系到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而且也事关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因此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是由社会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共同提供的,为满足社会公众基本文化需求,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所必需的文化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它具有公平性、公益性的特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对象是全体农民,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娱乐性服务、科技知识性服务、文化信息性服务。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农民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程度是衡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益的根本尺度。随着党和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提高,及由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由于长期以来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严重缺乏,农村公共服务效益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先经济后文化,造成当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边缘化

目前,经济发展是各级政府首先追求的工作目标,认为在农村发展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时间长且见效慢,理应优先发展经济。同时由于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也存在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重视GDP的增长,轻视文化成果建设的倾向,以至于公共文化建设缺乏动力、对思想文化发展缺少引导,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投入严重不足,公共文化产品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二)重送文化轻种文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非所需

随着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各级政府纷纷开展了文化进基层、文化下乡等活动,建立了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电影放映队,提供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这些活动丰富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缓解了农村文化服务及产品不足的矛盾,但这种自上而下单向度灌输性的文化供给方式,缺少农民的参与,忽视农民的情感表达,往往表现为城市精英文化对乡村文化的改造,远离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乡风民俗,没有了纯朴的农村气息,导致适合农民欣赏风格和消费水平的文化服务和反映农民现实生活的文化产品寥寥无几,且缺乏多样性,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造成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和农民文化需求的严重错位。

(三)农村文化生活匮乏,腐朽文化死灰复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闲暇时间逐渐多起来了,私性文化迅速发展,农民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但目前农民的主要活动还是看电视、上网、打牌、打麻将、聊天,活动内容少,形式单调,一些偏远山区农民几乎没有文化生活。由于对农村文化缺乏积极引导和管理,一些腐朽没落文化出现畸形的发展,比如农民热衷于兴建庙宇,烧香拜佛,修建祖谱等活动,由于文化生活缺乏,一些人精神空虚、信仰迷茫、价值观缺位,造成成风、封建迷信盛行、地下猖獗等不良现象出现,引起了农村社会治安的混乱,违法犯罪活动的增加,直接影响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实现。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条件差,不能满足文化发展的需要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乡镇虽然建立了文化服务站,但有的连基本活动场所都没有,有的房屋破旧急需修建,且活动设施陈旧短缺。一些村建立了图书室,但提供的书籍少,且农民看得懂用得着对农民致富有所帮助的科技类图书少之又少。图书室开放时间短,有的甚至只是在应付检查时开放,图书室成了摆设。同时农村文化工作人员也面临短缺的局面,由于工资少待遇差难以吸引具有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到农村来,然而一些有专业水平、懂管理的乡镇骨干人才却纷纷跳槽,留下的专兼职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知识老化,专业水平低,这些影响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乡村民间文化艺人是活跃于农村中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扎根农村,有着深刻的农村生活体验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有些甚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为农民所熟悉和喜爱,但由于缺乏专业艺术指导和资金支持,活动随意性大,缺乏文化艺术创新,没有充发挥地方文化生力军的作用。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创新

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提供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要改变文化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的现状,必须首先树立与人为本科学发展、经济与文化统筹发展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念,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一)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当今社会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党和政府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也就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贴近农村、贴近生活、贴近农民,以服务广大农民为宗旨,以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首先必须明确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文化利益,切实解决农民文化需求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应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切实保证让农民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其次,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根本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要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且也要着眼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技文化水平。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通过文化宣传摆脱封建迷信思想和小农意识束缚,通过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提高农民农田科技水平,增强发家致富能力,从而实现文化服务的双重目标,不断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最后,要坚持尊重农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农民的创造性。应鼓励农民积极投身于农村文化建设中,支持农民开展各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引导农民在公共文化建设中自我创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同时虚心听取农民的意见建议,以农民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作为评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坚持经济与文化统筹发展的理念

就是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文化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文化进步结合起来。在过去很长时间我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目标,忽视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文化事业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对经济建设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文化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现如今文化发展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且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因而,政府应把发展文化事业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大力推进经济文化互动融合,把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文化事业发展具有周期长、见效慢,不能立竿见影的特点,因此在文化建设中不能急功近利,而需长抓不懈,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经济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逐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创造出更多面向农村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和服务的创新,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实现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应把经济和文化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经济文化发展,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尊重农民的文化权利且坚持均等化理念

文化权利是民主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包括选择和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以及文化成果应受保护的权利四个方面内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满足这些要求。尊重公民文化权利既是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公民文化权利的核心是公平性,因此在强调公民文化权利时应坚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原则。所谓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强调的是底线均等,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应当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定位在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文化均等化上,同时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兼及居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城乡差异大,因而在公共文化服务上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的、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工作中应重点突出农村,国家政策资金应向农村倾斜,公共文化服务更多地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同时充分利用有限的文化资源建立城乡文化互动机制,比如通过流动图书馆、流动文化小分队、流动放映队等形式,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和城市居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流走于城乡之间的广大农民工的文化权利,由于他们长期离乡背井来到城市,但又不能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成为流走于城乡之间的边缘人,他们即不能享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又不能和城里人享受同样的公共文化服务,造成农民工长期以来文化生活缺乏、枯燥、精神空虚,呈现文化孤岛现象。因此政府应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管理范围,通过社区、工会等组织向农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让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仅要求政府要创新服务理念,还要求政府多方入手全面规划,系统管理,不断创新,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顺利开展。

(一) 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投入并拓展投资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当前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资金短缺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乡财县管的分权财政体制是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一大进步,但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等,造成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资金不足,因此应进一步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加文化建设资金,均衡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同时乡镇也应不断开拓地方特色文化项目,从而更多地获得中央及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投入和扶持。

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但不是唯一来源,因此,在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主导力量的同时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各界、民间团体、公民个人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为此应消除非政府组织投入的体制性障碍,放宽对农村文化市场投入的准入条件,完善文化市场法律制度,并在政策、税收、征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社会资本通过投资、集资、捐资、赞助等形式兴办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此外乡镇也应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通过特色演出和特色文化旅游等项目增加财政收入,自行解决一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所需的资金,缓解农村公共文化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创新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形成一主多元的供给新模式

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核心主体,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和管理者。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由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负责,企业和民间力量较少参与,因此必须突破这种政府包办文化的模式,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转变服务方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农民参与公共文化,通过多方合作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形成互动机制,进行优势互补。政府主导下,政府、市场、社会、个人相结合的一主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要求一方面继续发挥政府的核心主导地位,在资金投入,配置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确立农村文化服务的内容,制定文化服务法律政策、确保农村文化服务均衡性、安排重大活动等方面加强监督管理,积极组织实施。

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入企业和民间资本办文化。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积极参与主体,企业除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承担经济责任外还承担着社会公共责任,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福利事业和公共文化事业,因此,应鼓励企业通过捐资、捐助、扶持等形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生产。对由于政府文化服务缺位,市场调控失灵,造成政府干不好或市场不愿干的文化服务,可引入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它们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主体,由于这些社团、基金组织具有志愿性、公益性、非营利性,对于一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真空地带,如在教育科技、信息传播、文化娱乐、法律援助等方面能为农村居民提供大量公共文化服务,有效弥补政府供给和农村社区内生性供给的不足。再者,大力支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农民既是文化服务的受益者,同时又是文化活动的主体,要鼓励农民创建各种文化组织,比如农家书屋、农民文化大院、业余表演队、业余剧团等,支持农民自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农民自己参与组织的文化活动能贴近农村的生活,反映农民的心声,获得农民欢迎,同时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自我教育,一方面能吸引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同时还能挖掘优秀地方文化,形成当地特色精品文化,也有利于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促进新农村建设。

(三)重视培育人才,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素质好、专业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农村文化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但长期以来由于部门重视不够,农村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人才紧缺,且整体素质不高。同时基层文化服务站工资少、待遇低,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这些直接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益和水平。

为此,必须强化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建立一套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制度。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工资待遇低等问题,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身份、资历限制,激励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给予发展平台,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中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同时,积极创新基层文化人才的引进模式,制定人才引进计划,鼓励有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担任专兼职工作,发挥农村文艺骨干和离退休文化工作者的作用。其次,重视人才培养,加大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人员的培训、教育。政府应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定期组织基层人员到艺术院校、文化团体系统学习,或邀请文艺工作者,专家学者深入农村,举办短期培训或现场指导,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基础文化服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再次,高度重视民间艺人的发现和培养工作。农村民间艺人扎根农村,能农能艺,他们的演出源于生活,贴近实际,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因此农村民间艺人是农村文化事业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宣传社会新风尚和党的方针政策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他们被排除在公共文化政策以外,成为边缘文化群体,因此政府应对民间艺人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解决他们基本生活问题,让他们有更多精力用于文化创作上,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演出机会,鼓励、帮助民间艺人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引导他们互相学习,加强交流,促进乡村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学习深造机会,为民间艺人搭建发展平台。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

农村公共文化绩效评估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政府提供文化服务,改进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农民表达社情民意,反映心声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公开、民主、透明的原则。首先,要建立相对独立的评价监督机构,这些机构既不隶属于政府,也不能与被评价单位有经济关系,它应该是一个经济独立的评价监督机构,正式成员应是一些专家学者,并且要制定专业化的评价指标。除此以外,还应注重农民的评价,开拓农民参与渠道,重视农民的话语权,以农民满意不满意,农民喜欢不喜欢为评价标准。其次在评价内容上除了文化设施的使用率、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人才保障、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等硬指标外,还应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益的评价和群众的参与度、公平度、公民满意度的评价。在评价形式,积极开拓评估渠道,通过问卷调查、网上评价、个人调查等形式,保证评估的真实性、客观性。最后,还应建立健全评价结果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价监督报告,让农民了解公共服务的情况,并对评价机构进行评判,确保评价的公开透明。

参考文献:

1.王京生.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利[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3)

2.杨永,朱春雷.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三维视角分析[J].理论月刊,2008(9)

农机服务论文篇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做为唯一依法管理农业机械的农机监理部门,今后的工作量也会增加,担子也会加重,责任也会更大。然而,我们现在所运行的管理模式却远远落于机械化发展的步伐,不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一点将最终成为阻碍农机监理发展的拌脚石。所以我们必须顺应时展需要,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改革我们现有的落后的管理模式,为农机监理在二十一世纪有一个较快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下,应如何应对高速发展,不断更新的农业机械进行以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呢?

一、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是指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为骨干的乡村农机服务组织。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具有稳定、健全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体系,是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主要任务是宣传执行国家有关农机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承担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人员培训、农机作业经营、维修等社会化服务,根据主管部门的安排,利用农作物成熟期的时间差,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以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农机手的入户办证和安全生产,为新机具推广、技术培训、配件供应、机具维修、作业经营等提供了便捷的系列服务。

二、我国当前农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班

1.基层农机管理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原县属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在撤、扩、并后完全由县下放到乡镇管理,乡镇农机员任行政干部,或抽调到其它业务部门去,农机管理这一基层职能难以履行。乡镇、村级农机服务组织也不键全,有的乡镇有名无实,有的已被乡镇政府擞销,有的被企业兼并,而村级农机管理与服务组织大部分已不存在。幸存的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技术力量非常薄弱,技术基础好的人已外流,人老体弱者从事农机服务已力不从心,而且对新技术、新农机也了解不多,有的农机网点不但技术设备简随,甚至有的从业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

2.服务范围较窄,服务体系中缺少“龙头”企业

多数县(市)级农机服务体系中,还有一定的服务范围和内容,也有一定的活力,但少部分县(市)级农机服务站农机服务内容单一、范围不广。乡镇级农机服务机构服务范围更狭窄。原先受国家资助、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机服务公司(站),目前已人无影、站无迹了.而尚在的乡镇级农机服务机构缺少“龙头”企业,部分乡镇农机服务站服务品种单一,缺少活力。

3.农机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农机化发展要求

乡镇农机人员普遥存在人员老化、素质偏低的问题。绝大部分乡镇农机人员是从70年代中期进站工作的,由于人员参差不齐、文化索质不一,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知识不能更新,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影响了农机服务,尤其是新式农机具的推广工作.乡镇、村级农机服务队伍中,不少从业人员由于没有通过系统的技术业务培训,不符合农机化发展要求。如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产品跟踪服务等与农机化发展需要和用户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4.机管理和服务工作缺乏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机制,宏观调控手段不力

农机化服务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购样机、搞试验和示范推广等,如果政府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农机化推广应用的投人减少,特别是对那些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必然给工作带来困难,影响这些地区农机化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也不够。一些部门除了收费外,很少关心农机的发展,这样只能加重农机户的负担,严重影响农民发展农机的积极性。

三、完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对策

1.大力宣传,提高对加强农机管理和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机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教兴农的桥梁和载体,是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支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也是农机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定要大力宣传大农业生产中农机的作用,把农业现代化与农机化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农机工作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完善农机安全管理体制。

(1)健全体制。乡(镇)一级由县农机局根据一定的配备标准,派驻农机安全管理员,当地人民政府不得抽调去完成其它工作。

(2)职权法定。农机安全管理机构的职权必须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享有执法主体资格,县农机局加大农机安全监理执法检查力度,查处重大农业机械安全事故和违法案件,指导基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和业务培训。

3.提高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综合素质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科学地操作各种现代化农机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效益;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遵章守法、杜绝违章操作;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农村经济。提高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是实现农村机械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增加专业知识,增强服务观念,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造就一支作风过硬、品德优良、知法懂法、精通业务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队伍,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4.加强农机站自身建设,做好综合管理

首先是制定各项制度。一是工作分配制度:把各项任务细化、指标量化,使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职责。二是考核制度:根据各自分工不同,实行干部年终考核百分制。三是奖惩制度:实行“三奖励”、“三结合”即以奖励为主,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以表扬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精神与物质相结合。以此来激励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推动整个农机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二是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设立服务监督台,热情解答机手咨询,接受群众来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优质服务”,使农机管理规范化、社会化。

四、结语

农业机械化管理是指国家农业机械主管部门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农业机械及其从事相关活动的单位、组织或公民实施管理的活动。农机安全监理是农业机械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行政执法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在“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确保安全”和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毕占伟.基层农机管理中的不良现象及该采取的措施[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4,(04)

[2]崔学东.加强村农机管理员队伍建设[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1999,(04)

农机服务论文篇3

[关键词] 歙县 山区 农机化 管理 服务 浅析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158-01

伴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过去传统的刀耕火种已经成为了比较原始的、落后的社会形态,在当前科技不断进步,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今社会中,歙县山区的农耕如果仍然在牛耕锄挖以及镰收这样的生产状态之中停滞不前,一定会导致现在农业发展的不断失衡。农业机械是一种十分先进的生产工具,不仅代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的文明,更加是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能够从本质上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促进农业机械化,将农民从十分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中进行解放。下面,笔者就对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进行浅析。

一、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农机服务组织的不断形成,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发展,从当前歙县农机服务组织服务的范围以及服务的水平来看,仍然不能够很好满足歙县农业生产的不断需要,需要将其进行进一步完善以及实施,所以,贯彻落实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山区实施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必须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推广农业机械不断下乡,要求必须要做好农业机械宣传等工作,由于歙县山区的信息比较闭塞,农民的思想观念和意识都比较落后,很难对新事物进行认同,虽然相关人员在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歙县山区仍然很难保证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的质量。

二、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对策

1.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要明确意义

想要保证歙县山区的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质量,必须要明确其自身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开展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能够有效扶持以及鼓励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的经济组织,使其能够按照优势互补原则、互助协作原则、风险共担原则以及利益共享等原则,引导农民能够通过劳动要素、技术要素以及机具等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合作,推动歙县山区农机服务向产业化方向、专业化方向、社会化方向以及企业化方向不断发展,加快歙县农机服务产业化自身的进程。完善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必须要因势利导,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广泛使用以及推广适合山区进行作业、方便农民进行操作的小型农机具,开展作业服务,使得歙县当地的农民群众能够真正感受到使用农业机械化带来的诸多好处,不仅仅能够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更加能够起到示范和带动的重要作用。

2.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要注重细节

完善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必须要注重细节,建立健全农机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建设,要加强领导,强化队伍管理,强化先进技术推广和使用,制定出规划目标。当前人们已经步入到信息时代中,在农机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农机信息化,实施农机信息化有利于提升山区的农机服务能力以及农机行政的效率,重点将乡级、县级信息站进行建设,使得农民能够及时交流综合统计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生产信息以及政务信息,建立起山区农机具的供应信息体系、维修信息体系以及生产信息体系。除此之外,还要创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进而对农机专业户进行不断发展,纵观歙县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在家进行务农的劳动力大约都在五十岁到六十岁之间,青年的劳动力大多数都充实二产业和三产业,或者外出打工,这就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的贯彻和落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要求农机合作社要和农户签订合理的用工合同,在农忙的时候,农机合作社要按期为农户提供自身的农业服务。这样不仅仅能够节约工时,还能够提升其效率,年轻的劳动力可以拥有大量的时间外出去打工,不会对家庭的经济收入产生影响。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接着又从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要明确意义以及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要注重细节这两个方面对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在带动农民闯市场中找准农机站自身的位置——五莲县于里乡农机管理服务站发展情况调查[J];山东农机化;1994年09期.

[2] 张洪河;多种经营 综合服务——记长清县归德镇农机管理服务站[J];山东农机化;1994年01期.

[3] 会议论文 浅议山区丘陵农业机械化的思考 2010中国农业机械化论坛:“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 – 2010.

[4] 宗锦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农机服务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北京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北京山区位于北京市的北面和西面,由二大山系所组成,北面为燕山山脉,西部为西山,面积约10400平方公里,占整个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62%。地理位置正处于我国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向西北温带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也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转换地域。

长期以来,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地理条件、耕作制度、种植规模等因素的影响,生产依然是人、畜力为主,机械化水平与平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作业成本高,效率低也严重制约机械化水平提高。山区近80%的人口属低收入群体,山区人均GDP不足平原地区的50%论文服务。与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区相比农业论文,在山区推广农业机械化面临着诸多困难。种植模

式、机具选型、配套设施等不合理、不适宜、不配套问题无不考验着农机推广部门的信心与决心。

目前山区农业从业人员的岁数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农机化知识相对比较匮乏。相当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甚至是农机技术人员对发展农机化的观念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总觉得机械化不适应山区,机械化适合平原开阔地区去搞,山区山峦起伏重叠,不如一望无涯的平原开阔,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一件可望而不可急的事,有的甚至认为政府无须扶持山区发展农机化。导致对发展山区农机化缺乏信心,也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积极性不高,投入不足,制约了农机化发展。这种状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山区整体对农机化需求的反映和适宜机具的推广普及,成为山区农机化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解决对策研究:

(一)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中小型适用农机具

北京山区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远远低于平原地区。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是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论文,缺乏规模经营效益,种植品种不一,农机连片作业难度大,购买的农机使用率不高,购机投资大、回报低。同时,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易形成同一区域这家的田土机耕、机收,而那家的田土不愿意机耕、机收,导致农机隔田作业,给移机带来了不便论文服务。要结合山区的实际和农民的需求做好发展规划,制定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集中有限的资金和财力,选准主要作物和关键环节,逐个突破。山区机械化发展要坚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通过试验示范逐步确定适合于山区机械化发展的主推机型。山区机械化发展应定位于引进推广适合山区特点的各种中小型农机具,原则上轮宽不超过1.2米农业论文,工作幅宽不超过0.8米,播种或插秧不超过6行。

(二)积极探索适合山区特点的农机推广方式

山区一般来说都是人均耕地少,加之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田块小,和田地分散、高低不平,影响了适合规模操作机械如联合收割机、耕整地机械等农业机械使用,使农业机械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存在着高效农业机械与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矛盾。合理配置耕整机、播种机、收割机等机具。对地块面积小,种植作物品种多的自然村组,重点培育发展耕、种、收及加工多项作业于一体的农机经营大户或农机合作组织;对地块面积大、种植作物单一的自然村组,按耕、种、收及加工几个不同的作业环节,重点培育发展以单项作业为主的农机经营大户或农机合作组织;鼓励和支持有机户为乡邻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并收取合理的作业费用;鉴于山区人口居住比较分散,道路弯多路窄,农机具在乡村间转移的难度大,危险性高农业论文,不提倡跨区作业。

(三)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重点扶持

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各级政府应把发展山区的农业机械化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政策、项目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银行、金融机构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提供各种低息贷款,帮助解决农机服务协会流动资金的不足;对山区机械化推广项目拓宽支持领域,加大支持力度。要理顺体制,加强领导,稳定并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多渠道支持山区农机化发展。农机合作组织要重点围绕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开展机械化服务,开办农机经营门市部,提供农机供应、修理、培训、技术咨询等多层次服务,建立“农机合作+农户”的服务模式,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建立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农业论文,以产前、产中、产后多种服务为纽带,把农户联结起来,形成以一种产业为主导,集种养加、产供销于一体的新的生产格局,以“互惠、互利、相互联动”为原则的利益共同体论文服务。长哨营满族乡地处怀柔北部深山区,这里的西沟村农机合作社,主要是为了加强本乡以及怀柔北部山区的农业现代化,带动更多的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农机合作社的成立,不仅将分散的农机结合了起来,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农机耕作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农机合作社实现了农机资源的有效整合,扩大了合作社的服务范围和影响力度,每当春种秋收季节,需要服务的农民只要到合作社打个招呼农业论文,立刻便会有符合自己心愿的农机到农田耕种或收割,经常供不应求。

(四)完善山区购机补贴政策。促进山区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应适当扩大山区农民购机补贴的范围,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比例。围绕补贴政策,切实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依托政府购机补贴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紧密结合服务北京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山区适用新机具、新技术尤其是国内外先进农机具的推广运用力度,促进农机化装备水平持续提高,注重发展高、新、尖农业机械,以增量的调整带动质量升级,提高主导农业产品生产机械化发展水平。

农机服务论文篇5

关键词:农村 服务型 党组织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26-01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是对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认识的深化和飞跃,是党的基层执政方式和工作方法上的重大转变。然而,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当前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强化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措施,提升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水平。

一、牢记党的宗旨,增强服务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一位党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这是建设农村服务型党组织的前提。一是加强理论学习。通过不断地学习党的理论,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刻领会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从而增强服务意识。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党员干部的作风关系着党的形象,影响着群众对党的认识和态度,关系着人心向背。只有在工作中不断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才能更好地提高农村广大党员和干部的服务意识。三是关注群众所需。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咱当亲人。要经常走访群众,时刻关注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的工作最终目标。

二、立足群众所需,优化服务内容

优化服务内容是建设农村服务型党组织的基础。要始终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内容,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更好地为群众谋福利,实现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一是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依据国家法律和相关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和相关政策的咨询,成为群众利益的捍卫者和协调者。二是提供健康的精神文化服务。在农村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中,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风清气正的环境,成为社会价值观的引导者。三是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服务。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群众面临的各种社会压力逐步增大,一些人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内心冲突。农村党组织要及时对农村群众进行思想引导和组织关怀,使其保持健康心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注重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提升服务能力是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只有切实增强自身本领、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保持农村党组织的强大战斗力和生命力。一是加强理论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思维水平,不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二是加强技能培训。根据农村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对党员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培训,设置科学管用的培训内容,力求做到需要什么补充什么。三是加强实践锻炼。农村党组织要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实践,定期与群众进行沟通交流;要经常进行调研,及时了解农村变化和群众需求,在实践中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增进对人民的责任,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自身的内在素质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四、创建服务平台,丰富服务载体

丰富的服务载体是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依托。服务平台和服务载体是建设农村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支撑。农村党组织只有通过一定的服务平台与载体,才能将服务群众落到实处。一是建立党员服务站。真正建好党员群众服务站点,积极推进党员“一站式”便民服务,将抽象的组织关怀转化为具体的服务供给,切实为农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二是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党员志愿者较强的专业化能力,为群众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服务。农村党组织对党员志愿者要有针对性地制订活动方案,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并定期对优秀的党员服务志愿者进行表彰、宣传,鼓励广大党员积极加入党员服务志愿者行列。三是创建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深深改变着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设农村服务型党组织,最紧迫的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构建农村党组织信息化工作平台,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探索推进“信息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主动、实效、便捷的服务。

五、完善服务制度,健全服务机制

建设农村服务型党组织,体制机制建设是关键。农村党组织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完善服务制度,努力探索与群众交流、沟通的渠道,形成务实管用的联系群众机制。一是建立“双联”活动机制。根据实际情况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几个党员,一个党员联系一户或几户群众,从点到面,责任到位,逐步覆盖。尤其是建立干部直接联系贫困户、困难党员、老党员制度,用切实可行的制度帮助农村尤其是困难党员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建立和完善群众接待机制。对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党组织要给予主动的关心和切实的帮助。农村党组织要通过多种形式向群众公布接访时间、地点和接访人,方便群众随时来访。三是健全服务效果的评价机制。探索建立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的服务评价机制,定期对农村党组织和农村党员的服务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把群众赞不赞同、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评价农村党员、干部工作的标准,构建以群众为主体的工作评价机制。

总之,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本质要求,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必然选择。只有真正建成农村服务型党组织,才能确保党在各种挑战面前,能够不断巩固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增强党的执政基础,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析/杨蕾、殷焕举.中州学刊[J],2013年6月第6期

农机服务论文篇6

一、农机监理队伍面临的问题。

1.农机监理人员政治思想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农机监理人员缺乏大局意识,政治敏锐性不强,辨别是非能力差,精神状态不佳,工作热情不高。个别人一切向“钱”看,人生观偏位,价值观扭曲,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2.文化理论素质较低。从目前农机监理队伍文化结构来看,存有高学历、低水平现象。部分农机监理人员的真正文化水平和理论修养与岗位需要不适应,还存在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且又缺乏知识更新,致使理论素质和农机监理业务知识水平都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3.业务能力较差。一些人干本职工作却说外行话、办外行事,对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有的甚至连一般的农机监理业务知识也不懂;有的思想观念陈旧,习惯于老思路、老方法、老手段,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需要。

二、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的举措。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的政治素质。思想政治工作是农机监理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是很难想象的。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新要求,广大农机监理人员都应当始终不渝地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打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农机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

2.强化培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农机监理人员要具备广博的业务知识、一定的社会经验以及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农机监理人员抛弃过去陈旧的观念,加快知识更新,积极探索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素质的新思路、新方法,全面掌握农机安全监理、农机推广新技术现代化管理的新理论。坚持业务培训经常化,定期组织农机监理人员开展政策法规、政治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教育,通过制定业务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拓宽业务培训渠道,并制定培训教育考试考核办法和激励制度;通过岗位培训、个人自学、在职轮训与换岗相结合,有计划地选送年轻、能力强的农机监理人员到高校进修学习,并实行末位淘汰制,对业务能力差、工作责任心不强的监理人员进行待岗学习。还要发挥信息网络的技术优势,建立网上教育平台,学习农机安全监理知识、农机推广新技术、农机产品质量鉴定知识等相关业务知识。同时,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现代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社会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加快业务知识更新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使我们的知识随时代要求而进步,使全体干部职工的思路与发展实际相符合,不断提高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农机监理人员要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树立服务农业,服务农户,服务机手的思想意识,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我们要适时调整农机监理工作的重点,把握自身管理的职责,转变观念,使农机监理工作实现由传统单一的行政管理型向现代化的综合服务型转轨。农机监理人员要把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机手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正确树立为发展农机事业、发展农村经济服务的理念。农机监理部门及人员要彻底改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用手中的权力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执政为民”的宗旨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在各项工作上都要紧紧围绕人民生产生活问题来部署、来展开、来落实,做到倾听呼声,尊重民意,贴近民众,了解民生,帮助群众,纾解民困,为民谋利,带去实惠。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要积极帮助,不能推诿扯皮,影响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要提高监理手段,引进先进实用的农机安全检测设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管理,用现代化的装备为机手提供服务,我们应严格按照农业部开展创建“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活动的要求,将农机监理员多年来的“管理员”性质转变到“服务员”性质的职能上来。

农机服务论文篇7

一、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一)农技推广体系情况。

1.农技推广机构。黑龙江省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包括种植、农机、水产)总计2079个,其中:省级6个、市(地)级33个、县(市、区)级261个、乡(镇)级1779个。目前,全省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种植业)基本完成了改革任务,实行县管或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

2.村级服务站、农民技术员、农技示范户。全省80%县(市、区)建立了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每个服务站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派技术人员专门负责指导。同时,建立农民技术员制度,延伸服务链条。围绕水稻、大豆、玉米、马铃薯、蔬菜等主导产业,培育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农民,作为村级农民技术员,参与服务站工作。对村级技术员进行重点培训,使村级农民技术员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成为农情调查员、技术推广员、政策宣传员,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全省每年通过各种形式培训农民科技示范10万人左右,示范带动周边农民应用先进实用技术。

(二)人员构成情况。

1.人员数量。全省农技推广机构现有人数7778人,其中:种植业5694人、水产733人、农机1351人。 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2.专业情况。全省推广机构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437人(种植业4955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的1578人(种植业1225人),占21.2%;中级技术职称3327人(种植业2232人),占44.7%;初级技术职称1889人(种植业1149人),占25.4%;初级以下技术职称643人,占8.7%。

3.学历情况。全省推广机构现有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2519人,占32.4%;大专学历3590人,占46.2%;中专学历1383人,占17.8%;中专以下学历286人,占3.6%。

(三)经费来源。全省各级农技人员工资全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每年财政预算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2009年开始,国家财政部、农业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目前覆盖全省87个县(市、区),每年项目资金总计1.4亿元,基本解决了农技人员工作经费不足问题。2011年,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实施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为乡镇农技站建设业务用房,配备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三年间,对96个县市区的881个乡镇投资1.5亿元。

(四)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成绩。通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推广体制得到逐步理顺,机构设置趋于合理,推广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活力不断增强,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不断健全,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极大地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主要包括:明确了公益性职能,把过去经营性职能全部分离出去;重新设置了机构,保证了体系的完整性;理顺了管理体制,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核定了人员编制,保证了农技人员的专业性;建立了各项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创新了推广模式,推行了“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员+协会+科技明白人”、农民田间学校生产全过程培训、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带动等服务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同时,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了公共服务能力。

二、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推广主要模式

(一)推广机构常规模式。一是一乡一站。目前,全省75个县(市、区)独立设置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种植业),其中由县农业管理部门垂直管理的乡镇站占24%,县乡共管的占76%。二是区域设站。根据行政区划和农产品区域分布,跨乡镇组建区域服务站,重点研究推广某类作物生产先进实用技术。区域中心站人、财、物权隶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管理,服务区域的乡镇协管。三是政府购买科技服务。2012年,全省在87个种植业县、50个畜牧县、25个渔业县和10个农机县组织实施了农技推广补助项目,项目资金1.4亿元,项目建立试验示范基地369个(种植业261个、渔业76个、农机32个),遴选主导品种287个,主推技术265项,推广五大粮食作物10大高产栽培技术模式1.58亿亩。

(二)科技特派员。东北农业大学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开展了“春雨行动”、“夏管行动”、“秋收行动”及“冬训行动”,积极组织专家走出校园,深入到乡镇、村屯、企业、场区,通过举办各类科技大集、农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科技节、科普之冬等活动,采取现场培训、技术指导、发放科普及致富书籍等形式,为农民送去科技知识,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目前,学校建立了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研究生直接参与的科技服务小分队,活跃在农村生产一线,是一支流动的科技专家服务队伍。

(三)院(校)县共建。一是搭建扶贫开发平台,提供组织机制保障。通过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创办农业专家大院、实施农业致富项目、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等扶贫措施,逐渐摸索出一个全新的农业扶贫开发模式,使农业标准化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民收入、农民科技素质显著提高。二是实施“四项规定动作”,打开科技扶贫开发突破口。通过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兴办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谋划农业科技致富项目、实施农民培训工程等“四项动作”,推进科技扶贫开发工作。逐步探索出了以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为依托、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以科技入户项目为途径、以农业信息传播和科技培训为手段,集“咨询服务、集中展示、生产示范、项目带动、技术推广、科学普及”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模式。

与此同时,开展院(校)市联建。东北农业大学先后与哈尔滨、大庆、伊春、佳木斯、齐齐哈尔、牡丹江、双鸭山、黑河等市开展合作共建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农科教”、“产学研&r dquo;、“特派员”相结合的科技推广新模式。

(四)院(校)村共建。近年来,农业科学院为了扩大合作共建的广度和深度,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院村共建,将科技扶贫目标定位在基层经济实体,以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为宗旨,以项目制包干管理为扶持手段,提倡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多样化,树立科技致富典型,以点带面,助推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区域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五)专家大院。各科研院所与农业院校均设有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专家大院一般都设在县农技推广中心。每个专家大院配备了必要的设施,有独立的专家值班室、咨询培训场所,有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演示系统,开通了农技“110”热线电话。省农科院专家和县里的农技人员混合编队,常年驻院服务,轮流值班,全天候直接服务农民。

三、目前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数量较少,服务半径过大。全省现有从事种植业技术推广的专业农技人员5000人,要服务全省966万农村劳动力,即1名农技人员要指导服务近2000个农民。加之黑龙江省地域辽阔,耕地面积大,每名农技人员要服务4万亩耕地。另外,由于我国目前土地经营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很难保证技术人员到位率和技术到位率。

(二)专业人员少,指导能力差。农村税费改革后,全省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下放到乡镇管理,致使人员知识结构发生了彻底改变。大量非农专业人员进入推广队伍。一些农技人员不如农民懂技术,更谈不上指导农民。一些农技人员知识老化,对先进农业知识和技术掌握不全、不准。虽然近几年开展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但整体素质提升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农民文化程度低,吸纳科技能力差。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以老年、妇女居多,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务农农民中,小学文化程度占39%,初中文化程度占54.5%,高中文化程度仅占3.4%。农村新生代劳动力绝大部分在结束学业后进城务工,务农农民难以操作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高水平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四)资金投入不足,条件建设滞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础设施较差,多数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只能借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用乡镇政府房屋;缺少下乡交通工具,影响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培训条件和手段落后,影响培训效果。近年来,虽然国家投入了一些改善推广机构条件的建设资金,但资金量较小,省市县乡级推广机构条件得不到很大改善。同时,推广工作经费也存在不足。

(五)人员待遇不高,工作动力不足。长期工作于乡镇基层的农技人员工资收入低,有着30多年工龄的老农技人员每月只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非示范县由于没有项目经费,乡镇农技人员下乡拿不到绩效工资和各种补贴。基层农技人员由于长年从事技术推广工作,没有论文和成果奖励,晋升技术职称较难,20年到30年工龄还是中级技术职称以下的数量居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基层农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四、对创新农业科技推广的具体建议

(一)推进体系改革。国家和省下派督导组开展检查督导,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贯彻落实新农技推广法。对还没有改革的县(市、区),要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步伐;对已改革的县(市、区),要不断深化改革,真正打造一支“农业用得上、农民信得过、农村离不开”的农技推广队伍。

(二)增加人员编制。目前,全省从事种植业技术推广的专业农技人员仅有5000人,每个乡镇一般为2-3人,难以有效开展各项服务。政府应适当增加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编制,以满足农业生产日益增长的科技需求。

(三)加大推广资金投入。在原有基础上,各级财政部门每年可从新增财力中提取1%,设立农民科技培训、高新农业技术推广专项基金,并力争逐年增加,把农业科技服务当作公共事业来办,把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的优先位置,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民,解决未来“谁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各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要将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内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按规定幅度逐年增长,将农技人员经费、基本运转经费等各项支出依法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给予保证。

(四)提高人员工资待遇。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全面落实国家对公益事业岗位工作人员待遇的相关规定,落实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推动地方有关部门保障县乡农技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社会保险缴费、住房公积金等,调动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农机服务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障碍因素 对策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从管理机制、科技供体、服务主体等8个方面,对影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运转不良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针对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概述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指由服务于农村生产的各行业、部门、组织、集团等组成的农村科技服务综合系统,依据服务方式不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可分为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科技推广3个体系。涵盖了农村科技从研究开发到推广应用的全过程,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各种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并使其成功地实现在科技供体(科研单位等)和受体(广大农民)之间的传递,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根本利益。然而,当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系统运转不畅,与农村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相脱离,主要表现在: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分离,各单位之间缺少横向联合,造成农民的技术需求与服务主体的技术供给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和转化率低,农民增收缓慢,科技需求热情不高。

2目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障碍

2.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管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各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推动整个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运行并不断向前发展的方式或原理。由于政策和体制等方面的制约,中国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各自自成体系,各具体部门在业务上受上一级机构的指导,行政上往往又隶属于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多方参与以及地方行政领导的行政干预,致使整个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缺乏一个高效、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原本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形不成“拳头”优势,既浪费了资源又降低了整体效率。

2.2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

由于目前科技成果奖励机制与市场条件下对科技需求的矛盾,使得作为服务主体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服务的内驱力不足。不少科研人员仍存在注重理论研究,轻视成果开发;注重基础研究,轻视应用研究的“学院”思想。从确定选题起就只注重著作、论文等阶段性成果,而忽视了产品、产业等最终成果,与农民和企业的生产需求相脱离。造成许多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中心)一方面论文形态、中间形态的成果大量积压推广不开;另一方面却拿不出农民和农村企业迫切需要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造成有效供给不足,使一些农村科技服务工程难以推进。

2.3农村科技服务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科技服务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主要表现在农业科研经费短缺。在1981—1985年间,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0.35%,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0.57%,而高收入国家则达到了3.23%。但就中国情况,2003年这一比值仅为0.49%,比20年前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值略高。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投入只占农业GDP的0.23%,不仅明显低于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2.02的水平,也低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0.83%的水平,且远未达到FAO公布的1%的世界平均水平。导致许多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无法继续,传统农业技术升级缓慢,成为制约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个“瓶颈”,使农业科技服务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2.4科技服务项目管理方式不规范

目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项目管理模式,基本上仍属于程序性的管理,项目控制也集中在立项时的评审阶段,缺少专业性的评估与服务机构的参与,项目评估的定性标准与量化指标也缺乏规范化管理,这使项目建设后期评估及最终评估准确性较差,难以全面反映项目建设的真实效果。且忽视了资金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由于不是市场行为而是政府行为联结着需求与供给,供求矛盾凸显,加上缺少各类服务机构的有效参与,使项目选择及实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导致资金与利润回收困难。

2.5农民合作组织综合实力较弱

农民合作组织与区域主导产业紧密相连,是产业化链条中不可或缺的。在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向商品化和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合作组织把千万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系起来,对形成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产生影响,然而目前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薄弱、发展不稳定等问题,技术覆盖面窄且辐射带动能力弱,导致农业科技推广渠道不畅;其次,多数组织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确立,与农户间缺少有效的市场连接机制,劳资双方并没有解决“共享”与“共担”的责任问题,难以成为“双赢”的利益共同体;再次,许多合作组织是乡镇政府用资金控股并兼任社长(会长)的,农民没有股金、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大多组织在经营中重盈利、轻服务,根本不能成为农民利益表达的机构。

2.6低水平农村劳动力存量的限制

农民作为农村科技服务的受体,其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素质越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越强,成果转化的效率越高;反之亦然。2005年中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13.5%,小学文化程度占36.2%,初中文化程度占40.5%,大学只占0.87%,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二、三产业部门中,使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偏低。由于大量低水平农村劳动力的存在,他们对科学知识和科技培训的接受异常困难,从而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变得艰难。还有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淡薄,小富即安、守成小变的观念根深蒂固,科技需求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影响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速度和规模。

2.7科技服务人员素质的限制

目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队伍整体功能低下。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知识老化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严重,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和产业化要求而且“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致使推广服务效能低。甚至在一些地方,由于科技服务人员业务素质不过硬,知识更新速度慢,工作主动性差等原因,出现了动物防疫检验,动植物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农事生产指导、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无人指导过问的现象。另外,许多乡镇服务机构,服务方法及手段滞后,缺少必要的服务设施和信息网络,基层中会利用计算机采集科技信息服务于农民的人员缺乏,导致农业信息很难通过网络进乡入户,从而影响着农村科技传播的速度。

2.8服务机构自身缺陷的障碍

市场越发达,科技服务的范围就越广泛,服务职能也越完备,种类形式也越多元化。而作为服务主体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专业合作组织等机构其管理理念仍未完全走出计划经济的模式,组织内部管理激励机制不足,容易出现“软制度”现象,造成底层精英人才流失。服务范围仍局限在农业产业这个小圈子里,较少涉及到能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空间的农村二、三产业中;服务种类形式单一分散,重产中技术,轻产前和产后信息和经营。加之技术、物资、资金、供销等部门分割,仍沿着各自独立的系统与农业生产领域发生联系,互不分享,互不配套,很难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链延伸后科技服务与培训对市场化、体系化和网络化的要求。

3清除障碍的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为确保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转,本文认为目前重点在于:

3.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引导农业龙头企业进行科技成果的吸收、转化和先进技术的开发,鼓励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中介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等社会机构参与,解决农业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服务主体企业化、技术服务商品化、利益关系合同化、服务优质高效化”。

3.2建立科技项目检测评价体系,对项目立申、实施过程及成果转化进行跟踪,对项目评估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其成果的实用率和转化率进行全面检测评价,确保农民从鉴定科技成果中获得实效。

3.3把农村科技培训列入到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去,整合和优化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建立以市、县、乡三级培训基地为主渠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中介机构为辅渠道,采用大众传播媒介、课堂讲授、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多种培训方法,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陶佩君,崔永福,等.科技部星火富民科技工程战略研究报告分报告——农村科技示范服务体系的研究,2005.12.

[2]杨瑞珍.中外政府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作用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04.

[3]刘志民,欧阳晓光.多模式复合型:中国现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构架.科技与经济,2005,(2).

农机服务论文篇9

[关键词]农村 公共文化 综述

[分类号]G127

农村公共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评价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新形势下,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哺育和支撑。近年来,对农村公共文化的理论研究已逐步开展,有些优秀成果已付诸实践,对农村公共文化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数据统计及结果

本文以CNKI期刊论文库和硕博论文库为检索系统,以“公共文化”并含“农村”为题名,时间截止至2010年7月9日,对搜索的论文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共搜索论文158篇,其中硕博论文13篇,时间跨度为从2006年到2010年,按时间分布情况见图1。

从图1可见,自2006年以来,对农村公共文化的研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2008年以后,论文数量明显增多。按内容来分,目前的学术论文主要涉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经费、设施、法律法规、绩效评估、机制创新等方面。

2 国内研究现状及主要观点

2.1 对基本问题的研究

2.1.1 农村公共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目前国内学者对农村公共文化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在学术研究中多是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界定。主要观点如下:一是从供给的角度,有学者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为满足农村民众的文化需求而由政府主导、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参与进行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活动”;二是从主体内容的角度,有学者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在构建农村综合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以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建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等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农村公共文化除具有公共文化的一般特征外,还应具有农村的独特性。陈吴琳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是孕育在农村特定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下的,它受乡土文化的影响,与城市公共文化相比,还具有乡土性、传统性、垄断性、输人性四大特征。另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多宗教和多民族融合,因此,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还具有其特殊性。孔维萍、吴艳华从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复杂性、多元并存性四大特征出发对新疆农村公共文化进行了专题研究,指出公共文化建设应突出地区特色。

2.1.2 对农村公共文化内容的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主要是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对其内容进行界定。尹长云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向农村地区提供的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文化休闲娱乐活动、信息服务以及与其具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资金保障、人才等;闫平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大院建设、重大文化工程建设等。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从体系的角度论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纵观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对“农村公共文化”这一概念所涵盖的内容还没有一个明确、完备的界定,笔者在总结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将农村公共文化所涉及的内容界定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休闲娱乐活动、群艺表演、广播电影电视、文化下乡、重大文化工程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包括乡镇文化站、艺术馆、文化大院以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所依托的硬件设施等;农村自有文化,包括传统文化、节日文化、农村文化遗产、农民自办文化等。

2.1.3 农村公共文化的功能意义农村公共文化的功能意义已经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共识,学者们普遍认为它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对提高我国人力资源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是解决农村贫困的内生力量;是剔除腐朽落后文化、抢占精神文化阵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2.2 对供给问题的研究

2.2.1 对供给现状的研究疏仁华认为,“我国公共产品供给长期重城市、轻农村,使得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供给处于一种严重的缺失状态”,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经费不足、人才缺失、体制与机制缺失;蔡辉明指出,目前我国公共文化产品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区内群体之间存在普遍的供给不均的问题,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缺位、错位严重;刘如珍认为,受城市化进程和外来思想观念的冲击,城乡公共文化生活相差甚远,真正适合农民口味的公共文化少之又少。

2.2.2 对供给主体的研究 传统的行政管理中政府是公共事务的唯一主体,是公共产品的生产者和组织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以及治理理论逐步形成,政府以往的统管一切的角色逐渐改变,部分职能向市场开放,与企业、社会、个人统筹协调,走多中心治理模式。作为公共产品之一的公共文化也在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关于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主体的构成,国内学者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即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供给。

蔡辉明认为,依据供给主体,供给模式可划分为政府“权威型供给”、市场“商业型供给”以及第三部门“志愿型供给”三种,“运用这三种多元化并进的供给模式,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前提和制度保障”;裴玲认为,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主体应包括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农村社区,要扩大社会力量,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通过公共财政的政策和利益导向,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实现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参与热情在农村优秀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平台上的有机结合,改善目前农村文化供给状况”。韦丹以环江县为例研究了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问题,指出“按照政府、社会、农民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应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和群众共同参与,构建政府、社会、群众相互合作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网络模式”。

另外,一些学者对作为主导者的政府的供给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葛继红和王玉霞从公共文化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正外部性方面分析了政府作为供给主体的必然性,指出,作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主导力量,政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制度供给,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同时需要增加财政投入;卢华东论述了政府主导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要把握好原则,二要明确建设任务,政府应着重建设政策理论、基础设施、生产运营、资金保障、人才支撑、信息传导、评估监督七大系统。

2.3 对保障机制的研究

2.3.1 对资金投入问题的研究 资金投入是农村公

共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在财政投入数量上,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财政投入明显不足,在大部分农村,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着公共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当务之急是扩大资金投入数量;就目前有限的财政投入来看,农村公共文化投资明显落后于城市,西部农村更是落后于东部。陈坚良以2003―2004年的财政投入为例,指出目前城乡财政投入差距日益拉大,国家投入偏重于城市;曾崇碧、王芬林、葛继红和王玉霞等也通过大量实证数据论证了目前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不仅不足而且失衡的现状。

在投入方式上,目前学者普遍认为应积极吸引、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事业,拓宽融资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刘玉堂、王琳等强调“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文化产品生产和流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力度;要采取财政补助、信贷贴息、参股经营、融资担保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向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葛继红、王玉霞认为政府不仅要担当主要投资者的角色,还要通过出台政策和完善立法来积极鼓励企业、民间组织和个人共同投资,以弥补国家财力之不足…。;林怡认为,县镇两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问题上起着关键的作用,要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列入财政预算,对社会和个人的参与和投资要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

2.3.2 对人才机制的研究 人才队伍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任务。充实和发展一支稳定、专兼职结合的优秀人才队伍是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无论是在实践还是理论研究中,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人才问题已引起普遍关注,主要表现在:专业人才缺乏、业务能力较弱、素质不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干劲不足、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工作人员身兼数职、身份不明、隶属关系较为模糊等。

就农村公共文化人才短缺的原因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主要是由于财政紧缺,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职权少且薪酬低,很多乡镇发不出基本工资;领导不够重视,重实物建设而轻人才建设;缺乏准入门槛,编制不足,职称评定困难;缺乏学习和培训机会;农村精英大量外流,缺乏对民间艺人和传统文化能人的鼓励和奖励机制等。

根据不同的现状和原因,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同的人才发展策略:从资金待遇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增加工资待遇,建立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制度,完善工作人员的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陈坚良指出“要明确待遇,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单位和基层文化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刘淑兰提出“要以人为本,切实关心、帮助和解决农村文化站工作人员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刘卫在基于湖北省农村公共文化的研究中指出“落实乡镇文化站转制改制人员参保的有关政策”,“加快建立合理可行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曾崇碧认为“为建设农村公共文化队伍,需增加相应编制,提高基层文化管理人员待遇”。

从人才培养方面,国内学者主张:一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个人素质的培养和业务培训I,二要注重对农村文化能人、文化精英的培养与扶植,三要加强对高校人才的引进。陈坚良、苏忠义等人提出,要加强文化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敬业精神,提高政治和思想素质;曾崇碧认为要“促进城乡文化人才双向流动,县属单位的科技、文艺、教育工作者等到农村基层文化机构任职或挂职,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到城市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章剑华认为要“注意抓好对基层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要为文化站选好人、定好岗”。曹锦扬认为“对现有人员一方面每年都应邀请有关专家来辅导授课,另一方面将一些有培养前途的人员送到国家、省、市文化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班及高等院校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对农村文化精英的培养上,吴理财和夏国锋、王琳、陈坚良、曾崇碧、李萍和霍军政等学者都主张要培养和扶植农村文化爱好者和文化精英,增强其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相应的鼓励和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其文化带头人的作用。在人才引进方面,学者普遍认为要培养大中专院校学生到农村从事公共文化工作,李少惠和崔吉磊认为“城市高校和社科研究部门应深人农村基层,加大对农村传统乡土文化资源的研究力度,采取院校教育、岗位培训、业务交流等各种形式,切实加大农村文化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完善政策,积极引导城市文化人才向农村有序转移,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让农村‘不走的文化’发展壮大起来”。

2.4 对公共文化设施网路的研究

公共文化设施是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和依托,是农民群众接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场所,是一个地区公共文化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严重不足,问题重重,主要表现在:文化设施覆盖率低、很多地区设施陈旧简陋、房屋年久失修成为危房,文化设施被挪用、挤占、变卖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乡镇文化站有名无实,没有开展或很少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文化服务中心没有办公用房、图书和活动器材等而“名存实亡”,图书馆(室)的图书陈旧,没有更新,很多被闲置或流失。另外,还存在明显的建设失衡问题。徐学庆指出我国农村文化设施的主要问题一是落后于经济发展需求,二是呈现明显的不平衡,包括地区间不平衡和县(市)、乡镇与村间的不平衡;曾崇碧将乡镇文化站和村庄文化设施进行东西部比较,指出西部农村文化设施严重滞后于东部,部分设施建设东西部相差悬殊。

我国学者一致认为,要改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现状,最重要的是增加资金投入,大量设施需要修建、重建,图书资料、活动器材需要更新和补充。有学者提出要整合农村文化资源,走社会化共建模式。吴碧英指出“文化馆、广播站、农技站、学校都可以作为文化设施来加以利用”,要“创新城乡单位共建、企业共建、军民共建等社会化共建模式”;有学者认为要加强文化设施的管理、监督,明确责任人和服务规范,不仅要建设好,还要管理好;还有学者认为要鼓励农民对文化设施的参与利用,提高使用效率。

2.5 对农村公共文化政策法规的研究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保障,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它需要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其发展的基本政策。近年来,旨在加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政策、法规逐步出台,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公共文化政策尤其是涉及农村的公共文化政策还十分薄弱。

葛继红和王玉霞、林怡认为,现行的涉及农村公共文化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还不完善,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的制度体系,现有的法规文件,大多只是宏观的规定,而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或实施细则不完

善,因此要制订规章制度,完善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规则有序运行;李小群和吴兴国提出,要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已有政策要不断完善、彻底落实、明确责任,同时要注意新旧政策的合理结合;苏红认为,公共文化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必须要有专门的文化政策,不仅要制定有利于国家文化和社会稳定的政策、法规,还要制定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发挥其职能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调整和完善相关的财税政策和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李萍和霍军政认为,政府一要出台新的文化经济政策,动员社会力量,拓宽投融资渠道,二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改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随意性,地方政府要有所作为,出台一些规范性文件,确定适合本地区公共文化发展的基本政策。

2.6 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研究

绩效评估是公共文化部门落实责任、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具,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绩效评估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目标的实现。

李宁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它可以“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计划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针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李宁提出要建立全方位的绩效评估体系,提高财政效率,量化指标,确保绩效的具体与明确化,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对评估的参与。李少惠和余君萍认为,农村公共文化绩效评估有利于政府和文化部门树立服务和责任意识,有利于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和决策水平,按照复合型绩效评估模式将政府评估、上级与专家评估和社会公众评估相结合,提出了一套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农村公共文化基础没施和场所、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农村公共文化信息部门和管理部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5个一级指标,并细化为28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

2.7 对农村公共文化机制创新的研究

对文化事业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目前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理论界观点都趋于一致,即不断深化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以及文化部门的关系,实现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办、养合一的直接生产方式向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供给方式转变,使文化资源逐步从单一计划分配向国家、市场、社会共同配置转变。

目前,专门针对农村公共文化机制创新的研究还不多,于玉宏和曹爱军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应集中在推动文化体制的改革、提升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体系和建立城乡区域间的互动促进机制等方面”。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创新,曹爱军认为,应主要遵循一体化和多元化两条路径,一体化即解决二元供给问题,实现城乡一致的供给体系;多元化即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与筹资的多元化。

3 评价

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的研究,是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产生了一些优秀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无论是方法还是内容,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研究方法上,现有的学术成果主要是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类比法、举例法等较为传统的方法,规范化、标准化的研究明显不足,对现代经济与管理技术的应用比较欠缺。因此,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研究者应该加强对社会计量技术和统计方法的应用。另外,现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农村公共文化这一领域,没有与其他学科结合,因此,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也是有待发展的一大趋势。

从内容上来看,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很多学者都探讨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资金不足、人才短缺、设施落后等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但是对办法的实施和保障问题研究还不够,如加大资金投入问题已成为学界共识,但对如何加大投入、如何吸引社会投资、如何保障和监督资金的使用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还缺乏研究;其二,对供给主体和供给机制问题已展开大量研究,但对农民需求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只有对需求内容、需求数量进行调查了解,才能提供有效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否则可能会造成供给与需求脱节――一方面农民需求无法满足,另一方面供给严重浪费;其三,对农村公共文化工程、文化机构等的评估、监督以及农民满意度的调查还明显不足,对农村公共文化的评估问题已有学者进行研究,但数量较少,细化的、有针对性的研究还未出现。因此,加强对评估与监督机制的研究以及农民满意度的调查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尹长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弱势与强化.求索,2008(6):67

―68.

[2]刘玉堂,黄南珊,刘保昌,等.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

究――以湖北省为个案.学习与实践,2007(6):12―23.

[3]陈吴.面向公共文化服务的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研究.图书情

报工作,2009,53(17):23―26.

[4]孔维萍,吴艳华.论新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特殊性.昌吉学院

学报,2007(6):35―37.

[5]闫平.关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山东地区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例.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

(10):33―38.

[6]疏仁华.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缺失与对策.中国行政管理.

2009(1):60―62.

[7]蔡辉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化的制度设计.老区建

设,2008(IO):47―50.

[8]刘如珍.当代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新策略研究――以福建省

农村为例.福建论坛,2009(9):120―122.

[9]裴玲.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学位论文].兰

州:兰卅I大学,2009.

[10]韦丹.农利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供给研究――以环江县为调查

对象[学位论文].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9

[11]葛继红,王玉霞.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基于加强政

府供给角度.生产力研究,2009(4):21―24.

[12]卢华东.政府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原则与任务.社科

纵横,2009,24(7):26―28.

[13]陈坚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文化服务的若干思考.科学社会主

义,2007(1):98一100.

[14]王琳.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明社会和谐发展.

天津大学学报,2008,10(5):417―420.

[15]林怡整合农村资源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国农村小

康科技,2008(8):16―22.

[16]刘淑兰.政府创新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以福

建省为例.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2):4l一45.

[17]刘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思路探寻――基于湖北省现状.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0):55―56.

[18]曾崇碧.西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重庆教育学院学

报,2009,22(4):78―8l

[19]苏忠义.南县农村公共文化建没的调查与思考.湖南行政学院

学报,2007(4):74―75.

[20]章剑华.江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艺术百家,

2006(6):l一6.

[21]曹锦扬.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剧影月报,

2007(6):48―49.

[22]李少惠,崔吉磊.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生机制的构建.经

济体制改革,2007(5):175一178.

农机服务论文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1 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共同组成。从 2006 年以来,我国开始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截至 2010 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09 家,其中开业 395 家。全国新设立“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 2451 家。

1.2 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现状。

近几年来,各涉农金融机构大力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例如: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的问题。从资本市场方面来看,重点之处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股票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等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了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至 2010 年 6 月末,共有 14 家涉农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了上市融资,合计募集资金 118.8 亿元;共有 31 家涉农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604 亿元,中期票据179 亿元,合计募集资金 783 亿元。

1.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这些新要求相比,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其表现有:

1.3.1 农村金融机构和业务萎缩。

目前,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从农村地区撤离,如 2008 年末,河北省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 9958 个,比 2005 年减少 766 个,保留下来的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权限,变成了单纯的“吸储机器”,在农村地区的存贷差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方面只对少数农户发放贷款,而抵押品种十分有限,起不到真正为农村弱势群体服务的目的。农信社的改革也使业务不断偏离“三农”,大量资金被投入到了乡镇企业,农业贷款比重不断下降。

1.3.2 农村金融机构间的分工不合理且效率低下。

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间缺乏竞争性,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几乎处于垄断的地位,垄断必然带来低效,损害了农村需求者的利益。另外,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农村商业性金融结合的不好,农村政策性导向的力度不大,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供的适合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

1.3.3 农村资金缺口大且大量外流。

现阶段,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大量外流到城市或非农产业的现象仍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缩减,剩余的部分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审批权,只具有资金组织权、贷款调查权和回收权,成为了“吸储机器”。邮政储蓄银行利用网点多,结算畅通的优势,大量吸收农村存款,吸收的存款主要上缴总局,用来同业存放和证券投资,没有使资金真正回笼到农村地区。

1.3.4 组织管理体系混乱,缺乏与农村金融相匹配的配套设施及保障。

目前,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社会信用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中介服务不规范,致使难以控制农村贷款的风险。另外,许多商业银行农村分支机构和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只考虑仕途升迁和个人利益,忽视经营管理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农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较窄,信用担保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缺乏等现象,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3.5 金融创新不足。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目前农村金融产品品种单一。农村金融主要以传统贷款为主,贷款种类较少,缺乏票据融资、项目理财、投资顾问等新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一些优质客户的金融产品需求,而流失一批优势客源。并且,金融服务手段落后,受人才、技术等条件影响,金融业务办理时间较长、效率低,且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缺乏。

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启示。

农村金融是一个国家处于二元经济时期所特有的金融现象,各国在此过程中都多少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从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中,找出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2.1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

2.1.1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较晚,在 20 世纪初期大多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才开始建立,为了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迅速完善,美国政府最初采取了先由政府创设,后积极培育农民力量,政府干预在逐渐淡出的策略。美国根据《农业信贷发》建立了一个分工合理、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美国对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实行了税收优惠、利率补贴等措施。在美国,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国的农业实行农场主经营的特色,能满足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因此,商业银行支农意愿强烈。

2.1.2 日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日本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经济实力较强,以合作金融为依托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农业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和农业信用保证机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主要是日本政府根据《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设立的。农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其它几个国家相比,日本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力度最高,日本政府通过向农协组合增拨财政资金来扶持农村金融机构。

2.1.3 印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印度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人均耕地较少,正处于工业化和传统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经济相对落后,主要依靠大银行来带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印度颁布了《印度储备银行法》来保障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城市开设了 31 家分支机构,同时在边远地区开设了 2- 3 家分支机构,并且规定了必须将全部贷款的 18%投向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在扶持农村金融机构方面,印度对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了利率补贴计划,并且规定了商业银行农村信贷的差别利率。印度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颁布的《地区农村银行法》明确规定,地区农村银行的经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到目前为止受到忽略的那部分人的专门需要”。

2.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借鉴与启示。

2.2.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完善需要政府的扶持。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同时也是一个弱质产业,追求高利润的农村金融机构,会从收益较低的农业和农村流向工业和大城市,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失灵需要政府的介入加以纠正。各国政府一般都会制定一套扶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措施。

2.2.2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运作,避免人为因素的干预,以更好的保障农业发展。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针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法律法规,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行为。

2.2.3 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律制度,建立各种管理、协调、服务性机构,设立担保基金,发展农业保险等措施来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农村金融环境的不断优化,使愿意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商业性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逐渐实现多元化,推动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2.2.4 商行支农力度的加大。

国外的经验表明,政府无权强迫商业银行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但可通过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自愿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政府也可以要求商业银行将存款增长按一定比例用于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的购买,对于支持政府农业政策的商业银行贷款给予利差补贴等。

3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选择。

3.1 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及业务。

依照透支主体多元化,坚持产权关系清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业正常发展。同时放宽保留下来的金融分支机构的独立贷款权限,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贷款额度,加大对乡镇企业资金注入。此外,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模式,国家可以给予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免除保费收入的一切税费,加大保险组织自身积累功能,保障农业正常发展。

3.2 对农村金融机构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

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在充分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首先,农信社要经营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其次,农业银行要立足农村金融、发挥出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的作用。再次,农业发展银行要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把建全市场机制、提高市场效率、繁荣农村金融市场作为长期目标。除此以外,支持发展其他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引导其他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

3.3 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建立资金均衡机制,首先,建立金融机构考评制度,监督金融机构履行农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财政资金补充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的转化为农村投资。其次,结合金融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把其他金融机构推入或引入农业领域,规定县及县以下的金融机构,在农业上的贷款必须达到吸收存款额度一定比例,以减少农村资金外流。

3.4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更新金融发展理念。首先,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农村发展慢、农户收入少的问题。其次,建立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再次,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以适应经营者对结算、票据流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最后,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在农村建立多层次体系、多经营主体的农村保险体系。

参考文献

[1]祝志民,张莉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调查与分析。乡镇经济,2007(12):017.

[2]陈时兴。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国外经验及启示。中共浙江省党委校学报,2006(2):008.

[3]李巧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9):033.

[4]梁春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路径研究:[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5]王威。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研究:[学位论文],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