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作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22:28:07

农机作业

农机作业范文篇1

一年一度的农机跨区作业就要开始了。今天我们召开这个活动,就是为到外地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朋友们送行,为你们加油鼓劲。下面,我就今年的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今年我市跨区作业的责任感

农机跨区作业是富民增收的一条重要路子。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我们全市农机系统的共同努力,我市的机收跨区作业活动规模逐年扩大,信誉逐年提高,组织逐年规范,运作逐年科学,成效逐年显著,已成为我市农机化工作中的一大亮点,并已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行列,我市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各有关部门支持、各级农机部门共同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2011年,全市计划组织1.1万台小麦联合收获机参加跨区作业,其中参加跨省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7500台。各级农机部门在做好外出作业的同时,要做好我市小麦抢收的组织工作。在充分发挥我市小麦联合收获机作业效率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外地机械,最大限度地增加我市小麦联合收获机数量,实现机手增收和小麦及时收获的双丰收,使我市小麦联合机收率达到80%以上,完成跨区作业收入2.8亿元以上的任务目标。

市政府要求,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夏季农机跨区作业工作要再次成为全省、全国的工作亮点。因此,全市农机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审时度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发扬成绩,不断完善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开创今年我市机收跨区作业的新局面。

二、强化措施,努力创造我市农机跨区作业的新辉煌

为保证农机跨区作业的顺利进行,提高跨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全市农机部门强化措施,做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了跨区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强化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并对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械进行了全面检修、保养和维护,确保了机具技术状态良好。目前,跨区作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参加跨区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将陆续到外地开展作业。为确保跨区作业的顺利进行,各级农机部门要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跨区作业的各项配套服务工作。一是农机部门要在作业期间结合生产厂家、销售企业,选拔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服务队,深入生产第一线,及时为机手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帮助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排除技术故障,解决技术问题,确保机具技术状态良好。同时为机手和作业机械提供零配件和油料供应服务,保障跨区作业的机械的物资需求。二是搞好信息服务。作业期间,要搞好信息化服务,以此提升跨区作业服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制度,加强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分析预测,通过设立跨区作业服务电话和发送手机信息等方式,及时向广大机手和传递农机作业需求、价格行情、天气资讯、油料供应、维修服务、市场分析等重要即时信息,使广大机手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和适应跨区作业市场。同时,要密切与有关部门的关系,联手打击各种不良和干扰作业的不法行为。坚决杜绝一些扰乱作业市场的各类行为。从而为机手创造一个安定、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各级都要成立机收帮扶队,对外出务工缺乏劳力户及困难户进行帮扶,优先安排用机,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的关心。

最后,对就要到外地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机手朋友们提几点希望和要求。一是积极创建明星农机服务队活动。二是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朋友们就要到外地开展作业,希望大家一定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尽快适应当地的生活,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三是机手之间一定要互相帮助,搞好团结,充分发扬我们的优良作风,要服从带队的指挥,自觉遵守跨区作业的有关规定,注意安全,以讲信誉、讲质量、讲优质服务的实际行动为人争光。四是希望大家在我们的小麦成熟时能够及时返乡抢收,保证我们本地的小麦颗粒归仓。

三、加强领导,确保跨区作业的顺利进行

农机作业范文篇2

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大喜日子里,今天,我们在沁县召开“三秋”农机作业演示现场会。在“三秋”工作即将开始的时候,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目的在于大力推进全市农机化发展,提高农机的使用率,调动各种农机具积极投入到“三秋”工作中去,在全市迅速掀起一个“千军万马抢秋收,万台机具忙收割”的热潮。下面我就玉米机械化收获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充分认识玉米收获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今年以来,我市经受了春旱连秋旱和金融危机的严峻复杂形势考验,各级农业农机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农机部门认真执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今年争取到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500万元,省里资金250万元,市配套资金150万元。目前,这些资金已基本落实到户,全市有4000余农户受益。截至目前,我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56万千瓦,比去年增加8万千瓦,农机具的发展促进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玉米是我市的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达300万亩,占全市粮田面积的近80%,近几年,农机部门在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是任务仍然艰巨。现在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还很低,成为制约我市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推广进程,已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机化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对推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对于改善生产手段、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玉米收获作为我市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劳动强度大,占用劳动力多,费工、费时、又费力。现在,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的劳动和消费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迫切需要通过机械化手段来减轻劳动强度,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越快,劳动力转移越多,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需求程度也就越高。同时,由于劳动力价格的提高,玉米机收的价格已低于玉米雇工收获的价格,这已经成为农民“三秋”生产的一项趋势性选择。因此,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既是农业生产的现实需要,也是农机部门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2、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农业的迫切需要。最近,中央和省市各级都对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实现农业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农业机械化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实施玉米秸秆青贮,把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是发展畜牧业和节约型农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3、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能够有效缓解秋季劳力紧张的矛盾,实现省工高效。每年秋季,玉米抢收和小麦抢种,时间紧任务重,如遇到阴雨天气,玉米抢收不及时,往往就会延误小麦最佳播种时机。玉米机械化收获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在抗旱保墒、减少化肥用量和节约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均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精心组织“三秋”机械化生产

今年我市秋粮种植面积继续扩大,但遭遇连续干旱,生产形势极不乐观,加强秋粮生产的后期管理和备战“三秋”是当前和今后的中心工作。“三秋”既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也是发挥农机作用、展示农机风采的关键时期,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务必把备战“三秋”、组织好机械化生产作为中心任务抓紧抓好。

一要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根据本地农作物区域布局和农业结构调整,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三秋”工作方案,落实“三秋”作业任务,建立“三秋”生产指挥系统,强化生产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和各项服务工作。同时要针对天气变化、自然灾害等,完善预案,建立农机化生产的应急机制,提高减灾抗灾能力,确保生产进度。

二要搞好物资供应,强化技术服务。要深入基层,摸清情况,了解市场需求,准备充足货源,满足“三秋”生产需要;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手的操作水平;要加强农机市场监管,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维护农民利益;要组织有关生产、销售企业的技术服务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加强技术指导,落实农机“三包”制度,协调处理纠纷,为“三秋”机械化作业提供优质服务。

三要落实农机补贴政策,提升农机生产能力。要按照“突出重点、补到关键、补大产业”的原则,坚持阳光操作,尊重农民意愿,加快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工作,务必在“三秋”前将补贴资金落实到位、机具供应到位,保证补贴机具在“三秋”生产中发挥作用。增强粮食生产的技术集成与标准化应用能力,努力实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目标。

四要加大组织力度,开展秋季农机跨区作业。各县(市、区)要借鉴小麦跨区机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利用不同作物成熟和南北玉米种植的时间差,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秋季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工作,扩大农业机械的使用范围,提高农机的利用率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快“三秋”生产进度,提升农机跨区作业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推动农机作业服务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

五要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三秋”生产安全。各级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要以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市政府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有关文件的精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意识,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加强对农机手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加大对农机“黑车非驾”的整治力度,严格纠正疲劳驾驶、无证驾驶等严重违章行为,防止农机特重大事故发生,保障秋季农机安全生产。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三秋”工作顺利进行

农机作业范文篇3

一、共建内容

力争完成全年农机跨区作业面积40万亩,建立万亩深松整地示范田2个,引进农场先进栽培技术1项,组建场乡(镇)共建农机作业服务站1个、共同开展好局市共建农机科技培训活动。

二、共建单位和项目

(一)共建单位

局市共建单位以农垦**分局及所属国营农场为主,其他单位为辅,实现农垦与地方局市共建农机跨区作业的有效对接,使局市共建在共建形式和共建领域上有较大发展。国营农场包括二龙山农场、赵光农场、建设农场、红星农场和北大荒种业集团**分公司。

(二)共建项目

1、农机跨区作业

(1)任务。农机跨区作业面积为40万亩,计划引进大型轮式拖拉机129台,收获机械40台。作业项目包括春整地、春季播种、秋季收获和秋整地各个环节的农机作业。

(2)要求。农机跨区作业质量要按照《**省农业机械田间作业质量标准》执行,每项作业过程结束后,由村民代表、村委会、乡镇农业中心、乡村两级农机作业质量监督员联合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按要求返工,每项作业验收合格后,由村民委员会负责填写作业验收单,各作业单位凭验收单结算作业费用。地方各作业地块必须连片,面积大于300亩。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械一定要使用农场最先进的机械,确保作业质量。各乡镇在与共建单位签订作业合同时一定要明确作业时间,确保不误农时。作业收费可参照有关收费标准协商确定。

2、构建农机科教和新技术推广体系。一是加强与农垦**分局协调,充分发挥农垦赵光机校的作用,为地方培养农机管理干部和农机维修、销售等行业技术人员。同时,面对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为地方开展技术培训,把教育培训和农机生产实践向地方传经送宝,计划培训300人。二是按照“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开展农垦与地方的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拟在海星镇岚光村和通北镇兴东村、通北村建立2个万亩深松整地示范田,同时海星镇建立场镇共建农机化新技术示范基地,面积为600亩,引进农场大垄高台技术。利用召开现场会、组织现场观摩等,扩大农垦先进技术的宣传面和辐射范围,提高地方接受、使用先进农机化新技术的积极性和操作水平,加大地方普及速度和推广力度,发挥农机化新技术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作用,提高地方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标准化水平。

3、共建农机服务组织。在相邻的乡镇和农场共建“场镇共建农机服务站”,在不改变体制的前提下,整合人力资源和执法力量,增强农场与地方的农机管理和服务,推动局市共建农机各领域的有机结合。

4、实行土地托管。在与农场相邻的乡镇选择1个村屯,与相邻农场实现土地成建制整体托管,面积为3000亩。

三、组织协调

市政府负责与农垦**分局协调联系;各乡镇负责与周边农场研究共建项目和签定对接手续;各村负责与农场作业区签订共建协议书,明确项目,做好各领域共建服务工作。

四、组织领导

为保证局市共建农机跨区作业工作顺利推进,成立局市共建农机跨区作业领导小组。

组长**

五、保证措施

农机作业范文篇4

为规范我镇农机跨区作业应急处理工作,强化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肺炎疫情反弹、机具供需失衡、燃油供应不足、道路转运不畅、安全生产事故等突发情况,建立统一指挥、规范有序、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应急处置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在努力消除安全生产隐患的基础上,对出现的应急事件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减少损失、不误农时,特制定本预案。

二、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抓好粮食生产的决策部署,按照“提前预警、及时发现、属地管理、快速反应”的原则,对农机跨区作业突发情况进行处置。强化部门协作,统筹社会资源,加强信息互通,快速果断处置,严控事态发展,将突发事件影响减少到最小、损失程度降到最低,避免处置不当激化矛盾,维护正常生产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适用范围

“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期间,有以下情况发生时启动本预案。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形势升级,影响跨区作业机具进入辖域内进行作业的;

(二)局部地区机具供需失衡,出现重大拦截机具事件造成机具转场困难和交通秩序混乱的;

(三)作物适收期出现连续降雨、大风等异常天气,较大范围造成作物倒伏或农机进地作业困难的;

(四)油料供应紧张造成机具加油困难严重影响农机作业进度的;

(五)在用机具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三包期”维修服务严重不到位,影响机手正常作业,引发群体性投诉的;

(六)出现重大以上农机生产安全事故;

(七)其他突发情况。

四、组织机构

(一)成立领导小组

由镇人民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单位参与的农机跨区作业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农机跨区作业应急处理工作,并对外公布应急值守电话。

(二)领导小组成员

五、应急处理

“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出现以下情况时,各村应迅速向镇政府报告,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及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妥善接待安置跨区作业机手。推动健康码互信互认,并做好转移路径追踪和记录。出现以疫情防控为名阻碍机具作业情况时,联系镇卫生院对机手健康状况进行确认并妥善处理。一旦出现跨区作业机手身体异常,应及时报告镇卫生院,并按联防联控有关要求进行处置。出现较大范围疫情时,应按照实行分区分类的防控要求,统筹安排农机跨区作业。

(二)机具供需严重失衡

镇政府应及早摸清辖区作业机具需求情况,作业需求信息,加强机具调配保证供需平衡。辖区内出现因作业机具严重短缺,可能造成成熟作物大面积无法及时收获时,应立即通过新闻媒体及信息网络用机需求,引导周边机具帮助作业,必要时报请上级农业农村部门协调组织更大范围机具支援抢收,并动态公布机具到位情况和收获作业进度,避免机到无活干。出现聚集性恶意拦机情况,各村要协助镇政府及时掌握情况动态,并立即派出人员赶赴现场,迅速通报辖区公安派出所,依据《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进行处置,对说服教育无效、不听劝告者,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可根据事态发展和实际需要请公安、交管部门帮助作业机具顺利转移,尽快恢复交通秩序。

(三)出现较大范围作物倒伏或不适宜机具进地作业情况

加强与县气象局沟通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早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进行预警,强化机具组织调度,引导当地农户提早开展抢收作业。针对地块泥泞轮式机具难以进地的情况,组织排灌机械开展排水作业,调度增加履带式收割机进地作业。对于作物倒伏严重地块,镇政府要协调联系相关镇和农技中心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作业技术要点,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机手调整机具,相关镇要组织人力做好人工作业准备,努力将作业损失降到最低。

(四)出现群体性质量投诉

收到投诉后,镇政府要立即组织派员赴投诉地点核实情况,联系并督促相关企业履行服务承诺,及时安排在当地维修网点或售后服务网点进行维修。若继续出现维修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应将情况通报市场监督管理局并上报上级农业农村部门,协调督促生产企业进行处理。相关处置依照《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办法》开展,对于机手提出的诉求,可在保证机具及时维修不影响正常作业的情况下,再依法依规进行调解处理。涉及其他行政区域的,应及时通报其他行政区域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机构协助处理。

(五)出现较大以上农机安全事故

出现较大以上农机安全事故后,镇政府要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及时通报县农业执法队以及交警队,迅速组织抢救受伤人员,保护勘查事故现场,做好勘查和询问笔录,确定事故当事人并进行责任认定,会同公安交警队和应急管理局协调处理。依据《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配合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应将农机事故情况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送农业农村局和上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

(七)其他突发情况

接到机手反映进行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的车辆通行费减免方面的问题,应告知机手按照《跨区作业证》提示,提前登记备案相关信息和扫码预约通行,涉及ETC车载装置的使用和预约的方法可以拨打95022咨询或投诉,仍未解决问题的,应及时协调交通运输部门帮助核实解决。其他突发情况,依照相关规定及时处理。

农机作业范文篇5

一、深化认识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以农机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农机跨区作业,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把分散的农业机械与分散的农户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机械化生产与家庭承包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有效地配置农机资源,解决了千家万户小规模经营实现机械化的难题,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促进粮食丰产丰收和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为我国找到了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实现途径,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推进农机跨区作业,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机跨区作业涉及面广,部门联动是重要保证。各地要深化对农机跨区作业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密切部门配合,强化工作力度,部署好、组织好、服务好农机跨区作业,推动农机跨区作业由夏季向春秋两季扩展,由小麦向水稻、玉米等作物延伸,由机收向机耕、机插、机播等领域拓展,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贡献。

二、完善管理

坚持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进行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凭跨区作业证免交车辆通行费。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可在除高速公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跨区作业证由农业部统一印制并编号,省农机、交通部门加盖公章,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免费发放,一机一证,登记事项真实,一年内有效。申领跨区作业证的农业机械应具备合法有效的号牌、行驶证、年度检验合格标志(插秧机等凭拓印的“机器号”领取),技术状态完好。积极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协会和农机大户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组织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组队进行跨区作业,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中介组织和中介人的管理,严格从业资质,强化教育监督,提高从业水平,打击只收费不服务、多收费少服务的行为。做好部门间沟通协调,密切注意作业期间天气变化和作业市场供求状况,加强机具调度,强化作业市场的宏观引导与调控,推动机具合理有序流动。

三、优化服务

各地要切实做好服务工作,不断推动农机跨区作业健康发展。一是开展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中国农机化信息网“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的作用,搭建供需交流平台。继续开展手机短信息服务,免费为机手提供有关的天气、供求、价格、交通等信息,促进农业机械有序流动,提高机手效益。重要农时季节期间,各地农机管理部门要公布24小时值班电话,随时为机手和农户提供咨询并解决问题。二是组织好检修服务。各地在作业前要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机手对机械进行检修和保养,对农机手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农业机械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生产。三是做好接待服务。主要作业季节,基层农机、交通、石油、石化等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建立农机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做好机手接待、机具调度、作业安排、维修、供油以及后勤服务等工作,及时向机手发放当地跨区作业工作资料,介绍作业价格、作业常识、维修供油服务网点、政策法规等相关资讯。四是开展技术服务。要加强农机维修和零配件供应网点的监管,组织做好农机维修、零配件供应等工作。农机管理部门、农机销售企业、生产厂家要适时抽调技术、工作人员,开展技术巡回指导、售后和“三包”服务,构筑技术服务保障线,保障农机跨区作业的顺利进行。五是做好作业信息统计。及时统计作业进度和了解工作动态,供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掌握农机跨区作业动态,快速有效的指导农机跨区作业工作。

四、保证供应

要充分认识保证农业用油供应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切实做好农机作业期间的成品油供应工作。各地农机、发展改革部门和石油、石化销售企业要加强沟通协作,把握农业用油的需求特点,结合市场供需形势及经营计划安排,及时组织成品油资源,增加重要农时季节和用油集中地区的资源投放,保证农忙季节农机用油。要建立成品油快速调度和沟通机制,充分发挥石油、石化集团成品油供应主渠道的作用,积极主动开展支农、惠农、便农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要出台农忙时节农机加油优惠政策,支持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强化价格监督检查,加强对农用燃油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超出国家规定价格水平销售成品油,囤积居奇、哄抬成品油价格,以及短缺数量、抬级抬价、变相涨价等违法行为,维护农业用油市场稳定和价格秩序。

五、保障安全

农机跨区作业期间是农机事故的多发期。农机、公安等部门要制定应急预案,提高预防、控制农机跨区作业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农机驾驶员和辅助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驾驶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对农机跨区作业的安全生产督察,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对农机跨区作业期间的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加强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及时处理农机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交通部门要加强公路养护巡查,保证路况良好、畅通。各地公安、农机部门对辖区内发生的作业纠纷、事故,接到报告后,要按照各自职责,及时赶赴现场协调处理。

农机作业范文篇6

关键词:作业监测;全程监测;在线分析

随着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展过程中的缺点与不足也暴露出来。针对农机作业质量监测与调控手段缺乏、作业过程难以监管等问题,农机领域的科研人员相继开发了多种智能监测系统[1-4],冯小川等[5]开发的农机监测终端可实现农机管理、定位、作业等功能。杨俊茹等[6]利用LabVIEW软件设计开发了收割机液压部件监测系统,实现对液压部件工作性能的模糊综合评价。结合江苏农博园农机作业实训基地实际情况,设计开发一套农机作业监测系统,实现农机作业质量在线监测、作业面积自动测算、作业质量在线评价等。

1系统总体设计

农机作业监测系统由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系统由嵌入式DTU网关、触摸屏、摄像头、GPS基站、作业参数检测终端、角度传感器等组成;软件系统由云服务器、WEB端平台与小程序终端三部分组成。拖拉机作业监测系统框架图如图1所示。系统工作时,操作人员通过安装在拖拉机上的触摸屏进行网络配置、运行参数和作业任务配置、农机类型和编号配置等操作,触摸屏参数配置页面如图2所示。完成系统参数后启动机具进行作业,系统将数据通过4G远程通讯模块将机具当前的经纬度、行驶速度、作业面积、耕深等参数将发送至云服务器,可通过WEB端平台、手机小程序在线对作业质量进行监测,等作业结束后,系统可形成作业轨迹和作业质量分布图。

2硬件设计

2.1作业参数检测终端设计

系统硬件由采集和分析处理两部分组成,其中采集部分由作业参数检测终端、GPS基站、角度传感器等组成;分析处理部分由嵌入式DTU、触摸屏、摄像头等组成。作业参数检测终端使用STM32F103RBT6单片机芯片作为控制核心,共设计有2路485通道、1路232通道、8路模拟量通道和1路CAN总线通道,作业参数检测终端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终端实时采集角度传感器、移动基站等检测类传感器的数据,解析处理完成后发送至嵌入式DTU中。由嵌入式DTU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处理,然后通过触摸屏实时显示,同时通过4G远程将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

2.2嵌入式DTU功能设计

嵌入式DTU采用飞凌嵌入式的FCU2401型嵌入式控制单元,该控制器采用全志的A04i四核处理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等特点。嵌入式DTU实物图如图4所示。具体功能有:一是GPS定位:通过外接GPS定位终端,实现农机高精度定位;二是数据采集:通过RS485与农机作业参数检测终端建立通讯,实时采集耕深等数据;三是作业参数设置:嵌入式DTU与触摸屏通过标准DVI-I通讯线连接,可通过触摸屏实现系统参数、运行参数、农机绑定、作业扫描等功能,并在工作监视界面,对通信状态、采集数据等实时监测;四是远程监测:嵌入式DTU支持4G、以太网、WIFI等方式进行网络通信,当选择使用4G网络通信时,需要插入标准SIM卡,并将4G天线与DTU连接,即可实现本地数据与云服务远程交互。

3软件设计

3.1WEB端平台设计

系统软件由本地的触摸屏、WEB端平台与小程序平台三部分组成。其中触摸屏主要用于系统运行前的参数设定、作业参数监测、报文打印等功能;WEB端平台可实现农事与作业调度、田间作业全程监测、作业质量在线分析及作业效果效率在线评价等功能;小程序平台主要为了方便用户实际使用,其功能与WEB平台类似。WEB端平台首页面如图5所示,用户通过浏览器图3作业参数检测终端电路原理图进入平台,在首页可通过可视化地图管理地块,对农机作业面积、作业次数进行统计分析,查看待办任务等,左侧导航栏可以实现作业管理、配置管理、平台管理、维修保养、遥感监测等功能,通过安装在田块的气象站对局部区域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点击进入作业监控界面可以在作业状态一栏查询农机作业时长、设备地址、设备状态等参数,实时数据一栏可以查询农机当前实时行驶速度、作业面积、作业效果等,可视化的地图可以查看农机作业轨迹,其中蓝色代表合格作业,红色代表不合格作业,能够更好地反映农机作业效果,作业监控页面如图6所示。

3.2微信小程序端设计

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为了使用快捷,同时开发设计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农机作业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农场、地块、农机、设备等管理,微信小程序页面如图7所示。用户通过系统预先分配的账号进入系统中,在首页可查看农场局域环境参数、待办任务等,在任务页面中可以查看未开始、进行中、已结束三种状态下的作业任务,在作业页面中可查看农机作业轨迹、作业参数等信息,在保证作业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

4结论

农机作业质量监测系统支持对拖拉机、插秧机、植保机、收割机等多类型农机进行作业监测,具有定位、轨迹查询、耕深监测、面积测算等功能。能够满足不同作物连续作业要求,符合农业生产要求。但其作业监测内容需进一步完善,加强系统适用场景。

参考文献

[1]孟志军,尹彦鑫,罗长海,等.农机深松作业远程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农业工程技术,2018(18).

[2]方浩.基于GPS的农机作业面积与轨迹监测管理系统[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

[3]王海彬,李光林.小型收割机作业信息监测系统研制[J].农机化研究,2013(11).

[4]安鹤峰.农机作业远程监测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8,(1):47-49.

[5]冯小川,彭宾,陈华,等.农机作业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现代农业装备,2020,(2).

农机作业范文篇7

关键词农机;农艺;结合;耕播作业;要求;对策

1农机与农艺的关系

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是指为了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是二者结合的目标。农艺的深层涵义是生物学理论与实践,农机的内涵式机械学原理与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机械为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的特殊生产工具,不仅代表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具有特殊的不可代表的作用[1-2]。因为农业机械或农业机械化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农业科技的转化或物体,是先进的农业科技的载体,也是实现先进的农业技术的手段。总之,任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先进农艺技术,都要以与之相配套的农业机械为载体,才能实现大面积推广,才能使农艺技术发挥最大的效能。如化肥集中深施,在出现了化肥深施机、化肥犁、分层施肥播种机等农业机械后,才得到规范化实施;如果没有这些机械,化肥深施也就只能是理论上的可能而不能形成规模。又如长效农业技术深翻,不借助于机引犁和与之相配套的拖拉机,人、畜力很难使之大面积推广。类似的例子很多,也已经得到了农民和农业技术部门的认可。当然,农业机械或农机化不是万能的,它只是工具和手段,只有负载相应的农艺技术,尊重生物科学技术,它才有生命力,才能得到发展,并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

2机械播种中的农艺要求

2.1播种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播深、行距、各行一致性及种子行间分布等基本要求的合理性是评价播种质量的主要指标。作物不同对播深的要求也不同,小麦、青稞等麦禾类作物以3~5cm为宜,最深不能超过7cm,采用分层施肥机播种,播深以播后未耱地表稍见浮种为佳,过深或过浅都不利于出苗。同时还要考虑土壤墒情,如果土壤墒情较好或播前灌溉或播后立即灌溉,以3~4cm为宜;反之,则为5cm左右。播种结合进行施肥的,施肥深度为8~15cm,确保种肥深度差大于5cm,以防烧苗。油籽条播播深不超过3cm,切忌过深。蚕豆点播,播深要求为5~10cm,播种行距影响因素较多。川水地区为高产区,特别是小麦、蚕豆株高较高,要求通风透光良好。在机播小麦时,行距15~20cm为好,点播蚕豆行距以20~40cm为好,浅脑山地区行距应较川水小,要求为13~18cm,如果采用宽窄行播种或沟播,宽行不超过25cm。青稞分蘖力较强,行距可适调至15~18cm;油菜条播行距应25~35cm,如果采用基本行距为13~18cm的播种机,应实行隔行条播。田间管理应根据各品种要求的基本株数进行移苗或间苗处理,要求播种机每个排种器的播种量一致,各行差异不超过5%。目前麦类作物大部分采用外槽轮或排种器,行间脉冲现象较明显,播种时其行驶速度控制在8km/h左右,不宜过快。

2.2播种量符合农艺要求,施肥满足作物需求

播种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品种特性、土地状况和地理环境等,其确定主要通过以地定产、以产定苗、以苗定种,即根据确定的目标产量推算播种量。在新机具推广中,品种选择以当地当家品种为宜,不能盲目使用新引进品种或品系,以免造成不良后果。种子质量要求不低于三级良种标准,即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均保持在93%以上。底肥要根据土地肥力条件即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作物目标产量的需求,采用平衡施肥技术。实际操作中,对麦禾类作物及油菜的氮磷比例确定为1.0∶0.7为宜。追肥在推广分层施肥、沟播等机械时,原则上是施足底肥,轻施追肥,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作物长势,适当追施氨、钾等肥,可得到较满意的效果。

3机耕作业中的农艺要求

3.1耕地质量符合农艺要求

土壤松碎性、土垡翻转性及根深合理性是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耕地作物机械推广中,作业机具技术参数要根据其类型确定。铧式犁作业,碎土性能要求越高,则翻转效果会越差;而翻转性能越好,则碎土性能就越差,必须因地制宜进行选择。一般正常的耕地作业要求翻转性能较好、碎土性较差,以土壤不僵硬为宜,做到翻垡良好、覆盖严密,以促进作物残茬腐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防治病虫草害。旋耕机具和耙犁机具较铧式犁,碎土性和混合土壤性能表现较佳,一般在播前旋耕施肥或耙犁施肥和播前整地中应用较多。手扶拖拉机旋耕整地时,耕深要超过10cm,将驱动轮轮距调至最小(96cm),以防驱动轮轮距宽于旋耕机作业幅而压实土壤,导致耕地质量不能满足农艺要求。

3.2耕深的选定原则

耕深对作业质量、作业成本和作业效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必须合理选择。一是根据作物种类不同进行选择。种植须根、根系作物如小麦,要加深至18~22cm,但种植重茬小麦,加深达22cm以上,种植直根系作物,应适当加深,耕深在22cm以上或配用深送铲,松土深度达到24~27cm为宜。如采用秋施有机肥技术,则耕深应控制在18cm以内,以便施肥在15cm左右耕层内均匀混合而发挥较大肥效,如过深易造成肥料沉淀而使作物长期缺肥,后期秃长。二是根据土壤特性进行选择。土层较厚、土质较好的地块耕深宜深,可以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但长年浅耕的地块,最好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逐年加深,不宜在一年加深,以免底层死土上翻过厚而导致减产。土层较薄的地块耕深不可过深,以免翻透土层后导致漏水漏肥。盐碱地要因地制宜选定耕深,底层盐碱地适宜耕浅,表层盐碱地适宜耕深。三是根据特殊要求进行选择。要达到防治病虫草害的效果,则耕深要超过24cm;要对土壤进行药剂处理时,按其特殊要求确定耕深。

农机作业范文篇8

关键词:农机作业;土壤压实;解决途径

耕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如果耕地土壤压实,就会影响农作物产量以及质量,给广大农民带来经济损失。尤其在近年来,农机作业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作业模式,在给农业生产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土壤压实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有效解决土壤压实问题、提高土壤活性、将由土壤压实导致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点,是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1土壤压实对农业耕地产生的危害

1.1养分流失严重,水分吸收缓慢。土壤的基本成分主要包括空气、水、有机物以及各种矿物质,其中矿物质含量占基本成分的45%、水分占38%、空气占12%、有机质占5%,如果出现土壤压实情况,土壤内部的基本成分比例将严重失调,当土壤颗粒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将大幅缩减,原本为矿物质、水分、有机质提供的空间被土壤颗粒占用,使其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下降,而营养成分也会大量流失。此外,当土壤密实度增加后,土壤颗粒吸附水分的能力大幅降低,外部降水以及地表水无法渗入到有机质的土层当中,造成土壤内部严重缺失水分,而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水分以及营养物质的供应链断裂,造成农作物生长缓慢,严重时还会导致农作物死亡。1.2影响作物生长高度,根系深处生长受限。土壤压实后,土壤颗粒间的密实度增加,如果使用的农业机具本身的荷载量较大,加之频繁地进行碾压,使土壤密实度达到峰值,就会严重影响水分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必须具有充足的水分与营养物质的供应,否则,农作物的根系、茎叶、果穗就会出现营养失衡现象,表现出生长缓慢的病态。另外,一般利用农业机具进行生产作业时,往往耕地的表层土壤出现压实情况,而底部土壤的蓬松度变化区间较小,这就导致农作物根系在表层压实土壤中逐渐变粗,而纵向扎入土壤的根系则较为细小纤弱,使整个植株吸收营养成分不均衡,抑制了作物的生长高度,同时,果穗的饱满度也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1.3微生物菌群失衡,寄居物环境恶化。土壤中的微生物以及大量的寄居生物需要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氧气以及有机质才能存活,但是,当土壤压实后,土层间的空隙减少,像蚯蚓等寄居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如果长时间处于密实度峰值,将会造成寄居生物死亡,而土壤的活性物质以及有益微生物菌群将失去天然的生存空间,严重影响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2解决土壤压实问题的有效策略

2.1合理利用机械设备,减少农机进地次数。目前,最为直接有效的解决土壤压实问题的方法是利用机械设备对耕地的表层土壤进行浅松作业,这种作业方式主要是利用圆盘耙等整地工具对土壤表层进行浅翻浅松,不但能够改变当前表层土壤性状,而且起到平整耕地、减少耕种范围内杂草的目的。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机械化深松作业,这种作业方式能够解决底层土壤密实度高的问题,进而使土壤吸收水分的能力得到有效缓解。但是,浅松与深松都需要大型作业机械的介入,如果频繁作业,耕地土壤就极易产生二次压实问题,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农民在疏松土壤过程中,尽量减少作业机械的进地次数,严格控制好机械疏松频率。2.2使用新型农机,创新作业模式。目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多数地区仍采用前驱农业机械开展作业活动,这就造成了70%的荷载量完全集中在机械后轮,作业机械将始终处于重量失衡状态,进而增加了土壤压实度。针对这种情况,广大农民在选择农业机械时,尽量以四驱农机为主,这样荷载量由前后轮均衡分摊,对土壤施加的压力也会呈现出均匀分布态势,土壤压实度也会大幅降低。此外,为了减少单一类型农业机械的进地次数,缓解土壤的压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采取多功能联合农机作业的方式,其能够均匀传递农业机械对土壤的荷载量,同时,能够充分发挥一机多用的实效性,出现一种联合农机取代多种农机同时作业的局面。比如较为常见的联合农业机械包括联合整地机、免耕播种机、联合收获机等,这些多功能农业机械的大面积推广使用,将有效减少农业机械进地次数,从源头解决了土壤压实问题。2.3调整耕种模式,优化作业流程。由于农业机械化作业将对耕地土壤频繁造成扰动,这就使得土壤中的团粒结构比例严重下降,无形当中破坏了土壤的保水性与透气性,造成土壤内部水分大量流失,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负面影响。为了有效避免情况发生,在耕种过程中,应当尽量采取少耕的作业模式,减少农业机械的进地次数,使土壤中的团粒结构免遭破坏。而且,地表残留的农作物残茬也会对团粒结构产生防护作用,既增加了土壤的蓄水与保水能力,同时也避免了土壤营养成分的流失。另外,在耕种作业时,种植户应当准确判断土壤的含水率,当土壤含水率过高时,采用农业机械作业,会加剧土壤压实度的升高。因此,应在土壤含水率较低情况下进行耕种作业。如果受到节气的影响必须进行耕种作业时,种植户可以通过增大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的方法,以分散农业机械对土壤的荷载量,可以有效缓解耕地土壤的压力。

农机作业范文篇9

1.1道路运输的农用车辆

主要有拖拉机(手扶、小四轮及大中型拖拉机)和三轮、四轮农用运输车。农机管理部门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法》(以下简称《培训法》),对这部分车辆和驾驶员实施安全管理。拖拉机的转向性、制动性和稳定性较其他车辆差、噪声大、易疲劳、运输安全系数低,其在从事道路运输过程中较其他车辆更易发生事故。为此,在国家制定的交通、农机管理法规中,均对拖拉机载人做了禁止和限制性规定。但在我国广大农村,由于交通不便,一些群众为了一时方便,搭乘拖拉机的行为时有发生,而重特大农机事故中,大多数都与拖拉机载人有关,这样的事故案例屡见不鲜。另外,超载运输也是造成农机交通事故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超载易导致方向失控、制动失灵、在爬坡时车辆易向后滑,极易发生事故。

1.2农田作业(包括农副产品加工)的农机

农田作业的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往往容易被忽视。人们往往认为农田作业环境简单,会操作就行,不会发生事故,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从事农田作业的机械与从事道路运输的车辆相比,虽然相对发生事故的机率较低,但前者的数量远远大于后者(前者是后者的十几倍),且作业有一定季节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依然较大,如我县每年有近百起农机农田事故。因此,对出事农田作业的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同样不能放松。

2农机作业生产管理措施

2.1培养一支驾驶操作技术过硬、法规意识强的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队伍

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按照《条例》和《培训法》的要求,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业务知识和驾驶操作技能培训,严把考核、发证与年审关,并定期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驾驶操作人员,使他们能够在农机化作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为农机安全生产作出应有贡献。

2.2要大力宣传,全民动员,营造人人共同遵守《条例》的良好氛围

对农民朋友还应该加强农机作业常识宣传,使他们能够知道农机安全常识,了解农机安全常识,在生产中遵守安全规章,以便消除因第三者过失造成的农机事故。无论是农机交通事故还是农田作业事故,第三者的过失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道路交通事故更是如此。为此,《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行人、乘车人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活动有关的人员,都必须遵守本条例。”从上述规定可知,《条例》既要求机动车驾驶员遵守,也要求每个公民遵守。对于农机从事农田作业,凡是参于作业人员和周围其他人员,都必须遵守农机作业规章,确保生产。

2.3督促机主按时参加农机年检,并进行定期检查与保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可能存在事故隐患的零部件及时进行更换,保证农机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要求驾驶操作人员养成作业前检查农机技术状况,特别是对影响作业安全的零部件检查的良好习惯,从而在农机本身的技术状况方面保证作业安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2.4充分发挥农机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农机违章作业的监督检查力度

监督检查是农机监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加强农具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落实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遵守《条例》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力保障。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应经常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农机交通安全进行检查,特别是对乡村道路农机交通安全的检查。目前,乡村道路的交通安全是一个盲区,交通管理职能部门把监管和整治的主要精力放在交通流量大的国道、省道、县道及城镇街道等交通要道上,无暇顾及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加之有些农用机动车主的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安全意识差,他们趁有关部门疏于管理之机从事违章运输,于是无证行驶、违章载客、超载、人货混装等违章现象泛滥;加之乡村道路的路况环境使农机使运输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另外,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还应在农忙季节,集中精力对农机农田作业进行监管,全方位保证农机安全生产。

2.5农机作业监理部门应依照《条例》规定,本着以责论处的原则,处理农机事故

农机作业范文篇10

1钟山县农机发展现状

钟山县第1个农业机械化服务合作社——石龙镇农机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7月17日挂牌成立,这是一个由农机户出资联办,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以实现共同发展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成立时拥有各类机械18台,技术员12人,其中大型联合收割机2台,中型联合收割机2台,小型联合收割机1台,插秧机2台,微型耕整机7台,微型手扶拖拉机4台。经过几年精心运营,目前已拥有社员32人,联合收割机、机动插秧机、多功能拖拉机,农副产品加工、植保等机具47台(套),农机资产原值72.4万元。这是钟山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到目前全县共组建8个合作社,注册资金438.1万元,机具115台,成员85人,可以为农户提供机犁耙、机插秧、机收等农机作业“一条龙”服务。

2农机安全作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机保有量的增加,安全事故也随之上升,安全监管难度加大。2009年8月19日上午,一农民在自家责任田用耕整机犁田时,因操作不当,小腿被犁刀刺中伤及骨头,几经治疗没法治愈后截肢,造成残废。除田间作业安全事故外,拖拉机在乡村道路事故亦频发,严重危害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农机作业安全,以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发展。

3影响因素

一是机具性能达不到安全作业要求。一些拖拉机机手不懂、不注重维护保养机器,“带病”作业;有的使用报废车、非法改装车、拼装车,机车操作性能差、安全性无保障,导致肇事逃逸案件时有发生。二是拖拉机当作“土班车”搭乘。现在拖拉机不仅是农村的主要运输工具,许多农民还把其当作“土班车”搭乘。尤其是集市日、节假日,运输物品、买卖货物、走亲访友,致使大量的拖拉机涌上道路,影响了道路交通秩序,农机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三是农机手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法制意识淡薄。据了解,在册登记的农机驾驶员,大部分是初中以下文化,文化水平底。有的机手不懂农机的构造、工作原理、操作技术,不懂维修保养和安全生产知识;有的连简单的故障都不会排除,操作技术生疏,缺乏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有的驾驶员无交通安全意识、法规观意识淡薄,行驶随意性大,无证驾驶、无牌行驶等问题突出;有的违法载人,一辆拖拉机载几个人甚至十几人的现象司空见惯,全国范围内拖拉机载人引发群死群伤的特大恶性事故时有报道。四是驾驶操作水平低。一些新驾驶员不认真参加学习培训,导致缺乏理论知识、操作不熟练,或根本不具备驾驶资格和驾驶能力。

4对策

4.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事实证明,农机驾操人员违法违章驾驶、操作农业机械,存在农机安全隐患,发生农机事故,很大程度是因为农机驾操人员安全意识差所造成的。要结合农时季节,对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学习农机安全操作技术、农机安全作业常识,以及有关农机管理和道路交通法规,分析农机事故典型案例,提高农机手学法守法意识,防范农机事故发生。要组织好农机安全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乡村宣传栏、悬挂条幅等宣传工具,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果,提高广大农机手的安全意识。

4.2保证农机培训质量

拖拉机驾驶培训及考试部门要对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培训,使其真正掌握农机构造的原理、维护保养、故障排除及安全驾驶操作知识,从而提高其理论水平和驾驶操作本领。确保培训质量,严把培训考试和驾驶考试质量关。

4.3加大农机执法力度

各地农机监理机关要建立执法监控责任制,集中精力研究解决农机安全监理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主动与交警、乡镇派出所、交通等部门密切合作,进行联合安全检查,重点检查无牌无证行驶、无证驾驶、违章载人、酒后驾驶等直接危及安全生产的行为。除了组织开展定期的安全检查外,还应成立专门的安全检查小组,巡回在乡村道路、田间场院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监管,及时纠正和处理违章现象和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中。

4.4在监管工作中做到“三带”

一是带感情。农机监理员深入乡村和田间地角,带着感情与农机手打成一片、和农民交朋友,做农机手的知心人、贴心人,多办实事。二是带责任。让农机手认识到安全出效益,明白安全是致富之本、事故是败家之源的道理,避免“十年致富奔小康,一场事故全泡汤”的悲剧发生,做到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三是带技能。农机监理员要有过硬的技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为机手排忧解难,确保农机“高效、优质、低耗、安全”作业。

4.5扎实抓好农机年检审工作

抓好年检审,既提高机车技术状态,又能消除事故隐患。因此,各级农机监理机关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大力度。一是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和主管局的领导,协调好有关部门的关系,确保年检审工作的顺利完成;二是确定以服务为切入点,认真开展拖拉机安全二保检测服务;三是对有机户提供各种免费维修服务,实现从“要我参检”,到“我要参检”的转变,提高拖拉机年检率。

4.6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目前,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越来越严峻。靠农机系统的现有专职监理员和兼职监理员去开展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显得力量单薄。这就需要各级农机主管部门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争取各地党政府领导的支持,努力把农机安全生产这一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争取地方政府为农机部门发通告、发文件,为农机开展安全生产监督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