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定义十篇

时间:2024-04-03 18:19:26

校外培训定义

校外培训定义篇1

(一)建好三个基地,坚持质量立校。

1.建好党的人才培训基地,努力提升办学质量。为了更好地发挥党的理论武装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我们突出工作重点,办好各类培训班次。一是精心打造主体班。今年举办“第十四期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培训班”、“‘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第一期专题培训班”、“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新录用人员、大学生村官及村后备干部培训班”、“市第十三期局级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4个,培训人数229人,培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二是大力抓好短训班。举办了“全市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专题轮训班”、“市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倍增计划推进提高班”、“全市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学员1191人。三是开办各类部门班。先后举办“市司法系统春训整训班”、“市移民干部培训班”、“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班”、“矿山安全培训班”、“危化培训班”、“烟草系统通讯员培训班”、“全市企事业、乡镇、村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班”、“市2013年人口计生信息化岗位练兵培训班”、“市公安局教官业务技能培训班”等各类班次10个,培训955人。四是举办各类外训班。举办“市非公党建干部培训班”、“市组工干部培训班”、“市党政干部培训班”等外训班次3个,参训人数92人。

2.建好党的思想政治宣传基地,竭力提高教学质量。一年来,我校积极作为,狠抓传教,发挥了凝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作用。一是继续办好“两江讲坛”。举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岗位绩效考核努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等专题讲座3个,1300人参学。通过培训大课堂这一形式,掀起全市干部理论学习的高潮,充分发挥了引领干部思想的“导航员”作用。二是积极开展送理论到基层。一年来,教师到各乡镇及市直机关、企业等单位开展理论宣讲45场次,受众4200人。三是扎实抓好课堂宣讲。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的“主心骨”,科学拟定教学计划,扎实抓好课堂宣讲,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思想,教育学员,把学员在党校的学习过程变成统一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助推器”作用。

3.建好党的理论研究基地,大力提高科研质量。一年来,我们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学校6名教师被聘为全市十宣讲团成员,宣讲报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获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第四届“神农杯”优秀基层宣讲报告三等奖。教师撰写的调研论文《市城郊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获调研课题二等奖。与青干班学员共同合作形成的《土老憨品牌创建的启示与思考》获一等奖。指导主体班学员完成的《加快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关于提高全市居民收入有效途径的思考》等调研文章在《通讯》登载。

(二)狠抓三大工程,实施品牌兴校。

为了不断推进管理科学化、设施现代化、成果精品化,我们狠抓“迎创达标工程”、“党代会报告进课堂”工程、“文化铸校工程”,实施“品牌兴校”战略。

1.推进迎创达标工程,打造党校功能品牌。一是积极争取市委政府重视和支持。今年8月,为确保党校考核评估顺利通过省委组织部的验收,市委常委会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党校工作。一是进一步理顺了管理机构及管理体制。在党校加挂“市社会主义学校”牌子,明确了行政学校、社会主义学校领导班子。二是统筹了培训资源。将人社局负责的全市干部自主选学、公务员培训统筹归口市行政学校,将统战部负责的非党干部、高层次人才培训统筹归口市行政学校及社会主义学校,从而使党校、行政学校、社会主义学校的职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三是保障了培训经费和业务经费。目前,学校正按照考评细则和迎检工作方案的要求,组成工作专班,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完善规范相关制度,制作专题汇报片,形成综合汇报材料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我校的《有序准备扎实推进党校考评迎检工作》汇报材料在省委党校《工作通讯》2013第5期(总第136期)上发表。

2.推进“党代会报告进课堂”工程,打造党校培训品牌。实施“党代会报告进课堂”工程,以“市情为基础,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培训上水平”为指导思想,大力实施教学科研一体化,推动教研相长,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围绕我市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工业发展“先导工程”、现代农业“精品工程”、第三产业“升级工程”等,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提炼,编写本土特色教材,进行深层次课程开发,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精品课”和今年主体班次的“当家课”,如《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立足工业强市建设五个》、《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等课程在上级党校、主体班和对外培训中进行多次宣讲,打出了我校培训的教学品牌,为把我校办成区域性党校和省内外培训基地奠定了基础。

3.推进“文化铸校工程”,打造党校特色品牌。为了加快党校发展,我们以内涵求品位,以有为创有位,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增强文化内涵。一年来,我们坚持“党校姓党”的办学宗旨,根据我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凝炼和培育了“忠诚、求是、融和、创新”的党校精神,设计了学校标识,以“严谨笃学、求真务实”为教风,以“明德修身、勤奋致远”为学风,从而形成了党校特色的共同价值观,并成为党校人共同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二是建设文化长廊。投资3万余元,利用大楼门厅、走道、楼梯等空间,系统建设了党校的历史沿革、领导关怀、干部培训、教学科研、荣誉展示、廉政文化、文明创建等文化长廊。

二、2014年的工作思路

1、抓好各类培训工作。全面完成市委组织部确定的主体班次培训任务;积极配合做好相关部门的短期培训工作;围绕全市工作重点,抓好外训班;充分利用党校资源,积极拓展对外办班,全方位挖掘成功经验,成为对外宣传的主阵地;继续办好三峡大学成教院函授学历班

2、加强校外理论宣传。积极参与全市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讲活动,鼓励支持教师到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进行理论讲座,全年宣讲达到50场次以上。

3、大力开展市情调研。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教师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文章,并形成教学案例进入课堂教学。全年组织教师到基层调研的时间不少于30天。

4、大力开展理论研究。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和研究,全年教师发表文章或获奖论文10篇以上。

5、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开展集体备课、评教评学、专题评审等活动。每个教师全年新备教学专题不少于2个,并在评审通过后进课堂;参加教研活动不少于5次,教师间相互听课不少于7节次。通过教学研究,形成好的教学方法。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远程教学的利用,安排教师到上级党校进修学习不少于5人次,同时,不定期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开阔视野。继续抓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培养在社会上有影响,能纳入上级党校师资库的名师。

校外培训定义篇2

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校、干部学院等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党校作为各级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肩负特殊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各级党校尤其是县级党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上正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何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强化县级党校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为县级党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县级党校同样“姓党名校”,必须遵循党校办学以马克思主义教育为主课的系列规定

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党校历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课”,这是党校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党校区别于其他学校教育的重要特点和最大优势。

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党校的出发点就是“设立党校有系统地教育党员”,“以增进党员对于主义的深切认识”。延安时期,在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如果我们党有100个至200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在会上详细阐述党校教育的方针,即“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特别着重于马列主义的革命精神与方法的教育,着重于拿实际问题说明马列主义的原理。”新中国成立前夕,1948年7月,党中央为着适应时展的迫切需要,决定成立高级党校,其名称就叫“马列学院”。

建国后“”前,党校教育逐步正常化,陆续成立了中级党校、初级党校,以承担更加面广量大的党员干部教育培任务,其基本的教育内容仍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束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校教育迅速正规化。1979年12月,在第一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纪要》中,明确了党校的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业务知识重新武装干部…”1983年4月,在第二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作出的《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中明确:“党校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思想基本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和必要的现代科学知识、业务知识武装党的干部,…”20世纪90年代,同志到全国党校校长座谈会上所做的重要讲话和随后由党中央发出的《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通知》中都明确指出:“党校在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1994年3月,全国第三次党校工作会议召开,在党中央随后下发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工作的意见》中对深化教学改革提出要求:“…逐步形成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针对新的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辅之以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种新知识的教学格局。”

1995年9月,我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个党校教育方面的法规性文件《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颁布,自此,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要求不断提高。2000年,党中央下发了《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2008年10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会议之前,中央正式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会上同志亲自报告;2010年6月17日,中办、国办联合发出《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2013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上述各类文件都反复重申党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党校教育培训中的主课地位。

综上可见,县级党校作为党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遵循党和国家对党校工作几十年一贯的要求,其中,在教育培训的内容上,必须保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主课”,且放到首要位置予以加强。为此,2014年6月,江苏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联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办学的通知》中进一步要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培训,帮助干部掌握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立场观点方法…以理论武装、党性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重点的主班次培训占年度办班数60%以上,教学时间占50%以上。

二、县级党校地位特殊而现状堪忧,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刻不容缓

1、县级党校培训对象面广量大,教育培训任务艰巨

根据党和国家对党校工作一系列文件中对党校办学体制的相关安排,到目前为止,县级党校承担着副乡科级领导干部、中青年后备干部、基层公务员、基层党员干部、县级部门、乡镇内设机构负责人的教育培训任务。而据统计,仅就公务员队伍而言,全国科级以下公务员就占总人数的60%,加上非公务员的基层其他干部如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员干部,县级党校的培训对象数量十分庞大。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各农村县市的公务员队伍平均约在3500――4000人,加上非公务员培训对象,农村县级党校的培训对象平均应在4000――5000人。这么一支队伍,直接面向奋战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数以亿记的最基层主力军,面向千千万万家最广大人民群众,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需要通过他们去把握、解释、宣传、贯彻、执行,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理论水平、政策法规知识素养、道德水准、工作作风与工作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方法等等,直接关系到他们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基层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县级党校(行政学校)直接服务于基层这支队伍建设,使命重大,任务艰巨。

2、县级党校位居基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力量薄弱

县级党校从办学必备的硬件设施、队伍结构、师资数量、结构与质量、经费投入等等各个方面,相对于上级党校都显得十分薄弱。据对省内部分县(区)委党校的了解,少数县(市)党校由于各方面原因,有的有牌无校,有的与县(市)接待中心“资源共享”,没有食宿条件;部分地级市的区未设立党校实体。不少县级党校由于历史原因,队伍结构严重比例失调,行政后勤人员与师资人员不相上下,甚至前者大于后者;师资人员数量一般仅在10人左右,其中还包括相当比例的兼职教师。师资队伍中,年龄严重老化,50岁以下至30岁之间出现巨大“断层”,一些原来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研究的老教师纷纷退休,所缺岗位无人接替;由于人数偏少,加上专业结构失衡,很难像上级党校那样细分专业学科,导致县级党校教师的“万精油”现象,很难胜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任务。

3、县级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缺课”严重,需要下大气力补课

由于上述各方面原因,长期以来,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欠账太多。表现为:绝大部分培训班不排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少数专题轮训班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专题轮训班因为上级有要求,花半天时间,搞一个专题讲座了事;绝大多数综合性班次虽能兼顾政治理论,但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形式上也多以单个讲座的形式出现,有计划地、系统地、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培训极少;不少干部与党员对参加教育培训不以为然,,对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培训学习更觉得枯燥空洞,采取应付的态度……教育培训的缺位或缺乏实效性,不能不说是导致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缺失的原因之一。因此,县级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已经到了需要下大气力补课的时候了,而且这种补课刻不容缓。

三、加强县级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策建议

1、广泛呼吁,提高对县级党校及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视程度

现有w制下,某种意义上讲,县级党校办学的各个方面取决于县级党委及其组织、人社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程度,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工作,进而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培训,需要赢得各级党委及其组织、人社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为此,上级党校要切实担负起对县级党校的领导和指导责任,尤其是省委党校的领导和知名教授,要充分发挥其地位优势和学术影响力,多为县级党校进言,从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方法上向省委及其组织、人社部门多提合理化建议,以引起省委有关领导的重视,进而从制度上保证县级党校的健康发展,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党校教育培训中的“主课”地位。县级党校自身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常务副校长要想方设法争得“大校长”的重视和支持。当前,要抓住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委党校、省行政学校联合发文规范县级党校办学这次难得的机遇,认真组织学习,拿出贯彻文件精神的具体方案,“倒逼”县级党委及其组织、人社部门,严格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并将文件精神贯彻到县级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制定的年度计划中去。常务副校长要充分发挥县级干部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的有利身份,在每年的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讨论制定过程中,严肃认真的进行宣传、解释和提醒,在班次设置、培训时长、培训内容方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坚持规范办学。

加强县级党校阵地建设,奠定县级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础

加强县级党校建设,必须首先解决对县级党校体制改革的取向问题。该问题源于中共中央办公厅《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关于深化市、县党校办学体制改革有关表述,如“可把县级党校作为市(地)级党校的分校”、“市(地)属区级党校(行政学校)或不具备条件的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可精简重组,其培训任务由相应市(地)党校(行政学院)承担”。应当承认,《纲要》出台后,县级党校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不少地方部分领导甚至是主要领导对县级党校的办学产生了疑虑和动摇,直接导致少数县(区)级党校丧失阵地,地位与职能遭到削弱。须知,《纲要》中有关改革举措不但有实施的前提,而且,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市(地)党校与县级党校争夺资源的产物。实践表明,县级党校作为基层党校,其培训对象面广量大,如果真正把县级党校的培训任务全部并入市(地)党校,市(地)党校根本无法完成。为此,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拨乱反正。2012年,江苏省委专门召开全省县级党校工作会议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党校工作的意见》;2014年6月,江苏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联合下发的苏组通[2014]31号文《关于进一步规范县级党校(行政学院)办学的通知》中,重申了“省委高度重视县级党校建设”、“…充分发挥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在基层干部、党员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党中央及各级党委对县级党校的重要作用认识会越来越趋于一致,县级党校的职能只会越来越得到强化而不会遭到削弱。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县级党校的阵地建设、硬件设施建设、现代化教学必备的技术装备、技术人员的建设。只有这样,县级党校的办学才能理直气壮,县级党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会与时俱进。

3、加强县级党校师资队伍建设,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提供必要的主体力量

(1)立足校内。一要抓紧解决师资严重不足、老化、断层等问题,抓紧引进新鲜力量进入党校。针对干部队伍素质越来越高、教育培训需求越来越高的实际,要大力引进高层次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有意识挖掘高校相关专业的成熟师资到党校、适当整合县域内有一定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和有一定理论功底与研究功底的领导同志到党校任教。为此,必须在工作生活条件、薪酬待遇、晋升激励等方面制定切实措施,保证各类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二要抓紧抓好校内现有专兼职教师的培养和锻炼。要明确学科分类,引导相关专业或专业接近的同志侧重专攻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教学工作。

(2)面向校外。注重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上级党校师资、高校师资与相关理论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本地部门领导、先进典型、社会贤人等,要注重积累、勤于联络,落实聘请。要整合县内外、市(地)内外、甚至省内外资源,形成大师资,形成师资库。

4、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提高县级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加强县级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解决好以下具体矛盾: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庞大性和系统性与县级党校的教育培训时间有限的矛盾;二是县级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全覆盖的要求与培训对象新老交替动态变化的矛盾;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抽象性、深刻性和教育培训对象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的矛盾。解决好这些矛盾十分不易。为此,要加强专题研究,抓好三个结合。

一是注重系统性与抓住重点相结合。为此必须做到科学分解、化整为零。科学分解,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总课题,分解成系列子课题或二级子课题,再将课题落实到人,实行团队协作,方有可能共同完成。化整为零,就是将一个个子课题,分若干次、用若干年时间,科学系统地做出安排,既体现系统全面又保证重点突出;既保证全员覆盖又体现班次特点。

二是长期坚持与周期交替相结合。长期坚持,就是始终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主课,并且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每前进一步,教育培训就要跟进一步;周期交替,就是要根据培训对象新老交替的特点,每隔几年,在完成上一个周期的教育培训任务以后,再开始新的周期,将上一轮未接受系统学习的对象纳入培训范围,进行又一个周期的基础培训。

三是传统教学与方法创新相结合。为保证学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必须保证传统的集中面授教学安排和规定任务的完成;为激发学员的学习自觉性和趣味性,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为此,必须加强“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研究。“教”的方面,要综合运用富有党校特色的分段式、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学”,要引导或倒逼学员做到学思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结合、静态学习与动态把握结合、集中学习与平时自我学习结合、课堂学习与网络或其他手段结合学习等。

5、多管齐下加强检查考核,为县级党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合力

一是省、市(地)组织人社部门要加强对口部门的逐级检查考核。如前所述,现行体制下,县级党校能否规范办学,取决于组织人事部门能否对照县级党校的办学规范实施干部与党员的教育培训。为此,必须强化逐级对应的管理和考核。要建立从计划到过程到年终考核的全过程考核检查机制,保证班次设置、时间安排、教学内容等的规范化。

二是省市(地)委党校要加强党校系统内的逐级考核。对党校办学计划、办学进度、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向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反映,及时沟通,协调解决。

校外培训定义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

一、校本培训的涵义及意义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主体,以教师所任职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全体教师为对象,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服务于学校和教师,与学校和教师实际紧密结合的一种继续教育活动。校本培训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对学校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校本培训注重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和教师教学中的经常性问题,根据学校和教师现实问题,自主确立校本培训的目标,选取适合需要的培训内容,选择适当的培训方式,使校本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校本培训是在教师任职学校进行培训,便于学校管理,使其具有在职性和在校性,避免了教师因外出培训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教师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进行了培训,节省了培训费用。再次,校本培训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培训成果直接应用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能促进教师个性发展,可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校本培训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具有教育的普遍性,也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其发展目标决定了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政治、道德素养,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组织能力,具有较强专业的知识、实践能力和实际经验,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手段,具有一定的教育管理、教学开发和创新能力。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校本培训内容主要由教学能力培训和教育管理能力两方面组成。其中,教学能力培训包含教学基本功、现代教学技术应用、新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培训等内容;教育管理能力包含心理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班主任工作方法等培训内容。

三、校本培训方式

校本培训既可以在学校的层面上进行,也可以在部门或教研组中进行,培训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报告讲座式

报告讲座式主要以专题报告、讲座的方式进行,它侧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些系统性、共同性和前瞻性问题,是校本培训最常见的形式。内容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职业技术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校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在培训时间上根据培训内容可长可短,可以是一、二小时的专题报告或是延续一个月的心理培训专题讲座。在培训师资上,有来源于国内理论界的权威专家或学者,企业的资深管理者或技师,学校的领导或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二)研究讨论式

研究讨论式通常以学校教研活动的形式开展,以部门或专业教研组为单位,以平时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或教师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中心,让参与者集中在一起对某个问题进行研讨,是校本培训中最常用、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在研究讨论式培训中,学校要针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和主要问题,提前确定研究讨论的主题,使参与者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就某个专题结合自身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情况展开研究和讨论,解决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

(三)资源共享式

资源共享式是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展培训的方式,具有可操作性强、成本低、效果好和教师的参与积极性高的特点。在资源共享式培训中,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开展:一是通过聘请企业专家、校内骨干教师利用校内的实训基地开展教学,起到传、帮、带作用;二是轮流选派专业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学习,使教师在校外实训基地能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专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三是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的专业操作技能比赛,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四)课题研究式

课题研究式是利用教师参加课题研究进行培训的方式。学校组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申报校级、市级、省级、部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以项目为载体对校本问题开展研究,通过课题的立项申报、组织实施、应用推广,使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不断完善,将教学和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五)独立自学式

独立自学式是由教师个体根据学校要求开展自主学习的方式。在教师独立自学式培训中,学校要让教师明确学习的目标、内容和要求,要求教师制定出较为严密、完善的自学计划,积极为教师自学提供条件,采用学校统一定时与教师自定时两种形式结合,使教师可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资源开展学习,在学习结束时对教师自学结果做科学、公正的评价,促使教师自觉、主动学习,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对校本培训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校本培训保障机制,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

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校本培训的重要作用,树立全员培训的观念,组建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和教师发展的需求,以及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全面切实可行的教师中长期培训计划,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和内部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将校本培训与教师的业务考核、职称评聘、年终评比等挂钩,依托网络平台为每个教师建立专业成长档案袋,记录教师个体校本培训档案以及各类获奖情况,以制度来保证培训顺利进行,促进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

校外培训定义篇4

摘要:社会主义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随着高校社会主义学院的逐渐成立,其依托高校的特点使得其在以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统一战线人士培训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研究探讨其独特优势,总结梳理发挥高校社会主义学院作用,加强教育培训的科学方法,对于加强高校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和统一战线人士教育培训都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学院 教育培训作用

高校是统一战线人士较为集中的领域,也是统战工作开展热烈,传统优良的阵地,多年来为党和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党外干部。切实发挥高校社会主义学院作用,在高校党外人士教育培训的第一站就打下坚实基础,对于进一步提升其代表性,向上级部门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具有着重要意义。

一、建设好高校社会主义学院,有利于高校统一战线人士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建设是加强统一战线人士建设的重要方面,抓好统一战线人士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统战部加强宣传引导,并协助各基层组织开展自我学习以外,也需要有一个专门的载体提供专业、及时和深入的学习教育,高校社会主义学院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作为一个培训派、无党派人士和统一战线其他方面代表人士以及统战工作干部和理论研究人才的专门的机构,高校社会主义学院具有强大的师资力量作为人才保障,同时依托高校内部的专业研究机构使得其具备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科研力量。其面向校内随时开班的灵活性使得在宣传党的最新方针政策方面能够确保即时性,其深厚的研究基础和强大的科研力量又确保了向学员们深入解读新世纪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的深入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为例,中央统战部做出“在统一战线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的部署后,具备自身社会主义学院的高校就可以与校内开展的其他学习活动紧密结合,与党校实现人才与资源共享,依托社会主义学院组织统一战线人士参加培训班,及时、高效地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传达给大家,同时结合传统的座谈、考察学习等方式,巩固教育培训效果,做到多方结合、互相促进。

二、建设好高校社会主义学院,有利于高校统一战线人士的参政能力的培养

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派和无党派人士所承担的神圣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也是发挥参政党作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统一战线各类优秀人才集中,代表性强,影响力大,切实提高其参政能力,发挥其参政作用,对内可以促进校内民主管理,对外可以推动地方建设,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中之重。参政能力的提高,需要经过思想的教育,意识的培养,积极性的调动,能力的训练以及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的综合培训,也需要专门的人力和科学的工作体系作为保障,社会主义学院无疑能够在统战工作者日常动员与协助之外,为提升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热情、提高其参政议政能力提供专业化与规范化的指导与培训。其培训内容的广泛性和包容性,授课模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主要面向本校人士的针对性都做够应对参政能力培训与提升的不同阶段的需要,同时其稳定的、制度化的机制能够保证培训的连续性和深入性,为校内统战人士参政模式的构建提供基础和保障。

三、建设好高校社会主义学院,有利于高校统一战线人士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针对派、无党派人士和统一战线其他方面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中,包括了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旨在不断提高他们的代表性。高校社会主义学院作为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教学体系构建方面都具有专业化的水平,可以针对培训对象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专业化教育培训。以社会主义学院为平台,就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内部的多方力量,吸纳其进入统战教育的领域。除了自身资源外,还可以延展其平台作用,联系其他社院并借助其力量开展针对性更强的教育培训活动,避免教育人才与内容的单一化,丰富办学模式与层次,为培训对象带来鲜活的学习体验和最新的专业知识,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以组织领导能力培训为例,为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针对统战成员组织领导能力的培训,不断融入了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交流技巧、个人自信心、心理素质、管理水平等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这就涉及了传播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高校内部的教师资源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就可以被吸纳入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学员们带来更专业的培训。

四、建设好高校社会主义学院,有利于高校统一战线人士的理论研究能力的加强

社会主义学院是推动统战理论研究开展的重要平台,统一战线各界人士也是统战理论研究的重要主体,建设好高校社会主义学院,深化其理论研究功能,也能够促进高校统一战线人士的理论研究能力的加强。依托高校的优势人才与智力资源,影响动员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参与到统战理论研究中来,鼓动他们的热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结合其特点以及学校发展建设的需要,多开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课题研究,丰富统战理论研究主体和内容,同时以理论研究的形式深化统一战线人士对统战理论、方针、政策的理解与领悟,通过以学促研,以研促学的双向互动达到教育、宣传和研究三面开花的良好效果。

鉴于高校社会主义学院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高校社会主义学院实际工作中必须立足高校自身特色,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1.坚持“三自”方针,突出引导作用。社会主义学院必须始终坚持其特有的教学原则,认真贯彻“三自”、“三不”的方针。将学员自我学习作为教育培训的主题,强化学院的引导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应引导学员进行身份转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鼓励其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2.搞好自身建设,突出基地作用。高校社会主义学院要发挥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方针政策宣传的基地作用,就必须搞好自身建设,规范教育模式,强化队伍建设,落实制度保障,实施科学管理,不断提升教育水平。

3.扩大对外联系,突出渠道作用。不断强化行动学习法的应用,针对高校统一战线人士特点灵活开展实践学习与考察活动,加强与兄弟院校社院、上级社院以及其他单位、部门的沟通联系,发挥渠道作用,为校内统一战线人士参与更广范围以及更多样化的学习培训提供机会。

参考文献:

[1]何从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学院的素质教学培训,增强派的代表性的一点思考[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

校外培训定义篇5

■ 宏观规划与微观设计兼顾,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机制

1.科学务实的管理机制

构建了层级式管理机制: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区长任组长,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由区教委主任任组长,教师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由各校校长任组长。

先后出台了《顺义区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顺义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科学分析教育发展形势基础上,提出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宏观部署了促进教育发展的十二项举措;区教委依据市、区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区域实际,出台了《顺义区中小学教师“十二五”继续教育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并细化干训、师训工作实施方案,实现了宏观规划清晰,微观工作具体。

2.以人为本的服务保障机制

整合行政、教研、科研、信息、师训和干训等多部门力量,逐步建成一支以专职教师为核心、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的培训师资队伍。

建立了区内学校—区外市外名校—国内高校—境外高校四级培训基地。

开办“月末大讲堂”、“名师大课堂”,或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作报告,或邀请区内外知名教师做课、研课,让广大教师在参与研讨中提升专业技能。开通远程培训网络,建设顺义学习网,破解教师工学矛盾的难题。

坚持财政预算的教育优先原则,保障教育投入。“十一五”期间,顺义教育总支出较“十五”增长30.83亿元,增长率111.46%。教育经费投入向农村学校倾斜。

■ “理论熏陶”与“实践磨砺”结合,强化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制

1.“区县主导,立足双赢”的高校联合培训机制

自2005年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签署联合培训协议以来,顺义区逐步形成了“区县主导,立足双赢”的高校联合培训机制。强化培训需求调研,保证培训针对性;完善培训方案论证,保证培训的科学性;实施培训效果动态全程质量监控,保证培训的实效性。中小学专任教师培训率、新教师培训率及班主任培训率均达到100%。

2.“关注梯次,覆盖全员”的骨干教师培训机制

按照北京市特级教师、区级首席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校级骨干教师5个层级,对骨干教师开展全员培训。组建了2期共34个名师工作室,实施“十、百、千”名师带动工程;举办“双导师制”骨干教师高研班,为成绩突出的市级骨干教师选聘1名高校专家作理论导师、1名特级教师作实践导师;以“一带三”方式开展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开办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研修班,开展骨干教师全员培训。实施农村骨干增量工程,实现校校都有骨干教师,而且保证了骨干教师梯次结构的合理性。

大规模组织教师深入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名校考察。选派中小学英语教师77人、中学理科教师23人分别赴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培训。与美国英语学会合作,聘请外教到顺义组建培训班10个。从2010年起,举办“牛栏山杯”全国课改名家论坛,举办“杨镇一中杯”全国新时期班主任高峰论坛,承办首届全国小学名师表彰会,为优秀教师搭建高端发展的平台。

3.“研训一体,赛训结合”的教师基本功培训机制

以“研训一体,赛训结合”为基本思路,开展教师基本功培训。每学期设定一个培训主题,以保证培训常规化;培训、竞赛、展示相结合,以激活参训动力;展示阶段全体学科教师观摩,专家现场点评,以保证培训的实效性。

■ 评选表彰与示范引领并重,形成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

借助评选表彰激发活力。每三年评选一次区级优秀校长、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园丁新星、骨干教师、“绿港杯”十佳班主任,实行任期制,任期为3年,期满后重新认定。对各级骨干教师实施奖励制度,在绩效工资中设骨干教师专项津贴。农村地区教师在区级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园丁新星评选时,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适当加大农村教师师德标兵、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表彰比例。对长期在农村地区从教,且贡献突出的干部教师给予奖励。

借助任务驱动,促进名师成长。通过教师基本功竞赛、名师大课堂、同课异构、异地授课,骨干教师支教,承担网络培训课程制作,参与教学丛书编写,参加重大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在促进骨干教师自身发展的同时搭建展示平台,使一批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

借助规范评价助推教师发展。要求部级骨干教师、区学科首席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做到“八有”:一有3年自主发展计划;二有1~3名培养对象;三有至少1项自主承担的教科研课题;四有区级以上的研究课、示范课或专题学术讲座;五有研究室或工作室;六有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成果;七有论著成果;八有网页展示。优秀校长、市级骨干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十佳班主任至少完成“五有”目标;区园丁新星、区级骨干等至少完成“四有”目标。各级各类骨干完成以上目标是下一届参评的必要条件之一。

■ 人事改革与课程改革共进,探索教师专业持续发展机制

1.以联盟为基础的人才资源共享机制

我区“城乡联动”教育改革主要方式是“以高中校带动义务教育学校、以城区学校带动农村地区学校、以规范达标学校带动相对薄弱校”,全区成立以牛栏山一中、顺义一中和杨镇一中3所高中示范校为龙头,以城区优质中小学为骨干的3个城乡教育联盟,在联盟内分别成立高中、初中、小学3个学校组团,全区形成基础教育9大学校组团,每个组团大致有8~12所学校。9大学校组团的建立,成为开展集中研修、联合教研、合作交流、分类指导的纽带,克服了以往各校单打独斗、教师单科单岗的个体化发展的弊端,可以通过考察学习、举办论坛等形式,开拓思路、提高水平、总结经验、分享成果,积极关注兄弟校、追求盟团协作下的整体化发展,实现课改成果的充分交流和共享共生。

校外培训定义篇6

【关键词】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培训需求;培训实效性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党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以及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因此,党校作为承载培养高素质干部的主阵地,必须主动适应发展中的形势、变化中的外部环境和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探索党校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

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统领,把握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需求

党的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党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新任务,对各级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基层党校,肩负着培训广大基层干部的光荣使命,责任重大,必须顺应新的形势,不断求新求变,依据基层干部特点,立足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努力在常讲常新上下功夫,把新的思想、新的政策、新的观念有效地传递给基层领导干部。

一是要解决“组织需求”为前提,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党和国家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就是“组织需求”的主要构成,党性教育是党和国家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党校教育的重要内容。2012年中央党校校长同志在全国党校校长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体现党校姓党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三个适应、三个促进”,即适应党和国家大局的要求,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落实;适应党的干部教育和理论武装的要求,促进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要求,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坚持党校姓党不仅是要严格遵守的党的政治纪律,而且也是党校人应肩负的神圣职责与庄严使命。党校姓党是党校办学的根本原则,无论什么时候、不管形势和任务怎样变化,都必须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因此,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党校教育全过程,是党校教学内容设计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坚持党校姓党,就是要自觉地将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结合到党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着眼于培养对党对人民事业忠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通过党校培训,既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党的各项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学深吃透,把我们党绘就的新时期改革发展宏伟蓝图渗透到每个党员干部心灵,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水平,也要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帮助学员及时、准确地把握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使之成为政治上靠得住、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建设小康社会的领路人。

其次要结合岗位需求,提高干部业务素质。“岗位需求”主要是指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基层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党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担着不同的使命和任务,这就必然地对完成这些使命和任务的各级干部提出相应的素质和能力方面要求。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2020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各级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新挑战,各级领导干部在带领广大群众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奋斗过程中,必须具备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本领,必须具有开拓创新履行岗位职责的真功夫。因此,到党校参加培训的领导干部一般都希望党校教学能从他们各自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理论的讲解和经验的交流,探索解决工作中各种难题的方法。比如,一些领导干部面对当今社会处于矛盾凸显期和高发期,如何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及时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信心不强,应对能力不足,他们希望党校能加强在科学决策力、开拓创新能力、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方面的培训课程;对来自有关城镇建设方面规划管理的干部,希望掌握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以及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相融合方面的知识;来自乡镇的领导干部则对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化解当前农村工作中遇到的矛盾有着强烈的要求。做好岗位工作,履行好岗位职责是领导干部学习的动力,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应注意结合其工作岗位的需求,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造成教与学、供与需的脱节,最终达不到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因此,党校在培训内容方面,除了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外,还要依据广大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类业务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各级干部真正做到有能力、会干事,当好带领地方发展的领路人。

第三是要以解决“个人需求”为补充,提升干部的综合能力。“个人需求”,主要是指学员个人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广大基层干部来自于基层一线,在工作实践中承担着繁重复杂的工作,有着丰富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他们是带着各自不同的知识体系进入党校课堂的。由于年龄不同、学历背景不同、实践经验不同,这些学员对学习内容有着明显的个性化差异,但他们的需求往往最能反映个人实际需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有的领导干部是学理工出身的,人文知识修养不足,希望在党校多学习一些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有的学员平时对金融或者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希望利用到党校学习的机会,在原有基础上做一些深度的研究。这些需求因人而异,个性化特征明显,在教学实践中不易把握,但它对满足干部需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提高党校教育培训质量的过程中,既要抓住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也要兼顾个人需求。科学设置党校教育培训的内容,努力满足“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找准“供”与“需”的结合点尤为重要。干部需要些什么,培训些什么,怎样培训,要通过问卷调查或走访座谈等形式向学员以及学员单位了解,切实解决供需脱节的问题。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要满足所有学员的个人需求,党校教育培训也难于办到、也办不好,从满足学员个人需求的角度出发,可以采用设置一定比例选修课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二、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模式

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党校的立足之基、发展之本,是判断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与成效的重要标准,增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就是坚持按需施教。面对新的形势新的需求,基层党校必须不断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方法、新途径,有效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一要坚持“按需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做到因材施教。在党校教育中坚持和贯彻按需施教原则,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干部多层次多类别多样性的学习培训需求。因此,培训需求调研是党校实现按需培训的前提。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要在日趋激烈的培训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必须在加强干部的需求调研上花力气,下功夫。要有专门的部门做这项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需求调研方案和项目指标体系,建立与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干部所在地方和部门以及干部本人的联系沟通协调机制。在调研工作中要体现出面要广、人员范围要大、内容要细并长期坚持的特点,只要属于党校培训对象,都列入调查范围;既要关注广大中青年领导干部,也不能忽视老同志,既要关注多数人“补短板”的需求,也要重视一部分高学历、高素质的领导干部进一步提升水平的需要;既要了解学员想学习哪方面的知识,还要知道学员希望用什么方式学;要针对领导干部对培训需求的动态性,使培训需求调研工作常态化。通过对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教育培训计划,从而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另外,对培训对象必须加以区分,针对干部全面成长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分层分类地组织培训,有利于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因此,应努力建立分级管理、分类培训、以需定培培训制度,把地方组织安排、上级调训、单位自训与个人按需参训相结合、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使因材施教制度化。目前,党校的培训班、进修班等主体班次,主要是根据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计划调训设置的。这些班次的层次性比较清楚,但体现分类别的要求上还显得不够,主要是因干部实际工作原因,实现起来的难度较大。这样的班次设置方式给按需施教要求带来一定挑战。对此,一方面党校应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在抽调学员、安排班次方面更多地考虑分类别要求,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党校要提高适应分类按需施教的能力和水平。在具体做法上,可采取分段编班教学,对属于组织需求的内容,采取合班教学,对属于岗位需求、个人需求的内容,则采取分小班教学、“菜单式”教学,扩大自主选学内容,通过“套餐加自助餐”的形式,精心安排培训内容,探索出了一条按需施教的新路子,使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更加科学合理,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二要将课堂学习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的优良作风,学研结合,学习才会富有成效。理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具体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和运用,转化为各项工作开展和为民谋利的推动力。在主体班培训过程中增设实地考察、参观调研等环节,选择有发展特色的地区,通过与当地有关部门的合作,组织学员到规模企业、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等参观调研、座谈学习、经验交流,身历其境地了解他们的创新发展思路和先进做法,可以拓宽眼界,启发思维,让学员亲身感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增强干事创业的紧迫感、责任感。实践表明,坚持既在党校学习理论,又组织学员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做法,可以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衔接,上级部门与基层单位的衔接,干部与群众感情的衔接,从而成为干部培训的有效补充,增强培训的实际效果,更好地为干部所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三要实行校内、校外办学相结合,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开放合作是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优化整合资源、形成办学合力,是推动党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行开门办学,搞好校内开放和校外开放,充分利用好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使各种办学资源有效结合起来为我所用,把开放办校落实到党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也是提升党校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基层党校应在主体班培训中,结合自身实际,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切实运用党校工作积累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跨地区、跨部门、跨学校的合作模式,更广泛的与上级党校、部级干部学院以及国内知名大学和境外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通过“校外办学”亲身感受和学习兄弟党校和知名高校的先进培训经验,提升干部培训的层次和水平,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三、以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根本,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党校要实现按需培训,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就必须有一支政治放心,思想解放、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一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党校教师队伍素质。要满足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培训,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都是决定的因素,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历来是党校最基本的建设任务。一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教师送到知名高校、上级党校、高级培训机构充电,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功底;二是党校教师要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努力钻研贴近基层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力求通过教学的通俗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实用性,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激起基层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员主动、自觉、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增强培训的课堂效果;三是党校教师要虚心向学员求教。党校学员大多是有着丰富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有的还是某些领域的专家,完全可以成为党校教师改善知识结构、丰富实践经验的良好资源。因此,党校要为教师与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鼓励教师在工作实践中更多地向学员学习;四是加大教师实践锻炼的力度。通过挂职锻炼、参与调研等方式,让教师走出校门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增强党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把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融入到教学中来,有效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

二要坚持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科学构建以绩效考核评价为中心的教师激励机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一是要突出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对教师的教学培训任务、社会调研和充电学习要有明确的年度量化指标,如何实施,要制定好具体可行的计划和提供必要的条件,让人人有目标,增强责任感;二是对教学培训要在坚持试讲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适合党校特点的评价方式方法,授课质量以同行和学员说了算;三是健全科研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加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以科研促教学、科研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三要树立“大师资”的办学理念,拓宽师资队伍建设渠道。要满足以需求为导向的干部教育培训,党校师资力量紧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选择是,转变观念,放开眼界,面向社会,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师资资源来为办好党校教育服务。境外一些行政学院和公务员培训机构大多主要依靠兼职人员从事教育和培训的做法可以借鉴,国内近年来一些地方党校、行政学院和培训机构建立面向社会的师资库,建立校(院)际之间的师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设置专门负责兼职教师队伍的协调、管理服务机构等实践经验也可成为地方党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思路。另外,通过邀请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来党校讲课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选择熟悉本地区实际情况,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级领导来上课,在讲解地情方面具有权威性和感染力,学员普遍认为各级领导的讲课使人振奋激动,具有冲击力,给工作带来新的启发和感悟。这样的讲课充实了党校讲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员多元化需求,也给党校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因此应该将领导干部上讲台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凸显出基层党校的优势和特色。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EB/OL]. [2008-10-29].新华网.

校外培训定义篇7

关键词: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20-02

强国必先强师,只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长期以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直是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心。为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沧源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一、云南省沧源县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沧源县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编制是2357人,目前在编1982人,空编375人,2010年底将有154名教师提前退休。为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为沧源县教育事业长远发展谋虑,沧源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注重本地人才培养使用的同时,还积极引进外地优秀人才到沧源建功立业,通过招考、录用等方式充实教师队伍。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特岗教师计划”是沧源县扩充教师数量的方式之一。2010年是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第五年,沧源县抓住机遇,积极争取指标,共招录教师46名(特岗教师26人),其学历均在专科以上。此外,2010年106名乡镇代课教师已有54名通过考试、转岗、自动辞职等方式得以逐步消化,全县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全县专任教师数的64%(临沧市普通初中和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分别是98.26%、98.62%)。截止2010年底,沧源县通过事业单位招考、特岗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教师536名,退休教师257名,队伍结构得到了优化。目前,沧源县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开展教师培训,竭尽全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是通过实行城乡对口帮扶,以城带乡的模式,让城区学校每年派一定的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乡镇中心校每年安排一定的教师到村一级的学校支教,采取以城带乡的方式来培训和带动一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二是充分利用暑假时间,精心组织大面积培训(履职晋级培训、普通话培训、乡村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佤语培训等),培养乡村学校的骨干教师,力促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将教育教研和教师进修学校合二为一,研训一体,教研员每年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把听课、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有针对的列出培训科目,在假期组织乡村教师进行科目培训。此外,为了促进整个县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沧源县定期的会派出一些中小学骨干教师到临沧市里进行学习交流。例如,本着“大校拉小校,强校扶弱校,城校带乡校”连片教研,共同发展的目的,2011年沧源县教育局从全县各中学共选派72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分三批(每批为期一周)到临沧市民族中学进行交流学习。

二、云南省沧源县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归因

(一)沧源县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

由于沧源县地处偏僻,没有足够的人才能够引进来。在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利的乡镇师资缺口较城区及县城附近的学校来说是很大的。在小学,教师结构性短缺主要是英语、科学教师短缺。例如,勐董镇全镇小学只有一名英语教师,轮流在勐董镇各小学教学;另外,也没有专业的体育和音乐老师,现有的体育和音乐教师基本上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中学,除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充足以外,其他科目教师都处在短缺状态,不少教师都是非专业出身。此外,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双语教师都处于不足状态,少数民族教师和少数民族学生不配套,例如,在勐角乡的小坝卡教学点,当地居民都讲彝语,而教师是佤族,教师和学生之间几乎不能交流,但整个勐角乡却没有彝族教师可派到此地。

2、教师队伍流动不合理

沧源县教师流动呈现出单向性、不平衡性。目前在县城及县城附近的学校呈现出来的是“流不动”的现象,而在较偏远的地方则流动频率过高。另外,从教师行业流入到教育主管部门或者流出教育行业的也不在少数。“流不动”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较好,在这样的地方除非有人退休否则几乎是进不去老师的,这对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不利的。在地理位置较差的地方,如岩帅中学5年调出15名教师,调入18名教师,这样的教师流动不符合学生学习的连续性的特点,而且能调出的老师都是

干教师,余下的教师大多年龄老化、学历较低、知识陈旧,很难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调入的又都是新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经验。例如目前岩帅中学和岩帅中心完小的负责人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学校在不断地培养新教师,而当这些教师成为骨干教师之后则不断流出,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没有提高,虽然每年引进新教师,但是教师数量仍然不够。

3、教师受训机会有限

由于资源有限,沧源县的教师培训不可能面面俱到,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教师培训方面,沧源县教育局大力支持各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培训机会有限而且对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针对性培训较少,培训形式单一,以校本培训居多,其次是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培训,教师走出去接受培训的机会很少。由于培训机会有限,为了学校的后续发展,几乎每个学校都会选择让年轻教师、骨干教师出去学习和培训,尤其是去省里或者外省市的培训,这样老教师的教育观念得不到更新,老教师的素质难以提高,在沧源县还存在大量的老教师,这部分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在沧源县,虽然教师进修学校尽了最大的努力做教师培训,但是由于教研员有限给教研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除了履职晋级培训师针对全体教师的以外,其他的培训能参训的人数是极为有限的。教师能走出沧源县接受培训的机会极少,每个学校平均每年在1-2人次。

(二)沧源县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归因

1、受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

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以往的国家各项教育决策中,政府部门总是倾向于优先发展城市教育,优秀的师资留在了城市,财力、物力的投入远大于偏远的贫困农村。近年来,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均衡配置政策。以师资均衡配置为例,虽然目前各级政府着力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长期以来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仍然潜在的影响着各政府部门的教育决策。就沧源县而言,由于人口居住较为分散,加之交通不便等因素,各中小学的师生比例是比该标准还大的。倘若严格按照国家当前的师生比标准来对沧源县中小学师资进行配置的话,其教学是无法正常运转的,更谈不上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源县特殊地理条件的制约

沧源县地势北高南低,县域内有近92.8%的山区面积,各村寨绝大多数零星分布在山区。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闭塞落后,加之经常发生自然灾害,当地居民忙于生计,无力顾及教育。落后的经济发展导致了沧源县人民对教育的需求很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教育的发展。村寨的分散,人口的不均分布也给当前沧源县的集中办学带来了困难,校点合并就是一个较好的例子。艰苦的自然环境导致了沧源县师资的不合理流动,大量有经验的教师留不住,新教师不愿意长呆,只要有机会就“走”,这无疑不是沧源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制约因素。此外,落后的自然经济环境也导致了当地少数民族封闭、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外加当地复杂多样的民族文化环境,诸如民族价值观、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给我们的教育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所有这些外部环境给教育带来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三、加强云南省沧源县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受教育个体的发展,关系到沧源县教育的发展。加强沧源县教师队伍建设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落实政策,加大教师增补力度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结合沧源县的实际,具体说来,一方面,严格师资编制管理,逐步消除闲置师资现象,以清查在编不在岗人员为契机,促使师资回流。另一方面,通过加大补员力度,保持“进退”平衡。首先,省里多申请“特岗”教师,并且按照学科结构合理安排招聘名额;其次,根据教育部“对自然减员空缺下来的教师编制,在有合格的师范毕业生源的情况下有编必补”的文规定,增加年县里公开招聘的新教师名额。最后,要积极培养双语教师,对于担任教学工作、并有少数民族背景和少数民族语言基础的教师,应该视为紧缺、重要的教师资源,并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这些教师发挥重要的作用,使之成为在少数民族地区了解情况、沟通信息、联络感情、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探索双语教学规律、强化国家层面的民族认同等方面工作的骨干力量。

(二)创设条件,留住山区教师

由于沧源县中小学教师生活环境差、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工作任务繁重,加之长期以来这些教师缺乏个人发展的良好环境、机遇,导致这些教师流动性较大。因此,创设条件,进一步完善沧源县义务教育教师的保障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例如,首先,立山区津贴,用待遇留人。用政治待遇作先导,用足够的经济待遇作保障,在稳定农村边远山区原有教师的基础上吸引新教师。目前,这一观点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其次,改善山区学校设施,用环境留人。改善办学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理念主旨所在。因此,应千方百计加大对农村边远山区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最后,基于国家对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倾斜的政策,结合实际,根据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加大对教师安居的补助。建议可以通过建立教师安居房,对从事义务教育并达到一定年限的教师,当其进行购买时给予相应的优惠或补助,这样一来有利于教师安心扎根,致力于当地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吴福林.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2]邓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生态学阐释[j].教育学术月刊,2009,(9).

校外培训定义篇8

一、加强学习,切实提高党校队伍的专业水平

党校专职人员积极参加苏州市委宣传部、昆山市委宣传部举办的理论培训班和形势报告会,认真学习了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了《》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两个率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端正了办学理念,提高办学水平,牢固树立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

二、 自筹资金,不断改善党校的办学条件

___镇经济基础薄弱,财力困难。面对这一不利的客观因素,镇党校想方设法自筹资金20多万元,移建了新校门,新建了篮球场、排球场,重新铺设了下水道,调整了绿化带。还添置了多台电脑。这样,既美化了校园,又较好地改善了党校的办学条件,为各类培训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协调配合,积极举办各类培训班

一年来,镇党校充分发挥阵地优势,积极组织、协调有关单位、部门开展各类培训,全年共举办22期培训班。其中,短训班18期,中长班4期,培训支委以上干部486人次,普通党员轮训2538人次,参训率分别占总数的178%和120%。

1.送教上门,抓好普通党员培训

今年,党校的中心工作是积极配合镇党委贯彻十六大精神,贯彻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此,我们召开党校校务会议,针对本镇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并认真实施。6月27日,党校派出专职人员赴镇经济服务中心党支部,辅导《回顾党史,坚定信念》。6月28日赴朱浜村党支部,辅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9月27日,又赴文广站党支部辅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党校教师主动送教上门的工作热情和通俗易懂的党课,深受基层党员的一致好评。另外,党校还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室,分别举办了“入党积极分子及后备干部培训班”、“人大代表培训班”。

2.齐心协力,大力推进“三有工程”

___镇党校是全镇“三有工程”的培训基地,今年市政府下达我们的任务是分别培训技能型160人和岗位型160人, 为使农村劳动力掌握一定技能,加快实现“两个率先”,镇党校在镇“三有办”统一部署下,协调镇财政所、劳动就业所、电力站、水利站、农技站等单位,分别举办了“中式烹调师培训班”、“维修电工培训班”、“电脑基础知识培训班”、“会计资格证书培训班”、“农村经纪人培训班”、“艺术插花培训班”、“河道保洁培训班”,参训人员达534人,超额完成任务167%,其中,有85%的学员通过考试,领到了部级技能证书。

3.开放设施,充分发挥党校的服务功能

近几年,党校投入必要资金,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完善了微机室设施和图书阅览室。这为各类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党校也向社会全方位开放设施,为全镇的社区教育服务。9月12日~9月27日,我们协助镇妇联举办了两期“万户家庭网上行”培训班,71名社区居民通过培训,掌握了上网知识。11月5日,正值星期日,江苏省昆剧团来我镇演出。我们党校专职人员放弃休息时间,配合镇文广站搞好这次“送戏进校园”活动。我们提供多媒体教室,做好服务工作,让130多名社区居民观看到了一次精彩的昆曲表演。我们还开放篮球场,供联湖村等举行篮球赛。另外,还提供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让镇地税所、中心校举办业务培训班,让镇有关行政村党员观看先进性教育录像带。我们还走出校园现场办公,抓好自学考试报名工作。一年来,共组织53人参加140名学科考试。

4.送书下乡,认真指导农村创建学习型社区。

为推动我镇的社区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的学习型社会,今年,我们党校报镇政府批准,创建三个行政村为“昆山市学习型社区”。于是,我们党校主动拨出2万元经费,购买了1000多册图书、6顶书橱,3只会议桌,送书送橱下乡,帮助狭港村、周家浜村、计家墩村建立图书阅览室。同时,对照创建指标,多次召开会议,指导村社区教育联络员整理资料,并顺利通过了上级部门的验收。我们这一“送书下乡”活动,丰富了农村社区生活,受到昆山市教育局和社区村民的一致肯定。

5.依托大学,努力办好中长班

校外培训定义篇9

关键词:“互联网+” 实训基地 4I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100-03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在智慧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大集合里的智慧职业教育、智慧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如何开展顶端设计,在完成实训基地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实现“公共”“智慧”“服务”,探索这个问题的意义重大。

1 概念的提出

该文提出的4I建设模式是基于对国内外已有的众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调研、了解的前提下,融合互联网技术提出的。

4I模式包括:专业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professional)、院校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校企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管理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management)。

专业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professional):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分区域建设专业基地,实现不同基地不同课程的交叉组合,实现培养传统行业升级为“互联网+传统行业”过程所需人才的目的。同时,实现设备投资最小化、设备使用率最大化。如果把每个分区域建设的专业基地比喻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岛屿,那么互联网就是链接它们的跨海大桥。

院校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院校间设备、技术资源的共享。如果把每个院校比喻为一个城市,那么互联网就是链接它们的高速公路。

校企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基地为企业用户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企业为基地提供生产、研发项目及资金支持。

管理间互联(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management):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基地智能管理,为自主培训、体验式学习管理制度的执行提供硬件条件。开放实训基地管理系统的应用可实F远程控制和管理,确保实训室的开放和安全。对学生可限期授权,也可通过选课获得授权,刷卡(支持校园卡)进入实训室,通过触摸屏派位,直接就位在打开电源进行自主学习、训练。通过开放式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实训基地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为教师的开放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持,为领导提供了准确的决策依据。

2 理论基础

2.1 政策支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早就对职业教育应当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过要求。因此,应用好“互联网+职业教育”战略思想,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符合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为现代智能制造业培养重要的技能人才的智能实训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是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更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政策支撑。

2.2 技术保障

日渐成熟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为用户实现跨专业交叉组合学习;实现院校间设备、技术资源的共享;实现基地为企业用户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企业为基地提供生产、研发项目及资金支持;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远程操控、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基地智能管理等设想成为现实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2.3 “互联网+职业教育”大趋势

传统职业教育将升级为开放式实训环境、以大数据为智能管理平台、任由学习者任意挑选可实现多专业融合的学习培训环境的“互联网+”职业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意义深远。极客学院创新上线,“互联网+”职业教育不但可以在线上教育平台提供职业培训,还可以实现更多的职业教育、培训、服务等功能。“互联网+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2.4 国内已建公共实训基地的经验

公共实训基地具备公共性、公益性和示范性等特点,是提高职业培训和培养技能人才水平的重要平台。国内许多地方已经建成并使用的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经验给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与借鉴。

上海市公共实训基地的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和公益性,兼具有职业技能实训与职业资格鉴定双重功能。深圳市公共实训基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员工培训的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青岛市职业教育现代制造业公共实训基地是全国第一个由中央和当地政府财政共同投资建成的区域共享、覆盖城乡、公益为主的大型实训基地。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定位于为企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培养产业一线急需高技能人才提供公共平台,具有引导性、补充性和置换性三大功能。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主要面向绍兴籍学生,完善人才培训工作,为企业和用人单位提供满意的培训项目和服务。

3 建设的思路

3.1 4I模式的“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由于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产生,社会用工岗位必将导致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方向转变。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现在的中职学校与高职衔接,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公共实训基地是走质量生存的必由之路。

思路:以“互联网+”战略思想为指导,通过省专家指导,企业参与,系统设计,兼容共享,学校承担具体建设任务。

目标:服务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办学模式、培养模式和基地运行模式,为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中高职衔接及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3.2 携手企业,共建基地

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与企业密切合作,努力实现“企业设备、技术进基地共建环境;企业技术人员进基地共建师资;企业生产加工标准、操作流程进基地共建课程;企业制度进基地共建文化;企业生产任务进基地共建实训(教学);企业新员工进基地共建培训;企业新技术、新设备进基地共建(新技术)普及、推广平台”的7大共建目标,并给此目标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实现携手企业,共建“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

4 建设的意义

以“互联网+职业教育”战略思想为指导,把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中,打造“智慧”专业技能实训基地,完成实训基地复合功能的创新建设,最终实现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学生的目的意义在于以下方面。

4.1 对升级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互联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为导向,通过组建新兴专业,按照职业岗位和技术活动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与之配套的专业互联型公共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同开发项目,创新培养应用技能,这种建设模式的探索,对升级中职学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2 对职业院校主动适应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直接服务具有现实意义

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企业实际工序为流、以技术标准为培养目标的基地建设模式与新形势下传统行业升级的需求实现了无缝对接,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直接服务。

4.3 对提升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意义的认识、完善建设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研、探究、完善建设思路,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基地的建设思路、细化建设环节、深化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比。这项工作对提升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意义的认识、完善建设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4.4 对实现“政府主导、学校管理、校企共建”,达到社会、企业、学校“多赢”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特点,产业发展呈现新趋势,客观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提供支撑产业升级的新能力。“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就是顺应这一现实形势提出的,这一探索对实现“政府主导、学校管理、校企共建”,达到社会、企业、学校“多赢”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4.5 对创新跨界思维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互网+职业教育”一方面要求职业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另一方面要求职业学校实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系统化、融合化、综合化,搭建通用能力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破除重显性技能,轻隐性技能的倾向,增强学生发展潜力和后劲。针对智能制造、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岗位能力要求,针对省电子信息公共实训基地的设备情况,设计课程体系,制定了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方案,修订了课程标准、技能鉴定标准、基地建设标准、教师标准,推进了专业升级,创新了跨界思维的人才培养模式。

4I模式的“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较以硬件实物为主的传统公共实训基地具有虚实结合、设备使用率高、易于实现开放式实训、易于实现智慧管理,能更广义地体现“公共”二字的优势。但由于4I模式的公共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比较新、运作载体的虚拟化数字化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备、有效教学资源大数据不够丰富、物联技术局限性等现实原因,会给公共实训基地的运作带来很多问题,如虚拟实训基地很难开展实训载体以硬件为主的训练、即时评价存在统计风险等现象。比较之时,优劣之处势均力敌,但在“互联网+”洪流面前,在完成实训基地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实现“公共”“智慧”“服务”这6个字是值得深思的 。

参考文献

[1] 贲志宇,孙颖.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系统化建设实践与研究[M].沈阳出版社,2013.

[2] 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30(2):85-88.

[3] 梁克瑞,徐广智,陆玲.基于工作过程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J].技术与教育,2014(2):35-37.

[4] 彭晓兰.基于“产学融合、实境育人”的专业建设方案[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170-171.

[5] 王晓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312.

[6] 王俊山,杨天英.基于专业群理念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0):25-27.

[7] 姚晓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J].成功:教育版,2013(24).

[8] 朱雨兰,邹定南,陆春其.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之专业产业化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19-21.

[9] 马越超.基于内外互融的5D式实训室管理模式探索及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3(2):226.

[10] 谭静.中职生职业技能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1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全文)[Z].

[12] 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Z].

[13]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

校外培训定义篇10

【关键词】高校志愿者;社会工作;志愿者培训

志愿服务是利他行为的一种形式,目的是为他人、团体、机构、某项事业或者某个社会提供帮助而不求回报。而社会工作,是在利他主义指导下运用专业的方法技巧,帮助处于困境的弱势群体的专业服务,在志愿服务涵盖范围日益广泛的今天,社会工作与志愿者间的联合越来越密切。志愿服务理念与社工专业价值观的不谋而合、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为社工介入志愿者培训提供了必要前提。高校作为志愿者集聚区,其数量和质量却不成正比,尤其是其在志愿服务中专业素能的缺乏,严重阻碍志愿服务的质量。随着志愿服务专业化趋势的加快,提出社工介入高校志愿者培训,构建“社工+义工”联动模式十分必要和可行。

一、社会工作介入志愿者培训的原因分析

(一)志愿服务专业化的需求

1、志愿服务水平低下。高校志愿者作为公益事业的中坚力量,素质较高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培训,他们在志愿服务中常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①专业价值观念缺乏;志愿精神强调“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但由于培训缺乏,这些理念并未被志愿者内化,同时,社会工作所强调的平等接纳等理念也未贯穿于志愿服务的全程,从而导致很多志愿者认为志愿服务只是单纯的献爱心,甚至以一种“施恩者”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从而无法顾及甚至伤害到服务对象的情感;培训缺失也导致志愿者对公益机构的服务理念缺乏了解和认同甚至产生误解偏见,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展开。②专业技能缺乏;志愿服务是一项服务于社会或其他群体的活动,要求志愿者具有一定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心理、医疗知识等。然而现实中,高校志愿者却常表现出技能缺失、专业知识无法学以致用等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志愿者培训进行弥补。

2、志愿服务管理混乱。高校志愿者常以社团或院系为依托开展志愿服务,但且由于课业、精力等原因,高校志愿者流动性和随意性大大增强,这为系统的志愿者培训提升了难度。而社团、院系或者公益组织对志愿者的管理体系混乱,志愿者扎堆与志愿者缺乏并存,志愿服务时数混乱、激励机制缺乏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缺乏管理和约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志愿者流失加速,随意性增强。

3、志愿者培训不足。志愿者培训是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环节 ,是提升志愿服务质量的基础和保障。然而实际中,志愿者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成效甚微。就高校社团或院系而言,相较于志愿服务质量,他们更关心志愿服务的次数和规模;在培训方面,以志愿活动和工作任务的简要介绍及分配取代所谓的“培训”,对于志愿服务的概念、内容及专业技能等也只是点到即止的“培训”方式普遍存在。公益组织角度,虽深知志愿者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因高校志愿者的流动性和随意性大、系统的培训成本高且收效甚微等,其在培训方面常选择进行简单的培训或删除培训,并安排其从事以体力为主的服务项目,如分发传单、打扫卫生等。对志愿者来说,参与类似于分发传单、打扫卫生这种简单的劳务服务严重打击了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而对于简单的讲授式培训他们也是兴趣缺失,从而使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此外,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定位及志愿服务中所获得的激励也会影响其对志愿服务的参与情况。

(二)志愿者自身发展的需要

1、提升的需求。志愿者的动机研究显示,志愿者们希望在服务活动中实现自我提升,高校志愿者尤其如此,即使是不求回报的志愿服务,但志愿服务经历若能尽为其之后的求职和学业带来助益会大大提升其参与的意愿,即使其只是单纯地将志愿服务看作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希望在实践中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社会工作强调以需求为导向,在介入志愿者培训时,同样会兼顾志愿者自身的需求。在培训中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培养和提升志愿者的各项能力,强调参与者自身资源和潜能的开发和探索,实现志愿者自我提升的需求即是一种可行的手段和策略。

2、认同的需要。认同有助于激发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认同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志愿者的自我认同,这强调志愿者在培训和服务过程中,实现对自我的逐渐认知并逐步提升自我认同,即志愿者切实的感受到提升和自我认同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外界的认同,即外部环境对志愿者及其行为的关注、肯定、支持和赞赏,志愿者通过感受到这种认同而获得认同和自我满足。无论是自我认同还是外部认同,都要求在培训过程中,增强对志愿者动机、需求等的关注,注重志愿者自身潜能的激发,即社会工作强调的优势视角和赋权理论。

二、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志愿者培训的可行性分析

(一)高校志愿者资源丰富。高校志愿者社团为大学生群体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途径。调研发现,高校内有很多不同的志愿者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样志愿服务活动,包括校外和校内活动,且很多高校内组建志愿者社团联盟,由其组织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些社团几乎囊括了高校内绝大多数的志愿者,其参与人数众多,且专业背景、优势特长各不相同,呈现出的人力资源优势明显,尤其在校内大型活动方面,规模效应和辐射范围广阔。

(二)高校志愿者支持优势明显。高校志愿者以社团或院系为依托的特点,使其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支持系统,不仅包括来自学生、院系、学校方面的资源和支持,也包括公益组织、其他高校甚至社会、企业的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和支持,为志愿者开展培训和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若善加利用整合,必然事半功倍。

(三)高校社工资源丰富。高校社工资源是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志愿者培训的另一大优势。一方面,高校具有优秀的社会工作师资力量,可对志愿者培训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甚至直接干预;另一方面 ,社工专业师生有着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和项目经验,且积累有一定的资源,这都为高校志愿者培训模式和内容的开拓及具体培训内容的把握等提供了必要条件。此外,这些社工资源都属高校内部资源,较易互动和获得。

三、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志愿者培训策略分析

(一)整合高校资源,实现“社工+义工”联动。随着高校志愿者规模扩大,其局限性也随之暴露。借鉴现有“社工+义工”联动模式经验,将社会工作与高校志愿者结合形成联动机制,可以有效地规范高校志愿者培训,管理,提升志愿者专业水平。链接整合高校志愿者培训的各项潜在资源,通过高校团委与志愿者社团对接,或与其他志愿者社团对接,借助高校社工专业师生和团组织的优势领导,有效改善志愿者培训现状。

(二)拓展志愿者培训方式。相较之前传统的以讲座、培训手册为主的培训方式,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小组和个案工作等社会工作实务方法,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整合志愿服务资源。

(三)重视并构建完整的高校志愿者培训体系。从微观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上,社会工作介入的志愿者培训强调以需求为导向并制定系统的培训方案;通过专业的督导和评估激励志愿者。从宏观培训体系建设上来说,组织形成“高校团委――社会工作者――高校社团――公益组织/机构”联合发展机制,实现跨学校、跨区域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之间的横向交流合作,推进高校志愿者整体服务水平。

四、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志愿者培训的路径分析

(一)NGO组织。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与公益组织和团体在我国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注重社工人才的引进和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在服务中的应用,在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时,不仅注重将社会工作的方法、理念传授给志愿者以提升其服务质量,并重视社会工作方法理念在培训中的巧妙融合,是借助NGO组织探索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志愿者培训的有效的路径。

(二)高校社工资源。借助高校丰富的社工资源优势,建立“社工+义工”联动模式是提升志愿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在高校内开展志愿者培训的有效手段。对于在高校内以学生社团和院系为依托的志愿者培训而言,整合高校社工资源并将其优秀的师资力量引入志愿者培训和服务中,以专业的社工知识和理念开展创新而专业的培训是十分可行的。这不仅有赖于社工专业的师生自主自发的将社工知识理念等在高校志愿者间借助培训活动进行普及,也需要社团负责人及成员主动寻求高校内的社工资源,相互合作。

(三)高校社团及团委等组织。高校志愿者所依托的社团和院系及所开展的活动归根到底仍属于学生活动,故而针对高校志愿者展开培训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社团或者负责学校社团活动的团组织,即依靠社团或校团委进行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志愿者培训的探索。这要求积极寻求校团委支持和引导高校志愿者社团开展培训,内化志愿精神,借助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理念提升培训和服务质量,促进高校社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A・缪其克、约翰・威尔逊.志愿者[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3年.

[2]彭华民.服务学习――社工督导志愿服务新模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3]谭建光.志愿服务――理念与行动[M].人民出版社,2014年.

课题级别: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