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家园十篇

时间:2023-03-15 16:30:15

心灵家园

心灵家园篇1

远离尘世的喧嚣,希望在风中不停地呼唤。一块成熟的希望与期待,一场动人的祈祷与守候,交错成无限的经纬,定格在光阴的永恒中。心灵的栖息地,永存在四季的絮语中,唱着歌与记忆一起温存。

明月,高悬天际,无数个让人充满温情的夜晚。月光的柔和穿越时空的光年散落心扉,在月光的柔波中欢歌笑语,体味快乐的生命与安详的灵魂。去追寻一个个动人的场景与些许无奈的微笑。

心灵应该有这么一个地方,说不清有多大。但是心灵在其中要自由自在地游荡,最终找到生命的归宿,一个真正属于生命的精神家园。

或许,将这份淡定与坦然释放在生命的轮回中,共同感受。

一程的追忆,一程的心路。

心灵家园篇2

三道岭第二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初中,原隶属于潞安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位于哈密市以西70公里处的三道岭镇,2014年移交哈密市政府管理。学校现有学生502人,主要来源于企业职工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年来,我们不断发现:初中阶段出现的暴躁、冲动、偏执、倔强、懦弱、自私等极端问题的学生有不少是单亲家庭。鉴于此,在课题立项后开展了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调查分学生问卷和师生访谈两部分。

1.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2016年10月,我们对全校63名单亲家庭子女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了11个问题,包括学习成绩、同父母关系、性格自述、沟通方式、对父母的期待和愿望等,回收有效问卷61份。经数据统计、整理后分析如下:

1.1你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如何?该项选择优秀和良好的共21份,选择一般和不理想的共40份。学生的成绩同访谈和查看数据的情况一致,学习较好,自认为较满意的仅占单亲家庭子女总数的三分之一。

1.2你同父(母)的关系如何?选择融洽的33份,选择一般的25份,选择关系紧张的4份。从数据看:能保持家庭关系融洽的占一半。

1.3你最愿意与谁倾诉你的烦恼或分享你的快乐?此项为多选,选择老师的4份,选择同学的9份,选择朋友的37份,选择家人的18份,选择跟谁都不说的11份。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伙伴意识增强,多数愿意同朋友说心里话,但不愿表达的也占有一定比例,心理闭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4你通常用哪种方式与人交流你的心情?此项旨在了解沟通方式,选择打电话的11份,聊天的49份,写信的6份,闷在心里不与人交流的9份。从统计来看:聊天是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有学生自行添加了"网络"沟通。与上题相对应,不沟通、不交流的自闭倾向值得关注。在访谈中也有体现,有些同学表现的还很极端,比如:冷漠、自私、偏执等。

1.5你认为家长的教育方式如何?此项意在了解家庭教育的满意度,选择很好,很适合我的23份,选择一般,有待交流改善的30份,选择不好,经常有冲突的9份。不难看出:家庭教育的满意度不高,待改善和起冲突的占比较大,这是导致学生出现各种问题的重要因素。

1.6你认为自己的性格怎样?此项是以多选的方式了解学生性格,选择自卑、敏感、冷漠的9份,依赖性强 缺乏安全感的10份,多疑不信任他人的8份,坚强自立 乐观向上的35份,心理负担重自我保护意识重的8份。有学生补充有时开朗,有时冷漠,不稳定。可以看出学生性格中不自信、负担重、没有安全感、不稳定等心理问题表现较多。

1.7当你不顺心时,你一般用什么方式控制自己的情绪?此项了解学生疏导情绪的方式,听音乐43份,写日记 6份,做运动 17份,打游戏21份,其他10。有学生补充胡思乱想、睡大觉。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情绪疏导,从选择看方式多样。

1.8考试成绩不理想,你会怎么办?此项了解学生面对挫折的态度,选择不管它6份,与老师交流9份,向同学学习21份,找自己的原因改进41份。从中看出:学生的态度是积极的,绝大多数能从自己的角度找原因,不推诿。

1.9你对自己的什么最满意?此项了解学生的自信度。选择成绩的7份,长相5份,人缘好36份,其他36份。由此看:学生看中同学关系,伙伴意识明显增强,其它选项人数多,说明项目设计普遍性不够。

1.10你最希望父或母为你做什么事?此项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期待。多给点零花钱12份,多与你交流30份,多与你在一起24,多关心你心里想些什么27份。可以看出:学生渴望家长理解内心需求的愿望迫切。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家长满足和理解内心意愿的不满意。

1.11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这是一项开放性问卷项目,学生可以自由填写。经归纳整理,主要表现在:希望与家人一起平安快乐融洽生活的有26份(其中3份希望父母和好如初),渴望父母理解多进行交流的11份,希望成绩进步,考个好学校,实现当老师、医生、运动员等愿望的有21份。此外,有1份抱怨父亲偏心,1份希望远离父母不与他们交流。由此看出:学生对完整家庭和和谐家庭生活的祈盼很明显,正值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渴望他人尤其是父母了解,希望改善一味指责打骂的家教方式的愿望迫切,希望成绩进步的普遍愿望仍是主流。

2.调查基本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经过整理归纳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2.1失亲孩子在本校学生中占12.54%,占比较高。在我们调查的学生中绝大部分是企业职工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总体看: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多数是初中、高中或技校毕业。本地文化设施贫乏,主要休闲方式是喝酒、打牌或上网游戏等。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简单粗暴、放任自流、溺爱无度等家教方式是导致各种学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学校里常常表现出散漫、迟钝、古怪、冲动、偏激、怯懦、偏执等性格特征。学习上常出现迟到、听课走神、不完成作业、成绩差、基础差、改进不明显等现象。

2.2学生普遍有追求进步,提高成绩实现理想的愿望,但现实中成绩较为理想的仅占其中的三分之一。学习成绩理想的学生占比不大,这部分学生具有以下特点:父母关心孩子,家庭关系融洽,学生努力积极向上,同学关系和睦,性格无缺陷。这部分学生没有因为单亲而受到太大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父母关心孩子、帮助孩子,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关系和睦。

2.3绝大多数学生渴望家庭完整,关系融洽,生活和美。渴望家人关心了解内心需求,渴望平等交流。但现实的家庭教育差距较大,心理上得不到满足和安慰。单亲家庭中工人、自由职业者居多,不少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无法管教、无力管教的现象很常见。

2.4学生很重视同学关系,多数学生能听从老师教诲。初中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注重、注意维护和保持伙伴、朋友关系是普遍现象,但是学生知识不多、阅历不够,常常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意气用事,忽略是非标准,一时冲动,事后懊悔也是常见的现象。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3.失亲孩子的教育建议

3.1教育家长,避免或减少来自家长的"爱的伤害"。心理学家认为,单亲父母也一样能够带好孩子,称良好的家庭并不取决于家长的数量,而是孩子得到的培养的质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人格和修养往往会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要克服因离异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娇惯孩子、过度宽容、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因为单亲而心理脆弱,易受刺激,不能客观的面对现实,或者迁怒于孩子,动辄训斥打骂等现象是家长带着补偿、愧疚、抱怨心理而进行的施教行椋往往会滋生许多问题行为。具体包括: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不包办代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要注意正确引导,切忌简单粗暴。避免期望值过高,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心灵家园篇3

很多人说,乡情可能是想说却总也说不明白的一种追忆或感怀,是一种难以用确切概念表达的情感!很多时候,乡情往往是某种缺憾的弥补,是对思念的寄托,也许是故园的影子,也许是村头的一棵柳树,也许是……

可能有人会说,乡情里可能并没有多少浪漫,朴素得近乎田野里的泥土,但我们想过没有,这种异常朴素的“情”却能让我们想到自己的“根”,她会把每位游子的心紧紧地拴住。灵魂深处的撼动,非情深不可至。远方摇曳的炊烟,倚门眺望的双眸,这一切都在等待着我们,时刻召唤着我们!

也许所有的感觉都可能消失,所有的记忆都可能散去,但是惟有乡情的感觉至死不渝。身处天涯,也若咫尺之隔;寄身海角,不忘常回家看看。乡情给人的柔美和温馨深深地埋藏在我们的心底,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点燃我们的心灯,激发我们的万千激情。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远在他乡的人只要一听到熟悉的乡音,看到那相似的容颜,就难忍自己内心的那份渴望,迫不及待地去探究渊源,坚决巩固自己的情感阵地。因为她是我们梦中的家园,是我们永远的心灵守望,有了乡情,才让我们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生活的坦然与宁静。

让我们用心承载那份真情,用爱给自己一个理由,让我们像海子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激起一片心底的涟漪吧!

[选文一]

无处安放的乡愁

韩浩月

我在北京生活了15年,每年春节回山东过年,成为雷打不动的规矩。这两年或是因为年龄或是因为心灵有所成长的缘故,临近年关也不再紧张、忙乱,想想初来北京回乡过年时的情形,那种纠结感清晰如昨。

10多年前,我见不得火车站,人山人海的火车站让人望而生畏,每每接近火车站,就会不由自主地口干舌燥、心神不宁。平时可以离火车站远远的,但春节快到时,总要和火车站打交道,要半夜的时候去排队买票,等到天大亮排到售票窗口时,被告知:票卖光了。

没有票也得走。怎么办?要么买黄牛的票,要么先上车后补票。最早的几年,年年是买了或补了站票回家的,一站就是一夜,有时还抱着孩子,车厢里空气污浊,温度忽冷忽热,下半夜困倦不堪,想找个让脑袋靠一下的地方都找不到。

那时毕竟还算年轻,竟然一点儿抱怨也没有,老家仿佛有股魔力存在,那魔力让你尽管意识到旅途艰难,想象到来回不易,仍要勇往直前。我们这些漂在外面的人,到了春节的时候,会愈加觉得自己“人不人,鬼不鬼”,在老家的根已经被拔起带走,在暂住的城市找不到认同感,那种悲切,沉默着就好,用言语形容出来,也是无力的。

每年加入到春运大潮中的人,为何如候鸟一般自觉、勇敢、无法阻挡?文化批评家朱大可对此的看法是,他们是在“搬运一个关于‘家园’的文化幻觉”。想想真是如此,人们通过运输自己,在这个时间段密集发酵自己的乡愁,乡愁让人的情绪变得敏感,因此春节期间与亲人朋友的相聚,愈加变得感性,这种感性记忆刺痛平时忙碌麻木的神经,让人产生了回到“家园”的错觉。事实上,许多人已没了家园,最浓烈的思乡感产生自路上,到达目的地短暂地停留五六天之后,又要离开。

快过年时想回去,过完年又恨不得早点离开,这就是家园幻觉带来短暂幸福感之后必须要面对的疼痛。留步在老家,不再出走,你会发现老家的压力一点儿也不比城市小,而且走的时间太久,你会觉得自己曾经无比熟悉的土地,也变得跟城里的柏油路一样坚硬。我们这一代人,之所以还没老就产生“老无所依”的感觉,和无家可回有绝对的联系。

自打有了私家车之后,就永久地告别了火车站,哪怕依然要驾车超过10个小时,但总算摆脱被一纸小小火车票控制的命运。为了减轻回乡的思想压力,也不再把回乡过年当成传统意义上的春节,而当成一次普通的旅行,订酒店,订餐馆,安排每天的行程。在家乡,我以一个游客的身份穿行,找到了相对而言轻松一些的姿态。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了家乡的游客呢?

电视里欢天喜地播放着喜庆的歌曲,城市与乡村在除夕那晚鞭炮声不断,传统的春节仍然顽强地捍卫着它国民第一节日的地位。飞机、火车、客车、私家车齐齐出动,可有股黏稠的情绪,是交通工具所无法承载的,那种无处安放的乡愁,在奔波的轮子之上,四处游荡。

(选自2015年3月10日《西安晚报》)

[解 读]古往今来的人文情感中,乡愁、乡情,也许是华夏子孙最具人文魅力、最有人情味的感情了。

当然,家乡,也就毫无疑问地成了漂泊他乡的游子不远千里也要归去的地方。从道理上说,有一个可以归去的故乡,有一个值得期待和守望的地方,实在是一件值得快乐和幸福的事情。

在春节这个乡愁密集发酵的时间段,人们通过运输自己,回到了故乡。可是,因为种种原因,许多人已经没了家园,回家过年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感受。以一个游客的身份穿行于家乡,变成了家乡的游客。很多时候,春节回家过年,更多的是一种仪式感。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这句经典的千年诗文,道破了多少游子的心事,成为千古乡愁的名句。故乡已不再是梦里的故乡,只能徘徊于归乡的路途。城市不是自己真正的家园,自己无法成为城市新家园的主人,乡愁无处安放,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思乡情怀!

[选文二]

回 望 田 埂

唐雪元

走过了都市里多少繁华宽阔的长街大道,飞越过长空中多少美丽飘渺的云白霞红!回首当年,牵动我心的却是故乡那条条崎岖狭窄的田埂。是赤脚走田埂的历历往事,让我一次次泪眼迷蒙。

投胎农家,注定我生下来就要去爬田埂。当勤劳的父母躬耕于田间的时候,田埂也就成了我玩耍的场所。农家的孩子自然没那么多娇气,一块塑料布往田埂上一铺,孩子向上一扔,大人们便安心地去田里忙活去了。至于滚个泥头土脸不算是个啥事,蒺藜划破点皮肉也没人大惊小怪。没有可爱逗人的布熊布狗和洋娃娃,更没有精巧别致的电动玩具,只有那狭窄的田埂驮扶着我幼年的混沌蒙昧,无邪纯真运行于烂漫的世界里。大自然就是我天然的乐园!可玩的是疯长在田埂上的绿草野花,动听的是田野里传来的蛙鼓虫鸣。蚂蚱、田鼠、蛐蛐、野兔……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成了我一块玩耍嬉戏的伙伴。春去秋至,日月轮回,我在田埂上学会爬行,又学会走路,进而又学会思考和憧憬,直至穿过田埂,蹒蹒跚跚,跌跌撞撞地进入城市。

幼年的敏感是与生俱来的天资,当我驻足于田埂眼巴巴地看到大人们用热汗甚至鲜血换不来一年的温饱,当听到父母站在田埂上望着一片银白的涝田长吁短叹,当锋利的草茬子无情地穿破我结满硬茧的小脚心,当相邻种田的乡亲为地界之争挥锄争战,打得头破血流时,我便感受到走田埂是最不容易的日子。

然而,我的父母和乡亲们还是经年累月无怨无悔地走着他们的田埂,他们似乎没有或干脆没空闲去思考这走田埂的辛苦。在他们的意念里,工人生来守车床,农民生来种田地,一切都是天经地义。于是,每年筑置田埂,他们把它修了又修,抹了又抹,把一条本是黄土堆成的土坝子整得像放置于田野里的工艺展品。其实,一条田埂溶注的是农民们的执着和希冀,整田埂是点种收割的第一步,连修田埂都粗来糙作的农家人,咋能种好自己的庄稼地?这是故乡人执拗的看法!

高考落榜斩断了我穿越田埂的幻想。当我垂头丧气地跟着父亲走进大田时,修田埂,是父亲教我的第一个农活。看着我经历了疲惫之后刷刷落下的委屈眼泪,父亲把褶皱堆叠的脸孔扭向我,灰浊的老眼里闪现出一种陌生的光,他对我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有本事咱使本事,没本事就老老实实种咱的地,种田没有什么不好,中国这么大,人这么多,种地的还是占大多数。只要勤劳肯干,照样活出个人样来!” 父亲的话至今萦绕在我的耳边。

从此,我像我的父辈们一样心地坦然地去走着自己的田埂,由厌恶到热爱,积淀下的是此后岁月里享用不尽的无形财富,也多因为田埂上的那些酸甜苦辣的日子,使我能面对以后形形的挫折与委屈,也使我在此后的人生大道上能保持着步伐的稳健和踏实。

挚友自故乡来,浓郁醇正的友情在星级饭厅里尽数表达后,他却执意退掉我为他订好的宾馆套间,执意住在了我简陋的蜗居里。通宵达旦,聊的只是故乡的田埂。酒精烧起的是怀念的激情,却抑不住忆念过去的思绪,朋友舌尖发梗,却清清晰晰地历数了一件又一件过去田埂上的往事。

还记得田埂上促膝夜谈的好友吗?还记得父老乡亲手把手教你种田的情景吗?还记得你趴在瓜田窝棚里写出的田间小诗吗?还记得团小组织聚于田埂畅谈科技种田时你暗恋的那位有着长长辫子、红红脸蛋的团支部书记吗?……一连串的反问之后,挚友一句良言如重锤击顶:“农村娃出身,别忘了田埂!”

我知道好友言有所指,经历过城市的浮华之后,故乡的田埂的确在一定的时期里淡了许多。细细一琢磨,彩灯迷离杯光觥筹,所有这些擦肩而过很快便化成了虚无,只有故乡的田埂和田埂上蓬勃生长的乡情已深深地埋在了我的骨子里。

我是该回故乡重新走走我的田埂了!

故乡的田埂啊,在别人的眼里你无非是条窄狭的土坝子,可是在我意念里你是勤劳的显现,朴实的象征,在您脊背上写有真诚,藏匿着深刻,舒展着一种愉快和轻松。田埂寂寞,却没有车来人往的喧嚣;田埂狭窄,却没有街市岔口上的黄灯红灯;田埂人疏,却没有割包掏兜的窃贼凶徒。有的是真挚的训导,洁净的友情,还有稳固生长不萎不枯的田间爱情。

偶尔听过两句歌词:“稀溜溜泥,那是你脚下的路,地上水一窝,那是我眼中的泪。”其实,家乡的田埂永远是我脚下的路,因为不管我后来走了什么样的路,那都是田埂的延伸;不管我走到何处,田埂的那头有生我养我的父母,有教我育我的父老乡亲。

(选自2015年第4期《散文百家》)

[解 读]“我”自小在农村长大,在家乡的田埂玩耍,田埂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作为农村出来的人,“我”对田埂倾注了太多的感情。

走在田埂上的经历,让“我”在以后的岁月里有享用不尽的无形财富,使“我”以后能面对诸多挫折和委屈,在以后的人生大道上保持稳健和踏实的步伐。“我”将浮华的都市和静默的田埂比对后,更怀念故乡的田埂。在文中,“我”对田埂的回望,更多的是对农村的念想,对故乡绵延的思念。

心灵家园篇4

紫色于我而言,不仅是神秘,也是温暖。对它的喜欢,和内心有关。喜好也是性格的一部分,固执得不可动摇。紫色是我的心境状态。所以它成了我的房间颜色。移动鼠标,查看朋友抑或陌生人的留言。我很开心,是那些文字,让我们相隔遥远也一直彼此靠近。他们的留言平实,简单,美好。让我感动。

有时侯,读自己的故事是需要勇气的。好在我完成之后是一种经历了又回首时的淡然微笑,带给我坚强。很多的时侯,我就这样缓慢移动,一行一行阅读我自己写下的并没有想取悦他人的文字。很像对待一个孩子那样,我不想伤害它们。那些都是我的故去,我的年轻,我的幼稚,我的记忆。过去如何长久,唯有留下痕迹。所以,我在继续活着的同时做着一件挽留的事情,就像我一路向前走时回头观望记住那些已逝的风景一样。它们是我能一直前行的支撑和收获。而我是一个带故事上路的人,走一路,讲一路。一路迷惑,一路思考。

音乐盒里流淌着我最热爱的音乐。是一些经过我搜索整理最后在留下来用以慰藉自己的声音。不管是烦躁还是愉悦,也不管是无聊还是忙碌,它总能给我最适时的寄托的凭借,它总能给我最需要的莫大的安慰。倾听最美好的声音是另一种幸福。吻合心声,同感而发,感动彼此。

心灵家园篇5

人,给老师的毕业赠言,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小幸福--心灵的家园了

星星已经淡下去了,东方天边上开始放白了,这时候天际变化得很快,渐渐白得晃眼,接着从地平线上开始一抹一抹地放射出红纹。幸福--心灵的家园了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4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苍穹的雨,一丝一丝地飘着,像满天飞舞的细沙;为大地绿物,带来一份希望,滋润在叶梢,也为河塘的水鸭,带来一股愉悦的情趣,觅寻着秋的奥秘。靠近东窗,坐着一个年轻的战士。被汗水浸透了洗得发白的军衣,紧裹着他那健壮而匀称的身躯。他那白中透红的清秀的面孔,像涂了油彩似的闪闪发光。两条漆黑的、细长的眉毛,有力地向上扬,将到顶端时,才弯成形。一双像熟透了的葡萄一样又黑又大的眼睛,机灵地、警觉地扫视着充满汗味和传出鼾声的车厢。他的右手,很自然地伸到衣襟下面,汗湿的手掌,轻轻握着腰间的小手枪。欢的风味食品,给老师的一封信

心灵家园篇6

                深圳市育才一小   王智慧

 

一位哲学家带着自己的学生坐在长满杂草的旷野里。

哲学家问:“如果我想将这些杂草全部除掉,应该用什么方法呢?”

学生们面面相觑。他们平常接触的都是高深莫测的哲学问题,根本没有想到老师这次的提问如此简单。

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们只要用一把铲子,就可以将杂草全部铲去。”哲学家听后,点点头。

另一个学生也站起来说:“老师,放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哲学家不置可否地笑笑,没有回答。

第三位学生说:“老师,只要在草上撒满石灰就行了。”

最后一个学生说:“只要把草的根挖出来,就可以将他们除掉。”

哲学家听完他们的意见后说:“你们就用各自的办法去除掉这片杂草吧!如果除不掉,就在一年后重回这个地方。”

学生们会到学校各自找了一块草地实验起来。

用铲子铲的,累得筋疲力尽,却不断有新的杂草冒出。放火烧的虽然一时将杂草除去,但到春天,一批新的杂草又开始发芽;撒石灰的在草地上的,只是除掉了地面上的部分,不久,杂草又顽强地长出来;铲草除根的将一片地的土都翻了起来,却由于草籽散落在土里,第二年又长出了一批杂草。

于是,他们失望地回到从前相聚的地方,却惊讶的发现,当初这个杂草丛生的荒野已经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哲学家笑着告诉学生们:要想除掉杂草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杂草地上种庄稼。

也许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一片长满杂草的荒野。那些杂草可能是懒惰,可能是贪欲,可能是自私,也可能是虚伪……我们竭尽全力,想要将他们彻底清除,却往往力不从心。其实,要除去心灵的杂草,唯一的方法便是用美德将荒野占据。美德可以播下真的种子,开出善的花,结出美的果,可以让恶习的杂草彻彻底底地失去生存的空间。

作为一名班主任用什么来占据班级的阵地,不让它变成杂草丛生的荒原呢?我陷入了思考。我从接手5班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寻找一个有趣、有益、有效的途径来塑造班级坚强有力的灵魂。它要能够吸引孩子的眼球,喷发孩子的热情,凝聚孩子的能量,形成坚强的后盾。记得那还是2002学期即将结束的某天,我和孩子们谈未来,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全班80%的孩子表示长大后要到国外求学深造。有的说:“我哥哥现在已经在澳洲了,妈妈说等我高中毕业就过去!”有的说:“我爸爸打算送我去英国。”“我的首选当然是美国!”“我们还准备移民新西兰呢!”看着孩子们兴奋地神情,我的心陷入沉思。也许,我们阻挡不了孩子远走世界的脚步,但至少我们应该送孩子一颗立足东方的中国心!当他们不管是徜徉在巴黎街头,还是徘徊在塞纳河边,总记得遥远的东方有条龙,他们是龙的传人;当他们无论是聆听着西洋经典,还是享受着欧美风情,都不曾忘记悠远的中华文明,他们应该是东方文化的传承。基于此,我写下了《东方小子系列文化探寻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它分为巧嘴学对、百家姓氏、茶与文化、戏曲人生、民俗探幽、文化名城、神奇中药等几个系列,我希望它能向一条潺潺的小河流进孩子的心田,以东方的丰韵滋养身在特区的面向世界的学子。

新年刚刚过去,空气中隐约飘荡着年的气氛,那家家户户门前檐下崭新如昨的对联悄无声息而醒目地向过往的行人表示真诚的祝愿,也无声地述说着它辉煌久远的历史。是啊,对联,这一张张流动的诗歌,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人类文艺百花园中一枝独秀的奇葩,是货真价实的“别无分店,独此一家。”不仅如此,这种短小精悍的文学样式自问世之日起,就以其尺幅千里的特色赢得了最广大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从而呈现出勃勃生机。上自风流儒雅之文人骚客,下至引车卖浆之下里巴人,无不对其另眼高看,青睐有加。对!如果学校支持,学生认同,家长认可,我就从这里开始吧!走进对联,走进精彩的迷你世界,走进浓郁的华夏情结!我想自己的设想也切合着育才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使每个孩子都具有“科学脑、人文情、中华心、全球观”,不求人人成为精英,但求人人走向成功,同时恰好也实践德育要与课程改革相结合这一重大命题,试试看吧!

就这样我在进行校本研究的同时开始了本班的文化探寻之旅,开始着手创建“走进魅力东方打造心灵家园”的班级特色文化。可以说我班特色文化的创建从一开始就切合了的德育与新课程相结合的理念。首先我制定了班级特色文化创建的目标:

1、从国际视野来弘扬中国文化,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精神载体,吸收传统文化营养,哺育现代学生,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充实学生的精神底蕴。

2、以现代意识来感受和发掘民族风情,将地域性的风土人情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视窗,力求将学校、家庭、社会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个性得到和谐发展,人格得到提升和完善。

3、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培养能力,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倡导社会参与性学习、主题研究性学习和实际应用性学习方式,在活动中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给孩子求真求美求善的眼睛,在浓郁的华夏情结中发现历史的美、社会的美、生活的美、自然的美、自我的美。

其次我撰写了阶段性探寻方案,在方案的引领下按部就班的进行活动,将校本课程与德育实践紧密结合。(示例)

研究主题

巧嘴学对

研究目的

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知道对联是我过独特而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过文学园地中一枝奇花异草,与中国年俗文化、诗词文化、汉字文化、名胜古迹有着深厚的渊源。

2、  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练习对简单的对联。欣赏古今佳联妙对,怡情砺志。

3、  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

4、  诵读并背诵有关对联的歌诀如《学对歌诀》《笠翁对韵》等。

5、  制作班级文化网站,方便同学们上网查寻对联知识,编辑个人收藏集。

研究范围

对联的起源,对联的有关知识,春联漫谈,作对方法,对联的用字技巧,对联的创作原则,对联的种类,名联赏析,对联故事,逛对联超市,诗词歌赋中寻找对联,百姓生活寻联

心灵家园篇7

父亲节前的家访

站在我们面前的小女孩体态略瘦,忧郁的眼中透着成熟和坚强,身上的衣服陈旧然而整洁,她就是小静,一个刚刚度过14岁生日的小女孩。面对我们的来访,小静有点不知所措,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怯生生地看着我们,当得知来访者就是给她回信的警察叔叔时,她像见到亲人一样,目光中露出了敬佩和热情,慢慢地恢复了孩子的天真活泼。她穿上叔叔们送来的新衣服,挎上叔叔们买的新书包,带领我们参观她的班级,参观她贫穷的家,并向我们描述她如何自己做饭、洗衣服的故事。

小静家有三间老房,和邻居家新建起来的楼房相比显得那样矮小和简陋,家中陈列着几件简单的家具,在临窗的地方放着一张课桌,那是孩子每天学习的地方,在她家的厨房中有一口老式的地锅,小静告诉我们每当农忙的时候,爷爷、奶奶忙农活时,她就在那里烧火做饭,从9岁那年开始她就学会了自理,她的衣服一般不让奶奶帮忙,说着小静拿出一张照片,那是爸爸、妈妈和她的合影,照片上孩子的笑容十分灿烂,小静说她十分想念爸爸、妈妈,怀念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

“我9岁那年我爸爸被警察抓走了,听别人说我爸爸做了坏事,我怎么也不相信,爸爸怎么是坏人呢?直到在监狱看到穿着囚服的爸爸后我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十分失落,感觉在老师、同学和全村人面前抬不起头,我对爸爸产生过仇恨心理,他让我在同学面前失去自尊,他逼得妈妈离开了我们,爸爸从小就是我的偶像啊!……”

人生失足打碎美好童话

崔建(化名)是驻马店泌阳县老河乡某村村民,现年37岁。1991年初中毕业的崔建和朋友一道南下广东佛山,在一家灯具厂打工,在打工的日子里,和温柔善良的四川打工妹阿蓉相识,两人在那里度过美好的相恋岁月,为了爱,他们冲破家庭的阻力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人甜甜蜜蜜、恩恩爱爱。他们凭借在通讯行业的特长,辞职来到北京经营通讯产品,他们的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不久妻子生下了活泼可爱的女儿,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构筑了美好幸福的家庭童话。

但是,到了2003年,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随着日子的好转,崔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吃苦耐劳逐渐被贪欲享乐思想替代,不顾妻子的规劝,和一帮所谓的朋友整天泡在一起,终于10月的一天因酒后团伙抢劫、盗窃金融机构获重刑,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于2007年6月投入河南省豫东监狱改造。

爱的缺失陷入人生冬天

入狱之初,崔建每天面对高墙电网叹息,自由飞翔的小鸟都能勾起他无尽的回忆,身份的变更和巨大的生活落差使他难以适应,父母、妻子、女儿、家的童话远离了他!悔恨、思念、孤独、寂寞、煎熬等复杂的心情在他胸中交织,想到漫长的牢狱生涯,他一度产生消极思想。雪上加霜的是远在四川的妻子的娘家人听到崔建犯罪的消息后,以父母年迈起居困难为由,将阿蓉骗回了四川绵阳。

2007年12月,崔建收到妻子娘家人的来信,告诉他阿蓉又嫁人生子,沉重的打击彻底击倒了崔建。那段日子他把自己封闭在思想的囚笼里,并套上了重重的精神枷锁,他不和其他犯人交流,对别人的帮助漠然视之。像一只迷途的羔羊丧失了人生的目标,像黑夜中航行的小舟,看不到指引航向的灯塔。监狱将他列为自杀、脱逃危险犯严格控制。爱的缺失、“家”的破碎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爱心打开他心灵的天窗

为了拯救崔建,监区管教警察多次找其谈话,监区领导对其开展个别教育,监狱几个教育能手对其开展教育转化会诊,主管监狱长赵毅专门安排两位女咨询师对崔建进行心理疏导。过年过节管教警官都找他谈心,2008年春节期间,监区专门向他发放节日用品,让其和远在四川的“妻子”进行热线电话联系,崔建的焦躁情绪慢慢地有所缓和,但他仍然脱离不了危险思想状态。

转机出现在2008年8月,一封来信触动了崔建,就像一缕阳光照进了他黑暗的心灵,融化了他冰封的心灵,负责转化攻坚的警官很好地捕捉了战机。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亲爱的爸爸:

您好!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5年过去了,我总是在梦中见到您,您在监狱里受人欺负吗,生病了能够看医生吗?冬天有厚厚的棉被,夏天有驱蚊子的蚊香吗?

爸,您不要太过自责了,人的一生中道路上会有一些大石头绊住脚,您做错了事,就要改正,爸爸现在回头并不晚……

……

爸,我常常望着一家三口的照片发呆,我真的好想好想你们,每次接见都隔着玻璃,虽然可以看见,却摸不到,我真想冲破玻璃大声喊“爸爸”,扑向您那温暖的怀抱!爸,这一刻还远吗?!

爸,在我的心中,您永远是一位好父亲,您一直很爱我和母亲,我们也爱您。您没有对不起我,因为我已经得到了您的父爱了:小时候您整天抱着我,您开车送我去上学,带我到处玩,我在浓浓的父爱中成长,我是您的掌上明珠,我是幸福的孩子……

……

祝您

平平安安

永远的女儿:静

2008年8月2日

警官发现崔建看信的时候,双手微微地颤抖,冷酷的双眼流出了伤心的泪水,是女儿的亲情拨动了他心底那根生锈的琴弦。警官们以此为突破口开展教育攻坚,分监区长王依强警官一边劝慰崔建要常想想女儿对他的期待,希望他放下思想包袱安心改造,争取早日新生,承担起对孩子的抚养、教育责任,并专门为他买来了信封和邮票,鼓励他写信和女儿交流。另一方面,组织分监区十名警察和两名女咨询师一道签名,给小静写信对她鼓励,告诉她有困难就告诉叔叔、阿姨,并且希望她经常写信鼓励爸爸。经过双管齐下的工作,崔建的心态慢慢地发生了变化,自闭的行为也开始逐步转变。

“不是监狱警官的关爱和女儿的亲情,也许我就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是他们召唤回了我失落的灵魂,今后再大的困难、再多的挫折我也要克服!”崔建在自己的改造周记中写道。面对笔者他坦言说:“现在我每天都要坚持读书练字,我想让思想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我不想让警官们对我失望,我不想让女儿看不起我,现在每周为女儿写一封信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要对得起他们对我灵魂的拯救!”

监狱警官的思索

今年5月初,豫东监狱五监区警官们再次收到了小静的来信,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尊敬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

我收到爸爸的回信,他说你们对他很好,我很感激你们,我的爷爷、奶奶也都很感谢你们!

……

我爸爸脾气不好,在家时爱得罪人,在里面如果说了不该说的话,冲撞了你们,请多包涵……

叔叔、阿姨,很感谢你们让爸爸鼓励我学习,我原以为警察都是冷漠无情的,没想到你们这么关心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我不知说什么好,只有说声“谢谢”!我会好好学习的。

警察能很好地保护人民,我一直佩服你们,等我长大了就去找你们,做个出色的警察,我会以你们为榜样,不让我的父亲影响我……

……

祝:阿姨们越来越年轻,叔叔们笑口常开

小静

2009年4月20日

读完来信,警官们仿佛看到一个孩子渴望的眼神,同事们的心中也增添了几分欣慰,是这位刚刚14岁的女孩帮助监狱工作人员成功地转变了失足父亲的人生态度,使得崔建走出人生的阴霾,找到了心灵家园。监狱领导知道了这些情况后,为了免除崔建的后顾之忧加速他的思想改造,也为了帮助小静能够完成学业,父亲节前监狱派人到小静家家访,并且联系当地民政部门,为她申请办理低保,在不耽误孩子学习的情况下,准备让小静来监狱和父亲团聚。

心灵家园篇8

40岁的打工者冉艳(化名),生活在一个自己也没法解释的“悖论”里。她一家人在东莞的小屋,只能放下一张床。她选择这样的生活,是因为要在农村老家建一座“空巢”。面对这个悖论的,不只是她一个人。

“当前我国有2.36亿外出流动人口,其中1.63亿为外出农民工,还有7000多万城镇间流动人口。到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达8亿,预计流动人口将达3亿。如果再不着手解决城市外来人口的身份转换问题,将对经济发展形成制约和阻碍。”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近日表示。

青年学者吕途调查发现,户籍制约下,这个庞大群体中的许多人有一个共同选择——供血农村,盖“空巢”。

“农村房奴”之路:买房背债打工

冉艳的打工,可以说是由房子推动的。2004年,她丈夫工作的煤矿倒闭了。“他从1994年开始就一直在煤矿里上班,一共做了将近11年。”同一年,他们“咬咬牙”在村里买了房子。房款是两万多元,装修又花了1.6万元。其中不少钱是借的。

她买的是同村人刚建好的房子。“他建好之后,也因为欠债,就出去打工了,把那房子卖给我们。”为了还买房子的欠款,他们一家三口也踏上了原房东的路——出来打工。

46岁的丈夫念过4年书,在外面上班,1个月可以挣1300多元。冉艳就在东莞出租房狭窄的楼道里做手工活,一个月可以挣500~600元。

从江苏到广东东莞,这些年来,冉艳一家三口在外面打工,家里的房子就闲着。他们有一个1991年出生的儿子,也在东莞长大。冉艳觉得买了房子有点后悔。“因为现在也没人在家住,就是用锁锁着的。”

“新工人在城市工作,盘桓于局促的居室,劳动的汗水换来的工资绝大多数都用在了老家盖房子上。”吕途说。

她在《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一书中,统计了包括冉艳在内的在东莞打工、老家在重庆市奉节县农村的新工人的买房和盖房情况,全部8位新工人中,6位在镇上买的房子,两位在村子里买房或者建房。这8人当中,出来打工时间最短的,也已经超过了10年。

在四川邻水县柑子镇斑竹村,吕途调研发现的情况更甚奉节。这里的房子造价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年轻的主人都不在,但很多人为此花光了一生积蓄。56岁的老朱就是其中一人。他一家都在广州打工,包括老两口、女儿、两个儿子和儿媳妇。2009年,老朱辞了工,回到斑竹村,盖了4层楼,一共花了17万元。“这些年打工的钱,一下子就花完了。”但老朱认为自己的花销观念毫无问题:“在这里,家家户户都这样,打工的钱基本上都花在房子上。”

提及未来的打算,老朱还打算出去打工,儿女们也不回来。因此,新盖起的四层楼立刻沦为了空巢。

同村81岁的林婆婆家情况同样夸张:4层的楼,连厕所装修得也很豪华;太阳能热水器、家具是红木的。4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却只有林婆婆和10岁的小孙女两个人住,其余儿女都在外面打工。

“这个房子花了20多万块。儿子打工的钱都花在这上面啦,还欠了几万元的债。”林婆婆说。

“回老家是一种没有办法的退路”

调查过程中,吕途觉得越来越奇怪:“他们建房子,自己又不住,到底为什么?”她发现,冉艳这一代打工者在打工日子非常难熬的时候会幻想:“等挣够了钱,就可以回老家了。”

据全国总工会2010年的抽样调查数据,新工人占整个打工者群体人数的60.9%,他们已经成功取代了第一代打工者,成为大多数。然而,对于他们的未来,回老家仍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但他们真的会回去吗?调查发现,“回老家”恐怕是新工人们无路可走的选择。在北京工友之家2009年做的《打工者居住现状和未来发展调查报告》中,就“如果你以后在城市找不到工作怎么办”这个问题,65.1%的新工人选择了“回老家”。但如果问题换作“以后的打算是什么”,仅有9.1%的新工人选择“回老家”。

“显然,回老家只能是一种没有办法的退路。”吕途说,“在老家买的房子,不但是他们的退路,也是他们自我方式:有了这套房子,每当觉得城市生活无法忍受的时候,就安慰自己,实在不行还可以回去”。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0%。但今年年初,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就表示,按真实的城镇化来看,城市化率不到35%。“因为2亿多城市流动人口,不是真实的城市人口。”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许小年教授,把冉艳的状态称为“进城不落户”。“1.6亿或者2亿的农民工还不是我们城镇经济的一部分,也不是城镇社会的一部分。”

农民为什么进了城之后住不下来?在和网友的访谈中,许小年再次抨击了这个老问题:“因为没有户口,不能享受城镇居民所能享受的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这对农民的自由流动构成了很大的束缚。”

“把家小留在农村,自己住在拥挤不堪的集体宿舍里,每年就回一趟家,都没有正常的生活。靠这样的农民,社会稳定怎么能够实现?靠这样的农民工,他怎么可能有真正3倍于过去的消费呢?”许小年问。

目前,冉艳们还是把“物质的家”安在了老家。有的把房子盖在村子里,有的在离自己村子比较近的镇上或者县上买了房子。

在调查中,吕途认为,打工群体长期处在一种分裂的状态中:“他们长期生活的地方不是自己的‘家’,被称为‘家’的地方,是想象中的养老院,老了以后才能回去。”

“农民工在城市每年就消费一次,因为他的消费主体没跟他在一起,还在农村。要让他和家小、子女在一起生活,成为城镇经济的一部分,城镇化的效益才能发挥出来。”许小年说。

“城镇化”的80后农民工

问题是,当年轻的农民工逐渐成长后,农村的房子怎么办?“现在把房子都修好啦,等两个孙子结婚的时候都不用再修房啦。”林婆婆说。与林婆婆的期盼相比,她的儿孙辈离农村已经太远。

冉艳的儿子王涛生于1991年,上学到高二,就出来打工了。现在在东莞的一家厂里做芭比娃娃,一个月工资有2000元左右。

王涛谈及自己的工作,明显与父母不同:“我们做的芭比娃娃,一般会卖到美国,高的要卖7000多美金,现在是高科技的,前面有摄像头、显示屏。我们厂一天可以做这种高端的芭比娃娃四五千个。也有一些低端的,我们厂是美国和香港合资的。”

他的生活,也并不“苦哈哈”。他每个月的开销主要是:买衣服、打球、上网或者和朋友一起吃饭。他每个月不给父母交工资,只是会给父母买衣服和充电话费等等。

“现在我买衣服有时一个月花500元,上网的钱不多,打球也不多,在厂里住,扣水电费80多元,生活费一个月扣180元。但是我没有在厂里吃,中午到厂外吃饭,因为厂里的伙食很差,有80%的人没有在厂里吃饭。现在消费太高了,叫几个人一起吃饭,喝点酒就要花200多元,一个月的生活开销要花700多元。”

“新工人们在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从生活方式到消费模式,都已经是城市人了,很难重新适应乡村生活。像王涛这一代,甚至没有种过地,很小就在城市里生活,对土地和农村缺乏认同感。”吕途分析说。

据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的2009年调查数据,80后新工人平均寄回、带回老家的金额为5564元,占外出从业总收入的37.2%。而他们的父辈农民工平均寄回、带回家的金额为8218元,占外出从业总收入的51.1%。

在吕途眼中,冉艳们是夹在城乡之间的一代:“有在农村生产生活的经历,但是外出打工谋生已经是他们现在的生活方式。”

而王涛则是迷失在城市之中的一代。年轻打工者生活方式的“城镇化”速度,已经逐渐超过了制度的“城镇化”速度。

“他的工作已经是工业化的一部分,他的生活方式是娱乐和消费主义的一部分,他的发展梦想是城市化的一部分。即使意识到了艰难,80后、90后打工群体也很少将老家作为退路。”吕途说。

那么打工者辛苦做“房奴”,到底意义何在?

“他们在为‘彼岸’进行着投入,这是他们现在艰苦生活的安慰剂,是现在努力拼搏的兴奋剂。”吕途为此感到担忧和悲哀。

让打工者逐渐融入城镇,已是大势所趋。

今年5月27日,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

该意见的“推进城乡改革”部分提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将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

李铁指出,对重点人群的改革,可根据不同规模的城市、外来人口所占的比重设置落户条件。如京沪居住和就业年限可以相对长一些,京沪辖区的郊区县和小城镇条件应适当放宽。“其他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明确条件。除居住和就业年限外,不可再行设置其他条件。”

对于未来,王涛有明确的期待。

心灵家园篇9

印度洋海啸发生已半个月了,随着救援工作的推进,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从遇难者转向幸存者。相关报道显示:至少800名泰国幸存者患上了后海啸恐惧症,他们担心海啸还会卷土重来;一些幸存者为同伴相继死去而自己却存活下来感到负罪,甚至想要自杀;还有许多人脑海中不时出现灾情场面,或是仿佛听到海啸警报声;至于失眠、焦虑等生理心理问题更是非常普遍。

在此次海啸中,杭州市一旅游团正好在泰国旅游,亲历了海啸的恐惧,上周这些游客已安全回家,但许多人表示“一闭眼,看到的都是血”,历险恐怖画面依然时时浮现,需要有人陪伴左右。

杭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派出专家对亲历海啸的游客进行了心理帮助。接受专家心理干预帮助的游客,在倾诉的时候都哭了,整个过程持续1个多小时,之后都说感到很轻松,表示要继续接受干预,直到完全走出阴影。

【健康分析】

这种指由非同寻常的威胁或灾难性事件所引发的精神紧张状态,心理专家们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这些精神状态,一般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例如以回想或噩梦形式反复重现创伤性经历和体验,目睹遗物或旧地重游时产生精神痛苦;由于恐惧产生的持续回避行为,某些海啸幸存者可能会从此避免去海滨旅游甚至不敢外出。大多数病人1年内可以恢复,而少数病人则持续数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负担,有的还可能终身精神残疾,再也无法正常生活。

随着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认识的深入,心理专家们越来越重视对突发事件的受害者(亲历现场者和在事件中失去亲人的家属,以及参与现场救援的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他们的精神伤害。

据了解,近几年,我国灾后心理干预也有了很大的发展。2003年SARS后,政府有关部门就组织心理专家进入医院对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工作。而去年大连空难和包头空难后,有关方面及时成立心理干预专家小组,脱下白大褂,来到家属住的宾馆,以专业的、亲切的态度对为失去亲人而悲痛不已的家属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取到了较好的效果。不少省市都先后成立了灾后精神干预中心。

【健康行动】

心理危机干预是怎样进行的?作为普通人对此有些了解,对自己对他人也有很大帮助。

亲友的安慰治疗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失去家园、失去亲人,一般人的反应都是不能接受事实,会下意识地回避现实,有的还会表现在肢体上,如手脚麻木不能动弹等,专业上称之为“急性心因”。

心理专家会以委婉的语言提醒当事人,家园真的没了,亲人的确走了,事情真的发生了,让当事人把悲痛心情表达出来,如痛哭一场等,心理干预就算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家属和亲朋好友也可以参与支持和安慰治疗,包括生活照料、陪伴聊天、监护自杀自伤等。

引导当事人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他可能会钻牛角尖在某个亲人死了,我也没有必要继续活下去。这时要唤醒他的责任感和价值感,如还有孩子需要照顾,还有老人需要照料等,以唤醒当事人的自我意识。

改变认识偏差

急性期过后,与当事人重新评估灾害的损失。经历灾害的人,观念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思维方式产生扭曲,产生“自己太渺小了”、“我是没用的人”等想法,还会以偏概全,将生活中的片断灾害扩大化,“一切都完了”,“我这么倒霉不如死了算了”,而产生悲观的生活态度。

心理医生会对受伤者进行开导:“其实人类文明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活中许多事情我们不能控制,但事情很快会过去,过后大家都可以照常生活”;“人生是连续的过程,倒霉和运气只是人生的片段和插曲”。

搬家、旅游,远离事件,也有助于当事者愈合心理伤害。

重新客观评价自我

心理医生还会帮助受伤者学会评估自己的潜能。比如针对“我这人没用了,一无是处”,专家开导说“其实今天是没用了,明天另有用处”、“目前你仅仅是情绪崩溃了,脑子还有很多功能没有坏的,比如你还会讲自豪感,这不是机器人都能做到的,要知道一台会讲话、有感情的机器人世上还有钱买不到的啊”。再有是启发幻想,看到自己的希望和进步。病人说,“我还是不能睡!”医生就可劝导说,“没有噩梦了嘛,没有惊跳了啊!”还要病人每天学会自己对话,一遍是医生说的,一遍是自己讲的,就像日记一样记录下来,定期给心理医生批改。经过1~3月的训练,病人就可能学会客观评价自我,症状就会逐渐缓解。

情景重现“熟悉”恐惧

经历恐惧后,许多人都会不断在脑海中重现当时的场景,做噩梦、惊叫,无法入睡,甚至焦虑、抑郁等。这种情况有的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淡忘,有的则持续几年、几十年,严重影响生活。比如美国有个参加越战的士兵,多少年后,一听到飞机的声音就害怕得趴在地上。

心理专家针对这种情况,会对一些患者采取情景再现的办法,让你不断回忆、不断熟悉当时的场景,直到你“明白”“其实就这么回事,我挺过来了”,从而消除恐惧感。

催眠“忘却”伤痛

有些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理心理机制很复杂,首先是这些病人病前的人格缺陷(性格脆弱等)比较突出,其次是因为病人遭遇的心理创伤信息除了意识层面的语言通道以外,还有更多的恐怖体验不是言语能够表达清楚的,却一股脑儿钻进了大脑的潜意识里了。要纠正病人潜意识的思维偏差比较难,一种是催眠治疗,还有是精神分析。这是专业问题,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做到。

此外,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药物配合也很重要,但要在医生指导下用抗抑郁的药。

加强生存能力训练

经历同样的灾害,有的人很快就能恢复,有的人却终身难以改变,这与每个人的性格有关。

因此,家长和学校老师从小就要有意训练孩子们的生存能力,包括游泳、爬山、体育锻炼、野炊野营、劳动等。还要注意挫折教育和危机防灾教育,以及安全常识和机能训练等,部队军训是很好的预防课程。家长还要教会孩子们从小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知道任性、发脾气、大声吼叫是弱者的表现。

专家们还提醒,城市居民则要定期出去郊游,或下乡走亲访友,因为终年躲在高楼里生活的人属于心理高危人群。

相关链接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与刺激事件的强度明显正相关。

有关专家预测,印度洋海啸后,3个月后患病率可能达25%,终身患病率会达到50%以上,其中3/4的病人会康复,12%的病人终身不愈。

车祸后约10%~40%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灵家园篇10

[关键词]动漫电影;心灵拯救;宫崎骏

一、引 言

宫崎骏作为一名动漫大师,他的作品让人感知到梦想的美好,将动画事业上升到人文的高度。在他的作品中,闪耀着心灵拯救的光芒。目前对于宫崎骏作品的研究较多,学者们从宫崎骏作品对于电影技术方面的影响,从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从作品中反映的审美价值取向,从动漫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等多个方面对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及其精神内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浅析宫崎骏大师的作品不难发现,环保、生存、人与自然关系是他作品中时常流露出的信息。许多人都把宫崎骏看成一个热衷环保的、热衷生态的艺术大师,但是这并不全面。更有甚者,将宫崎骏的绘画制作风格抬升到“灾难片”的范畴,这都是对宫崎骏大师作品内涵的深度误解。宫崎骏的动漫电影中不仅有环保和生存,也有梦想和人生。本文将从宫崎骏和他的作品出发,来探寻动漫电影中的心灵拯救。

二、动漫电影中的精神家园

近些年,一些学者提出了将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与《阿凡达》对应。执意将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与《阿凡达》联系在一起的最主要的证据便是《阿凡达》中的母树形象。因为在宫崎骏的诸多作品中,比如《幽灵公主》《龙猫》《天空之城》中都有大树的形象。但是这种近似的艺术形象后面却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西方学说中强调人的中心地位,这也导致西方一直是以主体的地位居高临下来保护自然的,并且这种保护带有被动型。西方人保护生态的目的正是为了保证以人为主体的生态观不发生动摇。西方的近现代化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厄尔尼诺等现象的产生给西方社会敲响了警钟,这也使得西方人被动地接受了环境保护的主张。虽然近些年西方社会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材料的研发方面作出了很多贡献,但是从文化的初衷来看,这只能被他们看成权宜之计,他们的目的仍然是征服自然。从数量庞大的美国灾难大片可以看到,西方主流价值观下的导演们一直在挑战着自然,一直在幻想着征服自然。《阿凡达》与宫崎骏作品相比,《阿凡达》是一种依靠科技征服失败后的和谐,而宫崎骏的作品表现的是一种东方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共荣的智慧。西方的家园观念和东方的家园思想终于在这点上达到了共识。

生态是一个充满理性的词汇,是理性的产物,它没有感情,没有灵性。所以宫崎骏认为家园不只是一种生态。在宫崎骏的动漫电影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神灵间的对话,人与自然的和谐,所有的情感和责任一起构成了宫崎骏心中的家园。宫崎骏能够听到自然的物语,能够感受到万物和谐共生的快乐,他将梦想和希望注入了他的作品之中。这种天人合一的襟怀,只有在东方文明播散的国度才能孕育出来。儒家的中庸、佛家的宽容、道家的无为结合在一起,才有了“万物有灵”“众生平等”的和谐社会。宫崎骏将自然界的万物作为可以沟通、交流和倾诉的对象。所以,宫崎骏的电影作品不能叫作生态片,从他的动漫作品中体现出的思想价值远远高于生态片的范畴。在他的动漫电影中,他为现代人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深深不安,他认为这种行为的约束不能单单依靠被动的要求,而需要人类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唯有人类自我心灵的拯救,才能真正地建设起人类的精神家园。著名的电影文学评论家周蒈就很赞同宫崎骏这种将人类自身纳入自然范畴的做法,他在《宫崎骏电影生态观的突破与转变》中对宫崎骏的生态观进行了抽象概括,即不应该把生态作为改造的对象,而要将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和传统的二元论生态观完全不同的生态观,其中所体现的包容、和谐和贯通的理念都将引导一种包罗万物、普遍联系的新的自然观的形成。在这样的自然观中,在这样的众生平等的家园中,人类才能完成最终的心灵救赎。

家园有无形的,也有有形的。有形的家园被叫作物质家园,无形的家园被叫作精神家园。显然,宫崎骏动漫电影中的心灵拯救发生在无形的精神家园。众生平等的家园不单单是茅草低檐的青石雨巷,不仅仅是烟雨蒙蒙中的炊烟袅袅,不仅仅是田中辛勤劳作的乡里乡亲。宫崎骏眼中的家园应该包含着梦想、希望、信任、亲情、文化和信仰等种种人性的闪光点。于是在宫崎骏的动漫电影中,他依靠自己在精神家园中的见闻,将动画形象和动漫故事作为自己的精神文化和情感信仰的寄托载体。他的动漫中很重视家的概念,在他的作品中家不是一家人的居所,而是所有家庭成员感情的归宿。家可以富丽堂皇,也可以稀松零落,但是只要家的精神在,家就永远在。家并不是人类的专属,自然界万物都有自己的家园。在宫崎骏看来,他在动漫电影中关于心灵拯救的目的就是到达这样的精神家园。学者杨晓琳在深入研究宫崎骏的电影的叙事线索时发现,宫崎骏在动漫电影中,有意地使用了主线和副线两条线索。主线来表现有形的家园,副线则表现无形的精神家园。这说明在宫崎骏的动漫电影中始终在追求精神家园,始终在进行着心灵的拯救。

三、心灵拯救之路

宫崎骏是一个特别看重家概念的人,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搬家”却出现了很多次。在动漫电影《龙猫》中,五月的父亲因为妻子的病患带着幼小的五月搬到了乡间居住。在乡间,五月和妹妹遇到了龙猫。龙猫知道了发生在五月身上的故事,便利用自己的能力实现了五月探视生病母亲的愿望。《魔女宅急便》中琪琪离开了家,去了滨海城市打工。送快递的工作锻炼和考验了她,她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新城市的接纳,自己也在这些磨砺中成长起来。而相比于《龙猫》和《魔女宅急便》中的“搬家”行为,《千与千寻》中的“搬家”则是小千寻的一次迷路和迷失。宫崎骏动漫中的搬家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但是这种生活平衡的改变,往往能够给生活带来新的希望,这种迁徙中的希望常常成为动漫中人物心灵拯救之旅的动力。对于宫崎骏而言,“搬家”的目标正是寻找一个美好的“乡间”,这里没有战火,这里和谐美好,这里民风淳朴。宫崎骏心中的“乡间”其实就是他的精神乐园,是他心灵拯救后所能到达的地方。宫崎骏在动漫电影中告诉我们,从一个熟悉的“家”中搬出去是需要下决心的,但是经过心灵拯救之旅后会到达一个新的“家”,这个家才是心灵的归宿。

可能是年少的宫崎骏亲自感受了二战的残酷,又可能是战斗机制造世家的基因作用,战争成了宫崎骏动漫作品中非常突出的一个主题。宫崎骏是一个和平爱好者,他的作品用描写战争来反对战争。他反对日本政府对于二战的漠视态度,他甚至要求首相安倍对于二战道歉。但是仔细研究宫崎骏的动漫电影可以发现,他所做的不仅仅如此。有着心灵拯救修为的动漫创作大师宫崎骏直接道出了战争得以发动的缘由。他认为正是人的贪欲导致了战争的发生,导致了我们身边自然家园的损坏。人类之间贪欲的斗争导致了世界大战的产生,人类与其他动植物关于空间的争夺,最终也导致了自然家园的破坏。《幽灵公主》中西方邪神和阿西达卡的斗争,妖姬与白狼的仇恨;《风之谷》中王虫的攻击。宫崎骏在他的动漫电影中都明确给出了各种争夺的对象,这些争夺的对象在不同的动漫电影中有不同的含义,《幽灵公主》《风之谷》《天空之城》《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千与千寻》中分别为森林、鹰海、拉普达、海洋和自己的名字。这些都是要到达精神家园所必须的要素,而追求这些要素的过程便是心灵的拯救过程。宫崎骏在暗示心灵拯救的过程就是要放下贪欲的过程,放下心中的贪欲必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不断和自己的贪欲做斗争。只有心灵斗争的胜利,才能避免更多由贪欲引起的战争。

无形家园才是宫崎骏追求和诠释的主要对象。宫崎骏在电影作品中描写战争的残酷血腥,来反衬自己对于无形的理想家园的寄托。这种理想精神家园物化的意象在宫崎骏的动漫电影中随处可见。这些物化的意象有乡村田园、森林、天空之城、海洋、大树以及哈尔内心的秘密花园。无论精神家园多么难以得到,宫崎骏在他的动漫电影中始终对无形的家园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无论是被迫的迁徙还是残酷的战争都不能阻止精神家园带给我们希望和慰藉。宫崎骏也曾一直探讨人类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怎样克制贪欲从而完成心灵的拯救。在他的动漫电影中他做出了许多尝试,他认为沟通是解决和缓和争端最好的方式。《幽灵公主》中神鹿和白狼神之间的沟通,《风之谷》中王虫和娜乌丝佳的沟通,《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中儿童与大人间的沟通。在这些动漫电影中,沟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娜乌丝佳的沟通使女王开始理解她的行为,王虫也回归到了森林。《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中大人们也终究被儿童的天真稚嫩之心所打动。并且通过敞开心扉的交流和沟通,金鱼公主的爸爸放弃了毁灭人类的计划。宫崎骏在他的动漫电影中始终代表人类做着深刻的检讨,他也一直在重申着自己的主张,即人类要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真正地尊重自然,才能获得自然的原谅,才能拯救自己的心灵。宫崎骏坚信地球并非只因为人类而存在,人类不是主宰,人类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要想实现心灵拯救就要学会和自然界的其他成员一同分享和保护我们的家园。这个世界上所生活的植物、动物和人类都是这个星球的居民,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人类没有资格居高临下来做这个星球的主人,更不能骄傲自大地向自然命令。宫崎骏认为面对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面对越来越多的资源消耗,面对这样那样的理所当然,人类是该好好冷静下了。宫崎骏在电影中提出的沟通方法应该被重视,我们的确应该听听别的种族、国家的声音,听听野兽和昆虫的声音,听听自然和植物的声音,耐心、谦虚地听他们的声音,因为他们也是这个星球上面的居民,这是一种共生的文化理念。纵观宫崎骏几十年的动画生涯,他一直在他的动画作品中展现着自己对多元文化的共生理念。他强调自然与人的共生、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和人与人的共生。这些理念都深深融入宫崎骏的作品中,他除了对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忧虑外,更将目光扩展到了多元文化间的共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文化冲突不可避免,所以多元文化的共生便成为新问题。面对这一新问题,他用自己的动漫电影作品进行了共生的尝试。在他的动漫电影作品中,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许多异域风格场景的出现,宫崎骏都在用艺术的手法来告诉观众,不同文化要素在一起也能够构成和谐的风景,而从观众的反响来看,这些新鲜丰富新奇的视觉场面的确在给人带来耳目一新之感时让人看到文化共生的希望。如今年过70岁的宫崎骏虽然退出了动漫制作的一线,但是仍然在他的动漫电影中进行着心灵的拯救,这也是宫崎骏动漫电影影响深远的原因之一。

四、结 语

宫崎骏的作品一直围绕有形的物质家园和无形的精神家园展开。其中,爱和责任、关心和情感构成了宫崎骏笔下小家的艺术形象,而对文化的思考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构成了宫崎骏的大的家园观念。在宫崎骏的电影中我们不难把握他电影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对人类与动物矛盾日益激化,对于因为贪欲引发的污染、战争等问题的关切。宫崎骏这种强烈的家园观念既是他的一种特质,更是出于一位艺术家对于人类前途命运的担当。他将自己的心灵拯救之旅赋予动漫电影之中,让动漫电影富于人文气息。宫崎骏所要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艺术主旨通过动漫电影的形式进行传播,这本身便独具深意。将这些具有哲学价值的思想传递给观看动漫的孩子,这体现着宫崎骏的责任感,也表现了动漫电影对于心灵拯救独特的艺术价值。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江苏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ZDIXM040)。

[参考文献]

[1]骆浩.浅析宫崎骏动漫电影艺术之美[J].电影文学,2015(04).

[2]李亭燕.浅谈动画片中的美学――以宫崎骏动画作品为例[J].名作欣赏,2015(15).

[3]陈佳莉.浅析宫崎骏动画中的影射手法――以《龙猫》为例[J].电影评介,2015(06).

[4]武多利.一次成功的心灵拯救――剖析宫崎骏《千与千寻》中的心理隐喻[J].电影评介,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