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生活十篇

时间:2023-03-20 10:41:32

业余生活

业余生活篇1

虽说教师工作压力大,然而,我们的世界肯定不能只有工作。那我们的业余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业余生活情况。

一周的业余可分为上班日业余与假日业余。而上班日业余对我来说,又可分为值班业余与非值班业余。在值班的时间里,我浸润于教育教学中,一方面完成自己的值班任务,另一方面,不断思考怎样能真正地为学生减负,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愉快,怎样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等问题。所谓的非值班业余,就是一周我还有三天不值班,由于不值班,相对来说业余时间就比较宽裕,早晨虽不需要那么早到学校了,但我还是起得很早。因为这已经形成习惯。我早晨起来到操场跑步大约半小时,然后再吃早饭上班。中午,我午睡40分钟左右。晚上,吃完晚饭,要么看些教育类书籍,要么反思一天的工作,要么看些报纸杂志,写一些感想。

我的假日业余又可分为周六、周日业余与非周六周日业余。每到周六、周日,我主要做五件事,一是每天半小时的晨跑,早饭吃过后,上网浏览信息;二是中饭吃过后,清理个人卫生;三是帮助家里做点家务,比如烧水、煮饭;四是辅导孩子,家里的孩子上中学了,自己作为一个教师,不说所有的课程都能辅导,但大部分课程也能说出一点什么,所以在孩子碰到难题时,适当指导一下;五是反思一个星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反复思考一个星期的教育教学亮点、难点,有时还写点什么。所谓的非周六周日业余,通常是指一周中有中秋节、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等节日。在这些节日里,好像自己支配的时间挺多的,然而事情也好像多了。在这些节日里,本来是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出外走走,当孩子学习任务较轻时,就可以这样做,但孩子学习任务很重时,就不敢带孩子出去走动了。有时候还整理一段时间以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思考存在的问题,积累有益的经验。倘若确实有空余时间时,便会写一些教育教学心得发给一些优秀的教育报刊,如果能发表,还能对别人有一些启发,那当然再好不过了;如果不能发表,也不失落,毕竟自己已经历了又一次的锻炼,不断地思考,不就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么?

总结我一周的业余生活,大约四分之一给了学生,一周两次值班虽不足四分之一的周业余,但再加上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编制试卷,为教育教学搜集资料,与家长交流等,业余的四分之一的时间还是够的。不足四分之一的业余时间留给了我自己,主要用来浏览信息、晨跑与午休。我觉得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再美好的理想也是空想。不足四分之一的时间分给了我的家人,这主要用来与我的父母、亲人交流,辅导孩子学习,帮助做一点家务。还有四分之一的业余时间用来反思、整理教育教学实践,希望自己的实践与理论能达到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同时,我也把我的思考进行了适当的分类,思考问题的现象与本质,寻求发展的最佳路径,并进行合理的综合考虑,努力想发挥自己业余生活的最大意义。(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唐刘学校)

业余生活篇2

我的业余生活

我的业余生活是读书,我喜欢用书本当做小船,在书海里尽情地遨游。书让我增长了丰富知识,读书让我懂得了人生道理,读书让我加强了阅读的能力,读书让我提高了写作的水平。

体育也是我的业余生活,我喜欢乒乓球、篮球、溜冰等,可以使我增强体质、平衡、协调能力等。

我的业余生活可真是丰富多彩呀!小朋友们你们的业余生活呢?也是那样的丰富吗?

业余生活篇3

我的业余很丰富,打羽毛球、游泳、看电影,但我最喜欢的好事郊游和养一些小动物。

妈妈带我到大西北旅游 , 我参观了莫高窟、鸣沙山、莫高窟最著名的就是壁画了,壁画中的图案栩栩如生:玩倒立的胖娃娃嘻皮笑脸;猴子般的杂耍演员在舞台上活蹦乱跳,观众们就在台下连声叫好; 翻过莫高窟,就是沙漠奇迹——鸣沙山,上了山顶,一眼望去那一道道沙峰好像是金色的波浪,好看极了。我兴奋的蹲下去玩起沙来,玩沙的时候,我发现这些沙是由红、黄、绿、黑、白五种颜色组成的,真让我感到新奇!后来,我和爸爸是坐着滑板下山的,滑沙的感觉真有趣,在下滑的时候,我好像还听到了滑沙的“嗡嗡隆隆”的响声,我终于明白了这里为什么叫做“鸣沙山”。

我还喜欢养小动物。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它叫欢欢。 眼睛圆圆的、红红的真像两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三瓣嘴,尾巴很像小圆球,贴在屁股上。还长了四颗牙齿,它的胃口可好了,青菜、萝卜、小白菜什么都吃。 喝水的时候小舌头一舔一舔的。

有一次,妈妈在做饭,顾不上,让我给欢欢换沙子。我跑过去一看,欢欢拉了也尿了。我先把它抱到地上,然后把报纸拽出来,在给它放进去一张干净的纸。当我给他拽脏纸的时候,闻到了它的气味,可难闻了,我想妈妈每天给它换时也这样,我也学妈妈不怕难闻,赶紧换好。换好后,我去找小兔子,它却跑到妈妈那里要吃的了,我把它抱回来,它在我的手上一直舔我,好像在说:“谢谢你,小主人,这下我又干净了。”这时的我一点也不觉得它脏,反而认为它既干净又可爱。

这就是我的业余生活,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业余生活篇4

人人专心学政治,“毛选”四卷读起来;

歌声笑声故事声,宿舍生活多愉快;

休息好来干劲足,感谢党的好关怀。

这是我们厂的青年写的一首歌颂丰富多采的业余生活的诗。我们大抓青年职工的业余生活,只不过两个多月,但青年的业余生活已出现了一片新气象。总结这一段工作,我们是有一些体会的。

党和早就指示我们,青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团的工作要抓好青年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娱乐、体育两方面,达到“三好”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我们对党和的这个指示的精神领会得很不够,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只抓住生产劳动这一头,而对青年的生活这一头就关心得较少。去年下半年,我们厂在进一步贯彻劳逸结合以后,党委提出要大力抓好青年的业余生活,特别是要加强集体宿舍的工作。当时,我们有的干部对抓好青年业余生活的重要意义还是认识不足的。他们认为:“业余生活就是玩玩闹闹,没啥干头”,“抓业余生活不是青年团的事。”党委了解这情况以后,指出团组织要通过业余生活对青年进行政治思想工作,把宿舍变为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阵地和青年的文化娱乐中心场所。由于党委的教育,我们开始认识到,过好业余生活,是青年的切身要求之一,业余生活也是一个思想阵地,如果不带领青年安排好自己的业余生活,资产阶级思想就会从此扩大它的影响,就会影响青年的身心健康。所以,团组织要关心这件事情。于是,在党委的领导下,我们团的干部都深入到宿舍,大抓青年的业余生活。我们首先调整了职工的宿舍,使青年有更好的休息环境,然后又在各个宿舍建立“红色乐园”或“青年之家”等组织,从大搞文化娱乐活动入手,来帮助青年开展业余活动。

开始我们只是抓了青年的文娱活动。在抓文娱活动中,发现有许多青年并不满足于此,还迫切要求学习和提高自己,有的甚至自动组织了政治、文化、技术等学习小组。于是我们就根据青年的需要,大兴学习之风,依靠青年中的积极分子,普遍建立了著作学习小组、读报小组,并开展了学习著作报告会、时事座谈会等活动。后来,发现有些青年不愿意到“青年之家”去玩,经过了解,才知道他们是嫌宿舍活动花样少,内容太单调。这又提醒我们,青年的兴趣和爱好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把大多数青年吸引来参加活动,就要把各项活动的质量提高一步,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采。于是,我们组织了一批文娱活动积极分子,发动他们自编自演,创造了“赛诗会”、“革命故事会”、“灯谜晚会”、“宿舍游园会”等20多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因为我们开展活动,贯彻了自愿、小型、多种多样的原则,参加宿舍活动的人就越来越多,把时间花费在一些无聊事情上的人就大大减少了。

在把青年的业余生活加以安排之后,我们又进一步通过各种活动加强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这主要是针对青年思想上生活上存在的实际问题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比如织布车间团支部发现有的青年从来没有拿过针线,不会缝衣服补袜子,衣服袜子穿破了,就拿回去叫妈妈补,或者给妹妹穿;也有些青年,衣服袜子破了就丢了,嫌穿破旧的衣服是“寒怆”,不好看。于是团支部就在业余时间,组织了一次整旧翻新的活动。同时,我们又组织了“心灵手巧”的人介绍补衣服的经验,有好多青年工人都学会了针线,自己动手补衣服了。又如,我们发现有些青年在生活上铺张浪费,不注意节俭,就在宿舍里广泛地开展了讲故事活动,讲、刘少奇同志和朱总司令的艰苦朴素生活。通过革命领袖艰苦朴素的范例来向青年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开展这些活动,艰苦朴素的风气就得到了发扬。又如有些青年不重视产品的质量,乙班工人就编了一个快板叫“次品诉苦”,在宿舍晚会上演出,对工人教育很大。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去做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就可以把青年的业余生活搞得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种多样,使青年不但休息娱乐好,而且学到必要的知识和本领,受到生动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因此共青团在抓好业余生活方面是大有可为的,而并不是象有些同志说的“玩玩闹闹’没啥干头”。现在,由于我们认真贯彻了党委的指示,大抓了业余生活,加强了对青年的业余生活的引导和宿舍里的政治思想工作,青年的思想、学习、劳动和身心健康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在睡眠休息方面,由于调整了宿舍,建立了生活制度,过去白班夜班互相干扰,休息不好的情况没有了。有规律的业余生活使青年既能睡好休息好,又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文化娱乐,又有时间处理个人事务。青年讲卫生的习惯,也开始形成,团结互助的友爱精神大大增长。在学习方面,由于大兴学习之风,原来有些青年对学习比较淡漠,没有读书看报习惯的,现在都积极参加了著作的学习小组、读报小组。目前宿舍里已经组织了268个著作学习小组和296个读报小组。这样青年的思想开阔了,在宿舍里,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漫谈国内外大事多了。正如青工刘淑敏所说的:“红专之家”为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在这里,可以阅读各种书报杂志,文艺政治书籍,可以欣赏音乐,学唱革命歌曲,也可以参加赛诗会、电影座谈会,真是物质生活限苦朴素,精神生活丰富多采。因此,青年们都是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他们说,“党这样关怀我们,如果再不好好干活就太对不起党了。”所以,在生产劳动时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产品的质量产量节节上升。如准备车间二班谷淑敏互助组,由通常每班落经550公斤提高到660公斤,而且质量达到100%。全厂青工的出勤率高达98%。从这两个月来的变化,我们深深体会到抓好青年的业余生活是关系到青年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的大事,是团组织的一项长期性的方针性的重要任务,抓业余生活和抓生产劳动、学习这两方面是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过去我们把抓业余生活看作“不是青年团的事”,这是很不正确的。

业余生活篇5

2、业余时间,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简单的体育锻炼,锻炼孩子身体,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比如跑跑步,爬山,打球等等,丰富孩子业务生活;

3、参加兴趣班,依照孩子个人的意愿和喜好,可以安排一下兴趣班,比如写字,画画,跳舞等等,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

4、在孩子业务时间,可以让孩子帮忙做一些家务,比如让他自己洗袜子,洗碗,扫地,做饭等等从小教他一些生活技能,为以后做准备;

5、带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带孩子经常去公园或者社区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或者有条件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爱心活动,比如义务卖报纸锻炼一下孩子,此外也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外面旅游,见识一下不同民俗风情,开阔孩子眼界。

6、跟孩子一起读书,培养孩子爱读书、思考的习惯,可以为孩子买一些课外的书籍,供孩子在业务时间品读。读书使人聪明,所以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

7、作为家长,在对待孩子业务时间的问题上,我们要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既不要抹杀孩子天性,也不要太严格,要给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孩子业余生活更加充实和难忘,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业余生活篇6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业余生活影响因素

一、背景与综述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其中外出就业1.53亿人,庞大的农民工流动浪潮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在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由过去的“单身外出”逐渐转变为“举家迁徙”,日益明显地呈现出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这种农民工家属随行趋势最直接的结果是造就了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一新的城市群体。近年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数量不断大幅度增长,二代移民已经出现,他们或者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或者在城市出生继而留在城市。流动儿童是我国庞大流动人口中派生的一个特殊部分,有其独特的成长性,并体现着更加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

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子女流入城市,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阻碍,以及自身经济能力的限制,多数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长此以往,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儿童的差距越来越大,非常不利于他们融入城市。因此,农民工随迁子女面临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在这一领域:祁雪瑞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及义务教育法制公平进行了研究;田慧生、吴霓基于12城市调研,分析了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入学和政府部门落实相关政策的情况;中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研究及数据库建设课题组描述了中国流动儿童的特点和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的现状,分析了随迁子女教育的问题和成因,其后就“教育政策的执行”进行重点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此外,在赵树凯、段成荣、张宁娟、刘淑兰、湛卫清、简新华、刘传江等的相关研究中,该问题也一再被提及。

随着“两为主”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但并非意味着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得到了全部解决。现有关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也更加全面和深入,逐步从宏观政策转变到微观个体,不仅关注课堂而且关注业余生活。目前,随着对农民工子女课余生活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社会各界也积极为农民工子女搭建了一个校外活动的平台,切实关心帮助农民工子女的成长。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和文化生活,解决了农民工子女亲情缺失、心理健康、学习困难等问题,并通过大力宣传,为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社会、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业余生活是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生活的重要部分,然而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业余生活显得相对匮乏。这不仅影响到儿童兴趣特长的挖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还会长远地影响他们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人数已超过2700万人,他们有的在城市公办学校或营利性民办学校就读,此外大部分在办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薄弱的打工子弟学校上学。由于资金不足,这些打工子弟学校无法为孩子们提供科普性、知识性较强的课外书籍,无法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农民工随迁子女业余生活呈现出基础设施匮乏、内容缺乏科学引导的特点。进城务工人员在子女课余时间给予的陪伴较少,多数子女的课余生活无人看管引导,处于“放羊”状态,不少学生因此染上网瘾,家庭教育本应作为学校教育有力的补充,却在此时缺失严重。另外,社会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注由于并未深入学校教育之外的业余生活,难免显得“营养不良”。

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业余生活问题,现有的相关成果虽然多为新闻报导和调研描述,但足以显示进一步研究该问题的必要与紧迫。在杨波的文章中,南宁市近11万随父母进城就学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被称为“小蒲公英”,如何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被认为是摆在社会各界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题。在太原市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调查中,34.4%随父母进城的农村孩子在业余时间帮父母干活。这种在业余生活上同城市孩子的巨大差异将导致许多问题,尤其心理健康方面。在这一点上,胡进、黄小萍、彭颂等都进行过相关研究。鉴于此,本文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业余生活为出发点,利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取一手数据与其他资料,通过多个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考察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业余生活和心理状态,以透视他们的问题和需要。

二、实证研究

1、数据与样本

本文抽取武汉市晒湖小学和东升小学学生共177人为调查样本,收回有效问卷166份,有效回收率93.79%。问卷涉及调查对象性别、年龄、在武汉居住时间、搬家次数、转学次数、零花钱使用情况、父母指导学习时间、每周课余参加体育活动时间等14项问题。

调查样本的年龄范围在9―14周岁,其中男生98人,女生68人。首先,就生活、学习的稳定性看,多数样本在武汉居住时间较长,但搬家次数在2次及以上占到总样本的56%,转学次数在2次及以上的占27.1%,详见表1。同城市子女相比,样本搬家次数和转学次数普遍偏高,说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经常发生变化。环境改变后,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虽然适应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但总体而言,这对孩子们融入新环境、结交新朋友、跟上课程学习进度等都不利。

其次,就父母在课余时间的关心程度看,选取父母每周陪伴子女学习的时间和每月带子女参加文体活动(包括逛公园、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去青少年宫、电影院、话剧院、图书馆、书店,进行体育运动等)的次数为调查指标,得到图1和图2。调查样本中,父母平均每天指导子女学习的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的占到77%,平均每周参加文体活动不足1次的占到73%。因为工作忙或者力不从心等原因,大部分父母不过问子女的学习情况,父母对子女学习的指导时间明显不足,孩子在放学后处于“放羊”状态,这对于孩子正确学习习惯的养成造成了不良影响。另外,父母周末带子女参加文体活动的频率也相当低,调查中有11%的孩子称从未有过。农民工随迁子女无法享受到城市中专为青少年儿童设立的公共资源。这不利于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特长,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外知识的学习也受到阻碍。

最后,就课余时间的活动内容看,在课余时间照顾弟弟妹妹、做家务等的样本和参加补习班的样本比例持平,均有46人,占全部样本的并列第一,接着是自己在家看书学习的38个样本,参加体育锻炼的29个样本紧随其后,只有7个样本表示会在周末参加兴趣班。数据充分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课余活动的相对匮乏。

2、计量分析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农民工随迁子女业余生活丰富与否的影响因素,设计从生活、学习环境的稳定性、父母在课余时间对子女的关心程度、业余生活的内容三个方面进行logistic二元模型分析。其中,以农民工随迁子女回答业余生活是否丰富这一变量为因变量(“很丰富”和“比较丰富”记为1,“很不丰富”、“比较不丰富”和“丰富”记为0),其余指标为自变量。考虑到样本量大小,自变量都按协变量处理。模型的似然比检验P=0.000。对各自变量的作用进行似然比检验的结果显示全部自变量都有统计意义,估计系数见表2。

表2显示,年龄、在武汉居住时间、是否有个人卧室、搬家次数、转学次数、父母每周指导学习时间以及父母每月带子女参加文体活动的次数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对业余生活丰富与否的态度没有影响,而每周零花钱数量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对业余生活丰富与否的态度有显著的负影响,课余参加体育活动时间、对生活的满意态度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对业余生活丰富与否的态度有显著的正影响。其中,课余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增加一次,样本回答业余生活很丰富和比较丰富对回答业余生活很不丰富、比较不丰富和丰富的机会比就增加为原来的1.094倍。同样,样本对生活的满意态度的正向改变将使其回答业余生活很丰富和比较丰富对回答业余生活很不丰富、比较不丰富和丰富的机会比增加为原来的4.997倍。这表明相比生活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业余生活的影响,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也许更重要。

三、分析与对策建议

1、农民工随迁子女业余生活匮乏的原因

(1)教育资源投入有限,无力营造绚烂的业余生活。与城市公立学校相比,农民工子弟学校在师资力量、学校设施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有限,农民工子弟学校难以满足学生丰富业余生活的需要。尽管国家政策已经要求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但具体到各地方的政策和实际操作中,却没有使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的待遇。他们面临的制度上的障碍和歧视,直接影响到其丰富业余生活的获得。在笔者的调查中,尽管是地处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农民工子弟小学,教室的布置、学生课桌、操场和体育设施等,与普通小学相差甚远。可想而知,偏远一点的学校,其条件更是不如人意。相反,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儿童,不仅可以便捷地享受社会和学校提供的业余活动资源,而且大部分父母有能力支付其参加课余兴趣培养班等的费用。

(2)社会关注集中课堂,课余生活关注不够。长期以来,社会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了课堂:师资投入,教学基础设施完善,课本及学习用品的捐赠。此外,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社会团体组织参与的各种爱心支教活动,也起到了丰富孩子们课堂学习的作用。然而社会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关注却没能更进一步深入孩子们的业余生活中;没有意识到农民工子女由于缺少父母陪伴引导很少享受公共教育资源和服务全民的基础设施,以及可能受到社会中不良影响的侵蚀。城市子女在课余时间可以由父母陪伴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丰富自己的知识,或是参加兴趣班,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种类,而农民工子女由于父母工作时间与经济的原因,很少参与这些有益的课余活动,极有可能受到不良因素的引诱,不仅对个人的成长成才不利,也可能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改善农民工子女的业余生活需要更多社会关注。

(3)家庭教育缺失,不重视业余生活质量。一方面,受经济所迫,农民工工作强度较大,无时间陪伴子女,同时农民工的工作非常不稳定,经常因为工作而东奔西跑,这直接导致家长严重缺乏对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时间。另一方面,农民工由于自身受教育经历的限制,家庭教育观念相对陈旧,比如教育子女缺乏互动、不能正确理解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教育方法落后、以及将子女教育问题全部交给学校等。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对子女课余生活的缺乏引导,使得不少农民工子女受到了社会中不良影响的侵蚀。

2、丰富农民工随迁子女业余生活的对策建议

(1)政府应给予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政府应真正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义务教育这个公共品,把农民工子女教育放在财政预算名单上,进一步出台政策减少变相收费、变相排斥的现象,开放公共资源,改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环境,为丰富业余生活创造条件。在地方政府的具体实施中,应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具体包括: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工用工企业的监管,保证工资按时全额发放,禁止以盈利为目的强迫农民工加班加点工作,保证农民工有较充足的时间在子女的课余生活中对其进行引导和监护,确保子女远离不良影响;导向用工企业对农民工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改善雇佣人员的生活条件,从而稳定农民工工作,减少其流动性,为其子女稳定地接受教育,降低对生活环境的适应难度提供基础等。

(2)社会应更多关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业余生活。社会组织和团体可以主动参与到关注农民工随迁子女课余生活的行动中来。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志愿者组织和社会团体自发为打工子弟学校捐赠图书,然而,这些缺乏统筹、尚未形成规模的捐赠行为还无法惠及全国数千万农民工子女。政府应联合社会力量设立专项基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组织志愿者阳光行动等提供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等方面的帮助。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学校进行资助,帮助其扩充师资力量,完善教学设施等。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是为农民工子女营造良好的课余学习生活环境的有力保障。

(3)农民工应提高家庭教育意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民工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工作时间占用对子女教育的时间,工作流动性强,生活条件简陋的问题,家庭教育在农民工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严重缺失,这对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启蒙期的孩子来说会产生十分不良的影响。社会应加强农民工对子女教育及课余生活重要性观念的认识,针对农民工普遍存在的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的观念,应以社区或企业为基本单位,宣传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树立为孩子创建积极健康的课余生活的目标,从观念上重视家庭教育。

(注: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的代际分化、行为选择与市民化研究”(批准号:7097309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祁雪瑞: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及义务教育法制公平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2] 田慧生、吴霓: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基于12城市调研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 中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研究及数据库建设课题组:中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 赵树凯:边缘化的基础教育――北京外来人口子弟学校的初步调查[J].管理世界,2000(3).

[5] 段成荣、梁宏: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5(1).

[6] 张宁娟:一个现实问题的理论关照――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特征分析及策略探索[J].教育学报,2005(3).

[7] 刘淑兰:流动儿童学校生存策略探究――以北京市某流动儿童学校为个案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

[8] 湛卫清: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8(10).

[9] 简新华、黄锟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 刘传江、程建林、董延芳: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11] 李菲:流动儿童逾2700万[N].新华每日电讯,2010-11-21.

[12] 杨波:让“蒲公英”无忧绽放 南宁市关爱随迁农民工子女[J].今日南国,2011(2).

[13] 太原市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调查[EB/OL].http://sxswdx.省略/gmjy/html/200911/7/20091107112215.htm.

[14] 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

业余生活篇7

关键词:课余生活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63-04

1 前言

当今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竞争,更具体地体现在人才素质上的竞争。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主流群体,其人文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因此,培养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迎接知识经济,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近几年新开设的一门专业,目的是为了培养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的专业人才,但由于受招生模式的影响,使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成了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大多数来源于武校和体校的学生,入校以前每天运动量非常大,管理也很严格,闲暇时间少,基本上过着准军队的生活。而进入管理相对宽松的高校后,除了上课学习以外,课余时间基本上是由自己支配,课余生活的内容更是取决于他们主观上的选择,对于这部分内容,由于它没有规律可循,个性色彩强,学校往往也是处于失控状态。而课余生活恰恰反映的是一个学生的生活方式,它对内容的选择更是一个人人文素质的综合反映。对于在校学生来讲,个人生活方式是否丰富、健康、科学,直接影响到他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的学习、生活,以至将来。正是因为它的文化意味浓、弹性大、影响深远,所以本文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希望能引导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向更有人格修养更有生活情趣的人文素质方面发展。

2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现状

为了了解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把握学生的人文素质。对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晋中学院五所学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59份,有效问卷594份,调查结果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2.1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拥有充足的课余时间

课余时间是指课堂教学之外由学生自己支配的生活时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时间因学校、年级不同而有差别。经过调查后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课余时间总体上是比较充足的,大部分的学生每天拥有4个小时以上的课余时间。其中大一、大二的学生由于课程多,每天拥有课余时间相对减少,大约为3-5小时,而四年级的学生每天约有5-7个小时,由此可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每天拥有较多自己可以支配的课余时间。

2.2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方式丰富多样

从表1可以看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形式多种多样,但大部分学生主要用于上网、睡觉、体育锻炼、交友、逛街和其他休闲娱乐活动,兼职、看书、社团活动的人数较少。

其中上网排在了第一位,占到了68.2%的比例。这主要是与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有关,网络已经成为获取各种信息以及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上网可以接触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增加了信息量,还可以利用快捷的电子邮件、QQ以及微博与他人进行远距离交流,并在这种平等、宽松的社交环境中尽情展现自我。然而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将快捷、方便的现代化技术更多的还是作为自己课余时间休闲娱乐的工具和手段。

睡觉排在了第二位,同样也占到了54.5%较大的比例。这和学生专业学习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多年来由于专业训练的强度大,学生体能消耗多,需要课下休息来补充体能,久而久之,形成了这样的生活习惯。进入大学后,虽然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学生自主安排的时间增多,但学校没有指导对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科学的安排,从而导致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在大学生活中延续。

体育锻炼排在第三位,占到了40.1%的比例。这是由于学生本身为体育专业的原因所致,学生们进行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是为了达到巩固技术动作完成学习任务目的,以及在体育锻炼中寻求刺激与娱乐。

社团是大学生发展业余爱好、培养兴趣、扩大交际面、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主要场所。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社团活动也仅仅占到13.1%。调查显示,学生们参与社团的积极性不高,只是盲目地跟风报名参加社团,并未参加社团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甚至有少部分学生对社团丝毫不感兴趣。

从学生们课余生活的方式来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比较集中地选择了那些需要投入的精神和思维成本较低的活动方式,也就是不必动脑筋就可以获得快乐或刺激或者说“好玩”的休闲娱乐活动,而需要动脑和费力的看书、兼职、社团活动的学生们选择较少。

2.3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缺乏经典与高雅

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个性品质,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精神食粮。当然,对于学生们课外文化生活的选择,只要不违背学校的规章制度,什么样的选择都是可以的。但是,从社会文化进步的角度来说,那些经过人类文明长期熏陶、文化精英们千锤百炼成的文化内容,才是真正的文化精华。作为大学生不论是从他们的个人发展还是从他们的未来使命看,在这方面都应该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以及所看书籍的类型就可以窥视其精神文化程度。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们上网的主要目的依次为看电影、聊天、听音乐、玩游戏和网上购物,而用于查资料、学习的较少。由上表也不难看出,学生运用网络的交流和娱乐功能来消遣和消磨课余时间,网络强大的学习功能得不到有效的运用。而实践证明长期上网娱乐,会造成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与失范,也会弱化其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意识;网络的高技术容易使学生对网络技术产生过度或单一崇拜,从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这正是不得不引起我们关注的严重问题。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表1显示学生们将自己的课余时间用于学习是少之又少,在节假日双休日仅有18.7%的学生选择学习。从表3显示,在这仅有的看书人群中,大部分学生看的主要是娱乐杂志和武侠、言情小说,而选择英语以及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占到20.7%,这其中包括作业和准备迎接考试,而经典名著、哲学、历史等内容则更少有学生选择。

大学本身就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然而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将大量的课余时间用于上网听歌、聊天、看电影、游戏以及看一些娱乐杂志、武侠、言情小说等书籍,认为课余生活就是以满足感官刺激为主的一些娱乐、轻松和简单的内容,他们不重视经典的洗礼,也忽视健康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的陶冶,那么,其内在的精神资源怎么健全,其人文素质也就可见一斑。

3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课余生活随意化。缺乏经典高雅的主要因素

3.1 学生自身因素

产生这样的问题,首要原因来自大学生本身。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前专业训练占用了大部分精力,文化课学习则成了一种象征性的行为,文化知识基础及其薄弱,学习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也非常差。进入大学以后,当他们拥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可以支配时,他们也许想有一些高雅的文化生活,但这些高雅的文化需要投入的精神和思维成本较高,如对古典音乐精品的欣赏需要较深厚的音乐修养和相关知识的储备,才能与之产生心灵的共鸣,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显然并不具备这样的基本素质,所以,上网、运动以至于睡觉等通俗的文化生活成为了一种自然的选择,他们也可能有选择更理性、更健康、更精彩的课余生活方式的愿望,但由于不具备这种知识的储备而无法选择。面对这种现状,应给予正视和理解,并进行有益的引导。

3.2 学校的影响

学生成长时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所以学校对学生的课余生活方式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部分的学校在课余时间里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如体育竞赛,包括教学比赛、技能大赛等借此来扩展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这由学生本身的专业以及学校的性质决定的。而报告会和讲座相对较少,大多数活动仅停留在组织形式上,人文气氛不浓厚,这就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虽然成立了各种社团,但对开展社团活动的经费支持不充分,同时对社团组织的活动限制又太多,基本没有学生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只是走形式走过程,据调查显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有78.3%的学生没有参与过社团活动,因此,实质上学生对学校社团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使得社团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学校对学生课余生活的不重视,是导致了学生课余文化活动盲目性的重要原因。学校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合理的利用课余时间,没有提供相应的课余时间的活动安排,才使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上网、娱乐等,从而导致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随意化。

3.3 社会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状态方面的影响。首先,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会不知不觉地助长人们的惰性。大学生作为现代科技的最快、最大受惠者,“享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在课余文化生活上也集中的选择了那些最轻松、随意,最不必动脑筋就可以获得快乐或是刺激的文化消费。其次是当今的大学生面对知识爆炸引起的学习压力、就业难带来的压力等等。不得不带着强烈的功利目的进行学习,学习的大大降低,学习成为一种精神负担和压力,因此,在可以自己支配的课余时间尽可能选择休闲式的活动来消遣以缓解压力也不足为奇了。

4 关注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4.1 提高学生自我修养

这种自我修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自立自律的生活原则,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踏实严谨的生活作风等上面。这些修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会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有较高个人修养的人,才能在课余生活选择上趋理性与高雅,就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个人发展纳入人类文明发展的轨道之中,从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会成为一种自觉。

4.2 关注和研究学生的课余生活问题

组建一支专业队伍去认真地关注和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问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课余生活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教师要把它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研究,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社会学等以及从生理、心理等多角度去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生活习惯的学生课余生活管理的内容系统、工作方法等等,构建一个以人文素质为基点的学生管理指导体系。

4.3 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课余文化氛围

业余生活篇8

    论文摘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对农村社会生活习俗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促使妇女地位改观,农民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乡村建设者们在这些方面的宣传教育,也为日后农村生活的进一步变迁奠定了基础。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出现了一次非常重要的社会运动,那就是乡村建设运动,它是由一些民间教育和学术团体以及大中专院校发起,通过在农村兴办教育,发展生产,流通金融,改善公共卫生,移风易俗等来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据统计,当时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验区有1000多处。本文试图从乡村建设运动与农村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角度,尤其是在妇女地位及农民业余生活变化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谨愿对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有所补胭。

    进人二十世纪,经过辛亥革命的冲击,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民主、科学等现代化气息弥漫在城市的空气中。但这种新气息在广大农村的影响是微弱的,农民大众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早婚、缠足、迷信等丑恶现象屡见不鲜。然而,到二三十年代,伴随着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展,先进的知识分子亲自将民主之风带到了农村,把科学之习送到了农民手上,使得传统的农村社会生活习俗逐渐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妇女地位和农民业余生活方面。

一、妇女受到重视,社会地位有所改观

    旧中国妇女深受传统礼教和习俗的压迫,处在社会最底层,而这种现象在风气闭塞的农村更为严重。进人近代以来,妇女地位虽有所改变,但农村妇女的状况仍然是不容乐观。乡村建设者们在进行乡村建设时也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负责人梁漱溟,1936年在山东省立十二校师范女生乡村服务训练处的讲话中,集中阐述了他对妇女问题的认识。他说:“妇女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中或说是文化问题中的一个问题,它是跟着社会大改造、文化大转变的问题而来的。”同时,他还看到了当时妇女地位的不平等,认为“在社会上妇女的地位,妇女的生活,有改善的必要”。有鉴于此,各实验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妇女逐渐受到重视。

    首先,女子的受教育权得到重视,开始拥有受教育的机会。乡村建设者们鼓励女子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同时他们还加强对农村妇女的职业教育和家事培训,传授生产生活知识,如定县专门设表演女平校5所,做推广妇女教育之实验,还为妇女开设有家庭缝纫纺织等课程。在邹平乡学村学专门设立了妇女部,使妇女有了自己学习和聚会的场所,她们可以边学习边从事编织等副业生产。惠平的乡村青年救护班从救护、卫生训练、父母教育和文化学习等方面对妇女开展教育。通过接受教育,妇女的文盲率有了明显下降,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定县。据平教会1930年所做的调查和推算,定县7岁以上人口约为33.03万人,文盲约27.4万人,占83%,其中男子计17.01万人,文盲率约为69%,女子计16.02万人,文盲率约为98%。12一25岁青年中,文盲率约为74%,若单以男子论,文盲率约56%,单以女子论,文盲率约94%;到1934年6月底,全县14--25岁的青年中文盲占39%,男青年中文盲占10%,女青年中文盲占73%。可见,女子的识字水平明显提高了。虽然在众多农村妇女中真正接受教育的毕竟是少数,但是它打破了长久以来束缚妇女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使女子有机会走出家庭,社会地位发生变化。

    其次,长期以来从精神上和肉体上压迫妇女的传统礼教和习俗被革除,这主要表现在缠足、早婚、买卖婚姻、溺女等方面。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尽管政府多次勒令禁止,缠足和婚姻陋俗在农村地区仍未去除。为了彻底取缔这些不良习俗,各实验地一方面在乡村民众中进行大力宣传教育,以各种方式进行劝导,说明其害处。如邹平乡学村学中教员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带领高年级学生通过演讲、办黑板报、喊口号、讲话剧等形式宣传女子放足、禁止早婚、破除迷信等,并且专门编了《放足歌》等寓意深刻的歌曲教给学生唱。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组织,制定具体条规,进行严格查处。具体表现在放足方面:邹平县专门成立了女子放足督察委员会与督察处,负责督察禁缠足的工作。各乡学设立了“放脚委员会”,具体执行县政府关于严禁青年妇女尤其是少女缠足的命令,如有再缠不放的,可以施以罚款。各乡学户籍室按户登记名册,检查落实妇女放足的情况。彭禹廷所在的镇平也明令规定30岁以下的妇女需一律放足,违者每月罚钱1000,至放大之日止。革除陋俗方面:邹平明确规定:“男未满17岁,女未满15岁者,不应订立婚约”,“男未满18岁,女未满16岁者,不得结婚”,“女家接受男家聘礼不得超过150元”,“违者按照行政法从重处罚其法定人及介绍人”。江宁实验区针对村中盛行的抢埔现象,明令规定禁止抢蠕。对于镇平农民的溺女之习,彭禹廷等负责人则制定法规,违者重罚,如果确属家庭贫困不能养育者,可送救济院收养。

    经过各试验地宣传教育和行政查处,各地农村束缚妇女的丑恶现象有所消除。邹平第六乡乡学中“二十岁以下的女子次第把足都放了”,无锡各实验区婚丧改良成就显著,仅1931年1月就有3对新人接受劝导,没有大规模举办宴席。1934年11月至1935年3月,又有21户农民按照改良办法举行了婚礼,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江宁的抢婿现象也有效地得到遏制。总之,随着各项改良措施的进行,乡村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再次,各实验地先后组织和成立了专门的妇女组织,有效地维护和促进了妇女自身的权益。伴随着乡村建设运动的不断深人发展,各种形形色色的妇女组织开始出现,如女子夜校、保姆训练班、主妇会、闺女会、母亲会、女子放足委员会、妇婴卫生会等等。这些女性利益团体不仅有利于培育和增强妇女的自觉意识,提高她们的独立地位,而且能够有效地帮助妇女解决各种实际困难,维护她们的切身利益。如邹平的妇女组织由乡学村学倡导成立并受其领导,活动主要集中在教育、风俗改良和公共卫生方面。妇女部在妇女中开展启蒙教育,传授生产生活常识。1935年首善乡率先成立的妇婴保健会,由本地热心此事的妇女义务承担,负责本乡妇婴保健,并在县卫生院指导帮助下,先后举办了家庭卫生训练班和保产妇训练班,为5个乡培训新法接生员近百人。江宁的母亲会则主要是向16岁以下的妇女传授妇女保健和育婴常识。汤山农民教育馆的民众学校妇女工读班,其宗旨就是利用乡村妇女的闲暇时间传授一定的文字、常识,并提倡家庭工艺以改进其生活。此外,妇女组织还协助成人部、儿童部等其他组织参与植树造林、修河筑路、宣传卫生常识等社会事业,在整个农村社会改进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看出,农村妇女组织的成立与发展,是妇女作为农村社会的一分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突出表现,这更加有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地区妇女开始在制度上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和传统礼俗的影响和束缚,农村妇女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伴随着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一些乡村妇女在政治上逐渐觉醒。根据国民政府1929年9月19日公布的“乡镇自治施行法”以及1930年7月11日对其的修正,“中华民国人民无论男女,在本乡镇区域内居住一年或有住所达两年以上,年满二十岁,经宣誓登记后为乡镇公民,有出席乡民大会或镇民大会及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之权”。这样,女性公民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和男性公民一样的政治权利。通过参加乡镇大会和乡镇长选举活动,一些妇女初次行使了民主权利,开始走人乡村政治生活。虽然农村妇女在实际参政水平上仍然有限,但这无疑是在农村长久以来僵化的体制上打开了一个缺口,给妇女生活带来了一丝春风,启发和增强了她们的公民意识,社会状况有所改进。

    总之,在从事乡村建设运动的各实验区,农村妇女受到了重视,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也为日后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农民业余生活日趋丰富

    娱乐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使人的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而且能陶冶性情,培养人格。在农村,由于生活简单,缺乏各种文化机关和社会组织,娱乐就显得更为重要。同时,、吸毒等社会陋习盛行,缺乏社会娱乐又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因此,定县实验区工作者提出“凡想改良农村的,对于乡村的娱乐不能不加以注意,以求用娱乐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改良农民的习惯,增进农民的知识,启发农民的团体及社会的意识”。其他各乡村工作者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把开展休闲教育,引导农民从事健康文明的文娱活动作为其改进农村的工作之一。

    各种娱乐活动中最普遍的是茶园的设立。如无锡的民众茶园,其宗旨是“利用民众闲暇生活,由娱乐人手,以达提高民众智识技能,改良民众生活”。在茶园的壁间挂有许多含教育意义的对联、地图及通俗图画、标语等,还配有各种报纸、民众读物、识字挂图画片等。茶园的活动除了喝茶,主要有娱乐(打乒乓球、下棋、乐器弹奏、唱歌比赛等)、演讲、阅读书报、谈话(乡村工作人员与农民一起讨论问题)。此外,茶园还代农民写书信和各种契约。据统计,每晚都有40多个农民来茶园听书,结果“使民众之生活,得受陶冶,而有所改进”。晓庄学校的中心茶园,形式如同普通茶馆,只是壁间挂一些有意思而浅显的图表,并备有象棋、乒乓球等娱乐用品。茶园不准、吸食鸦片,只许进行有益的娱乐活动。

    平教会认为,戏剧在平民教育中具有焕发农民向上意识,介绍一般常识,施行公民训练等作用,因而“一方面研究实验乡村戏剧之内容与形式,一方面运用戏剧方法为农民教育之工具,以期增进农民对艺术的欣赏,创造民众化的戏剧”。他们根据乡村特点,创造改编了一批剧本,进行了多次公演,大大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在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师生则是排练文明戏,即现代话剧,然后送戏下乡,为农民演出。这些文明戏大都是内容健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同时,他们还组织农民自编自演节目,如贺家村演出的三天,每天的观众都在1500人以上,三天结束后仍有不少人要求续演。

    另外,还有许多试验区建立专门的公共娱乐场所和娱乐设施,以供村民娱乐之用。如邹平贺家村村学办了一处村民文教活动中心—达德园,园内设有图书馆阅览室、新剧社、音乐队、操场、武术团等,以上设施对全体村民开放。徐公桥地区先后建成体育场、公园各一处,供农民平常业余游憩之用。江苏省立汤山农民教育馆则建立娱乐室、民众运动场、弈棋室等。娱乐室内有留声机,无线电收音机,每间1日中午12时至1时开放,每次听众约70余人。民众运动场平均每日有三四十人加人练习,旁观者不计其数。举办象棋比赛时,参加者也十分踊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下棋兴趣。特别有意义的是,农民教育馆还专门设立了儿童乐园作为汤山全镇儿童游戏和运动场所。园中设备主要有秋千、滑梯、轩轻板、木杠、木马、石凳等,并经常组织儿童会、童话会、儿童运动会等活动。1930年总计人园儿童7294人,1931年8一10月份,每月人园儿童达一千数百人。

业余生活篇9

会计盈余信息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而高质量的会计盈余信息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便于缓解企业与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使用者的信息风险。孙铮等(2006)研究发现,企业的会计信息与银行信贷资源的获得有显著的相关性。债权人利用企业的会计盈余信息可以评价其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企业的会计盈余越高,米来现金流入的能力越强,企业偿还木金和利息的可能J陛就越大。由于会计盈余信息在债务契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管理者为了达到债务契约中的相关限制条件会对会计盈余进行操纵(Graham et a1. , 2005 )。当前会计盈余的操纵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应计盈余管理,主要是通过改变企业的会计政策来调节当前利润,该种方法不改变企业实际的现金流量,但会改变企业利润的列报期间;另一种是真实盈余管理,管理者可以通过改变生产、销售、投资等活动的时间和规模等操纵企业的利润,该种方法不仅对当期的利润产生影响,而且对于米来现金流也会产生影响。

既往关于盈余管理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应计盈余管理上。应计盈余管理会使得会计盈余质量降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大,企业债务成木就会越高(13harathet al. , 2008 ; Francis et al. , 2005 )。李四海等(2015)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木研究发现,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小,会计信息的噪音就越小,会计信息的质量越高,企业的借贷成木就越低。会计制度和会计法律日趋完善,应计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且外部信息使用者对应计盈余管理的识别能力越来越强,加大了应计盈余管理的机会成木,因此,有研究表明,企业的管理者开始转向隐蔽性更强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那么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是否能够被债权人识别?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是否会影响债务融资的成木?

以往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票市场上,鲜有文献专门研究真实盈余管理与债务融资成木之间的关系。因此木文主要利用2007 } 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考查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与债务融资成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与债务融资成木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债务融资成木越高,说明市场惩罚了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木研究拓展了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债务成木影响因素的研究。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国内外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关于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Cohenet al. ( 200幻研究了萨班斯法案前后企业采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研究发现在萨班斯法案颁布之前企业采用应计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情况很普遍,但是在萨班斯法案颁布之后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下降,而企业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调节利润的情况增加。Zang(2012)研究发现,企业会交替使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通常在会计年度内利用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操纵利润,在年末则通常口改革与发展采用应计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顾鸣润和山存志(2012)研究发现,企业在股权再融资前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会被交替使用,以此调节当前利润,但股权再融资结束后企业的经营业绩会显著下降。Graham et a1.(2005)研究发现,企业会根据自身所处的外在环境来选择是采用应计盈余管理还是真实盈余管理,通常情况下,当会计相关法律更严苛、会计准则更完善时,企业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诉讼成木会加大,因此企业会更加倾向于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调节利润。

2.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Cohen et a1.(2010)研究发现,企业在进行股权再融资时会利用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来调节当前利润。李增福等(2011)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再融资前,会同时利用应计盈余管理活动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来调节经营业绩,因此会出现股权再融资前业绩上升而股权再融资后业绩下降的情况,而且真实盈余管理对业绩下降的影响时间要长于应计盈余管理对业绩下滑的影响时间。Francis et a1.(2005)研究指出,通过盈余管理调整后的盈余信息不再具备价值相关性。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会使企业经营偏离最优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米来的价值产生影响。GL1T1Tly(2010)研究指出,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会导致企业米来的现金流下降,同时企业米来的价值也会下降。Taylor et a1.(2010)研究了真实经营管理活动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发现那些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达到分析、预测盈余的样木公司,其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会导致企业米来的经营业绩显著下降。Kim和Sohn(2013)研究发现当控制了其他因素后,企业米来的现金流入水平与真实盈余管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企业的财务报表是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的主要信息来源,企业的债权人通过会计盈余信息和其他财务信息来判断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及现金创造能力,然而以往的研究表明,企业管理者为了达到私有目的而对企、的盈余进行操纵。随着法律和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应计盈余管理更容易被外部投资者察觉,企业面临的诉讼风险会增加,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隐蔽性更强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来操控盈余。李杉(2008)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企业利用扩大生产、增加销售、缩减费用的方式进行会计利润的调节,由于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降低了企业米来发展的动力,因此降低了企业米来的获利能力。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调节了会计利润,增大了会计信息的噪音,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下降,从而加大了企业内部管理者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Cohen和Zarowin(2010)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会增加企业管理者与外部信息使用者关于当期利润的信息不对称,影响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米来现金流的评估。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操纵后的利润不能再作为债权人评价企业米来获利能力的可靠信息,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增加了债权人准确估计米来现金流的风险,因此债权人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在制定信贷决策时会通过提高债务融资成木来弥补信息风险。Ge和kim ( 2014)研究了真实盈余管理与公司债券利差的关系,发现企业的销售操控和生产操控增加了债券的发行价格,债券持有人认为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增加了企业的信贷风险,因而会要求更高的回报。饶艳超和胡奕明(2005)研究发现,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制定信贷决策时非常关注企业的盈余。企业的盈余质量越高,盈余的预测能力越强,银行等金融机构所面临的违约风险就越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就越低。因此,银行在制定信贷决策时会依据企业的盈余质量制定不同的信贷条款,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大,会计盈余质量就越低,银行等债权人要求的风险补偿就越高。    

由此,木文提出假设:在控制了应计盈余管理等其他因素后,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债务融资成木也会越高。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木文选取了2007一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木,样木中删除了金融保险业、ST和*ST类以及数据资料不全的上市公司,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和万德数据库,并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1%分位数的Winsorize处理,木研究的数据处理采用Stata 11.0软件。    (二)变量设置

1.真实盈余管理。根据Cohen  et  al. ( 2008)和Roychowdhury ( 2006)的研究,木文将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分为三种:①销售操控,即通过提供销售折扣或者向顾客提供商业信用方式扩大当前的销售收入,该种上升的收入很可能是新时的,销售操控会导致当前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较低。②生产操控,即通过扩大产品生产,降低单位产品中的固定成木,进而使得单位产品的总成木下降,最后列报在利润表中的销售成木降低。③费用操控,即通过对广告费、员工培训费、管理费等酌量性费用的操控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企业通过少支付酌量性费用不仅能够提高当前利润,而且能够降低当前现金流出量,增加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木文用异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A13CF0)的绝对值、异常的生产成木(A13YROD)的绝对值、异常的酌量性费用(A13EX)的绝对值这三个指标来度量三种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程度。

(1)估计正常水平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正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与销售收入和销售收入改变量之间线性相关,为了估计正常水平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木文分行业分年度对以下模型进行回归:

CFOs/At一1= (3‑ + (31 /Ar t+a}sALEt/Ar,+a3sAEEt/Ar,+E(1)

异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A13CF0)等于实际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减去正常水平的经营活动现金流。(2)估计正常水平的生产成木。生产成木被定义为企业的销售成木加上存货的改变量,木文用模型(2)来估计正常的生产成木:

Ylzovt/Ar,=a‑+at/At-,+a}SALEt/Ar,+a3o SALEt/Art+a4osALEt-,/Ar,+E

(2)    异常的生产成木(A13YROD)等于实际的生产成木减去正常水平的生产成木。    (3)估计正常水平的酌量性费用。由于酌量性费用支出的多少通常与企业销售收入的多少有关系,因此木文用模型(3)估计正常水平的酌量性费用:    EXt/Arl=a‑+al/Arl+a3SALEt-1/Arl+E

(3)    异常的酌量性费用(A13EX)等于实际的酌量性费用减去正常水平的酌量性费用。

上述三个回归方程中的CFOs表T第t期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SALEt表T第t期的营业收入,D SALEt是当期的营业收入与上一期营业收入之差,D SAL乓-i是第t-1期的营业收入与t-2期的营业收入之差,Y1ZODt是第t期的生产成木,等于第t年的营业成木与当期存货变动之和,EXt是第t期的酌量费用,等于当期的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之和。

为了综合反映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借鉴Cohen etal. ( 200幻的模型,木文将异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A13CF0)的绝对值加上异常的生产成木(A13YROD)的绝对值加上异常的酌量性费用(A13EX)的绝对值来反映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由此,真实盈余管理综合变量计算如下:    

1ZEALEM= } A13CF0}+ } A13Y1ZOD}+ } A13EX}    

2.应计盈余管理质量。现有研究已经表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会被交替使用,进而达到调节盈余的目的,因此为了避免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在研究真实盈余管理对债务融资成木的影响时,控制了应计盈余管理。木研究的应计盈余管理采用Kothari et a1.(2005)的业绩匹配琼斯模型,该模型是在Jones模型的基础上加上企业的盈利信息,分行业分年度对模型

(4)进行回归:

TAit/Ait-1=ai i/Ait-1 +a1 0 REVit/Ait-1+a3YYEit/Ait-1+a31ZOAit+sit                                      ( 4 )    其中,回归方程中残差#ic的绝对值,作为应计盈余管理的变量。

(三)模型设定

COS氏A13YROD+陇A13CF0+a3A13EX+p4REALEM+pgControl+pfiIndustry+p7Year+s   ( 5 )    木文用模型}5)来检验真实盈余管理对债务融资成木的影响。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可知,债务融资成木的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0.28%,不同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木差距较大,说明样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真实盈余管理的变量的最大值在0.4到2.78之间,真实盈余管理的各个变量的最小值都是。,主要是因为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各个变量取了绝对值,真实盈余管理各个变量的标准差都较大,说明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真实盈余活动来调节企业的利润。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变量的均值为O.OE,,最大值为0.4E,,最小值为。

(二)相关性分析

可以看出,真实盈余管理的各个变量(生产操控变量A13YROD,销售操控变量A13CF0,费用操控变量A13EX ,真实盈余管理的综合变量REALEM)与债务融资成木均显著正相关,说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大,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木就越大,初步验证了木文假设。应计盈余管理的变量(AQ)与债务融资成木显著正相关。控制变量中,企业规模(SIZ创、总资产回报率(ROAD、流动比率(CIJRR)、收入增长(GROWTH)、产权性质(STAT创与债务融资成木负相关,资产负债率(LEV),资产期限(AM)与债务融资成木呈正相关分别表T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

业余生活篇10

特别是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日新月异,通讯工具飞速更新换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愈发广泛,对业余时间的安排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深入学生宿舍跟学生沟通加上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到学生在业余时间对手机的依赖逐渐增加,懒在床上玩手机的现象明显增多;蹲在电脑前玩游戏和看电视剧电影的现象不在少数;还有一部分学生把相当多的业余时间花在了谈恋爱上;迫于生活压力,做小时工的学生也有相当的比例;体育锻炼成普遍被大学生忽略。如何引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教室和图书馆成为辅导员新的研究课题。

根据对高密校区化工系学生的调查和走访,结果分析如下:

(1)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业余时间的安排不同,因此对业余时间的需求量也不同。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年级的同学认为业余时间充裕。大二、大三的学生(专科大二)在业余时间与大一学生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大部分同学却认为业余时间不够用。除了准备考研的同学将业余时间用在准备入学考试上,大部分大四同学业余时间非常富裕。大一学生受高中学习的影响,能够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所以对于业余时间量还比较满意。但还是需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对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规划,才能更合理的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而大二、大三的学生,业余时间普遍比大一的多,但是却不满足于自己的业余时间量,主要是因为他们已经适应了大学的生活节奏,对自己的业余时间安排也在发生变化。他们的业余生活变得形式多样,需要参加各种学校的社团活动、自己喜欢的社会活动、谈恋爱和社交,因此业余时间也就变得有些不够分配了。大二、大三的学生(专科大二)主要还是应该对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划合理化分与规划,理性的分析每件事情的重要性,通过规划更加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间。大四的学生业余时间变得很充足,大部分人也就对自己的业余时间量比较满意。大四学生首先应该确定自己的方向,就业,考研、出国或者其他方向,不要将时间浪费在徘徊上,然后根据自己的选择对自己的业余生活进行相应的规划,并严格地执行。

(2)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形式多样,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普遍偏少,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超过半小时不足10%,除了大一学生早晨强制性要求跑操外,极少的高年级学生进行晨练;选择下午和晚上锻炼身体的学生主要集中在篮球、羽毛球和轮滑。不少新闻评论反映25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呈下滑趋势,大学生身体素质令人担忧,大学生耐力不如中学生的报到屡见不鲜,笔者认为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应该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3)大学生普遍对网络依赖性较大,且自控力较弱,不能合理利用网络。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普遍在社会中被应用,促使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年轻人上网成瘾,其中大学生也并不少见,大一到大四的学生,普遍存在对网络依赖性较大,控制力不强的问题,他们多利用业余时间上网看电视、娱乐,却很少在业余时间里合理利用网络。手机也常常出现在课堂和图书馆,扰乱课堂和学习秩序,分散学生课堂注意力。

对大学生不能科学合理利用业余时间的现状,为帮助其充分、有效地利用业余时间,每个学生都能在业余时间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帮助其发展其多方面才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辅导员老师要开展目标教育,引导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合理规划大学生涯,让职业规划走进课堂和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专业特色、社会客观需要和毕业后的职业追求,对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进行精心设计和全面规划。有了明确的人生规划和目标,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自我管理才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2)建立有效机制,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让每一名同学制定合理的大学计划和学期计划,并严格按其执行。学生可以将每周需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列出清单,并按照事情或者任务的重要性排列,将最重要的事情排在最前面,然后按照清单上的顺序一项依次去做,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提高效率。加快我们的生活节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时间。

(3)调动学生锻炼身体兴趣,增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首先,学校主导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其次,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指导作用,如各种球类俱乐部、运动协会等。学校和学院开展“大学生运动会”、“健身活动月”等活动,通过这些载体来强化学生的锻炼意识。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各类运动趣味活动,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最后,让体育成绩和每学期综合测评挂钩,敦促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

(4)鼓励学生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促进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使每个大学生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无论从学校、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应该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每个大学生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5)帮助意志力薄弱的学生远离网络游戏,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依赖症学生档案,对有网络依赖症的学生进行重点照顾,帮助其克服网络依赖。在教室、宿舍和餐厅等公共区域以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号召学生远离网络游戏,两手不再玩手机,一心只读圣贤书。

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对大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在合理利用时间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提升自我管理时间的能力。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它不仅需要教师及大学生自身对其重视,也需要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对其关注。只有通过多方共同的努力才能把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在高校中普遍开展。

参考文献:

[1]唐点权:《当代大学生业余时间行为倾向分析》,《青年探索》,200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