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的成语十篇

时间:2023-04-06 05:13:05

描写山的成语

描写山的成语篇1

1、望峰息心: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

2、重山复岭:指山峦重叠层接。

3、千山万壑:壑:山沟。山峦连绵,高低重迭。

4、叠岭层峦:叠:重叠;层:重复,接连出现。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断。

5、重山复岭:谓山峦重迭层接。

6、屏风九叠:屏风:室内挡风器物,比喻山峦;叠:重叠。山峦重重叠叠。

7、千峰百嶂:形容山峦重迭。

8、叠嶂层峦:嶂:形势高险像屏障的山。层:重。峦:就是连着的山。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断。

9、群山万壑:壑:山谷。形容山峦绵延起伏,高低重叠。

10、一重一掩:指山峦重迭稠密。

11、凭山负海:凭:依靠;负:背倚。依凭山峦,背倚大海。形容十分优越的地理条件。

12、山环水抱:山峦环绕,溪水围抱。形容村庄、寺院等座落在背山面水的幽雅环境中。

13、重山复水:指山峦重叠,水流盘曲。

14、烟岚云岫:岚:雾气;岫:峰峦。形容山峦之间云雾之气弥漫缭绕。

15、迭嶂层峦:嶂:形势高险像屏障的山。层:重。峦:就是连着的山。形容山峦重迭,

16、千岩万壑:形容山峦连绵,高低重迭。

17、山以凌尺故能高:凌迟:同“陵迟”,斜平。山峦因坡度斜平,积土面广,才能高大。形容学问逐渐积累,基础雄厚,才能高深。

18、迭嶂层峦:嶂:形势高险像屏障的山。层:重。峦:就是连着的山。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断。

描写山的成语篇2

风光旖旎 山清水秀 山光水色

锦绣山河 壮丽山河 锦绣中华

湖光山色 江山如画 山光水色

名山大川 千山万水 绿水青山

巴山蜀水 山明水秀 水秀山明

气壮山河 锦绣河山 青山连绵

气壮山河 波澜壮阔 江河行地

江山如故 江山如画 江天一色

1、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2、父母之邦:邦:国家。指祖国。

3、锦绣河山: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4、父母之邦:指祖国。

5、故土难离: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6、光复旧物:光复:恢复;旧物:旧有的东西。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7、光复旧京:光复:恢复。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8、爱国一家:热爱祖国,像一家人。

9、气壮河山: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同“气壮山河”。

10、保家卫国:保卫家乡和祖国。

11、故宫禾黍: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12、气壮山河: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描写山的成语篇3

怪石嶙峋:指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山石突起重叠的样子。

奇形怪状:不同一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状。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石罅飞瀑:指从石头裂缝、缺口飞流而出的瀑布。

描写山的成语篇4

1、品析文中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深入细致分析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感。

2、学会从分析修辞手法入手,获得运用修辞描写景物的语言的特点,体悟句中所蕴涵的作者所表达出来的丰富情感。

3、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于景物描写之中表达内心的情感。

[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七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学生都比较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正好可以利用学生学习美文的兴趣,从本文运用的比喻、拟人、衬托修辞手法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品味作品透过语言美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同时,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含义、运用及其在语言中的表达效果,进而探究思想感情。

2、界定相关概念:

(1)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它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

(2)拟人: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把事物人格化,变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的。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3)衬托:衬托是语文学科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即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使能目标]

1、捕捉初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写景)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粗解情意。分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的景物描写的景物特点及语言特点。

3、联想比较。能把握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与作者的情感之间有何相通之处。

4、品味感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于景物描写之中表达内心情感。

[教学过程]

一、原型定向阶段

(一)捕捉初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写景)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

典型例子:“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解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粗解情意。分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的景物描写的景物特点及语言特点。

1、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中景物的特点。

(1)分析所写景物有何特点,景物与比喻中的喻体、拟人中被人格化的事物之间的关联。

如上述例子:一圈小山有什么特点?摇篮的形态又是怎样的?

[解析]一圈小山和摇篮二者从形态上看是一样的,四面高,中间低,都是四面边缘起伏舒缓,中间平坦舒适,所以把一圈小山比作是摇篮。

那些小山低声说话,把小山人格化,赋予了人的有语言、有情感的特点。

(2)如何运用比喻和拟人使得所描写的景物更加具体、形象。

如上述例子:把小山比成摇篮,摇篮是给谁睡的啊?摇篮给人以什么感觉呢?

[解析]摇篮是婴儿睡的,很舒适柔软,给人以安全感,使得小山亦很温馨。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中的句子的语言特点。

(1)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语言达到何种特点。

[解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一圈小山和摇篮有相似之处,即二者边缘起伏舒缓,四面高,中间平坦,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给人舒适温暖的感觉。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即“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独具魅力的语言给人以温和之感,使文章语言更加具体可感,突出济南的冬天是让人感到安适的。

(三)联想比较。能把握运用修辞的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与作者情感之间存在着何种相通之处。

(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句子在语言上给人以何种感觉、体悟。

如上述例子:济南城能够感受到小山给予的什么?小山又能给予济南人们什么呢?

[解析]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山比喻成舒适而柔软的摇篮,给予人们的温暖闲适的感觉,老城还在“安适地睡着”,小山不忍打扰,只是像哼唱摇篮曲一样和济南城“低声地说”。不仅是对躺在摇篮里的济南城说的,还是对生活在城里的人们说的,并且语言上呈现出清新流动的特点。

(2)比喻和拟人的运用,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指出其表达的感情。

如上述例子:运用了修辞手法达到流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解析]从各个角度入手,生动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温暖、舒适的喜爱之感,欢喜之情。

(四)品味感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表达出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

[解析]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也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更加形象生动、真切深挚地表达作者对济南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赞赏、惊叹之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感人的脉脉温情,潜藏着朦胧的春意,所以人们才会想象“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使得写景的整个画面灵动起来了,想着想着也温馨、暖和起来了。

二、原型操作阶段

在原型定向阶段通过学习目标获得了原型。此阶段要求操作活动以“捕捉初感―粗解情意―联想比较―品味感悟”这一原型的整体框架展开的方式出现,依次按照模型的操作要求做出每个动作,不遗漏或跳跃,形成完备的动作动觉映象。

基于上述原型,逐一分析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修辞手法的所有句子: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②“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⑥“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⑦“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⑧“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⑨“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⑩“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三、原型内化阶段

描写山的成语篇5

一、三言两语 妙笔点染

《水浒传》景物描写内容广泛, 从人间的民俗风物到梦幻中神地仙境, 从阴晴雨雪、风云雷电到荒坡野岭、山川湖海, 从亭台楼阁、宫殿庙宇到村庄山寨、陋室草屋, 从鸟兽花草到城镇市井等。但作者无意为写景而写景,为了表现人和事而点缀景物,往往三言两语,妙笔点染,把景、人和事,构成一幅图画。所谓点染,原是绘画的一种常用技法,后来被成功地移用到写作中。即先点出中心物象,然后就其上下左右着意渲染之。

例如,《水浒传》第十五回中,作者这样写石碣村景:

只见枯桩上缆着数只小渔船, 疏篱外晒着一张破鱼网。 依山傍水, 约有十数间草房。”

作者先点出中心物象“石碣村”,对一个渔村来说, 可写的东西很多, 但富有特征性的莫过于“渔船”、“鱼网”和“草房”了,作品抓住这几样东西,染出渔村的特征。而且这寥寥几笔, 还有力地衬托出居住主人的生活境况和社会经济地位。

点染法, 用语少,笔墨省,却有神韵、有情趣、有风味。从目的上看,着眼点在人不在景,是“为人而设景” 。从方法上看, 是着重对富有特征的景物或景物的特征性作传神而简略的勾画。因而“点染”具有形象的高度集中的概括性。

二、诗词韵语诗化描述

用诗词韵语的描写景物,不但语言生动, 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且是作品文采斐然。如,《水浒传》第六十二回,卢俊义被发配去沙门岛的途中, 所描绘的悲秋景色:

“那堪又值晚秋天气, 纷纷黄叶坠, 对对塞鸿飞, 心怀四海三江闷,腹隐千辛万苦愁,忧闷之中,只听的横笛之声。俊义吟诗一首:

谁家玉笛弄秋清,撩乱无端恼客情。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

这里用诗词韵语,借助玉笛悲鸣之声的渲染, 写尽了萧飒静寂的秋色, 且深沉有力地供托出“ 断肠人” 卢俊义备受冤屈, 落难怨愤的心绪。

又如,第四十四回里的饮马川景色:

“一望茫茫野水, 周回隐隐青山。几多老树映残霞, 数片彩云飘远怕。荒田寂寞, 应无稚子看牛,古渡凄凉, 那得奚人饮马。只好强人安寨栅, 偏宜好汉展旌旗。”

这突出了“ 茫茫野水” ,“古渡凄凉” 的特征性事物, 写了山水的秀丽, 又传出一片寂寞的意味,并反衬出梁山英雄不甘寂寞,偏宜展旌旗的情怀。

有时,作者还引用前人优秀诗词,为作品的景物描写增色添彩。

三、以人物观景 融入感情

《水浒传》景物描写的一大特点就是由人物的眼睛看出,随着人物视觉的移动,空间景物逐一显现出来。作者尽可能避免直接叙述。这样既增加了景物的生动性,又自然流露出了人物的主观感受和性格色彩。

如,《水浒传》第十回,写林冲上梁山时登岸所见:

“林冲看岸上时, 两边都是合抱的大树, 半山里一座断金亭子。……靠着山口才是正门, 两边都是耳房。”

这里作者通过林冲的眼睛第一次正式描写梁山泊的形势,这样写,一是避免了平铺直叙“客观” 描写的乏味;二是具有特定的审美意义。此时林冲,已有国难投,有家难归。梁山泊是他打算从此安身立命的地方,故不能不在胸中多次揣测它的样子。上岸时冷眼查看,是他的心思,是他的精细。

由于人物心境和眼中所关注的东西不同,即使大致一样的景物,在不同人物的眼里便会有不同反映,由此起到以景衬情的作用。

如,第四回写李忠、周通引鲁智深游览桃花山, 鲁智深看了道:“果然好险隘去处”鲁智深是一个胸襟博大的英雄,但又是一个目不识丁的莽汉,他对山水虽有无限的感受,也只能用喝采惊叹的只言片语来表达,而无法仔细分鉴。唯独这样,方是粗鲁大汉,方是粗鲁大汉胸中的山水。

而第三十二回里宋江游清风山,则是另番笔墨,写得比较从容充分,带有欣赏山色的意味。

“从人物眼里看” 景物的描写法,有其独特魅力:好像是人物在诉说自己的见闻、感受,不仅使景物本身有“动” 感,使情景交融,而且有助于读者和作品中人物的交流感情。

四、融入情节,以叶衬花

茅盾先生曾说过:“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了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如,《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将景物(风雪)描写同人物的行动揉合在一起,此环环相扣,推动情节发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屋才会被压倒,林冲才被逼到山神庙安身;才听到陆谦等人的谈话,促使林冲杀敌复仇。

同时,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紧密揉合在一起,还有力地映照了人物的性格发展。如,刚开始时对那时而明、时而灭的“火”的描写,就映照了林冲心潮的起伏。待亲闻陆谦等人的陷害阴谋后, 林冲怒火迸发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 刮刮杂杂的烧着。” ―― 正写出了林冲此刻心底怒潮的奔腾发动之态。林冲铤而走险后,性格变得果断、大胆,且带有三分粗暴,判若他人。此刻,“地炉里而焰焰地烧着柴火”。火光反映在他的眼睛里,显得这样明亮、活跃――更衬托出他,积愤发泄后的痛快惬意。这里作者将那风光、景色、物态全都溶化在故事中、人物的思绪、动作、性格中。情景交融,妙合和谐。

参考文献:

描写山的成语篇6

一、观察少,想象多

如一同学在《中秋月夜》里有这样一段夜景描写:“月亮像玉盘,高高地挂在天空,放射出皎洁的光亮。满天的繁星晶莹明亮,闪烁着璀璨的清辉。银河两边各有一颗星星格外醒目,那是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在翘首相望……”初看,这段景物描写语言优美,为大家展示出一幅迷人的夜景图,但仔细一读,问题出来了:古语就有“月朗星稀”的说法,而作者 “月亮”和“星星”同时闪亮登场,不符合大自然规律,描写失真,给文章造成了瑕疵。再如:“积雪初融的山坡,远远望去还是一片枯黄,走近却发现已是草色青青,春意满目了。”一般观察事物,多是远看模糊,近看清楚,早春草色却正相反。唐代诗人韩愈有诗云:“草色遥看近却无”,就是说,远看已草色青青,走到近处却无绿感。早春春色这一特点,不实地观察,固然发现不了,亲临现场,不留心也往往熟视无睹。把观察一般事物的印象强加到这种特殊事物上,显然失实了。

二、“此景”“彼景”相混淆

人世间万事万物,都各具特色,描绘它们的词汇往往也是独特的,如果把描绘“此景”的语汇用来描绘“彼景”显然是很不确当的。一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小麦快成熟了。沉甸甸的麦穗把麦杆压弯了腰,农民伯伯看着这丰收的景象,高兴得合不拢嘴。”麦穗用“沉甸甸”来形容,不够准确,这是把观察稻谷的印象移到了麦子上。麦子只要一弯腰,那就不只是“快熟了”,而是熟过头了。熟过头的麦子一动就掉粒。农民对这种现象,是不会有闲心欣赏的。又如:“火红的太阳当空悬挂,把柏油马路烤得滚烫。”当空悬挂的,能把柏油马路烤得滚烫的太阳,并不是火红的,火红的太阳也绝没有把柏油马路烤得很烫的威力。把一早一晚太阳的色泽移到正午的太阳上,这失误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近景”“远景”分不清

人们在不同距离的观察点观察景物得出的印象应该是不同的。就如同摄影,远景照片入画物虽多,但我们只能看到大致的轮廓,且画面是模糊朦胧的;而近景的照片入画物虽少,但画面却是明朗清晰的,甚至还可以看清有些景物的纹理。我们在写作时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对远景只能粗略勾勒,对近景才可工笔细描。部分学生违反了视觉原理,把“近景”和“远景”彼此掺和,不合理情理。如“我走近山谷,忽听得一阵笑声随风飘来。循声望去,一群群‘红领巾’正在对面山坡植树。他们抬水的抬水,刨坑的刨坑,个个脸上都挂着大而晶莹的汗珠。”

唐代诗人王维写过一本谈绘画经验的书《山水论》,书中有“远人无目”的说法。意思是画远处的人,不要画眼睛,因为看不清楚。连眼睛都看不清楚,怎能看到这汗珠“大而晶莹”呢?

描写山的成语篇7

一.做回侦探,“留心”生活里的那些事

向学生介绍侦探的工作过程,引导他们像侦探一样目光敏锐,善于将每一个蛛丝马迹般的细节串联起来,善于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完整表述,连贯描写,难教的作文一定会有颇丰的教学收获。(1)完整叙事。把一件事写完整十分重要,这是学生写好叙事作文的重要基础,也是表达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起因、经过、结果三环节缺一不可,需要写得完整,这是表达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用机敏的目光发现生活中的奇事趣闻,用自己的语言有重点很生动地表达出完整的事件过程。(2)写出重点。叙事的文章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不可平均着力,而要像侦探那样透过表象,能够抓住发展、高潮两个重点部分详细加以描写,略写起因和结局。(3)生动表达。“文似看山不喜平。”《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能尝试在习作中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句进行表达。作文教学可以结合小学生生性活泼的这一共性特点,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不拘形式,自由生动表达。在《童年趣事》中,可以侧重描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自己的新奇经历。很多学生信手拈来的作文,看似描写平淡无奇的孩童小事,实则趣味横生,让人忍俊不住。

二.学当导游,“欣赏”自然里的那些景

导游介绍风景,条理清晰,生动至极,很值得作文教学借鉴。究其原因,导游十分熟悉风景的特点,用富有张力的海量词汇讲解这些风景,自然魅力无穷。让小学生达到这种水平,显然不切实际。但借鉴导游介绍风景的方法,指导小学生描写风景,提高表达能力,这样的思路是可行的。(1)表现特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风景年年无异,但关键是欣赏风景的人不同。用自己的眼光、个性的语言描写所见景色,让景色贴上个人的标签。如在指导学生写《可爱的校园》时,笔者指导学生抓住校园的主要景点、文化设施、活动场所以及教室等处,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有的学生用深情的笔触描写梁梅女士汉白玉雕像的外形,言语细腻;有的写出了教学楼群连廊错落的格局,用词严谨;有的则描写教室宽敞明亮的风格,内容温馨……(2)富有张力。“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引人入胜,一语道破黄山囊括了天下名山大川的极致景色,让人顿生“非去黄山一游不可”的念想,这就是徐霞客语言描写的张力。尽管小学生没有成人言语表达水平,但我们不能小瞧现代的孩子。由于现代社会文化、信息比较发达,很多孩子常常出语惊人,用词精妙。把孩子这方面的言语潜质运用好,服务于作文及日常表达,其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三.仿模画家,“素描”身边里的那些人

描写山的成语篇8

在阅读教学中,常常被语段中的景物描写之美所折服,而初中生对景物中的动静之美领悟不深,下面是我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对动静结合美的几点思考。

一、动静结合的美学效果。

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有画面的恬静美 “明月松间照” 描写静景,目之所见,用皎洁的月色透过松林叶子的朦胧、清冷来描绘出月夜山村的清幽;“清泉石上流。”描写动景,此句不仅有目之所见,而且有耳之所闻,静景中有声音美,静态描写中有动,动静结合,相互衬托,用清澈的泉水流过石上发出的清脆声响,来反衬月夜山村的寂静美。即使画面清冷,也很活泼,毫无寂静之感,正描绘出了静而不死的一种恬静的境界。“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前句写所闻,依据声音来猜想竹子的动,回家的浣女的穿林动态美画面历历在目。后句写所见之景,可以从莲花的摇动想像出船划过水面,碰动莲花菏叶的优美声音。这两句用洗衣女的欢歌笑语以及荷叶晃动的动景,来反衬出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这两句写人的动态,与上面写物的静态与动态,动静相得益彰,静中有动,动中又有静,似乎让读者就处在一个清新优美、静谧的画面中,真是动静结合所达到的美W效果啊。

二、动静结合的不同类别美

1.化动为静美

化动为静就是用静态的词语描写动态的事物,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一诗时,诗中的“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两句对仗非常工整,创造出的意境也很唯美,诗人眼前的泉水从上空飞泻而下,此景原本应是动态之景,可是我们的大诗人出奇地用“挂”字,这样就化动为静了,全然让我们联想到山峰的峻峭以及泉水垂直落下的壮丽景色。

2.以动衬静美

以动衬静就是灵活运用动态的景物去对比、衬托静态的景物。如:著名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山林的清幽。动态的景物“蝉噪”、“鸟鸣”把整个山林的寂静表现得更加深沉。

3.化静为动美

化静为动即赋予静态之物以生命,让静态变成动态。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中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句中的“山”与人像一对恋人一样含情脉脉地相互对视。此句中拟人化的化静为动,物与人互为知己,倾心相娱,这样的写景手法创造出了一种令人神往的意境。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此两句化静为动,顿成佳句,更是巧思妙想,让人拍案叫绝。 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护措的感情,山对人有友爱的感情,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瞬间有了人的情思,使全诗生动活泼。青色,是虚的,是没法送的,诗人却说山要送青来,诗意盎然。特别动人之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似乎刚从远方匆匆赶来,热烈而兴奋,情急心切,顾不上敲门就闯进院子送上礼物。句子自然,无斧凿之迹,隽永清新,韵味深远。

4.动静结合美

在语文课文中,运用动静结合写法的很多,的《沁园春 雪》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让动态之景与静态之景相互衬托,冰封寂静的画面中显现雪花飞舞的灵动之美。从“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中,读者既感受到静态美的长城、大河,舒展柔美,又领略到动态美的群山、高原, 奔腾壮烈,此两处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更加表现出了那种积极的心态,竞争的活力和开朗豪迈的精神。

三、如何领悟景物动静美

1.描写的景物气氛是否热烈

景物气氛热烈的就是动态描写,景物气氛肃静缠绵的就是静态描写。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宋祁的《木兰花》中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动态描写,因为枝头的红杏,如火如荼,气氛非常热烈,一个“闹”字全然点染出来。此句把无声的画面,幻化成了蜂飞蝶舞,春意盎然的热烈景象。似乎在你眼前有群鸟竞唱的气氛。闹字既描绘出红杏的纷繁,也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的热烈氛围。“闹”字中既有色的氛围,又有声的氛围,一个字氛围全出。这种热烈氛围是词人心中绽开的感情花朵。

2.描写的景物是否发声

发声的景物就是动态描写,反之则为静态。

王维的《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两句。鸟发出了声音,此句就是动态描写,鸟鸣是动的景物,这样使整首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死板,作者也通过动态景物的描写,春涧的幽静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说明事物有着矛盾着的双方,它们是互相依存的。

3.描写的景物是否运动

描写的景物如果是动态的就判断为动态描写,反之可视为静态描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时,诗中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两句景物运动的,所以是动态描写。气蒸云梦泽描绘出湖滋养哺育广大的沼泽地带,使那些地方的佳木葱茏。波撼岳阳城衬托出湖的激情澎湃,好像忽然间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无边无际的天空都似乎在水中晃动。巨大的城市变得特别渺小了。放眼望去,整个浩淼的湖面是运动着的。“蒸”字给人万马奔驰的运动之感;“撼”字让读者联想惊涛拍岸的运动之景。

三、动静结合的美源自不同的描写对象

1.自然景物中的动静结合美。

古往今来的文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不仅关注静态时的柔美,而且还从细处着眼洞悉自然景物动态时的风采,常常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来彰显自然景物的生动形象美和整体美。如:郦道元的《三峡》中绘景做到了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其中“素湍绿谭,回清倒影”一句中的“素湍”“回清”是动态之景;“绿潭”“倒影”是静态之景 。此句运用动静结合,把水有活了,写得有生命了。再如:“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句中静态景物 “怪柏”,动态景物“悬泉瀑布”,更形象地是“飞漱”一词,写出了泉水瀑布在急速向下流动, 此处的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体现了作者描写时的张弛有度。

2.人物描写中的动静结合美。

不但描写自然景物时可以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而且描写人物时也同样可以运用它。如在描绘人的外貌,神态,姿势等时,可以在生活观察的基础上,提炼出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某个特定的动作来写。运用动静结合可以全面展示出一个人物的特征,尽量达到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的完美统一。

四、借用修辞,静态变为动态美。

描写山的成语篇9

【关键词】 景物描写 感性认识 二次作文 方法掌握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1-064-01

初中生在写作时一般能够把握住中心,也能讲得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语句表达大都通顺流畅。但是,学生们在感情表达方面缺少有效的手段,文章往往直白、平淡。这种缺乏文学艺术美的文章,很难得到好评。

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我尝试着指导学生进行了“利用景物描写来表达感情”的写作专题训练。

一、感受景物描写的意境美,培养感性认识

景物描写在交代背景、衬托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等方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学生大多只能做到意会,不能言传,写作的时候不知道写景,不会写景的情况比比皆是。

于是在开始习作前我就把握教学时机,有意识地在平常教学中把景物描写的艺术美突显出来,加以分析说明、总结探究,使学生有一定“用景物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感知积累,为下一阶段树立明确的练笔意识奠定好基础。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芦花荡》的教学中,我就把该课第一段的景物描写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景物描写是怎样表达作者感情的,引导学生们来分析:为什么第一段里写了“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而在第二段作者却又再次写道“敌人监视着苇塘”,这样看来,第一段是语义重复完全可以删除!我的观点一抛出来,就引起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写出了淀水的晶莹清澈和白洋淀景色的优美。可是,在这美丽的周围,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只有到了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恨。“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的抗争的姿态形象地烘托了出来。

二、学练同步掌握景物描写技法,享受写作的内涵美

到练笔的时候了,为了孩子们能更直观的进行景物描写,我就刻意设置一些游记类的作文题。可是孩子们写的内容开始的时候总是围绕着写事或抒情,当眼前那无限精彩优美的风景尽收眼底时,他们却无从下笔:“在一个清新的早晨,我们精神抖擞的向山顶出发了。大概二十分钟后,我终于来到了最后登顶的一段阶梯处。回头看了看山下,虽然还是有点眩晕,但也没有多大感觉。攀登上阶梯,坐在小亭的石墩上,看山脚下的湖面,再看看远方的山峰,风景真美呀,稍事休息后,我就下了山。”

文章叙事清楚,但只有“一个清新的早晨”一句景物描写,还有一处“远方的湖面”很适合展开景物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却被忽略了。问了学生以后才知道,他也想写景,可下笔不仅不能传情达意,反而显得杂乱无章。我就从他们熟悉的《挖荠菜》入手分析,使他们懂得了景物描写就像绘画:有远景有近景,有天上景有地上景,有植物景有动物景,有视觉景有听觉景,有动景有静景。我们要按照观察的角度、类别、层次的不同,遵循一定的顺序来进行才不会让读者眼花缭乱,才会有美的享受。明白了这一点,学生们在进行二次作文的时候就有了不凡的表现:“在一个清新的早晨,天上飘动着淡淡的云,阳光也不那么热烈,我们精神抖擞的向小山顶出发了。不到半个小时,我就站在了山顶上:静听山溪叮咚,鸟雀鸣叫……向山下望去,顿时,被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近处,星湖岸边垂柳拂水,花儿吐艳,三三两两的游船像片片柳叶在宽阔的湖面上飘荡,灿烂的阳光照在水波潋滟的湖面上,反射出粼粼的金光;远处,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绿树成荫,又有花儿相映衬,把整座山峰打扮得分外娇娆,山顶上翘檐的寺院楼阁掩映在浓荫之中,透过树梢,隐约可见。风景真美呀!在伙伴们的催促下,我只好恋恋不舍得向山下走去。”

这样一来,掌握了写景的一些基本技巧和层次安排,孩子们不再把写景当作负担了。我就又逐步引导他们尝试着“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情交融”,进行了深一步的习作练习。在进行命题作文《那一次,我终于战胜了自己》练笔时,我更是提醒学生有意识的进行景物描写。有个同学写的是战胜怕黑的胆怯心理,开头是这样写的:“夜深了,四周一片漆黑,没有月亮,没有星星,没有一点声音。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这样开头的景物描写中很难表现出惧怕心理,不能为下文的感情表达营造和谐的氛围。经过我的提示,学生修改后,最终成文:“深夜,四周一片漆黑,星星和月亮都不知躲到哪里去了,鸟儿的‘啁啾’声没了,它睡了吧!狗儿的‘汪汪’声没了,它睡了吧!猫儿的‘喵喵’声没了,它睡了吧……似乎一切都已沉睡,四周是一片死一般的静寂!”

描写山的成语篇10

一、分析题目,赏文拟题巧训练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语文教材中,描写自然景观内容的课文挺多,文章作者经过深思熟虑,细心琢磨、推敲,紧扣文章内容拟定了新颖,耐人寻味的题目。教师在教学中以题目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作者拟定题目的意图,就能帮助学生尽快了解文章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题目前面用“富饶”来修饰西沙群岛,文章就围绕着“富饶”来写,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突出海岛的美丽风光和物产丰富;通过介绍海底的水产、珊瑚突出西沙群岛的富饶;通过介绍海岛的鸟多,突出海岛是“鸟的天堂”。文章围饶这三方面集中突出了西沙群岛的确美丽富饶,令人喜爱。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以题目中“富饶”导入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再现西沙群岛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西沙群岛的情感,并借鉴文本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仿写拟题,拟出新颖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如一个学生结合家乡的广场拟题为《美丽的广场》,介绍了广场有五位英雄的塑像,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有满树盛开的桂花,树下的百花盛开,争夺斗艳,让人流连忘返,更让人缅怀革命先烈……小作者的这个题目与习作内容相对应,既生动地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突出了老区环境优美,又突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心情。

二、分析结尾,首尾呼应学方法

许多写景状物的文章开头和结尾直接关系到文章鲜明的主题,新颖的内容,有趣的情节和作者抒发的激情。好的文章开头能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而优美的结尾则起到总结全文,展示未来的作用。文本中写景状物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经过作者冥思苦想,认真琢磨、推敲而写出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尾,能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情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1.首尾呼应突出主题。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开头:“西沙群岛……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文章介绍了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而文章的结尾“富饶的西沙群岛……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不仅照应开头,而且展望未来,起了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2.开头起势统领全文。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的开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物,是出奇少见的,因此用“天下奇观”来介绍钱塘江大潮,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3.总结慨括定性结尾。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一文的结尾:“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又赞美了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在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如一位学生写了《美丽的花圃》一文,开头以“社区门前有几个花圃,春天,树木郁郁葱葱,有高高的青松,有矮矮的翠柏,有张开手臂的剑树,还有盛开着火红花的樱树,真是一幅风景如画的美丽花圃”来介绍花圃的美丽,结尾以“我看到如诗如画的美景,感慨千万。人人要爱护花草树木,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迷人”来劝告人们要爱护花草树木,整篇习作既照应开头花圃的美丽,又做到结尾劝告人们要爱护花草树木,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做到了首尾相呼应,写得生动、新颖。

三、品味文句,观察有序有重点

语文教材中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都是作者用情感和心血巧妙构思,布局谋篇而写出来的,文章的词语与句子的运用在突出文章重点方面独具特色,是学生学习写作技巧的好素材。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如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文,文章开头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总写了黄山风景区的怪石多,神奇有趣;然后,具体详细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块岩石的动作、神态、形象,描写得惟妙惟肖,突出景色的美丽神奇。接着用“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略写了黄山的奇石多的“数不胜数”,真是神奇有趣呢!这样的写作既做到布局编排十分合理,又起到了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学习文本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仿写,写一写家乡的浮盖山、九石渡、老鼠岩、匡山等美景,做到在仿写练习中突出重点,条理清楚,详略得当,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突出家乡的风光美。

2.观察有序,条理清楚。爱默生曾经说:“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作者观察景物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的,在写景状物时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文就突出观察有序,条理清楚的写作技巧。(1)作者写《颐和园》时是按照“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的游览顺序写;写昆明湖畔的景色,是按照“长长的堤岸―湖中心的小岛―小岛的十七孔桥”的观察顺序写。这样写条理清楚,让人一目了然。(2)作者在第二自然段描写长廊的景色时,先从整体上写长廊;接着从内部介绍长廊;最后讲长廊两旁风景宜人。这样按照顺序介绍就把长廊富有特点的美,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游人面前。(3)作者写万寿山的景色时是按照从上而下的顺序来写的。(4)作者登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是按照“向下、向前、向东”三种观察点来写的。作者这样按照顺序把整个颐和园四周的景物写得栩栩如生。阅读文本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水南大桥、万安浮桥、南门公园等景物进行仿写练习,学习作者运用观察顺序来写文章的方法,并巧用“首先……接着……然后……紧接着……最后……”的顺序词语,把习作写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3.观察变化,生动描绘。自然景物有时具有千变万化的特点,如云雾、晚霞、火烧云、河水等这些景物的形状、大小、颜色、摹声都会发生着变化。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火烧云》一文,作者用了“三个变化”形象地描绘了火烧云的千姿百态,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1)地面变化。作者连用7个“……了”的句子和四个“变成”来写了“小孩、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老头儿、小白猪”都改变了原来的颜色,不但展示了太空栩栩如生的美景,也喧染了人们欢乐的心境。(2)颜色变化。用一个“烧”字概括描写了火烧云的耀眼,再用四个“一会儿……”的排比句描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千变万化,用“红彤彤的、金灿灿的、半紫半黄……”既描写颜色的变化,又渲染了红霞飞舞、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观。(3)形状变化。第3~5自然段用“一会儿”、“忽然”、“接着”的顺序词描写了火烧云各种奇妙的形状,向勾勒出“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动态的画面,十分传神地写出瞬息之间由小变大、由清楚变模糊、最后不见的变幻过程。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在文章生动地描写了火烧云上来时色彩绚丽、形态多变与下去时的恍恍惚惚,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结合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秋天天空中的云朵、天边的晚霞、火烧云,观察早晨的云雾来写出景物形态、大小的变化及颜色变化,把景物描写得惟妙惟肖,生动有趣。

四、巧用修辞,凸显语言文句新

要把文章写得具体、形象,常常要巧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作者在写景状物时巧用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的生动逼真,文章栩栩如生,让人如临其境,流连忘返。

1.巧用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用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的句子里巧用了“犹如”“如同”“好像”等比喻词,把浪潮比喻成“白色战马”,把响声比喻成“山崩地裂”,让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浪潮的壮观景象,听到了浪潮的雷鸣般响声,再现了大潮那雄奇壮阔、动人心魄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