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23:20:27

体育建设

体育建设范文篇1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其目的不局限于全面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提升教学质量,更为关键的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实施。阳光体育视域下,如何提升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水平,需要打开教学视野、创新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从而使得体育文化的内涵得以延伸,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积极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从而全面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提高其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一、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健身意识,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运动健身意识比较薄弱,缺乏体育文化意识,存在严重的片面理解体育的现象,大部分的学生对体育具有不同程度的偏见或者误解,部分学生甚至认为体育锻炼会影响学习成绩(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部分学生自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良好,无需任何的体育锻炼,这都严重影响着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阻碍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运动健身意识越来越强,但是,高校学生的运动健身还停留在浅层意识,无法形成长期的体育锻炼动力。因此,在阳光体育视域下,通过生动、活泼、富有朝气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运动健身意识,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注重构建高校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从而带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并且有效拓展体育教育功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1]。

2.对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及构建和谐校园具有推动作用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应当搞活校园活力,在和谐校园的背景下,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并且通过拓展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态度及习惯,强化体育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将体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实行紧密的挂钩,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如体育知识讲座、体育技能竞赛、体育走廊建设等,提升学生的体育意识,达到激发学生潜在的运动健身能力,并且要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全身心放松地投入到运动健身中,并且在运动健身的过程中,使学生愉悦、快乐,在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中,增强学生的长久锻炼意识,提升学生的体育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困难的决心等),促进校园和谐,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

1.教学手段落伍,难与体育文化建设相契合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依旧采用传统老套的教学方式,依旧以运动技术类项目为主,缺乏必要的体育文化教学,常常看到学生在运动场训练,基本上没有文化课程,导致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较差,不利于体育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与实施,同时,也严重影响体育文化建设。这种传统老套的教学模式,不符合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价值观,而且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特征、自身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要求等),开展针对性的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难以与体育文化建设相契合,难以有效提升教学价值[2]。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2.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导致体育文化盲目建设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受到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如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教学盲目;过于注重体育安全,扼杀学生的潜能;教学过于形式化,难以实现教学质的跨越;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个人意愿千差万别,难以形成统一的教学意见等等,这些都会使得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难以顺利实施。另外,由于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千差万别的想法和意见,因此,在体育文化建设中,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并综合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项目,如篮球、乒乓球、排球、网球、游泳、射击、跆拳道、舞蹈、格斗、健美等,与时俱进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激发他们的运动潜能,促进体育文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阳光体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1.革新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为了有效加快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保障其效率及质量,需要在阳光体育教学理念的支持下,全面革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将阳光体育作为体育素质教育的目标,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多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开展户外教学,在充分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运动健身意识,养成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免疫力。与此同时,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如“达标争优、强健体魄”,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运动锻炼1小时,并且在日常锻炼中,要求学生至少掌握2种运动技能,不断进行文化知识的补充,保障学生充足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时间,鼓励支持学生多走进图书馆,多涉猎不同种类的书籍,补充自身文化知识缺陷,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为体育文化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将课堂主导权回归,在阳关体育教学理念的支持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积极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深化体育文化教育内涵,使得体育文化建设呈现多层次,便于构建完善科学的校园文化管理制度,促进体育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重视阳光体育教学理念的应用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教学任务,从而使得学生全身心融入体育锻炼中,形成强大的教育软实力,另外要格外重视阳光体育教学理念的应用,教师要积极带头融入阳光体育的行列中,并且为学生明确制订详细的课外锻炼要求及注意事项,形成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阳光体育教学环境。学校要设置正规的体育锻炼场地,购进高质量的运动锻炼设备,为体育文化建设做好准备工作,保障体育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与实施[3]。可以利用校园媒体,如校广播台、校报、校园公共网络平台等向学生积极宣扬运动健身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体育认识,并且积极宣扬、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的锻炼,将锻炼常识或者注意事项流动式的播放,提升学生的安全锻炼意志,保障教学质量。

四、结语

阳光体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需要从学生思想意识上抓起,在阳光体育教学理念的支持下,开拓教学视野,优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才能有效培育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体育人才,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革新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重视阳光体育教学理念的应用,有效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保障体育教学效率及质量。

作者:徐建平 单位: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传方.“阳光体育”背景下大学生对体育信息处理的特征分析[J].运动,2013(20).

体育建设范文篇2

关键词: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体育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最为直观的一种表现形式。校园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表层(大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中层(大学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大学校园体育组织文化和大学校园体育制度文化[1])、深层(大学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和延伸层(大学校园体育意识文化)4个层面6个方面组成[2]。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体育活动开展的有力保障,该文将从大学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各层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1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模式教学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1.1对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体育建筑物与雕塑、体育器材和体育服装及体育师资4个方面。大学校园虽在体育场馆建筑风格、布局以及体育雕塑方面各具特色,共同呈现校园体育文化,但场地功能分布方面,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模式更加丰富,对体育场馆功能区分更加明确和具体,功能内容更加丰富。在体育器材和体育服装方面,俱乐部制要求更加多样、专业,俱乐部项目相对传统体育教学,教学项目形式多样,所需教学器材种类较多;体育服装根据俱乐部项目要求也是表现出多样性和专业性,如轮滑需要专业的鞋和护具,武术、太极操及跆拳道对服装的要求也相对其他项目更加专业;体育师资方面,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更高,且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能力的专业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更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学校的体育物质文化反映了该校体育文化的底蕴,而学校体育物质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反映出该校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保障,更是基础。学校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条件的支持和保障。

1.2对体育组织文化与体育制度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园体育组织文化包括校运动委员会、校学生会体育部、体育社团、协会等;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包括相关领导制度、体育法规、体育规章制度、体育规则及各种教学标准、体质达标标准和各类考核办法等。体育组织和制度是学校体育开展的必要保障,规范学校所有体育运动的行为以及相关的考核与最终成绩评价标准。在学校原有的相关组织和制度基础之上,各项目俱乐部都成立有相关的管理组织机构,制定了会员管理办法、考核办法及各俱乐部会员守则等;学校俱乐部的管理联盟也有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在丰富了校园体育组织、制度文化内容的同时,俱乐部的相关组织和制度相对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更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和体育活动,学生更容易了解和感受校园体育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促进高校校园体育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

1.3对体育行为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技战术,体育教学、科研及成果,课外体育运动训练,体育竞赛,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宣传、广告以及体质达标、课堂出勤率等具体内容。体育行为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直观体现,是校园体育文化外在的、具体化的表现形式。校园体育行为文化是最易被学生感受和接受的,是校园体育文化传承的最为具体和现实的反映。在体育知识方面,俱乐部制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体育知识、保健知识和不同项目的运动损伤及预防处理知识。在教学内容、形式、技战术方面表现更加多样,学生自主选择性强,不同俱乐部的学生外在行为的表现也各有不同。在体育科研方面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选择上较传统体育教学更具多样性,在教学科研成果的体现也较为丰富。在课外训练和课外活动的行为表现上,俱乐部制的形式和内容更丰富、训练和活动的目标性更强、实际锻炼效果也更明显,在近两年该校大学生体质测试中,学生成绩达标率逐年提高就是最直接的证明。在体育文化宣传及广告方面,由于俱乐部数量多、项目广,俱乐部活动开展活跃,其宣传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宣传密度更大,持续时间更久。每学期从开始的俱乐部新会员的见面会到后期各个俱乐部的比赛、活动开展,校园网站、广播及海报、横幅、展板等形式的报道与宣传较传统体育教学时成倍增加,接受对象更广、更具针对性,有利于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体育知识提高人的体育科学素养,有利于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运动习惯;课外体育训练、竞赛和课外体育活动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项目及技巧,增加校园体育运动的氛围,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率;体育宣传及广告效应促进体育参与主体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1.4对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2],如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爱国主义和更高、更强、更快的奥林匹克精神等都是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内容和反映形式,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精神不仅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更是国家文化、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模式教学中,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体现更为多元与丰富。各俱乐部为体现其俱乐部文化,显示项目运动价值与意义,都设有其与项目相关的口号或运动宗旨,如跆拳道俱乐部的跆拳道精神:“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散打俱乐部的武术精神:“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护卫平安,报效国家”;羽毛球俱乐部的“追求卓越、挑战自我”;集体项目中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精神和运动宗旨。这些都是对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具体化、融合与延展,有利于学生对校园体育精神、体育理念和体育宗旨的接受;有利于学生体育运动行为的转化与展现。

1.5对体育意识文化建设的影响

大学校园体育意识文化主要包括有校园体育文化参与主体的参与运动意识、体育竞赛意识、终身体育意识、观赏体育竞赛意识、体育文化修养以及体育消费意识等。体育意识文化是对校园体育文化更深层次延续,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最终归宿,是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目标的落脚点,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有利保障。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模式教学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或特长选择项目,其运动主体的参与意识更强。俱乐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和活动,学生的竞赛意识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培养。随着参与意识和竞赛意识的加强,长期参与到具体的体育运动中,对体育比赛的观赏意识和文化修养都会受到熏陶与提高。由于参与运动时间和频率的增加,体育运动环境的改变,体育消费意识会相应增强,有利于运动习惯和意识的养成。良好体育意识文化的形成建立在校园其他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之上,其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意识文化的建设。大学体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是学校体育的最终归宿,校园体育意识文化是实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保证与前提。

2结语

校园体育文化是在长期的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形成的,是在全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下实现的。通过大学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能更好地对校园体育物质文化进行场地功能性区分和丰富;更能提高场地器材以及师资等基础性的保障建设;有利于对体育组织文化和体育制度文化进行形式、内容的丰富与完善;更利于学生对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感知和接受;可实现对体育精神文化进行多元融合与扩展;也可对体育意识文化进行强化与延伸。通过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模式教学打造有特色、高品位、形式丰富的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满足参与主体不同层次的需求,最大限度地保障大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黄银华 程风 单位:钦州学院体育教学部 钦州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须晓东.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安徽体育科技,2004,25(2):113-115.

[2]李真真.新世纪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涵[J].赤峰学院学报,2011(11):241-242.

体育建设范文篇3

本文作者:陈伟贺兆轩工作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体育强国是中国体育事业腾飞的新愿景目前,学界对“体育强国”的阐释较多,观点也不尽一致,但总体而言,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正在经历逐渐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在较早的时候,较为公认的观点是竞技体育实力是体育强国的一个重要体现,如“体育强国最突出的、最鲜明的标志是运动技术达到世界一流”。[1]这一观点很容易在我国体育事业倾向竞技体育的现实中得到印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仅以竞技体育成绩来作为是否为体育强国的标志过于片面,应该参考更多的评价指标。于是有学者提出“体育强国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在国际体坛的事务中有巨大的影响力,甚至能左右事务的发展。”[2]12这种观点较前者而言,不再局限于竞技体育赛场上的“争金夺银”,而是将视野和评判的标准转向自身对国际体育大家庭的影响力上。人们关注的另外一个焦点是从体育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差异上,认为“大”是指数量多、规模大,“强”是指质量高、实力雄厚,并据此提出“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和判别体育强国的两项基本标准”。[2]3这种观点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体育强国应有的题中之义,在传统观点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群众体育在这一进程中的价值和作用。特别指出的是,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明确要求,“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2]9。这是从政治的高度对体育强国这一概念作出的最新的诠释。从中不难看出,体育强国是在大国基础上质的飞跃,是对我国体育事业各个组成部分全新的考验,我们不但要继续发挥竞技体育的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还要夯实群众体育的基础环节作用,从而描绘出未来我国体育事业腾飞的蓝图。政府体育公共服务是建设体育强国的着力点建设体育强国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种号召,这一伟大使命的实现,需要一个既符合现实需求、又能充分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构建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正是现实当中急迫需要人们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启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正是迎合了这一新的发展需要。就公共管理理论的一般意义而言,所谓公共服务是“以政府等公共部门为主提供的,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供全体公民共同消费与平等享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3]在我国,体育作为一项事业,一直以公共产品的形式存在着,并在实践中起着自身独特的作用。因此,在原有的体育体制基础上,将政府的公共体育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并进一步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完善的体系,对于调整政府职能、深化体育事业改革和建设体育强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当把加强体育公共服务职能作为中国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和着力点。除了上述的现实依据,这一抉择同时也具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就曾明确指出: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而这种迫切还体现在尽管政府部门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已经有了目标和措施,但由“管理”向“服务”的职能转变还没有到位,服务在整个工作体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在体育服务中公共服务又是薄弱环节,亟待改变。[4]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体育强国发展的着力点,有利于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发展,能充分体现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社会的公平、进步、和谐。

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体育经费来源单一体育事业的发展是紧密依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尽管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了极快的发展,但受历史因素的影响,至今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仍较大,加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直接导致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不均衡,同东部等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西部等地区在发展体育事业过程中面临着先天的劣势。同时,鉴于体育事业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程度,在对民间资本的使用问题上,还略显保守,更多的是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从而进一步导致不同地区有限的政府财政投入制约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现实。公共体育设施和场地供给总量不足体育设施的建设情况不但直接制约着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水平高低,同时也是检验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的一项“硬标准”,是公共体育服务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近几年,我国在交通、电信、城建、供水、供气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受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的限制,使得大部分体育设施质量和档次低劣,数量和规模不足,远远满足不了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表明,全国共有体育场馆850080个,场地面积13.3亿平方米。[2]2但人均面积只有1.03平方米,远远低于同期的欧美等发达国家,且分布极不平均,约有一半以上的体育场地集中在东部地区。同时,在原有公共体育设施和场地中,存在着大量非法侵占和挪用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公共体育设施和场地不足的矛盾。究其原因,其中最普遍、最常见的就是经济利益因素导致。由于土地作为重要资源要素价值的凸显,许多地方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无视国家关于公共体育设施和场地的规定,无视群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使原本就紧张的公共体育设施和场地供给更加捉襟见肘。体育人口规模偏小,城乡差异明显在诸多生产力要素中,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既是服务于人民群众,同时也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身体健康、头脑敏捷建设者的任务。所以,具备“人”这个基础,并将其壮大就成为建设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不论是体育人口的规模和质量,还是数量分布,仍不尽人意。这一问题的存在与一定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关。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中,体育事业的发展总是随着国民经济的进步而提高。由于我国普遍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使得体育人口在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间的表现中,总是存在差距,这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在体育人口的总量上,距国外等体育发达国家也存在差距。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正视、并逐步加以解决的问题。否则,薄弱的体育人口基础、较少的体育人力资源会给体育强国的建设带来严重影响。

加快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发挥政策法规的引导作用对政府而言,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不是“一纸文书”或“一道命令”,也不是机构名称的变化,而应该是从更深远的层次上入手———从职能入手,真正将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作为体育行政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责,而后再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建设、人员配备、资金划拨等工作。这是与当前我国要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相一致的,也是平衡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三者协调发展的最佳出发点。将专业化、全民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作为中国特色体育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并以此推进体育事业的深化改革进程。这种根植于“职能”层面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应该是秉承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将体育的文化因素在公共服务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因此,这一体系的构建过程应该是集职能建设、组织建设和法制建设为一体的。体育政策法规应该为政府体育服务体系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在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等体育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对其加以细化和完善,使其在实践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公共体育设施和场地是构建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基础,是政府提供公共体育产品的基本内容之一。离开公共体育设施和场地建设,公共体育服务只能是空中楼阁,对此,政府部门,特别是基层政府,要正视这一问题,勇于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依据现有国家的相关法规条例,保质保量地提供公共体育设施和场地,逐步推进公共财政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同时,对于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还需要克服一个问题,即在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经费使用上,改变竞技体育偏重的情况。比如,体育公益金的分配上要求群众体育占60%、竞技体育占40%,但是目前整个体育事业的拨款中,“竞技体育所占的比重显然还是偏大,群众体育所能享有的政府拨款还是偏少”[5]34。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形势的发展,逐渐提高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支付比例。除了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也应该充分对已有的相关资源进行利用,用较小的支付成本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的布局。其中,各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所“自有”的场地设施是一个重要的来源。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表明,中小学体育设施占教育系统体育场地的89.7%,占全部体育设施的58.9%,是群众身边的、分布最合理的、最为便利的体育设施,也是数量最大、条件最好的体育设施。[5]34应该说,在现阶段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方式来开发放大中小学的体育场地(馆),是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积极培育体育公共服务专业人才,打造特色建设活动建设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是服务型政府的重点工作,作为政府人事部门和学校就有义务和责任向社会提供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建设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人力资源基础,强化政府所属人才市场的公共服务职能,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并克服其盲目性的弊端,是提高体育公共服务的基础,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应改革过去单一依靠政府组织培养公共服务专业人才的局面,从而彻底扭转供应不足的局面。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需要提高政府自身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主动增强人民群众全民健身的体育意识,形成富有感召力的舆论氛围,并最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众健身获得体现。加强体育活动的组织,特别是加强体育比赛的组织。进一步在现有体育事业改革的基础上,将有条件实现市场化运作的、群众基础较好的运动项目朝着职业化方向改进,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体育建设范文篇4

关键词:金华市;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体系;动因;策略

近年来,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逐渐成为凝聚社会体育服务的中坚力量,均衡城乡公共体育服务资源的关键因素,推动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改善体育健身环境的有效手段。为进一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打赢民生改善持久战,理应更为重视民生服务,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当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体系建设初显成效,社会体育组织活力不断增强,示范区体育服务不断优化升级。然而,面对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金华市公共体育服务显露出捉襟见肘之势。因此,加快建设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体系,以此为引领,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金华市民对健康的需求与对多元化体育运动的需要已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以金华市体育中心为例,研究金华市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体系建设情况,为金华市其他示范区乃至浙中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1.金华市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体系建设的背景

金华市体育中心是目前金华市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公共体育服务中心,其拥有一个标准主体育场和一个综合体育馆及一个游泳馆,此外还涵有了田径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室外场地,场地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是广大市民健身休闲的首选去处。以此为中心,带动金华市整体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体系建设迈开步伐,提搞公共体育的服务质量,增加社会群众参与组织体育活动的活力,优化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为我市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积累经验、树立模范作用,并大力推进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体系科学建设,充分满足广大金华市民的健康需求,充分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

2.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体系的内涵意义

示范区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示范区建设是引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快速发展的先驱,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铺设奠基石,涉足未知领域,积累优质资源将不同地区的示范区按照一定的内部联系和秩序组合成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示范区体系,包含服务体系、资源整合体系、管理体系、绩效体系等多个方面示范区体系确定以政府为主导的战略布局,协同社会体育组织等其他社会力量尽可能的拓宽公共体育服务渠道,通过政企合作、政民合作等方式搭建科学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体系主要有以下两大特征:一是整体性。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体系将不同区域的社会体育资源、公共体育服务、公共体育服务管理模式等聚焦在一起,进行系统化、统一化、模式化管理与发展,换言之,在同一体系内的各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呈协同化发展。二是相对独立性。隶属同一体系的各示范区,因地制宜,发挥自身独特优势,避免千篇一律的格局,做到不同示范区“和而不同”。将公共体育服务最大化发挥,让公共体育资源最大化利用。

3.金华市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体系建设困境

3.1公共体育服务意识欠缺。目前,金华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大力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国发[2016]37号),新建及改造了一批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体系建设后续发展尚未明确规范的法规制度保障及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对工作人员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力,致使相关工作人员在公共体育服务中服务态度与行为方式欠佳,基本服务意识缺位。从客观上看,在政府政策与奖励机制方面,也尚未落实,无法为相关工作人员与社会体育服务工作者提供充足的动力。在社会群众中也缺少一批积极担当、服务社会的人群,难以与政府部门形成合力。3.2示范区体系建设特色不鲜明。经调研发现,金华体育中心已面向公众开通多项服务内容,其中包括:足球队赛前训练、暑期运动培训、各运动赛事活动举办、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开放等,种类多样,范围宽广,但缺乏对各服务项目的统筹规划与一套明确的服务管理体系,显出杂而不精的态势。同时,也缺少具当地特色的品牌服务项目,示范区大而散,公共体育服务多而乱。3.3示范区体系建设宣传力度不足。金华市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体系建设宣传力度不强,宣传渠道略显单一。目前,金华体育中心以官方网站为主要信息渠道,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生活化新媒体渠道的信息略显捉襟见肘之势,微博粉丝仅为460人,微信公众号的功能设置单调,分为“场馆动态”与“体坛快讯”两方面,分别为金华体育中心的官网链接与政府工作的相关报道,实质关于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甚少,与群众的互动度较低,呈现从上之下的单一局面,尚未形成为民解答、场馆预约等基本的双向互动服务。

4.金华市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体系建设策略

体育建设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文化建设

作为国家持续发展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的重要途径。中国作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文化底蕴更应彰显国家的综合国力,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要文件多次提及文化体制改革,显示了国家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再认识,备受关注。因此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也面临新的发展和机遇,对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具有时代史意义。

1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体育文化是由社会文化、高校文化、体育文化三者的有机融合,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它集思想性、物质性、实践性于一体,以高校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及活动为主要内容,反映新时代的大学生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社会文化特别是高校文化产生深远的意义,高校体育文化以其深刻内涵和广阔的外延伴随着社会文化更新而发展。

2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功能

2.1健身功能。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校中特有的文化现象吸引了广大师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使机体的呼吸系统得到改善,血液循环加速,心脏功能得到提高;促进了学生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使体格、体型更加健壮完美;适宜的体育锻炼能调节机体的心理机能,缓解不良情绪;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抵抗力,充满活力。2.2教育功能。高校体育与其他课程相辅相成,具备身心、审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可以弥补其它学科教学的不足。高校体育有利于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提高身体机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通过开展形式各异的体育活动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组织、参与体育活动或赛事培养了学生组织能力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协调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着教育,影响学生不断积极进取、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形成集体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2.3社会功能。高校作为精神文明传播和弘扬的重要场所,对学生个人的熏陶、对周围社会体育文化的辐射,影响范围广、辐射程度深,其文化传播功能具有得天独厚、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校体育文化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影响学生的体育兴趣、锻炼习惯,对个体、家庭、和社会体育都产生重要的作用。良好体育行为对体育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2.4窗口传播功能。高校运动队通过参加比赛展示了学校的精神风貌成为学校宣传的窗口之一,通过体育赛事这一窗口不仅展示了学校的体育竞技水平,间接反映出学校的体育文化,对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具有积极的意义。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校教育形式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观看比赛提升学生体育道德认知,把在学校中习得的丰富的体育知识、形成的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及习惯影响周围的人群,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对推动发展和传播体育文化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2.5娱乐功能。高校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众多的体育项目产生的愉悦感受不同且结果充满悬念具有不可预测性。高校师生根据兴趣爱好和特长置身于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愉悦了身心,消除疲劳和烦恼、减轻心理压力,保持了积极乐观的情绪。丰富的体育项目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释放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3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文化氛围,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也随着高校建设而逐步发展。目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注重程度不高、基础相对落后。3.1功能性弱,建设缺乏特色。由于众多因素,长期的教学管理造成体育的任务仅仅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体育意识、品德、素养的教育肤浅,造成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产生与体育道德、精神相背离的不良行为,缺少有效的组织和科学指导,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达不到参与锻炼的行为效果。没有真正发挥出体育文化活跃因素,没有充分结合本校特有的体育传统、充分考虑本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及社会功能、考虑本校的规模、所处的环境及地域差异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进行设计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路。要真正发挥高校体育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去影响提升高校文化建设,进而推动社会文化的大发展。3.2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物质保障。器材、场馆等体育设施作为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体现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水平。近年来,由于国家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高校的扩招,学生数量的大幅度提升,导致原有的场地、器材设施缺乏,影响体育文化目标的顺利实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学校的基础建设来源于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投入,由于体育方面的财政投入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大部分高校体育设施的建设还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制约了高校体育设施建设,进而影响到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3.3整体意识淡薄,制度亟待完善。目前,大部分高校将体育课设为基础课,体育活动较为丰富、体育锻炼氛围较为浓厚,但由于人们的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对体育课程的重视不足。虽然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在国家层面上逐渐重视,国民对体育的认知逐步提升,但是任然滞留在强身健体的层面上,鲜有高校将体育文化建设置于学校的必备工作之一。高校体育制度是体育文化活动富有成效开展基础,是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促进广大师生参与体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虽然国家针对学校体育颁布了法规性文件,高校针对体育文化的建设也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但是存在执行、落实制度不到位、形同虚设的现象。3.4课程建设有待完善,评价机制亟待改进。由于考虑安全、管理、经济、操作难度等各方面的因素,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局限在范围小、易管理、经费少、好控制的状态,造成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单一、项目少,缺乏互动性、娱乐性,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的需求。课程内容的单一性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科学的体育观的形成,限制了高校体育文化精神层面的建设。体育考核是评定体育教学效果常用的方式。长期以来,传统理念对体育认识的片面化、现代社会对追求体育成绩的功利化,导致体育测评时以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作为考核的主要手段,决定学生的体育成绩好坏挫伤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影响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阻碍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科学的锻炼习惯和体育精神。

4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

4.1加大高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以体育设施为依托,高校为保障基本的体育发展需求应逐步增设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营造积极的体育运动氛围,确保师生的体育锻炼、体育赛事的需求。体育场馆作为高校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是体育文化的载体,对体育文化知识的传播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其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本校体育场地设施,物尽其用发挥现有体育设施的功能,提高运动环境调动师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推动体育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高校应充分合理利用本校标志性建筑物的吸引力,特别是标志性体育场馆进行具备体育赛事,推动体育文化建设氛围。4.2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完善高校体育规章制度。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要取得一定的成绩,需要在相关部门领导充分认识到体育文化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各职能部门大力配合,加强组织机构的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质性的建设工作。规章制度的完善是保障落实体育文化制度的基础条件。要保证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满足师生的体育锻炼需求,需要从根本上对体育规章制度进行深化改革。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高体育文化建设,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4.3加强体育意识教育,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体育作为高校师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科学是高校日常行为舞台中的亮点,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建了平台,已逐步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中。高校体育对于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保障体育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德育、智育、美育、劳育的横向联系,发挥体育独特功能,彰显体育的魅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加强与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纵向的贯穿教育,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和观念为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型人才而奠定基础。4.4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深化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最基本形式,是高校体育文化呈现的重要的方式。高校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培养学生科学的体育锻炼意识和终身体育的习惯,推动学校体育氛围和体育文化建设。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确立学生体育锻炼与学习的主体地位,展现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理念。要进一步开放思想深化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从制度上保障高校体育运动的基础设施和政策体系,塑造轻松愉悦的体育运动氛围,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和素养,激发师生锻炼的积极性。

5结语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展现高校特色的平台,是推动高校体育建设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其功能价值将超出人们对体育的传统看法,其意义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龚德贵.论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2):170-172.

[2]陆青.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4):114-115.

[3]王建民,郭平.试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4):538-539.

[4]马万凤,徐金华.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4):508-510.

体育建设范文篇6

关键词:健康中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1“健康中国”内涵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

2“健康中国”规划背景下对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影响

2.1“健康中国”规划有利于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虽然“健康中国”规划主要针对医疗卫生事业,但是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这一目标上,体育的作用不可忽略。“健康中国”规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民健康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医疗卫生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共同作用。要保证人人参与到健康中国的建设中,这就必须要保证公共体育服务得到有效供给,才能实现人人健康的目标。2.2“健康中国”规划有利于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水平“健康中国”规划中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m2,在城镇社区实现15min健身圈全覆盖。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但是当前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区域性差距较为明显,呈现出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等矛盾。县(区)之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以及场地利用、潜力挖掘等方面仍然存在差异,“健康中国”规划的出台有利于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加强健身步道、骑行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全民健身公共设施的建设水平。

3目前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3.1现有公共体育设施源的权、责、利划分不清。目前,我国较多地方的公共体育场地建设仍然停留在体育行政部门推动的层面,政府多部门协同推进不够,致使很多群众认为公共体育场地由体育行政部门管理。但是我们从第6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看出,在全国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2.43万个,占1.43%;场地面积0.95亿平方米,占4.79%。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66.05万个,占38.98%;场地面积10.56亿平方米,占53.01%,体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占比极少,教育系统管理的体育场地较多,但是在推动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过程中,因为安全责任、经费和人力成本给学校带来较大压力,造成学校体育场地基本上无法实现全时段开放。3.2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方向存在偏差。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迫切,而现有公共体育资源供给不足,特别是体育场地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群众对健身的需求已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大量财政资金却投入到了大型体育场地建设和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组织上,而投入到群众身边的小型、多样、便民、利民的“口袋形”体育场地建设的资金较少,致使体育场地资源供给不足。从相关文献了解到,我国市一级基本实现了镇村一级体育健身设施的全覆盖,但远未达到规模以上体育健身设施的标准,少数仅有简易的篮球场。而且乡镇没有独立的体育工作组织机构,很多基层的公共体育服务由于人员不足,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比较难。当前镇村不少体育器械已接近6年的安全使用期限,有的损坏严重,利用率不高,虽然逐步进行了维护更新和提档升级,但在建设资金的投入上显得不够,真正从财政上拨出专款进行镇村一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所占比例偏小。3.3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较为滞后。目前,现行的部分地市的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由于当时的历史局限性,并没有真正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公共体育场地数量类型和开放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体育设施布局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新建、改建、扩建的居民小区在规划建设时缺少硬性要求,没有将体育元素列入住建部门验收要件之中。而国家颁发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居民小区建设时人均室外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要达到0.3~0.65m2或者人均室内公共体育设施建筑面积要达到0.1~0.26m2。

4对策和建议

4.1优化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制度环境。公共体育设施政策制度是公共体育设施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我国的体育政策法规性文件大部分比较宏观,缺乏具体、明确的政策支持。目前,我们可以依据的有关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包括国家的《中国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上述政策在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大对公共体育事业设施的建设指导和支持力度,抓住和用好这一体育事业、特别是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高度的前瞻性、引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断缩小不同人群、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紧紧抓住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这一总体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体育需求作为基本任务,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网络,使群众享有更多更好的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努力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体育生活。4.2合理化布局,全面推进体育设施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联动,协调解决城市内部不同区域体育设施配套问题。对于因为财力、物力一时难以规划实施设施的,须按标准预留足够的用地空间,便于今后的体育设施建设。同时,要切实加大监管力度,改革和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的现代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发挥体育行业协会监督指导作用,加强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监管,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寿命和效率。进一步构建完善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十分钟健康圈,重点推进县级全民健身中心、农民健身工程、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建设,并科学界定市县乡职责和任务分工,着重梳理县区公共体育服务清单,通过项目化推进、系统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供给水平。强化部门协作,融合发展。坚持规划引领,把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城市土地出让、公园绿地建设、城市慢行系统、生态绿道建设、小区规划建设验收相结合,满足全民健身需求。4.3积极寻求相关政策支持,提升现有场馆功能。为此,应借助“健康中国”规划,按计划对城市内部不同区域公共体育设施分批次进行升级改造,分批添置新的全民健身路径和室外体育设施,不断提高现有体育设施的综合使用效率,要顺应人口老龄化的新形势,增加适合中老年人健身设施。制定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设施,逐步形成由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方投入的多元化投资和开放型运作的新格局。积极向上争取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结合列入计划的政府财政拨款、场馆缴纳的税费、一定比例的体育公益金和吸收社会赞助捐款等,探索建立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确保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健康发展。要建立健全引导机制,激励中小学校、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将场馆向社会开放,使各类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付革.公共体育设施及其建设布局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29(5):34-37.

[2]毕红星.“点一轴系统”理论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布局[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6):29-38.

[3]闵健,李万来,卿平,等.社会公共体育产品的界定与转变政府职能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36(11):3-14.

体育建设范文篇7

1高校体育文化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1.1高校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我国体育教育界泰斗卢元镇教授将体育文化定义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而校园体育文化,则是扎根于学校范畴内的拥有着深刻内涵及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学术文化乃校园文化之首,体育文化即校园文化之躯。因此,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形态,不断促使校园文化更有活力、更加丰满。1.2高校体育文化的特点和功能。1.2.1高校体育文化的特点。高校校园体育也是人体配合器材、设备等进行的体育活动。在高校体育运动中,不管是最基本的体育课或是其它的课下运动,不管是教授运动技巧或是宣传运动文化,目的都是想要强健身体,加强身体素质。所以,健身性是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体育运动,特别是大学校园的体育活动是极具娱乐性的,处于大学时代的学生们充满活力,正值青春。校园体育运动的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同学的运动需求,非常受高校学生的追捧,被高校师生所认可,令其成为高校学习生活中课余和体育课上不可缺少的组成,对于高校师生学习生活产生着正面影响。1.2.2高校体育文化的功能。想要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得先认识到其具有怎样的功能,这样才有动力,为了达到这些功能可以带来效果而不断的完善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功能的概述也存在一些争议,研究者有自己分析的角度,而其中比较广泛被认可的看法,主要包括:高校体育文化对学生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对高校校园文化构建的积极影响、高校体育文化的推广对体育文化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2辽宁省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

2.1高校体育文化精神日趋衰退。计划经济时代,辽宁省曾经是勇冠全国的体育强省,多支专业队伍甚至可以跟国家队叫板,如辽足、女子中长跑等。当时的省内上下,体育热情高涨,村村有球队,乡乡有联赛。而省内各高校的体育项目更是人人参与、如火如荼,可以说大学校园就是一个综合的运动公园。即便是改革开放初期,辽宁省内的体育热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辽足、沈足、连足、沈部,省内同时拥有4支顶级联赛的球队,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参加和谈论各项体育赛事,成为了大学生们学习之外的第二项任务。但是进入新世纪,随着辽宁经济的滑坡,体育人才大量外流,导致辽宁省内的职业体育队伍逐年减少,面对全省体育迷开放的专业比赛随之减少。这就导致辽宁省内高校的体育氛围不断走低,校园体育文化逐渐边缘化。加上手机、电脑、QQ、电游、微信的不断侵袭,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塌方般地锐减。90后、00后的日常生活已经开始远离体育,尽管60后、70后还在坚持,但是大学校园里的体育氛围日渐低落。这是一个不得不承认、同时又令许多体育教育工作者无可奈何的现象。现阶段的高校体育,始终无法激发出大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减少,这也就很难将“体育”升华到“文化”的高度,“体育”都没了,还谈什么“体育文化”?个别高校已经几乎丧失了体育文化,如果不及时提供解决的对策,将会产生恶劣的连锁反应,甚至可以说不久的将来,辽宁省内高校将迎来体育领域的“鸦片战争”,很多洋垃圾、电子垃圾已经开始侵蚀、吞噬我国年轻一代的脆弱身体,因此,积极出台应对策略、提倡体育强省、弘扬体育文化,是每一个高校体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历史使命。2.2高校体育文化制度建设严重滞后。辽宁省高校体育文化的制度建设,远远跟不上日益发展的体育教学与训练要求。制度是体育活动必须严格执行的规章、活动准则等,由于先天建设的不足,导致辽宁高校体育教育缺乏权威性、规范性、统一性、科学性、实践性。这与兄弟省份的高校相比,几乎是差距最大的领域。古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有“运动未始、制度先建”。完善的制度可以保障高校师生在明确的规则下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增强道德素质培养。2.3高校体育文化认知的缺失。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作用,仍然没有得到高校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只把它片面的看作是可有可无,无须学校系统地去规划开展。个别高校领导只在意评估得分以及大学排名,只关注科研项目以及学术论文的数量,在做校内经费预算计划时,根刊的论文数量,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各式各样的资金支持,然而却很难看到对体育方面的资金支持,原因是体育教育无论怎样开展体育教育,都不会在评估时获得与部级课题以及核心期刊论文的相同回报率,正是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导致了高校体育文化无法蓬勃开展,更不可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已成为制约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2.4高校体育文化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从目前辽宁省高校体育文化开展情况来看存在很大问题。大部分学校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体育文化进行开展。表面上看,虽然在开展实施上有规定有安排,但实际它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流于形式,学生也只是迫于学校的某些硬性规定,即使出早操或是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也是被动的。这种状况使得大部分学生特别是三、四年级以及研究生(没有体育课的班级)难以得到全面、有效的身体锻炼。即使有短期的、偶尔的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也可能只是为了应付达标或心血来潮,没有长期性和目的性,这种因素对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很大。

3辽宁省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策

3.1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体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这关系到体育价值观的建设、体育理论知识的培训、体育运动的组织、体育意识的宣传以及体育文化所需的场馆、设备、器材等物质保障。如何构建大学体育文化、营造良好的高校体育氛围,首先需要确立大学体育文化构建的一般原则。在遵守原则的前提下,高校体育文化构建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行。3.1.1构建以人为本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学校。从社会输入的是人———新生;大学阶段受到加工的依旧是人———在校生;最后向社会输出的还是人———毕业生。体育文化的建设要走大众化的路线,普遍扩展意味着前进;越来越多的体育爱好者就意味着市场;市场就意味着长远的发展。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可以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体育人才,也可以提高整个体育行业从业者的素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体育专业人才是未来的方向,也是中国体育在世界舞台越走越远的基础。因此发挥人的主动性,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十分重要。3.1.2构建目标精准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目标。是做事的前提,也是发展任何事业的前提,做事之前先设定一个目标,然后无论快慢都是奔着这个目标前进,有了方向才不会迷茫。建设高校体育文化也要先确定目标,并且要和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相同,不能违背素质教育的方针,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要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首先,要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终身体育意思是人们热爱、重视体育运动并终其一生坚持体育运动和学习的过程。这个时代的主流生活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提高了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当今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和现代生活方式对身体的负面影响的条件下,终身体育的概念产生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将终身体育作为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一生需要坚持体育运动和学习,并将进行体育运动培养成为一种可以伴随终生的习惯。其次,要以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提升,要对日后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说要做好可持续发展的铺垫。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保持一致,也为了保证体育可以不断完善系统中出现的问题,体育教育需要及时更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体育。3.1.3构建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所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存在因果关系,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体育身为一项社会现象,那么它的发展和进程必然存在一定的继承性。体育文化的每一步的都是通过承上启下的桥梁连接而成。要秉承继承并革新的精神,保留优良的精神传统,但要积极改进革新其中的内容,在不断的创新内容的碰撞中逐步发展现代的体育运动。在创建高校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要促进推进所有有利于对社会发展的活动方案和赛事组织,要弘扬发展这种文化,才可供后面的发展改进。3.1.4全面协调辽宁省校园体育文化体系。辽宁省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协调性包含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加强课堂教育与非课堂教育相协调。高校校园体育有两类,一类是体育学科,就是体育课,目标是“授业”;另一类是大学课余生活的体育,有运动会、运动比赛、体育活动等等。第二类课余活动的体育运动相对比较重视娱乐性。学科理论教学与课余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体育学科收获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利用课余时间应用在各类体育项目中,理论结合实践,各司其职,共同促进高校学生学习参与各类体育运动。第二、“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协调。体育建设的硬件部分包括体育设施、场馆、器材等,体育文化建设的软件包括拼搏精神、体育体系、体育知识,体育价值观等。硬件和软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所以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同时重视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建设。不能忽略任何一方,如果只重视建设其中一方而忽视另外一方面的建设,会严重影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进程,这种不平衡可能阻止整体建设前进的脚步。第三、普及与提高相协调。体育文化的建设要走大众化的路线,普遍扩展意味着前进;越来越多的体育爱好者就意味着市场;市场就意味着长远的发展。所以,要加大推广群体性的体育项目及活动,让同学们在过程中培养默契,建立友谊,让更多的高校学生参与到其中,感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和竞争的成就感。同时也要举办水平较高的赛事,提高体育质量和水平。要普及也要水准,这两点并不矛盾,可同时兼顾。3.2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制度方面的建设。伴随社会发展的进程,管理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这种重要性同样体现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高校体育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严格落实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中的管理政策是高校体育活动实施的前提,是组织所有高校体育运动赛事、活动要严格遵守的准则。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主要参考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管理的制度化、体系化、执行力。要明确奖惩措施和细化惩罚条例。结合学校的真实情况,重新审视高校体育文化的功能,更新传统观念,有针对性的开展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因为不同高校办学理念、教学资源、专业构成、生源的不同,导致各大学体育文化差别的存在,各大学要结合自身的时间状况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校体育文化。不能一味复制他校,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要根据本校情况发展最适合本校的道路,否则他校体现优异成果的方法照搬过来可能得到非常不理想的结果。3.3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作为一个学科是开展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最基本的手段,体育课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构成,是教授体育知识和树立体育价值观的基本方式。所以,体育课要以体育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践为核心教授学生体育知识、技巧和意识,明确体育终身价值观,提升运动技能。动机是一切事物的本源,是非常重要的趋向性心理。所以,挖掘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动机十分关键。建议参考下面几个方法。一、增强高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动性,挖掘同学对于体育运动的好奇心;二、体育老师在课内外都要关注全体学生的情况,针对个体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性格差异、接受程度合理的实施分类教育,根据每个学生的真实状况有针对性的教学,令所有学生都能愉悦并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成就感,进而提升体育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三、利用运动会、体育节、体育运动赛事等活动宣传运动常识,体育技术、理论、技巧等知识。保持学生们对于体育运动和学习的热情。在日常的教学中增加体育运动的推广强度,让高校体育文化充斥在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让体育锻炼作为大学生日常校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网络等方式宣传体育赛事,普及体育知识,近期体育动态等信息。利用体育课、体育讲座以及体育宣传,网络宣传等方法让大学生充分意识到体育对身体、对生活、对家庭、对社会的重大意义,令大学生理解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内心渴望参加体育活动和运动。3.4加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对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到引导、指导的作用,所以体育老师要积极交流各种先进的体育教育理论,扭转陈旧的教育观念,从注重教授运动技巧,同一对学生的要求,转变为注重体育文化和科学能力的培养,注重强身健体,注重差别化发展。同时,体育教学也是将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的教学项目。体育老师需要了解这些综合科学,全面掌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进度。而且,体育理论和体育技能伴随当今时代的发展而持续更新,所以,体育老师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具备一定的自我拓展更新的能力。3.5定期举办各类体育文化活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最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就是校运动会,但是多年以来主要以运动竞技为主,因此要改革为重娱乐、健身、文化、知识的综合体育项目;以往的校运动会是小部分体育特长生的竞技赛场,要改革为鼓励高校大众参与的体育活动;以往的校运动会追求的是比分,排名,要转变成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和创造力,体现素质教育的成果;以往的校运动会是单纯的技术体力等竞技,要转变为身心智慧兼具的体育活动,体现出体育的多方面功能。将校运动会变为增进同学感情和默契的桥梁,增强全体同学的凝聚力,强调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和重要的意义。另外,应该在每周固定的一天下午作为体育节活动时间。要表现出各项体育运动的魅力,同时也要有观赏性,最好是集体体育项目,增加同学们的参与度,让同学们在体育学习、锻炼、竞技的过程中释放压力,感受快乐交到朋友。比如两人三足、拔河、多人跳大绳等活动。这类项目参与人数多、竞争激烈,同时让不参加项目的同学组成啦啦队,不只是观看比赛更可以为选手们加油,增加不参与项目同学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

4结语

体育建设范文篇8

一、基本情况

我县辖23个乡镇,357个行政村。近年来,我县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主要有以下几块:

1、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达143个:其中2006年实施了1个,2007年实施了4个,2008年实施了17个,2009-2010年实施了21个,2011年实施了10个;2012年实施了29个;今年正在实施的工程点达61个。

2、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达3个:其中2012年实施了2个,今年正在实施1个。

3、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批:即镇健身路径工程;

4、在新农村建设点、“三送”点实施有大小、规模不等的体育健身工程。

实施的143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5批的健身路径工程中已拨付场地建设补助资金达94.5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突出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我县成立了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改委、县体育局、县财政局及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并设立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体育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日常事务。

(二)找准切入点,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兼顾,做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工作。

我县将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列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各新农村建设点在挂点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认真做好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作。一是坚持节约优先、规划优先、环保优先,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村容村貌整治相结合,充分利用荒地荒坡、废弃水塘、闲置房屋,或填平,或翻修,因地制宜,综合整治,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地脏水臭问题,又建成了体育健身设施,美化了村容村貌,使农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二是把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培育新农民、创建新村镇、塑造新风貌结合起来,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不仅促进了城乡体育、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增强了农民身体素质和生产经营、就业创业能力,而且带动了村镇的整体规划,改善了农村发展条件和生态人居环境,提升了农村发展的软实力

(三)广泛宣传,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作,与广大农民朋友利益密切相关,涉及土地、劳力和资金。在实施过程中,着力加强了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板、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宣传片,印制宣传册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作的意义、作用。通过宣传,农民群众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全民体育健身工程工作全面铺开后,立即受到各乡村的热烈响应,出现了争着要求实施的现象。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用典型说话,通过组织干部群众到已建好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示范村学习考察、比赛交流,让大家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学有方向、干有目标。

(四)建好管好用好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我们在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上着力把握好以下关键点:

第一、在选址工作中,强调农民自主申报、乡镇政府推荐和严格考察。

第二、在日常管理中,我们要求各村委会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各乡镇政府要监督到位。

第三、培养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推广科学健身方法,指导农民群众用好体育健身器材,充分发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作用。七年来,我县累计培养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357名,做到了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

三、存在问题

由于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涉及面广,单个项目资金数额较小,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切实解决好。

一是经费不足。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定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每个村0.7万元的场地建设费已远远满足不了项目建设,大多数行政村无资金积累和收入来源,造成建设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二是进度不均衡。个别乡镇对项目建设只做一般性安排,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到位,督促检查不力,致使项目建设滞后;

三是部分行政村难以落实建设场地,造成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甚至擅自更换工程点;

四是个别行政村器材管理不善,导致器材受损现象。

四、工作建议

体育建设范文篇9

【关键词】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新思路

民族体育舞蹈是高校体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体育公共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的身体机能训练、审美意识发展乃至综合素质提升中都有着相当不错的作用。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涵盖校级、省级、部级三个不同层次,目前已经在高校各门课程中广泛开展起来,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是新时期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客观需要,也是更好地实现课程在育人乃至满足社会健康需求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此,就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做了相应的探究。

一、民族体育舞蹈概述

舞蹈是一门以肢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与健身价值。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舞蹈的融合,是西方学术语境下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舞蹈从传统的艺术领域中脱离出来,进入体育领域,具体的手段则是淡化舞蹈中审美韵味深厚的动作形式,同时,加入一些可视化的竞技性动作,使舞蹈具有体育的基本元素,这样可以最大地限度发挥舞蹈在健身与竞技中的作用与价值。体育舞蹈在舞蹈中赋予了体育运动所特有的运动性、竞技性、开发性,在现代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不断提升以及健身需求的日益增大,体育舞蹈开始在我国流行,民族体育舞蹈,顾名思义,是在民族舞蹈的基础上加入体育元素而形成的舞蹈形式,是体育舞蹈中的重要类型。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舞蹈类型多元、种类丰富,这位民族体育舞蹈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民族体育舞蹈课程在高校的开设也变相地为民族舞蹈的现代传承与传播创造了条件。民族体育舞蹈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开设有着多重价值意义,既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增强其体质,丰富其生活的具体形式。

二、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研究

1.深刻把握精品课程的内涵。民族体育舞蹈在高校教育中的开展已经有一段时间,相关高校也已经着手将民族体育舞蹈纳入精品课程建设环节中,但当前的实际建设效果并不佳,这除了和民族体育舞蹈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有关以外,校方以及教师未能深刻把握作为精品课程的民族体育舞蹈课程应该具有哪些内涵也是重要因素。精品课程与普通课程既有关联,也有区别,与普通课程相似,精品课程同样由教育者、受教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基本元素组成,但精品课程对基本元素的质量要求更高。就以教育者而言,一般课程的教育者就是普普通通一线的教学队伍,而精品课程需要的则是一流教育队伍,无论在教育理念、教学组织乃至教学方法上都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主要依靠力量和生力军。2.细化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精品课程是教育部在新世纪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提出的课程建设任务,因此,在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根本目标就是提升民族体育舞蹈的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培养效果。目标的提出是一回事,实现目标又是一回事,宏大、空洞的目标虽然能够激发人的斗志,但却无助于目标的实现,对此,校方还要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对目标予以细化,从不同层面将目标分解,为目标的实现提供明确可行的操作路径。比如,教学流程的优化。教学实践表明,繁琐的教学流程不仅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无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在精品课程建设重要着力于精简教学流程,使之更为合理,同时也要注意教学流程不同环节间的衔接,确保民族体育舞蹈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3.创新精品课程建设的手段。自精品课程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同时也形成了大量有益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的建设有着很好的启发借鉴作用。在目前的精品课程建设中,有些元素是所有课程都必须遵守的,比如信息化建设。精品课程必须以信息手段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支撑点,因而,在民族体育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呈现舞蹈动作的要领,同时借助三维动画技术来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民族体育舞蹈。当然,民族体育舞蹈作为一门动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场地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实践活动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因此,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教师也要注重实践活动在其中的作用,以之作为课程建设中的新思路。4.强化精品课程建设的考核。精品课程的建设与考核是一体两面的内容,只有具备了完善的考核体系,精品课程建设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精品课程在建设中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在民族体育舞蹈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中,也必须以强化效果考核作为重要保障。首先,教师自己要做好内部考核工作,根据预期的教育目标对实际的教育效果展开执行评价与量化评价,看教育效果与教育目标的契合程度,如果达到甚至超过教育目标,则表明精品课程的建设是成功的,否则是失败的,同时校方也要给予教师的课程建设与公正合理的评价;其次,在省级以及部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中,由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组织的考核同样是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了民族体育舞蹈课程是否能够纳入精品课程中。

三、结语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精品课程建设是方兴未艾的一项活动,各门课程都被纳入到精品课程建设之中,民族体育舞蹈也不例外。当然,不同的精品课程在建设路径上有一定的差异性,对民族体育舞蹈而言,从课程内涵到课程考核,采取好针对性的建设措施是最为根本的建设路径,学校与教师需要以此为着力点。

作者:田应娟 单位:昆明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丰豪.在高校开设民族体育舞蹈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才智,2014(06):146.

体育建设范文篇10

关键词:小学;体育文化;建设

小学教育是人类进入正规教育的第一环节,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生活、学习,以及认识世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深层次来说就是小学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基础教育,在小学阶段培养的习惯将会大大影响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小学体育文化的建设深入其中,作用也不容小觑。但是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需要着力关注,以带动整个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一、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1.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通过教育部的一项数据得知,我国学生身体素质在近二十多年以来持续下降。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度不高,对体育文化的理解度不够,对体育内容的需求不强烈,这些因素导致我国在全面提升国民身体素质的道路上坎坷不前。众所周知,体育是一项能够强健体魄,丰富生活的运动,如果能够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它带给学生更多的将是长远的价值回报,特别是能够有效地提升身体素质。老话讲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此话不假,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经历和对世界的认识还都处在被引导期,所以出现各种抵触情绪时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督促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我国提高全民整体身体体质的战略。

2.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塑造全面的学生人格。近些年,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所以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增大,社保问题堪忧等等。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群众,甚至部分群众由于无法抵抗现代生活的压力而出现抑郁、自杀、报复社会等情况,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不在于社会是否公平,而在于我国国民的心理素质。换句话来说,如若能够在人格培养上加重笔墨,就能够减少很多由于心理原因而抵触社会的情况发生。由此可见,塑造全面的人格至关重要。所以需要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的体育文化建设能够培养学生更热爱团队协作,更了解如何释放,更知晓如何做到平衡。

3.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健康的生活理念。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他们的生活理念也十分健康。一个美国牙医曾经跟笔者介绍到,他每天都会早上五点钟起床,整理内务然后去工作,下午四点半下班回家健身运动,或者是游泳或者是跑步或者是做一些体能训练。他说他热爱这种生活,从来都没有觉得疲惫。通过电视或者网络也能够大致了解国外的很多国家的居民都拥有非常良好的生活习惯,最主要的是他们知道要将体育运动贯串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去,不可将之剔除。毋庸置疑,我们也需模仿并开发出更适合我国国民的体育文化运动,以此来培养我国国民健康的生活理念,以积极向上为主,以提高耐力为主,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以更爱惜自己身体为主。

二、小学体育文化对校园教育文化形成的作用

1.教育文化辅助性。小学体育文化实际上是学校文化的一种表现,通过观察学校对于体育文化的重视度和表现力,就能够看出该学校在打造校园文化方面的特色和重点。小学体育文化建设对于校园整体文化的搭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健康、文明的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有利于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特色以及阶段性教学的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合适的体育场所和活动器材,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尽其所能地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使体育文化能够犹如春风吹过,使小学生们热爱体育,关心体育。

2.教育文化艺术性。体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运动,在知识的传授方面也必须要做到有效的同步,必须以适合学生的方式和角度进行课程的展开和文化的熏陶,否则就会出现负面影响。所以,在体育文化知识传授过程中,大大凸显出教育的艺术特征,通过语言、神态、身体动作三者有机结合为学生带来一场体育文化盛宴,让他们“品尝”其中。另外,体育文化以其追求的健、力、美,表现出对协调、平稳、强力、快速的崇尚,也体现出了极强的艺术性,比如中国体育运动中的自由体操和水下体操以及杂技等艺术的表现,就能直观的感受到体育文化在艺术层面的造诣不容小觑。

3.教育文化广泛和持续性。教育本身就具有持续性和广泛性的特征,要求学生不仅要在横向不断发展自己的教育脉络,使所受的教育更广泛,视野更开阔,还要求学生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实现教育的持久性功能。小学体育文化在活动项目上非常广泛,不管是跑、跳、抬腿还是身体的灵活性和敏感性锻炼都有着相应的活动支持,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感受到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帮助,什么是技能的运用,什么是竞争的乐趣。这些经验都是来自体育文化本身的实践特性。另外,由于体育运动带动整个身体机器进行运转,从而由生理带动心理发展,这种心理作用以及情操的陶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

三、如何进行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1.体育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小学生的身体、心理发育特点为根本需求,在建设小学校园体育文化过程中不能背离建设原则,既不过度要求也不忽视基本需求。要结合学生各个阶段的特点不断推出更适合小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不能“东施效颦”———通过效仿其他学校的经验而忽视本学校的特色,也不能做“面子工程”———以美观时尚为主,忽视学生的运动需求。另外,小学生的价值判断往往基于感受,所以一定要以符合学生群体接受能力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价值,从而为完善的人格和良性的生活习惯的打造奠定基础。

2.体育文化建设要加大体育设施配备力度。任何一种活动的发展都离不开物质力量的大力支持。对于体育文化建设而言也是如此。特别是对于小学体育文化的建设,小学生活力能力强,对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合作玩耍能力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所以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笔者分析,一方面要丰富校园体育健身设施,为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体育器材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保证体育活动的安全,由于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救能力较差,他救能力不足,所以常常容易出现磕伤、碰坏、骨折等意外情况,这就要求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将安全性摆在首位,以此为原则展开体育文化建设工作,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维修时刻将学生的安全放在工作重心。3.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制度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制度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保障,有效解决体育教师资源和投入资金短缺的问题,合理配置体育教师。将小学体育卫生经费划入财政拨款项目,保证专款专用,不得随意占用。另外,加快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增加在校园体育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将体育设施建设划入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计划中。

4.体育文化建设要注意营造整个校园的健康生活方式氛围。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某种价值观念指导下的各种生活活动的形式,它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是提高生活质量、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缺少的因素。体育生活作为恢复人的本质与体现人的价值的生活活动及社会实践,是一种人性的解放。通过愉快、自由地享受体育生活,可以发展人类的身体、智力和认识的能力,可以轻松愉快地与人、社会和大自然产生沟通和交流。珍爱生命、珍爱身体、珍爱大自然就是健康生活方式的精神本质。因此,在中小学校园里要营造一种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珍爱生命、珍爱身体的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它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校园文化建设者的共同努力,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营造积极、和谐的体育文化氛围,丰富体育文化活动形式,加强制度建设,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郑庆扬 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培丰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邓志茂、王革、卓莉.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综述[J].四川体育科学.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