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十篇

时间:2023-03-17 04:37:45

美文欣赏篇1

不是那么多,不是那么浓烈,不是那么甘甜,也不是那么时时刻刻,甚至有时候会用年、十年、半个世纪去给它计时,它是那么少,那么真,那么久长。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美文诗歌欣赏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美文诗歌欣赏一

一个人真正的魅力,不是你给对方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而是对方认识你多年后,仍喜欢和你在一起。

也不是你瞬间吸引了对方的目光;而是对方熟悉你以后,依然欣赏你。

更不是初次见面后,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而是历尽沧桑后,由衷倾诉说:认识你真好!认识你真好,虽然你不在我身边,却一直在心间。

有一种目光不远不近,却一直守望;有一种朋友不惊不扰,却一直陪同。

最深沉的爱总是无声,最长久的情总是平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道最美丽的风景。距离,让思念生出美丽;懂得,让心灵有了皈依。

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认识你,有你暖暖的住在心底。

认识你真好,这么多年后,我一回头,你还在。

我喜欢那么一种友情:不是那么多,不是那么浓烈,不是那么甘甜,也不是那么时时刻刻,甚至有时候会用年、十年、半个世纪去给它计时,它是那么少,那么真,那么久长。

若悲伤有人分担,又何尝不是一种慰藉;若孤单有人陪伴,又何时何处不是心暖、心安。

最真的感情永远都是:死皮赖脸中破涕为笑,心甘情愿中不厌其烦。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进了心里,恰似故友;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淡出视线,难以交心;有些情,于岁月中,慢慢消融,不再刻骨铭心;有些人,于相交中,慢慢远离,好像无影无踪;有些事,于时光中,慢慢淡定,从此不再动心。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相遇靠缘分,心与心相知靠真诚;人生若有二三好友,无话不谈,不离不弃,可谓幸运……

认识你真好,因为认识了你,我也愿意变成更好的自己。

其实我们都不需要太多,孤单时有人陪,无助时有人帮,于心灵是一种温暖,于生命是一种感动。

因为有你,我们彼此携手前进,遇见更出色的自己。

彼岸的守望,是此岸的感动;千里的陪同,是心中的丰盈。最深沉的爱,总是风雨兼程;最浓厚的情,总是冷暖与共。

一份好的感情,是两心相依的温暖,是相濡以沫的陪伴。最真的拥有,是我在;最美的感情,是我懂。

此生四季冷暖,有人叮咛你加衣;生活劳碌,有人嘱咐你休息,足矣。

认识你真好,此生,多谢有你!

美文诗歌欣赏二

生日次次欢送我们的时光

青春匆匆逝过我们的人生

我喜欢树的年轮

像水上的涟漪

轻轻一碰

就碎了

我喜欢朋友的欢笑

像夏日的空铃

轻轻一摇

就乱了

青春为何物

人生有几何

我不认为它是一本书

因为一本书会泛黄

会遗失

会被丢弃

而歌呢

它会带着生日的欢笑

朋友的美好

人生的匆匆

青春的永恒

义无反顾

源源不断的传承下去

这就是青春的诗歌

在不同的时候轻轻弹唱

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源远流长

美文诗歌欣赏三

你是天上一片云叠着长长影子飘过我记忆的门楣

昨夜 仿佛又听到你哀怨的哭泣是不是寂寞的风吹疼了你芳芷一样的梦飘摇香零山下踩过深浅的印记抖醒了骚年系一笺杏花的轻愁隐现过你迷人的眉间

你是一片云我是一缕风偶尔绕过指尖在生命中的彼岸连接不上断章托一个梦 穿越遐远撰卷隔世幽芳抚藏那湾湘妃的眼泪

你是天上一片云我知道 你只属于潇水 我却不是湘流当融汇满江春水任那一泓苹洲涨了又瘦 瘦了又涨你留下一壶陈酿灌醉了雨夜 更灌醉了我……

(二)

我是一粒尘埃从思想的自由星空眨巴着眼睛一不小心跌落到了尘间

我长一身棘针在俗世黑暗里游离始终守护种子的信仰以一种重生的执念探索未来的黎明在悄无声息的某一刻破土而出在每一次暴风雨里颤抖间 听那无边的嘶啸

当我累了不禁屈膝沉思逐渐开始厌恶厌恶那些摇头摆尾的浮夸隐藏在角落的鬼魅总在散布谎言狡巧地支起伪装开启魔头荫蔽下的压榨把我一身如埃的因子鼓捣成喧嚣的尘暴诡晦得无处潜藏返魂作元灵逃脱远去

当尘埃未定有人兴致高昂 有人垂头丧气而我 也无力掐算这样的浮躁于是 我竭力迈向黄昏的落脚点以卑微的姿势伫立就一墟人间烟火面朝土地低头 再低头 眉间白豪 不言不语把心定格十方尘界

任风撩去吧我不再于衷 只有深埋才能还真自己与共那纤纤尘埃 淡淡落定

美文诗歌欣赏四

灯光摇曳,灯火悠然,谁在倚窗横笛一曲思乡的歌谣?

歌缥缈在耳际,而故乡却朦胧在眼前。顺着时光的河逆流而上,我的故乡躺在绿草凄迷的河畔。

阳光的手藤蔓般缠住故乡的庄稼,我只是飞鸟啄掉的一颗种粒,疯狂地长成河滩的草地,郁郁茵茵伸过岁月伤痕,咏颂着思念的凄凉。

阿妈的碎步微颤着走过晚霞,在月光斑驳的沙滩,阿妈纤柔的手将我放进背上的箩筐,牵引着我穿过阡陌回家。

故乡一遍遍叫魂我的名字,在繁华的都市我迷离方向,闭上眼家在眼前,睁开眼家太遥远。

美文欣赏篇2

运用作品比较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多角度地对不同作品做比较分析,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产生深刻印象。要使这种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应注意精心选择作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讲究科学性、典型性和艺术性。总之,运用作品比较方法,有利于释疑解难,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素质教育、直观性、教学方法

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怎样将专业性较强且具有一定难度的艺术理论知识变得易董好学,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经自己的探索实践证明:运用作品比较,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此列举几例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美术欣赏中的音乐与绘画:

现代教育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的“知识对流”而不是单向地灌输。所以虽然音乐是一种艺术门类中最为抽象的艺术,但音乐同样也是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如在进行中国古代人物技法的欣赏教学时,通过苏州弹词《新木兰辞》地放送,请同学们进行浏览式欣赏两张图片,注意营造一种艺术氛围,利用声音的比拟,使学生接受音乐信息的同时,可以在头脑中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认识我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多样性,如采用工笔重彩人物作品与线描人物作品比较欣赏,工笔人物与写意人物作品比较欣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传统绘画以线造型的艺术特色,特选了风格迥异的作品进行比较(一般用实物投影或换灯片)。如梁楷的《泼墨仙人》与曾鲸的《李白行吟图》进行比较欣赏,一简一繁,各将其妙。学生从中强烈的感受了中国传统线条的多样性、生动性,以及一种韵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美术作品中的对比与和谐:

事实上,中外的美术史早已证明“美既不是美术的唯一内涵,又不是美术的中心任务。美术作品中的一切都是有意味的艺术形式存在”。其实,在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这一节中,如果不很好的联系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往往会认识模糊。为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些中国画家题材内容类似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让他们看看画家是如何来经营画面的。如图3林凤眠的《静物》中,直力的玻璃水壶和水中的鱼。黑与白,背景上的橙与绿,都存在鲜明的对比,使画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潘天寿的《水仙》,花丛方向与造型在整体形式上非常和谐,然而在花丛大小位置,叶的交插与题字上又稍有变化。通过作品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美术作品基本艺术形式的认识。

三、美术绘画中的制作技法比较

沃乐夫曾经说过,一切绘画得益于其它绘画的比得意于自然的多。因此,在进行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绘画欣赏教学时,了解这一时期绘画的主要特点以及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往往是教学中的难点。为此,我采用了一些具有说服力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十七世纪的荷兰画家姜布鲁各的《瓶花》。在进行作品分析时,我找到了一幅与其题材相似的作品进行比较,如另一位荷兰画家梵高的《向日葵》,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两个时期的绘画在用笔、造型技法上的差异,即“写”、“画”差别一目了然。

四、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在欣赏中,将中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欣赏作一比较,是教学难点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我同样采取比较的方法来突破这一难点。

众所周知,艺术形象来源于大自然,而大自然赋予了人类的一切,同时也激发了人类的灵感和创作激情。如唐代青绿山水大师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他的作品标志着山水画中青绿体系的成熟。而《森林风景》为十七世纪荷兰派画家鲁伊斯达尔所作。

这两幅作品和后来的风景画相比,他们的山水画作风一样,都属于早期古典作风,但两者的起点完全不同。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讨论激烈,你一言我一语,经过比较不难发现:风景画本质上仍没有独立,它仍然是人的活动舞台,只是人暂时离不开前台而已。它不像中国山水真正脱离人物,山水画是大自然生命的自我展现,风景画则是大自然中的大自然,和利用照相机去摄取一片风景相同,这是山水画与风景画的本质区别。因此艾斯纳指出:“任何一个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可以多作解释。”

五、美术想象中自由自在的世界

美文欣赏篇3

评判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美术欣赏课亦然,不成功的课堂教学往往各有各的误区。

一、“专业课”与“故事会”

分析美术作品,特别是绘画作品,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是重要途径。但如果在欣赏课中对着一群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一讲构图就必谈“三角形、S形”,一讲色彩就必分析“环境色、光源色”,甚至对着光溜溜的印刷品大谈“色层厚薄、肌理丰富”,这种“专业课”可能只有美术专业的学生才会听得津津有味。即使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无懈可击,学生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这种忽视学生实际接受水平的教法说得难听点就是“对牛弹琴”。久而久之,美术作品在学生眼里变得深不可测,高不可攀。必然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与此相反,有的教师低估了高中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家的生平津津乐道,甚至以一些秘闻轶事来招徕笑声,哗众取宠。分析作品却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这种主次不分,不求质量,只求热闹的“故事会”式教学只是让学生走近了作品,而并没有进行剖析,学生当然无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也无从获得欣赏作品的能力。 “专业课”型的失误,在初涉教坛的教师中最常见,这种想当然的“专业惯性思维”缺乏扎根的基础,由于其模式化的分析也限制了学生通过其他途径来欣赏作品。“故事会”式的失误,是对学生能力的低估,也是对学生学习惰性的一种迁就,它虽然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却无助于尖锐洞察力与犀利分析力的形成,使作品分析流于表象而无法触及实质。

二、“标准答案”与“模糊区域”

有些教师在作品分析中往往坚持课本或自己认同的一种观点,通过不断的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这无疑是给作品贴上了标签,也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美术欣赏课是门特殊的学科,颇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既然是欣赏课,欣赏的过程中必然有争论。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形式的展现中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而“标准答案”型的教学方法已经在与美术欣赏课相似的语文教学中遭到质疑,因此在美术欣赏课中应坚决抛弃。 与此同时,美术欣赏课也有一片“模糊区域”,教师在分析诸如抽象作品、意象作品、印象派、后印象派等流派作品时往往束手无策。用什么方法来构建通向这些作品的桥梁呢?是美术史为这些风格流派所下的概念定义,还是课本上简单笼统的描述?是艺术家生平中的怪异举止,还是拍卖行中创下的惊人天价?甚至幼儿班小朋友也能画的言不由衷的调侃?如果教师把这些作为构建桥梁的主要材料,这座“桥”多半是建不起来的,学生就不可能有达到“彼岸”的可能。“标准答案”与“模糊区域”在教学中的出现,是教师自身艺术观念的迷失。前者缺乏宽阔的包容心,后者缺乏深邃的洞察力,而学生本来随欣赏而来的鲜活的思维、独到的见解也由于得不到支持而逐渐冷落,甚至销声匿迹了。 三、多媒体的误导 多媒体搬进教室,确实让人吓了一跳。看着银幕上的字又蹦又跳,又会唱又会伴奏,课堂教学一下子有了新的面貌,许多教师以为找到了欣赏课的捷径。实事求是的说,多媒体技术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容量大,表现力丰富,操作方便。如果应用得当,不失为教学中较好的辅助方法。但多媒体只是一种技术,它无论多少先进,评判它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的标准只有一条:即教师如何合理运用,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些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用事无巨细来形容:本来写在黑板上的板书都已事先刻录在内;一些要提问的问题也被精心设置在内,并配上回应学生回答的音响效果;映在银幕上的文字也以各种方式变换着自己的形状与颜色……于是,教师只要鼠标轻点,教学过程便在银幕上演。许多教师认为制作一个课件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但在华丽的银幕背后,教师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现象——一个不变的课件是并不适合不同班级同样使用的。因为学生特点、教学情景是不同的。教师如果忽视具体情况,整堂课其实是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教学活动其实也就成了为多媒体的存在而存在,从而偏离了教学目的。 对多媒体认识上的误区是一个时髦的误区,也是一个难以割舍的情结。但我们在初学画时便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一张画上某个精彩的细节或漂亮的颜色,只有在符合整体时,它才是合理的,有生命的,这个道理也同样适合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鉴别误区是为了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因材施材、因需施教,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美文欣赏篇4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11)感受陶艺和雕刻艺术——陶艺浮雕的实践(可同美术实践课相结合)。

3.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论据的收集与提供”(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学生受益情况进行评价和课程内容的评价。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特色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角色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结合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评价指标确定为:(1)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相关的信息与支撑材料的搜集与掌握。(4)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2)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美术欣赏课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3)对美术欣赏课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4)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影响。

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评价:(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的体现。(2)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的实际水平。(4)美术欣赏课课程适宜推广和普及。

四、影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将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得到地方和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教师素质的影响。对于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3.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直观感受,欣赏课中要有参观考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对陶瓷制作流程以及作品的观赏和对民居建筑的考察欣赏,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艺术不同的美。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参观考察的环节上其便利性存在差异,部分乡镇学校、周边地区就可见到陶瓷工场或民居建筑,为美术欣赏课程的考察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反,对于地处市区的学校,考察环节使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地区的特点,并对学校推动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江西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美术教育,2004(3).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文欣赏篇5

在美术课程中无论是对欣赏、造型抑或设计等知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都是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美术教师如何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呢?

一、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明确欣赏课主旨。

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可以说欣赏教学中每一件优秀美术作品都是先进文化的载体、是人文精神的附体、是精神品格的写照,优秀作品的优秀更在于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殷实。教师应用人文思想统领欣赏课教学,告知学生美术欣赏课不仅仅是单纯地对美进行欣赏,学生应在了解美术表现形式发展、享受形式美感的同时,重视捕捉美术作品的核心价值,即作者及作者所代表的那个时代人文精神的发展与进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一部美术史就是一部人文精神的发展史。

二、教师要创设合适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情感体验状态。

现代多媒体设备让美术教学尤其是欣赏课教学有了上佳的平台,教师在课堂情境的创设方面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而欣赏课教学要使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有更多的感悟需要教师创设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这种情境更多地是一种文化情境。尹少潭教授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无疑也道出了文化情境的创设对学生深度理解美术作品人文精神内涵的重要性。如我们在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或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时,我们应该用图文、视频及语言生动描绘出“文艺复兴运动”这个社会发展背景,由此触及这个时代精神的发展和进步,这样学生对作品中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就有了土壤和源泉,才能更好地感受到这些作品中与作品外的人性光芒。这种情境也应该是一中相对安静的体悟情境,因为欣赏课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沉浸其中,做到静心、入画,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想才能更好地穿透形式,指向内涵,产生更多的情感和精神的体悟。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的一些教师会片面强调合作与探究,较多地实施同桌讨论、小组讨论等欣赏学习形式,这样看上去课堂很“热闹”,但有时这种“热闹”可能就影响了体悟情境的自然生成。

三、要努力让学生学会用感性语言提炼作品人文精神。

精神总是在表现形式的背后,它一般情况下是隐性的、弥散状的,需要师生共同去提炼和概括。教师要允许学生发散性思维,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感性语言表达机会,如在欣赏凡高《星月夜》时,当学生自然而然或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星、月的光芒即是生命的光芒,此时教师就要给学生情感语言发挥的机会:“生命如同宇宙中的行星一般,虽很渺小,但它是一个有光辉的生命体”、“每个人都应该始终保持生命的光亮,直至生命结束”、“在梦幻般的蓝色宇宙中,生命是如此的充满魅力”……学生这种基于情感体验的语言参与实则就是作品人文精神在自身脑海中的投射,这应是欣赏课架构学生人文精神世界的最主要途径。当然,教师在学生经历体验、获得感悟,进行精神思想概括的同时,亦要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如凡高一些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一定程度颓废的精神状态,又如法国风景画家洛朗的作品牵就了路易十四国王的“口味”多少丧失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再如一些西方的宫廷画家纯粹成为了国王与贵族的“绘画技师”,等等。――当学生学会了理性思考及批判,积极的人文精神世界也将获得确立。

四、教师亦要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热爱与倡导本土文化的人文精神态度。

文化学者于丹在央视《文明之旅》栏目《文化的差异与融合》节目中有这样一层意思表述:我们要尊重与包容国外的优秀文化,亦要倡导与坚持中国的本土文化。在美术课程学生会欣赏到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美术作品不一样的人文思想,对国外优秀的美术作品的人文价值与文化内涵要有一种尊重的态度,如西方人以人体为美的传统审美思想、在人物表现方面形重于意的想法。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倡导本位文化,尊重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结晶,肯定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髓,坚持民族的文化本色,如我们在欣赏徐悲鸿等近现代画家作品时,就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画家在刻苦学习多元文化基础上立足本土、创新发展的艺术态度与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艺术(包括艺术家)这一最基本的人文态度。

美文欣赏篇6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曾在上海举办“法国250年绘画作品展”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我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这类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我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

我们已经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我们从伦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铜盔的金属质感,能否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物理属性的辅助教材;假如,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从中我们看到,减弱客体媒介中所粘附的非审美信息和压抑主体的非审美情感是评价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2.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即是纯粹几何形所传达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想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如,有时代和地区风格的作品或为某集团的个人情感所认可的形式规范,都可以作为审美评价的标准。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3.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诚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一种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伪敏感”,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这是教学另一个偏颇之处。

三、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1.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达芬奇和丁托莱托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其再现性的内容相同,但因形式处理(构图、人物造型、透视等)不同,就有了隐藏着的另一种不同的内容,即不同的形式因素给观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试想,让一个不知此圣经故事的人去欣赏这两幅画时就出现这样的情况,达芬奇的画透视焦点居中,呈一种对称式构图,加之空间处理的平板装饰性,给人一种平静稳定之感。在平衡中人物的动态变化,略使画面产生从静到动、从安稳走向骚动之感,使观者体验到一种事物处萌芽状态,但预示着即将来到的运动最普遍的经验。而丁托莱托的画,由于透视焦点偏向一边,长形餐桌向纵向消失产生倾斜的纵深感。不对称的画面失去了稳定性,加之人物的前俯后爷相互重叠,以及画面上方飞动着的小天使,更加剧了动荡不安的感觉,使观者体验到事物发展中矛盾对抗即将解体的一种普遍经验。而在表现性绘画中,表现性内容处于显处,再现性内容则相反。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乍一看,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的网络系统监控下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仿佛象五线谱上的音符,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然而,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迸发出来。如井字形直线象街道、大小色块象建筑物等。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使我们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2.欣赏与形式分析

在这一阶段的评价,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份。如塞尚的《苹果与桔子》,产生顺畅、和谐及愉快情绪的形式机制是由那些主要成份造成的,线条是流畅的、形状是柔滑圆润的、色彩是暖调的;静物在大面积白衬布映衬下,整个明度是高调的。构图是由各种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组成,变化而统一。桌面向左倾斜造成圆滑的果子不稳定感,但似乎又在右倾斜的果盆强力牵制下取得了平衡。这样画面既有欢快的动感,又有祥和定静的均衡感。但这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后于学生的评价,教学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感知,是动态的。而剖析是将形式分解后逐一定格,是静态的。在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史、概念、形式因素)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

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已毋容置疑了,然而,在对作品分析时所使用的语言、方法及教具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如,在构图分析时,可将相似和相反的作品进行比较,卡尔夫的《有银水壶的静物》是一个“金字塔”形的构图与塞尚的静物画不同,具有稳重的矜持感。再如色彩分析,可以将色彩强烈的作品制成黑白灯片或教具画进行对照,使学生体会色彩在画中的作用。如果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构图的均衡作用,可以抽掉画中某一部分的色彩和形象进行试验。这种视觉实验性教学对高中生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的。当然,教具的设计必须是经济又合理的。随着教学不断深入,形式的分析从笼统简单向细微复杂发展。可以说,对整体形式意味的感悟和对局部形式因素的体察和剖析都具有非生物学的意义。

美文欣赏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英美文学;影视作品;辅助赏析;应用原则

英美文学课程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面临更多的困境,特别是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育理念上的单一性问题,教师过于关注讲解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程式化教学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如主流教学方式仍以知识讲授+书本+粉笔+黑板为主,对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较少,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对于英美文学一线教师而言,如何从教学创新及教学手段上增强课堂生动性,多渠道拓宽学生对英美文学的认知积极性和兴趣,尤其是在多媒体影视资源开发上,充分发挥外文影视素材,构建多元化、个性化学生学习环境。如利用外文电影的导入,从影视语言及影视创作背景中来挖掘英美文学知识与文化,利用优秀的外文电影来探索趣味性文学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自主性。为此,本文将从影视欣赏导入来探讨英美文学教学原则和应用方法。

一、影视欣赏在英美文学课中的引入必要性

从文学价值来看,外文影视作品在课堂的导入,一方面利用影视语言与文学文本进行联系,并从影视语言中来渗透文学意义;如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表现在影视画面及构思上,更重要的是通过电影剧本来呈现影视本身,在以图像展开中传递文学的魅力。正如李果所言“影视作品的思想和审美价值是通过文学创作来表现的”,对于影视作品的文学价值,从影视艺术创作形式中,来挖掘影视作品主题、思想和叙事风格,从中来展开文学课堂的知识衔接,发挥影视作品与文学著作之间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影视作品的文学文本,特别是对于名著改编下的影视,从文学批评视角来阐释对原著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原著及影视作品的文学对照中来研究和分析文化差异性。同时,影视作品为文学教学的重要辅助形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特别是在影视作品文本的探析上,打破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鼓励学生从自我理解、鉴赏中广泛交流。如我们从影视作品中来探讨莎翁的原著,从影视文本的语言特色上来挖掘原著的思想与题旨,从文学叙事及影视作品的文化功能、艺术感染力等方面来推进“影视文本与视觉”的互动。

二、影视作品在英美文学课堂中的导入原则

影视作品的导入不是随意的,要从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实际,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正确导入,帮助学生从影视欣赏中提升英美文学素养。课改大纲提出文学课堂的教育目标,旨在从原著中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能力,通过文学批评方法来促进学生语言及人文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对西方文学、文化的正确理解。因此,在进行影视作品导入中,需要从教育示范性、文学审美性、作品体验性等方面来综合把握。

(一)注重影视作品选材的开放性、精炼性

不同影视作品所传递的思想主旨是不同的,在英美文学课堂导入影视作品,首先要明确开发的选材态度,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明确,从中选择有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作品中,来丰富对原著的理解和学习。如对于原著的改编电影,有忠实于原著的翻译式改编;也有开放式改编且整体框架与原著一致,还有参照原著素材进行自由式改编。通常来讲,对于影视作品的选择多以尊重原著为主,而对于文化多元化、雅俗边界模糊化的今天,通过多视角、多层面的拓宽影视选材范围,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审视作品的文学价值。另外,对于影视作品的提炼,需要结合课程教学计划,有选择性的截取和整合影视素材,避免不拘一格带来误导。因此,在课前需要对影视作品进行全面审视,从文学著作与影视文学解读中准确把握放映内容。

(二)观评并重、收放合理的播放原则

在课堂上导入影视作品是需要谨慎的,如果不加合理的剪辑素材,课堂观影则变成冗长的影视课,或者说变成纯粹的娱乐形式,失去了影视作品在英美文学教育中的生动性。因此在放映上,要从教学目标和知识点,通过暂停、回放、突显师生互动、互评,从观、评中合理控制放映节奏,引导学生从观、评中欣赏并思考问题,从中来讨论和交流,特别是对于影视语言及影视内容进行批判性探讨,激发学生的文学思辨力。

三、影视作品在文学课堂中的应用举例

英美文学课堂中对影视作品的正确导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针对当前教学需要,举例来探讨影视作品欣赏与文学互动的方法。

(一)从影视作品探析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在影视作品导入中,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流和互动。如在学习《嘉莉妹妹》时,通过设置问题:如果让学生做导演,对于嘉莉妹妹的饰演者,你会选择哪位明星?问题的抛出,激发了学生对影视剧的探讨热情,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氛围;通过解析《嘉莉妹妹》原著中的段落,让学生从饰演者中来进行分组交流,也可以通过投票方式来选择最合适的演员,并为该“导演”提供小小的奖品。实践证明,利用学生阅读体验与影视作品欣赏,来布置得当的教学任务,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发挥学生的集体参与积极性

影视作品与文学阅读整合,其目的在于激发全班成员的学习热情。如以简・奥斯丁的作品赏析为例,在活动组织上,首先提前三周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分组课下阅读和观看相关作品。如《简・奥斯丁生平》、《成为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诺桑觉寺》、《爱玛》等原著及影视作品;其次开课前15分钟进行作品及原著内容PPt演示,特别是通过原著与影视画面间的整合,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来探讨其异同点;再次,细分各组学习任务,并从思考题中让学生从探讨中汇集成卷;之后进行课堂探讨和交流;最后对各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并以专题方式来探讨学习心得。

四、结语

影视作品是建立在文学基础上,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导入,利用图像来展开作品的文学脉络,并从原著与影视作品的关联度中,从文学视角来洞晓作品的文学价值与艺术审美,帮助学生从中感知英美文学课堂的魅力。

【参考文献】

美文欣赏篇8

4、形式分析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规律,体验和品鉴形式美的意味

5、意蕴解释是绘画鉴赏的最深层次

6、艺术是非常复杂的现象,所以教师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但不宜以一己之见,或封闭的、独断的评判来概括和指导学生

7、审美接受不单是视觉接受,也不只是大脑接受,而是整个身心的接受

关键词:形式分析意蕴解释价值判断

在常人眼里,画画远比看画难,其实不然。著名艺术社会家豪泽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所以有许多儿童画家,农民画民间艺术家也是文盲;但绝无儿童鉴赏家和文盲艺术家。可见,绘画艺术鉴赏是一种由后天专门训练所获得的一种特殊能力。

绘画艺术鉴赏教育是将受教育者带入绘画这一特殊视觉领域,使他们在大量接受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训练对视觉艺术语言的领悟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进而育成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理想。

在我们的绘画艺术教育中,我认为应将绘画鉴赏作为其基本内容,单纯靠学校每周一、二节课的课堂教学来训练来练就绘画赋形表现能力,无疑是不自量力的。而培养绘画鉴赏能力无疑是美育的主旨,也是学校教育可以实施见效的。这在西方许多国家都曾达到验证。

那么,如何培养我们的学生这种特殊努力呢?

“观千剑而识其器”,最重要的是大量接触艺术作品。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去“读画”,进而接受。这种接受非观赏接受。象在展览馆看画展,随意遛一遛,大体看一看,有赏心悦目之感即可。我们追求的是鉴赏性接受。在以往的美术鉴赏中,有被戏称为“三段论”的欣赏模式,即时代背景、主题内容、艺术特色的评析。实际上重点放在前两项,后一项是总结、尾声。如欣赏董希文《开国大典》这样的革命历史画,往往把重点放在德育性接受上,就是把绘画当作一种德育媒介和手段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而对艺术特点只略作评判,甚至忽略不计。对绘画这种视觉艺术来说,这样的模式恰恰本末倒置。

现将在教学中总结的培养绘画奖赏能力的“鉴赏四步法”略作论述:

第一步:简单描述

在欣赏的开始,先是抛开含义、价值判断、背景等因素,只让学生指明画面上存在哪些物象,用语言表达直观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对变形较大的作品,指出原型;对抽象作品,可指出画面存在哪些形状、色彩、结构等,使学生注意到应该注意的所有方方面面,这很重要。因为人们在看画时,常看主要形象而忽略其他,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而忽略其他细节。以法国表现主义画家夏加尔的《散步》为例,开始学生只注意到画面里突出的人物及夸张的动作,房屋,地面较特殊的绿色。经提示,学生会注意到画面里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画面中只有绿、红、紫三色,红色衬布上的花,酒瓶,酒杯等等。在学生叙述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鉴赏情操:面对作品,它给了你什么直观感受,教师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尽可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审美共享。这阶段不可批评学生所讲的见解,鼓励学生直率地描述直观感受。

第二步:形式分析

形式分析是将感性立即转化为理性分析。我们要解决的不再是作品给你什么感受,而是画家是如何使你产生这样感受的。这就是需要从艺术语言和作品的形式感来分析,来探讨色彩、形状、线条,肌理、人物描绘的特点,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图和底的关系等。这是鉴赏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如夏加尔的《散步》,学生通常能感受到画面中的快乐气氛,通过教师诱导和提示,学生会发现原来这种氛围是画家刻意营造的,夏加尔所追求的单纯的形、色、人物动态都体现了天真和童趣,欢乐和喜悦的气氛来自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红色衬布上的花、酒瓶、酒杯也起了很强的烘托作用。

>形式分析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规律,体验和品鉴形式美的意味,可以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由形象到风格。分析时切忌繁琐和硬性解剖,破坏作品的整体生命。

第三步:意蕴解释

>意蕴是作品中的一切有形事物的无限延伸因素。意蕴解释是绘画鉴赏的最深层次,从外在层面到内在层面的探讨。对超越画面形象即“象外之象”的刨根问底,当然,我们不能只中循迹而求。

>意蕴解释的成败关系到能否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由于有一些作品是缺少意蕴的,有一些作品其意蕴在可喻不可喻之间,有时教师很难将超越作品的意蕴揭示出来。加之学生缺乏精神上和生活上的深度体验,如明代沈颢所言:“看画以林泉之心则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卑”,要很好地领悟和体会作品意蕴,这就需要教育来长时间循序渐进的浸润和弥散。

美术欣赏课教学

>仍以《散步》为例,通过对作品背景的介绍,让学生知道,这幅画表现的是夏加尔自己和他的妻子。他把自己画在中间,举手托起婚后刚刚生了第一个儿子的妻子,让她在空中自由回旋,以庆祝他们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再通过对个性、思想、艺术观的介绍,学生就能够理解画家为什么会画出这样的人物动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达方式,进而领会画家的意图,分享画家的喜悦之情,欣赏他富有儿童般幻想的艺术魅力。

第四步: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从内容与形式、风格与风味、革新与继承等方面对作品的优劣作出判断,可以参考专家对此的批评与评判。而艺术是非常复杂的现象,所以教师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但不宜以一己之见,或封闭的、独断的评判来概括和指导学生,而应当采取开放式的、多元的评判、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学会对作品进行评价。对夏加尔的作品,我们着重于他的独特性、开创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我在评价达.芬奇《梦娜丽莎》时,除了指出它的“优”外,还有意指出它的“劣”,如:人物与背景的处理不自然,似剪贴一般;边缘线的处理过于生硬;受当时材料的限制,色彩单调;现在的色彩也灰暗了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明白对绘画作品的判断是多元的,没有固定的结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应尽量收集各种意见,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美文欣赏篇9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172-01

人文主义的教学论强调“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和“非指导性”的教育思想,承认人自身都具有完美发展的潜能,因此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这一人本主义教育观对课程内容的人文性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从学生个性心理出发,满足各种学生学习需要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指人的需要、兴趣、动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倾向差异,后者主要是指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圈。

(一)选择内容的广度方面。《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美术课程不是高考平台,更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美术家,其内容要适应全体学生的发展,随着高中生心理的明显发展,审美兴趣的性别差异非常明显,课程内容设置过程中尽量考虑学生的建议,如学生们喜爱的动漫、媒体设计、时尚等课程。如女生的审美趣味更趋十生活化和情感化,更富于幻想性,喜欢看言情动漫和影视作品,更趋近于联想型欣赏,与传统女性的角色意识相一致。而男生则更喜欢抽象思辨,更热衷、关注现实,喜欢具有控制意味的作品,喜欢有刺激性的网络游戏、动作片、科幻片,对“男子汉”角色的认同,使其更趋近于客观型欣赏。

(二)选择内容的深度方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在美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高中教育阶段,低于专业院校。课程所涉及的任何内容,都应该是特定美术门类中的基础。《新课标》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即是“体现基础性,满足发展的需要,注重美术语言及美术发展规律等基础内容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一方面要加强鉴赏基础的学习,包括美术元素和组织原理等美术语言,以及绘画、工艺、雕塑、建筑、书法与篆刻、现代设计艺术、摄影、摄像等门类的基本鉴赏方法。学生只有具备了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才能真正进入艺术鉴赏活动之中,获得审美和偷悦,提高美术素养。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基础性鉴赏内容,使学生在对经典的了解中,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与理解世界多兀文化,提升人文精神。

(三)选择内容的价值度方面

1.选择的内容应有提高性,通过美术鉴赏课,增加美术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通过提高学生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和对生活的审美能力,提高美术素养,把平淡的生活体验变成丰富的审美体验,通过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找回人类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缺失的精神品质。

2.选择课程内容应有愉悦性,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虽然接近成熟,但在很多方面都不十分稳定,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调节,使身心获得平衡。美术课带来的愉悦,可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二、从学生认知心理出发,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认知心理学表明,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信息与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课程内容越有吸引力、越利十主体的主动发展,学习过程就越受到学生的喜爱。鉴于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程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

(一)情境导课,激发学习动机。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善于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创设问题情境,制造一种“不协调”。例如,介绍“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问题是:“同学们很熟悉这尊世界闻名的塑像吧!它准确的名字是什么呢?”、“这件艺术精品虽不完整,却被美学家们看成美的典范,有多少同学认为她很美?”、“很多同学都看不出维纳斯美在什么地方,是我们的视觉有问题?还是美学家出现了审美偏差呢?

创设审美情境,英国心理学家瓦伦丁提出的“注意的促进律”,提出美的对象会激起并保持主体的某种兴趣。在导课时,利用美的事物本身产生的强大吸引力、震撼力来营造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讲授“美术的语言”一课时,上课前伴随优美的音乐映示幻灯片:“席勒曾这样庄严地宣告:啊!人类!只有你才有艺术!”使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进入了审美准备状态。再如,讲授“中国古代山水画”前,在自动播放作品的同时,以柔婉优美的琵琶独奏曲《春江花月夜》为背景,营造出典雅、和谐的艺术氛围,使学生自然地进入鉴赏中国古典艺术的情境中。

(二)教学过程中学生注意力稳定性的掌握。注意力稳定性,指人的注意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内容丰富的对象更容易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因此,教师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注意丰富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注意力的稳定。

实验心理学表明,刺激物的强度、大小、颜色、活动和变化可以唤起无意注意。因此,教师可以利用Flash等软件处理画面,使画面产生灵活的效果。例如,讲解构图知识时,首先准备一个背景和几个物体,根据学生的建议拖动选中的物体,可以反映出物像在不同位置的不同效果,还可以对物体缩放,以展示物像大小变化对画面效果的影响。

视听结合教学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心理学实验证明,多种感官刺激比单一感官刺激更能引起注意。在教学课件制作中,教师可精心挑选适当的音乐作背景,做到视听结合、情景交融。例如,在讲授“现代绘画”凡高的《星空》时,配上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热情、富有动感的音乐,与凡高作品中绚丽的色彩、疯狂的笔触结合,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再如,简单的声效也可以使教学产生吸引力,例如,学生抢答正确时,在幻灯片中设置的“哗哗”掌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美文欣赏篇10

【关键词】 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欣赏教育;人文精神

一、 立足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拓展多元的欣赏内容,培育人文素养

美术欣赏教育的内容应首选学前儿童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艺术源于生活,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领学前儿童感受、体验、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所蕴含的美。立足日常生活的欣赏教育,有助于调动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和诱导自然的审美愉悦感,逐步增强审美敏感性,并逐渐发展到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性质发生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师还应注重结合学前儿童所处地域的美术文化遗产如民居建筑、工艺美术等,进行美术教学,这有助于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地域美术欣赏有天然的文化互动场,通过传统文化环境的耳濡目染和民俗活动的真实体验,学前儿童能够轻松地感知地域美术响亮张扬的生命热情和自由无拘、质朴率真的艺术气质,同时有助于构建学前儿童文化的主体性,为他们今后步入更广阔的天地,尊重和接纳世界多元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立足学前儿童生活和地域美术的基础上,还应让学前儿童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经典艺术,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艺术作品对话,从而拓展审美视野,丰富审美想象,提升审美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激发潜在的创造力,同时帮助学前儿童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引导他们理解文化艺术的相似性及其独特性,学会分享共同的文化,容纳和接受不同的文化。

二、 重视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践行对话的欣赏教学,涵养人文精神

重视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的欣赏教学必然摒弃教师的个人独白,走向师幼的共同对话。对话式的欣赏教学,既不是学前儿童的被动旁观,也不是教师的独自阐释,而是一个对话各方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由交换自己审美感受、理解与想象,创造性地探索美、表达美的过程,其实质是教师与学前儿童在积极参与、平等交往、真诚对话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与相通,共同构建教学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实际上越是一场真正的谈话,它就越不是按谈话者的任何一方的意愿而进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话体现了一种倾听的文化,倾听是积极对话的起点。“对话不能被简化为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灌输’思想的行为,也不能变成由对话者‘消费’的简单的思想交流。”当我们能倾听对方的话时,他的感觉是被爱、被肯定、被了解。”如果在对话中,教师只想批评或纠正,则失去了平等对话的前提和通过对话创生的本真意义。具体到美术欣赏教育,教师在运用对话法时就是要真诚地倾听和接纳学前儿童独特的审美感受,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审美理解,鼓励他们不必拘泥于教师以及创作者的原创意图,而能生发出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和丰富深刻的审美愉悦。为了能够倾听来自各方的声音,教师还要善于挖掘家长以及学前儿童同伴的教育资源,通过亲子活动、小组活动等形式,有效拓展审美对话的场域,使学前儿童的审美潜力在多向对话过程中得到发展。

而好的对话必然是重视欣赏者对作品的感受与体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体验的对话是不存在的。虽说学前儿童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对话,更多的是通过审美体验和领悟而进行的非语言的信息沟通,但由于学前儿童的心理水平、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不可能直接地与艺术作品展开有效的对话,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为学前儿童精心选择和设计与艺术作品有关的情境,开展相关的体验活动,激发他们审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体验可以在欣赏活动之前,通过参观、游览等形式使学前儿童积累相关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体验也可以在欣赏活动之中,选择一些与艺术作品有关或能加强其感染力的音乐、诗歌、故事,运用各种媒介再现或创设具有情绪色彩的场景,激发欣赏情趣,使学前儿童获得愉悦的欣赏体验;体验还可以在欣赏活动之后,教师设计相关的创作活动,引导儿童迁移、尝试艺术大师的创作方式和表现手法,激发其潜在的艺术创造力。总之,丰富的审美体验可以有效地加强欣赏教育与学前儿童生活、情感和经验的联系,也能够有效地激活欣赏教育与社会、文化和历史等的关联,从而构筑一个宽广的欣赏语境,使学前儿童不仅获得对作品的内容、主题等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逐渐培养起儿童对作品形式意味的欣赏习惯和能力,最终形成有益于儿童个体和社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 遵循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构建适宜的欣赏目标,彰显人文关怀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相对成人美术欣赏而言,还处于审美理解的初级阶段。儿童在进行美术欣赏活动时,有更多的直觉因素参与其中,明显表现出审美感知的形象性和多通道性、审美理解的情感性和想象性,以及审美表达的行动性和浅表性等特点,他们对美术作品内容的感知先于对作品形式的感知,而且更喜欢描绘熟悉的物体和令人愉快的现实主义作品,以及色彩明快的美术作品。他们不仅是用眼睛观察作品、用心灵与作品交流,还常常情不自禁地用语言、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充满主观色彩。

基于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目标应相对淡化分析和评价方面的要求,更多关注学前儿童的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方面;强调培养学前儿童对周围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的兴趣,拓展他们的审美视野,培养初步的审美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通过欣赏多元艺术,引导学前儿童了解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及其独特性,逐步形成热爱优秀民族艺术与本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通过欣赏产生自由表达的兴趣、愿望和能力,获得愉快的经验,激发潜在的创造力,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