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哲理名言十篇

时间:2023-03-19 15:15:45

爱情哲理名言

爱情哲理名言篇1

1、我们害怕岁月,却不知道活着是多么的可喜。我们认为生存已经没意思,许多人却正在生死之间挣扎。甚么时候,我们才肯为自己拥有的一切满怀感激?

2、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是注定被人等的。

3、对於承诺,男人非常慷慨。男人一生向女人所许下的承诺,多不胜数,几乎连他自己忘了。男人知道,女人的爱情,离不开承诺,没有承诺,就是没有将来。

4、要做一个无情的人,首先不能有太好的记性,正如要做一个无义的人,也不能太记得别人的恩惠。

5、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6、最好的丈夫,是让妻子享尽荣华富贵的丈夫。最好的情人是随传随到,而且每天令我有惊喜。

7、世上最凄绝的距离是两个人本来距离很远,互不相识,忽然有一天,他们相识,相爱,距离变得很近。然后有一天,不再相爱了,本来很近的两个人,变得很远,甚至比以前更远。

8、大部分负心人的记性都是差劲的。如果他的记性好,记得情人为他付出的一切,记得当天多么甜蜜,他又如何能够忍心背弃她。

9、爱情还没有来到,日子是无忧无虑的;最痛苦的,也不过是测验和考试。当时觉得很大压力,后来回望,不过是多么的微小。

10、凡事皆有代价,快乐的代价便是痛苦。

11、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你无法再令我快乐,我也唯有离开,我离开的时候,也很痛苦,只是,你肯定比我痛苦,因为我首先说再见,首先追求快乐的是我。

12、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13、明知会失去自由,明知这是一生一世的合约,为了得到对方,为了令对方快乐,也甘愿作出承诺。恋爱?一个追求不自由的过程,当你埋怨太不自由了的时候,就是你不爱他的时候。

14、为什么要那么痛苦地忘记一个人,时间自然会使你忘记。如果时间不可以让你忘记不应该记住的人,我们失去的岁月又有甚么意义?

15、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16、暗恋是神圣的﹐要以对方的幸福为依归。如果有痛楚﹐也该留给自己。

17、爱到极爱,往往变成无情。恨到极恨,往往不再有恨。让我们一次恨个够。

18、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侯好好的珍惜那短暂的时光。()

19、第三者也许是最痛苦的,却不是最孤单的。最孤单的是一脚踏两船的那个人。

20、曾经相遇,总胜过从未碰头。

21、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给我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

22、我心自有天涯,世界再广阔,也比不上在一个男人的心里徜徉,那就是天涯。

23、承诺本来就是男人与女人的一场角力,有时皆大欢喜,大部份的情况却两败俱伤。

24、也许,这就是爱情。思念,牵挂,期待,相见,微笑,然后哭泣。

25、只想找一个在我失意时,可以承受我的眼泪,在我快乐时,可以让我咬一口的肩膊。

26、当时间过去,我们忘记了我们曾经义无反顾地爱过一个人,忘记了他的温柔,忘记了他为我做的一切。我对他再没有感觉,我不再爱他了。为甚么会这样?原来我们的爱情败给了岁月。

爱情哲理名言篇2

2、爱情,是最容易让人变得不要脸的东西。

3、爱情是一种理想,很难得到,也很容易错过。

4、世界上有一种人,想起来就觉得很温馨。

5、伤害一个人的唯一,错过一个人的结束。

6、喜欢依赖你,星星依赖夜空般不离弃。

7、放下固执,忘记一切,做回自己,重新开始。

8、命运这两个字有多沉重、重到说不出口。

9、我用多少时光,换来了与你的擦肩而过。

爱情哲理名言篇3

其实,从初中开始,李梦洁的父亲就开始每天给她发送哲理短信。父亲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通过这些哲理短信给女儿以激励和教育,使其更加发奋努力,更加拼搏上进。而且,李梦洁还要按照父亲的要求,每天打电话说出自己对短信的理解。

对于父亲的行为,李梦洁曾多次提起抗议,父女二人因为哲理短信也发生过争吵。李梦洁认为,父亲的亲笔来信和每天发的哲理短信,不仅是对自己正常学习生活的骚扰,也是一种额外负担――她感到的不是甜蜜和关爱,而是几乎让她窒息的无形的束缚和压制。

每天给女儿发哲理短信是一种病态的爱

每天给女儿发送哲理短信其实是一种病态的心理,也是一种畸形的爱。女儿已经长大上大学了,有自己的思想,作为父亲本应该给予女儿充分的自由,尊重女儿的选择,适时放手,让女儿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想尽办法对女儿的行为进行过多干涉和管束。具体到这件事情上,作为父母关爱女儿,无可厚非,但是关爱却不等于“绑架”, 关爱应该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适时放手也是一种爱。

再者,对于父亲的行为,李梦洁曾多次提起抗议,父女二人因为哲理短信也发生过争吵,产生过矛盾,充分证明李梦洁对父亲行为的反感和抵制。可是每次父亲都信誓旦旦,承诺不再发送哲理短信,可是之后又故技重施,如此出尔反尔,如何树立父亲的形象?如何让女儿信服?因此,父亲信守承诺、一言九鼎也是一种哲理教育,以身作则的教育远比那些哲理短信更加令人尊重,更加有说服力。每天给女儿发哲理短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父亲对待女儿认真的爱,可是这种爱的方式却让人难以接受,也难以起到教育的目的。

哲理短信的“精神钙”应适时而止

爱情哲理名言篇4

可没过多久,对方就提出了分手。原来,对方喜欢带着宋哲四处见朋友,对她的博士身份大肆宣扬,而她却不喜欢这种社交方式,有所怨言,对方便对她的师姐直言道:“原本以为有个博士女友带出去很有面子,谁想她那么不解风情,这事还是算了……”

宋哲没想到,对方看中的仅仅只是她的博士身份,可转念一想,自己又何尝不是被对方的外在条件所诱惑呢?经过一番痛苦的反思,宋哲对爱情有了新的看法:或许爱情就应该简简单单,抛却外在条件,真诚以对,以心换心。她告诉自己,下一次恋爱,就听从心的呼唤吧。

寻爱博士屡受伤,列车邂逅小厨师

2009年,宋哲博士毕业,被南阳师范学院聘为讲师。她从武汉坐火车到郑州后,又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转乘发往南阳的列车。见她行李很多,同车的一名小伙子憨厚一笑道:“我帮你拿吧。”听到对方浓厚的南阳口音,宋哲问:“你也是南阳人吧?”对方点了点头,提起了两个最重的行李箱。

上车后,得知宋哲买的是站票,小伙子又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她:“我身体结实,你坐。”语气真诚得不容宋哲拒绝。那一刻,宋哲内心对这个善良质朴的老乡充满了感激。

宋哲得知,小伙子名叫宋磊,不仅与她同姓,还与她同龄。他初二那年因家庭变故,辍学到郑州一家酒店打工,学了一手好厨艺。只因学历低、家境差,至今没有女孩愿意嫁给他。这次他是回南阳探亲的。得知宋哲是博士,宋磊有些吃惊:“你真了不起!我一读书就头疼。”一路上,两人聊了很多,完全没有因为女博士和小厨师的身份差异而感到尴尬。临下车时,宋磊爽快地说:“我最拿手的是做烧鸡,如果有机会,请你尝尝我的手艺。”宋哲笑着答应了,两人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

10月初,宋哲被学院安排到郑州学习,她突然想起了憨厚朴实的小厨师宋磊,便给他发短信说了这件事。很快,宋磊回复:“我去车站接你。”短短几个字,让宋哲觉得很温暖。

宋哲下车后,发现宋磊早已等在车站。一见她,宋磊便接过她的箱子,笑容灿烂。他把宋哲送到宾馆后,还特意带着她在四周转了转,告诉她哪里有超市,哪里有速食店,考虑得十分周到。宋哲乖乖地跟在他后面,心里感觉很踏实。

回宾馆的路上,两人发现一只受伤的流浪狗,在路边蜷缩成一团,发出凄厉的叫声。宋磊毫不嫌弃地抱起脏兮兮的小狗,送到一家宠物诊所。兽医给小狗处理过伤口后,告诉他们没什么大碍,宋磊这才松了口气。临走时,他给兽医留下300元钱,委托他好好照顾小狗,等它伤口恢复了再放它走。宋磊的经济并不宽裕,却如此有爱心,宋哲对他平添了几分好感。

真爱需要以诚相待,博士追厨师挑战世俗

此后,在宋哲学习期间,宋磊隔三岔五来陪她,请她吃饭,带她逛夜市,让宋哲在枯燥的学习之余,感到了久违的轻松。

一次闲聊时,宋磊告诉宋哲,他有个表弟刚考上重点高中,语文成绩不理想,想补习一下。宋哲主动接下了这个任务。在给男孩补习时,宋哲才知道,他是宋磊资助的一个贫困学生。那个男孩还告诉宋哲,宋磊每个月工资就1800元,除了给家里寄1000元,每月还要给他寄300元,自己只留500元生活费。宋哲的眼睛湿润了:宋磊这个人实在是太善良了。这样一个孝顺、善良、笑对未来的乐观男人,就像一棵千年古树,朴实无华,值得信赖,这不正是自己一直以来寻找的吗?

此后,宋哲对宋磊多了许多关心与牵挂,一天没有他的消息,就寝食难安。学习结束要离开郑州时,她竟感到了深深的失落。临走前两天,她折腾了两个通宵,给宋磊织了一条围巾,还用心地在围巾里夹了一张纸条。

宋磊收到围巾后,发现了纸条,上面写着:“谨以这条围巾表达我对你的感觉,如果你心中也有我,请在分别那天,系上它。”看到宋哲浪漫而炙热的表白,宋磊心里沸腾了,他系上围巾,感受着爱的温暖。那一刻,他多想把她拥在怀里,告诉她,从见到她的第一眼,自己就已经被她深深地吸引了。

短暂的喜悦过后,宋磊又陷入了无边的苦恼:宋哲是个博士,又有体面的工作,自己只是一个浑身油烟味的小厨师,在她面前低如尘埃,怎么有资格和她谈情说爱啊!最后,他默默地将围巾叠好,在纸条上写道:“我也喜欢你,但我没有资格爱你。”

送宋哲上车时,宋磊将围巾和纸条还给了她。宋哲看到纸条后,潸然泪下。看得宋磊愧疚不已。送走宋哲后,宋磊就像丢了魂儿似的,在街上游荡了大半夜。

一天,宋磊下班后来到网吧,在宋哲的QQ空间,他看到宋哲写下的一句话:“真爱是无条件的,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当爱情来临,请不要错过!”

其实,好多次,宋磊都想勇敢地走到宋哲面前大声说:“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吧。”可紧接着,他的脑子总会条件反射地出现另一个刺耳的声音:“你一个初中还没毕业的小厨师,竟敢喜欢女博士,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他忍不住给宋哲留言:“陪伴你的人一定会很优秀,祝你幸福!”

宋哲看到宋磊的留言后,知道他一直关心着自己,只不过因为世俗的眼光,没有信心和她在一起。她连夜赶到郑州,来到宋磊的住处,真诚地对他说:“我除了学历高一点,在其他方面和普通女孩没什么两样,在某些方面也许还不如她们。我最看重的就是你的坦诚和善良,你这颗优秀的心配得上我的心。”

宋哲风尘仆仆地连夜赶来,让宋磊感动不已。她一番发自肺腑的真诚话语,更鼓起了宋磊的勇气,他一把将宋哲拥进怀里……

得知女儿找了个厨师做男友,宋哲的母亲差点晕倒,她生气地说:“什么条件的男友你找不到,非跟一个厨子好,你让我和你爸的老脸往哪儿放?”“厨师就低人一等吗?我们是真心相爱,我一定要嫁给他。”宋哲顶撞道。父亲气得一拳击在桌上,吼道:“你要嫁给他,我就不认你这个女儿!”宋哲流着泪走出家门。她觉得父母一点都不理解她。

得知宋哲父母不同意他们的恋情后,宋磊内心很愧疚,觉得是自己连累了她。

2010年初的一天,宋哲上班途中被一辆轿车撞倒,右臂骨折,身上多处擦伤,被送往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急救。听到这一消息,宋磊来不及请假,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日夜守护在病床前,给女友喂饭、擦脸、洗脚……宋磊无撇不至的照料减轻了宋哲父母的负担,宋哲父母虽然没有同意两人恋爱,却也没再强烈反对他来医院。

一次,宋哲半夜醒来,发现宋磊趴在床沿上睡着了,手却牢牢握着她的手。一股暖流涌进她的心田。第二天,宋哲趁父母不在,悄悄对宋磊说:“我想有个家,我们结婚吧。”

宋磊黯然神伤地说:“我一个小厨子,没钱没地位,我怕你跟着我将来受苦。”宋哲安慰他说:“每天晚上,你的手都紧紧拉着找的手,让我睡得很安心,这是金钱换不来的幸福。我相信我们将来的日子一定会很好。”

2010年“五一”,宋哲瞒着父母,和宋磊领了结婚证。没有钻戒、婚纱,甚至连个简单的仪式也没有。宋磊把宋哲紧拥在怀里,含泪说:“等我闯出一番事业,一定给你补办一个隆重的婚礼。”

不匹配的爱创造奇迹,“中原一绝”名扬天下

婚后,宋磊辞职回到南阳,决定开创一番事业,担当起养家的责任。

听说卖早餐赚钱,宋磊决定开一家早餐店。可宋哲不同意,她担心开早餐店太辛苦。宋磊却坚持己见,拼凑了3万元钱,在市文化路开了间名叫“暖心早点”的早餐店。不料开业后,早餐店生意冷淡,三个月就关门了。

初次创业便赔了钱,宋磊深受打击,茶饭不思。宋哲很心疼,开导他:“万事开头难,你也不要太着急了,我们一起想办法,一定会成功!”在妻子的鼓励下,宋磊重新振作了起来,开始寻找别的出路。宋哲也没闲着,不管工作多忙,她每天都要上网查找适合丈夫的创业项目。

9月的一天,宋哲下班回到家中,宋磊已准备好丰盛的晚餐。宋哲指着盘子里色泽鲜亮的烧鸡问:“你从哪里买来的烧鸡,看起来就有食欲!”“这是我们家的祖传手艺,我特地为你做的,尝尝吧。”宋哲吃了一口,发现丈夫做的烧鸡肉质鲜嫩,香味浓郁,十分可口。突然,她灵光一闪:“何不利用丈夫的特长,开一家烧鸡店?”

听了妻子的想法,宋磊也很激动。是啊,自己有祖传烧鸡的秘方,为何不开家烧鸡店呢?

几个月后,宋磊再次创业,在宛城区建设路开了一家名叫“遂王烧鸡”的店铺。刚开始,店里生意也很冷清。宋哲观察后发现,问题在于缺乏宣传。于是,她利用自己的文字特长,以及图片编辑技术,印制了几千份精美的宣传单。

为了节省开支,宋哲下班后,便到街头散发宣传单。宋磊觉得委屈了妻子,博士上街发传单,被熟人看到会笑掉大牙啊。宋哲却不以为然:“谁说博士就不能发传单,再说我是为自家店做宣传,不丢人。”

经过宣传,烧鸡店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一个月下,烧鸡店净赚了8000多元,宋磊他对妻子充满感激,他暗下决心:一定把烧鸡店经营好,让妻子过上好日子。

不久,宋磊的烧鸡店对面也开了一家烧鸡店,开业没多久,门口就排起了长龙队,使柬磊的生意大受影响。宋磊急了,想亏本促销,和对手打价格战,却遭到了宋哲的反对。原来,宋哲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在对门那家店排队买烧鸡的人,有一半都是店老板雇的托儿。她将情况告诉了丈夫,并说:“我尝过,他们烧鸡的味道远不如你做的,长久不了。咱们让顾客自己去分辨,你就耐心等待吧。”果不其然,半个月后,“遂王烧鸡”的生意恢复了正常。妻子的冷静,让宋磊佩服不已。

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宋哲就会为烧鸡店策划一些活动,比如免费品尝、买一送一等。在妻子的帮助下,接连几个月,宋磊的生意都很火爆。他又雇了4名厨师和10多名服务员。每月除去一切开支,可以净赚3万元。

2011年5月,宋哲怀孕了。直到这时,她才把自己与宋磊结婚并已怀孕的事告诉父母。父母原本以为女儿只是和宋磊混在一起玩,没想到他们还真结婚了。起初,二老听到消息很生气,但看到两人的小日子过得幸福红火,也只好同意了。

与此同时,宋哲再次做出惊人之举:从学校辞职,和丈夫一起经营烧鸡店。妻子要扔掉稳定而体面的大学教师工作,跟着自己卖烧鸡,宋磊怎么也不同意。宋哲却坚持说:“我不能看着你一个人那么辛苦,我们两人一起努力,生意肯定会更好。”宋磊拗不过妻子,只好同意。宋哲的举动,令同事和朋友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宋哲辞职后,全身心投入到店里,宋磊如虎添翼。到2011年底,短短一年时间,他们就净赚60万。

这时,宋哲又提出了要把他们的烧鸡打造成“中原一绝”,真空包装进入商场超市,销往全国的设想。为了支持妻子,宋磊成立了公司,并申请注册了“遂王烧鸡”的商标,同时又推出了各类礼品包装。随着“遂王烧鸡”的名声越来越大,销路也越来越广,一些外地商户也纷纷我上门来,治谈业务。

与此同时,小厨师宋磊和博士妻子的爱情也被传播开来。报纸、电视台纷纷找上门来,要采访他们的爱情及创业故事。

今年4月底,为了兑现对妻子的承诺,宋磊和宋哲在老家唐河县城最大的银花大酒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爱情哲理名言篇5

关键词:冯友兰;情感;哲学;地位;作用

冯友兰是“接着”宋明理学讲的,他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明确保留了程朱等人有关情的若干说法,给予情感和意欲等精神因素以一定的地位。并进一步指出情感等在哲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从现代哲学观念出发,提升了情感等在哲学中的地位。这是冯友兰哲学思想中的一个特色,但却被学术界所忽视,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以利于对冯学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

一、冯友兰论情感与发展民族哲学的关系

民族哲学在冯友兰看来,就是用某民族的言语,照着某一民族的哲学史去讲的,但是它却不受某一民族的言语支配。然而民族哲学中的概念,至少大部分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哲学概念是共通的,否则即没有哲学。因此说民族哲学的总的特征也应该是理性的、思辩的、抽象的和形而上的。冯友兰说:“哲学本是纯理智的产物,不过其中名词亦可能引起人情感上的联想。至于这一类底名词,哲学家是否必需避免应用,则是一可讨论底问题。”①就是说哲学仍然包含着情感的因素,这是一个尚需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首先,冯友兰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区别我们要讨论的是哲学本身,抑或是就哲学对一般人的影响而言。如果就哲学本身说,哲学是讲普遍的、公共的义理,至少是探求如此的义理。这些义理固然须用某种言语去论述,但这某种言语对于义理完全是没有关系的。不过就哲学对于一般人的影响来说,虽然也是偶然的、不相干的,但是对于用某言语的某民族的人来说,则很有关系。“因为用某种言语底某民族底人,对于某言语中底有些哲学名词,可以有些情感上底联想,由这些联想要可以得到许多情感上底满足。所以就哲学说,名词之可以引起人的情感上底联想者,可以不用,或不可以用,但就哲学对于一般人底影响说,这一类的名词,又是可以用,而且又是不能不用的。”②也就是说在民族哲学之中,哲学名词以某种语言出现时就具有情感上的联想功能,并且这种联想能够带给人情感上的满足,所以说这种被赋予情感色彩的名词不仅是可以用的而且又是不能不用的。

因为哲学对于人生的一个重要用处,就是不仅使人对于宇宙人生有理智的了解,并且能够使人对于宇宙人生有情感上的满足。冯友兰指出,哲学中所用的名词,在本民族的语言中,的确能够使人产生丰富的情感上的联想,这就是哲学方面的极为重要的用处。我以为冯先生的这个认识是十分正确的,特别具体到中国哲学,所使用的名词概念和范畴,多为“明晰不足,暗示有余”,比如说“道”、“理”、“气”、“心”、“性”、“知”、“体”、“用”等等,无不能给人以多方面的联想和启示,因此留下巨大的思维空间,使人能通过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向度以及运思需求,而得出不同的认识结论。这些新角度、新视野、新想法,当然不会完全是抽象的和形而上的,而会产生出许多想象和形象,比如说“气”这一概念,至少有十多种的解释,其中像汉代王充所说的“气”,就有天气、地气、日月五星之气以及阴阳合和生人之气等,无不带有形象性,因此就不会不使人产生情感上的联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即使是孟子、荀子的著作,在冯友兰看来,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由于名言隽语的简短、比喻例证之间无相互联系,因此就充满了种种暗示,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中国哲学就和中国艺术具有密切的关联,而中国艺术也浸润了中国哲学的这种富于暗示的理想。同样,“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③。

当然,冯友兰学贯中西,他不仅考察了中国哲学的这一特征,同时他对西方哲学也提出相同的认识,他说:

“维也纳学派以为形上学不足以与逻辑学或科学比。因此逻辑学或科学中底命题,都可以逻辑上底真假论,形上学中底所谓名题,则不可以逻辑上底真假论,亦是些没有意义底话而已。由此方面说,形上学只可以与诗比。诗中所说的话,亦不可以逻辑上底真假论,亦是些没有意义底话。诗说无意义底话,但其无意义底话,可以使人得到一种情感上的满足。形上学亦说无意义底话,其无意义底话,亦可使人得到一种情感上底满足。例如说:‘上帝存在,灵魂不灭,意志自由’,都是些没有意义底话。这些话虽然没有意义,但人听了这些话可以得到一种情感上的安慰。由此方面说,对于人,形上学与诗有相似底功用。所以维也纳中底人说:形上学是‘概念的诗’。照维也纳学派的说法,这是形上学的真正性质。形上学的真正底性质。形上学如在人的文化中有其地位,亦是由于它有这种性质。”④

我们知道冯友兰把哲学定义为人类精神的自我反思,显然我们对这一定义不能够作狭义的理解,人类精神不仅包括抽象的、理智方面的东西,同样也寓以情感、暗示、联想、意欲等方面的内容。显然冯友兰这样提出问题,指出情感等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丰富了哲学的内涵,消除了人们对哲学偏狭的理解,因此是对哲学学科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当然,在冯友兰之前,西方一些哲学家也指出过情感在哲学中的作用,比如穆勒(JohnScuartMill)说过“情感的培养成了我的伦理学的哲学信条中的基本观点之一”⑤;孔德(AugastCornte)则认为情感具有某种至上性,实证哲学的作用就是“凭借使情感、理性和活动达到永久的和谐,而形成了一个规范我们的私人和公共存在的整个过程的系统”⑥。很显然穆勒和孔德则是将情感的作用局限于某种哲学思想和体系之中,而冯友兰则将情感在哲学上的地位和作用做了一个总体的、概括性的阐释,这样的话,哲学的情感性就成为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性质,这对哲学的普及和提高都指出了一个重要的运作方向,因此是超迈前人的。

冯友兰对情感在哲学中的现实意义也做了充分的论述。他说:“阶级哲学,能予其民族中底人以情感上满足。无论在民族方面或阶级方面,公同底情感上底满足,可以引起精神上底团结。”⑦冯先生说这番话正值民族危难之际,全国军民奋力抗战,而哲学家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唤起民众,这样哲学的情感性就形成了一股民族的凝聚力,使精神上的团结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这显示了冯友兰不仅是一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具有一种崇高的人格魅力。他认为:“一个哲学家,接着以前底大哲学家的哲学讲哲学,其工作是旧日所谓‘上继往圣,下开来学’。这两句话,就哲学说,其意义完全是理智底,但就民族哲学说,其意义不仅是理智底,而且是情感的。”⑧这里面确实包涵了诸如民族精神、爱国热情、民族操守和气节等多方面的情感内容。

冯友兰还认为,哲学总是要接着某民族的哲学史讲的,总是要用某民族的言语说的。接着某民族的哲学史讲,用某民族的言语说,对于哲学是偶然的,表面的,但对于某民族的人的情感上的满足,及精神上的团结却是有大关系的。他说:“所以某民族底哲学家,就其是哲学家说,他接着任何哲学史讲,用什么言语说,是没有关系底。但就其是某民族的哲学家说,他必须接着他的民族的哲学史,讲他的哲学,以他的民族的言语,说他的哲学。某民族的哲学家如此讲底,如此说底哲学,不论其内容是哪个派别底哲学,它是此民族的民族哲学。”⑨因此说,世界性的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没有的,因为任何哲学都具有某种民族性,因此任何哲学体系、任何哲学思想都具有哲理性和情感性相互依存、相互融和的基本特点,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冯友兰对情感在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论述,充分显示了一代哲学大师对精神现象所做出的深刻和全面的反思,他把“情感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团结”视为哲学的重要功能,将会给我们以多方面的重要启示。

二、冯友兰论对情感的处理方法

在冯友兰看来,情感既然在哲学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如何处理情感也必然成为他十分关注的问题。通观冯著可以看出,冯友兰在怎样较好地处理“情”与“理”之间的关系做了不少论述,并认为使二者处于动态的平衡与和谐的状态则是情感处理的最好方法。

当然,作为一个真正的哲人就必须具有真情实感。因此在冯先生看来庄子妻死鼓盆而歌,强调圣人无情以及邵雍故做快乐都属于矫情与做作。比如他认为:“康节诗云:‘尽快意时仍起舞,到忘言处只讴歌。宾朋莫怪无拘检,真乐攻心不奈何。’(‘林下五吟’《击壤集》卷八)‘花谢花开诗屡作,春归春至酒频斟。情多不是强年少,和气冲心何可任。’(‘喜春吟’《击壤集》卷十)攻心而使之无奈何底乐,大概是与哀相对底乐。与哀相对底不是真乐,康节有点故意表示其乐,这就不够风流。”⑩就是说邵雍这里有些强颜欢笑,苦中做乐的意味,并不是情感的真实流露。另外像《庄子•刻意》中所谓:“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认为心有悲乐、喜怒、好恶之情,存在忧乐之心,都损害德,也损害道。无忧无乐,才能体道存德。这些认识在冯友兰看来不过是一种虚假的观念,人不可能离开人情去空谈仁义道德。当然,冯友兰有时在对道家无情问题的表述上运用了比较含蓄的措辞,因此受到了当时的一些学者的责难,比如李文湘就说:“冯先生进一步又说:‘对于宇宙,及其间的事物,有完全底了解者,即可完全无情。其所以完全无情者,并不是冥顽不灵,如所谓槁木死灰,如土块然,而是其情为了其了解所化,即所谓以理化情也。’字里行间,认为无情是做人的最高标准。”(11)为此冯友兰做了这样的解释:第一是“以理化情”的说法,是别人把他引叙以备批评的说法当成了他自己的观点;第二是圣人的完全无情是否是好的,是值得打问号的;第三是圣人的完全无情,在事实上是否完全可能,也是很成问题的;第四是说宋明道学家主张的圣人有情而不为情所累之说,虽然具有道家以理化情的好处,却没有关于圣人无情问题所带来的理论困境。所以冯友兰坚持不论是圣人还是凡人都是有情的,只是圣人能够“有情而不为情所累”。并认为这一命题比“以理化情”说是进了一步,是有好处的。

关于情感的具体论述,冯友兰集中在《论风流》一文中。“风流”是一种人格美的充分体现,也是名士的主要表现。“是名士,必风流。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假名士只求常得无事,只能痛饮酒,熟读《离骚》。他的风流,也只是假风流。嵇康阮籍等真名士的真风流若分析其构成的条件,不是若此简单。”(12)在冯友兰看来这些真名士也是哲人需要有四个构成条件,除了要必有玄心,必有洞见,必有妙赏之外,那就是必有深情。我们这里就着重谈一下第四点。冯友兰说:

《世说新语》说:“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因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言语》)又说:“桓公北征,往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言语》)又说:‘王长史(廞)登茅山,大痛哭曰:‘琅琊王伯與终当为情死。’”(《任诞》)桓温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八个字表示出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情感。后来庾信《枯树赋》云:“桓大司马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逢摇落,悽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虽然只有二十四个字,但是主要底还只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八个字。(13)

冯友兰先生认为上引这段话中,体现了人生无常的情感,也体现一切事物无常的情感,还体现了一往情深的情感。总之这些都是认为人生有情的情感。真正风流的人因为其有玄心,玄心是指一种超越感,其实质也是一种理性的体现。所以当深情与玄心加以碰撞之时,就能够超越自我。这就叫虽有情而无我。“所以其情都是对于宇宙人生底情感。不是为他自己叹老嗟卑。桓温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他是说‘人何以堪’,不是说‘我何以堪?’假使他说‘木犹如此,我何以堪’。他的话的意义风味就大减,而他也就不够风流。王廞说,王伯與终当为情死,他说到他自己。但是他此话与桓温卫玠的话,层次不同。桓温卫玠是说他们自己对于宇宙人生底情感,王廞是说他自己对于情感底情感时,虽说到他自己,而其话的意义风味,并不减少。”(14)就是说这种“有情而无我”是一种超越了个人“小我”的情感,因此这种情感与万物之情必然会产生一种共鸣,因此其对万物都会有一种深厚的同情。因此冯友兰说:“我的主张是‘有情而无我’。我的主张是:一个人若没有无益底感情,可少受许多累,多做许多事……我们有个办法,叫人能免此累,岂不亦好?至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感情,正是,‘有情而无我’。若其有我,他一定是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15)因此,冯友兰非常重视“有情无我”与“有情有我”二者的区别。在他看来,有情有我,是为个人而有的喜怒哀乐,是为个人的一己私利出发的。而有情无我,是为国家社会的公利而发的。前者谓之情,后者谓之忠爱或义愤。其实,忠爱或义愤就是一种道德情感。

具体说到对于情感的处理方法问题,冯友兰比较赞赏程颢的观点。在大程看来,不仅一般人,甚至圣人也有喜有怒的,而且这是很自然的。诸如程颢这样涵泳深沉的理学家,因为他的心“廓然大公”,所以一旦喜怒之类情感发生了,也不过是宇宙内的客观现象,与他的自我并无特别的联系。他或喜或怒的时候,那也不过是外界当喜怒之物在他心中引起相应的情感罢了。他的心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任何东西。这种东西产生的结果是,只要对象消逝了,他所引起的情感也随之消逝了。这样圣人有情而无累,冯友兰非常欣赏这种圣人有情而无累的情感处理方法,在多篇文章中提到它,多次表明“我赞成‘有情而不为情所累’之说”(16)。然而这毕竟是专门对“圣人”而言的,也包括像程颢这样的“醇儒”,情感的来去就像照镜子,照之则有,不照则无,这面镜子有些像《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可谓神奇和神秘,然而它的可信性就成为问题,颇有些小说家言的味道。由此可知,冯友兰也还是有些浪漫主义情调的。

然而一贴近现实,冯友兰关于情感的理论就显得更为平实可信。比如他说,如果单纯从理智的观点来看,则一切送死的礼节,当然都是毫无意义的。行这些个礼都是“愚之至也”。反之若专凭情感,则我们尽可以种种迷信为真理,而否认理智判断。因此冯友兰说:“我们对待死者,若纯依理智,则为情感所不许;若专凭情感,则使人流于迷信,而妨碍进步。其有折衷于此二者之间,兼顾理智与情感者,则儒家所说对待死者之道是也。”(17)如何平衡情感与理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让其保持必要的张力,而不要任何一个方面发生倾斜,这就是冯友兰反复强调的“有情而不为情累”,不为情累就需要理智的调控,越是激烈的情感越需要高度的理智来加以制约。所以冯氏这里特别提出了亲人长辈的去世这样一个人生都要碰到最感到悲恸的大事,儒家强调的“哀而不伤”则是对待死者的能够“折衷于此二者之间”的中庸之道。冯友兰毕竟是一位当代大儒,他的立身行事总是不会偏离孔孟程朱等先贤所确立的范围。其引《礼记•檀弓》之文:“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智而不可为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神明之也’。”“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之后说:“专从理智之观点以待死者,断其无知,则为不仁;专从情感之观点以待死者,断其有知,则为不智。折中于二者,为死者‘备物而不可用’;‘为之备物’者,冀其能用,所以副吾人情感之期望也;‘不可用’者,吾人理智明知死者不能用之也。儒家对理智明知死者已矣,客观对象方面,固无可再说者也。”(18)所以在冯友兰看来,儒家对于丧礼之理论,儒家对于祭祀之理论,亦全就主观情感方面立言。祭祀之本意,依儒家之眼光观之,亦只以求情感之慰安。而这样做的原始动力,却不能不说是来自理智。当理智和情感发生冲突时,常常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甚至正常的生活秩序。现代心理学已经指出,情绪和情感的激动度往往与刺激的意外程度相联系,也与自我控制的能力相关。越是出人意料的刺激,越是违反本来愿望的事件,越是超出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引起情绪的激动度就越大。过度的激动不利于智力活动的进行,平静的情感则有利于智力活动的持续进行,因此冯友兰依据儒家学说提出的处理情感的方法,既符合现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同时更凸显了中国哲学所特有的那种实用性和现实性品格。

冯友兰关于情感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虽然根源出自儒家,但也融会了西方哲学的一些观念,当然他本人所做出的创造性的理论转换,确实独具匠心,发前人所未发,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与探讨。

注释

①②④⑦⑧⑨⑩(12)(13)(14)(17)(18)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436、436、559—560、438、438、438—439、617、610、614、614—615、136、137页。

③冯友兰:《冯友兰选集》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33页。

爱情哲理名言篇6

关键词: 《小王子》 哲理 爱情 友情

一、引言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一名飞行员因飞机故障被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小王子向他讲述了自己去六个星旅行的故事。用圣埃克絮佩里自己的话说,是写给“还是孩子时”那个大人看的文学作品。整部小说充满诗意的忧郁、淡淡的哀愁,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写出了引人深思的哲理和令人感动的韵味。

二、《小王子》的哲理

《小王子》写于1942年,成为著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圣・埃克苏佩里是一名飞行员,他经常将自己的飞行经历写入小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征召入伍,担任空军侦查员的任务,经常坠机受伤。不幸在1944年的一次侦查任务中坠机失踪。《小王子》便是他在逝世前几个月所写的童话哲理故事。圣・埃克苏佩里写《小王子》时在美国流亡,婚姻也亮起了红灯,《小王子》实际上是作者试图解答内心困惑的产物,反省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大,反而走进了生活的迷途,他甚至曾在给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我不确定告别童年后我是否真的活过。”[1]作者对进入成人世界必须付出的代价感到失望。于是,他去驾驶飞机,用一种自由的飞翔追逐童年时光,直到最后毫无遗留地永远消失。虽然科学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同时是人们的想象力枯竭,人们开始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信仰,作者用小王子告诫人们远离异化,回归本真。

(一)《小王子》中的友情

当小王子提出想要和小狐狸一起玩耍时,小狐狸拒绝了,他说“还没人驯养过我呢”,当小王子再次追问驯养是什么意思的时候,狐狸说是建立感情联系。如果你驯养了我,那么你对我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友情使彼此陌生的两个人相互靠近,彼此信任。友情使世界多了一份暖意,使生命更加有意义。正因为你驯养了我,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我会辨认出你的脚步声,他们像音乐一样好听。当我看到金色的麦子,我便会想起你,因为你的头发是金色的。朋友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有希望。幸福是什么呢?是约好的四点钟见面,我在三点钟就会感到幸福,时间越来越近,我就越来越幸福。一旦两个人建立了联系,出现了友情,就会让彼此更幸福,不再是世界上成千上万中的一个,而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人们总是到商店里去购买现成的东西,但是世界上还没有出售朋友的商店,所以人们就没有朋友,友情需要经营就像爱情一样。

(二)《小王子》中的爱情

小王子与玫瑰花是一个甜蜜又凄凉的爱情故事。虽然玫瑰花有点虚荣,在她精心打扮了那么久后却打着哈欠对小王子说:“我刚睡醒……真对不起……头发还是乱蓬蓬的。”虽然有点自负,“您真美!可不是嘛”,虽然有点多疑又有点娇气,但是小王子依然爱着她。小王子尽管真心真意地喜欢这朵花儿,可还是很快就对她起了疑心,他对那些无关紧要的话太当真了,结果自己很苦恼。现实生活中恋爱的男女也是这样。过于爱对方时就会变得小心翼翼,总会胡思乱想对方话中的含义。真正美好的爱情不应该互相猜忌,要互相信任理解。玫瑰花也是真心爱着小王子,在小王子在的时候像个娇弱的小姑娘,但当小王子要走时,她告诉他她不怕野兽也不怕风,不愿让他看到她流泪。但无论小王子走到哪里,他心里一直牵挂着那朵玫瑰。当他在地球上看到五千朵玫瑰后,发现自己爱的那支并不是独一无二的。狐狸告诉他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建立了”属于”的关系后,她便是你的唯一。本质的东西用眼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看见。如果小王子早点明白这个道理他就会明白玫瑰的心意。玫瑰代表着外表不易亲近实则内心柔软的姑娘,而小王子则是年少无知的少年,注定会造成悲伤的结局。

三、结语

作者在写到献给莱翁・维尔特时说他把这本书献给还是小男孩的莱翁・维尔特,所有的大人起先都是孩子[2]。《小王子》是一部成人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作者以小孩子的口吻写出的哲理童话使得人们更有兴趣阅读与思考。希望每个人都找到千万人中的唯一且能用心看到事物的本质。

参考文献:

爱情哲理名言篇7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横”的精神状态实际是一种艺术状态,人生活在艺术中,人喜欢以艺术方式生存,而计较“真假”只与功利性的商业目的有关,与人的快乐和情趣没有直接的关系。艺术性质的生存状态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的常态,既不是艺术家的专利,也与我们是否追求功利目的无关。这里我并不直接谈论在互联网上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的另一种说法叫做“冲浪”,像是一些高难动作的极限。我这里转引两个经典思想家的例子,他们说明了什么是幸福的精神状态,也就是我这里所说的艺术生存状态。在我看来这两个古典作家的描述与我们“网上冲浪”的感觉是相似的。换句话说,远在互联网产生之前,人类就萌生了类似的精神状态。

第一个例子来自18世纪启蒙作家爱尔维修,他在《论教育》中劝告人们,幸福状态与人们习惯上所认为的那样恰恰相反。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人人都想拥有别墅、有很多的情人,总之,是真正享有自己所欲望的物质对象,而爱尔维修给人们的劝告是,最好是没有别墅,没有情人。为什么呢?因为人在享受自己欲望的对象时,将会在这种享受中感到莫名其妙的乏味。换句话说,人们在拥抱自己的目的本身时,会感到乏味无聊。但是同样不可思议的是,人们会为了自己的目标和事业而终生忙碌,无论是大目标小目标,大事业小事业。比如为了得到名声、财富、美丽的妻子等等。为了得到这些,人们各干各的,并且在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追求中渐渐变老。无论人们是否得到了自己向往的东西,一般来说,在得到自己追求的东西之前,人们已经养成了一个几乎难以改变的精神习惯,这就是各种不同的欲望本身。即使年龄已经使人们没有能力得到所欲望的对象了,这些欲望的习惯却还顽固地保持着。在这种情况下,爱尔维修的说法是,一个不幸的守财奴完全可能没有别墅而死,而另一个想得到美丽情妇的有才学的人也会最终没有情妇而死。按照习惯看法,这两个人都是不幸福的,但爱尔维修不这样看。他认为,就像一个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风人一样,我们上面提到的守财奴和那个有才学的人都是幸福得不可思议:他们追求的目标不一样,但却以同样的方式享受着幸福。守财奴数着他的金钱,享受着自己将来拥有一切可以用金钱换来的东西,比如一座别墅;而漂亮女人照着镜子,也预先领受着美貌将给自己带来的奉承。

这些不同种类的幸福有什么共同特点呢?用爱尔维修的话说,就是“欲望状态乃是一种幸福状态”。我在这里加上一句,这种幸福状态不但与得到欲望的对象无关,而且可能以得不到欲望对象为前提。换句话说,幸福状态也是自恋状态,漂亮女人还没有被人奉承,但是她已经在提前享受奉承了。这叫做“预料的快乐”,与预料的实现没有关系的快乐。这种快乐虽然不强烈,但更为持久。人的想象力并不会随着身体的衰弱而衰退。爱尔维修的结论是“在所有的快乐中,预料的快乐也是我们的一生中给我们幸福最多的一种。”爱尔维修这句话也说明了我的立场:人的生存状态是艺术状态,即人最大的幸福来自想象中的热情,并且为此而甘愿吃苦。幸福在于追求快乐这种精神习惯本身,即使这样的习惯导致与初衷相反的结果,因为后一种情况并不能证明人没有真正享受到快乐。人享受过了,即使还没有得到欲望的对象。

无独有偶,卢梭在他的《忏悔录》中也描述了类似的精神状态,他从对华伦夫人的思念中得到了更多的幸福,而真正得到她时,由于紧张和恐惧,并不感到快活。当华伦夫人不在场时,卢梭感到真正的自由和畅快,并且他的爱情更加热烈,比如卢梭不由自主地抚摸华伦夫人房间的家具。他用隐晦的语言说,他爱华伦夫人的方式对华伦夫人的贞洁是没有什么风险的,但卢梭说他用自己的方式,也就是用想象的方式已经大大地享受过了,并且保全了自己纯洁的感情。卢梭的这种感觉和我们上网冲浪的体验是相似的。比如卢梭的方式使对方看不见他、这是一种孤独的快乐、但极为方便、保持距离又没有距离、呼之则来,挥之则去,而且这些方式与华伦夫人本人的身体无关。卢梭把这种不可思议的幸福状态称为“增补之链”,德里达说是一种“危险的增补性”。卢梭的爱情方式与被爱的人本身无关,不必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

我以上列举的例子在哲学史教科书中是从来不提的,我称它们是一种微妙精神,一种“横向”思维。它的特点是与对象无关,或者说,与源泉、原因、根据这样的问题无关。就像我前面讲的,不模仿、不表达对象,与对象一点也不像。

为什么把网络中的精神状态称作“冲浪”?冲浪是一种极限运动,或者叫高难动作,日常生活中体验不到,无法实现的东西,在“冲浪”中可以体会到。比如在网络中寻找,但在通常情况下,在找到目标之前,我们早就移情别处,一路上总是遭遇意外,走岔路,就像爱尔维修说的,人们并没有得到所欲望的对象,但人们已经享受过了。和享受相比,最初愿望的实现已经变得不重要了。点击鼠标本身构成一个事件,无数的点击组成无数事件之间横向的联系,或者叫做没有联系的联系,这些联系形成的图象是任意的,网络冲浪者不得不以极快的速度转移自己的兴趣方向,并使头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网络对人的诱惑力还在于,它几乎取消了时间性问题,因为在网络中的一切因素都是同时发生的并列关系,一种空间关系。这种关系极好地演绎了人的想象功能,是有形状或画面的想象。网络给人的快乐甚至不是爱尔维修说的“预料的快乐”,而是预料之外的快乐,因为走神或走岔路是我们在网络中最常见的精神状态。总是遭遇陌生,总是在慌乱中做随意的选择,除非你关闭网络,这个过程就没有完结。选择,就是选择一条路,无数的选择组成了无数条路,这些路形成了复杂的网络,四通八达,永远不会出现无路可走的情形。

现在,我们回到“替换”这个词涉及到的哲学问题。在传统哲学看来,与“被替换的东西”相比,“替换者”是不真实的,是一种模拟,但是对网络中的精神状态而言,虚拟的空间就是当下的感受本身,就像爱尔维修和卢梭在前面例子中说的,是幸福本身。一种愿望状态是设计出来的,是人生活的真实状态,我把它叫做艺术的生存,想象的东西和现实的东西是一回事。在现实生活中如此,网络生活中更是如此,网络使许多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现象成为现实,网络不是替换而是创造了许多在网络之前人类感受不到的精神状态,丰富了人类的想象力。换句话说,有了想象力,人就能做从前认为做不到的事。这与中国哲学和艺术传统相去甚远,因为我们的传统,比如道家强调寡欲,言不尽意之说对启发创造性并没有太大用处。无中可以生有,问题是,从无中生出丰富的有,没有想象力不行。我把想象力解释为“想到的能力”,在语言上就是说出来的能力,正是在这方面,我们的传统文化缺少力度,缺少许多微妙精神。

“想到的能力”不发达,是因为有一种不好的精神习惯,这种精神习惯教育我们在“不可能”的精神面前止步不前,为“想到的能力”设置障碍。互联网则要把不可能的精神状态变成可能的,从而极大地扩张了人类“想到的能力”,在这一点上,互联网导致一种由技术引发的精神启蒙,一种新的启蒙。

“网络”或“互联网”是当代科学技术成果,一种发明,来自于想象和需要,像从前人类曾经有过的所有技术一样,人类技术发明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的方便,比如人们不满意用脚走路,于是就发明了轮子。但是轮子和脚的模样一点也不相像。同样的道理,无论互联网是否曾经受到蜘蛛网的启发,互联网与蜘蛛网也不相像。

互联网所创造的文化精神状态与形而上学传统教育我们的精神状态一点儿也不像。这里的关键词是“相像”,与这个词的“家族相似”的词语还有“反映”、“代替”、“代表”、“模拟”、“表达”等等。这些词加起来,形象地勾画出了传统哲学认识论的基本特征,这个基本特征人为地划分出认识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我把这里所谓“形式”理解为我们常说的“表达工具”,比如说文字、说话的声音、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和线条,这些“认识的形式”与它们所要表达的对象之间,有一种反映、代替、代表、相像的关系;这里所谓“认识的内容”,就是我们常说的观念、意义,或者直接就是外部世界中我们感觉到的客观事物。我这里的说法可能与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归纳有所不同,但我认为就精神实质而言,我与他的说法是一致的。换句话说,我这里忽视恩格斯所重视的唯物论与唯心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间的区别,而重视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再换句话说,恩格斯所谓的“哲学基本问题”只是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当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更不是网络哲学中的基本问题。

我们不知道网络技术的初衷是否要模拟蜘蛛网的功能。也可能发明轮子是为了模拟脚走路的功能,但无论怎样,这里的关键词是“不像”,它们之间一点也不相像。所谓“不像”就是发明了一个原来世界上所没有的东西。“发明”与“发现”的区别就在于“发明”可以无中生有,没有根据,没有原因。并不“反映”、“代替”、“代表”、“模拟”、“表达”在它自身之外的一个东西,与世界上现存的东西保持距离,发明一个新东西,与原来的东西没有关系,它自己就是一个东西。

爱情哲理名言篇8

Part 1

遇见序言的时候我正在这个城市落难,每天穿过半个城去教一群学生画插图。空气里终日散发着苔藓味,温润腥香。

那是个陌生的聚会。我穿着一件薄薄的吊带夹杂在一群陌生人中间,亮黄色的太阳花很抢眼,但这已经是深秋。我的胳膊在一阵接一阵的凉风中微微颤抖。我不停地喝水。这时一件衬衣递到我面前,有着柔软的细格子,像是棉布的。我的心腾地一下,有点点痛。顺着递衬衣的手向上望,一张年轻干净的脸,有着与年轻不符的平和。眼神清澈,略带笑意和关爱。披在身上,我闻到清新的苔藓味,或者那只是一种香水。

一个再庸俗不过的开始。

然后我从整日弥漫着蜂窝煤气味的屋子搬到了序言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我带去了我的衣服,我的鞋子,还有我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温润简洁的双环,体贴地依偎在一起。那是哲北给我的,我答应了自己要带一辈子。

那天晚上,序言把我的手放在手心里,看了又看,说,水印,它不适合你。

和序言在一起,很长时间,我忘了哲北。也忘了我来这个城市的目的就是忘记他。我开始穿序言的衬衣,把它们洗得干干净净的晾在阳光下。这些衬衣有种柔软的弹性,面料成分上写着:棉:97%,莱卡:3%,跟哲北的纯棉衬衣不一样。

喜欢上序言,从他的衬衣开始。

序言在一家外企上班,薪水不菲。我常笑言,你的个人所得税就是我的收入。但我还是去上班,照样每天穿过半个城市。我喜欢翻开他的钱包,在里面找零钱,买一只冰棒或者一只小小的发卡,我喜欢这种受宠的感觉。

Part 2

我对生活的理想,就是每天可以呆在自己的屋子里,晒太阳,听音乐,擦玻璃,画自己喜欢的画,煲一锅靓汤,等我爱的男人下班归来。我曾经把这样的理想寄托在哲北身上,那时我还小,以为木槿不过是他年少激情爱过的一个女孩,这种激情连同这个女孩早已经变成了一片干枯的叶子,拿出来只消轻轻一碰就会变成灰。

那时,我19岁,坐在他的对面,他的泪水一滴一滴落在我的手臂上。他的手里,捏着木槿的结婚请帖,新郎是一个我们都不认识的男人。地板冰凉,乳白色的窗帘被风吹起又落下,反反复复。我们就那样坐了一下午。那个晚上,我睡在他的床上。床头的镜框里,木槿微微地笑着。

木槿和哲北同年,他们比我大6岁。13岁以前,我叫哲北哥哥,叫木槿姐姐。我们住在一个等待拆迁的大院子里。

那个秋天的下午,我在体育课上把自己从单杠上摔了下来,崴了脚脖子。放学的时候,是哲北来接我,他说,水丫头,你爸妈都还没有回来,所以你奶奶让我来接你。来,爬上来吧。他是跑着来的,额头上渗着细细密密的汗珠。我的脸忽然就红了,幸好他已经转过身。他穿着长袖的衬衣,纯棉的,有细细的格子。他的体温就透过这些细细的格子散发出来。混合着秋日的阳光,沁人心脾。我觉得我有点醉了。不然我怎么会说,哲北,我长大了,一定要做你的新娘。

他只当我在胡说,背起我一阵快跑。那天,我穿着白色的裙子,白色的塑料凉鞋,露着干净的脚趾。从那天起,我开始叫他哲北。

我拼命地盼着长大,能像木槿那样,穿漂亮的裙子,还有细细的高跟鞋,可以骄傲地挺起胸,风姿绰约地走在哲北旁边。我也开始学会了嫉妒和占有。

他们谈恋爱,秘密地,然后公开。我每天都看日历,等着在18岁生日那天,画上大大的红色记号。可我还没到18岁,他们就分手了。木槿跟着别的男人去了深圳。那时,在我们的眼里,去深圳的女孩子,就等于是坠入风尘了,是坏女孩了。可是,哲北还是等着木槿。直至收到木槿的结婚请帖。

木槿结婚那天,我开始和哲北相爱。那些日子甜蜜而美好,让我误以为19岁会很长很久,一眼望不到头,可一眨眼,6年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一晃而过。6年,木槿都没有回来过,只有从朋友口中听来的零星的消息。大院早已拆迁,我和哲北住在他自己供的一套房子里。我开始每夜每夜地梦见小孩子,很可爱的婴孩,解梦的书上说那是你想结婚了。

Part 3

躺在序言的怀里,把这些关于哲北的片段都过滤了一遍,我想告诉他。但是,这又与他有什么关系呢。他认识的我,只是一个在深秋里还穿吊带的落魄女子。

他具备值得我爱的一切品质。温和,善良,平实,敬业,有责任心,能解一定的风情。而且,他爱我,我们认识100天的时候,他说,水印,我爱你。

我听了,心里湿湿的,这个男人其实真的很好。他是我的救命稻草,如果没有他,我不知道怎么熬过冬天。我连一张属于自己的柔软的床都没有。他还那样维护着我的自尊和虚荣,他说,水印,我也喜欢你独立的性格。他并没有打算把我像金丝雀一样养起来。

为他煮牛奶,洗袜子,做好吃的饭,他不在家的时候就想念他,牵挂他。我想好好地和他过。

冬天过去的那个早晨,我们睡到很晚,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我们脸上,序言说,水印,春天快来了,我们结婚吧。他的脸在阳光里显得特别安详和真实,我知道,他是真心的。这一刻,我想,序言,我其实是爱了。

我抚摸着那枚戒指,有一种想马上退下来的冲动。那是我和哲北准备结婚的戒指。

去买戒指那天我穿得很漂亮,白底红花的旗袍,精致的羊皮鞋。戒指很快就挑中了,简洁的双环缀着传说中的优质切工翠钻。哲北很认真地帮我套上去,刚好合适,我美滋滋地舍不得取下来。走出商场,他的电话响了。是最普通的小夜曲,32和弦铃声。但这个电话致使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听到这种铃声就会寒噤,生理反应。

木槿的电话。她在深圳灿烂的阳光底下哭泣,那个男人在外面还有别的女人,那些女人的香水味在她们新婚时买的车子里肆意弥漫。哲北说,水印,我放心不下木槿,实在放心不下。我们再等等,好不好?再等等。哲北把我拥在怀里,他声音和身子都微微颤抖,他被这个突如其来的电话击中了,他的爱被木槿的哭泣控制了。我知道,他也不想。他曾经那么努力爱我,想给我幸福。

离开哲北的时候我那么冷静。就像是一只鸭子,经历了许久的慢火细煨,突然被人拎出来,泼了一瓢冷水一样。凉透了。心也就死了。

Part 4

我在这个城市的苔藓味里过了26岁的生日。然后遇到序言,现在,我答应他的求婚了。我得退下那枚我答应了自己要戴一辈子的戒指。我以为我会很坦然,可是当它躺在我的手心的时候,我的泪水就突然涌了出来。

那时我正在浴室里,穿着序言宽大的衬衣。序言从背后轻轻抱住我,我的泪水就落到他手背上,许久,他说,水印,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穿棉加莱卡的衬衣吗?因为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97%的棉加3%的莱卡,体贴却绝不束缚,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成熟的爱情,也应该如此。

其实我知道,遇到序言时我就知道了。我也知道我真正需要的是序言,是棉加莱卡的爱情和生活。我难过我伤心,因为我不甘心,为什么哲北非要用牺牲我们的爱情和婚姻的方式去爱木槿?

但听到序言一字一句说出来的时候,我才忽然间理解了哲北。木槿,是他用一生一次的青春爱过的女人,因为一直未曾放下,所以他一直穿纯棉的衬衣。

爱情哲理名言篇9

去年秋天,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成为国人的畅销书。我只因出版商的一句广告语――“温总理读了百遍的案头书”――触动了神经,买来阅读。今年春节,又是因为出版商的一句广告词――“《沉思录》作者马可・奥勒留之先师巨著”――吸引了我的眼球,这位“先师”就是古罗马奴隶出身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这部“巨著”就是《沉思录Ⅱ》。两部书稿,皆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沉思录》的译者是北大哲学系何怀宏教授,《沉思录Ⅱ》的译者是陈思宇先生。

读过这两部“巨著”后我才感到,倘若能够先读罗马皇帝先师爱比克泰德的箴言即《沉思录Ⅱ》,再读皇帝奥勒留自己的人生感悟即《沉思录》,则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奴隶”和“皇帝”能够“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仰望星空”是何等的开阔、开朗、开心!正如译者云:奴隶出身哲学家的“沉思”――是引领人们走向宁静、满足与幸福的传世经典。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沉思”――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奴隶”与“皇帝”的和谐真是让人羡慕,英国著名学者罗素为我们找出答案:“最令人注目的是,爱比克泰勒和马可・奥勒留两个人在许多哲学问题上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提示着,尽管社会环境影响到一个时代的哲学,但是个人的环境之影响于一个人的哲学却往往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哲学家通常都是具有一定心灵广度的人,他们大都能够把自己私人生活中的种种偶然事件置之度外;但即使是他们,也不能超出他们自己时代更大的善与恶的范围。在坏的时代里,他们就创造出种种安慰;在好的时代里,他们的兴趣就更纯粹地集中在理性方面。”

《沉思录Ⅱ》的译者陈思宇先生告诉我们,“爱比克泰德本身没有著作,他的学生阿利安记录了他的许多谈话,并整理为《爱比克泰德谈话录》,以及从中辑选的《手册》”。我们现在阅读的《沉思录Ⅱ》,就是从上述著作中精编出来的,“可以作为智慧箴言来品读”,“读之如与大师的心灵对话,感动、感叹之余,可收获一份舒心与安宁,并借此找到正确的生活道路,拥有宁静、满足与幸福的人生”。这让我联想起中国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较之于这两位“洋大师”还要早出世500多年,留给后人的一部《论语》,其“核心价值观”影响至今,古今中外的“大师”似乎有许多相通之处。一位以《论语》为业的学者,把孔子的思想比喻为“粮食”,还有教授称之为“心灵的鸡汤”,足以显示其重要。时下鼓励读《沉思录》,也大有饱餐“心灵的‘洋’鸡汤”之意味。

何怀宏教授在《沉思录》的译者前言中说,“斯多葛派哲学的力量可以从它贡献的两个著名代表看出:一个是奴隶出身的爱比克泰德,另一个就是《沉思录》的作者,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他们的社会地位十分悬殊,精神和生活方式却相当一致。但是,另一方面,马可・奥勒留作为柏拉图所梦想的‘哲学家王’,他的政绩、他所治理的国家状况和理想状态相去甚远。所以,我们一方面看到斯多葛派哲学精神的巨大力量,看到它如何泯灭社会环境的差别而造成同一种纯净有德的个人生活;另一方面又看到这种精神的极端无力,它对外界的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几近于零,因为它本质中确实含有某种清静无为的因素。”

何怀宏教授还极为中肯深刻地告诉读者:“斯多葛派的道德原则并不是很明确的。把本性解释为理性,把理性又解释为德性;道德在于按照本性生活,而按照本性的东西就是道德。这里面虽有某种强调理性、普遍和共相的优点,但也有形式化的循环论证的弱点。在斯多葛派哲学中有令人感动的对道德的高扬,但也有令人泄气的对斗争的放弃。它也许永远不失为一条退路,但对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人,尤其是生命力洋溢的年轻人来说,走这样一条路还是一件太早的事情。它还不像基督教,它没有过多的对于彼岸的许诺,而是强调在此岸的德性中自足,但在情感和意绪方面也为基督教的盛行做了某种铺垫和准备。我们大概可以说,斯多葛派哲学能够为一个处于混乱世界,面对道德低潮而又感到个人无能为力的人、为一个在个人生活方面遭受挫折和失望(这是永远也免不了的),但又不至于向上帝援手的人,提供最好的安慰,不过也要小心这种安慰变为麻醉。”想到这里,如果我们真的花时间去“读百遍”,岂不是误人子弟吗!

斯多葛派哲学的真谛

公元前后希腊化文明和古罗马兴发的历史时期,在寻求生命和世界起源的探索中,对“一个人如何可以得到幸福”的问题,当时的三大学派的哲学家给出了不同的解答。“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第欧根尼认为,“一个人必须了解自己,同时按照自己的本性来生活”;他自己穿着破烂衣服,住在一个桶里。伊壁鸠鲁学派,主张在精神快乐中寻求幸福;他们剥夺了生命中的希望和奋斗,是一种“自私的哲学”。斯多葛学派的导师芝诺,则主张“一个人必须按照理性和自然而生活”,“一切自然都是合理的美好的”,所以人们不必为看似不幸的事情而忧伤。

斯多葛学派的灵魂是“一神论者”,提倡的是“人类平等”。为此,斯多葛派首先破除了希腊人在“人种”和“语言”上的优越感,主张“一切人都共享一个共同的理性和服从同一个理念;因此,真正的斯多葛派哲人并非某一个国家的公民而是全世界的公民,提出了“世界主义”。

斯多葛学派强调义务,承认履行日常职责的必要性。一个人,特别是那些“高官显位”者,履行义务更为重要;要有“迫使自己忍受极大痛苦、直至结束自己生命”的精神。斯多葛派的义务感来自他们的坚定信念,即“宇宙是有理性的,可完全控制的,从而宇宙的每一部分都努力趋向一个共同的善”。“行者无疆,止于至善”。斯多葛派告诫人们,“承认宇宙的神圣理性,接受神指定给个人的任务,并且有理性地尽力实现这一任务,这是至高无上的信念”。

斯多葛学派的鼻祖公认为是芝诺(公元前340-265)。因为芝诺经常在雅典集市的画廊柱下讲学,又被称谓“画廊派”或“斯多葛”派。根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相关条目的介绍,芝诺对柏拉图思想颇为精通,他将哲学细分为逻辑学、物理学和伦理学三部分。斯多葛哲学的基本构架可概括为:一是“逻辑学本身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二是“人类的幸福是顺应自然而产生的结果”;三是“物理学在于提供决定正当行为的方法”;四是“感觉是确实知识的基础”;五是“智慧的人,是人类的全德的范型”;六是“一切存在物的基本实体是神火,时时更新”;七是“相信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八是“世界主义”;九是“人的职责或义务仅仅是选择那些与自然相一致的行动”。这些简明扼要的哲学见解,今天读来仍感亲切无比,当然要感谢翻译家的辛劳和奉献。斯多葛学派的学说,较之于国人自豪的“国学”更易读懂。也许有人又要说,我们孔子的《论语》,“言而世为天下则,行而世为天下法”,“半部论语定天下”矣。老子的《道德经》,“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无为之益”,是世界和谐的先知者。国学的博大精深,足以成为具有普世价值的世界之“先进文化”。当然,否认这一点,“中国不高兴”,那是要背上“数典忘祖”的恶名的。

宁静致远:“奴隶”悟出的处世箴言

“尽最大努力控制你的欲望。”“要获得幸福和自由,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些事情我们能控制,另一些则不能。只有正视这个基本原则,并学会区分什么你能控制,什么你不能控制,才能拥有内在的宁静与外在的效率。”“不要惧怕死亡或痛苦,对死亡或痛苦的惧怕才是可怕的。”“遭遇死亡和灾难能使人精神成熟。”

“不要试图建立你自己的规则。在所有事情上,无论是大事和公事,还是小事和私事,都要按自然法则行事。你的最高理想应是:使你的意愿与自然和谐一致。”“幸福只能在内心找到。自由是生命中惟一追求的目标。”“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那些名人、公众人物、政治领袖、有钱人,或那些极有聪明才智和艺术天赋的人肯定是幸福的。持久的满足胜过及时享乐。”

“为善就有快乐,就有内心的安宁,就能远离烦忧。当你积极着手逐步完善自我时,你将远离那种掩饰自己或寻找借口的懒散的行事方式。你不会让低级的羞愧萦绕心间,而是创造性地利用当下一切机会,勇往直前。”“品德比名声更要紧。”“有道德的人生才是兴旺发达的人生。”“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回应灵魂的呼声。”

“不幸与痛苦是可以避免的。”“不选择焦虑,就没有焦虑的容身之所。”“要放弃对财富的渴望、对贫穷的憎恨,否则你将为成不了富翁而失望,并陷入贫困;放弃对健康的渴望和憎恨吧,否则你将会遭遇不幸;放弃对官职、荣誉、国家、朋友和孩子――一句话,你无法掌控的事物――的渴望和憎恨吧。”

“自由的真谛”――“快乐地死去是确保自由的稳当路径。”“要想得到自由,只有消灭自己的欲望才能实现。”“如果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去生活,不被强迫、阻碍,不遭受暴力,能够自由选择,成功实现愿望,避免可以避免的事,他就是自由人。”“尊敬暴君如同尊敬你的小瓦罐。”

“农夫关心的是土地,医生和教练关心的是身体,而智者关心的则是自己的精神。”“就理性而言,一个人并不比诸神低劣,也不比他们为少。因为理性是否伟大并不以长度或高度为标准,而是以心灵的决断力为准。”“知足方能与自然和谐一致。”“获得宁静的路只有一条:不要去渴望得到自己意志可控范围外的事物……。”

仰望星空:一个罗马皇帝的内心独白

“我为我有好的祖辈、好的父母、好的姐妹、好的教师、好的同伴、好的亲朋和几乎好的一切而感谢神明。我更为此感谢神明:我没有卷入对他们任何一个人的冒犯。”“一方面能够满足强健地承受,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清醒的品质,正是一个拥有一颗完善的、不可战胜的灵魂的人的标志。”

“尊重那宇宙中最好的东西,这就是利用和指引所有事物的东西。同样,也要尊重你自身中最好的东西,它具有跟上面所说的同样的性质。”“低等的东西是为高等东西存在的,而有生命的存在都是优越于无生命的存在的,而有生命的存在里最优越的又是那有理性的存在。”“寻求不可能的东西是一种发疯。”

“灵魂保持在一种状态和活动之中。”“当你的身体还没有衰退时,你的灵魂就先在生活中衰退,这是一个羞愧。”“死亡是对感官印象的中止、是欲望系列的中断,是思想的散漫运动的停息,是对肉体服务的结束。”“没有任何人能阻止你按照你自己的理智本性生活;没有任何反宇宙本性的事情对你发生。”

“不要老想着你没有的和已经有的东西,而要想着你认为最好的东西。道德品德的完善在于,把每一天都作为最后一天度过,既不对刺激做出猛烈的反应,也不麻木不仁或者表现虚伪。”“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善的源泉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热切地追求你认为最好的东西。”

“哲学家说,如果你能敏锐地观察,就能够明智地调查和判断。”“幸福在于做人的本性所要求的事情。”“那不知世界是什么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在那里。”“使你的生活井然有序是你的义务。”“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那么教导他们,容忍他们。”“毫不炫耀地接受财富和繁荣,同时又随时准备放弃。”

“如果你被突然提升到大地之上,你应当俯视人类,观察他们的差别有多大,同时也瞥一眼居于四周空气和以太中的存在有多少;经常像你被提升那样思考,你就将看到同样的事物、形式的相同和持续的短暂。难道这些事物值得骄傲吗?”

“奴隶”和“皇帝”内心的完美统一

《沉思录Ⅱ》的作者爱比克泰德(约55-135年),少年时代被卖到罗马为奴,由于设法去听斯多葛学派传人鲁富斯的讲课,天资聪颖,笃信新说,被罗马皇帝尼禄释放,成为自由民。师从斯多葛派哲学家鲁富斯多年,又成为重要传人之一,在罗马教学,并建立了自己的斯多葛派学园。后来由于同情“反对暴政”的人士,激怒了罗马皇帝图密善,遂被驱逐出罗马流放到尼克波利斯,靠讲学度过余生。爱比克泰德“述而不作”,其学说由学生阿利安在《谈话录》和《手册》这两部著作中传述。我们现在读的《沉思录Ⅱ》,则是经过精简而编辑成格言式的作品。爱比克泰德的学说,遵从早期的斯多葛学派,甚至更早的苏格拉底和“犬儒学派”哲学家第欧根尼,视他们为历史上贤者的典范。爱氏学说坚信“天赋意志”,“上帝如同一位善良的国王及父亲,赋予每人以意志,意志不受外界任何事物的强迫或阻扰。”“我们必须记住两句格言:撇开意志,就无所谓好与坏;人们不能预见事件或指挥事件,而只能明智地承受这些事件。”他认为哲学是“如何能自如地处理愿望和厌恶的问题”的学问。“哲学家的目的是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不断深入领会上帝的意志,并使自然的意志成为他自己的意志”。从本质上来说,爱比克泰德更关心的是“伦理学”。这也正是两千多年来各国政治家在执政期间“仰望星空”时把他视为道德典范的因由罢!

《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121-180年),出身名门望族,祖父两度出任罗马执行官,虽然幼年丧父,但在祖父和母亲的抚养下,受过最好的教育,在文学、哲学、法律、修辞等方面都显露出才华。当时的罗马帝位不受“血统论”的束缚,奥勒留少年得志,凭借他的聪颖、博学和温顺的性格,博得执政皇帝哈德良的青睐,后又取皇帝的继承人康茂德之女为妻,“因此,从幼年起即已经注定将来要出人头地”。138年康茂德去世,哈德良皇帝又立奥勒留的姑父安东尼为继承人,并让安东尼收养两个义子:一个是康茂德的儿子韦鲁斯;另一个就是奥勒留,是年只有17岁。

马可・奥勒留曾三度出任执政官。147年时,任最高统帅和保民官,成为皇帝安东尼的亲密顾问之一,参与重大国是决策。161年,安东尼去世后,是年奥勒留40岁,“风平浪静地成为拥有全权的皇帝”。值得一提的是,奥勒留坚持同义弟韦鲁斯同时执政,“成为罗马帝国史上第一次有两位具有同等地位和权力的皇帝共执朝政”。虽然韦鲁斯“实际上不起重要作用”,并于169年因中风猝然死去,但毕竟写下了“同朝执政”的和谐篇章。较之于中国历代皇朝“兄弟阋于墙”,甚至“父子相戮”,总应是值得借鉴的体制。

何怀宏教授在“译者前言”中哀婉地介绍说,“马可・奥勒留在位近20年,这是一个战乱不断、灾难频繁的时期,洪水、地震、瘟疫,加上与东方安息人的战争,来自北方的马尔克马奈人在多瑙河流域的进逼,以及内部的叛乱,使罗马人口锐减,贫困加深,经济日益衰落,即使马可・奥勒留以其坚定精神和智慧,夙兴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挡罗马帝国的颓势。……”一部罗马史记载着奥勒留的勤奋,他“颁布大量的法令,作出许多关于司法的决定,从民法中删去不合理的条款。他虽然不是一个伟大的立法者,但他是一个体恤下情的法律实践者”。公元180年3月17日,马可・奥勒留病逝于维也纳。

爱情哲理名言篇10

摘 要:“钗黛合一”是《红楼梦》太虚幻境中的意象,因内蕴丰富而引得众说纷纭。文章以小说文本为基础,结合曹雪芹的性格和命运,分析了“钗黛合一”的象征意义。认为:钗黛分别代表了中国古典女性美的两种典型,“钗黛合一”反映了作者对女性的审美理想;钗黛分别体现了两种处世态度:现实主义的入世哲学和理想主义的出世哲学,“钗黛合一”象征了作者希望兼具二者之美处世的人生理想。

“钗黛合一”是俞平伯先生于1922年出版的《红楼梦辨》中首次提出的观点:“书中钗黛每每并提,若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极其妙,莫能上下,必如此方极情场之妙,必如此方尽文章之妙。”其文本依据是:一,太虚幻境中薄命司正册将钗黛合写为一图、合吟为一诗,而其他女子则一人一图一诗;二,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将一女子许配于宝玉。这女子“乳名兼美字可卿”,“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俞平伯先生的“钗黛合一”说侧重的是“钗黛每每并提”,在艺术上起到了对比映衬、相反相成的作用,但未能顾及“兼美”一词的含义。后人对俞先生的观点有批评,有认可,有进一步的阐发。由于《红楼梦》是从书名、人名到物名都包含象征意义的一部奇书,本文尝试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结合曹雪芹的性格和命运,解读蕴含在“钗黛合一”即“兼美”意象之中的、作者欲言未言的象征意义。

“钗黛合一”是作者通过贾宝玉表现出的对女性的审美理想。

从外表上看,薛宝钗和林黛玉代表了中国古典女性美的两种典型,即“环肥”、“燕瘦”。小说第二十七回的回目“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就明确地以杨妃、飞燕指代宝钗和黛玉。从性情气质上看,秦可卿行事的温柔和平,临终托梦的深谋远虑,甚至于她的香气袭人、铺陈华丽的卧室,则代表了成熟女性的绰约风韵。

梦游太虚幻境时的贾宝玉大概十二三岁,属于刚入青春期的少男。“从心理学分析,少男少女进入青春期之初,对异性的情感还很不稳定,爱慕中感性几乎压倒一切,理性成分很少,而且往往希望自己将来的妻子或丈夫兼有几个人的优点。”①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愿望的实现。贾宝玉梦见“乳名兼美字可卿者”,正是他青春少男愿望的反映。潜意识中,他既眷恋宝钗“鲜艳妩媚”的姿容,又喜爱黛玉“风流袅娜”的气质,同时还倾慕秦可卿成熟的风韵。这种“兼美”的爱慕还不是成熟的爱情,和后来宝黛二人志同道合的“知己之爱”不在同一个精神层面上。曹雪芹将爱情写成由爱慕外表的美丽到注重心灵的契合,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不同于以往小说戏剧中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爱情俗套,因而更自然真切、更动人心魄。

只是宝玉梦中的“兼美”毕竟是“太虚幻境”中的女子,这喻示了在现实世界中,“她”终究是虚幻的妄想,是不可能存在的,恰似红尘中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兼美”只能是存在于曹雪芹笔下、贾宝玉梦中的理想女性形象。

“钗黛合一”是作者理想化的人生哲学。

十八世纪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对哲学下过一个绝妙的定义:“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这里所说的家园,并不是指某国某地那样具体的家乡,而是指精神的家园,哲学意义上的家园,内心的家园。”②既然哲学可以这样理解,那么人生哲学就是人生在世的处世态度,决定这种处世态度的是非利弊价值观就是可以令一个人心灵安适的精神家园。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思想性格,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命运。

(一)薛宝钗所体现出的人生哲学可以称为现实主义的入世哲学。

1.入世哲学首先表现在她随分从时的正统思想。

封建社会末期的正统思想要求男子要“读书明理,辅国治民”,女子要“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作者在小说第五、八回介绍宝钗的时候,用了两个同义词:“随分从时”、“安分随时”,点明宝钗的性格底色,以后对这一底色又反复皴染。例如小说中多次提到她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以立身扬名,引得宝玉十分反感。她教导黛玉不要读杂书:“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第四十二回)她批评湘云、香菱谈诗:“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第四十九回)她评价黛玉做《五美吟》:“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第六十四回)从中可见宝钗思想中谨守封建道德教条、不重文学艺术只重实用功利的特点。

封建正统思想还非常讲究上下尊卑的秩序。这表现在宝钗常常为人诟病的评价金钏之死的言谈中:“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第三十二回)还表现在她安慰无辜遭打的平儿的话:“他(凤姐)可不拿你出气,难道倒拿别人出气不成?”(第四十四回)这些话语透露出宝钗意识中强烈的等级秩序感。

今天看来,这种随分从时的正统思想散发着久埋地下的腐败气息,但在当时的社会,这才是符合世情的主流思想,因此她深得主流社会代表人物贾母、王夫人、元春的青睐。

2.入世哲学还表现在她具有通达世事人情的生存智慧。

小说第五回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见了极厌,宝钗却做得极好。

宝钗的“世事洞明”。出身于皇商之家的宝钗因为“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具有精明的经济头脑。宝钗懂得“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她不仅极口赞扬探春的承包制,而且拾遗补缺,从人性自私逐利的角度提出利益均沾的补充措施,使得众人感服。众千金小姐不解当票为何物而宝钗明白,因为她们家就开着当铺。在荣国府当了半辈子家的王夫人不懂得参行牟利的手脚而宝钗知道,因为她们家铺子常和参行交易。家庭环境的历练使得她的经济头脑与王熙凤堪有一比,只是宝钗言说之间有学问提着,不似凤姐那般“流入世俗去了”。 

宝钗的“人情练达”。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的大家族中,她抱着“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为客之道,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合宜得体的关系,连著名的是非女人赵姨娘都夸她“又展样,又大方”。同时,她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例如贾母给宝钗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她曾当面奉承贾母:“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去。”结果是贾母夸奖她:“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第三十五回)再如王夫人为金钏之死内疚的时候,她赶去以主仆之理安慰姨娘,并送上两套衣裳为死者装裹。王夫人感叹家道中落,配药时二两好人参都没有,宝钗笑道:“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第七十七回)相比于凤姐在老太太面前露骨的拍马逢迎,宝钗这种自持身份的淡然话语显得自然天成,应该特别迎合王夫人的心情。

宝钗因为明世事通人情而知进退。作为寄居贾家的亲戚,平日她从不涉及贾家的纷争。但管家的凤姐病倒,王夫人亲口嘱托了她三五回,她才参与了理家工作,并展示了自己在平衡人际关系方面的卓越才能。她住在大观园时与众姐妹亲如一家,但听到抄检的消息,立刻以体面的理由搬出园子。王蒙评价:薛宝钗的表现堪称是文化理想的化身:进退有据,刚柔得度,行止得体,藏用俱时。这实是一种政治家的素质。③

(二)林黛玉所体现出的人生哲学可以称为理想主义的出世哲学。

1.出世哲学首先表现在她超凡脱俗的非正统思想。

前世为“绛珠小草”、“绛珠仙子”的神话背景暗示了今生的林黛玉具有不同凡俗的品性。

黛玉是诗的精灵。在芸芸众生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教条时,黛玉以其出众的“咏絮才”卓然于世。元妃省亲之夜,黛玉的题咏已让元春另眼相看,替宝玉捉刀的那首《杏帘在望》更受到元春的特别赞誉。以后历次的诗社活动,咏白海棠、咏菊、咏雪、咏柳絮,黛玉都表现得才思敏捷、自信快乐。诗社之外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花谢花飞的暮春,还是雨滴竹梢的秋日黄昏;无论是自家身世的飘零,还是世上红颜的薄命,都引动她缠绵的思绪,不尽的诗情。宝钗也善诗,但她视诗词为小道,她写诗用的是学问和技巧;而黛玉将诗作为情感的寄托,诗里浸着她的心血和泪水。

黛玉是情的化身。在婚姻听命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背景下,在外祖母评说戏中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的道德训教中,黛玉执着于心中的那份情。她和宝玉情趣相投,同样厌恶为功名利禄而蝇营狗苟,同样感受着生命的孤独和欢悦,同样追求着个体的幸福,两人产生了真挚的恋情。为了这份情,她猜疑、嫉妒、惧怕、忧伤,流尽了所有的泪水。

2.出世哲学还表现在她孤标傲世的理想节操。

林黛玉住在“窗前亦有千竿竹”的潇湘馆,她做的《问菊》诗透露出“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的清高,她掣到的花签是“风露清愁”的芙蓉,她理想的归宿是“质本洁来还洁去”,这一切象征了黛玉“出世”的品格与节操。

黛玉是天然率真的。她心情愉快的时候会顺手抓两把钱给怡红院送茶叶来的小丫头,她感到周瑞家的送宫花有意歧视自己时会冷笑着发泄不满。她嫉妒金玉之论,疑心宝钗“心里藏奸”,常常讽刺挖苦,当她一旦感受到了宝钗的宽厚情意,她就真诚检讨。她外表孤高自许,内心不乏热忱,她耐心教香菱做诗,与丫鬟紫鹃情如姐妹。

黛玉懂世故但不世故。初入荣府,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连每饭后必过片时方吃茶的习惯都改了过来。奔父丧归来,也懂得“将些纸笔等物分送宝钗、迎春、宝玉等人”。她看出凤姐的行事风格,知道“便是有事缠住了,他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胡哨,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儿才是”(第三十五回)。每常闲了,她也会算计家里的开支,明白“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俭省,必致后手不接”(第六十二回)。对于人情世故,她虽不如宝钗通达,但也不是不懂,只是她从不弄世故。小说中从未见她像凤姐、宝钗那样刻意逢迎贾母、王夫人等实权人物,对赵姨娘等恶俗的女人,她也只是礼让,从未见她像宝钗似的主动交接。

(三)“钗黛合一”体现的是“兼美”的人生理想。

1.“任是无情也动人”是作者对现实主义者的客观评价。

薛宝钗所体现出的入世哲学是世故的、随俗的,符合现实社会实用功利的原则,往往畅行无阻,甚至获得成功。其上品具有政治家的素质:洞明世事、练达人情、韬略在胸、因时而化,如历史上的范蠡、张良、萧何等;其中下品具有极强的世俗生存能力:世故圆滑、庸俗奸诈、随波逐流、如鱼得水,即为市井小民或小人。小说中宝钗身上隐约展现其上品风格;凤姐在表现理家才能时是上品,在弄权贪财时是下品。

前八十回中的宝钗还只是居住在大观园中未出阁的小姐,远离大的是非漩涡,她的入世哲学虽然因为“重理不重情”稍显冷酷,但她有所为有所不为还是令人叹服甚而仰视的。然而宝玉有个著名的论断: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宝珠;出了嫁,就变成没有光彩宝色的死珠了;再老了,竟是鱼眼睛了。揭示的是清净洁白的女儿身陷世俗的烟火逐渐蜕变的过程。不知佚稿中走出大观园升格为宝二奶奶的宝钗面对家族颓势会有何种作为,她会在官府上下打点吗?会开当铺牟高利吗?宝钗可是深知“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的现实并认同它的存在的。在理想主义者看来,这种人生哲学未免“无情”甚而“无义”,但谁都不能否认它在世俗社会顽强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评价它“任是无情也动人”。

2.“莫怨东风当自嗟”是作者对理想主义者的无奈喟叹。

林黛玉所体现出的出世哲学是率真的、脱俗的,代表着人们纯真唯美的理想、情与爱的追求,但在滚滚红尘中却常常碰壁甚至寸步难行。正如学者吴宓所说:“黛玉一诗人,与宝玉性情根本契合,应为匹配,而黛玉卒不得为宝玉妇。作者不特为黛玉伤,亦借黛玉以写人在社会中成败之实况也。”④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屈原、陶潜、嵇康、阮籍、李白、苏轼……便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何尝不是如此呢?

许多研究者都认可贾宝玉身上有曹雪芹的影子,其实林黛玉身上也有曹雪芹的影子。曹雪芹的朋友张宜泉在《题芹溪居士》诗中这样描摹他的人格:“羹调未羡青莲宠,苑召难忘立本羞。借问古来谁得似,野心应被白云留。”⑤大量的研究认为:曹雪芹是一个性格傲岸、愤世嫉俗的文人,晚年过着“举家食粥”的困顿生活,倾十年心力创作《石头记》,终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一病无医,于“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甲戌本第一回眉批)。这种性格与命运与他书中的女主人公何其相似!林黛玉孤标傲世,懂世故而不世故;曹雪芹愤世嫉俗,深谙世情而不入世情。我们看他写四大家族官官相护,王熙凤玩转官场,刘姥姥到豪门打秋风,贾芸和小红创造条件抓住机遇巴高望上,若没有对世情的洞悉与把握怎写得这样入木三分!但他怎么生活得那么穷困潦倒呢?虽然家族的败落断绝了他“补天”济世的仕进之路,但凭着卓然的才华,他只要稍稍低一低高昂的头颅,可能就不会落入如此悲凉的境地,当然,也可能不会给后人留下一部伟大的《红楼梦》了。

聪明如曹雪芹,当然明白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他在黛玉掣的花签背面引了一句古诗“莫怨东风当自嗟”感叹黛玉的命运,他何尝不是在感叹自身的命运?

3.“钗黛合一”是作者希望兼具二者之美处世的理想。

钗黛对香菱的指导颇具象征意义:宝钗教香菱做人,黛玉教香菱做诗。最终,善做诗的黛玉成了精神上的胜利者,现实中的失败者;善做人的宝钗成了现实中的胜利者,精神上的失败者。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入世与出世,各饶其美、各具其陋:宝钗的入世哲学适应现实但难免世故庸俗,黛玉的出世哲学清高脱俗却难容于世。作者通过“钗黛合一”的意象,试图传达给读者一种“兼美”的人生理想:以黛玉般脱俗的性灵,如宝钗般处理世俗的事务。借用一句现代社会的格言为:以出世的精神,过入世的生活。

“钗黛合一”的象征意义无论是对女性的审美理想,还是“兼美”的人生哲学,都存在于缥缈的太虚幻境,都是一场绮丽的红楼之梦,好似陶潜的桃花源,令人神往,使人追求。人类恰恰是在对理想的神往与追求中,走向愈加灿烂的文明。

① 周思源:《周思源看红楼》,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1版,第20页。

② 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第4页。

③ 王蒙:《王蒙活说红楼梦》,作家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