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宣传培训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4-03-18 18:10:42

新闻宣传培训心得体会

新闻宣传培训心得体会篇1

荣幸地参加全省药品监管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培训会议,能亲耳聆听国家局颜江瑛副司长讲授新闻发言人如何应对媒体,正确引导舆论的课程,真是受益匪浅。省局**局长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谆谆告诫和陈小俊副局长精辟而又生动的会议总结,以及邀请的各位新闻信息工作的专家们启迪性的点拨,让我们对以往在工作中所感到的困惑和不解如醐醍灌顶,更为我们今后的工作鼓气加劲。对于我个人更是感触深刻:

一、通过此次学习使我更进一步认识到新闻宣传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在当今快速发展社会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化,中国成为越来越受世人关注的开放式国家,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和形势走向倍受世界关注。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化高科技的传播信息工具,使得世界没有了距离,信息的传递准确而又快速,媒体的关注无孔不入。社会各界媒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关注着我们的政府及部门,他们的镜头、画面、文字能直接反映我们的形象、声誉,影响着公众对我们的信任。作为关乎人们生命健康特殊商品的药品管理部门,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安全,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媒体的极大兴趣。让公众了解我们,宣传我们的职责,使公众理解我们的所作所为,减少误解,增强政府公信力,维护部门形象,作为药监的每一员都责无旁贷!

二、通过学习让我更进一步地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这次学习启迪了思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提高工作的理解力、执行力和创新力;通过学习也是对自己以往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经过各知名老师的指点,自身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深刻地意识到以往的视野是多么狭窄。以往的宣传往往从自我思维出发,站在自身的角度来说药监,没有充分地了解民意,没有从全社会的角度全方位地看待我们自身言行,不能深入地从公众的角度来理解我们的宣传意义,就难以充分地考虑公众需要怎么样的药监,我们的宣传也就很难进入公众的视野。(二)、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认真地干好工作,要宣传干什么?干好自己本职工作是职责所在,再满世界去宣传,岂不是自吹自擂?其实“好酒也怕巷子深”,给公众提供再好的服务首先要让公众愿意接受,最好的服务也要用最好的方式表达。(三)、在公众还不十分了解我们的职能,在我们的行为得不到群众的理解,甚至是误解时,不能以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去引导舆论的导向,也就不能及时向社会充分地展现我们的职能而取信于民众。甚至于事后的解说有越描越黑的趋势,疲于解说的宣传给民众似画蛇添足之感。(四)、自身的知识面狭窄,语言词汇量远远不能满足写作的需要。不能把我们精彩的打假除劣行动娓娓叙述,不能把美好的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不能把我们的法律政策更全面更具体更形象生动地刻画入民心,时常是词不达意心有余而力不足,干巴巴的文字不能引人入胜吸人眼球,以至于只有自己心里的感动而没有积极宣传的行动。

新闻宣传培训心得体会篇2

目前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是外树形象、内增动力的重要手段,已成为许多企业管理者的共识。钻井一公司一直把新闻宣传作为重要工作抓好落实,广大宣传工作者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努力做好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宣传工作。通过报刊、电视和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公司改革发展的可喜业绩,用发展的战略目标激励员工,用改革成果和经营业绩鼓舞员工,用基层生动实践和鲜活典型实例教育引导员工,激发干部员工投身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工作热情。但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笔者认为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个别企业管理者只重视生产经营工作,不重视新闻宣传,也不愿意去总结工作经验和亮点;个别管理者对新闻工作者的成绩不能及时给予认可,削减了通讯员的干劲;个别人员认为新闻宣传就是企业文化科的事情,有好的新闻线索,自己不动笔也不提供线索,使很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无法及时对外报道;个别人员因岗位需要,临时调换到宣传岗位,有的本身并不热爱,工作积极性也不高;新闻工作者的培训机制不够健全,部分人员素质偏低,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公司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

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部分管理者思想上重视不够,观念不能与时俱进,重生产轻党群的意识依然存在;受各种因素限制,培训机会少,新闻宣传工作者业务素质提升缓慢;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无法提高宣传工作者的积极性;选用宣传人员时,不能做到用其人、用其时、用其才,综合考虑不够。

如何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

观念转变,提高宣传工作的领导力。企业的改革发展紧靠企业本身是不行的,它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这就需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先导作用,长期做好对外宣传,唱响加快发展的主旋律,在社会上留下企业发展的“痕迹”,就能够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进步。同时,能够把员工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企业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把员工群众的干劲凝聚到加快发展的大局上来,形成企业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原则把关,提高宣传工作队伍的实力。要选对人,杜绝人情因素,真正用那些有能力、有意愿、有毅力的人,而不是用那些通过关系只想要岗位的人,适当的时候,可以广泛征求意见,调查是否符合岗位要求,要把那些真正酷爱新闻宣传写作、有一定文字功底并有意愿将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员工吸收到宣传队伍中,提高整体的素质。宣传人员一经确定,如不是提干,不要经常换岗,很多人刚熟悉业务,由于工作原因或本人吃不了辛苦,调换岗位,致使宣传干事一直处于入门阶段,对工作开展极为不利。

培训助力,提高宣传工作者的素质。一个单位的新闻宣传工作要想出成绩,仅靠一两个“专职”搞新闻宣传的人演“独角戏”是不行的,必须依靠整支新闻宣传队伍的力量。因此,要注重提高宣传队伍整体素质,要对通讯员进行持续的专业知识培训,除通过集体办班、以会代训、个别辅导等常规培训外,更应该选送到相关培训机构进行系统的脱产培训,提高业务知识。此外,发挥老通讯员的典型示范作用,结合他们的切身感受,讲解如何发现新闻、如何采访、如何写稿等,更有针对性。必要的时候,可以邀请媒体编辑记者进行指导,对稿件点评,缩短通讯员的入门过程。作为通讯员,更要坚持学习,打牢坚实的理论功底。要善于从文件、领导讲话、会议材料、活动反馈、电视网络等多渠道学习知识,掌握信息,积累经验,将学习的效果最终体现在个人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上。

重点突出,提高新闻宣传的整体效果。新闻宣传最终要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工作,使宣传这一“务虚”的工作变得更加务实,目的性更强。为此,新闻宣传要突出重点,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生活。公司主管宣传部门应定期研究策划一段时期的宣传重点,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和阶段主题工作,制定新闻宣传重点,适时组织集中组稿,督促按期完成。对于重要工作、重大事件、重点工程等,可采取与上级新闻媒体、骨干通讯员集中撰写等方式,深入挖掘重大题材的新闻价值,尤其是挖掘出隐藏在新闻背后的新闻价值,进行深度报道。

新闻宣传培训心得体会篇3

本刊讯(记者 李旭林)点读机、电子词典、视频学习机,这些现代化的学习用品对于城里的孩子而言,也许司空见惯,但是对于地处偏远的农村以及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而言,只能成为脑海中的观念与符号。令人欣喜的是,这部分贫困孩子的心愿即将变成现实。9月26日上午,“留守儿童教育救助项目(湖南)爱心助学捐赠仪式”在长沙举行,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向湖南省教育厅关工委捐赠了价值2600余万元的教育物资。

教育部关工委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田淑兰,湖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许云昭,省人民政府教育顾问张放平,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主任督学陈湘生出席捐赠仪式。

“我去过湖南很多地方,留守儿童多是湖南突出的一个现状,尤其是在湘西、怀化等偏远的农村和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和贫困生的生活现状让我时刻惦记在心。”捐赠仪式上,田淑兰说,“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是关乎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需要举全社会之力,特别是要吸引广大有实力、有公德心、有责任担当的爱心企业的广泛参与。田淑兰介绍,“留守儿童教育救助项目(湖南)爱心助学捐赠”公益活动启动后,接受捐赠的各县(市、区)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团体多方协调、共同参与关心的有效机制,要加强媒体宣传、加大学生和家长、家庭及感恩的教育,加快社会资源的引入,呼吁更多的爱心企业加入支持教育事业的行动中来。

许云昭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湖南获得此次大额教育救助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作为党和政府日益关注的民生问题,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现象作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不仅牵动着每一个社会爱心人士的心,也为社会慈善公益活动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联合爱心企业,为湖南广大留守儿童、贫困学生送来2600余万元的教育物资,是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的关爱,也必将化为爱心的种子播撒在湖湘大地上。

陈湘生表示,中国下一代基金会这次把捐赠活动放在湖南进行,体现了对湖南教育的深情厚谊。湖南接受捐赠后,会将捐赠对象主要定为留守儿童及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并重点对我省边远、贫困地区倾斜。此外,要做好本次捐赠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要让每一个受到捐赠的学生记得感恩。

捐赠仪式上,广州读努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的负责人表达了继续关注湖南教育、情系湖南留守儿童的慈善情怀,来自长沙师范附属小学的10名留守儿童代表现场受赠并表达了真挚感谢。

2015年,湖南盲率将降到2%以下

本刊讯(记者 陈文静)“到2015年,将盲率降到2%以下,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内,并逐步扫除剩余文盲,实现有学习能力的青壮年无文盲目标。”9月16日,省教育厅就扫盲工作下发通知,进一步扫除剩余文盲,降低文盲人口比例。

据悉,脱盲标准是农民识1500个汉字,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识2000个汉字;能够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够记简单的账目,能够书写简单的应用文。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2010年,湖南15周岁以上文盲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为2.67%,较第五次人口普查的4.66%,下降1.99个百分点。

湖南将在文盲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以中小学校、小学教学点或乡镇农校为基地,设立扫盲教学点,动员组织扫盲对象进“点”学习;在城市,要在进城务工人员集中地的中小学校或化教育培训机构,设立扫盲教学点,举办扫盲及脱盲后巩固提高教学班。

从“怕新媒体”向“用新媒体”转变

全省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开班

本刊讯(记者 李旭林)9月24日,全省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在长沙开班,此次培训班对今后一段时期加强教育宣传工作进行了深入动员和全面部署。

培训班上,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对近年来我省教育宣传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当前教育宣传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如何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整体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培训班邀请了省委外宣办主任、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孔和平,省委副秘书长、省委网宣办主任卿立新,省委网宣办副主任屈贵全等领导和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两百余名来自各市州教育局、高等学校、厅委直属单位分管新闻宣传的负责人及通讯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由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夏智伦主持。

新闻宣传培训心得体会篇4

(一)更新观念,拓宽渠道,不断壮大人大新闻宣传队伍。加强队伍建设,就是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人大新闻宣传队伍。要采取得力措施把那些热心人大新闻事业、勤于动笔、善于思考的年轻干部吸收进来,或者调入人大机关,专职从事文秘及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以机关干部为主体写好人大新闻的方针不变。人大机关干部多数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人大工作比较熟悉,只要能发动起来,他们应该是基层人大新闻宣传的主力。为此,我们要千方百计鼓励他们结合自身工作搞好人大新闻宣传报道。

(二)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不断提高通讯员的综合素质。我们要针对部分人大新闻宣传通讯员政治理论功底不厚、新闻基础知识不够、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通过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一是要认真组织他们学习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其理论素质,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认真抓好业务知识的学习。要通过举办新闻培训班、请新闻单位的记者授课和选派到报社学习以及到上级人大机关跟班学习等方式,打牢他们人大新闻宣传基础。人大新闻宣传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规律,作为一名人大新闻宣传通讯员,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素质、掌握必要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了解和明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特殊性和基本规律,从而使其采写的稿件能够中心突出、重点明确、思路清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三是要多方教育、引导人大新闻宣传通讯员乐于奉献,舍得吃苦,遵守职业道德,严于律己,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之中,积极研究和探索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新路子,立志为人大工作多写稿、写好稿。

(三)搭建平台,为人大新闻宣传通讯员提供用武之地。各级人大要多为人大新闻通讯员们练笔提供机会,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搭建好平台。人大常委会召开各种会议、进行专题调查、视察等活动,要让通讯员参与。领导同志要热心为他们提供写作素材。通讯员外出采访、调研,机关后勤在车辆安排要提供方便。在日常工作中,要尽量减少通讯员事务性工作,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写作。要办好人大会刊、工作简报等各种内部刊物和报纸专刊,为通讯员上稿提供机会。

(四)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我们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奖励机制,不断激发人大新闻宣传通讯员从事人大新闻宣传的热情。干部年终评比考核,要把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情况纳入其中。奖励要注重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原则。对特别优秀的通讯员,在政治上要予以关心,并及时、大胆地推荐提拔并予以重用;在物质奖励上,要敢于对那些特别优秀的通讯员予以重奖。同时,对那些写稿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的挂名通讯员,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撤换。

新闻宣传培训心得体会篇5

在组织的安排和关心下,我有幸参加了本次由xxx举办的县委宣传部部长新闻网络培训班。经过七天的集中学习,主要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培训感受

我觉得本次培训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理论水平高。这次培训专业性强、理论水平高,解读政策科学准确,分析形势精准到位,解决问题思路清晰,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新形势下新闻传播规律发展变化,深刻认识当前新闻舆论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新闻的具体操作流程,都具有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二是组织形式好。这次培训内容全面,参加面广。特别是慕课讲座,既有总体形势分析,又有专业知识培训,是一次全面系统的培训,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维,强化了新闻媒体意识,提高了开展新闻工作的业务水平,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应对引导能力。三是可操作性强。这次培训信息量大,针对性、实用性强,既是一场业务培训会,又是一场经验传授会。授课教授和专家讲解的内容都来自实践,是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既有情况分析,又有应对措施;既有前瞻思考,又有现实操作,特别是对于加强新闻,处置好舆情事件,引导好舆论传播,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二、学习体会

通过这次理论性和实战型兼具的培训学习,让我对新闻和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提高了新闻和网络舆情管理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战胜危机事件和搞好新闻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受益匪浅。下面浅谈一下对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大多是在原县广播电视台的基础上,将县内的内刊、“两微一端”等媒体人员融合在一起。这支采编力量,从业时间长短不一、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编制身份复杂异常,导致县级融媒体现有人才队伍活力不足、锐气不够、创新不强,严重制约县级融媒体中心作用的发挥。要从思想上、业务上入手,加快队伍转型升級。在思想上,使从业人员主动适应新形势,重置角色定位。媒体融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键还是人的融合,思想要先融到位。在业务上,除了开展请进来、送出去等专业技能培训,还要采取“轮岗”“结对子”等交叉互学的方式,帮助采编人员打破原单位原部门边界,打破原岗位原专业壁垒,做到一专多能、一岗多职,使从业人员个个成为拍摄制作短视频、推送有价值资讯的复合型人才。

新闻宣传培训心得体会篇6

一、一年工作情况1、在思想、学习方面有了较大提高。我认真深入的学习xx同志的"xxxx"重要思想,以及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我还从电视、报纸中了解当今的国际政治形势,社会动态及党中央的指导方针等。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用先进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我深知,平时的勤勉积累对于记者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做好工作打下了良好的业务基础

2、严于律己,遵章守纪。在单位,我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诚待人、以信处事。工作兢兢业业,谦虚谨慎,注意向同事们学习,取长补短。

3、业务能力明显增强。从踏上记者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深知“业精于勤荒于嘻”的道理。我把每次采访、写稿都当成是学习、锻炼的机会。为了写出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新闻,每次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甚至是没有思想准备的突发事件,我都会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立即采访、报道。与此同时,我自觉树立“精品意识”,撰写普通新闻题材时注意寻找新的“视角”,注意对传统的文章结构进行创新,努力拓宽视野,写了许多关注“民生”的稿件和一些实际存在,但又极易被人忽略的新闻,把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海门化”,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

工作中的“勤”使我能及时洞悉世事变化,而善于“思”则使我源源不断地获得了写作灵感。通过不懈努力,我的一些稿件分别被人民公安报、检察日报、江苏法制报、扬子晚报等报刊录用,在南通两家媒体上也刊登了一定数量的新闻。我还拿起相机,学会给自己的文章配图和记录日常社会生活场景。

与此同时,进步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工作上的不足,首先是学习不够,在完成日常采访报道工作后用于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不多,有时对于新事物、新情况的反应还不是很灵敏,直到错失了或是文章发表了,才发现没有把很好的新闻体裁做深、做精,留下了遗憾。其次是在第一时间报道突发案件的采访过程中过分相信警方调查人员判断以及所谓程序上“保证”,没有想方设法通过其他信息源对报道中涉及的新闻事实进行逐一核实,因而造成了两次并非主观意愿上的报道失误。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以后一定会在工作中给予注意和克服。

二、今后的工作打算

新时期的新闻报道对记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要比以前更加重视学习,不断汲取知识养分,自觉强化与时俱进的意识,接受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力争做一名学习型、专家型记者。我还要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多侧面地观察社会现象,提高创新思维和辨别能力,运用逆向思维和发散型思维,更好的把握新闻、选准角度,真正做到“高看一眼,深挖一层”。一、全力抓好“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在新闻界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中央和省市作出的安排部署。区新闻工作者协会把这一活动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全年,积极参与,努力工作。

二是配合区委宣传部等举办了新闻宣传知识培训班,广泛邀请大众日报社、省人民广播电台、日照日报社等资深记者前来授课,有力提升了全区广大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队伍的写作素质,为提高新闻宣传工作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准确把握宣传重点,紧贴中心加强造势

XX年,我们围绕落实全区总结表彰会议和区“两会”精神,努力聚焦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为全面构建和谐岚山,实现我区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精心组织系列主题宣传战役。以“回眸XX”为主题,分项目建设、城市建设、作风建设、和谐民生等篇目,组织开展了XX年发展成就回顾宣传;突出抓好了区两会和全区总结表彰暨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的宣传,在报刊、电视开设专栏、专题,刊发各镇办、各部门单位贯彻落实情况;紧密结合“革除思想障碍、推动进位争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设“解放思想、争当先锋”、“解放思想看行动”专栏,配发《建设三个阵地、争当三个先锋》、《敢为人先、在思想观念上达到新境界》、《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用硬措施打造优良发展软环境》、《真抓实干、开创发展新局面》、《让干事创业的活力迸发》、《弘扬创业文化、推进全民创业》等系列评论员文章7篇;5月7日至13日,按照全区“革除思想障碍、推动进位争先”解放思想活动的总体安排,组成“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江苏行”新闻采访团,先后赴江苏省沭阳、邳州、淮阴、昆山、江阴、张家港等6市区(县),对各地发展经验进行了全面深入地采访,撰写出《人口大县的崛起》、《邳州现象》、《张家港精神》等 “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江苏行系列报道6篇,产生良好反响;认真做好区委工作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议报道工作,撰写出《创业激情力量有多大》、《产业集聚水平有多高》、《环境引力有多强》、《瞄准标杆找差距、加快发展再提速》等向北看“胶东半岛纪行 ”四篇稿件,产生良好反响;全面做好“为抗震救灾献爱心、为发展稳定做贡献”主题宣传,及时宣传我区各级踊跃捐款奉献爱心、加快发展支援灾区的具体行动;及时做好孙培杰先进事迹宣传,在《新岚山》开设“我眼中的孙培杰”栏目,刊发全区党员干部学习孙培杰先进事迹的反响和体会,刊发系列文章30篇。

新闻宣传培训心得体会篇7

“共建”新闻学院,正是通过交流与互动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让教学人员和媒体工作者产生知识和功能的互补,共同从理论抽象和基础学术层面来深入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正确理论促进新闻传播事业跟上时展的步伐。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前期反复调研、论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下面选取了共建方案的部分主要内容,作如下推介。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立足于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加强高校新闻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水平,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传播创新”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和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为推进成都市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共建任务1.建立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机制。建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领导,市教育局、市广新局,各区(市)县委宣传部、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科宣局,成都传媒集团、市广播电视台,市记协及各主流新闻单位等共同参与,成都学院组织实施的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机制,推动成都学院与新闻宣传单位在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方面的共建,鼓励成都学院与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交流合作,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2.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引导师生始终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加强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师生秉持新闻职业操守,履行新闻工作社会责任,增强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3.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按照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培养、更加注重现代技术运用的原则,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三)共建内容1.办学设计。结合现代媒体业的发展,顶层设计新闻学院的教育教学,努力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推进成都市新闻传播人才的学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提高教育。切实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以满足支撑成都市作为首位城市,在领跑全川发展中对各级各类新闻传播人才的大量需求。2.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结合学校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完善培养计划,致力于把成都学院的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建设成省级、市级普通高等院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切实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积极引入媒体实战项目置换现有学校课程,推进实战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力求在部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方面有新突破。在教材选用和编写中强化教学与教改建设,体现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础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统性(职前职后一体化)、广泛性(学生涉猎的知识面)。学校加大投入,组织教师、行业专家合作编写出版培养成都市新闻传播人才的相关教材。3.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成都市委宣传部每年定期从新闻单位挑选10名优秀编辑记者到成都学院兼职或挂职任教,从成都学院选派10名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1~2年,或到国内外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习。派出单位在人员职级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每年推荐1~2名学界知名学者、业界知名专家、媒体精英、优秀从业人员到成都学院兼职授课或从教。引入“双导师”制,聘请业界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在选课、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就业等方面指导学生,推进教学与行业的接轨,让学生与行业“零距离”接触,加强学生一线体验和业界专业训练。4.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共建“成都市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开展新闻传播趋势研究,指导成都市新闻传播行业的实践。成立“成都市新闻传播培训中心”,开展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成都学院与市新闻单位合作,共建5~10个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建设校外实践平台,强化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从业技能。5.构建评估机制。健全成都市委宣传部组织,市级相关单位、专家阅评组、市级媒体等多方参与的评估机制,对新闻学院开展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办学效果。

(四)保障措施1.组织领导。成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相关市级单位、各区(市)县委宣传部、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科宣局、新闻媒体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与成都学院共同参与的院务委员会;制定共建新闻学院章程,明确各方权利和责任,在多方面加强深度合作。院务委员会要发挥共建优势,加强和完善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领导机制建设,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积极统筹协调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为成都学院新闻学院实施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的提质升位、新闻传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智力支撑。2.政策支持。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给予成都学院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所需的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支持成都学院与新闻宣传单位的合作,建立联合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新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鼓励高校与新闻宣传单位从业人员的互聘制度;支持参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新闻宣传单位与成都学院共同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平台。3.稳步推进。强化统筹,有序推进,根据各项工作特点,做好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标准、培养计划、专业建设、师资引进工作规划,科学安排工作步骤,把握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取得的主要经验

1.加强重视,凝聚共识,突出制度建设。组织机构是工作运行的平台,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有效保证。在新闻学院筹备前期,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高度重视新闻学院建设工作。成都市委宣传部成立了以副部长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闻学院筹备工作组;成都学院在学校党委书记统筹安排下,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牵头,学校宣传部、教务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认真贯彻国家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思想宣传工作会议要求的基础上,双方结合地方新闻事业发展实际和学校新闻后备人才培养需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互通有无,凝聚共识,有力有序推进新闻学院建设工作。在新闻学院筹备前期,双方在全面调研、研讨的基础上,详细规划了新闻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共建方案、领导小组、共建章程等。这些规章制度既考虑了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又考虑了各级党委宣传思想工作的会议精神;既考虑了地方党委宣传部门的要求,又考虑了地方新闻事业发展的实际;既考虑了学校当前的自身条件,又考虑了今后新闻人才培养的长远需求。

2.找准定位,“计划”驱动,打造特色品牌。成都学院在主管副校长的组织下,先后多次召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学单位负责人、各专业负责教师、学界和行业专家等召开了共建新闻学院研讨会。专家们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定位,并结合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优势,从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就校地共建新闻学院,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展开研讨,并形成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成都学院坚持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驱动,在办学设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等都有新突破,为培育、造就一批高素质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进一步推动成都市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效保证。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共建新闻学院,全面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既体现了国家的改革精神,符合国家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了成都特色、“成大”特色,将以共建新闻学院为契机,打造一批学界与业界的特色品牌。

3.汲取经验,追求卓越,推进改革创新。俗语说,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在2013年已率先实施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并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并已取得了明显进展,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值得积极正视和借鉴。成都学院教务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多次向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知名院校进行调研,搜集了大量参考资料,汲取了国内知名院校在新闻学院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有益经验和主要做法,并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融入到了成都学院新闻学院的各项制度中。成都学院在汲取这些好经验的基础上,力争顶层设计各项规章制度,逐步构建卓越新闻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新闻人才教育培养、地方新闻事业的改革创新。

新闻宣传培训心得体会篇8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以引导地方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职工安全技能为重点,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搞好“安全生产年”活动,促进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宣教行动,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全面推动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切实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落到实处,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通过加强教育培训,促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得到提高,安全监管监察人员执法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企业新进人员和重点行业(领域)农民工得到全面培训,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重点和活动内容

(一)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系列宣传教育。

1.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科学理念,特别要使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负责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安全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条件具备的地区、行业、部门、单位,要积极举办以安全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论坛、演讲会,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领域)、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深入研究探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发展的思路、途径、方法和措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举办第四届安全发展高层论坛。继续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安康杯”竞赛,与开展“青年安全示范岗”活动,与有关地方、部门联合举办系列宣传活动,推进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强化安全生产法治宣传教育。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五五”普法,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法》实施周年日等时段和节点,做好以《安全生产法》为主体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和宣传活动。坚持法律宣传与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相结合,在执法行动和治理行动中坚持宣传先行、教育推动,强化执法,严格监督,达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目的。煤矿等高危行业企业要结合典型事故案例,采用有效形式,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普及,提高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提升从业人员依法维护生命健康权益的能力。

3.今年6月份组织开展第八个“安全生产月”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和安全生产集中采访报道活动。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的有利契机,适时组织各种形式的咨询服务活动和安全生产集中采访报道活动,创新内容、创新方式方法,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促进企业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促使广大职工群众增强安全生产意识,自觉遵章守纪,形成全社会关心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集中采访报道活动要注意发挥主要新闻媒体和重要新闻网站的作用,通过记者采访和新闻报道,形成全社会坚持安全发展、关注安全生产的热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继续与、公安部、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和以江西、福建、浙江为主的安全生产万里行集中采访报道活动。

4.认真做好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宣传。通过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安全生产取得的成就。通过举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览、摄影展、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突出宣传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改革创新10年来安全生产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做好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建立10周年、矿山救护队建立60周年的宣传工作。

5.推出安全监管监察一线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大力倡导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积极推动在执法中服务和在服务中执法。总结、推广浙江省安全监管局“百名安监局长进千家企业、千名安监员破解万家企业难题”的安全服务做法,将安全监管监察寓于安全服务之中。内树典型,大力开展创优争先活动,为安全监管监察系统树立标杆,推动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大力宣传安全监管监察工作者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全社会树立良好形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今年将组织表彰一批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二)努力推进“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建设。

1.重点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总结山东、深圳等地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命名活动的做法,推广部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研究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办法。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继续大力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活动,总结典型,推广经验,让安全生产在企业蔚然成风。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要结合实际,借鉴国内外安全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设各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加强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和知识普及,编印安全文化理论与实践读本,在安全类报刊、政府网站开设安全文化专栏,推动安全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同步发展。

2.开展安全生产诚信企业创建活动,推动企业安全诚信建设。大力培育安全诚信、安全道德,开展安全诚信理论研究,通过宣传教育、规范引导和典型示范等方法途径,在全社会特别是在企业经营管理者中,倡导树立安全诚信意识和安全道德观念,自觉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总结推广河北、湖北、江苏无锡等地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双承诺”的做法,督促企业和企业负责人向社会和政府做出公开承诺,保障安全生产,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对安全诚信缺失、存在非法违法行为和发生重特大责任事故的企业,在媒体上公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继续公布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企业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3.推进安全文艺创作、文艺演出与群众性文艺活动,建设安全文化主题公园、主题街道等。各地要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制作生产更多更好的影视、剧作等安全文化产品,广泛开展职工安全文艺活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和全国总工会、中国文联联合组织开展“全国职工安全文艺汇演”;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安全伴我行”全国演讲比赛。支持拍摄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以煤矿安全为题材的三十集电视连续剧《矿哥矿嫂的幸福生活》。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在日常演出中要突出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并组织专场安全文艺晚会。

4.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和减少各类事故和人员伤害。总结推广北京、上海、青岛、济南等地经验,推进安全社区建设。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2009〕11号),大力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城市安全社区建设,深化企业主导型安全社区建设,积极探索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下的农村安全社区建设。2009年在全国建成50个符合《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的安全社区。2009年第四季度召开全国安全社区工作会议和亚洲安全社区大会。

(三)加强领导干部、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教育培训,改革企业相关招用工制度,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1.强化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和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的安全生产专题培训。对未经安全生产培训的市(地)政府分管领导干部全部培训一遍。实施大规模培训各级安全监管监察人员计划,举办市、县级安全监管局局长和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局长专题培训,提高安全监管监察人员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

2.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强化全员安全技能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安全培训,抓好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推行高危行业企业全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做到主要负责人全部持证上岗。结合安全生产许可证换发工作,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的监督检查。做好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到期复训和轮训工作。各地要大力加强全员安全技能培训,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技术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切实提高高危行业企业农民工安全培训覆盖面,督促企业通过岗前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提高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抓好企业新员工的安全培训,确保培训时间和培训质量。新招用职工未经安全培训不得上岗。推行高危行业企业全员持证上岗制度,逐步实现企业从业人员特别是“三项岗位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与中央电视合举办特种作业岗位安全技能大赛。

3.改革企业相关招用工制度,推广实行“变招工为招生”,加大委托学校定向培养工作力度。各类企业要积极推进招用工制度改革,变直接招工为招生,大力提高新招用职工的安全生产技能。各地区、各部门要制定措施办法,鼓励企业委托大中专院校定向培养,鼓励企业从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招用职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办技术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职工,从源头上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鼓励大中专院校定向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鼓励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到企业从事安全生产工作。

4.严格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加强师资力量、培训装备建设,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质量。整合优化培训资源,加强培训师资力量建设,进一步改善培训条件,提高培训装备水平。严格各类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教育培训机构建设。改革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充分利用视频讲座、网络培训和远程教育等方式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支持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设立联合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各地和各级培训机构通过组建讲师团方式,对缺乏自主培训能力的中小企业,送教育培训上门,解决企业培训难问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邀请专家、学者,特别是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专家,面向安全监管监察系统每月举办1次视频专题讲座。

(四)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1.规范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加强政府网站信息栏目的建设,及时权威信息和重要新闻。完善新闻制度,规范新闻程序。开好新闻会,及时公布重特大事故调查处理情况和重要安全生产信息。关注热点问题,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都要建立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音像资料库,利用资料,组织制作电视宣传教育片,汲取教训,推动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组织制作重特大典型事故案例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新闻发言人培训,提高新闻工作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

2.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的阵地作用,营造主流舆论强势。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通过加强与主流媒体、重要网站的联系沟通,采取集体采访、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网站做客等方式,加强正面宣传,营造主流舆论。加强舆论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对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行为、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曝光,营造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舆论监督网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新闻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的新闻报道。强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作用,做好主管报刊、网站安全生产宣传报道的协调、指导,组织开展好主管报刊审读工作,做好第五届全国安全生产新闻奖的评选。

3.制订并落实好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现场采访预案,完善突发生产安全事故新闻报道应急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各地要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灾难舆论引导预案》,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单位工作预案,坚持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及时有关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灾难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理工作的信息。

4.建立网上舆情监测和分析研判机制,准确把握网上舆论态势,加强网上正面引导。要建立网上舆情监测系统,建设安全生产网络评论员队伍,对网上重大舆情动向早发现、早引导,对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情况要争取第一时间在网上作出反应。

三、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统一部署,宣教行动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下,由各级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牵头,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各界齐抓共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宣传、教育、新闻、文化及行业主管部门密切配合”的组织领导机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各相关直属事业单位、主管媒体按业务分工负责相关宣教活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成立由主管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机构,落实责任,明确分工,认真组织。宣教行动要做到有方案、有项目、有行动,做到方案落实、项目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完成时限落实。

2.建立会议联系制度和信息沟通机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部署工作。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也要建立相应会议制度,及时分析形势,进行有效指导。各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每季度要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报送工作情况,加强信息沟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根据统一安排和工作进展情况,采取重点抽查、异地检查等方式,对宣教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交流经验,推动工作。

新闻宣传培训心得体会篇9

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度和期望值在不断提高。教育宣传工作能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进展与成绩,积极主动地与有关媒体沟通与合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是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而教育网络宣传则是教育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为教育宣传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它的宣传使教育信息宣传覆盖面大,且没有国界,使教育更好的宣传自己,走向世界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那么,网络宣传在教育宣传工作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一、网络宣传能快速地传递相关教育信息

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国家或地区新出台的教育法规和相关政策措施都可以通过网络及时的进行宣传,教育行政部门各项工作部署、要求和规定也都通过网络做到及时传达。而网络操作起来简单、直观,使更多的人在第一时间就能收到教育信息对外宣传各载体的电子版,而不必非要去看报纸,坐在家中就能查阅各种教育新闻,观看各种教育报道视频,简单轻松地通过网络了解教育,关注教育。例如网络办公系统,对各学校的相关工作部署都可以通过邮箱及时的传达,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又如我市教育信息在各刊物上每期出刊后,如不能及时通过报刊阅读到,直接就可到教育网的电子版浏览到,既简单又方便。

二、网络宣传涉及面之大、内容之广使教育信息得到广泛的宣传

网络不仅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它还涉及面大,内容广,作用之大使报纸、广播和电视不得不刮目相看。网络既汲取了前三大媒体的优势,又弥补了其中的不足。教育网络上设有文字新闻、图片新闻、还有视频新闻等多种形式,内容丰富,从而使更多的人愿意去看,使教育各种信息更广泛更直观得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样关注教育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有利于教育宣传工作。网络宣传同时也增强了教育对外宣传的作用,它的受众群体广,不论是国内人士,还是国外人士,只要进入网络这个媒体,都有可能成为教育网的浏览者,这样就能更好地向国内外宣传教育的发展及所取得的成绩,为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通过网络可以有效地实施教师培训

教育信息的宣传工作要建立一定的宣传网络模式,而这个网络模式则是由教育宣传工作的管理部门和教育通讯员构成,要保证教育宣传工作的质量,管理部门就要定期对这些教育通讯员进行培训。培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最简捷、最快、效果最好的培训形式还是通过网络对教师进行培训。网络覆盖面大,易保存,有的教师既在学校教课又是学校的通讯员,由于工作忙没有过多的时间听培训课,还有的教师即使接受了培训,也不能把培训的内容完全地消化,这时网络就发挥了它的优势,把培训的内容传到网络上,让受训的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翻看,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把它完全消化、理解并付诸于实践当中,从而使培训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教育网络上的互动为宣传工作创造了条件

新闻宣传培训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 校园媒体 全媒型 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媒体形态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新闻媒体呈现出“全媒体”发展的态势。2016年2月19日,提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当怎样适应业界对“全媒型”人才的需求,这是当前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1高校校园媒体与“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

所谓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从总体上看,全媒体不再是单落点、单形态、台的,而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是这个报道体系的共同组成部分。”所谓全媒型新闻人才,应该是具备适应整个大众传播发展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富有较强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新闻人才。这也就要求高校结合媒介对新闻人才的培养要求,探索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活动相互融合的新途径,拓宽新闻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这也使得新闻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高校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高校自办模拟媒体实验室、课堂案例教学、依托社会媒体资源的学生自主实践、利用校园环境开展实践教学等四种模式。前两种主要是高校实验教学和教师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的环境,存在方式单一的缺陷。第三种是高校最常用的模式――学生在寒暑假或毕业前集中时间到新闻媒体实习,学校期望学生能将所学用于实习,但实际情况是,实习生边缘化情况比较多,许多实习生在长达数月的实习中没有获得实质性采访锻炼机会,独立性的采访几乎没有,只是在一般性报道中跟随记者署名。第四种实践教学模式,应该是高校最可资利用的资源,但是往往因为与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对接不够,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

高校校园媒体是高校新闻传播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既包括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宣传橱窗、户外广告等,也包括新兴媒体,如网站、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校园媒体具有完备的新闻媒体形态特征,具有舆论导向、新闻传播、宣传教育、服务指引等诸多功能,为参与校园媒体运作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实践锻炼空间。校园媒体可以也应当在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实践育人培养层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将校园媒体建设成“全媒型”新闻人才的专业实践平台

2.1加强校园媒体整合,促进新闻理论与专业实践互动

新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专业理论的学习必须在实践中经过理解、消化、吸收和检验。校园媒体的操作平台是提高学生“全媒体”业务技能的重要途径,其日常工作需要大量的新闻采写、摄影摄像、图文编辑、播音剪辑及后期制作、网络维护等,为学生提供了一套采、、编、播、评的运作流程,有助于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从而提高新闻理论和专业实践能力。

以武汉工商学院为例。该校校园媒体由宣传部主管,建有校报、网站、广播台、电视台、微博、微信、电子阅报屏、电子屏、手机APP等全媒体平台,于2006年组建大学生新闻中心,下设大学生记者团(120人)、广播台(95人)、电视台(95人)、新媒体中心(50人)等四大学生团队。宣传部通过建立四大团队骨干QQ群、微信群,每周进行重要选题共同、策划、采编,逐步建立一个对不同媒体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的基础平台,通过不同媒体渠道进行分层次,完成“一次采集、动态整合、多渠道”的过程,实现媒体深度的整合发展。四大团队成员并不是只加入单一团队,不少人是“两栖”,甚至“多栖”,形成信息共享共通。每个团队都制订了具体的工作流程,对采访和写作有较严格的要求,而且有详细周密的工作规定和具体要求。学生记者得到足够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的训练,在采访胆量、基础写作、人际协调等方面得到了大量锻炼、积累经验,较快地提高了新闻采编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2.2实施“三导师”培养制,促进学生校媒实践与外媒实习互动

随着媒介形态的发展,高校校园媒体也在不断扩展,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俨然一个小型社会“准媒体”平台。与社会媒体相比,校园媒体准入门槛低,不仅可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还能节省实习成本,而且更加灵活方便,能够解决学生实习时间与课堂学习之间的冲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实践。而“三导师”的培养机制,更是让学生将校媒实践与外媒实习相结合,提前进入“准媒体人”角色。

武汉工商学院采取“三导师”培养制。一是,以该校宣传部“指导老师”为主,负责校园媒体日常工作指导和团队管理(每个团队有指导老师1人),对学生培养有计划、有任务、有指导、有考核、有记载。二是,邀请社会媒体“名记者导师”为辅,负责新闻方法技巧集训和实战训练指导,定期来校讲座和参加新闻策划。到了实习阶段,宣传部指导老师介绍了不少学生直接到“名记者导师”手下实习,不少优秀的学生记者被“名记者导师”推荐工作。三是,指定优秀学生记者“小导师”协助,“以老带新”形式手把手指导。新闻中心每个学生团队在招进新成员后都会进行至少为期2个月的培训,由1个优秀学生记者带2-3个新进记者进行校内外采访活动的实际操作,同龄人之间的“以老带新”和竞争,让学生记者进步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