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十篇

时间:2024-03-13 16:44:35

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

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篇1

各行政村(居)、企事业单位:

近年来,为加快我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程,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与环境质量,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余姚市“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切实把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构建美丽、富饶、和谐新__的重要工作来抓。今后三年,我镇将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投入,提升人居环境,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意见》和宁波市委办公厅、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以及余姚市委、市政府《关于余姚市“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精神,坚持全面治理和扩面提升并重,促进农村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紧紧围绕“生态立镇,旅游兴镇,茶业富镇”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产业,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建设一个美丽、富饶、和谐的新__。

二、基本概况

__镇位于四明山腹地,三江之源,素有“高山台地之最,诸水之源”之称,行政总面积63.4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成区域面积为2.5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户数4417户,总人口12902人。我镇自07年率先在集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来,连续两年在__村四丰,柿林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累计投入资金220万元。但因为资金不足及无技术力量支撑,最终导致无法运行或运行不畅。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党群书记和城建镇长为副组长、有关办公室为成员单位的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贸与村镇建设办,下设项目推进组和综合协调组。同时,按照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制定并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并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根据农村具体现状、特点、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等来合理编制规划,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元化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我镇已于20__年编制《余姚市__镇污水工程专项规划》(20__-2030年),科学合理的对全镇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出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对照上级要求,我镇对全镇14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筹安排,根据资金情况,分阶段、有步骤的开始实施。2014年计划治理5个村,2015年计划治理4个村,2016年计划治理5个村。

(三)抓好进度,保质保量。我镇在第三、四、五批世行贷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工作方案、实施细则、施工规范、验收办法等,努力实现污水处理项目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实施、制度化管理。加强质量监管,委托具有丰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监理经验的监理单位进行专业监理,强化第三方监管机制。充分发挥行政村的日常监管作用,各村要成立由责任性强、有一定工程管理经验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全过程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并实行质量监督小组隐蔽工程签字认可制度。严格把好工程验收关,按程序进行验收,确保工程建设项目保进度、高质量。

(四)强化考核,长效管理。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目标考核,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纳入行政村班子重点工作和专项考核中,切实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加以开展。不断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资金保障,镇财政安排充足的财政预算,按市镇6:4的比列进行配套补助。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各类监督管理制度,强化工作责任,布置到村,落实到人,建立责任追究的相关制度,镇、村两级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效顺利推进。

四、三年行动计划内容

(一)2014年工作内容。2014年作为开局之年,在前期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对南岚、大俞、后朱、柿林、丁家畈等五个行政村进行污水治理,共涉及农户1179户,预计投入资金1297万元。采用厌氧滤池+人工湿地的分散式处理模式。目前,丁家畈村已基本完工,将于5月底竣工验收,南岚、大俞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年底完工,后朱、柿林设计方案完善中,即将开始招投标。

(二)2015年工作内容。2015年作为关键之年,重点对华山、黄家庄、__、上 马等四个行政村进行污水治理,共涉及农户970户,预计投入资金1067万元。采用厌氧滤池+人工湿地的分散式处理模式。

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篇2

【关键词】东鱼河;水源置换;水环境;水生态

1东鱼河济宁段现状

东鱼河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为了解决南四湖湖西地区洪涝灾害而开挖的一条大型防洪排涝河道。干流起源于菏泽市东明县刘楼村,向东流经牡丹区、曹县、定陶区、成武县、单县、济宁市金乡县、鱼台县等8个县(区),于济宁市鱼台县西姚村北入昭阳湖,全长174km。针对东鱼河济宁渔业用水区水质不达标、岸线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且存在违法建筑和违法活动、排污(水)口众多且排污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低、城乡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河道生态防护体系不完善、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按照《山东省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鲁厅字〔2017〕14号)要求,济宁市立足东鱼河区域、流域的实际,统筹上下游、左右岸,自2018年全面落实水资源保护、河道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管等六大任务,东鱼河水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水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水生态系统实现了良性循环。

2综合整治重点任务与对策措施

根据《东鱼河综合整治方案》(2018.05),东鱼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周期为2018—2020年。到2020年,使东鱼河水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水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2.1水资源保护

1)规范取水口监督管理。针对金乡县2处5万亩以上中型灌区、小型灌区、8处分散小泵站灌区及鱼台县20处分散小泵站灌区未取得取水审批的问题,依据山东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农业取水许可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水资字〔2016〕29号),完成石佛灌区、曹庄灌区及8处分散小泵站灌区取水许可审批,规范管理取水许可,强化农业用水监管,不新增非法取水口。2)规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针对鱼台县3处已审批或登记的排污口未设置标志牌等问题,依据《山东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关于切实做好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鲁水资字〔2017〕23号),按照入河排污口标志牌样式和统一要求,设立入河排污口标志牌,实行入河排污口标志管理和动态监管。3)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山东省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将限制纳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完善入河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制定分年度的水功能区纳污总量削减方案,并纳入年度考核。

2.2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依据山东省水利厅等10部门《关于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意见》(鲁水管字〔2017〕15号)完成河道及其上所建的水库、堤防、水闸等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划界,埋设界碑界桩,政府公告形成电子化和数据化成果,与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同步协调。结合岸线利用管理规划,严格实施岸线用途管制。

2.3水污染防治

1)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积极推进沿河乡镇驻地及周边社区污水管网铺设,基本实现沿河形成径流的生活污水全收集,消除生活污水直排现象;集中连片村庄、城镇周边村庄以及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污水、垃圾处置体系,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型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加强生活污水较集中排放点附近的沟、渠、塘等改造,推进人工湿地、氧化塘等建设与管理维护,充分发挥其水质净化能力,持续改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针对农业农药化肥有效利用率低、农业废弃物未得到妥善处理等问题,依据《济宁市水污染防治控制单元达标方案》(济政办字〔2016〕230号),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2.4水环境治理

依据《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济政字〔2017〕99号),将城镇周围的村庄和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垃圾处置体系,远离城镇的社区、集中连片村庄因地制宜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鼓励就地资源化,实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规范化、常态化管理。

2.5水生态修复

针对滩地受人为干扰严重以及生态功能基本丧失等问题,加快实施退耕还滩、退养还滩工程;积极推进滩地种植结构、方式改革。针对河道防护林、缓冲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有条件的河段建设河岸防护林带,退耕还滩区域建设植被缓冲带。

2.6执法监管

1)完善水环境动态监管体系。依据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鲁厅字〔2017〕14号),落实河道管护责任人,建立河管员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结合信息平台建设,搭建“一河一档”动态监管框架体系。将河管员现场巡查与信息平台动态监控系统有机结合,实现线上、线下双重监管,基本实现动态监管全覆盖和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监测的全覆盖。2)形成多部门协调共同监管机制。建立河道执法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实现河道联合执法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相关门共同参与的定式,建立完善、快速、高效的联合执法机制。

3整治成效

济宁市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坚持水岸同治、源头截污、综合防治,全力推进东鱼河济宁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东鱼河济宁渔业用水区水质年度达标率为75%,较2016年提升66.7%。通过深入实施水污染综合防治,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控害,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2.3%,种植业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农药使用总量较2016年下降1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6%以上。积极推进水生态治理修复,建成鱼台县王庙镇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净化工程,年净化污水20.5万t。依法取缔沿河小型污染企业,工业废污水预处理后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并加大中水回用力度,达标中水回用于农田灌溉,东鱼河济宁段主要控制断面西姚断面水质逐步改善,2020年总体达到III类水水质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鲁厅字〔2017〕14号).

[2]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Z].2016.

[3]山东省河长制办公室.东鱼河综合整治方案[Z].2018.

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篇3

一、工作重点及要求

2009年环保专项行动的重点是:严管“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行业,继续开展“九小”专项治理工作;集中开展涉砷行业专项检查;巩固饮用水源保护区集中整治成果;持续开展环境保护后督察;着力整治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环境违法问题,切实开展减排项目建设,发挥治污设施的减排效益;深入开展重点流域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加大竹皮河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城区大气环境整治工作。

(一)清查“两高一资”行业。

清查建材、化工、冶炼等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行业的环境违法问题,严格行业准入和环境评价。按计划开展“九小”环保专项治理工作,按期淘汰钟祥申佳水泥有限公司、**掇刀开发区双仙建材有限公司、葛洲坝东山实业有限公司等三家小水泥企业落后产能。开展电力行业环境污染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电力企业脱硫设施运行情况,确保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完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二)开展涉砷行业专项检查。

对硫铁矿制酸、磷化工、磷矿开采、玻璃、农药等涉砷行业开展专项治理。查处化工企业违规使用高含砷硫铁矿等原料。加强原料来源、生产工艺、废渣贮存、污染防治的全过程监管,杜绝砷污染事件发生,防范含砷废水对灌溉、养殖水源的污染。重点查处没有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和未经“三同时”验收的或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的;没有治理设施、污染物超标排放的;含砷、含铅废渣堆放处置不符合要求,未按规定进行危险化学品备案登记的企业。对涉铅行业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对非法收集、拆解、处置铅酸蓄电池的行为予以查处。

(三)巩固饮用水源保护区集中整治成果。

继续全面整治县(市、区)、乡镇以上城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取缔关闭一、二级保护区内各类排污口,坚决取缔相关项目与设施;严厉查处全市挂牌保护的58座水库的投肥养殖行为;禁止在漳河、惠亭水库、长湖等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从事旅游、养殖、游泳、淘洗等生产生活活动;积极开展长湖饮用水源地保护与治理;消除威胁饮用水源的污染隐患。对集中饮用水源设立保护区标志。

(四)持续开展环境保护后督察。

以巩固整治成效为目标,对环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查处的重点环境违法案件和突出环境问题集中核查。

1、涉危化工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与应急资源普查后督察。继续开展化工企业环境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限期整治、停产整顿、直至关闭不符合环境安全生产条件、卫生防护距离要求、污染环境的各类化工企业。对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收集措施不到位、存在重大污染隐患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

2、检查尾矿库(磷石膏库)企业环境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重点检查20**年挂牌督办的尾矿库(磷石膏库、堆场)等库、场的安全与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安全与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情况,弃库、闭库环境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健全尾矿库环境应急机制,完善环境应急预案。

3、全面检查2007年以来“四个”专项治理和“十个”专项治理中关闭的小造纸、小水泥、小炼铁、小炼钢、小火电等“九小”情况,对已淘汰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落后产能,防止淘汰设施、设备转移,防止死灰复燃,巩固减排与落后产能淘汰成效。

检查各地2005年以来取缔关闭、停产整治、限期治理等行政处罚措施及结构减排项目落实情况,以及行政责任追究情况。

4、督察20**年以来群众反复投诉的环境问题整改情况。重点督查各级环保部门矛盾排查、纠纷化解、重信重访治理工作情况和违法企业问题查处落实情况,确保案件受理率、查处率和回复率均达到100%。

(五)集中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专项治理。

1、城镇污水处理厂专项治理。进一步查清已建成、在建、拟建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建设的力度。今年要求建成**市夏家湾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市南城区污水处理厂、京山县城镇污水处理厂、沙洋县污水处理厂;夏家湾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钟祥市污水处理厂要实现规范化运营。各地政府要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完成工程量、进出水量、水质和污泥处置、用电量的跟踪管理,确保按期完成减排项目。沙洋县5月底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要达到0.8元/吨。

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必须建成配套工程,在建的污水处理厂必须同步建设收集管网等配套工程与污泥无害化处置工程。

对建设进度滞后,不能如期投入正常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将挂牌督办,限期解决。在整改期间,暂缓审批该地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与有关专项资金申报。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污的,未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拒报或者谎报排污申报登记及运行情况的,未安装自动监测设备或者未达到规定监测频次或按规定未与环保、建设部门联网的,要严格处罚。对不正常运营污水处理设施,造成污染事故且后果严重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2、垃圾处理场专项整治。继续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建设,包括雨污分流、防渗措施、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对已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进行环境监管。**市第二垃圾处理场、京山林家冲垃圾填埋场、钟祥沿山头垃圾填埋场要加强无害化建设与改造,沙洋县无害化垃圾处理场要动工建设。

(六)深入开展重点流域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

2009年重点对竹皮河、西荆河、长湖等重点流域污染开展集中整治。全面清点流域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与其它污染源;加强点源治理,对超标排放或超总量排放的企业要求限期治理、停产治理直至关闭;开展面源治理,对流域农药、化肥使用,乡镇、村庄生活污染,畜禽规模化养殖污染进行摸排与整治;加大竹皮河属综合治理力度,实施点源治理、生态补水、城市污水处理、江山水库生态修复、城区段截污清淤护坡工程、江山水库拦河坝以下非城区段防洪清淤护坡和面源污染治理工程七项主要工程,促其早日达到水体功能要求。

严厉打击超标准排放污染物的环境违法企业。对屡查屡犯的企业采取“高限处罚”措施,对长期超标排污的、私设暗管偷排偷放的、污染物直排的、超标排入下水道危及城镇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行的、治理无望的企业和落后生产能力,一律关闭取缔。对于违法排污造成严重损失、触犯法律的企业,一律追究法律责任。

(七)开展中心城区大气环境整治。

开展中心城区粉尘、烟尘、废气污染治理,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天数占90%以上。重点加强水泥粉尘、石膏粉尘、建筑扬尘、化工废气、餐饮油烟治理,切实改善城区空气环境质量。

二、工作步骤

在2009年环保专项行动中,各地要继续落实政府责任,加强部门联动,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挂牌督办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强化环评流域、行业限批,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上中旬)。

各地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本地区整治重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完成环保专项行动的动员部署工作,5月20日前将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名单、实施方案、环保专项行动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名单上报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组织实施阶段(5月下旬-10月)。

各地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对“两高一资”、环保后督察、集中饮用水源、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并分别于6月30日、7月31日、9月25日前将阶段整治情况报送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总结验收阶段(11月)。

各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认真总结环保专项行动的成效与不足,提出加强长效管理的措施,11月初形成专项行动工作总结报送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各地要将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环保专项行动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以副市长黄爱国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宋峰、市监察局局长罗德祥、市环保局局长宋本文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委、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国土局、市建委、市水利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物价局、市安监局、市政府法制办、**供电公司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环保专项整治的具体工作。各地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

(二)加强督查督办,确保组织到位。切实强化对各地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的督察考核。对逾期未落实挂牌督办要求的案件,尤其是未能按要求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减排项目建设、集中饮用水源禁止投肥养殖、尾矿库专项整治、危化企业环境安全排查整治、竹皮河综合治理、城区大气环境整治等行动要求的地方,市政府将对相关责任人实行问责制。

(三)实施“五个一批”,确保查处到位。即挂牌督办一批、严厉查处一批、媒体曝光一批、上收审批权一批、移交移送一批,确保查处到位。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各地要综合整治,取得实际成效,切实改善区域环境。对重点查处对象,做到跟踪督查到位、措施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

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篇4

一、目标要求

在街道全面推行“河长制”,通过努力,主动作为,使辖区河道乱占乱建、乱排乱倒、防治水污染源头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突发水环境事件得以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置,落实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全面落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满意度,为全市旅游转型提供坚实的水环境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把加强辖区河道、水污染源头、环境卫生、生活污水管理保护摆到建设生态强区、魅力双滦的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强化规划约束、红线管理,坚持预防保护优先,以绿色、低碳、循环为方向,努力走出一条特色化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二)把全面实行河长制作为街道水治理体系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落实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体责任,明确各级责任分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形成河长主抓、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按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要求,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逐级逐社区落实河长,明确河长职责,强化属地管理保护责任,调动社会力量联防联控,构建协调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网络。

(四)把解决河道行洪不畅、水体污染等突出问题作为河道治理的重要内容,针对辖区不同区域,统筹一个社区一个政策,精细管理。

(五)把加强法治建设作为根本保障,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切实纳入法治化轨道,建立健全河道、水污染源头管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强化监管巡查,加强案件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活动。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街道级河长主要任务

对街道内河道的水生态环境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要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建立多部门合作的协调联动机制,将各年度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和社区级河长,组织开展检查、考核工作,协调落实解决治水工作中的矛盾和难点,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年度水质改善目标。

(二)社区级河长主要任务

推动辖区内河流整治工程项目,将治理和管理责任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在详细调查登记的基础上,将河道、排洪排污口、水污染源头、环境卫生、生活污水的治理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加强日常巡查和保洁工作,及时上报和处理污染隐患事件;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保护建议,落实改善和治理环境的各项措施,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和推进各项治理工程的实施,全力确保街道社区年度和阶段各项任务的完成,全面推进街道社区环境改善。

(三)街道河长制办公机构主要任务

主要协助河长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任务,组织协调各相关成员单位,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开展街道内河道、排洪排污口、水污染源头、环境卫生、生活污水现状调查摸底工作。开展全街道河道污染现状的调查摸底工作,建立污染排放档案,增强整治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制定具体河长制实施细则。按照尊重规律、科学治水、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因地制宜、“一河一策”的原则,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实施“河长制”的每一条河流制定科学系统、针对性强的“河长制”实施细则,明确河流治理责任人、水质达标时限、关键治理路径、主要工作任务及具体奖惩办法。

3、下达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根据河道治理实施细则下达年度治理目标及工作任务,年度目标任务应包括具体任务项目及水质目标。

4、建立考核评价制度。根据目标任务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考核程序,严肃考核纪律,确保“河长制”以考核为抓手,使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5、建立信息报送制度。总结河长制实施情况,及时总结全街道河长制实施情况并上报。

四、组织体系

(一)组织形式

街道设立双总河长,由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担任街道总河长;包社区副科级领导担任镇级河长;各社区书记、主任担任河段长社区分设专职专管员、巡查员或保洁员。同时对各级河长名单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街道成立河长制办公室,办公室主任一名,由街道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一名,由街道主管站长担任,工作人员一名,由街道工作人员担任。

因本辖区没有河流,实行一个领导包一个社区职责,要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各社区职能范围内的沿河流域及各社区排水排洪设施的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保护、治理、监督工作,并接受上级的业务指导和检查考核。

(二)河长职责

街道河长是所辖河湖保护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对分管的河道管理保护工作负领导责任。负责指导、协调所分管河道保护管理工作,检查督导下级河长和本级有关责任部门履行职责;组织研究加强河湖管理工作措施,协调解决河湖管理重大问题;组织协调进行联防联控;协调处理涉水突发问题;对河道管理绩效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河段长职责负责督导所包保社区履行职责,协调处理包干辖区突出问题,开展水环境应急事件处置,协调处理河道两侧、排洪排污口、水污染源头的保护管理、水环境综合整治、环境卫生整治的重大问题。督促巡查员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责,定期开展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河长。

社区保洁员、巡查员职责,定期对排洪排污口、水污染源头、环境卫生、生活污水的日常巡查与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街道河长制办公室主要职责是督导落实上级会议、文件精神、本级河长会议议定的事项及总河长、河长的指示批示,组织编制年度计划和工作要点,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计划和措施,负责组织协调、调度督导、检查指导、信息和意见反馈等工作,组织制定相关制度及考核办法,协同有关部门做好河长制工作考核。

(三)责任分工

实行河长对总河长负责、下级河长对上级河长负责和部门分工负责的河长责任分工制度。根据实行河长制工作需要,按照责任分工,对应明确责任部门和分工。

河长办公室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做好环境卫生整治、水污染源头、生活污水、河道保洁等工作防范与管控;协助相关部门依法打击危害河湖管理保护和危害水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协助相关部门负责饮用水卫生监督和监测的指导。

五、主要任务

(一)加强水污染防治。大力推进《河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承德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实施,针对河道水污染存在的突出问题,分类施策、分类整治。特别要加大源头区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持续开展“清河、洁水”行动,加大辖区黑臭水体治理。加强排查入河排洪设施及渗水井、生活垃圾等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

(二)加强水环境治理。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按照水功能区确定各类水体的水质保护目标,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加强水污染、垃圾污染治理,以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综合整治辖区环境,为全市旅游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执法监管。认真贯彻落实河道管理,水污染防治,环境、饮用水水源保护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适时制定符合街道实际的实施方案或办法。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坚决清理整治非法排污等活动。建立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实施动态监管。将日常巡查、问题督办、情况通报、责任落实等纳入网格化,力争实现一体化管理,提高工作效能,接受社会监督。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切实把实行河长制摆上议事日程,对河湖管理保护事项进行专题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建立总河长、河长目标任务责任制,充分发挥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职能,促进河长制全面落实。

(二)统筹推进落实。街道相关部门要抓紧筹划开展相关工作,落实具体责任,明确任务分工,按照要求抓好工作落实。组建河长制办公室,落实机构编制、工作人员,确保河长制工作顺利开展;制定本级、本部门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细化阶段性目标任务,确保同步推进;根据辖区情况,及时研究制定各级领导分级担任河长的河道名录;协调相关部门认真组织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调研评估,进一步摸清辖区内河道等现状,细化实化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因河施策的要求,研究制定河道管理保护方案及具体措施。

(三)创新制度机制。积极探索和构建六项制度、两大机制,为实行河长制提供制度保证。建立河长名单公告制度,向社会公告区级河道名称及河长名单,街道及社区分别向社会公告行政区域内各河道名称及河长名单;建立河道管理会议制度,包括街道专题会议、河长会议、部门联席会议等。专题会议每年至少召开1次或根据需要召开,河长会议至少每半年召开1次,研究协调解决河道管理保护重点难点问题,部门联席会议定期召开,通报河道管理保护情况,会商协调需部门配合的相关工作;建立河湖信息共享制度,由河长制办公室收集汇总河道管理保护基础信息,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工作督查制度,对河长制实施情况和河长履职情况进行调研督查;建立绩效考核评价制度,自上而下对年度河道管理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建立河道管理奖惩制度,依法依规对实行河长制、加强河湖管理保护进行奖惩;依托六项制度,逐步形成区级管总、街道、社区分级负责的责任机制和公平公正激励问责的奖惩机制。

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篇5

    2018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我镇认真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狠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促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良好实效。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扎实推进中央督办问题整改落实。我县实际共接到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转办件29批次89件,其中:重点件33件,目前,已向银川市环保局上报审核82件,(含重点件29件),办结率92%。其中涉及大气污染的38件,办结36件;涉及水污染19件,办结16件;涉及到土壤污染5件,办结5件;涉及到噪音的23件,办结22件;其它类型4件,办结3件。严格落实整改“销号制”,按照“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原则,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目标、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督办落实,办结销号。

(二)全面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一是坚持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作为控制新污染源的重要手段,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准入门槛。截止目前,共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417件,其中审批建设项目95件(报告书4件,报告表91件),登记表备案324件。并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验收数据管理系统登记审批项目基本信息。做好项目事前、事中、事后信息公示工作。二是健立环评文件审批工作联系单,对于重大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提前介入,主动指导,告知环保政策和有关要求,避免决策失误。三是已完成争资金5740万元(其中,污染治理资金4872万元,全区污染源普查资金15万元,大气污染防治喷雾降尘车和多功能清扫车购置320万元,秸秆禁烧奖补资金40万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83万元、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项目资金410万元)。

(三)稳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加强水源地保护。联合相关部门对水源地进行督查,目前水源地养殖场和小作坊已清理拆除完毕,正在做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预计2018年底完成规范化建设工作。二是加强葡萄酒庄监管力度。要求7家贺兰山葡萄酒庄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对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地面做到硬化、铺砖或绿化美化处理,做到标志清晰、制度上墙、专人负责。目前7家葡萄酒庄污水治理设施已全部完成,污水已采样,1家正在验收,5家完成验收(1家在水源地,要求企业搬迁)。三是开展工业园区自备井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要求园区企业规范排污口并安装流量计。目前有4家企业完成安装,其他企业正在安装中。四是督促企业安装在线设施COD3套、氨氮2套,总磷总氮3套,目前已全部完成验收,正常运行。五是推进人工湿地建设。四二干沟、银新干沟人工湿地土建已完工,正在进水调试,近期将进行工程验收。六是推进银川生物科技园水污染预警溯源项目。目前1、2号站房、水电工作等已完成,指挥中心硬件设施已全部安装完毕。技术团队正在采集园区工厂的水指纹样本并进行化验,开始安装常规及预处理检测设备,监控及网络正在安装调试中。

(四)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是紧盯五家供热企业脱硫脱硝升级改造、封闭式储煤库建设工作。建成区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已全部拆除(计划拆除的62台已全部拆除,额外拆除任务清单外6台)。完成煤改气、煤改电企业32家45台,拆除了建成区内20吨以上燃煤锅炉4台。5家供热企业28台燃煤锅炉全部完成脱硫脱硝改造。2018年截至目前共完成异味治理项目6个,建设标准化封闭煤库6个,安装在线监测设备4台。工业火电超低改造项目1个(泰益欣)计划2018年底完工。二是加大对医药、农药、染料中间体等企业的整治力度。开展多部门环境联合执法检查,督促大地丰之源、泰益欣等4家制药企业和百泓、兄弟等8家化工企业制定了“一企一策”治理方案,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进行全面整治。三是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对我县41家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备安装工作,准备验收。四是加强散煤治理,推广清洁能源。截至目前,共关停取缔散煤销售经营户45家,建成清洁煤配送中心7个,建成区内1057户餐饮经营户,已完成煤改气747户(其中:北绕城高速属银川市建成区367户,改造率100%,县城内380户,改造率55%)。县城建成区餐饮业清洁能源改造率为71%。同时,10月底前基本完成2018年银川市重点任务交办单中“双替代”项目、《贺兰县2018年散煤治理工作方案》任务。切实发挥好清洁煤配送中心作用,确保本行政区域内使用的煤炭质量符合国家、自治区煤质质量标准。继续做好已完成散煤替代地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管控工作。

(五)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加强固废监管。积极开展固体废物调查和申报登记工作,对固体废物排放、利用、处置情况进行调查,及时掌握有关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目前,我县固废处置率达到95%。二是加强危废监管。突出抓好医疗垃圾的集中处理,实现医疗垃圾的定点收集、密闭运输和无害化处理。工业危险废物实行严格转移联单制度,81家企业危废全部交由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安全处置,对联合水务、蓝星水务产生的污泥进行规范化处置。全县24家加油站已完成16家双层罐改造任务。三是开展贺兰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铺设农渠、清淤、农沟、平整翻耕、播撒钝化剂等工作,完成2018年工作量的64.3%。

(六)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加强贺兰县市控重点源和市控普通源监督性监测。对市控重点源和市控普通源企业废水、废气每季度采样监测一次。对贺兰县境内重点排水沟进行取样监测,重点取样监测的排水沟有7条,监测点位13个。并对贺兰县四家医院和四家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监测,配合银川市环境监测站对农村大气及水源地进行监测。2018年截至目前,累计监测废水40余家、废气30余家。

(七)狠抓环境执法监督管理。一是加强常规执法力度。2018年以来,共现场检查企业291家次,主要开展了水源地、贺兰山葡萄酒庄、暖泉园区异味企业、春灌等专项执法行动。共立案47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38件,共处罚款383万余元。其中违反水污染防治法案7起,罚款68.5834万元;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案18起,罚款140万元;违反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案5起,罚款21.5万元;违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案2起,罚款8.5万元;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4起,罚款24.5万元;违反建设项目“三同时”及验收制度案2起,罚款120万元。下达黄牌警示2份,限产整改2件,移送公安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1件。二是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新型执法。运用电子化手段对"双随机"抽查做到全程留痕,规范执法,实现责任可追溯。从2018年3月开始,按季度抽选63家次企业,抽查计划发至个人终端,截止目前已检查企业47家。三是严查环境信访投诉。截至2018年10月20日,我局共受理各种信访投诉966件,其中:12369电话投诉389件,城市智慧中心12345一号通平台577件。信访件回复率100%,办结率98%。现场检查共下达监察单493份。对于矛盾集中的企业、个体户,我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城管局、工业园区及各乡镇开展联合执法,将信访矛盾问题消除在基层和萌芽状态。2018年我局没有存在历史遗留信访问题、没有越级访、进京访等重大的信访事件。

(八)全面推进污染源普查工作。2018年初启动污染源普查工作,组织各乡镇场和工业园区开展污染源普查清查和入户普查工作。2018年4月至6月份开展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共确定各类污染源625个,其中工业源441家、规模化养殖场88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11家、入河排污口7个和生活源锅炉78家,完成污染源普查清查表填报、审核及软件录入。9月底开展入户普查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工业源436家、规模化养殖场88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11家、入河排污口7个和33家移动污染源源(储油库+加油站+油品运输企业)入户普查工作。

(九)夯实环境宣传教育。一是以“法律十进”、“三进”、“下基层”等活动为契机,开展环保宣传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县城活动。二是围绕中国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和宁夏主题“坚决打响新时代黄河保卫战”,开展了“6.5”世界环境日集中宣传活动,宣传活动共发放环保挂图150余份、环保知识手册350余册、生态文明宣传“四进”系列微读本300余本、环保作业本、记事本500余本,环保购物袋200余个。三是为加快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开展了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组织光明社区10余名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环保热心人士先后走进贺兰县空气自动监测站和宁夏贺兰联合水务有限公司,近距离了解我县的环境保护工作。

(十)深化机关作风建设。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结合“三转一高”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开展,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贯彻落实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十四届四次、五次全会及县委十四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部署要求,以局机关集中学习日为契机,加强党内条例规定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升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高度和业务理论水平。二是包抓重点工作。结合“深化工作落实年”活动的开展,我局制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责任清单,实行班子成员和科室主要负责人包抓重点项目、重点环保任务,实施“一个问题、一个责任领导、一个工作小组、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是深化任务考核。实行周汇报、周通报的工作机制,定期听取干部职工工作汇报并进行民主测评打分,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在环境执法方面。一是在现场执法检查、新建项目的督查、重点排污企业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管理上还存在着不全面、不到位的情况;对环境违法案件后督查力度不够,造成个别违法企业整改不到位。二是环境监察力量薄弱,部分环境监察执法人员业务素质还有待加强,工作效率有待提高。三是在部门联动、协调配合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和衔接。

(二)在环境整治方面。一是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任务艰巨,来源复杂,难度较大,特别是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及农药化肥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务艰巨。二是部分乡镇生活污水污染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三是个别部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仍然不足,部门联动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四是网格化体系末端建设存在短板、网格责任末端落实不到位问题。五是全县规模化养殖企业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还存在异味扰民和粪污资源处理利用低效的问题,亟待解决。六是暖泉工业区部门化工企业因为设备和工艺原因,虽然上了许多环保设施,异味扰民问题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七是县城生活源方面,个别餐饮娱乐企业,紧靠居民区,群众投诉时有发生。

(三)在项目建设方面。我县四个人工湿地建设项目资金缺口较大,同时后期运行维护费用也较高,须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运行管理,以保障项目长期的良性运行。

(四)在环境质量方面。今年以来,按照市县环境治理和城乡环境治理的工作部署,全县各部门扎实推进蓝天工程,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空气质量得到一定改善,但仍与考核目标存在一定差距。

    三、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全镇环境保护工作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抓手,围绕“一个中心”(改善环境质量),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完成市环保督察考核要求、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落实“三大计划”(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壤十条),强化“四项保障”(考核评价、网格建设、管理服务、严格执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着力补齐生态保护短板,为打赢醉美xx战役打下坚实基础。

    围绕“一个中心”

    以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中心,全力推进我镇环境管理工作,改善环境质量。全县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6%;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达到98微克/立方米、3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年均浓度控制在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内。入黄沟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水质,艾依河保持Ⅲ类水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6条主要排水沟水质逐步改善。

    实现“两个确保”

    围绕“三大计划”,扎实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推进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区、市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考核要求和污染减排考核要求。

    强化危险化学品、重金属和危险废物管理,开展重点行业环境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做好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置,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保障环境安全。

    落实“三大计划”

    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制定《贺兰县2019年蓝天工程实施方案》。推进煤改气、煤改电、脱硫脱硝、异味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项目建设。严格煤炭管控,实施散煤污染专项治理,督促散煤用户实施清洁能源改造,确保建成区内散煤用户清零。加大城市扬尘污染督查整治力度,进一步提升建筑工地、道路、堆场扬尘防控水平。加大督查力度,落实主体责任,努力扭转秸杆焚烧工作被动局面。

    稳步推进碧水工程。制定《贺兰县2019年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紧盯园区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及在线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确保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推进排水沟治理,做好银新干沟、四二干沟人工湿地的维护运行。切实强化饮用水源保护,监督建设城市和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设施,进一步巩固前期整治成效,防止反弹。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做好县域重点排水沟月度监测工作。

    全面开展净土工程。制定《贺兰县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严控工业固废和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土壤污染。完成贺兰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疑似地块污染治理项目,对疑似地块进行抽测,提出治理方案。

    强化“四项保障”

    强化考核评价。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环境监管考核体系,严格落实环保点位长制。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大明察暗访频次,针对整治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举一反三,跟踪问效。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和周督查、月通报、季考核制度,以强有力的监督保证全方位的落实。

    强化网格建设。深入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实现对环境监管区域和内容的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

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篇6

2007年,是本届武汉市人大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委员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做好立法和监督工作,推动了有关法律、法规和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有关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

一、积极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工作

一年来,委员会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的安排,完成了《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条例》一审前的准备工作。该条例于2007年7月26日经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同年9月29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东湖风景区是我市唯一的部级风景名胜区。委员会认为,做好与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衔接,适应东湖风景区管理体制、管理职能的重大调整,加强对风景区的保护和执法,重新制定该条例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做好条例一审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委员会多次前往东湖风景区开展调研,听取管委会关于立法进展情况的汇报。会同市人大常委会法规工作室、市政府法制办和相关部门,对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对法规条款逐条进行研究。在收到市人民政府提交的立法草案以后,召开了相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进一步征求了意见。协助常委会召开了立法说明会,组织有关部门向常委会组成人员逐条说明了法规草案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委员会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对该部法规草案的审议意见。其中委员会提出并坚持的风景区要实施统一管理,及对现存的与风景区规划不符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企业分别予以拆除、迁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及处罚等意见,被吸收进法规文本之中。

二、认真开展监督工作

监督法自2007年1月1日正式施行。委员会按照监督法的要求,本着加强监督、讲求实效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方式和做法,加大了监督的力度,拓宽了监督的渠道,增强了监督的实效。

协助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湖北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工作。9月,省人大常委会派出执法检查组,对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湖北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的情况,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检查。检查组实地检查了洪山区青菱乡红霞村污水处理厂、三金潭污水处理厂、府河连通长江出口、百威啤酒厂等处,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委员会按迎检工作方案做好接待和有关组织协调工作。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我市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和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我市水污染治理和污水处理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对我市下一步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协助常委会开展对重大事项的审议和监督。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是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一项系统工程和重要工作。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列为常委会议题以后,委员会先期到市房产局开展专题调研,听取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了解情况,提出建议。协助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组成人员开展视察活动,视察了第一家采取公开摇号方式销售的武昌丽华苑经济适用房小区,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连片建设的南湖华锦城小区。视察人员分别走访了住户,直接听取了居民的反映。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向视察人员介绍了全市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计划的有关情况。在常委会会议上,委员会充分肯定了我市在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既改善了一大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又促进了城市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大了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增加了土地供应,一定程度缓解了经济适用房供不应求的状况。同时对市政府提出了要加大投入,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建立稳定的住房保障资金供应渠道;要坚持政府主导,专门机构管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要科学合理配置;布局选点要有利于降低居民生活成本;要建立廉租房退出机制的建议。

开展法律、法规执法检查情况的调研。委员会紧紧抓住环境保护工作不放松,对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环境保护法律执行情况开展调研,进一步弄清了我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在水污染防治工作方面,委员会察看了东湖、南湖、汤逊湖、菱角湖、后襄河等湖泊的截污、治理等情况,观看了汉江济月湖的试验效果,调查了三金潭、汉西、纸坊等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以及饮用水水源的保护情况。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面,重点调查了青山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和石化等大型企业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固

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面,重点对垃圾处理情况开展调研,现场察看了岱山垃圾填埋场,新洲阳逻陈家冲垃圾填埋场,听取了全市垃圾清运及处埋情况的汇报。委员会在充分肯定政府有关部门在防治水、大气和生活垃圾、固体废物污染方面所做的工作同时,要求加大对垃圾清运、处理等工作的力度,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着力解决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落到实处。委员会还对《武汉市规划条例》和《武汉市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管理条例》执行情况开展了调研工作。

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决定执行情况的检查。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107名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切实贯彻〈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重点加强城区湖泊综合整治案》。委员会加强了对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执行情况的检查,多次会同市政府办理3号议案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对议案办理工作情况的检查。人民代表大会闭会不久,听取了议案主办单位的关于办理工作方案的汇报,对完善办理工作方案提出的建议,为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议案办理工作方案的报告作了前期准备。年中,组织委员和人大代表检查议案办理进展情况。年底,又组织人大代表实地检查了武钢水处理闭合系统工程、北湖清淤工程、南湖截污工程、汉阳曹家碑新建泵站和月湖治理工程情况,办理3号议案工作领导小组向提出议案的代表们汇报了议案办理工作情况,推动了议案办理。城区40个湖泊逐项开展了综合整治,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墨水湖、紫阳湖等26个湖泊已明确划定了“蓝线”、“绿线”和“灰线”。完成了沙湖、内沙湖、后襄河等湖泊的整治规划,并已付诸实施。以湖泊截污为根本性措施,月湖、南湖等6个湖泊实现了46个排污口的截污,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6%。“一湖一景”建设稳步推进,重点建设了月湖、内沙湖、黄家湖等13个湖泊公园,湖泊水生态修复取得明显进展。对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继续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和实施城市环保清洁空气工程等两件实事办理情况进行检查。这两件实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因此,委员会加强了实事办理进展情况的检查。一是检查办理工作方案和准备工作情况;二是检查办理进度和目标完成情况;三是结合代表在人代会上提出的重点代表建议开展检查。对于经济适用房建设,实地检查了红旗公寓、香缇美景小区的建设、配套和居民入住情况,到住户听取了居民的反映。截止12月底,市政府提出的经济适用房建设目标和廉租房保证目标,以及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70天以上的目标已经实现。

三、深入开展武汉环保世纪行活动

委员会继续深入开展武汉环保世纪行活动,围绕“保护水环境,提升空气质量”的活动主题组织记者开展采访、宣传报道。召开了武汉环保世纪行2006年总结表彰暨2007年启动大会。会上总结了2006年的工作,提出了2007年武汉环保世纪行的活动方案,通报了我市环境保护工作,表彰了2006年度武汉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先进个人。武汉环保世纪行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记者采访团重点采访报道节能减排、保护水环境、提升空气质量方面的情况,采访了阳逻电厂、新洲阳逻开发区污水搜集和处理厂建设情况,倒水入长江口排污情况,东湖高新南泥湾泵站建设情况,汤逊湖污水处理厂、纸坊污水处理厂运行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情况,宜家·龙臣房地产开发项目情况。第二阶段记者采访团重点采访报道清洁空气工程以及大气环境专项整治工作,采访了武昌世纪新城建设工地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情况,省军区后勤部利用国外先进技术锅炉燃煤改天然气工作情况,省荣军医院运用空气热泵新技术改燃情况,江夏凌云水泥厂和吉港水泥厂粉尘烟尘综合整治、改善乌龙泉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情况。记者采访团采写和报道了一批有深度、有份量的新闻稿件和影像作品,对宜家·龙臣房地产开发项目未办理环评手续,直接向汤逊湖排污的情况予以披露,促进了有关部门对违法行为的查处。

参加了“湖北环保新闻奖”评选活动。经各新闻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我市环保世纪行组委会选送的“专家呼吁:保护长江豚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获得一等奖,“治污令首次送达区政府”获得二等奖,“黄家湖日吞污水数千吨”和“一栋楼捆上6根油烟囱”等两篇获得三等奖。我市环保世纪行组委会荣获2003年至2007年湖北环保世纪行“组织奖”。

四、加强上、下一级人大专(工)委的工作联系

一年来,委员会加强了与省人大环资委的工作联系,接受省人大环资委的检查和指导。省人大常委会、省人大环资委十分重视东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每年抓一个治理项目开展监督。2007年,把东湖官桥湖的截污工程(武汉市第一个含敷设穿山隧道污水管)作为重点,多次听取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汇报,现场检查工程进度。委员会积极协助省人大环资委的检查工作,使截污工程动工兴建。2008年2月底前,540米穿山隧道和相关泵站、截污管道完成后,官桥湖13处排污口将不再向东湖排污,东湖水质将进一步得到好转。承办全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协助省人大环资委做好会议的筹办和服务工作,并在会议上作了题为“认真立法,加强监督,努力推动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的交流发言,受到省人大环资委的肯定。省人大常委会对我市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非常关注,委员会协助做好省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和专门委员会开展视察和检查活动的组织和接待工作,如“六城会”、“八艺节”场馆建设、长江隧道工程、首义文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污染防治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及专门委员会开展的视察、检查活动,对我市的城建与环保工作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加强与各区人大常委会城建与环保工作委员会的联系。通过走下去或召开工作座谈会的方式,通报年度工作要点,衔接好全年监督工作重点,在执法监督、议案督办、环保世纪行和治污等重点问题上开展调研,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推动了人大监督工作。年底,召开全市人大城建与环保工作座谈会,交流了市区人大专(工)委贯彻施行监督法的做法、经验和体会。委员会重视各区人大常委会城建与环保工委提出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有关城建与环保方面的问题,对反映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现场实地察看,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对办理情况跟踪督办。加强与政府对口部门的工作联系,对东湖总体规划修编、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房地产开发、小城镇建设、人防工程建设、住房公积金管理、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采取视察、检查、调研、听取汇报等方式,及时掌握对口联系部门的工作情况,对各部门依法行政给予积极支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

五、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加强自身建设,是委员会履行好法律赋予职责的重要保证。换届以后,不少的委员是第一次参加委员会的工作,委员会积极组织组成人员认真学习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使其尽快熟悉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不断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委员会先后数次组织委员们就我市水务工作和3号议案办理情况、全年建设计划安排情况、规划法律法规实施和规划工作情况、城市管理工作情况、城市供水工作情况开展调研。通过调研活动,加深了委员们对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了解和工作规律性的认识。组成人员发挥各自长处和兼职优势,把本职工作和委员会的工作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委员们参加代表小组的活动,加强与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注意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在各种会议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诉求,尽到了组成人员的义务和责任。

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篇7

(一)xx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顺利

为切实履行职责,推进xx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进行,我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一方面确定专门领导、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污染源整治。目前在综合协调方面,对xx河整治工作各责任部门实行周调度,及时上报各项工程的进展情况。在污染治理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召开会议,部署污染治理工作。4月17日我们组织召开了全市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对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按照“关停一批、监管一批、整治一批、搬迁一批”的原则,决定对xx河流域污染企业进行分类整治。分别下达了停产治理、限期治理、整改或搬迁的要求,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二是加强点源治理,改善局部环境。目前,已关闭cc制线、ff金属、ss五金、ww五金、yy五金、kk电泳漆、gg五金等7个企业;完成了dd染线、vv染线等2个印染企业和城关复新等4个电镀企业的治理设施验收工作,vv漂染已停产,vv利染线正在进行新厂址建设,准备搬迁。ee染线厂新厂址确定为原缫丝厂,现已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规范印染企业,提高废水达标率。为加强印染废水监管,我们制定了《xx河流域印染废水监督管理办法》。通过采取分时段排水、规范化管理、严厉处罚等措施,确保印染废水达标排放。5月23日我们召开了xx河流域16个印染企业污染防治工作现场会,进行全面落实。自实施以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二)加快了创模工作步伐

为提高各责任单位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创模工作调度会,下发了《20*年创模工作责任分工表》,对62个责任单位的创模任务进行了再部署,进一步加大了对创模工作的督查力度。

一是完成两台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的验收。自4月18日起在电视台开始了大气环境质量日报。大气质量日报包括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描述以及首要污染物四个项目。通过日报,市民可及时了解当日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二是完成了创模档案整理。创模档案在内部审核的基础上,又申请x市环保局对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技术性进行了技术审核。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我们又组织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现已完成档案的整理工作。

三是加快了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正在进行刮吸泥机和总氮削减系统的改造前期准备工作;二期工程自3月27日开工以来,进展顺利,aao池、沉淀池等已完成施工,正在进行鼓风机房及其它建设;中水回用工程正在协商合同和征调土地等有关事宜。

四是大力开展了绿色创建活动。与教育局联合开展了市级绿色学校评选活动,目前各校的资料已上报,正在逐个进行评选;和光金属的“环境友好企业”申报工作正在进行。和光金属的清洁生产工作已完成了发动宣传、制定中高费方案两个阶段的工作,进入方案贯彻落实阶段,目前正在探讨电镀污泥的妥善处置方案,完成这一工作后即可申请进行验收;东真电子已完成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通过验收;dd金属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已完成组织发动业务培训阶段,正在对工艺流程进行排查,编写质量管理手册,下一步将针对工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并组织实施。

五是积极开展环境宣传活动。组织了多次广场宣传活动,在电视台开设了创模专栏,每周一期编写《创模工作简报》,已编写52期。在中环报、x日报发表稿件4篇。

(三)按时完成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阶段性工作

一是做好基础工作。先后制定了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污染源普查工作会议,对93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了技术培训,抽调了8名工作人员组成了普查办公室。

二是完成污染源清查。2月份组织进行了污染源的清查、补查工作。我市共确定清查工业源1710个,生活源789个,集中式治理设施2个,共2501个。

三是开展入户调查。环保局组成了6个调查组、1个协调督察组、1个监测组、1个技术保障组、1个后勤保障组,共入户调查工业源692个,生活源286个,集中式治理设施2个,医院10个,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源14个,独立燃烧设施10个。

四是完成上报工作。4月底开始数据录入工作。在对直报的1021份报表经过三级审核后,5月底按时上报x市普查办,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

(四)积极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20*年我市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是在2007年基础上,二氧化硫削减4%,化学需氧量削减6%。在具体减排措施上将主要通过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相结合。

在工程减排方面,一是实施了锦宏纸业中段水处理后回用工程,每小时可回用150方;二是建设了污水处理厂。第二座污水处理厂自3月开工建设以来,进展顺利,年底投入运行后,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可达到90%。行村污水处理厂合同文本已经律师审查,正在进行完善;三是实施了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开发区、方圆园区及高职污水管网与城市污水主管网实施对接,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正在进行;四是实施了污染治理工程。除xx河流域印染企业再提高工程,在行村已完成协力海洋生物、青岛洲际海藻的污染治理,宇龙海藻已完成设备安装工作。对中怡制线实施关停。上半年新增cod削减量394.38吨。

在结构减排方面,龙凤热电通过安装在线自动监控设施实施管理减排,海洋水泥关停了两条立窑生产线,实施了回转窑改造工程。通过这两项工程,上半年新增二氧化硫削减量168.9吨。

在管理减排方面,一是加大污染源监管力度。贯彻落实省环保局“四个办法”,对污水处理厂、锦宏纸业、龙凤热电等重点企业加大监测频次,安排专人实施网上监控,发现超标情况,及时进行现场查处,实现了省、市、县、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四级联网。二是严格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抓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到目前共审批项目66个,验收项目76个,环评率和审批率均为100%。委托山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进行的经济开发区区域环评工作,现已通过专家评审;三是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完成了三个水厂污染源地基础数据调查,坚持每月对水质进行一次全面监测,每天进行点位监测;组织了保护区内污染源调查工作,现已取缔排污口2个,3个企业的污水实现闭路循环;四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通过夜查、节日检查、突击检查等形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到目前已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企业120余个,立案查处违法排污企业17个。共接受投诉123起、人大议案、政协提案6个,全部得到了有效处理。

二、2009年工作打算

(一)加快推进xx河流域综合整治工作按照xx河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进度要求,完成目标任务。

1、10月底前完成所有污染点源的治理工程,通过试运行,做到达标排放。

2、对污水处理厂建设进行监管、督导,加快建设进度。

3、如期完成和光金属的清洁生产和恒嘉毛纺、岩渊金属的iso14000认证。

4、严格建设项目管理,从严控制新增污染负荷。在省环保局要求的时限前完成开发区的区域环评。

(二)认真做好创模的各项工作

1、加强与省局联系,争取早日完成创模规划的评审工作;邀请省环保局专家对创模档案进行技术审核,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对档案进行修改、完善。

2、在省环保局初步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各项档案,做好迎接国家技术审核的准备工作,

3、进一步加强创模的宣传工作。编印创模知识手册、在中环报开设创模专栏、举办创模宣传活动、开辟创模网站以及设置大型户外宣传牌等形式,提高群众的创模知晓率和环境满意率。

(三)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开展饮用水源地规范化整治。10月份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报告。根据规划报告的要求,与有关部门一道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关闭保护区内的直排口,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的日常监管。

(四)做好白沙河流域重点污染点源治理

完成宇龙海藻的污染治理,实现废水达标排放;督促行村污水处理厂早日开工建设。

(五)加大执法力度

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加快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强相关部门的配套联动,提高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六)完成污染源普查工作

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篇8

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和社会文明程度高

多方努力之下,太湖治理终于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7年太湖水危机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部际联席会议的协调指导下,有关部门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全面实施太湖治理国家总体方案和省实施方案,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应急防控与长效治理齐抓并举,控源截污与生态修复统筹推进,在顺利达到总体方案近期(2015年)考核要求的同时,连续九年实现国务院提出的“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目标。

江苏省太湖办主任朱铁军表示,十三五期间,太湖治理的目标仍然是2个确保以及确保氮和磷的拦截,2个确保是底限。

2017年1月,《经界》杂志记者团赴太湖调查流域治理成果。

作为头号重点治理对象的太湖,在国家和地方多重努力下,终于换来了成效。

流域水质持续向好。2016年,太湖湖体水质为四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从2007年62.3降至54.6;国家考核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分别较2007年下降15.6%、84.6%和36.6%;多年居高不下的参考指标总氮连续3年消除劣五类,较2007年下降38.0%;流域65个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率77.4%,较2011年提高32.8个百分点。15条主要入湖河流年均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四类(2007年有9条劣Ⅴ类河流)。水质的持续改善,促进了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东部湖区的多样性指数较2007年明显提高。

应急体系日益健全。制定实施应急预案,严格落实防控措施,连续九年实现“两个确保”。全面构筑起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安全屏障,以太湖为水源的城市基本实现“双源供水”和自来水深度处理,23座自来水厂完成深度处理,各水厂出厂水质全面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实现安全供水60多亿吨。

蓝藻发生强度总体呈逐年减弱趋势,累计打捞蓝藻800多万吨,日处理能力达1.9万吨,基本实现“专业化队伍、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加强湖泛防控,完成清淤3669万方。从长江调水100亿方,其中入太湖50多亿方,促进了太湖水体流动和水质改善。

长效治理成绩显著。重点加强工业点源、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成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2567家,关闭化工企业4300多家,关停印染、电镀等重污染及超标排放企业1000余家。

加快治污设施建设,新增污水管网1.75万公里,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达831万吨,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较2007年提高146.2%,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4%,建制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区域供水和生活垃圾运转处理“三个全覆盖”。全流域建有37座垃圾处理设施,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3.22万吨/日,形成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市集中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取缔、关停和迁移畜禽养殖场2000多处,拆除网围养殖面积44万亩,化学氮肥、农药施用量比系统治理前分别削减20%和30%。建成氮磷生态拦截系统1225.6万平方米,控制性种养水生植物14.5万亩,完成封育造林41万亩,保护和恢复湿地15万亩,流域湿地公园总数达到25处,其中部级湿地公园13处,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8.1%。

地区发展更加协调。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严厉的整治手段,严控污染物排放,倒逼流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转变。

2014年起,苏锡常地区三次产业比重总体实现“三二一”历史性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45%。

生态文明创建成效显著,流域16个市县建成部级生态市县,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城市群。

总体来讲,在太湖流域重点地区人口、GDP分别较2007年增长6.36%和148%的背景下,太湖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生态持续好转,实现了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朱铁军表示,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太湖上游地区水质改善明显。

模范生太湖是如何取得治理成效的?

科学治太。

九年来,江苏省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实践,扎实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坚持把规划引领作为推进太湖治理的基本前提。严格落实国家总体方案,结合实际制订江苏省实施方案,编制流域总磷总氮控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近岸污染治理、小流域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多个专项规划或方案,保证了治太全面、系统、科学、有序展开。

其中,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第一轮治太项目,江苏省列入总体方案的662个项目完成率为85.8%,列入江苏省实施方案的1602个项目完成率为86.6%;从2013年起实施的第二轮项目建设,截至2015年底,江苏省列入总体方案要求到2020年完成的312个项目已完成120个,列入江苏省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完成的750个项目,已完成315个。

坚持把标本兼治作为太湖治理的关键举措。既立足当前,抓好监测预警、蓝藻(水草)打捞、调水引流、生态清淤等应急措施,牢牢守住“两个确保”底线,又着眼长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三级保护区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加强污染源头治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生态修复和建设力度,从根本上促进流域水质持续改善。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太湖治理的根本动力。创新领导体制,成立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建立专家委员会和专门机构――江苏省太湖办。

在全国首创“河长制”,由江苏省、市领导共同担任15条入湖河流的“双河长”(省长担任望虞河省级河长,分管副省长担任漕桥河省级河长,定期视察指导),部分地方结合实际,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环保部门结合断面考核,建立“断面长”制。

创新政策举措,提高流域排污收费标准,推行环境资源区域补偿、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等。创新投入机制,江苏省财政每年安排20亿元治太专项资金,地方新增财力10~20%专项用于太湖治理,带动全社会1000多亿资金投入治太。发挥市场作用,引入社会资本投入蓝藻打捞,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行绿色信贷、环境责任保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生态补偿等制度,征收环境资源区域补偿资金6亿多元。

坚持把依法严管作为太湖治理的有效抓手。严格执行新《保护法》、《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和“水十条”,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执法监管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出台治太督查考核办法,建立省市县三级考核体系,加强日常调度督办,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约谈通报,并对突出问题在省级媒体上通报。江苏省太湖办每季度对流域15条主要入湖河流河长履职情况进行调度,通报问题,跟踪整改。

坚持把齐抓共管作为太湖治理的有力保障。江苏省委、省政府定期对治太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尤其在安全度夏期间,多次赴太湖视察指导应急防控工作。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太湖水污染情况汇报,检查《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执行情况。每年初,江苏省政府召开会议部署全年工作,与治太成员单位签定年度目标责任书,年终进行评分考核。

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将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将工作压力传递到位。江苏省有关部门各负其责,流域各地守土有责,形成了上下联动、团结治太的良好局面。

GDP数字再好看,失去了青山绿水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篇9

一、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切实改善和提高区域环境质量

坚持以解决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整治,进一步解决好危害群众健康的水、气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一是组织实施安全水源行动。高度重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积极落实截污控源等保护措施,推进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确保饮用水源安全。重点抓好长潭水库水质保护工作,编制长潭水库水质中长期保护和利用规划以及底泥清淤研究报告,落实入库溪流生态湿地建设和库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各项保护措施。加大农村地区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开展农村地区饮用水源专项执法检查,确保农村地区饮水安全。

二是组织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认真落实《市清洁空气行动方案》,全面开展工业、交通物流、城市、农村等领域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重点抓好化工恶臭防治,落实外沙岩头化工区发酵合成项目退出方案,停止外沙区块发酵合成项目审批,严控岩头区块发酵合成项目审批;落实黄岩江口轻化投资区医化转医药方案;实现临海水洋化工区全面关停;落实临海川南化工区整治提升方案;严控天台、仙居、医化产业发展,力争主城区化工恶臭发生率控制在4%以内。加强绿色交通建设,全面启动实施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办法,开展油气整治、机动车尾气监测和“黄标车”限行等工作。加强城乡大气污染防治,启动“烟控区”扩面工作,划定“烟控区”范围。开展秸秆野外焚烧整治。

三是组织实施清洁水体行动。编制实施水系平原河网“十二五”水环境整治规划,全面推进水系、河网、河网、河流、河流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突出抓好市区水环境整治,重点实施“河长制”试点工作,推进市区水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园区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推进流域工业企业达标整治和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推进河道疏浚保洁和生态补水工作,力争基本消灭市区河道劣Ⅴ类水体。建立健全工业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机制。

四是组织实施清洁土壤行动。开展土壤调查,土壤环境状况数据库,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规划。推进重点区域土壤修复。加快垃圾收集和处置体系建设,完善危险废物和污水处理污泥处置系统。

二、着力深化环境污染整治,切实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坚持以深化环境污染整治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深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环境整治,切实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一是深化重点区域环境整治。按照市拆解业土壤污染整治规划和修复技术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抓好路桥、温岭两地拆解业土壤污染整治和修复工作,继续推进试点地块土壤污染修复,力争2012年达到农用地标准;总结使用功能调整地块经验,推广土壤污染地块调整使用功能,建设苗木基地;加大场外非法拆解打击力度,巩固场外非法拆解整治成果。开展前两轮“811”三年行动重点区域整治“回头看”行动,坚持以项目化形式推进已“摘帽”省级、市级重点区域深化整治工作,巩固“摘帽”整治成果,严防污染反弹。

二是深化重点行业环境整治。加强医化行业深化整治,制定医化行业整治标准和指导意见,积极开展外沙岩头化工区和临海川南化工区VOC污染防治试点,推进医化行业工艺改进、装备提升、末端整治和恶臭在线监测监控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外沙岩头化工区深化整治项目建设,进一步控制化工恶臭发生率。督促落实外沙区块合成和发酵项目退出、黄岩江口化工区转型升级、临海水洋化工区关停、临海川南化工区整治、天台坡塘搬迁和仙居医化行业整治方案。重点督促区加快出台外沙区块退出方案,并确保2012年前将合成和发酵项目全部退出。加强涉重行业污染整治,坚决淘汰无证无照企业和含氰电镀、六价铬钝化等重污染项目,加快、临海、路桥、等地电镀园区建设,开展涉重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升级改造,启动、路桥、温岭三地重金属重点防控区综合整治,完成5家重点重金属防控企业整治任务。

三是深化重点企业环境整治。开展工业企业“三废”处理设施及运行情况调查,筛选“三废”排放量大、排放浓度高的重污染企业名单,重点核查300家市级重点监控企业和112家市级重点监管企业排污情况,对未建环保处理设施、生产设备老化、处理工艺落后、处理设施规模不足、不能达标排放的工业企业实行分类指导、科学治理,完成工业企业达标整治500家以上,确保工业企业环保治理设施稳定运行率达到90%,达标排放率达到85%。加强已建成企业“三废”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定期开展“回头看”活动,建立工业企业“三废”动态信息库,强化达标整治考核,巩固达标整治成果。

四是加强固废和辐射环境管理。科学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加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技术改造,开展重点企业污水处理设施污泥调查和无害化处置,提高污泥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大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力度,强化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处置单位运行监管,加强进口废物、电子废物和新化学物质管理,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防治,确保固废环境安全。巩固“放心放射源”活动创建成果,建立“放心放射源”创建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创建“绿色电磁”活动。加强辐射环境监管和矛盾纠纷调处,探索建立常备核与辐射应急管理体系,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五是深化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认真编制实施市“十二五”减排实施方案,认真落实2011年减排工作计划,明确减排重点工程和减排措施,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认真做好2012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和环境统计工作,认真核实本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基数,建立污染源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坚持以抓好污染减排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抓手,严格执行减排计划,大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减排项目的管理和考核,确保完成省里下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任务。

三、着力加大生态市建设力度,切实推进环境保护城乡统筹

坚持以生态市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科学谋划“十二五”各项生态环保规划,加大生态创建、“创模”和生态环保宣教力度,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努力营造推进生态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

一是科学谋划生态环保规划。认真总结全市“十一五”生态环保工作经验,编制实施《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和《市“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明确“十二五”时期全市生态经济、节能减排、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环保能力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2011年全市生态市建设和“811”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计划,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加大生态创建力度。大力推进生态系列创建和绿色系列创建工作,切实提高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天台县基本达到部级生态县考核要求,争创省级生态县1个以上,争创省级以上生态乡镇10个以上。继续抓好生态文明试点乡镇和试点村建设工作。继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绿色系列群众性创建活动。

三是扎实推进“创模”工作。加大“创模”工作推进力度,切实增强城市居民参与生态环保工作的热情,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认真落实《市2012-2012年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紧扣开展“清洁空气”、“清水河道”、“安全饮用水”等行动共30项工程、近60个项目的重点任务,出台2011年“创模”工作计划,巩固已达标指标创建成果,加大“创模”重点工程推进力度,重点抓好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市区化工恶臭、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公众对环境满意率等未达标指标的整改落实,为2014年申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奠定基础。

四是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文明宣传,进一步与新闻媒体合作,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正反典型,努力营造生态文明建设氛围。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完善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学校学生及社会公众的培训教育体系,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努力培树生态优先的政绩观、科学理性的致富观和健康良好的生活观。切实加强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支持各类民间环保组织和环保热心人士开展工作。

五是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市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将环境保护工作渗透到农村各个角落。重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400个以上,力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进一步加强已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行维护管理,积极探索第三方委托运行管理机制,确保农村生活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全面推进黄岩、温岭两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积极总结推广整治经验和好的做法。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市农办、市农业局等单位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培植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典型,提升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水平,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确保农村环境安全。

四、着力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切实有效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坚持以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组织开展“环境执法大比武、应急管理大演练、环境大排查、排污收费大考查、执法人员大培训”活动,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加强环境调处和隐患排查处置,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素质,确保区域环境安全。

一是加强敏感区域和重点行业环境监管。继续加强外沙岩头化工区等医化重点区域的环境监管,强化医化企业内部管理,完善并创新监管方式,建立落实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监管实效。加强场外拆解重点区域动态监管,完善并落实以“定点、定时、定量”为重点的堵疏结合长效管理机制,开展专项环保执法活动,巩固“摘帽”整治成果。加强冶炼、重金属回收、电镀、印染、造纸等重点行业以及饮用水源、剧毒物品等重点问题的监管,认真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排查、及时消除各种环境污染隐患,确保区域环境安全。同时,重视乡镇一级环保工作,积极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二是加强环境调处和隐患排查处置。加强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24小时畅通“”环保举报热线,完善环境快速反应机制和被投诉人面商机制,完善重点问题化解台帐和责任落实制度,开展重大案件听证工作试点,提高调处的效率和质量,有效防止发生。

三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飞行斩污”行动和义务环保协管员点单式执法活动。积极开展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建设。建立县(市、区)交叉执法机制,开展县(市、区)交叉执法检查。开展建设项目的联动监管,加大对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四是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制度,建立健全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乡镇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队伍;完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区域联动机制,积极预防和处置跨界环境污染纠纷,进一步提高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五是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强法制政府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进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处罚制度化、规范化。规范行政许可行为,遏制行政争议案件上升趋势。继续推进信息公开工作,加强环保政务管理和监督。出台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暂行规定,努力提高办案质量、效率和水平。开展《省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限期治理管理办法》执法检查,规范行政管理行为。继续抓好基本功训练,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素质。重视环保政策调研,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五、着力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切实提升环境保护能力水平

坚持以提高环保队伍整体素质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保障,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大力加强队伍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和机构建设,着力保障生态环保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统揽全局、理清思路、真抓实干、科学管理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加强干部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加大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力度,完善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讲课制度,重点提高干部职工解决突出环保问题、服务经济发展、科学执法和沟通协调等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水平。

二是加强队伍作风建设。继续做好“双服务”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努切实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大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完善环保队伍知识结构配备,推动生态环保事业发展。加大反腐倡廉专题教育、价值体系教育和警示教育力度,开展廉政党课和廉政短信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完善环保“权力”专项制度,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加强关键环节权力制衡与监督,加强重点岗位的监督和绩效考评,确保权力运行的公开、公正、透明。

三是完善生态环保考核和投入机制。积极实施《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办法》,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合力。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全面实施新建项目排污权交易,启动推行原有企业排污权有偿使用。加强生态市建设和环保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完善长潭水库等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制定流域生态补偿办法。总结推广温岭农村环保投入政策,完善农村环保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确保农村环保事业发展。

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篇10

一、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提高环保队伍整体素质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新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实事求是,强化政治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的成绩。通过上党课、座谈讨论、体会交流等方式引导局党员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提高局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和道德素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2.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工作水平。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素质。一是开展业务知识讲座、法律学习等活动,增强学习效果,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以提高素质,促进效能。二是引导党员干部努力掌握运用新知识、新理论,加快知识更新,充实知识储备。

3.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按照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要求,狠抓作风建设。持续开展反“”专项活动,认真落实专题生活、组织生活的各项整改措施。按照中央八项规定,从严查处“”问题,确保“”问题不反弹、不回潮。

4.加强环境执法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持续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将大练兵活动与监管执法和业务培训相结合,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水平。强化监测队伍建设,全方位培训各类监测人员,填补监测盲点项目,提高监测能力。

二、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打好蓝天保卫战

5.完成省、市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年度目标任务,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6.全力做好秸秆禁烧工作。严格实施禁烧区、限烧区“两区”管理,制定年度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全县秸秆露天禁烧巡查工作,依法查处露天焚烧秸秆的环境违法行为,做好焚烧秸秆火点的监测数据汇总分析工作。

7.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快推进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6月底前基本达到国家新排放标准要求。持续推动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管理。

8.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进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实施“一厂一策”清单化管理,夯实应急减排基础,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强化联防联控联治,充分发挥部门联动机制,合力应对重污染天气,有效降低污染程度。

9.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力度。加强机动车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配合公安交警部门继续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加强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科学规划柴油货车禁(限)行区域,强化超标排放柴油货车污染管控,修订《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

三、扎实开展水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打好碧水保卫战

10.强力推进劣五类水体治理。协调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快推进县2019-2020年水质提升工程项目建设。

11.深入推进查干湖治理保护。落实《查干湖治理保护规划(2018-2030年)》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做好查干湖资金项目推进工作。

12.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大水源地巡查力度,及时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环境隐患。开展农村水源地保护工作,重新核定农村集中式水源地详细情况,制定完成《县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和《县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划定方案》。

13.加快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力争6月底前基本完成分类整治任务。

四、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打好净土保卫战

14.推动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应用。做好农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15.强化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加强危险废物监管。突出抓好重金属污染防治。

16.强化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管理。动态更新县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对名单内企业进行严格监管,组织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落实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及相关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17.深入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科学规划和统筹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编制《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方案)》。

五、继续推动生态治理保护工作,打好青山和草原湿地保卫战

18.继续推动我县生态示范乡镇、村创建工作,巩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成果。

19.推动自然生态保护与监管,以“四类聚焦问题”为重点,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侵占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确保完成自然保护地内违法违规问题年度整改任务。

六、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坚决遏制环境违法行为

20.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案件及反馈问题整改复查复核工作。重点对2017年群众举报出现反弹的老问题、2018年群众多次重复反映的新问题、群众对前期调查结果不满意的问题逐一排查核实,着重化解长期得不到合理解决的举报问题。全力做好2020年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

21.加大执法监察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各项环保专项行动。以“严格执法,标本兼治”为原则,强化企业日常监管,以专项执法检查、“双随机”为主要抓手,加大现场执法力度,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开展重点涉气、涉水行业环保专项整治。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严格风险管控,重点强化化学品、重金属和危险废物管理、辐射监管等,确保县域环境安全可控。

22.全面开展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顿工作。按照“摸”、“排”、“分”、“清”四步法原则,重点落实推进8种情形的分类处置,最终形成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清单,实现辖区固定污染源全覆盖。

23.妥善处置群众环境投诉。积极回应群众环境权益诉求,扎实做好环境和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政协提案答复工作。

24.强化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扎实开展各类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加大污染源企业自动监测设施日常运行情况监管力度,建立科学的动态管理档案,做好国控、省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全县环境质量信息的工作。

25.进一步加大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的监管力度。定期开展保护区巡查,严格处置违法违规问题,加强入湖排污口排查治理,加大对破坏保护区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七、继续深入政务服务改革,全面提升建设项目管理水平

26.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加大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力度,提高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比例,做好辖区内企业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确定2020年固定污染源发证和登记清单,按照“边核发边清理”的原则,保证一次核发,一次到位,9月底前完成全部排污单位发证登记工作。项目验收工作上,继续督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未验收项目开展自主验收工作。

27.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严格落实“只跑一次”工作,继续做好政务服务窗口工作,对受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在承诺期限内完成审批工作。

八、着力加强环境应急体系建设,做好环保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28.积极防范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完善部门环境应急预案和重点园区及重点风险源企业三级防控体系,推动建立完备的环境应急物资信息库、物资储备库和专家库,组织重点排污企业开展环境应急演练,加强环境风险排查及汛期环境安全检查。

29.做好环保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安全执法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完成环保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任务。

九、持续推进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30.加大环境宣教工作力度。做好“十进”工作,实现生态文明宣教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等。推进公众参与,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主题,开展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宣传活动,组织做好生态环境设施向公众开放。围绕全局重点工作充分运用电台、报纸、网络以及新闻媒体等平台,及时宣传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成效,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十、全力做好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31.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大环境保护信息主动公开力度,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突出环境质量和行政审批信息公开,不断增强公开实效,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2.全面做好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进一步对照目标责任书,认真总结2019年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的成绩、经验和不足,谋划好2020年工作目标,扎实推进、落实环保目标责任书各项工作,全面完成环保目标责任书指标任务。

33.做好经济运行调查统计工作。全面掌握我县环保产业发展状况,开展环保产业摸底调查,按照《县经济运行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责任分工方案(试行)》要求,做好经济指标信息报送工作。

34.继续做好扫黑除恶工作。将涉黑涉恶线索摸排融入日常环保执法检查中,利用“双随机”抽查、环保举报、环保违法案件查处等方式,摸排涉黑涉恶线索,做到底数清、情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