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治理规划十篇

时间:2024-03-09 16:06:43

沙漠治理规划

沙漠治理规划篇1

关键词 防沙治沙法 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 规范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土地沙漠化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面临的一个棘手环境问题。在我国,土地沙漠化、草原沙化的情况在上世纪末已相当严重,截至2006年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7亿公顷,占到国土面积的18.2%,超过4亿人口受到沙漠化的影响豍。沙漠化已经是一个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为此,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倡议和组织与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1994年6月《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在巴黎获得通过并于1996年12月生效,截至2005年此公约已有191个缔约方,成为在国际上关于防治土地沙漠化影响最广作用最大的规范性文件。中国是首批签署和批准《沙漠化公约》的国家,并从该公约谈判之日起就一直积极参与和促进履约工作的进行,在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正式批准该公约后,更是在国内层面进行了诸多实践予以响应。这其中最大的成果莫过于在2002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这部法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通过的第一部关于防沙治沙的国内专门法律。

《防沙治沙法》作为中国沙漠化防治的一部专门法律,将我国以往控制沙漠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上升为法律原则和具体制度,在较大范围内实现了资源立法跨部门的融合,兼顾预防与治理,为土地沙漠化的有效防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防沙治沙法》从实施至今,在我国土地沙化防治事业中作用显著,但不能否认,其不论是从规范还是功能上都存在不足之处值得商榷和改善。同时作为对《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的国内立法响应,将《防沙治沙法》与公约进行比较研究,也有利于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对《防沙治沙法》进行完善。

一、立法目的和防治客体的规定

《防沙治沙法》开宗明义的规定了立法目的,即“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性规定无疑是我国环境立法二元性特征的体现,既强调环境治理也兼顾经济发展。同样在本法第三条关于原则的规定中,第三款“保护和恢复植被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相结合”和第五款“改善生态环境与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也是这种二元立法的体现。国内学界对于环境立法应该坚持一元性还是二元性一直有争论,应该说两种观点各有道理。我认为,我国作为一个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都将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现阶段环境立法中坚持二元性有其实际意义。《沙漠化公约》序言部分第九段也有“意识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消灭贫困是受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优先任务,对可持续能力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豎”的文字,由此可见,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环境立法的二元性也是得到认可的。

《防沙治沙法》第2条规定了本法的防治客体,这部分与《沙漠化公约》第1条“用语”相类似,其功能在于明确规范所指向的具体权利义务客体以及解释该法中具体用语的含义,但是将这两者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我国《防沙治沙法》的规定较为笼统,缺乏操作性。如其第二条第三款:本法所称沙化土地,包括已经沙化的土地和具有明显沙化倾向趋势的土地。具体范围,由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确定。在笔者看来,这个“沙化土地”的“具体范围”并非一个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范畴,完全可以在本法中予以明确规定,没有必要再授权另行规定。相比较而言《沙漠化公约》虽然是一个抽象性的国际文件,此类规定却比《防沙治沙法》更加详细、具体、有可操作性,如其第1条(g)款:“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是指年降水量与潜在蒸发散之比在0.05至0.65之间的地区,但不包括极区和副极区。正如有学者所言,我国《防沙治沙法》更倾向于概念型法律而不是实施型法律,它必须借助具体的技术规则和相关的法律释义才能更具操作性豏。重全面而轻具体,重概念而轻实施,缺乏操作性之弊病,不得不说是《防沙治沙法》乃至我国整体环境立法的局限。

二、防沙治沙规划的得与失

沙漠治理规划篇2

关键词:荒漠化;西部;制度创新;经济来源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2)05-0032-03

荒漠化是目前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也是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土地荒漠化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地区,这也构成了西部大开发的最大瓶颈,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逾越的一道屏障。虽然我国对治理荒漠化土地投入了一定的财力、人力,但是荒漠化仍然呈现出“整体恶化,局部治理”的趋势,本文旨在分析造成荒漠化的根本原因,并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引起荒漠的主要原因探析

荒漠化是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过大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乱樵采、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人口的增长必然对农产品和畜产品需求量增加,所以导致了过度耕种和过度放牧,过度耕种使土地的肥力下降和农作物产量下降,土壤表层板结,土壤流失,土壤遭侵袭。森林的过度砍伐也是荒漠化形成的重要原因。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本是茂密的森林,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活动,使大面积的森林遭受破坏,形成了荒凉的黄土高坡。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方面所做的努力,成绩不可谓不大,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就达66亿人次,义务植树320多亿株。但是生态环境仍呈整体恶化加速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的扩展数量为1560平方公里,80年代增加到2100平方公里,90年代则高达2460平方公里。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在治理的同时忽视了保护,在建设的同时忽视了管理,得来不易的建设成果被各种不合理的人为破坏抵消了。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的荒漠化地区同时也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土地荒漠化总是与贫困如影相随,二者互为因果。西部地区的农民滥挖发菜、甘草、麻黄草,导致了北方地区严重的沙尘暴,政府有关部门下发紧急命令,禁止滥挖,严加查处。这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

经过几十年的科技攻关,我国在防沙治沙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在技术上,我国适合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完全可以依靠现有的科技实力加以治理。我国在荒漠化治理研究中已经取得新突破,从而在这一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荒漠化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为在不同类型条件下的荒漠化防治工程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比之下,防沙治沙政策创新却严重滞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海子梁乡农民石光银,是靠治沙出名的全国劳模。1984年以来,他联合家乡的100多户贫困农民,先后承包了10多万亩沙地,成立治沙公司搞治沙造林,现在沙地绿了,林子大了,石光银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款”,他所栽林木价值已超过千万元。然而,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却直倒苦水:“都说林子是绿色银行,可我只能往里存钱,甭想取出来。”他造的是生态林,一棵不让砍。更让石光银烦恼的是:一些人经常毁林、盗林,他不得不为护林耗费很大精力。他想把林子交给国家,折些钱,还掉国家300多万元的贷款,自己也可以开辟新的治沙领域,但是说了很长时间,却没人搭茬。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张江平联合一批国有和民营大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组建成“绿色航母”――光彩事业国土绿化整理有限公司,并已着手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开发200万亩沙地。但是张江平却满脸苦相地告诉记者,民营企业家愿意为国家的生态建设作贡献,但现在审批程序复杂,治沙的政策门槛太高。社会团体和个人治沙多是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行为,而现行政策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这给社会力量介入荒漠化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防沙治沙的制度创新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又是其出发点和归宿。我们要更新观念,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在政策上和体制上全面规划,真正调动全民防沙治沙的积极性,再造山川秀美的西部。

1.生态环境建设要以人为本,治沙与治贫相结合,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为贫困人口的增加,西部地区大面积毁林毁草垦荒,结果是得不偿失。“一年垦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据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4省区遥感调查,1986~1996年10年间开垦面积为174万公顷,其中近一半撂荒,沦为沙化土地。我国原本广阔的天然牧场,由于盲目增加畜禽数量,大大超过草场的承载能力,已有近70%的草场而退化,更有不少草地变为流沙。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贫困,不少沙区的群众砍林割草作为薪柴。又是由于贫困,部分群众乱挖发菜、甘草等食用、药用植物,使成片的草地遭到破坏。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改善生态环境与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把退耕还林(草)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发挥广大农民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地位,使改善生态环境成为促进西部农民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突破口。

2.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物质利益这个杠杆,激发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团体从事荒漠化治理的积极性。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是通过竞争获取最大利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多地吸引国内、国外的投资,按市场经济原则流动和配置。沙漠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在内蒙古的科尔沁沙地,当地规划建立了一个纤维板厂,其原材料来源于附近防护林的枝叶等。原材料的持续需求牵动了防护林的不断更新,而得到及时更新的防护林也为纤维板厂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原材料。

3.要依法防沙治沙。政府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杠杆和法律体系规范和引导开发行为。2001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通过,这是目前我国第一部针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专门制定的防沙治沙方面的法律。西部地区从总体上来讲,在资金、技术、人才,特别是企业家这些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方面,同东部相比,都不具有优势,西部最具竞争力的应该是土地的优势。因此,政策创新的突破点就应在这里,建立新的土地使用权制度,使到西部开发的投资者有比东部更加实质性的土地经营权。在西部开发问题上,中外的历史经验极具借鉴力。美国、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等国都有丰富的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尤以美国开发西部最为成功。虽然,我国的西部同美国的西部在自然环境上有很大不同,但是美国开发西部的经验却可以借鉴,美国开发西部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政策法规的保证。美国首先宣布西部土地国有化,并在各州建立了土地局;其次是决定将国土向自由移民发放,美国公民只要在西部连续拓荒5年以上,就可以免费获取160英亩土地,这一政策的制定,在美国掀起了大规模的向西移民运动。1860年颁布的宅地法对推动西部开发成功具有决定意义,也正是有了成千上万、蜂涌而至的淘金者,才有了美国西部的大开发和全美经济的整体繁荣。1862年的“摩利尔法”又为高等农业和实业教育拨付了专门的公地,1887年又通过了专门资助农业实验站的“海琪法案”。由于政府政策法规的支持与保证,美国西部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说美国的西部不同于中国的西部,但是它的土地政策却对我们今天西部开发有借鉴意义。

〖JP2〗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是土地优势,但这并未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主要是由于土地经营权尚未得到解决。土地经营权的问题是解决西部荒漠化的核心问题,给人民一个稳定的、长期不变的政策,使人民拥有土地的长期的经营权,才会使对环境竭泽而渔的现象得到根本的改善,使人口、环境、经济得到良性健康发展。土地经营权主要应解决5个问题,一是土地经营权归属问题,即土地由谁来经营:二是土地经营权的获得方式,即土地经营者通过何种途径获得土地经营权;三是土地经营的规模,即土地经营权的大小;四是土地经营的时间,即土地经营权拥有时间长短的界定。五是国家对生态林的补偿政策,新颁布的《防沙治沙法》第35条规定:因保护生态的特殊要求,将治理后的土地批准划为自然保护区或者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批准机关应当给予治理者合理的经济补偿。这从宏观上保障了防沙治沙者的经济利益,为其解决了后顾之忧。但是具体如何补偿,补偿的标准怎样,国家应出台具体的解释说明。

三、防沙治沙的具体治理措施

新颁布的《防沙治沙法》对土地沙化和沙化土地作了法律界定。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人类不合理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及覆盖植被被破坏,形成流沙及沙土的过程。沙化土地,包括已经沙化的土地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具体范围,由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确定。

曲格平指出,根据目前的检测结果,我国已经沙化的土地约为168.9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北方的13个省、自治区。其中,难以治理或者目前治理无意义的戈壁(约67万平方公里)和原生性沙漠(约49万平方公里)约占2/3,即116万平方公里;在当前的技术和社会条件下可以治理的约占1/3,即52.9万平方公里,这部分沙化土地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造成的。此外,还有近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因此,《防沙治沙法》并不是要求对所有沙漠都治理,而是针对其中可以治理的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提出防治要求。

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水利、土地、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编制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防沙治沙规划应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荒漠化土地的不同类型,拿出切实可行的操作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政策及措施,对西部的广大地区进行综合性、全面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治理。

第一类地区,针对那些容易治理,能在较短时间取得经济效益的地区,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经济林与生态林相结合。对这些地区,国家面向企业、自然人进行公开招标,在保证企业与自然人经济利益的前提下,签订治沙合同,50年到100年不变。在这些地区,国家应提供政策支持,比如,治沙者对经济林,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可适量砍伐;生态林成活若干年后,国家应建立保护性收购政策,以保护企业和自然人从事荒漠化治理的积极性。

第二类地区,是自然条件相对较好,荒漠容易治理的地区,这些地区应该采取民办官助的形式。因为这些地区的回报率可能相对较低或较为长远,并且需要的经济实力较强。有关专家计算出一亩沙地的治理费用,根据企业自有资金的30%到50%,国家与其签订相应实力的沙漠面积的合同,既保证国家的生态环境效应,又保证企业的回报率,同时按其治理沙漠的进度由国家对其资金缺口进行补贴。

第三类地区,是自然条件较差,较难治理的沙漠地区,这些地区的沙漠治理投入大,回报期长,而又影响整个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议成立国家治沙公司,像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一样。专家们进行综合考察后制定专案治理方案,各个治沙分公司依据治理方案,分期、分批进行治理,经过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再造山川秀美的西部。

四、防沙治沙的经济来源

西部荒漠治理是一项关系子孙万代的千秋大业,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国家和各级政府仍然需要在荒漠化治理的投入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介入这项宏大的工程。从国家经济来源来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国家粮食仓库中的大量粮食,储备3年以上,储备费用即超过其原有价值,可作为国家补贴补到第二类、第三类地区的治理中去。(2)国家可以发行环境治理国债。(3)对参与治沙的公司优先考虑上市融资,并允许其优先增股,融资治沙。(4)对于有一定治沙业绩的治沙公司,在银行贷款时,可以由国家承担利息,直接支付给银行。(5)申请世界上有关方面的资金及贷款。(6)发行治沙。

参考文献:

[1]曹云.保卫荒漠化的中国[EB/OL].省略/zhuanjia /article/sbta/1102.htm

[2]我荒漠化治理研究入列世界先进[N].光明日报,2001-02-14.

[3]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治沙还需政策扶持――关于沙区治理与开发中的经济政策探析[N].经济日报,2001-02-09.

[4]赵永新,丁伟.绿化为何赶不上沙化[N].人民日报,2000-07-12.

[5]李成言.开发热中的冷思考[EB/OL].省略/shenji/luntan2. Htm

System Innovation:A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the Desertification Problem in the West in China

ZHU Chun-yu(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e Academic Journal,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China)

Abstract:Desertification challenges China‘s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eventing desertification calls for system innovation. First,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cological system should be centered on man,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as well as poverty. Second, take advantage of market mechanism and stimulate enterprises, individuals and other groups to invest in desertification prevention projects. Third,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ss laws to regulate development behavior.

Key words: desertification; the West; system innovation; money supply

(责任编辑:书明 责任校对:育川)

沙漠治理规划篇3

青海是我国主要沙漠化省区之一,沙化土地分布在6个民族自治州的18个县(市、行委),西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茫崖行委,东至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县,形成了柴达木盆地沙区、共和盆地沙区、青海湖环湖沙区和三江源沙区,沙化土地面积1250.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4%;并且沙化土地大多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三江源地区荒漠化沙地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整个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生态脆弱,荒漠化土地易沙化、难治理。

为加快全省防沙治沙进程,编制了《青海省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规划在10年内通过采取人工造林、封禁保护、封山(沙)育林(草)和工程固沙等措施,完成防沙治沙80万公顷,由此青海拉开了新一轮防沙治沙的大幕。

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东岸和三江源地区,地域差异很大,正是这个原因,大部分地区采取了宜造则造、宜封则封,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措施来恢复和保护植被。对三江源沙区,实施以休牧还草为主的封育措施,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促进沙化土地植被的自然恢复。对柴达木盆地西部人为活动较少的乌图美仁、大柴旦、沙区划定封禁保护区,进行封禁保护;对盆地中部和西部的沙漠绿洲周围,在保护好现有植被和绿洲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人工造林规模,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和林网,建成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对共和盆地沙区,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移民、禁牧、全面封育等措施,并在条件较好的地段实施人工造林,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体系。青海湖沙区则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治理措施,加大治沙力度。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青海省防沙治沙事业多策并举,大工程带动防沙治沙成效显著,正在实现着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突破。通过“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和三江源生态保护等国家项目的实施,沙区的沙化土地格局发生了新变化。据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由1255.8万公顷减少到1250.4万公顷,5年减少5.4万公顷,年均减少1.1万公顷。2014年全省投资8707万元,完成防沙治沙面积91.59万亩。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区、共和盆地沙区的沙化土地发生逆转,其中黄河源头沙化土地减少量最大,为4.1万公顷,环青海湖沙区及周边地区的沙化程度也在减轻。

2013年4月海晏县被列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先后在都兰、贵南、共和、格尔木和海晏建立了全国防沙治沙县级综合示范区,5个示范区处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和青海湖沙区,沙化面积大,林草植被稀少,风沙危害严重,生态区位极其重要,仅2014年就在这5个县市实施1.33万亩规模的沙区造林项目。海晏县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地点位于青海湖东北岸的克土沙区,建设总面积1400公顷,建设主要内容是工程固沙造林。

柴达木盆地是全国沙漠之一,也是青海沙化面积最多、治理难度最大、保护任务最艰巨的地区。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4242.5万亩,占全省沙漠总面积的75.6%。海西州依托自然保护区建设,先后建立了柴达木梭梭林部级自然保护区,格尔木胡杨林、可鲁克――托素湖、诺木洪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乌兰县哈里哈图部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675万亩,并通过人工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草)、工程固沙、公益林营造,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34.1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4.5万亩,封沙育林79.69万亩,落实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1834.03万亩,累计完成投资达10个亿。2013年开始投资5000万元,将格尔木市乌图美仁、大柴旦行委、都兰县夏日哈、乌兰县金子海、茫崖行委5个沙化地列入国家重点封禁保护区,封禁保护面积达618.7万亩。

沙漠治理规划篇4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一直面临着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危害严重等难题。

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全区防沙治沙效果呈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转变。据2014年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全区荒漠化土地比2009年减少41.69万公顷,沙化土地减少34.32万公顷,“绿带”锁住了“黄龙”。

而在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之外,荒漠化治理也为农牧业生产提供了生态屏障,推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

“组合拳”治沙

内蒙古多年来坚持科学治理、综合治理的方法,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防沙治沙。以乌兰布和、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主要分布区――阿拉善盟为例,当地因地制宜,实施成效显著的防沙治沙“组合拳”,有效阻止沙漠蔓延。 在实施沙漠生态工程中,企业把沙区农牧民由“生态难民”变成了“生态富民”。

阿拉善盟林业局副局长乔永祥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在与风沙的长期抗争中,阿拉善盟摸索出以灌木为主,灌木、乔木和草相结合的经验,形成以围栏封育、飞播造林、人工造林为主的生态屏障建设格局。

阿拉善左旗(县)巴彦诺日公苏木(乡)浩坦淖日嘎查(村)位于广袤的腾格里沙漠边缘,从1992年起由林业部门实施飞播造林。如今置身其中,花棒、沙拐枣等沙生植物随风摇曳,曾经的荒芜大漠焕发勃勃生机。“过去房前屋后都是沙丘,羊没有草吃,人也快生活不下去了。”牧民王翠英说,“现在草木多了,风沙少了,生活也变好了。”

在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的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芒来嘎查,一眼望不到边的梭梭林令人震撼。但多年前,芒来嘎查风沙频繁、土地贫瘠,不少世代生活于此的牧民纷纷搬离。

“梭梭林阻止乌兰布和沙漠扩展蔓延,保护黄河、贺兰山和附近的铁路,牧民还能在梭梭上嫁接肉苁蓉增收。”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站长刘宏义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由于这片沙漠的边缘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适宜人工种植梭梭。当地2011年规划的40万亩梭梭造林地,目前已完成35万亩造林面积。

此外,2010年启动、总投资4亿余元的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效果初显。当地林业部门遥感数据和地面调查结果显示,经过多年生态建设,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形成长350公里、宽3公里至20公里的生物治沙带,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建成长110公里、宽3公里至10公里的生物治沙锁边带,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形成一定的锁边林带,流动沙丘趋于固定,局地环境改善。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距北京约500公里,浑善达克、科尔沁两大沙地贯穿东西,沙化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2.4%。2000年以来,作为京津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当地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为依托,启动实施区域性防沙治沙工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生态建设理念,将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纳入各地党政领导的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内容,采取规模治理、集中治理等方式提高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综合效益。

当地提出“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用产业化的思路指导植树造林、防沙治沙;以工业化的思维调整林沙产业结构,鼓励各地大力发展灌木饲料林基地、木本粮油原料林基地、用材林基地和林果经济林基地;将生态建设与发展地方经济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收入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沙地增绿、农牧民增收的成功之路。

在创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机制方面,赤峰市全面推广“工程招投标造林”、“合同制造林”、“先造后补造林”等管理模式,提高生态建设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在工程规划上,当地还注重改变过去规模小而散的做法,打破乡村界限和各项工程界限,突出规模效应,降低建设成本;在组织形式上,则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政府、企业、个人等多方参与治沙。

卫星监测结果显示,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基本形成长400公里、宽1―10公里的锁边防护林体系,科尔沁沙地生态状况呈现持续向好逆转态势。

治沙背后的致富模式

内蒙古近年来把防沙治沙与调整沙区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紧密结合,探索和创建了类型多样的产业化防治模式。

牧民乌尼尔道格陶,曾是在库布其沙漠里生活40多年的“生态难民”。风沙一次次威胁着他的土屋,他一次次用铁锹“抢救”自己的家园。“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一辈子还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他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2007年,他和另外分散居住在库布其沙漠深处的几十户牧民没花一分钱,就搬进了当地一家治沙龙头企业投资兴建的牧民新村。

“我搬到这里后,由一种身份变成了几种身份。”乌尼尔道格陶笑着为自己“定位”:他用自己的“荒沙废地”使用权入股企业,成为企业的股民;他每年都参与沙漠治理,成为企业的生B工人;在企业为自己建的半亩大棚中种植蔬菜,成为菜农;在企业为自己建好的标准化棚圈中养羊养牛;闲暇时在紧靠新村的旅游景区为游客牵马、拉骆驼挣钱。

这些来自散居在七星湖周边杭锦旗独贵特拉镇道图嘎查(村)的牧民,拥有面积广阔的草场,但沙化严重。企业把分散居住在4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牧民搬出来,为的是打造“生态无人区”,让沙漠得到自我修复的同时,也让牧民过上崭新的生活。

在实施沙漠生态工程中,企业把沙区农牧民由“生态难民”变成了“生态富民”:农牧民的农牧产品产销、看病就医、上学等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企业为沙区老百姓建设了一些沙漠小镇区和沙漠农牧民学校,让老百姓同样享受城里人的生活。

沙漠治理规划篇5

荒漠化已经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它侵蚀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国家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

目前全球30%的土地、10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受荒漠化危害,荒漠化土地达360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一;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

据了解,一些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全国有近4亿人受到荒漠化沙化的威胁,贫困人口的一半生活在这些地区。

土地荒漠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之一。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表示,防沙治沙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

成就巨大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土地荒漠化治理,始终将防沙治沙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在沙区组织开展了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建设。改革开放之初,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374万公顷。上个世纪90年代初,启动了全国防沙治沙工程,首次对全国防沙治沙工作进行专门部署。

2000年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市的75个县(区、旗),规划治理总面积2057.35万公顷。到2006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任务612万公顷,实行禁牧面积568.4万公顷,生态移民10.12万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颁布施行了《防沙治沙法》,批准实施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的决定》,召开了全国防沙治沙大会。受国务院委托,国家林业局还首次与防治任务较重的省区签订了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相继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原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对重点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进行了集中治理,推动了全国生态状况的持续好转。

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防沙治沙事业进入工程带动、政策拉动、科技驱动和法制推动的新阶段。

首先是荒漠化面积缩减,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3.79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7585平方公里。全国已有2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重点治理区林草植被覆盖度增加20个百分点以上,并呈正向演替方向发展。大江大河泥沙淤积逐年减少,局部地区沙尘暴由过去的强加强区变为弱加强区。京津风沙源工程通过五年的实施,工程区土壤的风蚀量在同等风力条件下减少近1/5,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另外,防治荒漠化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特色种植、养殖、加工和生态旅游等产业不断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初步形成,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日益拓展,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有1600多万农牧民直接受益,2005年与2000年相比,工程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近50%。京津工程区通过五年建设,以种养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年均以1.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减,荒漠化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较快发展,群众收入不断增加。

并且,通过荒漠化防治改善了沙区生态状况,促进了人们的生态伦理观念转变,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生产方式转变,改变了广种薄收的生产习性,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向非农转移。防治荒漠化促进了兴边富民,增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和谐与稳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荒漠化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22%,一些地方开始呈现生态与经济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喜人局面。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沙治沙工作机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工作经验。

首先是构建防沙治沙政策框架。国家在财政投入、信贷支持、税费减免、权益保护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呈现出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防沙治沙的新局面。

建立防沙治沙科技体系。开展科技攻关,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和成功模式,增强了科学防沙治沙的能力,提高了防沙治沙的质量和效益。

健全防沙治沙法律制度。中国公布实施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的专门法律,形成了以《防沙治沙法》为主体的防沙治沙法律法规体系,奠定了防沙治沙的法律基础。

实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在不同的类型区,建立了37个治沙示范区,进一步探索了防沙治沙技术模式、政策机制、沙产业发展模式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为面上的防沙治沙工作探路子、作示范。

开展沙尘灾害应急处置。建立了沙尘暴灾害预警和应急工作机制和体系,逐步建立灾害评估体系,建立了一支应急处置队伍,有效地开展了沙尘暴灾害应急工作。

同时,积极开展防沙治沙国际合作。中国作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国,积极履行义务,广泛开展防沙治沙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在防治荒漠化领域积极负责的态度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任重道远

成绩是鼓舞人心的,但是我国土地沙化形势仍十分严峻,防沙治沙任务十分艰巨。

我国目前还有173.97万平方公里,占18.1%的国土正在遭受沙化的侵袭,它吞噬着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制约着沙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冲击着工农业正常生产和交通安全运营,影响着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局部扩展依然严重。虽然全国土地沙化趋势总体上得到遏制,但局部地区土地沙化仍继续扩展。全国还有近32万平方公里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如果利用不当,极易成为新的沙化土地。

治理难度依然很大。在全国现有的沙化土地中,具备治理条件的还有50多万平方公里。如果按现有的治理速度,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治理。

治理成果依然脆弱。一些已治理的地区,植被刚开始恢复,稳定性差;一些地方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后,后续产业没有发展起来。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再次造成土地沙化。

人为隐患依然较多。沙区生产方式落后,滥樵采、滥开垦、滥放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问题较为严重,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相当突出。一些地方防沙治沙工作存在着薄弱环节,措施不力,执法不严,破坏生态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明确要求“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我国政府将把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继续全力推进。

沙漠治理规划篇6

关键词:土地沙漠化危害成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所谓沙漠化指的就是土地上的生物。其生产力衰退甚至丧失,而会造成的原因,主要还是来自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指的是原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灾害现象。沙漠化是一不境退化现象。沙漠化,是对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威胁。它使土地滋生能力退化,农牧生产能力降生物产量下降,可供耕地及牧场面积减少。由于沙漠化而致的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已使不少国家遭致连年饥荒。

1 土地沙漠化现象的成因

沙漠化现象可能是自然的。作为自然现象的沙漠化是因为地球干燥带移动,所产生的气候变化导致局部地区沙漠化。不过,今日世界各地沙漠化原因,多数归咎于人为原因;人口急速增长,所居土地被过分耕种以及牧畜,导致土地枯渴不适合更耕种。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地区是世上最早发展农业的地域之一,从而发展成世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壤本来甚为肥沃,不过由于过度的农业活动、人们不理会土地长期枯渴,更开发河段上流、采伐森林,上流土地从而不能吸收降雨,雨水一气流入河中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洪水。

干地(定义为降水量低且降水通常由雨量小、不稳定、时间短、强度大的风暴造成的那些地区)覆盖了全球40%的陆地面积,供养着世界上1/5的人口。这些干地的沙漠化是由于植被和可利用的水减少、作物产量下降以及土壤侵蚀引起的土地退化,它起因于人口增长、人类需求增加或者政治、经济压力(例如,需要经济作物来增加外汇)造成的过度土地利用,通常由自然发生的干旱启动或加剧。目前,沙漠化的速率是每年6万平方千米或每年0.1%的总干地面积。这对于70%的干地(全球陆地面积的25%)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2土地沙漠化的危害

2.1 土地退化严重,农牧业减产

(1)土地沙漠化造成的草场退化使得草场载畜量下降,畜产品产量和质量随之降低。同时,林地退化不但使木材蓄积损失,还减少了当地农牧民的薪柴来源,农牧民在薪柴不足的情况下采伐灌木作为燃料,进一步加剧了土地沙漠化,破坏了农业生态屏障,加重了农业的灾害程度,从而在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土地沙漠化不仅造成了耕地、草地、林地等可利用土地的减少和退化,也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骤减。土地沙漠化一方面使得生物栖息地损失,另一方面造成种群、群落结构破坏,生产力下降,物种生存能力降低甚至使得许多物种日趋濒危或消亡。

2.2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多

(1)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据统计,目前全国有 2.4万多个村庄和许多城镇经常受到风沙危害。比如,宁夏由于土地沙漠化导致搬迁的生态难民高达数十万人,青海已搬迁了20万余人生态难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皮山、民丰两现,因风沙危害,现成 2次搬迁,策勒县城 3次搬迁。

(2)自然灾害多。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大沙尘暴在20世纪 60年生了8次,70年生了13次,80年代有14次,90年代有23次;进入21世纪,我国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明显增加,2000年发生了 15次,2001年发生了18次。沙尘暴影响范围广、危害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沙尘暴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2.3加剧贫困,影响社会稳定

我国土地沙漠化地区多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和边疆区。土地沙漠化加剧和加深了这一地区群众的贫困程度,进一步扩大了地区间的差距,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1/4生活在土地沙漠化地区。土地沙漠化地区严酷的自然条件、严峻的土地沙漠化扩展现实、严重的风沙及沙尘暴危害、区域内尚不发达的经济基础、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和边疆区域、日益扩大的东西部经济差距等,严重地影响到包括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 民族团结以及我国经济发展。

3土地沙漠化防治措施

3.1做好植被规划与建设工作

土地沙漠化防治要大幅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带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建立沙漠化地区的生态安全体系。植被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环节之一,也是土地沙漠化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1)增加植被建设。植被建设的关键在于这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提高广大群众植被建设的积极性是社会参与植被建设的重中之重。植被建设也是沙漠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契机,所以,要保证和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之能够从中直接获得经济收益,由此更加有效地加速植被建设的速度及质量。

(2)充分保护、开发和利用植被。植被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要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的平衡。首先应该是注重生态效益,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开发和利用都不能长久的进行下去,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

(3)做好植被规划。在植被建设中遵循生态系统恢复原理、沙地植物群落演替原理、植物对沙地环境的适应性理论。按照统一规划与分步实施,遵循植被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充分利用种质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免灌溉植被为主,建设多类型植被。

3.2促进沙漠化地区经济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解决土地沙漠化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努力促进沙漠化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1)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生态移民减轻沙漠化地区的人口压力,同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小城镇发展、提高沙漠化地区人民整体素质。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沙漠化地区经济结构,积极调整种植业、林业、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沙漠化地区经济良性循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以解决贫困、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主要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贯穿于国家经济行为之中,充分发挥民间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生态环境与发展的动态平衡。

3.3完善土地沙漠化保障体系

完善的土地沙漠化防治保障体系应包括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 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和完善的土地沙漠化监测体系。具体的完善措施有:

(1)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提高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决策性权威,完善综合决策机制。

(2)搞好土地沙漠化防治,应实行各项法律的配套性和互补性。推行沙漠化地区生态可持续利用的相应法律标准,实行沙漠化土地防治的规划制度和责任考核及奖惩制度。

(3)加强科技管理,整合资源,进行科技创新,加强科技生产一体化建设。沙漠化地区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植被优化配置相结合,促进科技向生产力转化,加强技术推广,实现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沙尘暴等灾害预警系统和土地沙漠化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全国沙漠化监测网络体系的建设。

3.4开展生态化制度创新

(1)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建立多层次、跨区域的生态效益补偿平衡机制。

(2)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实行森林产权制度的创新,对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经营,实行森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3)以人为本,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雨水及地表水的使用效率,建立节水奖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晰水权。

(4)以草定畜,改变畜牧业的种群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人工种草,提高草地的生产力。

4 结束语

总之,土地沙漠化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调整防沙治沙战略,采取有效的对土地沙漠化进行防治措施。另外,我国还应强化法制建设、加强科技支撑和建立预警机制。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完善保障体系、开展制度创新、强化推广和技术培训来更有效地防治土地沙漠化。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R].2010.

沙漠治理规划篇7

关键词 北方地区;土地利用;沙漠化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37(1999)04-0355-04

1 引言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引人关注。根据北方自然环境背景、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特点及其相互作用,通过近 20 年沙漠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沙漠化的概念总结为: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1]。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为此,深入开展人为作用,特别是土地利用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对于阐明沙漠化形成机制,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和制定防治沙漠化的政策及措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的发展与时空分布

我国北方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按其发生性质可以分为沙质草原沙漠化、固定沙丘(沙地)活化和沙丘前移入侵三种类型。历史时期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和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河流沿岸或深入到沙漠内部的河流下游地区。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本世纪 50 年代后期到 70 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 1 560km2的速度在蔓延。通过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结合我们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从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 2100km2 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 350000km2, 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 3 个地区[2]:1 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 50 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 3% 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 13%,80 年代后期的 25%;2 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 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 50 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 20%,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 53%,80 年代后期的 77.6%;3 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 23.0%,主要表现在固定沙丘的活化,如弱水下游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 50 年代末占该地区面积的 5% 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 22%,80 年代后期的 36%。

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 10% 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另一个时段的遥感资料(1987 年和 1993 年 TM 数据)对毛乌素沙区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在 1987~1993 年的 7 年间,由 32586km2(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 67.5%)下降到30496.7km2(占面积的 63.5%),减少了 1936.3km2,总体上处于逆转过程中,平均每年约有 276.6km2 土地得到了治理。

但就整个北方而言,进入 90 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 2460km2 的速度扩展[3],形势更为严峻。

3 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的发展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在大部分的人类文明历史时期,自然资源与环境决定着人类的土地利用。但在现代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为必须和可能,因而逐渐在人地关系中提升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调控力。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人类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进步。但也时常因不合理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变化过程,引起乃至控制着资源环境的不良渐变或突变,如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大河断流、火灾、库区地震、水土流失等,而土地沙漠化则是更为明显的一例。

在我国北方,历史上游牧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或气候暖温和冷干的变化,时有南进和北退的过程;而广大地区随着统治民族的更迭,农业或牧业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多次交替,其利用强度也有差异,使历史时期的沙漠化土地也处于一个发展与逆转相互交替的过程中。但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活动总是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起诱发作用,表现在历史上沙漠化的发生期往往与一些重大事件相关联,如民族之间的征战频繁和政治上动荡不定的东汉末年、唐代末期及五代、宋辽对峙以及明中叶以后和清中叶以后的时期都是沙漠化的发展期。而这些时期也正与气候较为冷干相吻合,这也加剧了沙漠化的过程,减弱了退化土地自我恢复的能力,导致了自然环境的进一步退化。这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北方干旱草原地带的沙漠化数度发生和蔓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加剧,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和程度总体上也就处于一个扩大和加重的过程中。

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由于气候干旱、自然资源贫乏,利用困难等原因而成为古代经济落后的地区,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来适应由于气候波动、降水变化的自然过程。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逐水草而居;农民则实行农田轮作制等。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内,牧民通过游牧,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多样性和季节性的临时积水,使牲畜及时获得食物,这样也避免了草场的过度放牧。而农田轮作制或曰游耕制,则充分利用了天然草场的再生能力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恢复能力,协调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原始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尚未超越自然资源的负荷限度,在天然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的调节下,生态系统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环境相对稳定。但自 18 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以来,北方地区的人口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而迅速增长。50 年代以来,又经历了合作化、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几次拓荒高潮,使人口的年增长率达 2.5%~3.0%。例如,农牧交错的沙漠化地区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从 50 年代至 80 年代曾达到 3.08%,平均人口密度从 10~15 人/km2 增加到 40~60 人/km2,高者可达 80 人/km2。内蒙古乌蒙后山 7 个受沙漠化危害的县(旗)的农业人口也从 1949 年的 51.5 万增加到 1985 年的 125.8 万。尽管进入 80 年代以后,北方沙漠化地区很少再有移民涌入,但由于人口基数已大,人口增加的速度并不见减缓,特别是在农牧交错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居的地区,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上实行照顾政策等一些原因,情况更是如此。

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根据对我国北方沙漠化的研究,朱震达等于 1989 年提出了以土地利用为主的人类活动与沙漠化土地的成因分类和发展面积表[4],以草原过度农垦为主造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 44700km2,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25.4%;以草原过度放牧为主的 49900km2,占总面积的 28.3%;以过度樵采为主的 56000km2,占总面积的 31.8%;以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破坏植被为主的 1300km2,占总面积的 0.7%;以水资源利用不当为主的 14700km2,占总面积的 8.3%。沙漠化的过程就是在上述土地利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地表植被的衰退或消失之后,风作用于地表而产生的风蚀、搬运、堆积的风沙运动过程,主要包括:①风力作用下沙质地表形态的发育过程;②固定沙丘的活化过程;③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的沙丘前移过程。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就是在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上述风沙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 土地利用与沙漠化防治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许多实践证明了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可以达到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及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的。以陕西省榆林地区为例[5],据史书记载,在 1500 年前,榆林地区还是个林草茂密,宜农宜牧之地。后因历战摧残,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仅有 1.8%,流沙已越过长城,逼近榆林城。据调查,在解放前的 100 多年时间里,有近 13.4万hm2 农田和草场院由于沙漠化而被放弃,11.3万hm2 农田和 26.7万hm2 草场受到沙漠化的威胁,产量和载畜量低而不稳。自 50 年代以来,通过统一规划、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坚持以治沙造林、保护和发展农牧业为主导,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从 1950 年到 1990 年底,榆林治沙造林保存面积达 74.0万hm2,恢复和改良草场 66.7万hm2 多。粮食总产量 1990 年较 1950 年增产 6 倍,大家畜由 7.6 万头增加到 36.3 万头,羊由 36 万只增加到 150 万只,活立木蓄积 340万m3,价值 7 亿多元,有 5 万多农户脱贫致富。

另一个成功的范例是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地区。通过遥感监测(1974 年和 1994 年)对比和实地调研[6],将沙漠化整治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和其它方面的变化列于表 1。从表 1 可以看出,整治实践所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表 1 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地区防治沙漠化的效益 (1974~1994 年 )

Table 1 Effectiveness in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in Xinglongzhao, Naiman Banner, Inner Mongolia

(1974~1994)

1974 占总面积 (%) 1994 占总面积 (%) 效益 增减

沙漠化土地 (hm2) 15700 29.62 2100 3.96 -13600 -86.62%

林地 (hm2) 777 1.47 15840 30.10 +15063 +19 倍

农耕地 (hm2) 4960 9.36 6900 13.02 +1940 +39.11%

粮食总产 (t) 2790  13110  +10320 +3.7 倍

粮食单产 (kg·hm2) 562.5  1900  +1377.5 +2.4 倍

草场承载能力(单位:羊) 124200  152200  +2800 +22.5%

人均收入(元) 80

1120

+1040 +13 倍

5 结论

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这不仅使环境恶化并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合理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防治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全国不同地带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样板。

参考文献

1 朱震达,王涛.我国沙漠化土地的潜力、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A].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资源潜力、趋势与对策——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研讨会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98~202.

2 朱震达,王涛.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J].地理学报,1990,45(4):430~440

3 CCICCD. China Country Paper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M]. Beijing: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1996,18~31.

4 朱震达,刘恕.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7~42.

沙漠治理规划篇8

一、打造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的重大意义

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位于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地处自治区沿黄沿线经济带和以呼包鄂为核心的“小三角”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显著。这里交通发达,通讯畅通,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和独特沙生植物资源,黄河流经该区域85公里,地下水资源较富集,适宜进行生态开发建设,发展以独特植物资源为基础的现代农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和观光旅游业。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顺时之为、强盟之举、利民之措。

(一)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国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指出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出要实施阿拉善生态绿洲保护与治理工程。由于阿拉善自然条件差、地域广阔、干旱缺水、自有财力有限,投入严重不足,生态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而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南扩东移,黄沙侵河的趋势仍在不断蔓延,对黄河东西两岸的阿拉善盟和乌海市,对黄河及其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京藏高速、包兰铁路和贺兰山保护区,对河套平原、呼包鄂经济区均构成危害。实施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沿黄河西岸建立防护林网和种植沙生植物,可以有效遏制乌兰布和沙漠向黄河输入泥沙,防止风沙灾害和水土流失,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二)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抓住利好机遇,主动融入自治区沿黄沿线经济带的需要。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阿拉善黄河西岸地区一块尚未开发的宝地,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沿黄沿线经济带的一部分,阿拉善盟抓住自治区实施沿黄沿线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机遇,重点打造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因地制宜科学利用土地、黄河水系、沙漠旅游、太阳能、风能等资源,着力发展生态沙草产业、新型能源产业、国家粮食产业,对于推动全盟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提升阿拉善综合经济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示范区建成后将成为呼包鄂经济区“小三角”地区的产业接续发展基地,成为自治区沿黄沿线经济带上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聚集作用。

(三)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从阿拉善盟实际出发,盟委行署提出,在加快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巩固调整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改变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实现由二产带动向一二三产协同带动转变。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主要由沙漠、河滩、湿地和林草地构成,土地、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沙生植物和农作物,可以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梭梭接种肉苁蓉、白刺接种锁阳基地建设和沙地葡萄、文冠果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加工,发展以沙产业为主的现代特色农牧业。同时,依托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围绕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和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型新区,促进商服、流通、旅游等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为统筹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发挥重要带动作用。

(四)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妥善安置农牧民重新就业的需要。为贯彻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盟委行署制定出台了《阿拉善盟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意见》,对全盟2.75亿亩草原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需要转移安置农牧民2万人。实施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坚持从农牧民、农牧业和农牧区实际出发,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把农牧民转移就业与发展沙产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农牧民转移不转产、离土不离乡,真正做到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既能够达到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又可以满足搬迁农牧民转移发展和重新就业的需要,从而促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实现草原生态的显著改善和农牧民收入的显著提高。

二、打造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需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科学编制规划,为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定位。打造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首先要做好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工作,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突出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考虑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与农牧民安置;立足长远的角度,综合设计当前与长远,给未来留下足够的空间;把握科学的原则,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体现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有机结合。目前,示范区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项目区总体规划中期成果已设计完成,形成了以缘起与路线、目标与战略、背景与前提、空间与形态四部分内容组成的规划设计。组织筹办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借助区内外学者专家的智慧和力量,审核项目工程规划,研究产业发展大计,高质量完成科学编制项目区总体规划工作。

(二)多方积极争取,将示范区纳入国家、自治区生态建设和沙产业发展大盘子。从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全局出发,积极申请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或自治区级重点生态建设和沙产业发展的大盘子,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在政策措施、项目审批和资金投入方面更多的支持,特别是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分配和沙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扶持,有效解决示范区建设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为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加强合作开发,在沙生植物研究上与中科院等社会力量密切合作取得突破。一个地区发展提速、总量提升、质量提高,归根到底要靠科技创新。沙草产业的提质提效关键也在科技创新。阿拉善盟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了阿拉善盟首届专家顾问团,聘请了国内著名院校的24位院士专家。借助与中科院等科研力量合作的良好机遇,深度推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力争在沙生植物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中提取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植物元素,通过试验程序形成具有高附加值和广泛市场前景的产品。依托企业和市场机制,将产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品牌优势。同时,积极争取对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的科技支持力度,将更多的科技资源投放到沙产业示范区,将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在沙产业示范区,为沙产业示范区培养输送更多的各类人才,逐步完善沙产业示范区的产学研体系,从而增强沙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四)建立健全机构,为推动示范区发展提供组织保障。阿拉善盟十分重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将此项工作列入了盟委行署重要议事日程,组织成立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下设规划项目组、产业推进组和基础设施建设组三个工作组,从各旗(区)和盟直有关部门抽调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勤于钻研、年富力强的技术骨干参加筹备和建设。目前,领导小组及各工作组正在有序开展前期调研、规划编制、项目推介等相关工作。各项目管理具体实行目标负责制、工程招标制和工程监理制,每项工作有人负责,每项工程公开招标,工程监理贯穿始终,做到完善制度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层层抓好落实,从而构筑起示范区工程建设组织机构体系,为推动沙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基础建设先行,为企业入驻提供条件。推进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各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协调相关旗区开展项目区人、财、物实物量调查及土地征用、移民搬迁工作。组织建立国有独资公司,负责沙产业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对项目区土地、城建、开发等实行统一管理。通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协调交通、水务、电力、通讯等部门,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区域联系道路、滨水交通、新区内部交通为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利用沿黄河打井取水、海勃湾黄河大坝水库引水和北部滞洪区地表水,建立以农业、城镇、景观用水为一体的水利工程,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共基础服务体系,为企业入驻提供优质的公共资源和基础服务。

(六)以核心区建设为龙头,实现优势生产要素的先期聚集。实现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必须重视优势生产要素的积累和集聚。示范区将设计规划的500万亩粮食基地储备、150万亩生态治理区、15万亩生态新区和1.65万亩控制性规划区作为核心区,集中力量,精心打造,做到基础设施“三通一平”,功能区划分清晰到位。以核心区建设为龙头,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境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创业,以此带动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优势生产要素向沙产业种植基地、特色畜牧养殖基地、沙区特色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沙漠高端旅游基地、沙漠清洁能源产业基地 、沙漠创新服务基地和沙漠基础服务中心等七大产业聚集,为全面推进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创造条件。

(七)扩大招商引资,吸引更多企业合作开发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规模性工程。统筹建设各项生态功能区,配套发展相关产业集群,需要技术和资金支撑。盟委行署紧紧抓住阿拉善盟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招商引资的大好机遇,多层次、多渠道召开项目推介签约会,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具有投资实力的大企业合作开发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项目。同时,在土地审批、税收优惠、配套设施建设、行政审批等方面争取上级部门更多支持,以改善投资创业环境,吸引更多外地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目前,示范区已经与内蒙古、江苏、深圳、香港等地的14家企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投资金额达到573亿元。

三、打造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的发展目标

(一)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探索荒漠化地区发展新模式。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为示范单元,实现以小流域治理带动大面积生态恢复。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和农业耕作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实现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形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发展新模式。一是形成沙漠特色产业发展的聚集区。按照钱学森院士的理论和设想,以阿拉善世界沙漠地质公园为依托,充分发挥乌兰布和地区具有的丰富沙草资源优势、水利土地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吸引大投入,引进大企业,借助大宣传,努力建设沙草林产业基地。同时,以政府创新基金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以创新技术为支撑,把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努力打造以特色资源深加工和节能环保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二是形成沙漠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试验田”。发展符合沙漠地区特点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节水现代农业,发展设施农业和观光农牧业,建设绿色有机蔬菜基地,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依托沙草林产业及现代农牧业基地,建设以沙区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集散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农业景观、自然空间和便捷的城郊优势吸引游客,形成科技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体验旅游和乡村度假游相互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产业。

(二)着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链,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利用现代生物、化学等科技成就,固定转化风能和太阳能,深层挖掘高附加值产业链,发展知识密集型农业产业体系,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打造成阿拉善盟高科技农业产业园。推动沙地葡萄、有机绿色设施农业、梭梭肉苁蓉、文冠果等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发展特色生态种植产业。依托种植区的发展,开发建设清洁能源、生物制药、生物质能源、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和生态农业旅游等产业,形成以绿色种植、特色畜牧养殖、沙区特色产品精深加工、沙漠高端旅游、清洁能源、创新服务和基础服务为一体的高附加值产业链体系,提高农牧林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形成阿拉善盟又一经济增长点。预计到2015年,示范区将实现总产值50亿元;到2020年,将实现总产值100亿元。

沙漠治理规划篇9

一、项目基本情况

凉州为纯农业区,是全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省的蔬菜生产基地,历史上素有“凉州不凉米粮川”之称。但是,位于凉州东北部为腾格里沙漠,一直是造成风沙隐患,危害凉州及周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历届领导非常重视沙漠生态环境的治理,经过“南护水源,北阻风沙,中保绿洲”的治理,沙漠化的状况发生了较大的改观,但沙漠化的现状仍不容乐观。

凉州东部沙漠区以红水河为界,分为东沙窝和腾格里沙漠两部分。东沙窝位于石羊河、白塔河以东,红水河以西,九墩以南,区内多呈新月形沙丘和沙链,比高2-5米。红水河东岸属腾格里沙漠西南部,也称八十里和四十里大沙,海拔1500-1600米左右,靠近沿岸多呈新月形沙丘和沙链,沙丘迎风坡朝向西北,坡度5°-20°,背风坡坡度28°-34°,沙漠内多呈固定沙丘,比高可达20米。东北部的邓马营湖已干涸成为盐碱地和沼泽地。沙漠区气候干旱,降雨稀少,蒸发强烈,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7.5℃-8.0℃,最热月平均气温21.7℃,最冷月平均气温-8.5℃,干燥度4.5-5.0。夏季干燥无风,春秋风沙大。

在沙漠区主要生存的荒漠植被有:白茨、籽蒿、沙蓬、桦棒、沙蒿、芦苇、梭梭、骆驼蓬等组成的沙生群。

目前,由武威旋风沙漠越野俱乐部投资,在红水河以东腾格里沙漠开发沙漠旅游项目。现已投资255万多元,购置越野四驱汽车6辆、动力飞行器1架、沙滩摩托车4辆,现已完成沙漠基地土建及内部装修工作,修建接待用房40间,安设0.7KW风力发电机4台,打通深水井1眼。

为推进沙漠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建议建立沙漠生态治理志愿者基地,开展以沙地改造、沙漠化治理等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活动。该项目拟建在长城乡红水河东岸武威旋风沙漠越野俱乐部基地附近,规划项目布局呈东西长,南北宽。项目建设集中地段红水河以东5平方公里范围内,沿岸为葱郁的沙枣林,沙漠区遍布各种沙生植物,由于近年来防风固沙、种草植树,沙层基本被巩固,该地段沙下均为土质层,适宜进行开发建设和生态建设。

二、项目开发建设的必要性

1、符合国家投资方向和有关政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提出了石羊河流域治理的战略部署,重点治理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很有必要利用这一项目引进国家补助资金,彻底改变当地沙漠面貌。

2、荒漠天然植物,特别是旱生灌木、半灌木,长期适应了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沙区天然植被是防止沙化的天然屏障。一般说来,只要不是大面积的密集流动沙丘区域,沙丘上与丘间低地或多或少残留有一些沙生植物种,即使其覆盖度仅有5~10,但一经封育,经过3~4年时间,蔓延的多年生植物即可控制地面风蚀作用,完全可以形成固定流沙的植被层。天然植被一旦恢复起来,具有天然下种更新的能力,比人工植被更加稳定。

3、丰富的资源优势为人们旅游和休闲娱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多年来由于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的双重作用,城东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植被、防风治沙、阻止荒漠化进程已成为当前工作的的一项重要任务。沙漠旅游作为凉州区特色旅游项目之一,其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意义重大,对我区保护生态环境,丰富特色旅游项目内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4、生态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沙漠化的不断推进,凉州乃至全国都受到了沙尘暴的袭击,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极大的损失,为此,利用开发沙漠旅游来保护和治理沙漠生态环境,有效地遏制了“沙进人退”的趋势,是当前我们工作的必由之路。对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并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特色的旅游场所,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5、科普教育的需要。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沙漠化的迅速推进是凉州面临的严峻现实。为此,我们通过建立沙漠生态治理志愿者基地,使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了解沙漠的形成和治理沙漠的艰辛,了解凉州过去因为人为破坏环境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和凉州人民治理沙漠保护家园取得的丰硕成果,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从而加入到沙漠生态治理志愿者队伍中,为凉州治理沙漠治理做出贡献。

三、项目开发建设的可行性

1、沙漠生态治理志愿者基地建立在沙漠边缘,其沙漠生态环境治理活动,对市民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同时,也对改善沙漠周边气候环境和涵养水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从当前旅游消费者的发展趋势来看,人们已不再单纯为参观文物古迹而旅游,而更多是为追求参与、互动的、能够展示个性、放松城市紧张节奏、享受自然乐趣而旅游,通过沙漠生态环境治理志愿者活动,将大多数城市人吸引到沙漠生态环境的治理队伍中来,对我区沙漠生态的保护和资源开发都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项目的建设内容和期限

一、建设思路

今后应采取乔、灌、草结合,以灌为主;带网结合以带为主;带间空地进行育草种草;把封沙育林、种草和提高植被覆盖率,作为该地区长期的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

1、在通过建立人工植被措施固沙造林前,采取封育,并适当辅以人工措施,如补插多年生草本,半灌木种子,以促进天然植被的恢复。

2、封育天然沙生植被,保护好沙区天然植被,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使其恢复和扩展,就可避免出现新的沙化,已经沙化的土地也可得到治理。

3、固沙林的营造密度要合理。流动沙丘上植被覆盖度达到40,就可以制止风蚀,固定流沙。

二、主要建设内容

1、进入腾格里沙漠5公里沙石路两旁种植桦棒、沙蒿等沙生植物;

2、沿途沙丘采取草格固沙形式,每年初春进行,草格种植梭梭、骆驼蓬、白茨、籽蒿等沙生植物;

3、沙漠生态治理志愿者基地附近,沿基地周围按40的营造密度栽种沙柳、刺柏等植物林带;

4、沙漠深处沙丘采取封育方式,每年飞播和撒播各类种子形式,补插白茨、籽蒿、沙蓬、梭梭、骆驼蓬等沙生植物,以促进天然植被的恢复。

三、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周期为5年,即20__年5月至20__年12月,计划分三期进行。

第一期(20__年5月至20__年3月),完成项目规划、立项及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期(20__年3月

至20__年12月),完成进入腾格里沙漠5公里沙石路绿化、沿途沙丘草格固沙及沙漠生态治理志愿者基地附近林带建设工作,封育沙漠深处沙生植被;第三期(20__年1月至20__年12月)完成项目沙漠区沙生植物封育、再造等工作,初步恢复沙漠区天然植被。

第三章 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

一、投资概算

该项目预计总投资350万元,其中:路旁绿化投资40万元,草格固沙投资100万元,基地绿化林带建设投资60万元,沙漠区沙生植物封育、再造投资150万元。

二、资金来源

申请国家补助资金100万元,地方苗木补助50万元,企业自筹解决200万元。

第四章 综合评价及结论

1、项目建成后,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既巩固了西北沙区治沙成果,又充分利用了沙漠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创出了一条以生态环境来开发旅游,以旅游开发

来保护环境的路子,对西北沙区沙漠生态工程建设和利用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2、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集沙漠生态治理、旅游观光、娱乐为一体的沙漠生态旅游区,树立一个全新的沙漠绿洲形象,增强沙区水资源涵养功能,保护沙漠生态和植被,使

恶化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明显改善,为农业及周边乡镇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沙漠治理规划篇10

关键词:沙漠治理;成本分摊

一、引言

在沙漠治理中,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如何在受益的各省市之间分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定量方面,工程成本如何分摊才是合理的?这便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工程成本分摊问题是合作解决重大工程问题的基础,国内外在成本分摊问题上涉及多种领域的研究,如供应链、工程、电力系统等,但是没有涉及对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分摊问题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工程成本分摊的计算方法――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各省市分摊计算方法,为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分摊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各省市分摊计算方法的基本思想

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在各省市之间的分摊与这些省市在治沙中的受益程度有关,而受益程度与受沙漠危害程度有关。基本思想是某一省市分摊的治沙成本与该省市在治沙中的受益程度成正比。

三、沙漠危害的衡量

(一)衡量沙漠危害的标准

沙漠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造成沙尘污染;改变天气和气候。沙漠危害与沙粒密度有关,因此本文把沙粒的密度作为衡量沙漠危害的标准。

(二)沙粒密度函数

沙粒密度函数是衡量沙漠危害的标准,是衡量各省市在治沙中受益程度的关键,是本文原创。

图1是沙漠示意图,O点为沙漠S的几何中心,A点为沙漠中任意一点,O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为r,在A点的沙粒密度用ρr表示。在A点沙粒密度的函数可表示为ρr=(k,m为常数),证明过程如下。

1. 沙粒的运动过程

假设在沙漠中心沙粒的产生速度是匀速的,沙粒的扩散速度是匀速的,沙粒的沉降速度与密度成正比。图2是沙粒运动过程的示意图,沙粒的扩散速度是匀速的,假如初始时在时间t内沙粒x0扩散在区域1内,经过时间后,沙粒扩散到区域2,再经过时间后,沙粒扩散到区域3,以此类推,沙粒匀速扩散下去,直到沉降完为止。

2. 沙粒密度函数推导过程

考查沙粒从沙漠中心扩散到距沙漠中心r处的过程。假设沙漠中心沙粒产生速度为x,沙粒向四周扩散速度为v,沙粒单位面积的初始沉降速度为y,微小的时间间隔为Δt,在不同时刻沙粒的密度和沉降量如表1所示。

将n・Δt=,代入表1中密度的表达式,有

ρr==(2)

由函数极限(1+)n=e,得

(1-・)n-1=

1-・

=(3)

所以有

ρr====・e(4)

得出沙粒密度ρr与距沙漠中心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为

ρr=・e(5)

从式(5)可以看出,当r增大时,ρr减小,即距离沙漠中心越远,沙粒的密度越小。由于x,y,v,π为常数,所以可将式(5)表示为ρr=,其中k=,m=。

(三)沙漠危害函数

沙粒的密度是衡量沙漠危害Q的标准,我们令沙漠危害函数为

Q(r)=,(k=,m=,k,m为常数)(6)

图3为沙漠危害函数的示意图(我们取k=100000,m=0.001)。距离沙漠中心越近,受沙漠危害越严重,治沙中受益越多。

四、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各省市分摊计算方法

假如有n个省市受沙漠影响,沙漠治理工程总成本为D,各省市分摊的成本为Di(i=1,2,...j),则

Di=・D(7)

其中Qds表示沙漠危害函数在省市的区域面积上的积分,表示省市i的受沙漠危害程度,也表示在治沙中的受益程度。

五、结语

为解决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在各省市之间进行分摊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各省市分摊计算方法。这种计算方法为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分摊提供了依据,不仅适用于中国的沙漠治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国家的沙漠治理,可以为世界各国沙漠治理工程成本分摊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慕银平,唐小我,牛扬.不同折扣券发放模式下的供应链定价与协调策略[J].中国管理科学,2011(06).

[2]陈瑶,霍佳震.制造企业精益供应物流的整合优化与成本分摊问题――以汽车业为例[J].管理工程学报,2012(03).

[3]高淑会,王宝全,曹升乐,等.大型调水工程上、下游水量与供水成本分摊方法[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04).

[4]Naren B V,Abhyankar A R,Bijwe P R.Flexible mix and match approach for network fixed cost allo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2012(01).

[5]Mala D,Goswami S K.Reactive power cost allocation by power tracing based method[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