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饲养方式十篇

时间:2024-03-07 17:48:57

家禽饲养方式

家禽饲养方式篇1

[关键词]家禽 疾病预防 疾病治疗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192-01

一、前言

在饲养家禽的过程中,避免不了的会出现各种禽类疾病。家禽的种类和生长情况都有所差异,特性也有所不同,抗病能力也不尽相同。季节、气候、温度、环境、人为因素等各种原因都可能导致家禽患病,并且家禽多以群养为主,本地区养殖业规模较大,如果对疾病的监控不及时,很有可能大面积传染。因此在家禽饲养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对禽群饮食、粪便、精神状况等方面进行观察,并保证按期注射疫苗或药物。

二、家禽的疾病预防措施

1.加强科学饲养管理

家禽疾病发生有很大一部分是饲养管理不够科学导致的。所以饲养管理一定要加强,要保证禽舍空气清新、干燥、阳光充足,并且要控制饲养密度,气候变化时做好防暑保温工作。

2.引进健康的家禽

家禽最好不要采取多批混养模式,一定是自繁自养,或者是批量引进,达到专业化饲养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保证引进的家禽健康、没有传染病,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对病禽、死禽及时处理,避免传染给健康的家禽。

3.养禽场的建立

养禽场的建立需要注意很多地方,如远离水禽、鸟类栖息的湖泊和河道,避免和野生鸟类的接触,避免多种家禽混养模式,避免养禽场进入猫狗等宠物。最好采取封闭式饲养模式,并且有纱窗对野生鸟类进行隔离。根据本地相关部分对当地环境和条件进行调查分析,本市地形呈西南东北狭长状,河网密集。还有一江三河贯穿南北。属于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7℃左右,平均日照2900小时。气候和地理位置对于养禽场的建立有很大帮助。并且本市的交通十分便利,对于禽类和禽类产品、饲料等运输十分便利。

4.提高饲养人员的防疫认识和责任心

对禽类饮食和生长情况进行观测,对饲养管理制度加强,饲养原则是以预防为主,辅助治疗,对禽群饮食、粪便、呼吸等状态进行观测。如果发现禽群有出现冠色发紫或发白、精神萎靡、羽毛无光泽等现象,可能已经患病,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并且对发病的禽群进行隔离,避免传染给健康的禽群。

5.定期消毒

对家禽养殖场定期消毒,并且保证消毒液毒性小、刺激性小,可以选择0.1%的新洁尔灭或者0.3%的过氧乙酸。并且在消毒的时候注意消毒喷头和禽群保持一定距离,一定不要直接对着禽类进行喷射。对禽类的养殖应该由专门人员负责饲养,采取消毒措施,消毒一定要严格控制,在养禽场的入口处设立消毒地点,对禽场进出人员、车辆、物品进行消毒,禁止一切带有病毒或细菌的车辆、饲料、用具等进入到养禽场区域内。

三、家禽几种主要疾病及治疗方法

1.瘟疫

瘟疫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疾病,发生季节为一年四季,但是春秋发病率较高。感染各种大小和品种的家禽。病禽少食、精神萎靡、张口呼吸,还伴随奇怪叫声,病程长的禽类会出现动作失调等情况。

2.沙门氏杆菌病和白痢病

沙门式杆菌病也称作禽副伤寒,多在雏禽的1周龄到2周龄间发病,而2到3周龄的家禽死亡率最高。禽类如果患病,主要现象:粪便像水、畏冷、体质弱、呼吸困难,最终脱水而死。

白痢并是幼禽容易患上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幼禽患病症状为干痢,大禽患病没有明显症状。幼禽中5到15天的小禽死亡率最高。对于白痢的预防可以在幼禽第二天时,在饲料中加入0.02%痢特灵,喂养一周,保证剂量和时间,也可以喂养0.2%到0.5%的磺胺类药物,周期也为一周。

沙门式杆菌病和白痢病的治疗方法相同,在饲料中兑入0.04%的入呋哺唑酮,服用周期为一周。0.2%到0.5%的氯霉素拌入饲料中,服用三四天即可。

3.球虫病

这种病的发病十分普遍,危害也十分严重。雏鸡如果患病在两个月内的死亡率是最高的。患病的禽类食欲差、精神萎靡、粪便有血迹,盲肠出血肿大。

球虫病的预防首先要保证禽舍卫生,对粪便及时处理,幼禽在十天的时候注射预防药物,保持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左右,在此期间注意药物更换,防止禽类出现抗药性。对球虫病的治疗可以在饲料中混入0.02%到0.04%的痢特灵、0.003%的氯苯胍和0.005%到0.01%的土霉素。

4.马立克氏病

马立克氏病一般是母禽患病,症状为所有器官和组织出现肿瘤。具有潜伏期长、传染性强的特点。死亡率在10%到80%之间。刚刚出生的雏鸡非常容易感染马立克氏病,所以要对雏鸡舍进行净化、隔离,这样能够有效预防马立克氏病的传播。肉禽类在40日到60日龄间容易发病,而蛋禽类主要在70日龄到140日龄时容易发病。玛丽病症状分为很多类型,如皮肤型、神经型,皮肤型病禽翅膀、腿部和颈部皮肤出现灰黄色肿瘤,很容易破溃;而神经型病症主要为禽类两脚中一脚朝前,一脚朝后,脚部的神经变粗。

对于马立克氏病的预防首先是保证禽舍卫生和定期消毒,然后就是接种马立克疫苗。疫苗注射后三周逐渐产生免疫力,时长为一年。

四、结语

总之,家禽患病很容易出现交叉传染,所以要在多方面对家禽饲养的环境进行控制,不要让家禽与野外鸟类等进接触,否则很有可能感染野外鸟类的病毒而患病,而幼年和孕期家畜的免疫力下降,更要严格控制对饮水、饲料的要求,避免外来物种以及非饲养人员的接触。

参考文献

[1]周容,家禽一般性疾病预防与保健措施吉林农业,2012.

家禽饲养方式篇2

【关键词】 家禽饲养 养殖环境 环境

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家庭式生产已暴露出一些弊端,一方面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疫情发生频繁。我国在禽病控制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致使家禽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全面认识环境因素与家禽保健及疫病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1.禽场的选址

鸡场如果选址设计不合理,再好的品种和饲料也达不到应有的生产水平。目前农村养殖户的鸡舍多采用塑料大棚或简易鸡舍,保温性差,通风差,空间小,密度大,鸡的成活率无法保障。家禽场应尽量选在远离城郊、靠近农田、菜地的地方,与附近的居民点、铁路、公路、运输河道等要有相当的距离,尽量做到既方便运输,又能防止环境污染、病原感染与噪音干扰等。

2.科学饲养管理

2.1控制致病微生物与消毒

消毒是在体外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惟一途径。要彻底清洗鸡舍内材料,是消毒作业的前期工作。病原微生物是导致传染病的祸首,通过直接接触、空气和污染物传播疾病。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应对饲养环境进行消毒。

2.2控制光照与避免噪声

良好的光照控制能使家禽发挥其良好的生产性能,因此光照时间不可忽长忽短,光照强度亦不可忽强忽弱,必须按规定进行,以减少对家禽的应激。如:雏鸡可采用23h光照、1h黑暗的方法。育成鸡可采用自然光照法,进入18周龄时,每2周增加光照30min,直到产蛋高峰时光照总时数达到每天15~16h为止。

家禽对突发性的噪声非常敏感,突发的噪声使鸡群受惊,会出现坠蛋现象,应保持鸡舍安静。当噪音在40db以下时,其生产性能良好;60db时生产性能为正常的80%;70db时仅为50%;80db时只有30%。突如其来的响声会引起严重的惊群而突发猝死综合症,有的甚至在短期内停产。因此,在选择场址时,首先应考虑远离公路、铁路以及嘈杂的场所。

2.3保持适宜温度

温度过高会导致鸡生产缓慢,死亡率增加;气温低会致饲料利用率下降,产蛋减少。温度应保持在13℃~23℃之间,冬季最好保持在10℃以上,夏季最好保持在28℃以下。但是以目前普通的鸡舍结构和饲养方式完全保持最佳温度几乎不可能。而对温度最敏感的雏鸡,以目前普遍采用的保温形式,要达到所要求的育雏温度比较容易,但是在冬天要做好保温与通风之间的协调。

2.4 控制CO2的总量

由于鸡的消化道短,鸡粪中残余蛋白含量高达20%~28%,在温暖季节极易发酵产生氨气和硫化氢,这2种废气对家禽非常有害,它们能刺激鸡的呼吸系统而诱发呼吸系统疾病,亦可诱发腹水症和灼伤眼睛,所以鸡舍空气中氨气的含量不能超过5mg/kg,硫化氢不能超过1mg/kg。另外,一氧化碳对神经、血液系统具有毒害作用,因此在寒冷的冬季,用煤炭在禽舍内生火取暖时(尤其是在夜间),要防止舍内因通风换气不良而可能产生的一氧化碳中毒。由于家禽呼出的CO2是舍内浓度最高的废气,因此要求把CO2在空气中的总量控制在0.2%以内,以确保达到安全标准。

2.5 安全措施

科学饲养,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注意给鸡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经常打扫鸡舍的卫生,消毒药品合理配比,交替使用,外来人员、外来车辆不能随意进场,进场应严格消毒;保持饮水卫生、新鲜,用具经常消毒,阻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3.提高鸡群体质

在整个饲养过程中,要提供均衡的全价饲料;家禽产蛋高峰期及产蛋后期,使用免疫力高的疫苗;鸡舍内要常通风换气,密闭式鸡舍可打开所有门窗,促进空气流通,开放式鸡舍可安装吊扇;鸡舍的密度要适中;要保证饲料的营养,鸡群能否顺利过冬、维持高而稳定的生产性能,饲料营养的保证是关键。有些养殖户为降低饲料成本,使用质劣价廉的饲料,对鸡群生产性能的维持极为不利。建议广大养殖户要提高饲料质量,减少杂粕含量;提高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以降低寒冷应激;保证饲料能量的含量,养殖户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1%~2%的植物油,利于体重的增长。

家禽饲养方式篇3

关键词:畜禽粪便;饲料;利用

中图分类号 S8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136-02

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已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随之而来的畜禽粪便污染及人畜争粮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鸡、猪、牛等畜禽粪便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及其他微量元素,每100kg鸡粪饲料相当于15kg麦粉精料[1]。如果将畜禽粪便经过简单加工处理变成饲料用来饲喂畜禽,不仅可以解决畜禽粪便污染问题,而且可以增加饲料来源,节省饲料,提高养殖效益。可以预见,畜禽粪便的饲料化利用将会有广阔的前景。

1 畜禽粪便的营养价值

畜禽粪便经简单加工,其外形、气味和味道均符合畜禽饲料的要求,基本没有了原来的特征,但其营养价值没有损耗。畜禽粪便中的粗蛋白含量比畜禽饲料中的粗蛋白质高50%,另外还富有许多其他养份,如多种必需氮基酸、粗纤维、钙磷、其它矿物质、微量元素及各种维生素等[2]。据分析,鸡粪的干物质中,含粗蛋白13.4%~35%,粗纤维11%~15%,粗脂肪2%~4%,粗灰分13%~33%,无氮浸出物13%~52%,总消化养分值46%~47%,而且真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赖氨酸41.45%、蛋氨酸和胱氨酸10.82%,含量超过玉米、大麦等谷物饲料。猪粪的营养价值次于鸡粪,干猪粪中含粗蛋白16.99%,粗脂肪8.24%,粗纤维20.69%,灰16.87%,无氮浸出物37.21%。干牛粪中含粗蛋白12.21%,粗灰分11.75%,粗脂肪0.78%,无氮浸出物34.55%,粗纤维21.01%[3]

2 畜禽粪便饲料化利用的途径

2.1 干燥法 将畜禽粪便进行干燥处理是畜禽粪便饲料化利用的最直接、营养价值损失最小的方法。小型养殖场可以将圈舍中的畜禽粪便单独或掺入一定比例的糠麸,拌匀后摊放在干净的地方,在阳光下自然晒干,去除粪便中的羽毛、沙石等杂物,粉碎后配合其他饲料饲喂畜禽,此法成本低,但干燥时间过长,容易受自然天气的影响。对于大型养殖场,可以通过微波干燥、热喷炉法、转炉式干燥法等方法对畜禽粪便进行人工干燥,这些方法干燥速度快,但能源消耗较大,适用于饲养规模较大、畜禽粪便产生量较多的养殖场。

2.2 青贮法 青贮法是将畜禽粪便与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蔬菜、谷物、玉米秸秆等一起放到青贮窖中压实、密封,等厌氧发酵一段时间后直接饲喂畜禽。青贮法处理的畜禽粪便主要用来作为反刍动物饲料。该法能够充分提高蛋白消化率和代谢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是畜禽粪便饲料化利用的最佳方法之一。

2.3 生物法 将畜禽粪便饲养蚯蚓、蛆,从而将畜禽粪便转化为动物蛋白用来饲喂猪、禽等畜禽也是粪便饲料化利用的一种途径。作为蛋白质饲料来源, 蝇蛆粉、蚯蚓粉均优于鱼粉,而价格远低于鱼粉。另外,也可以向畜禽粪便中添加EM微生物发酵剂处理。EM是一种维持动物肠道生态平衡的活性微生物添加剂,能够增强动物肠道的有益菌群优势,抑制致病菌生长,减少内毒素来源,清除粪便臭味等多种功能。EM发酵方法是将畜禽粪便干燥至含水率20%以下,然后将EM原液倒入30℃的红糖水中,使EM微生物激活2h后,然后与粪便混合均匀,装入密封的容器内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夏季5d左右,冬季7d左右,EM发酵的畜禽粪便具有浓厚的酵香味[4]。

3 畜禽粪便饲料化利用的效果

3.1 畜禽粪便饲料对反刍动物饲喂效果 据测定,牛对鸡粪中各养分的消化率为:粗蛋白质81.7%、粗纤维35.4%、粗脂肪68.7%、无氮浸出物65.5%[4]。用胎次为1~3胎,第4~8个泌乳月,日产奶16.7~24.8kg,体重540~606kg的中国黑白花奶牛进行30d的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对日产奶20kg以上的高产奶牛,在标准日粮里添加300g热喷鸡粪饲料比不添加的对照组,平均每头牛日少减奶620g。对日产奶16kg左右泌乳牛的标准日粮,以400g热喷鸡粪饲料代替300g黄豆饼,对产奶没有不良影响[5]。用30只8~9月龄的青海半细毛羊补饲青贮鸡粪试验,结果显示羊平均日增重:试验组220.23g,对照组133.64g,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重86.69g,提高64.86%,青贮鸡粪饲料有效地提高了肉羊的增重效果[6]。

3.2 畜禽粪便饲料对单胃动物饲喂效果 有人用60头健康断奶仔猪采用不限量的敞开供料方式饲喂鸡粪饲料进行三个阶段试验,结果显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喂鸡粪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58.9g和750g,去除鸡粪后的料重比为2.55∶1和3.31∶1,均优于不喂鸡粪的对照组,但是第三阶段的试验效果有所下降。总体来看,试验组平均增重711g,比对照组低2.07%,料重比为3.12∶1,比对照组节料4.88%[7]。另有,三元杂交猪饲喂微生态鸡粪饲料试验,结果得出,在整个试验期,对照组与试验1组、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582kg、0.573kg、0.564kg;料肉比分别为3.57、3.68、3.79,差异不显著,基础日粮中加入鸡粪发酵饲料,对猪的增重、饲料转化率没有明显影响[8]。吴伟鹏等将发酵鸡粪饲喂本地土鸡试验,对照组平均日增重13.9g,日粮添加10%和20%发酵鸡粪的试验鸡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4.6g和14.9g,对照组料肉比3.26,试验组料肉比分别为3.15、3.06,差异不显著。在养鸡饲料中掺入适量经适当加工的鸡粪是完全可行的,不影响日增重和饲料报酬[9]。

4 畜禽粪便饲料化的安全性

畜禽粪便作为一种有害物的潜在来源,包括病源微生物、重金属、药物残留等。各国专家对畜禽粪便饲料化利用的安全性进行了广泛研究,认为带有潜在病原菌的畜禽粪便经过适当处理,同时禁用治疗期的粪便,在畜禽屠宰杀前减少粪便的使用量或停用,完全能够避免畜禽粪便饲料化利用的安全隐患。

总之,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发展,畜禽粪便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粪便的随意处理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未经处理的粪便会成为动物疫病的重要传染源,给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畜禽粪便的饲料化利用,实现了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也符合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坤元,黄建宁,章剑林.畜禽粪便再利用的研究概况.浙江农业科学,1993,4:195-197.

[2]丰友林.畜禽粪便的加工处理及饲料化利用现状.草与畜杂志,1990,3:21-23.

[3]张建华.畜禽粪便再生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青海科技,1996,3(1):42-45.

[4]王建彬,石青山,张延军等. 规模化养鸡场鸡粪制作再生饲料的探讨.中国畜禽种业.2009,1:93-95.

[5]陈子政,周孝典.热喷鸡粪饲料喂奶牛效果的初步试验.中国奶牛,1996,5:17-18.

[6]曾植虎.秋季育肥羊补饲青贮鸡粪饲料增重试验.试验研究,2011,8:1-2.

[7]钱永清,许大新,孙智锋等.鸡粪饲料喂猪喂鱼试验.上海农业学报1994,10:41-46.

[8]李跻,李菊能,李旺.微生态鸡粪饲料喂猪试验.兽药饲料,2012,7:96-97.

家禽饲养方式篇4

饲料、兽药

打开市场的金钥匙

众所周知,现在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在日益加剧,被大家称作‘朝阳产业’的新型农业也不例外。随着同质化产品的泛滥,各个商家促销手段推陈出新,许许多多饲料、兽药商不约而同地发出挣钱难的呼声。如何解决饲料、兽药商市场拓展的瓶颈,牢牢稳固各自的市场份额,成为各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马君志说:“一项突破性的技术、一个颠覆性的产品、一个超神化的功能,不仅会扩大市场份额,催生巨大的社会财富,而且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畜禽绿色养殖’正是在广大饲料、兽药品商面临生存危机的困境中应运而生的。”

德润公司深入农村市场多年,在长期的市场调研中了解到农民挣钱难,虽然饲养家禽是一个不错的挣钱路子,但是却难以控制疫病和死亡率,很多大棚养鸡户花了几万块盖鸡棚,一场疫病几千只鸡几乎一夜死光,农户赔得一塌糊涂。“你想想看,农民首先挣不了钱,做饲料、兽药的商到哪去挣钱?”马总指着展览台上两台设备为考察者介绍,这就是一套“畜禽绿色养殖仪”,分为空气处理和水处理两款仪器,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将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活氧,通过对空气、饮用水及饲料消毒,会瞬间把空气中的各种细菌彻底杀灭,气体经过禽类的呼吸道进入体内,还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这样就不会轻易得病。而且禽类粪中的氨气也会被活氧分解,所以养殖环境就非常清洁,没有异臭。在公司对1000只肉鸡的实验过程中表明,使用“绿色养殖仪”的实验组存活率比未使用设备的对照组高出8个百分点,存活率接近100%,并且可以提前一周出栏。

产品免费送

差异化营销模式让财源滚滚来

“绿色养殖仪”的确为农民解决了养殖中的困难,可是饲料、兽药商们怎样通过它来获取利润?又到底能或获得多大的利润呢?

“好的产品不一定能做出好的市场,只有在营销模式上真正做到差异化才能最终赢得市场。”马总告诉考察者,“绿色养殖仪”是免费送给商的,商只需从德润公司购买一定量的预混料就可以获得这套价值9600元的设备。商免费将畜禽绿色养殖仪送给各大养殖户使用,只收取一定数额的仪器押金,并签订一定量的饲料购销合同,按每一次购买饲料量的多少,按比例返还仪器使用押金,直到清退完为止。在这个模式的作用下,养殖户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不多花一分钱,不仅得到了畜禽绿色养殖仪两台设备,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一整套畜禽高效养殖方法,降低畜禽死亡率,使农民轻松挣钱,所以利用绿色养殖仪和配套的饲养模式进行养殖,养殖户是最大和最终的受益者。

说到这里马总给合作者算了一笔账:商从1吨饲料里至少可获利220元。拿养鸡为例,一个养殖户按1000只肉鸡的养殖规模,完成一个养殖周期(45天)共需要全价料5吨,每年5个养殖周期,共需25吨全价料。县级商一年从一个养殖户的饲料中获得利润为:220元×5吨×5次=5500元。一个县20个乡镇,一个乡镇20个村,假如一个县400个村只有一半养鸡,那么200个村平均一个村发展5个养殖户,则县级商共可获得利润为:5500元×5户×200个村=550万元!

全程保姆式市场支持

低风险运作终端市场

绿色养殖仪与饲料、兽药捆绑在一起,赋予其更神奇的功能,这种全新“黄金搭档”是广大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拓展市场份额的绝佳武器。马总告诉考察者,德润公司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与商共同承担风险,在商拓展市场的过程中将派专人做技术、市场指导工作,同时公司总部有强大的广告支持,并建立严格完善的市场保护体系,使商能轻松赚大钱。

目前,“绿色养殖仪”在陕西首先掀起了创富狂潮,乾县、宝鸡、安康等地区已纷纷建立起规模不等的绿色养殖基地,投资者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绿色养殖仪”已从星星之火开始燎原。德润公司盛情邀请更多的朋友加入这一创富行业里来,你明天的成功源于今天的选择!

相关链接:

陕西德润生物技术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禽畜绿色养殖技术研发、禽畜疾病防治、技术培训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汇聚了一批在禽畜养殖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教授和博士,在历经多年的实验过程中,研发出领先国内的高新技术产品――“畜禽绿色养殖仪”,为实现禽畜高效养殖、有效防治疾病、免除药物残留,为农民节约成本,增产增收提供了一整套先进技术方案,帮助农民朋友轻松走上致富之路。

公司拥有一套独特的营销模式,价值9600元的“畜禽绿色养殖仪”免费送给商,教会差异化低风险运作终端市场,保证饲料商赚得盆满钵满。

地址:710065西安市东高新技术开发区火炬路4号楼B区516

电话:029-83204630 13363932286

家禽饲养方式篇5

通过收集全国331个肉鸡养殖户的调查问卷发现,目前仍有一半以上养殖户缺乏执行畜禽免疫标识的自觉性。采用Logit模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很多,但饲养模式、防疫法规认知、参加生产组织、地区因素、周边免疫技术服务便利性等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当养殖户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禽流感防控法规认知程度越高、参加生产组织、处在南方、周边有免疫技术服务便利性,越倾向于加施畜禽免疫标识。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禽流感风险;肉鸡养殖户;畜禽免疫标识;防疫行为;Logit模型

2004年至今,100多起禽流感疫情在我国大陆地区暴发,给家禽业及相关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2006年开始,我国实施全面免疫方案,到2010年,我国禽流感的发生次数减少至0。但2011年后,禽流感在个别省份零星式爆发[1]。为寻找背后的原因,通过调查发现,对每只肉鸡接种疫苗的养殖户比重高达97.89%,但免疫失败率却达到29.91%,且在免疫前能搞清当地流行的禽流感病毒亚型的养殖户比重只有40.48%。这表明,全面免疫策略在农村的实施效率并不高。因此,除了要规范免疫程序,还要做好畜禽标识义务。依据《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定义,畜禽标识是指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耳标、电子标签、脚环以及其他承载畜禽信息的标识物。它不仅可以保障畜禽产品安全,还能证明动物已做过免疫。《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经强制免疫的动物,应按规定加施畜禽标识,实施可追溯管理”。因此,本文拟从畜禽标识的免疫识别功能为切入点,了解养殖户执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对有效控制禽流感疫情有很大的帮助。

国内外学者一般采用调查数据分析农户防疫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例如,ArunavaBhattacharyya等[2]分析发现,电脑的使用、兽医检查、养殖规模是美国内华达州大农场主采用疫苗的影响因素。Nell和Schwalbach[3]采用Logit模型对南非绵羊和山羊养殖户较多采用抗菌素而不是接种疫苗的行为进行分析,得出了“当防控动物疾病时,农户对亲眼所见的才有反应”的解释。闫振宇等[4]研究发现,从技术员、亲戚朋友那里获得的信息显著影响湖北省养殖户的防疫行为。靳淑平[5]通过调查发现,农户家庭劳力数量对接种疫苗有正向影响。张桂新、张淑霞[6]分析发现,农户的已投成本、预期风险、防疫效果、信息渠道是养殖户禽流感防控行为的显著影响因素。林光华、汪斯洁[7]研究发现,参加家禽保险的农户对防疫要素投入有负向影响。现实中,养殖户的防疫行为很多,且多数发挥重要的作用,诸如免疫档案、隔离措施、防鼠防鸟等行为尚未被深入剖析和研究。

1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2015年6~8月,课题组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6省373个商品代肉鸡养殖户,获得331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88.74%。问卷内容主要调查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是否对每只鸡采用脚环、电子标签或在其他身体部位烙印、纹刻或者对群体批次进行编码作为免疫标识。根据我国肉鸡生产呈现“北方白羽、南方黄羽”的格局,在北方选择河北、吉林、山东3个白羽肉鸡生产大省,在南方选择湖北、广西、广东3个黄羽肉鸡生产大省。样本的区域分布也比较均衡。

1.2分析方法根据因变量分类,将养殖户加施畜禽免疫标识行为的影响因素设定为以下函数形式。

1.3变量选择

1.3.1因变量以肉鸡养殖户是否加施畜禽免疫标识为被解释变量,y的取值为:当养殖户回答加施标识取值1,回答没有时取值0。

1.3.2自变量由于养殖户加施畜禽免疫标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效率,故该行为属于防疫行为的范畴。影响养殖户防疫行为的29个自变量,如表1所示。在个人与家庭特征方面,性别[4,9-11]、年龄[5,10-11]、婚姻状况[9]、文化水平[4,9-11]、健康状况[12]、是否村干部[12]、外出打工经历、是否系统学习过畜牧兽医知识、家庭劳动力数量[5]等影响养殖户的防疫行为。需要说明的是,养殖户具备外出打工经历和系统学习过畜牧兽医专业可能影响他们加施畜禽免疫标识的行为。而且,系统学习过畜牧兽医知识的养殖户,他们的畜牧兽医知识丰富,也尝试加施畜禽免疫标识。在养殖特征方面,养殖年限[6,10]、养殖规模[2,11,12]、养殖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6,12-13]、饲养模式、是否为政府规划的养殖小区、出栏家禽收购价等变量影响养殖户的防疫行为。需要说明的是,禽群的更新采用“全进全出”制有利于避免不同出栏期的肉鸡交叉感染,可以认为,采用的养殖户往往具有疫病防范意识,很大程度上加施标识。养殖小区是新型的畜牧业养殖方式,而政府规划的养殖小区的养殖户应具备良好的防疫意识,加施畜禽免疫标识。肉鸡的收购价越高,意味着利润越大,越能调动防疫的积极性,返过来提高加施畜禽免疫标识的积极性。在疫病认知特征方面,疫病知识认知[6,9-11]、防疫法规认知[11]、疫情风险认知[4,11,14]等变量影响养殖户的防疫行为。在社会环境方面,防疫信息渠道[6]、参加产业组织[13]、参加政府组织的防疫培训[10,12]、周边动物疫情发生状况[4]、地区因素[9,11,15]、周边技术服务的便利性[6,16]、防疫补贴等变量影响养殖户的防疫行为。需要说明的是,政府及产业组织的免疫补贴反映了组织的重视程度,作为一种激励机制,使养殖户有动力加施免疫标识。赋值方面,在防疫信息渠道,根据韩军辉,李艳军[17]的方法。在地区方面,由于南方地区湿热多雨,易滋生细菌,禽流感疫情较北方重,故赋值1。在饲养管理方面,懂防疫的雇员占总人数比重影响养殖户的防疫行为。一般而言,专业畜禽防疫员具备防疫知识和经验,他们的比重越大,越有助于提高加施畜禽免疫标识的积极性。在防控信念方面,防疫效果认可[18]、禽流感联防联控系统参与意愿影响养殖户的防疫行为。在风险偏好方面,风险偏好[10]影响养殖户的防疫行为。赋值根据林光华、汪斯洁[7]的衡量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样本基本特征受调查的养殖户8成以上为男性,6成为中年人,接近6成初中文化,受教育程度明显偏低,中低等家庭收入水平为主,7成养殖户的收入为2.5万元~10万元,养殖年限一般在5年以下,多数养殖户从事养殖的时间还不长,64.65%养殖户饲养10000~49999只肉鸡,以中等养殖规模为主,养殖户以“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居多,占53.78%。

2.2养殖户加施肉鸡养殖标识的现状在331个受调查的肉鸡养殖户中,45.32%的养殖户以标识方式登记了肉鸡的免疫信息,尚未加施养殖标识的养殖户占54.68%。继续调查发现,一些养殖户以肉鸡体积小、饲养量多,每只加施标识成本高或容易脱落为由拒绝加施标识。

2.3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采用Person相关系数检验法发现,自变量之间不存在高度相关性(<0.8)。其次,采用方差膨胀因子法(VIF)进行检验,一般来说,多重共线性要同时达到两个标准,即最大的vif大于10和平均的vif大于1,否则,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19]。如表2所示,方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运用Sta-ta12.0进行Logit模型分析,为消除异方差,加入稳健标准误,估计结果见表3。年龄通过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随着年龄越大,由于思想保守,养殖户越不倾向于加施畜禽免疫标识。外出打工经历、家庭劳动力人数均通过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养殖户,更容易接受并采用畜禽免疫标识;家庭劳动力越丰富,越能解决劳动密集型养殖业对劳动人数的需求,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倾向于执行畜禽免疫标识。

养殖年限、饲养模式、是否为政府规划过的养殖小区等变量分别通过5%、1%、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养殖年限越长的养殖户,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对如何提高免疫效率有越多的见解,越倾向于加施畜禽免疫标识。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的养殖户,常会以饲养批次进行编码,所以倾向于加施畜禽免疫标识。如果养殖户的养殖小区为政府规划,则有规范的免疫流程可循,所以倾向于加施畜禽免疫标识。防疫法规认知通过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养殖户的疫病认知水平越高,越倾向于加施畜禽免疫标识。疫病风险认知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可能是即使养殖户的疫病风险认知不高,但可能通过参加专门的免疫培训,了解了畜禽免疫标识的重要性,从而加施畜禽免疫标识。

防疫信息渠道、参加生产组织、地区因素、周边免疫技术服务便利性等变量分别通过10%、1%、1%、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如果养殖户的防疫信息渠道越多,则从更多途径深入了解加施免疫标识的重要性;如果养殖户加入产业组织,公司或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则很大程度上会协助农户加施标识;如果养殖户在南方,则较多面临禽流感风险,更有动力加施标识。如果养殖场周边有提供免疫技术服务的兽医站或动物医院,则大大提供了养殖户寻求技术指导和服务的方便程度,加强了畜禽标识的使用力度。懂防疫的雇员占雇佣总人数比重通过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如果懂防疫的雇员占雇佣总人数比重越大,会从整体上提高免疫的科学性,则越倾向于加施畜禽免疫标识。风险偏好通过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如果养殖户越厌恶风险,为规避亏损,会投入越多的防疫要素,则越倾向于加施畜禽免疫标识。

3结论

畜禽免疫标识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用于识别畜禽免疫情况,加强免疫管理的重要技术。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饲养模式、防疫法规认知、参加生产组织、地区因素、周边免疫技术服务便利性等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

4政策含义

4.1大力提倡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提高安全养殖水平研究发现,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能提高养殖户建立免疫标识的积极性。因此,有关部门应对全进全出饲养模式的意义进行大力宣传和教育,强化疫病防范意识,对进行饲养模式转型的养殖户给予优惠政策倾斜。

4.2加强防疫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的法律意识现阶段肉鸡养殖户的防疫法规认知介于一般和了解之间,禽流感的法规认知程度不高,未能履行相关法律规定的义务。因此,有必要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栏、报纸、期刊等信息渠道对所有养殖区,尤其是未发生过禽流感疫情的区域进行防疫法规的宣传使养殖户加大对防疫相关法律法规的关注,从而提高法律意识,依法做好免疫标识的准备工作。

家禽饲养方式篇6

对我国出口的畜禽产品成批检查,而且检测手段和标准也大大提高。总之,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盛行,对我国出口禽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禽蛋生产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

(一)经营方式粗放

目前,我国禽蛋生产仍主要以分散化生产为主,产业化水平不高。很多出口企业的禽蛋大部分是从养殖户手中收购而来,这些养殖户大多是分散在农村的农民,主要以庭院饲养为主。这种养殖模式密度高、规模小,而且是分散式的。虽然近年来我国禽蛋产业发展较快,但是禽蛋生产主体仍以小农户为主,分散饲养和小规模养殖户占我国全部饲养量的85%以上。像大连韩伟集团、北京德清源公司这样的大规模、专业性企业的数量非常少。广大农村中的小养殖户主要是依靠以往的养殖经验,利用庭院和剩余农作物进行自由式喂养,他们缺少系统化的养殖培训,对于养殖过程中容易突发的疫病也没有应对措施。这种封闭的养殖模式在良种培育、运输和防疫等环节存在一些缺陷,并且易造成土地、饲料等资源的浪费。

(二)疫病控制能力低

1.蛋禽传染病种类增多,预防难度加大。蛋禽以及禽蛋贸易的全球化促进了我国蛋禽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加大了我国禽类疾病的爆发频率,导致了禽类疾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非典型化。蛋禽传染病的混合感染、继发感染普遍存在。在蛋禽养殖过程中很多病例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对同一禽体造成的,引起的并发症和继发感染给疫病诊断和防治工作增添了难度。2.家禽因病死亡率高。随着集约化蛋禽养殖场的增多,蛋禽传染病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我国每年大约有15%~20%的家禽由于疫病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有些病原体,如鸡瘟、禽流感、新城疫等,对整个禽蛋行业的生产常常带来重大冲击,甚至威胁到人类健康。

(三)传统蛋品加工方法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我国拥有很多有特色的传统禽蛋制品,但大部分都是采取手工作坊式生产,技术方法比较落后,工艺环境也较差,使得禽蛋产品的质量安全存在诸多隐患。由于生产工艺的落后,在蛋品加工过程中,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主要依靠经验,经常会添加诸如草灰、黄泥、生石灰和烧碱等非食品添加剂,给禽蛋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使得蛋品的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禽蛋产品的卫生处理方面,大多采取的是简单粗放的方式,有的甚至是直接脏蛋上市,禽粪、血污以及杂草等污染物经常会附着在蛋壳表面上,不仅食用不便,甚至会引发类似禽流感等人禽共患病。

(四)禽蛋行业缺乏权威标准,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1.我国禽蛋行业权威标准缺失,高度分散化的经营模式导致蛋品的安全和防护体系无法生效。我国国内蛋品行业准入门槛比较低,禽蛋行业内的蛋品生产企业参差不齐,使得制定统一的、标准的禽蛋行业标准存在一定的困难。2.蛋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使得我国禽蛋产品出口常常到处碰壁。与我国情况相反,很多发达国家禽蛋行业都有本国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从饲料加工、蛋鸡饲养到最后蛋品生产、包装以及出口等都需严格按照质量安全标准进行。我国禽蛋标准无论是国家还是行业标准,都是以产品标准和产品检验标准为主,尚没有相关适用的出口标准。可见,我国在禽蛋行业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方面还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五)禽蛋生产操作标准不统一,洁蛋生产技术落后

禽蛋行业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均有完整的标准规范,并由蛋品协会组织制定和实施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在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通过对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进行分析和控制来实现操作标准的有机结合。正是由于发达国家拥有健全的食品安全法规,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并且企业也能够自觉地按照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相比之下,我国关于蛋品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标准和相关规定非常缺乏。虽然近年来,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些规范禽蛋生产和蛋禽养殖的法律法规,但是有些标准的制订缺乏科学性、时效性,无法完全与国际接轨,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相应检测方法也相对落后。而且现行的标准体系存在指标不健全、分布不平衡等问题,个别标准之间还存在严重的重复现象。除此之外,洁蛋生产技术在国外也十分先进,很多发达国家在禽蛋生产过程中要经过严格的分选、杀菌、分级、喷码和包装后才能进入市场销售,极大地保障了禽蛋产品的食用安全。而我国洁蛋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仅有不足1%的鸡蛋生产过程中会采用此技术,其他全部以未经过清洁处理的鲜蛋形式直接销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我国禽蛋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控制措施

(一)加强饲料安全监管

禽蛋产品的生产从种禽的选择、培育和养殖到最终进入市场销售,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蛋品的质量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蛋禽养殖环节是关键。而饲料不仅是蛋禽饲养的关键原料,也是整个禽蛋行业生产链的源头,一旦饲料安全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蛋禽的健康,进而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为了确保蛋品安全,必须首先从饲料安全上进行监控。一方面,可以对养殖户进行饲料安全宣传,并指定一些质量较好的饲料供农户选择,并对使用指定饲料喂养的养殖户给予一定的生产补贴。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管,督促其严格按照标准化的生产程序进行生产,对违禁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实行重点监控,并严厉惩治违法违纪行为。

(二)建立禽蛋出口生产基地

建立禽蛋出口生产基地,可以集中较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兴办出口基地,形成出口竞争优势,使禽蛋出口企业成为具有一定规模、比较先进的现代、系列化生产和多层次加工体系,从而增强我国禽蛋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此举是促进我国禽蛋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禽蛋出口生产基地的建立不仅可以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还可以将分散的养殖户集中起来,建立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基地工业园,从而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这种通过建立禽蛋生产基地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蛋禽养殖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禽蛋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促进我国禽蛋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改进传统的蛋品加工方法

传统的蛋品加工方法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我国禽蛋产品质量的提升。我国禽蛋行业整体加工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深加工水平低,产品附加值较低,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禽蛋产品仍然处于质量较低,安全性不高的状况。提高禽蛋及其制成品的综合生产和加工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改善禽蛋生产的社会大环境,提高育种技术,加强生物安全监管,发展规模化养殖,提升饲养管理水平,加快品牌化建设,扩大深加工项目,加大蛋品深加工研究开发力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改善流通方式等。只有整个产业链都实现良性运转,才能提高禽蛋业整体水平,增强我国禽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提高洁蛋生产技术

我国洁蛋生产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洁蛋生产技术是保证禽蛋产品质量安全的一种基础性手段,也是疾病控制的最直接方法。这就要求禽蛋企业在蛋品生产过程中,除了要保证水质、空气、粪便处理等环境卫生指标的基本要求外,还需要选用优良品种,并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政府要加大对蛋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入环保、绿色理念,保证禽蛋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养殖农户和生产基地推广洁蛋生产技术,促进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解决蛋品中有害物质残留问题。

(五)建立健全禽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家禽饲养方式篇7

为了把我市水禽产业做大做强,认真实施省科技厅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现水禽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达到品质优、无污染、无药物及激素残留、无疾病污染的无公害标准,增加水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水禽养殖业持续高效,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的意义

水禽养殖业是我市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03年全市家禽饲养量达到6252.95万羽,其中,水禽2837.92万羽,占全市家禽饲养量的45.39%,水禽饲养量逐年上升。但是,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农业部也从200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用8-10年时间,尽早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的要求。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水禽生产迅速发展,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加之我国入世后面临的出口“绿色壁垒”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制定的相应的产品市场准入要求,由于我市的水禽生产不够规范,导致部分水禽产品不能达到无公害标准,致使我市水禽销售市场竞争能力下降。根据**省2004年度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指南、农业部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计划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强动力”的作用,以及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把**建成东部沿海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重要战略部署。为此,要把我市水禽产业做大做强,并打入港澳及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水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水禽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水禽无公害养殖示范项目,实行水禽标准化养殖,迅速提高水禽良种比例和产品市场竞争力,这对于提高水禽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对于改善人民膳食结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对水禽产品需求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加快水禽产业化经营步伐,形成优势水禽产品产业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我市水禽业的发展。

二、项目的内容

**市水禽无公害养殖示范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大型无公害水禽生产示范基地,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规范水禽的生产,出栏水禽200万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建立无公害水禽生产示范基地。利用地方现有的水禽良种和水禽生产基础,引进目前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金定鸭(福建)、龙岩山麻鸭(福建)、吉安红毛鸭等品种建立无公害水禽生产示范基地,并逐步建立健全水禽良种繁育体系。

2.制定《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措施》、《蛋鸭规模饲养生产技术规程》。通过良种选育、快速扩繁、优质牧草品种种植、制定相关技术规程对规范水禽的生产及消费市场,推进水禽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无公害水禽专用饲料配方。通过饲养试验,在系统研究蛋鸭的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需要量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饲料配方。

4.建立培训和技术服务体系。与**农大开展技术合作,及时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应用于水禽生产实践,同时,定期给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提高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的基本素质,掌握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

5.宣传推广。通过无公害水禽养殖示范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养殖户的整体素质,提高全市水禽养殖技术水平、带动全市水禽业的发展。

通过项目的实施,并结合我市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养殖传统与生产基础,行政与技术保障措施等有利因素,建立水禽产品安全卫生保障体系,打造**市高科技、高效益的水禽产业。

三、项目目标

主要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市水禽饲养规模可达3000万羽,其中出笼1890万羽,全市建立2个水禽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制订相关饲养技术操作规程和专用饲料配方。两个项目点可提供优质的商品蛋鸭200万羽,商品肉鸭60万羽;基地的水禽产品达到无公害产品的标准。

生产性能指标达到:红毛鸭放牧饲养80-90天出笼,体重达1300-1500g;料肉比2.5∶1;蛋鸭130-150天体重达1400-1500g;蛋鸭高峰期产蛋量达90-95%,示范基地的水禽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

四、项目进展计划

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做好水禽养殖业现状与市场调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申报书。

2004年10月至2004年12月制定项目的实施方案,确定项目养殖品种,建立基地,开展各项试验技术研究、技术培训,制订引进、扩繁和产品推广销售方案。制定相关生产技术规程等。依照有关政策,申报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

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按照项目主要内容全面实施,完成项目目标及相关配套内容建设,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鉴定、验收。

五、经费概算

经费来源:

1.项目自筹资金201万元,主要用于引进种蛋与种苗等;

2.项目拨款2万元,主要用于推广无公害水禽饲养生产技术、生产试验、项目管理、相关业务、技术培训、宣传资料等其它费用。

六、主要措施

1.项目的组织管理

项目主管部门为**市农业局,项目实施单位为**市**站,项目协作单位为**县、新建县、进贤县**站。

2.项目组织措施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工作,为无公害生产技术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政府部门在政策扶持、信息引导等方面给予支持。项目由市**站牵头组织制订实施方案,负责统一协调,以**县塘南镇、新建县联圩乡、进贤县梅庄乡为三个项目基地,建立健全水禽良种繁育体系,确保品种优良,技术先进可行,扎实地完成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和指标。

3.项目技术措施

3.1抓好无公害生产技术。建立无污染的生态环境、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关键是要抓生产技术环节。首先是选择无污染的生产基地,优良的品种,尽快实现水禽生产良种化;其次是加强环境设施改造,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残留的兽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疫方针,优先应用生物防治技术,避免兽药与饲料的使用不当引起的污染,严格控制水禽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第三,制定切实可行的规模化养殖操作规程和相关的产品质量控制标准,逐步实现无公害水禽产业化发展目标;第四,认真做好饲料新配方研制与推广工作,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使水禽无公害生产技术示范辐射面日渐扩大。

3.2举办技术培训班,利用媒体加强宣传,使无公害观念深入人心,营造发展无公害水禽及产品的社会环境。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地,从饲养到上市进行全程服务,不定期地聘请专家对兽医人员和生产区饲养员进行培训,加速水禽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3.3加强项目的督促检查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不定期的组织检查、分析总结,保证项目经费专款专用。

家禽饲养方式篇8

关键词:乡镇规模养殖场;禽流感;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号:1007-273X(2017)03-0032-01

乡镇农村地区的规模养殖场和小型散养户都存在鸡与鸭、鹅混养或鸡与鸭、鹅同场分隔饲养的传统养殖习惯。而鸭、鹅大多是在户外放养,与候鸟类及其粪便接触较多,因此对此类养殖场禽流感的防控尤为重要。

1 禽流感病毒流行的原因分析

(1)环境方面。许多养殖场(户)相互间隔距离太短,不符合卫生防疫要求,人员流动频繁,又缺乏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病死畜禽随处丢弃,不经过无害化处理,禽舍卫生状况差,粪便不能按时清理。

(2)病原体不断增多和变异。很明显的是新的禽病在不断地产生,出现了新的病原体或者某些病原体发生了变异,如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鸭肝病等就出现了不少变异毒株。这样导致原来有效的疫苗现在变得无效或者效果不佳。

(3)细菌性病原体的耐药株不断产生。主要是滥用抗菌药物,特别是饲料厂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加重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4)缺乏综合性的防疫措施计划。养殖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性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2 诊断

禽流感是一种表现呼叫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一般可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作出初步诊断,同时实验室可以通过血清学诊断而确诊。防治禽流感,目前主要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以提高健康家禽的抵抗力和减少患病家禽的死亡率为目标,减少禽流感病毒对养禽业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3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禽流感病毒潜伏期一般为3~5 d,最长可达21 d。流行初期的急性病例,常无任何病状而突然死亡。鸡一般病初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垂头缩颈、随后出现鸡冠和肉髯发绀、头部水肿、眼睑肿胀、结膜炎、呼吸困难、常发出“咯咯”声,鼻分泌物增加,病鸡常有摇头表现,严重者窒息死亡。有的病鸡出现神经症状,如惊厥、作圆圈运动、瘫痪和眼盲。母鸡表现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腹泻等症状。

4 综合性防控措施

首先,要给家禽提供全价配合饲料和充足干净的饮水,使鸡体质强壮而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其次,要建立健全具有坚强免疫力的鸡群;同时做到圈舍要通风良好及做好家禽在不同时段的免疫接种工作。

4.1 疫病发生时的基本预防措施

(1)立即封锁鸡场,停止家禽购进、卖出和转移家禽等导致禽病传播流行的活动。

(2)隔离病鸡,指定专人负责,使用专用的饲料及用具。

(3)组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诊,查明病因及传染源的传播途径。

(4)鸡场内外要做到彻底全面的喷雾消毒。妥善处理好病死鸡,特别是对病死鸡的尸体、粪便、垫料等应运往专业技术部门指定的地点集中烧毁或消毒深埋处理。

(5)对假定健康鸡群采取紧急预防接种。

4.2 疫病发生时的基本防控措施

(1)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随时了解当前禽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把握禽病发生的趋势。

(2)加大推广新技术的力度,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专业技术水平。

(3)严禁从疫区或可疑地区购买鸡苗、种蛋或鸡类加工食品;推广新饲养模式,减少传染机会,实行全进全出的制度。

(4)禁止家禽与野生水禽类直接或间接接触。

(5)饲养员接触过水禽类后要及时更换衣服,进场工作前要经洗澡和消毒后方可进入家禽饲养场工作。

(6)加强鸡舍内外的隔离和消毒工作。

(7)对来往饲养场的车辆、人员要执行严格的消毒程序。

(8)注意不要与水禽类动物混养,做到不让野鸟类进入禽舍。

家禽饲养方式篇9

1市场定位要因地制宜

新型环保饲料注重改善饲料及其原料的利用率,发挥畜禽生产潜能,科学降低营养物质的投入,减少畜禽废弃物排泄和环境污染,同时严禁随便添加药物饲料添加剂,保障畜禽食品安全性。当前,养殖企业的养殖规模和方式的悄然转变,促使了一大批集约化生产养殖企业的建立,因生产水平相对较高,在行业中起到示范引导作用。然而,企业的集约化程度所带来的附加产物是造成区域养殖污染的重点。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饲料企业的产品设计思路必须改变。从生产实际出发,饲料企业可根据各地的经济状况、养殖业水平、习惯及产业化程度的不同,因地制宜、科学利用各地方非常规饲料资源推广环保型饲料,为养殖企业创造生产和经济效益,这也提示新形势下环保型饲料的研发和推广必须重视市场变化,准确定位产品。

2环保饲料研发的目标与重点

因饲料及饲料原料被畜禽摄人后,各种营养成分不可能完全被动物消化吸收,未被吸收的营养成分将随粪尿排出,尤其是粪尿中氮、磷和重金属元素,这是养殖生产的主要污染因素,也是环保饲料研发的关键点。因此,准确估测畜禽的营养需要量和饲料的营养价值,采用科学配方,合理降低营养物质的投入,是饲料企业研发畜禽环保型饲料的重点。饲料安全是畜禽食品安全性的源头,是治理畜禽养殖场环境日益污染的关键,是大畜牧业实现生态环保的重要环节。

优质的畜禽环保型饲料配方,要尽可能减少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投入和排放,实现饲料和畜产品的安全性。从实现畜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双目标出发,严格遵循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绝不违法违规或超量使用以促生长为目的的抗生素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和有效替代添加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效有害原料.研发安全的可是畜禽环保型饲料研发的考虑重点,新产品的推广必须考虑实际经济效益。因此,畜禽环保饲料的科学配方,其目标要放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点上,这就需要应用计算机配方软件,找出最佳组合原料,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分配和多种饲料原料的互补作用,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环境最优化的目标。

3规划模型需精准加工

家禽饲养方式篇10

关键词:经营模式 税负 对比

对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2/3的中国来说,要实现全民奔小康,主要重心在农村。如果农民能过上小康生活,那么离中国梦的实现也不远了。很多颇有眼光的企业家扎根农村,在广阔的农村开辟一番新天地。但采取不同的公司经营模式,对其税负的影响较大。本文将着眼纳税人的两种不同的经营模式,分析其税负水平差异,并归结出更有利于纳税人的经营模式。

1 纳税人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生产销售畜禽产品的税负影响

所谓“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从事畜禽饲养,就是公司和农户签订委托养殖合同,向农户提供畜禽、饲料、兽药及疫苗(所有权属于公司),农户饲养畜禽苗至成品后交付公司回收,公司将回收的成品畜禽用于销售的经营模式。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第8号“关于纳税人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销售畜禽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中规定:在“公司+农户”模式下,纳税人回收再销售畜禽属于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免征增值税。

假设表1为增值税纳税人的某家禽饲养公司,201x年1-2月与当地农户签订委托饲养合同费用支出情况。

公司2月底全部销售所养家禽,共计70万斤,每斤售价5.2元,销售额合计3640000元。根据上述规定,该公司属于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即增值税税额为零,其对应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也为零,但对企业而言还得考虑所得税的税负。

以上例为一期的话,201×年共计6期。

那么公司201×年全年销售收入为21840000元,共支出费用合计为16560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21840000-16560000=5280000元。

应纳所得税额=5280000*25%=1320000元。

在免征增值税和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的前提下,家禽饲养公司当年全部应缴税额为1320000元。

2 纳税人采取“公司、农户合作”模式生产销售畜禽产品的税负影响

2.1 对增值税的税负影响

所谓“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就是由农户各自出资饲养畜禽,所养畜禽所有权归农户,饲养过程中的饲料费、兽药和疫苗费也有农户承担,饲养畜禽至成品后销售给畜禽公司,畜禽公司在收购后再加工或直接销售。在此模式下公司没有直接参与饲养畜禽,不再属于农业生产者销售自

产农产品,不享受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应按规定计征增值税。

以上述某家禽饲养公司为例,如果该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则其税负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在计算其增值税之前,首先要确认该公司为哪一类增值税纳税人,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计算方法不同,计算所得税额当然会有区别。

从家禽饲养公司201×年1-2月的含税销售额3640000元看,201×年共计含税销售额约为21840000元,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从事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或以生产、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兼营批发或零售的企业,年应税销售额为50万元(含)以下的,应当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超过小规模纳税人认定标准的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公司年含税销售额约为21840000元,其年不含税销售额绝对超过50万元的标准,因此该家禽饲养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例:家禽公司201×年1-2月从农户收购活禽70万斤,共支付货款2760000元,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2月底全部将活禽予以销售,单位售价每斤5.2元,共计销售额为3640000元。确认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由于公司从农户那里收购家禽属于一般纳税人收购农业生产者自产的农产品,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可以按收购价的13%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因此:

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2760000*13%=358800元

增值税的销项税额=3640000/(1+13%)*13%

=418761元

当期应纳增值税额=418761-358800=59961元

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59961*(7%+3%)=5996.1元

按此数额推算全年应纳增值税=59961*6=359766元

全年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5996.1*6=35976.6元

2.2 对企业所得税的税负影响

该家禽饲养公司201×年全年销售收入为21840000元,全年费用支出为16560000元,由于增值税为价外税,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不再准予扣除的项目范围中,但其他税费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税前扣除。因此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1840000-16560000

-35976.6=5244023.4元

企业所得税=5244023.4*25%=1311005.85元

全年应缴税金=1311005.85+359766+35976.6

=1706748.45元

3 两种经营模式及其税负的对比

“公司+农户”模式下,公司对家禽从幼苗至成品始终享有所有权,但因此产生的经营成本如:饲料费、兽药和疫苗及向农户支付的委培费等费用也由公司承担,同时公司还须承担家禽饲养过程中如家禽死亡、被盗,甚至因外界无法控制的原因而产生的经营风险。相比之下“公司、农户合作”模式下公司可能承担的风险要小得多,在该模式下家禽的所有权归属农户,由此产生的风险和费用当然也有农户自行承担,公司只需按农户销售的家禽成品支付相当的售价。单就表面来看,公司更愿意选择“公司、农户合作”模式,以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而从深层次考虑税收问题,就不难发现,选择“公司、农户合作”模式在现行的税法体制下不仅没有降低支出成本,反而增加不少,主要体现在国家的税收上。通过下表显示家禽公司在两种不同经营模式下的税负情况:

两种模式下全年的税额相差近40万元,占“公司+农户”模式总税额的29.3%,这样的税额支出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压力是相当大的。因此家禽养殖企业应该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作出明智的选择。从国家层面,为什么有意识地减免一部分的税收去鼓励、引导畜禽生产公司走“公司+农户”模式?这主要着眼于整个农村经济发展:

①农户都处于分散型状态,其资金实力薄弱,单靠其自身力量发展农村经济,难度很大。通过具备强大资金实力的公司的加盟,可以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公司+农户”模式下农户不承担任何风险,只要提供劳动力,就可以获取经济收入,这样的农户愿干、敢干,而公司可以在不聘用额外的劳动者、不支付额外的工资、奖金及各种社会保险费的情况下依靠农户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这无形中又减少了公司的不少支出。

②“公司+农户”模式下除了公司可以合理利用农户的劳动力,集聚形成规模效应以外,还能通过公司有效地指导农户科学养殖,促使科技真正下乡,提高农村的科技生产力。由此可以看出立法者的立法用意,可谓是用心良苦。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能享受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仅仅针对纳税人从农户回收家禽成品后直接销售,如果回收后再加工然后销售,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六条所列免税项目的第一项所称的‘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是指直接从事植物的种植、收割和动物的饲养、捕捞的单位和个人销售的注释所列的自产农业产品;对上述单位和个人销售的外购的农业产品,以及单位和个人外购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后销售的仍然属于注释所列的农业产品,不属于免税的范围,应当按照规定税率征收增值税。”

4 结论

对比之下不难看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更适合公司及农户。公司可以降低所缴税额;农户可以在无风险的情况下提供劳动力获取经济收入并能在委培养殖过程中学习如何科学养殖,提高自身的养殖技术;国家尽管损失了一部分税额收入,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政策惠及全民,可以通过对“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推广,促使企业的技术得以在农村普及,有效利用农村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因大量农民工的涌入而带来的失业问题、城市房价问题等压力,真正实现全民奔小康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冷碧滨.“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运行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9.

[2]杨娅菲,葛长银.“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节税分析[J].财会学习,2013(09).

[3]李玉忠,杨建军.农业产业化中“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