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查十篇

时间:2023-03-25 14:46:56

工程地质勘查

工程地质勘查篇1

巴黎花园项目由某公司筹资兴建,场地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镇西河大道295号,交通便利。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及《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其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为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2勘察目的及要求

本次工程勘察目的及要求:根据拟建物的性质和地下室的埋深,查明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基础设计、基坑设计及施工所需参数,为拟建工程的地基基础施工图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具体要求如下:

(1)查明建筑场地的地层结构、均匀性,场地土类型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查明持力层和主要受力层内土层的分布,尤其应查明基础下软弱地层和坚硬地层的分布,对于岩质地基和基坑工程,应查明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基本质量等级和风化程度,判定有无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

(2)查明有无可液化地层,并对液化可能性及等级作出评价;判明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3)调查了解有无古河道、暗浜、暗塘、人工洞穴或其它人工地下设施;查明建筑场地内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预估进行工程活动的后果,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提出建议,并提供所需计算参数。

(4)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腐蚀性、稳定水位;提供基坑开挖工程应采取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当采用降水控制措施时,应分析评价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供降水设计所需的参数。

(5)对地基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论证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的可行性,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持力层选择、基础埋深等提出建议。

3.勘察实施情况

3.1勘探点布设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GB50007-2011)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的有关规定及成都雨龙世纪置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拟建建筑物总平图等设计资料,在拟建建筑物的轮廓线、角点、基坑周边及地下车库范围内进行勘探点的布置。高层建筑物主楼部分的勘探孔间距为10.79~18.00m;多层商业、纯地下室及基坑边勘探孔间距为15.84~27.60m。本次勘察共布设勘探点165个,其中控制性钻孔55个,一般性钻孔110个。

根据相关规范、规程的有关规定及拟建建筑物的性质、平面形式、荷载分布等情况,结合我院的类似基坑支护经验、场区附近已有地质资料、可能采用的基础型式等综合确定勘探钻孔数量及深度,具体如下:

(1)1~8号楼高层建筑物勘探点:本部分为高层建筑物,共布控制性钻孔38个,钻孔深度为29.90~35.20m,一般性钻孔76个,钻孔深度为24.80~30.20m,全部采用回转钻探取芯钻进工艺。(2)高层建筑裙楼及纯地下室勘探点:本部分按建筑物轮廓线及地下室范围布设钻孔33个,其中控制孔11个,钻孔深度为29.80~30.20m,一般性钻孔22个,钻孔深度为24.20~26.20m,均采用回转钻探取芯钻进工艺。(3)基坑边线勘探点布设:基坑边钻孔按场地地形地质条件结合可能采用的支护方案综合确定其深度,结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GB50007-20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及成都市该地区基坑支护施工经验,考虑采用排桩支护需要,地下室基坑边线共布控制性钻孔6个,深度为29.20~30.40m,一般性钻孔12个,深度为28.70~29.00m。1号楼、7号楼及8号楼高层建筑区域内20个勘探点距离基坑开挖线较近,基坑孔未单独布设。

3.2勘察方法及手段

本次详勘工作主要采取了如下的勘察方法及勘察手段:

(1)搜集资料及工程地质调查测绘:搜集和研究了场地区域地质、地震资料及场地附近已有的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技术资料和经验,进行了现场踏勘及工程地质调查测绘,特别是对基坑边线以外20米范围内进行了地质调查测绘,收集相关市政管线、区域地质、水文气象资料等。(2)钻探:目的是通过钻取原状岩土,采取岩土试样,查明地基土结构、性质、鉴别岩土体类别及特性,确定各工程地质层及亚层的分布埋藏界线。本工程所有钻孔均采用XY-100型回转钻机钻进全孔取芯;(3)原位测试:本次勘察对淤泥质粘土、粘土、全风化泥岩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对粘土质卵石进行了超重型动力触探,以测定各土层和岩层的力学性质,提供其承载力和变形参数。(4)波速测试:为了确定和划分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及评价场地的地震效应,获得场地内各地层的剪切波速及动力学参数,估算场地卓越周期,评价岩体的完整性等,本次勘察对10幢高层建筑物各选取1个钻孔(8#、10#、28#、40#、65#、79#、81#、107#、121#、139#)做单孔波速测试。(5)室内岩土试验:本次勘察现场采取原状土样、岩样进行室内岩土常规试验、土的腐蚀性试验及粘性土的膨胀性试验,以确定场地内各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及判定场地内土对混凝土、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钢结构的腐蚀性。(6)地下水水质分析试验:在场地内采取地下水试样2件(9#、126#钻孔),进行室内水质简分析,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性。

4.岩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根据本次勘察成果资料,场地内的地层由人工填土、淤泥质粘土、粘土、粘土质卵石和泥岩组成。结合拟建物的特征和采用的基础型式,各岩土层用作基础持力层的适宜性评价如下:

(1)场地内的人工填土层为新近回填土,结构松散、厚薄不均、承载力低,压缩性大,不能作为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

(2)场地内的淤泥质粘土虽在上部人工填土作用下局部有固结现象,但其结构松散、厚薄不均、压缩性较大,承载力低,不能作为拟建物基础持力层。

(3)场地内的粘土分布较稳定,承载力较大,可作为多层建筑及纯地下室基础持力层,也可作为高层建筑下复合地基桩间土使用。

工程地质勘查篇2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影响

一、水文地质勘查的定义及勘查内容

一般情况下,我们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的目的就是为了深入的了解工程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施工环境,从而为工程的正常开展做准备。在水文地质勘查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当地的地下水资源进行分析,同时在勘查结束后还需要对勘查结果进行说明和总结。就我国现阶段而言,根据不同的勘查目的、勘查范围以及勘查要求,我们可以将水文地质勘查分为针对性比较强的专门性的水文地质勘查以及广泛地综合性水文地质普查两个类型。而在水文地质勘查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针对当地的地质环境、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位三个方面进行工作。首先,对地质条件进行勘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明确,然后再以自然形成的地质为对照指标,从而准确的反映出工程施工现场真实的水文特征。对于地质条件评价的指标而言,一般是选取工程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热量等因素为评价指标。其次,对地质环境进行勘查。地质环境的勘查是整个水文地质勘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工作人员对地质环境进行勘查时必须对建筑工程环境的特征进行充分的把握,其中包括整个工程的地层结构、地质条件、土层状况等,然后为了能够有效地利用地质指标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获取高额的利益,我们还应该对其基地结构状况以及地质新构造运动进行充分的了解。最后,对地下水位进行勘查时必须对水位的变化趋势进行及时的把握,同时在进行勘查的过程中要综合分析该场地最近几年来水位的变化趋势,明确其最高水位以及最低水位,从而对地下水位的状况进行充分的掌握。

二、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勘查的影响

(一)水位地质对工程岩石结构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工程的岩石结构直接受到地下水的影响,而岩石结构的状况对于工程的施工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在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对地下水的指标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地下水不会对该地的岩石结构造成损害。除此之外,在勘查完毕后要对整个工程的设计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与当地的岩石结构现状相适应,有效地避免因为岩石结构的损坏而造成的坍塌以及沉降等事故的产生。

(二)水文地质对建筑地基的影响

对于一项建筑工程来说,建筑地基的科学合理性是其能否正常开展的保证,也是基础。如果建筑地基出现问题,那么将会对整个建筑工程造成不可预估的危害。地下水的存在有时会对建筑地基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指标不合规范的地下水来说,建筑地基在这些地下水的影响下会造成严重的损坏,从而为整个建筑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水文地质的勘查时必须科学合理的调整地下水的内容,将地下水对建筑地基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从而有效地预防因为地下水对建筑地基的损害而带来的安全问题。

(三)水文地质对整个工程的影响

一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与当地地下水的自然状况息息相关,水文地质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如果一项工程在开展之前没有对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进行详细的调查,那么在后来的施工中会因为水文地质的影响而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有时也会造成工程的停滞或返工,从而为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带来极大的阻碍。

三、水文地质勘查中的注意事项

(一)提高对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视程度

在进行工程地质勘查时需要加强对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视程度。对于涉及到的水文地质问题应该进行深入地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整个工程的设计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使工程施工时能够有效地避免因水文地质不合理带来的施工阻碍。除此之外,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应该对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置,严格规划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事宜和勘查内容,在实际的勘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水文地质勘查指标进行工作,这样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水文地质勘查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最后,相关的部门还应该加大对水文地质勘查的投入,不断提高和改善水文地质勘查的技术和设备,对有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确保他们掌握先进的勘查技术,从而使整个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更好的进行。

(二)调整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方法

我们在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测定时,不能单纯的使用一种测定方法,而是应该根据工程环境的具体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选取最佳的测定方法。同时在进行测定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地下水位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进行明确,尽可能的采用较多的指标进行地下水的测量,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测量结果,为建筑工程的正常进行提供科学、可靠地保证。

结语

总而言之,在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工程地质勘查过程中一旦水文地质勘查不合理,将会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所以我们在进行工程地质勘查时应该加强对水文地质的研究,了解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勘查的影响,保证水文地质与工程的开展相适应,促进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承宏. 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查的影响要点研讨[J]. 科技资讯,2014,29:119+130.

[2]苟天红. 浅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J]. 低碳世界,2014,05:127-128.

[3]邵忠瑞,井小琴,李宁. 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4,23:303.

[4]刘文香. 试论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的勘查影响[J]. 城市地理,2015,10:106.

工程地质勘查篇3

水文地质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在现代工程勘查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社会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文地质的研究课题也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但就目前水文地质整体的发展现状看,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各项勘查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工程地质在具体勘查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整体勘查形势较为严峻。因此,需要通过相关措施及时地解决勘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对水文地质的勘查效率。

关键词:

水文地质;勘查效率;岩土层;评价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做好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全面分析了水文地质勘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期为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水文地质评价的主要内容

要想使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最终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就需要全面评估水文地质的勘查结果。在工程地质勘查的发展中,评价体系常忽略施工现场对地下水的不利影响,地下水对周围的岩土层如何产生破坏作用等,导致评价内容失去了实际意义,影响了勘查工作的整体质量。不合理的评价方式将会对施工项目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为了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需要了解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具体而言,有以下2方面的内容:

①在工程地质勘查中,需要明确水文地质的评价指标、水文地质对岩土层的影响作用;结合施工现场的整体情况,分析建筑物周围的地下水分布情况,并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估报告。由于地下水可能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所以,应在工程地质勘查中增加水文地质勘查的相关评估报告。这样不仅能提高地质勘查的整体工作效率,还间接地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定性。

②为了使工程地质的勘查结果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应完善相应的评价体系,深入分析地下水的运动状态,研究地下水周围的岩质特性,并确保水文地质勘查的合理性。

2岩土层水理性质的相关内容

地下水会对周围的岩石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体现在岩石的水理性质上。因此,为了确保工程地质勘查的工作质量,需要做好岩土层水理性质的相关工作,真实地反映工程施工中水文地质的主要内容。地下水的存储形式不同,对岩土层的影响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对岩石的存储形式有一定的了解。结合岩土层的相关特性,地下水的存储形式主要有结合水、重力水和毛细管水。岩土层的水理性质主要包括以下2个:

①软化特性。根据力学的相关内容,当水浸入岩土层后,会使岩土层内部的整体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岩石的耐化性、耐浸水性的可通过计算其软化系数确定,而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对分析岩土层的软化特性有重要的作用。易软化岩土层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具有软化特性的岩土层主要包括泥岩、泥质砂岩等。

②透水特性。岩土层的这种特性主要与地下水的重力作用有关,松散程度不同的岩土层对地下水的防透水性有着较大的差别。如果岩土的颗粒较小、整体分布不均匀,则其透水特性较差。而坚硬岩石表面的缝隙较多,因此,其透水特性较强。此外,检验岩土层的透水特性时一般采用抽水试验法。

3地下水分布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3.1水位变化造成的影响地下水的水位变化会对岩土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水位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危害主要分为2种:

①地下水水位上升造成的危害。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降水量、岩土层自身的性质、含水层的结构、违法施工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地下水的水位在一定时间内不断上升,其对岩土工程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地下水周围土壤的盐渍化。这种土壤对工程施工极其不利,其具有的腐蚀性会影响建筑物的质量。此外,地下水位的上升还会使岩土层的整体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形,主要表现形式有岩土层坍塌、土石滑移等,进而对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②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的危害。这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人工大量抽取地下水不仅会导致地面坍塌,还会引发水质恶化等问题。

3.2工程基坑开挖造成的影响工程基坑的开挖会破坏地下水分布的平衡性,这不仅会影响基坑施工的效率,还会打乱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整体部署。工程基坑需要按照行业标准挖掘,但在实际施工中常出现操作不规范、位置不合理等问题,进而为建筑物的使用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未及时排水,则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还会造成岩土层塌陷,进而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

3.3地下水动态变化造成的影响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会对岩土层内部的压力造成影响,而自然状态下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但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易破坏地下水内部的平衡性,导致岩土工程整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比如出现流沙、基坑内地下水的突涌等。因此,受人为影响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危害性极大,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4结束语

水文地质勘查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水文地质勘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危害。但就目前水文地质勘查的整体发展现状看,相关问题严重影响了勘查效率,需要施工人员严格遵守行业的相关条例和规定,并提升自身的勘查水平,从而确保相关数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技术人员需要采取有效的勘查方法,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聂旻.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浅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9).

[2]廖辉.刍议环境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运用[J].低碳世界,2014(23).

工程地质勘查篇4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探讨

一、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在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中都没有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进行评价,从而导致工程在建造或是使用过程中由地下水对岩土的侵蚀等引起基础下沉或是建筑物开裂等事故的发生,所以在地质勘查过程中,应充分的认识到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的影响,从而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有效的评价,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勘查水文地质情况资料。目前水文地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应着重评价地下水对岩土结构、建筑物的影响和作用,提前预测地下水可能产生的危害,以便于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2)地下水与建筑地基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地质勘查过程中应该将地下水与地基设计相结合,从而提供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来为地基的设计和选择奠定科学的基础。

(3)地下水的自然状态、对建筑物的影响、人为活动下地下水的变化和对建筑物的影响等都是水文地质勘查中应该着重勘查的内容。

(4)不同地下水情况对工程的影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所以可以从工程的角度出发对其重点内容进行评价。比如,工程有部分基础是处于地下水以下的,那么就应该把评价内容重点放在地下水对砼和钢筋的腐蚀性上面;如果基础是以岩土层来进行施工的,则需要对地下水对岩土层的软化、崩解和胀缩作用进行重点的评价;某此建筑基础层中存着松散、粉细砂和粉土等,这就需要对流砂及管涌等情况进行重点评价;目前在地下水位许多时候会进行基坑作业,这就需要对渗透性和富水性进行试验,并对土体沉降和边坡失稳等情况进行重点评价。

二、岩土体的水理性质

所谓岩土体的水理性质就是指,岩土体与地下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性质。一般来讲岩土体的地质性质可以分为岩土物理和水理两种性质,由于岩土水理性质的作用,岩土的强度及形状将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使得建筑物的稳定性出现较大问题。一般测试岩土水理性质的方法有:透水性、崩解性、软化性、胀缩性以及给水性。

2.1透水性

这种方法是指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水穿过岩土的性能。一般而言,岩土的松散程度以及颗粒大小越大,其透水性越好。在水文地质勘察中常常利用渗透系数来表示岩土的透水性,而这一系数的获得大多是利用抽水试验来获得的。岩土的透水性与其对建筑的影响成正比关系。

2.2崩解性

崩解性又称湿化性,是指粘性土浸入静水后,由于土粒间的结构联结和强度丧失,使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一般岩土体的崩解性与其颗粒、结构、矿物成分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残积土,一般的崩解时间在24小时以内,水云母、蒙脱石为主的残积土通常一散开的方式进行崩解,而石英石为主的残积土通常会以裂开的方式进行崩解。岩土体的崩解性越高,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越大。

2.3软化性

软化性主要是说岩土在经过地下水浸泡后,它的强度会明显下降。岩土的软化性是判断其耐水、耐风能力的主要参数,常常利用软化系数来表示。一般粘性土层、页岩以及泥岩等岩土结构的软化性较为明显。岩土体的软化性越强,会使得建筑物的稳定性越弱。

2.4给水性

给水性指的是在水的作用下,饱水岩土体从裂缝和孔隙中流出水的能力。通常利用给水度来进行形容。给水度是水文地质中较为重要的参数,它对施工现场的疏干时间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与前面的方法相同,给水性越强的岩土体对建筑物的影响越强。

2.5胀缩性

所谓岩土的胀缩性是指,岩土在受到地下水的作用后,其体积会逐渐增大,而当岩土的水分流失时,其体积又会变小的能力。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岩土表面的膜会在吸水后变厚,而失水时膜的厚度又会变小。岩土的胀缩性常常会导致基坑出现突起或裂缝,直接导致土层表面及地基出现变形现象,从而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地下水可能导致的岩土工程危害

3.1水位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主要包括水位下降和上升造成的危害,导致前者发生主要因素是人为的一些活动,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经常会诱发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质恶化等,尤其是对工程建筑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威胁。但是,导致后者发生因素却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地质因素的影响(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气温等)、人为因素(工程施工),但是通常情况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导致的。通常地下水位的上升可导致坍塌、管涌、建筑物失稳等危害的发生。

3.2地下水动压力的作用引起岩土工程危害

在自然条件下,通常地下水的压力作用是比较弱的,也不会对地质工程造成什么危害。但是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常常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包括流砂、管涌等。

四、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注意事项

4.1加大对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视程度

在地质勘查过程中,除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研究,还要将与岩土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放在重点的位置进行分析,地质勘查中需要从自然地理条件看,水文地质勘察中的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气象水文特征和地形地貌等内容,其中前者主要应该包括工程地区的季风情况以及气候的湿润程度等;而后者主要包括工程所在区域的基本特征,以及地形的平坦开阔程度、地貌的侵蚀情况以及地表堆积物情况等分析;也要从地质环境分析,包括地质构造、基底构造、底层岩性以及新构造运动等等内容;以及地下水位情况分析,包括近些年地下水位的最高值以及其变化趋势、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给关系等内容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对含隔水层的情况这一部分内容应该对这两个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流向、水位等内容进行仔细勘察。

4.2重视水文地质参数测定

首先,地下水水位的测定,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凡遇含水地层时,均应测定地下水位。其中静止水位的量测应有一定的稳定时间,其稳定时间按含水层的渗透性确定,需要时宜在勘察结束后统一测静止水位;当采用泥浆钻进时,测水位前应将测水管打入含水层中20cm或洗孔后量测;对多层含水层的水位量测,必要时应采取止水措施与其他含水层隔开。其次,测定地下水流向可用几何法,并同时量测各孔内水位,确定地下水的流向。地下水流速的测定可采用批示剂法或充电法。最后,压水试验也是水文地质勘查中的一个重要试验。压水试验与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资料结合起来,根据工程实际要求,将试验孔位确定下来,试验段按照岩层的渗透特性来进行划分,按照实际需要对试验的起始压力、最大压力和压力基数进行确定,并将压力与压力入水量的关系曲线及时绘制出来,将试段的透水率计算出来,进而确定P-Q曲线类型。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文地质问题可以从多方面影响工程施工建设。在工程地质施工过程中保证工程设施的质量和安全,就需要我们认真落实并充分做好水文地质方面的工作,对在工程地质勘查中存在的和遇到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郭岐山.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探讨[J].科技风,2010.

工程地质勘查篇5

关键词: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地质勘察工作作为工程设计、勘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水文地质问题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角色,其与工程地质勘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具有十分密切地联系,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耐久性与稳定性,而且影响工程中基础工程的质量。本文通过我院勘察的“平凉至武都高速公路成县至武都段第三合同段”(下简称成武高速),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有效性分析。

关于水文地质存在问题在地质勘察过程中的评价内容

1.1 关于水文地质影响工程建设质量与速度的因素的研究

当前, 水文地质影响工程建设质量与速度的因素包括以下八点:一是地下水位;二是地下水的类型;三是隔水层厚度与含水层厚度;四是隔水层与含水层的组合关系;五是隔水层与含水层的分布;六是承压含水层的水头与特点; 七是岩层或者土层渗透系数以及渗透性强弱;八是地下水变动的幅度等。

1.2 关于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内容的探讨

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有机结合工程地基的类别,了解与掌握与工程地基的类别有一定关系的水文地质现状与相关问题,进而为工程地基的类别选择提供科学有效的水文地质图文资料;二是评价内容的重点是地下水对高速公路所处区域的岩层的影响,并对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进行科学性预测,找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三是地下水位的变化对高速公路的影响,在研究水文地质问题时,需从地下水位以上与以下进行区别对待;四是需探查清除高速公路所处位置的天然环境的变化规律与地下水天然的赋存状态,并对高速公路施工等人为活动对地下水变化状况与对岩土体的不良影响进行科学预测与分析。

针对岩土水理的性质的分析

所谓岩土水理的性质, 是地下水与岩土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岩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水理性质,比如说岩土的给水性、岩土的容水性、岩土的毛细管性、岩土的持水性、岩土的透水性等,这些水理性质和构成岩土的液态、固态、气态等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岩土中地下水的赋存方式包括以下两点:一是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进行划分,地下水可以被划分为裂隙水、孔隙水、岩溶水, 成武高速勘察期间仅发现基岩裂隙水、孔隙水,未见岩溶水;二是根据埋藏条件的特征进行划分,地下水可以被划分为潜水、上层滞水、承压水等。

2.1 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地下水按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三种,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

2.2 岩土的主要的水理性质及测试办法:①软化性,是指岩土体浸水后,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它是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标。在岩石层中存在易软化岩层时,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往往会形成软弱夹层。各类成因的粘性土层、泥岩、页岩、泥质砂岩等均普遍存在软化特性, 成武高速三合同段安化隧道处存在泥岩,经试验软化系数0.55,为软化岩石。②透水性,是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岩土容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松散岩上的颗粒愈细、愈不均匀,其透水性便愈弱。坚硬岩石的裂隙或岩溶愈发育,其透水性就愈强。透水性一般可用渗透系数表示,岩上体的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压水试验求取,通过压水试验,武都西隧道板岩段渗透系数k=0.086(m/d),属弱透水。③崩解性,是指岩土浸水湿化后,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破坏,使土体崩敞、解体的特性,安化隧道、朱家沟大桥等处泥岩分布区均存在崩解性。④给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的性能,以给水度表示。给水度是含水层的几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也影响场地疏时间。给水度一般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⑤胀缩性,是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减小的特性,岩土的涨缩性是由于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失水变薄造成的。

据权威机构的研究发现:高速公路岩土的水理性质对高速公路的耐久性与稳定性和高速公路岩土的变形与强度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传统的地质勘察中对于岩土水理性质的研究与测试却时常被忽略, 这使得对高速公路岩土工程的地质水文特性缺乏多层次、全方位地评价,不利于井下矿山的安全生产。

3.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3.1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可由天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但不管什么原因,当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危害又可分为三种方式:

3.1.1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受地质因素如含水层结构、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由于潜水面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①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②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③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④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⑤地下洞室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

3.1.2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常常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3.1.3 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上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进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地下水升降变动带内由于地下水的渗透,会将土层中的铁、铝成分淋失,土层失去胶结物将造成土质变松、含水量孔隙比增大,压缩模量、承载力降低,给岩土工程基础选择、处理带来较大的麻烦。

3.2 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引起岩土工程危害。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由于改变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的形成条件和防治措施在有关的工程地质文献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地质勘察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与前提,在降低地质灾害对建筑工程的危害与提升地质勘察效果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在实际的工作中强化对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性与安全性以及环境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李能芬.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甘肃科技,2011(12).

[2]李广升.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存在问题探讨[J].民营科技,2009(07).

[3]谢德荣.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特征浅析 [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工程地质勘查篇6

1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地质勘查 

若要对将施工的现场环境开展地质研究工作,则先要确定地质勘查的方法与技术。下文提出一些常用的勘测手段,但并非在每个工程中都需要用到,具体的情况需要不同的分析。 

1.1 物探技术的应用 

利用观察仪器装置来勘查区域的地球物理场,测量出长实时数据,判断建设区域下可能的地质体及其构造的方法,称为物探技术。这个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数据采集非常精确、野外勘查无阻碍。比如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它利用现成的钻孔,通过一定方式或者反射产生的透射波的采集与信息处理,模拟出岩体波速值的发展趋势来探索岩体的结构。如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地质勘查中水平钻孔观测主要依靠钻孔彩色电视系统。它融合了钻孔电视与光电耦合器装置,对于观测质量有着极高的精确性。并且因为其寿命长、精确度高,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2 遥感技术(RS) 

现目前,遥感技术(RS)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主要应用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配合其他地质勘测手段,在大面积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中,能够明显提高填图质量、选址质量以及选线质量,同时还能够避免野外盲目的地质调查,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的野外作业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效率。近年来,作为先进地质勘测手段的遥感技术(RS)广泛应用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实现了工程地质调查与制图,岩溶调查,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物理地质现象的调查,输水隧洞、渠道等跨区域、长距离等线状大型工程地质调查等功能,同时缩短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工期,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费用。 

1.3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现目前,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管理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的制图输出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具有能够自动制作柱状图、平面图、等值线图以及剖面图等工程地质图件,同时还具有能够处理图形、图像、空间数据及相应属性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等问题的功能,近年来不断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推动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技术的发展。 

1.4 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CT) 

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是利用的是已有的平洞或钻孔,通过对采用一定发射和一定接收方式产生的透射波的采集与处理,反演孔洞间岩体的波速值,并对区间岩体进行判断及评价的一种技术方法。现目前,由于未能实质性了解岩体的实际情况,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是进行孔洞岩体完整性勘测的主要技术方法,不仅能够大幅度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的工作过量,同时还能够明显提高岩体物理学评价的准确度。 

2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问题 

2.1 施工组织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组织设计现在已成为了一门涉及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其在一项工程建设中的地位极高,它既是工程概算、招标的重要依据,也是承包商的建设指导,还为施工队伍提供决策依据。它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技术设计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这50多年以来,组织设计为国家的施工建设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组织设计的系统理论正在逐步完善,它利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与其内外的联系与变化规律。采用概率与统计、模型模拟的方法来推断系统模型,以得出系统的最优解。不论是从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是最佳的系统。同时,计算机模拟也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开创了新的方法。结合多媒体,将数据用图形与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实用性与直观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也为决策者提供了有效的材料。 

同时,施工组织管理也与施工组织一脉相承,要想使得模拟出的最优解得到现实的实践实现,就需要在施工的全过程实现现代化一体管理,利用管理科学提高施工队伍的工作效率。现在施工组织管理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更加的重视发挥管理者的主觀能动性,体制改革也使得管理手段向信息管理学科靠拢。 

2.2 施工安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其他工程施工类似,有着各种安全管理问题。首先就是施工队伍的员工缺乏安全意识,而且是因为重视程度不够大,都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经济效益上,导致建设中存在安全隐患,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很差。与此同时,因为太过注重经济效益,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短缺,如果一旦工程前期工作不够完善,组织设计不够合理,则很容易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工程中的安全隐患非常的多,尤其是在管理层不能很好的履行其安全职责时,常常带来的后果是安全防护工具设施不到位,这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施工环境复杂,有时地势险峻,有时海拔过高,甚至地质勘查不到位也会使得施工队伍的安全没有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作业现场广度极大,交通不便,有时开放性很强,容易进入没有安全意识的社会人员,增加了事故发生率,而且事故后的处理能力不够,造成本可以避免的损失却无法补救。 

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管理重要性无需多言,有材料记载,在2014年的7个月之内,水利水电工程的事故多达61起,安全事故死亡18人,这足以引起极大的重视。所以了解安全隐患的对策极为重要。在工程前期,工程师就要对复杂的工作环境进行合理的评估,对其中环境引起的安全隐患一定要注意。在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要对员工进行针对此次施工的安全培训,因施工环境各有不同因材施教,还要对技术人员的工艺与技术查漏补缺,同时加强监管力度,重点强调管理人员的职业意识。 

施工安全也并不是不可以预控的,分析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有几种方法:1.对现场员工任务中的危险源进行分析;2.设立安全检查表制度;3.通过事件树来分析风险等等。不仅这些方法可以结合使用,还要经常检查施工现场的各种防护措施,包括消防设备等等。 

3 总结 

一个水利水电工程从头到尾涉及范围广,利益牵涉方多,各个环节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地质勘查与施工是其中的首要问题。地质勘查过程若出现问题,后续施工都无法进行,而勘查结果不够准确或详细都会使得施工遇到极大的阻力。施工时的组织设计决定着工程最后的经济效益,所以有着完备的组织设计与系统也在工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施工安全不容小觑,人生安全大于天,在施工队伍的安全面前,经济利益必须让路。 

参考文献 

[1] 杨连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2] 李荣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的主要方法及其发展[J].四川水利发电.2007(12). 

工程地质勘查篇7

[关键字]工程地质 勘查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 P621+.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137-1

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只有做好地质勘查工作,才能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如何做好地质勘查工作,就需要我们了解工程地质勘查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且了解工程地质勘查的发展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在查明各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有效地预测工程建筑,保证工程的合理性,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1 工程地质

首先工程地质是一门科学,它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和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确定岩层的组分、组织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以及建筑工程的稳定性等等,依据这些研究结果从未而进行岩土工程地质的分类,提出改良措施。

2 工程地质勘查现状

工程地质勘查是工程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从产生到现在,已有了长期的进步发展,且随着高科技如测量、探测、实验仪器方面的发展革新、新方法、心手段的出现,更加快了工程地质的全面革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工程地质勘查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如下。

2.1 市场环境较差

虽然工程地址勘测已经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可是其中也不能否认的是,随着建筑行业的日益发展,甚至是膨胀,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就导致了部分进行地质勘察的单位,想到缩减开支,导致了有关管理机制的缺失,使得在工程地质勘查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不利于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2.2 基本认识不够

工程地质勘查讲求科学性,在进行勘察的工程中,部分工作人员没有掌握充分的知识,工程基本的概念没有熟悉掌握,混淆不清,关于计算部分就更不用说,与实际情况出入很大。关于地质报告的分析不够重视,只是作为简单的资料,不讲求报告的专业性,实用性与可行性的考虑则更少,在其过程中也没有进行合理论证,有的结论直接错误。部分工程地质的技术人员,有的只了解有关的专业知识,只是一味的根据理论,不联系实际,总是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导致工作量的加大,并且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地质,甚至造成重大事故。

2.3 技术问题

技术是支撑地质勘查能够顺利进行的支柱,可是在地质勘查的过程中都可以看到,技术管理出现问题,在部分单位所提交的勘测报告中,出现很多错误,报告中的数据不真实有效,并且本该有的数据却出现疏漏,负责人也没有进行认真检查,质量也得不到保证。有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仍然没有被引用。

2.4 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

没有规矩则不能成方圆,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工程地质勘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或者是制度条例,虽然已经出台新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其中虽然提及到了勘测所应遵循的程序步骤和技术应用,可是已经不适应当今发展的潮流,不能满足工程地质勘测的需要,并且到目前为止,仅有上述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这一制度,还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关于技术标准要求的制度等等。

2.5 监管的缺失

在进行地质勘查的过程中,开始要做的工作就是选择适合的单位,进行勘查,但是在选择的单位中,为了减少成本投入,在各个环节中都有疏漏,比如在进行报告的分析处理方面,在进行土工实验的时候,实验次数较少,进行钻孔的时候,数量和深度的减少等等,这些情况经常出现责任的缺失,导致监管不力,影响工作的进行。并且对进行勘查的工作人员也没有进行严格的检验,也没有进行检验工作等等。

3 工程地质勘查的发展

随着经济科技的进步,工程地质勘查也不断发展进步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进步,推动其发展

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形成和不断发展,促进了工程地质勘查的发展,它以工程建设的环境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很多,比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以及预测预报,能够很好地保证开发的合理化,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出现就完善了有关地质勘查的理论分析,也促进了地质勘测的发展进步。还有工程地质学,也研究地质学的有关问题,同样地促进了工程地质勘查的发展进步。

3.2 地质勘查方法与手段的不断规范

虽然工程地质勘查具有一定的问题,可是在近年来,我国工程地质勘查也不断进步,不断引进外来先进的勘察技术与方法,比如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进行对场地工程的无力检测和试验,进行自动化的控制和数据处理等等,这些都提高了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失误率。并且也不断进行完善,综合研究利用,保证工程地质勘查的规范化。

3.3 工程地质勘查发展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汪恕诚部长曾经强调,在工程地质建设勘查过程中应该少修改或者不修改设计,这也就要求在地质勘查的过程中保证地质资料的完整准确性。

如上述所说,在工程地质勘查的进行中出现的问题很多,面临很多挑战,比如说制度的不完善,相关人员专业知识的匮乏,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等等,这些都影响了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目标的出现,要求工程地质勘查中尽可能的不去破坏自然原有的状态,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也对工程地质勘查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是工程地质勘查中面临的挑战。

可是有关地质科学学科理论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地质勘查的顺利进行,还有工程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多等等,都为工程地质勘查发展提供了机遇。

总之,工程地质勘查既有问题,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作为工程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保障之一,应该最大程度地解决勘查中面临的问题,并且在做到保护环境,以人为本,预防灾害的同时,利用新的科技、手段改善地质勘查现状,促进工程地质勘查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马荣权.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3):186.

工程地质勘查篇8

随着我国不断的调整经济体制,使得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深入发展,促使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向现代化方向转变,社会各行业发展对资源的利用情况极为重视,尤其是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在石油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正式成立并作为学科发展的时间较晚,使得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在实际工作环节中,有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我国石油行业的正常发展。地质勘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会导致石油建设工程工期延误,影响石油工程方案实施等。鉴于此,本文根据笔者自身多年从事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相关工作经验,简单的对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的相关问题作出以下几点探讨,以供参考研究。

关键词:

石油工程;地质勘查;问题研究;对策实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给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力量,在生产力和技术的关系相互协调的过程中,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同样在新发展形势下遇到了全新的契机,但同时也获得了更加严苛的挑战。石油工程地质勘查作为一项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科学,对我国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质量的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可以对石油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层以及地貌等等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满足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问题重重,地质勘查工作人员要重视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社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一、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原则以及方法

(一)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原则

我国在石油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地质勘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地质勘查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可以更加深入的分析建设地区的地质层情况、地貌情况、地下水情况以及矿物质和岩石情况等,给石油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通常情况下,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要遵循实用性以及有用性的基础工作原则,并结合实地的地理建设环境以及周边沿线的地质地貌条件,在由深入浅以及点面结合的原则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水文地质勘测、原味测试以及石油工程地质勘查与测绘等多种方法,对该区域的地貌地质进行集中的观察,给后期的石油工程建设施工提供更加准确、详细的信息数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石油工程建设逐渐遇到更多复杂的问题,并遇到分为更加宽泛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石油工程地质勘查方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这些越来越多元化、多层次的问题,使得石油工程建设对地质勘查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工作标准。正是由于此,在社会建设要求以及石油工程建设要求的情况下,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给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并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得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过程中收集的信息数据都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研究和分析,在信息系统的高效管理下,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保障,给石油工程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石油工程设计方案能够在正式开工建设前,可以事先进行模拟施工,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这项石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作出准确的评价,便于石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人员技术的发现地质勘查工作中的盲区以及不足之处,有利于石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人员及时纠正施工设计方案,使得石油工程建设企业的投入成本得到显著的降低,一方面保障了石油工程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后期维护以及检修的人力投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以及伤亡事故出现。

(二)石油工程地质勘查方法

通常情况,石油工程地质勘查主要使用的勘测技术有石油工程地质测试技术、石油工程地质勘测与测绘技术、石油工程地质观察技术以及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等。在多层次、多元化的勘查方法的帮助下,石油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对推动石油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相关问题简析

(一)质量问题分析

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质量问题是其中影响较大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些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对石油工程建设的认识程度够深入,从而其没有构建石油工程相关建设概念,从而在实际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环节中,分不清重点勘查对象以及内容,造成勘查针对性不强,在落后的勘查方法的辅助下,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同时在对石油工程地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选择了不合适的计算公式以及研究理论,并且这些研究理论等都与实际工作开展不相符,从而造成定义混淆,无法给石油工程勘察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另外有些石油工程勘察工作人员存在报告填写失误现象,无法清晰的表达出该区域的地质条件,使得报告出现了结论性的巨大漏洞,造成后期石油工程建设质量问题。

(二)专业性问题

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实践性较强,这就要求着地质勘查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强。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多数地区的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质较低,专业知识储备不够的现象,一些地质勘查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面较为狭窄,对延伸专业的技能掌握以及知识掌握较低,甚至存在不熟悉的陌生现象,这就给正常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带来影响。其次有些设计施工工作人员对地质勘查缺乏一定了解,使得设计内容以及设计范围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并在设计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设计缺陷,给地质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一方面可能会给自然带来影响,另一方面也同样会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影响。

(三)周期不合理

石油地质勘查工作也具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的环节中,一些石油地质勘查工作人员没有深入的研究石油工程建设基础心,在项目要求基本达到的情况下,就立刻完成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分析报告等。这种不负责任的工作表现,使得石油工程建设面对不够清楚的地质条件,对后期施工管理难以做到全面性的掌控,影响着设计方案的正常实施。甚至可能会在石油工程建设施工环节中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给石油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并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四)人才问题

正如笔者在前文所述的,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实践性以及专业性较强,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给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带来了更加严苛的挑战,这就要求着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必须随着市场发展,及时更新人才专业技能,从而更好的适应地质勘查工作。因此,高素质的石油地质勘查工作人员成为当前我国地质勘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然而,我国目前培养高质量的地质勘查人才面临着重重困难,一方面是由于地质学科较为冷门,使得生源来源范围比较狭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地质勘查工作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考察,才能够积累出大量的工作经验,这就给人才的培养带来影响。

三、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相关问题解决措施

首先,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要分清自己的工作责任,并逐步的划分工作职责,这样,将工作职责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头上以及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同时要提高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人员的认识程度,使得其自身能够分清重点勘查对象以及内容,将勘查结果的针对性提高,给石油工程建设提供更全面的地质信息。其次,要合理的明确勘测周期,通过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与讨论,使得地质勘查工作能够在一定时间段内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提高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再次要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以及延伸知识教育,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同时要与各大高校进行互助合作模式,培养出高素质、高标准的专业人才。结果总而言之,要积极分析石油工程地质勘查原则以及基本方法,并总结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相关问题,从而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以此提高我国石油工程地质勘查质量。

参考文献

[1]齐翊如,吴少波,陶沙.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5):125-126.

[2]田苗.石油工程地质勘查相关问题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215-00215.

工程地质勘查篇9

[关键词]水利水电 工程建设 地质勘查

中图分类号:TV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164-01

所谓地质勘查,其主要任务就是在工程建设前,对工作区的地质条件进行勘测,并作出分析、 评价;预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近几十年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地质勘查研究工作已经有了多方面的发展进步。从勘查技术、测试技术,再到数值分析技术等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地质勘查环境的复杂性、地质信息获取难等原因,导致水利水电建设中地质勘查工作还不完善,还存在众多问题。

一、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地质勘查的现状及不足

水利水电是我国社会电能供输的主要来源之一,兴建水电站是保证地区供电正常的基本条件,这些都依赖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水电站项目改建依旧达不到预定的成效, 水资源总体利用率偏低。为了改变传统水利水电项目建设的现状,新时期水利部门倡导把地质勘查工程融入水利水电建设中。这一方案起到了多方面的工程作用,如经过详细的地质勘查环节,可以提前查明水电站所处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岩及蚀变化特点,掌握地质病害发生的规律,为项目施工做好充分的抗病害准备。

地质测绘(填图)、地质工程编录和必要的钻孔勘探与取样试验工作,是目前地质勘查的重要技术程序与手段。要完成该项技术工作,各勘探单位又大都在有限时间及人力资源配置上深感压力,有着力不从心且须承担的极大考验。

总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地质勘查方面主要表现为:①前期工作不足,如某个水利水电项目正式动工前,工程单位缺乏必要的准备工作,尤其是地质勘测不全面,误导了后续施工方案的制定; ②地质病害普遍,由于水电站所处地方条件的特殊性,如洪灾、地震、泥石流等时常发生,破坏了水电站建筑设施的完整性。

基于现状,目前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弱项和失误等,仅就工作技术条件及水平的改进上看,应值得业内关注,对其改善和提高。

二、水利水电建设中地质勘查的必要性

2.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其工程建筑物的特殊性。一般建筑工程标准化较为规范化,可以见到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的建筑物设计,或者部分及全部套用的标准设计图纸。然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则不然,成千上万座水库大坝中,不可能找到两座完全相同的大坝。决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大坝规模、坝型、结构等工程要素的自然条件很复杂,其中工程建设所在区域或工作区地质条件则是最主要的自然条件之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特殊性是其与水密切相关,其中包括地下水与地表水,其所承受的荷载主要是水荷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一旦失事,损失将十分惨重。如新丰江水电站,它是广东省最大的常规水力发电站。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运、供水、养殖、压咸、旅游等综合效益。通过水库滞洪,可使下游147万亩农田免受洪灾威胁,并能发展电力排灌,增加灌溉面积,还可压退东江下游河口咸潮上涌,改善农田及居民用水,提高下游航运能力。大坝为混凝土单支墩大头坝,最大坝高105m,长440m,曾经受6级地震考验而安然无恙。通过水库调节,可使东江百年一遇洪水降为20年一遇。

2.2 地质勘查工作的实践性与经验性

地质勘查理论的任何一项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都必须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分析论证和工程实践的检验。许多工程实例足以说明采取慎重态度的必要性。有些工程从分析计算上看是安全的,实际上却出了问题,而另一些工程通过计算认为不安全,却安全运行了数十年。因此,我们搞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程经验往往又是起决定作用的。

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地质勘查的主要内容、方法

通过地质勘查明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论证工程地质问题、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地、研究工程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必须查明和解决的地质勘查问题主要有:库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水库渗漏、浸没、淤积、库岸稳定,坝基稳定、渗流、渗透变形、沉陷、渗漏、坝头边坡稳定,岩体工程地质分类、承载力、允许渗透水力坡度、液化、基坑涌水量、建筑材料等。

水库工程地质勘查内容包括:水库地质条件、水库渗漏的性质、途径和范围,计算参数的确定,计算公式的选用,计算成果及其分析和说明,处理方案的建议和结论。水库浸没区地质条件,地下水壅高计算参数和公式的选定及计算成果的分析说明,浸没标准的确定。根据水库运用水位预测的浸没范围,浸没区的分类,可能的发展情况和防护措施的建议。库岸稳定性分段,不同设计水位时的不稳定岩土体的位置、高程、方量,主要地质条件,计算参数选择,计算成果和观测资料等以及失稳影响和防治措施的建议。评价水库诱发地震的条件潜在震源区的确定及其震级上限的预测。

各建筑物的工程地质勘查内容包括:坝、闸址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概况与选定坝型、坝轴线、枢纽布置方案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和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处理的建议。

引水隧洞工程地质勘查内容包括:工程地质条件分段及说明,围岩工程地质分类和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及处理建议。渠道工程地质条件应包括:工程地质条件分段及说明,渠道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及处理建议。

斜坡现场以不扰动底层的情况下,开展各项地质勘查工作,从而获得斜坡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其同室内试验方式相比能够更好的在工程场地进行测试,并且不需要对土质进行取样;其次,其所测试影响的范围要明显室内试验方式,从而能够具有更好的代表性。由于这种方式能够使用良好的多种原位测试方式,所以其也能够获得更好的地质物理力学指标以及地层剖面;最后,这种测试方式也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以及效率性,从而较好的节约了勘查时间。

地质勘查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钻探、物探、坑探,三种勘探方法均有规程规范遵循。通过钻探、物探、坑探、触探、静探、十字板剪切、岩体应力测试、岩体地质描述、渗透变形试验、压水、高压压水、注水、抽水试验、地下水动态观测等,在充分的工程地质分析与论证的基础上提交设计建议值。

参考文献

[1] 王思敬.工程地质学的任务与未来[J].工程地质学报.1999,7(3):195~196.

[2] 韦港.工程地质随想(二).中国水利学会勘测专业委员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G].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126~128.

[3] 龚晓南.21世纪岩土工程发展展望[J].岩土工程学报.2000,22(2):238~239.

工程地质勘查篇10

关键词:地质勘探;监理;特点

一、明确权与义务

以合同管理为基础,明确了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和勘查施工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在当前地质勘查监理市场还不发育的情况下,地质勘查工程监理需要参考其它行业的经验,按照市场化的方向,实行第三方监理方式,采取“合同委托、法人负责”的办法组织项目监理,对项目施工工期、质量、经费、成果等目标实施监理。工程甲方主要负责地质勘查工程的立项、设计审查和成果验收,监理机构代表甲方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管,保证项目工作进度、工作质量及勘查经费的合理有效使用。在具体操作层面,甲方与地质勘查监理机构签订委托监理合同,明确了监理工作内容和双方权利及义务。合同约定,监理机构及监理人员资格须经主管部门审核;所监理的工程全部资料由甲方出据工程资料清单,采用正式交接方式提供,监理机构必须保证地质勘查工程资料和数据的安全保密;监理机构根据监理任务编制年度监理工作计划,并将年度监理工作进展情况形成监理工作报告,报甲方备案;主管部门负责培训监理人员并监督指导监理工作。

二、明确资格条件

监理工作中应明确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的资格条件。按照国内外工程监理制度建立和运行的通行做法,监理资质制度是前提,在目前关于地质勘查项目监理单位资质及地质项目监理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还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监理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项目监理资质,按照市场竞争方式确定,监理工程师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在地质勘查或相关经济工作专业岗位工作一定年限,担任过矿产勘查项目的技术负责或勘查工作中相关专业的技术负责,或者在地勘局、地质队从事过矿产勘查的组织管理工作;熟悉本专业技术标准或规范;身体健康,胜任野外工作,年龄一般不应超过65岁。为加强人员培训,主管部门应专门委托专业院校编写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并开展继续教育。监理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将有效推动建立地质勘查项目监理制度和培育地质勘查项目监理市场,进而更好地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引入社会中介参与地质勘查工程监理,逐步规范地质勘查项目的监理工作。

三、实行总监负责制

总监是项目监理的总负责人,代表监理单位对甲方委托的监理工程负责,对工程监理结果负有全面责任。监理过程中必须由监理单位签字的应当由项目总监签字,并对签字负责。发现施工单位有影响工程质量和违规操作行为,需要立即予以纠正的,项目总监有权先下达停工令后再行报告。按照这种新的管理方式,日常工作量都有人核实和监理,质量不合格就拿不到总监理工程师的签字,进一步强化了监理机构的监理职责。

四、贯穿全过程

监理工作中应把监理纳入整个工程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地质勘查工程监理工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审查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案,监督项目工作任务的执行情况;抽查勘查工作质量,检查工程质量保障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核实合作项目匹配资金到位情况,检查项目工作量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按规定的项目进度提出阶段性资金支付意见;监督检查项目科学管理、文明施工、安全环保措施及目标的落实情况;核实地质找矿成果;根据阶段性成果控制监理情况,适时提出项目续做或终止的意见;按项目工种、工作阶段或时间进度提交监理工作报告。工程监理以施工阶段监理为重点,包括了项目管理全过程,不仅可以优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动态控制,对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尊重勘探规律

监理工作中尊重矿产勘查探索性强的内在规律。矿产勘查施工不同于建筑工程,本身是一项实践性、探索性很强的活动,鼓励勘查单位在按照设计书开展工作的同时,更要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勘查发现及时调整甚至变更工作方案,以取得最好的找矿发现。为此,需要明确了对监理过程中重大事项的处理原则,即在项目勘查实施过程中,因野外地质、地貌或者施工现场环境、施工技术条件等因素发生变化,项目勘查单位提出变更设计,或者项目监理工程师根据勘查工作需要,提出调整施工方案建议的,监理单位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和项目勘查单位进行必要的研究论证和现场踏勘,确认变更内容,制定变更方案。组织实施变更的权限如下:经确认属于合理变更且不引起经费变化的,监理单位可直接签发变更同意书并报甲方备案。凡涉及技术及经济上的重要变更,对施工质量、预期成果、安全环保及经费引起重大变化的,变更方案应当报甲方审定同意后再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