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观后感十篇

时间:2023-04-06 16:40:10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篇1

海波

《大国崛起》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该片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西方九国为题材,解读15世纪以来这些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而大国崛起的原因有什么共同点呢?这九国说明了其中的一些答案:

一:对外扩张的历史

二:殖民统治史

三:资产阶级革命史

四:工业、科技、文化、军事和社会方面的改革史

五:对世界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

对比现在的中国,我们提出的“和平崛起”与他们有所不同。目前世界正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中,信息革命是当前的标志,只有拥有科技创新的能力,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实现国家的整体提升,达到和平崛起的目标。

要实现这样的崛起,中国就要学习各国崛起的优点,克服不利因素,避免崛起中的不良影响。

首先,我们要加大教育投入,提升人才竞争力,使全体国民的高等教育素质继续提升。

美国虽然现在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力在逐步衰退,钢铁工业和重工业制造业在失去,就业压力增加。但是我们业应该看到美国仍然处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科技竞争力还是很强,而科技创新的背后是其高科技人才储备的实力,美国大学的教育水平在全世界来说,仍然是一流的。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要崛起,只有教育崛起,才能实现人才水平的崛起。

其次,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继续主导经济改革,让中国的市场继续成为全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全世界在经受经济危机的创伤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中国市场的开放和扩大内需的潜力,成为了各国的救命稻草,各国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期盼中国市场的经济发展,带动各国走出世界危机。而中国也加大经济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经济投资,推动我国GDP水平的更高层次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想,如果再有10年,很有可能超过美国,实现经济总量的新腾飞。

大国崛起观后感篇2

大国崛起之日本观后感

上周我看了央视的视频——大国崛起之日本。看完此视频以后我有了不少收获,也得到了自己一直不明白的问题——日本,一个只有弹丸之地、曾经蒙昧落后的小国,为何可以将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中国欺压半个世纪之久呢,的答案。

因为每个日本人身上都有体现属于他们本民族的东西,那就是日本这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首先,日本是一个很善于学习的民族。历史上,日本曾为中华文明所折服,从我们中国的唐朝开始,日本就开始到中国来学习,吸收了中国的大量文化成果。而在150前,那时的日本和中国一样,已经度过了两百多年闭关锁国的时光。但当美国人的黑船压境时,日本很快就意识到闭关锁国只能导致国家日益衰落,只有敞开国门,才能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走上强国之路,所以日本人几乎是以欢迎的态度接受了美国将军佩理的要求。甚至在佩里即将离开日本的时候,两个日本青年偷偷地爬上了他们的船,因为他们想看看美国究竟为什么强大。佩理在其日记中也这样写道:“这两个日本人的求学精神令我感动,如果日本人都像他们一样,日本一定会变得和美国一样强大。对,日本从来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而此时的大清皇朝,正沉睡在上朝天国的美梦里,自以为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奉行着“一口通商”政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在这个政策之下,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都与世隔绝和盲目排外,使得中国更加强调了“重家抑商”的政策,也导致了中国同西方科学技术差距的加大,也使中国一步步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次是,日本人懂得改革和创新。1871年,日本政府派出了100余人的考察团,赴欧美进行了历时22个月的考察访问,对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司法机构、教育体系等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西方取“经”后,日本开始了深层次、全方位的自我革新,很快走上了发达的资本主义道路。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就是那场百年维新中的领军人物。但几乎所有的改革都会受到很大的压力和遇到很大的困难,主导日本维新运动的1号人物,自称为“东洋俾斯麦”的大久保利通,在维新运动与保守派斗争中被刺杀身亡。但其追随者伊藤博文顺应大势,起草日本第一步宪法。因为他知道简单的拿来主义是不能推动日本社会的变革。还有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生涯的就是涩泽荣,他辞去大藏少辅后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创办了日本第一家股份制公司银行。从当今的日本生活方式可以看出,他们已将东方和西方文化融为一体,善于兼收并蓄,勇于变革创新,虚心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使日本最终确立了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

还有就是日本人不忘本。在与西方文化融合的时候,日本人没有抛弃优良的文化传统。记录片中有一段说到,日本人在模仿西方的政治和经济模式时,也时时不忘自己的文化传统,宏扬民族精神:“西服流行的时候,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酒吧多起来的时候,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在走向极致,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日本的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日本在打开国门以后,曾经一度毫无例外地照搬西方的模式,但当他们意识到民族文化不能丢弃的时候,他们就把他们的优良传统文化载入宪法,让它保存下来,成为国民的精神的享受品。正如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先生所说的那样:日本文化像洋葱头文化,这种形象,可以让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日本文化的一种状况,它像洋葱头一样,剥开一片,剥开一片,最后想要找日本文化的核,没有,因为什么,因为它每一片里头都含有外来文化影响和它日本文化非常重要成分的一种结合、融合。相比之下,我们中国,对自己的文化遗产则是不予重视,任由别人掠夺也不动于衷,而且还有崇洋媚外的思想。中国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吸收日本发展模式中的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李世民和魏征一段对话中的摘录。先人早已告知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去吸取教训,避免走错路、弯路。带着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已经学会了突破各种困扰,只求发展“发展”之本身,抛弃了不必要的意识形态束缚,中国的大国之路必将稳步向前!

大国崛起观后感篇3

千阳县启文小学 六(7)班

闫永康

在这金凤送爽,丹桂飘香的丰收时节,我们中华儿女终于迎来了10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国庆60年大阅兵。我们全家人吃过早饭,早早地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这个庄严时刻的到来······

10时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庆典开始!60响礼炮轰鸣,让中华儿女热血沸腾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燃烧。

10时09分,激昂的军乐声拉开了国庆60周年阅兵序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阅兵总指挥、司令员房峰辉陪同下,乘红旗牌检阅车徐徐向东,迎着受阅将士的注目礼,检阅了在长安街威武列阵的44个地面方队。

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宏伟嘹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来,心中突然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为祖国的日益繁荣强大而自豪!

阅兵开始了,各个方队列队等待主席的检阅。“同志们好!”“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主席的亲切问候和受阅官兵的响亮回答,在十里长街上回荡,回荡······

紧接着发表了讲话,指出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并铿锵有力的说道:“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下面便是分列式。

受阅部队包括陆军学员方队、步兵方队、特种兵方队、海军学员方队、水兵方队等。她们步伐一致,步调清脆,气势恢宏以强大的阵容向世界展示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的崭新风貌;展示了我军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坚强决心;展示了我军维护国家利益的强大力量。但是我心里却酸酸的,你们是否知道在这气势宏伟的步伐下,他们受到了多大的艰辛,甚至为了矫正脖姿,在脖子上放上一只大头针。不过为了祖国,他们忍受了这一切的艰苦,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所以我们也要以他们为榜样,为了祖国的利益不顾一切献身的精神!在接下来的武器装备受阅时,那强大的坦克方队、雄大的突击方队、宏大的箭空导弹方队等等更是向世界展示了我们祖国的强大后盾力量。

群众游行随后开始了。

我国四位伟大的领导人的图像依次在天安门广场“走过 ”,的《东方红》,邓小平的《春天的故事》,的《走进新时代》,的《祝福中国》,给予亿万中国人以鼓舞和信心。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今天祖国的60岁生日,我们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湖南雪灾、汶川大地震、台湾莫拉克,让祖国妈妈失去了多少儿女,留下了多少眼泪,但是我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击倒,并没有一蹶不振,反之,我们五十六个大家族更加团结了,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抛弃不放弃,所以我们挺过来了,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最后,国庆庆典活动终于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结束了,不过,我们心中的激动却依旧还在。

今年十月一日第十四次国庆阅兵。参阅军种全,兵种多。这次参阅的陆、海、空、二炮、武警和地方武装,代表了我国武装力量构成的所有成分。这次国庆大阅兵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参阅部队都是精锐之师,这样的规模和阵容,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大国崛起观后感篇4

2006年9月25日,《大秦帝国之裂变》在内蒙古坝上开机,而今十年已过,《大秦帝国》系列斩获不少荣誉和口碑,《裂变》豆瓣评分高达9.0分,《纵横》也有8.6分。时隔三年后,大秦帝国系列再次登陆央视热播,具有承上启下之关键地位的《大秦帝国之崛起》在保留精粹的基础之上,历经四年精雕细琢,制作再次升级,观众也给出了8.9分的好评。《大秦帝国》系列彰显了凛然无畏、意气风发、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和铁骨柔情、奋发图强、热血豪迈的厚重情怀,也吸引了众多“秦粉”十年里坚持不懈的支持与期待。

《大秦帝国之崛起》秉承了前作群雄纷争的大格局,历经秦孝公、秦惠文王之后的秦国更让诸侯列国惧怕,一贯以“虎狼之秦”称之。年轻的君主秦昭襄王嬴稷,如何在外戚掌权的情况下,还能实现王者和国家的同步成长?他与母亲宣太后之间家情国义杂糅的复杂关系将走向何方?刚刚遭受风波动荡的秦国,前路上又会有怎样的波澜壮阔?嬴稷从治国、识才、邦交、国策等方面逐步“崛起”,最终成长为天下雄主的过程分外激荡人心。不同于时下“鲜肉”云集的仙侠魔幻、紧跟潮流的都市爱情等题材的电视剧,作为一部质量过硬的历史史诗剧,《大秦帝国之崛起》针针见血、精益求精,通过还原众多名留青史的历史人物,完整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熠熠生辉、绚烂夺目的战国时期的文化意蕴、人文思想与时代品格。整个战国格局就在剧中展现得淋漓尽显。

为了做好这部剧,创作者在筹备过程中查阅大量史料典籍,力求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创作,《大秦帝国之崛起》除了在风俗礼制、人物仪态、服装配饰等方面对历史面貌做了真实还原外,在台词对白方面则将更加注重当下观众们的观剧感受。以便为观众展现一个贴近史实的正剧风骨。在拍摄过程中,选景、服装、化妆、道具等都极为讲究,导演严格要求硬件的同时,在挑选演员上也费尽心思,该剧依然坚持《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两部的用人之策,启用大量演技派实力演员还原历史名人纵横捭阖之大争之世,金鸡百花双料最佳女主角得主宁静,著名演员张博、邢佳栋、杨志刚、沈佳妮等都在剧中大飙演技,《大秦帝国之崛起》也因此更加具有一脉相承的延续性。

《大秦帝国》以影视语言将秦国由弱变强的历史再现,直观地告诉观众一个朴素道理,那就是“国强民自安”。往昔秦为三晋所辱、列国耻笑的时候,秦国人穷困又没有尊严,但是秦国强大以后,从民到国,举国上下都拥有了自豪的、堂堂正正的尊严和富足的生活。这就是《大秦帝国》要传达给观众的家情怀和强势生存的时代精神。无论是哪个历史时期,重要的都是观众能够在观剧之后产生强烈的现实观照和情感共鸣,能够做到这一点,才是历史正剧创作者应该追求的。《大秦帝国之崛起》这部坚定了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的精品国剧,可以说在泛娱乐化的大环境下为广大观众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大国崛起观后感篇5

“Peaceful Rise”,这是博鳌论坛,以及中国贡献给英语和全世界的一个新词。它的中文意思是“和平崛起”。

2003年11月3日,原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的一次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了这个词。

“和平崛起”的提出,与“中国”不无关系。近年,如何解读和看待中国的高速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和“中国崩溃论”一度拥有不小的市场。2002年年底,郑必坚访美,与美国一些政要学者如赖斯、基辛格、布热津斯基进行了广泛接触。他们在言谈中流露出的“中国”让郑感到不安。归国后,他以中央政策研究室名义上书中央,提出若干建议,其中的最后一条,就是“和平崛起”这个概念。

“和平崛起”课题组随后在总书记亲自批示――“建议就中国和平崛起道路展开研究”――下正式成立。核心研究人员为8人,研究内容则涵盖了内政、外交、文化、历史诸多方面。

大约1年以后,“和平崛起”理论基本成型。2003年12月10日,总理访美期间,在哈佛大学演讲时,郑重提到了“和平崛起”的概念。此后,外界注意到,至2004年3月14日,短短3个月的时间,主席和总理又先后3次在公开场合谈到中国的“和平崛起”。新华社的述评说:“和平崛起正从学术概念,变成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战略选择。它既是当代中国对自身角色、未来形象的定位,也是中国对亚洲乃至世界的承诺。”

“‘和平崛起’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第二次丰富。”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姜长斌教授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第一次丰富是在20世纪80年代,小平指出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而‘和平崛起’同‘和平与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事实上,仅仅过去半年,“和平崛起”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词汇。4月24日中午,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博鳌亚洲论坛午餐会上说:“我已经注意到主席和(中国的)现任领导集体正在致力于我们称之为和平崛起的事业。这使亚洲其他国家非常放心,它对亚洲的整个面貌都非常重要。”

和平崛起的内在动力

“和平崛起并不是无可阻挡的。”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王缉思教授说。崛起,首先来自于中国自身的努力。

和平崛起,正如总理所言: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需要更加深入的变革。

事实上,变革正在发生。2003年,当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开始他们执政元年的时候,中国也正在进入“第二次转型”。其核心就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大国崛起观后感篇6

中央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活动在开展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能从学习中感受到什么,认识到什么,青年党员对于整个党、整个国家又将肩负怎样的历史责任?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国家形态出现后的发展进程里,资源的夺取是战争的动因,战争成为国家兴衰,文明存废的重要工具。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近60年中,地球上没有发生世界性的战争。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使战争具有了毁灭整个人类的可能,这使人类对战争形态的控制成为最迫切的大事,使和平和发展成为人类的头等大事。

在中国历史上,近代以来的百多年间,经历了社会衰朽,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的痛苦,经历了救亡图存,自新求存的伟大奋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在探索中走上了民族复兴与崛起的道路。中国有过饱受列强欺凌的痛苦经验,因此,新中国的缔造者早就庄严宣告:中国永远不称霸。这是中国真诚而郑重的承诺,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一个观念基础。

中国目前所发生的剧烈变化,就像早期英国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百年难得一遇的。这是我们的机遇,也是我们的重任。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是几代人前仆后继的奋斗目标,也是今后几代人的光荣责任。

纵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不断发展,同我们党自身不断走向成熟,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党要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的方向不断开拓前进。这些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党的先进的理论和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巨大财富,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选择。

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今天由昨天发展而来,明天是今天的延续。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同志、邓小平同志和他们的战友们以及千百万革命先烈的伟大理想。他们为实现这一伟大理想殚精竭虑、前赴后继,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壮丽诗篇。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青年党员的手中。我们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历经千辛万苦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和平崛起的史诗继续谱写下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还记得是在86年前,3000余名北京青年学生为抗议北洋政府出卖山东权益,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率先点燃了反帝爱国的火焰,发动了五四爱国运动。在开启中国现代历史新纪元的同时,更以其不朽的精神,成为引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中国青年党员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而国家强,青年有力量,则国家有力量。有着光荣传统的中国青年共产党员们,一定能在我国和平崛起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属于我们的更大光荣!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弘扬五四精神必须紧扣这个核心。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承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主题,在不同的时代,对人们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任何时候,弘扬五四精神,都必须结合新形势,开掘新内涵,这也是五四精神所以能够代代传留、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原因。

今天的中国与86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千年未有的变局:列强一天比一天逼近,条约一天比一天苛刻,国力一天比一天贫弱,人民一天比一天痛苦,此时先进的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是敲响警世的钟声,救国家于危亡之中。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进入新世纪,我国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阶段;近来,我们党高瞻远瞩,结合国内外形势,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崛起”之路,这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而奋斗,应该成为当代青年党员的新的历史使命。在这样的情势下,我们弘扬五四精神,不仅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更要将弘扬五四精神的坚定信念化为推动我国和平崛起的坚决行动。,

为此,当代青年党员应努力做到:

第一,要确立健康的国民心态,科学传承爱国传统。和平崛起道路,说到底,就是希望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努力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稳定性力量、建设性力量。响应和平崛起道路的提出,青年党员既要格外珍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又要学会民族自制,注意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极端的民族情绪,充分尊重其他国家,坚持向不同的文明学习,努力促进世界各国和平友好相处。

第二,要刻苦学习,大胆创新,艰苦奋斗,为我国的和平崛起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的和平崛起,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但基点主要应放在自己的力量上,要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弘扬五四精神,青年党员就应该按照总书记所希望的那样,“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要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建设本领的根本方法和途径,把创新作为开展工作、投身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标准,以良好的职业素质、锐意创新的精神状态和甘于奉献的职业操守,做好正在从事的每一件工作、每一项事业,只有这样,和平崛起才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大国崛起观后感篇7

关键词:中国崛起;文化战略;构建

中图分类号:G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189-02

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这是世代中国人期待的伟大梦想,而这一梦想即将成为现实。如何在崛起中实现全面发展,实现国力的综合提升,是我们即将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大国崛起不但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能够整合国家制度与社会结构、能够施加国际影响力,而且需要发挥文化这一“软实力”在国家崛起中的“强大力量”,这便是当代中国文化战略所在。

一、中国崛起背后的文化期待

文化在我国崛起中的重要战略意义与现实窘境是构建当前我国文化战略的客观基础与迫切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立足于当前国际形势的战略把握,充分发挥文化这一软实力在应对国际形势中的作用。

“全球化处于现代文化的中心地位;文化实践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1]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中国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我国崛起的进程中不仅需要经济的繁荣、国力的提升,更需要文化实力的增强。文化的强盛是实现我国崛起的功能性手段,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本身的内在进路。国际客观形势与国内社会转型为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期待,就是要建立与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秩序化相适应的文化战略。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文化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保持自身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要求文化的与时俱进。当前,我国进入了市场经济整体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摆脱固有文化模式的桎梏,开创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新局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政治民主化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如何为政治民主化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建立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社会的发展是由他律趋向自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文化作为国家强制约束机制的重要补充,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减速器与剂,同时是促进社会健康有序运行的关键因素。国家的崛起与民族的复兴非一日之功,实现的过程必定经历艰难坎坷,但是如果能充分发挥文化在我国崛起中的作用,崛起之日必定会提前到来。然而,当前我国在应对国际局势的挑战与协调国内矛盾的同时,我国文化并没有显示出应有的强力姿态。我们在重新审视我国崛起进路的时候,便会发现我国文化正处于困境之中。

二、中国崛起背后的当代文化困境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深受传统文化的滋养,曾经一度将唐王朝推向了世界文明的顶峰。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中华民族在应对外来压迫面前迎来了时代的大革新,从“东学西渐”、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再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等等思想的提出,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文化在应对强权入侵之时第一次表现出软弱无力的一面。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心与影响力,但在随后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传统的文化格局被打破,固有的价值观受到冲击,从传统文化的注重自我修为的价值观戾换为注重物质追求,加之文化建设的速度明显滞后于社会转型的速度,而空洞软弱的文化价值观在面对自身发展的需要与应对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这种劣势显得尤为突出。不可否认,从近代以来我国所面临的文化窘境就一直存在着,以至于遗祸当今。

(一)传统文化面临危机

中国文化曾长期禁锢于传统文化所创造的桎梏中,能够体现现代国家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现代文化尚处于待建状态,即,破旧但未立新。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堡垒已轰然倒塌,留下的只有断壁残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儒家文化正在经受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西方文化的洗刷,遗留仍在,但岌岌可危。当今,儒家文化的日益式微,主要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首先,当前,个人与团体没有组织任何形式的对儒家文化精髓的继受活动;其次,儒家文化是建立在传统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文化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工业文明的需要;再次,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一种超现实性,很难直接解决人们应对现代生活的迫切需求。最后,传统文化的典籍硕果仅存,且由文言文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播范围。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降低,加之,西方文化的冲击,其危机由此产生。

(二)主流价值观受到挑战

自20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领域的国际交往日益深广,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在逐渐降低,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善恶标准、评价模式等方面更多地表现出多元化与独立化。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主流价值观领域的矛盾冲突日渐凸显,作为主流价值观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即将被置于边缘化。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固的问题。

(三)社会转型带来的信仰迷失

这是一个人精神世界贫乏的时代。尽管人类的文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物质生产量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是人类的精神世界却面临着极大的贫乏。中国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正在进行巨大转型,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民众的信仰却被淹没在了追求金钱与私利的瀚海中,法律信仰、秩序与公共意识、国家与民族信仰严重缺乏,人们在否认法律规则的意识下为所欲为,在随意损害公共利益与社会秩序的心态下追名逐利,在酒吧、舞厅的霓虹灯下释放着人类本能的欲望,一方面在应对现代社会巨大压力,另一方面空虚的心灵却又在寻求须臾的慰藉。在现有的文化结构中,人们业已丧失了善恶评判意识和价值判断力,信仰在纷乱中迷失。

(四)与大国地位不相称的中国文化地位

无论从经济、政治影响力还是军事实力讲,中国都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但是文化影响力还很微弱,世界文化的交流鲜闻中国文化的声音,多见于被动的接受,少有主动的输出。中国生产的商品销往世界各地,但是大多贴别国的商标,所获取的经济利益大部分用来购买他国商标的使用权。在一些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上,中国无法拥有独立的核心知识产权,从而威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技术的创新不能端赖某个天才的想象,而应当培育并启发中华民族特有的创造能力,营造有利于持续创新发展的民族文化、国家文化与大众文化。该种文化的培育必须建立于对人的解放,给人以足够的自由空间,“但是一种文化是否能促进人的解放,是否能使人拥有更多的创造的自由,还取决于这种文化本身”[2]。

三、中国崛起的当代文化战略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确立一个文化战略,这就是经过较长时期的奋斗,根本改变我国文化的落后状况,努力创造适应时代要求、继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精华、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需求、体现大国风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一)确定文化目标

从文化的视野出发,我国文化战略构建的目标应该特别注重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提高国民基本素质,二是确立公民普遍信仰;三是主动扩大主流价值观的对外推广。

1.提高国民素质

国民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治素质和健康文明素质。在西方古典政治学中,曾就公民素质作过深入的论述。柏拉图的哲学王治国思想,亚里士多德对德性公民的重视,托克维尔对传统习惯、民情的强调,都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公民素质对于良好制度有效运作的重要性。而中国自古就有“以德治国”的传统理念,它要求统治者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并引导民众向善。大量事实表明,具备一定素质的公民是任何形式的文明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因素,正如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所强调的:“共和国的原则就是美德。”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现代化历程表明,中国走向现代化屡受挫折的原因在于中国始终没能培养出合格的现代化的公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滞了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复兴。目前,自然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拉大、某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等诸多因素成为大国崛起的强大障碍,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有良好的公民素质作为支撑。

2.确立普遍信仰

信仰不仅是一种心理的需要更是一种价值形态与精神动力,具有持久性和坚定性,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解决的是“我们该怎么做”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做”具体包括该怎么做事、该怎么做人两个方面,两者之间,后者是根本与核心,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信仰是对信仰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于怎么做人的界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对现实的超越。确立公民的普遍信仰,首先,要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民众的政治信仰;其次,提倡道德教育和道德制度化建设以正确引导公民的道德信仰;最后,正确认识宗教问题以引导人们对科学的信仰。

3.主动扩大主流价值观的对外推广

当今社会,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在制定对外政策的同时都把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使其他国家服从于本国价值观,从而为顺利实现国家利益提供文化保障。我国在日渐成为世界强国的同时,也应当注重主流价值观的推广,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政治价值观的推广。通过对外援助和文化交流的双重渠道实现政治价值观的推广。其次,大众文化推广。大众文化的推广可以由政府组织,而由非政府部门展开对外文化交流。通过大众媒体和文化产品宣扬我国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与民族、国家精神。我国政治价值观与大众价值观的对外推广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国家整体利益服务,从而奠定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国家崛起的文化基础。

(二)提升文化地位

文化既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现代意义上的文明国家必然是一个文化及其发达的国家,并将文化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以实现战略构建。中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战略的构建,没有文化战略的构建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的崛起。恩格斯曾说:“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进步。”[3]文化是国家的根基。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要确立硬实力和软实力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经济、政治与政治硬实力不相适应的状况。

从宏观层面看,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在不断增加,且在国家实力的角逐中,愈来愈发挥着巨大作用。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越来越大。从微观层面看,我们既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也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从长远来看,文化权益更为重要。因此,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重要、更突出的位置上,推动和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怎样使文化建设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一环,怎样把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落实到从国家决策到基层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之中,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三)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身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坚持走独立自主的文化发展道路,从中汲取民族生存、国家崛起的内在推动力量。从现实层面来说,中国共产党90年引领下的全国人民革命、建设历程,不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创造了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改革开放,而且创造了新的灿烂文化。从未来层面讲,中国文化有着广阔而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国的崛起、文化战略的构建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在这一伟大征程中,伴随着我国的崛起,文化战略的构建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受,又是对现有文化的再创造,更是对人类文化发展史的大胆超越,所以我国文化战略的构建要立足现实、放眼长远。

总之,构建当前我国文化战略既是一个庞杂的课题,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伟大尝试,国内与国外、现实与理想、理性与感性、政府与民间、当前与未来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加大并延长了文化战略构建的复杂程度和时间跨度。在我国文化战略的构建中,能否构建立一个合理的文化战略模式,不但事关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而且事关崛起事业的成败,因此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作者单位:杨丽莎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辛一科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

作者简介:杨丽莎(1987―),女,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人,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邓小平理论;辛一科(1987―),男,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人,宁夏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法学。

参考文献:

[1]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大国崛起观后感篇8

近代全球大国崛起,往往以主办奥运会、世博会之类的大事件为最直观的标志。1851年,英国通过首届世博会,使其世界霸主地位获得公认, 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向世界宣告自己新晋世界性大国。二战后日本的强势崛起,同样以奥运会和世博会为标志。

在世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称,世博既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世界的机会。在全球危机之下,中国崛起,亦逐步为世界所接受。而当日中国的历程,与从前的美国颇为类似,美国在19世纪80年代GDP已升至世界第二,但许多欧洲国家还是瞧不起美国,当时的美国形象犹如今日的中国:血汗工厂、矿难频繁、赝品肆虐。之后,美国芝加哥博览会改变了世界对于美国的印象,同时,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一跃而为全球头号大国。今日中国也面临类似境遇,世界经济中心逐步转移,但是,很多人并没有从内心尊重中国,世博,已经成为对于中国的洗礼,亦被寄托了中国未来崛起为新的经济中心的厚望。

在大国崛起的宏大背景下,世博会作为 “经济奥林匹克”,某种意义上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而作为中国经济的载体,作为个体的企业,在世博和更为漫长的后世博时代,能否得到群体性飞跃?

中国的“大角星”

自世博诞生以来,就是举办国成就的展示舞台,亦是其先进产品走向世界的舞台。

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宏大的盛会背后,隐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社会的全面辉煌,在工业革命巨大生产力的推动下,英国是全球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世界陆地的20%都是大英帝国的领土,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名义上都处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之下。而在展示国力的同时,作为英国最先进的工业品,大功率船舶蒸汽机让全世界的参观者激动不已,展示了走在工业革命前沿的大英帝国最鼎盛的时刻。

而在1855年的法国世博会上,主场馆工业宫的门口上有一件雕刻,上面写着“在艺术和工业上,法国加冕桂冠”。在法国从1855年至1937年举办的六次世博会上,法国的工业产品走向世界,而目前法国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即是那时候的产物。1900年的世博会上,电影发明者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向全世界展示了电影。那以后的1908年到1914年,法国公司出品的电影占领了全球60%以上的市场。

自1933年美国重办世博会之后,整个20世纪,美国举办了10多次主题各异影响深远的世博会。在此期间,众多美国企业崛起为世界性巨头。通用、福特、IBM、可口可乐等,今日已经风靡全球。而以航天飞机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亦成为全球性的新图腾。

日本是亚洲首个举办世博会的国家,而日本举办大阪世博会的1970年,亦是日本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 而在此前的两年,日本刚刚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大阪的世博纪念公园里,70米高的太阳塔高高耸立,展翅欲飞,正是当时日本国势腾飞的图景。而在那次世博会后,日本的松下、三得利、NEC等崛起为世界性巨头。另一个新兴的亚洲强国韩国,大田世博会对于三星、LG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契机。

而在本次世博之际,中国展翅欲飞的背景之后,是大批优秀中国企业从中国国内巨头,进化到全球性巨头的关键时刻,众多富有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已经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如中国的IT龙头联想,曾经一度成为全球第三大巨头。

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中国国势腾飞的拐点,亦是中国企业崛起为世界性巨头的转折点。本次世博园里设有专门的企业馆,也有大批中国企业的希望之星入选,或者成为重要的服务商,如最近几年声誉鹤起的华人娱乐王国华谊兄弟,环保产业领域的远大空调,创意设计的新势力水晶石科技等。众星朗朗,未来可期。

1933年,美国在芝加哥重办世博会时,曾专门设立仪式仰望夜空中距离地球约40光年的大角星,显耀美国的光荣与梦想。在未来时代,当世博再次降临中国的时候,世界将发现,崛起的中国,众多企业已经成长为世界性巨头,中国的天空下,亦已群星璀璨。

沸腾之水:99度加1度

本次世博会的召开,恰好在奥运两年之后。

而在两年之内,中国接连举办两次世界性的盛会,绝非偶然。在某种意义上说,奥运和世博的连办,更似中国腾飞这一沸水的最后一度。

奥运与世博的联办,一般发生在急速崛起的国家,相对英、法、美等传统强国历数百年方才实现逐步崛起的历程,新兴强国的崛起,往往如疾风暴雨,其势如风潮千里。无论当初的日本、韩国,还是当今的中国,都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突然之间实现飞跃。

日本在二战之后重新崛起,并且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不过是从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的二三十年时间,而其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是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第一次世博,是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通过奥运和世博的接力,显示了日本崛起的强劲又迅猛。韩国经济,大约在60年代到80年代,崛起为东亚第二大国,世界第11大经济体,也不过是20年左右的时间。

中国的重新崛起,与日韩类似,自改革开放以降,历三十年,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加上香港和澳门产值)。曾经的落后,使新兴大国急需获得世界承认,亦有更强烈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对于重大国际性事件,亦更为看重。中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2008年承办奥运会之后,不到两年即又承办世博会,欲以两大世界顶级盛会,为中国崛起注脚。

事实上,与国家整体崛起轨迹一样,新兴国家的知名企业,其崛起速度,亦比欧美传统企业更为迅速,在这个方面,韩国企业比日本企业更为典型。三星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之后,从一个韩国的二流企业成长为顶级企业,随后,在其后的1993年,韩国举办大田世博会之后,三星才真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企业。

在中国,这种趋势也很明显,本次世博会的赞助商和参展企业之中,很多在奥运中曾经出现过。据统计,有奥运赞助经验的商家,达37家之多。水晶石科技借助奥运场馆设计,以及开幕式的创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为著名的企业,而在本次世博会上,水晶石公司更是雄心勃勃,欲借世博成为全球顶尖的设计大家;曾在奥运上大出风头的联想,本次赞助世博,更有特殊意义,在刚刚过去的一年,联想成功扭亏,走出了遭遇战略挫折的阴影,完成了涅与再生;作为奥运指定的饮料商,伊利在过去的两年中,重新稳固其中国乳业的龙头地位,并且欲借世博,成为世界性巨头。

大国崛起观后感篇9

德国崛起的前奏:日耳曼精神与普鲁士道路

德意志民族的祖先古日耳曼人原是一个落后的民族。在经历了漫长的落后岁月后,德意志民族走向了先进,逐渐形成了自强不息、崇拜权威、严谨思辨的日耳曼精神。在德意志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日耳曼精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德意志民族文化的精髓,更是解读德国数度崛起的钥匙。

国家统一与民族尊严是日耳曼精神的核心。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使得德意志民族养成了一种民族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却被拿破仑战争和内忧外困所粉碎。19世纪中期的德国,尽管民族主义作为一股强大的文化思潮已经震撼着德国各个阶层,但各邦统治阶级仍从王朝利己主义出发,竭力维护分裂状态。虽然在国家分裂的状态下,民族的文化认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思想基础,但是它只能使德意志民族停留于“语言民族”和民族的“文化概念”层面。因此,从民族心理而言,越是处于一种压迫式的状态,德意志人民对于统一的渴望就愈发强烈,对于在大国对抗中占据上风的现实需求和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心理需求也就愈发迫切。因此,统一问题既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目标,又是恢复民族尊严的前提。

正是这种地方邦国君主专制、神圣罗马帝国分崩离析的历史遗留和现实统一任务的要求强化了日耳曼精神中崇尚权威的民族特性。既然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难以担此大任,那么德国只好回归权威崇拜的传统,依靠一个强人来领导德意志民族走向统一和繁荣。在这个民族文化背景下,专制的、军国主义的普鲁士被19世纪中期的德意志民族历史遴选为权威,这个权威又择举了容克资产阶级的代表奥托·冯·俾斯麦作为它的代表。

一个崇拜权威的民族,一旦有了权威的指引,便有了奔驰的方向。作为强权政治家的俾斯麦,在赴任伊始便明确普鲁士将其奋斗的目标指向国家建设而非王朝的发展,符合建立德意志民族国家所需要的时代精神,从而将普鲁士君主政体的命运与由普鲁士统一德意志连成一体。俾斯麦最大可能地利用人们对统一的期望,以及恢复民族尊严的热情,成功地将文化民族主义转变为政治民族主义,利用爱国热情集聚了广泛的社会力量。

由于上千年政治分裂的格局,德意志人对小邦割据状态下形成的地域观念、地域文化和族群认同已经相当牢固,特别是德国西部和南部各邦受法国民主文化影响较大,因此接受普鲁士的军国主义文化就变得相当困难。为了使普鲁士文化尽快向整个德国辐射,俾斯麦特别择取了日耳曼传统文化中的纪律与服从。俾斯麦个人的资质此时已被一定程度的制度化了,将军队严明的纪律性与服从性作为新时期的民族精神,明显有助于普鲁士道路的迅速延伸。

德国崛起的动力:容克领导的德意志革新

德国崛起的真正秘密并非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在于领导阶层能够因时而进、锐意改革,不断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德国崛起的过程中,容克始终是一个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容克贵族往往被人们视为保守、专制和穷兵黩武的象征,但他们却在推动德国现代化过程中长期执行了不拘泥旧制和勇于革新的政策,使因时而进的革新精神成为德国施政的传统,为德国的政治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王权与容克贵族的紧密结合是普鲁士绝对君主制的显著特征。在容克的支持下,普鲁士领导者践行日耳曼人勤思辨的传统,始终奉行与时俱进的革新政策。因此,当我们讨论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等保守传统时,也不应忽视其始终一贯的革新传统——这才是普鲁士和德国迅速崛起的真正秘密所在。容克及其代表霍亨索伦家族虽属于传统统治阶级,却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长期执行了不拘囿旧制和勇于革新的政策,这在当时欧洲各国统治阶级中实属难能可贵。普鲁士主流派容克积极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吸收基督新教移民,奉行重商主义,鼓励王室贵族学习西欧的先进文化,特别是弗里德里希二世所实施的开明君主制改革不拘泥传统,推动了普鲁士国家和容克自身的资产阶级化,这使他们逐渐脱离了原先具有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基本属性。普鲁士容克不断顺应历史潮流,在相当长时期内和相当程度上实际扮演了资产阶级的角色,最终确立了在德意志现代化进程中的领导地位。

德国崛起的根基:秩序观念与规制嵌套

德国崛起的成功因素,还依靠高素质国民和思辨精神所嵌入的社会制度结构。二战德国之所以能对纳粹时期的罪行进行深刻反省,除了德国人勤于思辨的国民性格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战后重建中嵌入了美国式的民主制度,抛弃了军国主义、权威崇拜等传统,继承了普遍选举、联邦制和福利国家制度,从制度上消除了强人执政的可能。从文化整体观的视角来看,社会结构的完善对于大国崛起来说举足轻重,尤其表现在秩序遵守对民族精神正能量的引导方面。对秩序的遵守可被看作是德国人最显著、最深刻的特征。德国崛起的内在能量来源于制度构建与秩序遵守之间的契合。制度,是对秩序的构想和设计;而崛起,则直接来自秩序的组织和支撑。德国崛起过程中有两大历史时期极富立国安邦的色彩,即18世纪中期普王腓特烈的开明统治和19世纪初施泰因·哈登贝格的改革,他们完成了在经济、政治、教育与司法等领域的规制嵌套,为德国的社会治理框定了发展方向。

腓特烈从政法到教育领域所进行的一系列制度改革,影响至今。在政法领域,腓特烈强调以制度治国的思想,即国家高于王朝、国王是国家“第一公仆”,即使是君主专制政体也应有一个公正的司法审判制来保护臣民。他所倡导的行政和司法改革运动的产物《普鲁士民法典》使普鲁士由诸侯领主国家向法治国家迈出了重要一步,自其诞生之日起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直到1900年才被《德意志民法典》取代。

在教育领域,腓特烈在1763年颁布了《普通教育条例》,这项教育改革旨在普鲁士全境普及初等教育体系,是当时欧洲范围普及国民教育领域内最具前瞻性的制度安排。虽然宥于当时的人力物力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后继的德国领导者却将教育列为基本国策,使德国成为了全欧洲教育体系最完善的国家。成功的教育改革提高了德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德国早期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人才储备。

施泰因任首臣期间颁布的“十月敕令”,则勾勒出德国经济制度的框架。他推行了一系列经济制度改革——废除农奴制,解放工业,解散行会,改革税收和整个财政体制,以及军事、教育等领域内的改革——实现了赋予国民同等权利并让他们在国内承担更多责任的改革目的,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强人治国带来的高风险性。

大国崛起的过程,对外是推动国际政治结构的位次转移,对内则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典型显现。在面对现代化商品经济的冲击和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近乎天然的抵触和反抗下,德国崛起过程中的规制嵌套,巩固了对秩序遵循的传统习惯,一方面积极吸收了当代欧洲倡行民主和自由的精神内核,使德国“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另一方面又在调整各类社会关系中保留了全民的秩序观念,最大限度地凝聚了传统与现代的优势,在审慎中稳步前行。

德国崛起的社会文化启示

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看,德国数度崛起的启示有三:

一是民族精神需规范。民族精神是国民凝聚力的核心,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强民族精神的合力,需要在规制的保障下尽可能地发掘本民族精神中的优质特性。德国崛起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于用缜密的制度设计将民族优秀品质的发掘过程框定在既定轨道内,这种极具现实意义的结合使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失败之后,仍然保留着民族复兴的火种,避免重蹈西葡等国一败即溃的覆辙。因此在比拼软实力的大国博弈中,应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全过程。

二是国家兴衰看教育。德国能够迅速复兴和再次崛起,在于它拥有强大的文化根基和文化实力。德国的崛起归根结蒂是因为有大量高素质人群的存在。近代以来,德国高度重视国民教育,着力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国民素质,从而为国家的振兴提供强大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德国崛起的历史实践说明,文化和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如果一国拥有强大的精神文化财富,那么,即便其暂时遭遇逆境和挫折,都能走出困境、迅速崛起。

三是崛起动力靠改革。德意志崛起道路既偏离了西方议会民主制道路,又背离了苏联式的东方道路,而是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实现了国家的富强。容克统治阶级并非照搬国外的经验,而是依据本国国情进行了先经后政的稳妥式改革,在国家主义理念指导下的法制建设是确保这种改革避免走上封建人治的老路。德国的崛起,与领导者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改革意志密切相关。

大国崛起观后感篇10

一、创新品牌文化力,超越同质化产业竞争,极大地拓展广电发展的空间

一个频道在逼与抢的态势下,占据市场制高点,顺利地实现了品牌战略之路后,创新品牌文化力才是必然之途。杰弗里・摩尔认为,我们所处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因此要永远创新。(杰弗里・摩尔:《Living on the Fault Line》〈《断层地带》〉)这意味着坚持传媒品牌文化力的必要性和持续性之后,还应该考虑创新的成功率等问题。

在经济发展、社会开放这个大环境下,人们对电视、对学术产生了一个新的需求。央视十套《百家讲坛》以平实讲述传播文化,易中天说:“越是高级的东西越简单,越是真理越凝炼。深刻和晦涩不打等号。深刻的东西往往可以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讲坛,原来收视率极不理想,眼看要下掉的栏目,通过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学者和大众的对接,学术和传媒的对接,并通过其丰富的内涵,让这个电视讲坛的发展达到了最高潮。《百家讲坛》的火爆也引发了大学博导对中学水平观众进行文化教育的论争:“成功是因为面向不读书的人”、“电视不是越热闹越好?”、“俗不可耐,假不正经”、“超级教授的做秀”等。社会大众在民主的社会需要“平级”的老师,用平民的风格讲一些对他们的精神、生活有提升作用的东西,需要得到一些生活中不能得到的东西。《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的观点是大众化:“所谓大众,其实就是从初中文化水平来衡量。你再大的学者,能否讲得让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听懂、能否让15岁的孩子感兴趣?”难怪近日上海的权威人士呼吁科学家要学易中天,上电视“秀”科学,激发市民对科技的兴趣。

二、创新品牌文化力,对接国际电视新潮流,实行本土嫁接,实现定点超越

湖南卫视新近推出的《变形计》是在借鉴美国《交换配偶》和英国的BIGBROTHER节目基础之上,整合本土元素,创造的新栏目,使传统节目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变形计》以真人互换角色为基础,切入情感和紧扣社会热点的主题迅速受到主流观众群的欢迎。这一季《网变》是针对网瘾少年这一社会问题而精心制作;第二季《城市痛点》定焦城乡文化的裂痕,探索网络社会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第三季《春天有多远》更关注家庭软环境的缺陷。2007年3月13日《信息日报》刊发了一位观众写的观后感《当“真人秀”胜过所有大片》,就是对这档节目的真实评价。

电视是新认识论的指挥中心。电视的倾向影响着公众对于所有话题的理解。文化在其中只是一个界面和载体。高端节目让受众在观赏时触动心灵,在思考下感动,在感动中流泪,在流泪中奋起。像这样能寻找到生活与观众共同点的节目,能够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滤掉一些浮躁,多一些善良和真诚,世界一定会更美好。湖南卫视还有一档季播节目,与英国合作的《名声大震》,这档别开生面的明星搭档演唱秀,实质上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博客评审团的洪晃对《名声大震》的比赛形式非常认可:“这与观众审美观念的提高有关,观众不再只是希望明星美丽,他们欣赏那些能放下身段玩的人,只有真正有素质的明星才有这底气。”网友也是一片热评:“我们看到了团结的力量,知晓了执着和认真,懂得了什么是人生财富。”“永远争第一的奥运精神在《名声大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样的平台,这样的娱乐,超出了电视之外的文化价值。

基于卫视的风格取向和面临竞争对手更加咄咄逼人的挑战,8期《名声大震》新鲜度和活力高拓高走。近两年,各地卫视在热热闹闹的竞争当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一轮洗牌,五彩缤纷的荧屏上,《舞林大会》、《联盟歌会》、《名声大震》三档节目先后杀出,虽然招数各不相同,但都剑走偏锋,势头凌厉。湖南卫视一些有着文化看点的栏目,往往不是在第一年,而是在第二年迎来外界反响的高峰,充分说明了品牌栏目的生命力,“新真实”电视的创新前景诱人。

三、创新品牌文化力,要依托自己的优势――强大的文化背景,创造一批别人无法模仿的节目并形成品牌文化关爱链

文化关爱链是一个频道价值链中的“风水宝地”,这不仅使品牌文化力的业绩获得惊人的成长速度,而且使整个频道产业链的质量明显提高。央视相继播出的《故宫》、《再说长江》、《大国崛起》、《1919―再读辛亥》等映入人们的眼帘,纪录片热潮被再次掀起。《再说长江》与1983年轰动海内外的电视系列节目《话说长江》相呼应,集中体现20年间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不变以及社会民生、经济建设的巨变。该片特别注重继承关系上的人情味,从真情寻访中引起人们的感动,很多20年前的人又再一次出现在大家面前,向大家讲述他们的悲欢离合和长江的沧桑巨变。这也是《再说长江》的一个独特创意。节目播出后,在海外华侨、华人中引发了又一轮凝聚民族情感、激发爱国热情的浪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发表专稿文章数百篇,国内外500多家媒体转载。央视国际网站《再说长江》页面累计访问量达到300多万人次。“《大国崛起》表明:中国人终于开始讲世界的故事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余万里说。《大国崛起》是中国传媒第一次用影像梳理五百年世界现代历史,也是中国人第一次透过大众传媒观看五百年世界大国风云变幻。文化关爱链是一个双关语,既指节目内容,又指产业链。嫁接、转移、打通和延伸链上的品牌,品牌文化力效益才会最大化。

广电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要在本国传播,而且要跨出国界,融入世界经济文化的大潮中。《故宫》国际版由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独家海外发行。俄罗斯驻华使馆组织了《大国崛起》同名系列丛书推介会,特别感谢《大国崛起》将俄罗斯历史和文化带给了中国观众。创新品牌文化力的节目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一道文化盛宴,它深远的意义就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