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清算十篇

时间:2023-04-07 04:23:39

公司清算

公司清算篇1

一、 公司清算的内涵界定和理解。

公司的清算是指在公司面临终止的情况下,负有公司清算义务的主体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程序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公司的状况作全面的清理和处置,使得公司与其它社会主体之间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归于消灭,从而为公司的终止提供合理依据的行为。从上述界定上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公司的清算是基于公司面临终止的情况。公司的终止原因有三种,一种是公司的解散。公司的解散有强制解散和自愿解散两种情形。公司的强制解散是指由于公司违反法律等强制性规范或者由于公司处于严重的经营困难状态或者基于主管机关的意志或者基于股东的申请解散之诉而被相关国家机关和上级部门强力解散的情形。具体而言,包括因违反法律而被上级主管机关责令关闭或者撤销、由于公司处于严重经营困难而被主管机关撤销的,由于主管机关的意志而被撤销的。这几种种情况多发生于国有独资公司中;还包括公司因违法而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前几种情况目前我国法律和法规具有相关规定。还有一种情况能导致公司的解散,那就是基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请求解散之诉讼。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能否提起请求解散公司之诉讼,目前有很多争论,笔者对其持肯定态度。简而言之,公司法赋予股东在法定条件下可以解散公司,但是公司处于该种状态时却不一定产生自然解散的后果,公司有可能继续经营,而有些股东认为在此条件下应当解散公司,而遭到其他股东的反对不能成立这样就使公司法规定的相关公司可以解散的情形根本无法实施,并且使得公司股东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基于此点考虑,笔者肯定此种诉讼的存在。但是,确立此种诉讼需要设计一套严密的程序制度,当然这不再本文的探讨之内,笔者只是认为股东提起诉讼可以导致公司解散。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因合并和分立需要解散的情形也属于公司强制解散的情况。公司的自愿解散是指公司股东的意志合议而达成的情况,股东合议解散基于公司章程、合同的规定或者基于股东会的决议。就前一种情况而言,如公司章程规定了公司营业期限,规定了公司的在一定情况解散的事由而解散,但是,此种情况的出现不能立即导致公司解散,一般仍需股东合议确定,如达不成合议,股东有权提起诉讼,此种情款即将自愿解散转变为公司的强制解散。有一种情况仍需探讨,即公司由于主管机关核定的营业期限届满,应否解散的问题。目前国家的相关法律的规定比较模糊,笔者认为除非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了该类企业的营业期限,否则,不能基于登记部门核准的期限而认定公司应当解散。对此情况,应但基于公司申请而予以延长。此外,笔者认为登记机关核定企业营业期限意义不大,应当像放开企业的经营范围一样取消该种制度。导致公司终止的第二种情况是公司的破产,公司基于宣告破产而终止在我国有公司法、破产法、相关司法解释予以规制,相对来说,现实操作具有一定依据性,故,本文不对此作重点论述。导致公司应当终止的第三种情形为公司处于僵死状态,如公司的歇业。此种状态下,公司的经营活动已经停止,公司制度管理混乱,大多数情况下,公司是人去楼空,只剩下一个空壳,更有甚者,公司不知所踪或公司已无经营场所。这种情况下,股东之间权益,公司对外负债、公司的职员权益均处于极大的不安状态,法律上公司虽然没有注销,但是,公司必将终止已为客观事实。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造成这种情况的,往往是恶意股东故意造成,金蝉脱壳,逃避债务。因此,法律应当在此种情况下,赋予相关股东和债权人有提起公司解散和对公司进行清算的权利,必要时借助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揭开公司的法人面纱,直接要求相关股东承担责任。上述阐明了公司终止的原因和情形,以此来理解公司清算的含义的大前提。

其次,公司的清算为负有公司清算义务的主体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程序而为的行为。在公司的清算中明确公司清算的义务主体尤为重要。确定公司清算义务主体,明确义务使得该义务主体明晓义务,进而能够积极主动履行义务。相反,如该主体殆于履行义务或者故意不履行、甚至实施恶意的加害履行行为,将由其承担相关的责任。目前的现实生活中,存在比较典型的情况就是公司清算主体不明确,责任也不明确。我国公司法有关于清算组的概念,但是没有明确的清算主体的概念。甚至有些人将清算组视为清算主体。这是不正确的认识。公司的清算主体应为基于自己对公司的资产享有权益或者基于对公司的重大管理权限而为法律确定为公司在清算时组织公司清算的义务主体。这就不同于清算组的界定,清算组应为清算主体任命或者选定具体操作公司清算事宜的临时性组织。二者具体区别如下:清算主体一般与公司存在资产投资或者对公司拥有重大管理权权限,而清算组则不限于此,其可以是清算主体选定或者任命的任何人士,比如会计师、律师等与公司没有任何实质性权益的人员来担任。公司的清算主体对相关债权人负责,其不仅承担清算责任,而且还有可能承担清算不利产生的赔偿责任。公司的清算组则对清算主体负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公司。其不直接对债权人负责(破产清算除外)。此外,清算主体不因公司清算完毕而当然消灭,但是,清算组一般会基于公司的清算完毕、法人人格的终止而消灭。区分开二者的区别后,我们更加会认识到清算主体确定的重要性。关于不同情款下公司清算主体的确定,我们将在后边详细论述。公司的清算是清算主体的义务行为,同时法律必须规定清算时程序和方法。公司的清算涉及股东、债权人、债务人、担保人、公司职员的利益,并与一些社会公共利益相联系。因此,公司清算必须公正、客观地反映公司实际情款、公正处理相关的利益纠纷。而要想结果公正,从自然法的角度上讲,就离不开相关程序正义的保障。因此,公司的清算必须是以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予以规制的行为。目前,我国关于公司清算的具体程序的规定过于简陋,缺乏操作性,严重影响了公司清算的公正性。因此,完善公司清算的程序为设计公司清算制度的重要内容。

再次,公司清算的范围为公司的出资、资产、债权、债务的审查。

公司的出资不仅涉及公司存续时公司股东的权益分配,而且在公司终止时,其将直接影响公司股东对剩余财产的分配,更重要的是公司债务的根本保证。法律规定,公司股东对其出资必须坚持资本真实、资本充实、资本维持原则。但是,现实中,股东虚假出资、出资不到位、出资后抽逃资金的行为比比皆是,这些行为的出现极大危害了债权人利益和公司及股东的利益。因此,在公司清算的时候一定要核验股东出资的真实性,要核验公司资本的真实性。如存在股东或者公司资本整体不实情况的,应当要求该股东予以补齐或者否认公司人格。核验完公司的出资后,重点应当清查公司资产包括债权、债务、并分析债权债务的性质、清偿和收回的合理性依据。对这些事项的清算,一是要清偿公司的债权、二是要完全回收公司的债务,而且要安置公司的职工,并为公司股东分配剩余财产提供合理的依据。

最后,公司清算的目的在于使得公司与其它社会主体之间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归于消灭,从而为公司的终止提供合理依据的行为。公司要终止,亦即公司生命体的死亡,如同自然人一样,在其死亡之前,要对相关权利义务予以处置和解决。因此,对公司进行清算自然为必要程序。通过对公司清算后,使得相关权利义务的得以消灭和转移,公司才能“寿终正寝”。

二、 公司清算的意义-是公司法人制度完善的必然要求。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可人类社会自步入商品经济以来最伟大的创举,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有力的火车头。现代公司无论怎么改变更新,但是保持巨大吸引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精髓没有改变。那就是公司法人治理的精髓—公司股东以其出资为限承担责任,公司以其资产为限对外承担责任。尽管公司历史发展中有无限两合公司的出现,但是笔者认为,真正代表公司发展方向并促进其发展的仍是公司股东责任和公司责任的有限性。这种责任体制的设立是其成长的原动力,事实也证明,现代公司无论如何完善治理结构,都将围绕这个大前提来进行。成千上万的投资者之所以出资设立公司或者参股投资,都看到公司法人制度这一巨大的优越性。就投资本身来说,风险性与之生而俱来,有时因为投资产生的风险要大过投资的本身。因此,如何降低投资风险便是投资者在投资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问题,其要努力的减少承担责任的方式。同时交易相对人也存在风险,而其要想降低风险机会,有时就必须借助于投资者的责任的扩大来实现。因此,公司制度的设立便是双方博弈的结果,是一种交易双方投资风险折衷的产物。这种制度的设立较为公平的分担了交易主体的风险负担。但是,辩证看待一个事物是一个必须考虑到的真理,当我们热情讴歌公司法人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种制度同样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其在促进社会经济进步,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锋利割杀着商业社会中善良的交易对方。事实也恰恰如此,公司法人制度本身存在着弊端。这种弊端在于恶意投资者滥用公司法人制度,损害交易相对人,进而获取不法利益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公司股东虚假出资,大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利用公司人格能捞一把则好,如捞不成,也可借助公司法人人格做挡箭牌,自己则安然无恙。还有股东大玩“金蝉脱壳的把戏”,出资之后,抽逃资金,转移公司财产,然后将一个没有财产作为支撑的空壳公司抛掷一处,笑看公司债权人对该空壳公司穷追猛打。可以说,凡此种种不善行为,均是利用了公司人格制度的精髓。针对公司法人制度的弊端,人们也是拿出种种措施予以应对。如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提倡,公司侵权理论的建立。这些措施都有着很大的优越性。但是,笔者认为,凡是股东借助公司法人制度骗取社会善意的情况下,其所利用的公司都不会长久存在,公司终止自然为经常现象,因此,设计好公司清算这一重要的环节为解决上述公司种种弊端的最后防线,并且不失为一剂对症良药。公司清算是一个系统工作,在公司的清算过程中,可以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债权侵权行为理论吸纳进来。

现代公司制度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我们的目标在于发挥公司法人制度的长处,磨去公司反面作用的锋利。围绕这个命题被现代人所关注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理论自然显露出蓬勃的生命力。可以说,完善公司设立制度是为了规范公司的设立的高效与目的的正当性,完善股东权的保护、公司的管理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激发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而当公司走向消亡的这一刻,我们就必须深刻的来认识公司清算制度的意义,因为,公司清算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中最后而且十分重要的一环。这一环的重要性在于不仅保护了股东的权益、而且保护广大债权人的权益,是清除公司法人制度弊端的最锋利的武器、最有效的良药,是促使公司法人制度存在的基石。在我们对公司清算的含义以及公司清算的巨大作用做出阐述之后。我们必须从目前的立法状况的现实出发,探讨公司清算制度的设立问题。

三、 中国公司清算制度的建立

(一)、关于中国目前有关公司清算立法的综述及评价

目前中国公司法律制定是以公司法为基本法,以证券法等为特别法并辅以相关行政法规、部位规章为一体化的法律体系。公司法是规定公司法律制度的根本性法律规范的总和,因此,关于公司清算制度的总括性规定也是有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法第八章关于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中对公司的清算作了一定的阐述。首先,公司发规定了公司应当进行清算的情形,如第189条破产清算、191条、192条公司解散清算的情形;规定了公司清算组的组成和清算组的职权(191条、192条);公司清算的程序(194条-19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33条明确规定,企业法人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登记主管机关应当收缴其公章,并将注销登记情况告知其开户银行,其债权债务由主管部门或者清算组织负责清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十四章规定了合营企业解散和清算的相关规定。《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规定了外商投资企业清算的具体清算方式和相关操作规程……该文件规定企业在公司能组成清算组的情况下应当按照普通清算程序进行清算。企业在不能自行组织清算委员会进行清算或者依照普通清算的规定进行清算出现严重障碍的,企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等权力机构、投资者或者债权人可以向企业审批机关申请进行特别清算。经企业审批机关批准按照特别清算程序进行清算。在普通清算程序中,规定了清算的期限、清算委员会的组成和相关权利和义务;规定了清算法人的通知和公告程序;规定了公司债权的确认,公司财产的分配顺序,清算费用的承担;规定了清算终结前危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无效;规定了公司清算终结的具体程序。该规范的可贵之处在于在普通清算之外规定了特别清算程序,解决了公司处于僵死状态下的清算问题,较好的维护了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距有一定的开创性。该规范性文件的性质虽然为部委规章,但是在我国立法对公司清算规定极为简陋的情况下,该规范性文件具有重大意义,其相关规定应当为公司法的清算制度的建立所吸收。

上述介绍了我国公司立法中关于清算制度的相关规定,坦诚地说,这些规定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面对公司清算制度这一较大的系统体系,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显得过于简陋,无法应对现实生活中日益复杂的公司终止清算这一客观现实问题。上述立法的缺陷主要存在以下几点。(1)、无论是公司法还是相关配套规定,均没有规定清算主体,在相关文件中,有关于清算组的成立和职权的规定,但是普遍缺乏清算主体的规定,这样反映出立法者对公司清算整体认识的模糊与不足。如前所述,清算主体和清算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事主体,就清算而言,清算主体的确定是比清算组要重要至极的事情,对公司债权人和公司的社会责任而言,清算主体的确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2)、缺乏清算主体责任的规定,现实生活中,公司在即将终止之前,形成的逃避清算,甚至不经清算就注销登记的情形,以及“清而不清、越算越糊涂”的情况严重危害了公司债权人、善意股东的权益,危害了公司法人制度的生存,危害了社会经济秩序的平稳建立。查根寻源,公司立法中缺乏对清算主体责任的确立是这种恶性状况存在的根本原因。事实上,正是法律缺乏对清算主体义务的规制,才导致清算主体有恃无恐,任意损害相关权益人的合法权益,行不义之举,赚不义之财。(3)、缺乏公司清算中关于通知、公告程序的严密设计。在公司清算中,通知和公告程序的规范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公司经过清算后,即将终止,自然要对公司权利义务作一全面清理。因此,对确定债权人的通知义务和潜在债权人的公告义务就显得尤为重要,该义务的履行可以使公司债权人积极申报债权,避免因为对公司即将终止的情形不知而丧失清偿利益。我国公司法和《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对通知和公告虽有规定,但不完善。比如,逾期除权制度的设立。(4)缺乏公司清算的方式的划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的原因,公司的清算方式也不尽一致。有些公司能够自己组织清算,有些公司故意不清算或者自己无法清算。因此,必须设计任意清算和法定清算、普通清算和特别清算、强制清算和自愿清算的划分。只有根据不同情况适用不同的公司清算方式,才能既提高清算效率,体现公司法人制度的高效性,又能保护公司相关权益人的合法权益,体现清算的公正性。(5)、对公司债权、债务、清算费用、财产分配、人员安置等具体问题缺乏相关制度设计。就公司清算而言,上述这些问题是公司清算过程中具体操作的实务,十分复杂和琐碎,最容易产生纠纷,因此,必须加以细致的设计或者提供指导。比如公司的债务不仅涉及申报,而且涉及确认,这需要确定债权人会议是否成立以及如何成立的问题,公司债权是否可以由法律规定强制转让与债权人,公司的清算费用由谁承担,公司财产的分配顺序,公司员工如何安置,我国立法对这些问题缺乏规定,或者即使有所设计也缺乏法律的层次效力。(6)、在公司清算过程中,对一些特殊情况缺乏应对性措施。如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或者抽逃资金,清算中如何处理。还有如公司未经清算及被注销,相关权利义务由谁承担。

这些客观情况的存在,使得现实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可以说是费尽脑筋,不知如何应付。因此,这要求未来立法既要解决这些已发问题,又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尽可能设计出一些超前的问题预设制度。

(二)、公司清算制度的相关设计。

公司的清算是一件系统工程,应尽力完美。但坦诚而言,公司清算涉及众多权益、而有些公司或因公司本身规模较大,或因公司管理混乱、或因人为因素印象,而使得公司清算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无论如何设计都必将存在许多缺陷。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面对公司清算的无据可依的混乱状况,迫使的我们必须放弃这些顾虑。如何设计公司的清算制度呢?笔者认为必循遵循“公正、高效、低成本‘的原则。公司的清算涉及股东、债权人、债务人、公司职工、国家等众多社会主体的利益,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平衡各方利益、发挥公司法人制度的长处,就必须保证清算的公正性,清算公正为清算时应当遵守的第一原则,因此,清算制度的设计要围绕好各个利益主体的救济为要务,尤其是要保护好弱势主体的利益。公司清算有时又非常复杂,可能需要很多人力、物力等要素,清算费用很高,时间也拖得很久。而公司清算成本过高和时间的过久都不利于利益主体利益的实现,都将妨害相关主体的清算积极性,不利于清算程序的开展。

由于本文在伊始便表明鉴于破产清算的特殊性和我国对于破产清算的立法初步成型,本文不对此展开探讨。下面笔者就破产清算以外的情况下公司清算类型展开探讨。

公司清算篇2

    一、基础理论

    (一)国家干预理论

    从经济角度而言,市场经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干预理论的典型代表是凯恩斯学派,强调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从法律角度而言,在不同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公司立法也各有特色。在自由市场经济时代,在法律的设置上多表现为授权性和任意性规范,体现市场主体经济活动自由的理念,国家干预的色彩少有体现。但是,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公司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公司日渐成为经济领域乃至政治领域的而新生力量。公司制度对国家乃至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公司的发展已不再只是股东个人的事情,它还关系到就业形势、商品供给、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态度逐渐改变,由放任变为监管,由此,国家干预理论应运而生。

    (二)社会责任理论

    传统公司法奉行股东利益至上理论,加之自由资本主义经济自由放任经济学思潮的作用,公司盲目追求经济股东利益,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所谓公司的社会责任就是公司不能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赚钱作为唯一目的,而应增进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必须设立一套公正的、有效的清算程序,以保证债权债务的实现,剩余财产的分配以及利益均衡,实现公司社会责任。

    二、公司清算制度的价值分析

    (一)公平正义

    正义是衡量法的好坏善恶的重要标准之一。公平正义当然也是公司清算制度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公司清算制度实际上是通过正义的程序来了结公司现存的法律关系,来保证清算结果的公正,从而使即将企业因终止而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运营良好的公司一般是不愿自行解散的,进入清算阶段的公司往往存在资不抵债等问题,在这种情形下,公司清算要求按比例清偿债务,同时考虑有担保债权的优先性,能够有效压制债权人间争先恐后行使债权的混乱局面,债权人即使未得到完全清偿,由于体会到在清偿过程中是被公正对待的,也会认为这样的分配结果对其来说是公正的,从而避免了因分配不公而产生的各种纠纷。公司清算除了要公平分配财产外,还要对各相关权利义务关系作以了结。公司是众多关系的集合体,包括债权债务关系、劳资关系、行政管理关系等。当公司依法进入清算阶段后,上述各种关系必须加以了结。公司清算制度此时就肩负起权利和义务,利益和负担在社会各主体之间的分配,只有当这种结果为当事人和社会所接受时,发了意义上的公平才被认为实现。另外,在公司清算制度中,公权力得以介入,从而有效的监督公司行为,避免公司在清算过程中进行转移财产、个别清偿、提前分配公司剩余财产等有损于债权人全体、中小股东和其他权利主体现象的发生。

    (二)利益平衡

    在现代公司理论中,维护股东利益是公司法至上的理念,公司清算制度确立了这样的原则:只要债务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偿还了所有债权人的债权后,即被认为公司所负的债务已被全部清偿,不论债权人的债权是否全额实现。具体而言,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仅在其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并不涉及自己名下的财产。而相对于股东而言,债权人明显处于信息上的劣势地位。债权人在自己的债权存在不能实现的危险时往往并不知情,因而易错过维护自身利益的机会,故公司清算制度始终应当体现着保障债权人利益的理念,在某种意义上说,公司清算制度完善与否,主要取决于对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完善程度。另外,公司清算制度对其他利害关系人利益也要保护,如职工工资有优先权。履行公司在国家税收方面的责任,给公司清算中提出异议的厉害关系人提供司法救济等等。

    (三)交易安全

    安全是法律的首要价值功能,因此人类自创设法律之日起,就是在寻求安全通过清算使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得以了结,这是从终极意义上来维护交易安全。

    公司清算制度要求清理公司债权债务,了结公司法律关系,就必然提出审查公司先前行为的有效性,若其中存在危及交易安全的行为,讲给予追究和补救的机会。另外,当一个公司的债务得不到清偿,势必会影响到其他公司债务的清偿问题,以致发生连锁反应。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交易安全。公司清算制度能够使个体债务得到合理的清偿,从而有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交易安全。

公司清算篇3

一、恶意不清算行为及其特点

恶意不清算行为是指,公司在出现法定解散事由或者章程所规定的解散事由后,应然清算主体恶意不清理公司债权债务、不向股东分配剩余财产、不终结公司所有法律关系的行为。清算是终止公司法人人格的必经之路,而恶意不清算行为则在公司人格归于消灭的道路上抢先一步,通过滥用股东权利,使公司变成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其特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该行为是一种市场主体主动做出的不合法的权衡比较行为

依照法经济学的观点,市场主体总是会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权衡比较,寻求一种可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途径。所以,市场主体随时都在守法和不守法之间或守法与不守法的边缘观望,一旦不守法的代价低于守法的代价,而不守法的收益远大于守法的收益,那么,可以预料相当大一部分市场主体会倾向于不遵守法律来获得利益最大化。新的公司法颁布之后,对于公司停业、歇业、被撤销、吊销后恶意不清算行为,仍然有着立法上的疏漏,而且刑法中妨害清算罪并不能追究拒不清算者,法律上的漏洞和不可操作性,使得市场主体宁愿选择让营业执照被工商部门吊销而后马上隐藏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面纱之后等办法。这些办法看起来是一种主动的接受来自行政机关的处罚,实际上则是一种对公司股东既得利益最大保全的方法。这种半死不活的状态。不仅可以使公司抽逃资金、逃避债务、参与违法犯罪活动,而且常常使司法机关面对债权人行使请求权时束手无策,有的司法机关甚至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理由是公司虽然没有进行清算,但法人资格已被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所消灭,不能成为诉讼主体,诉讼已无被告。市场主体的这种行为不能不说其主观上是恶意的,其让市场主体在规则的缝隙里安然无恙,而让债权人、劳动职工、司法机关找不到“迷宫的地图”,也让市场秩序和交易安全被一点点撕裂。

(二)该行为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公司清算制度的精髓在于对公司债权人利益、公司股东利益和市场规则的制度性防卫,是公司法人独立人格面纱之后的有限责任原则的一个很好体现,其目的在于防止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的滥用。但是,恶意不进行清算行为却破坏了公司清算制度体系的架构,它以一种在该体系边缘无顾忌的掠过方式,使得走向正常人格消灭道路的法人以一种伪装的身份,破坏着市场的秩序。

1.该行为使社会信用下降,诚实信用原则被践踏。现代市场经济是以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础的,该行为无疑导致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信用缺失,对以法律为核心的社会信用体系有极大的破坏性。

2.该行为对债权人的利益构成极大损害。恶意不进行清算行为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逃避债务,通过滥用有限责任制,以牺牲债权人利益保全自身利益。公司的债权债务不能了结,司法机关又不能提供有效救济,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债权在经济生活中的价值日益提高,而该行为却能够在债权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本该属于债权人的利益抽逃占为己有,为抽逃资金和合同诈骗打开方便之门,助长了恶意讨债等现象的发生。

3,该行为是一种侵犯职工利益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在当代,企业被作为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来看待,企业的行为也被当作社会行为来认识,企业及其行为的价值,不仅仅体现为增进微观利益,而且还要在符合或有益于社会整体功利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肯定性的评价。现实之中,工人因为这种行为带来的人去楼空而领不到工资,有的进而上访以求救济,毫无疑问,处理得不好,劳资纠纷有时候就变成了公民和政府的对立,政府的公信力会受到严重冲击,社会稳定机制也会走向崩溃。

(三)该行为是一种准犯罪行为

我们知道,一个行为要构成犯罪,需满足犯罪的实质特征(社会危害性)和犯罪的形式特征(刑事违法性)。现行刑法典并没有对恶意不进行清算行为进行追究,只是对清算行为开始后妨害清算的行为做出了制裁规定。也就是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现行刑法并没有从形式上规定该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但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恶意不进行清算行为也是一种社会失范行为,也是一种具备刑事违法性的准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结合犯罪构成的要件,该行为区别于其他危害行为的特点如下:

1,犯罪客体。该行为侵害的犯罪客体是一个复杂客体,既有合法的债权、职工的取得报酬权等,还有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首先,该行为是一种故意让自身限于支付不能或有能力支付而恶意不支付的行为,行为本身已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其次,该行为严重妨害了行政机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企业法人在主动进行清算前被吊销或被责令关闭,之后却根本不主动清算的行为,不仅使行政机关的监管处于真空,而且使企业注销登记制度走入误区。

2,犯罪客观方面。该行为应当是一种当为能为而不为的行为,即构成刑法中的不作为。在公司达到清算条件时,市场主体是有义务进行清算的。史尚宽先生说过,民法上关于公司清算程序的规定,为强行法,不得以章程、捐助章程或股东会决议而改变法定清算程序,盖因以清算程序对第三人有重大利益关系也,我国虽然公司强制清算制度不健全,但清算义务作为一种公司法人人格存在的必备条件,是毋庸置疑的。

3,犯罪主体。显然该行为犯罪主体是有着特殊身份的自然人股东或法人股东。

4,犯罪主观方面。由上论述可以看出,该行为是一种市场主体自己做出的权衡比较行为,也是一种有着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它一般蕴含着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因素,是市场主体主观恶意选择的结果。现行刑法典第14条对犯罪故意的规定,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这一犯罪概念可以作为该行为主观方面的法律根据。

不仅如此,该行为因为其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性,对社会稳定的威胁性,对市场交易安全、社会诚信体

系的消极性,并不构成现行刑法典第13条所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形。综上我们可以看到,该行为符合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的犯罪行为概念。应当是一种犯罪行为。

二、境外防范恶意不清算行为的制度设计

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长期的司法实践和市场实践中,根据其具体情况,建立了比较健全的防止恶意不清算行为的公司清算制度,其中使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就是强制清算制度。

强制清算制度是欧美国家对不进行清算行为能够有效遏制的清算方式。它是指清算主体在未于限定期限内自行进行普通清算的情况下,或者在能够证明清算主体进行不法清算、欺诈性清算的情况下,各利害关系人均有权向司法机关申请进行清算的一种清算制度。以英国为例,据1985年英国公司法、1986年清算法规定。公司董事、公司债权人、负连带偿还责任者、国务大臣、官方的财产接管人都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清算,当法院接受申请后。可以作出(1)否定申请人提议;(2)接受申请人提议,但要求提供进一步的证据:(3)决定公司进行强制清算的裁决。一旦法院作出进行强制清算的命令,自强制清算之日起,任何自然人和法人对于公司财产的处理和公司股份的转让都是非法行为,任何侵占公司财产的活动都属非法行为,除经法院许可,任何反对公司的行为都是非法行为。同时,在正式任命清算人之前,法院会选定一个官方财产接管人,这是公司的第一个清算人,公司主体在强制清算下达三周内必须向官方财产接管人提交公司经营报告。从这一制度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恶意不进行清算行为在这种制度中由于公权力的介入而无法有效而为之,司法机关在其中被赋予了很大的权力,对不进行清算的,法院可以通过审判来进行企业的强制清算。由于强制清算是法院任命清算人实施的公司清算,公司所花代价比普通清算更大,所以市场主体在权衡利弊时,往往不会铤而走险,走上被强制清算的道路。其他国家诸如美国也有相关的规定。《美国标准公司法》第97条规定,在一定情况下,根据股东和债权人的要求,法院有权指定清算人。另外,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公司条例》第179条就规定了公司本身可以向法院提出强制清算的申请,我国台湾地区甚至将债务超过公司资产之嫌作为强制清算的原因。

三、我国公司清算制度针对恶意不清算行为的规定及其完善

(一)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规定

在我国,《民法通则》为公司清算制度构建了一个基本框架,《公司法》为公司清算提供了一般法律依据。《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金融企业撤销条例》为特定领域的公司清算提供了法律依据,强调公司在退出市场前,清算主体负有清算的义务。根据这些法律的立法精神,清算主体如果拒不进行清算,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在现行法律中,新公司法第184条规定的清算主体逾期不成立清算组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这可以看作针对恶意不清算行为所设立的我国公司强制清算制度的法律依据。

(二)现行清算制度在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我国法律对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严格限制,但对于企业如何退出市场却很少关注,所以我国公司清算制度的规定并不完善。虽然新公司法概括地规定了防止恶意不清算行为的强制清算制度,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

1,清算主体的法律责任规定缺乏,恶意不进行清算行为导致的清算主体法律责任的确立,一直是我国立法的一项空白。公司法的法律责任一章中仅对公司在进行清算过程中清算主体应负的法律责任加以阐明,现行刑法典也仅对公司清算过程中妨害清算的行为做出了相应刑罚规定,现行行政法规对此亦无具体规定。正是法律对清算主体违反法定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的含糊和空白,才导致清算主体有恃无恐,滥用权利。

2,强制清算制度规定过于笼统。公司法短短的一句话,来承载内涵丰富的强制清算制度,似乎太过于单薄。关于清算组的界定、强制清算的程序规定、强制清算所带来的法律后果等,现行法律均无规定。强制清算制度中,清算组成员的资格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现行法律既没有规定清算组的人数,也没有规定清算组人员的任职资格、职务解除、报酬、具体责任,导致清算工作的开展无立法支撑,无法保护债权人和厉害相关人的利益,

3,针对恶意不清算行为的救济方式缺乏和不明,行政救济理论上应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但由于受到自身权限的限制和职能部门执法水平的约束,行政救济手段难以得到真正适用。就司法救济而言,公司法明确了组织强制清算的主体为人民法院,表明债权人和厉害相关人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行使请求权的方式来获得救济,但是,债权人应当如何补救,法院审理应当到达何种程度,目前也无法可依。

(三)我国公司清算制度的完善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以为对恶意不清算行为应从健全行政、民事、刑事立法着手,完善公司法人人格消灭程序,明确清算主体的责任,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健全司法审理手段,形成完整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

1,立法上明确恶意不进行清算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要达到预防该行为和强化清算主体意识的功用,就要设计清算民事、刑事、行政三种不同的清算责任,之所以全方位的设计清算责任,既有完备制度的考虑,也有当前不清算行为造成的社会不良影响的被动回应。

(1)明确该行为人的民事责任。鉴于现行法律对于公司法人有限责任的过分强调、债权求偿制度有待完善的情况,对该行为的行为人应负民事责任做一个简要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制度设计上,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是首要的,所以应当明确公司股东有义务直接向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基于保护债权人的目的,对于滥用股东权利不进行清算的股东,运用揭开公司面纱理论,强制使其对公司债权人予以清偿和赔偿。这是一个对股东行为进行严格限制的措施,行为人民事上应负的责任均可因为此规定而清晰化,行为人不再躲在公司法人人格之后,而要直接面对债权人和厉害相关人。

(2)明确该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恶意不进行清算行为是一种有着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而现行刑法典中并无关于该行为的具体分则条文规定,可设立一条“故意不清算罪”或称“拒不清算罪”,在保证刑法谦抑性的同时追求刑法严而不厉的价值取向。这样,刑法中关于清算主体违反法定义务所应负的责任就达到了完备状态,具有最大严厉性的刑法也可以有能力尽到最后法律底线的守卫者的职责。

(3)明确该行为人的行政责任。行政机关对于该行为束手无策的现状,赋予行政机关必要的权限,使该

行为的行为人负到应负的行政责任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对于公司股东的任职问题,模拟新公司法第147条的规定,可以规定恶意不进行清算的股东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出任其他公司和非公司法人组织的董事、监事、经理(高管人员)。其次,还可以限制行为人投资其他企业或受让其他企业股份,并且可将该行为人行为载人个人信用档案,并进行必要的罚款。

同时。行政法规的制定上,应当注意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配合协作,如工商行政管理、房地产管理、国土资源、建设管理、劳动管理和银行监管等部门对于公司恶意不清算行为制定具体合作、分工的应对措施规定等。

2,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对恶意不进行清算行为的信息披露制度。鉴于恶意不进行清算行为是一种带有欺骗性和故意隐瞒性的行为,其使公司法人人格遭受了重大损害,可以说,隐藏在法人人格背后的起实际控制作用的股东的人格信誉也被严重破坏。对于这种不惜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不惜破坏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观恶意行为,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以使其他市场主体认识到其危害性,并且震慑潜在的危害市场安全者,规范市场行为,是很有必要的。具体说来,可以由公司登记管理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媒体,尤其在网络上披露恶意不进行清算行为人的信息和针对该行为人的处罚措施,具体包括行为人不履行清算义务的信息和诸如限制行为人投资其他企业或受让其他企业股份的处罚措施。媒体的受众,尤其是网络的受众是极其广泛的,受众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任何一个会权衡比较的市场主体都会理智的考虑到强大的民意作用,由此,这种带有公众强制力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公司清算篇4

关键词:公司清算;自愿清算;强制清算

中图分类号:DF4.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6-0116-02

公司清算是依法定程序清理公司债权债务,处理公司剩余财产并最终终止公司法律人格的行为和法律制度,是公司解散后的必经程序。公司清算为终结公司的法律关系,消灭公司法人资格提供了合理的依据。从我国《公司法》的规定看,除破产清算外,公司清算还应包括非破产清算。非破产清算是指公司法人在资产足以清偿债务的情况下进行的清算,分为自愿清算和强制清算。这两种清算方式均以清理公司财产,了结公司业务,收取公司债权,清算公司债务,分配剩余财产为内容。显然,与破产清算不同的是,非破产清算的财产除用以清偿公司的全部债务外,还要将剩余的财产分配给股东。探讨公司非破产清算制度,有利于完善公司清算制度,保护股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经济秩序。

一、自愿清算

(一)清算主体

在公司的清算中明确公司清算的义务主体尤为重要。 依照《公司法》规定,股东以及董事会负有在公司终止后清算公司债权债务的责任,是基本的清算主体,同时,具有股东性质的开办者、上级主管部门亦属其中。据此,根据公司的种类,公司清算主体可作如下设置:

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清算时,国家授权投资的主体应当为清算主体。如果国有独资公司被撤销的,清算主体可为授权投资主体或者为作出撤销决定的主体。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主体为公司股东名册上登记的全体股东,公司如无股东名册可参考公司章程和公司登记文件确定公司的股东资格,然后认定其为清算主体。

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的清算主体为母公司,子公司的清算主体应当为各个投资股东。

股份有限公司以公司章程规定负有清算责任的股东或者股东大会选定的股东为清算主体。公司章程无规定,或者股东大会选定不成的,可认定派员担任董事会成员的股东为清算主体。

在实践中,为保证清算的顺利进行及清算结果的公平、公正,依据清算的不同环节,清算主体可作如下划分:

1.组织清算的责任主体。其在公司解散后,承担清算的组织责任,如不依法组织清算要承担法律责任;在组织清算不能时,应依法申请有强制权的国家机关进行强制清算。

2.清算的实施主体。即清算组织,亦称清算人,是被组织进行清算的人的集合,简单的清算也可为单个人。

3.清算监督主体。即股东与债权人,他们与清算的结果有民事上的利害关系,认为清算事务侵犯自己合法权利时,有权提出异议直至提讼。

(二)清算人的职权

清算人在执行清算业务的范围内,其权利义务有如公司的董事,其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属民法上的委托关系,处于受托人的地位。清算人在执行清算过程中,其职权主要包括七项: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通知或公告债权人。清算组织成立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3次;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清缴所欠税款;清理债权债务。债权人应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45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清算组应当对债权进行登记。逾期未申报债权的,债权人只能就分配剩余的财产受偿;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三)清算程序

具体程序主要涉及通知和公告程序、债权人会议的组成和表决机制、公司清算委员会的具体设定、公司清算费用的承担问题和公司财产的分配问题。公司在清算时,对能通知到的债权人应当予以通知其在法定期限内申报公司债权,对无法通知到的债权人应当在法定载体上予以公告,要求其申报债权,并决定超期申报债权的认定机制。为了遏制公司恶意对能通知到的债权不通知而公告意图逃避债务的行为,可设定相应的责任承担机制。关于债权人会议的组成和表决机制可借鉴破产清算中的做法。对公司清算费用的承担,一般应设定为公司义务,并在财产中优先支配,但是在法院强制清算的情况下,可责令由公司清算主体承担公司的清算费用。关于公司财产的分配问题,可借鉴《破产法》的规定,即应先支付清算费用,然后按职工工资、福利,国家税收、公司普通债权,如有担保债权,则担保债权在普通债权前受偿。

二、强制清算

(一)强制清算的情形

根据《公司法》,强制清算的种类包括法院依债权人申请而组织的强制清算,和主管机关在公司被依法责令关闭而解散时组织的强制清算。债权人申请强制清算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二是股东会议解散。可以看出,我国规定的范围比较窄。现实中,公司出现解散的情形而又不解散的现象比较突出。那么,出现哪几种情形而公司又不解散的,应当进行强制清算呢?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下几类情形出现应当进行强制清算:一是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的和股东会会议决定解散的;二是股东会决议由法院强制清算的;三是公司成立的目的达不到或丧失的;四是公司股东人数低于法定最低人数的;五是公司注册登记后6个月内不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止营业超过6个月的;六是主管机关命令公司解散的,包括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法人营业执照的。七是裁判解散。

我国公司法没有关于裁判解散的规定,但从现实来看,有必要设立裁判解散制度。一般来说,当公司经营有显著困难或重大损害时,或者公司财产管理和处分显著失当,危及公司的存续或有其他不得已的事由时,法院可根据股东的申请,裁定解散公司。应当说,股东之间出现僵局,致使公司无法经营下去时,裁判解散不失为一种救济渠道。至于因自愿发生障碍是否可以申请强制清算,笔者以为,可参照我国台湾的特别清算制度,法院可以依股东或债权人申请强制清算,但不限于台湾地区特别清算制度规定的仅限于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自愿清算发生障碍一般表现为公司财产关系复杂,或账簿混乱,导致清算难以进行,此时法院可依申请强制清算。另外,台湾特别清算制度还将有债务超过公司资产之嫌的列为特别清算的原因,此点可值得我们借鉴。当自愿清算中公司的负债有虚假、或对公司资产有意低估等嫌疑情况时,规定债权人只要有合理的怀疑即可申请法院强制清算,此举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权益。

(二)强制清算的程序和范围

清算组清算程序可参照自愿清算的规定,第一是公告和通知债权人,催报债权;第二是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第三是收取债权,清偿债务;第四是分配剩余财产;第五是清算完结。至于公司清算的范围,是对公司的出资、资产、债权、债务的审查。公司的出资不仅涉及公司存续时公司股东的权益分配,而且在公司终止时,其将直接影响公司股东对剩余财产的分配,更重要的是公司债务的根本保证。因此,在公司清算的时候一定要核验股东出资的真实性,并核验公司资本的真实性。核验完公司的出资后,重点应当清查公司资产包括债权、债务,并分析债权债务的性质、清偿和收回的合理性依据。对这些事项的清算,一是要清偿公司的债权,二是要完全回收公司的债务,而且要安置公司的职工,并为公司股东分配剩余财产提供合理的依据。

(三)公司非破产清算的基本步骤

公司因非破产清算(是指公司自愿解散和被责令依法解散的情形),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破产法》规定的程序。公司不论是何性质的清算,均应依下列步骤展开:

1.成立清算组。按《公司法》规定,自愿解散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应当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应当由股东大会确定,如果是强制解散,清算组则应由主管机关从股东、有关机关及其专业人员中指定。

2.展开清算工作。清算组自成立之日起接管公司,开展以下业务:(1)接管公司财产;(2)了结公司未了业务;(3)收取债权、清理债务;(4)分配剩余财产;(5)注销公司法人资格、吊销营业执照。

3.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申报债权的时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规定不同,要求清算组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并且要求在60日内至少在报纸上至少公布三次以上,未接到通知书的,在第一次公告之日起45日内申报债权。

公司清算篇5

关键词:公司清算;法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DF411.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158-02

一、正义价值

法的正义价值,是法的价值的最高层次,也是每一种法律制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正义是一种社会观念和社会准则”。为了实现社会准则,而达到一种观念境界。公司清算法律制度也不例外。“公司清算通过程序的正义,来体现结果的公平”。公司清算制度中的正当程序设计,是为了实现法律制度的正义价值。如财产的清偿顺序、按比例清偿债权人的规则、投资人的分配比例、清算人的选任、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介入,等等。这些法律程序规则和实体规则的设计,都是为了避免在清算过程中,公司不按清算法律规定,组织公司行为,规避法律,造成债权人等合法权益人权利的损害。如果这样,谈不上法律制度能保证实现法律的正义价值。公司制度中的清算程序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清算可以使债权人等合法权益人得到公平的清偿,从而使公司在退出市场时,对社会经济秩序的不良影响减到最小的程度。

清算制度的正义价值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体现:

(一)清算时财产的分配实现了法的正义

清算制度通过一系列程序设计,目的是要通过公司清算达到用债务公司的资产公平清偿众多债权人之债权。比如按时间顺序、按比例关系等原则对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的债权实现设计清偿规则。公司出现解散清算情况时,往往因为经营不好,导致公司资不抵债的情形,也就意味着债权人的利益不能得到全部满足。在这样的情形下,公司清算制度中按一定的规则公平清偿债务,做到减少因分配不公引发的纠纷。

(二)权利义务确立了正义准则

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公司是众多法律关系的集合体。公司在准入、运行和退出市场时,将要面对各种法律关系。而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所以法律关系在形成、变更、终止时如何公平设立权利与义务,是保证公司在解散时实现正义的价值关键。公司解散时,清算程序必须面对各种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的了结。包括股东与公司的投资关系、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债权关系、公司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公司与政府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等等。当了结这些关系时,法律通过确立平等的权利与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实现是要义务人履行义务来保证。“当公司终止事由出现而消灭其主体资格时,上述众多的法律关系都必须予以了结,公司清算制度此时就肩负起权利和义务、利益和负担在各社会主体之间的分配,只有当这种分配结果为当事人和社会所接受时,法律意义上的公平才被认为实现。”。而公司清算制度中有关清偿顺序的相关规定,以及债权人等权益人权利的实现,公司在清算中的义务和对公司的行为限制,都体现了对于上述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公平分配。

(三)监督机制的建立保障正义的实现

法的正义的标准,通过法对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得以确立,而要保障法的正义存在和实现,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公司清算制度要实现法的正义价值,也需要在清算过程中,建立监督机制,体现国家公权力的干预。公司清算制度中规定公权利――行政权或司法权――可以参与到清算程序之中,就是一种制度保障。私权利的实现需要公权力的监督,例如为了避免公司在清算过程中发生财产转移、个别清偿、提前分配公司剩余财产等有损于债权人全体、中小股东或其它权利主体的现象发生,法律规定享有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和享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的介入,保障不法现象的发生。

二、利益价值

“公司法的目标并非是为了单纯地实现公司股东的利益最大化目标,而是为了实现公司法上的各种利益关系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 ”这一利益平衡的理念在公司的清算制度得以诠释,公司清算制度通过清算法律行为,做到对股东、债权人、公司职工等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的均衡实现。这些利益主体之间往往存在利益的冲突,法律制度如何兼顾,如何保证各利益主体的合法利益,是考察一项法律制度是否符合法的利益价值的要求。公司清算制度在利益平衡方面主要是兼顾了股东利益、债权人利益和其它利益主体的利益。

(一)股东利益的实现

股东作为投资人组建公司,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受公司法的保护。当股东们因为公司经营出现问题,想退出市场时,他们的合法权益就需要公司清算制度的保障,法律规定股东有限责任的原则,目的是使公司在不得已情况下退出市场时,以公司的全部资产偿还债权人的债务,而无需动用股东的个人财产。法律规定的直接目的是尽可能保护股东的利益,使其拥有重新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现代公司清算制度确立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原则:“即只要债务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偿还了所有债权人的债权之后,即被认为公司所负的债务已被全部清偿,不论债权人的债权是否全额实现。 ”公司清算立法的具体规则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对股东利益的保护。

1.在清算的启动程序上:规定股东有权决定解散公司,之后启动公司清算程序;

2.在清算人的选任和接任上:公司法赋予股东通过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选任清算人和解任清算人,这一规定使得股东能够控制清算过程,监督清算人不要损害股东的利益;

3.在清算工作的具体操作上,公司法给予股东以极大的参与和监督权。例如对清算人所提交的资产负债表、事务报告书等财务报表的查阅与认同,以及清算终结时,对清算报告的提交、查阅和确认,都是对股东权益的极大保护;

可见,公司清算制度对于股东利益的保护从清算程序的启动一直维持到清算程序的终结,使得公司法的利益价值通过股东的利益保护得以实现。

(二)债权人利益的实现

债权人利益的实现,是公司清算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价值目标。有些学者直接认为“公司非破产清算只有一个基本原则,即保护债权人利益原则。”且不论这一观点是否过于绝对,但其的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司清算制度对于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程度。下面分析一下把保护债权人利益作为公司清算时首先和重点考虑的价值目标的原因:

1.公司法理论的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的确立,一方面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为股东在退出市场时回避风险,甚至践踏债权人的利益。对于公司的债权人而言,有限责任原则实际上是将公司的投资风险从股东转嫁给了债权人。对债权人是没有公平正义保障的。清算制度则在公司终止之前,对于债权人的利益提供了最后的保护屏障。可以有效防止股东可能的对于有限责任原则的滥用,防止任意处分、转移和提前分配公司资产的行为发生,并使债权人通过公司清算程序可以得到公平的清偿,从而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有法律保障的预期。

2.债权人没有争取利益的优势地位。公司的债权人不参与公司经营,对于公司的财产状况和管理情况处于信息盲点的处境。一旦公司走向解散,要求债权人不得不接受利益受损的事实,对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益关系的劣势地位。清算法律制度中,规定债权人有权启动和参与公司清算程序,获得清算过程中的各种财务和事件的信息,从而使债权人弱势的地位得到一定的改善。

公司清算立法的具体规则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对债权人的利益的保护;

1.债权人对清算人的行为发生质疑,有权申请更换;

2.公司清算时要告知债权人,并进行债权申报;

3.对股东的财产分配必须在债权人获得清偿之后;

4.特别清算程序中的债权人会议制度,是债权人维权的机构和方式;

5.如果在公司清算过程中,出现违法现象,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时时享有司法救济权。

以上公司清算法律制度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有制定好的规则,有设计好的正当程序,有提供救济的法律后果。可见公司法律清算制度对债权人的利益是现实和可行的。

(三)其它利害关系人利益的实现

公司清算活动中的利害关系人除了股东和债权人以外,还包括公司的经营层(如经理、监事、董事),公司的职工、国家。公司不仅要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还要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实现公司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可兼顾实现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公司清算制度对于其他利害关系人的保护,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公司清算的过程中,妥善安置公司的经营层和职工,以此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2.通过清算程序,要求公司履行国家税收义务,以此维护国家的利益;

3.通过规定公司财产的清偿顺序,体现了兼顾各方利益主体的权益,当然包括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4.在清算过程中,如果侵害其它利害关系人的利益时,法律赋予他们依法获得救济的权利;

综上所述,公司清算程序通过对各利益主体的不同程度的保护和特定权利的限制,来调和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实现法的利益价值。

三、秩序价值

公司作为最主要的市场经济的主体,从公司的设立到运营直至公司的终止,都要牵扯各方利益,而利益主体在公司终止时的利益矛盾冲突,如果处理的不好,不仅是损害了个别利益体的应得利益,还将对市场秩序产生不良影响,从而给社会秩序带来不安全的因素。法的秩序价值是法的基本价值中的基础价值,是一项法律制度要实现的最低价值目标,但同时也是最实际的价值目标。公司清算制度通过建立清算秩序,以保障公司在退出市场时的交易安全。

(一)清算秩序的设立是实现法秩序价值的重要保障

清算制度中有关清算秩序的设立,是保障清算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公司在有序的状态下退出市场,保护相关利益人的合法利益,调解矛盾,了结权利义务关系。清算制度中规定的清算制度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规范清算行为,维护正常的债务清偿秩序;

2.通过规范清算行为,维护公司准出秩序;

3.通过对各方利益的平衡实现,了结与公司有关的一切法律关系,最终实现维护经济秩序的目的。

(二)交易安全是秩序价值实现的重要体现

公司作为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交易活动,公司清算制度充分考虑到交易安全对维护经济秩序的重要性。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清算制度对交易安全的维护:

1.各国公司法中都规定解散后的公司在清算阶段不得开展新的经营活动。这一规定是清算制度交易安全价值的直接体现。公司进入清算阶段后,如果允许公司进行新的交易活动,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利益主体的利益,最终导致没有安全可言。

公司清算篇6

论文关键词 清算组 公司清算制度 清算程序

公司清算的含义是:在公司根据法律规定而解散的时候,成立专门的清算组,对该公司的债权债务、固有资产等实现全面的清理清算,依法处理整家公司的民事法律行为。纵观整个公司清算的过程,其核心目的在于保护公司职工,债权人以及股东三者的合法权益,进而维护我国社会经济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一、我国现行的公司清算制度所存在的缺陷分析

(一)政府部门拥有随意撤销公司的权力

关于公司清算制度,我国的《公司法》已作出详细的阐述与规定,然而在实践当中,公司停业、被撤销、吊销营业执照等现象并不鲜见,部分公司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基本上不参与年检。如果公司连续两年或以上不参与年检,工商部门的处理形式仅仅是吊销公司的营业执照,大部分的主管部门在履行组织清算工作义务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不足,保障股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更是无从谈起。

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进程非常快,无论是产权结构,还是上级主管部门皆趋向多元化,“国家股东机构”应运而生。然而,部分政府部门的权力并不合理,其拥有随意撤销公司的权力,公司一旦关闭,对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公司退出机制形同虚设,对社会经济的利益均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与市场经济所强调的公平、诚实、信用原则背道而驰,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追本溯源,其原因在于政府部门撤销公司的权力缺乏法律层面的有效约束与限制,并且在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过分干预公司经营行为方面也缺乏必要的禁止性法律规定。

(二)破产清算程序与普通清算程序的界限不清晰

目前我国所实施的《公司法》未能对公司的破产清算程序与普通清算程序进行明确与划分,两者的区别与衔接问题长期缺乏一个权威性的结论。《公司法》(2014年)第189条规定:公司因为无法对到期的债务进行清还而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清算组由人民法院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下组织股东以及相关专业人员成立,对公司实施破产清算。尽管如此,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破产清算程序与普通清算程序的区别是比较大的,普通清算程序可以通过法律依据转化为破产清算程序,而破产清算程序却不能转化为普通清算程序,司法实践的惭怍难度非常大,同时普通清算程序转化为破产清算程序所需的时间比较长,成本也相对较高。清算组对公司进行一段时间的清算之后,发现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根本不具备偿还所欠债务,最终无功而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目前破产清算程序与普通清算程序的界限模糊,存在冲突的集中体现。

(三)清算小组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缺乏明确的规定

一般而言,清算小组的清算活动是被允许涉及对外债权的追索诉讼方面的,但是在清算的过程当中,公司的主体资格往往被法官所忽视,而将清算组列为原告或者被告,而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对此表示赞同。其核心理念在于:清算组的组成目的是对企业法人的债权以及债务等进行清算,针对被终止的企业法人的全部财产进行清理,估价或者是清偿则是其权责的直接体现。如果涉及到被终止的企业法人债权、债务的民事诉讼,清算小组若想要参加诉讼,仅能以自身的名义进行。相关的法律文件也对类似的立场进行了多次的申明,其核心理念在于:如果企业法人未经过清算而被基本撤销,存在清算组的,可把其视为当事人,而如果不存在清算组,那幺当事人的身份则由作出撤销决定的机构担任。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清算制度的有效措施

进一步完善公司强制清算制度,是确保公司清算制度得以深化的关键前提之一,公司强制清算制度作为保护公司债权人、维护公司独立性的有效法律武器,其基本权限在于:在公司的股东,即是清算主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到期之前尚无法履行清算义务的前提下,专业的清算机构通过法律授权,允许对公司实施强制清算,进而保证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与公司的独立性。然而,部分司法案例偏重于以直接的形式面向公司债权人进行清偿工作,而不是通过组织公司,随后进行强制清算的途径,违背了“解散在前,清算在后”的重要法律原则。所以,笔者认为,想要进一步对我国的公司清算制度进行完善,重点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一)将行政清算程序废除

我国现行的《公司法》行政关系与民事关系的法律界限,直接体现为行政权过分干预民事生活。行政权干预的法律界限在于作出行政决定,主要指的是撤销公司经营许可资格的决定,然后正式启动公司清算的程序,但是在公司具体清算工作方面则不加以干预,债权人与债务人公司的经济关系、债权人与公司股东的民事关系等,政府行政部门均不加干预。如果经过行政解散的公司在规定的期限之内无法完成清算工作,相关人员同样可以寻求司法帮助,政府行政部门也无必要全程介入。

公司清算篇7

一、明确《公司法》中关于清算的规定

一是明确清算人的任职资格。可参照对董事、经理任职资格的规定,直接对清算人的任职资格作出明确要求,或对清算人的任职资格准用有关对董事、经理任职资格的规定。立法还应规定:清算人得因死亡、丧失行为能力、丧失任职资格、辞任等原因而解任。对不合法定任职条件或不称职的在任“清算人”,得由任命人随时解任。当公司内部就是否解任某清算人不能达成一致时,经利害关系人请求,可由法院决定是否解任该清算人。

二是明确清算组的权利义务及其责任。立法应明确规定,清算机构成立后即取代董事会,并接管董事会的全部权力,对外代表公司表示意思,对内执行清算事务。公司董事会随清算机构的成立而解散。但公司股东会、监事会仍然存在,且其法律地位不变。作为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会依法有权批准清算机构制定的清算方案,并在清算结束后,审议确认清算机构制作的清算报告。公司监事会有权监督整个清算过程,对清算人执行职务时的违法行为及损害公司、股东、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有权加以制止。

二、完善《刑法》中关于“妨害清算罪”的规定

一是将预期妨害行为纳入刑法范畴。预期妨害行为是指公司、企业在自行解散,或被依法强制解散而进入清算程序之前所实施的旨在逃避债务、侵害债权人及其他人利益的妨害行为。预期妨害行为是我国各类公司、企业中常见的、主观恶性与危害结果都比较严重的清算违法行为,甚至其恶劣程度要超过清算期间的妨害行为,应当纳入到刑法规制范畴。鉴于此,笔者建议在立法上应当放宽妨害清算行为的时间限制,将凡是在清算前,公司、企业已明知自己的经营状况差和履行债务困难,但为逃避债务,隐匿、转移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其他人利益的,也应以妨害清算罪予以追究责任,以有效打击此类恶性违法行为。

二是规定清算不作为的犯罪。公司、企业出现应当清算的情形时,公司股东为逃避清偿债务,不成立清算组织,不履行清算义务,放任公司、企业财产流失,是对公司、企业清算管理制度的根本违反,是对债权人和其他利益人合法权益的极大损害,理应受到刑法规制。而现有“妨害清算罪”的客观表现形式仅仅是积极作为模式,没有考虑到不作为情形下的社会危害性,不能全面有效地打击此类犯罪。因此,在立法上应当增加清算不作为犯罪,追究清算不作为行为的刑事责任,从而有效防止公司、企业通过规避清算逃避债务,更好地保护债权人和其他人的利益。

公司清算篇8

公司解散是指业已成立的公司,因发生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而停止其积极的业务活动,并开始处理未了结事务的一种法律程序。根据公司解散的原因不同,可将公司解散分为自愿性解散、行政性强制解散和司法性强制解散三类。

公司清算是指公司解散后,对公司资产、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理处分,了结公司债务,并向股东分配剩余财产,终结公司所有法律关系和公司法人资格的一种法律行为和制度的总称。清算是公司解散到公司终止前的一个必经程序。公司清算因对象、程序及复杂程度的不同在理论的分类有:破产清算和非破产清算,任意清算合法定清算,普通清算和特别清算等。

严格意义上讲,公司解散和清算都是指公司结束其生命和独立法人的一种法律程序。公司解散是此程序的开始,而清算则是这种程序的继续和结束。公司解散是公司清算的原因,而公司清算则是公司解散的结果,是公司解散后人格消灭过程的继续和终结。

二、公司解散与清算的法理基础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讨论公司解散与清算的法理基础,我们首先将解散与清算分离开来,分别讨论这两个制度存在的理论依据。

1、公司解散的法理基础

(1)公司自愿解散基于的原因主要是公司章程规定或股东意愿,因此它体现了公司法人自治理论,而公司法人自治更深一步则是体现了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公司自治的具体内涵在中西方语境中有不尽相同的地方,而中国公司法学者之间也有不同的阐述。本文认为,公司自治包含有双重含义,一是相对于政府来讲,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享有自主决策公司事务、自行负担盈亏的自由和能力,它有权决定其存续或终止,而不受政府的任何干涉;二是从公司治理结构来讲,公司应是民主性团体,公司的参与者或股东可以通过公司章程或协商的形式决定公司权利义务的配置、风险利润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的设置运行等一系列事宜,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在经济学上,意思自治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认为每一个理性的个人都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做出判断和决定,通过市场上的自由交易,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在最低成本下产生最大收益,从而使整体的社会利益也最大化。由此可知,公司自治的理论基础就是意思自治,是意思自治在公司法领域的体现,它的逻辑推理是私法以意思自治为总的原则,公司法作为私法,自治是其必然要求。

(2)在公司发生法律规定的强制解散事由时,其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公司法是一个具有独特地位的法律机制,它不仅被纳入民商法,也被纳入了经济法的范围。根据经济法理论,国家对市场经济中的主体行为作出规范化的调整,并对其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做出适当干预,这体现了一定的公共权力的干预性。当公司出现法律禁止性规定的事由时,国家基于其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干预和宏观协调的原则和目的,有权对业已成立的公司实施强制性的解散,这也体现了经济法中的“适当干预、合理竞争”原则。

然而,作为公司解散的法定原因之一,因破产而解散的情况下,其存在的理论依据却非常特殊。本文对破产解散制度的法理基础做出了大胆的思考。

法律意义上的破产,指的是一种法律手段和法律程序,通过这种手段和程序,概括性地解决债务人和众多债权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这层意义上的破产,是对某种法律现象的抽象和概括。我们认为,破产解散制度的存在,体现了民商法学上的意思自治、契约自由与风险分担的原则。而法人破产采用有限责任制度,允许债务人重新开始也是体现了社会本位的立法目标。

公司法人作为独立的经济和法律实体,它与其它民事主体平等地参与民事活动并分别为自己的民事行为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可以将公司之间或公司与其它民事主体的民事交往活动看作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意思自治活动,双方通过合意达成订立契约的目的。作为契约的一方当事人(债权人),在它与公司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意时,有一个它已经承认的前提,即它知道对方当事人是仅以其公司所有财产承担有限责任的。这意味着在该公司资产恶化不能如约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只能就债务人的有限破产财产依照法律程序与其他债权人共同公平受偿。因此,债权人应该合理预见到自己的风险,而它与之订立契约的行为表明他愿意承担此种风险。

因此在公司发生破产事由解散时,债权人必须接受部分债权无法实现的事实,与破产公司共同分担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允许公司在资不抵债时解散,也是尊重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和契约自由,并通过清算时双方利益得到适当均衡。

由此可见,因破产而发生的解散制度事实上还是严格遵循了民商法中的意思自治、契约自由和风险分担原则的。

2、公司清算的法理基础

首先需要探讨的是公司清算制度本身的理论依据。我们认为,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清算方式,他们都体现了法律价值对公平与效率的永恒追求,并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适当干预。从另一方面讲,法律虽然赋予企业解散并进行清算的一定自由权利,但它们必须遵照法定程序行为,而不能完全任由自己意愿行事,也体现了民法上的禁止权力滥用原则。

在公司清算过程中,为了使债权人都能够平等受偿,维护社会的稳定,法律要求公司在终止注销之前必须理清其债权债务关系,使拥有同等债权的人都能够公平地实现其合法债权,而在公司清偿其外部债权人之后,还要保护作为投资者的股东的合法权益,使他们也能够从剩余财产中得到公平的分配,同时公司在破产清算时还要兼顾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从这一点上看,公司清算制度的目的无疑是为了实现社会正义。

另外,由于公司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交易量日益庞大,在其解散后清算过程中不可能通过与每一个债权人单独协商解决债务清偿问题。公司清算制度要求所有债权人在一定期限内申报债权,并通过公司清算程序统一处理债权债务了结程序,它有效地节约了社会和经济成本,加快了企业终止注销的进程,使有限资源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实现了更高的效率。

接下来,我们从非破产清算和破产清算入手,对其理论依据作进一步的探讨。

(1)非破产清算。公司的非破产清算主要适用于非因破产事由而发生的公司解散,它的法理基础主要是源自于经济法理论中的国家适当干预原则。法律之所以对这类清算程序也作出严格规定,主要是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保护交易安全的角度出发。

(2)破产清算。在破产清算程序中,上述公平与效率原则体现得更为明显和直接。破产清算程序的顺利实施,无疑是为了保护各方面的利益,并且保证对私法主体的权力救济。关于破产清算对利害关系人的保护理论,经历了从单方面保护债权人利益,到债权人与债务人(股东)双方利益保护,再到债权人、债务人(股东)、社会公共利益多重利益兼顾的一个发展过程。法学界将这个机制称为破产利益均衡机制,而这种机制存在也是体现了社会本位的立法目标。

美国法学家Elizabeth Warren认为企业破产时,除了债权人和企业所有者之外,雇员、供应商、顾客或者消费者以及政府等都可能程度不同地遭受消极的影响,因而他们需要得到相应的保护。处理破产问题除了尊重诸如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经济价值之外,还应当重视经济价值之外的其他诸如道德的、政治的、社会的以及社会个体利益的价值等。

我们也认为,在公司发生破产、进入清算程序过程中,宜用各方利益兼顾保护原则,保护债权人利益并兼顾其他主体利益。这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效率原则,也体现了法律作为社会本位的立法目标。

三、公司解散、清算的制度价值

根据上文对公司解散、清算制度的法理基础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公司法中关于解散和清算的制度规定,不仅遵循了民商法的立法原则,也体现了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和原则。

1、以尊重公司企业自治原则为基础

公司解散、清算制度以尊重公司企业自治原则为基础,不但赋予公司设立、存续和终止的权利,同时允许在企业清算过程中通过和解和协商的形式达到整理债权债务关系并分配利益的目的。这种制度与整个民商法的立法基础并行不悖,维护并实现了整个法律机制的协调和完整性。

2、规范解散清算制度

公司法通过建立解散清算制度,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的行为做出了明确而严格的制度规范,使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有条不紊、市场主体行为有法可依,从而最终达到了法律产生以来最基础的规范社会交往的立法目的。

3、保护债权人和其他关系主体的利益

在公司解散清算过程中,尤其是因破产事由而发生的解散清算中,公司法和破产法上的解散清算制度通过保护债权人和其他关系主体的利益,实现社会资源的公正和有效配置,实现了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真正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效率的价值目标。

因此,公司解散清算制度作为公司法的一部分,无论从整个法律体系自身架构的发展和建设上,还是从法律价值目标的实现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四、对我国法律关于解散清算制度的思考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史上,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甚至存续和终止都更多地体现了国家政策性的意志。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合理地处理政府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时,国家通常要求企业的破产财产首先用于清偿企业员工的工资和保险,以保证社会政局的稳定;然而从法律的解散清算制度上看,企业在破产清算时,具有抵押权的债权人应该享有优先受偿权。这便出现了国家政策与法律规定之间的矛盾,我们应当如何解决呢?

公司清算篇9

    有限责任公司因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被解散或者被撤销,股东应依法履行清算义务,股东不履行清算义务,债权人不能向股东主张债要权,只能要求或向人民法院诉请其履行清算义务: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二、公司股东会议决议解散;三、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责令关闭。

    有限责任公司因解散或者被撤销,股东是当然的清算义务人,由于股东不及时履行清算义务,致公司财产流失,贬损,或者股东以虚伪的清算报告或者谎称已履行清算程序而将作为债务人的公司注销,因此而造成债权人损失的,债权人有权向股东主张损失赔偿。

    有限责任公司因解散或者被撤销,作为清算义务人的股东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失踪,或者死亡,清算义务由下列原则确定的监护人或者财产代管人、或者继承人行使:一、股东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由其监护人负责清算,没有监护人或者监护人之间相互推诿,由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负责清算;二、股东失踪的,由其财产代管人负责清算,没有财产代管人的,或者财产代管人之间有争议,由人民法院指定财产代管人负责清算;三、股东死亡的,由其继承人负责清算,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之间推诿,由人民法院指定清算责任人。

 

公司清算篇10

【关键词】 股权转让 债务重组 所得税

一、引言

企业集团出于各方面的因素退出对下属子公司的控制权时,通常的做法是转让全部股权。但如果该子公司系特殊行业公司或处于非持续经营状态,根据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也会采用其他清算方法,有关的会计核算亦会遵循特殊的会计准则。

相关背景资料:Z集团财务公司因其所依托的Z集团按政府国企改革的统一部署进行了整体改制和重组,集团的体制和成员单位的隶属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动,被银监局认定不符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限期整改并进行重组。通过政府牵线,由一同地区符合资质的企业集团对Z集团财务公司实施并购重组,方式为净壳转让、非承债式重组。

Z集团根据相关会计准则,拟出两套会计处理方案。

方案一:根据《股权转让协议》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处置,损益计入“投资收益”。清理贷款及欠息,冲销负债及增加财务费用。

方案二:按照《集团及所属企业债权债务打包重组协议书》进行债务重组,损益转入“营业外收支”。

Z集团本部对财务公司原始投资额1亿,持有财务公司38%的股权,是财务公司的控股股东、债务单位;Z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A原始投资额600万元,持有财务公司2%的股权,是财务公司的股东、债务单位;Z集团控股子公司B、C均为非持股股东、债务单位。Z集团及其子公司A、B、C对财务公司的债务系贷款及欠息。

财务公司资产4亿,负债0.5亿,实收资本3亿,净资产评估价3.5亿。考虑到财务公司优质的金融资质、金融服务功能和持续经营的盈利能力,在并购时其总溢价为0.5亿元。

二、方案一的会计分析、所得税分析及相应的结论

1、会计分析

首先对Z集团本部转让38%股权和子公司A转让2%股权分别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账务处理,将转让损益计入各自报表的“投资收益”。然后本部及子公司还本付息,清理债务,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将所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对外出售时,应相应结转与所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出售所得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处置收益。Z集团是控股股东,子公司A2%股权不具共同影响或重大影响,都是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所以并不涉及其它权益的结转。没有股权的子公司视同一次还本付息,减少负债的同时增加“财务费用”,计入损益。就整个集团来说,股权处置影响利润表的金额是“投资收益”和“财务费用”两项之差。

2、所得税分析

长期投资的处置较为常见的方式有股权转让、收回和清算处置等,不同的处理方式可能导致财税处理产生差异。撤回或减少投资是投资方与被投资方之间交易,不涉及股权受让的问题。清算收回是指被投资方不再持续经营而从被投资方分回剩余财产的经济行为。Z集团财务公司投资方将其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给其他受让者,是股东之间的交易,所以应是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方式中的股权转让行为。所得税计税基数应是全部价款所得扣除原始成本。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规定,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股权转让所得不区分股息所得和投资资产转让所得,财务公司0.5亿的留存收益是税后收益,如果不首先分配净资产中的留存收益,Z集团势必牺牲掉0.5*40%*25%的抵税效益。所以应要求财务公司先进行留存收益的分配,股东先争取到免税收入。

3、结论

方案一采用的是股权、债务分开核算,股东的全部收益就是转让所得。因为目标企业的行业特殊性,对债务的减免往往在表外利息上,如果债务单位没有预提利息费用,这部分收益会包含在利润表的利润总额上,账面上得不到体现。子公司还本付息的压力,也会转嫁到母公司,导致连锁反应,必须先清算股权,保障有资金的流入。因为整改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企业能否筹集到所需资金。以这样庞大的资金用于重组的流程,不但对并购方的正常营运造成困扰,也会因为对资金的需求增加并购成本,影响重组的进度与成功。

在企业所得税上,可以通过先分配后转让的方式来改变交易策略,规避股东税后收益权再次纳税。其它的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不产生实质性的差异。

三、方案二的会计分析、所得税分析及相应的结论

1、会计分析

企业重组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重大改变的交易,包括企业法律形式的改变、债务重组、股权收购、合并、分立等。

Z集团与并购方经过商定,同意以集团为清算单位,对债权债务采用整体打包的方式进行重组。即重组以集团公司为清算对象,将集团下属所有子公司的债权债务全部转移给集团公司,由Z集团打包重组,债权债务相互轧抵的差额部分,作为并购方对股东净资产的清算分配。这实际上是债务重组类型中的一种,以资产偿债。债务人以长期股权投资清偿债务,按照股权的公允价值(本案评估价)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利得,反映在“营业外收入”科目中;

按股权公允价与其自身账面价值(本案1.06亿)的差额,计算转让损益,反映在“投资收益”科目中。Z集团作为一个整体,母子公司不再单独进行清算,根据重组协议,有股权的子公司将资产负债相抵后余额,或只有负债的子公司,将对财务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转移,形成与母公司Z集团的债权债务关系。债务重组对损益的影响是转让损益和重组利得之和,并购协议中涉及的补价以及减免的表外利息,都体现在重组利得上,这是与方案一不同点之一;就集团整体而言,影响利润表的金额由“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和“财务费用”构成,这是与方案一不同点之二;如有预提利息费用,超出实际支付部分,转入营业外收入,作为重组利得,这是与方案一不同点之三。

2、所得税分析

方案二的协议中虽然明确债权债务相抵差额作为对股东净资产的清算分配,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为了规避税收风险,与方案一一样也存在应采取“先分配后重组”的策略问题。根据国税函(2009)698号文《国税总局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如被投资企业有未能分配的利润或税后提取的各项基金等,股权转让人随股权一并转让该股东留存收益权的金额,不得从股权转让所得中扣除。事实上是将税收优惠权转移给了收购方,对转让方来说是重复纳税了。

企业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这些事项在税法中统称为企业重组。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包括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殊性税务处理。因为收购方是现金收购,根据税法规定,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发生以股权抵偿债务,应当分解为股权处置、债务清偿两项业务,确认股权转让所得或损失、债务清偿所得或损失。由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因此税法上确认的债务重组所得与会计一致。根据国税总局限性2010年第4号公告规定,以非货币性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时,当事各方应保留签订的清偿债务的协议或合同,以及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确认的合法证据,以备税务机关检查。

3、结论

方案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节约时间和费用且具灵活性。财务公司停业整顿已历时三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00)218号文《关于实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财务公司必须限期规范,否则不得不退出市场。在金融许可证稀缺的情况下,对收购方来说,申请新设财务公司必定等待审批时间长,而且还有多种不确定因素,短期内批准新设财务公司的难度很大。Z集团财务公司目前已经基本丧失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金融功能,Z集团也无法继续保留其控制权,地方政府支持本地有条件企业介入,从各方面的情况看,财务公司的重组都易于形成合力,谈判成本较低。以集团为单位进行债权债务的打包重组,对双方来说都是在时间上比较快速、形式上比较简单的并购方式。并购方对原股东单位的不了解、对行业历史的不熟悉,挨家进行股权清算必然形成障碍,影响到收购的进度甚至并购的成功。

(2)盘活资产,实现双赢。债务重组是一种报表性的重组,优化企业的资本负债结构,盘活资产,最终实现各类复杂的资本运作的基础和前提。Z集团直接用股权向债权人抵偿,用较小的代价在短期内结清债务取得现金,有利于提高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资产利用率,更有利于企业未来的经营和发展。并购方对股东及其关联企业欠款在股权转让协议中予以确认,并用部分股权转让款抵偿欠款,不但使丧失诉讼时效的债权恢复了诉讼时效,也收回了资产。是双赢的选择。

总而言之,无论采取怎样的重组方式和会计处理方式,在税法上的要求都是一致的。实际中的企业可能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情况,应考虑到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以做出最佳决策。

四、结语

针对上述重组,实际操作中还有一种声音,就是将重组的损益和债权债务的处理集中在Z集团(母公司)反映,子公司不反映损益,对债权债务采取转移处理。因为长期股权投资、债务清偿分别处置,会造成大股东(母公司)当年产生高额利润,增加税负。而负债子公司会因为较高的财务费用而产生亏损,当年报表会出现大的波动。亏损子公司的利息费用起不到抵税作用,增加整个集团的所得税支出。税负的不均衡会影响到集团的财务平衡,造成报表使用者的误读。笔者以为,这样处理在会计上不符合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应遵循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在税务上难逃税法追究。股权收购的税收特性体现:所得与亏损是当期确认还是递延确认、计税基础、重组主体复杂化的情况下可抵税的亏损是否能在集团企业间流转等。根据“法定扣缴义务人的归属原则”及相关税法,汇总纳税必须报经国税总局审核批准,未经批准,一律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重组是一项复杂的非常规业务,为防范法律与税务风险,应慎重选择会计处理方式并做好纳税筹划。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