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翻译十篇

时间:2023-04-09 01:48:59

古诗翻译

古诗翻译篇1

古文中有些表示地名、人名、物名、朝代、国号、帝名、官职等专用词语及所引用的诗词名句,一般都不需要翻译,也不必翻译,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抄录下来。如《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可译为“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又如,《三峡》“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可译为“所以捕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词语替换法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在翻译时,最好选用现代汉语中能与之对等的词语来替换,也可以在单音节的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上字,使它成为双音节的词或短语,这样就解决了译文上的难度。

如《伤仲永》中“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中“收”可解释为“聚”,这就可以用“团结”一词来替代;“养”加上“赡”字,组成双音节词“赡养”就比较通俗易解了。

三、词义解释法

在理解古诗文名句中,要把握关键性词语予以解释。如《观潮》中“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岳阳楼记》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观”字,就可以结合原文解释为“景象”,可翻译为“钱塘江的涨潮,是天下壮伟的景象”、“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这种词语,如不解其意,翻译就无法进行。

四、省略添补法

文言文中,句子或短语中的某些成分及介词常常省略,数词后面不带量词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为了使翻译的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句式的规范,在翻译时,一般应根据添补完全之后的内容来翻译,即凡是省略的词、成分,都要添补上去。

如《桃花源记》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翻译时要补上“桃花源中的人”和“渔人”。再如《口技》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译时要补上被省略的量词,译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五、句式调序法

在文言句式中,一些特殊句式往往与现代汉语的句式结构不同,如:状语后置及宾语前置等倒装句式,在学习翻译这类特殊句式时,要根据现代表述的习惯,处理好句式中的语序关系。如《记承天寺夜游》中“相与步于中庭”,动词的限制成份“于中庭”在翻译时应从动词后面调整到动词前面,译为:(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再如《陋室铭》的结句“何陋之有”,译时就要将宾语“何陋”调到谓语“有”的后面,这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六、删除虚词法

文言语句中,有些表示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虚词,如助词“之”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时(如“何陋之有”),或作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标志时(如“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意义,翻译时就可以删略不译。

七、词语瞄准法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翻译,只要根据上下文仔细推敲,瞄准句中的重要词,重点突破,就基本上能保证句子翻译的准确性。如《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此句中的“及”只有理解为“到……的时候”才算正确。

八、“互文”理解法

古诗文中,常常会运用互文见义的手法,在翻译这类诗句时,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文中的“互文”现象,充分感悟其上下句的内容互相渗透交错、互为补充的特点。

如《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就不能翻译为“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而应翻译成“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次的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这样,就会避免对古文内容产生误解的现象。

又如《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译成“不因外物(好坏)或喜,不因为自己的(得失)或悲”,就曲解其意了,应译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才符合文意。

再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一句,应该理解为“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角弓,都觉得铁衣太冷,难以穿上身”。

九、繁句简缩法

古诗翻译篇2

关键词:诗歌翻译;苏珊巴斯内特文化翻译理论;中国古诗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1.引言

本文要借助西方文化翻译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苏珊・巴斯内特的理论成果对中国古诗歌翻译的要素、规则和策略各层面展开以文化为主要视角的透析,以中国期在古诗英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之路上摸索出更适合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方法,为我们的翻译实践,特别是本文所涉古诗英译之实践探究一条行之有效,合身实用的文化翻译准则。

2.苏珊・巴斯内特的种子移植理论

巴斯内特(2004)认为,翻译绝不是纯粹的语言行为,而是植根于有关文化深处的一种行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的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对等就是源语与目标语在文化功能上的对等。巴斯内特还注重译诗对目的语的影响,推崇本雅明的“译作是原作的再生”。同时,巴斯内特认为:“要翻译好诗歌,首先要智读诗歌原文――即用一种细致的解读过程,充分考虑文本以内及文本以外的各种特征。她认为诗歌翻译的任务就是“拆散”原诗的语言材料,然后在目的语中将这些语言符号和编码“重组”。她借用了雪莱的关于诗歌不可译的比喻从另一方面进行阐释:“虽然诗歌不可从一种语言输入到另一种语言,但是却可以移植。种子可以放在新的土壤里,让一种新的植物长出来。译者的任务就是去决定在什么地方放入那颗种子并着手移植。”因此她认为译诗不是复制原文,而是在把握好诗歌内涵的基础上,创造相似的文本,是“种子移植” 。她还认为“一首诗歌,其内容和形式是密不可分的,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位译者如试图去争论哪一样更重要都是不应该的。”

3.苏珊巴斯内特的翻译理论在中国古诗翻译中的应用

苏珊巴斯内特把“文化单位”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这对中国古诗翻译是很适用的。举例说明: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拂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Tune:“JOY OF ERNAL UNION”

THINKING OF ANCIENT HEROES IN THE TOWER

ON THE NORTHERN HILL AT JINGKOU

By xin Qiji

The land is boundless as of yore,

But nowhere can be found

A herolike the king defending Southern shore.

The singing hall the dancing ground.

All gallant deeds now sent away

By driving wind and blinding rain!,

The slanting sun sheds its depafting ray

0’er tree―shaded and grassy lane

Where lived the Cowherd King retaking the lost land.

In bygone years,

Leading armed cavaliers,

With golden spear in hand,

Tigerlike,he had slain

The foe on the thousand-mile CentraI Plain,

His son launched in haste a northern campaign;

Defeated at Mount WoIf,he shed his tears in vain.

I still remember three and forty years ago

The thriving town destroyed in flames by the foe.

How can I bear

To see the chief aggressors shrine

Worshipped‘mid cnNw and drumbeats as divine?

Who would still care

If an old general

Is strong enough to take back the lost capital?

(Tr.By Xu Yuanchong)

(许渊冲,1992:334)

以许渊冲翻译的《永遇乐》为例,在此译本中,词组“江山”的翻译就颇显智慧。“江山”直译应为“Rivers and mountains”,如此处采用直译的方法,就很可能在西方文化读者中引起误解。因为存在文化差异,“Rivers and mountains”只指现实生活中对应的事物,不能使读者联想到作者收复失地的决心。译者用一个简单中型的词语“land”成功地避免了误解。此诗译本中另外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短语“斜阳草树”的翻译。在中国读者看来,这是个短语,而不是句子,但是在许渊冲翻译的过程中,成功地把这个短语译成了句子的结构 “the slanting sun sheds its departing ray”。作者认为译者选择这种翻译方式是不寻常的,并且有目的的。正如我们所知,汉语尤其是古诗语言是非常精简并且含义深远的,古代诗人在作诗的时候,形式和语法因素往往是他们最后考虑的因素。因此古诗很少有固定的语法格式,这样诗人才能够有足够的自由来用诗歌的形式传达美感。然而,在古诗英译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因为英语更注重语言形式和语法因素。考虑到这个因素,译者应该在优先选择语义结构和文化信息的传递。作者认为译者的正确选择成功地避免了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传统障碍。第三个例子就是诗中“廉颇”将军名字的翻译。译者再一次调整了原诗中的结构。作者认为这种调整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用简明的语言体现了深渊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很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来说,廉颇将军的故事是耳熟能详的:两千多年前,廉颇在他年轻的时候,勇敢地率领军队打败入侵者。但是对于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少的英语读者来说,直译就不太合适,因此译者选择了更高层次的文化单位来确保语义和跨文化涵义之间的顺利准换。

4.结论

成功翻译的一个体现就是文化因素的翻译。中国古诗的翻译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是实现语义转换的重要因素,译者应该意识到由于文化的错误转换而会引起的问题,作者认为,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理论较其他翻译理论而言更适合中国古诗的翻译,更能够从单纯地兼顾形式与内容的层面上上升到文化层面来考虑翻译的技巧和实践。

参考文献

古诗翻译篇3

关键词:三美原则 叠词 翻译策略

1.古诗词的叠词

叠词就是用重叠词素或音节来构成的词,象声词也隶属其中。学者们对于叠词这种语言现象有诸多不同的称呼,叠字、重言或叠音,以上不同的 名称也从不同角度表明的了叠词的特征,例如形式整齐、音节和谐、表意生动。正是基于上述特征,叠词是中国古代诗人词人广泛使用的修辞手段。"

在中国古诗词中,叠词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AA型是指两个形式、声音和意义都完全相同的音节或汉字重复出现。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关关”就是这种类型,这也是古诗词中最主要最常见的类型。(2)AAB,BBA或AABB型都是AA型的变异体。本文探讨的焦点是AA型的叠词翻译。

2.徐渊冲的“三美”原则及其在叠词翻译中的应用

许渊冲在《翻译的艺术》和《文学与翻译》中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该理论基于中国古典诗歌是“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完美结合,要求译者应尽可能地再现原诗的“三美”。徐渊冲曾提到:“在翻译古典诗歌时,译者不仅要再现原诗中的意境之美,还要兼顾其形式之美和音韵之美。”在中国古诗词中,“意美”“音美”和“形美”密切联系,共同组成一完整的艺术作品。然而在翻译时,“三美”却是有重要性的高低之分。

2.1 意美及其翻译

徐渊冲认为古典诗词翻译的“三美”之中达到“意美”最为重要。要想达到“意美”,不仅要将原诗的意义和内容在译文中还原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将原诗中所传递的情绪再现出来。“意美”是评判中国古典诗词优劣的决定因素。中国古诗词多数是诗人词人用于抒情感怀的重要工具,而且情绪的表达又多通过咏物。因此,在翻译诗歌时,原诗中景物的重现和情绪的传达都是至关重要的。

译文中再现原诗中的叠词的“意美”重要通过保留或替换原文中的形象来实现。

例1

原文:娥娥红粉装,纤纤出素手。

译文:(1) Slim, slim, she puts out her white hands.(Kenneth P.H.HO)

(2) with her slender, slender white hands.(Tony Barnstone &Chou Ping)

(3)Small, small, She puts out her pale hand.(Arthur Waley)

以上三例都保留了原文中的“素手”这一形象,传神地再现了原文中端庄典雅的女子形象,让人产生美好的想象。因此,保留原文中的形象对于传达原文中的意美有效而方便。

然而有时由于原文中表达的形象较为模糊或意义不清,此时就需要替换原文中的形象。

如例2原文:娥娥红粉装。《青青河畔草》

译文:(1)Beautiful,beautiful,her rouged face;(Kenneth P.H.HO)

(2)Pretty in her powered rouge, so pretty (Tony Barnstone &Chou Ping)

(3)Fair, fair,Her red-powered face.(Arthur Waley)

原文中的“娥娥”意义不甚清晰,以上三种译文将其译为形容词来替换原文中的形象,跟生动地传达出译文的“意美”。

例3,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有以下几种译本

(1)The smoke-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Ezra Pound)

(2) In March, among smoking flowers, making your way to Yang-chow. (White Pony)

(3) He leaves for Yang-chou in the third moon of the spring. (刘师舜 中诗选辑)

徐渊冲认为上述译文都未准确传达原诗的“意美”,因为原诗中某些形象都或多或少的被省略或更改了。徐渊冲在翻译时运用了“三化”法来重现“烟花三月”和“扬州”:“烟花”运用具体化法将其译为“green willows and red flowers”;采用概括化法将“三月”译为“spring”;使用等同法将保留了扬州的原型。虽然此种译法使原诗想象的空间变小,但是比较而言,更加传神地还原了原诗的“意美”。

2.2 音美及其翻译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韵之美包括节奏、韵律、头韵和尾韵等。因此在翻译中国诗歌时要注意保持原文中“美”。但是由于中英文不同的音韵系统,两者完全对应几乎是不可能的。主要的翻译方法有:拟声词替换,尾韵头韵法。

例4

原文:扎扎弄机杼。《迢迢牵牛星》

译文:(1)Click,click,to toil at the shuttle.(Kenneth P.H.HO)

(2) Click-cluck, shuttling over the loom. (Tony Barnstone &Chou Ping)

(3) Click-click go the spindles of her loom.(Arthur Waley)

原文中的“扎扎”二字形象的表现出梭子工作时的声音,译文中都用了英文中的象声词“click-cluck”来代替,生动而贴切。

2.3 形美及其翻译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形美指的是通过诗行长度,排比结构和字词重复等形式而产生的一种整体结构美。在翻译中取得形式美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保持原文中叠词的形式,叠词的空间分布。

例5原文:行行重行行,与君生离别。

译文:(1)On and on,again walking on and on,Away from you a life-long parting.

(2)Travelling, travelling and still Travelling, travelling,You are separated from me for life.

原文中“行行重行行”,在两种译文中都再现了形式上AABAA 的美感,读者可感受到译文和原文的和谐美感。

古诗翻译篇4

关键词:拟声词 古典诗词 “三美”原则 翻译 对比

一.引言

茅盾先生在《译诗的一些意见》一文中提到诗歌到底可译不可译的问题,茅盾先生是赞成可译的。诗经过翻译,即使译得极为谨慎,和原文极其吻合,亦只能算是某诗的retold(译述),不能视为即是原诗。原诗有的一些闪光点,是没办法做到百分之百重现的。而翻译有律的外国诗这一点尤为明显。虽然说没有办法完全把原诗歌的精华展现在翻译后的作品中,但至少读者们是可以透过诗歌了解到别国的东西的。因此诗歌还是要翻译,有句话说的好,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种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动还是要推广的。言归正传,中文和英文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因此要翻译中国古诗词那是难上加难。中国诗词大都是言简意赅,近于警句,本身结构精炼巧妙,要翻译成英文那肯定是会丧失某些东西,但是可以尽可能保留原味。比如古诗词都押韵,所以翻译过去也要押韵;对于一些专有名词可以进行适当转换之类的。而中英拟声词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怎么翻译拟声词也是一门学问。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下面将对于拟声词的翻译进行一些浅析。

二.英汉拟声词的异同

在讨论拟声词之前,先来明确其概念。比如: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定义为:“模拟事物声音的词”[1]。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第六版)中把拟声词(Onomatopoeia)定义为:“the fact of words containing sounds similar to the noises they describe, for example hiss or thud; the use of words like this in a piece of writing”[2]。

顾名思义,拟声词就是模拟声音的词,本文仅探讨诗词中出现的拟声词,而表达情感的叹词则不讨论。

英语和汉语毕竟是两种不同语言,汉语拟声词有些可以与英语拟声词相对应,但有些则不能;或者一种声音,在汉语中有好几个表达,而英语却只有一个,再者反之。我们可以通过几个例子可以看出英汉拟声词的一些异同:

(1)摹拟走兽的吼叫声,以狗的声音为例,汉语一般用“吠”、“汪汪”,或者直接用“狗叫声”来表示,而英语中的词汇则丰富很多,有bark, yap, yelp, bay, howl, growl, snarl, bow-bow。

(2)摹拟飞鸟、家禽的叫声,以母鸡为例,汉语用“咯咯”来形容,英语中的词汇则有cackle, cluck, chuck。以雀鸟的叫声为例,英语中通常用chirp或者twitter形容,汉语中的表达则较多,可用“鸣”、“啼”、“啾”、“唧唧喳喳”等词语。

(3)摹拟昆虫爬虫的鸣叫声,以蜜蜂为例,汉语一般用“嗡嗡”形容蜜蜂的声音,英语中则有buzz, hum, bumble, drone等。

(4)摹拟客观事物的响声。比如重物落入水中的声音,汉语一般用“扑通”,英语中则有splash, plump, splatter, flop等单词。再如溪水、泉水等流动声,汉语中使用“潺潺”,英语中则有murmur, babble, purl等词。

通过四个例子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英语拟声词比汉语要丰富。有些汉语词对应好几个英语词,而有些英语词根本没有对应的汉语词。

汉语的拟声词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口”字为部首,比如“叮叮”、“咚咚”、“呜呜”等,大部分是拟声词;(2)叠音、双声、叠韵的词都可能是拟声词,比如“铃铃”、“铛铛”、“铮铮”等;(3)汉语中用“……声”、“……叫”、“……鸣”、“……响”等词语表示声音,比如:“雷声”、“鸡叫”、“铃响”等。

英语的拟声词分为直接拟声词和间接拟声词两种。直接拟声词就是直接模仿声音的词语,比如buzz和meow,能让人直接联想到昆虫和猫的声音。而间接拟声词则运用辅音,来与某种象征性意义发生联想,比如splash, plump, splatter, flop几个单词都是来形容重物落水时的声音,用s,p,f几个辅音把落水时的声音形象地表达出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汉语中则没有间接拟声词。把两种语言中的拟声词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汉语中拟声词的句法功能较为局限,英语中拟声词则较为灵活,数量也比较多,因此在翻译中要灵活处理。

三.英汉拟声词的翻译原则

前面提到汉语拟声词数量少、句法功能较为局限,因此在翻译中要灵活处理。那么古诗词中拟声词的翻译要不要遵循什么原则呢?或者说有没有什么理论支撑呢?笔者倾向于以许渊冲先生的“意美、音美、形美”――“三美原则”作为指导,比较适合诗歌翻译。

许渊冲先生在其《谈唐诗的英译》一文中提到:“总而言之,翻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但是“三美”的重要性并不是鼎足三分的。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其次是‘形美’。因此在翻译唐诗的时候,要求在传达原诗这种‘音美’和这种‘形美’的范围之内,用‘深化’、‘等化’、‘浅化’的译法,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3]这里,“深化”指的是把诗词中的深层意义挖掘出来进行翻译;“浅化”指的是当原文的意思无法完全翻译,就采取模糊的办法;“等化”则是原文的表层和深层一致的时候,就采取直译。所以,此处可以得出翻译拟声词的标准,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方法:(1)对等翻译,也就是“等化”;(2)音译(加释义),也算是“等化”的一种;(3)意译,可以是“深化”或者“浅化”;(4)根据不同语言表达习惯,不译成拟声词或者省略不译。

四.中国诗词拟声词翻译实例分析

笔者搜集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通过对比几个不同的译本,来看看在诗词中拟声词的翻译到底是如何处理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James Legge(理雅各)(1871)译作:

Kwan-kwan goes the ospreys,

On the islet in the river.

The modest, retiring, virtuous, young lady; ---

For our prince a good mate she.

许渊冲先生(1988)则翻译为:

By riverside are cooing

A pair of turtledoves;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A maiden fair he loves.

这里,“关关”是模拟雎鸠的词语,在理雅各的译本里采用直译的办法,直接音译为kwan-kwan,声音传达出来了,可是缺少了意境美,这里雎鸠的声音其实是和男子想要得到淑女的心声相呼应的,而直译就无法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

而在许渊冲先生的译本中则用了英语国家也通用的coo一词。关于“雎鸠”是什么鸟的问题,按《禽经》解释:“雎鸠,鱼鹰也。”翻译成ospreys无可厚非,可有人认为是斑鸠或者水鸟,有人认为是鱼鹰。如果是斑鸠,对应的“关关”的叫声应该是“coo”,而如果是水鸟,那叫声应该是“wail”。而在西方人眼中,斑鸠的形象接近鸽子,终究是比鱼鹰的形象要讨人喜欢,这样意境会美一些,毕竟这是情诗。在许译本的第二个诗节中,wooing形象地把男子向女子求爱的感觉表达出来了,前后呼应,有押韵效果,达到了“音美”、“意美”、“形美”的效果。

我们再来看看金昌绪《春怨》一诗,里面出现了“啼”这个字: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Giles译成:

Their chirping breaks my slumber through

And keep me from my dreams of you.

Fletcher译成: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

因是黄莺“啼”,所以不同于猿“啼”,所以用了与黄莺对等的chirp和warble来描述声音。两个译本大同小异。

来看李清照的词《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林语堂先生的译文:

And the drizzle on the kola nut

Keeps on droning:

Pit-a-pat, pit-a-pat!

许渊冲先生的译文:

On parasol-trees a fine rain drizzles

As twilight grizzles.

Oh! 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

Beyond belief!

美国翻译家Kenneth Rexroth的译文:

And drips, drop by drop, through the dusk.

What can I ever do now?

How can I drive off this wordCHopelessness?

林语堂先生用了droning这个词描绘秋雨,是一种重复又单调的声音,同时又包含词作者哀愁的感觉,拟声词pit-a-pat重复使用了一次,把秋雨“点点滴滴”的声感生动地再现了。

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中用了drizzles和grizzles, 短音/i/形象生动地传达了“滴”的声感,是为“音美”。而grizzles这个词,虽然不是直接拟声,但因为这个词本身有“天灰”和“抱怨”的意思,又与前面drizzles这个词押韵,因此也达到了拟声的效果。

Kenneth Rexroth的译本中用了drip、drop的押韵,也表达出了雨声,但没有把词作者那种悲伤的感情融入在里面,所以稍逊一筹。

总体分析这三个译本,林语堂先生的译本更能传达意境美,更胜一筹。

再看白居易的名诗《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为:

The high notes wail like pelting rain,

The low notes whisper like soft confidences;

Wailing and whispering interweave

Like pearls large and small cascading on a plate of jade.

张廷琛、魏博思的译文是:

Loud as rain, soft as secrets,

Pearls of varied sizes cascaded on a tray of jade.

许渊冲的译文是:

The thick strings loudly thrummed like the pattering rain;

The fine strings softly tinkled in a murmuring strain.

When mingling loud and sot notes were together played,

It was like large and small pearls dropping on plate of jade.

杨、戴的译本中选用wail和whisper来形容大弦和小弦的声音,属于“等化”的一种翻译方法。

张、魏的译本中大弦的声音是用loud,小弦用whispered,loud这个词不属于直接拟声词,比起wail来稍逊。

许的译本中形容大弦用thrummed,将之比作雨声用pattering,小弦用tinkled,将之比作私语声用murmuring,嘈嘈切切用的是loud和sot,拟声词的应用极其丰富,读者更能明白其中的外延和内涵含义。综合看来是许先生的版本最出色。

五.结语

拟声词在中国诗词中得到了大量运用,成为了一种表现力极强的修辞手段。拟声词的运用可以给读者一幅声情并茂、栩栩如生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景其境中。而如果拟声词可以翻译得好,也会给诗词翻译增添不少色彩。

中国古诗词中的拟声词历史悠久、运用频繁,在这里受能力和资料有限,只是对拟声词进行了浅析,更深层次的挖掘还待以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168-171.

[2]丁燕,魏宇,再议中国古诗中拟声词的翻译[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68-70.

[3]黄潇颖,含英咀华,“译”彩纷呈――简论《琵琶行》英译本中的音乐美学意蕴[J],《大舞台》,2012:294-295.

[4]李征,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早发白帝城》及其三种译文[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16-19.

[5]卢军羽,刘金龙,论汉语古诗词中拟声词的翻译[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82-84.

[6]茅盾,译诗的一些意见,《时事新报》副刊[J],1922:52.

[7]单满菊,试论英汉拟声词在诗歌中的呈现及其翻译[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71-72.

[8]韦明凤,《全唐诗》拟声词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2011.

[9]伍嘉,《声声慢》翻译中可译性限度与消解[D],硕士学位论文,南华大学,2013.

[10]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1]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中国翻译》编辑部编,诗词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4]A S Hornby原著,陆谷孙等编译,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注 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22.

[2]A S Hornby原著,陆谷孙等编译,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03.

古诗翻译篇5

【关键词】识解 中国 古诗 翻译

一、引言

中国古诗中蕴含着独特的音美、字美、诗行美、诗人的情志美、意境美及象征美,是中华文化最精深粹美的部分,译者应该透过美学的角度去发掘中国古诗之美,用美学的再现手段去再现中国古诗之美。然而,由于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只有宏观的论述,缺乏方法论,操作性不强,很不利于从科学、系统的角度去进行中国古诗英译的翻译美学研究。近年新兴的边缘学科-认知翻译学是一门将"认知语言学"与"翻译学"紧密结合的学科,认为翻译从本质上即为在译语中识解原作者在原作品中的原意图。因此,作者认为,将认知语言学中所提出的用于解释语言表达主观性的“识解机制”运用于翻译美学研究中,能够更好地解决翻译理论缺乏方法论的问题,更好地再现中国古诗原句的美学效应。

二、识解机制与翻译美学

认知语法的著名学者Langacker(1987,1991)在其认知语法框架的著作中提到,识解是人类认知的主要方式。通过对识解机制的研究,语言学者们能够对人们在相同的场景下产生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进行有效的分析,可以用于分析和研究人类言语的主观性以及对翻译中译者的认知过程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而识解机制对于翻译美学的理论指导主要体现于审美活动和审美再现。

1.识解机制对审美活动的理论指导意义。人们想要理解言语行为的文字表现形式―语言表达式的结构或者意义的时候,往往需要使用其他的单个或者多个言语的表达式的意义或者结构作为基础,这即为背景的概念。对于译者来说,翻译原文的靶域以及言语理解对于译者有效地翻译有着重大的价值。而认知语言学中的源域实为分析靶域的背景,而语境则充当着语言理解的重要桥梁。译者通过移情入原作,对原作的语言理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考信息。

当人们想要对事物进行描述时,一般会涉及到描述着与被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关系,这个就是视角。识解机制中的视角的选择能有效解决诗歌翻译中由于历史背景的久远,造成读者对古诗中主语宾语及时态等内容理解的偏差,从而影响读者的正确理解的问题。

2.识解机制对审美再现的理论指导意义。进行语言表达时,人们拥有辨识注意力方向以及焦点的能力,这种认知能力实为突显原则的认知基础。在言语的表达中,人类为了正确地表述出自己的想法,满足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得到恰当理解的要求,往往通过对相同场景中不同对象进行突显的方法,最终获取多样的语言形式以及表达的方法。这与翻译美学中的象似原则不谋而合,且有着理论指导意义。在翻译中,利用突显来划分词类,分析句法,结合象似原则,用更符合读者理解方式和文化背景的译文,对原文进行艺术模仿,更有利于对原作的审美效果的再现。

三、识解机制对中国古诗英译的指导价值

1.翻译美学关照下背景和视角对中国古诗英译的指导价值。翻译美学认为翻译是译者和作者以及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对话。对于译者来说,译文充分体现着作者内心的想法。译者和作者关注的主要内容都是文本。透过与作者在文本层面上的对话,译者能够更深入理解文本含义,并进行再创造。因此,通过识解机制中语境的运用以及视角的选择,能有效地让译者移情入原作,透过正确的视角,有效地理解具有千百年历史的中国古诗,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下面以贺之长的《咏柳》及其英译版本为例来阐释识解机制对译者审美活动的影响。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Jade-1ike weeping willow looks 1ike a beauty's figure; Its slender twigs are green ribbons of beauty's skirts.Who on earth cuts out the thin leaves on the osiers? The early spring's breeze seems to play the roles of shears.

一By Lin Kezhang

译语语境对源语文本的认知语境的认同性是指源语文化意象及其表达都能在译语语境得到认同,即在功能上与源文化相关的语境特征能建立在译语语境中,为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所接受。这种映射认同性生成的理据是文化间的共性、趋同性和兼容性。一种来自异域的文化意象只要透过译者的译文深入进译语的语境并为其读者所接受,这种文化意象便成为了一种共享的文化符号。

源语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认知语境的趋同度越大,翻译越能顺利进行;反之,如果三者之间认知语境趋同度很小,翻译则会受到影响。因此,译者通过对语境以及视角的正确选择,可以将源语文化移植在译语文本中,从而保全原文化的意象功能。在文化问的共性、趋同性和兼容性的映射下,译语读者便可依靠其认知语境激活记忆中的有关心理图式,对空缺的意义进行补缺,解读移入的文化意象,做出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语境假设,获得相同或相似的审美效果。

2.翻译美学关照下突显对中国古诗英译的指导价值。“突显”是指在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在认知语言学中,突显就是指对语言所传达信息的取舍和安排。突显原理的基础是因人们在观察事物时视角或注意力的不同,而在认知辖域中选择不同的部分作为突显对象。因此,视角、注意力和辖域是体现突显的重要参数。突显不同,语义联想不同,省略可以使人根据自身文化背景突显出不同的事物,对诗歌有不同的理解。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和背景是反映突显的主要运作机制,其中背景常被看作参考点为其突显对象提供视角平台、位置和方向,起到突显图形的作用。而这样的背景往往处于隐伏或省略状态,需要调动较多的认知运作来理解。诗歌的重要特征是用词凝练,含意深远,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诗歌创作过程中,诗人会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激活点,而这些点足以触动读者头脑中的概念系统,从而在头脑中将这些概念形象化、理化,使得这些激活点得以突显,突显部分可以看作图形。

因注意力的不同在认知辖域中选择的突显对象不同,读者需要动用较多的认知运作理解其含意,填补大量缺省信息,不同读者对缺省信息的增补也不同,从而多面解读诗歌。此外,在诗歌中常常会出现连词助词的省略现象,这就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诗意联想空间。在认知域中所选择的突显对象不同,在读者头脑中建立的意象也完全不同;联想省略不同,在人脑之中所呈现的图形也不同,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也不同。

下面以著名的元曲《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本为例,探讨突显对于中国古诗英译的省略及意境重现的指导意义。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Tune:Tian Jing Sha

By Ma Zhiyuan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Down a worn path,in the west wind,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丁祖馨、Burton Raffel译

作者使用了一组形象的可感知的意象群,省略了所有语法连接成分,省略了所有的背景,即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看似没有直接联系的意象简单并置,这种在秋天里可能出现的景物都得以聚焦突显,透过这种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一个广阔想象的天地。读者可能因此而联想出一幅幅美妙而形象的秋景。再看译文,前四句模仿汉语的表达方式,一反英语句法,为典型的片语(fragment),对应原文的物象累加而成的“形美”与“意美”,符合源语审美及修辞立意,而且韵律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兼具了“音美”,不失为中诗英译的佳作。

四、结语

识解机制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种关键认知方式,能够解释若干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语言现象。本文作者通过将识解机制引入翻译美学中,从背景、视角及突显等三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古诗英译的理论指导作用,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有效地拓展了翻译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对中国翻译美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Langacker,R.W.1987a&1991.Func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Vol.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Stanford,Cal.: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Langacker,R.W.1991.Cognitive Grammar.In Droste,F.G.&J.E.Joseph.eds.Linguistic theory and grammatical descript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75-306.

[3]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1.

[4]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5]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古诗翻译篇6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审美 意象 翻译

1.引言

意象是文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美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一书中指出:“艺术符号确是一种终极的意象――一种非理性和不可用言语表达的意象,一种诉诸与感受的东西。”那么究竟意象是什么?它又具备哪些美学特征?译者如何从审美心理的三要素出发来传译意象美?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2.意象的涵义及其美学特征

中国诗的审美,如戴容州所云:“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司空图,《与极浦书》);也如严羽所言,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诗辩》)。正因为如此,汉语诗歌的意象就不是“目击可图”的文字语词所指的表面形象及内容,而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图,《与极浦书》)。

3.从审美心理三要素来看意象的传译

构成审美要素的第一个要素是感知。感知包括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而其中知觉又是较为抽象的,它是对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甚至还包含着对这一完整形象所具有的种种含义和情感表现性的把握。艺术家在创作中有时就是利用知觉按照对象所揭示的情感表现性去分类,而不是按照它们原本的客观属性,如“枯藤,老树,昏鸦”虽是三种不同的事物,但由于它们的情感表现形式相同,所以诗人就把它们排列在了一起。审美知觉在表面上是迅速和直觉地完成的,但在它的后面却隐藏着观察者的全部生活经验,包括他的信仰、偏见、记忆、爱好,从而不可避免地有着想象、情感和理解的参与。

试举一例分析:

原文:竹里馆

?摇?摇?摇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1):A Bamboo Grove

In the quite bamboo grove,I sat alone.

There I played my cither;whistled long and low.

To the people in the woods,such was not known.

The bright moon sets the grove,with romance,aglow.

?摇?摇?摇?摇?摇――tr.Xu Zhongjie

译文(2):Hut among the Bamboos

Sitting among the bamboos alone,

I play my lute and croon carefree.

In the deep woods when I’m unknown,

Only the bright moon peeps at me.

?摇?摇?摇?摇?摇――tr.Xu Yuanzhong

译文(3):Bamboo Mile Lodge

Alone I sit in the dark bamboo,

strumming the lute,whistling away;

deep woods that no one knows,

where a bright moon comes to shine on me.

?摇?摇?摇?摇?摇――tr.B.Watson

竹里馆也是辋川一“景”。此诗写隐居者在极为幽静环境中的高雅自由。这是王维的一首典型的表现静谧的田园诗,但这种静又不是单纯的静,而是以动衬静,一种超凡脱俗的“虚静”状态。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三种译文的特色。首先是意象“幽篁”的传译:“幽”是一个多义词,用“dark”来译顾及它的幽暗、幽深而顾不到幽静、幽雅,而用“quiet”则正好相反。“幽篁”辞出自《楚歌・九歌・山鬼》:“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终不见天”正表现出篁竹折天蔽日的深幽。许氏干脆舍去这种矛盾处理而不译,不失为一个小小的遗憾。因为幽篁正是诗人所处的大背景,是宣泄后来一切情愫的基调,是整个以动衬静意象的大前提。因为用此种格式塔意象中介来建构立体的视觉图象,能在语言转换的同时,塑造一个完整和谐的情景画面,使译文读者获取语言意义和情景因素双重体验。而格式塔意象中还特别强调一种连贯一致性,因为后来的“独坐”已反映出“冷寂”的一面,这里的“幽篁”何不补足另一面的特质“幽暗”呢?这样从色彩光线和整体环境两个方面都做了渲染,加深了悠闲怡悦的氛围。

“弹琴”这个意象在唐诗中一般用来表示一种不合时宜的清高脱俗的情感,这里主要是形容诗人独处时的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情态。Watson的“strum”一词正传达了这种漫不经心的清闲感,一种超脱的情境跃然纸上,可谓妙手偶得之。而两个现在分词的连用,也似乎要将这种无边无际的清寂继续下去,以至无穷,给人以无限遐想和回味,将这种万“静”丛中一点“声”的意境又向前推了一步。而许译“croon carefree”也给人一种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感觉,但似乎表达得过于透,没有给读者自我体验的余地。另外,徐译的“played my cither”也是直译,客观地模拟事实,而“whistled long and low”有所弥补,吹萧声犹如诗人的处境般悠长而孤清。

而第三句“深林人不知”是一句典型的汉语意识流的组织排列结构。人不知“什么”,是人不知诗人还是不知深林?从表面上看是不知“林”,可是诗人处于这幽林之中,不知“林”就等于是不知“人”,可谓一语双关。徐译可谓聪明,大约体会到了作者的用心,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干脆用“such”关系代词把“人”和“林”都包括进去了。而许选择不知人,Watson则选择不知林,都可谓言之有理。因为二者的归属都是一样的,再现林子的深幽偏僻,是对前两句的一个总结,体现了诗人虽不是“不吾知其亦已兮”的牢骚话,却也对自身的处境小有遗憾。

最后一句可谓是三、四两句之间的一个小小的荡漾,其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来相照”与“人不知”意义正好相对,正好弥补了诗人那小小的遗憾而归于圆满。Watson和徐忠杰都强调了月亮照射的静态描写,这样不免显得没有活力,没有做到以动衬静,而是以静写静,更加不会给人以月亮像小人儿跳出的那种小小的意外感。Watson还稍微略胜一筹,用“come”一词展现了些许动态感。而许渊冲的“peep”一词,可谓神来之笔,把月亮那种无意中显露、若隐若现的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似乎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如小姑娘般的害羞脸庞探出头来,增添了无数情趣和动感。将整个之前的“幽簧”“深林”等静谧的意象群一下子升华到具有生命流动气息的可爱月亮上,可谓有生命活跃气息的“静”,而非死“静”。读者也仿佛走入了那个幽林中,看到那皎洁的明月打那篁竹的空隙间钻出来,脉脉相窥,直令人心境为之澄彻。

4.结语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最难的,也是“有翻译中层次最高的一种翻译”。之所以难,就在于诗的表面文字可译而诗的意象和意境却很难翻译,本文从构成审美心理的三要素出发,分析了审美意象产生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审美活动中这三种要素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而没有截然的分界线。接着再通过剖析诸译例审美意象的传译的得失成败,揭示了如何从审美角度出发较好传译诗歌意象的某些策略和方法,这对更好地展开诗歌翻译实践和批评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陈铭.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味[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2000,(1).

[5]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古诗文鉴赏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6]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7]腾守饶.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8]文殊选注.诗词英译选[Z].北京: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1989.

[9]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Z].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10]徐忠杰.唐诗二百首英译[Z].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11]张保红.论诗味的翻译[J].外语教学,2004,(6).

古诗翻译篇7

关键词:文化因素;意象;中国古代诗词

Abstract: Image 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m. Image is not only carrier of the poet’s emotions, but also representation of profound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Only when translators go deep into the Chinese culture can he or she translate the images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correctly.

Key words: cultural factor,image,classical Chinese poem

1 引言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代诗词,这个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受关注的部分,也是“东西方其他民族流连咀嚼、体味这个古老民族悠远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津梁” [1](p.1)。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是承载中国深厚文化传统的载体。正确翻译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传达意象中蕴涵的深刻文化意蕴,是翻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从文献上看,中国古代诗歌翻译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然而意象中的文化因素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本文拟从文化因素角度看中国古代诗歌翻译,旨在揭示文化因素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的体现。

2 关于意象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论中一个固有的概念,从古到今,有不少文艺理论家给出了关于诗歌意象的论述:

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司图空 《诗品·缜密》)

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深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日生思。(《唐音癸签》卷二引王昌龄语)

意象应生和,意象乘曰离。(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

所谓意象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与外在之象,读者在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时的内在之意。(《十二象》引余光中语)

意象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的思想感情相交融,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十二象》引李元洛语)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感情。(袁行霈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意象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意”即诗人的主观感情,二是“象”即客观物象。诗人把他们的感情寄托在客观的物象上,通过描写客观的物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例如,“美女”这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并非仅仅是指美人。在《诗经邶风》中有“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的句子,这里的“美人”拓展为一个人心中怀慕的对象。在屈原的《离骚》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子,在这里,屈原把自己比喻成“美人”。所以《乐府诗集》指出:“美人者,以喻君子。言君子有美行,愿得明君而事之;若不遇时,虽见征求,终不屈也。”在这里,“美人”这个意象就有了明确的文学意象。

3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文化历史关照

对于中国古代诗词中意象,如果脱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就很难把握和体验其中的含义。例如“杨柳”这个意象。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柳树,但是在他们的语言中,“杨柳”没有意义上的牵连。而在汉语中,由于“柳”与“留”同音,从《诗经》开始就把“杨柳”作为惜别的特征。在《诗经下雅采薇》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这句话定下了离愁别绪的基调,以后就被历代文人所使用。在王维的《渭城曲》中,有“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千古绝句。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说“风吹柳花满店香”;杜甫《和裴迪送客》说“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在这些诗歌中,杨柳已经不再是普通的植物,而是人们惜别的媒介物。在翻译中,如果把“杨柳”翻译渭 “willow”,这仅仅是做到了语言上的转换,只是在英语中找到了“杨柳”这个词的对应符号,而没有把深层次的文化意义翻译出来。所以钱穆说:“一考中国文字之发展史,其聪慧活泼自然而允贴,即足以象征中国全部文化之意味。”[2](p.3)

4 实例中分析文化因素在意象翻译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是诗人的匠心与智慧的体现,是诗人凭着审美直觉或灵感在生活中得到的,它凝聚着被人们所默认的某些特定的内涵和情思,是中华民族心理文化结构的物态化,属于中华民族文化象征系统的一部分。以下将通过实例来分析文化因素在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中的体现。

(1)a: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王昌龄:《西宫秋怨》)

b: The lotus bloom feels shy beside the lady fair,

The breeze across the lake takes fragrance from her hair.

An autumn fun cannot conceal that she is bored.

In vain beneath the moon she’s waiting for her lord.

“秋扇”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义为,扇子到了秋天就没有用了。在这里比喻妇女因年老色衰而失宠。早在乐府诗中就有:“妾身似秋扇,君恩绝履纂。”在这个译文中将“秋扇”译为“autumn fun”就不能充分传达出诗中这一层文化意义。

转贴于 (2) a: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杜牧:《金谷园》)

b: Dusk comes, the east wind blows, and birds pipe forth a mournful sound;

Petals, like nymphs, from balconies, comes tumbling to the ground. [3](p.4)

“坠楼人”指的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宠妾绿珠。据说绿珠有倾国倾城之貌。孙秀欲占为己有,就派人向石崇讨要,但是遭到石崇的拒绝。因此孙秀假传诏书来捉拿石崇,这时石崇正在楼上举行宴会。绿珠因石崇为自己获罪,说道:“当效死于君前”,然后纵身跳下楼台,香销玉损。在这里诗人用“坠楼人”暗示出美人与花一样,其结局都是悲惨的。译文中用“nymph”这个词来翻译“坠楼人”。而 “nymph” 指的是在希腊罗马神话中居于山林水泽的仙女。同“绿珠”给读者的印象是两个不同的人物。原诗是一位美貌而忠心的宠妾,而译文却让人联想到像一位雅典娜一样的女神。

又如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又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张廷琛等译为:

How is it, when flowers fall,We meet again,Amid these lovely southern scenes? [4](p.96)

在这里“落花”象征李龟年的遭遇,李龟年是颇受王公贵族所喜爱的歌手,然而几十年之后,他却颠沛流离,以卖唱为生。曾经的辉煌就像落花一样随着岁月流逝而不再有。诗人在这里借别人的遭遇来感叹自己的景况。在译文中,没有传达出这一悲凉的色彩,却给人一种老朋友久别重逢的高兴。

(3) a: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b: Journeyed forth with tender thoughts of home,

At break of day of travelers’ bells are heared.

Behind the thatched inn, crowing cock and setting moon;

Upon the planked bridge, footprints in the frost,

Mountain paths strewn with oak leaves,

Orange blossoms bright against the outpost walls,

Remind me that I dreamt of Du Ling.

There, the wild ducks must be massing on the curving shores. [4](p.51)

这首诗是运用意象叠加的成功典范。“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山路”、“枳花”、“驿墙”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给读者描绘了一副远行图。游人住在茅店里,听到鸡声,便动身起床,在月色之下赶路。天气凉了,降霜了,游人走在桥上,脚印印在了霜上。山路上铺满了落叶,让游人涌起了一股乡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勾起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李白在《静夜思》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已经打上了深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霜”这个意象带有悲凉的色彩,代表了秋天。在这个译文中,译者把这些意象直译了出来,像原文一样叠加在一起,创造出的意境就逊色了一些,这样诗中的文化意义就有所走失。

从上述这些实例来看,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这个融合了中国古代诗人主观感情的物象,在写入诗中的时候,就融入了诗人从生活中获取的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内涵。而这些意义随着历史的前进就成为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成为了民族的象征。在翻译意象的时候,就必须深入到中国的文化传统的中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古代诗词中意象的含义,才能正确翻译出意象的深层意义。

5 结语

本文简单介绍了文化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翻译中的体现。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色彩纷呈,意义深远,是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翻译中国古代诗歌意象,就必须注意到文化对意象所产生的影响,这样才能真正欣赏意象的含义,准确翻译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 参考文献:

[1] 汪涌毫.骆玉明,中国诗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2] 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2002.

古诗翻译篇8

摘要: 翻译学是一门关系繁多的综合性学科或边缘学科,它需要利用诸如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建立自己的研究架构和研究方法。本文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一诗的几种英译文进行经验纯理功分析,试图通过功能语言学分析,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看待翻译中的一些问题,解释翻译中的一些诸如“对等”的现象。

关键词: 翻译 功能语言学 经验纯理功能 古诗

关于古诗的翻译问题,国内外学者对翻译的标准没有一致的看法。威尔斯・巴斯通(BarStone,1994)曾说过:避开任何规定的方法,因为译诗这种行为令人愉快的不变因素就在于自由(freedom),就在于方法的多样化[1]。任何方法都行,只要能产生好诗。许渊冲曾提出译诗的标准“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7]。黄忠廉(2000)指出: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同于非文学作品的翻译,后者要求做到意似是主要的,而形似只是尽力而为之;前者则要求在意似的基础上讲究形似,力求使二者达到高度的统一,取得风格的“似”[2]。

系统功能翻译观认为:“翻译一般是寻求原文与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语篇是意义单位,是在一定语境中起作用的单位。因此,翻译的对等单位应该建立在语篇上,即翻译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同一整体情况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和相同的功能。”①(胡壮麟,1989)

黄国文(200l)认为,“系统功能语法是一个比其他理论更适合于语篇分析的理论”,因为“它是一种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语篇分析理论。” 本文从韩礼德(Halliday1994)的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一诗的三种英译义进行经验纯理功能分析,试图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进行描述和解释,并探讨翻译中的“相似”或“对等”

一、经验纯理功能语法回顾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包括三大纯理论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经验功能是概念功能的主要体现,它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谈论他们对世界(包括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所发生的事情或情形。

及物性(transitivity)是英语中表现经验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语义系统,其作用在于把人们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为分成若干种“过程”(Process),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加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及物性系统包括六种过程:(l)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2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3)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4)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5)言语过程 (Verbal process)和(6) 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

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一个参与者(即“动作者”)(Actor),也可能涉及到另一个参与者(即“目标”)(Goal),还可能涉及到“环境成分”(Circumstance)。

心理过程是表示“感觉”(Perception),“ 反应”(Reaction)和“认知” (cognition) ,“情感”(Affection)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心理过程一般有两个参加者,一个是心理活动的主体即“ 感觉者”(senser),另一个是客体即被感知的“现象”(Phenomenon)。

关系过程指的是一个物体(人、物、情形、事件等)与另一个物体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或指一个物体的性质特征、情形等。关系过程可分为两类,即“修饰型”(Attributive)关系过程和“认同型”(identifying)关系过程。修饰型中的两个参与者分别是“载体”(carrier)和“属性”(attribute),,认同型中的两个参与者分别是“被认同者”(identified)和“认同者”(identifier)。

行为过程指的是诸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哭笑等生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只有一个参与者,即“行为者”(Behavior),而且行为者一般是人。

言语过程是指人们通过讲话进行交流的过程。它涉及的参与者是“讲话人” (sayer),“听话人”(Receiver)和讲话内容“(verbiage)。

存在过程指的是某物(人)的存在情况。这个过程只涉及一个参与者,即“存在物”(Existent)。

二、《静夜思》原文的经验功能分析

从经验功能的及物性角度看,《静夜思》一诗共有四个过程组成,即:

(1)存在过程:“床前明月光,”

(2)心理过程:“疑是地上霜。”

(3)物质过程:“举头望明月,”

(4)心理过程:“低头思故乡。”

就语篇功能分析而言,在进行及物性分析上,一旦确定了过程类型,就要对参与者进行确定,同时确定环境成分。

在《静夜思》一诗中,共有四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存在过程,参与者是“明月光”,环境成分是“床前”。第二个过程是心理过程,参与者是诗人本人,在诗句中是被省略了的,另一个参与者是“地上霜”,体现心理过程的动词是“疑”。第三个过程是物质过程,动作者是诗人本人,在诗中也是被省略了的,另一个参与者即目标是“明月”,环境成分是“举头”,作方式状语。第四个过程是心理过程。体现心理过程的动词是“思”,其中一个参与者诗人本人,另一个参与者即“故乡”,“低头”是方式,作环境成分。

三、《静夜思》三种译文经验功分析

下面是我收集到的三种译文,译文1是徐忠杰所译(见徐忠杰译1990:86)[6],译文2是许渊冲所译,(见许渊冲译 2000)[7]译文3是Bynner所译。(见The Jade Mountain: A Chinese Anthology 1929)

译文1:

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

I des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on the floor.

I watch the bright moon, as I tilt back my head.

I yearn, while stooping, for my homeland more.

A Tranquil Night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In the Quiet Night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 head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下面我们逐句分析这三种不同译文的过程类型。

(一)“床前明月光”

译文1中该句的过程类型为心理过程,由“descry”体现,参与者有两个,其中一个是“I”,另一个是“bright moonlight”,环境成分是“in front of my bed”。译文2中该句的过程类型是物质过程,参与者即动作者是“I”,另一个参与者即目标是“a silver light”,环境成分是“Abed”。译文3中该句的过程类型是存在过程。存在物即是“a gleam”。

从过程意义的体现角度看,我们认为译文3的过程类型与原诗吻合,原诗该句就是描述一下环境成分,一个地点,一种现象,译文3的翻译在这些方面都与原诗表现一致。译文1和译文2都把隐藏的参与者“I”给翻译出来,环境成分翻译得都还与原诗一致,但是过程类型与原诗没有相似之处。

(二)“疑是地上霜”

译文1中该句的过程类型是心理过程,由“suspect”体现,参与者有两个,一个是“I”,另一个就是“ hoary frost”环境成分是“on the floor”。译文2中该句的过程类型是心理过程,两个参与者分别是“I” 和“frost” ,“wonder” 是体现心理过程上的动词。 环境成分是“aground”。译文3中该句的过程类型是存在过程。存在物既是“frost”,环境成分是 “there”。

从过程意义的体现情况来看,译文1和译文2都与原诗的过程类型一致。但是体现心理过程的动词译文1显得与原诗更贴近些,“suspect”作“怀疑”讲,是指“对...有所察觉”,知道并不是霜,而译文2中“ wonder”作“想知道”的意思,原诗所要表达的意思只是把月光比喻为霜。从意义一致的表达角度看,译文3更贴近,更与原诗一致些。

(三)“举头望明月”

译文1中该句的过程类型是物质过程,由“ watch”体现,有两个参与者,分别是“I”和“the bright moon” ,环境成分是“as I tilt back my head”。译文2中该句的过程类型是心理过程,由“find”来体现,参与者是“I”,被感知的现象是“the moon bright”,环境成分是“Looking up”。译文3中该句的过程类型是心理过程,“find”,其中一个参与者是“I”,另一个参与者是“moonlight”,环境成分是“Lifting my head to look”。

从上述过程分析看,译文1与原诗的过程类型是一致的 ,意义的表达也更接近,传神一些。译文2和译文3与原文的意境不是那么的契合。

从上述情况分析看,译文1和译文3的过程类型与原诗一致,但译文3的措辞更能原诗的语境相一致。一位在外漂泊的游子,在寂静的夜晚,孤身一人睡不着,仰望着明月,突然心底一股思乡之情燃上心头,译文的“suddenly”用的很传神,猛然间意境与原诗是那么的和谐。

四、结 语

原诗是五言绝句,描写真实,平铺直叙,措词朴直,一目了然,就原诗的内容意境来说,三种译文译得尚可,(l)译文1和译文2都押韵了。译文3虽然没有押韵,但是他的意境与原诗很契合,从意义的表达方面来说,很准确,译文也非常的美。而且从过程类型角度来看,也还是原诗保持的较一致的。

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纯理功能为理论依据,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对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一诗的三种英译文进行经验纯理功能分析,在译诗的时候力求做到意似、形似和风格似,或者力求使译文在读者心目中产生与原文在原语读者心目中大体一样的心理感受,即:意美、音美和形美,这是一个难度较高也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古诗翻译篇9

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他却不懂得藏好自己的行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2、注释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3、原文

《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古诗翻译篇10

1《静夜思》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静夜思》翻译:明亮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家乡。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