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监督方案十篇

时间:2024-02-21 17:46:27

营商环境监督方案

营商环境监督方案篇1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积极构建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机制

牢固树立平等保护理念,坚持以法治需求为引领,转变司法理念,将检察机关的法治保障融入社会。

1. 上门走访广纳建言,增强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针对性。全市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检察官进企业”活动,走进企业问需求,找准服务重点,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加强法律服务的供需对接。近两年,先后走访了云钛公司等40余家重点和规上企业,召开6场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围绕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合同诈骗、职务侵占及知识产权等企业关注热点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主动回应民营企业的法治需求。在双向互动的基础上,市检察院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立足职能服务保障“两城”建设的六条措施》等制度,强调要严厉打击侵害民企犯罪活动,优先办理保护民企权益案件,依法审慎办理民企涉罪案件,加强对涉民企案件的法律监督。各县区检察院也陆续出台相应制度,如东区检察院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服务优化东区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针对近两年连续发生的给我市康养品牌造成负面影响的多起民办养老机构涉罪案件,对全市5个县区民办养老机构的涉案原因及发展困境开展调研,形成了专题报告《民办养老机构涉罪情况分析报告》呈送市委。

2. 建立内外部工作平台,形成法治化营商环境共建合力。为搭建向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检察服务的专门平台,市检察院成立了民营经济法律服务中心,各县区检察院分别在工业园区或企业设立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工作站。以检察官网、公众微信号为载体,开辟民营企业依法维权“申诉通道”;以 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为窗口,设置“民营企业绿色通道”,配套出台了法律服务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规程,提供一站式综合性检察服务。加强与工商联沟通协作,2019年8月,两级检察院邀请市县区工商联主要负责同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代表20余人等参加开放活动并座谈,会签《关于建立健全检察机关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的实施意见》,通过搭建外部协作平台,积极为企业协调解决问题。

(二)积极服务“六稳六保”,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全市检察机关立足职能,积极落实“保就业、稳企业”要求,服务“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1. 依法维护企业复工复产社会秩序。疫情爆发后,市检察院迅速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应对疫情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的实施意见》,依法从快办理妨碍疫情安全防范、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的犯罪;依法从严打击黑恶势力对企业及其从业人员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暴力讨债等犯罪,保障民营企业复工复产。

2. 积极开展民营经济法律服务。一是开通涉企案件快速办理通道,有效运用网络、12309检察服务热线等方式及时受理企业诉求。对企业劳动用工纠纷、建设工程纠纷、债务纠纷、生效裁判执行等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各类监督案件,建立涉企业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尽量减轻疫情对企业复工复产的影响。二是对民营企业精准把脉,扎实开展“法治体检”。如西区检察院在对某公司开展法治体检时,发现某企业对经销商资质审核不严,可能发生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该院出具“体检报告”,切实帮助企业将问题整改到位,消除企业发展风险,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三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市检察院开展“送法进企”活动80余次、法律专题讲座25次,组织民营企业代表先后开展了“检察护航民企发展”为主题的检察公开日活动。东区检察院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制作发放《请企业查收!这份法律政策指导手册很实用》的知识问答手册100余册,围绕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十五个重点法律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通过“两微一端”、门户网站等平台推送给辖区各大民营企业。

3. 营造和谐的用工法治环境。加强对涉企业劳动关系、劳务纠纷案件的监督力度,深入开展协助解决农民工讨薪专项活动,加强对农民工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2019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办理支持起诉案件37件,为农民工追回薪酬67万余元。如米易县检察院依职权发现李某拖欠孙某等4人8万余元工资未履行案件,依法向县法院发出支持起诉书,促成企业与农民工达成和解并付清拖欠工资,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化解了社会矛盾,帮助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强化依法经营意识。

(三)依法保障安全健康的市场环境

坚持以办案为中心,依法打击侵犯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犯罪,促进公平竞争、健康发展,让市场主体更有“安全感”。

1. 坚决打击犯罪,营造平安稳定的发展环境。2019年以来,批捕各类刑事犯罪 人,起诉 人;加大涉众型犯罪打击力度,批捕开设、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犯罪 人,起诉 人;保持打击毒品犯罪高压态势,批捕 人,起诉 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惩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犯罪团伙以暴力、胁迫等方式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犯罪,批捕 人,起诉 人,向纪委监委移送“保护伞”线索 条。

2. 强化案件办理,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全市检察机关积极开展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行动,切实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2019年以来,批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金融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 人,起诉 人。批捕商业贿赂、合同诈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破坏公平市场营商环境的犯罪 人,起诉 人。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大对侵犯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着力解决知识产权侵权成本低的问题,提起公诉  人。

3. 更新司法理念,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稳发展。牢固树立 “谦抑、审慎、善意”的司法理念,讲究办案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司法办案对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负面影响。一是开展了涉民营企业家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及时建议或依法变更强制措施。如西区检察院办理的冯某等人诈骗案,冯某等4人被羁押后,公司无法正常运营,100余名员工情绪不稳定。检察机关积极要求4名犯罪嫌疑人及时对诈骗款项全额退赔,依法对其中2名嫌疑人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保证了企业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并对超额查封的财产及时解封,保证了企业正常运营。二是严格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可捕可不捕的坚决不捕,可诉可不诉的坚决不诉。2019年以来,对企业人员依法不批准逮捕10人,不起诉25人。如某企业负责人王某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一案,鉴于案发后王某某退缴了全部税款,且自愿认罪认罚,东区检察院举行不起诉案件公开审查听证会,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确保其所在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营。

(四)切实维护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

公正的司法环境是良好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要素,全市检察机关坚持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为营造公平正义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1. 扎实开展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及刑事申诉积案清理专项活动。2019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办理的民营企业涉嫌犯罪案件“挂案”问题进行专项核查,核查出挂案13件。监督侦查机关撤案2件、立案2件。如西区检察院核查到公安机关未对嫌疑人彭某盗卖刘某经营货场内价值25万余元电煤刑事立案,向公安机关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公安机关依法对该案立案侦查,维护了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全市检察机关针对违法使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和违规查封扣押冻结财物这些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司法“阻点”,以及法律界限不明、罪与非罪不清的涉企案件,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严格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监督撤案 件,不捕 人,不诉 人。

2. 不断强化涉企案件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加大对涉企债务、合同、产权纠纷等案件的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力度,依法支持企业合理诉求。2019年以来,对140件涉民营企业民事行政诉讼案件审查监督,对确有错误的裁判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 件,对审判活动提出检察建议32件。加大涉企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监督力度。市检察院在审查多起有限公司因虚假债务不服法院判决提出检察监督的案件中,发现并移送2起涉嫌构成虚假诉讼犯罪线索,3名犯罪嫌疑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相关民事判决也予以纠正,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40余万元。这是检察机关参与国家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公平法治市场环境的成功范例。

3. 深入开展涉企执行案件专项监督活动。依法监督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企业家合法权益及时执行到位,对存在应执行而不执行、不应执行而执行,非法处置被执行人或者案外人财产等侵害企业产权的违法情形,依法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对因执行人员怠于履行职责致使被申请执行人转移、低价处置财产恶意逃避执行造成企业合法权益长期无法实现的违法情形,依法启动调查核实权,严肃监督纠正。受理涉及民营企业的民事、行政执行监督案件 件,提出检察建议 件,采纳 件。加大对涉案财物的审查力度,对权属明确的企业合法财产,返还不影响诉讼正常进行的,及时配合、监督处置涉案财物,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的损失。

(五)保障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

1. 助推行政管理堵塞监管漏洞。按照“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原则,通过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建章立制、消除隐患。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检察机关在依法办理黑恶案件的同时,深入查找黑恶案件背后社会治理乱点以及行政监管漏洞,加强与相关行政部门信息共享、工作联动,依法运用检察建议促进我市矿产资源开发、生猪屠宰、集贸市场等行业的整治。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就办理黑恶案件中发现的行政监管漏洞发出检察建议16份,促进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2. 加强协作营造良好行政执法环境。切实提高行政检察监督实效,主动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衔接,搭建行政执法监督大平台。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的协作配合。全市检察机关先后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环保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10余个行政执法单位和部门开展了联合调研和执法检查,形成相互支持的工作合力。“整治执业药师挂证”专项行动中,支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市药品零售企业推开“互联网+药学服务”,探索加强新型商业业态的监管。

3. 以规范有序为导向促行业健康发展。在坚决保护公益的同时,依法保护涉事企业,实现公益保护、依法行政与行业发展多赢。在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开展“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领域专项监督整治活动”中,实地走访了市县区范围内的4宗疑似闲置国有建设用地,对用地企业未按时开工建设的原因和具体困难进行深入了解,共同商讨解决对策,督促责任企业完善相关手续并及时开工建设,避免闲置土地产生法律责任风险,影响复工复产。最大限度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的正常活动、生产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有效配置,努力服务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19年以来,共受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388件,立案301件,发出检察建议159件,督促怠于履职、违法履职的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的违法行为129件,有力维护了全市公平、公正、优良的营商法治环境。

(六)保障生态环境,创建良好营商环境的基础

全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依法追究造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的刑事责任,批捕 人,起诉 人。全面加强对涉及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各类案件的监督,通过检察建议、提请诉讼等方式,督促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追究破坏自然资源、侵害生态企业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责任,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围绕大气、水环境、土壤、资源保护、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等重大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办理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01件,督促相关单位积极履职修复生态,为市场主体宜居攀枝花、投资攀枝花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营商环境监督方案篇2

 

市政府督考办:

按照大政督[2017]133号通知要求,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区软办结合《大连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实施方案》、《大连市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及《**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内容,对我区今年以来营商环境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牢固树立优化营商环境理念

**区牢固树立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将2017年确定为“优化营商环境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全区各部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紧锣密鼓抓推进,凝心聚力促发展,叫响“123”(即坚持稳中求进一个总基调,牢固树立“精品和引领两大意识”,着力推进“三抓三创造”)工作思路,筑牢营商环境堡垒,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提早谋划,开好新春第一会

新春伊始,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区优化营商环境年暨2016年度纳税百强企业座谈会,区四大班子领导、区委常委、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出席会议;区百强纳税企业60位企业董事长,40名集团公司CEO、行政总裁、总经理参加会议;区14个部门和9个街道,**区首批聘请的8名经济智库专家,全国15家媒体记者受邀参加会议。会议了**区“招商、安商、暖商、富商”十项承诺,推动了政府与企业,以及纳税百强企业与银行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标志着**区正式启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二)制定方案,对症下药求提升

立足**区实际,结合省市关于营商环境推进的相关文件,对标世界银行关于营商环境评价的10条标准,制订了《**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提升城区品质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创新、完善服务保障为重点,细化20条目标任务,聚焦营商环境“痛点”、“堵点”和“难点”,拿出硬招数,打出组合拳,着力打造务实高效政务环境、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开放包容招商环境、严肃公正法治环境、温馨和谐社会环境,为建设大连品质立市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三)组织保障,全力推进抓落实

为进一步推进《方案》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我区成立由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各副区长任副组长,各街道及各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为优质高效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提供政治保障。同时,成立由区委督查部门、区政府督查部门、区经信局、区监察局组成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督查小组,督查方案落实,查处与营商环境相关的作风建设及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背政府承诺的行为,确保《方案》落实不走样,工作开展有实效。

二、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扎扎实实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市区方案以来,全区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区关于营商环境整改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在全区大兴务实之风,大行实干之举,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营造营商环境建设浓厚氛围

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在本地新闻、各大平面媒体、V**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优化营商环境宣传。“鸡年上班第一天撸起袖子加油干,**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更优营商环境,锻造更强总部经济”、“畅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等专题采访在大连新闻栏目播发;《**区多维度营造营商环境》、《**区:发挥金融要素优势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文章在本地全媒体刊发;“优化营商环境 **区是认真的”、“大连龙商与**区携手前行 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加急’注册令检验大连**区营商环境”等文章通过V**和各类网络平台。同时,各部门还充分利用**区政府门户网站、各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群发平台、楼宇大厦电子显示屏等载体,积极做好营商环境建设宣传推广。此外,为了增进各单位关于营商环境工作经验交流,从6月份开始,我区每月定期刊发“营商环境工作动态”,现已刊发两期。目前,全区上下已逐渐形成“人人是营商环境、时时是营商环境、事事是营商环境、处处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顶层设计,打造务实高效政务环境取得实效

1.加速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目前,区属14个部门89项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区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受理,彻底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利,大厅之外无审批”。

2.压缩审批时限,提升工作效率。按照能简则简、能优则优原则,将194项公共服务和审批事项中的171项承诺办理时限平均压缩60.8%。对审批事项发生频率较少的部门,采取综合窗口受理模式,将每个审批事项形成标准件,实现行政审批标准一体化受理。

3.加强智慧政务建设顶层设计,开创“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加速推进“一张网、一个窗口、一个平台”建设,按照《大连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内容,编制《**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并进行任务分解。同时,创新开展智慧管理平台建设,通过规范化联动预案梳理,打造标准化政府服务流程,推动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互联互通,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企业四处找”为“部门协同办”,服务群众和企业无死角,推进“指尖上的**”逐渐成为现实。

(三)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化为企服务,打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取得实效

1.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召开**区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主体准入机制促进营商环境建设会议,解读关于加快改革完善机制促进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专项整治和监督、投诉举报等工作机制,确立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分解落实具体推进措施,有力助推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入开展。认真推进“五证合一”、“先照后证”、“证照分离”工作,推行证照办理“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开展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实行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整合,为推动营业执照信息集成化、电子化奠定坚实基础。

2.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按照国家、省、市工作部署,全面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程序,由企业登报公告改为网上公告,省略清算组备案登记程序,不再收取股东会决议、清算报告等申请材料,市场主体退出程序更为简便、退出成本有效降低、退出机制更为完善。

3.深化“服务企业暖心工程”,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完善“走企业解难题”长效机制,在去年区领导带队走访企业300余户、解决问题300余件的基础上,持续开展“走企业解难题”活动。对东港商务区项目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配套滞后问题、个别项目施工与城市建设冲突问题等,与市级相关部门持续协调,持续跟踪,直至提出解决办法。为及时解决楼宇内企业关于工商注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问题,在52座大厦建立“楼宇经济服务站”。采用“互相进驻”方式,在国、地税大厅设置受理窗口,让企业“进一家门,办两家事”;联合开展辖区纳税企业税收政策辅导会,让企业“进一家门,听两家课”,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积极走访科技企业,促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落地生根,帮纳税人“造血”,为纳税人“壮骨”,助纳税人“强身”。各部门积极履职,主动作为,在共筑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项目服务体系,打造开放包容招商环境取得实效

1.强化全民招商意识,扩展招商领域。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采用地块招商、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主题招商、以商引商等手段,充分利用商会、校友会资源,营造全民招商氛围。为更好推进楼宇招商,对辖区内建筑面积5000平以上的楼宇进行全面普查,建立楼宇资源数据库,为企业落户提供一手资源。制定《**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以总部经济为龙头的高端服务业,在企业落户、高管人才引进、以商招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全面提升城区竞争优势。

2.全面落实区级领导包重点项目、包市容工作。区委、区政府印发《2017年区级领导干部联包重点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调整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包片督导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区委书记、区长率先垂范,各区级领导快速响应,在抓好各自工作的同时,对照“双包”责任清单,把项目建设和市容环境整治作为自己工作的“责任田”,针对企业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及时给予解决。对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及时同区委、区政府反馈,召开联席会议,综合研究解决方案。

(五)规范行政执法检查,严格依法行政,打造严肃公正法治环境取得实效

1.加强依法行政事项督查整治。按照《辽宁省“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方案》、《辽宁省破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准入门槛专项工作方案》、《辽宁省清查审批和认证暨行政收费等专项工作方案》精神,各部门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实际情况,积极为企业减负。按照国家要求,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取的“预防性体检费”,将为企业年均减负约5万元。

2.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各执法部门和执法机构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探索跨部门联合执法体系,合并、减少对企业的行政检查,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目前,全区12个行政执法机关已完成双随机抽查“一单、两库、一细则”建立工作。区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区环保局实行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批准、登记制度,并及时在大连市环保局官网“污染源监管信息”栏目中进行公示。 

3.建立规范有序的司法运行体系。通过开展法治宣传、加强法律援助、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助力良好司法环境建设。已在全区所有街道和社区,实现司法援助绿色通道全覆盖,并建立“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的大调解服务工作网络。通过积极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目前,已排查企业类纠纷220余次,预防纠纷100余件,调处纠纷120余件,书面调解协议书80余份,涉及金额50余万元。

(六)深化平安**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打造温馨和谐社会环境取得实效。

1.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着力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发改、环保、城建、安监、执法等多部门联合,通过召开协调会、现场指导等多种途径,加强企业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在今年“达沃斯”会议等重要节点期间,以及接受中央环保督察期间,营造了企业依法施工、安全施工、环保施工的良好氛围。

2.维护安定有序治安环境。区公安分局全力营造“无缝隙、无干扰、无死角”的安商护商优质环境,强化企业周边治安整治,建立巡、查、控三位一体护商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企业安全经营。区交警大队大力治理违停乱象,对15条主干路街进行整治,规范道路停车秩序。开展马路市场“退路进厅”,形成干净整洁、证照齐全、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

3.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在全市率先试点“居站分离”制度,将社区服务性工作和行政性工作,按类别划归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分别负责,让社区回归自治功能。同时,积极引导社会服务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构建居家养老“1+1+N”服务体系,即:建立1个老年人需求数据库;成立1个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协调推进机构;提供若干个服务项目,包括签约医生等7个基本项目及财务托管等7个创新项目。力争三到五年全区实现“1+1+N”模式全覆盖。为向辖区企业提供优质的劳动争议调解服务,我区大力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在18个大厦内设立劳动争议调解所,在6个大厦成立和谐劳动关系服务站,定期聘请律师指导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成立全市第一家“调解工作室”,促进企业和员工劳动关系和谐。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为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营商环境监督方案篇3

一、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积极参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行动,依法打击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证券、房地产等领域的犯罪活动,促进资本市场和房地产等市场健康发展。积极参与治理商业贿赂,突出查办发生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努力净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发挥对民事审判的法律监督职能,促进依法调节民事经济关系,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二、强化对重大项目建设安全的保障。充分发挥检察职能,认真做好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重大项目建设关键部位和环节的预防性监督工作,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建设中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依法严惩损害重大项目建设的各类刑事犯罪,严肃查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重大项目投资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职务犯罪案件,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健康规范进行。

三、注重保护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依法打击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犯罪,继续抓好查办危害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渎职犯罪专项活动,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行政不作为造成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的情形,积极探索运用公益诉讼的方式,依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四、切实改进办案方式和方法,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从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秩序稳定的高度,规范执法,文明办案。对受理的举报线索,慎重初查、慎重立案。对涉及企业经营管理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案件,慎重选择办案时机。对法律政策界限不明的,严格区分工作失误与渎职犯罪,依法慎重处理。切实改进执法的方式方法,慎重使用查封、扣押、冻结、拘留、逮捕等措施,特别是对企业法定代表人采取强制措施,做到慎之又慎,决不因为执法不当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加强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认真倾听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立足检察职能,及时有效地提供法律支持和司法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五、积极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依法打击侵害农民利益、危害农业生产、影响农村稳定的犯罪,坚决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严重影响农民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以及利用,,,组织破坏法律实施和利用宗教、宗族势力破坏农村政权建设的犯罪活动;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活动,结合办案加强法制宣传,维护农村社会大局稳定。继续深入开展查办涉农职务犯罪工作,重点查办发生在惠农支农资金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征用等领域和环节侵害农民切身利益的案件,并及时将追缴的赃款全额返还给受损农民;认真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农产品生产经营、农村金融等领域和涉及农民工劳资等纠纷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等权益。有针对性地加强涉农职务犯罪预防,保障中央各项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加强农村检察工作的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六、高度关注和保障民生。抓住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严肃查办发生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征地拆迁、移民补偿、抢险救灾、医疗卫生、招生考试等领域的职务犯罪,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权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权利。积极参加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以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坚决查办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受贿、、、等职务犯罪,切实保障生产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强化对涉及劳动争议、保险纠纷、补贴救助等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坚决监督纠正侵害弱势群体利益的现象。及时执行已复查纠正的案件和刑事赔偿决定,探索实行对生活确有困难的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

七、强化法律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全面梳理有损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和法律监督的薄弱环节,加大对侵害企业利益、危害市场经济发展等犯罪案件的立案监督、审判监督力度,特别是涉外民商事案件审判活动的监督力度,切实依法纠正因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司法不公,严肃查处其中的、枉法裁判等犯罪案件,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八、建立预防职务犯罪联系制度,增强企业防护能力。结合办案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并认真搞好行业预防和重点预防,与重要行业、重点产业部门建立联系制度,互通情况,密切配合,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同做好预防犯罪工作。各业务科室分别与一个以上企业建立法律服务联系点,加强与企业负责人和客商的联系,主动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帮助排忧解难,支持合法经营,协助企业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增强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

营商环境监督方案篇4

根据工作需要,我们调整了办公场所,基本以原工商局办公楼为主,执法办案科室主要集中在原质监局办公楼。同时,我们完成了人财物的统一。在整合人员方面,我们及时核对人员情况,完成了人事档案的交接。在固定资产方面,对三局原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了重新盘点登记。在财务管理方面,我们理顺了经费拨付、工资发放等渠道,实现了财务收支的统一。

对机构改革而言,理清人财物只是解决了“天时”和“地利”的问题,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多在于如何做到“气顺人和”。针对三定方案出台前出现的观望等待,因三部门合并,人员存在的“合而不和”的情绪。我们教育全局职工要明确工作责任,缩短磨合期。4月份,我们组织了全局人员开展培训,各业务科室介绍了自身的工作,这次活动使大家增进了理解、增强了共识。 为了推动全局人员从空间整合快速达到思想融合。我们从内务科室率先开展人员合并,三定方案出台后,机关人员已调整到位,行政审批中心和经济稽查大队已合署办公,各部门工作开展良好,市区两级政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均按序时进度完成。可以说,__区市场监管局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区委、区政府对__区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规划,今后一段时期,全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的主攻方向是“宜业、宜商、宜居。” 2015年上半年,我们立足职能定位,先稳脚跟、再谋发展,围绕“宜业、宜商、宜居”的思路,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即:围绕“四化”开展服务;突出五项民生整治;营造六大发展环境;最终建成一支廉洁高效的监管队伍。

(一)围绕“四化”中心,一马当先促发展,助力创业创新“宜业地”

宜业,主要突出的是平台建设和产业支撑,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活力,将__打造成创新创业之城。__区市场监管局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最前沿,负责市场准入、品牌培育、抵押融资等职能,在推动全民创业创新方面,担负重要作用。2015年上半年,我们以推动创业“快捷化、品牌化、规范化、特色化”为中心,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创新创业快捷化

商事制度改革是新一届政府转变职能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新政策实施一年多来,我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出现大幅度增长。今年上半年,我们进一步优化登记流程,放宽登记条件。目前,原三个部门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已经合并办公,第一份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已顺利发放。在企业年报和信息公示工作方面,我们的网上年报率已超过省级规定标准

,这项工作的开展为下一步建立企业信用系统奠定了基础。

截止目前,全区在业个体工商户26532户,企业8946户,2015年新增个体户2999户、企业1416户。新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1246家,新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82份,办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6份。

2.开展__品牌战略,推动企业发展品牌化

在开展名牌战略方面,上半年,我们对全区年产值2亿元以上企业的名牌产品创建情况进行调研。帮扶今年到期省市名牌企业开展复评申报工作。组织4家企业申报省名牌

在商标发展方面,我们今年已经完成了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帮助3家企业新申报2015年著名商标;梳理了8家市知名商标企业,准备下一步进行帮扶指导。

3.推动标准化工作,促进企业发展规范化

围绕审批中心和台创园的标准化项目工作。2015年上半年,我们走访了区行政服务中心,联系了台创园以及相关企业,细化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和联系人,按序时进度做好标准化项目的创建工作。

除此以外,上半年,我们完成了9家企业、14项产品生产执行标准的备案审查和网上申报工作,帮助企业查询产品执行标准160余次,协助企业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4.结合企业需求,推动

招商引资特色化为响应地方招商引资政策,我们今年意向引进江苏嘉亿医药有限公司、苏州银河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计划投资额约11.6亿元。同时,根据企业需求,我们立足职能,开展特色化服务。对资金短缺的企业,我们通过动产抵押和股权出质帮助其解决困境,目前已办理企业动产抵押41起,助企融资2.64亿元,抵押物价值3.4亿元;办理股权抵押7起,股权价值0.45亿元,为企业融资0.64亿元。

(二)突出五项重点,一心一意为民生,建设安全宜居“新家园”

宜居,主要是针对保障民生而言,通过对食品、药品、餐饮、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开展重点监管,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城市环境;同时教育和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消费维权习惯,通过提升城市居民的全面素质,来提升__区的发展软实力。

1.突出食品生产销售领域的监管重点

民以食为天,一个地区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直接体现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并影响着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为了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我们充分发挥了食安委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统筹协调作用,出台了《2015年度食品安全考核细则》,从组织领导、日常监管、综合治理、应急管理和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将食品安全工作细化。

在具体工作开展方面,我们首先是开展大规模校园周边清查活动。目前,我区校园内食品店33户、校园周边食品店303户、校园食堂67家均纳入流通食品电子溯源系统,同时重点检查校园周边经营户主体资格、经营条件等事项,对校园周边 “五毛食品”进行重点检查,确保校园食品安全。

其次是开展重点食品抽检。将生产流通中容易出现问题的乳制品、肉制品、米面油等高风险食品作为重点检测对象,今年以来共抽检75批次,不合格5批次,对于抽检不合格的食品,全部立案查处。开展餐饮具抽检120批,11件样品不合格,抽检合格率为90.83%。

最后是开展食品案件查处。至6月底,我们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27个,立案72起,货值金额近120万元,其中移送公安机关的涉嫌制售假牛肉案件,涉案金额达95万元。

2.杜绝餐饮领域的安全隐患

适值卫生城市创建,我们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制定了《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餐饮方案》,对1000余家餐饮单位开展排查,基本完成了创卫工作。

节日期间是餐饮安全问题频发的高峰,今年上半年,我们共为中高考、人代政协会等7项重大活动提供监督保障,没有发生一起与食品有关的事件。三月份与教育局联合对全区76家学校食堂及其周边餐饮单位进行检查整治。我们还以学校食堂和大型餐馆为重点推进透明厨房建设。截止目前,全区共建成透明厨房79个。同时,我们积极建设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远程监控中心。在全区学校食堂安装高清摄像头,对学校食堂实施动态全程监管。

2015年上半年,我们共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235份。对现场审查不符合要求的单位下发了185份整改通知书,共对6家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餐饮单位给予了警告处罚,餐饮行业更为规范有序。

3.实现药品、药械、保化的协同共治

上半年,我们始终保持对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化市场的强力监管,以大要案为突破口,以执法促监管,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是突出对涉药械违法行为的严打,尤其是大要案的查处。2015年上半年,我们检查涉药单位226次,立案10起,其中移送公安机关案件4起,罚没款到账25.16万元。利用五方联席会议机制,查处了一批案值和影响特别巨大的案件。其中涡阳县医药公司特大销售假中药饮片一案,查明涉案假中药饮片金额约3亿元,涉及全国十多个省份,目前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2人。

其次是开展多次专项检查,规范市场经营行为。上半年,共开展了“两节两会药械检查”、“中小学医务室专项检查”、“空心胶囊专项检查”等八项专项检查。开展了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假冒伪劣专项整治行动、春节及两会期间侵权假冒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对农村药械市场进行了地毯式检查,对药械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进一步的指导规范。

再次是抓好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帮扶和检查工作。GSP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2015年上半年,我们积极帮助三家药品批发企业和一家药品零售连锁总部顺利通过GSP认证;共对__区好又惠等14家药品零售企业开展新版GSP零售企业开展了认证检查工作;对即将开展GSP认证的105家零售企业以及__健宇医药连锁进行了认证前指导。 最后是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不良反应中心能够及时、准确地做好药械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工作,并进行药械不良反应的调研、分析。上半年全区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329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86例。

4.确保重热点领域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

围绕重热点领域的特种设备,我们上半年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36家,检查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游乐设施

等各类特种设备343台。发现一般事故隐患77项,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8份。对__市鼎盛燃气有限公司等14个单位实施了现场监察。对辖区内7家气瓶充装单位开展了月度巡查工作。我们对所有各类检查中查到的事故隐患均建立了隐患台账,并对每一项事故隐患进行跟踪督促检查,根据反馈的信息,隐患整改率达100%,实现了闭环管理。在元旦、春节和3.15期间,我们组织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3次,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知识宣传工作。

在人员培训方面,截止6月底,我们举办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班4期,共培训考核作业人员372人。全区特种设备管理更加安全有效。

5.稳步提升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消费维权工作中,我局从实着眼,着力建设了面向群众的两大服务平台。一是建立了全市首个以消费维权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平台和以食品药品安全为主题的短信宣传平台。这两个平台从去年运营开始逐渐成为我们宣传消费维权法律法规、定期消费警示、曝光企业被投诉情况的权威渠道。截至目前共各类型消费维权信息300余条,发送短信600余条,我们近期的《4S店卖车的收费陷阱》已收到近40000人次的关注。二是建立了部门和社会相结合的315宣传平台。今年3.15期间,我们在城区设立了乐天玛特超市和大润发超市广场两个主会场、各消协分会在各乡镇社区设立分会场,组织各类咨询服务活动,提供消费常识、商品知识和识假辨假等咨询服务,引导消费者科学、文明、理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截止目前消协共接受消费者咨询648次,受理并处理消费者投诉212起,有效地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宜商,主要突出形象提升和布局优化,通过提高城市软实力营造一流的安商富商环境,将__打造成为包容开放之城。对于我们新成立的市场监管局来说,就是要通过我们的监管和执法工作,为__经济发展营造健康向上的“六大环境。”

1.以民生计量为抓手,营造诚实可靠的诚信环境

计量工作是行业发展的诚信基石。2015年,我们首先做好两免费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即对全区集贸市场、农村医疗机构的计量器具实施免费检定,我们完成了21家乡镇卫生院、187家卫生所、1385台的医用计量器具的免费检定,开展18家集贸市场计量器具的免费检定。我们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计量监督检查,

完成了2015元旦民生计量监督检查、元旦定量包装检查和春耕监督检查工作,对民康油脂、双汇食品等4家低碳行动企业开展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对辖区内15家重点耗能单位开展能源计量专项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以体系监管为抓手,营造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环境

为督促企业强化质量监管,今年我们针对企业不同情况开展质量体系检查。首先是开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我们结合企业分级分类情况,制定年度巡查计划并开展巡查,对生产许可证到期等违规行为进行了查处。其次是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监管。选定了20家企业制定巡查计划,并按照巡查计划对8家企业进行了巡查。最后是开展强制性认证监管,我局辖区内共有3C认证企业20家,我们对其中2家企业进行巡查。并对无3C认证的产品进行了查处。

3.以“双打”工作为抓手,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双打工作”是打击侵犯知识产权、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简称,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有效的规范了经营户的经营行为,营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目前已立案查处案件22起。

4.以无照整治为抓手,营造整洁有序的外部环境

为迎接创卫复审工作,我们以无照经营整治为重点,助推五城同创。专门抽调骨干力量24人成立了6个创卫迎审工作小组,配备6辆专用公车,对所管辖区进行全覆盖、拉网式巡查。共排查整改食品经营户1165户、五小行业50个、废品回收站点84个、排查农贸市场7个。对排查中发现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违规现象,一律责令停业、督促整改。通过整改,使辖区内商业面貌焕然一新,在五城同创的检查过程中,没有出现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5.以广告合同监管为抓手,营造健康向上的商业营销环境

今年上半年,我们加强了对电视广告情况的监管,共监测广告520余条次。目前__电视台自办的2个频道违规广告已停播。在广告市场检测过程中,我们以房地产广告专项整治为重点,共检查房地产广告100余条,立案查处3起。在合同监管方面,我们今年出台了针对旅游、银行、电信及网络交易等领域合同格式条款监管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合同格式条款规范监管。

6.以传销和黑网吧整治为抓手,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为营造我区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健康有序的经济环境,我们持续开展打击传销和黑网吧行动,对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集中实施拉网式清理、整治,上半年端掉黑网吧3个,端掉4个传销窝点,遣散传销人员30余人。

营商环境监督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和区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围绕“三产为主、二产为辅,文化为基、民生为本,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第一要务;以客商为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高效诚信,切实打造“四最”(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信誉最好、回报最快)品牌,实现两个转变(政府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公务员由“管理员”向“服务员”转变);紧紧抓住安商这个着眼点、着重点和着力点,切实提高为市场主体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促进全区优化投资环境工作再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努力创造一个要素充分流动、财富充分涌流、人民安居乐业、企业平安经营的经济发展环境,力争我区成为江西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排头兵。

二、工作目标

以“审批少、收费低、服务优、效率高”为重点,从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入手,热心招商,诚心安商,大力营造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重商安商的服务环境、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以加强效能建设为突破口,集中整治影响投资环境的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提高机关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大力推进政府提速增效;以求真务实为抓手,创新工作方式,狠抓工作落实,打造服务型、效能型、责任型政府,努力使我区成为开放程度高、发展机遇多、商务成本低、社会秩序好的城区。

三、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营造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

1、针对新的发展形势,对现有的优惠政策的实施及落实执行情况进行调研。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面对日益发展的激烈竞争形势,我区需要在原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突出对重点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灵活机制,使我们的政策环境更具有吸引力,使××成为内外资的“强磁场”。

牵头部门:区委办公室

责任部门:区政府办公室、区外经贸委、区中小企业局

2、继续在工业园区实行零规费政策。凡在我区各工业园区投资办厂的内外资企业,免收区里有权减免的一切建设规费,并帮助协调市有关部门减免市里收取的有关建设规费。

牵头部门:区优化办

责任部门:区直有关部门、桃花镇、各街办

3、鼓励企业增资扩股。进一步落实外商投资企业追加投资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区政府对增资扩股的企业施行减免规费、政府奖励等多种形式的鼓励措施。

牵头部门:区外经贸委

责任部门: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桃花镇、各街办

4、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政务信息资源的公共服务,打造数字××。实施全区电子政务规划,完成政务信息网建设,加大以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和城市空间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库为核心的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力度。实施一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应用项目,包括:网上申报审批、企业信用征集服务、人口信息资源应用、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等项目。

牵头部门:区政府办公室(信息中心)

责任部门:区直有关部门

5、进一步完善办证中心审批运作机制。

(1)简化许可办证程序,减少许可办证环节,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简易审批办证事项原则上一律实行“一审一核”审批机制,简易审批事项办理时限由5个工作日改为3个工作日(卫生、消防、环保、安管等涉及安全事项的除外);继续落实审批办证“首席代表制、行政委托制”,强化进驻窗口的授权力度。

(2)加强审批办证中心窗口人员队伍建设,把区统一办证中心作为××区锻炼干部的基地之一。各单位要将优秀中层干部选送到办证中心任窗口首席代表,将优秀公务员选派到办证中心窗口工作,切实打造我区“第一窗口”形象。

(3)继续完善绿色通道服务体系,使投资者主要精力放在建设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完善项目跟踪督办制、项目陪同办理制、项目预约办理制、上门服务等全方位服务。

牵头部门:区审批统一办证中心、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部门:区直有关部门

6、进一步坚持落实项目首谈负责制和重大项目信息报告制。外商来××投资,首先接触洽谈的部门、单位必须对该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凡是重大招商项目以及洽谈中发生的重要情况要及时汇报。

牵头部门:区外经贸委

责任部门:区直有关部门、桃花镇、各街办

7、继续完善重大项目事项落实督查制。要加大对鼓励招商引资各项政策的落实和服务情况的督查力度。对未按规定落实的要限期整改,严禁推诿扯皮,久拖不决,整改不到位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牵头部门:区委办公室

责任部门:区纪委、区监察局、区委组织部

8、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一个规定、一个办法和八项制度”,健全机关效能长效管理制度。扎实有效地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和效率低下等违反效能建设规定的人和事,促进全区机关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作用,结合政府网站,建立客商建议、投诉的网络服务热线,完善客商建议、投诉的受理、回复方式,为广大客商提供网上建议、投诉的网络服务平台,使客商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建议、投诉,畅通客商信息收集、反映、处理渠道,形成高效、权威、统一的客商建议、投诉网络服务体系。以网络服务平台为桥梁和纽带,建立政府行政服务快速反应机制,增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联系,及时了解企业需求,迅速替企业排忧解难,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牵头部门:区机关效能建设办公室

责任部门:区直有关部门

(二)进一步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9、落实政策,兑现承诺。对国家、省、市规定的优惠政策,要逐项落实;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员的奖励承诺,要予以兑现;对不予落实的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确保政令畅通,各项服务措施得以落实。

牵头部门:区政府办公室

责任部门:区纪委、区监察局、区财政局、区外经贸委

10、重合同、守信用。对与外商签订的合同履约情况进行自查,对违约行为予以纠正。对由于法规、政府规章修改、政策措施变化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要建立合理补偿或者处置机制。

牵头部门:区政府办公室(法制办)、区工商局、区外经贸委

责任部门:区直有关部门

11、进一步严格执行规划方案,规范土地征收、转让行为。切实保障已批准建设规划方案的严肃性和稳定性,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严格执行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法规,在征用土地和拆迁房屋时切实保障被征地企业、居民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严禁因征地工作失当引发群众矛盾,而影响投资商经营。

牵头部门:区城建环保局、××国土资源局、区房管局

12、继续完善“四项制度”,规范运作流程。继续坚持完善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进入市场等四项制度。

牵头部门:××国土资源局、区城建环保局、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区经计委

13、健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供优质融资环境。

(1)加强政银、银企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政银互动、银企双赢的良好合作环境;要十分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在引进上海浦发银行入驻××的基础上,争取引进一至两家国内股份制银行入驻××;鼓励银行对重点企业给予贷款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在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完善个私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

(2)改革城市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运营模式,整合政府资源优势,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多方位、多层次融资,扩大总量资金。

牵头部门:区外经贸委、区中小企业局、区城司

责任部门:区直有关部门

14、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查询体系。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造“信用××”,指导企业开展诚信活动,争创诚信企业,提升企业素质和英雄城形象。探索拓宽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社会与企业信用信息资源的互通、整合与共享渠道。对损害市场秩序的企业行为进行公开曝光,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牵头部门:区中小企业局

责任部门:区工商局、区质监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区卫生局、区信息中心

(三)进一步营造重商安商的服务环境

15、大力营造“安商”氛围。

(1)把安商作为优化投资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客商为本,想客商所想,急客商所急。对客商遇到的诸如“招才难、招工难、贷款难、物流难、消防难、用电难、配套难”等生产、经营困难和子女就学难、看病就医难等生活困难,结合本部门实际,有针对、有力度地予以解决落实。

(2)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向达到一定投资规模、一定税收的企业法人代表核发《安商证》(《安商证》享受的优惠政策另行公布),更好地解决外商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外商中形成“口碑”效应,达到以外商招外商、以口碑引外商目的。

牵头部门:区优化办、区外经贸委、区中小企业局

责任部门:区直有关部门、桃花镇、各街办

16、加大发展个私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鼓励扶持个私民营经济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的有关实施意见,大力推进批发零售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住宿及餐饮业和建筑安装业等五大优势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优势产业及其重点企业在全区个私民营经济中的比重;积极培育扶持一批扎根本土、拥有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和企业集团,扶持一批重点企业成为同行业的排头兵。

牵头部门:区中小企业局

责任部门:区直有关部门、桃花镇、各街办

17、全面落实政务公开。按照《南昌市优化投资环境条例》“政务公开”的内容逐条逐项抓落实;建立政务信息服务体系,将政务公开的内容在网上公布。全区所有街道、桃花镇、综合部门及涉及对社会公众服务的部门要建立门户网站,将有关政策法规、审批事项、服务承诺等对外公开。

牵头部门:区政府办公室(区信息中心)

责任部门:区直有关部门、桃花镇、各街道

18、改进人才资源服务。

(1)加快制定和实施人才资源中长期培养规划。要对全区外商投资企业人才需求量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重点掌握外商投资企业三年内在人才数量、专业等方面的需求情况。

(2)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凡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可以优先办理调动手续,持有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可以优先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3)加紧构筑全区人才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开展对本地下岗职工技能培训,不断扩大“定单式”培训的工种和人数。

(4)加强对重点企业的人才保障。选择一批用人数量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作为重点保障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实施定单培养,积极帮助企业解决人才上的问题。对新开工的重点投资企业,提前做好人才保障服务工作。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加强对企业合理用人的指导,减少人才流失。

牵头部门:区委组织部

责任部门: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人才办、区工商联、××公安分局

19、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协调及跟踪服务制度。对重大项目,要按一企一表、一月一报、一季一审、属地承办、上下联办、及时协调、即时即办的原则,从项目洽谈到投产的全过程实施专人协调及跟踪服务。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重大项目领导挂点制,要实行“一位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对外商提出的问题须及时解决落实,切实做好安商工作,促成客商落户××。

牵头部门:区外经贸委

责任部门:区直有关部门、桃花镇、各街办

20、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继续做好与市审改办有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衔接工作;认真配合市里抓好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关工作的落实,对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加强监督管理,对已取消的行政许可事项加强后续监管工作。

牵头部门:区统一办证中心

责任部门:区直各部门、桃花镇、各街办

21、加大项目库建设力度。项目库建设是当前招商引资中的薄弱环节,要建立高水平、高质量的项目库,让中外投资者随时随地可以了解我区招商项目情况;建立并完善区招商项目洽谈大厅功能,努力提高招商项目洽谈效率,增强招商引资政策透明度,建立全区性的招商引资服务平台。

牵头部门:区外经贸委

责任部门:区直有关部门、桃花镇、各街办

22、继续开展“投资环境、作风行风”评议评价活动。重点评议服务意识是否强化,服务方式是否创新,服务质量是否提高,服务对象是否满意。对“双评”前十名的单位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后三名要黄牌警告,最后一名将在全区通报批评,其单位向区委、区政府作出检查。对连续两年被评为最后一名的单位,按区里有关规定给予处分。评议评价结果向全区公布。

牵头部门:区“双评”办

责任部门:区纪委、区监察局、区委组织部

23、强化新闻舆论监督。加大优化投资环境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为企业服务的正确导向,以正面报道为主,大力宏扬宣传先进典型;对破坏投资环境的典型案件公开曝光,形成“安商光荣,坑商可耻”的社会氛围。

牵头部门:区委宣传部

(四)进一步营造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

24、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各项规定,逐条逐项抓落实,提高文明执法水平,对行政机关违反《行政许可法》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案件,企业提出行政复议或诉讼的案件要快立、快审、快结,对违法违纪的直接责任人和部门领导要追究责任。

牵头部门:区政府办公室(法制办)、区监察局、区人民法院

责任部门:区直有关部门

25、继续全面深入贯彻执行《南昌市优化投资环境条例》。配合市招商引资重大活动,加大对《条例》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对违反《条例》的责任人予以查处。

牵头部门:区优化办、区人大法工委、区政府办公室(法制办)、区监察局

责任部门:区直有关部门

26、营造良好的法制化投资环境。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做到公正执法,高效司法,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司法服务;继续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指导投资企业抓好内部安全防范工作,大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对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要重点打击地方黑恶势力强揽项目、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的违法犯罪活动,要着力开展对投资企业周边的治安秩序的整治,努力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不断增强投资者的安全感。

牵头部门:区委政法委

责任部门:××公安分局、区人民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

27、继续整治“四乱”行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修订××区行政事业收费指南,规范收费行为,大力推行“收支脱钩”管理制度;强化监督,规范对企业的检查;规范行政处罚行为;严格执行制止“乱摊派”的实施办法。

牵头部门:区优化办

责任部门:区财政局、区物价局、区政府办公室(法制办)、各执法部门

28、进一步完善投资者举报投诉统一管理体系。继续组织对各街道、工业园区、区直各单位机关效能的巡查检查和明察暗访;加大投诉查处力度,对损害投资环境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破坏投资环境的行为,经查属实,除给予当事人处分外,还要追究直接领导、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的责任。

牵头部门:区纪委、区监察局

责任部门:区效能监察投诉中心

四、工作措施与要求

(一)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要加强领导,切实把落实2006年优化投资环境工作实施方案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大事来抓;要建立相应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并明确完成任务的标准和时限,常抓不懈,确保工作方案中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各牵头部门在3月28日之前将责任项目的详细实施方案上报区优化办。

(二)实行评议监督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化投资环境义务监督员、企业联络员民主监督的作用,对各街道、各部门、各单位优化投资环境工作情况进行评议监督。区优化办要定期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化投资环境义务监督员、企业联络员、个体工商户、市民代表等社会各层面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区优化办要立即处理并及时回复反馈。宣传部门要积极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宣传优化投资环境工作,宣传先进,鞭策后进,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三)实行督促检查制。区优化办要实行集中督查与经常督查相结合,定期对工作方案中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促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在全区通报;要组织力量进行明察暗访,对检查过程中发现推诿扯皮、欠拖不决的予以立即查处并督促整改;要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即解决问题,要立即协调解决。对情况复杂和难度较大的问题,向区优化投资环境领导小组汇报,列入督办事项,跟踪督促落实。

(四)实行责任追究制。加强举报投诉的受理和办理工作,严肃纪律,对破坏投资环境的行为设定“高压线”,认真调查处理影响和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将优化投资环境工作情况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并占考核分数的一定比例。凡是严重破坏投资环境的行为,对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并通报全区,同时取消所在单位年度目标考核的评优资格。

(五)实行考核奖惩制。将工作方案中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全区“投资环境、作风行风”评议评价活动和全区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优化投资环境工作考核分数占总评分的一定比例。

营商环境监督方案篇6

区政法委:

自全省“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党组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省市区委以及省市院相关文件要求,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的相关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定了工作方案,经过充分的动员部署和深入的对照检查,并落实整改,取得了一些实效,现将整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进行深入的动员部署。2019年初,我院专门召开党组会,对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专门研究,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全院干警大会,对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出动员部署,引导全体检察干警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广泛发动、全员参与。

(二)成立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我院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的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且安排专人负责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信息收集和报送工作。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我院在认真学习省市区委关于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将需要突出整治的问题细化到科室,落实了各项工作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四)开展学习研讨。采取党组中心组学习、党支部集体学习、个人自学、讨论交流、警示教育等形式,认真学习党的精神,认真学习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集中学习了省市区委关于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方案文件,并分组展开学习讨论,为下一步开展省市区委关于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文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一)集中整治窗口服务,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按照院党组安排,控申科干警在集中学习领会上级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认真开展对照检查,查找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整顿重点,积极营造优质服务环境,决心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努力打造优化发展环境的服务窗口,展示优良作风的形象窗口,服务人民群众的便民窗口。二是践行“四零”服务创建公开承诺,改进工作作风。在控申接待大厅全面推行“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为标准的“四零”承诺服务创建活动,并制定了十条“公开承诺”。我院要求接访干警规范着装,统一挂牌,实名上岗,做到精神饱满、态度可亲、举止端庄、言行文明、用语规范,解答群众问题耐心细致,办理业务全程高效,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展现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几年来我院没有发生一起涉检进京到省访。三是再造工作流程,加强控申检察业务规范体系建设。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顺应司法体制改革的形势,对举报、控告、刑事民事申诉、司法救助、国家赔偿等控申业务进行系统梳理和流程再造,规范了控告申诉工作操作流程。完善首办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岗位责任制、检察长接待日等制度。工作中,严格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事,做到接待行为规范化,线索管理规范化,办案程序规范化,法律文书制作规范化,接待用语规范化,始终把释法说理工作放在第一位,把化解矛盾工作贯穿于控申工作的始终,为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四是完善窗口服务设施,提供安全、便利、高效的人性化服务。重新制作信访接待大厅标志牌、工作人员岗位牌。在信访接待大厅开展实名服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大厅放置了常用急救药等便民物品,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工作程序、办理时限等,对需要当事人提供的材料以清单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免费提供复印、打印等服务,对老弱病残等特殊困难群众提供优先服务,营造了良好的接待环境。

(二)立足检察职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为保护营商硬环境,建立经常性走访企业调研机制,我院深入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全力服务非公企业,优化非公经济发展法治环境,为辖区企业创造最大“法治红利”和最强“法治动力”。先后来到了辖区内xxx公司、xxx公司等X家大规模企业,与企业法人、管理层、职工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征求对我院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企业现状、生产规模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讲解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知识, 介绍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五大职能,进行普法宣传,发放检察法律服务手册。根据企业普遍面临的风险预防不足问题,积极发挥法律预防风险作用,在企业日常经营、民间借贷、投融资担保、企业财税收风险预防等方面提供全程便民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三)强化检务督察,加强检察队伍建设。

作风整顿优化营商活动开展以来,我院迅速落实。一是组织全院干警观看了XXX市政法机关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明察暗访视频和省检察院警示教育等视频,传达学习了关于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全院干警要提高站位,凝聚共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根弦只能紧不能松。要深刻领会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服务全区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政治担当,认真做好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工作,为加快推进全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二是围绕的系列精神和省、市、区作风整顿活动精神,结合检察工作实际,聚焦“四风”问题,加大检务督察力度,进一步规范干警从检行为。通过正面典型教育干警修德律己,筑牢思想防线,通过剖析典型案件进行警示教育。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大对检察人员非公务活动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力度,开展了机关作风整顿专项治理工作,我院全体干警均进行了自查自纠。我院采取不定期督察的方式,对公务用车、上班纪律、财务管理等进行监督。

(四)深入开展专项活动,服务发展大局。

我院充分结合三大攻坚战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通过办理个案和法律监督解决具体问题,深入推进检察环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解决类型化问题。在批捕、起诉等诉讼环节体现依法从严惩处精神,严格掌握取保候审、不起诉的适用条件,依法从快批捕、从快起诉,运用刑法关于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的规定加大惩处力度。加强提前介入工作和证据审查把关,加强诉讼监督。同时加强与公安、法院、司法、纪检监察的工作衔接与配合,建立线索排查、移送、反馈机制。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格区别对待原则,分类处理黑恶犯罪涉案人员,对组织者、领导者、核心成员、骨干力量以及起重要作用的,从严打击;对初犯、偶犯以及未成年人,依法从轻、减轻处罚。正确适用法律,防止机械执法,做到不枉不纵;立足检察职能,全力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优化营商法治环境。我院以“立足检察职能,维护公共利益”为主题,开展“上街头、入机关、进企业、入社区”系列公益诉讼“宣传周”活动。发放公益诉讼宣传册xxx余份。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上级部署理解不深,工作安排的不实。

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以来,本院高度重视,领导有力,行动迅速,但仍存在对上级部署要求理解不深,贯彻落实不彻底,工作措施针对性不强,任务分解不细,责任传导不实,干警没有深刻认识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按部就班按照区委关于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和部署开展工作,未纳入本单位内部考核,工作安排缺乏惩戒措施,责任落实缺乏震慑力。

(二)服务营商环境建设的检察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服务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仍局限于检察办案,不善于统筹兼顾,不能自觉将服务营商环境融入检察工作的具体环节,上下联动与部门联动不够,服务方式较单一,服务效能不高,工作效果不佳。虽然能够深入企业开展研讨服务活动,但有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并不多。

(三)服务营商环境建设检察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少数办案人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过度依赖经验,对案件驾驭能力不足,司法专业水平有待提升。二是围绕深化改革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题培训不够,针对性不强。三是个别干警法治意识不强,法律素养不高,自我满足,缺乏学法用法的主动性,法律素养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习惯用旧思维老办法处理新问题。责任担当意识不强,存在安于现状、进取意识不强的倾向,工作中不能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求实效。四是开拓创新不足,习惯于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按老办法办事的惯性思维,面对工作难题强调客观理由,克难攻坚的勇气和韧劲不足。五是司法行为还不够规范,仍存在机械司法和诉讼程序不够严格规范等问题。六是调查研究不深入,对执法办案中遇到的实践问题,对一些重点工作存在的管理漏洞、制度缺陷、以及如何更加有效的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服务营商环境基层组织建设动力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党支部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党支部工作存在消极被动的现象,有时存在为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一些面上工作任务而开展工作的现象,党建工作缺乏创新和活力;存在以研究、讨论检察业务工作代替党的组织活动、较少真正开展扎实有效的组织生活等问题。二是党务干部的素质能力有待提高。各支部支部书记、委员均为各部门党员干警兼任,平时业务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支部工作,各个支部委员都程度不同地存在重业务、轻党务的倾向;另一方面,随着干部年轻化进程加快,人员变动较大,许多新当选的支部委员未做过党务工作,对支部工作不熟悉,工作不到位,也影响了支部作用的正常发挥。三是党员的教育管理模式陈旧。党员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内容单调,不能够很好地贴近党员实际,调动广大党员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党组织活动吸引力不够。党员教育仍然主要是在单位会议室或办公室读报纸、念文件,或是党组织负责人上党课。绝大部分党员认为党组织活动形式呆板乏味、缺乏新意,有的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是带着应付差事的态度参加。

三、整改措施和下一步打算

(一)着力营造精研细学、勤学善思的氛围。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宣传活动为中心,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班子成员带头上党课、带头宣讲,各支部通过主题党日等活动掀起学习热潮,广泛开展论坛、研讨以及竞赛等活动,全面提升干警素质。

(二)完善激励考评机制。建立健全处室考核、干警平时考核等制度以及员额检察官绩效考核办法,严格规范评先评优工作,进一步激发干警的干事创业热情。

(三)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修订谈心谈话工作办法,建立干警思想动态定期分析制度,多层次全方位开展谈心谈话,全面了解掌握干警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干警“慵懒散”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四)认真落实执行“最多跑一次”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健全改革项目清单和办事指南,努力打造网上预约、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询、12309投诉热线、律师服务等功能的网上检察服务平台。

(五)强化公共关系建设。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转型发展,全面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大力推进案件信息公开,积极开展公开审查、公开宣告等工作,进一步增强检察公信力和群众获得感。

(六)组织干警深入系统学习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广泛开展业务竞赛活动,进一步提升规范意识和业务技能,开展执法不文明问题专项督察活动和案件质量专项评查分析。院党组对评查结果进行专题研究,举一反三,推进长效机制建设。

(七)严肃执纪问责。完善从严治检禁令和警示约谈工作办法,加大对违反禁令行为责任追究,坚决查处检察干警违法违纪行为。

(八)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检查和考核,强化“八小时以内”的管理和监督,层层压实主体责任,推动部门负责人履行“一岗双责”。

下一步,我院将按照省市区委和省市院的安排部署,持续大力推进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动作风整顿取得实效、营商环境加速改善。

营商环境监督方案篇7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企业营商环境,市委市政府相继推出了“敢担当、树标杆”、“铁腕纠四风、重拳治怠政”作风建设活动、以及“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报送“三张清单”等活动,有效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立足工作实际,总结了派驻纪检监察组近几年助推驻在单位提升企业营商环境、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督促解决企业困难

2011年民间借贷**后,**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突出,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驻在单位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就是想方设法缓解这个问题,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作为派驻纪检监察组,除了加强对驻在单位的日常办公监督,更加注重加大下乡调研、实地走访力度,真真切切去倾听驻在服务对象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心声和困难,督促驻在单位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2019年,派驻纪检监察组相继走访了**等县市区多家企业。一方面了解驻在单位及系统以往的服务态度和效能,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另一方面,督促驻在单位和系统千方百计尽快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已有*家企业的问题切实得到了解决。下一步,纪检监察组将继续走访一些企业,更好地帮扶企业,发挥纪检监察组的作用,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二)牵头“万人双评议”活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牵头开展“万人双评议”活动。召开“万人双评议”动员部署大会和工作推进会,制定活动方案,开展“万人双评议”中层处室外部评议活动和内部评议。通过“万人双评议”活动,使驻在单位干部提高服务水平、端正服务态度和优化服务质量,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

(三)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干部服务效能

2017年以来全程参与驻在单位29项“最多跑一次”审批和备案事项监督。一是督促方案落实。督促牵头处室按照措施、进度、时间节点要求落实“最多跑一次”项目整改方案。二是加强“嵌入式”过程监督。把纪检监察组纳入“最多跑一次”事项发文流程,对“最多跑一次”事项进行全程监督;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 重点察访在办理过程中是否存在说情、区别对待等问题。三是开展项目成效评估。定期听取“最多跑一次”事项汇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和实施成效。通过监督,有效堵塞了漏洞,防止权力滥用,杜绝干部利用职权吃拿卡要。另外,提升了服务效能。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干部队伍力量薄弱, 顾此失彼

派驻机构工作任务重、头绪多,但总人数少,其中大多数还是领导干部,办事员少。这也是派驻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专业知识能力不足,力所不及

市纪委市监委对派驻机构干部队伍建设十分重视,业务培训和岗位交流力度不断加大,纪检干部的履职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差距。一是纪检监察业务知识还需更新学习。派驻纪检监察组虽一直重视党的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但纪检监察知识更新发展快,《监察法》的出台,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对驻在单位专业知识了解不够。

(三)监督手段方式有限,浅尝辄止

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工作面临着“四个新变化”新要求,纪检组的监督方式方法显得不够丰富。一是履职制度规定不足。目前的制度和规定更多的是明确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干部管理和业务指导,对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职缺乏方式和程序方面的具体规定,如监督权力、监督的方式方法、程序等没有操作层面上的刚性规定。二是监督的深度和力度不够。如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监督,主要是监督牵头处室的工作,对相关业务处室的具体工作情况监督还不足。事后监督开展的较多,事前监督和事中开展的较少;教育为主的多,责任追究的较少。

三、对策与建议

(一)整合资源,形成监督合力

一是充分利用派驻机构片区监督模式,发挥团队效应,使“1+1>2”。此次派驻机构改革,形成片区监督,每组6至8人。一方面人员数量增加,可以分工开展工作,有专门的力量持续去督促驻在单位提升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另一方面,片区纪检干部原先都来自不同的工作部门,在业务知识上能够形成互补,且与原单位的沟通更加顺畅,这就有利于解决企业跨部门的问题。二是利用驻在单位资源和县市区纪检部门力量。纪检监察组开展监督时,如去企业调研,可以利用驻在单位或县市区纪检部门力量完成一些前期的沟通协调和对接的工作,纪检监察组则直奔主题,开展监督,达到事半功倍。

(二)加强学习,提升干部素质

一是积极学习纪检监察业务。坚持“严于律己、谦虚文明、忠诚务实”的标准,多参加政治思想品德、纪检监察业务、信息技术、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学习纪检监察新的规章制度和政策动态,做到与时俱进。二是积极学习驻在部单位的业务知识, 主动融入驻在单位中心工作,特别是学习和了解驻在单位针对企业的优惠政策等,切实提高业务能力,提升纪检监察工作水平。三是学习一些企业运行基本知识。如产业周期、财务报表、运营架构等,“知其所以然”,才能在监督中看到实质,抓住中心,更有力督促驻在单位服务企业,否则很容易在打转,找不到真正问题所在,无法实现有效监督。

(三)有的放矢,创新监督方式

一是抓住重点,而非面面俱到。以往的纪检监察工作,往往面面俱到。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及时调整,确定监督的重点,把力用在刀刃上。二是深入监督,而非走马观花。如对“最多跑一次”改革项目的监督,要进一步深化,从牵头处室深化到审批处室,使监督更加精准。三是把纪检监督工作与驻在单位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纪检监察组开展监督时,可以与驻在单位工作人员共同下乡调研,或者参与驻在单位为企业召开的问题协调会,真正参与其中,了解驻在单位和企业、以及第三方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困难,这样才能有效监督。

营商环境监督方案篇8

一、工作任务及目标

(一)规范涉酸钢管企业的日常管理,督促企业规范生产用酸和废酸的购销、运输、储存、出入库、利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行为,杜绝安全事故和污染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涉酸钢管企业的治污能力建设,督促其完善治污设施、加强运行管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严防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发生。

(三)完善涉酸钢管企业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定期开展演练,提高企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督促涉酸钢管企业完成视频在线监控设备的安装,并与县环境监控中心联网,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管。

二、责任分工

(一)环保部门:负责涉酸钢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的协调、指导和监管,依法对废酸产生、收集、贮存、利用和处置活动进行现场检查,对企业治污设施运行情况和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和指导企业完成视频在线监控设备的安装。

(二)公安部门:依法对涉酸钢管企业生产用酸的购销、运输活动进行检查,指导企业完善出入库登记制度,严厉打击涉酸违法犯罪行为。

(三)安监部门:负责监督涉酸钢管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对生产用酸和废酸的储存方式、储存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指导企业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和加强应急演练。

(四)交运部门:负责生产用酸和废酸运输过程中营运车辆的监督管理,对专门运输车辆、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五)工商部门:负责检查硫酸、盐酸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企业的营业执照,查处企业违法经营硫酸、盐酸等危险化学品行为,对已经县政府关停的企业吊销工商营业执照。

(六)供电部门:负责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断电,对已经县政府批准实施断电的企业,未经批准不予恢复供电;对私接、偷改用电线路的,进行严厉处罚。

(七)有关乡镇(街道):加强本辖区内涉酸企业的日常监管,对发现的倾倒废酸行为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一旦辖区内沟渠发生水质污染,按照“属地管理”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企业所在乡镇(街道)牵头、排污企业出资、环保部门指导,对被污染坑渠进行治理,并配合相关部门严厉追究排污企业责任。

三、时间安排

下旬开始至月下旬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集中检查阶段。结合环保专项行动,县政府组织监察、环保、公安、交通、安监、工商、经信、供电等部门和有关乡镇(街道)对涉酸钢管企业进行执法大检查,逐企业开展以“六查六看”为主要内容的拉网式排查和监督检查。一是查手续,看企业的审批手续、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验收手续、生产用酸和废酸购买运输手续等是否齐全。二是查设施,看企业治污设施的维护、运行是否正常,酸及废酸贮存设施是否符合要求。三是查记录,看企业生产用酸使用量、废酸产生量和处置量是否相符。四是查排污口,看企业排放废水是否达标,是否存在暗管排污等违法行为。五是查,看企业厂区周边有无坑渠,监测坑渠内水质状况,查明来水源头。六是查,看企业是否存在环保部门不掌握的环境违法行为。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梳理反馈给企业,并帮助企业分析原因,拿出解决办法,制定具体措施,明确工作标准和整改时限。

(二)整改落实阶段。各涉酸钢管企业要根据联合执法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全面进行整改落实。要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要设置环保专职人员,并加强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知识的培训;要对有故障的治污设施尽快检修,不能满足现有治污需求的,尽快报请深度治理或更新;多余的排污口和暗管要立即封堵。

(三)总结验收阶段。县政府组织监察、环保、公安、交运、安监、工商、经信、供电等部门和有关乡镇(街道)针对集中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项验收,看整改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对于没有整改到位的要实施停产整顿,直至关闭取缔。在全面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建立健全涉酸钢管企业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监察局、经信局、环保局、公安局、交运局、安监局、工商局、县供电公司和有关乡镇(街道)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涉酸钢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涉酸钢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

营商环境监督方案篇9

一是加强源头监管,巩固、提升放心店创建成果,对配送中心加强监控,规范配送流程,构建完善而有序的物流网。发挥社会监督员的一线作用。如龙头企业、批发环节、超市系统都是重要的部位,要让这些部位起作用,以工商所为核心、维权网为外延、放心店为基点,内外一体、纵横相连的辖区食品安全防控体系。

二是推行责任区监管。继续以工商基层管理系统为依托,以属地管理为原则,以巡查监管为手段,合理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人,实施综合、动态、全方位监管,做到辖区再细化,责任再明确,监督再落实。

三是实施定期检测和重点抽检,加大对消费者反映强烈和与农民群众日常生活消费关系密切的食品品种的动态监管。突出抓好粮、油、肉、蔬菜、酱油、食醋、禽蛋及其制品、饮料、糕点、酒类、水产品、豆制品、奶制品及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品种,切实保障食品质量,严格规范食品质量准入行为。

二、“效”为目标改革创新办案机制

继续重点抓好食品安全、农资市场、商标专用权保护、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打击传销、治理商业贿赂、无照清理等专项整治行动。创新思路,以“执法理念好、工作业务好、队伍建设好、执法效果好、内部监督好”五个好为载体执法办案如何高效的问题,改革现行的“人人办案、科科办案”办案机制,探索“集中办案制、案件主办人制”新办案机制的实现方式,切实推进执法办案“效”的提升。

一是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规范,着力构建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关注热点焦点问题,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序运行。

二是严厉查处大要案。坚持“攻大奸、戒小过”的执法理念,加强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商业贿赂、仿冒侵权、传销等案件的查处力度,力争在限制竞争、进口商品等领域有所突破。重点打击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严重违法行为,震慑违法分子。

三是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加强法制机构建设,进一步提高案件质量,提高法制监督服务水平。推行行政处罚文书改革,规范行政处罚文书。全面规范行政行为,探索对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等的监督途径和方式。

三、以“面”为目标健全规范维权机构

健全规范维权机构,从经营者、消费者、组织者三个角度出发,以“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市场”六进为载体,思考维权职责如何到位的问题,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工商牵头”,强化社会监督,把消费维权工作由单一的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完善和规范各级消费维权组织,推进维权职责“面”的提升。

一是进一步拓宽消费投诉渠道,进一步优化12315工作流程,完善信息快速处置、跟踪督办、综合分析等功能,建立健全执法协作机制,减少流转环节,提高申诉举报处置效率。

二是在继续做好消费者咨询、申诉、投诉和举报数据分析工作基础上,积极开展消费维权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切实提高12315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努力实现消费维权由事后调处为主向事前调控和防范为主转变,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完善消费维权联动机制。扩大部门与群众联动参与调处消费纠纷的力度,定期做好工商、质监、发改、卫生、农业、药监、旅游、建设等相关消保委成员单位的联动沟通工作,相互通报情况,沟通信息,与相关部门开展执法协作、共同打击危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

四、以“心”为目标延伸拓展服务举措

着重在促进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以“诚心、诚行、诚信”三诚为载,思考体服务措施如何到位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服务举措,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真正把服务工作根植于“心”。

一是真心开展便民服务,鼓励全民创业创新。继续完善企业登记绿色通道、网上登记渠道,不断提高登记效率和质量,通过事前服务、预约服务、限时服务、重点服务、跟踪服务等手段,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降低准入门槛,确保工商登记“零滞留、零超时、零距离”,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2、真心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继续开展品牌宣传,营造创牌氛围,在扩大数量、提升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增加省、市级著名商标数量,在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上实现突破,引导商标品牌国际化。力争成功注册“*雪梨”、“*木制玩具”和“*师傅”商标,做强*品牌。创建省、市级“木制玩具品牌基地”,大力支持市场主体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3、真心落实三农工作,支持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三农”工作方针政策,进一步完善红盾护农、经济活农、合同帮本文来自农、商标富农、权益保农、政策惠农和市场助农机制,积极促进农民合作设的发展,支持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引导农民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增收,支持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推广“订单农业”,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工程,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等。

4、真心发挥协会作用,引领企业发展。继续做好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工作,办好《*民营经济》,开展一至二次有影响有规模有成效的大型活动,举办一次高质量的论坛,组织会员一次以上商务考察活动,拓展企业家视野,提升企业家素质。转变企业家观念,借助协会力量,激发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搭建村企帮扶平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五、以“和”为目标丰富充实工商文化

通过丰富充实已有的工商文化成果,坚持人本为先,以“凝聚力、执行力、推动力、战斗力”四力为载体,思考文化建设如何和谐深入的问题,通过鼓励、有效、教育(惩戒)等手段,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人文环境,全方位推进工商文化“和”的提升

(一)深化工商文化活动。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发干部活力,用新的方法、新的观念推进工商文化建设,用工商文化理念来稳定队伍,解决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团队凝聚力,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公仆意识”,促进各项工作。

(二)加强政治业务教育。坚持党课教育和业务培训相结合,着重在实效上动脑筋、想办法,把教育培训工作抓实抓好。更新培训方式,采用讲授、研讨、案例分析、角色模拟等多种培训方法,提高干部学习的主动性,在培训中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干部素质。

营商环境监督方案篇10

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工作,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防止资源流失,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和*省商务厅等六厅局《关于印发我省贯彻〈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商发[20*]265号文件)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或部分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及处理,能够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材料及制品,报废的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旧车船及其拆解品,废旧电子产品,废旧木材及木制品,作废旧物资处理的仓储积压物品、残次品,废旧塑料、废纸、废棉麻、毛发、杂骨、废玻璃、废橡胶及其制品等。

第三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产生再生资源的单位,均应遵守本细则。

第四条再生资源回收应当有利于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防止环境污染,有利于改善城市容貌,方便群众生活,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第五条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应当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环保回收、集中交易的原则,鼓励依法经营、连锁经营、公平竞争,培育支持龙头企业建立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和利用率。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六条商务主管部门是再生资源回收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政策、回收标准和回收行业发展规划,将其列入商业网点建设规划。

市商务局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本市再生资源日常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研究提出促进再生资源发展的政策,组织实施再生资源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作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负责争取中央、省专项基金,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部门依照本细则及有关法律规定,负责对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的治安管理,依法查处违反规定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案件,严厉打击盗窃、销脏等违法犯罪行为。

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细则及有关法律规定负责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的登记管理和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内的监督管理。

税务部门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对再生资源经营行业依法进行征管,落实再生资源经营税费减免扶持政策。

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城乡建设规划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细则,征求相关部门意见,负责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交易市场规划建设的监督与管理,并将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交易市场纳入城乡建设规划。

环保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本细则,负责对本辖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交易市场和加工企业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细则对违法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交易市场、加工场地,对无证流动收购、随意堆放物资、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整顿或取缔。

国土资源部门依照国家有关土地法律法规和本细则,负责落实再生资源经营用地扶持政策。

第七条各县(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组织、协调相关管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做好辖区内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条商务主管部门应当指导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开办者组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协会。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协会实行自律性管理,依法履行协会职责,接受再生资源管理部门指导。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协会依法制定并监督执行本行业规范,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回收行业管理

第九条商务部门按照《*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会同市发展改革、*、工商、环保、城管执法、城乡规划等行政管理部门编制再生资源行业发展长远规划,县区人民政府负责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布局定点规划,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组织实施,并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行业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条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符合城市发展及城市商业网点建设规划,并依法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

第十一条设立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应当符合本地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长远规划,并依法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

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30日内,按属地管理原则,向登记注册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同级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机构备案。备案事项发生变更时,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三条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回收非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除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外,还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15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机关备案。备案事项发生变更时,前款所列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15日内)向县级人民政府*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四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场地不得设在城区以内和机场、铁路、军事重地、国道、一江两岸、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500米范围内,经营场地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并采取绿化、美化措施,不得影响城市市容。

第十五条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市场化运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绿色环保的原则,按照《*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由回收体系建设龙头企业以资金和生产为纽带,整合规范现有回收站点,建立覆盖城乡、社区、住宅小区,经营规范的绿色回收站(点),实行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价格、统一衡器、统一车辆、统一管理,采取上门及网上收购等多种方式进行回收,形成网络化回收格局。加强对“走街窜巷”回收方式的规范管理,由回收体系建设实施企业投放统一编号、标识的全封闭流动收购车进行回收。

第十六条严格实行站点废旧物资限时存放制度,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再生资源临时回收站(点)存放的回收物品,必须进场、入室(含覆盖)、无外溢、无渗漏、无明显臭味、无占道堆放现象,不得露天存放,并保证周围环境的卫生、整洁,当日回收的物品必须在当日20时至24时内运离回收站(点)。

第十七条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应按照*机关的要求安装监控设备,保存资料。

第十八条在城市建成区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流动收购人员必须到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备案,佩戴商务主管部门监制的统一《从业标识》后,方可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施企业应当为已登记备案的流动收购人员提供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的再生资源封闭式流动回收车。

第四章回收经营管理

第十九条再生资源回收采取上门收购、流动收购、站点收购、网上回收等方式,方便城乡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交售积攒的再生资源。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拆迁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性废旧金属应当直接交售给已在工商注册登记、备案的回收经营企业。

第二十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及流动收购人员不得回收下列物品:

(一)枪支、弹药、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各种危险品;

(二)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及医疗废物;

(三)无合法来源证明的铁路、公路、石油、电力、电信、通讯、矿山、水利、测量和城市供排水管网井盖、水篦等公用设施、消防设施等专用器材;

(四)*机关通报寻查的涉案物品或者有涉案嫌疑的物品;

(五)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回收的其他物品。

第二十一条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和流动收购人员在回收过程中发现*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出售禁收、盗窃和有赃物嫌疑物品的,应当立即报告*机关。

第二十二条经营者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应当查验来源证明,并对出售单位或个人的名称和经办人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以及出售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新旧程度等如实进行登记。

第二十三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从事报废汽车回收经营的,应当符合国务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

第二十四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场地设置实行统一规划,再生资源回收过程中运输、加工、处理,不得影响周围单位和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第二十五条跨行政区域转移再生资源进行储存、处置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办理行政许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制持证许可的再生资源跨地区流通,不得违法查扣持有合法经营手续的再生资源及其运输车辆。

第二十六条标注统一编号标识的再生资源流动收购车和标有统一标识编号的再生资源专用运输车辆可按规定在城区通行。

第二十七条生产企业应当通过与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签订收购合同的方式交售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合同中应当约定所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名称、数量、规格,回收期次,结算方式等。

第二十八条商务、工商、*、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及时查处或通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和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接受商务、工商、*、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拒绝或阻挠监督检查、违反法律、法规和本细则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九条从事废旧金属冶炼、熔化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必须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生产、加工等相关行政许可,并在*机关和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在再生资源交易市场购进原料,进行合法生产、加工,不得在冶炼、熔化场地购进原料。

第三十条从事废旧塑料、橡胶熔化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场地应符合环保要求,必须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生产、加工、环保等相关许可证,并在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章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