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建议十篇

时间:2024-02-21 17:46:27

营商环境建议

营商环境建议篇1

一、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的问题。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核心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为了转变“官本位、权本位、我本位”的思想观念,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初心,提出了“贴心代办”理念,树立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我们都是老百姓的勤务员的思想,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代表政府形象,强力推进“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改革,真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店小二”式服务。

(二)体制的问题。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大的系统性工程,从上级来看,由发改部门牵头考核,同时涉及市政府职能办、市政府审改办、行政审批服务局及相关职能部门。目前,推行的各项改革单兵突进,存在碎片化问题。辽宁省的做法是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出台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依法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我们学习借鉴辽宁省的做法,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二、意见建议

(一)建议持之以恒的抓好“一次办好”改革。“一次办好”改革,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去年一年改革,效果初显。建议省委、省政府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不懈地抓好“一次办好”改革,不断进行“版本升级”,真正创出品牌,推动干部转变思想观念,助推实际问题解决。

营商环境建议篇2

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既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润滑剂,又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下面小编整理了在全省发展改革系统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会议上的讲话,欢迎参考。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实省委“万人助万企”会议、省纪委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要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树标杆、转作风、解难题、办实事”活动,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强担当提站位,深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个地区要不断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去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应看到,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仍然很重。要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响鼓重锤、久久为功,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第一,是践行“两个维护”、答好“让中原更加出彩答卷”的政治担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工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抓手。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仅仅是去年来,就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12次会晤等重大场合上,先后数10次讲到营商环境,提及频次之多、重视程度之高、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2019年总书记来河南调研指导工作时,要求我们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我们在感到沉甸甸责任的同时,更应深思,总书记为什么把营商环境看的这么重。从这个层面看,我们不能把营商环境当成一般性、常规性工作来抓,而是要从发展全局上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抓手,以更大魄力、更大力度推动营商环境改革,使一流营商环境成为中原更加出彩的新标识。

第二,是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推动全省经济提质提速发展的关键举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省委书记楼阳生多次强调要优化政治生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出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工程、战略性基础工程。王凯省长也指出,营商环境优化是民生工程、环境工程、发展工程、作风工程,要对标高位、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6月23日,省委召开了高规格的“万人助万企”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对服务企业工作进行了部署。可以看出省委对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与魄力。全省发改系统广大干部要树立“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意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抓手,进一步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力度,着力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以企业的活力、市场的潜力、创新的动力,平衡、抵消、吸收经济运行面临的各种困难和压力,汇聚起全省上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三,是立标杆做表率、彰显发改系统责任担当的内在要求。发改系统作为营商环境主管部门、与企业打交道最多的部门之一、企业公平参与竞争的重要保障者,从政策制定到资金分配,从项目审批到服务提供,几乎每个处(科、股)室业务都与企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承担着统筹营商环境建设的职责,还承担近1/4指标牵头任务和1/3指标配合任务。我们要厘清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中应承担的职责和使命,既要抓好统筹协调,又要聚焦突出短板,抓紧行动起来,不能等、不能拖、更不能观望,以等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危机感、放不下的责任感,将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推进,做全省营商环境建设的领头雁。

二、转作风提效能,凝聚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转变作风是关键。要坚持系统思维,运用市场机制、改革精神、法治思维、创新办法、服务意识,善于打好组合拳,以干部作风的根本性转变推动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

第一,增强改革精神。就是要敢于大胆闯、大胆试,敢于向改革要活力、靠改革强创新、用改革塑优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有所作为、必须改革创新,在改革创新中体现特色、体现成效。近年来,我们在营商环境领域推进了一系列的改革,实现了很多突破。如,投资审批制度“三个一”改革被国家发改委通报。公共资源交易“两改三降四提”改革,代表国家接受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对中国招标采购环境的评估。但同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理念、思路、举措都存在较大差距。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深化改革,定期出台一批高含金量的改革举措,凡是符合政策导向的改革和创新,都应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需要强调的是,营商环境领域改革创新不一定要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统一步伐,要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即使省内没有出台相关政策,也可以先行先试,开展差异性探索。

第二,增强法治思维。就是要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去年来,我们出台实施了信用条例、营商环境条例、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等系列法规规章,开展了一系列法治讲座,干部法治思维明显提升。但应看到,“重项目审批、轻执法监管”现象仍然存在,很多干部甚至不清楚项目审批也是行政执法,更不知道还承担着项目的监管职责。如,2017年以来,全省发改系统共办理核准、备案项目近20万件,行政处罚仅3件。要进一步树立“研究问题先学法、决策问题遵循法、解决问题依据法、言论行动符合法”的法治思维,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监管实施细则和标准,在节能监察、工程咨询单位备案信息一致性检查领域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用法治服务发展改革大局。

第三,增强服务意识。就是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把服务效率当做生命线,创新服务方式,让企业专注于市场,无后顾之忧谋发展。目前,企业对发改系统满意度还不错,但也存在个别干部服务意识不够强,与企业对不上话、解释政策不清晰等现象。要持续提升服务意识,从“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不仅要做项目的“审批者”,更要做项目的“推动者”“谋划者”。如,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审批,不能只说不行,要告诉企业怎样才行,项目申报缺少什么要件,如何做才能让项目通过审批。要持续提升服务能力,认真梳理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看看哪些审批还能再精简,哪些环节还能再压缩,哪些材料还能再减少,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优化服务流程,提升企业“满意指数”。

第四,坚持市场机制。就是要按市场规律办事,善于围绕市场需求推动发展,善于运用市场理念拓展发展路径。一些地方营商环境提升缓慢,根本上还在于干部市场经济观念还很淡,本来该市场配置的资源、偏要去大包大揽,本来该企业自主决定的事情、偏要去指手画脚。一流营商环境,必须以市场化为基础。要统筹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尊重市场规律,善于运用市场化手段抓经济、谋发展、促改革,着力破除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凡是市场能做的事要放给市场去做,更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解难题办实事,打造市场主体满意的营商环境

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既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润滑剂,又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要坚持把企业需求作为出发点,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准发力、综合施策,以解难题、办实事的成效扎实提升企业获得感。

第一,让企业办事更便利。近年来,我们在“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但也有企业反映,平台建起来了、数据没有真正跑起来,窗口整合了、但内部环节还是很多。如,一些地方还存在审批事项清单不统一、审批要件尺度不统一、承诺时限达不到等问题。公共资源交易中,电子交易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政策制度之间的衔接和配套联动不足。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不高,供电可靠性还不够等。要统筹抓好21项指标优化,力争全省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要持续抓好招标投标、跨境贸易、包容普惠创新、信用环境、获得电力等牵头指标的优化,着力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一是持续提升在线政务服务能力。要从整合内部信息系统入手,优化数据共享,率先打破“信息孤岛”。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开展集中攻坚,尽快打通发改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工作人员都要加快形成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服务的习惯,领导干部要带头实践,不断提升“网上办事”能力,打通在线政务“最后一公里”。要聚焦投资审批、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免税确认、价格认定等方面,对标“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不断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二是打造规范高效的投资管理体系。要持续开展“投资法规执法检查疏解治理投资堵点”专项行动,落实投资审批“三个一”改革部署,按照统一公布的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清查审批要件材料,杜绝任意增设要求。要督促有关审批部门加强在线平台和统一项目代码应用,及时完整归集审批信息,合理运用“容缺办理”等创新服务模式,确保在承诺时限内完成审批。三是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要精简公共资源交易进场手续,优化交易流程。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全公开,推行交易服务进度可视化管理。要持续压缩未中标候选人投标保证金退还时限,2021年底实现公示期满1个工作日内退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市场主体提供服务产生费用的,要在平台显著位置公示收费标准及依据。四是优化招标投标服务。要对现行招标投标法规规章及其他政策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实行目录动态管理。县(市、区)已出台的涉及招标投标的规范性文件,要一律废止,不再新增。要严格规范招标投标制度规则,畅通招标投标异议、投诉渠道,不断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五是优化口岸通关服务。要推动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相关信息系统等与“单一窗口”智享联通。要拓展“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等实施范围,简化监管证照单证,推广口岸作业无纸化。要研究实施免除查验没有问题企业吊装移位仓储费用等政策,推动与沿海沿边口岸建立通关合作机制。

第二,让企业难题解决更精准。疫情发生以来,一些行业受到沉重冲击,企业经营面临诸多困难。要持续在强化要素支撑、优化项目服务上下功夫、出实招,精准施策,放水养鱼,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一是在指导企业争取政策性资金的同时,更加注重为市场化融资提供支持。要指导企业储备好项目,积极争取重点地区转型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支持创新创业创造等中央预算内资金,用好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等省级预算资金,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要持续完善全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推广“信豫融”应用服务,大力推广“信易贷”模式,扩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企业运用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工具扩大直接融资。二是在协调保障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的同时,更加注重做好企业降本减负工作。要加强与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协调联动,加大土地、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统筹协调力度,盘活低效存量指标,优先保障重点项目,争取中央加大重大项目用地保障。要充分发挥降成本部门联席会议功能,统筹推进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工作,特别是要推动用电、物流等基础成本持续下降。要持续加快我省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探索开展电力跨省区交易,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加价。要扎实推进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2020年下降0.3个百分点。三要在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需求保障。人才流动是评价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人才招引困难,居我省营商环境十大问题之首,有32%的企业认为我省人才引进力度还不够大。要充分利用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等载体平台,实施好各项人才工程,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让河南成为人才集聚和创新创业的新高地。要抓好人才公共服务保障,为人才提供高质量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服务,打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四要在抓好项目督导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模式创新。省委、省政府强调要坚持项目为王,大抓项目建设。要强化项目督导服务,今年,省发改委开展了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稳投资专项服务督导活动,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实际问题。要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常态化服务督导机制,深入基层企业、深入项目现场,针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堵点,加大协调力度,加快项目报建审批手续办理,加大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保障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要创新服务模式,对发改委审批核准、安排资金的项目,主动跟踪掌握项目建设运营动态,及时提醒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针对性提出对策,做好项目的“观察者”“提醒者”“解题者”。

第三,让企业权益保护更有力。优化营商环境既要“筑巢引凤”,更要“固巢养凤”。当前,一些地方仍不同程度存在歧视民营企业、不兑现招商承诺等问题,招商只重引、不重落,这损害的不仅是地方形象,还影响了投资者信心。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切实加强各类市场主体权益保护,让投资者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一是抓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这个前提。当前,一些地方在选取供应商时,选用国企已成不成文规定,理由是没有风险。我们一定要坚决摒弃这种思维,依法保障各类企业平等进入市场,尤其是在医疗、金融、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等领域,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给民营企业更多机会、更大平台。二是抓好《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这个重点。《条例》的出台,从法治层面为企业权益提供了“硬核”保障。要持续抓好《条例》的落实,对涉及营商环境的现行有效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进行全面清理,加快出台实施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与奖惩、营商环境违法案件调查处理等配套制度,适时组织《条例》落实情况专项督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三是打牢诚信建设这个基石。当前,个别地方招商引资中,谋划论证不够,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结果由于规划调整、资金土地制约、审批手续不全等因素,失信违约导致项目成为半拉子工程,给客商造成损失。要把契约精神作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内在要求,带头重信践诺,加强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以政府诚信引领、带动社会诚信建设。四是磨砺执法队伍这把利器。发改系统执法领域主要涉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节约能源、油气管道保护、招标投标、社会信用和营商环境等6大领域。但目前看,各领域行政执法情况不均衡。如,我委和各市每年都对重点高耗能项目开展节能监察,但均未实施过行政处罚。这既有发改系统长期缺少行使职权依据的历史原因,也有执法人员力量弱、体制不健全等方面因素。各地可以结合实际先行探索,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相关执法队伍,提升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

第四,让政商沟通更顺畅。我们要构建的政商关系,应当是像水一样纯净,党员干部要恪守法纪红线,秉持公正标尺,理直气壮地在阳光下与企业家交往。企业有困难、我们心底无私地为企业“排雷”,企业有需要、我们心清如水地为企业“站台”。一是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精准落地。发改系统每年要牵头制定大量涉企政策,如何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要定期梳理公布惠企政策清单,根据企业规模、类型等主动精准推送。要简化政策落地流程,根据情况实行“免申即享”。确需企业提出申请的,要合理设置并公开申请条件,简化申报手续,实现一次申报、全程网办、快速兑现。二是推动企业帮扶常态化。6月2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万人助万企”活动,对服务企业工作进行了部署。要全面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尽快组织助企干部,深入企业开展帮扶活动。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企业最盼望、最急于解决的问题“兜”上来。对重点企业要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拿出完整解决方案,真正帮到点、扶到位。对重点问题采取“点办理、批处理”的方式,做到一个问题解决,带动一批问题解决。三是妥善处理好企业投诉举报。《条例》提出,县级以上营商环境主管部门要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和违法案件调查处理制度,及时处理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行为。这方面,驻马店已作出示范,率先建立了营商环境违法案件调查处理制度。各地可以结合实际,在充分借鉴先进经验基础上,加大研究谋划力度,加快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制度,及时解决好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

第五,让组织保障更扎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万人助万企”活动、省纪委开展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活动,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作为营商环境主管部门,发改系统必须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勇当示范。具体说,就是要坚定“四心”、当好“四员”。一是以铁杵成针的信心,当好优化环境的“示范员”。优化营商环境关键要抓好政策落实和改革创新。一些地方反映,为何在优化营商环境下了很大功夫,而成效甚微,关键就在于“不重落实”“不敢突破”。要做政策落实的标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明确责任,定期开展落实情况“回头看”,杜绝“选择性落实”。要做引领创新的标杆,聚焦招标投标、公共资源交易、信用环境、跨境贸易、包容普惠创新、项目审批、获得电力等领域,对标一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力争进入国内先进行列。二是以诲人不倦的耐心,当好工作推进的“指导员”。目前看,各地在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上,还存在对“干什么”心中迷茫、“怎么干”心中无数等问题,需要加强指导。要加强对“评”的指导,今年县域是首次参与评价,评价的指标、规则、方法都迫切需要指导。要加强对评价指标的培训,指导各地聚焦评价中发现的问题,高标准开展专项整改,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要加强对“建”的指导,一方面,要抓好软环境建设、推动政策升级,要围绕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定期谋划出台一批惠企举措。另一方面,要抓好硬环境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环境,突出抓好城市交通、生态、公共服务、创新创业等设施建设,构建环境优美、治理有序、服务优质的城市环境。三是以锲而不舍的恒心,当好沟通联动的“协调员”。营商环境涉及面广,作为主管部门,不仅要自己做好、还要做好统筹协调。要善于“十个手指弹钢琴”,既要统筹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放管服”改革等的关系,也要抓好各项指标的协调,强化信息互通、重大事项通报、重大问题协调,形成整体配合、优势互补效应,最大限度地凝聚“正能量”。四是以驰而不息的决心,当好监督检查的“督办员”。营商环境工作进展怎样、有哪些问题、企业有何需求,这都需要监督,让优化营商环境不仅写在纸上,更落实在行动上。要按照《条例》要求,建立完善评价奖惩、违法案件调查处理、监督员等制度,开展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情况及指标优化动态监测,督促监督员行使好监督职责,配合各级纪委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倒逼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营商环境建议篇3

今年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一号改革工程”的部署要求,专班紧扣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全局作用,凝聚服务经济发展合力,围绕理顺机制、强化监管、优化服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突破、精准发力,努力打造中国北方营商环境最优城区,为加快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构建良性发展生态。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双组长制”优势凸显。制定印发《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协调小组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按照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双组长制”架构,理清各专班、专题组具体职责,推动形成区委统抓统揽、各层级各方面协同发力的整体格局。加强统筹调度,先后召开联席会、调度会10余场,对现存问题召集党政部门共同研究解决路径,确保国家和省营商环境评价、企业家满意指数测评等重点工作顺利进行。举办扩大更高水平开放助力营商环境提升专题“三述”评辩会,述实工作具体路数打法,现场收集部门和企业建议共21条。

(二)服务企业取得实际成效。省、市服务队进驻以来,专班主动沟通联系,建立协调联动机制,22个小分队深入基层、下沉网格,“点对点”菜单式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手把手”引领式帮助申报兑现优惠政策,截止11月份,收集包括“四上”企业、民营及小微企业的问题3486件,解决各类问题累计3473件,办结率达99.63%。组织部门接到拜访会见重点商协会8家,召开座谈会3次、工作推进会5次,多家省级商协会与市北达成合作意向。+

(三)惠企助企政策密集出台。协助区委、区政府制定《建设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城区的指导意见》,配套印发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76条,并在今年企业家大会上公开。参与制定“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9条”“人才高地建设六大工程20条”“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展现市北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组织起草《关于促进全区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方案》,完成异地商会、街道商会社会团体登记,社区商会、网格商会试点陆续展开。制定完善鼓励商协会发展政策,国际商协会中心论证方案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四)专题调研有序推进。依托“党群e家”平台开展线上问卷调研,收集有效问卷5180份,梳理汇总企业需区政府帮助解决事项80余个,意见建议150余条。采用面对面、点对点方式,到街道、部门实地调研9次,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及时掌握推进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邀请国家发改委法律顾问来我区座谈交流,专家详细解读了世行标准、国评标准内容,并结合我区实际给出专业化指导。组织部分单位、街道赴深圳市、上海市考察学习,实地了解非公党建、企服中心建设、审批流程优化等情况。开展创新课题研究工作,完成探索设置营商环境综合性服务机构总结报告,为上级决策提供有益参考。积极参与全区“创新突破”金点子活动,依托第三方机构助推涉企政策集成创新建议成功入围。

(五)营商氛围逐渐浓厚。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和信息收集报送制度,注重选树在招商一线、服务一线的事迹典型,累计编发营商环境专报3期。加强新发优势总结推广,作为六个区县之一,我区成功入选全省首批优化政务服务工作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调度会上进行分享。

二、2021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一)突出流程再造,狠抓落实再提效。把前期好做法好经验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规范问题收集、部门办理、及时反馈、挂账督办、跟踪评价的工作机制,形成“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的闭环模式。一是实施营商环境问题调研常态化,做好数据分析、评估,动态掌握影响营商环境建设的关键问题。二是借助“党群e家”平台,推动资源力量向网格延伸,利用紧邻企业的优势,加快涉企问题解决,有效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安全感。三是探索建立区人大、区政协及公检法机关与企业常态化联系制度,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民主监督视察、专题调研和人大建议案、政协提案办理等的重要内容,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四是定期调度、研判、督导,将营商环境指标纳入“大督查”范围,跟踪《指导意见》及重点任务清单办理落实情况,确保既定目标任务高质量推进。

营商环境建议篇4

根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对《海口市政协委员袁慧鹰关于深圳市营商环境的发言》批示的有关要求,我组准确把握会议主题、严格按照程、组织认真自学后,于8月19日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党小组会集中讨论发言。现将党小组会议情况汇报如下:

一、会前准备

我组高度重视本次集中讨论会,在理论学习、谈心谈话、座谈讨论等环节严密组织,对各位党员同志发言材料认真审查,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准备。

(一)组织理论学习。我组坚持把提高思想认识摆在突出位置,以集体学习、集体研讨等方式,认真学习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海口市政协委员袁慧鹰关于深圳市营商环境的发言》等材料,理清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我们有哪些职能、做了些什么、存在哪些差距,积极思考下一步工作重点,夯实思想基础,提高履职能力。

(二)开展集中讨论。我组党员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这一主题,通过召开集中讨论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各位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归纳汇总有意见建议3条,主要内容涉及到政策理论学习、检查服务形象、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各位同志针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查找问题原因,深刻剖析,列出整改清单,制定整改措施。

(三)搞好对照检查。我组党员同志紧密结合实际,围绕《关于就<海口市政协委员袁慧鹰关于深圳市营商环境的发言>开展学习讨论的通知》中的要求,结合学习内容,逐条对照检查,认真查摆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存在的不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班子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准确查找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切实做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二、会议开展情况

本次会议经过前期精心筹备,我组于8月19日下午召开了集中讨论会。会上,认真查摆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随后,各位同志依次发言,其他同志对其进行批评帮助。会上发言针对性强,对个人问题不回避,不躲闪,敢于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剖析,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相互批评时以关心帮助、相互提高为出发点,以诚相待,不讲私情、不讲面子,严肃认真提意见。做到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交流感情、增进团结、提升服务形象等方面形成合力的良好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在解放思想方面,各位同志虽然思想较为活跃,但是考虑问题普遍站位不够高,还不能做到系统性、综合性的思考解决问题。相比刚入职时,思维均出现稍许固化,新方法、新思路是有,但落实程度不够。

在深化改革方面,深入推进政府各部门“放管服”改革,看起来似乎与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没有关系,但是细想“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标准是看它能否为群众生活及办事增便利,这应是所有党员同志努力的方向,还是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转变思想后更要看实际行动,让群众感受到改革的实惠。

在优化服务方面,机关作风是体现优质服务的重要方面,目前服务意识还不够,存在认为只要依法依规、按照程序办理即可的问题,还没和群众打成一片。如何去除官场气,锻炼得更加接地气,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还要学习怎么把群众工作做成功,怎么熟练运用“抛砖引玉”聊家常、“一针见血”找重点,“先抑后扬”理矛盾等多种工作方法。

四、整改建议措施

优化营商环境,离不开政务服务水平的提高。从深圳的营商环境可以看出,要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以市场主体满意为标尺,从转变观念开始,大处着眼,细微处入手,争做“店小二”不当“二大爷”,推动实现从“政府思维”转向“企业视角”、从“干部姿态”转向“群众位置”。为此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持之以恒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政治觉悟。加强对《关于就<海口市政协委员袁慧鹰关于深圳市营商环境的发言>开展学习讨论的通知》等有关优化营商环境材料的学习,在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深刻认识。

二是理论指导实践,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强化学习成效,推动作风整顿,把思想意识和工作重点放到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效上。系统梳理各级惠民惠企政策,分类分层形成政策供给库,提升党员干部懂政策、用政策、送政策的能力水平,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实行无差别式服务,提高换位思考能力,坚决做好“一次性告知”服务,主动为企业减负担,切实充当好“店小二”,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保障。

营商环境建议篇5

全国政协委员徐冠巨(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冠巨建议,制订一套立足民营企业发展实际,具有系统性、指导性、实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对于推进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推动企业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建议政府主管单位牵头,联合各有关单位制订一套能有效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其中包括:

在自主创新、做强做大企业方面的社会责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缴纳更多税收的同时,遵循科学规律,进行科学决策,实现健康运营;加大科技投入,重视制度创新,追求文化再造,打造品牌企业。

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方面的社会责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企业必须自觉承担的责任,治污减排,降低能耗,是企业的基础“功课”,要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企业。

在扶贫济困、热心慈善公益事业方面的社会责任。民营企业家应给社会这样一种印象:哪里需要有人承担社会责任,哪里就会出现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家,推动民营企业家群体从“功利价值”向“责任价值”转变,从企业家向慈善家提升。

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

全国人大代表南存辉(正泰集团董事长)

全国人大代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称,国资委已出台《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他建议由中央统战部牵头,会同全国工商联等部门,组成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调研小组和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起草小组,明确界定民企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外延,制订考核标准和评估体系,并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和政策。

南存辉说,一些公众和企业片面地将道德责任、慈善捐款等同于社会责任。实际上,企业社会责任已从道德伦理、法律法规层面,上升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度。制订一套立足民营企业发展实际,具有系统性、指导性、实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对于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推动企业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民营企业家要增强感恩思源的意识。只有把发展当成责任,把责任当成生产力,倾情回报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双赢。”

引导督促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全国政协委员李立新(利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立新表示,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企业确立“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一致性”两种意识。 “企业公民”是指企业的功能不仅在于解决就业、缴纳税款和赚取利润,还应更多地关心生态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扶助弱势群体、保障员工权益、推动社会发展,即一方面企业要追求最大利益,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做好“企业公民”,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一致性”则指传统的成本、质量、服务是衡量竞争力的最基本标准,而道德标准正在成为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只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塑造和展示有益于公众、有益于环境、有益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象,企业才能更被市场青睐、更具竞争力。

李立新还建议,政府作为评判社会行为规范的“裁判员”,在评价企业时,不能单纯看利润、规模,应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提供各种财产利益和非财产利益,鼓励企业自愿、全面履行社会责任。

建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赵鹏(中国工商银行安徽分行行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安徽分行行长赵鹏建议,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有必要加入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促使其成为合格的“法人公民”。

截至2007年末,中国境内上市公司达到1550家,总市值突破32万亿元,其中总流通市值达到9.3万亿元,上市公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赵鹏代表说,中国证监会已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了上市公司应当披露的定期报告内容,这对维护证券市场秩序、提高上市公司形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赵鹏说,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应当加入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中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的同时,贫富差距、环境破坏、员工劳动保护等问题日渐突出。在此情况下,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应向社会负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改善自身形象,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和谐社会呼唤企业社会责任

全国政协委员赵晓勇(湖北省工商联主席)

围绕树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提出四点建议:

一、建议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企业树立社会责任观念。引导企业强化团队责任,构建和谐企业,对员工负责。强化经济责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对股东负责;强化社会责任,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负责;强化环境责任,对生态和未来负责。

二、建议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制度”,规范企业环境责任行为。建议进一步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制度,强化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化解环境污染责任赔偿风险,坚持预防为主、防保结合的方针,保障救治生命、理赔财产、恢复环境三大“绿色保险”原则通过法律制度落到实处。

三、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环境建设,优化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社会责任的要义之一就是要弘扬重商、亲商文化。倡导便商、扶商行为,倡导“致富思源”、“投身光彩事业”、“关心弱势群体”、“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先富者为共同富裕带头做贡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风尚。

四、建议进一步引导激励民营企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需要汇聚企业公民的智慧和力量。要引导民营企业通过上山、下乡、回归途径参与新农村建设。

抓紧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福建省晋江市医院副主任医师)

营商环境建议篇6

一、城区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现状

据调查,我市目前共有各类商品市场26个,总营业面积130762㎡。其中大中型商品市场4个(大市场、大市场、大市场、大市场)、农贸市场11个。城区商品市场共有管理人员200余人,其中,专职清洁员120人。从性质上看,事业性管理的商品市场有8家,占30。8%;民营型商品市场16家,占61。5%;股份制商品市场1家,占3。8%。空壳市场1家,占3。8%。4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站,5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桶,9个商品市场对厕所每天进行冲洗,9个商品市场有污水管并与市政污水管连接,13个商品市场有公厕,3个商品市场建立了绿化带,15个商品市场聘有保洁员,9个商品市场由环卫部门代运垃圾,11个商品市场每天进行卫生清扫,6个农贸市场有家禽宰杀场地,并每天进行冲洗,1个商品市场对生鲜经营场地每天冲洗,1个商品市场有肉食类保鲜设施,1个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有健康证,5个商品市场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贸西街(区局南侧)马路市场(未计入全市26个商品市场内),该马路市场既无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无固定的管理人员。但见有人收费,却无人进行管理和清扫,致使市场内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环境卫生令人堪忧。

近年来,城区各商品市场管理机构,围绕经济发展需要,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如市场、市场、市场等,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应的卫生设施配备齐全,每年从收取的门面、摊位和卫生费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环境卫生的整治。聘请了专门的保洁员,并做到每天对场地、厕所、排水沟、家禽屠宰场地等卫生角落进行清理,确保了垃圾及时得到清运。区市场服务中心为改变市场环境卫生,先后对市场、市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市场环境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升级。但也有少量商品市场由于没有人员管理,也没有相应的环卫硬件设施,业主自发组织请人打扫卫生。如农贸市场,该市场已整体拍卖,正在改建,原来业主自发组织对市场内环境进行清扫。还有建材市场,该市场原属区农委管辖,由于建筑商离开,致使物业无人管理,业主也是自发组织请人对场地卫生进行打扫。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少数商品市场对卫生工作重视不够;二是卫生投入不足,卫生死角多;三是商品市场周边发展不平衡,易受影响;四是周边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五是绿化率普遍低下,大多数商品市场没有绿化带;六是个别商品市场环境卫生服务工作走过场、标准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七是环境卫生监督力度不够;八是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理健康证的不多;九是多个商品市场防尘防蝇设施为零;十是治安问题比较严重,经常有被盗现象。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商品市场环境卫生好坏,关系到我市省级卫生文明城市的创建,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二)积极服务,建立绿色通道。环境卫生管理有关部门要对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进行督查,对没有办理健康证的经营人员,采取上门办证服务,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三)继续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商品市场的环境卫生保持24小时清洁,积极加大环境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各项规章制度。

(四)建立绿化带。对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要逐步进行改造或创建绿化带和公共绿地,提高商品市场的绿化覆盖率。

(五)切实加强市场内的治安管理,建立群防群治、联防联动机制,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营商环境建议篇7

根据省、州、县《关于做好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县红十字会贯彻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重要性

县红十字会落实领导责任制,常务副会长亲自抓,切实把贯彻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贯彻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把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为长期性、经常性、持久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紧。提高思想认识,主动增强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抓好贯彻落实。

二、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开展集中宣传。利用宪法宣传日、会议等有利契机,集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活动。二是举办分类分块宣传。抓好本部门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学习。把学习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为“营商环境提升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整合资源,加强左右协调和上下联动,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媒体、媒介,加大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宣传报道力度,不断扩大社会影响面,持续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维护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营商环境建议篇8

此次项目及招商引资工作会议是我县就项目和招商引资首次召开的专题性会议,是县委、县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自治区经济会议、自治州和我县加快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县委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书记就我县项目及招商引资工作做了重要讲话;通报了我县11个产业工作进展情况和2008年项目落实情况,签定了2008年项目和招商引资计划责任书,并对2008年度项目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自治州计委和招商局领导还就如何包装项目和招商引资给我们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

这次会议,达到了总结经验,解放思想,相互学习,鼓舞干劲,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的目的,使我们对进一步做好今年的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充满了信心。大家回去以后,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贯彻落实好此次会议精神,精心安排部署好本单位的项目及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开创我县今年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下面,我就作好今年的项目及招商引资工作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项目及招商引资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解放思想,进一步扫除影响招商引资的各种思想障碍,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健康、快速发展。要充分认识到靠自身积累太慢,靠财政投入太少,仅靠银行贷款也不切实际,靠项目和招商引资是最现实的选择。招商引资和项目抓好了,解决困难和问题就有了空间和余地,经济发展、财政增收、人民富余、事业进步就有了活力和后劲。 当前,全国各地新一轮大开发、大招商、大发展的热潮方兴未艾,各地都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争先恐后,各显其能。可以说形势逼人,我们面临着不进则退,慢也是退的压力和挑战。自治州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州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任务加重、压力加大、考核加强”的要求,我们今年也有5000万元招商引资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关键要看我们的投资环境和工作力度,我们有着特色农产品、水产、旅游、土地等优越的自然资源,只要有好的环境、好的项目,愿意来的人很多。对此,各部门、单位领导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决策上来,统一到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上来。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研究国家、自治区最新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形势,要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08年国债和新增资金使用重点向“三农”倾斜,向社会发展倾斜,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倾斜的政策,紧紧围绕国家、自治区产业导向和投资重点,按照与国家产业政策对接、与投资重点对接、与本地实际对接、与市场需求对接的原则,以我县今年确定的51个重点项目为主,以优势产业开发为纽带,精心谋划和包装启动实施一批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有市场、有效益、有吸引力并对全县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上报争取并取得实效。今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将拿出50万元做为争取项目的前期费用,同时准备把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列入双文明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对招商引资工作实行奖优罚劣制度,对招商引资不力的要严肃处理,对工作成效突出的予以重奖。对项目工作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因项目推进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2008年,县主要领导将带头执行这项制度,1千万元以上的项目由县主要领导承担工作任务,各分管领导和县直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分别承担相应的招商引资工作任务,严格实行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

三、强化协调服务,为项目引进和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实践证明,良好的投资建设环境已成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关键所在。投资环境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外在条件,而且日益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环境就是磁场,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环境好,吸引力就强。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普遍改变和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区域经济的软环境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谁能营造良好的环境,谁就能赢得发展的更大主动权。投资环境建设,一是创造优惠的政策环境。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切实制定更加宽松、更加灵活的政策,树立诚信政府形象,强化“诚信”理念,凡向投资商作出的承诺必须坚决履行,做到诚信招商、诚信待商、诚信留商。二是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大幅清理行政收费项目,大幅缩短办事时限,全力打造投资“成本洼地”,努力构建政府“服务高地”,以政府的“提速”推动企业的加速。三是营造优良的法制环境。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努力推进“零障碍”投资环境建设。下大力气解决一批投资商反映最突出、最强烈、最不满意的问题,着力解决好项目在资金、征地、环评、可研报告审批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坚决纠正“三乱”,杜绝吃、拿、卡、要、报等不正之风,树立人人、事事、处处都是投资环境的新观念,争做扩大开放的促进者,努力把××建成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四是营造优越的基础设施环境。要想方设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把基础设施建设做为招商引资的前提,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外来投资商。五是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要加大城镇绿化、美化力度,提高城镇建设的品味、档次和特色,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让投资者在××就能享受到完善舒适的教学、医疗卫生等各项服务,解决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营商环境建议篇9

一、我县投资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始终把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我县投资环境的改善。

1、以推进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县政府根据《xx市第四批削减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的通知》精神,对全县所有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梳理和精简,对有行政审批职能的42个单位重新制定了审批事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凡能够现场办结的,全部由授权窗口直接办理。今年1-8月份共受理各相关行政审批事项1503项,全部按时办结,完成率100%。

2、以安商、重商、亲商为服务重点,完善奖惩制度,选树创业典范。对原来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认定办法、考核奖惩规定和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进行了重新修订、完善,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和奖励。通过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的落实和兑现,给投资者以鼓励,给引资者以奖励,形成了全县上下议招商、想招商、积极从事招商工作的良好局面。

3、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载体,加强城市建设,打造环境品牌。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持之以恒地狠抓路、绿、水、楼、灯、广场等城市要素建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全县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环境卫生整治、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治理等工作,使我县的投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又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促进了投资的大幅度增长。

在调查中,多数企业对我县的城市硬件发展环境表示满意,在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上,政府工作效率和质量上,大多数企业认为有较大的改善。

二、当前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我县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但我们在思想认识、服务环境、企业经营环境等诸多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县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尚未在少数政府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中形成共识,上通下阻,上热下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代表们反映,少数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优化投资环境的意识与县委、县政府的指导思想反差比较大,政府出台的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在这些工作人员中有的贯彻执行还不到位。有的单位仅仅从部门利益出发,不能站在大局的高度和企业角度灵活制定政策、运用政策。

2、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企业办事难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有的代表们在发言中谈到,目前在我县一些部门办事,门好进、脸好看,但是事仍然难办。投资一个项目或搞一项建设,审批周期仍比较长。二是个别行政执法部门重收费、轻管理,甚至于为收费而收费,以罚代管、罚而不管的问题时有发生。三是重招商、轻安商的问题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某些情况下,安商、扶商甚至要比招商更加重要。要让那些有意向到深泽投资兴业的客商愿意来,来了以后留得住,真正为我县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增加后劲。 3、经营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从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企业在经营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融资环境偏紧,企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融资难已成为严重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二是基础性配套措施跟不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三是人才缺乏,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深泽是石家庄地区的边远小县,人才资源相对缺乏,企业普遍感到高级人才和科技人员难招、难留。

4、人文环境仍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基层群众的思想观念相对比较封闭保守,没有长远眼光,不少村民借政府开发建设之机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甚至少数村干部也参与其中,对于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采取堵路、阻挠施工、强买强卖等办法,导致工程无法正常进行。

三、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当前投资环境竞争更多地体现在政府服务质量的竞争上,努力创建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投资环境改善的焦点和重心。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形成政策洼地效应。 一是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优惠政策。结合实际,对全县行政执法单位所有审批项目进行再清理,力争做到在政策的优惠程度上,决不低于周边地区;在费用的收取标准上,决不高于周边地区。二是进一步加大园区开发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先期投入,尽快形成一流的公用工程配套设施。进一步降低门槛、放宽入园条件,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三是狠抓政策落实兑现。要认真制定具体的奖励兑现措施,确保承诺得到切实、及时的兑现。

2、努力创建服务型政府,深化效能革命。一是进一步增强亲商、安商、扶商的意识,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真诚、主动、热情地为企业提供服务,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良好氛围。二是要充分发挥县政务中心的作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集中、限时审批,真正实现一个头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三是要积极建立健全与企业对话的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的作用,及时收集企业对政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和监督政府各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县招商部门要及时召开政策说明会,将应公开的政策性文件及时传达到外来投资企业,让企业享受到最大的知政权和知情权。

营商环境建议篇10

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们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询问会,这是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的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作出的安排。刚才,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张伟亚同志,代表市政府作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7位常委会委员和6位列席会议的代表,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市法院等负责同志,就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从本次专题询问会看,提问的问题切中要害、简明扼要、直奔主题,抓住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问出了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关切之情。应询部门负责同志的回答思路清晰、对策翔实、措施有力,答出了协同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对之策。这次专题询问会经过大家的努力,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分析问题、推动工作的预期目的和效果。

一是各方重视,工作有力。

对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各级各部门都高度重视。去年以来,市委先后召开了实体经济翻身战动员大会、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等系列会议,市人大专门作出了《关于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打赢实体经济翻身战的决议》,市政府坚决贯彻市委的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市人大的《决议》,制定实施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0条意见、38条举措等政策措施,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措施有力、成效明显。比如,1—5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明显回升,扭转了三年来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局面,经济总体呈现走出低谷、稳走向上的态势,企业家的发展信心也逐步得到了稳定和恢复。

二是调研深入,询问精准。

今年以来,市人大把这次专题询问作为“重头戏”,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分6个调研组到各地开展了专题调研,对200多家民营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进一步摸实情、找问题、提建议。特别是针对扶持政策精准性不够、政策执行“一刀切”、民营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较高和融资较难、外来人员子女就学难、审判执行效率不够高等重点突出问题,深入走访有关部门和企业,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精准选题。提出的问题,不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已报告的问题、不问与议题关联性不强的问题、不问解决条件不成熟的问题,可谓抓住了关键,突出了重点,针对性强。同时,又注重人大监督的连续性,对事关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持续跟踪关注,比如对市七届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询问的“最多跑一次”改革部分内容进行了“回头看”,效果很好。

三是组织有序,务实高效。

为开展好专项监督,市人大专门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制定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实施方案》。为保证专题询问会圆满完成,市人大财经工委事前反复对各委员、代表拟提问内容进行了筛选;部分询问题目提交给有关部门后,相关单位也进行了认真梳理,做好临场作答准备;各媒体单位精心策划、现场直播,营造浓厚的主题宣传声势。虽然这次专题询问会只有三个小时,但背后大家都下了很多功夫、做了大量工作,凝聚了各方协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全市人民奋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力量。6月是“考试季”,今天这份“答卷”,大家完成得很出色,值得充分肯定。下面,我就进一步巩固深化本次专题询问会议成果,着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扛起使命担当

民营经济是金华经济的主力军,是我市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所在。我们开展这次专题询问工作,就是要通过运用专项审议监督和专题询问等方式,进一步凝聚重视民营经济的共识,形成扶持民营经济的合力,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要充分认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去年11月,亲自主持召开民营经济座谈会,强调了“三个没有变”,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同时,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央和省委、市委把防风险、稳企业、稳增长作为重中之重,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空前。为推动上级部署要求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省人大要求省、市、县三级人大围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联动开展专题询问。

5月28日,省人大召开了专题询问会,为我们做出了示范、提出了要求。上级部署、党委重视、政府主抓、社会关切的事,就是人大履职的指向和重点所在。为此,我们把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七届人大常委会的第二次专题询问,进行专题监督、重点推进,推动全市上下切实增强共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

(二)要充分认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艰巨性。

当前,金华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今年,在“两链风险”还未消除、极易反弹的情况下,少数上市企业接连陷入困境,这些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如果稍有不慎,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可以说,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绝非一日之功。因此,市人大常委会在去年作出《关于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打赢实体经济翻身战的决议》的基础上,今年又围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专题询问,这既是对政府贯彻落实去年人大决议情况的跟踪监督,也是我们人大对民营经济发展、“最多跑一次”改革等中心工作一如既往的关心关注,就是要持续发力、一督到底,不达目的、不见成效,绝不放松。

(三)要充分认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性。

省委车俊书记多次强调,加快发展是当前金华最紧迫的任务。从近几年的主要经济指标看,金华居全省第二方阵末位。从近几年代表的关注热点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代表提得最多的建议之一,在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们提出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就有14件,部分代表专门提出要求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决议的议案。我们在专题调研中也发现,当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遇到的问题依然不少,很有必要通过专题询问这种法定方式进行推动,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危机感、紧迫感,推动政府及其部门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抓民营经济上来,助推民营企业重拾信心、再创辉煌。

二、坚持效果导向,切实抓好问题整改

专题询问工作的核心目的在于推动问题的解决、工作的落实、事业的发展。这次专题询问的实际效果,最终要体现落实到全市民营经济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上来。会后,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意见建议认真整理。

今年以来,各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结合“三服务”活动,带队就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有些企业和代表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会上,委员和代表们提出的问题,也都很有现实性、针对性、普遍性。我们要进行认真梳理、列出清单,将专题调研、专题询问成果吸收到常委会审议意见中,交市政府研究处理。

(二)突出问题有效整改。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这次专题询问为契机,照单全收、举一反三,进一步找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和不足,认真抓好相关问题的解决落实,做到不躲不绕、即知即改,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处理情况。

(三)跟踪问效持续监督。

市人大常委会及有关工作机构要进一步加强跟踪问效,进行反复监督、持续监督,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手、企业群众不满意不放手。特别是要把人大的依法监督与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有效结合起来,叠加放大监督效应。

三、持续精准发力,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民营经济是典型的“环境经济”,哪里环境好,哪里发展就快。本周三,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袁家军省长在浙江分会场强调,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一招,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力打造稳定、可预期、法治化的最佳营商环境。虽然这次专题询问会划上圆满句号,但绝不意味着人大监督工作的结束,而是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刚才张伟亚同志提出的下一步要破解融资难融资贵、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培育重点细分行业、提升创新能力等重点举措,很系统、很全面,也很务实、很管用,也很切合金华实际,关键要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真正把一流的营商环境树起来,把企业的信心鼓起来,把发展的速度提起来。

(一)要优化政策环境。

目前,我们虽然出台了一系列降本减负举措,但民营企业还是反映“不解渴”。建议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进一步完善政策时,要对标长三角先发地区,集成政策、集中资源,着力打造“政策洼地”“发展高地”。要推动已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N”等政策落地生根,绝不让政策“一直在路上”,真正让民营企业有获得感。同时,政策执行要预留“适应期”“过渡期”,避免在相关执法、政策执行过程中简单化、“一刀切”,给民营企业稳定的政策预期。

(二)要优化法治环境。

强调,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强化法规制度层面的研究设计,探索制定“接地气”的地方性法规,实施宽严相济的执法方式,把握好经济犯罪和经济纠纷界线,强化法治观念、契约精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合法权益。要打造公平竞争环境,树牢敬畏市场、敬畏规律、敬畏各类被监管主体三个敬畏信念,着力破除各种障碍,推动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不同民营企业群体间、本地企业与招商企业享受“无差别”待遇,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招投标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更加公平、一视同仁、有序有效的法治环境。

(三)要优化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