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十篇

时间:2024-02-19 18:07:59

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

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篇1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课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242-02

作为培养幼师师资的幼师高专学校,《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课程是幼师高专美术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设计与布置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隐形课程”,幼儿教师需要具备全面、系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力。本文从课程定位与目标、设计理念、授课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及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全面、详细、深入地分析。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1.课程定位。《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课程是本校美术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基本理论、幼儿园各种教育环境以及玩教具制作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幼儿园室内外空间环境及区域环境的创设、幼儿园实用玩教具的设计与制作、幼儿园主题墙的设计与制作等内容。

2.课程目标。本课程参照本校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将课程总目标定位为:基于幼儿园对毕业生的需求,以培养高素质的、具美术专长的、能独立承担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等工作的应用型幼儿园教师为目标。本课程的分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即本专业的学生能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容和意义,掌握幼儿园各类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美工材料和技法进行幼儿园环境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与方法目标,即本专业的学生能以幼儿园具体工作要求为引导,紧密结合幼儿园各领域教学与幼儿年龄特点创设与制作适宜的教育环境,结合多种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本专业的学生能够认识到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工作在幼教工作中的重要性,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提高其美术实践能力,提升其审美素养,同时加强团队合作、快速适应项目等能力。

二、课程设计理念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课程自创立以来,以培养学生进行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的综合素质为主线,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不断探索实用性的课程结构。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将幼儿园的环境设计与布置工作的岗位任务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摒弃陈旧内容,同时将教学内容带入职业岗位任务中进行检验,不断优化、完善课程结构。本课程设计理念的最终目的是寻求课程的特色与创新,培养学生设计和布置幼儿园环境的综合能力。

三、授课对象分析及解决措施

本门课程面向的学生是美术教育专业大专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处于学程的第四和第五学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完成手工基础、造型基础、绘画基础的课程学习,因此具备一定的审美基础和技能操作能力,同时也已经对幼儿园的教学有了初步了解。学生群体中包括单招学生和统招学生,其中单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但是其美术基本功差;统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基础较好,但是两类学生对于手工课的学习兴趣都较高。

针对以上学生学情状况的分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体包括:(1)运用情景导入模式和多媒体手段,增强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课程的趣味性、生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2)通过“鉴赏+思考+解说”的模式,使得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模拟幼儿园环境,进行一定的设计和制作;(3)教师要尊重学生多元智能的需求,按照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项目制订及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实用性;(4)教师在模拟的幼儿园环境设计和制作中,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以上的解决措施中,教师可以重点将精力投入在第一项措施,即采用情景导入模式,将幼儿园的真实环境设计引入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将南京某幼儿园的主题环境创设《龙》作为典型案例,为学生提供图片进行欣赏和讲解,使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是结合本校美术教育的课程标准、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必要的市场调研等四个方面。其中,为保证课程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本课程的教师团队也会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作为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典型课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变化是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风向标。市场调研包括调研幼儿园美术教学内容、调研幼涸盎肪炒瓷栊枨蟆⒌餮醒前儿童美术培训市场、调研毕业生实习工作反馈等。本课程处于学程中的第四、第五学期,由四个教学模块组成,具体内容如下表。

五、课程教学模式及考核

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以幼儿园教学需求为导向,以任务内容为驱动,围绕幼儿园的实际应用进行的课程教学活动。在教学模式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学生之间的有效交往。此外,教师也要注意教学目标中知识、技能、态度的“三位一体”。另外,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应用讲授法、观摩法、练习法、操作法、总结归纳法等。

成绩考核主要以平时成绩为主,期末成绩为辅,既看结果,更重过程,突出平时训练的重要性。作品考核的各元素包括:是否符合幼儿园教育教学需要、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否具有审美性、在制作过程中是否能够进行团队合作等。在这里,环境设计与制作的传统理念,即突出作品的审美性,已经不能作为考核的重要元素。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考核元素,要更加突出其设计或制作是否符合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需要、是否具有创造力等。

六、教学保障条件

1.教学师资条件。本课程教师团队一般具有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学位以及平面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设计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同时,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教学经验丰富,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此外,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思维,有幼儿园学习或实习辅导经历,熟悉幼教行业的发展现状。另外,本课程教师团队在不同活动中获得诸多奖项。各位教师利用深造、观摩、交流的机会,将本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和更新。

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篇2

 

以下是的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策略,欢迎阅读!

“环境创设”体现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精心设计与制作的环境创设让环境承载了教育的内涵,成为幼儿园的“第三位”教育者。作为幼儿园老师,首先需要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特点,就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个性发展,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幸福奠基,以《纲要》精神和《指南》目标要求为基准来思考自己的班级环境创设。“环境创设”需要围绕五大领域来进行创设,总原则是让环境说话,让环境参与教育;具体原则是体现艺术性、教育性、创造性、感染力。

1、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中,需要考虑显性和隐性因素。显性因素,指教师层面的班级管理策略,即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和班级管理的独特风格;隐性因素,指家园共育层面的幼儿与家长在环境创设中的参与度,即教师如何引发他们参与环境创设的信心、能力和快乐感。

2、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上层空间设计

上层空间是指从墙面1/3以上包括屋顶在内的孩子需要仰视才能看到的空间,不在孩子的主要视觉范围内,但它又是整体空间的组成部分,所以需要作适当装饰,可从以下两方面来布置:

动态布置: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生动有趣的且富有美感的垂吊物或是悬挂物,活泼有序地挂在屋顶,使其形态和色彩都能为房间增添动态的美感,切忌多而繁杂,稍加点缀即可。

静态布置: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生动有趣且富有美感的平面图案,有规律地贴在屋顶组成美丽的画面。

3、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中层空间设计

中层空间是指墙面中间的1/3处,与成人的视线相平,幼儿则需要在远处或抬头才能整体感受的部分。它的面积较大,是构成房间主体的部分,需要选择符合幼儿心理及年龄特点的、比较大型的装饰。块面大、色彩和谐、形象生动。可以邀请本班的幼儿和家长一起参加,充分体现家庭参与的特点。在设计、布置和装饰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班级幼儿因素: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等因素,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

艺术因素:班级环境是孩子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呈现出班级成员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倾向性,考虑文化艺术的因素,使孩子处于艺术化的生活环境中,从小就受到美的熏陶。

材料因素:用于班级环境创设的所有材料必须是无毒的、安全的,从气味、质感到形象、内容,都必须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使孩子从中获得益处。

4、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下层空间设计

下层空间是指墙面下部的1/3处和地面,孩子的视觉容易集中于这些部位,是孩子可以充分利用和参与的部分,应完全提供给孩子,让孩子能自由地展示自己。如设立孩子的个人作品展示区,留出一定空间让孩子能自由地画画,地面安排各种活动区角,给予孩子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的空间。

设计好之后,再总体审视整个班级活动室从色彩、形式、空间的利用等方面是否协调统一,是否是孩子喜欢的,是否符合孩子的个性,是否与整个幼儿园文化氛围和谐统一。

5、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其他部分设计

考虑到与班级活动室的教育因素和审美因素形成和谐统一,需要整体设计走廊与角落墙面,可以使用一些充满艺术风格的装饰图案与画面,体现对比、大小、长短、高低、疏密、均衡的审美原则。

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篇3

摘要: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作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活动设计有助于引发教师思考、选择行为策略,优化活动过程,提高活动效率。朝鲜族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设计等存在着一些问题。加强幼儿教师的社会领域认知,增进对幼儿的了解,不断提高优化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能力是提高朝鲜族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朝鲜族 幼儿园 社会领域 教育活动设计

一、引言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作为教师在思考如何将幼儿的兴趣、需要与幼儿的社会领域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以及如何通过教学利用和扩展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发展其社会性的基础上制定和修订教学计划的过程,有助于引发教师思考、选择行为策略,优化活动过程,提高活动效率。为了更好地了解朝鲜族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现状与问题,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笔者对延边州的6所朝鲜族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法设计、评价设计等四个方面。共发放15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138份,有效回收率为92.3%。

二、现状与问题

1.朝鲜族幼儿教师对社会领域目标理解不够透彻,三维目标设计不大合理

(1)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目标理解不够透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五大领域,五大领域又分2-3个子领域,子领域再分几个具体目标,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但调查发现,朝鲜族幼儿园25%的教师认为非常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目标,75%的教师认为比较了解。可见,朝鲜族幼儿园教师对新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目标的理解不够透彻。

(2)三维目标的设计缺乏合理性。进行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做到社会情感、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有机统一。 但调查中了解到,朝鲜族幼儿园17%的教师认为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合理的三维目标,58%的教师基本能,而25%的教师却认为不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合理的三维目标。此外,虽然75%的教师认为设计的目标非常具体,并且有可操作性,但依然有25%的教师认为目标较抽象,且缺乏有可操作性。可见,朝鲜族幼儿园的多数教师对社会领域教育目标设计不大合理,缺乏对社会认知方面的目标的制定,即使有社会情感目标、社会行为目标等,但均不符合现在三维目标的要求。

2.朝鲜族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内容设计缺乏幼儿生活经验

教育活动内容选择不当,难以适应幼儿的现有水平,导致教育活动内容不能满足幼儿的现实需要,不利于其长远发展。而且教育活动内容与幼儿生活脱节,难以贴近幼儿感兴趣的实物和问题,就不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但调查发现,朝鲜族幼儿园17%的教师认为所选的教育活动内容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缺乏幼儿生活经验;25%的教师认为不能依据幼儿兴趣和发展需要选择教育内容;8%的教师认为不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教育活动。可见,朝鲜族幼儿园部分教师在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脱离幼儿生活,忽视幼儿兴趣,进而影响了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3.朝鲜族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方法丰富,但缺乏相应的科学性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从更多意义上讲是一种心灵的教育,不能以简单化、外在性、说教式的方法来实现教育目标。调查发现,朝鲜族幼儿园的66.6% 的教师认为能灵活运用语言传递教育法,提出的问题具体明确,富有启发性、发散性;83.3% 的教师认为能根据需要合理使用直接知觉教育法;83.6% 的教师认为利用人际关系、行为环境、社会风气、情感气氛等来陶冶幼儿的性情,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公德、社会行为和亲社会情感;58.2% 的教师认为能利用移情训练法,让幼儿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位置和立场上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感情和需要。可见,朝鲜族幼儿园虽然多数教师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组织社会领域教育活动,但部分教师依然过分强调知识性,轻视幼儿社会情感、态度和社会行为的培养,幼儿的主体性体现得不够,探索、体验的机会过少。这会导致幼儿社会认知的表面化,社会行为的不稳定化和社会体验的虚假化,造成社会领域教育的低效甚至无效。

4. 朝鲜族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评价设计单一,尚未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评价是对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与评定,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自觉地运用评价手段,了解社会教育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利调整、改进社会教育活动,提高其教育质量。调查发现,朝鲜族幼儿园83.3%的幼儿教师能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67%的教师能适当使用行为评价法对幼儿符合社会言行的表现给予褒贬判断,使幼儿受到教育。这表明朝鲜族幼儿园的大多数幼儿教师都肯定评价的价值。但25%的教师依然没有设定观察、评价项目,不能选择自然情境,捕捉要观察的幼儿发展内容评价幼儿的发展情况,没有看到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三、影响因素分析

1.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影响最大。其中教师的教育能力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幼儿园教师不仅要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而且更要具备有效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但是朝鲜族幼儿园师资从业水平并不太高,许多教师都是中专学历出身的“幼师”或“中师”生,多数通过工作后的再学习和再培训来提高学历。这些教师自身知识素养、专业素养不高,甚至有偏差,影响了有效设计教育活动能力的提升。

2.幼儿

幼儿是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设计与组织实施中的重要因素。幼儿园教育旨在促进幼儿的发展,在设计组织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幼儿的需要、分析幼儿的行为和情感表现,尊重幼儿真实个性,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规律,支持幼儿自主、主动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3.幼儿园

幼儿园为教师提供的教育活动设计组织方面环境资源,也是促进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实施的关键因素。园长的办园思路与做法、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等都对社会领域教育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园长,作为幼儿园的领导者,对于推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幼儿园园长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有坚强的信念,园长的办园风格可以更有效促进教育活动的效果,园长的魄力、远见、推动力等都是成功组织教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四、对策与建议

1.积极开展园本培训,加强幼儿教师的社会领域认知

从朝鲜族幼儿园教师的实际出发,以其所在朝鲜族幼儿园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朝鲜族幼儿教师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能力为主要目标,专门通过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和科研活动、观摩教学等来培训教师。这样可以引起教师对社会领域教育的重视,并且为教师对社会领域教育的思考提供一个与同事相互交流、碰撞的平台,调动幼儿教师的参与积极性,让幼儿教师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掌握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设计技巧与方法。

2.增进教师对幼儿的了解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对幼儿的了解。一切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只有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才能获得成功和优化。因此,幼儿教师应通过学习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和本班幼儿已有的经验和现有的水平的基础上,制订恰当的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目标,选择合适的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内容。教师只有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设计并实施社会领域教育活动,才能具有可操作性,真正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

3.园长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优化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能力

园长的优化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能力是有效设计并实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园长只具备良好的优化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意识是不够的,更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这就需要朝鲜族幼儿园园长在做好行政领导的同时,要加强优化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领导能力,真正做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领导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邹晓燕.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J].幼儿教育,2010(6)

[2]邹晓燕.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J].幼儿教育,2010(8)

[3]王冬兰.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实施探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1)

[4]叶翔.我国当前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现状调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5]嵇珺.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6]李盛.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篇4

关键词:绘本;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设计策略

当前,关于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的研究越来越多了。戏剧是艺术、是具有综合性艺术性的活动,每个幼儿自身都具有戏剧的潜力。幼儿活泼好动,天生喜欢表演,喜欢听小故事,乐于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在戏剧的表演活动中,幼儿可以加深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幼儿用神态、肢体、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沟通与交流能力逐渐增强。戏剧对幼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影响体现在认知、艺术、情感上。绘本来源于生活,又经过艺术加工与创造,其中表达的是关于生活的智慧。绘本符合幼儿的心理、认知、兴趣爱好,具有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可以吸引教师与幼儿的喜爱。戏剧与绘本之间具有相似性与一致性,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适合幼儿进行戏剧活动,正是幼儿园进行戏剧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鉴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基于绘本的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的设计策略。

一、基于绘本的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设计原则

1.生活化原则。活动首先要遵循生活化的原则,绘本的内容、题材必然不会远离幼儿的生活。活动整体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贴近幼儿真实的需要,通过活动,反应幼儿真实的学习需要。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幼儿在原有的学习经验上获得新的学习经验,然后再将这些经验转化重组,形成自己的经验体系。幼儿的经主要就是来源于生活经验,他们对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物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戏剧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因此,基于绘本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应该遵循生活化的原则。

2.主体性原则。戏剧教育活动要时时刻刻关注幼儿的发展,以幼儿为基本的出发点,尊重幼儿,实现幼儿的需要,关注幼儿的情感、兴趣、意志等等。幼儿园戏剧活动的开展,应该遵循主体性原则,在活动目标、内容、方式上都要围绕幼儿这个主题,为了幼儿的创造力发展服务。在戏剧活动中,幼儿自身具有决定权,他们可以自由的编写故事,创编剧本,自己选择角色,制定对话。同时,活动的设计要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教师要抓住其中细微的不同,根据大班、中班、小班、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设计。同时,幼儿教师还要注意,要尊重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受到自己家庭环境、父母性格、教育方式、自身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自身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教师要善于观察,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按照幼儿的意愿去制定计划。

二、基于绘本的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设计策略

1.绘本选取策略。笔者认为绘本选取应该遵循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贴近幼儿生活实际。好的绘本故事总是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走进有的心灵,选择绘本进行戏剧创编,,一定要关注这些绘本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能否引起幼儿情感上共鸣,绘本要为幼儿开启一个明亮的窗户,让幼儿看到自己喜欢的世界。第二,绘本的故事情节要具有冲突性。故事情节要具有趣味性,戏剧性,要生动活泼有趣,在故事情节上要具有戏剧冲突,跌宕起伏才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绘本自身的故事要具有起因、高潮、结尾等关键因素,以便让幼儿更好地理解。

2.活动目标的设计。首先,戏剧教育活动要注重幼儿自身的表达与交流。在设计的活动目标的时候,不要遵循传统的教育目标,要以幼儿为中心开展活动,注重幼儿自身的自由表达与交流,幼儿不是被动的、机械的接受知识的机器,幼儿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足以让他们自由的想象与表达。第二,目标要适宜。活动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特点,目标过高过低都不适合,最好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目标设计过高,基本上等于拔苗助长,对今后幼儿的学习具有负面影响,目标设计的过低,低估了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失去了戏剧教育活动的意义。

3.活动内容的设计。首先,活动内容要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活动内容主要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同时也要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要在活动中体现出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当活动内容与幼儿生活联系紧密的时候,幼儿就会自主的研究与探索,这对于幼儿构建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绘本要与戏剧教育内容相一致,融合多领域的内容,加强对幼儿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一般戏剧活动内容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幼儿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幼儿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4.活动组织的设计策略。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戏剧教育活动,丰富幼儿的表演经验。利用多媒体组织或,可以让幼儿的语言、思维进一步的提升,多媒体上大大的屏幕,色彩艳丽的画面,充满童趣的图片,对于幼儿具有比较深的吸引力,幼儿阶段是从直观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幼儿理解事物的本质,丰富幼儿的表演经验,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第二,创设表演情境,引导幼儿进行创造。在进行戏剧教育活动的时候,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挖掘幼儿的潜能,为幼儿提供逼真的表演环境,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活动,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让幼儿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戏剧教育活动中来,提升幼儿自身的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绘本与戏剧教育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幼儿教师要把握这两个内容的特点,关注到这些内容对于幼儿发展的实际意义,对于幼儿今后生活与学习的影响,基于绘本,进行戏剧教育活动的组织,逐渐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朴晓琳.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活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戏剧之家,2015(3):228.

[2]封俊竹.基于绘本的幼儿创造性戏剧[J].戏剧表演《戏剧与影视学》,2015(10):167.

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篇5

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TAM;幼儿教师;家园互动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7-0086-04

一、引言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将“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作为幼儿教师应具备的“通识性知识”领域中的一项基本要求。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幼儿园的信息化管理、教学、家园合作、科研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信息时代对幼儿教师的必然要求。

当前,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络也越来越多地用到信息技术,如家园互动平台、育儿论坛、班级博客等。相对于传统的电话或接送时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使用信息化家园互动方式,提高了家园沟通的效率。同时,家园互动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家长教养知识的获取和教养经验的分享。

罗丽娟(2009)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调查分析了幼儿园网站中家园互动栏目的开设、位置、形式、内容、点击、更新和效果。其研究结果表明:家园互动栏目开设率较低,家园沟通功能不够完善,幼儿园倾向于信息,家园互动不够重视。[1]贾静嫣(2011)通过幼儿园网站多方位展现幼儿园活动,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园,搭建家长与教师有效互动的沟通平台,利用网站与同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总结了近十年来幼儿园网站在家园互动中发挥的作用。[2]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家园互动平台已有研究成果的调研发现:研究集中于幼儿园家园互动平台的功能设计和平台开发,而关于“幼儿教师为什么采用家园互动平台”、“影响幼儿教师使用互动平台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更好地促进家园互动平台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应用”研究较少。随着家园互动平台在幼儿园的应用日趋广泛,有必要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研究影响和制约家园互动平台使用效果的因素,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简称TAM)提供了一个分析和解释使用者对信息技术的采纳、接受情况和使用意愿的独特视角和有效途径。本文以幼儿园教师使用家园互动平台为对象,依据技术接受模型理论,构建幼儿教师家园互动平台接受模型,探讨分析影响幼儿园教师使用家园互动平台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家园互动平台在幼儿园的有效应用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与建议。

二、技术接受模型

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中,技术接受模型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接受理论之一,1986年Davis运用理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首次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用来解释说明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的决定性因素。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信息技术是否被接受取决于两个主要的因素:(1)感知的有用性,反映使用者认为使用一个信息系统对其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2)感知的易用性,反映使用者认为使用一个信息系统的容易程度。

技术接受模型认为使用行为由行为意向决定, 行为意向由想用的态度和感知的有用性共同决定, 想用的态度由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共同决定, 感知的有用性由感知的易用性和外部变量共同决定, 感知的易用性由外部变量决定,如图1所示。外部变量主要有系统设计特征、用户特征、任务特征、开发或执行过程的本质、政策影响、组织结构等等,技术接受模型将内部信念、态度、意向和个人差异、环境约束、可控制的干扰因素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3]一种新技术在刚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时,必然会遭到各种阻力,这些阻力一方面来自人们对新生事物的陌生感,换言之就是对新生事物的有用性和易用性程度存在质疑及不信任;另一方面来自于人们自身的行为固着,不愿意改变原有的行为习惯。家园互动平台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它被幼儿园教师接受与使用的情况,技术接受模型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研究工具。它能够从感知有用性、易用性、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向等方面分析影响家园互动平台应用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解释幼儿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的接受力,以及这些因素之间如何作用,从而为有效推广和促进家园互动平台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服务。

Davis在创建应用TAM模型时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特定技术的使用是自愿的;二是使用者对特定技术有足够的认识和充足的时间,同时用户使用特定技术仅受个人意志控制,即当用户有使用意向时,使用行为不受其他限制。[4]幼儿教师作为组织中的一个人,行为会受到很多外界约束,如组织硬件设施、同事、幼儿家长等限制,因此,TAM有一定的局限性。经过对模型的修正扩展,Venkatesh和Davis等在综合TRA、TAM、TAM2、激励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组合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的模型、计算机可用性模型、创新扩散理论以及社会认知理论等八个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UTAUT模型,如图2所示。[5]在UTAUT模型中,绩效预期、努力预期、社群影响和便利条件四个直接因素对用户接受和使用行为起决定作用,同时增加了性别、年龄、经验和自愿使用等四个约束变量起调节作用。绩效预期是个人相信使用某种信息技术有助于增强工作绩效的程度;努力预期是个人使用某种信息技术的难易程度;社群影响指个人行为受到周围群体和环境影响的程度;便利条件指个人相信组织或基础设施的存在支持信息技术使用的程度。[6]根据UTAUT模型,影响幼儿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是否接受的因素既有幼儿教师自身性别、年龄、以往经验,自愿性使用等,同时幼儿教师对使用家园互动平台能否提高工作效率的绩效预期,掌握平台使用功能需要多大程度的努力会影响幼儿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的接受,幼儿教师群体对家园互动平台的态度也会影响幼儿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的接受,而园方提供的基础设施,譬如个人电脑、网络基础设施是否便利等也会影响幼儿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的接受。

三、幼儿教师家园互动平台接受模型的框架

TAM的目的是用来解释或预测个体对信息技术的接受与使用情况,通过该模型可以了解外部变量对使用者内部信念(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与使用行为意愿的影响,以及对信息技术使用行为的影响,UTAUT模型是在整合早期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种整合模型的方法提供了一个可以参照的模式。家园互动平台在幼儿园的推广使用,一般是由幼儿园管理者自上而下推进,是信息技术在一个组织系统内的使用,需要考虑组织、社会和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幼儿教师个体的性别、年龄、信息技术能力、个人意愿等内部因素也会影响家园互动平台的使用。本研究在TAM与UTAUT模型基础上,结合幼儿园在推进家园互动平台的情况,构建了幼儿教师家园互动平台使用行为模型,如图3所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这个模型的核心要素,网络条件、幼儿教师工作电脑的配备,平台功能设计、幼儿园领导对家园互动使用的支持、同事群体的影响和幼儿家长对使用家园互动平台进行家校联系的支持作为外部因素,幼儿教师的性别、年龄、个人意愿、信息技术能力作为内部因素,幼儿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的使用与接受程度受到这些内外因素的影响,决定着幼儿教师使用家园互动平台的行为。

1.内部因素

幼儿教师对于家园互动平台易用性感知,受到教师性别、年龄、学历、文化背景、个人意愿、教学经验、已有信息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家园互动平台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对该类平台的使用态度各异。一部分老师积极接纳、热衷学习,作为个人日常教学的基本工具,其中有些老师在基本应用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各种应用的可能性,不断创新使之成为展示个人教学能力的有力帮手。而还有一部分老师持有被动接受的态度,认为这些技术的使用是园方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工作的负担。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在接受信息技术方面往往呈现明显区别,一般来说年轻教师较易接受,而中老年教师偏向排斥。一种新的信息技术系统在开始使用的时候,对于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教师,更容易接受和使用,而缺乏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老师,往往有惧怕排斥心理,已有的教学经验也会影响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性别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也有影响,在感知有用性方面,男性感知较强,女性对于易用性感知较强。[7]

2.外部因素

幼儿教师使用家园互动平台的目的往往源于工作需要,工作环境会影响幼儿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的接受与使用,外部因素分为硬件设施、人文环境和平台功能、政策支持,幼儿园网络设施、个人工作电脑的配置和平台功能特征都会影响幼儿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易用性的感知,园方领导的支持、同事社群的影响和幼儿家长对家园互动平台的支持与响应都会影响幼儿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有用性的感知,而幼儿园制定的与家园互动平台使用相关的政策,也会影响幼儿教师对于家园互动平台有用性的认识。[8]

3.核心要素

(1)感知易用性

家园互动平台的易用性是指幼儿教师感觉使用家园互动平台的难易程度,即教师在使用家园互动平台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程度。如平台功能操作简单、快捷、容易熟练掌握等,家园互动平台的易用性是以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所必须付出的工作量以及这些工作的难易程度为主要衡量指标的。

(2)感知有用性

家园互动平台的有用性是指幼儿教师认为使用家园互动平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使用家园互动平台可以更快地完成工作任务,增进幼儿家长的信任与亲密程度,有利于工作资料的积累,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家园互动平台有用性是以幼儿教师在使用时对其自身素质和工作效率助益的程度来衡量的,有用性的感知受到幼儿教师个人素质的影响。

四、模型应用研究设计

运用幼儿教师家园互动平台接受模型,可以预测和解释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使用家园互动平台的情况,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笔者对幼儿教师家园互动平台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宁波市区及下属各县市区街道(乡镇)幼儿园在职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研究样本。

2.研究目标

研究影响幼儿教师使用家园互动平台的内外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调研幼儿教师使用家园互动平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调整和改进家园互动平台在幼儿园应用状况的合理化建议。

3.研究概念界定

结合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对本研究相关概念做如下界定:

(1)感知有用性:幼儿教师认为使用家园互动平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工作能力,改进工作成效,有利于个人的专业发展。

(2)感知易用性:幼儿教师认为使用家园互动平台的容易程度,操作简单快捷,很快就能够熟练或灵活使用。

(3)使用态度: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对待家园互动平台的态度,是积极肯定还是消极排斥。

(4)行为意图: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产生了使用家园互动平台与家长进行交流和联系的想法和意图。

(5)使用行为: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使用家园互动平台的方式、频度、时长和效果。

4.研究假设

根据文献调研以及对幼儿园现状的大概了解和分析,确定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如下:

H1:外部因素与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有用性认识相关;

H2:外部因素与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易用性认识相关;

H3: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易用性的认识与有用性认识相关;

H4: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有用性的认识与使用态度相关;

H5: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易用性的认识与使用态度相关;

H6:教师个人内部因素与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易用性认识相关;

H7:教师个人内部因素与使用态度相关;

H8: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有用性的认识与行为意图相关;

H9: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使用态度与行为意图相关;

H10:教师对家园互动平台的行为意图与使用行为相关。

5.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了解幼儿教师基本情况基础上,对幼儿教师使用家园互动平台时,在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行为意图、使用行为等方面开展调查,以量表的方式对各个参数设计不同的问题,量表的设计采用里克特量表七分制:很同意、同意、有点同意、中立、有点不同意、不同意、很不同意。例如:在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方面,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如表1所示。[9]

6.数据分析

使用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分别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行为意图、使用行为进行量化。根据数据结果,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使用相关统计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

五、结束语

本研究以TAM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幼儿教师家园互动平台接受模型,分析了影响幼儿教师使用家园互动平台的内外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幼儿教师家园互动平台的实证研究实施方案,笔者将通过实证研究对模型各个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假设验证,运用幼儿教师家园互动平台接受模型,可以了解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家园互动平台在幼儿园的推广使用,幼儿教师在使用家园互动平台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家园互动平台的功能设计是否合理,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使用最多的是哪些功能等,为改进和调整家园互动平台在幼儿园工作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幼儿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家园互动平台必将在幼儿成长与培养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进一步加强该领域研究的层次和深度,对于我国幼儿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罗丽娟.幼儿园网站中“家园互动”栏目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5.

[2]贾静嫣.充分利用网站资源构筑家园互动平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0):100-101.

[3]Fred D Davis,Richard P Bagozzi,Paul R Warshaw.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J].Management Science,1989,35(8):982-1003.

[4]高峰.教育技术的接受和采纳:几个相关理论的采纳[J].开放教育研究,2009(12):37-41.

[5]Venkatesh,Michael G Morris,Gordon B Davis,et al.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Unified View[J].MIS Quarterly 2003,27(3):425-478.

[6]高芙蓉.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的新进展[J].情报杂志,2010(6):170-176.

[7]任秀华.基于TAM和TTF模型的教师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9):64-67.

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篇6

(一)研究对象

在广州市各区随机抽取1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共抽取8所。共发放教师问卷130份,回收有效教师问卷117份,有效回收问卷率是90%。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自编《幼儿园音乐教育调查问卷(教师版)》,问卷设计包括基本资料和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两部分。基本资料包括幼儿园性质、幼儿园办学特长、教师受教育程度、教师所受教育性质、教师专业等;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主要涉及园长关注程度、歌唱活动、音乐律动活动、音乐欣赏活动、打击乐器活动、音乐游戏活动、课外音乐活动、音乐教材及相关资料、音乐区角设置、教师继续教育情况、教师教研情况、教师专业特长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及讨论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通过spss17.0进行次数分配和百分比描述样本背景变项,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一)基本资料分析

1.本研究对基本材料进行次数分配和百分比描述样本背景变项。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调查的幼儿园以公办园居多;对于幼儿园办学特长,研究结果显示,音乐特长占44.2%,说明音乐教育逐渐在幼儿园得到重视;在教师所受教育程度上显示广州市幼儿园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大专以上,其中大学本科占49.6%,大专占39.3%,本科以上也有6.8%,说明幼儿园教师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其中90.6%的老师都是师范毕业,并且有74.4%的教师都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其他音乐专业毕业的老师也占一定的比例。总体而言广州市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具有一定音乐教育的能力。2.公办园比民办园的幼儿音乐教育情况好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在歌唱活动、打击乐器活动、音乐教材及相关材料、音乐区角设置、教师教研情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均值(M)比较,可以看出公办园比民办园在幼儿音乐教育方面好。原因可能跟幼儿园的基本硬件设施有关,公办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相对齐备,因此幼儿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相对有一定的保障。3.幼儿园等级越高,幼儿音乐教育质量相对越好(见表2)这里调查主要包括省一级、市一级、区一级和未评级四等。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幼儿园等级对音乐律动活动、打击乐器活动、音乐游戏活动、课外音乐活动、音乐教材及相关资源、音乐区角设置、教师继续教育情况和教师教研情况均有显著性影响,P值均少于0.05。另外,通过事后比较(scheffe)发现:幼儿园等级越高,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情况就越好。原因可能是等级不一样,幼儿园的领导、办园特色、教育经费投入、活动场地等也不一样。这就体现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条件的差别。4.幼儿园办学特色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全方位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调查的幼儿园当中,音乐是办学特色的占44.2%。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幼儿园办学特色对音乐律动活动、打击乐器活动、音乐游戏活动、课外音乐活动、音乐教材及相关资源、音乐区角设置、教师继续教育情况、教师教研情况都有显著影响。办园特色指幼儿园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办园风格特征。办园特色包括办园模式、教育的特色,教育途径、方法的特色,教育管理特色等。因此不同的办学特色对幼儿园有决定性的影响,音乐特色的幼儿园肯定在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上课次数、音乐教材及相关资源配备方面更加齐全,更有利于开展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同时,教师的继续教育有关音乐教育的学习机会相对较多,对幼儿教师的音乐教育方面的教学研究能力要求也要高一些,组织教研活动的次数也会比较多。5.教师受教育的程度、受教育的性质以及教师所学专业,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没有显著性影响。通过数据调查显示,教师的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的性质以及教师所学专业,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影响不大。这与普遍追求高学历的现象相背离,原因可能是教师影响幼儿音乐教育的因素不是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可能与教师本身的音乐教育素养有一定关系。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1.园长对幼儿音乐教育关注程度越高,幼儿园音乐教育质量就越好(见表3)通过对不同园长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关注的方差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园长对幼儿园音乐活动、音乐教材及相关资源、音乐区角设置、教师继续教育情况和教师教研情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园园长负责幼儿园的全面工作”。规程第36条对园长主要职责作出规定:领导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组织文化、业务学习;组织管理园舍、设备和经费等等。因此,不管是幼儿园音乐课程内容的设置、音乐教材和资源配备、音乐区角设置,还是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教研活动组织,都由园长决策,可见园长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更加说明不同的园长与幼儿园音乐教育具有显著性差异。2.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设置单一幼儿音乐教育内容包括歌唱活动、音乐律动活动、音乐欣赏活动、打击乐器活动和音乐游戏活动;如果幼儿园条件允许,也应该增加课外音乐活动。(1)歌唱活动歌唱活动主要从开展情况、采用的歌唱伴奏和歌唱形式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发现歌唱活动开展情况不佳,47.0%的幼儿园开展很少,甚至有44.4%的幼儿园不开展歌唱活动。幼儿园每周开展3次歌唱活动的占42.7%,开展2次的占29.9%,开展1次的占9.4%,开展0次的也有16.2%;歌曲的伴奏方面主要是其他方面,其次是电子琴居多,然后是录影带,原本以为运用很多的CD也才有12.0%;歌唱形式相对单调,绝大多数歌唱活动不注重采用哪种歌唱形式。(2)音乐律动活动音乐律动活动主要从开展情况、音乐律动学习内容和音乐选择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音乐律动活动开展也非常少,58.1%选择非常少上音乐律动活动;在音乐律动活动的动作学习方面,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都不是很多,相对而言,关于模仿形象劳动动作的音乐律动比例较高,并且有37.6%的选择开展模仿民族舞某一特征的音乐活动;在音乐的选择方面,以选择不熟悉的儿歌做律动居多,15.4%选择非常多。(3)音乐欣赏活动音乐欣赏活动主要从开展情况、音乐欣赏材料的选择两个方面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音乐欣赏活动开展非常少,开展的次数比较少。在音乐欣赏材料的选择方面,因为开展的比较少,所以选材也相对比较单一,其中选择中外著名音乐作品和音乐童话非常多的占8.5%,儿童歌曲作为欣赏材料非常多的占6.8%。总体而言音乐欣赏活动开展情况不理想,次数也很少,选材内容相对比较单一。(4)打击乐器活动打击乐器活动主要从开展情况和打击乐器配备情况两个方面进行调查。从中可以看出,打击乐器活动开展的次数很少。在关键的打击乐器配备方面,打击乐器种类和数量都很少,无法满足打击乐器活动的需要。(5)音乐游戏活动音乐游戏活动主要从开展情况和开展类型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音乐游戏开展很少。虽然在次数上38.5%的幼儿园选择多,但是从开展比较少看,即使开展的次数多也不会多到哪里;并且音乐游戏类型相对单一,主要的音乐游戏类型均开展的少。(6)课外音乐活动课外音乐活动主要在开展情况和如何开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课外音乐活动非常少,没有充分利用课间进行音乐熏陶。总体而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设置相对单一,并且开展音乐活动的次数很少,音乐课程教学资源配备不齐,教师教学简单化,无法达到很好的音乐教育效果。3.不同幼儿园音乐教材及相关资源配备情况与音乐教育具有显著性差异音乐教材的选择和相关资料的配备,对于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除了教师专业特长外,音乐教材与相关资料在不同幼儿园、在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不同层面都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音乐教材及相关资料对幼儿音乐教育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描述统计发现,教材方面以幼儿园自编教材为主,幼儿园自定教材和教师自选教材较少,总体而言音乐教材用的也很少;幼儿园的音乐书籍和音像资料不是很丰富,因此教师自选音乐材料的相对少一些。4.不同音乐区角设置情况与幼儿园音乐教育各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音乐区角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显示,音乐区角设置情况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园长关注程度以及教师教育等具有显著性差异。通过数据统计显示,54.7%幼儿园的音乐区角活动场地比较小;幼儿园区角活动材料,比如打击乐器、自制乐器、音响材料以及舞台道具,幼儿园拥有量很少;因此53.0%的幼儿园开展音乐区角活动的次数非常少。《广东省幼儿园等级评估方案》在教育工作这一指标中涉及到有关活动区和兴趣角的设置要求。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幼儿园都应该设置活动区和兴趣角,级别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配备情况和活动情况方面。问卷的数据统计发现音乐区角的开设情况不好,有一部分幼儿园没有开设音乐区角,就是有些开设音乐区角的幼儿园,内部设施也很少。因此,音乐区角设置不达标也会影响幼儿园音乐教育效果。5.不同教师音乐专业特长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教师专业特长主要从声乐、舞蹈、钢琴三个方面进行调查(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在声乐、钢琴、舞蹈方面不好的和非常不好的比例很高,而非常好的比例却很低,这势必会影响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效果。将幼儿教师的专业特长汇总,进行不同教师专业特长的差异比较,发现不同教师专业特长与歌唱活动、音乐律动活动、音乐欣赏活动、打击乐器活动、音乐区角设置、教师继续教育情况以及教师教研情况都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教师的音乐专业特长能够影响幼儿音乐教育。虽然基本资料分析显示教师所学专业对音乐教育有显著性影响,但通过访谈了解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对于自己擅长的内容会较多开设。因此,教师音乐专业特长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具有重要作用。6.不同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情况与幼儿园音乐教育各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教师继续教育情况主要从教师如何提高自身音乐教育素养和教师的音乐教育培训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在提高教师自身音乐素养方面,自学、培训班、讲座和观摩课都非常少,其比例分别是65.8%、59.0%、55.6%和59.0%;而其他方面的又非常多,占65.8%。但在谈到具体其他什么方法时,教师又说不清楚。总体而言,幼儿教师的音乐教育培训情况相对较弱,大部分内容都比较少培训,甚至对音乐教育的观念及动态关注都甚少。综上所述,说明教师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的途径很少,培训的内容也很少,这势必影响到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和教师的音乐教学,影响教师有效开展音乐活动。可见教师自身音乐素养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进一步验证,教师的音乐专业特长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具有重要影响。7.不同幼儿园教师的音乐教学研究情况与幼儿园音乐教育各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教师的教研情况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研究讨论、教学备课、园际交流、教学专题讲座和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47.0%非常少进行音乐教学研究讨论活动;44.4%非常少进行音乐教学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11.1%进行幼儿音乐教学园际交流活动;7.7%开展幼儿音乐教学专题讲座;9.4%非常多开展音乐教学的反思和论文。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幼儿园音乐活动开展的基本条件

根据2001年《广东省幼儿园等级评估方案》的评审要求,我们认为其要求的幼儿园相关设施标准,能够满足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需要。方案规定,要有音乐活动室(120-80m2),要在户内外设置各种活动区和兴趣角,玩教具、设备、设施、各种物品完好率、使用率在85%以上。为了加强幼儿园(班)的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保教质量,根据国家教委印发《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教备〔1992〕81号)的要求和广东省各地开展幼儿园等级评定工作的需要,《广东省幼儿园(班)设备设施配备标准(试行)》已经出台。上述两个政府文件颁布的时间都比较早。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不管是已评级的幼儿园还是未评级的,在幼儿音乐教育的场地和设施方面都无法满足开展活动的需要。同时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要根据形势发展,及时调整有关政策,加强对幼儿园级别评审的管理,积极推动幼儿园评级。对没有评级的幼儿园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推动其参与评级;对于要评级的幼儿园严格按照《广东省幼儿园等级评估方案》进行评审;对已经评审过的幼儿园要定期进行监督性评估。要加强对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保障幼儿园音乐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二)中高职、普通高校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为幼儿园提供优秀的音乐教育师资《教育部关于规范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通知(教师〔2005〕4号)》提出“要逐步将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层次。积极支持普通本科院校举办小学教育和学前教

育专业。”“严格掌握教师资格认定条件,严把教师入口关,坚决杜绝不具备教师资格者进入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突出教育实践环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要提高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质量,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中高职和普通高校要加强专业建设,制定符合学前教育发展和适应幼儿园需要的教学计划,开设音乐专业技能课,加强学生音乐专业技能的学习,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会去幼儿园见习和实习。音乐专业技能课主要指钢琴课、声乐课、舞蹈课和幼儿音乐教法课。具体的教学内容要与幼儿相关。钢琴课要求学生能够弹奏幼儿歌曲,并能根据歌曲的风格,进行合理伴奏;声乐课要求学生歌唱声音圆润、吐字清晰,具有表现力;舞蹈课主要学习常见的民族舞组合和儿童舞蹈创编;幼儿音乐教法课主要涉及幼儿音乐活动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让学生掌握初步的幼儿音乐教学的知识。

(三)幼儿园自身要不断追求发展,促进本园音乐教育的发展

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篇7

关键词:儿童心理学;幼儿园;户外空间;设计;启发

作为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幼儿园还需要在各个方面空间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结合孩子成长的需求,尽可能的设计出幼儿需要的活动场所,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幼儿娱乐和玩耍的户外空间。主要就是由于户外空间是幼儿在园中主要的娱乐场所,也是幼儿成长阶段非常需要的娱乐内容,所以幼儿园在针对户外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加倍重视。因此本文结合儿童的心理学特点,重点分析幼儿园户外空间的设计,以期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娱乐场所。

一、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成年人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具现阶段我国心理学家所分析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孩子的幼儿期在3~6岁,这也处于幼儿成长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一般需要在幼儿园中学习。由此可见,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教育属于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幼儿园中户外空间,是幼儿园所有设施构成的一部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孩子在幼儿园中主要的活动都在户外设施中进行。国外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说过,儿童接受户外游戏是最好的一种社会教育方式。同时也有心理学家表示,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眼前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能够在基础上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幼儿园中优秀的户外设计能够为幼儿提供游戏的场地,这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因此幼儿园中户外空间的设计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结合儿童心理学进行设计

据调查和研究显示,幼儿园生活是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儿童心理学主要就是针对儿童心理进行研究,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重点揭示幼儿的心理活动特点,还有心理状态以及思维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相关学者能够了解到幼儿对于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这样也能够对幼儿园的建设进行辅助,以此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1、划分不同类型的游戏空间

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在分析儿童和游戏之间的关系上看,对于游戏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类型:游戏可见,儿童在幼儿园中所玩的游戏有着不同的意义,同样的不同的游戏方式对于幼儿产生的影响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对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还需要重点划分游戏的种类,分区域的为幼儿提供由此场地,这也是户外活动空间在设计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2、关注特殊儿童,给予关怀

很多幼儿园中都不可避免的会接收身体上存在残缺的幼儿,这样的幼儿不能够向别的孩子一样游戏和娱乐,同时很多孩子会对这一类特殊儿童出现排除的现象,导致特殊儿童无法融入到集体中。甚至有些肢体上存在残疾的幼儿也无法加入到一些游戏之中。所以幼儿园对于特殊儿童还需要给予更好的爱护,给予更多的关注,这样才能够帮助特殊儿童走出阴影。由于每一个特殊儿童的情况都不相同,所以在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按照儿童的特点,加上比较丰富的色彩和声音,这样能够有效刺激幼儿的神经,保证幼儿能够适当参与到游戏之中。

3、尊重丰富多彩的设计要素

心理学家任务,幼儿的感觉、听觉、注意力和记忆以及思维等在这一阶段会处于快速的发展期,但是各种感官的发展依然依赖的是幼儿的身体机能是否充分敞开,接受刺激。因此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给予幼儿丰富的环境,还需要遵循幼儿的兴趣。(1)利用植物造景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阶段,想要选择植物种类,还需要首先考虑生命力顽强,便于管理的物种,其次才是靠考虑到植物的功能。儿童对于形状奇特,色彩鲜明的植物会产生比较多的兴趣。因此在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如果选择了比较多的植物,会激发幼儿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幼儿在观察植物的形态之后,也能够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力。这些都是力求为幼儿营造出色彩斑斓的世界,能够满足幼儿的天性和活动需求。(2)多使用游乐器械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但是幼儿阶段也是最短暂的,儿童的心灵和世界永远是最纯洁的圣地。所以幼儿所成长的环境也需要保证幼儿的纯净,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幼儿长久发展。因此机械在孩子的游戏中能够最大程度的锻炼和发展幼儿的脑力和体力,因此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置的过程中,还需要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向幼儿提出最新的要求,并且保证幼儿的发展水平之间能够相互符合。只要满足幼儿的各项需求,户外活动空间都能够在根本上推动幼儿的心理发展。但是如果户外活动仅仅限制在秋千和滑梯这种常见的娱乐设施中,幼儿很容易出现乏味的现象。因此在户外活动设计阶段,还需要尽量寻求具有挑战性和选择性的游戏器械,同时需要保证器械的安全性,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

三、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和探讨的内容能够看出,幼儿在幼儿园中生活的时间相对比较长,甚至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把幼儿长期放在幼儿园,所以幼儿园中的各项设施都和幼儿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幼儿心理学的研究能够看出,幼儿成长阶段对于户外娱乐设施的需求量非常大。幼儿的天性就是游戏和玩耍,因此对于幼儿园户外设施的要求也非常高。针对幼儿的心理状态能够看出,对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更多的设计依然需要遵循人性化和科学的指导,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改善幼儿的生活环境,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户外娱乐空间。因此经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给幼儿园的户外空间设计提供有效的建议。

作者:于洋 单位: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怡,陆敏艳.基于儿童行为心理的幼儿园设计研究——以杭州中泰中心幼儿园为例[J].华中建筑,2015,07:57-60.

[2]王玮,王喆.参与式幼儿园空间营造设计框架与实践——基于儿童权利、能力和发展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16,01:9-18.

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篇8

关键词 幼儿园 课程 园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Setting

Abstract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is the important work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et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lated to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any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is not enough attentione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f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and proposed solutions.

Key words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0 前言

课程设置是幼儿园课程建设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幼儿园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部门,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认真贯彻国家对幼儿园课程设置的指导方针,弄清课程设置理念,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保证幼儿园的高质量教学。

1 幼儿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计划落实不到位

课程设计与实施,是幼儿教师的基本任务;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是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它对教师有着一定的行为规范,它需要教师在掌握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特点与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幼儿实际,确定目标,选择内容与方法,设计出适合儿童发展的课程。然而就目前我国幼儿园情况看,幼儿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来设计适宜的教育方案做得不够,学习模仿教材和别人的活动设计。更多的是目标确定得过多、过空,内容与目标联系不紧密,方法手段单一,而且幼儿对单一的课程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没有真正发挥其价值。这些现象究其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其中最关键的还在于幼儿教师对于什么是课程设计,为什么要设计,怎样设计以及设计什么,在理论上还缺乏认识,极大地影响了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1.2 不重视民族文化教育

我国各个地区之间都存在文化差异,这些多元文化可以作为幼儿园课程的教育素材。可是在对幼儿园课程设置的调查中,发现幼儿园的课程缺少具有中国特色和地域差别的特点。幼儿教育中应该把传承和发扬中国特色文化融入课程设置中,以民族文化传统和地域文化对儿童进行教育。

1.3 将特色课程误认为是园本课程

园本课程是以幼儿园的实际条件为前提,依据园内的幼儿自身情况设计的课程。它能从最大程度上调动园内资源,加大对个体差异的关注;能充分发挥园内的整体优势,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可是,目前很多幼儿园不理解真正的园本课程的内涵,简单地把开设特长班之类的课程曲解为园本课程。

2 幼儿园课程设置及实施策略

2.1 课程设置要突出主题

主题可以通过对不同的课程进行整合,以主题教育最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基点。在设置主题时,不仅可以把不同的内容进行融合,还可以将相同的目标整合到一起。研究发现,在幼儿课程设置中以某领域为主线作为课程主题,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在幼儿教育的实践工作中,教师感到综合活动与领域关系并无明显的界定,要做到合理确定以哪一领域为发展主线确定课程主题。确定课程主题还要考虑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各领域相互融合,从各个角度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2 注重家园共育课程

幼儿园课程设置中要注重家园合作。很多幼儿园将儿童的一些园内信息贴到班外的公告栏中,目的是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的在园状况。但是这种沟通方法并不是双向的,是幼儿园面向家长的,很多时候教师并不能了解幼儿在家中的一些特殊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是幼儿园占主导地位,忽略了家长向幼儿园汇报幼儿在家的情况。鉴于这种现状,应把家长也作为课程设置中的构建者。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在家长中展开详细的调查,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待课程设置完成后,邀请家长来参加课程设置活动的评价。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和教师之间更好地沟通,为合理的课程设置共同努力。在对幼儿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并做出相关的记录,拿着这些幼儿在园中的表现记录去与家长逐个交流,从中寻找教育的不足。幼儿教育过程中要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家长要主动地与教师沟通,反馈儿童在家的情况,实现家园共育,全面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2.3 教师应积极去探索多变的教育内容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幼儿教育直接的实施者,教师在课程设置中要以幼儿园综合教育为前提,依据儿童自身的发展特点,从多方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应该多想一些能激发幼儿兴趣的课程,让幼儿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教师还要对儿童正确引导,在工作中不仅能兼顾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还要考虑儿童课程的全面性,尽可能为幼儿营造精神愉快、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

在主题综合教育中,教师要主动参与课程的安排,允许儿童根据自身的反映情况灵活地选择适合的组织活动,例如,不同年龄的、年级组的、班级间活动、社区的、兴趣小组的各类活动。比如在大班开展“我喜爱看漫画书”主题活动中,就设计了不同年级的儿童“同姐姐妹妹共同看漫画”环节,年级组的“智力大比拼”, 班级的“身边的好人好事”等内容充实的活动。在家长的协助下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还让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学校主题教育中。

教师之间要不断交流经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多变的教育内容,能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预先设置丰富的课程,保证每一节课对幼儿都有超强的吸引力。对幼儿们提出的问题不要忽略,对于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问题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对课程目标的创造意识理解力增强了,教学思路自然就会拓展,课程设置内容会更具合理性。

2.4 建立课程管理制度,加强课程实施管理

幼儿园的制度是否能够很好地贯彻执行,关键是园领导是否能严格要求自己,要有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处处做遵守制度的表率,为工作人员树立执行制度的榜样。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是一种国家赋予的责任,同时也是一种义务,教师一定要对幼儿和家长给予足够的尊重。教师平时通过家长联系本及时与家长沟通信息,双方共同配合,进行教育。在家长接送幼儿时,随时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了解、支持与配合。要加强教师素质教育,树立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思想。

2.5 要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科学实施教学活动

通常幼儿的认知有着显著的具体形象性特点,而多媒体教学则能够把教学内容鲜明、生动、直观、立体地展现出来,把较为抽象的知识逐渐变得形象化,促使幼儿更加易于记忆和理解,从而更加易于幼儿对知识的掌握。

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设置幼儿园课程,也是保证幼儿教育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要更加关注幼儿课程的设置,确保让幼儿园课程在不断的改革中逐步完善,使其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郑益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J].文教资料,2011(28):85-86.

[2] 郑海燕.幼儿园课程设置的研究[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8):42-43.

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篇9

关键词:网络模式;幼儿园;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务必掌握教学活动设计这一基本技能,而在主题网络模式下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不仅符合新课改的发展要求,而且能够及时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因此,本文探究分析基于主题网络模式的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网络模式应用现状分析

目前,幼儿园所举办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从语言类、艺术类、健康类、科学类以及社会类五个方面入手,教师在设计相关教学活动时融入网络信息技术,希望能够借此优化活动质量,实现活动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是,目前主题网络模式下教学活动设计效果不显著,网络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活动设计的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首先,网络模式的应用率较低。在教学活动的总数量中,网络模式的应用率为50%,其中健康类教学活动中网络模式的应用率仅占总活动的19%。其次,网络模式的频次较少。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网络模式的应用次数较少,应用1~2次占18.59%,应用三次的占21.45%。再次,网络模式的应用时间较短。在社会类“饺子宴”教学活动中,网络模式应用时间不到两分钟。最后,媒体元素以及使用策略不完善。媒体元素主要指的是多媒体设备中的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动画等功能;使用策略主要指情境创设策略、主动探究策略以及屏幕展示策略。其中图片元素以及情境创设策略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比例^高,其余元素和使用策略的应用比例相对较低。

二、主题网络模式下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过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系统的过程,主要包括活动设计想法、活动命名、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实践以及活动延伸等环节。在教学活动设计环节中贯穿主题网络模式,需要教师遵循基本原则,并具备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优势和价值。

(一)基本原则

首先,主题网络模式要坚持简单性原则。由于幼儿园阶段学生在认知事物时,其认知水平较单一,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在构思活动设计时,应避免活动内容的复杂性,要以简单性、易操作性和实践性为主,同时,教师要适当控制网络模式的时间以及应用策略,合理选择网络模式元素。例如,在社会类《认知春节》教学活动中,网络模式的时间较短,媒体元素主要以声音和视频为主,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且情境创设策略的应用,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此时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效果明显。其次,主题网络模式要坚持游戏性原则。游戏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内容和关键内容,游戏在网络模式的辅助下,会更加凸显游戏的意义,这不仅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发展需要,而且能够更好地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动物王国”这一游戏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物乐园中各种动物说话的音频文件,然后让学生根据动物声音对动物进行识别,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让学生在准确辨别的基础上,还要对动物的声音进行模仿。最后,主题网络模式要坚持合理性原则。教师在应用主题网络模式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确保所设计的活动贴近学生生活。例如,在“遵守规则”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必浪费较多时间播放多媒体视频,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就能明白规则的意义。

(二)基本能力

为了保证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全面性、系统性,网络模式下设计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网络模式巧妙渗透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网络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首先,教师要接受网络模式这一教学理念。其次,教师要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网络模式培训,在培训中积极发掘网络模式的特点和优势,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最后,教师要对已掌握的网络模式资源进行分享,资源分享的过程即经验交流和经验积累的过程,同时有利于网络资源库及时、高效地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主题融入网络模式,不仅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而且能够及时满足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在实际教学活动设计研究中,坚持规范的网络模式原则,有利于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进步。

参考文献:

[1]甄丽娜,仇晓春.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反思的三维框架及其应用[J].教育探索,2013(10).

[2]郝兆杰,梁芳芳,肖琼玉.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4(11).

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篇10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幼儿教师;墙面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1]良好的环境要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不仅在专业理念维度,要求教师"重视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氛围。";更在专业能力维度,将"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列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之首[2].云南沧源县的农村幼儿园地处偏僻地区,交通不便利,经济发展落后,教育条件滞后。作为不发达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应充分有效地挖掘环境的教育价值,合理地设计和规划布置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农村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沧源是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25个边境县之一。沧源县有学前教育机构72所(个),独立建制幼儿园6个(其中城区2个、乡镇4个),小学附设学前班66所。对沧源勐角中心幼儿园、勐懂幼儿园、勐莱幼儿园、勐省中心幼儿园等四所公办、民办、民办公助的幼儿园22个班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园长和教师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这个地方的农村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存在以下问题。

(一) 活动室墙面布置注重装饰性,教育功能未凸显

据调查发现,沧源县的农村幼儿园在幼儿园墙面环境布置时,都有自己的特色,甚至有的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融入了佤族特色。但环境育人意识仍然薄弱,在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有80 %的教师认为活动室墙面创设美观更重要,幼儿能在这样美观舒适的幼儿园环境中更愉快地生活。有20 %的教师认为既要美观又要兼顾教育性很难做到,在这样的认识下,不少教师过分追求墙面的漂亮和形式的新颖,未注重环境的教育作用。所以存在墙面环境创设注重装饰性而忽视环境的教育性问题。

(二) 主题墙饰布置零散,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调查发现,沧源地区的农村幼儿园班级活动室主题墙饰内容都比较简单、零散、缺乏整体性,给人一种不平衡、不系统的感觉。主要表现在教室主墙饰、副墙饰和各区角的边饰设计缺乏系统规划、主题不突出、内容布置过于零散。这四所幼儿园的大部分班级主题墙饰都存在这个问题,其中有三所幼儿园班级活动室主墙饰都是有关佤族的图腾牛头、民间乐器木鼓和佤族的娃娃等墙画,副墙饰粘贴着一些卡通动物、人物的图片、幼儿的绘画作品,主、副墙饰都没有整体的进行规划布置。主题墙饰设计不仅要主题鲜明突出,还应体现教育目标。但是沧源县的这四所幼儿园的班级活动室在设计过程中都未突出主题,也未与教育内容相互衔接和呼应。

(三) 装饰手法与材料运用单一,缺乏丰富性

幼儿园墙饰的制作技法主要有装饰壁画手绘、平面剪贴装饰画、玻璃粘贴装饰画、半立体纸雕装饰画、综合材料装饰画等五类装饰技法[3].沧源地区农村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内墙体的装饰手法主要是壁画手绘装饰与平面剪贴装饰画装饰。很多班的主墙饰主要是壁画手绘装饰,副墙饰使用平面剪贴装饰较多。半立体纸浮雕装饰几乎没有,个别班还使用了综合材料装饰。大多数班级的装饰材料是以彩色卡纸为主,把卡纸剪成人物、动物、植物造型,然后进行简单装饰,粘贴到班级活动室,基本都是平面粘贴,缺乏丰富性。另外,装饰比较陈旧,有的教室每个学期更换一次,有的教室一年才更换一次装饰材料。

(四) 幼儿较少参与互动墙饰设计

互动墙饰设计是一种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准备墙饰材料,幼儿参与墙饰制作过程,师幼共同完成的一种互动墙饰设计形式。墙面环境创设的动态过程中幼儿获得了直接的学习经验,使幼儿在情感、社会性、技能方面得到了发展[3].通过调查,这些地区班级活动室墙饰基本都是教师设计与装饰,幼儿几乎不参与装饰,幼儿参与的部分仅仅是幼儿作品的粘贴装饰。为了环境布置的完美性,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缺少幼儿参与的墙面环境创设是没有教育价值的。

二、影响农村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因素

(一) 教师因素

首先,幼儿教师队伍中非专业教师较多。据调查显示,云南沧源县农村地区公办幼儿园的幼儿教师没有持幼儿教师资格证上岗的占15 %,民办幼儿园教师占55 %,公办民助的幼儿园教师占30 %.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中有一部分是小学转岗教师,一部分是非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专业的教师。因为这部分教师未接受专业化的教育,导致在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时缺乏专业化理论的指导,从而出现活动室墙面布置注重装饰性,不注重教育功能,装饰手法与材料运用单一,墙面装饰内容不够丰富。其次,工作压力大,幼儿教师环境创设能力偏低。沧源县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幼儿园班级无法满足"两教一保"的教师配置,每个班配备一位教师的占 3 %,一个主班教师和一个配班教师的占 60 %,两位教师和一个保育员的占 37 %.农村幼儿园的班额较大,师资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幼儿教师没有太多时间进行环境创设。有的幼儿园基本都是两个幼儿教师全天在幼儿园进行保育和教育工作。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幼儿教师的压力无形增加了,幼儿教师大部分时间忙于保教,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根本没有太多时间考虑环境的育人作用,更没有对班级活动室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一般都是在装饰材料陈旧时或学期开始时才更换装饰,为了节约时间一般都是进行简单的平面粘贴装饰。另外,农村幼儿教师大部分未重视环境创设的反思,少数教师进行了反思但是仅是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地去剖析。有经验的老教师因长时间不外出进行培训和学习,环境创设的理念比较陈旧,刚入职的新教师会利用网络查找环境创设的资料,由于未对活动室进行整体的规划,墙面装饰无系统[4].所以,在进行墙面环境创设时主题墙饰布置零散,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最后,幼儿教师的环境创设观念滞后,创新意识不足。一方面,沧源县农村幼儿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少、工作压力大、未主动进行学习、对于专业发展状况和趋势并不了解,导致幼儿教师的环境创设观念滞后,环境创设的内容仅停留在简单装饰程度上。另一方面,农村幼儿教师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工作积极性不高,较注重幼儿的教学和保育工作,忽视活动室的环境创设,这样影响了幼儿教师环境创设能力的提高,导致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主题一成不变,无创新意识。

(二) 幼儿园因素

一是,园长对幼儿园教师环境创设能力期望值不高。首先,云南沧源县农村幼儿园多数是小学附设学前班,幼儿园园长基本都是由有管理经验的小学教师来担任,他们没有专业背景,大都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进行环境创设只是为了幼儿园的考评。其次,因为地处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留不住人才,园长对幼儿园教师环境创设能力基本没有要求,都是按幼儿教师的喜好自主对班级活动室进行装饰。看上去有幼儿园的特征和美观就行,根本没有环境这方面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这样导致幼儿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环境创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装饰。二是,园所环境创设的资金投入过少。班级活动室环境创设时不仅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环境创设所需要的材料。往往这些地区的农村幼儿园经费不足,学前阶段以收取保教费为主,没有更多经费来源,所以园所环境创设的资金投入很少,只能购买彩色卡纸和剪刀、胶水之类的手工材料。由于幼儿园缺少所需要的材料,只能简装活动室,这样资金的投入少和缺少所需要的材料间接地影响了幼儿教师进行环境创设的积极性。

(三) 社会因素

首先,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云南沧源县是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贫困的少数民族人口较多,虽然政府对这些落后地区制定了各项政策,但这些地区经济的落后直接制约当地政府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影响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工作待遇,进而影响了幼儿教师环境创设能力的提升。其次,地方政府的政策不够完善。当地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事业也比较重视,但是对农村幼儿园资金投入的倾斜力度不大,导致城乡幼儿园的差距很大,农村的幼儿一般都是进入中心小学学前班和村级学前班学习,有幼儿园的乡村很少。农村幼儿园园舍条件差,幼儿园园舍一般都是在小学校舍的基础上改建的,农村幼儿园投入的资金不能满足农村幼儿园的需要。

三、沧源县农村幼儿园班级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对策

(一)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实行政策倾斜

首先,政府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和完善教师激励体系。一方面,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这些地区的教育事业;另一方面,保障云南这些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其次,投入足够的资金开展职后师资能力的培训和幼儿园的室内环境创设,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再次,当地政府要制定政策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村幼儿教师的编制名额,服务满三年的教师通过岗位考试合格的方可入编。最后,搭建平台,请省内一级园对这些农村幼儿园进行帮扶,如农村幼儿教师到一级园进行顶岗学习,每学期一级幼儿园的优秀教师到这些农村幼儿园进行实地指导,通过帮扶促进这些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在招聘幼儿教师时严格把关,检查是否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是否有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证书,对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优先录取。督促在岗未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尽快考证上岗或获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历证书。另外,要督促幼儿园完善考核奖惩和岗位晋升制度,落实教师岗位职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利用经费,完善工资分配办法,对发展成绩突出的农村幼儿园和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加强人文关怀,增加幼儿教师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5].

(二) 加强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首先,每个学期幼儿园应提供机会让幼儿教师去当地一级幼儿园顶岗学习,学习其他园所的环境创设方面的知识,吸收并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改进后实践到实际中去。其次,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将教师送出省外,学习省外幼儿园先进的环境创设理念和装饰技巧。再次,在本园所内开展环境创设教研活动,每个学期末,园内每位教师定期汇报自身环境创设方面的心得,不断反思。然后一起讨论学习,互相改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提高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最后,与地方高校合作,借助地方高校这个平台,定期聘请高校学前教育的专家教师进幼儿园开展有关幼儿园环境创设讲座,丰富农村幼儿教师的环境创设理论知识。

(三) 从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目标来创设活动室墙面环境

班级活动室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从教育目标出发来创设墙面环境。小班活动室墙面环境设计可以以生活自理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为主题,平面粘贴相关图片,图片粘贴的高度考虑幼儿的身高,互动墙饰可增加感官训练的内容。中班活动室墙面环境设计可以有故事墙、作品墙、奖励墙。主题墙饰内容可选择身体保健与认知、语言发展、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相关知识。副墙饰可增加民族特色的装饰。大班主题墙饰内容以五大领域为主,利用当地的乡土材料进行装饰。此外幼儿教师应提供安全的废旧物品,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作品装饰室内环境,这样既能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又能装饰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 加大经费投入,构建完善的教师激励体系

首先,幼儿园管理者应重视在职幼儿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培养,将骨干教师送出去学习培训,聘请专家学者进园培训。其次,加大对环境创设的资金投入,包括购买布置环境的材料和奖励积极创设环境的教师。鼓励教师利用当地的乡土材料进行环境创设,开展班级活动室墙饰环境装饰比赛,对环境创设有突出表现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通过比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环境创设的能力。最后,完善评价制度,将教师环境创设能力作为绩效工资考核和职称晋升的指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3]杨枫。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