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十篇

时间:2024-02-17 15:13:17

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

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篇1

摘要:在阐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涵义和内外部动力的基础上,从保障性机制、需求性机制、导向性机制以及特色机制等几个方面,尝试构建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机制,以期推进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

关键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动力;机制

随着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就业和高校规模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处在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上。新的机遇与挑战迫使我们思考,高等教育用传统的外延扩张和粗放的发展方式能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动力机制是什么?河北省高等教育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特点,只有走内涵建设的路子,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的跨越。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指以高等教育的内部因素作为主要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它是在现有高校数量大幅度增加和规模大幅度扩大的前提下,通过挖掘现有高校的潜力,实施制度创新和优化结构,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

系统论观点认为,高等教育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可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是指存在于高等教育体系之外对高等教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时代社会发展要求、科学技术进步、教育消费需求、市场资源配置以及资金、政策保障因素等等,它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以不同形式、不同力度对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作用;内部动力,是指存在于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对内涵式发展产生内在驱动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科建设、教育观念、校园文化、高校扩招、校际竞争等方面,它们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框架下,通过不同的微观结构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是基础,是外部动力的着力点;外部动力是保障,是内部动力发挥的诱因。

本文拟从政策、资金、师资,教育需求、就业、教育观念、结构调整以及特色机制等几个方面,尝试构建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机制,虽然没有涵盖所有的内外部动力机制,但通过这几方面主导性动力机制的强化,能够有力地推进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

二、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保障性机制

1.政策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从战略目标、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对2010-2020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做了新的部署,提出了很多新的政策措施,体现了当今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河北省依据国家《规划纲要》所体现的“以人为本、注重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导向,制定了《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当前,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重在把握国家和省两个“规划纲要”,从高等教育发展内部提出政策导向,通过深化教育强省建设,制定和推行促进高等院校建设、重点学科发展、学术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教学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激发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活力,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整体水平。

2.资金保障。高等教育就其性质来讲,是一种有限资源,因此其规模受国家和社会投入的制约。扩招后,河北省高等教育的投入虽然逐年增长,但来自国家和社会的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却在逐年下降。2009年,河北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在全国居第25位,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居第31位[1],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相当的省市相比,经费投入明显偏低,使得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速度变缓。

当前,破解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资金“瓶颈”,就是要在政府经费投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拓宽投资渠道。还要主动寻找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通过将高等教育的科技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优势和经济优势,开辟教育与产业经济良性互动、市场与高校双赢合作的新格局。同时,高等院校还要着力扭转传统政府拨款机制下形成的惰性和依赖性,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探索建立完善的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师资保障。师资是保证高等教育教学、科研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内涵式发展最重要的教育生产力要素。随着在校生数量的快速增长,河北省高校的师资队伍虽然不断扩大,但生师比也在不断增长。统计资料显示,河北省高校生师比从1999年的10.4增长到2009年的22.3[2],显示了扩招后师资的缺乏。

建立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师资保障机制,要因地制宜,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投入中用于师资建设的比重,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加快师资引进和本土化培养速度,提升师资存量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师资培养和评价体系。通过建立优质师资的交流与共享平台,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效益的最优化,同时引导各级各类高校以准确的、科学的发展定位,构建合理的内部师资结构体系。

(二)需求性机制

1.教育需求。近几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经济体制改革、贫富差距的拉开、家庭抚养费用的增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等,高等教育的需求又受到学龄人口下降的挑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河北省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在2002-2006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在今后3-10年间,高等教育的需求将会逐渐变小,上大学的人将会减少。目前河北省已经出现个别高职院校招生困难的现象。

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对稳定和适度规模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从长远来看,河北省高等教育要适度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适应,与高校现有办学条件相匹配。另外,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还要与学龄人口需求量相衔接,适应学龄人口变化控制招生规模也是河北省高等教育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方向。

2.毕业生就业需求。近年来高校招生数量的提高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总量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现。2009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28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不能充分就业,既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优化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需求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社会吸纳方面,要拓展企业用人的市场需求主渠道,鼓励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积极接收大学生。同时,也要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到基层、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高校供给方面,高等院校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强社会实践和就业技能的培训,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科技要素需求。长期以来,河北省作为高等教育大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新时期,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和体制存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高等教育的产学研发展,影响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益。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科技要素需求,要充分利用河北省高校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资源优势,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与应用研究、技术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沿海经济和河北省十大主导产业(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建材建筑、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旅游、现代物流)发展需求为核心,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此同时,注重人文社科领域基础与应用的结合,为政府科学决策、社会管理提供有建设性的高层次政策建议,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

(三)导向性机制

1.教育观念导向。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而言,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外部动力是第二的,所有外部因素的变化只能改善发展环境,而只有高等教育自身的不断改革,才能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教育观念的导向机制,建立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认同与创新之上。从河北省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到每一所高校的个体发展,都可以看做是对内涵式发展主导观念的认同、转化、吸收和创新。因此,河北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不仅需要一个主旨鲜明、内涵丰富、兼容并蓄的理念做指导,更需要一个立足省情、放眼世界、敢于改革、善于创新的观念导向机制来推动。

2.结构调整导向。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河北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结构,已经成为实现内涵式发展的迫切任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教育结构要遵从教育和市场规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调整教育结构,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以准确恰当的定位,构建职责分明、特色鲜明的层次结构。着力建设扶持几所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立足地方、面向全国;建设一批参与全省经济建设,在某些强势领域方面保持自己优势和特色的高校;一般本科高校要积极参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根据本校学科、人才优势和当地经济特色,开展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

(四)特色优势机制

河北省内嵌京津两大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无论对经济还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经费紧张,投入难以满足的情况下,河北省高校必须放开思路,多方谋划,利用京津的经济、文化、人才优势,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首先,要借助优势“借鸡生蛋”,吸引京津优秀人才,补充河北高校的师资不足。其次,办好大学科技园,建立“产、学、研”三结合的科技开发基地。大学科技园一方面可为京津高校科技研发缓解场地、资金等压力;另一方面又能调动我省高校的科研研发的积极性,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上台阶;也可带动省内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另外,还可考虑由京津企业注入一定资金,与河北省高校进行合作,形成股份制管理模式。投资企业掌握一定的股份,参与学校的管理,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规格,省内合作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完成培养任务。这一方面能够为省内高校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方面也能为学生就业找到新的门径。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既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有机系统,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运动过程,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许多现实问题。本文对于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只是一个理论层面的探索和尝试,仍有许多新的课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3-2009》..

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篇2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等级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日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等级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具有流动性强、协作性高、周期长、受外界干扰及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特点,同时涉及到众多的社会主体和多变的自然因素,会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因此,如何根据高等级公路施工的特点,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将施工各要素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施工,实现工程项目快速、优质、低耗,已成为高等级公路建设者普遍关注的焦点。

除了要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合理配置施工资源、认真做好试验段、切实做好防洪排水以外,下面本文着重就施工单位在高等级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作阐述。

一、重点治理质量通病

工程质量是高等级公路建设永恒的主题。贯彻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方针,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高等级公路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有:桥头涵顶跳车,路基不均匀沉降,路面平整度差等。加强现场质量管理,要以治理质量通病为突破口,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彻底处理软弱路基,确保路基整体稳定。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开裂、路基失稳,危及行车安全。主要原因是路基未充分压实。为此,现场质量控制要抓好地表清淤和路基分层填筑及压实;在路基填挖方交界处、施工分段接头等非连续地段要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加强控制。

2.认真处理路基与桥涵接头,防止桥头涵顶跳车。桥涵与路基施工往往不能同步进行,在路基与桥涵之间形成接头,若施工质量控制不好就会造成跳车,一般设置桥头搭板,铺设土工隔栅或土工布,改换填料等,这些措施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仍然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现场管理的重点是确保碾压到位,压实度符合质量标准。

3.严格控制路线的线型与标高。随着高等级公路修建等级的不断提高,施工中对路线线型与标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纵横坡不适、平整度差等直接影响高等级公路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品质,影响服务对象的舒适度,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故这些问题要从路基开始层层检查验收,达不到要求及时返工,谨防积重难返。

4.确保结构物的内在和外观质量。高等级公路是暴露在野外的线形构造物,既要满足行车要求,又要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满足行人的视觉要求,为此,要达到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的统一。满足结构物的内在质量,必须控制关键材料、关键工序、关键工艺;满足结构物的外观质量,必须做到工艺精细、线条分明、线型顺适、层次清晰。

二、加强进度控制

进度计划是控制工程进度的依据,施工组织中的月、旬作业计划以及材料、机械使用计划都要服从进度计划的要求。进度计划反映工程从准备到竣工的全过程,反映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是现场管理者统筹全局,合理调配施工资源,正确指导生产活动的基础。能否按照计划旗实施,既体现施工单位的合同意识,也体现施工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当工程进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与计划偏差较大时,现场管理者要结合实际,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并做到:

1.根据网络计划或进度管理曲线,查找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分析影响进度的原因。

2.调整滞后项目的施工方案,适当增加资源投入,科学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多作业面的平行流水作业或立体交叉平等流水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3.合理压缩关键线路上的作业时间,尽量保证总工期实现,必要时倒排工期。

三、搞好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核算来计划和控制经济活动。施工现场管理要达到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工程进度、质量的控制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计成本,不搞核算的粗放型管理只能导致工程干的越多亏得越大。为此,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1.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发放、使用等每一环节在制度在约束下进行。

2.根据施工定额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力求使人工、材料、机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采取应对措施。

4.单位工程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根据实际发生的工、料、机及管理费计算出该工程的实际成本,与施工控制预算比较,查找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5.工程全部完成后,要结合施工控制预算、计量支付进行效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四、做好施工保通

施工现场保通关系到施工能否正常进行。无论是新建还是改建工程,如果便道、便桥、边施工边通车的路段不能通行,机械、材料、人员就无法进场开展工作,同时还会打乱施工秩序,造成经济损失和质量问题。现场保通要注意。

1.便道、便桥的通行能力和承载标准要与施工规模及机械通过量匹配。要加强养护,使便道、便桥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2.地方道路作便道时,要与道路所有者签订使用维护协议,对承载能力低的桥涵进行加固。

3.边施工边通车的路段要设立安全标志,且由路政管理人员指挥交通,避免交通事故,减少堵车现象。

五、加强初期养护,配合交工验收

为了保持路容、路貌,保证高等级公路各项能力的正常发挥,使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施工单位要加强工程的初期养护,对工程外观进行整修,并注意以下问题。

1.全面检查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交通安全设施,存在问题及时处理。

2.清理路基、路面上的施工废料;按路基标准横断面整修路肩、边坡;清理桥涵、构造物上的附着砂浆;修补路面及构造物的局部损坏;使高等级公路线型顺适、整齐美观。

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篇3

“中国收入倍增计划”(下文简称“中国计划”)是党的十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到4260美元,实现了从下中等收入国家到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而十这一新目标的实现,将推动我国向高收入国家转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也提出了“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下文简称“日本计划”),该计划成功实现了日本向现代化国家的转型。如何学习借鉴日本经验,更有效的实现中国计划?本文拟在借鉴日本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文献,对中国计划的提出背景、主要内涵、实现基础及所需条件进行评析,并提出具体推行建议。本文余下的章节构成如下:第一节阐述“收入倍增计划”的内涵和外延;第二节分析“收入倍增计划”的提出背景;第三节总结“收入倍增计划”的挑战;第四节为“收入倍增计划”的对策评价;第五节为结论性评述。

一、收入倍增计划的内涵和外延

“中国计划”第一次在党的十报告中正式出现,其内涵表述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但这一定义对于收入的外延并未做出清楚的界定,有不少学者对之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刘尚希认为中国计划里的“收入”的收应指实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它是指扣除缴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险费等税费后的收入。而苏海南则将收入定义为除去物价上涨因素后的倍增。1961年~1970年,日本制定了“日本计划”,该计划对日本后来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计划完成后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计划”的内涵旨在纠正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幅度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该计划的外延是在一个相对确定的、较短的时期内,通过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效率和效益、显著提升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建立健全政府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培训人才、振兴科学技术等方式,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二、收入倍增计划的提出背景

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型是摆脱拉美“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举措。中国和日本在收入转型时期都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希冀能够持续提高国民收入。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1961-1970)就制定了“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而中国则是在21世纪20年代提出,虽然晚了半个世纪,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全球背景。从国际大环境来看,中国计划是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措施之一。拉迪(Lardy)指出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及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仍在延续,世界市场不景气对中国的出口加工业造成巨大冲击;而作为拉动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受限势必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扩大内需,开发居民消费潜力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中国计划”则成为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反观日本,1961年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寻求美国的庇护,且美国也意图在东亚扶持日本,给予其大量的经济援助。因此,日本面临的国际环境要远优于中国。

2.现实国情。“中国计划”是面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回应国内社会各界广泛期待及基于地方政府深入实践的背景下提出的。首先,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方面,孙立平认为这种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体现为居民收入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过低,政府、企业和个人分配关系不协调。其中,在收入差距方面,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指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且超过了0.6的危险水平。再次,从国内情况来看,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但由于国际影响,2010年之后经济增速放缓,而中国计划的提出是对国内各界广泛期待的回应。2007年就有学者及官员提出希望政府制订和实行类似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国迫切需要实现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改变GDP快速增长与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同时出现的怪圈。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已经率先推出了“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如2008年广东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倍增”、2011年湖南省“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以及江苏省东台市“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等。这些呼声和地方实践为中国计划的出现做了良好的舆论和实施准备。从日本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的国内情况来看,中日略有不同。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岩户景气”进入了短暂的“锅底萧条”时期,经济过度依赖投资、人口红利即将结束、国内个人消费不足等。国内存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工人市场并存的二元分割的经济结构且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

三、收入倍增计划的挑战

“中国计划”面临的挑战可以从经济、制度、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来分析。首先,经济方面,我国当前经济过度依赖出口,私营经济发展缓慢,人口红利逐渐丧失,且物价居高不下;制度方面,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需要完善,国有企业的垄断以及部门利益集团都需要进行改革;社会方面,我国历史遗留的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文化方面,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不足,国家创新能力不足都是实现中国计划的巨大挑战。而在日本,少数“日本计划”的支持者引发了日本国内对于收入倍增的激烈论争,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是日本经济学家下村治,他引发了日本国内影响深远的“库存论争”和“增长论争”。在当时,日本也面临着研究的挑战,在经济方面,日本国际收支不平衡,生产能力过剩,经济双重结构凸显;社会方面,日本城乡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文化方面,日本也缺乏高技术的人才,但同中国不同的是,日本当时的制度结构较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较为合理,垄断行业较少。

四、收入倍增计划对策评价

1.“中国计划”对策。当前,虽然国家层面没有出台关于实施“中国计划”的具体措施,但诸多学者对如何实现“中国计划”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然而,学者们所提的对策内容较为零散,没有形成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对策体系,具体对策涉及四个方面:首先,制度方面。收入分配制度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维护社会的公平是实现“中国计划”的重要保障;在财税制度上,进行结构性减税、提高粮食价格和农业现代化程度、加强农民工社保、加强中西部投资、规范央企薪酬和推动分税制改革,发挥财政税收的调节和再分配功能,提高全社会福利水平。其次,经济方面。产业结构升级被认为是实现“中国计划”的重要路径,在未来的发展中,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向高效低耗、清洁环保的方向发展,努力将蛋糕做大,不断增加收入源;另外,在激励创业方面,鼓励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创新,加强资本市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也是提高国民收入的可行之道。再次,社会方面。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国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促进就业,保障住房,以及加强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普惠性;不断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最后,文化方面。在科技创新方面,应重点加强企业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另外还需不断加强教育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总体来看,当前学者们为实现“中国计划”所提出的对策措施有以下特点:内容广泛但不具体,条目众多但不系统,措施较全面但重点不突出。也就是说,当前“中国计划”的实施对策还处于理论探讨之中,没有形成清晰的逻辑体系,因此缺少现实可行性。然而对照“日本计划”的实施措施,我们可以发现,“日本计划”拥有相当完善的对策体系,该体系的逻辑架构和组成内容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2.“日本计划”对策。“日本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政府的前期分析和规划。魏斯华、郭士信、徐飞等人指出,“日本计划”的主要实施对策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加强政府公共投资,在尊重民间部门的创造性,保持其投资增长的前提下,政府加大公共投资、加强产业基础。二是改进产业结构,缓和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双重结构。通过增加面向中小企业的民间放款及财政贷款、降低利息、加强经营技术与劳务管理的指导等方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大企业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并且根据《拖延支付承包金等防止法》,提醒有关团体和企业,防止在资金上给中小企业增加困难。三是促进对外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着重加强出口。四是培训人才与振兴科学技术,通过教育和企业内部培训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五是确保社会安定。着重解决各阶层间的收入差距,于1959年制订《最低工资法》,1961年规定“生产者米价”,缩小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同年又通过了“全国综合开发计划草案”并与次年把其提升为《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在开发地区,政府给予民间企业优惠政策,并配套进行交通、用水、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工厂搬迁,向开发地区转移。另外,日本还注重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健全,如从1961年4月1日起,实施《国民年金法》,将被雇佣者与自营业者等都纳入保障体系,实现了全民保险。“日本计划”的实施对策有其内在的逻辑和体系。该计划把国民经济活动与人们的物质福利紧密相联,日本政府规定“生产者米价”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且制订了《最低工资法》提高了工人的收入,由于农民、工人购买力的增强,使得日本的“个人消费支出”有了迅速的增长,国内消费需求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实施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这不仅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还提高了生产能力。郭士信(1984)也指出,“日本计划”提出了一系列积极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政策措施,尤其大力促进设备投资的增加与刺激有效需求的扩大,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又与提高收入、美好的生活前景结合在一起,因而受到日本国民极大的关注。由此可见,“日本计划”打出的是以刺激消费为重点,促进生产为目的,同时包含有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的组合牌。

3.中日两国“收入倍增计划”的对策比较。由上文分析可知,当前“中国计划”的实施对策还处于理论探讨之中,没有形成清晰的逻辑体系,而“日本计划”的实施措施则是有重点、有目的、有保障的系统化整体。对比两国“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对策,有助于认清“中国计划”的不足之处,也为下一步的改进打下理论上的基础。总体比较可以看出,“中国计划”的实施对策还未形成系统,而日本1961年在经济审议会的统一指导下出台的"日本计划"拥有较为完整的对策体系,该体系以刺激消费为重点,促进生产为目的,以进出口带动生产和消费,以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为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外部保证。正是在这一较为完善的“倍增计划”的指导下,日本用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中等收入国家到高收入国家的跨越,可以说日本的“倍增计划”是非常成功的。但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计划”的实施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通货膨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五、结论性评述

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篇4

1.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教集团的实践探索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转变逐步深入发展,并在近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把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作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职业教育集团进入示范引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决定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从2012年2月开始,经过文献研究、采访调查、数据分析、汇总研究等几个阶段,至6月底初步完成调研工作。

2.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研方式,了解和分析有关方面对于集团化办学的基本认识以及改革发展意愿;了解和分析当前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基本发展情况;了解和分析职教集团化办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建议,以进一步推进职教集团规范、有序发展。

3.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在调研过程中重点访谈32人次,召开座谈会5次;查阅36种报刊及40种政策资料,网上检索了500多篇学术论文;整理了全国10个具有典型性的职教集团案例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对有效样本进行了数据处理,并进行量化分析。

4.样本

本研究根据区位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选取吉林、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四川、陕西7个地区作为样本选取地区。在上述地区选择10个职业教育集团作为案例样本,并在上述地区和学校选取有关行政管理人员、职教集团办学者作为访谈对象。样本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内 涵

1.结果

(1)1991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大决策文件中有关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有关表述,见表2。

(2)对中国知网上1995年来录入的研究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学术论文中有关职教集团化办学的目的阐释进行关键词统计,见表3。

(3)对10个职教集团案例进行模式概括,见表4。

2.分析

(1)从政策文件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我国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思路是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形成的。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从以计划经济为主向市场经济为主的过渡中,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直接、密切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也面临从服务并适应计划经济到服务并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职业学校如何由计划经济条件下按政府指令办学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市场需求办学;各自为战的办学局面如何整合等问题,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改革办学体制,由过去政府单一办学主体向多元办学主体转变。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都要主动适应当地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要在政府指导下,提倡联合办学,走产教结合的路子”,充分体现了这一改革思路。

1998年,在中央和地方机构改革中,大多数行业部门不再具有举办和指导职业教育的职能,相当一部分由行业举办的职业学校划转到地方管理,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发生变化。同时,招工用人机制和毕业生分配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相适应,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在中央政策文件中提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思路,也进一步明确了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方向。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并要求“支持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推动职教集团化办学深入发展。

综合来看,从政策走向上,集团化办学是我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办学模式的战略选择。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一些地方在推进城市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在政府推动下,实行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整合县域内教育资源,建立综合性、多功能的县级职教中心,形成职教集团化办学雏形;到进入21世纪,以专业、行业为纽带,以骨干示范职业院校为核心,以相关职业院校为成员,联合行业、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它相关组织组建各种类型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思路逐步明确;根据办学主体构成和运行特征,形成了区域型、行业型、复合型、特色型、涉外型职教集团等多种实现形式,职教集团化办学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旺盛的生命力。

(2)从研究者的文章来看,对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内涵与目的的认识存在从经济的视角向人的视角转变的过程。

根据研究文章的统计结果,2005年以前,研究者对于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内涵与目的的表述的关键词排在前三位的是“为了某个共同的目的互补合作”、“改造传统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扩大办学规模的方式”;2005年以来,研究者对于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内涵与目的的表述的关键词排在前三位的是“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为改善民生提供人才支撑”、“改革办学机制,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方式”、“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强化职业教育品牌和实力的手段”。

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篇5

关键词: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全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 背景

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城市的土地、水、资源、能源等逐渐匮乏,环境、水体、土壤等污染加剧,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恶化。很多学者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城市的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构建一个人与自然互相协调的城市空间[1]。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绿色生态城区,例如天津中新生态城、青岛中德生态城、深圳光明新区、无锡太湖新城、曹妃甸新城等,其旨在探索更加生态、低碳、节能、绿色的生活空间。

2 指标体系概述

绿色生态城区是涵盖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内容,是从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出发,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运营的愿景。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旨在对其内涵进行阐述,从不同层次跟踪和监控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指导生态城区规划、建设、运营的重要指标。因此,为实现绿色生态城区经济、社会、自然相协调,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2,3]。

国内对于生态城区指标体系的研究,有较多的实践经验。本文以唐山曹妃甸新城、中新天津生态城、无锡太湖新城等为例,进行生态城区指标体系的研究,重点分析指标体系的框架、内涵、值域、实施等,为我国其他生态城区构建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2.1 曹妃甸新城指标体系

曹妃甸新城指标体系(共141个指标),由瑞典SWECO公司提出的,分为城市功能、建筑与建筑业、交通和运输、能源、城市生活垃圾、水、景观和公共空间等七个子系统[4]。

从指标属性来看,该指体系可分为规划和管理两大类。

在规划类指标中,有系统、街区和地块三个层面之分,其中系统层面共计68项,通过总体规划加以落实;街区层面共计16项,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加以落实;地块层面25项,通过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加以落实[4]。

管理类指标32项,由政府部门和其他单位予以落实,涉及到房管局、建设局、国土局、交管局、环保局等政府部门以及市政公司等。具体来说,“住宅系统中经济适用房所占比重”由房管局、建设局、国土局来管理[5];环保局对室内环境的噪声、氡气浓度、水质量和沼泽地盐度等进行监督管理;建设局对绿色建筑进行评审、监督;交管局对交通效率、绿色出行等进行管控;市政公司对商业和住宅建筑的电力、供热、制冷、废物回收等进行过程监管。

2.2 天津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

天津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包含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三方面内容,共26项,其中控制项22项、引导项4项。

其中“生态环境健康”对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碳排放强度和湿地损失等内容设置了控制值;在“社会和谐进步”中,要求达到健康的生活模式、完善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对垃圾产生和处理率、绿色出行、无障碍设置、市政管网普及进行了定值分析;经济蓬勃高效层面,提倡可再生能源利用、非传统水源利用、高就业率、科技创新等内容。

对于引导项目,一般为定性指标,讲求自然生态协调、区域政策协调、社会文化协调、区域经济协调[6]。

在体制机制方面,天津中新生态城区创新政企关系,架构了“管委会+投资公司+合资公司”三角型合作模式。其中,生态城管委会在行政辖区范围内全面行使和行政管理职能,包括建立指标体系、编制规划、监督管理城区公共事务等。

2.3 无锡太湖新城指标体系

无锡太湖新城指标体系共分为六大类,共计62项指标。主要包括:城市功能、绿色交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绿色建筑、社会和谐[7]。

在组织建设方面,无锡太湖新城执行全过程专项监督,从项目立项、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及验收的全过程进行监管,项目立项阶段增加绿色建筑专项检查,土地使用权出让阶段严格遵守《太湖新城建设用地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确定方法》,初步设计审查时根据《太湖新城建设工程方案设计绿色技术审查要点》等进行审查,施工阶段按照绿色建筑标准以及《太湖新城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导则》进行监督,竣工验收阶段按照《太湖新城绿色建筑竣工验收要点》进行绿色建筑专项验收。

3指标体系对比分析

3.1 指标体系战略制定

各个生态城区的战略都是根据本地区的地理生态、经济发展情况、资源能源情况、技术运用等制定的,都体现着要实现本地区生态系统的协调、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3.2 指标框架

从层次机构来看,无锡太湖新城和曹妃甸生态城的指标体系较为类似,都是分为两个层次:目标层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都是涵盖了城市布局、基础设施、绿色出行、能源规划与利用、生态平衡、绿色建筑与应用、宜居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中新天津生态城则是将指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控制性指标,一类是引导性指标。控制性指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来进行设定[8];引导性指标从自然生态协调、区域政策协调、社会文化协调、区域经济协调等方面来进行设定。

3.3 指标设置和定量化

无锡太湖新城和中新天津生态城在指标项的构成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无锡生态城的指标体系内涵更加丰富,其增加了容积率、混合街坊比例、地下空间开发度、清洁能源、公共交通利用率、慢行交通路网密度、节水器具普及率、污水处理率、住房日照达标率、绿地覆盖率、单位GDP水耗和能耗、绿色社区创建率等内容。

在指标赋值方面,无锡太湖新城指标体系的赋值比中新天津生态城高,具体见表1。赋值相同的内容有:功能区噪声达标率达到100%、单位GDP碳排放量≤0.9t/万元、新建项目绿色建筑比例100%、日人均生活水耗≤120L、日人均垃圾排放量0.8kg/人.天、垃圾无害处理率100%、无障碍设施率100%。

表1 无锡太湖新城和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赋值对比

城区指标赋值 二级标准的天数(天/年) 本地植物指数 人均公共绿地(m2/人) 绿色出行比例 垃圾回收率 可再生能源比例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就业住房平衡指数

中新天津生态城 310 ≥0.7 ≥12 ≥90%(2020年) ≥60% ≥20% ≥20% ≥50%

无锡太湖生态城 350 ≥0.8 ≥16 ≥80% ≥75%(建筑垃圾);≥95%(生活垃圾) ≥8% ≥40% ≥40%

曹妃甸新城跟上述两个城区相比,其指标内容更加详细、丰富,共计141个二级指标,增加了人均公共建筑的房屋面积、高比率的小型街坊、绿化的可见度、创意建筑、室内温度、建设在高危险区的住宅份额、使用机动s车出行的份额、商业建筑的电力与供热等指标项。

3.4 指标体系落实和管理实施

中新天津生态城设置了生态城管理委员对生态城实施统一行政管理,负责编制生态城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负责管理生态城环保、交通、建筑、教育、卫生等所有的公共实务。

无锡太湖新城也有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其成立了绿色生态城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战略方针,决策重大事项,协调各主管部门开展工作,下设无锡市太湖新城建设指挥部,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曹妃甸新城指标体系分为系统、街区、地块三个层面,明确了各个指标在规划设计的哪个阶段予以落实。在体制机制方面,曹妃甸新城也成立了生态城管委会,负责整个城区的建设、管理和运营。同时其需要房管局、建设局、国土局、财政局、交管局、环保局等政府部门以及市政公司等多个部门的配合。

4总结

4.1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构建指标体系

图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落实

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以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为主导,从而实现城区的生态、低碳和绿色。首先应该通过生态诊断、实地调研、数字模拟等手段对生态环境、微气候环境、建设开发程度等进行现状评析,然后以此为基础确定碳排放、水体质量、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生态承载能力等指标基线,以控制绿色生态城区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水体污染等,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明确基线后,以基线为控制线,统筹兼顾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各个阶段的内容,建立生态、低碳、绿色的指标体系[9]。

4.2 指标体系层次分明、内涵丰富

在生态城区指标体系设置方面,应该综合考量城区的经济、环境、生态、社会等方面,统筹兼顾规划、设计到建设运营各个阶段的指标要求,特别可以借鉴曹妃甸生态城区指标体系的设置,从系统层面一直细化到街区层面。与此同时,在构建城市交通体系、资源与能源利用、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理应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以引导我国新区的规划和建设。

另外,指标体系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政策相关性和导向性,要响应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策,例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提倡绿色出行等[10]。

4.3 指标体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指标体系要建立在科学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客观的、科学的反映绿色生态城区的特殊性、复杂性。指标体系应尽量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增强指标体系的操作性和目的性。通过量化指标,明确绿色生态城区要实现的目标;通过定性描述,弥补无法定量描述的内容,例如社会和谐、生态保护等内容。

4.4 指标体系落实

涵盖经济发展、社会可持续、自然和谐等内容的指标体系的建立,只有通过落地实施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首先,应完善体制机制建设,采用政企合作的模式,构建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的主体方、监督方;二,通过指标体系引导绿色生态城区规划体系的制定,从而实现总规、详规、专项规划的绿色化;三,在项目的设计和建设阶段,对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和装配、绿色选材等进行约束;四,在项目运行阶段,聘请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以实现整个生态城区的低碳、节能运行。

参考文献

[1]World Bank,Expanding the Measure of Wealth. Indicators of Environ- 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1997

[2] 沈清基编著.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3]Yal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of Yale University,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Information Network of Columbia University. 2002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 [R]. An initiative of the Global Leaders of Tomorrow Environment Task Force,World Economic Forum,Annual Meeting 2002,2002

[4]卡塔琳娜舒伯格/Katarina Schylberg 等.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J].世界建筑,2009(6):28-33

[5]陈磊,王刚等.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2):96-100:

[6]赵强,宋昆等.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对比研究[J].学术论文专刊,2012(8):9-15

[7]龙伟,郑钦玉,何艺等.重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综合评价[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28 ( 5 ): 881-884.

[8]陈娟,王立红.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1) :37~39.

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篇6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内涵发展 特色学科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科学的教育发展观重视并关注可持续的发展,其实质是以本科质量提高为核心的成长模型,要求高等教育在发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四个方面作用的同时,根据社会与行业发展需求,制定符合企事业单位需求的教学课程体系,树立特色办学的观念,旨在高校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形成符合新时期的独特理念,培育品牌,形成特色。

特色学科是高等教育内涵式的基础之一。高校可因势利导,推动特色学科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1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的最终工作目标和价值追求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近年来,我院集中力量,积极实施以特色专业、品牌专业、教学团队为核心内容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并且初见成效。例如,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为部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入选专业。

2 确立学科特色发展思路,促进科学研究水平,培养创新人才

从高等学校的作用和社会功能来讲,学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平台,是孕育经济增长点的沃土,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知识创新的源头。在学习创办国内高水品一流大学方面,模仿和学习很有必要。要想成为一流大学,一味地跟着一流大学后面学习和模仿也可能永远成不了一流大学。原因在于其历史底蕴,一流大学一方面引领社会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社会科技创新的孵化地。这就说明,唯有要创新,即有科研的创新、体制方面的创新,才能创办出一流大学,才能有创新的意识、环境,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交通运输学科是我校的优势特色学科。我院根据学校的优势和基础,分析国内外现状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已成功选择了两个突破口,集中力量办出高水品特色。为了把交通运输专业办成一流专业,我院的自动控制系、自动化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从不同角度配合交通运输的研究。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两个学科尝试学科交叉渗透,向综合化发展。

3 增强产学研结合及社会服务能力

我院依托我校一级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和特色二级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促进应用型专业的科研和教学。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学院不断凝练研究方向,突出学科特色,强化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教师能更加全面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把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基本合理的师资队伍。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立足于地铁、轻轨、铁路等行业,面向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理念和能力。

4 注重内涵式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4.1 在学科特色发展中注重拓宽基础

就课程中的“基础”而言,狭义的讲,具体是指某门课中的基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等)、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掌握这些方法所必须进行的基本训练;广义的讲,指课程和基础课程,一般指通识教育中那些属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课。与一些专业课程相比较来说,基础课具有稳定性、宽泛性、延伸性的特质。

实施宽口径的培养方案,就是按学科大类培养学生,转变既有的传统人才培养观念,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打破按专业培养的方法,积极探索和实施“按类招生、分段教学、中期分流、按需培养”的模式。具体以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为例,“按类招生”是指按轨道交通信号学科大类招生,大一新生按大口径招生;“分段教学”是指本科四年的教学和培养,前2.5年按轨道交通信号学科大类进行“厚基础”的人文、经济管理、计算机、自然科学和外语等基础理论教学,后1.5年进行“宽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期分流”是指从第七学期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阶段人才需求,采取以专业方向分流策略;“按需培养”主要考虑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并适当考虑相关学科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尝试因时、因才制宜的“按需培养”。

4.2 确立学科特色的切入点,构建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方案

在教学计划修订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注重构建课程体系中的学科特色发展,把握教育思想先导作用,确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重点和难点,并从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入手,重点把握本科教学计划,在以拓宽基础课程和全方位育人体系中正确定位,确立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切入点。最终形成以“学科发展为龙头,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为目标”的理念。在修订教学计划中,启动名牌专业建设工程,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核心,在优化课程体系中,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基础学科与特色学科紧密结合,专业技能与素养并进,建立与现代轨道交通模式相匹配的课程体系。长期以来,名牌专业的无形资产与学院名称的无形资产同等重要,我院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中,“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铁道信号及控制)专业”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国内铁路行业,院校、研究所均享有美誉,因此,在教学计划修订完善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科特色的切入点,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架构方案。

4.3 完善过程控制,保障教学质量

坚持全面质量管理和教学目标管理制度,构建了适合教学规律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反馈督导评价体系、教学研究体系和教学服务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在“学校、学院、系”三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本科教学督导组为主体,师生参与的教学监控体系”,聘请资深专家参与办学条件、教学投入、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情况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研讨,以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和质量保障体系。

此外,学院以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就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为例,以铁路信号实践环节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理论教学、知识体系、人才能力结构的协调为主线,构建了由基础理论课实践环节、专业理论课实践环节、综合实践环节和创新实践环节构成的多层次、系统化实践教学框架体系,并在培养计划的修订中,以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建立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采取构建高水平列车运行控制仿真实验平台、打造精品专业课程、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强化科研技能训练、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教学管理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铁东,杨欣,李斌等.自动化专业基础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5).

[2] 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求是,2012(10).

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篇7

关键词:公路;可持续发展;和谐。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战略目标之一。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公路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必须首先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

展发挥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特别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强调发展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倡导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

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设和谐公路,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发展公路事业的同时,克服发展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实现公路事业的外部和谐;另一方面是公路本身的可持续性,也就是自身的持续竞争力,是公路事业的内部和谐。具体而言,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公路是指基础设施条件好、综合服务功能强、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公路;是路网结构优化、功能齐全、出行方便的公路;是内在质量优、外观形象美、整体和谐的公路;是通行舒适、快捷、安全的公路;是以最少的资源实现了最好效果的节约型公路;是尊重、保护和美化环境的景观公路;是职工队伍精神面貌好、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公路。

二、目前公路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大了对公路的投资,公路建设规模空前扩大,但对公路可持续发展及公路事业的整体效益和长远影响重视不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路网规划程度不够,在设计中对生态保护的考虑不足。一是地方公路建设缺乏整体科学的路网规划,个别地区存在随意调整公路规划,盲目扩大公路规模的现象,导致路网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合理。二是公路规划中公路生态设计的理念相对落后,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变化考虑较少。往往只注重公路本身的功能发挥,很少考虑如何从源头上避免公路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施工前没有很好地预测工程对环境前期、中期和后期的不良影响。环保工程还没有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三是对公路与建筑风格及自然环境的协调性考虑不足。往往只考虑环境因素对公路的影响,很少考虑到公路设计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往往缺乏保护措施,导致沿线景观改变。

(二)公路占用、消耗大量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规模空前扩大。公路除本身长期占地外,在建设中的取土场、弃土场、施工临时道路、临时设施等也将在一定阶段内占用土地。这在人口众众多,耕地相对较少的我国国情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公路是高投入的产业,公路建设和维护护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如钢铁、水泥、沥青及电子产品、通信器材等,如果管理不当,会造成资源、原材料的大量浪费。公路养护改建替换下来的弃料还不能很好的循环利用,也是一种很大的浪费。(三)公路影响生态环境。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最直接的影响始于场地清理,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丛等植被在施工前均被砍伐或移植清理,导致公路沿线植被覆盖率和绿色生物量大大降低。其次,公路建设中往往大量破坏表土资源,对植被繁衍和生态平衡不利。公路还致使动物原有的通道被切断,分离与阻隔作用使动物生活环境受限,甚至可能造成某些生物死亡,致使一些宝贵的野生生物遗传基因资源丢失。同时,公路建设对大气环境和饮用水也会造成污染。

(四)公路发展的软环境还不强。一是公路发展的法治环境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法制不够协调,过于粗放,给公路依法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二是公路管理体制不健全,不统一,影响了公路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三是公路干部职工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法律素质和工作能力。四是公路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不断挖掘公路文化的内涵,打造文明公路品牌。

三、实施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尊重环境,构建环保公路、生态公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公路环保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公路绿化、景观保护、噪声治理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使交通环保工作逐渐法制化、规范化。

(二)珍惜资源,构建"节约型公路"。要把公路建设与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联系起来。既不能超越经济发展搞过度建设,又不能滞后或制约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都会造成国家资源以及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三)科学规划,构建网络化公路。要科学规划公路网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先行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则,由此确定公路网络规划的总体格局。二是系统协调与长远发展的原则。公路网规划必须以系统的观点,将区域内外的公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视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通过全面综食分析,从整体上、系统上进行宏观控制和规划。三是工程经济性原则。使路网总体规划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又有良好的工程经济性。四是联通原则。使干支公路连接成网,通过建设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更好地满足社会的交通需求。

(四)以人为本,构建"平安公路"。公路发展必须以安全作保障,努力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公路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公路造成的安全事故。公路管理部门一方面应当灵活、合理地掌握路线线形,保证行车安全(平稳的车辆行驶速度、良好的通视条件、完善的沿线设施),另一方面应当按照"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对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经常性、及时性、周期性的预防、养护与维修,保证良好的使用状态。

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篇8

关键词 铁路工务 检养修 体制 探讨

中图分类号:F5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问题与分析

阜阳工务段位于安徽省境内,管辖京九、阜淮、淮南、青阜、淮望、淮田线范围内的桥梁514座/57331米,涵渠1564座/35495米。桥隧设备总换算长31072米,最高时速160km/h,下设淮南桥梁车间、京九桥梁车间。现有桥梁职工179人,平均年龄45.6岁。

进入2000年后,随着重载、快速的推行,桥隧管理工作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

㈠桥隧设备投资改造滞后于线路设备强化、改造步伐

近几年管内以轨道重型化为主要特征的线路结构强化与改造迈进了一大步,轨道结构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大中型养路机械已成为线路养修的主要手段。但桥隧设备并未随着线路设备的投入而同步改善,只能靠小修小补尽量保持原状。

㈡修理手段和修理方式不适应运输强度的变化

管内线路允许速度已由100km/h提高到120km/h,列车对数由每天51对发展到136对,7000t重载列车现已开行12列,由于运输强度的变化,现行的养修作业手段、方式产生了以下不适应:

⒈在重载、快速运输强度下,桥隧设备状态变化加快,必须加大养护投入。如2012年管内阜淮线平均每月的桥梁养护投入比2006年增加了1倍。

⒉随着养修标准的提高,以及天窗修的实行,作业时间缩短,传统的作业方式已不适应发展的要求。

㈢修理制度与桥隧设备变化、整治不匹配

⒈管内桥梁车间修理制度按照“养修合一”的模式组织生产,由于人员偏少,造成桥隧设备病害不能及时发现,维修保养质量又达不到标准。

⒉桥隧设备 “全员分段检查”方式,投入大、效率低,要求每名职工必须具备很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方能及时发现和准确评判设备病害,现有职工素质显然不适应。

⒊桥梁工区现有6~8名职工,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对工作量较大的养修项目必须集中几个工区的力量方能完成。

以上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必须通过装备标准、生产手段的提高、生产布局和管理体制的改变,才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质量,确保设备安全。

二、检、养、修分开管理体制的基本含义

桥隧检、养、修分开管理体制是指在桥隧日常养修工作中将检查、计划、作业、验收等专业职能细化,并建立基本的工作制度,使其检、养、修各工区相互制约、相互控制,并依靠科技进步,实行全面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力求以最经济的人力物力,取得最大的效果,提高检养修工作质量。

以车间为单位成立检查、维修和养护工区,以淮南桥梁车间为例:

三、管理体制建设内容与对策

㈠明确职责范围,加强过程管理。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检修并重”的原则,根据设备不同的检查周期,按照有关规定和专业检查要求,对设备进行检查、监测,及时掌握设备状态,调查反馈设备养修工作量,按照综合维修和保养周期,通过对桥隧设备适时预防性的修理和病害整治,恢复各部件的功能,保持桥涵设备质量均衡完好。

⒈工务段

根据管内设备状态合理设置生产组织机构,制定技术标准、考核制度,编制中长期规划及检养修年度规划,对全段生产实行宏观控制、技术指导。

⒉桥梁车间

负责管辖内桥涵设备技术、安全管理,组织完成工务段下达的维修任务,编制桥隧维修月计划及保养年度计划,审核保养计划、检查计划,并组织完成。每月底组织有关人员,对维修、保养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病害桥涵进行检查、分析、分类整理登记上报;对需要监视的病害项目派人进行监视。每年对管内桥隧涵设备进行一次保养状态评定(钢梁桥每半年一次)。负责完成工务段安排的河床断面、钢梁纵断面、上拱度、平面检查、支座位移观测、挠度测量、限界测量等基础技术工作。

⒊桥隧检查工区

负责桥隧车间管辖范围内养修工作量调查、保养计划的编制、设备保养评定及病害检查,发现病害及时汇报并监测,配合车间做好计划兑现率调查、月度检评工作和春秋季大检查。

⒋桥隧综合维修工区

负责完成桥梁车间下达的综合维修项目、单项及重点病害整治任务,并由段、车间、检查工区联合调查核定工作量,车间编制月度计划交由维修工区执行。

⒌桥隧保养工区

保养工区应熟悉掌握管内设备状态,对病害设备应按周期观测,了解病害发展规律,做到心中有数。除完成日常保养工作外,在汛期还应做好桥涵防洪、防胀、防台风各项工作。

㈡科学规划,合理制定检、养、修生产组织方式

桥隧设备的检查和养修,是桥隧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检查掌握设备的状态变化,及时发现和消除临界超限处所,经常保持设备状态均衡良好,对检查和养修工作全面落实。

设备检查是桥涵维修养护的关键和基础,桥隧车间每月末编制检查计划和维修计划,报经工务段批准后交由检查和维修工区执行,检查工区按计划完成每月的检查及技术观测任务;维修工区及时完成维修及重整任务。

检查工区每月末编制月度保养计划,报经车间批准后交由保养工区执行。

每月末桥隧车间组织验收组对各工区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比考核,工务段路桥科每月对维修保养和综合维修任务质量完成情况进行抽查评定。

每年秋检结束后,桥隧车间主任组织检查工区根据设备状态及维修周期形成初步桥隧维修计划报工务段,工务段审核汇总报铁路局批准后执行。

㈢严格检查制度,掌握设备状态

由于提速后桥涵设备劣化速率加快,劣化周期缩短,为加强桥涵设备检查质量及对重点病害设备的监控,须认真落实各项检查制度,及时进行病害检查、水文观测、经常检查、定期检查、临时检查、专项检查和养修工作量的调查。

⒈制定检查制度,明确检查范围

工务段制定检查制度,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全面掌握桥隧设备的状态。制定病害桥梁的检定计划和桥隧设备主要检查任务,明确相关技术要求。参与对桥隧设备重点病害的检查、观测,整理检查结果,初步分析、判别病害的产生原因及可能发展的趋势。车间根据年度检查任务,安排好月度检查任务;做好各项检查工作的技术指导,抓好桥隧检查工区的工作质量,参与本车间管内桥隧设备重点病害的检查、观测,统计、整理检查结果。检查工区认真安排好检查工作的日计划,切实执行有关桥隧检查观测制度,负责对本车间管内的所有桥隧建筑物建立必要的检查记录台帐。

⒉加强重点病害设备的监视工作

对每年秋检中评定的A级劣化项目,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规律,制定下发《**年度桥涵病害检查监视办法》,说明病害概况,明确各级检查周期,确保病害设备处于受控状态。对突发性的重点病害及时制定相应的检查监控措施。

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篇9

[关键词]会计系统;管理系统;信息系统

一、问题的提出

产生于二十世纪40年代的系统论,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对会计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系统论将会计视为一个系统,从该系统的目标、要素及其结构、层次、系统的开放性等方面来构建会计体系,并研究会计系统与外部系统的联系以及会计系统的内部结构。系统论的引进,使会计理论研究的视野更广阔,整体性更强,立足点更坚实。当前,将会计视为一个系统已为会计学界广泛接受,但对会计是一个什么系统却争议颇多:

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AAA)发表的文件公告《会计基本理论说明书》指出:“实质地说,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使这个概念在国外广为流传。1977年,悉德尼。戴维森主编《现代会计手册》第二版序言中第一句话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旨在向利害相关的各个方面传输一家企业或其他个体的富有意义的经济信息。

1980年,余绪缨教授在《要从发展的观点看会计学的科学属性》一文中提出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观点。1988年,葛家澍教授在《会计学导论》中提出:“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和经济管理而在每个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已故杨时展教授以受托责任为出发点,认为会计的原本目的在于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完成企业的受托责任。他认为:“现代会计是一个以认定受托责任为目的,以决策为手段,对一个实体的经济事项,按货币计量及公认原则为标准,进行分类一汇总一传达的控制系统。”于玉林教授认为会计既提供会计信息,又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管理,会计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管理系统两个子系统。因此,他将会计系统的性质表述为:“会计系统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以货币形式为主,采用现代化的专门方法,对扩大再生产运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管理和核算的系统。”

限于资料和篇幅,本文仅列上述观占。这些观点可分为三类:信息系统论;控制系统论;包括会计管理和会计信息子系统的大系统论。由于这些观点的提出均有其依据,各观点代表者均为国际权威或国内知名会计学家,这些不同的认识对会计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它一方面丰富了会计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给会计学的发展带来诸多问题:如会计理论研究中会计与财务的关系,会计学科体系中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关系;会计实务工作中会计究竟有没有管理职能?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会计系统的内涵进行探讨。

二、会计系统的内涵

笔者认为,前文所述的不同观点的原因在于所指会计内容的差异,认识这个问题就是对会计系统的外延界定问题,外延是反映事物对象的总和,内涵是反映对象的共同属性的总和。因此,科学地判定会计系统的内涵,首先应对会计系统的外延加以界定。会计系统的外延是反映会计对象的总和,是对会计工作范围的总括,对会计外延的界定必须从会计实践中得出。

1.从历史的会计实践看会计工作的内容: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完善的。在社会生产中,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以及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计量;另一方面又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是伴随着会计产生而俱有的职能。只不过,限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会计本身的发展水平。当时以会计核算为主,会计管理为辅。

2.从现实的会计实践看会计工作的内容:现有的各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进行的最基本的工作是会计核算工作。从记帐、算帐到报帐一条龙形成会计信息的信息系统,但应该看到这决不是会计工作的全部。会计在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时,还应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开展会计预测,参与经营决策,严格会计控制,进行会计监督,检查与分析。

3.从未来发展的会计实践看会计工作的内容:未来社会是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会计核算必然实现电算化。会计人员从手工核算中解放出来,会计管理工作将更加突出,这也是企业面向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因此未来发展的会计工作必然是管理型会计工作模式,会计核算信息化,会计信息管理化。

因此,我们认为会计系统的处延是反映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管理工作的总和。这是认识会计系统内涵的基础。

会计系统的内涵是反映会计对象共同属性的总和,认识会计对象的属性应把巴握会计系统的特征,用系统的观点研究会计对象,它具有以下属性:

1.整体性,恩格斯说:“系统即是一个大体系。”“会计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由各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具体来说会计系统是由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管理系统组成的大会计体系。”

2.相关性,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的。会计系统内部的信息子系统与管理子系统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信息是为了管理,管理需要信息。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管理工作也密不可分。

3.目的性,目的性是系统所要完成的任务。这是该系统存在的原因。会计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4.动态性,就会计系统来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

的变化和会计自身的发展变化。会计系统经历着由历史上的核算为主、管理为辅,目前的核算型向管理核算型转变,未来发展的管理型会计系统的变化过程。

综合以上分析,会计系统的内涵是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和会计管理(管理系统)的总和。它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特征。因此笔者同意于玉林教授的,观点,认为会计系统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以货币形式为主,采用专门方法,对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管理和核算的体系。

会计系统包括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会计核算,它通过对会计对象按一定的标准确认、记录、计量、报告等程序最终形成会计信息的报表体系,会计对象是抽象的概念,具体表现为会计六大要素。会计核算即是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核算。会计核算是会计部门的基础工作,在学科上,会计信息系统表现为财务会计学。会计管理子系统在实践工作中表现为会计管理工作,指会计部门按照会计系统目标对企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所进行的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有些同志认为会计没有决策职能。我们认为决策是有层次的。即使集权型的企业也不可能事事由单位负责人决策,会计系统内的行为会计人员是有权决策的。动态的会计管理是对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管理,静态的管理是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管理,会计管理是会计部门的核心工作,在学科上,会计管理系统表现为财务管理学。

三、根据会计系统的内涵重新界定会计学科体系

由于长期以来对会计系统的内涵认识不一,我国会计学界在会计学科的关系上也意见纷纭,主要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四者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有人认为会计学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独立的子系统。有人认为管理会计是发展的成本会计,如李心合“在国外,所谓成本会计就是管理会计;而在我国,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两门并行的学科”“而且其理论根据不足,内容组织不科学,方法论不系统。”有人认为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三门学科之间从内容到方法上均有交叉重复现象,而交叉高达60%~70%以上等等。

我们认为,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本无可厚非,但是学科之间的重复研究现象,既浪费研究资源,同时也给会计教学,会计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对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的关系及会计骨干学科体系予以重新界定。

会计系统的内涵是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管理系统的体系。会计信息系统在学科表现为财务会计学,是对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因此成本核算是包含在财务会计中的。

会计管理系统是对资金运动的管理,包括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收回和分配,实际工作中是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管理,在学科上财务管理学基本涵盖了上述内容;筹资管理实际上是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管理,投资管理实际上是对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资产要素的管理,利润管理实质是对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动态管理,因此,我们认为会计管理在学利上反映为财务管理学。

如果按照会计系统的内涵,似乎会计学科有财务会计学反映会计信息系统,有财务管理反映会计管理系统就足够了,那么现存的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该怎样处理呢?成本会计大致包括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内容。我们认为成本核算是会计核算的一部分。事实上早期的成本会计仅侧重于事后核算,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二十年代以后,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目标成本和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才使成本会计向包括事前预测、计划、事中控制的成本管理发展。而管理会计本身就是从成本会计发展起来的,现实的内容主要包括:成本性态、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成本预测,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预算控制、质量成本、标准成本、责任成本,成本这一主线几乎占了管理会计60%~70%的内容。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责任会计可以划归财务管理学。这样管理会计90%以上的内容被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包含。因此,我主张将成本会计中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会计中的成本管理进行结合重整,形成成本管理学。这样成本这一要素的核算和管理就浑然一体。从成本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到事后核算,形成一个过程,将管理会计其他部分划归财务管理学。

经过整合,我们认为会计学的骨干学科应由财务会计学,成本管理学,财务管理学三门学科组成。这样做符合会计系统的内涵,又避免了会计学科间不必要的重复和交叉,同时对会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之所以把成本管理学单列。是因为成本计算和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这样,会计核算是基础,财务管理是中心,成本管理是联系二者的纽带。

四、把握会计系统内涵,促进会计工作模式转换

会计系统在实践中表现为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管理工作两部分,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管理是会计工作的重点。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下,生产计划由国家下达,所需资源由国家统一分配,所需资金国家统一提供,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企事业单位不存在独立的财务活动,客观上形成了重核算轻管理的会计工作模式。改革开放后,我国致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转换会计工作模式。由核算型向管理核算型转变,目前,对国企改革也具有积极意义。国企改革,一方面要在法人治理结构上进行制度创新,另一方面就要狠抓管理。中共中央关于国企改革的若干问题决定指出:“要重点抓好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对企业会计工作提出了要求。因此建立管理核算型会计模式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转换的途径一是要思想转变,包括企业领导思想转变:重视会计工作;会计人员思想转变:由记帐员向企业领导高级参谋转变。二是改变工作环境,努力使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信息管理化。三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增强其管理和参与决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葛家澍。会计学导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2]吴明礼。构建大会计学科新三极的思考[J].当代财经,1999,(6):24-28.

计划经济体制的内涵篇10

[关键词]水利工程闸涵规范化管理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095-01

中小型闸涵的防汛调度,应严格按照批准的调度运用计划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结合工程现状和管理运用经验,参照水文气象预报情况,本着局部服从整体,兴利服从防洪的原则,进行具体的调度运用。汛前,结合闸涵实际情况调整闸前水位,做好防洪准备。汛后放水闸关闸蓄水,若水位超过兴利需水水位,泄洪闸提闸放水。防御标准内洪水,按防汛组织分工到岗,对重点部位24h不间断巡查,密切注意汛情变化,及时、准确向上级防指报告。当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立即上报上级防指,实施联合调度。

一、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内容

1.组织管理: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机构设置和人员陪备、精神文明、规章制度、档案管理五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2.安全管理:在安全鉴定、设备等级、水行政管理、确权划界、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防汛抢险、安全生产七个方面做出了要求。

3.运行管理:包括管理细则、技术图表、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工程观测、土工建筑物的养护修理、混凝土建筑物的养护修理、闸门养护修理、机电设备及防雷设施的维护、管理现代化、控制运用诸多方面的标准。

4.经济管理:对费用收取、财务管理、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障、土地资源利用四个方面提出了规范要求。

二、闸涵工程概述

闸涵工程又被称为水闸或涵洞,它是水利工程中的引水与泄水闸门工程,对调节水利工程蓄水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水利工程的闸涵一般都位于河道与堤防低水位处,具有挡水与泄水功用。我国将水利工程的闸涵工程按照水闸等级及其单位时间泄洪量分为五个类别,最高等级闸涵工程水闸每秒时间内的最大泄洪量高达5000立方米,该类水闸工程具有较高的防护工程价值,而且水利工程整体规模较大,社会效益重大。第二类的水闸工程的泄洪量要低于第一类别,泄洪量约在1000立方米到5000立方米之间,该类闸涵工程规模相对小于第一类别工程水闸,防护对象的重要性也较高。第三类的水闸泄洪量在100立方米到1000立方米之间,第四水闸工程泄洪量在20到100之间,而第五类别的水闸工程单位时间的泄洪量一般小于20立方米,主要应用于小型河道的水利调整,而且该水闸工程不可应用与具有明显汛期的河道水利工程中,一般应用较少。

三、中小型水利工程闸涵规范化管理方法

1.加强制度建设,走向规范管理。工程管好管不好,关键因素是人,水利工程管理走向规范化,重在规范人的行为,这就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首先要有较详细的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清、岗位明、要达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责任,没有空位,不留死角。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工程检查制度、维修养护制度、防汛责任制、学习培训制度、工作总结等各种制度。制度制定后,是否能执行和落实是关键。为保证执行效果,监督检查不能少。

2.加大施工各环节的材料质量管理。材料的使用贯穿着闸涵各分部工程及环节,因此材料质量把关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材料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材料的选购与验收、材料的配置混合、材料施工应用等众多方面的管理。在进行原材料的选购与验收环节,原材的质量规格验收是关键,材料验收员要熟识材料性能与工程应用规格,并及时进行抽样试验以保证材料质量达标。在材料使用中做到验品种、验规格、验质量、验数量及时,以保证材料质量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工程维护。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严格按照工程维修养护标准,本着“经常养护、随时维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对闸涵和附属建筑物,经常养护,随时维修,使其处于安全和完整的运行状态。一般可分为经常性的养护维修,岁修,大修和抢修。闸涵需设置相应的工程维护标准,每年安排一定的工程维修项目。对小的工程项目,能自行解决的,由管理所职工严格按照工程维护标准进行及时处理,定期清除杂草,保持整洁,汛前对闸前进行清淤,经常疏通下游渠道杂物,确保排水畅通;比较大的工程项目,由管理所做出工程计划,报上级水管部门批准,待资金到位,由专业施工队施工,涵闸技术人员负责监督施工质量,竣工后由主管部门验收。对影响当年防洪安全的涵闸工程,汛前应组织突击施工,尽快修复。属于工程量大的项目,分级列入基建计划,防洪工程应力争下次洪水到来之前恢复主体功能;遭到毁坏的与闸涵防汛密切相关的交通、电力以及防汛专用通信等基础设施,按照部门职责,尽快组织修复,确保汛前投入正常运用。针对上年防汛抢险物料消耗情况,应按照分级筹措和常规防汛的要求,及时补充防汛抢险物资,做到合理调配,并尽可能多筹多储多备。

4.做好拦河闸涵和穿堤闸涵的安全调度。要强化规范化管理,安排专人负责闸涵的科学、适时调度。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和水情变化,洪水来临前,拦河闸要及时开启,泄水前要通知有关各方做好准备,穿堤闸涵要根据河道的水位适时启闭,确保洪水不倒灌,内涝能排出。修订完善河道防洪预案。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河道防洪预案进行修订完善。要建立防洪组织指挥体系、预警预报体系,明确抢险工作程序等防汛工作体系,并抓好落实。认真做好河道清淤除障工作。要抓紧查清河道内阻水障碍情况及设障单位和个人,并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限期清除,确保河道行洪通畅。另外,中小闸涵还要逐步建立与上级防汛指挥部、沿河各有关水利部门互联互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和速度。改进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建立和完善洪水预报系统,沿岸地区的地理和社会经济数据库、防洪调度系统,为防洪调度决策提供支持。要建立专家库,具体负责提供相关专业的技术咨询。当发生水旱灾害时,统一调度,及时派出专家组,分类指导防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