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类专业十篇

时间:2023-04-12 05:48:42

设计类专业

设计类专业篇1

高职院校一般从重点专业推进校企合作,因为这些专业与地方产业结合较紧,有较好的校企对接基础,具备开展工学结合的条件。但由于是试点改革,学校各个教学部门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互方面,往往采用“特事特办”的方法,高职院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特设”的试点方式创建了校企合作的条件。如广东的部分国家示范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已经建立起毕业设计展览、毕业设计答辩和用人单位现场招聘“三位一体”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但这成功模式并不能被其它众多的高职院校移植、复制和推广,其实践的模式显然缺乏共性的土壤。在没有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等外在因素的支撑下,我们更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是:更多非国家示范院校的毕业设计怎么做?更多非重点建设专业的毕业设计质量过程怎么控制提高?这也是本文的切入点,探讨的是在现有基础及可行条件下,不同办学条件的院校专业如何有效推进“校企合作”模式下毕业设计的质量。这种可行性方法,显然适用于更多的高职院校、更多的艺术设计类专业。

二、基于“校企合作”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的基本对策

本人所在的高职院校,作为一所普通的地方高职院校,在毕业设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国内其它一般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毕业设计选题与社会企业设计项目匹配度低;具有实际工程经验、企业经历的指导教师偏少;教学条件滞后;过程管理难度增大,质量控制亟待加强等。在缺乏“特事特办”的国家示范院校专项建设资金的支持下,在缺乏“优势专业”、“示范专业”诸多“政策”“、人力”、“财力”优势点的支撑下,借助“校企合作”这种外力是一种可行的推广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已经在本人所在院校专业群实施多年,在连续多年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已引进了多家优秀毕业生自己创业的公司入驻分院,学校给他们提供办公场所,免去了他们在社会上的店面房租费用等,作为回报的是:这些企业的老总,要参与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建设。在平时的专业实践课程、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这些企业的老总也是设计各专业的“兼职教师”,学校也给予他们一定的课时津贴补助。另外,分院的部分设施也与入驻企业共享,如广告制作与输出设备、会议室、图书资料室等。学校与企业在“双赢”的前提下,达成了利益上的一致。在装潢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技术等艺术设计类专业为期半年的毕业设计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很多。我们紧紧抓住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用人单位对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生的实际能力需求出发,在优化毕业设计流程,精心建设毕业设计项目库,引进设计单位一线评价标准,重新量化毕业设计答辩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现阶段适用一般地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可行”“、有效”“、规范”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的运行模式。

(一)毕业设计流程的优化与监控。

就是强化整个毕业设计各个过程环节的控制,构建由分院、系(教研室)、合作设计企业组成的过程控制体系。对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如选题、实践指导、成绩答辩等严格把关。一般而言,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前期阶段包括毕业设计动员、选题申报、审核、公布设计课题库、学生选题、下发毕业设计任务书、完成开通报告等。中期阶段包括学生按计划进行毕业设计各环节的设计任务,包括设计进度及文本表格进度的控制。后期阶段包括学生完成课题任务,二级分院做好毕业教学环节的答辩资格审查、答辩和成绩评定、总结评优及资料归档等工作。无论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还是动漫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技术专业,整个项目的过程可以概括为策划、设计、制作、展示四个基本环节,直接入驻分院的设计公司,是全天候开放式的平台,方便学生预约校外兼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特别是在草图方案绘制、确定最后方案等重要的阶段节点,当然这需要学校对兼职指导教师进行毕业设计辅导的管理进行弹性的调控,而不是简单的“一周主动约见校外指导教师一次”的考核。而校内的专职指导教师,更多的是整个设计过程时间节点的控制;后期展板制作与答辩准备;表格文本的规范性书写表达等方面的推进。整个毕业设计实施耗时长,加上学生在外实习,管理难度大,因此其良好运转,离不开合理的系统化流程设置。作为毕业设计整个系统实施的基层部门,包括二级分院、系(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校内及企业指导教师,除了学校层面制度的制定与考核,更需要“校企合作”模式下有分工、尽职责的投入,由此构建扎实的毕业设计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改变目前毕业设计大多面临放羊式的松懈应付。

(二)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点的落实。

具体包括:选题要求,如何设置有效、可行的毕业设计命题,筛选出与学生职业岗位的内容、深度、强度贴近的项目;如何加强企业力量的导向,形成共识性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在明确评分指标的前提下,以定量的方式规范评审标准,消除评分过程中自由度过大的问题等。

1.毕业设计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环节。笔者之前在浙江省湖州、宁波、温州等职业院校进行的调研显示,常见的选题方式有:专业教师给出设计项目。这些项目均来自教师承接的真实社会项目,指导教师结合毕业设计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一定数量的命题;二是学生结合自己的实习单位进行的选题;三是合作企业提供设计项目为载体的命题。毕业设计具体的选题方式,与各自院校二级分院开展的“校企合作”情况有直接的影响。整个分院营造的设计产业环境真实、运行良好,基于“校企合作”方式推进毕业设计质量控制更为有效。就笔者所在的地方高职院校,十一届毕业生的社会积累,尤其是毕业生成功创业者越来越多,。在长期稳定合作的机制下,专业教师与入驻企业及时进行互动,以毕业设计课题内容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贴近度为评价标准,共同建设毕业设计课题库,选题保持一个基本的更新率,每年对其中的项目进行及时的更新,尽量控制与往届重复的课题数量。教师在阶段指导过程中,严禁将往届毕业设计的成果作品借给学生参考,避免出现抄袭的现象。另外,用“信息化”方式建立符合用人单位实际质量需求的毕业设计项目选题系统。在建设、更新毕业设计项目库的基础上,方便学生和教师在网上系统进行前期的课题预报与互选。

2.毕业设计质量评价

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评价基本形式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负责过程考核、毕业设计答辩小组负责答辩考核,答辩完成后进行校内毕业设计作品汇报展。笔者在浙江省三地市高职院校的调研中发现,目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三:一是以校内专业教师的评价为主,设计企业设计师参与的社会评价少,系统的开放性不够;二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特有的,有别于传统文科或理科的毕业实践评价标准还没有建立与运行。浙江省所有的高职高专专业毕业实践评价标准参照的是省级教育行政单位制定的《高职高专毕业综合实践评价标准》,这个文理科并用的任务评价、成果评价模式,很难适用于艺术设计类专业以社会真实设计项目为表现形式的命题实践。三是考核和评价形式大于内容。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应付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表格填写,文本规范性盖过设计内容。除了前期书面文本的逐一沟通修改外,后期所有毕业设计文档要上传到毕业设计网上系统,教师需要在一定时间节点内做出学生毕业设计网上各项内容的评价和考核输入。在“校企合作”长期稳定的机制下,在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驱动下,对传统毕业设计的运作策略、教学组织、评估方式等要素进行变革和创新。在开放性的原则下,引进设计企业的评价力量。二级分院的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协同设计公司的一线设计师,共同制定并执行校企共识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评判标准,以“定量法”制定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评判标准。将设计企业的用人需求融入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从而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的实施进行有效的调控。

三、结语

设计类专业篇2

论文摘要:从“理工类”与“艺术类”这两方面分析了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弊端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

(一)“理工类”与“艺术类”教学模式的差异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性的综合性专业面临着这样一种困境——“理工类”与“艺术类”学生的知识缺陷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长期的中学文理分科教学的模式导致理科学生长于逻辑推理而缺乏必要的创新能力;而文科的学生虽然长于形象思维能力及实践创新但缺乏必要的数理常识。

同时,师资结构也是存在差异的,各个学校的侧重点不同。而且“理工类”与“艺术类”学生的知识缺陷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必然会造成他们对于老师教学的不适应。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这种创新能力在以后艺术设计学上的应用有着很大的弊端。

(二)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艺术设计(理工类)的理论课过多

对于理工类的艺术设计的学生,专业课在必修课的比例中占了不到百分之二十。而其中能算得上实践的课少之又少。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让他们自己亲身体会,总结其中的规律,深入思考,并在其过程中去设计、去创新更能学到知识。

二、艺术设计学生学习现状

我把艺术设计学生的现状分“理工类”和“艺术类”两种状况来分析。

(一)“艺术类”艺术设计学生学习现状

艺术类学生因为长期受艺术的熏陶,所以突出感性思维。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很好。但是,文化课的知识相对薄弱,所以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相对缺乏一些。在设计上体现在,外观一般都很好看,有特色,但是没有考虑过工艺问题,一般比较难应用于实践,或是成本过高。

(二)“理工类”艺术设计学生学习现状

1、理工类艺术设计学生理论性较强而实践活动能力不强。

理工类学生一般文化基础相当好,但是缺乏实践,甚至于已经失去了自主动手的能力。所以,他们一般都思维模式固定,动手能力不高,自主创新最多也只是纸上谈兵。

2、理工类艺术设计学生理性较强但思想不够活跃。

理工类学生一般都逻辑性很强,但因此被一些条条框框给限定住了。但是艺术设计不光需要理性的知识,有时候也需要丰富的想像。从丰富的想象中抽离出有用的部分去创新,而这些正是理工类学生缺少的。

三、针对以上现状提出解决办法

(一)如何解决“理工类”与“艺术类”教学差异,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认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教学中不给学生特定内容,而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能力,严密分析的能力,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最大。

“理工类”与“艺术类”的教学模式的差异正是由于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的。这是已有的现状。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从教学方法入手。如果我们像莱文说的。更多地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严密分析、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也许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在大学,学生们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但他们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更需要知道如何自主地思考,扩展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可以把“理工类”与“艺术类”学生放在一起培养教学。这样也可以让他们互相了解自己之不足、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艺术类”学生可以开阔“理工类”学生的思维,“理工类”学生可以让“艺术类”学生的思考更有条理。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二)倡导师生参与教学管理

一是让教师加入对学生的管理。可以让老师当班主任,以便时时了解学生的状况,知道自己的教学有哪方面的不足,加以改进。而对于学生,有了老师的管理和提点,对于主动地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自主的学习和思考都有好处。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引导。

二是让学生自己加入对于学生的管理。学生们自己最知道他们不足的方面,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局部调整。而且,学生们进行管理,通过学生自己组织一些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营造自主学习创新的氛围,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实践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新性,具体来讲,就是在设计的时候思维朝多方向扩散,提出各种可能的设想、得出多种方案。如我们在设计一个手柄的时候考虑其各种手握的方式,再对握法作进一步分析,定下外型,最后做出模型,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头脑风暴等方法,或者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

我们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设计问题,并想出解决方法。如日常中有哪些不好的设计,如何去改进。为什么有些门人们不知道如何打开,从而出现被困住的尴尬状况。

设计类专业篇3

造型设计是工业设计教学中的关键,而造型设计教学必须通过设计素描培养起基本功,而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单纯的定向训练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工业设计需要,需要突破固有的定向教学思维模式,挣脱束缚,培养学生对工业设计的感知力。

2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有效策略

(1)制定合理的设计素描教学指导思想

工业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复制或再现客观的物体,需要创造一个新的物体形态。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的开设,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步导入创新设计理念,为后续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学习以及今后工作打好基础。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不同,其重点在于透视规律、比例尺度、三维空间理念、内部结构等,对空间结构的理解更加深入与准确,具有一定的说明解释性。因此,实施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改革需要根据本专业课目标,基于对设计素描课程特征与重点的分析,制定有效的教学指导思想,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

(2)加强教学内容改革,提高设计素描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开设设计素描的目的并不是体现绘画本身的艺术效果,需要能够体现学生对空间、结构、造型等元素的思考与理解,必须设置创造新形态、构造新造型等方面的训练内容。设计素描更加强调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因此设计素描教学不可避免需要学习贯穿体与贯穿面,贯穿面一般处在结构或造型的内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需要通过空间想象以及梳理分析才能完成对其的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基础课,帮助推理思考贯穿面,以便形成整体的空间结构。另外,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中关键的内容还包括产品设计,而产品造型设计一般是几何形态,这样才能为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所以在设计素描教学产品设计部分,应该设置合理的造型设计训练,通过抽象形态赋予一些造型形态以追逐感、交流感以及生长感,确保造型的简洁性、情感性,为学生情感化工业设计理念养成奠定基础。

(3)注重实践操作

设计类专业篇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院机械类专业含机电、机械、数控、模具、汽车等相关专业。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1.关注点不一样,学校和学生意见分歧由于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抽检评优,所以学校很紧张,万一结果不好,影响学校的声誉。但现状是,机械类专业绝大多数学生从第5学期中后期开始进行顶岗实习,而且大部分从事的是机床操作和产品检验、包装等工种,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与“设计”无缘。少部分学生在产品销售岗位实习,还有部分在售后服务岗位实习,与“设计”关系都不大,学生看不到毕业设计对他们将来的工作有多大作用,他们更关注的是就业。因此,没有太大的动力去认真地搞毕业设计。由于学校对老师有要求,老师本意当然想认真地指导学生,可是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不能与老师经常见面,有的根本见不了面,只能通过电话、网络沟通,学生上网不便,邮件也说不清楚,老师只能过一段时间督促一下,指导效果大打折扣。

2.毕业设计所需信息和资料难以搜集,影响进度毕业设计阶段,学生都在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没有专门的提供给学生的图书馆、机房、网络、实验室等毕业设计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学生对相关专业资料的搜集、分析、利用等能力相对较弱,这些资源的缺乏令学生在选题、开题和具体实施阶段显得无从下手,只能胡乱参照往年或网上资料相关题目。例如,机械类专业学生中期检查交上来的题目大多是轴类、箱体类、圆盘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数控编程、各种零件的模具设计、各种普通机床经济型数控化改造、电梯和机械手、水位、各种生产线等的PLC控制、机床夹具设计、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等,题目有的大而空,有的是课程设计内容,有的是教材上的实例。学生撰写论文时参考教材或网络公开资料过多,没有什么数据支撑,也没有什么自己的观点和实际作品,谈不上论文的质量及学生水平的提高。

3.学生方面的原因江苏省这几年的高职招生,有提前单招,有注册入学,还有中职对口单招,最后,通过真正参加高考录取的考生,所占比例已经较少了。即使是这些学生,录取的分数也很低。而且,江苏省录取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报考学生总数,基本上只要想上学,都能上。所以招进来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水平和能力又参差不齐。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时间重叠,绝大部分学生是自己通过人才市场选择的实习企业,岗位要求学生和正式用工一样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学生每天上8小时甚至12小时的班,有的企业两班倒,有的三班倒,没有精力再去搞毕业设计。另一方面,在学校的前两年,也没有好好学习专业知识,造成很多学生不知道毕业设计要做什么,怎么做。老师给学生的课题,学生做不了,学生自己定的题目,又很不恰当。勉强写出的论文不规范,文字欠通顺,表述设计意图和设计方案逻辑性不强,质量很低,有的直接抄袭论文或干脆购买,没有起到培养综合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目的。

4.指导老师方面的原因由于学生多而专业教师少,教师的指导工作量过大,一般平均每位专业教师要承担十多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学生远在四处各地,老师无法对学生进行细致、系统和及时的指导和检查。而且本身又有繁重的教学工作,老师的精力跟不上。另外,各个学校重点关注的是招生就业,使得老师可能不太重视毕业设计工作,不愿多花时间与精力。从教师本身来看,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很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没有实践环节,只能照本宣科;年长教师,没有知识更新的再教育环节,对新技术不太了解。老师自己实践水平不高,给学生的选题,为回避实践环节,很多选择了与工程实际相脱离的综述类题目或计算机仿真题目。这些都使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难度增大,难以保证质量。

二、对策分析

1.提前启动毕业设计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各主要专业课程向前两学年转移,减少第三学年的计划课程。第五学期初开始毕业设计,包括落实任务、查阅资料,掌握毕业设计的基本程序、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总体框架设计。学生在校完成毕业论文总体框架后,到企业、实习基地边实习边做毕业设计,更有针对性,学生不再感到茫然。

2.充分利用毕业顶岗实习到用人单位进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这几年,我院机械类学生的顶岗实习已提前至第5学期的下半学期,由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旺,所以,绝大部分学生自己都能较容易找到相关实习岗位。学生带着各自初拟的毕业设计课题,分散到不同地方、不同部门进行毕业实习,这种分散实习的方式不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秩序,比较容易被企业接受;还有部分学生,在第3或者第4学期已经选择了进入与学校签有合作培养协议的“订单班”学习,我系有“上海鸿得利”、“富士康”、“亿滋”、“无锡松下”等众多订单班,学生完成基本专业知识学习后直接进入这些单位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实际所从事的岗位联系,如果与初拟的框架有冲突,可再作研究内容和方法的调整,甚至重新开展课题研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3.校企共同指导学校自己聘请公司的技术人员做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实现校企共同指导毕业设计。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毕业设计规范化指导,负责过程管理,制定毕业设计流程,对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后期的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指导和审核。保持与企业指导教师、毕业生的联系与沟通。企业的指导教师负责具体的技术、内容指导,提供企业相关资料以及学生与实习企业合作环境的协调。学校应支付企业导师一定报酬,同时,企业导师参与答辩要占到一定比例。我院建立了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要求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至少每周写一次周记,每个周记提出一个工作问题,解决一个工作问题,学习一个工作中需要的新知识点,详细记录,并报告指导教师,指导老师进行点评、指导,随时关注学生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外,学生还要完成手写的实习报告,也按周填写,学生的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一周的工作进行评价、总结.

4.丰富毕业设计课题来源

(1)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此类型题目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原因主要是近几年学校科研环境的改善及本系教师队伍的完善,科研项目逐渐增多,项目层次包括院级、市级、省级、部级。

(2)依托技能竞赛及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开展毕业设计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级申报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参加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汽车维修、汽车营销、数控操作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毕业设计开始时间可以依据竞赛时间进行调整,毕业设计可以以综合性竞赛项目实物作为成果,由竞赛辅导教师兼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前期创新过程中的作品进行完善和理论升华。通过技能竞赛学生熟练了技能,树立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更尝到了学习技能、精通技能的甜头。

(3)学生自己确立的课题。题目主要来自毕业顶岗实习或者将要就业的单位,收集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资料,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毕业设计题目。这说明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提供了大量的专业实践机会。对于部分搞不了设计的学生,要求他们将实习体会写下来,形成实习报告。

(4)模具、数控、机械、机电专业跨专业整合,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毕业设计课题探索,使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5)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教学课件的制作,如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夹具设计、数控编程、模具设计等课程中的动画、视频的制作。既巩固了所学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操作,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不断完善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开设毕业设计指导课程。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总结,我们大体上把机械类高职毕业设计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类,同时,我院已开设指导毕业设计的相关课程或讲座。1)工艺夹具类。此类主要完成各种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及加工零件所需夹具的设计。2)数控编程类。主要完成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及数控编程,可以和机械设计类结合,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机构的设计、机构零件的数控编程、加工。3)注塑、冲压模具类。主要完成各种注塑、冲压模具设计。4)机械设计类。减速器、机器人、机械手、各种泵、控制装备、农业机械、汽车、液压系统及各种设备的设计。5)机床类。机床主传动系统及进给系统设计、钻床、铣床、组合机床设计,也可以利用学校的金工实习车间进行各类机床的拆装、测绘训练。6)机械类课程图形库、动画库、试题库建设。7)机电一体化类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及各种设备的PLC控制系统设计。8)机电设备或生产线故障分析与诊断。

(7)答辩形式多样化。答辩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答辩地点可以选择校内的多媒体教室、实训室,也可以搬到校外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现场,邀请企业指导老师、技术人员、学生的同事一起参加答辩;答辩形式可以是陈述性答辩,也可以是作品展示性答辩;团队项目,可指定一人进行答辩。要保证各类形式如实习报告类、调查报告类、市场调研类、创业计划类、售后报告分析类、设计类都可以参加答辩。

三、总结

根据上面分析,现在的毕业设计质量较难保证,而现有国情下高职毕业设计暂时无法替代。但是,毕业设计也应随着形势的发展进行较大程度的改革,否则,不能发挥起应有的过渡桥梁作用,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是否能强化课程综合实训和课程设计,淡化毕业设计。例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结合CAD/CAM课程进行综合实训;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基础、PLC等进行课程设计;数控编程与操作理论课程结合实训进行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训练。这样的训练更扎实,更有实效。

(2)毕业设计过程要增强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让学生明确其目的和意义。

(3)毕业设计是一个综合训练的环节。完整的毕业设计过程应该包括专业实习、文献检索、题目选择、资料收集整理、大纲拟定、试验数据获取、理论计算、论文写作与论文答辩等环节。这些环节能使学生受到完成一个实际项目所必需的综合基本训练,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和可能情况下的深造意义非凡。

设计类专业篇5

笔者根据自身产品速写课程的教学经验认为,目前产品速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于课程的认识不足,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工科类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因为是理工科类的统一招生,在此之前没有绘画基础,对于物体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塑造能力、理解能力都要从零开始,往往不知从何入手。而且有些同学对于课程的任务和目的认识不足,过于注重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的表达能力,忽视了对于速写的学习。

2、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与后续课程衔接以培养造型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为主的产品速写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做好衔接工作的重要课程,在工业设计学科里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直是作为本学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基础课程。但是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脱节,产品速写课不能很好地为工业设计的专业课程提供依托。

二、产品速写课程教改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以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许多工科背景学生,在形态的表达与分析理解能力上难以提高,导致对产品速写课程失去兴趣等,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课程目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调整课程内容,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工业设计专业开设产品设计速写课程的目的是训练学生能够观察对象、解构与重组对象以及表现对象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分析产品形态、理解形态内涵,进行造型创新和表达,以往只注重笔法流畅,将目标对象逼真再现,不强调产品形体的表达准确、不重视细节形态部件的立体表达的教学内容已经不符合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要求。对于理工类学生而言,我们需强调学生在准确分析形态的基础上清晰表达,避免过度追求速写作品的艺术性。

2、掌握学生特点,应用适应性的学习方式———结合形态分析,强化无临摹对象的速写训练。临摹与写生是设计速写教学普遍使用的基本步骤,但是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发现,一旦没有写生模型和临摹范本,学生进行创造形态的表现时,往往比较吃力。临摹对象和表现构思形态,虽然从技法上来说有很大的共同点,但是从本质上存在很大差别,其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形态的分析能力,因此,课程应结合形态分析,重视从原有几何形态演变为现有产品形态的练习,同时注重人机与形态的综合表现。

3、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研究。

(1)学生参与:在表达产品结构以及爆炸图的速写过程中,由学生自行选择写生产品,并动手拆装产品,对零部件进行写生。

(2)作品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讲评相结合:学生自评,发现不足;相互评论,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讲评,提出改进意见,鼓励好的表现,提升学生信心,增加学习兴趣。

4、针对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产品设计速写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1)以临摹为主,由临摹过渡到实物,进而绘制产品及零件模型、爆炸图。同时,要求学生在临摹对象组成部件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变换对象角度,加深对形态立体关系的理解,强调细节的表现。

(2)摒弃临摹对象,结合形态分析进行构思与再现。此阶段进行形态的分析和演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各类形态的形式法则、组合原理的认知,并且能够从中了解各种构思创作的途径。

设计类专业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艺术设计类 课程体系建设

在技术和工作高度渗透的时代,任何技术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技术和社会过程相结合的过程,人们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必须针对“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下面我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论述课程体系建设过程。

一、通过调研明确专业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课题组教师通过对京津冀广告行业企业以及相关院校调研了解到,广告行业的职业岗位主要有:广告设计师、广告策划师、网页设计师、平面印刷设计师等,而我院地处京津冀三角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为服务地方经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确定了“立足保定、面向河北、辐射京津地区,为广告设计师、广告策划师、网页设计师、平面印刷设计师等岗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熟练掌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根据职业岗位需求,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本课题组根据行业发展现状,结合学生实习和就业岗位的调研反馈、通过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践专家访谈会会议和行业企业实践专家职业教育课程专家,共同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开发。通过行业专家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研讨、论证等途径,归纳出职业岗位技能,从而形成符合广告行业需求状况和满足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设计,保证专业学习的适应性。

三、开发专业核心课程

高职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的技术流程如图所示。可以看出,课程开发过程有三个维度:开发主体、开发过程和开发成果。开发过程包含六个开发关键过程环节、两次评议审批,形成六项开发成果。六个关键过程环节分别由不同的开发主体来承担;两次评议审批由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织协助学校领导把关;实施运行过程中还会检查评估,对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修改;最后环节的成果是学生的培养效果,这一项成果最终检验要靠进一步专业市场调研中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信息反馈。整个课程开发过程构成了一个有序的循环过程。

四、进行课程结构分析,编制课程计划

课程结构分析的任务是根据国家教育法规要求、专业调研确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分析得到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课程门类,分配课时和安排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编制课程计划(可扩充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公共课基础课知识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人、社会人、职业人的素质养成是必需的,包括社会知识、文化艺术、职业道德等知识,应遵循适度宽泛而浅显的原则。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综合专业实践课程(如顶岗实习)和综合学科课程(如专业基础课)。

五、进行单元课程分析,编制课程标准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要课程模式,是单元课程分析的重点。学习领域是“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通过目标、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描述的课程单元”。每一专业的课程由10~20个学习领域组成,在教学实施时要采取跨学习领域的组合方式;一个学习领域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跨学科知识,一个学习领域教学内容也可以跨年度安排。

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开发方法包括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学习内容的难度范围、完整学习领域课程的设计等主要步骤。学习领域的设计分为6个步骤:学习领域的结构—学习领域课程的名称—描述职业行动领域—学习目标描述—确定工作与学习内容—制定按照学习领域结构构建的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计划。

六、准备教学媒体(教材等)和教学设施

(一)编写教材和选用教材

(1)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是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载体。目前,高职教材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问化、著作化,即主要以陈述性知识为主;且往往是教师通过查阅学术专著和文献资料的途径编写出来的,不适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因此,教师在编写核心课程教材时须彻底改变编写习惯。

(2)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材需要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重新选择和组织专业知识体系。在新的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专业知识体系中,从“初学者——专家”职业成长过程中所需要那些对实践至关重要的应用性知识,应是教材内容的首选。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信息化教学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共享化、教学个别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点。信息化教学设计主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设计过程是非线性的,教学的重点是在意义丰富的情境中发展理解;信息化教学强调以学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协作学习”,包括生生、师生、教师之间以及跨年级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协作和共享;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活动的主线,在相关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网络资源、仿真与虚拟现实等。

(三)教学场所的设计及设施(设备、基地、工位等)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带来的变革是全面而深刻的。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深刻变化,随之,要建设校内(校企组合)或校外的真实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融合。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设计应当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教学设备设施条件进行适应性配置,教学场所的布局要做根本性调整,按照空间结构与工作现场相吻合的原则设计实训室。教学场所的布局要调整为以实训室为主,以教室为辅,并且实训室不仅仅是技能训练的场所,要融“教、学、做”一体化,在做中学。有些专业在校内、外难于创设结合真实工作过程的学习环境,其部分课程要结合校内仿真生产环境(仿真设施设备)或采用智能化媒体的具有高仿真度的虚拟实训情境。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要发生适应性变化。

综上所述:高职艺术设计课程开发的关键步骤是选择课程知识内容及实施序化的过程。专业核心课程开发要遵循职业性原则,从职业工作(或项目)出发来选择课程内容并安排教学顺序,应在教育部教高[2006] 16号文件的指导下,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J].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讲话, 2010,(9).

[2]程宜康,吴倩,吴湘. 高职课程体系开发标准研究[J].中国职业教育, 2010,(14).

设计类专业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检索:.cn

中国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5-0151-02

一、独立学院设计类专业生源质量及特点

独立学院学生整体层次介于二本和三本之间。设计类录取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目的、兴趣方面都有其独特性。一部分学生文化成绩好但术科考试不理想,一部分学生术科很好但文化成绩不理想,还有部分整体层次均不够好。学生进校后呈现的差异性也较明显,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良好,但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比较热衷于专业外的各类活动,思维敏捷,善于交际,创意能力较强。部分同学对独立学院的认同感不够,进校后心理落差较大,出现厌学心理,特别是专业基础较好的同学。还有部分同学随波逐流,顺其自然。

从学生的综合情况来看,一方面要提高生源质量,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自进校起加强纪律的要求和学习各方面的指导,这包括入学教育、专业认知教育、学业指导等,让学生逐渐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环境,熟悉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具备自学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

二、独立学院设计类教师队伍的特点

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队伍的稳定才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独立学院设计类的师资相对于其它院校更难以引进,一方面设计类专业人才就业面广优秀人才更愿意选择公办院校或直接为市场服务。另一方面因其民办特点,教育经费的紧缺使得薪酬待遇、社会福利、工作量、归宿认同感等与公办院校有较大差异。同时,因其教师流动性大,人才流失严重,师资短缺,职称、年龄、学历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在教学管理、教学运行及各项改革推进上都有较大困难。

要提高设计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就要提升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继续引进高素质人才,另―方面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在经费上加大投入,制定教师培养计划,利用各方资源加大对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倡导教师终身学习理念,提高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提升教师福利及认同感,树立主人翁意识。

三、独立学院设计类专业的教学运行及管理模式特点

要做好独立学院设计类专业的教学运行管理,就要对该专业教学的模式、方法及规律熟悉。在教学运行方面,四节连上、阶段性教学、过程性考核是各高校设计类专业的通用模式,这与独立学院的其它专业教学运行有较大区别。

在教学方法上,专业课程主要以课题性教学为主,即教师在讲述了基础理论知识后,便会引入课题,或在课题中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在课堂或课后进行实操。所以在国内外各专业院校中,教学课堂的组织相对比较松散,主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考核。但在独立学院的环境下,采用专业学院的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学生因其自控能力、自学能力较弱的特点,这种管理模式会产生教学无序的状态,更谈不到教学效果的掌控。同时,采用传统的、常规的教学管理模式也是不行的,这样的管理更适合于理工类专业,设计类专业有其独特的培养规律和方法,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与设计类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培养有着各种矛盾。所以在教学的运行及管理上既要加强课堂管理及教学流程的监控,又要尊重专业的特殊性。在关注教学过程的同时,更多地注重和强调教学效果,在坚持正规化管理的同时,更需要加强管理的实效性,使艺术类专业的教学管理更科学化、专业化。

四、独立学院设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创新

独立学院设计类专业想要得到长远发展,除了加强生源质量、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方面外,更要注重内涵式发展,注重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加强专业核心类课程建设的同时,需进一步增强和扩大实践类课程及项目,使学生通过实践和交流获得社会认同。

首先应加强写生及考察类的课程,在基础阶段通过走出校门写生的方式获得更丰富的手绘训练,也可通过对写生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环境的了解,开阔眼界。在专业学习阶段通过专业考察课程,对商业环境、行业发展、市场动态等方面提前熟知,为毕业就业做好准备。其次应加强对外交流活动,通过参展参赛、专业交流、社会考察等方式,并纳入实践学分管理,通过这类课程和活动形成一种自主、能动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复合性创新应用型专业人才。

在实践教学创新手段上,采用“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途径的很好形式,通过“工作室”老师与学生“师徒式”的教学关系,能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更能增强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通过各课题、实战项目的引入,可以广泛了解设计的学术层面、流行层面、应用层面、创新层面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五、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的手段

设计类专业篇8

关键词 环境设计专业 混合式教学 考评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5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network teaching trend, this paper from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teaching stages of mixed type,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theories and teaching practice with, from preparation, impart knowledge to organize students to form groups work together to solve problems, explore each order segment suitable teaching method.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he advantage and the network teaching and the hybrid education focus on students, students to the identity of the subject in teaching process, fully stimulate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the cultivation of design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design specialty; mixed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

1 混合式教学背景

目前,信息化环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更多的人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渐渐适应了多样化的知识传播渠道和网络学习方式,开放的网络学习环境,以及便捷的沟通交流方式,使教育思想和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

所谓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传统学习与网络化学习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混合式教学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持下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授予者转变为提供资料的交流者、学习的帮助者以及讨论的组织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的课上听讲课下作业的学习模式,转变为课上面授讨论、课下网络学习交流等多种学习模式。对教师而言,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课程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混合教学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2 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特点

在课程体系上,环境设计设计类课程的先导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这一系列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基础的设计表现技能,又了解本专业基础史论概况,对专业有较为全面且深刻的理论认识及过硬的方案表达技巧。设计类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要讲授设计理论,并指导学生将其应用在专题设计中,进而培养学生的设计素养和动手能力。

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一般利用教师的专业认知、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前期对于设计原理、方法、流程进行讲解,中期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实践,最后进行设计方案的展示与评价,这样的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教师可以有效地监控整个教学过程,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但是,环境设计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资源时效性强,设计理论与案例分析资料量大,课上讲授时间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前沿设计理念的了解。另外,学生进行设计实践的过程应是反复循环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补充设计资源,及时进行指导、讨论、修改,课上师生交流时间较少,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网络教学可以为师生提供多样的资源、灵活的交流平台,但也存在缺乏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现场指导等缺点,因此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方式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适合设计类课程。

3 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类混合式教学方法

根据环境设计专业自身特点和对应的岗位需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于构架,有效提炼经典课程内容,将混合式教学理论应用与教学实践,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将网络学习与课堂面授有机结合,探索灵活多样、科学合理、效果突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设计类课程的多个教学阶段出发,由前期课程准备、阐述与传授知识到组织学生形成团体共同解决问题,利用多种方式整合资料,完善资料支持方式。在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实践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可进行讨论学习、协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积极探索考核与评价方式,利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与手段,突出学生综合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测试。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从训练到协作环境,使混合式教育围绕学生展开。

3.1 设计资源的建设与分享方式

要促进学生知识的良好建构,资源内容的设计开发要从原来的“以教为主”转向“学教并重”,即不仅开发素材、课件类资源,更要开发支持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关资源。因此,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微信、云盘等网络工具进行设计资源建设与分享,提高资源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微信公众平台能够利用学生课下的碎片时间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且可以语言、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消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先根据课程体系、性质以及教学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划分成授课单元,进而细化为知识点。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情况对知识点进行分类,选择知识教授的方式方法。将易于理解的设计理念在微信公众平台提前,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对将要讲授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课程进行中,挑选课上所讲授的经典案例进行,供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在学生进行设计实践中,针对出现的问题,前沿设计案例,组织学生在课上对其进行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引导学生设计实践。

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利用百度云库进行资源分享,生成二维码加入教学课件中,学生在课堂上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或收藏相关资料,如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设计类电子书等,简化资源获得方式,提高学习资料的即时性。在资源分享给学生后,告知学生资料的有效下载时间,保证资料的有效性,督促学生下载、阅读、应用资源。

3.2 课程讲授与组织方式

课程讲授中,注重设计原理、方法、流程的讲授,使用分析法对专业基本概念、问题从多角度予以阐述、解释,引导学生课后调研、查阅资料。采用多媒体教学,针对设计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经典案例图片结合起来授课,力求使学生理解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所在和来源。讲授过程中,突出知识体系的梳理,帮助学生形成该课程的知识框架,将网络教学中的碎片化资源进行整合,转化为有效的知识,引导学生建立较为全面的设计理论知识结构。设置习题课、讨论课等多种课堂形式,注重讲练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实践,要求学生合理分工,协助完成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利用本校教学平台中的学习中心,建立网络课程学习组,教师定期在论坛中与学生交流沟通,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辅导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开放论坛权限,使学生可以在论坛中相互交流,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学习研究,与教师和其他人开展讨论,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交流的能力。

3.3 设计实践指导方式

根据环境设计的特点,在设计实践中以任务推动设计,课上下发详细的设计任务书,将设计任务按照设计流程进行划分,明确设计任务的时间、过程、效果标准,并要求学生分组协作完成。教师采用课堂与网络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学生按照任务书要求进行调研、设计,将完成的阶段性成果通过网络上传,教师及时进行分析、指导,并将共性问题进行总结。教师在课上讲解对应的知识点,解答问题,课下针对出现的问题,相关设计理论与案例作为补充,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习热情。在设计阶段结束时,指导学生将阶段性成果进行梳理,对比方案的设计、修改过程,进行设计反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3.4 考评方式

在作品表达上,鼓励学生的作品多样化,利用二维图片、三维模型、视频等方式作为作品的呈现方式,多维度表现其作品的设计灵感来源、设计过程以及设计成果。在考评方式上,教师以学生的学习情况、讨论活跃度、设计效果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增加学生互评、网络评价等方式,使考评更加客观。利用本校教学平台中的学习中心,要求学生对自己及其他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设计作品有更好的认识。组织学生录制过程视频,将设计成果制作成电子展示作品,通过网络进行,将网络点击率与点赞数量作为考评依据,提高学生的设计积极性和专业认知。

4 结语

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社会需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将混合式教育理论引入设计类课程教学中,整合教学资源,使用多种资源给与方式,将网络学习与课堂面授有机结合,组织学生讨论学习、协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采用多样的考评方式,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使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 何克抗.教育资源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EB/OL].(2005-07-09)[2013-06-18].http:///20031126/3094951.shtml.

[3] [美]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M]. 聂风华,徐,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6.

设计类专业篇9

一、能力目标设定

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消除专业界限和打破课堂壁垒,有利于拓宽人才培养的口径。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设计类专业课堂教学正走向开放性、互动性、多样性、情境性与地方性。而“图形设计”教学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正好以此形成对能力培养目标的规律性认知。可以认为,学术视野宏阔等4种能力目标在设计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

(一)学术视野宏阔

具有宏阔的学术视野是一个专业人才应有的知识储备,也是将来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基础。设计学基于现代受众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艺术与科学”“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泛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拓展为“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的远景规划。由此可见,设计人才不能局限在一个非常狭隘的专业范畴或者设计应用方向里培养,否则,将来容易在跨专业、跨界的设计需求面前手足无措。

社会的发展趋势不仅仅受到全球化的经济影响,也受到基于科技迅猛发展的技术、文化思潮的影响、制约。现代社会受众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工作方式与过去有极大的改变,甚至是断崖式的改变。基于网络、基于大数据、基于信息接收终端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极大地改变着设计界的技术、业态和发展趋势,同时也对设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全面、跨界和具备跨时空协作能力的专业要求,而不是简单的、局部的和静止的传统工作导向。不难看出,社会对设计创意概念的提取、对多维设计目标的表达呈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宏阔的学术视野和跨界的专业知识储备,这种要求是难以满足的。“图形设计”课程正好可以利用基于网络技术的“云端”海量数字化图像资源,以及基于网络训练而来的数字化、虚拟现实的设计观念,通过图形从一维(点、图标)到多维(动态图像)的递增逻辑,逐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为创新性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二)思维方法科学

从掌握造型规律和探究设计方法,到形成理论认知,以理论指导专业实践,是形成设计方法论的常规培养过程,也是专业人才可持续发展和自我成长、完善的一般模式。同时,系统地学习设计方法、原理,以设计学中“解决问题”为能力培养的核心理念,转换设计思维和创意实现的方式,才能使得学生从技能学习转变为观念更新、方法系统的掌握,转为对设计原理等方法的学习,从而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人才培养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传统的设计类本科人才培养,主要划分、框定在专业应用方向(如服装、动画)里,进行细化的、精细的专业技能教学,不利于培养符合未来发展所需求的,具有设计方法论认知、宏阔专业视野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也就难以满足新时代对跨界、融合和自我生长型的高层次学科人才的社会需求。只有强调设计方法、原理的掌握,实现设计学中的核心能力培养目标,才能使设计方法原理在设计学这一应用设计特色较强的学科中发挥核心指导作用,形成正确认知。虽然设计任务、设计要求和设计现象随着时展而不断变化,但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学科本质不会改变,基本原理方法的真理性、指导意义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不会改变。因此,掌握了设计的基本方法、原理,就具备了从设计基础进入各个具体设计门类(例如服装设计、动画设计)的继续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操作技能全面

设计课题的完成,涉及概念生成、元素提炼、应用推广等多个环节。其中,除了概念是虚拟、无形的之外,有形、物化的环节都离不开图形、图像这个设计语言的参与。完全排斥图形图像语言的设计表达并不多见。因此,在设计类的基础课“图形设计”教学中,应通过元素提炼、单元重复和复现推演等关键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对设计实现中的单元提炼和重复推演两大核心表现手法进行反复操练,使他们基本掌握应对不同设计任务、课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尤为重要的是,经过系列训练之后,学生对在什么阶段进行借鉴原型的创新,什么阶段进行原型目标的嬗变,以及朝什么方向转换、变化等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

如此一来,围绕设计学操作技能的培养目标,利用“图形设计”课程组织软件操作技能的学习与强化,很有必要。因此,应以“图形设计”课程学习为契机,进行图形图像处理、矢量排版、书籍设计等不同计算机软件的学习,围绕专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对其中最具有支撑作用的核心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梳理学科逻辑和构建学科的能力体系。

(四)管理营销务实

设计学人才目标的培养不应仅仅局限在设计能力上,设计管理和相关营销也是不容忽略的内容。因为除了对设计目标的精准定位和具备设计能力的有力支撑之外,设计过程中的科学、高效和专业化管理,也是设计项目得以高质量完成的根本保证。特别是在网络化生存语境下,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管理和方法,以及基于5G通讯时代的营销、沟通方式、技术等,都是设计新技术、新业态下的保障条件。

二、目标实现途径

在完成了对能力培养目标的认知与设定之后,就应该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积极探索目标实现的各种方法、途径,探索设计类本科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例如,以现有教学资源为保障条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以具体设计项目为抓手,将设计研究、设计实践与设计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逐步实现培养学生宏阔学术视野等目标。

(一)依托依托“图形设计”课程,开展通识教育实验

以具备宏阔学术视野为培养目标,从设计学人才的创新、创造特性出发,选择中外设计历史、设计美学、传统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核心课程,从设计学视角进行解读、阐述。特别是要形成对中外设计发展脉络的清晰勾画,对关键时期的人物、事件和风格流派进行细致讲解,避免学生碎片化知识的产生,力求体系化、模型化的知识架构,提高教师学科理论化阐释和趋势化判断的学术水平。

此能力目标的训练,首先要在史论内容的讲授中强调图腾形象和地方文化符号的设计支撑作用与传播价值,对广西大石铲、花山岩画元素在文化主题设计和文化产业中应用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强调思维方法和设计元素对项目创意表现的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史论能力板块的通识课程,形成设计类本科中的服装、动画、产品、史论等教学资源、平台相互镶嵌、共同支撑的局面,磨合设计类专业最需要和最核心的能力培养课程模块,并逐渐构建能支撑设计类教学的跨专业、跨平台的通识课程体系。

由此可见,继续加大设计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舆论宣传力度,开展以通识教育为主题的学术推广研讨活动,分层次、分批次地逐步提高教学团队的理论认知水平和应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能力,进行基于网络技术和内容需求的通识教育,开展不同范围、不同专业的协作尝试,持续推动设计通识教育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经常性地组织“图形设计”教学的研讨活动,推进各项改革向纵深发展。另外,还要强化高校设计教师的通识教学意识,继续深入探讨设计类本科教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强化通识教育意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剖析图形设计过程剖析图形设计过程,掌握设计方法原理

如果说内容是设计主题在意蕴表达上的保证,那么,设计思维方法就是在设计主题上的技术支撑和呈现方式。相对于绘画图像,设计图像更需要以设计的语言来表达。经过提炼的图像元素更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受众的接收,而提炼的方式方法就涉及设计基本方法、原理的运用。除了提炼与推演外,格式塔心理学、表现与抽象、同构、简约与繁缛、节奏与韵律、认知与审美等一系列的设计方法、原理,都为设计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因此,应以创新性复合型的专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设计类本科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为中心,重新认定设计学大类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构建全新的学科逻辑和课程体系,明确“设计史论”模块(理论认知部分,如中外设计史)、“设计思维方法”模块(方法论部分,如创意+设计美学、心理学)、“表现技能”模块(软件操作部分,如AdobePhotoshop为主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方案呈现”模块(作品部分,如静态摄影、动态视频,虚拟交互+实物3D/服装生产工艺等)之间的递进关系,构建设计学专业从“概念生成”到“方案呈现”环节中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体系,并围绕能力培养要求架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例如,在1~2年级完成上述核心模块学习,具备设计学应有的创意思维方法和方案呈现技能之后,学生再细分进入视觉传达、服装、动画、产品设计、工艺美术等设计专业方向深造,结合各专业方向特殊表现技能进行项目实践和概念设计,继续贴合细化专业方向要求,提升专业能力,并顺势攀升为能力全面、方向技能突出的创新性复合型专业人才。

(三)细分阶段目标细分阶段目标,提高软件操作能力

软件操作是设计从业人员把设计方案直观表现的能力,是设计人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再好的设计创意,也必须最终落实到直观的设计方案、图纸之上,以便于与委托客户进行汇报、沟通。与此同时,设计方案也是项目后期执行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基于以上设计实际,培养设计学专业学生具备设计元素、一定版面、三维空间和时空氛围等4方面的方案表现能力和软件操作技能。

设计元素的提炼,是设计方案后续得以保质保量进行的核心部分。设计元素的优化和提纯,相当于酿酒中的基酒,为勾兑成不同度数、不同口味的酒的产品,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保证。作为视觉形象和推广应用的设计元素,LOGO和象征图形是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中的基础设计要素,是其他应用得以推演、生发的“元”要素。首先,把基础元素进行提纯和完善主要是通过AdobePhotoshop和CorelDraw两个软件实现。其次,满足在一定版面内插画、进行元素编排需求的,是Illustrator等矢量软件。再次,三维空间塑造的任务,主要由3D建模类和“犀牛”等物品渲染软件组合来完成。最后,多个场景、时空因素糅杂的设计表现,主要由视频编辑软件AdobePremiere形成虚拟仿真类设计,由AdobeInDesign完成物化的、直观的书籍设计部分。以上述软件操作能力为核心,增减其他相关软件学习内容,就能形成适合不同设计方向所需要的操作能力培养方案。

(四)打造教研平台打造教研平台,增强网络营销意识

当下,人们已经形成了基于网络、基于信息接收终端(手机)的生活、工作方式。因此,“图形设计”课程应该着眼于现实和应用需求的实际,结合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穿插网络营销的案例,以增强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网络沟通和推介意识、能力。

通过核心通识课程的专业教学,强化“设计思维方法、设计美学素质、多维表现技能和项目创新实践”的设计能力培养,弱化应用学科方向,激发学生不断自我生长的潜能和不断探究、不断完善的学习能力,逐渐完善以跨界、融合和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无界”课堂教学模式。围绕教学主体,强化教学科研对专业教学的支撑作用,以“图形设计”课程教学为探索样本,不断完善,将“无界”课堂教学平台拓展到社会服务领域,以社会服务能力、要求来检验、倒逼教学目标的修正、完善。

有鉴于此,在能力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开展了专项教学探究。例如,搭建了面向东盟的服务平台,将社会实践项目与设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师生团队相继完成了“中国-东盟国家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中国-东盟国际电影节”等国内外重大文化艺术或交流活动的视觉形象设计。我们将通过社会服务项目提升团队创作实践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将项目实操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协同创新,凸显了设计专业通识教育发展的示范效应,并通过微信推送的网络传播方式,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设计类专业篇10

【关键词】环境设计 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33-02

一、环境设计专业历史沿革及特点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名称,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为仿效日本,而将院系名称由“室内设计”改成“环境艺术设计”。一时间,全国众多设计院校步其后尘、纷纷效法。本专业所涵盖与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室内装饰装修设计、景观园林、景观小品(场景雕塑、绿化、道路)、建筑装饰装潢等等。但其名称的确立备受争议,特别是“艺术”二字的出现使它与国外相似专业的名称相冲突。近期,我国高校专业名称目录中,将该专业名称确立为“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相较于其他专业开设的课程,更注重设计方案在现实中的实施性,所学部分内容具有相应的专业规范性。学生学习的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兼具着对美学理论上层建筑的领悟与实际施工实践能力的掌握。

二、传统环境设计课程教学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实践性强是本专业设计类课程最大的特点,同样也是学生学习中最大的难点。因此,本专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近乎实际设计项目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全方位的设计能力。而在现实的基本教学过程中,却以多媒体课件讲解理论知识内容及设计案例分析最为常见,其并不能较好的为学生诠释所学内容。虽然一些设计原则和规律可以通过简单案例图片讲解,但环境设计的主体毕竟存在于三维空间甚至是四维空间,诸多理论知识只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感到难以掌握。

就目前本专业教学情况而言,无论是在教学内容选择还是教学方式运用都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只限于本专业,忽略了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联系。其次,教学模式太过单一,基本采用教师讲授知识内容并布置作业的方式,缺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降低了教学效果。再者,对于学生的设计成果,只以成绩高低的形式作为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失去了对学生二次教育的机会。

三、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通过上述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并对同类院校同类专业本课程教学过程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改革措施:

(一)跨学科、跨专业知识综合教学

环境设计专业依据自身特点,开设的一系列设计课程之间不仅相互关联,还与文化、历史、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密切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构建多学科、全方位的知识体系。这也是本专业作为一门综合设计学科的专业特点。因此,在相关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这一综合性的特点指导学生,使其认识本专业设计课程的性质以及在专业学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端正理论学习的态度,深刻了解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注重自身的基本专业素养的提升,其中也包括跨专业甚至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

此外,在学习相关领域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并注重文化历史的熏陶,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热爱等。这样通过将多学科的知识交融贯通,提高学生全方位的专业素养,为日后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系统多元化课堂教学

根据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性质,在实际教学中,应摈弃以往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注重全方位的互动交流,并通过一系列相互连贯的教学模式,这包括初期图书阅览式“头脑风暴”构架创意思路;中期思维导图绘制辅助设计方案以及后期小组探讨合作交流、作业评审等。

1.图书阅览式“头脑风暴”构架创意思路

设计之初,对大量现有文献资料、图片讯息的阅读分析,有利于开拓思维并引导设计师完善自己的设计构思。在较短的时间内,设计师可通过摄取大批高质量的信息与设计思维相碰撞,从而形成独具创意的设计构思。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集中组织学生在固定的时间段内根据自己设计的内容选择阅读大量的书籍,反复观看相关案例图片,为自己的设计方案构架创意思路。这种方式有别于普通意义上的“头脑风暴”,不是个人与其他小组成员的探讨商议,而是自己在脑海中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否定,最终得到一个独特的创意思路。

2.思维导图绘制辅助设计方案

通过上述的教学方式,创意思路被初步确认下来,但它只存在于学生的脑海里,稍纵即逝,是一种不稳定的存在。这就要求学生快速的将构思出的创意表达出来,表达方式以文字和图形为主。但是无论单一的哪一种,都不能完全快速、准确的充分表达这些创意思维,而思维导图绘制就可以快速的解决这一问题。它不仅具有文字的说明性,还具有图形的直接描述性,并且更加系统化、科学化。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可将创意思路内容记录下来,并展开发散,从而进一步完善创意。

3.小组探讨合作交流

实际的设计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而是学生根据教师给予的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教案、教学设计,以五人为一团队分派研究所涉及的知识理论,并各自推选团队内的某一成员上台讲授共同完成本课程理论知识学习,以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整个学生活动的过程,由任课教师进行调控,对学生整体讲述的课程知识进行梳理,查缺补漏,确保教学过程系统化、理论化的完成。并形成“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总结”的教学方式,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完成的创新能力。

作业评审的过程也应引入学生的参与,如将作业讲评的方式模拟成真实的设计方案竞标的现场,安排学生团队进行方案的汇报――包括设计的理念及来源、设计创意点的形成、运用的设计手法等。然后组织学生评委进行提问,并做出评价给出修改建议。这样讲述方案的学生不但锻炼了竞标的能力,还可相互比较,全方面了解自身方案的不足;当评委的学生则可通过对不同设计方案的评价,了解到一套设计方案如何评价、如何完善。虚拟课题的设定,也根据真实的招标要求,形成“真题真做”的效果。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能力,还为学生提供了练习口才和随机应变能力的机会,为以后步入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做好铺垫。

(三)成果展示反馈教学

根据本专业的特色要求,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方案中标后应进行公示以获得大众的反馈意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完成最终的设计方案后,也应通过适当的规模、形式进行展览。再收集参观者的意见,形成此次学生作品的客观评价并反馈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静态展览,将学生绘制的设计方案构思、设计效果图及施工图打印制作成展板并制作模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模不同的作品展览,可以是班内展览、年级展览、学院展览,也可以在全校举办课程设计成果展。

动态展览,通过电脑辅助设计,可将设计方案制作成三维动画,并通过后期合成影视作品。其内容不仅是设计方案也可以是整个设计过程或者课程学习的过程,最后通过校园多媒体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展览,形成一定的规模,逐步扩大涉及范围,使之成为社会或相关用人单位了解本校学生专业能力的平台。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创作热情、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董志峰,互动式教学: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