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07:35: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设计艺术设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设计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艺术美探讨

摘要:艺术设计是根据人的需求进行设计的,人有对美的追求,这也就要求在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艺术美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艺术美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设计艺术美则是一种对艺术的表现手法。艺术美是超脱于现实生活的一种美,其来源在于以生活作为其素材,在人的内心产生的一种心灵的美的表现。艺术美是由艺术家们在进行艺术设计的创作过程中生出来的内心的美。其会随着我们人类内心情感世界的变化而进行变化,是具有自由性质的美的表达。

关键词:艺术设计;艺术美;关联

在艺术家的眼里,艺术设计犹如一颗大树,而艺术美就是其精华之所在。艺术美是艺术设计家们在自己的作品里所获得的辛勤的报酬,其能够体现艺术家们的心灵世界,艺术家们将艺术美融入了艺术设计的作品当中,赋予了艺术设计丰富的意境和精彩的表现形式。一件艺术设计作品只有拥有了艺术美,才能称之为一件好的、优秀的作品,因为艺术美是心灵美,是体现一件作品的最好的表现方式。

1艺术设计的含义

艺术设计在现今当下具有其广泛性,生活中艺术设计的作品已经充斥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艺术设计作为大学课堂里一门学科,其拥有非常好的教学意义。艺术设计在于让大众欣赏到艺术设计产品的美感,设计出符合使用的具有针对性的艺术性产品。具有服务于社会的方方面面的特点,其广泛性具有影响人的情绪思维的艺术设计特点。艺术的设计需要设计者们去思考、体会、想象,认真观察我们的周围所处的环境,好以此作为支撑点去进行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设计的创作和创新。

2艺术美的含义

查看全文

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

摘要:哲学的最高境界即是将人类思想和经验统一起来,并达到将本体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感性相结合。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这二者已是众所周知的概念,本文旨在对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探究与梳理,试图在哲学背景下,阐述设计理性思维与艺术感性思维之间的关系,从而在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之间找寻理性与感性的平衡。

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艺术;辩证关系;艺术;设计

一、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的概念

艺术设计是相对于艺术或设计的抽象概念,在早期艺术运动中,东方习惯称之为“工艺美术”,西方却在美学的影响下,使得艺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有较大比重,但这仍未对艺术设计的发展演变造成影响。然而凡事终究不会一成不变。毕加索立体主义看似对绘画内容并不侧重,仅仅考虑将色彩变成几何块面作为其绘画主题,但正是这种立体主义绘画孕育出了艺术设计,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将其看作是西方艺术设计的开端。尽管学界对艺术设计的概念至今仍尚存争议,艺术设计很容易与设计艺术产生混淆,设计艺术相对于艺术设计而言,其所展现出的视觉效果更能为受众所接受。与艺术设计不同,设计艺术侧重于“艺术”,而艺术设计则侧重于“设计”,无论是“艺术”还是“设计”,所考虑的都是人类对精神层次的追求,相对于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而言,二者看似接近,但根本属性却大相径庭,与之匹配的是受众群体的不同,当然随之产生的社会影响也各不相同。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设计艺术是艺术发展中将原材料经过既定程序加工至成品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设计艺术是艺术设计的衍生,这需要从历史线性的发展角度去看,才能全面且整体的把握这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艺术设计的范畴与形式划分

对于艺术设计的分析方法往往是建立在一个具象的环境中,以历史发展轨迹作为轴线,以具象的艺术设计作品作为分析对象,系统看待事物的发展过程,微观分析事物的发展方向,宏观把控事物的发展规律。在看待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将线性的发展作为参考,也要在思想上对艺术设计进行把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的发展是设计的基础,设计又是在艺术进行质与量的转换过程中所形成的,因此不得不将艺术带入文化现象当中,而文化现象则属于抽象概念,诸如如何解释文化现象,如何描述文化现象等问题,学界尚未进行明确的定义和划分,艺术设计在文化现象中,也被看作是抽象概念,在辩证法中,以人类实现感性实践活动作为基础,作为实践中的人对艺术设计的需求,多为满足其基本生理需要即可,巫术中的面具、舞蹈、音乐等事物的产生,并非被看作艺术,而是作为人类与天地万物沟通的媒介、方式、渠道。

查看全文

艺术设计论文: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摘要设计艺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的衍变也无时不刻地影响着设计艺术的轨迹。设计艺术对科技、社会文化变革的适应及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形成了其进步的要素与架构。

关键词设计艺术工业设计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FB47文献标识码A

“设计不是一种职业,它是一种态度和观念,一种规划(计划)的态度观点。”——莫合力纳吉(LaszloMoholy-Nagy)。“设计是包含规划的行动,为了控制它的结果,它是很难的智力工作并要求谨慎的关键的决策。它不重视把外形摆在最优先地位,而是把与之有关的各方面后果结合起来考虑,包括考虑经济、社会、文化效果。”——利特(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设计从根本意义上讲是社会和文化思想的反映,因此设计艺术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对社会的理想。讨论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先要看看人们对社会的理想模式,或要求、或幻象、或期望、或责任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设计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21世纪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的观念不断地发展,探索未知,为后工业社会寻找新的造型语言和艺术理念,就是说设计已经不再只是用自己的方法去研究世界,更重要的是设计研究科学的双重性的调和,即科技给人和人生存方式的影响及科技给社会带来的污染和危急。设计的观念决定了设计艺术发展方向,本文即从以下角度探讨了设计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态势。

1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适应科技的变革

查看全文

计算机辅助设计艺术设计教学研究

摘要: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这就需要利用到计算机技术,以便辅助教师在艺术设计课堂上更好地教学。本文讲述了计算机辅助技术,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并对艺术设计的计算机CAD软件、3DMax软件、VRay软件、PhotoShop软件作了简要的介绍,最后阐述了艺术设计教学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意义,为相关的艺术设计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技术;艺术设计教学;应用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在教导学生进行艺术设计时候需要采用手工制作,艺术设计中的图形和模型在构建中要花费大量的课程教学实践,对于教师绘画的图形或者制作的模型无法保证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精确性和立体性。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不但可以保证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进度,还可以提高绘图的精确性和构建出立体型的艺术模型,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技术设计实践,将现代化的艺术设计思想和技能传承给学生,提高了艺术设计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计算机辅助技术概述

在艺术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技术是指交互技术、图形变换技术、曲面造型和实体造型技术等,利用二维绘图软件和图片与动画设计软件等软件与这些技术结合,应用于艺术设计中,达到艺术设计的目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和软件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优势:第一,提高艺术设计的精确性,艺术设计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人们对艺术设计有着直观的理解,不但可以对艺术设计的细节进行精准的调整,还能够设计出与实物一样的模型。第二,提高艺术设计的效果,使得艺术设计的效果更佳生动形象,人们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艺术设计的时候可以掌握物体与环境的协调性,在计算机辅助技术中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创造和设计出的成品与环境更加和谐,从而展现出生动形象地艺术设计作品。第三,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对艺术设计的效果进行现场展示,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静态的艺术图片作品,都希望看到的艺术设计有直观的三维模型,而计算机辅助技术则可以利用其技术对艺术设计进行三维投影,使得人们对艺术设计的作品了解更加细致化,这样有助于人们对艺术设计的方案和组织结构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二、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查看全文

数字媒体技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摘要: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提升,现代设计艺术领域也发生了不小变化,尤其是数字媒体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艺术设计内容,提升了艺术设计人员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也日渐提升,引入数字媒体技术已然成为推动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本文从数字媒体技术发展与应用出发,总结了数字媒体技术特征,并具体分析了现代艺术设计特点,而后针对数字媒体技术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影响展开了分析,提出了数字媒体未来发展对现代艺术设计的促进价值。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现代艺术设计;特征;影响;发展

现代社会发展中,艺术设计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重要的艺术形式。当前科技日益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为现代艺术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催生出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数字媒体技术的出现不仅革新了传统艺术设计形式,同时,也为大众生活增添了更多乐趣,丰富了人们的艺术体验。本文主要围绕数字媒体技术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影响进行分析,意在提升数字媒体技术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的作用,促使二者相互影响、促进,从而共同发展。

一、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所谓的数字媒体技术,主要指的就是依托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基础的全新的信息化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的实现需要借助相关硬件、软件设备,最终呈现出相应的制作声音、图像、录像等艺术设计形式。而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能够促使现代艺术设计作品以更加多样的方式方法传播,丰富并增强人们艺术体验感。追溯历史,不难发现,早在上个世纪计算机技术不断普及发展中,已经为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艺术设计发生了一定转变,逐步从传统手绘设计方法,发展到电影、虚拟三维等形式。虽然我国数字媒体技术起步晚,但在实际发展中,呈现出较快的速度,从产品设计到一些大型工程项目设计,都可以看到对应的数字媒体技术“身影”。基于数字媒体视域下,对电视、网络等相关领域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但从具体应用实践看,也不得不承认,目前客户体验以及相关硬件设施方面,还存在诸多方面需要完善,与此同时,资金需求也较大。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彻底打破了以往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对于数字媒体而言,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技术提升,同时,也需要关注艺术效果,促使图像、声音等形式能够有效融合,从而更好地提升工作便利性。而从当前艺术领域发展趋势看,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与之相适应。人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需要在思想、情感方面融入到创作中,而引入数字化技术后,可以进一步拓宽艺术设计创作者的思维空间,同时,也提升了设计人员应用技术能力,进而助力技术与艺术之间更好地融合发展。

二、数字媒体技术特征

查看全文

剖析艺术设计与艺术学关系

1研究背景

自从沃尔特•格罗披乌斯于1919年在德国成立包豪斯学校作为现代设计教育诞生的标志以来,正规的设计教育在西方已发展了近100a。包豪斯学校从一开始就将艺术因素纳入整个设计教育体系中,将艺术与技术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1]。在这个近百年的历史中,欧美设计院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都有了飞跃性进步,这种进步主要体现在以学分制为前提,强调提高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设计的学科交叉性,同时采用理论教学与工作室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和完善了包豪斯学校的“双轨制”教学。中国的设计教育历程与德国有关。德意志帝国于1918年11月宣布战败,其后成立了魏玛共和国,为了复苏国力,致力于发展经济和教育。1919年4月1日,共和国允许格氏在魏玛成立了包豪斯,而就在那天,我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抗议英美法三国会议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以此为导火索,不久,就在北京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这之后,随着新文化运动对民主和科学的传播,以及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日盛,现代设计的概念也开始传入我国。中国的设计教育经历了“图案”——“工艺美术”——“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我国的设计教育研究也一直是在不断的争论研讨中发展的,而真正的现代设计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直到1998年7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才开始将“艺术设计”定为本科专业的名称,在此之前的1997年6月将“设计艺术学”定位为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的名称。近几年来,很多高校还开设了与艺术设计实践性专业相左的、以偏重艺术设计理论学习的“艺术设计学”专业。由于名称文字上的近似,人们对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和设计艺术学三者的概念还较为模糊,常常混淆,没有认识到三者实质上的区别和联系,没有分清三者到底是怎样的辨证关系,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招生、教学、实习过程中出现专业与学科属性认识上的错误和偏颇。因此,有必要对三者进行深入研究,以明确三者各自的专业与学科特点,使我国的设计教育层次更分明、目标更明确。

2三者概念

2.1艺术设计

当下在各大学招生目录中的“艺术设计”是指一门专业,它主要包括了视觉传达、环境艺术、陶瓷艺术、服装设计等专业方向。目前,国内对惯称的所谓“艺术设计”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沿袭国际标准,因为在国外相类似的院校大多都采用“artanddesign(艺术与设计)”的方式命名,在中国省略了其中的“and”,简化为“艺术设计”,应该算是中式英语翻译的结果;另一种是根据中国国情,设计教育者们在充分理解了现代设计的产生背景和原理后结合中文语境所命名的产物,是对“设计”的“国情本土化”解释。而所谓“国情本土化”是为了防止人们还停留在“工艺美术”的概念上,对“设计”的定义缺少全面理解。虽然1998年前我国已经有了“工业设计”这个概念,但还是不能很明了地向世人表达现代设计的意味。最终,人们在“设计”前面加注了“艺术”二字,使人们更容易接受这一概念,“艺术设计”一词当中“艺术”只是定语,它本身成了对“设计”的装饰,言下之意就是侧重在设计上。这样情境下的艺术设计成为了解释和传达西方design的复合词,基本上反映了设计教育发源地包豪斯学校的思想[2]。因此,就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目标上来说,需要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社会与市场需求的人才,他们不仅应当是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敏锐的设计审美眼光、创新的创造思维能力和熟练掌握艺术设计专业技术的综合素质人才,而且还应当是了解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前沿和动态,能在视觉传达、环境艺术、陶瓷艺术或服装设计等行业从事设计实践的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2.2艺术设计学

查看全文

艺术与技术的关系研究

1艺术与技术的发展

从古代到近代,艺术与技术经历了漫长的时代才统一,融为了一体。在17世纪初期,艺术与技术呈现出分离的趋势。艺术与技术的统一,需要艺术设计的本质来决定。考虑到艺术设计统一了物资与精神,在价值上表现出审美价值同实用价值之间的结合于统一。所以在艺术设计的发展中,艺术与技术是不可缺少的两大因素。在设计当中,只有将艺术与技术因素相互统一起来,才能促进艺术设计发展,才能够将艺术设计推向更高的台阶上。在艺术设计中,技术是为了艺术而服务的,从而达到美的统一和谐的效果。反之,艺术在创造艺术作品时,又必须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但是,无论是一件艺术作品,还是一门艺术,都需要满足艺术美的要求。也就是说,艺术的最高宗旨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艺术设计并非简简单单的艺术表现,而是通过深思熟虑,艺术家所产生的灵感,然后再通过某一种组合、某一些技术,从而组成符合形式美的作品,并且能够满足人们审美要求。所以,无论是艺术设计,还是绘画,艺术与技术是无法分开的整体。光依靠艺术性,没有技术,艺术品就无法完美完成,变得没有实质;但是光靠技术,没有艺术家的构思和创造,再先进的技术也造就不出作品的“灵魂”。艺术需要技术的支持才能完成,但是也需要以技术为基础来尽情的表现情感和思维。技术是理性与功能的完美表述,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也为艺术表现提供了更多的形式。例如:水立方是设计师通过牢固的钢结构展现的,电子产业的产生则开拓了摇滚艺术和电子乐。

2艺术与技术的“硬币”两面性

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我们也可以通过硬币的两面来加以阐述。在设计艺术当中,这一种关系表现最为突出。在西方设计艺术史上,正是因为艺术与技术之间出现了分离,才导致技术产品缺少人情味,过于丑陋,从而出现了“装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等艺术思潮。无论思潮的开展具有何种初衷,其目的都是为了将设计艺术当中艺术与技术存在的关系良好的解决。在此背景下,现代设计艺术教育诞生了。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是1919年德国包豪斯的成立以及在战后的乌尔姆设计学院的成立。在设计艺术教育上,包豪斯和乌尔姆设计院校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追求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但是考虑到两者所存在的社会背景、时代的差异性,导致虽然包豪斯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倾向于艺术当面的教学;而乌尔姆设计则偏向于技术方面。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两所学校设计艺术教学理念逐渐朝着艺术或者是技术方面倾斜。乌尔姆设计院校在后期艺术设计教学当中,将课程教学深入到了社会科学领域、自然领域当中,但是却没有实现“艺术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的真正融合”。站在艺术设计的本质角度来看,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才能够推动艺术学科发展。在1969年,美国管理学家、诺贝尔管理学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首次提出“设计科学”(设计艺术学)的概念,设计艺术学从此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新兴交叉学科体系。从其体系的组成来说,也将设计艺术学的交叉性体现了出来。例如:设计艺术发生学是对设计的起源、风格以及发展等进行研究,并且联系到了考古、历史等;设计艺术现象学主要是研究设计艺术与消费、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而衍生出艺术设计经济学等;通过艺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学科融合,则产生了计算机图形图像学。

3艺术与技术是相互并重、相互促进

在数字技术的发展中,艺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数字技术的发展是以艺术设计作为基础,而数字技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艺术设计问题的解决,而艺术设计也能够提供问题解决的空间与条件。艺术与技术在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中已经不再是难以突破的问题,全国成立的400多所大学中都设立了与数字艺术相关联的专业学科,学生达到了45万左右,他们都能够系统地学习艺术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并且也能够将其完美的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从而通过设计,创造出具有艺术内涵又拥有视觉震撼的艺术作品。艺术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现代化设计文化发展的主流。艺术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将单方面存在的缺陷消除掉,最终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帮助。现代化的数字技术不仅能够实现人们的设计,还能够提供更多的设计发展控制,让设计的主体不断地丰富,拥有更多的设计表达方式,从而提升设计效率。同时,新的数字技术也开辟了更多艺术设计领域,为艺术家找到了更多题材、内涵与思路,进而延伸出新的美学形态,将现在的工作方式、娱乐方式、交流方式加以改变,也有可能对我们的感受问题、思考问题、观察问题的方式产生影响。

查看全文

艺术设计与人文教育论文

1人文精神与艺术设计

不论是从艺术的角度,还是站在生活的立场上,人文精神都与设计艺术是紧密相连的,脱离了人文精神的艺术设计显得空洞无力,人文精神则可以设计艺术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1.1设计艺术离不开人文精神。设计艺术源自西方,历史上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希腊和雅典城邦时代,一些艺术家把人文精神引入到艺术领域,设计出了大量不朽的、充满人性关怀的作品,这些经典的作品直到现代还在影响着设计艺术的发展进程。随着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到来,宗教色彩开始统治设计领域,一些艺术学家不得不抛弃了人文精神,设计出来的作品就显得空洞发力。这种现状直到文艺复兴的到来才得已打破,一些艺术学家,例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重新把人文精神运用于设计领域,又使得艺术作品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又诞生了大量不朽的艺术作品。

1.2现代科技的发展,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工业革命之后,流水线作业和机械化大生产,慢慢就背离了人文精神的发展要求,尤其是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与艺术设计领域之中,电脑基本上了代替了传统的人脑构思,设计出来的作品批量大增,但艺术型明显不足,更缺乏人文关怀,这就引起了消费者的反对,也使得自身的审计人士深感不足,故此,现阶段,设计艺术的发展仍不能偏离人文精神,而是应加大人文关怀的使用力度,适时加大人文精神的教育力度。

2人文精神对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

设计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和艺术,需要把不同学科的内容和不同的思想运用到设计过程之中,艺术作品不是用来自娱自乐的,而是用于共同欣赏,或者是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设计艺术就应兼容并包,这其中,人文精神就是设计艺术的重要源泉之一。

查看全文

艺术与设计思考分析论文

关键词

艺术设计设计艺术

一关于艺术与设计的概念反映

艺术—名词,可以作宾语

设计—动词,可以作主语

偶然在《苏大艺苑》报上阅读了一篇“艺术是我,设计是他”的文章②,其中所表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艺术与设计两个概念的区别和含义。从而也使我部分的明确了作为艺术和设计的模糊认识。早在几年前(或者说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国的艺术工作者已经针对这两者之间关系有所争执,到底设计是不是艺术,设计和艺术能否同一而论的观点一直也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美术观察》也曾经围绕这一问题作了的讨论。综观几十年来,国内工艺美术界对“装饰”、“装饰艺术”、“工艺美术”、“实用美术”、“艺术设计”等概念的逐步过渡和划分,体现了时代的变革和社会对艺术与设计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有人说设计本身就是问题,而艺术不需要解决问题。这个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分歧,与“艺术是我,设计是他”有同工之妙。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在何方呢?又该如何深入认识和重新定位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呢?在这篇文章中,本人斗胆谈一下自己的认识,虽然有兔子谈论死亡的嫌疑,但还是要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查看全文

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中国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的根本是培养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人”,与此相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应该得到很大的改变。

关键词: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目标;模式;方法

动漫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据经济专家预测:中国动漫产业拥有200亿元的大市场,并将拥有超千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也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与政策,鼓励与扶持中国原创动漫产业发展。

动漫产业红火带动了动漫人才的需求。也必然带动了动漫教育的发展。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才刚刚起步的我国的动漫教育短短几年问发展到2005年正式面向社会招生、有学历文凭的动画专业学生的院校已达到200多所,在校学生7000多人。据调查,仅仅是湖南动漫设计艺术教育行业,到2005年。共有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师范、湖南大众传媒学院等9所院校相继开设动画专业,专职教职人员110人,在校动画学生总计约700余人,另外还有相关的动画培训机构9家,合计年招收动漫学生总人数达到l千余人。

与此同时,我国的动漫设计艺术教育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办学历史短,师资短缺,系统全面的教材严重缺乏,教学环节不规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得以呈现。一方面,学习动漫艺术设计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地增加,就业形式逐渐严峻:另一方面,动漫界的人士却在抱怨动漫设计专业人才缺乏!中国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向何处去的问题日益突显!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学术界对于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的研究却严重滞后。当今学术界对中国动漫(动画)产业研究相对较多,对动漫教育研究却较少,相当多的文章都是在谈论动漫产业时稍稍涉及动漫教育问题,而且谈论多为从动漫设计艺术所需人才角度来切入。如王永利《迎接中国动画产业的春天》只是蜻蜓点水地谈到动漫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黎明《中国动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指出了中国动画事业繁荣的基础在于依靠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多规格人才的培养:国内从事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发展战略的有关研究(包括研究论文和研究著作或系列报告等)目前还非常缺乏,《2004国际动漫、游戏教育与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涉及到动漫教育及其发展战略的论文只有少数几篇。尤其是对动漫设计艺术教育整个流程缺乏必要的分析,从而使得动漫设计艺术教育缺乏可借鉴的理论成果。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我们当前的动漫艺术设计教育进行全面的反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