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水利工作总结汇报十篇

时间:2024-01-29 18:0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镇水利工作总结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镇水利工作总结汇报

乡镇水利工作总结汇报篇1

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统计工作的意见》(川办发[*]31号)、《中共达州市委办公室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达市委办发[2006]37号)和《*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渠府发[*]140号)的要求,为进一步确保统计工作在扩权强县新形势下,更加充分发挥服务、监督和调控职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

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统计工作应由行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

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本地区、本单位统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开展统计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实施统计监督创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和条件。

二、明确职责,按时保质完成统计工作任务

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明确自身的统计职责,依法开展统计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各项统计工作任务。

1、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设专(兼)职统计员,其主要职责是承担乡镇综合统计,完成县统计局布置的乡镇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农业、农村经济统计、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住户调查、乡镇信息年报、规模以下工商企业、社会事业等统计报表,组织开展本辖区内大型普查、专项调查、抽样调查等工作。

2、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统计机构及专(兼)职统计员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统计报表制度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本部门、本单位的统计工作,准确及时向县统计局报送相关统计报表。其具体分工为:

⑴人口年报由县公安局收集、汇总后于元月20日前分乡(镇)报送。

⑵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自然灾害情况由县农业局负责收集、审核、汇总,并按时报送。

⑶畜牧业生产情况由县畜牧局收集、审核、汇总,于季末22日前报送。

⑷林业生产情况由县林业局收集、审核、汇总,于季末24日前报送。

⑸渔业生产情况由县水利局收集、审核、汇总,于季末24日前报送。

⑹工业技改投入月报、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月报、效益月报、能源报表、乡镇企业经营情况报表及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由县经委收集、审核、汇总,分别于每月28日前、月后1日前、10日前、5日前、6日前、8日前报送。

⑺规模以上商业企业月报由县商务局收集、审核、汇总于每月30日前报送。

⑻旅游业监测统计由县旅游局负责收集、审核、汇总,于季末22日前报送。

⑼公路、水运等运输统计报表由县交通局收集、审核、汇总,于季后5日前报送。

⑽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由县发改委收集、审核,于每月28日前分项目报送。

⑾建筑企业统计季报和房地产投资月报由县规划和建设局负责收集、审核、汇总,季报于季后2日前、月报于每月28日前报送。

⑿金融部门存贷款余额由县人民银行收集、审核、汇总,于月后6日前报送。

⒀私营个体工商户情况由县工商局收集、审核、汇总,于季后6日前报送。

⒁民营经济纳税情况统计报表由县地税局、县国税局收集、审核、汇总,于季后6日前报送。

⒂中央及省、市驻渠各单位(包括保险、电信、邮政、移动、铁通、网通等非独立核算单位)必须切实履行其职责,向县统计局报送季报、年报数据。

⒃各行政事业单位按季报送单位劳动情况统计报表。

3、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外来投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必须依法履行统计义务,严格按要求报送统计报表和提供统计资料。

三、加强统计队伍建设,解决统计工作所需经费

1、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必须确定一名政治意识强、业务水平高、富有高度责任感的专(兼)职统计员,并于12月20日前将基本情况表上报县统计局。

2、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专(兼)职统计员上报名单经县统计局审核后予以确定。专(兼)职统计员确定后,未经县统计局同意,各单位不能随意变动。

3、乡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兼)职统计员经县统计局考核合格,按照《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统计局关于乡镇专(兼)职统计员补助费的通知》给予适当补助。补助标准为乡镇专(兼)职统计员每月60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兼)职统计员每月80元。补助经费由县财政列入年度预算,由县统计局统一发放。县级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专(兼)职统计员补助标准可参照乡镇统计员补助标准执行,经费由所在单位解决。

4、各乡镇、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妥善解决好统计工作所需经费,购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切实保障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基础工作建设,提高统计质量

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根据《统计法》和统计核算的要求,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做到统计数据来源有根有据。要制定和完善统计资料收集、整理、汇总、审核、报送、归档等方面的制度,实现统计工作的规范化运行。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统计新方法、新途径,加强统计调查工作,掌握可靠的一手资料,确保统计数据来源的真实可靠。要加大全面小康建设、和谐社会、城乡统筹、民营经济、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监测力度,在确保源头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延伸统计服务领域,增强统计的适用性和时效性。

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基层统计”六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台帐、有资格、有网络)建设。要增加投入,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党政网和统计专网等信息平台,尽快实现乡镇、部门和规模以上工商企业统计报表的网上直报。要通过大力整合统计信息资源,建设全县高质量的综合统计信息库,实现资源共享。

乡镇水利工作总结汇报篇2

(一)全市补贴总额的确定

省财政核定我市种粮农民粮食综合直补资金,以年小麦、水稻实际播种面积(省统计局提供数据,含复种面积及所在地国有农场、农垦企业播种面积)为依据,核定我市粮食综合直补资金为1097.07万元

(含农场补贴资金),其中小麦补助资金596.14万元,水稻补助资金500.93万元。

(二)补贴标准和补贴数额的确定

以省核定我市补贴资金总额为基础,以年全市实际粮食种植面积为依据,确定亩均补贴标准。以亩均补贴标准和实际粮食种植面积确定各乡镇(包括城西办事处、国有农场及享受粮食综合直补的单位,下

同)的补贴总额。计算公式为:

小麦亩均补贴标准=省核定我市小麦补贴资金总额÷年全市小麦种植总面积(含国有农场面积);

水稻亩均补贴标准=省核定我市水稻补贴资金总额÷年全市水稻种植总面积(含复种面积和国有农场面积);

各乡镇的小麦补贴总额=全市小麦亩均补贴标准×该乡镇小麦种植面积;

各乡镇的水稻补贴总额=全市水稻亩均补贴标准×该乡镇水稻种植面积。

(三)操作步骤

考虑到粮食复种面积和作物季节性的因素,对种粮农民的综合直补实行分品种、分批次操作,小麦和水稻的补贴分别核算兑付。

1、核准粮食种植面积。首先,各乡镇要摸清辖区内年小麦播种面积,登记造册,公示无异议后,汇总上报市农委,经农委审核后报市粮补办。其次,在午季水稻栽插后,各乡镇再摸清辖区内年水稻播种面积,登记造册,公示无异议后,汇总上报市农委,经农委审核后报市粮补办。统计工作必须做到登记到户,分户造册。属于集体或单位所有的种粮耕地,必须分解到直接承包种粮人,否则不给予粮食综合直补。退耕还林套种粮食的不享受综合直补。

2、测算亩均补贴标准。市粮补办根据审核后小麦和水稻的种植面积,按照省核定的小麦和水稻补贴总额,测算小麦亩均补贴标准和水稻亩均补贴标准。小麦和水稻亩均补贴实行全市统一标准。

3、编制补贴资金分配方案。按照全市统一的小麦、水稻亩均补贴标准和分乡镇的小麦、水稻种植面积,直接将补贴资金测算、分配、核定各到乡镇。补贴资金全部分配下去,不留结余。补贴资金分配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4、公示到户补贴资金。补贴资金分配方案经批准后,由各乡镇按照核定的补贴资金总额和分户小麦、水稻种植面积将补贴资金直接测算到户,同时将到户粮食种植面积和补贴资金数额张榜公布,并及时核实公示期间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公示结束群众无异议后,进入资金兑付环节。

5、资金兑付。按照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的要求,实行“一卡制”发放,由市财政局和信用联社具体负责打卡发放粮食综合直补资金。承包国有农场和林场等单位土地的粮食生产者补贴资金的发放也要参照“一卡制”发放模式进行操作。

(四)加强粮食综合补贴资金的管理

市财政局要按照省财政厅、农业发展银行的规定,加强对农民综合粮食补贴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和截留粮食综合直补资金。

二、年粮食综合补贴工作的安排

为了确保全市粮食综合直补工作顺利进行,按照上级总体部署,结合实际,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制定方案。

1、广泛宣传。召开市粮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全市年粮食综合直补工作会议、乡镇财政所长会议进行宣传。围绕省及市有关综合直补文件精神,编印各种宣传材料;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专栏、标语、报刊、简报、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并贯穿于粮食综合直补工作的全过程。

2、制定我市粮食综合直补方案。市粮补领导小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我市粮食综合直补实施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兑现补贴。

按照粮食综合直补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做好粮食种植面积的核查、登记、造册、审核、汇总及公示等工作。乡镇要按照由下而上逐级统计汇总。分户粮食种植面积必须张榜公示,乡镇要实行村、组两级公示;按照省核定的补贴总额,依据审核后的实际粮食种植面积,编制补贴资金分配方案,直接将补贴资金测算到乡镇;乡镇测算编制分户补贴清册,张榜公布到户粮食种植面积和补贴资金数额,接受农民和群众的监督;根据公示后的补贴清册,组织打卡,及时兑付补贴资金,力争7月10日之前完成小麦补贴资金的兑付工作,8月底之前完成水稻补贴资金的兑付工作。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总结。

各乡镇在综合直补工作中要及时进行跟踪调查,随时掌握综合直补情况,对执行过程中偏离政策的,要及时进行纠正。发放工作结束后,应向市粮补办上报粮食综合直补工作总结。市粮补办将对各乡镇综合直补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形成总结材料上报市粮补改革领导小组。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综合直补工作顺利进行粮食综合直补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影响大,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必须集中精力,把粮食综合直补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强化领导,搞好协调,全力以赴。

一是成立组织,强化领导。市政府调整、充实粮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粮食综合直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财政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人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落实粮食综合直补的有关工作。各乡镇也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抽调精干、得力人员,认真研究政策、测算方案,狠抓落实,在市粮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按时完成粮食综合直补工作。各地在实施综合直补方案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要及时向市粮补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不得随意解释、答复,更不能自行其是。

乡镇水利工作总结汇报篇3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确保全年工作目标如期实现,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的安排,决定对2007年上半年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督查。各乡镇、各部门要通过本次督查,了解真实情况,查找差距,分析原因,追加措施,确保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时间安排

2007年6月21日至6月28日。

三、督查的重点事项

(一)党建工作情况(责任单位: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委政法委、县直机关工委、县委党校)。

(二)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工作任务及责任单位见巴政办发[2007]11号)。

(三)州县实事完成情况(工作任务及责任单位见巴政办发[2007]11号)。

(四)全县2007年45个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工作任务及责任单位见巴政办发[2007]4号)。

(五)全县十七大产业发展进展情况(责任单位:十七大产业工作专班及相关部门、乡镇)。

(六)“三大战役”进展情况(责任单位:*工业园区、县旅游局、县建设局)。

(七)、综治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单位:局、综治办、安监局及各乡镇、各部门)。

(八)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及建议(责任单位:各乡镇、县直各部门)。

四、督查分组

第一组:负责督查沿渡河镇、溪丘湾乡、东壤口镇、官渡口镇。组长:谭祖锋,成员:覃业东、张孝勇、税锋、侯培军、张世元,车辆:政府办、交通局各1台。

第二组:负责督查信陵镇、茶店子镇、绿葱坡镇、大支坪镇。组长:薛昌斗,成员:黄本槐、税世春、向真典、王先银、刘传俊,车辆:县委办、党校各1台。

第三组:负责督查野三关镇、清太坪镇、水布垭镇、金果坪乡。组长:谭显爱,成员:向秀忠、高云、向贤明、谭明平,车辆:人大办、财政局各1台。

第四组:负责督查县直相关部门。组长:陈正顺,成员:单大礼、汪义柏、谭本华、王祖迁、贾锐治,车辆:政协办、发改局各1台。

五、督查方法

(一)听取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各部门对督查事项的书面情况汇报。

(二)对照相关文件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单位,查看资料并实地检查。每个乡镇以随机抽样的形式抽查3个村,每个村2个组。重点项目建设必须到现场了解。

(三)各组督查内容有交叉的,分头督查,互通情况,督查结束后共同汇总。

(四)督查组现场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相关部门交换意见,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并限期整改,对未完成上半年工作任务的要提出整改措施,并将整改落实情况上报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

六、督查要求

(一)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根据督查的重点事项,逐项对照检查,将各项工作详细的进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对策建议,结合巴政办发[2007]27号文件要求,形成半年工作总结,于2007年6月25日前通过电子政务网报县委办秘书科(联系人:谭先吾)、县政府办公室综合科(联系人:田祚立)。县发改局、县统计局要一并提交重点项目完成情况通报和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乡镇水利工作总结汇报篇4

一、原则和指导思想

按照“政策公开、直补到户、据实结算”即“补贴政策公开、补贴面积公开、补贴标准公开、补贴农户公开”和“谁种水稻,给谁补贴;种植多少,补贴多少”的原则要求,切实加强以计税耕地为基础的水稻良种推广实际种植面积的登记、核查和补贴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补贴资金以直接补贴的方式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

二、发放对象和补贴标准

(一)发放对象:全县范围内种植水稻的农民和国有农场职工。

(二)补贴标准:以计税耕地面积为基础的水稻实际种植面积,每亩补贴15元。

三、程序和方法

严格按照“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组落实、户监督”的工作方法,执行“据实登记、乡镇初核、逐组公示,县市复核”的工作程序,限期将补贴资金发放到户。

(一)组织宣传阶段

1、建立健全项目领导小组。县成立由分管县长为组长,农业、财政、统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监察、审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水稻良种补贴资金发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委。领导小组成立后,制发文件供乡镇学习和宣传,公布县水稻良种补贴资金发放工作监督举报电话:8212538。各有关乡镇应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各相关村应成立包括3—5名村民代表在内的水稻良种种植面积登记核查小组。

2、广泛宣传动员。各乡镇和县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会议和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水稻良种补贴的政策、原则和方式。各乡镇并按统一设计的《水稻良种补贴登记公示表》、《水稻良种补贴分户统计表》、《水稻良种补贴汇总统计表》样表印制相关表格。

(二)面积登记、审核、公示与上报(7月12日前)

各村登记核查小组要深入农户据实登记并填写《水稻良种补贴登记公示表》,审核无误经登记人员签字、村民委员会盖章后,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张榜公示,公示不少于7天,公示的内容、时间均要有记录、有照片或有录像。公示期间,各乡镇要组织力量对所有村的张榜公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受查农户不少于20%,认真听取农民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并根据群众反映的实际情况修改后再予张榜公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各乡镇、村张榜公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指导乡镇对张榜公示情况进行资料留存。

经公示、审核确认无异议后,各乡镇汇总后将《水稻良种补贴分户统计表》(附件2)和《水稻良种补贴分村汇总统计表》(附件3)一式二份(县农委、财政局各一份),经乡镇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于7月12日前连同电子文档一同上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县级复核与公示(7月10日—20日)

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乡镇上报的统计表进行认真审核,并组织力量进行抽查。每个乡镇抽查不少于3个村,每村不少于10户,主要抽查农户种植水稻面积与登记面积是否一致、是否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公示,农户是否有异议等。并在县有关媒体上对受补贴的乡镇、村进行公示,对有异议的及时进行核查落实。

(四)资金申请(7月20日—25日)

县级公示无异议后,各乡镇于7月22日前以正式文件向县财政局、县农委申请水稻良种补贴资金;县财政局、县农委于7月25日前向市财政局、市农委申请水稻良种补贴资金。

(五)资金发放

水稻良种补贴面积核实后,由县财政局按县农委审核的各乡镇政府上报的《水稻良种补贴汇总统计表》拨付补贴资金,实行“一卡制”直接发放到农户。

四、纪律和要求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各乡镇要本着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对水稻良种补贴资金发放负总责,包村干部和村委会主任是直接责任人。

乡镇水利工作总结汇报篇5

通过地方病防治网络建设、健康教育、地方病普查等工作,进一步摸清我县地方病发病情况,明确防治任务,落实防治措施,努力创建我县最佳的管理形式和防治模式,建立稳定的地方病防治长效机制,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使全县地方病防治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二、具体工作内容和任务

(一)县级工作任务及要求:

1、业务培训

举办县、乡、村地方病防治知识培训班。通过培训使县、乡、村三级地方病防治人员熟练掌握碘缺乏病、氟中毒、布病、鼠疫、大骨节病五种地方病的防治知识,掌握碘缺乏病、氟中毒、大骨节病、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监测、预防控制、防治效果考评等各项业务的具体操作技能。

2、业务指导

指导乡、村地方病防治人员开展地方病病情调查,摸清全县地方病的患病情况。协助乡、村完成地方病病情资料整理、归档、图表上墙等工作任务。

3、健康教育

培训和提高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健康教育理论和基本知识,编写、制作健康教育资料,组织指导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健康教育,使全县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90%以上,家庭主妇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60%以上。

4、组织、协调和督导全县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建立地方病防治展览室和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二)乡、村工作任务及要求

1、建立和完善乡、村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

2、建立乡(镇)地方病防治网络。

3、开展碘缺乏病、氟中毒、大骨节病、布病普查。

调查对象:本辖区内吴起户籍人口。

调查方法:按调查时的居住地(或工作单位)进行检查,填写“地方病普查表”,按被检查人员的户籍所在地填写“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各乡镇将非本辖区户籍人员的“地方病普查表”交县疾控中心,疾控中心以乡(镇)为单位分类后交给各乡镇统计汇总。城镇人口按户口所在地所属的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填写“地方病普查表”。

普查率:必须达到户籍人口的95%以上。

通过普查要摸清病情本底,对现症患者登记建册,并将病情及其动态变化、防治资料制作成图表上墙。

4、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即病区移民搬迁、退耕还林(草)换粮、硒碘盐供应、现症患者治疗等综合措施,协助县级单位开展病情及硒碘盐监测工作。

5、开展地方病健康教育。

(1)教育形式: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张贴标语、办板报、举办村民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在目标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

(2)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通过健康教育,使群众了解“一盐防三病”的科学知识;知道环境缺碘、缺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和食用硒碘盐的好处;知道高氟水对人体的危害和改换低氟水源的办法。通过健康教育活动,使干部和学生的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村民(以家庭主妇为主)达到80%以上。

(3)中小学地方病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90%以上。

(4)家庭主妇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60%以上。

三、实施步骤

全县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宣传动员培训阶段(2010年4月20日—5月31日):

主要工作任务是:各级成立机构,完善组织网络,制定方案,召开会议,培训人员,制作调查表格等前期准备工作。各乡镇必须在5月底前做好人员培训并将本乡镇的示范县建设领导机构、网络和实施方案报县地病办。

第二阶段为地方病普查阶段(2010年6月1日—7月31日):

主要任务是人群病情普查,填写调查表格、登记现症病人、资料统计汇总及总结上报和资料归档管理。对查出的病人进行汇总和分类汇总。

第三阶段为展室建设阶段(2010年8月1日—9月30日):

主要任务是县、乡、村展示材料,即档案材料的整理、资料图片的收集及展室的安排布置,县疾控中心、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都要建立展室。同时,对普查中发现的各种地方病给予积极治疗、控制。

第四阶段为自查验收总结阶段(2010年10月8日—10月31日):

主要任务是各乡(镇)通过自查,认为达到建设标准后向县示范县建设办公室提出申请,县示范县建设办公室组织人员对各乡镇和街道办逐个进行达标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查漏补缺,最后完善,确保2010年10月底前全县示范县建设达到标准要求,并做好总结和上报工作。

第五阶段为市、省验收阶段(2010年11月1日—11日30):迎接市、省检查验收。

四、检查验收标准

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考核标准:

(一)县、乡、村领导是否重视示范县建设,是否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机构是否健全,人员、经费是否落实。

(二)防治和管理人员是否落实,能否胜任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病防治管理和专业技术工作。

(三)对地方病防治工作是否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防治措施是否落到实处,地方病防治任务能否按期完成。

(四)健康教育项目是否落实,中、小学生地方病健康教育开课率(有课程表、教案、学生成绩),群众防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

(五)是否做到病情本底清楚,资料规范完整,并能装订成册,实行档案化管理,病情变化防治资料是否制成图表上墙,使人一目了然。

县级:①地方病防治展室内容:全县地方病概况图、病情分布图、防治图片、病情图表,健康教育知识及宣传图片上墙,防治资料装订成册归档。②县示范建设办公室:有关法规、职责上墙,配置有必要的办公设施。

乡镇卫生院:地方病概况(以病情为主),人口统计表(分0-6岁,7-15岁,16岁以上年龄组),四病(碘缺乏病、氟中毒、大骨节病、布病)动态变化示意图,现有地方病患者的治疗计划、治疗统计、汇总表以及健康教育知识及相关图片上墙;配置地方病防治专用柜,将病情普查原始登记册、现有地方病的所有患者花名册(包括治疗)、移民搬迁登记册、退耕还林(草)换粮登记册及各项工作安排总结归档管理,用专柜保存,有专人管理。

村卫生室:人口统计表(分0-6岁、7-15岁、16岁以上)、健康教育知识(包括相关画图张贴)、现患病例花名表、治疗统计汇总表四表上墙;病情原始普查表、现患病例花名表、治疗花名表、移民搬迁花名表、退耕还林(草)换粮登记表五表装订成册。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必须在县政府和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此,县上成立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创建工作的领导,负责组织和协调乡镇和有关部门共同实施。实行分级负责、逐级督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达标。

(二)技术保障

卫生局从疾控中心和其他医疗卫生单位抽调医学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组成县地方病示范县建设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全县地方病防治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工作。

六、职责分解

示范县创建工作由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牵头,地病办组织协调,县疾控中心具体负责,各乡镇共同参与实施。

(一)乡、村职责

1、乡镇政府(街道办)职责

(1)成立乡镇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落实领导及工作人员。组建乡村地方病防治网络。

(2)制定本辖区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及地方病防治计划。与行政村签订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目标责任书。

(3)培训村级卫生人员和参与普查的人员,要有教材、有记录、有培训花名册。

(4)制定本辖区地方病调查方案,开展病疫情调查,摸清病情本底,对现症患者造册登记,并将病情及动态变化等防治信息制作成图表,及时上墙。

(5)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参加并完成病区移民搬迁、退耕还林(草)、合格硒碘盐供应。协助完成辖区现症患者治疗,协助县级单位开展病情及硒碘盐监测工作。

(6)开展健康教育。10月底前对乡镇所在地的所有干部举办地方病防治知识培训班两次,并考试,试卷保存。组织乡村干部在各自然村举办村民培训班一次。在乡镇街道悬挂横幅一条。督促检查所在地中小学完成地方病健康教育课任务。

(7)向县地病办提交示范县建设阶段工作总结。

2、村委会职责

(1)成立本村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本村地方病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2)组织本村病(疫)情调查,摸清本村病(疫)情本底。

(3)制定本村综合防治计划,并按计划严格执行。

(4)刷写固定标语1-2条。

(5)配合有关部门完成改水、搬迁等工作任务。

(6)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完成图表上墙,建立展室,提交工作总结。

(7)完成领导小组交付的其他任务。

(二)卫生部门职责

1、县卫生局(包括地病办):

(1)加强对卫生系统各单位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及时抽调必要人力、备足物资参加创建活动。

(2)按照本方案及地方病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对

全县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必须有督导检查记录。

(3)定期对全县地方病防治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向县政府提出建议。

(4)提供全县地方病健康教育资料。

(5)联系其他部门,为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卫生技术支持。

(6)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

(7)组织人员对各乡镇的创建工作进行县级考核验收。

2、县疾控中心

(1)提供地方病防治计划,经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提交地方病防治阶段总结,按创评标准提出评估意见。

(2)为全县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卫生技术支持。负责示范县建设的质量控制。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交来的各种调查表认真审查,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者,不予接收,令其重新调查。

(3)负责业务培训。举办防疫专干、乡村医生地方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和示范县建设卫生业务培训班。通过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四种地方病(碘缺乏病、地方病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布病)的流行学调查,诊断与鉴别诊断、病(疫)情监测和预防控制、防治效果评估等基本知识,并能具体操作。

(4)制定碘缺乏病、氟中毒、大骨节病、布病调查方案。印制各种调查表格。自行设计的表格须经市疾控中心审查后方可使用。

(5)组织并指导地方病普查。指导各级地方病防治人员开展地方病病(疫)情调查,摸清全县地方病病(疫)情状况;指导乡、村医疗卫生单位完成地方病防治相关资料整理、分析、归档,及时完成图表上墙。

(6)开展地方病健康教育。制定全县地方病健康教育方案,并组织实施。培训各级地方病防治人员,提高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和宣传能力。

(7)协调和督导有关单位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建立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工作展室,充实和完善各种地方病防治资料,加强归档管理工作。指导和帮助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立展室。

3、其他医疗卫生单位

(1)成立相关组织,落实具体科室和具体人员负责本单位地方病防治工作综合管理。街道办辖区域的地方病防治综合管理工作由吴起镇防保站负责。

(2)完成服务区内地方病病(疫)情的监测,按照相关规定及时登记、上报病(疫)情。

(3)按规定要求发现地方病病人,及时分诊、转诊、治疗、管理。

(4)完成服务区(责任区)地方病普查任务。原始调查资料、汇总资料、病人花名册全部录入微机。7月31日前向县疾控中心提交示范县建设的各种调查表、统计表、汇总表及其电子版。街道办辖区病情普查的卫生技术业务由疾控中心、中医院、妇保院按所承担的防保责任区分别负责,调查资料交吴起镇防保站汇总管理。

(5)在服务区内开展面向病人和各层次群众的健康教育。每月办板报或墙报一期,底稿保存。

(6)制定本院(站)地方病防治工作方案和岗位职责,并严格执行。

(7)全面收集本院(站)地方病防治相关资料,及时归档,完成图表上墙。

(8)乡镇卫生院和吴起镇防保站要建立乡级展室并帮助村卫生室建立展室。吴起镇防保站将街道办所辖行政村作为吴起镇的村级单位对待,统一汇总、统一管理,建立一个乡级展室。

(9)向县疾控中心提交示范县建设的阶段工作总结。

(三)教育部门职责

1、要按照要求加强各级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力量,配备相关教学设备,完成地方病健康教育授课课时任务(每学期安排碘缺乏病、氟中毒、大骨节病、布病健康教育课各两节),有教案,并纳入教学计划综合考核。10月底前组织学生考试两次,试卷保存。

2、城镇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农村达到80%。学生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

3、组织学生向家长宣传地方病防治知识。利用学校这一阵地,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四)扶贫部门职责

1、严格执行地方病病区移民搬迁计划,并按时完成任务。

2、凡属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必须充分考虑地方病危害因素。

(五)盐业部门职责

1、加强盐政管理,严厉打击制售私盐,依法规范市场。

2、合格碘盐覆盖率必须稳定保持在90%以上。

(六)林业部门职责

严格执行地方病区退耕还林(草)、换粮政策和计划任务,及时兑现有关优惠政策。

(七)水利部门职责

将病区改水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将病区改水项目选项、立项、建设、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地方病防治卫生技术标准,并及时联系卫生部门进行卫生评估。

(八)广电部门职责

1、开办地方病健康教育广播电视栏目,每周2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

2、宣传地方病防治管理、法规、科普知识,及时报到示范县建设进展情况的新闻等,在上级评审期间达到宣传高潮。

(九)财政部门职责

足额预算人均1元的地方病防治经费,及时拨付示范县建设配套经费。加大对地方病防治专项事业费和设备的财政支持力度。

(十)畜牧部门职责

加强对人畜共患病的监测管理,严防畜间疫情向人间传播。

以上部门除了完成上述工作外,必须完成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成立本部门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领导机构,做到专人领导、专人负责。

第二: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向地病办提交工作总结。

第三: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乡镇水利工作总结汇报篇6

根据中央、省、州党委关于调整州(市)、县(市、区)、乡镇党代会召开时间的统一安排部署以及县委关于做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要求,为保证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县委抽调了县级机关熟悉组织工作的人员组成11个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指导组,对各乡(镇)党委换届工作进行指导,负责我们乡(镇)党委换届指导工作的是我和位同志。受县委的委托,指导组送同志来就任,宣布我们乡(镇)新一届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任职决定。(现在我宣布县委的任职决定;由四套班子成员表态发言,新任党政领导作表态发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乡(镇)党委换届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

乡镇党委是乡镇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党组织部署的工作任务,确保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起着总揽全局的作用。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能否实现。乡(镇)党委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这次换届选举工作,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把这个关系到巩固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选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新一届乡镇党委班子,为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次乡(镇)党委班子换届工作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紧紧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和“三农”工作的实际需要,按照基本稳定,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按照党内有关规定,大力选拔政治坚定、政绩突出、勤政廉洁、群众公认、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优秀干部,不断提高乡(镇)领导班子的学习能力、团结能力、决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把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够领导本地区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创造性地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

二、这次乡(镇)党政正职领导调整配备情况

乡(镇)党政“一把手”是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领头羊”,在乡(镇)四套班子领导集体中处于核心地位,如何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充分发挥党政正职领导的核心领导地位,对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党委书记的配备,要把最强的干部放到乡(镇)党委书记的位置上,书记人选不仅要政治上要强,有决策能力,能够统揽全局,还要民主作风好,善于团结同志,当好“班长”,能充分调动和发挥班子一班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县委对这次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正职调整配备工作十分重视,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在认真酝酿讨论的基础上由县委常委票决产生的新一届乡(镇)党政正职领导。

这次乡(镇)党政正职配备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县委《关于推进乡科级领导干部年轻化方案》和《2006年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按照原则上年龄超过50岁的干部不再担任乡科级领导职务,新提拔担任正科级领导职务的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和乡(镇)党政领导班子要努力形成以35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格局以及积极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的规定,以加快推进乡镇党政正职干部队伍年轻化进程和加大乡镇党政正职妇女干部选拔任用为目标,着力选配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和妇女干部,进一步改善科级领导干部队伍结构,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在县属科级部门届中考察和乡镇领导班子届末考核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的基础上,为选好配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正职人选,高质量地完成好考察工作任务,县委从组织人事系统、纪检监察机关抽调综合素质好、文字综合能力强的干部组成考察组,深入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通过走访了解,进行认真细致的考察后,向县委汇报,在征求县委委员、县委候补委员意见的基础上,提交县委常委会议酝酿讨论,经过无记名投票表决,向社会公示等选拔任用干部程序,最终产生了全县十一个乡(镇)的党政领导班子正职人选,这是一批政策理论水平高,年富力强,有统揽全局的工作能力,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干部队伍。(简要介绍新到任同志的特点,肯定上届班子的成绩),相信他们会为乡(镇)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当前应开展的几项工作

㈠做好党代表选举工作

要认真学习县委组织部《关于乡(镇)党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严格按照代表名额、比例、条件、程序等有关要求,做好党代表的推选工作,重点要把握好党委推荐的代表候选人,认真分析后,从有利选举工作的角度出发,安排好选举单位,确保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乡镇党代表的选举工作要求在3月4日前完成。

㈡及时上报召开党代会的请示,党代会请示县委组织部专门为我们草拟了范文,一式2份报县委。

㈢认真做好人事安排上报工作

乡(镇)党委要上报人事安排包括《中国共产党××乡(镇)第×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册》、《中国共产党××乡(镇)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册》两份。上报时间要求,待县委批复乡镇党代会时间后,在召开党代会前15天上报请示。

“两委”班子初步人选分别按照20%的差额数来确定,差额推荐上报,方法上要求以乡(镇)党委意见为主,但要把握好基本原则。

在确定“两委”班子候选人初步人选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必须是中共正式党员,一般应有三年以上党龄;二是原则上要求在公务员中推选;三是统筹安排、专兼职结合,按照县委龙发〔2006〕4号文件规定的范围来确定;四是按照“两委”班子的年龄、文化、性别、气质、民族等方面的结构要求,合理搭配,推荐好候选人。

㈣做好选举结果的上报工作

乡(镇)党委选举结束后,要上报《关于××乡(镇)第×次党代表大会选举结果的报告》一式2份,要求在党代表大会召开后5天内上报。

四、几点要求

要搞好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党的领导是关键,发扬民主是基础,依法办事是保证。换届选举,必须在党委领导下进行,这是党的执政地位和《》原则确定的,此次换届选举工作任务重,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实做好。

一是要加强领导,统筹兼顾,精心组织。乡镇党委要统筹兼顾,全面抓好各项工作,为党委换届工作提供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切实加强对整个换届工作的领导,从现在起,就要把它摆在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县委《关于做好2006年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出祥细的工作计划,按部署要求精心组织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

二要做好会议的筹备工作。无论是召开党代会还是党员会议,筹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筹备工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选举质量,所以,乡(镇)党委要成立换届选举筹备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实行一把手挂帅,亲自组织实施,分管副职要具体负责,并安排得力的同志组成工作机构,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人头,明确时限要求,确定专人审核把关。在换届过程中,除了做好人事安排工作外,还需要有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工作报告。要客观地总结过去的工作,科学地提出未来工作的奋斗目标,以利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事关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把注意力集中到搞好党的建设和实现地区发展上来。其他材料也要保证质量,如各种方案、请示、报告、决议、选举办法、日程、会议主持词等等,都要字斟句酌,按规定的程序操作。

三要严格请示汇报制度,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换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基层广大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内、党外都十分关注。在具体工作中有很多重要问题需要及时向县委请示汇报,如召开党代表大会时间,乡(镇)党委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和候选人的确定,选举结果的呈报等,都必须严格履行请示汇报程序。县委也将对各乡(镇)党委召开党代会的时间、议程、代表结构比例及乡(镇)党委组成人员进行审查和批复。此外,在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或遇到的其它重大问题,自己能处理的要及时处理,并向县委汇报,不能处理的,要及时向县委请示汇报,谨慎稳妥地进行处理,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

四是要搞好团结。团结才能出人才、出凝聚力、出生产力。希望乡(镇)四套班子领导和全乡(镇)广大干部职工要一如既往地搞好团结,相互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象支持以往几届领导班子的工作一样支持好新一届乡(镇)党委的工作,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五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明组织人事纪律。要围绕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有针对性地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对继续提名的,要早打招呼,使他们集中精力抓好工作;对新提名的,要教育他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树立良好的作风和形象;对不再提名的,要教育他们顾全大局,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尽职尽责站好最后一班岗。在换届选举中要大力弘扬正气,严肃纪律,严格按有关章程和规定办事,坚决制止和克服换届选举中的不正之风。对那些借换届之机,搞不正之风和非组织活动的,要坚决查处。经组织决定的干部任免事项,必须坚决执行,对拒不服从调动的,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要注意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时掌握动态,沟通情况,统一思想,及时引导,对工作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应及时向县委报告。

乡镇水利工作总结汇报篇7

一、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的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中央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改善镇域内环境质量、推动全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按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加大建设的组织领导力度和宣传教育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和镇区环境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确保2014年底前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验收要求。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强化集镇城市化和环境美化建设,树立一批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典型,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持续生态系统演变,从而使我镇生态环境质量和群众生活质量同步提高;最终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创造出“天更蓝、水更碧、居更佳”的美好黄桥生态环境。

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标准

1、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4500元;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8000元;

3、公共设施完善;

4、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98%;

5、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0%;

6、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达到国家卫生镇有关标准;

7、建成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

8、建成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

9、建成区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

10、建成区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11、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12、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

13、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

14、建成区主要道路两旁绿化率达到95%以上;

15、建成区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60%以上;

16、森林覆盖率,山区乡镇达到70%以上,丘陵地区乡镇达到40%以上,平原地区乡镇达到10%以上;

17、农田林网化率达到70%以上;

18、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0%以上;

19、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不大于280公斤/公顷;

20、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85%以上;

2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22、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75%以上;

2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且禁烧区内无秸秆露天焚烧现象。

三、具体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时间安排:7月)

1、党政一班人统一思想,坚持把争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社会系统工程,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

2、成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镇长、分管副镇长、相关工作分管的镇领导为副组长,政府办、组织、宣传、市建、工业科、农业、综治、环保、公安、交警、工商、社区、爱卫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建立8—10人的工作班子。

3、编制规划

(1)成立由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的规划编写组;

(2)开展对全镇的景点、街道建设、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实地勘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3)协调各相关单位提供的编制规划所需资料;

(4)落实创建规划。面对黄桥实际,按照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要求,本着建设绿色黄桥为目标,以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以强化生态环境整治为抓手,尽可能做到可行性和超前性,整体性和延续性的统一,坚持高起点定位形成方案;

(5)硬件上营造小桥流水的水乡风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环境。对已讨论明确的具体景点和项目要落实资金,明确专人,从紧启动,确保到位;

(6)完成建设规划初稿编制任务;

(7)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定稿。

(二)建设阶段

1、根据规划,拟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分解表及考核办法》。

2、召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1)明确创建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工作制度;

(2)讨论确定《实施方案》和《目标任务分解表及考核办法》;

(3)明确各相关单位任务,创建职能,提出相关要求。

3、筹备召开全镇创建工作会议。

(1)部署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

(2)相关单位表态发言;

(3)签订责任状;

(4)下发《实施方案》及《目标任务分解及考核办法》。

4、各相关部门依据《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分解》各自编制实施计划上报。

5、广泛宣传发动。除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和制作专题节目外,各单位还要充分利用广告牌、标语、宣传车、镇区主干道设置永久性灯箱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意义和建设实施计划,全镇范围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重视环境,个个参与环保”的社会氛围,使创建工作成为广大干群的自觉行动。

6、强化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

(1)巩固省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成果,进一步强化农村和城镇社区、公共场所环境建设管理,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清洁家园,美化环境”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

(2)重点整治镇区环境。各居户开展搬家式大扫除,主街道实行全天候保洁制,落实门前“四包”,垃圾日清日处理。重点整治清理水上漂浮物,疏浚河道,查处违章建筑。

(3)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抓紧上马并进行规范化处理,加大绿化、环卫、安全管理力度。

(4)重点抓好镇郊结合部的河道、建筑、生态村、科技示范区、无公害产品基地、农田林网的建设管理。

7、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突击治理污染源企业的达标排放。

(1)全面调查镇域内企业环保状况。

(2)排队摸底落实限期达标排放整治污染企业。

(3)对已专项整治企业及区域,要进一步巩固成果,努力再提高;新发现需整治的污染源企业,要明确专人负责,采取果断措施,确保规定时间整治到位。

8、按《考核办法》和责任状,组织对各单位创建工作进行考核。

9、资料汇总

(1)已明确的软件资料按系口制作(包括各种图表汇总、工作总结材料等),分类整理,突击完善。

(2)各系口负责的软件资料于8月30日前汇总交创建办资料组:逐项验收,查漏补缺。

10、邀请相关领导进行现场指导,对创建工作实施初验,全力以赴做好补缺工作。

(三)检查总结,申报验收

(1)准备全部验收资料。工作小组将所进行的创建工作向领导小组汇报,领导小组进行全面验收。

乡镇水利工作总结汇报篇8

今年,省、市人民政府对我县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是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次良好机遇,是对县、乡各级政府近年来发展教育事业的一次大检阅。根据省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县教育工作将于6月10日左右接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评估检查。这次督导评估检查要求之高、检查之严,不亚于去年省政府“两基”“普实”复查验收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能不能顺利过关,就看各乡镇、各部门在座的各位领导思想上重视够不够,工作措施落实不落实,工作成效明显不明显。为认真做好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评估验收,下面,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市级教育督导复评情况通报

5月11日至13日,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对我县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复评。复评组对照《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和《〈云南省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评估要点及评分要求》等文件内容,采取“听、看、察、访、议”等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坚持鉴定性评估与发展性评估相结合,力求客观、如实地评估元江县教育工作。复评组首先听取了元江县关于全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分别召开了人大、政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乡镇和学校负责人座谈会,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质询,深入到澧江、东峨、青龙、因远4个乡镇政府及当地的中小学共14所学校实地检查,认真细致查阅了相关档案资料,抽查清点在校学生情况,进一步验证、核实县政府的自评报告。通过两天多的调查核实,复评组认为:元江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作为宣传、动员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大事来抓,县、乡(镇)政府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履行到位,全县上下形成了迎接督导检查的浓厚氛围,自评工作严肃认真,扎实细致,有关档案资料较为规范,掀起了继“普九”之后的又一轮关心、支持教育的热潮;自评报告内容基本符合全县教育工作的实际;检查组所到学校管理有序、师生精神状态好,教育质量逐年上升,校园环境做到了绿化、美化、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发挥了环境育人和管理育人的功能。评估组给我县教育工作督导复评分为91.5分,基本达到“教育工作先进县”的分值要求,但由于评估过程中发现有涉及“教育工作先进县”一票否决的要素(主要是d级危房严重超标),评估组经过认真合议后,同意将元江县作为“教育工作合格县”等级呈报给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评估认定。

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在充分肯定我县教育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中肯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一是危房偏高。全县中小学现有45584平方米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16.21%,远远超出评选“教育工作先进县”标准中关于d级危房比例不得高于3%的要求。

二是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我县中小学宿舍较为拥挤,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大多数是简易房,学校没有洗澡房,厕所十分简陋。实验仪器老化,自然破损、报废、消耗较大,原来配备的实验仪器与新课改教学需要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音体美、卫生、劳技器材配置严重不足,生均图书不达标,小学计算机配置生机比也不达标。

三是我县初中控辍保学形势不容乐观。近几年,县、乡政府加大了初中控辍保学的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仍然有突破省定标准底线的危险。辍学率20*年为2.59%,从数字上看虽然不超标,但是初中生辍学是动态的,稍有疏忽,辍学率就会反弹和超标。个别初中学校的辍学率已大大超过3%的指标要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基本解决了因贫辍学的问题,但对于因厌学而辍学还缺乏有效措施。

四是进一步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元江县教师队伍在区域分布、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等方面尚不够合理,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是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

1、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学校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特别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完善寄宿制学校的配套建设,重点支持寄宿制农村初中改善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和文体设施的条件,加强住宿生的安全管理、卫生管理,高度关注寄宿生的身心健康。

2、评估档案资料要力求规范。加强对乡镇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更多地体现政府行为(个别乡镇的汇报材料是教育部门的工作总结)。县级与乡(镇)的统计数据要一致对应,同时要注意数据核实,如实反映情况(因远镇初中入学率92.37%,低于95%属于“不合格”指标,原因是因远二中未将户籍内在外借读学生算入)。关于档案资料和表册的一些细节问题,必须抓紧修改完善。

3、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云南省教育督导规定》,加强县教育督导机构的建设,成立元江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落实编制、配备专职督导人员,开展教育督导工作。

4、根据*年国务院《教育费附加征收暂行规定》第八条“地方征收的教育费附加,按照专项资金管理,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提出分配方案,商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用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不得用于职工福利和发放奖金”要求,将“教育费附加”全额及时划拨县教育局“义务教育资金专户”进行专项管理、统筹使用。

5、抓好勤工俭学工作,促进基础教育和谐发展。要坚持开展以校园“五小工程”为主要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把办好一个食堂,种好一片菜地,养好几头肥猪,救助一批困难学生作为工作重点来抓。要从政策导向、资金支持等方面对学校的勤工俭学给予扶持。要把勤工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改善学生生活质量。

六是实地检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一是汇报材料上的问题。几乎所有乡镇都把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写成了教育工作总结,有的乡镇简单地把20*年省政府“两基”、“普实”复查验收汇报材料修后就进行汇报。没有站在政府的角度叙述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各乡镇对本次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认识上还存在偏差,错误地认为教育督导评估只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事情,恰恰相反,本次教育督导评估主要是督政,而不是督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当地党委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具体讲就是当地党委政府依法组织适龄儿童进行义务教育、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学校建设给予用地保障(勤工俭学实践基地)、力所能及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表彰优秀教师等等情况。二是资料装档方面的问题。个别乡镇在资料装档上比较随意,笼统地把各种资料混装在一起,不但不便于查阅,而且显得混乱。根据市政府复评组的要求,乡镇党委政府的教育工作资料应分开装订,并帖上标签。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乡镇党委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的各种文件,乡镇各种教育工作汇报材料、控辍保学先进材料,强化教育管理方面的材料,“两基”表册。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对我县教育工作的检查验收,是我县今年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对此,大家务必保持清醒头脑,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次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20*年5月,我县“两基”“普实”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去年主要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检查验收,而这次督导评估是对“普九”复查的进一步拓展、深化和加强,涉及部门多、范围广、要求高,是对县乡两级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全面的、综合性的检查验收。所以大家务必采取过硬措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照标准,查漏补缺。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这次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任务的艰巨性。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照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各项要求和指标,仍然还有很大差距。从5月13日市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对我县教育工作督导复评反馈意见看,我县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了教育督导评估的检查验收,又制约着我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加以研究解决。冷静分析目前的现状,迎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时间十分紧迫。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和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迅速将迎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

第三,我们要认识到做好迎接省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是提高我县教育发展水平的良好契机。这次省检的很多内容包含了中小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如d级危房排除等)的指标。这无疑是各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契机,也是推动教育上水平的大好机遇。各乡镇、各部门、各中小学校要通过这次省检,认真对照标准,寻找差距,尽最大努力把欠账补上,把迟早要干的事提前干好,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提高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水平。

三、明确职责,狠抓落实,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

应该说,5月11日~13日市政府对元江县教育工作的督导复评只是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的一次预演,说直接一点,市政府对我县的教育督导评估并不算严格,所提出的问题也很宏观,但实际上我县在前次市政府教育督导复评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一些部门的领导在专家质询环节上,对涉及本部门的情况了解不全、掌握不清,这种情况在省政府督导评估时要避免发生。下面,我针对市政府教育督导复评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具体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县级职能部门工作

1、落实教育督导机构

一是县教育局要尽快提出《关于成立元江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请示》报县机编委;二是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要尽快研究,尽快批复。(此项工作由县教育局和县机编委负责落实)

2、落实教育费附加的拨付

按上级有关文件要求足额拨付教育费附加,并办理拨付相关手续。(此项工作由县财政局和县教育局负责落实)

3、材料档案:一是县政府教育工作汇报材料以《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基本情况登记表》为依据,进一步核实相关数据;增加社会力量办学、教师小区建设和捐资助学情况的内容;利用图片、统计图,把县政府汇报材料做成电子文稿。二是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申报材料经修改定稿后,按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要求,做好材料申报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表册档案,核对县、乡两级教育相关数据,做到表表相通,册册相符。(此项工作由县教育局负责落实)

4、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出席汇报会、座谈会和反馈会,并能回答专家质询本部门的相关问题和涉及的数据,说得清本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县政府办:做好部门之间协调工作;相关文件的印制和下发;认真做好迎检工作方案,包括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日程、会场、食宿、车辆的安排和标语的布置等等。

(2)县发改委:熟悉和掌握“十一五”元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相关教育工作和教育设施建设项目立项及教育收费情况。

(3)教育局:一是指导全县各乡镇、中小学做好复查迎检准备工作,帮助全县各中小学建立健全备查的“两基”、“普实”表册和学校管理工作档案,充分展示我县在强化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办学质量等方面的成果。二是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涉及“一票否决”的普及程度的各项指标达到省定标准。三是配合县政府办做好各种迎检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4)广电局:一是制作教育工作的电视专题片;二是及时报道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在我县的检查工作情况,做到当天活动当天报道,并全程跟宗报道。

(5)人事局:熟悉和掌握全县教职工配备情况、农村富余劳动人员转移培训和社会效益的情况、禁止使用童工专项整治情况。

(6)财政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按规定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拨付情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执行情况;“三免一补”经费拨付情况;及时拨附相关教育经费。负责向省督导评估团解释和说明教育经费的相关问题。

(7)农业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农村成人中等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科教统筹取得的成果情况。

(8)公安局、工商局、文化局、卫生局、建设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本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同时要安排人员,在这段时间经常开展整治学校周边环境、食品安全、文化环境等活动,认真治理学校门口摆摊设点、无证占道经营的现象。在城区中小学上学、放学时段,公安要帮助学校维持校门通秩序。

(9)其他职能部门,也要按元政办发〔2009〕12号《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元江县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有关部门教育工作职责的通知》的规定,负责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说明本部门所履行的教育工作职责情况;对一些未按要求达到的硬性指标要写出专题报告说明情况。

(10)其他要求。凡参加汇报会的部门领导,会后要认真通读全县的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凡是涉及本部门的相关情况和数据,务必做到汇报会当场解释得清、道得明;同时,各部门在专家质询时要能密切配合,相互补充汇报、说明情况。

(二)乡镇工作

1、对尚未入学或流失的适龄少儿,要认真梳理,摸清底子,建立翔实可靠的流失生名册;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乡、村、社和学校、教师的职责,依法采取“动员劝学”、“强制执行”等多种办法,使辍学生重返校园完成义务教育,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程度”的各项指标达到省定标准。

2、乡镇长汇报材料:要从乡镇政府的高度,认真总结近三年本乡镇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学校布局调整、“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控辍保学”工作、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材料应包括乡镇基本情况、主要措施与成效(重点部分)、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的打算。要对现有的汇报材料进行认真修改,材料中涉及到的教育统计数据,要以20*年度学校统计年报和“两基年审情况登记表”为准。修改好后报县教育局进行审阅定稿。

3、档案: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要组织发动中小学、各站所,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认真挖掘和整理相关教育工作的材料,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育工作档案。具体按会上发放的《乡镇档案资料》要求建立。乡镇档案要摆放在汇报会所在地,不能放在学校。

4、要做好2个彩色封面材料:一是乡镇长汇报材料;二是迎检方案等材料合订本(文件顺序为自评领导小组、迎检方案、*年履职自评报告、*年履职自评报告和*年履职自评报告)

(三)学校(幼儿园)工作

(1)要进一步整理完善近三年“两基”、“普实”表册和学校管理工作档案,特别要认真核实各种材料中使用的数据是否与教育统计数据相符。加强与公安等职能部门的联系,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搞好学校卫生保洁工作,以斩新的校园面貌和良好的师生精神状态迎接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

(2)要做好3个彩色封面材料:一是迎检方案等材料合订本(材料装订顺序为自评领导小组、自评实施方案、近三年学校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二是学校(幼儿园)特色材料(3至5个材料);三是学校(幼儿园)简介(检查组进入校门时分发)。

(3)检查期间,学校所有教职工要佩戴工作牌。

(四)迎接工作

1、县、乡镇主要领导,一是相关人员(乡镇包括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中小学校长,并由乡镇长汇报)要参与迎接;二是按通知要求参加汇报会和反馈会;三是全程陪同检查。

2、县、乡镇、学校、住宿宾馆均要在醒目的地方悬挂“热烈欢迎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莅临我县(乡镇、学校)指导教育工作”字样的标语。(此项工作由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负责落实,具体由县教育局负责通知乡镇和学校)。

3、乡镇召开汇报会时,涉及的乡镇站所长和学校校长要参加会议,并接受督导评估组的询问。

(五)相关工作要求

1、县、乡镇、学校所有表册、材料的修改完善及归档工作,要在5月31日前完成。

乡镇水利工作总结汇报篇9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1、圆满完成第三次经济普查阶段性工作任务。认真做好正式登记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一是认真开展“两员”业务培训,采取“分期培训”的方式,对5个乡镇、150余名“两员”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为正式登记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进一步做好普查对象的调查摸底工作,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三是认真做好普查电子地图的绘制工作;四是扎实开展普查宣传工作,各乡镇、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采取灵活方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地宣传经济普查的意义和作用,增强普查对象的配合程度;五是认真做好普查物资的准备工作。认真做好正式入户登记工作。2014年1月1日是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正式入户登记日。我区在完成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的情况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开展正式入户登记工作。普查员使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PDA)对所有普查对象进行入户登记,确定坐标,核实普查对象基本信息、拍摄相关证照,地毯式登记了53个普查区共1275家单位、6342家个体户;期间多次召开经济普查工作会议,交流普查经验,研究和解决普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普查办对普查员手持电子终端设备里的数据照片分普查区导出、上传,并按要求上报至指定服务器。认真做好个体户抽样工作。我区桥边镇六里河村被抽中为经济普查个体户抽样调查样本点,进行个体户抽样调查。积极组织样本村“两员”参加市调查队个体户抽样培训会议,严格按照省、市个体户抽样流程,认真扎实地开展个体户抽样调查工作,并于4月25日将普查数据和PDA上报调查队,圆满完成个体户抽样调查工作。认真做好普查数据审核、验收、上报工作。一是认真开展数据审核工作。正式登记后,区普查办分专业进行数据审核,及时处理省、市反馈查询的错误,组织乡镇普查办认真核对实际情况,按操作流程进行数据修改和反馈;对法人本部、产业单位漏录的进行补登,对证照不齐、建筑物缺失和编码错误的进行补报;对跨表审核错误及重名重码单位进行查询核实;对无经营场所及证照缺失单位进行剔除,对运输行业及农林牧渔业个体户进行删重。二是按照统一要求组织开展数据验收工作,对于验收不合格的乡镇进行全面复查、验收,直至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三是按要求,将普查数据上报、保存在指定服务器,确保数据安全。

2、圆满完成各项常规统计报表任务。上半年,我局顺利完成农业、工业、商贸、固定资产等各专业的常规统计报表,对各项年报和定期报表,精心组织培训,认真指导被调查对象正确填报报表,加强报表质量审核,对审核错误及时查询并坚持源头修正错误。在全局各专业统计人员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2013年度年报和2014年上半年定期报表任务,没有出现任何统计违法或数据造假案件,各项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及时准确反映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3、进一步夯实全区统计基础。统计业务培训进一步加强。今年上半年,组织开展各专业统计业务培训,尤其是对新纳入“四上企业”统计的单位进行细致培训,让这些单位及时掌握企业一套表报表制度,顺利进行网上直报。二是顺利开展乡镇卡片网上直报工作。今年首次将乡镇卡片纳入一套表网上直报统计,至开展此项工作以来,我们成立了农业一套表网上直报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指导乡镇完善统计专网,培训乡镇统计人员,各乡镇均完成网上直报,直报率100%,圆满完成乡镇卡片直报工作,为农业报表全面纳入一套表网上直报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及时。今年以来,我区名录库维护率达到100%。四是统计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纳入“四上企业”统计的单位达到54家,网上直报率达到100%,企业一套表示范性单位建设成效显著,一套表报表数据匹配性明显增强。

4、进一步加强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今年4月份,我局组织召开全区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会议,会议对2013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对2014年度工作进行精心部署,表彰了2013年度优秀辅调员和优秀记账户,修订了实施方案,制定了考核细则,提高了辅调员和记账户报酬标准。会议对调动辅调员和记账户积极性,提高数据质量起到积极作用,记账户记账规范性和笔数明显增加,辅调员入户率和报送账本及时性明显提高。

5、统计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我局每月编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通报》,送发给区四大家领导、区直各部门和各乡镇;编辑2013年《统计年鉴》。开展经济调研,撰写各专业及全区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做好参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我区统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统计数据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统计力量较为薄弱。目前,我区各乡镇无统计机构,每个乡镇仅一名兼职统计人员,因我区正处于大开发阶段,乡镇工作较为繁重,兼职统计人员用于统计事务的精力非常少,导致乡镇统计工作很不规范,源头统计数据质量不高。

2、企业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认识不够。“四上”企业统计员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足,热爱统计,尊重统计的氛围没有形成,统计业务知识和规章制度学习非常欠缺,对统计指标理解不透彻,导致报送的报表错误较多,增加了我局的工作难度。

3、基层统计人员统计知识欠缺,业务能力不足。一是企业统计人员无强制统计资格要求。企业统计人员皆为会计兼职,无统计从业资格证书或统计师资格证书,统计知识非常欠缺,严重影响他们对统计法的认识,对报表制度和统计指标的理解,对干扰数据现象的主动抵制。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及安排

1、认真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收尾工作。一是认真配合好国家、省、市普查办数据质量抽查评估工作。配合做好国家、省、市开展的数据质量抽查工作,开展的普查数据评估工作,评估普查基础数据质量。做好区级数据质量评估工作,结合相关历史数据、部门行政记录,对主要指标和分行业、分乡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评估普查数据的真实性、一致性和可靠性。认真做好数据汇总工作。二是做好快速汇总工作,根据普查基层表汇总分普查区分行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基本情况数据;做好全面汇总工作,在快速汇总的基础上,分别汇总分普查区分行业等分组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做好专题汇总工件,根据普查基层表及相关信息,汇总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服务业、文化产业和小微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等数据;做好推算汇总工作,根据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表和普查表,推算汇总个体经营户收入机器分行业门类和分地区数据。三是认真做好普查成果的开发与应用。建立和完善经济普查相关数据库,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开展经济普查专题分析研究,依据普查资料,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经济普查年鉴。

2、进一步加强基层统计力量。认真落实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统计力量,进一步巩固乡镇统计“八有八化”和村统计“五有五化”成果,各乡镇要配备统计人员,保障统计工作经费和办公条件。

3、继续开展一套表示范性单位建设。在前期开展一套表示范性单位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示范性单位的比例,力争更多的单位符合一套表规范化要求,提高数据质量。

4、认真开展“四上”企业申报工作。对符合“四上”条件的企业,认真准备相关材料,及时申报,早日纳入一套表统计。

乡镇水利工作总结汇报篇10

(2020年8月)

县委政法委综治股 XXX

在综治股主要负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三无小区”专项整治工作、警情和命案报表上报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专项行动为抓手,助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今年以来为更好地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社会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兰考县以专项行动为抓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加强“民转刑”命案防范工作专项活动、矛盾纠纷和公共安全隐患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大消除暨命案防范百日行动和涉疫情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专项行动,通过召开推进会、利用一中心四评台网上交办等措施,统筹综治中心、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力量,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目前全县共排查出了373起矛盾纠纷和5起因疫情企业停产、停业等问题引发的合同纠纷,现化解完毕372起,化解率达到99.74%。

(二)以专项整治为突破,提升城区居民居住环境。为维护社会秩序,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文明、和谐、卫生生活环境,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开展“三无小区”(无门卫、无技防、无主管单位)专项整治工作。自“三无小区”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城区三个街道、公安局、住建局、房管局和城管局等多方联动,经过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目前整治5个“三无小区”和5个“三无街巷”。

(三)以上报要求为导向,汇总上报警情、命案报表。警情报表是含信息量比较多的报表,命案报表的案情简介需做到事件表达清晰、准确,同时又要求语言严谨,两个报表在汇总和上报过程中都需要注意保密。为使报表按时间节点、按要求上报,每月都需要提前和公安部门进行沟通报表注意事项、要求并提醒按时报送。然后将收到的报表信息和数据进行汇总,并与主管领导会商后报到市里。报表发到市里后要与负责同志积极沟通,主动对接,确保报表及时、准确的传送到上级负责同志手中。

二、存在问题

(一)个人写作能力有待提高。我负责的矛排工作,专项行动开展的比较多,专项行动期间每月都要求往市里报专项行动总结,行动总结需要充分综合全县关于专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先进做法和工作亮点。每月上报之前都需要提前几天构思写作框架,然后再通过互联网学习别的地区的总结方法,写作所用时间比较长,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开阔视野,加强业务知识和写作技巧的学习,注重提高写作水平。

(二)部分乡镇、单位对报表报送重视不够。一是部分乡镇(街道)、单位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报表和工作开展情况有漏报和上报不及时现象。二是报表上报有应付现象,现在上半年工作已经结束,但是个别乡镇(街道)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累计数量为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平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时没有记工作台账,月底让报报表时就直接零报告。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加大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台账的督导。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台账是体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成绩最有说服力的载体,在平时的督导过程中要加大对工作台账的督导,对填写不及时、不规范的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月通报,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扎实有序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