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经典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09:50:04

社科经典论文

社科经典论文篇1

主持人简介:姚文放,男,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评审专家、《文学评论》杂志编委。担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长期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与教学,发表论著600余万字,出版专著《现代文艺社会学》、《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审美文化学导论》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出版和发表的论著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评述、转载、摘要和复印近300篇次。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次、“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次。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

主持人话语:关于“什么是文学经典”的问题,自从19世纪英国两位著名诗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和T.S.艾略特作出定义以后,似乎已成定论,前者认为文学经典就是“最好的东西”,而后者则用“成熟性”、“广涵性”、“普遍性”等特性来界定文学经典。他们都是依据文学本身的特质来确认文学经典,而未曾考虑过还能有别的衡量标准。这一格局到20世纪70年代却被彻底打破了,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人们开始发现,在谁能入典、谁不能入典的问题上体现着文化权力的博弈:以往的文学经典几乎都是出自去世的、白色人种的、欧洲的、男性的作家之手,而活着的、有色人种的、非欧洲的、女性的作家则被一道无形的障壁阻挡在外。显而易见,这一“经典壁垒”是建立在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级歧视、欧洲中心主义以及厚古薄今的偏见之上的,它体现着性别、种族、穷富、地缘等等之间文化权力的较量,带有显著的意识形态意味和政治色彩。由此看来,决定着文学经典的因素并不仅仅在于文学本身,更在于文学外部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的力量。

这一案例说明,在固有的理论中往往存在着某种空白、沉默和缺失,它像病人所表现出的“症候”,昭示着体内某种病患,从而读者必须像医生诊断和治疗病患一样,依据这种“症候”去查找和解决这一理论中隐含的问题。阿尔都塞将这种阅读方法称为“症候式阅读”(symptomatic reading)。譬如马克思在阅读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著作时,发现了他们在“劳动”问题的表述上存在的沉默、缺失和脱漏,导致了对劳动力买卖、剩余价值生产等实质性问题的遮蔽。马克思在查验和诊断古典政治经济学这些“症候”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概念、剩余价值理论等,进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可见,“症候式阅读”将发现阅读对象的空缺和疏漏作为把握和解决更大问题的契机,恰恰显示了一种理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文化研究兴起以来对于马修·阿诺德和T.S.艾略特等人的传统的文学经典论采取的正是“症候式阅读”,发现了在其背后潜藏着一个被遮蔽的巨大理论空间,围绕文学经典的重建推动了文学批评模式的更新、文学理论观念的深化、文学概念范畴的陶铸和大学教学体系的改革,显示了极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

还值得注意的是,阿尔都塞不仅高度赞赏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所作的“症候式阅读”,而且指出对马克思本人的著作也可作如是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生产性、建构性地激发对于对象的反思,从而推动进一步的建构、创新、开拓。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对已经颇有时日的“文学经典之争”再作一番“症候式阅读”呢?是否可以从根据文化权力来求解文学经典的流行见解中寻得某种沉默、空缺和脱漏,进而发现更大问题的入口和起点呢?如果说从凭借文学本身的特质转向根据文化权力来确认文学经典显示了一种“向外转”的趋势的话,那么,是否可以从这一趋势对美学、诗学、细读和批评的遮蔽而为文学经典找到向文学的家园“归去来”的路径呢?

社科经典论文篇2

同志在中央党校20__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学员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其一,有助于从根本上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并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这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经验。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不可动摇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在新的形势下,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就要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其二,有助于从源头上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无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与时俱进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我们要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其三,有助于从纵深层面上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素养。现在我们党已经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一大批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等特点的年轻干部走上重要领导岗位。但不少人没有经过长期严格的党内生活考验和艰苦条件锻炼,党性意识、理论素养相对比较欠缺。中央党校曾有学员反映,听老师讲《费尔巴哈论》原著课后,了解了唯物史观曲折发展的历程,认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有了真正在思想上入党的感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要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素养,加强经常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是其中一个重要途径。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精要管用

中央党校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育和教学。从教学实践看,领导干部平时工作繁忙,难得静下心来读经典,即使到中央党校学习了一段时间,也不可能把所有经典著作读完。因此,读经典,一要精,二要管用。具体来说:

要选择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篇目来读。比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集中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再如《〈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为撰写“一生的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而写的总的导言,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论证了建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科学方法。还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用通俗的语言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类似这样的经典著作,一定要重点研读,从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和魅力。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哲学是基础。学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掌握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作为重点,养成学哲学、用哲学的良好习惯。

要选择对当代中国实际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篇目来读。比如《资本论》这样的经典著作,虽然是以19世纪初期至中叶的资本主义为背景的,但其中阐发的关于商品、劳动、价值、货币、分配、生产、消费、流通等方面的原理,对今天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类似这样的经典,必须重点研读。要紧密联系当代中国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力求从新的视角读出新意,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

要以《选编》作为基本读本来读。马列著作卷帙浩繁。目前已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有50卷,约3200万字;列宁全集有38卷,约1600万字。底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共10卷,《列宁专题文集》共5卷。要求一般党员干部自己从中选择出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具有代表性的篇目来读,是不切实际的。《选编》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编译局组织编写,重点遴选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具有代表性的著作25篇,还附有6个方面的专题论述摘编,比较完整准确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适应了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实际和理论需求,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实用性,是党员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基本教材。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在求真务实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是为学习而学习,而应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既要通过学习经典原汁原味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又要切切实实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做到“四个结合、四个着力”:

一是结合坚定理想信念和增强党性修养,着力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体现着鲜明的群众立场和党性立场。《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读经典,要深刻体会这样的立场,牢记共产党人的立党宗旨,坚定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坚持真理,增强党性,自觉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二是结合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共同的理论品质,具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特点。读经典,要深刻领会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从源头和基础上弄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观点和体系,以及这一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丰富和发展,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

三是结合提高战略思维与领导能力,着力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方法论。领导干部读经典,要重点学习经典著作中所阐明和运用的科学方法,并善于运用这些方法,准确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看待前进道路上的主流和支

社科经典论文篇3

论文摘要:在中央组织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推动下,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很快,成绩显著。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突出的是某些学科点忽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的教育,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质量;同志2010年9月27日在中国浦东千部学院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强调了把马克思主又经典著作的学习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习结合起来,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基木路径,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应以此为指导和动力,深刻理解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的重要意义,坚持正确的方法,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的研读和教育。快速

      一、问题的提出快速

    在中央组织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强有力的推动下,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很快,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无论是在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还是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上,都得到充分体现,从而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升了其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加强了党的思想理论阵地,促进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这是当前我国思想理论战线健康向上的大好形势的重要表现。

      现在的问题是要进一步发展这种大好形势。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来说,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 ) 16号文件的精神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的学位(2005 ) 64号文件及其附件二的具体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进行规范化建设。这方面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重要的或基础的一环,就是要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的学习、教育。这项工作,既关乎教材、教学内容,也关乎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在一定意义说,关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根本性质、发展方向和社会服务功能。现在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本学科的某些学科点、某些指导教师对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有所忽视。其具体表现多种多样,如:有的未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课列人重要学位课程;有的在学位课程设置中虽然规定有这门课程,但建设得很差,教育质量不高;有的学科点在一批老教师退休之后,已经没有真正能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师,只好随便应付;更有甚者,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代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的教育。如此等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思想上不重视,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毛泽东思想教育、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最重要、最基础的学位课程,甚至受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影响,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100多年前的“老东西”,没有研究的现实价值,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总之,不管具体情况如何,上述种种表现,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重要指导意义

    我们党一贯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教育,党的几代领导核心都反复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教育的重大意义。2010年9月27日同志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座谈会上的讲话,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根本法宝。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领导干部,不可能是合格的成熟的领导干部。他指出: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阶段主要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干部教育培训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重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他要求将这一精神充分体现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的培训内容、教学布局、教材建设上。同时他又强调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重点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同时,还要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的学习教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利于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也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就谈不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要求,党内要有相当多的干部每人读一二十本、三四十本马列的书。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强调学马列。邓小平同志说,读马列要精,这个“精”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导师们的经典著作。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也都强调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去年底,出版了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这两部文集,是党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全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权威性教材。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都应当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课程,专门讲授一些有代表性的篇目,指导学员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习结合起来,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建议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三所干部学院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在教学计划中加以安排。

    同志这一段话,是直接针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三所干部学院讲的,这些单位的教育对象是领导干部,这自然同我们地方高校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做法。但是他强调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点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重点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同时,还要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的学习教育等等精神,总结了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反映了我们党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指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对领导干部的政治要求,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是完全适用于我们地方高校的,特别是给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我们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全面领会和很好贯彻。

      三、研读经典的重要性和方法

    同志的讲话,已经把研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的重要意义、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讲得十分明确。这里,根据同志的讲话精神,笔者着重就学原著的意义和方法提出一些看法。

    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即钻研经典作家的原著,这是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科学方法论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给追随者和后继者的忠告。1884年8月13日,恩格斯在给格奥尔格·亨利希·福尔马尔的信中就提出:要“研究原著本身”。1890年9月,在致约·布洛赫信中,他再次强调:“我请您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在这封信中,继后在1894年1月25日于伦敦致西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恩格斯这位社会主义的“保姆”和导师,还开列了一系列重要阅读书目,以供有志于研究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人们学习。

    恩格斯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除了有当时的特殊背景外,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原著即马克思主义的载体,是其理论的文字存在和表达形式。钻研经典作家的原著,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跨越历史时空,面对大师,直接与经典作家对话、交流,把他们的原论直接传给后继者。研读原著具体说有四点意义:

    第一,要真切地了解经典作家思想形成的根据和发展轨迹,就必须研读原著。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领略这些思想的精髓、底蕴和历史发展脉络。恩格斯在为《资本论》第三卷写的序言中就说过:“一个人如果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学会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样去阅读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并且首先不要读出原著中没有的东西。”

    第二,要在正确地理解经典作家有关思想的同时,有效地学习他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和和科学方法,就必须研读原著。列宁在建议青年们研究国家问题要看看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时说过:“我所以提到这部著作,是因为它在这方面提供了正确观察问题的方法。它从叙述历史开始,讲国家是怎样产生的。他还指出,要正确地分析国家问题,必须对它的整个发展过程作历史考察。第三,要不“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人迷途”,就必须研读原著。这个论断是恩格斯当年在给格奥尔格·亨利希·福尔马尔的信中着重提出的。今天,简述读物和第二手资料多得不可胜数,在这种背景下,恩格斯的论断对我们有多么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第四,要有效地抵制和反对错误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歪曲、肢解,就必须研读原著。这是从现实出发的。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在充分肯定意识形态领域主流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平静,思想理论领域呈现十分活跃、十分复杂的状态。一些错误思潮往往采取折中主义的、混合主义的手法,提出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观点,歪曲、肢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混淆视听。面对多种思潮的交流、交融和交锋,只有研读原著,才能正本清源,与各种错误观点划清思想界限。

    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这可以从多个方面探索,笔者以为以下方面值得重视。

    第一,要在研读文本上下苦功夫

    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以后,马克思说过:“我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至今还没有人在经济问题上运用过,这就使前几章读起来相当困难。”“这是一种不利,对此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事先向追求真理的读者指出这一点,并提醒他们。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他还说:“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谁怕下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这一点,是每一个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人都需要明了和有精神准备的。

    但是,马克思主义既然是科学真理,只要愿意付出定能学懂学通。列宁曾向大学生建议说,为了弄清国家这个“最复杂最难弄清的问题”,要多花些时间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著作至少读几本”。他告诫大学生:“起初也许有人又会因为难懂而被吓住,所以要再次提醒你们不要因此懊丧,第一次阅读时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读的时候,或者以后从另一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明白的”。他强调,“想认真考察和独立领会它的人,都必须再三研究,反复探讨,从各方面思考,才能获得明白透彻的了解”这些话,既鼓励了我们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信心,也指出了我们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方法。

    第二,要认真领会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

    我们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既要把握其中提出和论证的重要思想理论观点,又要重视研究和掌握形成这些理论观点时运用的立场和采用的方法。恩格斯多次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只是(a)历史地,(β)只是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y)只是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包含着极其宝贵的科学方法,我们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认真领会和全面把握。

    第三,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又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方法。在这方面,总的说要具备问题意识,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学。展开来说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要注意联系历史实际,把握马克思主义某一理论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和文化的多个方面,特别是重大的历史事件;二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去思考和解答自己在理论领域中未曾遇到过的问题或感到困惑的问题;三是要关注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思潮,通过分析、比较、对照,深刻地把握理论,以期澄清是非,划清界限,提高理论水平。

    第四,要注重理论的应用和创新

    毛泽东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因此在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和观点之后,要自觉地以此为指导,去进一步学习、研究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历史和现实,自觉地努力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为此,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高度关注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在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中,推动理论的创新。

    当然,发展理论,创新理论,是一项艰苦的科学工作,需要思想家费尽自己的心血。理论工作者要抱着慎重和严肃的态度,不能有任何轻率和随意。恩格斯早就讲过:“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恩格斯的这个论断应成为我们理论创新的座右铭。

社科经典论文篇4

论文摘要词典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现代词典学在吸取其他学科,特别是现代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众多边缘学科,不仅拓展了词典理论研究的内容,为词典编纂实践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也对词典编纂者的素养及词典编纂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词典学的兼容性

1现代语言学的延伸与边缘化

语言学兼跨文理学科,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都离不开语言这一工具。同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又促进了语言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广义语言学的学科分支,由此催生出众多语言学边缘学科。例如,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结合产生了人类语言学,语言学与社会学结合产生了社会语言学,语言与文化关系研究结合产生了文化语言学,语言研究与人类大脑研究结合产生了神经语言学,数学思想和方法运用在语言现象上产生了统计语言学和代数语言学,等等。“现代语言学不仅吸引并采用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语言作跨学科的研究,从而导致众多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建立,这已成为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趋势。”

2词典学和语言学

词典学和语言学之间的渊源颇深。词典学作为研究与处理词汇信息的学科从一开始就被打上语言学分支的烙印。“语言学理论无疑是词典学基本理论的核心。”词典学对语言学的借鉴是毋庸置疑的,从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词汇学到语用学、语体学、词源学,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催生了词典编纂界的累累硕果。但词典学对语言学的借鉴与依赖并非来而不往,一味的拿来主义。词典对语言的规范和描写影响着语言发展的方向,词典理论与编纂实践的深入对语言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词典学、语言学和其他学科

语言这根纽带促成了词典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姻关系,词典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不可避免地具有跨学科的性质。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大大拓展了词典学的研究领域,信息社会的高速膨胀又进一步加快了词典学的跨学科性,在语言学各交叉学科的基础上,产生出众多词典学交叉学科,如认知词典学、交际词典学、计算词典学、语料库词典学、电子词典学、机助词典学、自动化词典学、英语教学词典学、网络词典学、文化词典学等。此外,词典学还涉及哲学、美学、文学、翻译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可谓无所不涉。总而言之,语言学、词典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三者之间呈现出一种交叉的三角关系,

二、词典理论研究的跨学科趋势

20世纪中期,随着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词典学大大拓展了原有的疆域,也打破了词典编纂是经验性学科和语言学附庸的传统观念。在跨学科环境下,现代词典学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独立性、综合性与跨学科性。

1新视角、新方法层出不穷

从最初作为记录“难词”的词汇表,到19世纪50年代成为规范与权威的卫士,直至历史语言学蓬勃发展之时开始被看作是语言的忠实记录者,词典一直处于静态的、一厢情愿的状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催生了诸如网络词典或在线词典之类的“动态词典”,词典跨入“动态性”时期,这也是未来词典研究与发展的大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对语料库的研究,为现代词典编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此产生出各类基于语料库的词典类型,也出现了计算词典学与语料库词典学等交叉学科。时代的变化使词典学表现出非常强烈的跨学科需求。

与视词典为释疑解惑工具的传统词典观不同,交际词典学把交际学的理论应用到词典学中,从崭新的视角提出词典交际的理论模式。“词典编纂已不再像人们过去一直认为的那样是纯粹的语言活动。在本质上,它是社会文化行为,而词典使用则是社会心理行为,因而对于词典和词典问题的探究不仅要涉及语言本身,还要涉及到人文、信息、社会心理等诸多其他学科和领域”。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认知语言学作为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结晶,是一门“从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多角度研究人类智能系统的性质和工作原理的一门综合学科”。如何利用其研究成果编纂出旨在帮助读者掌握语言学习规律的认知词典,成为当代词典编纂的热门话题。“目前,计算语言学的发展与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已形成一股合力,诱导了关于语言本质的思考和理论探索,与此同时也催生了词典学的后结构主义。”

2词典类型研究的新空间词典分类问题历来受到词典学家们的关注,也因此产生出多种较具有代表性的词典分类法。这些分类法各有理据,也各有优缺点,但至今还没有一种分类法能“包罗万象”。如今,跨学科环境下各种词典新理念的产生催生了各类新型词典,也为词典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词典学家R.R.K.Hartmann教授和GregoryJames教授在《词典学词典》中提出一种全新的分类方法,从词典篇幅、规模、编排、载体、功能、信息类别、语言、用户等视角对词典类型进行重新梳理。今后的分类法将表现出更大的开发性,把当代词典编纂理论指导下的各类新型词典都“收入囊中”,并为将来词典类型的进一步丰富留下充分的空间。

3词典批评理据的多元化

作为当下词典学研究的内容之一,词典批评正进一步趋向理性化。“词典批评实践逐步摆脱感性的自发与无序状态,走向多学科语境下的科学分析与理性思考。”人们将不再局限于对词典文本、编排等宏观、微观信息的缺乏系统性的评价,而开始寻找多学科语境下的现代词典学理论依据,表现出“批评理论的理据多元化,即从传统的就词典论词典的单一分析转向借助于诸多语言学的新理论(如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语用学理论等)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如心理学、美学、教育学以及文化学等)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评判”。

三、词典编纂过程的跨学科性

1词汇的跨学科性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贯穿在所有的人类活动中。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是反映和认知客观世界的工具。词典作为记录、描写词汇的工具书,必然与各领域、各学科的词汇打交道。在信息社会,词汇爆炸,尤其是专科词汇和各类术语爆炸,伴随着知识爆炸而发生。专科词典以收录专业词汇为己任,本身具备跨学科的性质。一般语文词典虽然涉及的多是普通词汇,但对各学科词汇的收录近年来却同样有增无减,并且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是因为各国之间在商务、科技、政治、文体等领域的交流已成为国际交往的主要内容;此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又带动了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对各学科的认知需求。

2词典编纂队伍的跨学科性

现代词典编纂是社会化的劳动过程,从资料的收集、整理、审读,到数据分析、词频统计、词条编排等都是在团队协调合作中进行的。词典编纂队伍是个跨学科“大家”,包括语言学家、词典学家、翻译学家、语义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等社会科学家及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生物学家、计算机专家等自然科学家。其中,以词典编纂家为核心,语言学、计算机等专家为左膀右臂,构成词典编纂的主体,各学科专家则在提供各学科词汇与百科信息上起到重要的作用。每个“家”各行其职,相互合作。

3词典编纂手段的跨学科性

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词典编纂和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现代词典编纂进入到人机对话的计算机时代。词典编纂过程的计算机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实现词典编纂自动化,包括制作文本处理软件、检索和统计软件等专用软件,及采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信息传播多样化等。其二,实现词典编纂数字化,即利用数据库技术存储和检索词目等信息,并利用语料库技术进行词频统计、词义分析、词项搭配、例证提供等。其三,实现词典编纂网络化,即通过互联网进入语料库系统,实现远程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计算机具有存储量大、检索方便、灵活性强等特点,从而大大改变了词典编纂的传统过程,使计算机检索法、语料库分析工具、词频统计法等技术手段成为当代词典编纂必备的跨学科技术条件。

四、跨学科环境对词典编纂者素养的新要求

人类三千多年的词典编纂历史在继承传统中演进。先辈们在词典编纂理论与实践上的成果为现代词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现代词典学又充分汲取了其他学科的养分,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词典学的发展无疑对词典编纂者的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1编纂者知识结构的多元化

在词典编纂史上,词典编纂曾被看成一门手艺,与理论无甚关系,而词典编纂者对语言学也颇为排斥,认为语言学对于词典编纂过程毫无实际帮助。尽管如此,词典学还是一开始就与语言学扯上了关系。随着语言学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词典编纂,词典编纂者的理论水平面临新的挑战,他们不再只是把成堆的卡片理出头绪的“工匠”,也不该只是狭隘地了解传统词典编纂知识的“窄士”。“对词典编者来说,语言学理论造诣和实际驾驭语言的能力,应当是他们最根本、最重要的素养。”此外,词典编纂者还应涉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美学、哲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把现代词典学的研究成果及多元化的编纂理念更好地运用到词典编纂中。

2编纂者的开拓创新精神

词典编纂史上的每一个丰碑都是在冲破传统中建立的。一部内容丰富、题材新颖、体例独特的词典的诞生离不开编纂者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不畏艰辛的超凡毅力,也离不开编者独到的学术眼光和大胆的创新精神。近年来国内辞书市场一派繁荣,但除了一些著名工具书外,国产辞书在市场占有额上远不敌老牌进口辞书。这有历史与技术等客观原因,也与国内辞书界尚缺乏大胆的创新精神,没能跳出旧的编纂模式不无关系。好在国内辞书界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努力改变现状了。

现代词典学的跨学科发展促进了语料库词典学、交际词典学、计算词典学、认知词典学等词典学新理论、新分支的产生,并出现了语料库词典、认知词典、在线词典、机读词典、电子词典等不同介质、不同编纂理念、不同技术支持的新型词典。面对新知识、新理论、新视角、新技术,词典编纂者要有对新生事物的敏锐性,并且有发掘新事物、接受新事物、大胆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语言与社会的发展对词典的功能及种类的多样化提出了要求,如何编纂出具有时代感的种类丰富的新型词典是词典编纂者面临的新课题。

3编纂者专科意识的加强

在信息时代,词典编纂者,包括语文词典编纂者及专科词典编纂者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对前者来说,作为研究词典的语言学工作者,对本学科以外的各门科学要有一定的知识积淀;而后者多为专业学科的工作者,对语言学的了解应是其编纂好的专科词典必备的条件。词典编者“头脑里必须建立较强的‘专科意识”,要“注意学科或专业的体系性”,还要“处理好通俗化问题”。0”面对专科词汇的膨胀,词典编纂者要既“快”又“专”,即对词汇的更新要反应快、收录快,对词汇的处理要保证一定的专业性,不能随心所欲。当然,对语文词典中的专科词汇要根据词典的宗旨和对象把握好专业性和通俗性的关系。

4编纂者现代技术运用水平的提高

现代科技为词典编纂提供了快捷、广阔的信息检索途径,使传统词典编纂进入到计算机和语料库时代,大大促进了词典编纂的现代化进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语料库编纂词典成为当今词典编纂的主要趋势。对计算机的运用水平影响到词典编纂过程的效率与效果,因此,词典编纂者有必要熟练掌握、操作计算机,熟悉词典编辑系统,懂得使用文本处理软件、词性标注软件、检索和统计软件、词汇索引程序等专用软件,真正做到老传统、新理论、新技术的有效结合。

社科经典论文篇5

关键词: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比较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037-02

从历时的角度来追溯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作为管理思想源头的古典管理理论和紧随其后的行为科学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基本触及现代管理的基本问题,同时,也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清理两大理论流派的内在精神,并探求其内部相关性,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两大理论流派的追忆,而在于为现代管理提供新的视角。鉴于此,从比较的视角探寻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所内蕴的管理精神,并探究行为科学理论对古典管理理论的超越,对于现代管理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一、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古典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值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时期。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技术的先进与管理的落后成为突出矛盾而存在,一些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为解决这一矛盾而提出一系列管理观点。从理论体系建构上而言,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和厄威克与古利克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研究。其理论基本特质在于,以“经济人”为前提假设,旨在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物质刺激和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古典管理理论的诞生标志着管理作为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存在,也标志着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化。

行为科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劳资双方的矛盾,古典管理理论时期所确立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日益显示出局限性,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界定行为科学理论,主要包括确立和大规模发展两个时期。在确立时期主要包括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西蒙的决策理论。在大规模发展时期主要包括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为代表的个体行为理论;库尔特·卢因的团体动力理论和以布莱克与穆顿为代表的组织行为理论。此外,行为科学理论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激励理论,主要有“赫兹伯格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弗鲁姆的期望机率模式理论、波特-劳勒的期望机率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凯利的归因理论、斯金纳等人的强化理论等等。”[1]其理论基本特质在于,以“社会人”为前提假设,“以组织中人的问题为中心,从动态的角度和社会心理方面研究人的因素对行为组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2]其中,特别注重从心理学角度对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工作生活质量、组织的激励措施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行为科学理论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一些不足,凸显了管理的人本色彩。

二、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比较

1.经验性研究转向实证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一种经验性的研究,其一,在古典管理理论之前,管理学正处于萌芽阶段,一些学者只留下了关于管理只言片语的观点,并没有留下经典的文献,因此,没有大量的文献供其翻阅。其二,无论是泰罗,还是法约尔,他们的管理观点主要是来源于自身的管理实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来源于一种“实验”,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来源于一种“体验”。从理论建构的角度来讲,他们应用的是经验归纳法,是一种描述性理论,属于经验型研究范畴之内,难以对复杂的管理实践作出全面的解释和预见。行为科学理论融入了大量的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其理论建构在大量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通过理论假设的相关条件,建立理论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然后再通过对结论的检验,由此展开理论分析,从而建构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行为科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而心理学研究在本质上是属于实证研究范畴之内。所以从经验性研究向实证性研究的转换促进了管理理论的科学性发展。

2.客体性研究转向主体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其旨趣一般都在管理的客体方面,如工作条件、工作行为等标准化方面,以及对组织结构的科学性探讨等。即使涉及人的问题,也是抽剥人的主体性,将人置于客体地位进行关照和对待,使人只是作为提高效率的工具手段而存在,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影响组织效率的决定因素,探求人的社会属性和多方面的需求,侧重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出组织应以人为中心的观点,提高人的主体性价值。因此,从客体性研究向主体性研究的转换进一步提升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

3.局部性研究转向系统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作业效率和生产环节层面,如泰罗主要探讨作业层次的管理,主要局限于车间的范围之内;法约尔虽然视角高于泰罗,但其主要专注于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研究;韦伯侧重于组织结构的体系设计,都带有明显的局部性特点。行为科学管理相对于古典管理理论更加系统,开始关注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巴纳德开创了社会系统研究的先河。尽管行为科学理论在系统研究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从局部性研究向系统性研究的转换大大地丰富了管理研究的视阈。

4.静态性研究转向动态性研究。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管理原则、管理程序、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等问题的研究,是一种静态性研究。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从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层面介入组织管理研究,关注组织的动态因素,属于动态性研究。从静态性研究向动态性研究转换说明了管理研究方法的丰富,视野的开阔。

三、行为科学理论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超越

1.人性研究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的建构是以“经济人”为前提的,认为金钱的刺激是提高效率的唯一内在动力。诚如泰罗所言:“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3]也就是说,任务与奖金构成了古典管理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古典管理理论看来,工人是提高效率的工具,而激发工人提高效率的手段则是金钱。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明确提出“社会人”的概念,认为人不仅要求物质利益,而且还要求作为组织中的一员而存在,需要得到友谊、安定和归属感。后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都从不同的层面对人进行了多维度研究。因此,相对古典管理理论的人性研究来说,行为科学管理的人性研究更为充分,大大丰富了人性研究的视野。

2.管理原则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主要致力于管理普遍原则的探讨,无论是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还是厄威克与古利克所总结的目标原则、权责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等级系列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都是从静态组织体系建构上来说的。西蒙曾指出“对几乎每个原则来讲,都能找到一个同样似是而非,并且可接受的矛盾原则。”[4]因此,可称之为“谚语”。行为科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组织理论的原则,如人格尊重的原则、相互利益原则、人性激发原则、人人参与原则、相互支持原则、协调统一原则等。这些原则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把握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对于管理而言,这些管理原则的探索有利于管理有效性的实现。

3.组织视阈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研究视野完全是封闭的正式组织内部,如泰罗专注于作业现场的管理,法约尔局限于企业内部管理,韦伯从组织的角度来追求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设计。在行为科学理论时期,梅奥在霍桑实验中发现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而且意识到非正式组织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巴纳德进一步发挥了非正式组织的理论研究,对非正式组织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因此,相对于古典管理理论而言,行为科学理论时期的组织状态更加开放,而且组织视阈相对完整。

4.决策模式的超越。古典管理理论的决策模式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的,认为人是完全理性的,认为决策者可以认识复杂的环境,能够制定出可供选择的全部备选方案,并能考察出每一可供抉择方案所导致的全部复杂后果,从而做到决策“最优”或者“最佳”。西蒙从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性出发,认为人的理性只是在“给定”环境限度内的理性,是“有限理性”。因此,决策者作出的决策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只能是“有限理性”,追求的也不可能是“最优”或者“最佳”决策,而只能是“满意”的决策。相对而言,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更为一种理性、科学的决策模式。

总之,从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比较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到,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从“制度”层面来解读管理,而行为科学理论侧重于从“人本”层面来解读管理。虽然二者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分别触及现代管理的两个最为基本的要素,即制度与人。从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其核心与目标在于实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统一,即制度与人本的统一。因此,从比较视阈对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进行研究,并寻求二者的整合路径,对于现代管理理论发展与实践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唯有如此,才能对管理理论形成更加科学与理性的认识,从而发挥其在管理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实现其管理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兴山,刘潮.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9:7-8.

[2]唐兴霖.公共行政组织原理:体系与范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36.

社科经典论文篇6

[关键词]经典阅读 图书管理员 阅读活动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323-01

“与书相伴的每一分钟都是对人生最好的奖赏。”“阅读是要让真正的阳光住在心里。”“在书中不仅有眼前,更有诗和远方。”“在书中可以和优秀的人物为伴,思想共舞。”“要过日子也要放飞灵魂,读书与后者有关。”“阅读让内心强大,勇敢面对抉择与挑战。”

然而在这个“快餐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现代人已经无暇顾及经典,如果不把经典改头换面包装得面目全非,是不会有人要看的,于是“三国”被水煮,“西游”被大话,经典阅读已渐行渐远。那么置身于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置身于物欲横流、奢华浮躁的时代,我们还需要读书吗?即经典阅读,现在还有它的价值吗?图书管理员又该怎么做呢?

一、什么是经典

所谓经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们常说的经典,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大众普遍接受,或在某专业领域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且最能表现本行业精髓。

在这个意义上讲,经典具有以下三个特性:影响力、时间性、广泛性。也就是说,一切著作,若要成为经典,它必须具有吸引力,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且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普遍接受的。

二、为何阅读经典

1920年,胡适曾开列一份〈〈中学国故丛书〉〉目录,列举古籍31种,从《诗经》《论语》,到《史记》《汉书》,从陶渊明、李白,到欧阳修、马致远,皆入其选。1923年,清华一批学生出国留学在即,为了短期得到国学常识,请梁启超开列一个有关国学的书目。可见中华民族也是一个注重传统经典阅读的民族;亦或许是源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所赋予我们与生俱来的情感,作为现代人在新世纪亲近书籍特别是经典阅读是必要的。

1.文化传承

梁启超说:作为中国学人,就有必要读一些中国传统经典。朱自清在《经典常谈》序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2.价值的选择

梁启超认为,在我们困惑的时候,这些经典可以给我们以指引。唐文治的看法:“吾国经书,不独可以固结民心,且可以涵养民性,和平民气,启发民智。故居今之世而欲救国,非读经不可。”

3.写作与气质

梁启超认为,青年学生不仅需要阅读必要的经典,对那些“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还需要熟读成诵。从中汲取养分,充实和丰富写作内容。

4.对传统的尊重

在美国,习读传统经典,同样是受人关注的话题。20世纪初以来,哥伦比亚大学就创设了“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本科生的必修课。致力于提供一个欧洲文学名著及哲学、社会理论名著选目。这两个目录包含了大量的西方传统经典。学校认为,学习这两门课,正是对西方传统的极度尊崇。

5.教养

一些学校很清楚地知道,社会弥漫着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通过对这些名著的讲授,希望引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从而远离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让名著的知识与思想能成为每一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

三、作为图书管理员,如何引导读者进行经典阅读

1.采购经典书籍

采购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开始,采购哪类书,采购多少册,都决定着藏书比例的合理性、科学性。虽说中外经典名著不像畅销书那样更新的速度快,但名著在图书馆藏书结构中应占有重要位置,图书采购要以名著作为经常性的采购对象。另外在采购时还要注意那些经典书籍的不同版本,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比如有原汁原味的原版著作;有适合年纪小一些读者阅读的注音插图版;有便于学习外文的英汉对照版;有始于连续阅读的成套成系列的版本;还有图文版、精简版、珍藏版等等。但是近几年戏说、歪说历史及古典名著成风,误导读者对传统文化、古籍名著的认识,所以采购时还应考虑出版社的权威性、专业性,比如岳麓书社、中华书局等都是较为规范的出版社。如果再贴心点,最好注意选择质量好、翻阅轻松的书籍。

2.定期推荐精品书目

别林斯基说的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置身茫茫书海,好些读者都应接不暇,一时无所适从。针对这一现状,图书馆可以通过馆员创造性的工作,将经过实践和时间验证的各种影响书目、推荐书目、必读书目、专题书目等有选择性地介绍给读者,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书目导读和促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书源,帮助他们接触和阅读这类比较优秀的读物。比如在两会期间,我馆相关馆员,根据会议内容的需要,专门搜集相关资料,跟踪服务两会人员。要想真正达到推荐的目的,个人觉得应具体考虑以下几点。

1)作为基层图书管理员,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读者的不同需求,采取针对。就未成年读者而言,其兴趣受年龄和识字的限制,大都喜欢卡通类、科幻类、童话故事类、神化传说等书籍。他们的阅读动机不明确,容易受同伴和环境影响,在选择图书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图书管理员要加强对他们的阅读指导,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且有利健康成长的书籍,如拼音读物、寓言、谜语、神话传说、童话故事、科幻类、百科知识及英雄人物故事类图书;针对成年读者,则可推荐一些中外名著、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科普读物等。

2)从提高读者的文化素质着眼,推荐书籍的品种覆盖率要广,品种要比较全面。不能跟风,某个时间段流行什么就给读者推荐什么。推荐书目要像给读者配营养餐一样,或小说或散文,或科幻或诗歌,或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或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

3.组织多种有益的读书活动

1)现代社会,图书馆成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担负了更多的教育职能。作为图书管理员,我们应该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经典的方法,必要时就阅读哪些经典、阅读经典等开展专题讲座。

2)提供交流平台,让其乐意读书。对于来馆读者而言,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公平合理的展示机会,让他们喜欢读书、痴迷于读书。比如组织开展名著人物推荐会、经典作品再现演出、经典作品传唱、经典作品知识竞赛,让经典作品进校园、进社区等。

3)拓展我馆现有的“小蜜蜂活动”,使其不仅仅局限于上书、整架。与此同时,引导他们在整架过程中发现适合自己的经典读物,阅读经典,进而向同学、朋友、家人进一步推荐经典。

总而言之,如果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另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参考文献

[1] 王余光.推荐书目与传统经典的命运[N].中华读书报,2008-4-23.

[2] 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7.

[3] 李焕娥.论文学名著的教育价值[J].天津:天津教科院学报,2002.

社科经典论文篇7

关键词:新兴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

以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核心,是关于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此后,随着经济学新古典框架的构建,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共同组织起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关注的重心是价格制度对于资源分配的决定作用而非价格制度协调专业化和分工的功能,这使得经济研究的重点由经济组织问题转到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由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不能解释诸如经济发展、贸易和经济增长等现象,也无法阐释交易成本和产权的经济含义,因此,在它之后,人们又分别发展了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以及产权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新企业理论等多个经济学学科的分支理论,以填补以上空白。这使得建立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各分支学科,存在理论核心的内在不一致。

致力于解决这些经济理论内在矛盾和冲突的经济学家们经过努力,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采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工具,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了决策和均衡模型,建立起了一套独立的、相对完备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焦点集中在人们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的社会分工水平对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意义上。通过对分工与专业化的研究,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有互相独立的分支理论都能很自然地解释为新兴古典框架中分工发展的不同侧面,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自然而然成为理论的内在核心,并成功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一、新古典经济学主流地位的确定

综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以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斯密提出了著名的斯密定理:即“分工受限于市场的大小”。杨格(AllynYoung)又将其发展为杨格定理,即不仅分工依赖于市场的大小,而且市场的大小也同样依赖分工的水平。这种因果循环揭示了分工的网络效应,分工网络效应是基于个体网络决策的,而对个体网络决策的研究则需要采用所谓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当马歇尔在19世纪末试图用数学框架将古典经济学形式化时,受到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他做了一个纯消费者决策和纯厂商决策截然两分的假定,以避免涉及角点解①和相关的超边际分析。马歇尔对需求与供给的边际分析,使他在取得对资源分配问题形式化的成功时,同时也遗憾地导致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精彩思想在新古典经济学这一主流学派中地位的逐渐丧失。通过历史,可以看出这一过程。

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这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成形。这本著名教科书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洞见,即古典的经济组织问题;另一部分则是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的价格理论。由于当时还缺少处理角点解的数学工具,马歇尔不能用一个数学框架将他对分工与专业化问题的洞见数学化;而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供求分析,在对资源配置问题进行数学处理时则非常得心应手,这使得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的第二部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部分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数学化,这在形式上更接近一种科学,更接近一代代经济学家所追求的目标,因而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了此后经济学的主流。而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之核心的专业化和分工这一深刻的经济思想却被淡忘了。

到1948年,萨缪尔森出版了他的《经济学》教科书,这是经济学发展的又一个分界点。他的这本教科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就是马歇尔对供求的边际分析,宏观经济学部分则是凯恩斯经济学。在这本被无数大学用做标准教科书的教材里,只有一小段对分工和专业化问题表示象征性重视的文字了。这样,在萨缪尔森之后,关于个人选择专业化模式的决策及其对分工网络决定作用的分析,以及对市场协调分工职能的研究,在主流经济学里失去了它的核心位置。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存在针对不同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需要不同的经济学分支理论来给予解释。例如,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比较经济学、增长理论以及产权与交易成本经济学、新企业理论等的产生,正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学科分支之间,理论核心彼此不一致的反映。没有一个内在统一的理论内核成为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兴起

一些经济学家质疑并致力于解决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的内在矛盾和冲突。新兴古典经济学正是这样一支最新发展起来的经济学流派,它从传统经济学的困境入手,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深入展开了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的研究,并成功地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内在缺陷,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

分析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它有三个特点:(1)采用边际分析方法来研究需求和供给,并以纯消费者和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基础。因此,社会的分工结构是外生给定的,市场的存在及市场的大小也是外生给定的;(2)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厂商的生产条件主要由厂商的生产函数代表,而生产函数是产出和投入的关系,生产力与厂商规模有关,而与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及全社会的分工水平无关;(3)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是假定最优决策不可能是角点解,而进行的一种对内点解②的分析。这些研究前提和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存在较大差异而遭到质疑。细想这些研究特点的产生,在分工与市场互为前提的条件下,个体网络决策决定分工的网络效应,因此,对个体网络决策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但由于受当时个体网络决策研究手段的局限,以纯消费者和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前提的理论假定,导致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存在着内在的缺陷,这也导致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对分工研究的淡弃。

1962年,Buchanan和Stubblebine提出了超边际分析的概念,超边际分析方法为个体网络决策提供了分析工具。具体说来,超边际分析方法的运用,首先是对个人选择专业化模式的决策所产生的角点解进行边际分析,然后在不同角点之间进行总效用——成本分析,并最终决定市场的均衡结构。由此产生的所有关于超边际决策(或任意一对参与者是否相联通)的信息称为“组织的拓扑性质”,而所有关于资源分配边际决策的信息只同商品流量大小有关,它被称为“组织的非拓扑性质”。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开始将超边际分析应用于各种决策问题。但是,很多经济学家仍然遵循马歇尔关于纯消费者和厂商截然两分的假定。在这个假定下,角点解是一个例外,而内点解则是一个通例;并且,经济组织的均衡拓扑性质不能严格定义。

直到20世纪末,由张五常和文玫完成了文定理的证明,才极大地推动了对分工网络效应的研究。张五常和文玫等人证明:如果采用一个斯密框架,则内点解就决不可能是最优均衡,而角点解则成为一个通例,其结果正好与外生给定的纯消费者与厂商截然两分前提条件下的结果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揭示分工网络效应的含义,边际分析就不够了,超边际分析成为必需。到20世纪80年代,在此基础上,以罗森(Rosen)、贝克尔(Becker)、杨小凯、博兰(Borland)和黄有光(Ng)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遵循以上思路,从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入手,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的分工水平,并成功地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这些前沿经济学家以超边际分析方法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所展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这一理论学派所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稀缺程度本生不是固定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将在不同个体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下发展全社会分工水平,从而不断改进资源的稀缺程度。而随着分工的演进,生产集中程度、贸易多样化程度、个人的专业化水平、每人的生产率、每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结构的多样化程度、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市场个数都将随着分工的演进而演进。此后,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对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入研究,使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得以在具有新数学模型的现代躯体中复活。

三、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的复兴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范式。所谓范式,按照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1962)的理解,就是一种“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该科学共同体共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了共有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并成为规定相应学科发展方向的共同传统。库恩给出了范式的一般内涵,在此基础上,拉卡托斯(Lakatos,1978)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用于范式内部的基本结构的分析。按照拉卡托斯的理解,研究纲领或范式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包括内核和保护带两部分。对某种特定的范式而言,保护带是,由种种辅助性假说构成,是不稳定的、可变的;内核是核心,由基本理论构成,是稳定的,不容改变的。

深入领会古典范式的精髓,不难发现,分工和专业化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古典范式的内核是: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按照亚当斯密的阐释,其内容是:(1)国民财富增长,源于劳动分工;(2)劳动分工成百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3)分工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分工的水平受制于市场范围。但不幸的是,古典经济学的系统理论没有一个好的数学框架来组织,随后的一场致力于将经济学发展成为精密科学的边际革命,则将这一核心问题逐渐挤出了主流经济学的视野。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也就由经济组织问题逐渐转向资源配置问题。

分析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其带来的结果是:(1)经济研究的重点从专业化和经济组织问题,转向给定组织结构下的资源分配问题。经济组织为什么会从自给自足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企业和市场为什么会出现并变得越来越复杂等现象,新古典经济学无从解释;(2)由于纯消费者与企业的绝对分离假定,使得专业化经济概念变得没有意义。因此,专业化经济概念被规模经济概念所替代。事实上,专业化和企业规模是相关但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专业化的增加与活动范围的缩减有关,而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规模的增加。专业化与小而全、大而全的不经济相对应,而不同于规模经济;(3)在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理论框架中,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和均衡总是同外生给定的最高总产量边界联系在一起,因此均衡的总合生产力不再有增加的余地。这个框架不能用来解释古典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什么在生产函数和资源禀赋不变的情况下,分工水平的提高却能提高总合生产力?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协调分工从而促进经济进步的?还有很多经济现象也都无法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来解释,比如:城市的出现、货币的出现、市场的扩大、生产力的提高、比较优势和贸易依存度的变化等等。

其实,马歇尔也曾注意到供给和需求边际分析的弱点,他因此提出用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来解释社会分工的经济效果。但是,美国经济学家杨格(1928)指出,递增报酬并不是由工厂或产业部门的规模产生,而是由专业化和分工产生的。杨格的学生弗兰克奈特(FrankKnight,1925)也指出,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犯了一个逻辑的错误,因为对所有企业都是外部性的规模经济,不过是一个毫无内容的空壳而已。但是,杨格也无法将他的思想数学化,因而他的思想也一直不能通过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流传下来。

直到20世纪50年代,数学家发展了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等方法,为处理分工和专业化问题涉及的角点解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武器。一批经济学家采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才重新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新兴古典经济学用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及个人决策如何交互作用决定全社会分工水平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遵循这一思想,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源的稀缺程度本生不是固定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将通过不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来促进全社会分工水平的发展,从而不断地改进资源的稀缺程度。对于一个给定的分工水平,均衡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但这种给定分工水平下的帕累托最优只是一种局部均衡,而整体帕累托最优包括了最优资源配置和最优分工结构两部分内容,它被称为全部均衡。全部均衡是所有局部均衡中效用最大的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是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吻合的,效用最大化同时意味着生产力最大化。但在新兴古典的框架中,由于存在着分工好处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在交易效率不高时,帕累托最优不会是最高分工水平。只有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帕累托最优和市场均衡才会越来越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这意味着,交易效率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流通效率决定着生产力水平。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它通过提高生产力,减少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市场决定最优分工水平和结构的功能更主要表现在通过不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最终决定的参与市场行为的组织效率上,所谓组织效率,是指给定产品的相对生产和消费量的情况下,分工水平和结构达到最优。而资源配置效率则只是在给定分工结构下(生产力水平或稀缺性一定时)对相对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最优折衷。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模型,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特征:(1)每个决策者都是一个消费者——生产者,他们用边际分析对每个贸易模式计算资源分配,然后用总成本——收益分析法来从众多的角点解中选择最优的贸易模式和专业化水平。这两步决策程序,就被称为超边际分析。最优决策总是一个角点解而非内点解;(2)生产函数是对每个消费者——生产者设定的,且代表每个人对所有可能的生产活动边干边学的能力。企业制度是随着在当个体决定去选择一个高的分工水平,并且用劳动市场来协调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之间的分工时才会出现。同时,作为个体生产函数组合的企业生产函数也在事后出现。整个行业呈现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分工网络,使得一般递增报酬和分工的网络效果同一个竞争性的市场是相容的。由于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帕累托最优效用边界可能不同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同样,在竞争性均衡中,边际成本定价法不再成立。这一特征使它区别于所有有规模经济的模型;(3)交易费用对均衡的分工网络大小有着重要的含义。随着交易费用系数下降,均衡的分工网络规模扩大,总合生产力和社会福利会提高,而总交易费用也会提高。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内生了市场结构和分工水平,从而推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从关注资源配置问题向经济组织问题的研究转换。在新兴古典分析框架内,它逐步解释了分工的发展是如何引起市场的出现、企业和货币的产生以及失业和景气循环交替的原因,它解释了新产品、新行业如何由于分工在迂回生产部门的加深而出现,保险业如何为解决分工加深后交易可靠性下降的问题而产生,分层金字塔交易组织如何由于分工加深而为提高交易效率而产生和不断演进……这些不但扩展经济学的解释能力和范围,而且重新将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互相孤立的经济学分支,包括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新贸易理论、新内生增长理论、演化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对策论等,用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理论统一起来,所有互相独立的个别理论都能很自然地解释为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分工发展的不同侧面。一旦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然后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的分工水平,则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缺点就可以被彻底克服。

四、对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的总结

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以专业化经济范畴取代规模经济范畴,以内生交易费用取代外生交易费用,以超边际分析方法取代了传统的边际分析方法,以角点均衡基础上的全部均衡取代传统经济学的全部均衡,将经济研究的核心从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的资源配置问题重新转回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焦点——经济组织问题上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恢复了专业化和分工问题在主流经济学核心中的应有地位,同时,它以“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为其理论内核,形成了一个各学派都可以共享的统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从而实现了对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复兴。

注释:

① 角点解是指当一个决策变量的最优值取其最大值或最小值(为0)时的点解。

② 内点解是指当决策变量最优值的取值均在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不为0)之间时的点解。

参考文献

[1] 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杨小凯.在“电子商务与网络决策国际会议”上的讲话[R].北京:2001.

[5] 雷宏振,赵阳.新兴古典经济学和经济学的范式革命[J].江淮论坛,2001(6):9-13.

[6] 李利明,邢惠清.《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简评[J].经济学动态,2001(1):79-80.

[7] 王拓.分工经济思想的发展——从亚当斯密到新兴古典经济学[J].当代财经,2003(11):13-17.

[8] 于业明,王欣,王建军.新兴古典经济学述评[J].世界经济文汇,2001(2):10-12.

[9]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10]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社科经典论文篇8

关键词:新闻学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新闻经典 经典焦虑

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新闻学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已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为何一个已经拥有博士甚至博士后授予权的学科,其背后隐藏的“新闻无学论”至今仍此起彼伏。基于此,有学者从词源上予以考察,“新闻学的原名叫Journalism,这个词的词尾是ism,这三个字母是‘方法’的意思。不过在普通外国的科学名词,它们的词尾,后面都是logy,而新闻学的名词却独异。在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测外国学者对于新闻学的这个东西,并不把它列于科学的地位”。①新闻学科之幼稚乃在于是“器”而非“道”。因此,有学者提出建构新闻经典是升华新闻学科的首要任务。②

但是我们必须警惕,盲目人为建构经典的历史合法性与合理性,即经典的建构是否基于人类认知的需要,黑格尔坦言:“人只有在认识他自己和他周围的事物时,才是符合他本身的存在规律而存在着,人必须认识到推动他和统治他的那些力量,而向他提供这种认识的就是形式符合实体内容的诗。”③对于人类认知自我与世界而言,经典乃是一种启蒙、召唤、塑造,跨越时空的创造性,是一种认同的想象。

经典的建构不是一时一事的产物,也不是由某个权威机构或权威人物认定的。“那些具有经典或大师地位的学者或批评家的肯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④但是自后现代转向以来,面对社会文化价值多元共生、大师缺场的尴尬,我们更相信经典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跨越时代的过程,是历史集体认同、多种元素共同参与的结果。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之比较

关于经典的定义,前人已论述颇多,本文不再赘述。文学与新闻学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其关于经典的标准也许会有不同,但是两者又有着天然的联系,脱胎于18世纪英国文学的新闻学始终都受到来自文学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的语境下。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必定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即“……经典的作品必须首先具有原创魅力”。⑤但是为何在当今中国新闻学界新闻经典的建构不温不火,除去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力的束缚之外,恐怕与当时的历史语境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从时间上来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几乎同时诞生,且处在相同的历史语境之下,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或许能够得到答案。让我们回到经典性问题的本体论意义上来考量,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新闻经典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基本特质之外,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相异之处。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具有思想启蒙的划时代意义,这一点中国现代新闻经典不能与之比肩。诞生于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在许多领域重构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康德在对启蒙运动进行总结的《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认为“启蒙就是人类脱离强加给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即人能够自由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反思自我、认识世界。近代中国民主主义启蒙运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康梁维新变法运动,后经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阐发,意图在中国建立以“三民主义”为根本特征的共和政府。

自明末清初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逐渐增多,特别是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为西学在东方的传播贡献颇多,西学东渐局面日盛。“五四运动”前期,中国思想界其实已经是暗流涌动。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对“祖宗之法,莫敢言变”的传统守旧思想提出了挑战,在当时的思想界刮起了一股飓风;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自创始起,新文化运动就显示了其激烈的批判精神,批判矛头直指封建儒学,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而高举新文化运动大旗,高呼要打倒孔家店的旗手则首推文学。1917年,《新青年》先后发表胡适和陈独秀的《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自新文化运动至整个20世纪20年代,在一种全新现代性的价值观念和美学原则感召之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集体建构开始了对封建守旧思想观念的颠覆并开始树立一种以重新发现现代人独立价值观与生命体验的意识形态。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考察,这种意识形态对现代中国整体演进的最大促进作用即是对国民的启蒙。“启的不是家族体系的‘子民’之蒙,而是现代民族国家中的‘国民’之蒙。”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对于国民的启蒙是基于对人的灵魂的拷问与重塑,并在相当大程度上促成了偌大的具有封建传统的国家向现代性转变,在“求新”、“求变”思潮的冲击之下,国民迫切需要的是立足于社会改造、精神更新、人的现代性转变的领航者,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恰恰担当起了历史的重任。

反观同时期中国现代新闻学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此后涌现出一批新闻学经典作品,如徐宝璜的《新闻学》,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由黄远生友人林宰平编辑的《远生遗著》等。这些作品在中国新闻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为何未能担当起像文学一样思想启蒙的引领者的角色,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新闻学传入中国不久,发展并不成熟,还处在向国外学习以及自身探索阶段;其二,这些著作本身或者是对当时历史政治现状进行宏观的客观描述,或者是有关新闻采访方法及新闻思想的介绍,两种都没有对人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其三,最重要的恐怕是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学传统的国度,新闻学的研究在当时并未普及,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或报人,有着根深蒂固文学情结的国人更认同文学的表达方式。

经典的建构有赖于经典本身的多元阐释空间,这种阐释是基于对经典本身所蕴涵的丰富思想意蕴的多重解读。也就是说,经典的建构过程并非单一方面的结果,除了经典文本本身具备经典的特质以外,还需要有后人给予经典的多元阐释。“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文本互动的结果。”⑦当然,二者之中,文本所具有的经典性才是根本,这种经典性体现在文本作者对世界本身深邃的思索与追问,并且能够穿越时代的隔膜激发后人的想象。

相对于文学,新闻首要的特点是真实,新闻专业主义所信奉的是客观、真实、不带偏见地报道新闻。以备受新闻学界所推崇的《西行漫记》来看,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新闻学著作,同时也蕴涵着重要的史学价值。“如果它比大多数新闻报道更有生命力,那是因为它不单单是抢先获得的独家新闻而昙花一现,更深的理由则是它客观地记录了许多永恒的历史事实。”⑧然而正是其不容否定的政治价值和历史价值限制了《西行漫记》的多元化阐释空间,作为特殊历史语境下的产物,《西行漫记》被打上了深厚的时代烙印,对其意义的表达只有一种解读方式,即作为研究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献的价值而存在。

与之相比,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则构成了一个意义表达空间非常广阔的张力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诞生于五四运动狂飙突进的历史背景之下,对封建儒学的彻底否定与批判在当时曾招致诸多质疑。除了对封建残余的批判之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重镇在于对“人”的重现发现,是一代知识分子不断地在矛盾和苦闷中思索的结果,他们的表达与诉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摹写,而是建立在对人性意蕴与文化内涵的逐层解剖之上,他们唤起了一个民族的觉醒。“中国现代文学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中国人的才情和智慧的结晶,已经创造了堪称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学经典,它是这个时代人民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的审美表达。在历史给定的条件下,它已尽可能地发挥到了最高水平,无论今后的历史会进步到什么程度,当人们需要了解20世纪初叶中国人的命运、苦难、境况、挣扎以及情感方式时,他还是会打开现代文学的著作。”⑨不同的读者在对经典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都会获得各自的审美体验,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每个中国读者在解读鲁迅作品的过程中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并进一步反思个体身上存在的国民劣根性。而且这种反思是随着历史发展向后无限延宕的。

新闻学的经典焦虑

随着新闻学科的逐渐成熟,新闻学的经典焦虑也开始凸显。焦虑的表征之一在于新闻学在当今中国学术界的尴尬地位。

从历史上看,经典的建构要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鉴于新闻学在中国语境中的特殊位置,新闻经典的建构更多地受到来自主流权力话语的影响。话语权力中蕴涵的强制力量或支配力量将会大大强化新闻经典的建构标准,甚至,在这种标准建构下,新闻作品本身的特质会退居次席。

受众的认同同样对新闻经典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大众文化的流行,审美日常化时代来临,受众对政治意识形态的疏离,主流权力话语的建构与大众流行文化的解构必定会出现巨大的价值断裂空间。在这一点上,从“文化大革命”时期所树立的“样板戏”的命运便可窥见一斑,因此,新闻经典在中国的建构所面临的是“动态经典”与“恒态经典”的问题。

处于夹缝中的新闻学遇到了相当大的困惑,人为地强行建构经典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经典本身必须是开放性的,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地被阐释,甚至被质疑。照此来看,中国目前新闻学界所推崇的“新闻经典”还不具备这样的特质。这与它们产生的历史语境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新闻经典本身大多掺杂着意识形态的内容,它们似乎与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当然,由于新闻学学科本身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用文学经典的标准来衡量新闻经典似乎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无论如何,产生于同一历史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已经证明了其文化传承意义和文化价值。“经典是帮助我们形成一个文化序列的那些文本”,⑩照此来看,新闻学的经典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闻学的经典焦虑还会存在很长的时间。

注 释:

①姜红:《现代中国新闻学科的合法性建构——“新闻有学无学”论争新解》,《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1),第52页。

②蔡尚伟、刘锐:《“新闻经典”在中国的建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7),第152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0页。

④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中国比较文学》,2006(2),第48页。

⑤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⑥⑦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中国社会科学》,2004(3),第152页,第150页。

⑧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美国1968年版自序。

社科经典论文篇9

【关键词】 高等中医药教育 中医经典著 教学

一个时期以来,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经典著作教学出现了弱化的趋势,甚至于有视研习中医经典及中医古籍文献为“守旧”、“复古”者。那么,究竟应如何看待中医经典著作的教学?本文的有关探讨将有助于更为理性地认识这一问题。

1.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是中医药名家成才的共性规律之一

考诸古代医学文献,不难发现,习医而有所成者,大多重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换言之,重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的学习和研究,习医多有所成,此乃中医教育实践的历史对中医经典著作之于中医药人才成才作用的充分肯定与强调,揭示了中医药名家成才的共性规律之一。就新中国老一辈中医药学家的成长而言,情形也大致如此。笔者将山东中医学院周凤梧、张奇文、丛林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所录97家著名中医药学家对中医经典著作的态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强调经典著作的学习及背诵者共计87人,约占89.7%。

2.重视中医经典著作学习是完整把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需要

有关研究显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同步演进”的关系[1],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高峰,中医学也相应地出现了发展的第一次高峰——《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相继问世。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从奠基走向了体系的形成,中医经典著作的问世同样宣告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理、法、方、药俱备的体系的形成。《黄帝内经》重在明理,《伤寒杂病论》重在立法、处方,《神农本草经》则为药物学专著。《黄帝内经》虽既有理,又有法;既有方(仅十三方,后世并不常用),也有药,但其方药甚简,故传统观点认为“《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的观点,其名不副实是显而易见的[2]。经典著作中任何一部著作均不可能代表中医学理论的完整体系。反之,缺少其中任何一部著作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又是残缺不全的。诸书合一,方可窥中医学理论体系之全豹。正其如此,所以诸多著名中医药学者常强调经典著作的学习,不是只学习其中的一部、两部或三部。“学好医学经典著作是学好中医的基础和关键。”[3]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习并非平等视之,而是有所倚重。如,“《内经》与《难经》是中医理论之渊源,不可不读。……我最推崇的是后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4]“四部经典著作是祖国医学的精华,其中首推仲景学说。”[5]

3.重视中医经典著作学习是“学有根本”的需要

中国古代文化是没有断层的文化,中国医学是没有断层的医学。中医经典著作所确立的医学思想、医学方法以及医学理论对于其后中医学的发展具有“模板”作用。正如哈荔田先生所云:“《内经》为中医理论之渊薮,为医不读《内经》,则学无根本,基础不固。后世医家虽然在理论上多有创见,各成一家之说,但就其学术思想的继承性而言,无不发轫于《内经》,故读《内》、《难》、《本经》,目的在于掌握中医理论之根本。而仲景之《伤寒》、《金匮》为临床医学之圭臬,辨证论治之大法,不读仲景书则临床治无法度,依无准绳,故读仲景书要在掌握治疗之常变。”[6]“历代医著汗牛充栋,后世诸家均有阐述发明,但流出由源,不论哪种学术流派,均是以《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本草经》等经典著作为基础。”[7]经典著作作为中医学的根柢,不予掌握,则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把中医学得根深蒂固是不可能的,探流溯源方能洞察本质。这又是重视经典著作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

4.重视中医经典著作学习是避免过度诠释的需要

中医经典著作,一如其他科技作品,其作者的本义具有唯一性。但是,由于诠释者“对同样的文字之理解,又会受到文化水平、临床经验、阅历、判断力和想象力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还原到作者所需要用文字表达的实际情况,其准确性就比较差。我们根本不可能走到已经作古的前辈名家面前,由他们通过实际病例讲解总结成文字的东西”[8]。正如《难经·十六难》所云:“离圣久远,各自是其法,何以别之?”所以,历代医家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对中医经典著作所作的理解与阐发,一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医经典著作所奠定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解、曲解、重塑经旨的“过度诠释”现象。“一个本文一旦成为某一文化的‘神圣’本文……无疑也会遭到‘过度’诠释。”[9]毋庸讳言,对中医经典著作的过度诠释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十分普遍。因此,前人(即便是名家)的诠释也不能代替后学亲炙中医经典著作。以目前的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替代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习,更是捉襟见肘。正如徐荣斋先生所云:“《内经》理论蕴藏之富,真如一座宝山,经过古今学者的勘探和发掘,各有所得,足征‘矿源’是丰富的。如何继续发掘?如何扬长避短、取精去粗地古为今用?确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做去的实际工作。”[10]

5.重视中医经典著作学习是获取间接经验的需要

历代医学文献,汗牛充栋,记载着前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与智慧。是否善于获取这一间接经验对于中医药人的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实为后学之“巨人的肩膀”。其中,《内经》等经典最为古奥,要求有较高的中国古代文化(包括古文)素养,攻克这一难关,具备研读中医经典著作的中国古代文化素养,从嗣后的历代医学文献中获取间接知识,有关困难也就不复存在。

6.重视中医经典著作学习是专业思想培养的需要

中医经典著作创立了与西方医学迥然异趣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使中国一跃成为当时东方无可争议的医学中心,诸多记载甚至超越了同一时期以盖仑为代表的西方医学。时至今日——在世界范围内传统医学相继消亡的21世纪,中医学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神话般地延续着自身的发展。其独特的医学思想、医学方法及诊疗技术日益引起全球关注。就这一角度看,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对于激发当前的习医者,尤其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专业自豪感与兴趣、巩固专业思想也有着相当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如辉.论中医文化学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2):4.

2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

3 戴 岐,靖玉仲,刘振芝.忆刘惠民老中医的学术特点.见:周凤梧,张奇文 ,丛 林主编.名老中医之路(第三辑)[M].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15.

4 祝谌予.中医学术应当发展提高.见:周凤梧,张奇文,丛 林主编.名老中医之路(第二辑)[M].第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 出版社,1984.261.

5 陈大启,孙志洁.仲景学说实践家——陈慎吾.见:周凤梧,张奇 文,丛 林主编.名老中医之路(第三辑)[M].济南:山东科学技 术出版社,1985.278.

6 哈荔田.学无止境 锲而不舍.见:周凤梧,张奇文,丛 林主编.名老中医之路(第二辑)[M].第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4.230.

7 魏长春.追忆旧迹 寄奉后学.见:周凤梧,张奇文,丛 林主编. 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235.

社科经典论文篇10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古典理论 理论回归

自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kootz)1961年发表《管理理论丛林》一文,把管理理论称作丛林以来,管理理论的发展加速了自己的进程。此后,安索夫(ansoff)《公司战略》(1965)一书的问世, “战略”开始引入管理界,迈克尔·波特(m. e. porter)的《竞争战略》,在20世纪80年代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1993年迈克尔·海默(m.hammer)博士与詹姆斯·昌佩(j. champy) 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完成了企业再造理论的最终构架,在世界范围内吹响了所谓的“第二次管理革命”号角。同一时期,彼德·圣吉(p. m. senge)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学习型组织成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管理革命的重要标志。然而,在现代管理理论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我国管理学界,古典管理理论却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者甚至提出古典管理理论回归的论断。呼唤古典管理理论回归,有的是来自对中小企业管理的考察,有的是来自对管理职业化的理性分析,也有的是来自对古典管理理论自身的评判。一种观点的形成绝不是空穴来风,必然有其深刻的原因和背景,分析这些原因,回望并深思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繁荣基础的古典管理理论,对推进管理理论中国化,促进企业管理科学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1 古典管理理论具有自身的科学性及较强的应用价值

古典管理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科学方法探讨管理问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古典管理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集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于一体,对企业管理实践有着强大的指导意义。它犹如一只有形的手,科学有效地调动和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在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同时,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一般认为,泰勒、法约尔和韦伯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古典管理理论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的实践性,它是从企业管理实践中概括出来的理论。作为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的泰勒和法约尔,有着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泰勒就是在生产一线发现并注意到 “磨洋工”现象的,对这一现象的仔细观察,使他找到了工人“磨洋工”原因。他认为工人“磨洋工”有三个原因,即:工人们害怕不断增长的生产带来失业;失败的薪金制度不鼓励工人高效率的工作;工厂没有给工人提供科学的工作方法。这些观察和分析,成为科学管理理论构建的起点。虽然法约尔与泰勒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但他也一直处在企业管理的中、高层,漫长而成绩卓著的经营管理生涯使他对企业管理有更加宽阔的视野和更高层次的认识。

古典管理理论的科学性还在于管理理念的先进性。泰罗认为,科学的工作方法是管理中的“思想革命”,“思想革命”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需要雇佣双方把视线从分享利润这块蛋糕转移开,共同想办法把“蛋糕做大”。他说:“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顾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并且认为,对雇主来说,“最大利益”不仅代表着短期内有较大的利润,也包括为达到公司的长期繁荣而全方位地发展。对雇员来说,最大利益则不仅代表着高工资,还有他们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使他们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高等级的工作。在他看来,管理的真正目的是使劳资双方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富裕。这一思想直到今天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以至于王义昌先生在《一封辞职信——成就组织和个人发展的第六项修炼》后记中,还要遗憾:这么多年过去了,让雇主和雇员关系和谐共同发展,却至今依然是我们企业管理实践者和理论者的重大任务。作为一般管理理论的构建者,法约尔认为,管理是一种可应用于一切机构的独立的活动;一个人在某机构内地位愈高,管理活动愈加重要;管理是可以教授的。正是这种对一般管理的认识,使管理理论作为一种普适工具在广泛的社会领域得到了运用。由于韦伯是一个置身企业管理之外的“旁观者”,站在更加超脱的立场冷静分析企业管理的基本问题,他的管理理念更显深邃。他指出一套支配行为的特殊规则的存在,是组织概念的本质所在。没有它们,将无从判断组织性行为。这些规则对行政人员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他们自己的行为受其制约,另一方面他们有责任监督其它成员服从于这些规则。韦伯理论的主要创新之处导源于他对有关官僚制效率争论的忽略,而把目光投向其准确性、连续性、纪律性、严整性与可靠性。韦伯这种强调规则、强调能力、强调知识的行政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直到今天,在组织中普遍采用的高、中、低三层次管理就是源于他的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泰勒所提出的科学管理的四个原理:即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旧的、单凭经验的劳动操作;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以代替允许工人凭自己的爱好选择工作的作法;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去办;管理人员和工人在工作和职责上要分工,各自承担最适合的工作,以代替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推卸给工人的办法。这些原理,对于夯实企业的管理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法约尔提出的14条管理原则,以及他对管理过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五个要素进行的详细分析,则是企业管理过程科学化必不可少的。韦伯要求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所具有的八个特征,即实现明确的分工、实行等级原则、实行考核和训练制度、所有公职的担任者都是任命的而不是选出的、行政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行政管理人员不是他所管理的那个单位的所有者、组织是根据明文规定的法规规章组成的、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正是企业形成完整、有序和高效组织体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 古典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逻辑前提和应用基础

古典管理理论从创建到现在已经整整100年,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推动着管理理论向前不断发展,形成流派纷呈的格局。但是,站在21世纪回望古典管理理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它们的真理光辉,也清晰可见它们与现代管理理论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逻辑前提,古典管理理论不仅在理论上是现代管理理论创新的基础,而且本身也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构成内容,同时还是现代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基础。

古典管理理论先驱们所试图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学面临的两个根本问题,即效率和组织问题。它们是任何管理理论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管理理论都是在古典管理理论的启发下或指导下,在古典管理理论已经搭建的平台上的创新,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这种创新会一直持续下去。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问题仍然是现代管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比如对计划和策略的研究、对发展战略的研究、对组织形式的研究、对管理工作环境的研究,等等,都是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就是在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里,通过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所要解决的也是泰勒在百年前所关注的雇主和雇员关系和谐及共同发展问题。

古典管理理论不仅为现代管理理论搭建了创新的平台,经过发展和完善的古典管理理论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构成内容之一。在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的九大管理学派中,管理过程学派和经验主义学派就是古典管理理论的现代版本。管理过程学派也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其开山鼻祖正是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法约尔。这一学派因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等人的发扬光大,成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中的主要学派,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验主义学派也被称为经理主义学派,他们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他们认为,有关企业管理的理论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特别是以大企业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抽象和概括,然后传授给管理人员,向经理提出建议。经验主义学派中的许多代表人物深受古典管理理论影响,而且其中的多数人长期担任大公司的顾问或直接在大公司高层供职。经验主义学派走的是与泰勒、法约尔一样的研究道路,把实践放在第一位,以适用为主要目的。虽然,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实践对象的不同,经验主义学派所概括出来的理论并不是古典管理理论的翻版,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和思想方法是完全一致的。但是, 由于现代管理理论抓住了管理中效率与人性这一被古典管理理论忽略的矛盾,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对于处理好管理中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及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保持组织的平衡和谐状态,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用现代管理理论指导现代企业管理,是无庸置疑的。然而,当现代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离不开古典管理理论所构建的组织体系的基础性支持。现代管理理论为企业管理提供了许多工具,比如管理方格、决策模型、激励手段,等等,都要放在按照古典管理理论构建起来的、能完整地履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监督职能的组织体系中,才能发挥其作用。

3 古典管理理论的应用是我国当前企业管理实践的现实需要

管理理论不是“屠龙术”,它必须见诸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一切不能为实践所用的理论都是灰色的。管理理论的实践价值并不在于管理理论本身,而在于它的指导对象,在于它与指导对象的吻合性。因此,管理理论应用是有边界约束条件的,在发达国家有用的理论,在发展中国家未必有用;在大企业奏效的理论,在小企业未必奏效。我们不能说哪一种理论更好,更不能说时髦的理论就是最好的理论。

3.1 现实经济社会条件为古典管理理论回归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古典管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是与美国当时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五阶段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传统阶段、起飞前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消费阶段。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时代正是美国处于起飞阶段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出现持续的增长,在主要成长部门有可能通过革新创造或者通过利用新的资源,从而形成很高的成长率,并带动社会经济中的其他方面扩充能量。由于经济起飞时期,几乎整个经济都在快速地增长,从而使具有经济现代化观念的人战胜坚持传统社会观念的人,在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取得胜利。起飞阶段所迸发出来的强大刺激力量,既可以表现为政治革命的形式,也可能是技术革新的形式,还可能是管理方式改变的形式。当年,正是因应起飞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古典管理理论破土而出。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一般来讲,人均gdp400美元以下为经济增长的起步阶段,人均gdp400~2 000美元为经济起飞阶段,人均gdp2 000~10 000美元为加速成长阶段,人均gdp10 000美元以上为稳定增长阶段。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人均1 090美元。这是我人均gdp首次突破1 000美元。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处于起飞阶段的关键时期。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状况,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与上个世纪初的美国有很强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表明,古典管理理论回归在我国有比较适宜的土壤。所以,有人认为,“考虑我国企业的发展阶段,反省我们走过的路程,我们提出‘回归古典管理’,补上科学管理这一课,并试图以此作为我国企业迈向职业化的理论指导。”

3.2 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人们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是古典管理理论回归的重要人文环境

我国直到1994年才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今仅仅10年时间,从政府到民间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都十分有限。我国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到成熟阶段,还有比较长的路需要走。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企业,传统体制的惯性,制约着人们对市场经济认识水平的提高,因而,对在成熟市场经济中孕育出来的现代管理理论,多少有些消化不良。

企业管理说到底是人对人的管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是制约管理理论应用的重要约束条件。从企业管理者来看,由于我国缺乏优秀企业家诞生和正常发育的社会土壤和社会氛围,社会体制方面也存在压抑优秀企业家成长的弊病,现阶段堪称真正企业家的厂长、经理为数其实并不多,甚至一些功成名就的企业管理者,往往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娴熟的市场经济驾御技巧,而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中抓住了某一个机遇。在成功的或失败的企业管理者口中,我们都不难听到成串的、最时尚的管理学词汇,但是在他所管理的企业里却很难看到这些词汇所代表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至于,在改革大潮中大量涌现出来的家族企业,管理者的状况更不容乐观。

3.3 大量存在的中、小型企业为古典管理理论回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根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拥有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196 222个,其中大型企业仅为 1 984个,占1%;中型企业为21 647个,占11%;小型企业为172 591个,占88%。在工业总产值上,三类企业各占1/3。大量存在的中、小型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比较低下。

有人对浙江民营中小企业做过调查分析,在那里企业管理存在四个具有共性的问题,即制度不科学,缺乏连续性;忽视基础,管理方法运用不当;未发挥组织职能,团队效率低;脱离实际,曲解“企业文化”。调查者认为,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整体上还处于十分原始的阶段,甚至还远未达到以“科学管理”和“一般管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的水平。浙江省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状况最好的省份,情况尚且如此,其他地区的情况可想而知。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问题,更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普及古典管理理论知识,帮助企业加强管理的基础,比如应用“科学管理”理论,提高计划水平,增强管理控制能力。通过贯彻和运用“工作定额”、“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标准化”、“差别计件付酬制”及“计划和执行相分离”等原则和方法,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计划、组织与控制能力,从而实现管理效率的提高;应用 “行政组织”理论,促进组织优化。在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建立起以制度为中心运转的、等级化、专业化的金字塔型的组织,为企业准确、迅速、有效地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美)f·w·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 (法)h.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北

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3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

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 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

出版社,2004

5 宋瑞卿,樊而峻.古典理论与管理的职业化

[j].企业管理,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