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17:23:40

社科论文

社科论文篇1

大力发展人文社科阶段。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迎来了大发展。人文社科也在中医药院校转型中的特殊地位不断凸显出来。实现中医药院校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发展,人文社科必须有现对独立的学术和学科地位,有自主发展的学术规模、空间,并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地位。各校开办了卫生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英语、日语等本科专业以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医伦理学、中医保健体育等研究生学科专业。这些非医学科专业的学生数占到各学校学生总数的2-3成以上。

二、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分析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以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为基础,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就没有医学。研究解决医学引发的重大现实问题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医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与社会价值层面引发一系列争论,而这些超越技术本身的问题要通过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给出合理判断。对于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医而言,需要用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多种方式对中医进行解读,让公众了解中医知识,相信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理念。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具有良好的基础。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资源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阵营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新时期勇担责任和使命,取得长足进步。中医药院校基本形成了全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社科学科体系。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发展受到关注。在国家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下,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也受到了关注。教育部主导成立了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会,定期举办全国医药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

三、中医药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任务和思路

《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规定:“独立的中医学院校或在综合性大学以及医科大学中设置的中医学院(系),必须得到学校人文、社会学科及其他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应该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对中医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努力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任务可以定位为三个层面,并逐步向最好层面努力:一是在最低层面上,使人文社科不拖和少拖学校发展布局和发展速度的后腿;二是在居中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达到与学校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水平;三是在较高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能够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作出更多贡献。在学科布局上,要通过建立人文社科来扩大学科覆盖面,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加快从单科性向多科性的转变和提升。在学科水平上,人文社科应有与学校其他学科相当的学术水准,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和发展空间,使人文社科的地位由辅向基础性转变,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文品位。在社会地位和影响上,提升中医药院校在高教领域的地位和发言权,争取在人文社科主流学术圈中的话语权。在学术功能上,人文社科教师要走出单纯讲授公共课的区域,开展专业性的学术研究,争取在国内外所在学科中的学术地位。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思路是入主流、倡交叉、创特色。“入主流”就是要把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专业的人文社科来加以建设,以达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定水平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能够参与主流对话,参与学科中重大问题的研讨。“倡交叉”就是这些学科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中去,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之间寻求新的生长点和交叉点,达到良性的互动和互渗,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内生性学科,成为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创特色”就是要走特色之路,“特色”可以在与医学的交叉中产生,也可以在对某些新的研究领域或者分支学科开发中产生。

四、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态势

社科论文篇2

一、社会科与历史学之关系

历史教学是关于历史学的教育,而社会科与历史学有密切的关系,由此,便可知历史教学与社会科可以发生联系。全美社会科协会对社会科课程的解释为:“社会科是一门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学科领域进行整合研究的课程,旨在促进公民能力的发展。在学校课程中,社会科运用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法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宗教和社会学等学科材料,以及人文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恰当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相互联系的,而且又是非常系统的社会研究机会。”[2]从社会科定义的角度可知,历史学可以作为材料为社会科所用,进行综合的研究。在韦斯里的社会科课程“六型说”(包括各科目独立型、非系统相关型、系统相关型、统合型、中心统合型和融合型)中,“中心统合型”便是以历史学为中心的。反之,社会科作为一门综合性质的课程,当然也可以为历史学所用。这体现在如果运用社会科的研究视野,当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时,思路就会更加宽广些,研究的角度会更加灵活多变,同时更能够较容易地去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二、社会科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如上所述,当历史学与社会科发生联系之后,历史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同社会科发生着联系。社会科可以从很多角度去审视历史教学问题,这种多角度的审视首先体现在社会科对课程观的理解上。从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分,课程设置模式可以分为学科本位课程、学生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学科本位课程包括了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学生本位课程属于经验型课程,它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综合课程基础,通过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并对知识经验进行综合。这种理论来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强调健全人格的形成。社会本位课程是以社会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打破学科界线,自成学习体系。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科为历史课程的改善提供了视野,它能够使历史课程回归其求实求真的本真。具体到历史教学的操作环节,运用社会科综合多种学科的多角度视野,可以帮助教师更高效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同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举一具体案例来说,在讲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课《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如果不从社会科的视野讲述,一般的教学过程是首先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包括对香料、对黄金的追求,商路不畅,摆脱动乱的需要,传播基督教。其次要讲述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这又包括了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方面。客观条件是罗盘针的普遍使用,绘图技术的进步,具有较强抗风力的海船的建造,主观条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再次要讲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具体说就是四位航海家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海上探索过程。最后讲述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即影响———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美洲的金银矿的开发及其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非洲开始了罪恶的黑奴贸易,白银大量流入亚洲以及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当我们把《新航路的开辟》放在社会科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讲述时,会发现更好的方法。首先,我们先要考虑历史学科的特点也就是本课的主线,即要梳理新航路开辟的来龙去脉。从原来的航线到已开辟的航道的历史经过。这个过程可以由学生自己根据教材和搜集的资料去整理出来。教师的角色是提供给学生搜索资料的路径和方法,指导学生发现和运用资料。当然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除了历史学科本身的思路之外,我们还可以动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时,正是因为他不知道具体的地理知识———洋流的作用才会导致他误认为自己已经到达了非洲。而且整个航海探险的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操作地球仪自己动手指出新航线的路径是什么。再从美术学科的角度,可以让学生动手画出地图上大洲大洋的轮廓图,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几位航海家的航线。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当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是何种国家形态,从而可以得出为何两国会支持四位航海家的海上探险,这同样可以动用经济学的知识去分析贵族及皇室支持他们的原因。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使其能够自由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作者:陈芳芳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社科论文篇3

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意义,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论社会科学常识普及政策。

一、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意义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学问,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指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是自然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经环节。繁荣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进步的基础,只有依赖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价值导向,自然科学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造福于人类。

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既可以为现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重要的是它将为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营造良好的思想和精神氛围。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先进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极为重要。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要始终继承与发扬光大,就要依靠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特别是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与传播。

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趋势。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文盲率较高,且基础教育还不能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公民素质偏低。公众的科学素养偏低,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力推进社科普及,有利于培养公众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风尚;有利于公众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民主法制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自觉性,提高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能力;有利于公众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关系,在全社会确立符合社会主义伦理要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道德规范;也有利于公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品位和质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必将在更高层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社科论文篇4

英文名称:Fujian Tribune(The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Monthly)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月刊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8402

国内刊号:35-1248/C

邮发代号:34-33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百种重点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福建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刊物,创刊于1981年,原名为《福建论坛》,2001年改版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现为月刊(刊号CN35-1248/C)。作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刊物,《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循党的办刊方针政策,贯彻“双百”方针,崇尚实事求是与理论联系实际,以弘扬人文精神、关注社会实践、提供理论精品、展呈学术新见作为它对社会的承诺。

社科论文篇5

摘要科学思想是人们在具体的科学认识活动中产生的,既反映了当时社会认识事物的一般思潮,又影响着科学方法的形成和发展。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原因,我国古代产生了与西方迥异的科学思想方法,其中,元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了传统科学理论的最一般解释框架。

关键词科学思想元气阴阳五行

1科学思想的概说

一般来说,科学思想是在具体的科学认识活动中,产生、阐述和解释科学假说和理论的最一般的概念框架和信念基础。一方面,它制约着科学认识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影响着科学方法的形成及其发展方向,对科学理论的构成起到了指导作用,影响到社会对科学价值的评价。另一方面,一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思想作为社会思潮的一部分,也是历史传统与现实生活在科学活动中的反映。它要适应人类从自然事物、自然现象获得认识和心理满足的社会要求,也就是说,科学思想一般应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潮相容。科学思想应该满足科学实践对理论的要求,科学思想应能够反映科学实践所显示出来的认识倾向。

科学思想从内容上分析包括:①对自然的普遍形式,万物存在的方式,事物与现象变化之间联系认识的一般观念。科学思想反映了对自然整体图景和规律的综合认识,表现了对自然事物认识的客观性和实证性,从而成为宇宙观和方法论的基础。②对认识自然的目的、基本途径及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和确证这种认识的一般看法。③社会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一般看法。从科学认识活动的角度看,就是对科学对象、科学任务、科学工具、科学方法、科学与社会环境关系的基本看法。这些构成了科学活动中的指导思想,为科学认识的思维过程提供了基本框架,使科学活动沿着一种规范式的方向发展。

2我国传统科学思想的特点

科学思想是从探讨宇宙的本原和秩序开始的。气的观念、阴阳观念和五行观念是中国自然哲学中最为基本的几个内容,这些观念是中国古代人民探索自然的成果,孕育了中国古代科学思想。

关于宇宙万物存在和变化的原因,西周时期,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有两个基本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故先王以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这种观点是用具体的感性可认识的物质充当了万物的本源,并提出了万物构成的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用具体物质形态来说明万物的构成、宇宙的起源遇到理论和逻辑上的困难。到春秋战国时代,关于万物本原的探讨更倾向于寻找一种超越感觉、经验和具体物体的东西来解释大千世界的起源、存在和变化。老子用道作为万物的本原,勾画了大千世界的起源和生成图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淮南子·本经训》用气的学说进一步说明万物构成和发生的物质原因,认为“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形万殊之体,含气化物,以成桴类。”汉代的董仲舒、王充都各自讨论了有关气的思想。“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夫人所以生者,阴阳也。”元气论至此成为占主流的理论,它不仅讨论了万物之生,而且还探讨了事物的变化,讨论了无形之气与有形之物的相互转化以及有形之物的发生和演化。这种认为宇宙本原是气的生成论,相对于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构成论(主张变化是不变的要素之结合和分离)而言,更便于建立概念体系的功能模式,适合于由代数描述,而代数形式又易于发展类比推理,于是形成了中国传统科学的功能的、代数的、模型论的特征。而且“元气”这一概念可以用来说明从自然现象、社会关系到人的精神世界的一切,不是一个纯粹反映物质世界的总体性范畴。人们可以运用这不可明言的“元气”,随心所欲地用自然现象来依附、论喻伦理政治,或用人事来类比自然。这种倾向不可避免地导致用玄学的思辨来代替经验的考察,使理论思维本身缺乏严密的逻辑性。

朴素的辩正思想。早在《周易》中就包含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辩正思维方式。朱熹曾说,《周易》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流行”,二是“对待”。流行者,过程也;对待者,矛盾之对立统一也。整个宇宙,无非是一个过程,一对矛盾。在《周易》基础上,经过历代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批判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严密的阴阳变易的逻辑理论体系。阴阳,本义是指日照的向背,“阴者见云不见日,阳者云开而见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用这一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中相互对立、彼此消长的物质或其属性和阴阳相互作用对于万物产生、发展的作用。《管子·乘马》说:“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月之易,阴阳之化也。”《庄子·天道》说:“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阴阳论看到了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力量,并且以此说明整个世界的运动,但忽视了事物运动的因果联系。

五行相生相克的循环论。古人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观测到四方和四季周而复始的现象,如《易传》所概括的“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方位与时间的对应循环,以日的运行最为明显。日从东方升起,转到南方,又入西方。政治生活中朝代的周期性盛衰更迭、治乱分合的往复交替,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更强化了人们的循环观念。邹衍在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推演四季和自然现象的基础上,还用五行的这种相生、相胜来演绎人类社会的王朝更替和历史兴衰,把历史的发展说成是“五德转移”的结果。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思想用五行说来表明事物的变化和联系,但这种变化和联系是一种机械的、封闭的循环运行,带有宿定论的色彩。它不能具体地描述各种运动、变化的规律,也不可能正确地揭示事物联系、变化过程的物质原因,只是神秘地、抽象地脱离具体条件、具体过程讲变化、联系和相互作用。

元气、阴阳论与五行理论的结合,在《月令中》,四时是阴阳的体现,四时与五行配合,也就是阴阳与五行的结合。阴阳之气是基础,是本原;五行则是德,是属性,阴阳之气化生大千世界的五种属性。阴阳的对立统一,则是物质运动的最终动因。这种以气为基础的阴阳五行体系,把自然、社会和人结合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体系,它是传统科学思想中宇宙论的基础,影响了科学思维的整个过程。

总之,元气阴阳五行万物成为理论诠释的固有范式,这一范式在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奠定了中国传统科学发展的基本特征,自然没能成为社会认识的独立对象,关于自然的一些经验知识是直接为政治、伦理哲学作诠释,因而在认识方法上局限于笼统的描述和整体的概括,忽视了局部细节的说明,成了一个能说明一切的方程,而不能说明一个简单的具体运动。所以,理论的形式框架只是模糊地把握过程的一般表象,忽视了事物内在结构的分析,理论思维的实证分析的趋向被抑制。而且,庄子在《大宗师》和《人世间》两篇中所提出的守宗、心离、生忘三种悟道方式也长期影响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排斥了感性经验材料的可靠性和客观性,造成传统科学思想和大量的感性经验事实相脱节或对立,容易通过玄思走向神秘主义。

3我国传统科学思想成因的初步探析

事实上,科学思想的发展会受到两方面的社会条件的影响。一方面是物质生产条件,这其中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社会在生产技术上是否需要科学?是否有可能向科学提出任务和要求;二是社会能否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实验和观察工具与资料?另一方面是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是否有可能确立起科学发展所必需的思想自由的政治保证?

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是封建中国经济结构的基础,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奉行的基本国策。这种小农经济是一种基础薄弱的简单再生产,以精耕细作的种植农业为基础。由于没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只要有劳动力和小块土地就能恢复和重建这种小农经济。因此对技术成果的应用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其依赖程度不大。由于这种物质生产方式的生存、发展主要依赖于气候、天象、物候周期性变化的;防旱、防涝的水利工程;和生产工具密切相关的手工业、冶炼业;农产品与手工业产品交换贸易所需的算术计算;人和畜力的疾病防治。“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早就被生产所决定”,因此,围绕精耕细作种植农业的发展,天文历法、农学、计算数学、中医学四门实用科学构成了中国传统科技体系的主体。

儒家文化将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引入了科举入仕的道路而鄙视科技活动,将科技活动纳入了“小人为之夸之”的方技之列,道家文化却通过修身养性的方式将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的兴趣沉溺于一种玄秘虚无的境界。读书人做学问的目的就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知识分子和精通技术的工匠相分离,研究生产技艺就缺乏文化知识方面的动力,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缺乏足够的知识力量,同时生产技艺得不到理论上的总结、提高和应用上的推广和发展,所以历史上很多杰出的技术发明就无声无息地湮灭了。

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在内容上以政治、伦理为主体,形成了社会对科技活动和科技成果的价值评判的习惯看法是“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这阻碍了科学思想的发展,使知识分子对于自然事物的研究缺乏趣味。而且,他们大都以皇帝或上天的意志和圣人之言来看待各种观点、学问,也就是对自然万物的理论知识和解释缺乏实证判断的理性。也就是说,社会缺乏一种组织机制、价值的吸引,鼓励知识分子从事科技活动。

参考文献

1刑兆良.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社科论文篇6

【关键词】科技传播/科技意识/科教兴国

【正文】

科学技术传播(TheTransmissonofScienceandTechnology以下简称科技传播)是指科技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分享的过程或行为。它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哲学家培根早就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传播的结果怎样,不仅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而且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本文拟就科学技术传播的社会价值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讨论,以此就教于学界同仁。

科技传播的社会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既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智慧结晶,又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武器。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对于事物存在价值的确认。……事实上不可能找到一种科学知识,它不是对事物存在价值的断定。因为那样的知识没有反映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没有揭示宇宙联系和规定的丰富性,没有揭示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因而也没有任何指导人的社会实践的能力。”科学技术正是由于其本身的价值所在,才有了传播的可能与必要,才有了其社会价值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家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了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而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今天,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增长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国家的强弱及其国家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及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的能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对社会进步起决定性影响的思想深入人心。近20年来,许多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如美国的“星球大战”,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技术立国”等,即是科学技术所具备的社会价值的表现。科学技术的传播过程,无论这种传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只有经过传播过程或传播活动,科学技术才能内化为生产者的技能,进而作用于劳动对象,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各领域的变化。重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播。换句话说,科技传播是使科学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必要环节,其社会价值意义即在于此。

一、社会成员科技意识的提高及整个社会科技氛围的形成

日本森谷正规认为,一个国家的技术向来是该国文化的产物。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获得飞速发展,就在于它使来至欧美的技术,适应了日本的环境,即取决于日本“技术性格”与“技术风土”的相适应。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道德人伦,轻视工艺技巧的社会民众心理不能不说是近代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历史上不乏将西洋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给国人的贤仁志士,但终因没有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而未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果。我国发展的历史及科学技术发展史都表明,社会及其所属成员对科技的认识、态度和评价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能转化为制约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观精神和客观社会条件。科技意识就是以这些认识、态度和评价为基本内容的。较高的社会科技意识,会使全社会自觉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社会价值,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形成尊重科学技术劳动和科技劳动者,支持科技事业的社会环境,影响、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成员投身科技。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通过科学技术传播工作,将科学技术普及,进而提高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形成全社会理想的科技氛围,如在英国的许多会议厅、甚至餐厅墙上悬挂的更多的是科学家的画像;我国特别行政区——香港仅科技传播的专门机构就有10几个;我国长春市图书馆也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院士厅”,厅内挂有许多院士的画像及生平介绍。各国政府都在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将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态度传递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影响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影响他们对科技的理解、重视、支持及内化为科技劳动的积极性。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只有依靠人的自觉的有意识活动才能实现,这种意识就是科技意识。科技意识的能动性是和它的超前性(相对于某一具体实践而言)、科学性不可分的。在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当今世界,对科技的传播会使科技社会一体化发展,这样,科技才能适应社会环境,取得社会的认可,为社会及社会成员所容纳,才能被劳动者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变成生产工具和从事实践活动的武器。

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社会民众心理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社会民众对科技价值的基本判断和基本态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民众心理的产生是特定文化传统和现实文化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如著名社会心理学家DavidG.Myers所说:“社会心理的变迁更多地是基于文化而不是过程。不同文化中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主张,并具有相同的形成方式”。在Myers看来,人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态度,包括人的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等,这些社会态度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会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社会行为,于是,在人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关联效应。如果人的社会态度以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被民众所拥有,就会在人的社会行为中形成一种内聚力,表现为较为一致的社会行动;相反,社会态度的混乱或多样,也必然引致混乱的社会行为或多样化的社会行动,社会就失去了其整合力。Myers认为,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态度之间的关联性用右图表示。

附图

从这一图示可以看出,态度与行为的关联性具有内在的双向导引途径,态度可以决定行为,行为也可以决定态度。行为和态度的内在关联构造又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可以说,行为态度的相互作用是在作为整体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进行,而通常我们对于态度的认识则主要是通过被表达出来的态度实现的。Myers认为,态度和行为的这种关联性具有非常普遍的意义,它真实地反映了各种文化传统中的基本状况,是一种普遍的结构模式。

根据Myers的结构模式,人们不难作出如下分析,即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其社会成员在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社会态度方面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具有良好的判断,具有发展、推进、大力利用和规范科学技术的良好社会共识,即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或关于科学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态度,那么,人们在行为上就会做出发展、推进和大力利用科学技术的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形成更好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社会氛围。如上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态度或科技意识在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中确实具有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全民科技意识的提高必然要得力于科学技术的传播,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传播的角度看,并非所有科技成果都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都能内化为人们的社会态度,都能存在于人们的科技意识之中。事实上,只有被社会所承认的科技,才能引起其成员对它的重视、理解,才能真正变成民族的科技,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只有能够理解科学的好处的全部意义并加以接受的社会,才能得到科学的好处。”科技意识是理解科技的基础,科技意识的获得靠科技的传播。

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科技知识的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学技术总是最先被少数的科技工作者所拥有、掌握,而科技的发展要靠全社会的力量,科技对社会的作用也必须借助于社会的力量。这就要求科学技术必须变少数人掌握为多数人掌握。而要达到这一转变,必须通过科技传播。通过科技传播,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三要素相结合,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科学技术与劳动者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要素的结合。通过科技的传播,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从而提高了智力,提高了支配自然的有效性。科学技术与生产工具相结合,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工具“物化”出来,创造了新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的结合,使得新的劳动对象不断被开拓出来。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先没有的劳动对象。新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无一不是科技的“凝聚物”。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著名论断,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本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人才、科技、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本。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普遍应用,使生产工具中增加了信息化、智慧化、网络化的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起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管理国家的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一方面使得科技信息的传播、交流与共享速度、容量成倍地增加,人们能够很便捷的获得最新的科技、经贸信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们能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的合作,尤如一个单位。这样,科学技术在传播的过程中又促进了它自身的发展和其它学术的传播。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才能引起欧洲技术的变革、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人们思想与行为选择的变化。哥伦布的航海之行不能不说是指南针传播的结果之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评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时曾提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时代,由于各种仪器的标准化、微型化和商品化,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利用等操作在今天已发生了变化,我们有理由认为,信息机器的增多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知识的传播,就象早先人类交通方式(运输)的发展和后来音像流通方式(传媒)的发展曾经做的一样,今天的科学技术传播对于知识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拥有及拥有质量来讲起着“瓶颈”的作用。正如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尔所提出的那样,知识只有被转译为信息量才能进入新的渠道,成为可操作的。因此,我们可以预科,一切构成知识的东西,如果不能这样转译,就会遭到遗弃;新的研究方向将服从潜在成果变为机器语言所需的可译性条件。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具备把他们试图发明或试图学习的东西转译到这些语言中去的手段。这也就是说,在科技高速发展及物化的时代,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还是科学技术的接受者,都必须掌握科学技术传播的知识或工具。

三、科学技术传播有助于塑造正确的社会价值体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重要保证,它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和深化的结晶。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广泛深刻地引起社会各领域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甚至从根本上影响到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塑。由于科学技术在其本性上具有深刻影响社会价值体系的功能,所以,科技传播必须在有效的和正确的社会控制之下进行。

新科技传播对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来说,可作如下概括:

首先,科技传播会深深地改变我们的文化观念。正如美国哲学家Lowrance所说,“科学已经消除了大量的文化神秘,清除了许多谜信,使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魔法的世界上,它把物质转化成毒气、体液、香味、惩具和生命力,重铸了身体和心灵、自然和教养以及古典的技术和手艺,展现了人类的那个大写的手。科学揭示了死亡、遗传和健康的原因、回答了人类的起源,指明了人类的趋向,使我们有能力理解我们所见所说的意义。科学不仅描述了特殊的文化,而且帮助我们精心制作不断变化的文化和社会观念。”

其次,科技传播能够创造全新的公众认识,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当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对最新科技成果宣传报道和分析时,往往会在公众中造成强烈的震撼,创造出全新的大众认识,从而形成全社会对某些科技成果的关注,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从而动摇、修正或重铸出新的道德的、伦理的、审美的、行为的或实践的、甚至宗教的规则,这些规则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变迁,对于科技自身的发展和人类整体的演进,都会产生推进或阻碍的作用。

第三,技术的社会传播能够强有力地改变竞争社会选择的注意力,改造人们的价值观念。例如,在Lowrance看来,太阳能的广泛应用和储存方法的不断跃进,意味着大范围内对太阳能电池的梦幻般的进步,不是基于更有效的制造业,而是基于科学的发现。太阳能的技术应用所具有的这种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状况,并不是人为的,而是技术传播的结果。

第四,科学的社会传播能够澄清和帮助分析人们的社会选择,帮助提高公众的注意力。科学描述因果现象,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态度是基于知识而改变的。因此,基于科学的认识和知识,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对此,前文已作了较深入讨论。

第五,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传播同样具有改变人的现实价值体系的功能。

从如上几点讨论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社会传播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尤其是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的观念或社会价值体系,是影响甚大的,之所以会如此,是由科学技术的基本的社会功能决定的。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知识是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先导,科学技术对人的智力、思维方式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的综合渗透,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科技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事务的必要成份,贯穿于社会及社会事务管理始终。科学技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与变化条件。任何一种科技的发明与传播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不仅丰富、发展了物理学理论,而且导致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改变了人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资产阶级用科技这一物质手段,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反对宗教神学的封建的世俗权威。“在技术方面,蒸汽机的产生及其广泛使用,极大地刺激了整个社会生产领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交通动力业、冶金和化学工业等生产部门的迅速壮大,一个席卷欧洲大陆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普遍展开,导致了世界性的工业革命,这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狂飙时代。”可见,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其广泛传播,才有了人的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解放和自由,从而使人充分发挥其潜能,摆脱自然的束缚,使人的认识及其实践逐渐从宏观领域走向微观领域又走向宇观领域。科技价值观、科技思想和科技方法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理性工具。每一次科技革命及其科技传播都在科技普及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社会成员的脑力,提高了社会成员的智力,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正如亨利·哈里斯所说:“在二十世纪里接受教育的人——不管他知道不知道,不管他喜欢不喜欢——没有一个能够不受哈维、牛顿、达尔文、以至普朗克的学说所影响”。

四、科技传播有助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

任何一种科学及其物化形式——技术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科学技术是为解决某个或某些方面的问题产生的,所以科学技术只有变成现实的武器,才能实现它的社会目的。由于社会的系统性,某一问题的解决,仅靠一门科学或一种技术的运用是不可能的。它一方面要依靠其它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所有参与人对科学技术的掌握运用。如果离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这一客观行为,科学技术知识就不能成为社会的力量。所以,就科学技术产生的直接目的的解决来讲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而每一次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结果都是以后科学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科学家牛顿讲,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由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可传播性及其被传播,人类知识、人类文化才能得以继承和完善。事实上,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善本身都是继承的结果。拿内燃机的设计原理来说,它是从汽缸内部产生热汽,这明显地区别于从汽缸外输入蒸汽的蒸汽机原理。但是,它同蒸汽机一样,都是靠热汽推动活寒在汽缸内运动而产生动力的,这是它对蒸汽机原理的继承和改进。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一个由传播到吸收、继承,再到发展完善,然后再传播的过程,科学技术本身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得到补充和修正从而获得发展。

根据如上讨论可知,科学技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所引起的积极社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带来了一定范围的反功能、负价值。马克思讲:“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渡的疲劳。新……的财富的源泉……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和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革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毋庸争辩的事实。”事实上,科学技术每将人类带向文明一步,人类都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却增加了高科技犯罪;能源为人类提供了动力,但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原子核裂变在为人类开辟了一种新的能源——核能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危机,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就是铁的例证;电视使人们信息灵通,生活丰富;但却浪费时间,影响工作、学习及儿童的社会教育。克隆技术的发明、运用,克隆人的出现既能避免减少人类工作的负荷、损伤,却也可能带来更多的混乱、犯罪。科学技术越发展,科技传播越迅速,科技消极的社会功能暴露得就越明显。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科学技术传播亦是如此。我们应在积极推进科技传播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科技传播的负面效益限制在最小范围,并利用其它科技知识加以彻底解决。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最终解决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问题。对此恩格斯早就指出:“在科学的猛攻下,一个又一个部队放下了武器,一个又一个城堡投降了,直到最后,自然界无限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没有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

总之,科技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快速交通工具的出现,增加了人类活动的半径;电视机的普及,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可能;航天技术的发展,开始了人类“太空旅游”的年代;电子计算机使人类信息共享。科技传播以其巨大的力量无孔不入地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今天随着知识越来越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科技传播的功能及其价值必将日益明显。科技传播的速度与质量将成为一个民族知识拥有与操作的基础环节。所以,加大科技传播力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1〕〔2〕〔3〕〔11〕、乔瑞金《科学进步论》,海洋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页、第186页、第19页。

〔4〕〔5〕DavidG.Myers"SocialPsychology"McGraw-HillBookcompany,1993,第16页第38页。

〔6〕《马恩全集》第23卷,第664页。

〔7〕〔8〕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一关于知识报告》,三联书店第4页。

〔9〕〔10〕W.H.Lowrance"TheRel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toHumanValues".quotedHickman"Technologyasahumanaffair".McGraw-HillBookCompany,1990,第429页,第430页。

〔12〕〔U.S〕亨利·哈里斯《科学与人》商务印书馆,前言。

〔13〕张斌《技术知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9页。

社科论文篇7

一社会因素对科技精英的影响

科学社会学史表明,无论从纵向的时间看还是从横向的地域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默顿指出:“人们的职业兴趣转移的情况是随时代而异的。在一个社会里成为智力精英的兴趣中枢点的种种事业,在另一个社会里则很少受到注意。既然这些变化着的兴趣聚焦点全都是同一社会和文化复合体的组成部分……”[2]不仅“智力精英”是否走上科学技术创新道路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科学技术的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已成为科学技术精英的个体和群体也受到社会因素的种种或促进或阻碍的影响。第一,他们受各个社会的科技投入,科技制度和政策的影响。如学者指出的:“除了''''将一切工作在自己头脑中进行‘的数学家外,如今的科学普遍需要''''管理支出,其规模堪与工业企业相比’。[3]所以现在的科技精英们基本在科层制的组织中进行创造与发明。一个社会的科技制度背景对他们影响极大。第二,一个社会的科技精英分层位置,社会职业声望以及社会流动对科技精英产生重要影响。社会存在着社会分层。在一个若将科技创造视为“奇技淫巧”的社会,他们的社会地位会很低下,会有极少的人们从事这一职业。而在一个科学技术精英受到尊敬而仰慕的社会中,会极大地有利于科学和科技精英的成长的。一个开放型的社会分层比一个封闭型的社会分层会给科技精英们的大量出现创造条件。本文主要就我国当前的社会分层对我国的科技精英的影响作一分析。

二当前我国的社会分层情况分析

对于我国目前的社会分层的分析与研究存在着若干不同的理论与观点。有的学者采用收入的标准来划分阶级或阶层,有的学者以职业或职业声望来划分阶级阶层。他们或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划分我国的阶级阶层,或以韦伯主义的“三位一体”划分我国当前的社会分层。当然,就学者们各自关注的研究侧重点而言,这些有关我国阶级阶层的划分是可取的。陆学艺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种较好的分析视角以及做出了比较客观的研究结果。虽然此书关于中国十大阶层的分类及对各阶层分析引起了一些争论,但作为一部国内社会分层研究领域的实证研究作品,他较好地考虑了我国社会的一些“特殊情况”。从而有别于有些学者生吞某些理论后进行的国内阶级阶层分析。如其所指出的:“中国社会特殊的制度特征,又使人们感觉到一些制度因素也导致了人群之间的差异,因此,他们也提出了一些独特的制度分割标准。近年来已有大量的社会学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些制度性的因素对人们的社会经济分化有重要影响。”[4]有学者指出:“不同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塑造出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不平等的形态这一观点已为学者普遍接受”。[5]因此,此书独特的制度分割维度和组织资源维度的分析对我国是比较恰当的,对社会阶级阶层的划分是比较客观的,是符合当下我国的实际情形的。他的十大阶层的划分为:

从表中我们看到,专业技术人员处于相对较下的社会位置。他们主要的特征是拥有文化资源。而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4]他们可以分为三大类。(1)科教文卫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达693%,(2)工程技术专业人员,所占比例为224%,(3)商贸服务业专业人员,主要是经济类业务人员。[4]从以上说明及当前关于十大阶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说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就是科技精英们。

三当前我国社会分层对科技精英的影响分析

从我国当前社会分层的状况中我们可以认为:科技精英群体处于一个相对较弱的社会位置。另有学者在1999年在全国63个城市做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做出了中国的职业声望量表。结果是市长,政府部长,大学教授是声望最高的三个职业。其中,高科技企业工程师和自然科学家分别处于第八和第十位。[6]在一个社会里,科技精英群体一般会经历一个最长的受教育时间。教育在一个现代社会里应该成为最重要的决定社会地位的变量。“早在20世纪60年代布劳-邓肯研究社会地位获得的初始模型中,教育对人们社会地位的获得就起着最重要的支持作用”。[4]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在我国当前很好地体现出来。“我国的教育收益率低于以100多个国家为样本计算的收益率,”[7]在戴维•波普诺的《社会学》中,关于美国的社会阶级与贫困问题一章中,关于美国的五个阶级划分为:[8]从表2中我们看出,美国专业技术人员是和经理同处于上层阶级。他们有高收入,高职业声望。另一个1996年美国的职业分层结构表明:美国的从业人员分成6个大的职业阶层。第一阶层是高级管理人员、经理和专业人员阶层;其中,专业人员大体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知识分子阶层,包括工程师、建筑师、科学家、教师等。[6]这两份资料都表明专业技术人员在美国处于第一阶层。因此,在美国的阶层分化的社会情景下,专业技术人员会有极少的流动性。他们的教育收益能得到较好的回报。社会地位很好。这和我国当前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分层位置形成比照。也反映出我国社会分层的一些问题与不合理性。而正是这种情况,使得我国当前的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会产生更大的社会流动。造成科技精英的种种流失。虽然科技精英们以科学技术的研究创造应用和献身科学技术为职业的最高目标,他们有自己特殊职业操守和科学精神。但他们也食“人间烟火”,他们在“享受”现代社会幸福的同时,也承受现代社会的重负。所以当他们处在较低的社会分层时,上层社会阶层会对他们产生权威方面,组织资源等方面的吸引。而这种情况也在《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实证调查研究中得到说明。文中指出:“但专业技术人员却又一定比例流向这三个阶层。这种流动的方向性反映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拥有比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更优势的社会经济地位,因而,专业技术人员愿意向上流动进入这三个阶层,而这三个阶层的成员不愿意向下流入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总的来说,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出主要是两个方向:“从政”(流向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和办事人员阶层)和“下海”(流向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4]而留在本阶层内部不流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是60.5%。[4]但国内接近四成的专业技术人员流向其它阶层可以说是我们这个“科技时代”的不小“逆流”。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其次,国内向国外的社会流动情况是:的人才大量流失。学成回国留学人员基本不足50%。这里应该说明的是,第一,虽然出国留学人员并不全是科技方面的精英,他们也可能是其它方面的人才,但我们可以说,学成而没有回国的留学人员当中,肯定有大量的科技精英。第二,关于国内社会分层情况和科技精英向外流动的关系问题。由于我国的社会各项建设是在一个大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属于“迟发展国家”。社会是“迟发展社会”。因此,我们肯定会受到“迟发展效应”的负面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的物质条件,科学设施环境等方面会比国内更加优越和具有吸引。我在前文的分析中指出,由于科技精英们在国内的社会地位较下,一部分流向了更有优势的社会阶层,那么,他们流向更具优势的国外社会就不是不可思议的了。当然,此处要说明的是,社会分层情况会是影响科技精英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没有决定论的色彩,即没有国内社会分层肯定会导致科技精英的向国外流动的判断。超级秘书网

四结语和讨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当下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现代的良性分层社会。如研究所指出的:“所以还不是一个公平、开放、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还不相适应,存在引发社会危机的结构性因素。[9]此种情况也使当下的社会流动不合时代的发展。即“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社会流动模式尚未最终形成”。[4]因此,科技精英出现了非常态流动。

那么,化解此问题的路径可以是:第一,提高科技精英的社会地位。这应该是制度方面的着手点。当科学技术的春天出现时,科技精英的春天也应同时出现,应该使教育的收益率得到较好体现。第二,营造科技精英成长、发展、创造的社会文化土壤。在一个长期“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文化影响下的智力精英能在多大程度上“回归”科技创造,不仅需要科技精英们的“超脱”。更需要我们社会打造一个符合现代社会的职业观。需科技精英舍弃“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投身治学求真理的科学天地。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刘易斯•科塞.理念人[M]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张衔.人才资本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社科论文篇8

2.强化证券市场规制,修复资本市场投资功能王健,WangJian

3.农村保险市场创新发展探析丁霞,颜鹏飞

4.区域内产业集中度、企业规模、汇率与出口波动关系研究——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左力,左群

5.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研究王泽填

6.我国石化行业环境绩效评价现状调查分析林兢,陈筱

7.基于订单农业下的贸易信贷运行机制研究纪梦晨,秦涛,魏福全,袁立璜

8.中国FTA实践的原产地规则评析李婧

9.马克思"资本共同体"思想的文本解读秦龙,QinLong

10.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关于转型社会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几点思考刘洋,张铭,LiuYang,ZhangMing

11.论人的道德自由权覃青必

12.荀子性恶论之谜及其破解杨少涵

13.古希腊哲学中实践范畴的人本价值探析李玲

14.严复的海军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皮后锋,PiHoufeng

15.主义镣铐下的思想舞蹈:略论萨孟武的政治思想邓丽兰,DengLilan

16.颠簸:政权真空下的民众生活——以18世纪福建沿海民众与海盗关系为中心王华锋

17.贞节坊、节孝坊和贞寿坊与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以明清福建同安为例陈建标

18.酒、海洋、战争与和平——郑愁予金门诗作的三个要素朱双一,ZhuShuangyi

19.物化都市的感觉主义书写——朱天文短篇小说的身体叙事与颓废意识朱立立,ZhuLili

20.《荒人手记》与朱天文的警世寓言郑国庆

21.1970年代美英的中国"十七年文学"选本论纪海龙,方长安

22.创伤性记忆与张爱玲的抽象隐喻林莺

23.ECFA与两岸产业合作研究刘震涛,王花蕾

24.闽台低碳农业发展研究与合作对策周琼,翁伯琦

25.欧洲债务危机对福建省外向型经济的影响郑有国,林珊,ZhengYouguo,LinShan

26.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福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蔡艺,张春霞

27.厦泉同城化建设的现实基础及其发展路径——区域中心城市整合发展的视角王开科,庄培章,黄如良

28.构建"三源融合"的高职校园文化景丽芳,JingLifang

29.区域性高等教育规划意义及路径黄子杰,程广文

30.感官正义与司法正义:对2009十大影响性诉讼案件的再解读栗峥

31.员工-组织关系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宗文,李晏墅,陈涛

32.电子人的法律分析及在我国的制度设计陈海晖

33.论我国监视居住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张禄兴

1.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核心范畴武,陈首哲,WangYiwu,ChenShouzhe

2.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刘志阳,施祖留,LiuZhiyang,ShiZuliu

3.对外贸易顺差本质的思考熊珍琴,郭铁民

4.民间投资能否成为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黄衍电,黄文达

5.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基于交易经济学观点黄敬前

6.跨国公司产品内分工与中国的产业升级研究黄继炜,吴德进

7.新农村财务监督问题研究叶爽

8.罗杰斯的预言是否会成为现实?——对欧洲债务危机的再思考刘亮

9.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四个拐点与两大趋势欧阳友权,OuyangYouquan

10.福建与世博:智慧、活力及影响林拓

11.新媒体版权相关法律问题初探徐彦冰,周玉

12.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递嬗:基于文化构成角度的解读薛晓芳

13.儒家思想普适性的三大理据李承贵,LiChenggui

14.儒家情之真与情之善内在紧张和冲突的伦理学思考叶青春,YeQingchun

15.回归理性:生态危机下的理性自觉与现实建构廖志丹,陈墀成

16.卢梭的公意等同于公共物品之谬误——曲解卢梭的私意林壮青

17.重大的文化建设艰巨的科学攀登——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李贽全集注》出版张建业

18.清朝中后期社会吸食鸦片群体成因探(1780~1911年)陆吉康,段艳,姚会元,LuJikang,DuanYan,YaoHuiyuan

19.从《惠安政书》看知县对乡村社会的管理王亚民,WangYamin

20.北朝隋唐于氏家族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张卫东

21.日据时期台湾儒学的本土化与民俗化陈名实

22.新世界里的沉香屑——试论解放后张爱玲在上海的文学创作徐亚娟,XuYajuan

23.媚雅:小资的文化符号生产陈舒劼

24.主体虚空与文本多义——论罗兰·巴特的作者观张静

25.继承与超越——评刘小新《阐释的焦虑——当代台湾理论思潮解读(1987-2007)》张帆

26.《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对福建担保行业的影响潘长风,PanChangfeng

27.福建对外直接投资对省内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衣长军,连旭

28.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模式探究李友华

29.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抗压能力亟待增强谢建社,XieJianshe

30.社会工作视域下的农民工"同乡聚居"问题罗天莹,徐芳芳

31.美国的司法缄口令高一飞,GaoYifei

32.发展与反发展——论发展测度的伦理基础杨柳新

33.现代性的分化与弥合——论古典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危机及当代反思丁惠平

34.构建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体系的思考杨瑞英

35.刍议公民社会党报的责任担当单霞,单志强

1.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白永秀,赵勇,BaiYongxiu,ZhaoYong

2.税收因素与产业集聚形成——基于我国各省区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赵蓓,占歧林,ZhaoBei,ZhanQilin

3.我国商业银行税收负担与税制改革研究谢恒,韩克勇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需求和供给的创造李松龄,戴子礼,LiSongling,DaiZili

5.超验实在主义与经济学理论的"发现"——经验实在主义与超验实在主义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比较朱富强,ZhuFuqiang

6.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以浙江省新农保试点为例高君

7.茶叶企业信用风险评价董振雄,刘伟平

8.探索技术管理的并行工程——基于技术创新、专利和技术标准三者关系的研究胡慧芳

9.神圣空间与信仰张俊,ZhangJun

10.蒂斯兹论胡塞尔《算术哲学》中的逻辑思想朱建平

11.近代以来《论语》注本之中庸观及其学缘辨略陈洪杏,ChenHongxing

12.儒学与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儒学与精神文明建设暨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王治伟,张敏

13.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中的闽籍学者朱水涌,严昕,ZhuShuiyong,YanXin

14.在融汇中走向疏离——闽文学史建构中的域性特质论晁成林

15.冰心、林徽因创作心境比较论——对福建女作家的一种研究钱少武

16.谁的"现代"?怎样的"诗"?——论现代新诗的基本立场与平台邓艮,DengGen

17.学生民族主义之效度与限度——以1935年"学生国货年"为中心周石峰,ZhouShifeng

18.秩序的骚动与城市公共空间被侵占后的社会回应——1930年代成都驱逐扬州分析李常宝

19.清代福建风暴潮灾害与防治李冰

2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广东研究·序李良玉

21.现代化进程中闽南宗族的变迁——以晋江市庄氏宗族为例林星

22.泉州梨园戏服饰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彭尊善,张丽军

23.关于福州发展对台离岸金融业务的若干设想郑鸣,陈石

24.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建设与税收协调——基于闽对台先行先试的思考张贻奏,周俊琪

25.福建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实证研究郑珍远,贺书伟,陈淑荣,杨青,夏小青

26.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与对策研究俞姗

27.利益均衡:推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刘玉生

28.篆刻艺术小组:戒毒社会工作的本土创新彭善民,PengShanmin

29.世界城市建设与公共管理刘亚娜,LiuYana

30.素质教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探微杨红英

社科论文篇9

二、战后日本法社会学方法论的科学因素 战后到1952年的媾和条约成立期间,日本社会发生了较明治维新有过之无不及的巨大变革。战争期间蒙受压制的“作为科学的法律学”在新宪法确立的思想学问自由的体制下获得了新生。法社会学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1947年12月法学流派倾向不尽相同的学者尾高朝雄、中川善之助、末川博、舟桥谆一、平野义太郎等发起成立了日本法社会学会[12],1949年至1950年出现了围绕实践性课题的“法社会学争论”,站在市民法学立场的法社会学与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法社会学关于法社会学的方法论展开了争论,其结果是增强和提高了法社会学的科学性。 1.法社会学争论 战后不久的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平野义太郎和加古佑二郎思想的基础上,在民主主义科学者协会法律部的指导下,不仅开展了前苏联法的研究,而且对日本人民民主主义革命了炽烈的心血,对以建设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社会为目的、对人民民主主义缺乏展望的法社会学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疑虑。1949年开始马克思主义法学者对川岛武宜的法社会展开了批判,并且在马克思主义法学内部也发生了有关国家法及其阶级性的争论。[13]马克思主义法学者杉之原舜一在论文《法社会学的性格》中,批判了川岛武宜将法律分为行为规范和审判规范的观点,指出法的本质问题是国家权力的强制性,把行为规范和审判规范塞进同一法律范畴的做法抹杀了法的阶级性,并且现实的行为规范也不是审判规范的基础,相反却经常受到审判规范的践踏。杉之原舜一在1950年发表的论文《什么是法—行为规范和审判规范?》中指出,“作为科学的法律学的出发点,首先比什么都重要的是,必须从具体的国家和法律现象的具体分析中弄清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法律。同时,必须从彻底批判掩盖国家和法的阶级性、为其合理化和粉饰所散布的这样那样的资产阶级法律理论出发”。 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批判面前,川岛武宜没有从正面应对,戒能通孝作了自我批判。以此为契机,许多法学者对法社会学的性格和法的本质有了新的科学的认识。 2.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改进 早期的日本法社会学主要聚焦在农村的实况调查和对明治以来法律制度的历史性研究,特别是对日本家族制度和资本主义法律构造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对法律现象的分析不够充分。1960年川岛武宜发表了《法社会学的课题》一文,指出了法社会学偏重历史研究、缺乏分析法律现实的缺点,强调应确立作为经验科学的法社会学,为此不能停留在例如使用马克思的公式或假设说明过去存在的法律现象阶段,也不能停留在基于对某一法律现象的政治价值判断展开的政治攻击、批判或宣传。川岛在1959年发表的论文《社会科学中的人的地位》中,对经验科学做出了阐述。他认为,在英国和美国使用经验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已成为一个传统,经验科学具有与自然科学相同的性质,是以社会现象的基本要素“人”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的。马克思也认为作用于自然的具有主体性的人是所有社会科学的出发点,因此现代美国的社会科学与马克思的社会科学在最基本的点上是相通的。马克思的理论是以革命为目的,而美国的社会科学则是以社会工作、宣传、广告、市场调查、舆论调查、教育和劳务管理等为目的。两者之间虽然存在难以跨越的深谷,但如果认为两者完全水火不容,就不可能对各该理论作出正确的评价。 构想作为与自然科学具有相同性质的经验社会科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川岛武宜一贯主张的研究方法。敢于从“活着的肉体性的人”中找出马克思的社会科学与美国社会科学的共同点并认为从此出发才能构想作为与自然科学具有相同性质的经验社会科学,表明了川岛武宜对马克思主义的独自理解,同时也是他向美国社会科学或经验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转移的标志。[14]的确,从川岛武宜五十年代后期以后的论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其法社会学方法论的转移或转换。如果以五十年代后期为界,那么在前期中多少显示出历史唯物论和哲学唯物论的倾向,在后期则转向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经验主义认识论,并且带有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倾向,七十年代以后则更向信息行动科学倾斜。

社科论文篇10

1.1社会责任

1)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关注员工或劳动者的自我发展,提高福利;

2)为客户提供合格的产品或优质服务;

3)在为股东赚取利润的同时,节约利用资源,减少生态污染,追求可持续发展;

4)不仅要追求自身发展壮大,也要积极回报社会,多做公益事业。

1.2科技创新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是创新,企业科技创新指企业应用新科学知识和技术开发新产品,或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组织加工、生产制造,提高产品质量或提供新服务的创新活动。企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对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创造和应用,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研发成果的商品化。具体来说,企业科技创新首先是对企业产品的创新,包括对企业现有产品的改进或运用新技术研发全新产品,企业可以通过对产品的改进和创新为自身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然后是对企业生产工艺的创新,主要包括对企业原有生产工艺的改进,依托新技术、应用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

1.3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管理者及全体职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体系、基本信念、管理体制及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创新是指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创新为动力,促使企业文化不断形成、发展和优化的过程。企业为了使自身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企业文化创新的核心在于企业价值观,它制约和支配着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理念,规范着员工的行为,是整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能起到鼓舞、驱动、凝聚、熏陶、评价和规范的作用,使员工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实现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整合现代企业的各种生产活动与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组织市场与整体效益最大化。

2社会责任、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

企业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发展方向,科技创新是实现社会责任的主要路径,文化创新是实现社会责任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在实现社会责任的目标中发挥协同作用。

2.1社会责任是企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最终目标

社会责任理论要求企业既要承担对投资者的经济利益责任,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环境、社区、政府的责任。承担这些社会责任是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只追求自身利益,还要遵守商业道德,注重生产安全,注意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维护外部消费者利益[]。因此,社会责任是企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最终目标。有了终极目标,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就有了明晰的方向,在创新设计时,就会从长远考虑企业未来的社会责任,把未来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化在企业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文化中,从而有利于企业创造出更符合未来发展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

2.2科技创新是企业更好实现社会责任的主要路径

科技创新不但是对企业产品的创新,还包括对企业生产工艺的创新。通过研发全新产品或者采用新工艺生产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量消耗等,达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目的。因此,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目标与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并不矛盾。有了社会责任意识,企业才能够在科技创新中考虑到其它关联方的利益,从而在产品设计、工艺选取中提前考虑未来社会责任的承担情况。企业如果仅仅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口号,没有实际行动,就难以承担社会责任,最终也无法发展壮大。企业只有通过对产品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为自身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不但为自己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还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2.3文化创新是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主要动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就越突出,企业文化涵盖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公司制度等都需要被员工接受并认同,才能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落地。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承担起对劳动者、消费者、环境、社区等方面的责任,如果企业注重社会责任,其企业文化中就会渗入相应的意识和理念,从而在文化创新或科技创创新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增强全体员工的凝聚力,通过生产新的科技产品或文化产品,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又使自身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3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协同效应分析

3.1基于社会责任的科技创新对文化创新的渗透提升作用

1)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

社会责任理论要求企业在员工、客户、外部生态环境和社区等利益共同体面前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能够以社会责任为目标导向,那么企业就会在科技创新时考虑消费者、员工、生态环境、社区等方面的利益,这些利益共同体会给企业提供良性反应,最终促使企业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第一,科技创新是一种具有复杂性、艰难性和风险性的理性实践活动,要求企业以客观规律为指导,结合企业现状进行技术革新,在社会责任导向下,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会更全面地考虑企业内外部利益共同体的诉求。一切技术创新都应体现社会责任,促使企业在完成科技创新目标时,更注重培养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包容厚德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中;第二,基于社会责任的科技创新要求企业全体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促进企业创新外部效应的最大化,促使全体员工敢于开拓创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创新精神;第三,企业科技创新是企业全体员工集体奋斗的结晶,在社会责任导向下,企业家更注重消费者权益的把握,在思想创新和构思设计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更容易发挥全体员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总之,在整个科技创新过程中,以社会责任为导向,企业更容易形成不断创新、造福大众的核心价值观。

2)注重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的完善与否与企业规模、行业、技术类型等密切相关,基于社会责任的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创新功能是否完善,社会责任能否体现,取决于创新系统结构能否与之协调。当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现有的企业制度不再满足科技创新要求时,企业只有通过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变化。同时,也更有利于社会责任的实现。

3)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体现。如果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体现社会责任,就能在社会中树立良好形象。一方面,科技创新促使企业开发出能满足社会责任要求的新工艺,生产出符合社会责任理念的新产品或新服务,从而为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及良好的声誉;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企业形象的认识首先来自于产品形象,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关注社会责任,将技术与社会责任完美结合,既能满足人们对产品使用功能的要求,也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

3.2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导向作用

1)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

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价值导向。科技创新的开展需要依靠诱导机制的推动作用。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企业文化创新能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全新的价值导向。一方面,体现社会责任的企业精神,更符合普通大众的价值取向,更容易帮助企业形成凝聚力;另一方面,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所形成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不但影响科研团队的价值观念,也影响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等。过去企业只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在社会责任目标导向下,企业创新团队逐渐放弃唯利是图的思想,重视科技创新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

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企业基于社会责任目标制定科学的企业制度,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既规范和约束企业的创新行为,激发企业创新团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又使员工形成一种强烈的企业认同感,自觉发挥主人翁精神,激发全体员工创造力,形成科技创新的巨大推动力。基于社会责任的文化创新能够创造出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创新团体提供必要的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保障,并保护和鼓励创新失败者,使科技创新团队保持敢于尝试、勇于变革的创新精神。

3)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

更容易吸引优质创新资源。企业文化创新以社会责任为目标导向,容易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优质资源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良好的企业形象与完善的企业制度,有利于吸引优秀创新人才为企业创新服务,为企业创新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防止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从而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4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协同策略

4.1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科技与文化创新整体流程

首先,将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产品创新结合起来。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无论是研发新产品还是采用新生产工艺都应充分考虑社会责任,调整企业科技创新的定位与方向,把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生产新产品、改进新工艺体现出来;其次,将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文化创新结合起来。企业将社会责任理念完全融入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成为社会责任的完美体现;最后,在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相互融合中,要时刻以社会责任理念为指导,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方面践行社会责任理念,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4.2以社会责任理念为指导,加强科技与文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要开展科技与文化创新,首先应具备一批既懂科学技术又具备先进文化理念的人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创新中真正体现社会责任。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或引进创新人才。基于社会责任目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将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与使用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为创新人才搭建发挥才能的舞台。

4.3用社会责任理念重塑企业制度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没有良好的制度,技术创新知识就得不到积累,没有良好的制度环境,文化创新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责任目标导向下,企业需进行制度创新。第一,适时安排企业组织制度创新。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建立适合自己的企业制度,把社会责任理念体现在制度安排中,推动科技和文化创新进程。第二,进行具体管理制度创新。制定共同创新目标,设计制度让员工有意识地参与创新,如通过设计奖惩制度强化符合社会责任要求的企业价值观或态度。第三,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创新。在社会责任导向下,内部审计制度应以是否满足社会责任目标为判断标准,检查企业创新活动是否要求健康运行状态。

4.4以社会责任理念完善创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