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教育政策十篇

时间:2024-01-19 17:49:15

关于农村教育政策

关于农村教育政策篇1

[论文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 城乡统筹 成本补偿义务 职业教育 直接升学制度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农村职业教育要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服务效能,有赖于职业教育制度的安排与政策的创新。笔者认为,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未来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即外在需求拉动力;二是农村职业教育自身改革与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以及提升服务效能的需要,即内在改革驱动力;三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农村职业教育满足人的主体价值实现的需要,即主体发展推动力。本文试图依据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创新的环境,探讨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政策的创新需求。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创新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以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为最高追求。从带有政治色彩的教育普及到侧重农村职业教育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当地服务,再到强调以人为本、以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为重中之重,这样一部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导向发展史,是我们党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针上与时俱进的历史,是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一个历史侧影,更是我们党对教育规律认识和实践深化的历史①。wWW.133229.CoM笔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人民性——面向人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必须最能够代表农村大众的利益,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动力应来自农村民众的广泛需求,能够为每个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职业教育,促进他们通过职业技能的掌握实现充分就业和劳动收入的提高,促进个性的发展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性”强调从农村民众的职业教育需求出发,这其中包括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类型、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的“菜单”、教育培训形式、时间安排、学籍管理制度等都要符合农村民众的需求特点,都有利于调动人们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

公平性——人人学习。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是农村公共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说应该是最具公平性的教育类型。但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它是一种昂贵型教育,人们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成本支出更大,因而有可能使当今中国社会收入最低人群的农民止步于学费昂贵的职业教育,遏止他们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需求。因此,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必须为农村民众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公平性”强调的是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会的均等性,使其不至于成为“精英教育”或者歧视性教育的翻版。

普惠性——发展人人。普惠性意味着通过职业教育使每个农村民众都成为受益者。这就是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一方面能够提供给各类人群,尤其是弱势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条件与机会;另一方面能够使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们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就业,能够改变自身发展的不利处境,能够使广大农村民众跳出“贫困陷阱”,并逐步走上富裕之路。“普惠性”强调受益面以及使每个人都能有所发展。

第二,坚持以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服务效能提高为目标导向。农村职业教育服务效能能否提高,与其发展政策的效用性、适切性密切相关。

区域性——因地制宜。要根据我国农村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性的特点,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性特点,制定具有区域特点的非均衡的发展政策,允许各地在不违背职业教育法规等前提条件下,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有利于本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与法规。反映区域特性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常常是最可行、最有效的政策。

适用性——适宜可行。任何一种政策的出台都必须基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各地农村职业教育正常运行的条件。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必须是源于实践的需要,而不仅是理论的探讨或者专家的臆想。

前瞻性——适度超前。服务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必须有一定的提前量,这就是要根据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以及对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减少外在因素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干扰,使农村职业教育能够最大程度地平稳运行。具有前瞻性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是最具时代性、最具导向性的政策。

第三,坚持以有利于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为创新动力。

规范性——完善制度。要改变长期以来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与歧视,有必要也有可能从制度层面设立制度门槛:一方面是实行严格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准入制度,即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办学条件必须有严格的准入要求;另一方面要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即只有经过职业教育严格的教育与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有可能进入劳动力市场。这样就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使之成为与普通教育类型不同但是社会地位同等的教育,促进农村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

激励性——创新制度。通过制定激励政策,提高人们就读农村职业教育积极性是一种基本的策略。在这里更重要的是,所制定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一方面要有力度,对农村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真正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要使相关的系列政策制度化,甚至从法律层面进行明确的规定,如实现农村义务职业教育制度、涉农专业免费制度。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创新

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创新,是指基于农村职业教育现实的运行状态,尤其是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环境和任务,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包括制度,以改变农村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实现持续发展,提高服务效能,建立起更有效的农村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的机制。依据未来我国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发展需求特点和可能的趋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制度的安排与创新。

1.建立城乡公共教育资源统筹使用政策,突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向农村有序流动和均衡配置。制定和完善激励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统筹政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政策激励,达成促进城乡的人力、财力、物力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效益最大化。具体来说是要达到这样两个目的:一是激活现存的城乡公共职业教育资源,使其能够发挥作用,而不至于闲置、浪费;二是对于正在运行的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通过有效的整合、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益,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1)要改革职业教育“师资配置制度”,鼓励教师在城乡职业学校有序流动。一是在核定编制时向农村职业学校倾斜,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职业学校需要。二是实施积极的优秀大学生“下乡政策”,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职业学校任教。三是实行城市职业学校新任教师到农村的“新教师服务期”制度。每个应届毕业生必须到农村职业学校或成人学校任教2年以上方可返城任教。四是“职称晋升支教制度”。每位城市职业学校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前必须到农村职业学校或成人学校任教1年以上,方可具备晋升高级职称的资格;凡是申报中学教授职称或者特级教师的都必须有到农村职业学校任教或者管理的经历。(2)要实行城乡职业学校“配对建设制度”,鼓励城市优质、富裕资源向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流动。即每所城市职业学校必须与2所以上农村职业学校或成人学校配对合作办学。凡结对的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其办学过程中缺少的专业师资及仪器设备主要由相关城市职业学校负责解决;城市职业学校也应为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的生产见习、实习、就业等创造条件。(3)要建立城乡“统筹培训制度”,鼓励城乡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与规范运作。这就是要根据区域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中、长期“城乡统筹培训规划”;打破城乡区位分割观念,对培训机构、培训基地进行合理的设点布局;统筹安排区域培训经费,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给予重点扶持;充分考虑区域内部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分布与办学模式的实际差异,扬长避短,让具有不同办学优势和办学特点的培训机构承担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4)要统筹建立城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鼓励资助经费向农村贫困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倾斜。(5)要建立城乡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招生就业市场。通过高效市场体系的建立,提高市场服务效能,促进信息畅通,达到人畅其流,充分就业的目的。

2.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突出受益主体国家和企业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首先,国家应该是农村职业教育成本补偿的最大承担者。一方面,国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农村职业教育不仅提高劳动者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素质,而且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村职业教育也是实现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只有国家最有可能通过行政的、法律的途径和手段,以税收等形式集聚社会财富,并进行财富再分配,以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补偿投资的主要措施是:第一,建立强势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各级政府财政转移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中央财政对经济薄弱省份以及各省市财政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弱势群体财政转移支付到位,保障有力,使各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建立农村职业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是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成本的必要补偿。第二,政府可以积极实行职业教育券制度。第三,实施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免费制度。农民教育培训资金应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确保经费收缴、使用到位;要形成农民教育培训经费随财政收入增加而递增的机制;要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教育补贴制度。即由政府来支付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教育部分培训、学习费用,并划入个人账户,由社会教育机构各方参与办学的公共教育模式。

其次,企业应该是农村职业教育成本最直接、最具体的补偿者。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补偿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本。企业对农村职业教育成本的补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向为本企业输送人才的农村职业学校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人才培养费;二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对企业开征职业教育税,原因就是农村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绝大部分都是转移到城乡企业,尤其是城市企业工作,企业在农村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或者很少足额支付相应培养费。根据效率和财政原则,职业教育税的课税对象应指向企业的工资支出,并参照职业教育的经费需求确定合适的税率;课税权主体应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即它是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

3.实行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助学政策,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全国职业学校的学生中,农村生源占83%,城市困难生源占7%。这些农家子弟之所以选择就读职业学校,更多的可能还是无奈的选择。原因就在于他们属于“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他们中的许多人或是为了取得高中教育文凭,或是为了获得就业技能,而选择了有国家资助的中等职业教育。如果没有国家的资助政策,那么这部分处境不利的人群很可能就会放弃就读职业教育的机会,而过早进入社会。因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村广大弱势群体的资助体系,以帮助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

这一面向农村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就学资助体系应该体现政府公共财政为主体。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是国家最高利益,而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国家是农村职业教育最大受益者;另一方面,国家也逐步有能力担当这个资助体系的主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财税收入也是快速增长,国家有能力将这最为集中的财税收入部分用于满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再者,我国区域财力差距很大,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以后,许多地方用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财力极为有限,所以国家理应成为这一资助体系的主体,通过公共财政解决资助经费的主要来源。而且笔者认为,只有国家这个层面能够真正建立起高效的就学资助体系,也只有国家层面建立的资助体系,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在整个资助体系的构建中,国家应起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通过制定适宜的政策,引导省、市政府根据本地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及财力情况,提供相应的资助经费,建立符合本地情况的地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资助体系;另一方面,出台对企业及个人的激励政策,鼓励他们为这一公益事业投资或者捐赠。

4.适时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心,突出省、市(地)政府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经费的责任。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是“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这就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责任是以县(乡)为主。应该肯定的是这一管理体制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很大,特别是以往以农业税为地方财政主要来源的县区,在取消了农业税以后其财政可谓捉襟见肘,对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在行政经费上各地大多采取包干的办法,分拨到农村职业学校的行政经费有时候连教师的工资都难以保证,因此,“地方为主”的经费管理体制在新的环境下其弊端愈益显露。所以,应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强化省、市(地)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适时、适度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管理体制的重心,以促进各地农村职业教育逐步实现均衡发展。

笔者认为,省级政府及教育等有关部门在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中应承担以下主要责任:一是根据本省情况制定有利于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区域性法规和政策;二是负责统筹本省范围内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转移支付经费的筹措与使用,制定相关的使用与管理办法;三是对于农村职业教育弱势专业,如农林类专业办学以及学生就学进行扶持和实施激励政策;四是协调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中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及其他部门的关系。

市(地)级政府在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中的责任关键是落实和监督国家、省有关政策执行情况;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前提下,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细则,以及制定更具有操作意义和针对性的地方性法规,以使本区域范围内的城乡职业教育得到更好的统筹与发展;对区域内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规划、统筹管理,推进区域职业教育整体发展、均衡发展、一体化发展。

提高管理体制重心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强化省、市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经费的统筹。这有助于缓解由于县、乡财政困难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投资不足的矛盾,使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有一个基本保障;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缩小区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差距,实现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有助于打破现行教育经费供给机制所造成的地域封锁;有助于解决对农民子弟上学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和歧视问题,使农村职业教育真正面向人人。

5.实行免费就学、直接升学制度,突出农村职业教育公益性和吸引力。第一,免费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明确界定农村职业教育为公共产品,实施“义务职业教育制度”和“农民免费培训制度”。首先,应将农村职业教育界定为(准)公共产品。农村职业教育虽然具有其产品成效的个人利益性特点,在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有一定的排他性,但是,农村职业教育更多地表现为国家层面的受益性。通过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普遍开发和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促进义务教育的普及,促进国家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和农村文明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几乎可以忽略农村职业教育效益的个体性,而将农村职业教育界定为纯公共产品,至少是准公共产品。另外,将农村职业教育界定为纯公共产品,离不开我国的国情和农业的基础地位,离不开农业经济新阶段特征,离不开建设农村公共财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②。其次,我国已经具有将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对待的环境与条件。“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人人都感到应该实施积极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另外,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社会物质富裕程度来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有条件实施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措施。所以,通过改变资源配置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以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是必要也是积极的措施。

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特性,那么需要我们关注和尽快解决的问题就是:能否将“免费职业教育制度”上升为“农村义务职业教育制度”?能否将“农民培训补贴制度”上升为“农民免费培训制度”?这些制度如能实行,定会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改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状,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第二,直接升学制度——构建升学“立交桥”,实施差异化的考试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这里的一个重点问题是要对现行的职业学校毕业升学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完善,达成“直接升学”的目的,而“完善”应该至少包含四方面的意思:一是要真正形成一个面向职业学校学生的发达的升学制度。这一制度能够为职业学校学生升学创造优良的环境和便捷的通道。升学渠道多元化,既可以对口升学,也可有机会在其他类型的学校继续深造。二是要扩大升学的规模和比例。三是要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要完善现行的对口升学考试制度,通过改革有利于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符合某些既定条件的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可以像普通高中毕业生那样实施面试推荐、保荐升学制度。四是要建立差异化的升学考试制度。这主要是基于两个问题的考虑:其一,“多元智能理论”。职业学校学生较之于普通高中学生在发展类型上可能有差异,因此应通过不同的升学考试制度,为他们的升学创造条件;其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力基础和类型等都有许多不同,因此,应该建立一种基于职业教育特征和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升学考试制度。

6.完善就业准入制度,突出制度执行力。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要“在改革教育体制的同时改革有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在此后国家出台的其他一系列有关发展职业教育的文件及政策中也都反复强调要坚持“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直至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和稳定就业。那么,国家为什么再三强调要坚持这一原则呢?主要原因无非有两大方面,一是这一原则对于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以及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二是表明这一原则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执行,或者是执行效果不理想。然而,导致这一政策执行不理想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这一政策一方面亟待“完善”,即根据执行中存在问题以及根据新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进行修改,另一方面说明对于执行这一政策的监控力度不够,甚至存在没有相应的执法部门和执法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因此,未来要在“完善”这一关键上下工夫,认真研究在哪些方面进行完善;同时,要增强这一政策执行的“刚性”和力度,要有执行的细则,要增强政策法规执行的严肃性、强制性。

对就业准入制度完善的内容而言,一是要根据技术进步和职业变化的要求,对于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四年调整一次。二是要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学历证书反映学生入职的综合素质基础,而职业资格证书是入职的先决条件。三是要强化对新生代劳动力的就业准入管理。新生劳动力凡从事国家和省规定实行的就业准入的职业,实行更严格的就业准入规定,其就业前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职业技术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四是要切实发挥劳动力市场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实施中的作用。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必须向求职者公告国家或各地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用人单位招聘广告中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资格要求;在各种劳动力市场,对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应要求求职者出示职业资格证书并进行查验,凭证推荐就业。五是要突出制度的执行力和监察力。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和工商等部门应该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加强监督管理。

7.尽快出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法》,突出地方法规的积极效应。从一定程度上说,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依赖的是政府“政策倾斜”的路径,然而从长远来看,必须走“法规”和“制度”的路径,这是最有效最稳定的路径依赖。如果有制度的规范与约束,则农村职业教育不会因高等教育发展的“挤压”,或“普高热”,或因城市取向的职业教育政策而波动,甚至倒退。

关于农村教育政策篇2

关键词 改革开放;农村幼儿教育;教育政策;发展走向

【Abstract】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 is the key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promote our country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has promulgated a series of related policies to solve the rural children education problems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this paper , basing on the research about development rural of the childhood education policies , the author gave a brief review and analysis to a series of China's rural childhood education policie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put forward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to our country preschool education policies. 【Key words】reform and opening up; rural childhood education; education policy; development trend

1 引言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据相关统计我国农村0—14岁的儿童约占我国儿童总数的75%[1],因此,要实施教育强国战略,重点和关键就是要解决和处理好农村的幼儿教育问题,以提高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素质和受教育水平。农村幼儿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基础,要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受教育水平,就应把重点放在幼儿身上。加强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建设有利于实现教育和社会公平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鉴于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村幼儿教育政策,本文探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幼儿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并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幼儿教育政策,推进农村幼儿教育变革和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对今后我国农村幼儿教育政策的发展走向进行了展望。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幼儿教育政策解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幼儿教育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与调整,依据改革开放后制定的农村幼儿教育政策的转变,可把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

2.1 1978年—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农村幼儿教育政策。

这一时期是我国国家政府职能模式的“全能型”时期(集社会资源和权力集于一身的时期)向“后全能型”(适当放权的时期)转变的阶段。在资源和权利高度集中的“全能型”社会时代,农村要求包括妇女在内的大多数劳动力都要参加集体劳动,这就使得很多幼儿缺失了父母照料和教育,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政府在农村推行了“幼儿教育普及化运动”,但由于国家生产力水平及财政能力的局限性,只能单纯依靠村集体来解决幼教经费问题,但在当时大部分社队集体经济实力很有限,因此虽提出农村幼儿教育要普及化政策,但管理体制和经费的限制使这种普及化程度仍处于低水平状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能型社会”开始解体,集体经济体系也随之瓦解,在这一历史新时期,国家为适应农村的新变化在幼儿教育政策上进行了调整。如为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稳步发展,国家提出了恢复和发展教育部门开办幼儿园以及把幼儿教育经费在地方教育事业经费中单项列出的要求。[2]

1979年为保证和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托幼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设立幼教专干和辅导员以及懂专业的干部对乡村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的决定[3]。1983年5月,针对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国家教委出台了《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该意见把幼教事业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充分认识幼儿教育在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主动同妇联、卫生、农业等部门配合。该文件还指出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要以群众集体办园为主,并且还要求恢复和发展公办幼儿园。为保障农村幼教经费投入,该文件规定各教育行政部门要专项列出幼儿教育经费,并提出在有经济条件的地方,地方财政要对农村幼教事业给予适当补助[4]。

鉴于对发展农村幼教事业重要性和我国经济实力不足的认识,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认为举办一年制学前班是当前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为此,1986年6月,国家教委颁布《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该意见体现了国家教委对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视,提出要大力发展一年制学前班来推动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可看出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的变迁,国家适时颁布相关政策为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稳步、顺利、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

2.2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农村幼儿教育政策。

90年代中后期,我国迎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教育事业开始走向了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这一时期,国家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办幼儿园,开始了“多条腿走路”的尝试。

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到2006年的农业税的免除,这一转变造成了各级政府财政能力的下降,使得各地方政府无力为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提供经费来源。从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便开始对幼儿园办园体制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这一阶段幼儿教育政策具有了群众性、地方性和社会性特点,以此鼓励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办幼儿园。具体体现在以下文件中:如国家在1996年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在这一规程中提出幼儿园的经费由举办者依法筹措的规定;1997年在国家教委的《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中也提到由政府、主办单位、个人、幼儿家长、社会力量和幼儿园自筹等多种渠道来为幼教事业提供经费来源。除此之外,在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的通知》中提出我国在2003年—2007年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题,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5]

这些政策的推行使得教育主管部门在幼教领域所占数量的比例越来越少,这一现象并不能说明国家对幼教事业重要性的忽视,国家还是依然重视和关注对农村幼教事业的指导和管理的,如1997年7月在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指出,我国“九五”期间的总目标中就强调了国家要加强对农村学前班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并提出了开展学前二年或三年教育以及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的相关建议。在2003年,教育部,国家纪委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为越来越多的学齢儿童提供受教育机会,使幼儿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国家为解决农村幼教事业中存在的师资等问题也颁布了相关的政策,2006年2月,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农村教育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逐渐建立,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成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6]随着我国农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由过去对受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转变为对教育的要求愈发强烈。农村的幼儿教育发展比上个世纪虽已有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村幼教普及程度不够、师资队伍有待规范、办园设施与条件有待扶持与管理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如解决不好将会制约着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为此国家于2010年7月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纲要中把学前教育问题专门列出一章,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并针对当前农村幼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政策支持。

通过以上各文件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制定的这些政策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针对性,它们对发展农村幼儿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并促使农村幼教事业迅速发展。

3 我国农村幼儿教育政策未来发展构想

正如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所提到的学前教育不仅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且也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目标能否实现[8]。但我国农村幼教事业发展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政策的保障,为此笔者在以往研究者对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中常见并长期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和政策展望的基础上,为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事业政策发展走向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3.1 法律保障政策:为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解决农村幼儿教育相关问题时有法可依,政府应尽快建立相关的幼儿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行政部门在领导、监督和管理国家有关农村幼儿教育政策落实情况时,往往没有相关的的严格的法律作支撑,因此要把尽快建立相关的农村幼儿教育法律法规写入政策,以使得幼儿教育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可以借鉴美、英、日等国的做法和经验来为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2 保教质量政策: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监督管理力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冲击,一些学前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顾及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会严重影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幼儿教育专项督导手段狠抓保教质量,采用多种措施加强对农村幼儿教育的管理。

3.3 政府办园的导向政策:在以民办和学校办为主的基础上,提高政府办园的比例,以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市场环境的优化。

在实施“社会多元化供给”办园政策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那些收费合理的标准化公办幼儿园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性,给农村孩子就学带来不便,而民办园收费标准让收入不高的幼儿家长望而却步,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地方相关教育部门选择合适的地点修建幼儿园以方便邻村幼儿就近入学,并保障教育质量,除此之外,还要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以方便邻近村的幼儿都能享受到优惠优质的教育资源。

3.4 因地制宜政策:根据农村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农村幼儿自身特点的园本课程。

现在幼儿园几乎使用的都是统一的教材,而这些教材总是趋向于城市化,教材中的很多内容是农村孩子没有直观的接触过的,对很多事物比较陌生,让农村的孩子和城市孩子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去学习相同的知识的想法和做法是不现实的。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根据农村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农村幼儿自身特点的园本课程。

参考文献

[1] [6] 王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相关政策分析[A].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63,167

[2] [4][5]李红婷.我国农村幼儿教育政策选择的回顾与反思[J]. 文史博览(理论). 2011(01):70,68,69

[3] 李红婷.农村学前教育政策审视:期待更多关注[A].中国教育学刊,2009.05:16

关于农村教育政策篇3

关键词: 教育 公平原则 农村义务教育 现状 对策

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进步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力量,在农村实现义务教育的免费制度,不但使数千万农村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得到了保障,而且为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正义的实现提供了制度支撑,并且更大限度地促进和保证了社会和谐。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是“第一责任人”,政府要加强相关立法,并通过政策、财政、人力等方面的倾斜,促使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义务教育指由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强制的,所有儿童和青少年(不论其出身、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如何)都必须接受(获得)的教育。

中国是教育大国,有近2亿儿童在上中小学,其中2/3在农村。作为具有9亿人口的农村,义务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农村义务教育量大面广、基础薄弱、任务重、难度大,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教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样被称为义务教育,城里学校的教育设施、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与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农村学校相比,其差别可谓存在云泥之分,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竞争起点远远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之严重,是多因素、多层次、多类型矛盾长期未能解决形成的,下面主要从教育政策的视角和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视角进行分析。

1.教育政策视角。任何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解决某个教育问题,也就是说,教育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功能。概括起来,教育政策基本功能有:分配教育资源、规范教育行为、解决教育问题、引导教育发展。就“分配教育资源”这一功能来说,天然地赋予了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品格。但是,目前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却严重不协调。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农村义务教育“最大的实际”。近几年,无论是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还是公用经费支出,其绝对数值的全面水平与城市水平的差别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农村教师的队伍十分不稳定,而且城乡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与素质存在着相当的差别。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农村学校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育设施、实验用品等相对缺乏,甚至有的村校还有危险校舍。各级政府在电力、交通、师资等方面优先考虑城市及政府部门,农村人口的道德教育资源非常有限,远远不能达到农村人口教育的需要。较差的学习环境也是无法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进一步说,正是由于资源配置方面的差距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才使得其质量低下而无法与城市相比。

2.教育经费投入的视角。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未达到下限。首先,政府对教育投入至少应当保证满足整个社会对教育的社会价值的共同需要,保证教育机会均等化目标的实现,以及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然而,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至今未能达到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一般水平。其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增长快于财政供给增长,导致农村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教育经费严重短缺,使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经济发展缓慢,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学校的教育环境相当艰难。这种教育环境的差别导致出现了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从硬件方面来看,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和城市相比存在差别,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电脑,也没有图书室,有也只是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其使用价值;从软件方面来看,农村缺少一定数量合格的教师,师资缺乏现象严重,另外,农村家长对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一定条件下也使得义务教育在农村的开展情况受到了限制。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农村学校义务教育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

义务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环节,其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能否长治久安。而中国这一农业大国的农村义务教育又在“科教兴国”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我们在政策、实践和理论层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问题十分突出,城乡义务教育间的差距,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认真研究并妥善解决。

1.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首先要从教育政策上入手。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石,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重点,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总书记在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总理也曾强调:“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如何解决教育公平问题,首先要从教育政策入手。

教育政策是国家公共部门的教育价值选择行为,是对教育资源的分配权威,以及教育系统内部、教育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目的是将教育资源合理有效地在它所服务的公众中分配。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一部分人分配得多就意味着另一部分人分配得少,不公平的分配必然引起人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严重时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教育政策的一项主要功能就是公平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包括教育物质资源地区、城乡、校际间的公平分配,教育权力的公平分配,等等。因此,要正确运用教育政策这一杠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教育资源在农村义务教育中能够得到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认为:“就决策导向最终目标的选取而言,我们把决策称为‘价值判断’;就决策包含最终目标的实现而言,我们把它称作‘事实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决策是价值选择的过程,决策活动必须是合目的性活动。另一方面,教育政策决策在合目的性的同时,还必须是合规律性的活动,否则政策决策本身,以及在政策决策指导下的活动就不具有合理性,最终导致教育政策决策丧失有效性。从教育的长远效益来看,正如管理学中“木桶理论”和系统论的系统功能理论,系统的功能取决于系统中功能最弱的环节。同样,一个社会人口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必然受到社会弱势群体素质的巨大制约。因此,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对提高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也有积极作用。

2.各级政府是义务教育的首要责任人,应保证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有了教育政策杠杆分配教育资源的保障,还要严格按照新《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这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关键。我们知道,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投资积极性不高。义务教育所需费用基本上是靠当地政府拨款,对地方政府的依赖性极大,而政府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其次才是学校的利益。虽说我国实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但在实际运行机制中政府对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一般是保守投资而不是积极投资,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投资无法直接给地方政府带来利益。

从理论上讲,义务教育属于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就应该由国家提供,也就是由中央政府提供。而我国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虽说逐年增加但仍然不足。有学者认为,中国农村教育资金问题不是资金短缺问题,而是整个国家财政体制内资金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某些地区的县以上政府没有承担起义务教育投入的应有责任,是一种政府失灵。所以,县级及县级以上政府要合理划分承担免费义务教育经费的比例,均衡分配教育资源,建立稳定机制,实现分层次供给,改变目前“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体制。在2006年开始逐步实行的贫困地区的免费义务教育也只是免收学费和杂费,学生上学还要交书本费和住宿费(边远地区需要住宿的学生)。有些贫困家庭的学生虽然免交学杂费而减轻了负担,但是还有部分人在免除了学杂费后还是交不起书本费和住宿费。因此,国家必须实行政策倾斜,对经济落后的贫困县予以补助、扶持,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

同时,政府也要从思想观念上真正意识到农村教育在中国今后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制定教育政策时优先考虑农村义务教育,使教育政策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上发挥导向性作用。

3.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建立有效的使用、长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强化政府的职能。如今的师资流向是:农村的好老师往县城流,县城的好师资往市里流,市里的优秀师资往省会城市流,西部城市的师资往东部沿海流。农村师资素质普遍不高,从而造成教育质量低下的恶性循环。我认为,为解决农村师资问题的不均衡,国家可以考虑从下拨的教育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专门为农村定向培养师范生。同时,让其中一部分学生免费保送研究生,一部分送到国外培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吸收优秀的教育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另外,还可以从教育经费中拿出一部分对在职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农村的孩子有学上,而且可以上好学。

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中“免费”二字十分惹眼,这意味着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将会更加幸福。当然也要认清一点:对于其中的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必须建立一套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和监管机制,方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我们非常关心的是中央财政所安排的免费义务教育经费能否到达或者足额到达义务教育的“最前线”。和其他各种专项资金的划拨一样,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那么在最底层也是最需要这些钱的地方就可能无法实现国家政策的良好预期。因此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合理的监督机制是很重要的。同时,还应把实现教育公平的成绩作为考核地方教育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

义务教育的主体在农村,重点在农村,成效亦在农村。从长远看,它直接关系到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关系到农村社会,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之,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均衡义务教育城乡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真正抓好了农村义务教育,才能建设好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苏强.浅谈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9).

[2]教育部.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2007.

关于农村教育政策篇4

【关 键 词】农村 义务教育 政策执行

随着新农村建设地整体推进尤其是国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杂费这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有效落实,大大减轻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经济负担,使得农村义务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薄弱基础以及执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

一、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执行过程中忽视教师待遇的改善,优质教师资源流失

第一,教师待遇低。在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忽视了对农村教师的待遇的改善。教师工资改革,从小学到大学,教师的工资待遇都有提高,然而农村教师,依然面临困境,虽然教学环境艰苦,教学任务艰难,但是薪酬依旧很差,尤其是代课老师,工资待遇更为恶劣。

第二,拖欠教师工资。在农村,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发放教师薪酬作为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引起重视。拖欠教师工资会影响到农村教师的基本生活,势必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三,教师五保一金尚未落实。政策执行中忽视了对教师的五保一金的保障体系建设,在部分地区,农村在编教师的五保一金尚未落实,使得许多农村教师无法安心在校教课,选择自谋其他出路。

第四,优秀教师向发达地区流动。鉴于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忽视了对教师待遇的改善和教师保障体系的建设,农村教学岗位丧失了对教师的吸引力,使得许多教师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向发达地区流动,农村教育呈现出教师流失严重的现象。

(二)政策执行中面临经费严重不足的困境

第一,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狭窄。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无法为义务教育提供资助。义务教育执行过程中主要的资金来源为公用经费,而公用经费经过改革,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承担,贫穷地方的地方财政往往经常不到位。而且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往往加剧了资金的紧张程度。

第二,影响到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政策执行过程中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经费紧张,义务教育过程中免除学杂费、保证教育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完善办学条件等要求在实践中缺乏贯彻落实的物质基础,进而影响到义务教育的发展进度和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

(三)政策执行中关于课程设置自闭性突出,与时代脱轨

第一,课程设置单一。农村义务教育过程执行过程中缺乏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考察调研,使得农村在教学质量方面出现了问题,导致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主要表现在:日常课程安排主要为语文、数学,连英语口语都几乎不教授,更不用谈体育、思想品德等科目了。

第二,课程设置封闭,与现代教育脱轨。一方面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无法传播到农村,农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落后;另一方面,缺乏人才引进,没有带入先进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的载体,无法接触到现代教育的实质与内涵。

(四)政策执行中缺乏对义务教育的宣传,家长乃至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第一,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宣传。鉴于农村居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教育观念单薄,因此,加强义务教育政策在农村中的宣传尤为必要。但是,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对义务教育政策以及义务教育的重要性的宣传,常见的宣传就是将政策粉刷在墙上来加以宣传,这种宣传尤其是在文化程度欠缺的农民身上是极容易受到忽视或者不容易理解。

第二,家长由于文化水平或受经济水平的限制,忽视子女教育。政策执行中遭遇到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家长的观念淡薄,不重视子女的教育,逐渐形成“读书无用论”等错误观念。鼓励子女过早地接触社会,进城打工。另外,家庭负担的沉重、免费教育在诸多地区落实不到位以及其他费用成本等因素也影响到子女的义务教育。

二、推动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有效执行的相关对策分析

(一)优化农村教师待遇,完善特岗教师制度

第一,工资水平。一方面,需要可以采取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水平,与当地特岗教师等岗位的工资待遇水平趋于一致,代课老师考核合格可以转化为在编老师,享受同等待遇。另一方面,国家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专项资金,专门用来发放农村教师的工资和薪酬、补贴等,从财政上予以保障。

第二,五保一金。切实落实好农村教师的“五保一金”工作,解除基层教师的后顾之忧。尤其注意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落实,这是众多农村教师所最为关心的。另外,代课教师的“五保一金”也尽量给予满足,因为相比较在编老师,代课老师是流动性更强、数目更大的教师队伍。

第三,政策优惠。可以主要通过采取物质激励和政策激励两种措施予以落实。第一,通过设置专项资金给予农村在编老师和代课老师特殊岗位津贴和补助。第二,农村代课老师通过考核表现优秀者可以聘为在编教师,在编教师工作优秀者可以调入条件更为优越的地方或者公费派遣进修深造等。

第四,特岗教师。特岗教师制度的实行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农村教师供需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师资水平低等一些列问题。但特岗教师终究是阶段性的,特岗教师服务年限期满还是要离开的。所以在特岗教师服务期间,农村学校应加强甄别,对于优秀特岗教师可以上报,由上一级机关通过经济补贴和政策优惠鼓励这批知识分子留下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第一,国家预算中专项支出。教育公用经费经过改革,为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承担,这样在穷苦落后的地方,连办公经费都吃紧,根本无力承担教育公用经费。所以公用经费应统一由国家负担,国家设立专项资金来供给基层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五保一金、福利待遇等项目。

第二,发达地区的对口援助。应借鉴国家对口帮扶策略,针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每个发达地区对口帮扶一定区域的农村教育,给予经济上的援助甚至人才、设备上的帮助。另外,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划分对口帮扶的区域和范围。对口援助应囊括包含资金在内的多种形式,比如技术、人才、设备等等。

第三,教育转移支付。必须建立一种用于城乡之间教育经常性经费转移支付制度,新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应该以公平为目标,以各地区财政能力与财政需求为基础,对广大农村地区进行转移支付,以最大限度的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这种支付方式必须建立在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农村资金不足、教育资源占有率低的落后现状。

(三)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现代化

第一,派遣农村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一方面,可以采取派遣农村教师前往发达地区优秀中小学学习教学经验的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教育部采取的“顶岗支教”措施,派遣毕业大学生到基层顶岗,使得基层教师可以到高校内针对专业教学技能进行深入学习。

第二,政策倾斜、政策优惠,吸引优秀人才。比如在基层农村从事教育事业满五年,公务员考试上予以加分或者为这部分人群设置专门岗位;如有意愿继续从事教育事业的,在基层干满五年考核优秀者可以调到县或更为发达地区继续从事教育事业。

第三,落实特岗教师,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教育中来。注意对特岗教师乡土感情的培养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的科学树立,另外,给予优秀特岗教师予以政策优惠(公务员考试、事业编制考试中的照顾),积极倡导特岗教师继续留在基层农村服务。

(四)全面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

新义务教育法是对我国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指导和保障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与准则,该法规定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第一,政府作为立法机关的执行者,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需要在执行的过程中将法律法规细化,建立相关配套的制度、法规、规章、规定等。第二,完善执法制度,这就需要健全监督体系,推动人大、政协、纪委、政府内部监察部门、媒体、人民群众等各方进行有效的监督。作为政府或者监督监察部门,要在实践中对基层农村义务教育进行考察,要深入到农村中去,听取民意,而不是单纯的下级汇报,要健全相关问责、责任追究制度。第三,要加强普法教育。法律的制定到执行到最终落实,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有效配合。所以,加强农村人民的普法教育势在必行,主要可以采取召开村民大会、印刷相关法律法规的书籍免费发放给村民的措施。

(五)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评估

第一,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估标准。第二,在当地县教委成立专门的农村义务教育工作考核小组,针对农村基层工作教育者教育观念、教育技术、教育道德等多方面、全视角进行考核。第三,教学评估形式,可以通过采取课堂听课、不定期抽查、走访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听取教师工作汇报等多少种方式渠道进行评估。第四,评估效果的有效运用。针对在评估中被评为教学优秀者予以职位调任、本地提拔、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酌情加分或部分物质奖励。

(六)加强义务教育宣传

第一,优化宣传方式,宣传方式不能仅仅停留在贴报等传统方式宣传,要创新宣传方式。在农闲季节或者农民工返乡季节,召开全村村家长会进行孩子教育、义务教育方面的宣传,让家长明白义务教育的重要性、知识的重要性。其次,有针对性地教育。经过普遍宣传和沟通后,针对仍然顽固不认同的家长相关部门领导或工作人员进行家访,到家中专门针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和家长沟通。第二,针对家庭条件确实相当艰苦、读书确实有困难的的家庭,可以考虑酌情给予相应的物质资助。

参考文献:

[1]张维新.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法律思考—以湘西北小山村为视角[J].2010(4).

[2]罗大贵,杨红.基于城市化进程背景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选择探讨[J].湘潮,2009(9).

[3]赵慧珠.推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选释[J].东岳论丛,2008(9).

关于农村教育政策篇5

关键词:教师梦 农村 教学质量

从18岁走上教师岗位,我在农村教育教学一线已经奋斗了32年,这其中,我见证了中国农村教育的重大进步,也看到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城乡二元差异不止体现在经济方面,更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方面,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十分明显。在中国梦的感召下,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也有着一个庄严而神圣的教师梦,那就是均衡城乡的教育资源,适度向农村倾向教育政策,改进农村教育的软硬件环境,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质量。[1]

一、农村教学质量的现状

对于农村教学质量而言,其高低优劣取决于诸多因素,环境、政策、设施、师资等对其都有着重要影响。21世纪以来,为提升农村教学质量,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给予了农村教育教学重大保障。但受制于城乡二元体制差异和固有的“城市取向”教育政策,农村的教育质量较之于城市仍有较大差距,基础教育薄弱的弊端不容忽视。

1.教育资源匮乏

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和充沛的教育资源是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在资金、人才、制度、政策等方面给与了大力倾斜。但实质上,农村教育所获取的资源仍无法和城镇相比,农村学校往往因规模小、布局散而无法得到充分供给,农村教育资源匮乏问题突出。[2]

1.1硬件环境恶劣,设施设备不足

为解决农村学校校舍问题,从2001年开始,国务院部署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09年,国务院又提出建设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致力于将学校建设成为最牢固、最安全、最让家长放心和群众放心的地方,让每所学校都成为非常时期的避难场所。从2001年至今,历经十余年的建设建设,农村校舍质量得到了极大改进,教学设施设备也得到改善,整体面貌较之以往有了明显变化。

1.2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培训不足

与城镇相比,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学习结构重心偏低,年龄结构偏大,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方面,鉴于农村学校的环境,大多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不愿到农村就业,加之工资水平低下,各方面福利待遇与城市有较大差距,农村学校的师资匮乏现象十分严重;另一方面,为了吸引年前教师前来任教,农村学校在教师准入方面明显降低门槛,学历要求也有所下。这些,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农村教师队伍力量的薄弱。[3]

2.课程开设不全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学校需相应为1-9年级学生提供至少6-10门课程,每周课时总数为26-34节。但实践中,农村学校的课程开设水平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很多村级小学以传统的语数外为主导,其他一些科目虽也体现在课程表上,但大多被主课占用,实质上的课程模式仍是三门科目支撑。而开设了音乐、体育等课程的农村学校,也大多数由其他老师兼任,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这些课程往往是播放光碟、录音机或是组织学生到操场打打球,由学生自由活动等。

二、提高农村教学质量的对策和途径

农村教学质量的提升关乎广大农村学生素质的优化,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社会整体的进步,对民族的兴盛和国家的未来都有着重要影响。身为一名教师,从执教至今,我一直期盼农村教育质量的改进,期盼农村学校能够培养更多人才。要实现我的教师梦,就需切实破解上述问题,明确农村教育的政策目标,完善农村教育的资源配置,大力改进农村的教育管理,真正实现农村教育质量的飞跃,为城市发展和国家建设提供更为强劲的人才保证。

1.明确农村教育政策目标

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农村的教育体制,对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有着进步意义。但客观而言,大多数的政策还是停留在制度层面,实际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

教育发展的实质是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是保证不同群体的学生接受最基本不的教育。而在兼顾公平的同时,教育也应追求优质化和高效化,追求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成果。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的人能够满足和适应社会需求,而非仅仅以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升学率等作为农村教育质量均衡的评价指标。因而,农村今后的教育政策也应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将工作重点和政策支撑都围绕到如何提升教学质量这一核心问题上来,在兼顾公平的同时讲求质量,而非单纯强调教育经费的倾斜和教学设备的改进。只有将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置于农村教育政策的关键位置,突出教育资源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辅之以持续不懈的教学改进,才能切实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提升农村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各方面综合发展的新时期学生。

2.完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

提升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离不开充足的教育资源。当前,在“先城市后农村”的政策导向下,农村的教育资源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村的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资金保障不力等问题十分突出,日益成为束缚农村教育质量的桎梏和阻碍。

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农村教育实际科学核定教师编制,结合课程安排配备相应的教师,在国家指导性标准下安排教师的任课科目和课时量等指标。要充实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通过提升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完善津贴补贴标准等措施提升岗位吸引力,鼓励年轻教师到农村任教,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形成良好的培训机制,为农村教师提供多学科专业学习的机会,帮助其实现多学科专业达标,以使其能够将培训知识转化到日常教育中,实现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飞跃。

三、结论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在农村教师的岗位上奋斗了32年,我欣喜地看到一届又一届农村学生成人成才,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卓越力量。但面对日益加大的城乡差异,我也深感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必要性,明白农村教育质量对于学生整体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因而,我的教师梦立足于农村现有的教育质量,期盼通过明确农村教育的政策目标,完善农村教育的资源配置,大力改进农村的教育管理等举措真正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实现我的夙愿。

参考文献

[1] 常攀攀.改善偏远农村地区教育现状的对策[J].农业教育研究.2013(04)

关于农村教育政策篇6

虽然在农村教育中,家庭因素是一个短板,但是,公平基础教育更加重要。从多个调查研究和理论书籍中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家长的普遍素质水平与城市家长相比是有差距的,农村家庭的物质条件也远远比不上城市。父母教育水平影响子女教育水平。20世纪末的常识和经验研究(Behrmanetal.,1997;CaseandDeaton,1999)中表明,子女教育和父母教育水平正相关,即父母教育水平越高子女教育水平往往也越高。可是,在这种相关关系中又包含了很多因素,比如遗传性因素以及教育本身的外部效应、个人的选择性婚姻行为(BoulierandRosenzweige,198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因素(BrownandPark,2002;Loken,2010)、父母在子女数量和质量之间进行权衡的行为(Lietal.,2008)等等。在此文献中也发现,在控制了前面几种因素的影响后,父母教育水平对子女教育水平影响的原因有遗传原因(自然作用)和由于教育本身通过家庭教育引起的外部性作用的结果(抚育作用)。文中也对这两种原因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如上文所说以及其他文献中查阅可知,在仅有较少政策干预的条件下,遗传(自然原因)和家庭的社会经济水平(抚育作用)在子女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上发挥了主导作用,那么我们可以说,公平的教育政策对于儿童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平衡作用。在中国农村上世纪70年代的基础教育普及政策的基础上,李玉能和齐豪成为在我国首次在控制了自然原因(父母教育的遗传因素)的条件下,尝试分析了我国农村父母教育的抚育作用。自1971年起,在农村地区开始实行政府颁布的基础教育普及政策,此计划要求五年内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完全普及,初中和高中教育在有条件的地区得到普及。虽然在1971年以前,农村仅仅有少部分人受到了初中以上的教育,但是在此次基础教育普及政策实施之后,农村中受到初高中教育的人数大幅增长。入学数由1965年的101万人上升至1977年的1955.6万人,招生数从1965年的4.4万人上升到1977年的666万人。这一政策对于父母教育的影响给我们发掘了一个方便的工具变量,以更好地研究中国农村教育的抚育作用。

李云森和齐豪再次对此领域进行了探讨,他们在使用教育普及政策作为父母教育的工具变量,也就是排除了父母教育的遗传性因素后,发现父亲、母亲的教育对子女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子女接受十年以上教育时,母亲教育对子女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显著水平为10%),但父亲教育的影响并不显著。分样本的估计结果则显示,教育的抚育作用主要在文化资产较少、时代家庭成分为中农以下的家庭中发挥较大作用。这表明,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不一定就能提高子女的教育水平,教育的抚育作用和家庭的文化资产水平也是有一定关系的(李云森和齐豪,2011)。通过此项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学生家长教育水平虽然是一个短板,但是教育普及政策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等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于是公平的基础教育对于农村显得尤为重要。

2农村基础教育应当与城市基础教育处于平等地位

现在的农村基础教育已经一定程度的城镇化,采取撤乡并镇的策略,撤销原本的乡、村小初学校,在较大一些的镇级单位合并学校录取周边村的学生。这种策略与原来相比显得更加公平,但实际上,仍有很大弊端。而最重大的弊端就在于,城乡教育本质上依旧不公平。对于中国这样引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仍旧多于城市人口,农村基础教育仍当引起更大的重视。但事实是,在现在这个农村城市二元对立的局势下,国家教育明显偏重城市。

(1)从培养目标来看,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农村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的培养目标可以说直接决定了整个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内容,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决定广大农村子女及其家庭的命运。现在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2.3%而到2050年左右农村人口将降到20%左右,因此我国当前的农村基础教育应该为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服务,也就是为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服务而不是漠视甚至阻挡这一进程。而恰恰在农村,上大学成为城市人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的愿望,对城市的向往是他们努力地动力之一,那么在农村教育中,我们应当去满足这样的愿望。但是,中考高考这两个指挥棒明确的表现出城市倾向,考试中有强烈的城市气息,农村教育却有很强的乡土气息,这对于农村学生显然是不利的。2003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将农村教育教学列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对于《决定》中方针以及相关已有的教育政策进行解读,我们可以知道,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了很明显的留农倾向。也就是说农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可以这样说,目前的这些农村教育政策正是城乡二元割裂的定势思维的体现(《从“二元割裂”走向“一体化”——再论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周晔)。

(2)从政府投入来看,城乡之间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有显著差异。沈百福的研究中显示,我国2001年生均教育经费城镇小学与比农村小学相比高出86%,城镇初中与农村初中相比平均高出93%(生均教育经费是指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建费);同时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镇小学与农村小学相比平均高出71%,城镇初中与农村初中相比平均高出68%(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预算内教育基建费);与此同时,城镇小学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高达是农村小学的3.39倍,城镇初中则高达农村初中的3.24倍(预算内教育经费中包括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建费,在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中,可以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个部分,其公用部分简称预算内公用经费其多少直接反映了教育经费的紧张程度)。此外,在这明显的城乡差异中,中央财政仅仅承担了不足2%的义务教育经费,省级则承担了11%的经费,而其余将近78%的经费都由乡镇两级承担。农村义务教育对于乡镇政府显然是一笔极大的支出,很多地区甚至无法承担。

(3)从师资队伍来看,农村师资力量比城市薄弱很多。落后的农村与城市相比,生活水平、工资待遇、硬件条件等显然要差很多,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教师也期望有更好的发展,因此就造成了农村教师的严重流失和缺少年轻教师等问题。在农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公办教师不到50%,大多是乡聘、村聘的。由于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学校建设的投资不均衡,导致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恶劣,教师待遇差,工资低,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亦农亦教”,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因此现在我国为了教师资源公平,采取了教师流动制度。虽然在目前国内城乡教育差距颇大,令人担忧的情况下,教室流动制度对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有一定的好处,城市和乡村之间教师的双向流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可是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农村教师的流失率很高,尤其是乡镇教师以及县级高中教师(乡镇教师流失率占其专任教师总数的8.4%,县级高中教师则占4.2%)。现今,“城—乡教师流动”指的是城市教师前往农村学校支教,达一年以上。而乡—城教师流动”则指农村教师前往城市学校进行交流达一年以上,并且最终返回农村学校。其中如若农村教师前往城市学校后没有返回农村进行任教,则称为教师流失。在目前情况下,教学任务、经费、食宿等条件的有限性限制了“乡—城教师流动”的实施。同时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导致“城—乡教师流动”不能很好地施行:首先,很多省区尚且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制度,同时对于这种流动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其次,城市教师作为十分优秀的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现在城市中优质学校的建设大都以其师资队伍的力量强大来展现自己的实力,而因师资力量低下出现多种问题的农村学校只能望其项背,城市教师前往农村给予支援的潜力极大。再次,城市教师往往超编,农村教师则结构性不足。基于此,我国当前考察教师流动应该更多地关注“城—乡教师流动”。把“城—乡教师流动率”(即到农村学校支教一年以上的城市教师人数与城市教师总数之比)提高地位,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它成为检验地方各级政府教育资源配置合理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孙彩平,许丽英,2006)

关于农村教育政策篇7

一、认真总结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成果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工作,是义务教育的基础,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多年来,我市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市政府于三月份批转了市教委、市财政局关于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意见,从补助政策、组织工作、资金保障和严格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原则要求和保障措施。同时,市政府设立了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市财政局、市教委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日常工作。

我市从年春季学期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免收学杂费,免费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在全市农村全面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我市18个区县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1453所,在校学生78.5万人;在12个有农业的区县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的中小学有1214所,在校学生56.8万人,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70%以上,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财政增加拨款6200万元,其中市财政3800万元,占60%;区县财政2400万元,占40%。

我市在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中主要做了几项工作。一是,有农业的各区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对各项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了工作责任和工作要求。二是,各区县教育和财政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两免一补”的政策精神和工作要求。三是,各级财政妥善安排预算,及时拨付“两免一补”专项资金,各区县教育部门制定了防止借“两免一补”搭车乱收费的方案和措施。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

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保证农村教育经费足额到位。各级政府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按照“明确各级责任,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确保“两免一补”预算和资金落实。各级财政和教育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两免一补”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检查年“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农村教育经费开支情况,以及财政预算资金的安排情况,做好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的安排工作。积极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提高部门预算管理水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市和区县预算管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要求,对中小学经费实行“校财局管”。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工作,各项收支都要统一编入区县财政预算。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43号)文件精神,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研究和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关于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和《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制定我市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制度。

关于农村教育政策篇8

一、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研究回顾

国内关于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代表作有以下成果:李少元的《农村教育论》、谈松华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马戎和龙山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24县调查》和《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袁桂林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指标研究》、翁乃群主编的《村落视野下的农村教育:以西南四村为例》等等。可以说国内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成果还是较为丰富的。

1.关于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现状研究的进展

农村教育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任平指出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教育正徘徊在“有为”与“难为”之间;[2]邓琴等人的研究指出,中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教育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格局;[3]李芳云的研究从经费投入、基础设施配置、农村师资配置方面剖析了农村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状。[4]有的学者从功能论的角度对农村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功能的弱化反映出农村教育现状的不容乐观。如曹晶的研究结果说明当前农村教育对社会流动的作用越来越弱化;[5]谢俊红分析了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农村落后的教育现状制约着农村经济增长。[6]有部分学者对农村地区特定研究对象的教育状况进行了研究。如董强等人对中国农村教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进行了研究;[7]马洪江等人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中存在的师生比偏高、软硬件建设滞后、三低一高现象进行了研究;[8]刘新科专门对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的现状开展了相关研究。[9]有的学者在研究农村教育问题时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结合,如刘小锋等人运用公共物品理论,以福建省40个行政村为例,通过入户调查资料及数据对农村教育的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农村教育供给陷入短缺困境的结论。[10]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农村教育的要求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秦玉友等人指出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的主要矛盾从扩大教育规模实现教育普及转向关注教育质量和有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竞争力。[11]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逐渐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此外,当前学术界也越来越重视农村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如邬志辉等人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处于关键性、战略性的地位,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来评价、监测和指导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是非常必要的。[12]

2.关于当前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研究的进展

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学界最关注的问题,这是研究农村教育问题的学者所共同关注的。很多学者对当前农村教育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的危害性进行了研究,如王文龙等人指出城乡教育差距的长期存在导致农村内部教育的分化,这带来了一系列恶果;[13]孙艳霞等人指出处于困境中的农村教育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功能是存在限度的。[14]此外,也有学者如万运京从各个方面具体罗列了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5]有部分学者对特定的区域、对象的农村教育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如毛书林指出发展西部教育,特别是西部农村教育任重道远,仍存在历史、观念、体制和教师短缺等问题;[16]张西爱等人对海南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进行了研究,指出其农村教育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17]对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研究视角是非常广泛的,有学者从教育政策、教育财政、教育管理体制、教育信息化等一些具体的问题着手进行了研究。如胡伶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所遭遇的阻力;[18]张乐天指出,综观农村教育发展支持政策的实施,在看到它的积极影响和良好成效的同时,也须认识到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19]刘惠林探讨了我国农村教育财政面临的主要问题;[20]杨锦兴通过对广西贵港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的调查,从教育行政的角度对“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1]解月光等人对农村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2]还有的学者如安晓敏、[23]李军对教育贫困、[24]教育消费等一些特殊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在研究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时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如秦玉友对美国、印度、日本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和研究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5]武锐等人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对比中日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现状,梳理出了我国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的主要问题,他们指出我国的农村教育投资效率总体来说仍处于较低水平。[26]

3.关于当前农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的综述

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学者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较为丰富的。有的学者对现有的对策建议进行了反思,如杨挺等人指出当前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政策和建议大部分是基于帕累托最优理论设计的,所以政策和建议的可操作性效果并不好。[27]很多学者对如何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这其中既有偏向理论性的建议,也有偏向实践性的建议。如胡俊生等人提出,为了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顺应城市化潮流和民众意愿,实施农村中学由乡向城的转移;[28]陈旭峰指出农村教育应该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之下适时地开展分流教育;[29]杨志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探讨了我国农村教育的体系创新;[30]梅健等人指出政府在农村教育上的最大责任也是最大作为就是在全社会中进行一种价值引导。[31]有部分学者如毛书林、吴淑娴等人分别对中国西部、中部等相对落后地区如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32][33]在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上,很多学者借鉴了中国近代一些教育学家的的思想。如叶凤刚通过研究黄炎培的乡村教育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启示;[34]刘小红等人指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经验对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35]刘河燕对当代教育家晏阳初提出的“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的乡村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36]此外,在研究解决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时,还有很多学者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如冯广兰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兴办农村教育的经验,提出了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37]赵丹等人通过对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关于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探索,分析了这些经验对我国中西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启示意义;[38]刘贤伟通过研究马来西亚农村教育资助项目,探讨了其给中国农村教育政策带来的启示;[39]解月光等人通过研究俄罗斯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意义。[40]

二、对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研究的评述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笔者发现以下几点:第一,学界关于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讨论,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即“留农论”和“离农论”,但主张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留农”的研究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主张“离农”的研究,在学界“留农论”占据着上风,这当然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存在很大的联系。第二,解读国家已有的关于教育的政策,可以看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也是定位在“留农”上,农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热爱农业,从小立志为家乡农业生产服务的学生,就是要培养为农村建设服务的人才。可见政府也表现出了极强的“留农”倾向。第三,已有的研究已经开始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开放的角度研究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系。第四,已有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现象的描述,对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的症结或原因作了分析与论证,但对于如何解决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第五,在已有的研究当中,研究方法重理论研究,少实证分析,大多数文章是解释性,实证性文章比例较低,这也是农村教育研究不能走向深入的原因之一。第六,已有的研究多数是在宏观的层面上来研究农村教育问题,也有少部分是在微观的层面上来研究农村教育问题,但没有很好地结合宏观与微观的视角,降低了研究的说服力。第七,已有的对农村教育问题的研究没有很好地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这两种方法的有效结合能够更好地说明与解释农村教育问题。

三、对农村教育发展研究的展望

1.今后研究的重点

对于一项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研究,农村教育发展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笔者认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更加深入了解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只有在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对不同区域的农村教育因地制宜地提出对策,从而有效解决农村教育中面临的问题,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第二,农村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积聚人力资本,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是一种投入,而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则是一种产出,研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以验证这种投入是否合理有效,从而可以为农村教育的改革提供方向。第三,比较不同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通过横向研究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总结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的经验,为落后地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梯度推进”的原则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四,国外农村教育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国外农村教育的政策、投资体制、管理体制、教育结构、资源配置等情况,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当前农村的教育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2.今后研究的难点

对于今后农村教育发展的研究,如果要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问题,又要考虑社会变迁因素,难度是很大的。笔者认为最大的难点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教育地区差异较大。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差异较大,即使在各个地区内部的农村教育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一情况决定了对于农村教育很难有统一的模式,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发展农村教育的对策,这无疑是今后研究的一大难点。第二,农村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复杂。农村教育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很多潜功能,农村教育的作用很多时候是间接的,很难为我们所发现。教育投入的回报周期是很长的,在有些农村地区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还没开始显现,这些情况决定了要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难度很大。第三,不同地区之间农村教育的横向比较很难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地区之间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性决定了要在不同地区之间对农村教育进行横向比较的效果较差,很难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对落后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有限。而今后的研究如果想要通过横向比较达到纵向研究的效果,这无疑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借鉴国外农村教育经验要结合中国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国外农村教育的成功经验不能照搬到中国,而是要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国外的成功经验也许在中国有些农村地区适用,而在另外一些农村地区则不适用。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借鉴。这也是今后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面临的一个难点。

关于农村教育政策篇9

【关键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新农村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思想政治观念淡漠,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社会转型期的农民因影响思想观念的渠道增多,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遭到严重动摇。市场经济在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条件改善之余也使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农民中滋生,使他们只关注自我,对国家大事,国家政策漠不关心,甚至对基层党组织,政府和领导干部产生不信任感,持否定态度。由于受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普遍不高。为了个人利益,一些农民忽视集体利益,甚至在经济活动中不遵守诚信原则,以次充好、期满顾客;还有的农民为小事与邻里打骂,使邻里关系紧张。这部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亟待提高,否则将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科学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当前我国农民受教育的人口偏少,程度偏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比内陆地区高。部分农民对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教育只是学习文化,对技术、专长不重视;有的农民目光短浅,认为不上学同样可以挣大钱;还有的因为经济条件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低,使得农民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识、接受和内化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困难,这严重影响新农村新农民的培养。

(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目前我国缺乏一套健全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案,这使得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无序、效率低。相当多的基层干部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达到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是一个空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基层干部,而基层干部普遍本身政治素质不高,再加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限,这使得许多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唯经验是从,只注重单向灌注,忽视双向交流,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针对性不强,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二、现阶段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薄弱的原因

(一)农民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较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消极态度在部分农民中根深蒂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各种腐朽思想也乘虚而入,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对农民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这使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艰巨而复杂。此外,建国后我国工作重心主要转移到城市和经济发展上,在农村也主要集中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上,这也给腐朽落后思想提供了发展空间,使农村发展出现不平衡的状况。

(二)农村相关投入不够,教育文化事业落后。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经济的保障,而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投入不足。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经济工作的解决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忽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此外,当前我国对农村的政策主要侧重于普及农村义务教育,而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计划、实施,目标等缺乏细致明确的规定。

(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没有从根本上获得解决。受教育程度是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差距很大,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素质和农业发展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只是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和自己经验的积累,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就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建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举措是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首先,要确保国家的教育政策在农村的落实,确保农村儿童享受九年免费义务教育,贯彻落后地区国家优惠政策。其次,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确保农村基础教育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引进更多优秀的人才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再次,要通过教育逐渐改变一些农村地区的“重男轻女”现象,改变女孩上学没用还不如打工赚钱的陈旧落后观念,使农民从思想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二)完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建设,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要在农村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深入调查农民的思想政治状况;要完善农村的基础教育设施并建立规范严格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机制;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合理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农民思想政治素质;还要逐步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只有这样,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序规范的进行。

(三)丰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更多的利用现代传播载体包括电视、网络、手机、微博、QQ等,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而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制定相关法律加以保障,以净化农村文化市场内容,加大力度促进城市优秀文明成果向农村的转移,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协调发展。

农村工作的成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培养新型农民。我们必须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芳,汤雯.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 谭泽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9.

关于农村教育政策篇10

关键词: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反思;前瞻;

一、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出台的背景

作为教育政策体系中的一个具体方面,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出台不是政策制定者的简单主观判断,也不是问题充分暴露后自行生成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背景下,逐步进入教育政策的范围,并最终由政策制定者经过一个特定的政策制定程序后形成的。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经济背景

城乡二元结构主要从经济和文化两个层面影响教育的发展。经济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政府对城乡教育投资的失衡。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筹措责任主体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因此,以高劳动生产率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低劳动生产率农业为主的农村所致的城乡二元结构直接决定了政府对义务教育投资能力的巨大差距。文化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城乡二元文化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经济基础对意识形态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一方面,农民自身经济水平有限客观上决定了他们在教育投入上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偏低的现实影响了他们对教育的需求,这种主观需求和客观可能两方面指数都较低的情况对农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阻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是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出台的直接政治背景。人力资本理论全面揭示了教育与经济间的关系,指出与其他投资一样,用于人力资本形成的投资也是可以获得回报。其中,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投资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可以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仅要解决有关“三农”的表层问题,更是要从本质上为农村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大力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而毕业师资、教育理念等软件资源的配备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政府对于师资配置的宏观调控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教育背景

义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政策必须承担保证儿童受教育公平的责任,同时从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和教学质量、教育管理等多方面采取合理措施。其中,师资配置同时贯穿于这几个方面,是政府在这几个方面都不可回避的一个共性问题。

1、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失衡

总体而言,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是,教师总体水平的提高并不代表城乡教师水平的同步提高,反而会掩盖城乡师资配置不均的事实,具体表现在农村教师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三个方面。首先,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大量存在的事实可以反映出农村中小学教师总量不足的现状。通过一年的清退工作,2005年我国中小学代课教师约由49.9万降为44.8万人,其中大约有30万分布在农村公办中小学[1]。其次,从学历水平看,2005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城市78.01%、县镇67.17%、农村47.49%,农村比城市低31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城市62.44%、县镇34.5%、农村24.34%,农村比城市低约38个百分点[2]。再次,从年龄结构看,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城市、县镇、农村小学教师中35岁以下的分别占57.83%、51.44%和41.02%[3]。此外,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科结构、职称职称结构与城市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总之,城乡师资水平的巨大差距直接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发展。

2、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不完善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次放开人才流动政策时,教师队伍中曾出现过一次“跳槽”热。近年来,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启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教师资格制度的正式实施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教师流动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由于教师流动制度的缺失,我国当时的教师流动主要表现为一种无序的流动:从教育系统内部流向外部;从落后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镇,中小城镇流向城市,市县流向省会城市等[4]。在这种无序流动中教育系统内部的无序流动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公平与协调发展。对此,网站由义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国家必须采取相应举措逐步健全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以缩小城乡师资水平的差距。

(三)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倾向

自1999年全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开始,2002年后每年毕业人数均以约60万的数量逐年递增,在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而西部、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急需大量人才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此,中央各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等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大量优惠政策,如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选聘招录优先政策等进一步明确“基层就业”这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主旋律。针对农村教师匮乏、队伍结构不合理等制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成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又一项重要探索。#p#分页标题#e#

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的现实意义

(一)为农村教育补充一批优秀师资,成功创新了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1、特岗教师从数量上改变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足的状况

特岗计划从2006年到2008年实施三年来,共录用了5.9万多名特岗教师,分布在490多个县的6400多所农村学校,直接受益的农村孩子达到200多万人[5]。2009年,在对特岗计划试点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将国家计划设岗增加到5万名,实施范围由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扩大到中西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此外,部分省份在中央特岗计划实施的基础上也在不断探索、创新特岗计划新机制。如河南省在国家特岗政策的基础上以1:1的配置标准实施特岗计划,既在国家5000名特岗计划名额的基础上以单独财政支出划拨5000名特岗教师工资,加大了国家特岗政策的执行力度,特岗政策执行两年中为河南省农村中小学补充近2万名优秀师资。

特岗计划实施范围的扩大、计划数量的提升、各省配套政策的出台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了一支数量庞大的教师队伍,相关保障政策进一步巩固了这支队伍的稳定性。

2、特岗教师优化了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结构

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特岗计划在招聘学科及学历上都有严格规定,特岗教师优化了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等,为农村义务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

特岗计划明确规定,招聘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应届本、专科毕业生;全日制普通高校具备教师资格条件的非师范类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同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岁以下(1978年7月1日后出生)且与原就业单位解除了劳动(聘用)合同或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由此可见,特岗教师低年龄、高学历可以弥补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年龄、学历结构出现的断层空缺,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一支老、中、青合理配备、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特岗计划在招聘学科方面侧重外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相关特岗教师成为服务地第一名该学科教师,为某些农村学校实现了该学科教师零的突破。如2005年10月,国家在W县投入了价值9000多万元的远程教育设备,电脑大量进入农村学校课堂,当时W县农村许多在职教师不懂电脑,导致有些学校远程教育设备闲置[6],特岗教师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现状。

(二)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2006-2008年,特岗计划为农村提供特岗教师5.9万多名,2009年特岗计划的设岗规模扩大到5万以上,加之各省对于特岗计划的创新,通过特岗计划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而这相对于2010年全国630万的毕业生总数而言似乎不值一提。但是,纵观我国相关教育政策,特岗计划已经成为解决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大范围就业的典范。

以河南省某独立学院为例,2009届毕业生总数1449人,其中通过特岗计划成功就业123人,就业率为8.49%;2010年该校毕业生总数1719人,其中通过特岗计划成功就业154人,就业率为8.96%。由此可见,相对于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预征入伍等其他就业途径而言,特岗计划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国家关于基层就业的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思想也逐渐树立。但由于基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如地方财力有限导致义务教育投入不足而无法引进高质量师资,加之部分地区因“普九”欠下了经济债,形成“有编不补”或“有编难补”的情况。而特岗计划明确规定,“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并按人均年1.5万元的标准,与地方财政据实结算”,特岗教师经费的解决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改变农村师资配置失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进一步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三、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中的困境

(一)“同工不同酬”降低特岗教师自我成就感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特岗教师在基本工资方面与非特岗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但在地方财政紧张及特岗教师流动性大的情况下特岗教师在3年聘期内的三险一金、住房、艰苦地区补助津贴等福利津贴无保障(见表一[7]),被社会认为是编外教师的身份,经济待遇的偏低还导致特岗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受尊重程度同比低于非特岗教师。

一项针对贵州省某县80名特岗教师的调查显示,45.9%的特岗教师认为他们在当地的社会地位“一般”,25.7%的认为“较低”,还有14.9%的特岗教师认为“非常低”;在关于受尊重程度的调查中,43.2%的特岗教师认为“一般”,认为不尊重的占24.3%,14.9%认为“非常不尊重”[8]。

由此可见,特岗教师与非特岗教师“同工不同酬”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特岗教师的自我成就感。他们拿着与非特岗教师有别的工资待遇,住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临时住所[9],长期“同工不同酬”的境况会逐渐影响到他们在教学中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到特岗计划这一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运行的有效性和长期性。

(二)职业发展前景认识模糊,特岗教师出路难寻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的权利、义务、任用、考核、培训和待遇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定,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保障,新聘教师入职后即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常管理范围内,有专门的入职教育、职称评聘、继续教育等程序,职业发展前景清晰。但是,对于聘期3年的特岗教师而言,特岗计划仅仅规定“特设岗位教师在聘期内,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跟踪评估”、“对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的,要负责落实工作岗位,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等,对于特岗教师的身份没有明确规定,对入职教育、职称评聘、继续教育等更是没有相关阐述。因此,特岗计划政策在实施中逐渐暴露出特岗教师职业发展前景认识模糊的困境。#p#分页标题#e#

特岗计划招聘对象突破了师范类毕业生的限制,凡符合报名条件并通过考试的毕业生均可加入特岗教师的行列。但是,非师范毕业生的相关教育学知识背景与教师相关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而部分省份对拟聘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缺乏明确规定,当非师范类特岗教师上岗任教后面临更加专业的教育学类问题时,各地教育局、各学校也没有持续的入职教育,甚至有些特岗教师被安排担任非自身专业的学科教学,极大阻碍了特岗教师的职业发展。

由于身份不明确,特岗教师职称不能按教师职称评聘程序正常参与评聘,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工资、待遇等不能正常晋级。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3年聘期内无法评聘职让部分特岗教师产生前途不明确、不稳定的感觉。

为提高特岗计划实施的持续性与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特岗计划对于3年聘期结束后的继续留任问题及将特岗计划的实施可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相结合。但是,在特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却出现了继续留任困难的情况。如四川攀枝花米易县的特岗教师就遇到如此尴尬,三年服务期已满,想继续留在这里工作却遭到拒绝。他们去教育局讨说法,教育局的领导说:政府不批,我们没有编制。而政府编制办的领导说:我们县教师超编了,你们留不下来[10]。

入职培训欠缺、不能参与职称评聘、留任困难等问题直接影响到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完善相关保障体系建设。

四、完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建议

(一)借鉴国外相关政策

从师资方面入手解决义务教育发展失衡,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由来已久,其中定期流动模式和补给模式的运用比较普遍。

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实施40多年来有效推动了日本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师资配置更趋合理化、教师工作热情得以提高、学校办学更加充满活力等方面。补给模式主要针对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师资短缺问题,通过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奖金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该地区工作而建立的师资均衡配置模式。补给模式在美国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政策和经费两个方面。政策方面,各州制定相关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向社会广泛招募教师,为均衡师资配置提供了政策保证。经费方面,通过加大经费投入来提高教师短缺地教师的工资待遇以及改善其工作环境,为均衡师资配置提供了经费保证。补给模式是政府对于公共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模式,突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责任。

定期流动模式和补给模式在日本和美国的应用取得了很大成效,推动了两国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配置,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我国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相关政策的同时也必须清晰的认识到各国相关政策出台背景的不同,如日本定期流动模式的广泛应用是以日本教师公务员身份为重要前提。《关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及营运法律》、《国家公务员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以及《行政不服审查法》等从根本上明确了教师公务员的职业身份,从根本上增强了教师定期交流制的可行性,保障了该制度的实施。目前,我国教师的身份很难单纯归类于公务员、雇员还是公务雇员,而是处于一种相对复杂的境况中。

(二)以中央及省级财政投入为主,为特岗计划继续推进提供经费保证。

特岗计划实施已经五年之久,中央及地方特岗计划都在不断调整。 2009年,中央财政将国家计划设岗增加到5万名,实施范围由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扩大到中西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部分省份在特岗计划实施中也不乏创新之举,如河南省在国家特岗政策的基础上以1:1的配置标准实施特岗计划。但是,特岗计划实施过程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的留任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无法留任的现象势必影响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特岗计划试点县为“两基”攻坚县、国家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方财政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有些县还存在大量普九欠债。显然,这些试点县的经济能力无法承担留任特岗教师。如贵州省某县,如果没位特岗教师按国家补贴来算,每名特岗教师总支出得在3100元/年以上,这样县里每年得多拿2600多万元才能保证开支,这是我县财政无法承受的[11]。对此,中央、省级财政应该承担更多责任,从经费方面保证特岗教师继续留任。

此外,地方政府要把特岗计划定位为长期政策,而不是国家对于农村教师的短期补充机制。因此,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岗位申报工作中一定要务实、严谨,以各地实际需要且3年聘期结束后可接纳并解决编制的教师数量为准。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特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想留任却留不下的尴尬境遇。

(三)加强人本管理,为特岗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平台

根据国内外大量的跟踪调查研究结果,新手教师成长的第一阶段为职后1-3年,其特点是适应新的环境和教师工作,形成教育教学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技能,职后的五年才能进入成熟期[12]。对此,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特岗教师必须加强人本管理,为特岗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平台。

首先,必须加强宣传,提高特岗教师社会认可度。特岗教师与非特岗教师在教师身份方面不存在任何差别,虽然3年聘期结束后特岗教师可以自由选择去与留,但3年聘期内特岗教师就是教师队伍的一员。对此,相关媒体应该积极树立特岗教师典型并加以正面宣传,提高特岗教师的社会认可度,避免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给予特岗教师更多人文关怀。

其次,重视特岗教师入职教育,科学设置入职教育内容。特岗计划在招聘程序专门设置“集中培训”环节,充分表明入职培训的重要性。但由于招聘工作由各省相关部门负责,“集中培训”也就因各因地而异。如河南省要求培训为不少于30学时的师德教育、新课程理念、教材教法以及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等;四川省在特岗教师招聘简章中只提到“岗前培训由设岗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因此,针对部分非师范类特岗教师未能系统掌握教育学类相关知识;设岗县特殊的人文、社会环境,如少数民族地区;新入职教师教学实践水平较低等现状,各设岗县及学校要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及特岗教师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入职教育内容。#p#分页标题#e#

再次,设置特岗教师职称评定办法,疏通特岗教师职业发展道路

《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规定了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的学历、工作年限等条件。但是,本、专科毕业的特岗教师3年内却无法评聘职称,这对于聘期结束后想继续留任的特岗教师更是一个巨大打击。因此,各地应该设置特岗教师职称评定办法,疏通特岗教师职业发展道路,3年聘期结束后将每年考核结果纳入当地教师职称评定范围,彻底消除特岗教师3年职称评聘空白的压力。

特岗教师为农村义务教师加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增添了活力与精彩,反思、总结特岗计划的成功与不足,配合其他农村教师补给政策,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一定会有一个崭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3]教育部.教育部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背景材料——2006年第4次新闻散发材料(4)[EB/OL].

[4]王俊明.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几点思考——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启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5).

[5]邬跃.教育政策分析——以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

[6][8][11]杨廷树.贵州省W县“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及建议[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5).

[7]杨廷树,杨颖秀.西部农村学校特岗教师现状调查与思考——基于贵州省Z中学的个案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

[9]易海华,刘济远.“特岗教师”如何更好地落地生根——关于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工作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