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联网的感悟十篇

时间:2024-01-19 17:49:00

对物联网的感悟

对物联网的感悟篇1

一、在反复阅读中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强调的便是读,且要多读,精读。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反复讲,详细讲,全面讲,生怕学生悟不出课文的深意,事实上这是越俎代庖。悟不是通过教师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用讲代读的方法教语文,犹如把梨子放在学生面前,只是喋喋不休地讲梨子的味道,而不让他们吃一吃,如此即使讲得再生动形象,学生也不知道梨子是什么味道,与其他水果有何不同。语文教师应该从繁说细讲中解脱出来,大胆地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读书中理解体会。

二、激感培养感悟能力

要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有效的感悟,调动他们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白居易曾说:“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形神俱佳,文质兼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浓郁的感情,是情感满溢的海洋。这些课文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为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披文以入情”,把握住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脉搏,激发学生去体验、去思考。在感悟思想情感的真谛阅读时,学生要将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只有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声,才能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在阅读中感悟才能更加深透。

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它之所以读罢能让人泪眼朦胧,就在于它字里行间都渗透着爱子之情。在阅读中学生就要紧紧抓住最能体现“背影”的情感因素――“蹒跚”、“探”、“攀”、“缩”等几个饱含深情的字眼,仔细品味父亲对儿子真挚、深厚的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父亲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心,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父爱的真谛,更加珍惜生活中所拥有的真情。这样,通过开启自己的情感体验,就会对文章产生深刻的感悟。

三、启发想象培养感悟能力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不能直接可感,必须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利用自己原由知识、表象或经验,对课文描写的人物形象或事物、意境展开再造想象,通过对课文的描述进行创造想象,从而使人物、事物形象更鲜明、意境更丰富。描写生动、意象丰富的课文可以在想象中体验。这样获得的感悟才是丰富深切的。可见,想象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学会感悟的翅膀。

如读高尔基的《海燕》,文章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写暴风雨来临时的海天的情景来反映列宁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前夕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并借助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地飞翔和欢乐的叫喊的形象,热情歌颂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对这一主题,如果不展开想象与联想,学生根本无法领悟和把握。

四、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感悟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也处处体现着生活。叶圣陶说:“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点积聚起来,积聚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对于课文中那些学生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因此,语文新课堂应走进生活,应有意识地引进生活中的话题,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

《拿来主义》是鲁迅针对文化遗产提出的基本观点,即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处理文化遗产时应占有、挑选,然后加以创新。如何对待当今流行的网络文化,这一话题对于时下热衷网络的学生来说是极具诱惑力与启导性的,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见解: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能满足自己好奇心,同时获得自我成就感。处理好网络的利弊,首先要自己有足够的自控力,学会分辨。通过结合现实生活的问题讨论,学生的语文能力会有一个深层次的提高。

五、丰富的积累是培养感悟能力的基础

图式理论告诉我们,读者的背景知识是阅读感悟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这意味着阅读感悟的深度与广度更多地取决于读者背景知识积淀的丰厚程度,正所谓“得之于俄顷,积之于平时”。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自然、社会,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积累丰富的感性、理性经验,训练其敏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向阅读,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探索、思考,磨砺自己的思维,形成一定的观念、情感价值取向。这些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理性思考、情感、观念的价值取向,将构成心理图式系统,潜伏在学生的潜意识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当文本信息激活这些潜伏的图式系统时,便能恍然顿“悟”,进而完成新的意义建构。

六、适时点拨引导感悟

体验感悟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但教师的点拨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点拨是门艺术。教育点拨有方,往往“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原本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既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又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同时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呈现出柳暗花明的教学境界。

对物联网的感悟篇2

0引言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大至宇宙天体、小到基本粒子等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基本结构与相互作用以及运动规律。高中物理作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素养即素质的养成,是内化和生成的过程,是知识、能力、态度等内化而成的带有学科特性的品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主要是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基于“学懂(acquisition comprehension)―悟会(digestion mastery)―化育(bildung)”,即ACDMB教学模式[1],对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进行初步探讨,揭示感悟与物理核心素养养成之间的关系,寻找通过“感悟”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养成的策略,提出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从最底层的“学懂指向”(知识目标)到中间层的“悟会指向”(能力目标),再到最上层的“化育指向”(素养目标),在知识建构基础上,自觉运用物理思维方式、感性方式和悟性方式去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品格。

1 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内涵

1.1感性?理性?悟性

如何让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变成素养的形成过程?人们需要通过五官对客观世界进行体验和感性认识;需要聚焦核心知识,把知识成为探究的对象,加强对事物内在本质和事物性质的理性认识;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开展意义学习、深度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从复杂的维度中悟出简明的规律,在本质的把握中悟出个性的表达。很多尤里卡(指灵感)是在无意识中逐渐将一系列原本无关联的新旧知识、经验慢慢结网,最后在整体观照下的通透的悟性认识。比如报纸上“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8个字(问题的发现提出),是纸面反射的光线(光信号,客观事实)到达眼睛(感官,肉身之眼),通过眼睛的折光系统成像于视网膜。在极其狭小视觉中心(大脑,心智之眼)进行理性分析处理和“创造”(问题的深入化理解)。感官之“见”到的8个字,是一个见,“见”到的是识,见识和知识;心(心,默观之眼)之“观”,又见,两个见,“观”到的是“智”,智慧和素养(问题最终解决)[2],具体如表1所示。

1.2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

许多学者将人的认识能力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也有的分为经验和理论。非理性主要在于“感?悟”,在于认识起始时的感性,在于能力、智慧、素养提升时的悟性。如果说感性是接受印象的能力,理性是概念与事物间的逻辑反应能力,那么悟性是在感性认识、理性思维的同时,在意识中沉淀,想象中升华,思维中推断的能力。比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8个字,通过自身经验累积和内化感悟,结合实践成果和理论提升,构建了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结构图,见图1。

第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改的价值取向,基于人的培养,从文化基础(分科学精神、人文底蕴)、社会参与、自主发展3个维度展开。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学习某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而习得的重要观念和关键能力以及必备品格。物理课程是科学的重要部分,其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第二,物理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物理观念4方面内容,其养成过程一方面是感性、理性、悟性逐渐增强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学生与教师在时空范围内实现真正的学习,是与事物、与人、与自己相遇和对话的过程。从社会关系角度看,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己对应文化基础和社会参与以及自主发展,从“物”到“人”,也是人的悟性不断加强的过程。从科学精神到人文底蕴,都需要平静内心那些说不清、道不明(默会)的内化和诠释方式,即悟性的方式。

第三,科学素养的养成过程,是从“客观事实”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抽化出“经验事实”(进行经验描述),并经过理性认识转化成“科学事实”(进行科学实证),而从科学事实升华成“科学素养”(进行哲学思辨),离不开悟性。悟性提升是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的重要标志,悟性随着知识(学懂)、能力(悟会)、素养(化育)的提升而发展。

1.3“学懂?悟会?化育”的水平层次

?W斯卡?王尔德说,“值得学的东西是教不出来的”,诸如艺术与领导力以及创新等文化性的、感知性的、思考性的、探索性的和批判性的知识,这些行动中的知识和表现是值得学的,却无法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讲授很顺畅地传递给学生。而事实上,教师过多地教授知识反而导致学生能力的退化,教师的思考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的思想不是学生的思想,教师的“送货量”不等于学生的“收货量”。正如前面所述,学生在学懂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能力与品格的转化、内化、升华,这个过程只能依靠学习者自己的思考、感悟。学会思考远比记住多少知识更有价值。学生自已获得的一项知识和技能,自己解决问题,远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他所有。如同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教师只是提供环境土壤,而种子的生命成长力恰恰是最重要的。当然知识是载体,是收获能力和品格的基础,如何有效地进行“转识为智”,提升素养,笔者认为可使用“ACDMB”教学模式[1]。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必须结合真实的情境。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学生把情境与知识相关联的水平,即能否把问题中的实际情境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物理条件。例如,是否能把情境中的一段经历转化为一个物理过程,是否能把情境中的故事情节转化为某种物理现象,是否能把描述情境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某个物理量,是否能把情境中需要完成的工作转化为相应的物理问题要求。人们常说某个问题很“活”,其“活”的本质就在于情境的转化,能不能把问题中某一个鲜活的实际情境转化成解决问题中的物理情境,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这是应用物理观念思考问题,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关键。物理教学中,应让学生获得在实际情境中解决物理问题的大量体验,形成把情境与知识相关联的意识,这种意识是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活动来培养的。

课前,学生学懂了较简单的事实和概念;课内,学生感悟的是更为复杂的策略和元认知。正因为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知识和概念,课内留出更多面对面的时间。问题是,教师用什么样的过程或方式让学生实现物理能力与品格即核心素养的渗透与感悟?教师在课内组织什么样的资源、问题和活动情境,学生掌握怎样的方法,?@得怎样的经历和体验?物理知识是有关世界的事实以及物理问题解决的程序的集合。知识就像地图,现实就像领土,把知识还原到真实世界,就要设置原始问题情境,这才是充满物理味的课堂。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发现进而评价学生学习的层次,习题教学或考试评价则往往提供情境进行反演连结。如何将长长的一道物理情境题反过来进行文字概括、图示表达、规律揭示和原理解答,这需要科学思维、推理能力,也需要语文素养和建模能力。

2.4“悟”贵在整体

核心素养一端连接的是生活情景,另一端连结的是一个“完整的人”,是“立德树人”整体观照下的人之发展品格与能力。感悟是一种整体理解,核心素养是整体感悟。如同完成一幅拼图,不同的单片必须组合起来才会有意义,而拼图的整体效果需要对整个情境作有组织的整体反应。如同学习中的顶灯效应,学生学习一些新知识,就像走进他不熟悉的黑暗的房间里面,教师可以有两种方式帮助他:一种方式是用高度聚光的探照灯把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依次呈现给他们。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把这个房间的顶灯打开,一下子把整个房间都照亮。尽管顶灯在局部并没有探照灯那样亮,但能使学生放心自信大胆地走进这个房间,显然是顶灯。同样,在学新知识之前和进行各类复习总结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完整体系,经过个体经历、情景体验、整体理性和悟性加工(直觉、灵感、分析、判断等)手段,学生自主将将知识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整体把握实现知识建构和知识转化。

“单元教学”的整体视角。单元教学是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解读和剖析,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情分析,从一个单元的整体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整合,挖掘蕴含的核心思想方法及其相互关系,整体设计和安排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单元教学与课时教学的异同从内容上说是明显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单元教学设计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以及和感悟之间的关系。一个教学单元可以由多个课时组成,不同的课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广度,用不同的方式,对同一主题进行多元化解析[4]。

“核心知识”的整体视角。基于“感悟”的课堂,要建立物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形成点、线、面的知识勾连网络;要着力解决物理学科中的疑难问题;应梳理与概括某类知识的教学思路;要处理好知识教学的“一般法则”与“特殊性描述”之间的辩证关系;要对物理核心知识和核心思维以及核心观念等这些最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归类、梳理和概括;要注重学科间、课程纵向、主题式,按年级、水平、领域进行整合。在教学中较多地关注对某一学习主题的多角度认识,重视不同领域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从表面看似零散孤立的知识之间挖掘形成有意义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学科本质认识的整体感,不断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如果将教学过程理解为教师介入学生学习的过程,那么这种介入的实质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转化,教师可以在单元教学中先做示范,学生被组织引领至临界区域、临界状态,引发学生自组织学习状态,最后进行交流展示学生的单元知能图。一般一个单元、同一主题(如选择核心物理概念力、功、能量、场、熵)用一张 A4 纸,选择图文要素,以内在机理进行组织,整合成图表。设计好知能体系,要有留白,为以后复习增添笔记用,比如可以选择能量这个概念,将基于生活实际的各种能量转化和不同事件所需要的能量大小用图表进行表示。

2.5“悟”意为深度

“悟”意为深度,不是增加知识难度,而是通过深度思考,对事实和概念进行深度分析,感悟教学内容的意义和价值。深度学习是一个关于学习层次的概念,深度学习的体征体现在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等方面。深度学习结果的判断依据,就是看有没有引起深度感悟,这决定了学习者在浅层学习至深度学习的连续谱系中所处的水平状态。理想的深度学习是如此,而现状往往是:过去习惯把学生比喻成为海绵,就是让其吸收或记忆尽可能多的知识,现在学生见多识广,却过于浮躁,认识停留于表层,流于形式,限于眼前,有了相对宽广的知识却没有深入的感悟。造成这一现状归根结底是“感性不足,理性缺失,因而悟而无门”。“ACDMB”教学模式,首先是从无知到有知,是从薄到厚,是对知识充分占有和积累的过程。其次是从有知到认知,是从厚到薄,对知识进行本质感悟的过程。感悟过程要把知识融会贯通,化为己有,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多进行“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的深度追问,对教学内容在课程框架中的位置有深入了解。最后要借助核心概念和核心观点形成过程,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合适的素材和设问角度,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多进行复杂的连结,思维启迪,价值追问,避免 “就事论事”。高层次的“懂”必须加入“悟”,高层次的“会”更需要悟,知识通过师“教”生“习”获得(简单事情),能力通过师“导”生“学”获得(复杂事情),素养通过师“育”生“悟”获得(尖端事情)。教育的本身价值应体现人文关怀,个性的砥砺、情感的培养和生命的润泽更为重要。教育的本质标准应从知识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课堂教学呈现的应是师生生命、生存、生活的本然角色。

牛顿第二定律是中学物理中最重要的一个规律,如果教师的教学局限于前四方面水平,那么充其量也就是有扎实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思维能力。教学能留给学生的营养(素养)仅?H是这些?若干年后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的记忆还能剩下什么?笔者认为教学需要“就事论理”。如同一带电粒子分别从平行板和非平行板(电压和孔间距均相等)的电场中无初速进入,并从另一极飞出,求电场力、加速度、末速度和运动时间。该题是源(指带电极板)的形状变化引起其间的电场变化,而对同一带电粒子产生不同的受力和运动效果,是动力源(或场源、电源)对研究物体产生效果。牛顿第二定律的因果率可拓展到任何实验规律,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的动力源是钩码、沙桶或其他重物,研究对象是小车及车上的砝码,效果显示则可以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空间时间,也可以用光电门测出速度,或者直接用各种力或速度传感器直接得到效果。因此牛顿第二定律不仅揭示的是力和加速度的因果关系,更是“源F、对象m、效果显示a”的因果关系,效果a是由外因F与内因m共同决定。这个论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因果关系产生的一种隐喻和感悟!深在思想、深在理论,深入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并能把深奥的道理讲得简明,从复杂的现象中提炼出简明的规律,即用“深入浅出”方式简明表达,具体实例见表4。

2.6“悟”胜于通透

梅里尔提出的“五条首要教学原理”主要包括完整任务、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融会贯通5个部分。通透是最高的学习境界。通透的学习需要追问“懂而不会”原因[5],架设“从懂到会”桥梁[6,7],构建“学懂悟会”模式。“悟”胜于通透。教师怎么做?教师作为促进者,提供视频、任务、目标、问题和平台,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进行交互式教学,师生及时交流展示与当堂检测反馈;教师作为研究者,要善于提出高关联度问题、明确度问题,适时提出高综合度问题,提出高阶思维和设置有意义的问题。教师走进教材,把握教材,驾驭教材,最后走出教材,创设自己心中的教材,做到胸有成竹。教师要扣住重点,找准知识支点,聚焦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因果关联,在过程丰富、意义追问,注重连结,整体设计,并且要有足够的深度感悟,才可能使学生无限趋近“通透”。

通透在于“原点”思考。从“无知―有知―认知”和“无―有―无”衍生,曹本冶教授提出“点―面―点”的思考。“点”是什么?是研究的对象。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毫无疑问是处于情境的物,就是学科的“点”。从“点”扩展到“面”,“面”就是“把物理置于丰富文化教育实践中”,意思是在科学的生态环境中理解它。这个“面”的扩展,其目的和结果是使研究者更好地解释物理,透过繁杂的表象感悟简明的真相,就是要回到起始的“点”,虽然这两个“点”的含义不同,回到教育的原点是为了人的发展。基于“感悟”的核心素养,聚焦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观念的“点―面―点”的回归过程,从返璞归真,繁中取精,回归原点思考,实现教与学的融通。

通透在于“生命”的感悟。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课,从西班牙交通安全事故到轨道和驾驶火车的安全措施,从凹处超重易爆胎、凸处易飞离,到离心的危害等等现象,时时告诉人们,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建立安全行驶的态度与责任:转弯过桥请减速,大半径适倾斜。应用规律课以“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为明线,以“安全行驶”为暗线。因为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能力的提升,更具有态度与责任的浸染[8],是生命意义的理解及对安全行驶的通透感悟。

通透在于“哲学”的境界。感悟作为一种哲学思辨方式,哲学家用哲学演绎教育,一线教师用教育感悟哲学。教师应深入教育实践,体验教育生活,不断感悟和总结出教育哲理,从而对教育的基本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教师要对教育作哲学思考,要回溯教育原点,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对科学现象、物理问题、物理本质、内在规律,以及相互关系进行寻根究底的解释、概括、内化与创新。在“跨学科”的横向贯通中,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如贯通于科学、人文、艺术、生活各个领域的能量守恒观、质量守恒观等,通过对个体经验的审视,达到共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事、物的提升与贯通。在“各学段”的纵向贯通中,关注初中基础,照应大学更高水平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对物联网的感悟篇3

一、感知历史的能力是历史学习能力的基础

学生要学习历史,首要前提是要了解历史上发生过什么,也就是要掌握史实。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实,无法重现,但历史遗留下来的资料丰富多彩,如文字、图片、声音、影像、文物、民俗、遗迹等等,学生要了解历史,只有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史料中介去体验已逝的社会历程,体验历史上的人和事,体验治乱兴衰的变迁。体验即感知,只有在正确感知历史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感悟历史和借鉴历史。也就是说,只有知道了是什么,才能谈得上去理解为什么,进而才谈得上借鉴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指导人生,为现实服务。

那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呢?我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的:

1、史料扩充法

史料扩充法,就是在教材已有史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史料。中学历史教材因受教学计划的限制,史料相当有限,只涉及最重大、最基本的史实,而且是粗线条、框架式的呈现方式,仅有这些史料不便于学生准确有效地感知丰富的历史真实面貌。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历史教师就必须指导和协助学生通过史料扩充法扩大感知面,丰富对历史的感性认识。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扩充史料呢?我认为:其一,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历史课外读物,如历史报、历史故事会、历史杂志、历史知识小册子、历史知识网站等等,这是目前最便捷、学生最喜欢的方法和途径。其二,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补充相关史实。其三,展示小件历史文物(或仿制文物)和图片,如水排模型、筒车模型、战车模型等。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可以将大量的历史图片展示给学生,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

2、情境展示法

单纯的史料学习是枯燥的,如果把史料情境化了,历史就能以鲜活的面貌呈现于学生眼前,就能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情境展示可以顺着三条渠道进行:一是展示真实历史情境。所谓真实历史情境,主要是指现场记录或拍摄的重大历史活动实录,特别是近现代历史,有大量的真实情境史料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给学生,如《两次世界大战实录》、《抗日战争实录》、《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实录》、《近现代历史伟人的活动》、《苏联解体》等。有些还是新近才解密的史料,非常鲜活真实。二是展示模拟的历史情境。所谓模拟的历史情境,主要是指历史影视剧或舞台剧,它尽管不是真实的历史重现,但有不少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真实的史料为基础、通过文学加工创作出来的,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历史感知能力方面有着其它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在利用这类情境史料时要慎重,教师要认真筛选并要辅之以必要的说明。三是组织学生自主创设历史情境(场景模拟),通过自己扮演历史人物的角色去体验历史进程。

3、实地考察法

实地考察是感知历史的又一重要途径,虽然时光不能倒转,但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名人故居、民俗风物以及还健在的老人,都可以作为学生触摸历史的中介。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批的文化景点、历史名胜被开发出来,这为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历史提供了便利。

二、感悟能力是历史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

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座巨大的智慧宝库,但仅靠感知是无法开启它的大门的,感悟才是开启它的大门的金钥匙。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呢?

1、要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体验

感悟是学生的主观心理活动,是以原有的心理体验为基础、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迁移活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其对历史的感悟力就越强。因此,历史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如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传媒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现实状况),并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亲身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2、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感悟要透过思维才能产生,正确的思维才能产生正确的感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提升历史感悟力的前提。良好的思维品质应该具有自主性、积极性、逻辑性、科学性、发散性、敏捷性、准确性、创造性等特征,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不忘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上下功夫。

3、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培养学生历史感悟能力的主要措施

感悟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才能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内化和情感的升华。

三、借鉴历史的能力是历史学习能力的最高表现,借鉴历史为现实服务是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所在

学习历史,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历史本身的感知和感悟,是远远不够的,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正如唐太宗李世民烁烁:“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废。”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借鉴能力呢?我认为:

1、历史教学应尽可能选取贴近现实社会生活的史实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历史是已经过去的社会生活,现实是正在进行着的社会生活,从这层意义上说,我们就处在历史之中,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选取跟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史实作为教学的重点――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迹去追寻历史,又有利于学生沿着历史的事迹来认识现实。正如谷成久先生所说:“教育是人类为影响自身能力发展及其运用所进行的一种社会性遗传活动。”

2、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为学习历史的切入点

美国历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做课题”,而课题的中心又基本上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就把学习历史的意义定位为“现实需要”,这种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展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已经作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传统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一线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观念上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层面。必须在具体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广泛地把现实问题作为学习历史的切入点,使历史学习的过程就是借鉴历史为现实服务的过程。这样,学生借鉴历史的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感知、感悟、借鉴三个能力层次是一个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时是不能孤立对待的。没有感知能力做基础,历史学习是无从入门的。但是,如果不能在感知的基础上提升认识能力,产生对历史的感悟,则历史学习将是相当肤浅的,甚至谈不上真正地认识历史――感悟能力才是历史学习能力的关键。借鉴历史的能力使学习历史的意义和目的得以实现,它是历史学习能力的最高境界。三个层次组合成三级阶梯,引导着学生历史学习能力逐级提升。

【参考文献】

对物联网的感悟篇4

【关键词】乡村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实践;感悟

一、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教育过程的本质是育人的过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五年寒窗固然能培养出工程师,但学会做人,则需要一辈子;要培养自己具有美的心灵,美是自我教育的的重要手段。”审美教育不仅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锻炼意志,而且能够培养人的情感心灵,塑造全面发展的个性。语文教育最关键的是树人,它的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审美能力。所感源于生活,体验之深,感悟之透彻,如醍醐灌顶,便可以体会生活之美,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感悟来源于生活经历,作为青少年不能快速增加人生的长度,却可以从生活或自然的怀抱中,索取精神的慰藉,心灵的洗涤,来增加生命的厚度。语文学习中,学生们需要去感悟,并将实践与他们的审美兴趣、情感相结合。因此,作为乡村语文教师应该利用本地乡土资源把审美教育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在乡村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重要性

在教育的每个阶段,我们都需要渗透美育。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更加需要有丰富的审美体验。在乡村学校,大部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认为学习与否都没有明显的成效或者没有多大用途。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与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无法得到审美体验有很大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北京乡村教育资源不断充实,教师配备齐全,但人文资源严重短缺。乡村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随着物质条件提升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性格活泼,思想开放,情感也比较丰富。学生接触来自各个方面丰富的信息,尤其是通过网络、电视,但较少参加社会实践和家务劳动,接受的是“快餐式”体验,缺乏直接的生活经历。正因为如此,他们容易接受各种不同的文化,却不会分辨其中美丑,对于社会上一些无私奉献的事迹嗤之以鼻,而对一些不良习气热烈追捧。甚至有些学生对现实生活采取一种冷漠、麻木的态度,没有竞争意识,沉溺于安逸的生活状态。与此同时,现在农民经济收入逐渐提高,但一般学生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文化素质差,给予孩子过分的物质溺爱放纵,或管教粗暴,而缺少精神抚慰,致使孩子性格扭曲,产生大量的问题行为,如厌学、网瘾、早恋、不服管教等。这些导致的结果就是乡村学生文化知识薄弱,人文素养低下。所以,通过语文审美实践教学对乡村孩子进行审美教育势在必行。

三、 在乡村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因地制宜”地实行审美教育。

优化教育环境,整合教育资源。把语文教学实践与校园特色文化相结合,充分利用乡土特色资源;联系相关学科,在科学立体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欣赏能力,开辟高中生审美实践的新途径。从而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想。

我们经常会听到“最美”这个词,这个词诠释了我们身边拥有美丽心灵的人。而学生身边的美就存在于学校之中。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房山区长沟中学作为一所北京市郊区学校,坐落在素有“城市之外,水岸花田”京南水乡,环境幽静清新。这一带有世界级文化遗产周口店猿人遗址博物馆,“北方桂林”十渡风景区,葵花田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和谐的生态环境利于长中校园环境的营造。把长色的校园环境及周边自然资源与语文审美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不但有利于学生舒心的学习,更能够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依托这样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以下探索与实践。

(一)在音乐与文字间感受美的律动

众所周知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古代文化知识的传播总会经历一些难题。我认为让各学科之间产生联系,相互作用,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学丰富多彩,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诗歌幻化出意境和音乐演绎出的旋律都能让人产生某种共鸣,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如果说能让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语言的人沟通融洽,我相信音乐就是最好的语言。追溯到古代文学中,《诗经》中很多诗歌是民间说唱本,我们常说的宋词最早是配着音乐来吟唱的。中国风特色的音乐涌动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中华文化浪潮,其蕴含的文化多源于中国古代诗歌,受到青少年学生的青睐。我们把音乐与语文联系在一起,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与文学的赏析能力,提升学生审美品位。

(二)原创家园

对物联网的感悟篇5

[摘 要] “品牌形象”最直接的定义是消费者对品牌具有的联想,当消费者听到一个公司的名字时所作的联想就是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具有功能的、符号意义的要素,它们在消费者心智与记忆中会形成一个总体的集合或网络,不同的设计风格 可以形成软硬不同的品牌形象:硬性的联想与实质的感受、功能属性的认知有关,如速度、价位、可操作性等;软性的 联想与情绪直接相关,如兴奋、趣味、信赖等。这种心理层面的集合或网络可称之为视觉意象。 【论文关键词】 品牌形象;传播;视觉意象;策略 一、品牌形象感知刍议 意象(1mage),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反映客体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图式,这种图式可以看作是感知的联想集合体。依赖于3种变量的相互作用:客体的属性、知觉方式和知觉情境。它说明事物在人们心目中的意念与印象。意象的产生来自于客观事物与人的双向作用,客观事物给人的感官刺激,人在周围环境、文化构成、个人经验等因素的作用下对此提炼和综合,形成自己的主观印象。因此,意象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人群往往对相同的事物形成不同的意象。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胜,传播“品牌形象”是必经之路。广告是载体,但在同质化程度非常普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没有一个品牌个性突出的形象,没有建立一种品牌风格,企业成功的可能性便是值得怀疑的。 广告,是与消费者沟通的艺术。所以,品牌传播应以消费者为中心。广告策略是营销策略的一部份,是服务于营销策略的。广告策略非常重要,它为消费者需求与产品或服务在沟通上找到了一个切入点,通过这一点,让两情相悦,实现品牌价值。广告策略不是企业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不是随心所欲地玩弄手段,而是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战略的眼光出发,进行长远的全局谋划,不失时机地为着实现总的战略目标服务的。每一个企业要想取得收益就必须认真设计自己的策略,选择自己的策略,运用自己的策略。 策略是透过许多渠道传播告知消费者的,视觉通路是最重要的、最终端的。视觉通路又包括影视的、平面的、网络的、POP,等等,其中平面广告是一重要渠道。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策略的执行与实施却让我们大伤脑筋,因为策略要体现在执行的方方面面。一支CF或TVC,一系列平面(报纸、杂志),一个网络旗帜广告,一个促销活动,让消费者明白、喜爱、领悟是最终的目的,而让广告沟通各个环节的执行人领悟是实现广告目的所必须的。需要强调的是,你越是用最精要的语言传递上述的要点,你的主旨也会越容易被人掌握。奥美广告公司内部的工作流程简报就是简简单单一页纸,品牌写真、目标定位等策略名词印制在上面,后面是须填空的几根线条而已,必须把客户的所有策略在这几根线条上表达,传递给各部门实施执行,报告会式的语言形式是不容许的。在宝洁公司和联合利华公司内部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所有的工作简报和工作汇报都应尽量限制于一页纸。尽管这一理想的愿望屡屡被人忽视,但足以看出简报之简要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品牌形象”最直接的定义是消费者对品牌具有的联想,当消费者听到一个公司的名字时所作的联想就是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具有功能的、符号意义的要素,它们在消费者心智与记忆中会形成一个总体的集合或网络,不同的设计风格可以形成软硬不同的品牌形象:硬性的联想与实质的感受、功能属性的认知有关,如速度、价位、可操作性等;软性的与情绪直接相关,如兴奋、趣味、信赖等。这种心理层面的集合或网络可称之为视觉意象。基于“品牌形象”的定义,我们对“品牌风格”的构成及建立作如下探讨。首先,我们在了解品牌风格形成之前,必须明确品牌传播的几个方面: ——信息传达的多维性,决定了品牌认知模式的多维性。 ——消费者对某个品牌的最初认识,往往是从品牌的外在表现开始的。 ——品牌形象的传达过程是从视觉到心灵感悟、再到美的升华联想的传达过程。 可见,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是从多维空间去感知的。而这种感知最初来源于品牌在一开始时所呈现给消费者的外在表象,同时这种外在表象将很大程度地影响消费者最终对品牌的感知。因此,如果要向消费者传达品牌核心价值、体现品牌个性,必须在品牌上市之前,确定“表里如一,量身定做”的品牌风格,它必须能确切地体现品牌核心价值与个性。 其次,我们了解风格的定义: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艺术历史学家迈尔·夏皮罗认为风格是“某个个人或群体的艺术作品长期固定的形式或是持久不变

对物联网的感悟篇6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意愿,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理解文章内容,我们必须激发他们对文章的兴趣。只有唤起他们的认识机制,他们才会感受到阅读的必要性,才能施展技能技巧,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在考虑什么样的文章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时,那就是文章内容直接与学生自己的世界息息相关。正如并不是所有的镜子都呈现美好的画面,一个人的反应并不总是积极的。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大脑网络来接受这些熟悉的信息,那也只能做到逐步扩大学生阅读技巧,逐步开拓学生的视野。

二、披文入情,个性阅读

文学作品的鉴赏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语文教材中,有不少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该如何鉴赏呢?这是语文教师必须重点把握的内容。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我们更应勇于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首先,语文教师必须学会透过语言文字,借助联想和想象,感受作品中鲜活生动的形象,再现作品中的意境,进而体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用心去读作品,在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真正领悟作品之妙。

三、感悟文本语言提高阅读能力

1.抓住关键词句,细加体味

学生具有了善于发现关键词句的慧眼,并养成深入体悟富有表现力的字词的习惯,可以在阅读中做到直击要点、深入拓展、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此方法要点:一在找准,二在深悟。

在阅读中我们不仅应关注构成句子主干的名词、动词等,还应高度重视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副词、介词结构,以及连词等起语法作用的词语。

2.替换句中字词,比较琢磨

有些重点词句看似浅易,学生往往会忽视而停留于文字表面不能有深入的体悟,所以巧妙地替换一些近义词或相关词,便会使学生在理解上产生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震动感和喜悦感。“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再别康桥》)中为何选用了“笙箫”这一意象,而不借用其他乐器,如鼓乐、琵琶或提琴等呢?除诗歌音韵的限制之外,是否还有文字本身的内蕴呢?其实,以“笙箫”作喻不仅是说代表声音的乐器都收起了乐音,陷入了沉默,从而传达诗人黯然神伤的离情,想想在古诗文中“笙箫”这一意象还奏出的是人们隐藏在内心底层的那如丝如缕的哀婉、凄切、孤独的情愫。徐志摩有意用笙箫表达了与康桥别后,内心将永久回旋绵长不绝的笙箫悲音。

四、情境联想,身临其境

文字能令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尤其是画面感强烈的文字,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联想力和想象力,把文字展现在头脑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来,这样不仅使有理解难度的句子迎刃而解,还会对文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重章叠唱是《诗经》的艺术特色,在《秦风・无衣》中有着高度体现。比如“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三句富有动作性的同中有异的叠唱,在我们的头脑中浮现出的是一幕秦军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闹场景,更是一个有条不紊、整齐有序、紧张而不凌乱的备战场面。而借助这一画面又将引起读者更多的联想:战争的起因(保家卫国)、士兵的状态(坚定积极)、战争的结果(这样的军队焉有不胜之理)等等。所以,情境联想在阅读中往往会产生奇妙的效果。

五、留心标点,别有用意

除了培养对文字的敏感外,还应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标点符号。小小标点符号,其中大有文章。下面以剧本中的标点为例说明。台词中的标点符号具有表明剧中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情和心理的作用,是与文字融合在一起的个性化语言。《雷雨》第二幕第一场,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之前的对话中有多次“哦”的应答之词,其后标点各有不同,可谓内涵丰富。比如以下两处: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按照正常的心理逻辑,听到鲁侍萍所说的“不敢说”,听者应产生强烈的疑惑心理:言者分明知道此事,却又为何言不敢说呢?所以此处的标点应是表达满腹疑惑的问号才对,而文中却用了与正常的心理逻辑完全不符的句号。这正是文章的绝妙之处,曹禺先生就是要用句号来深刻地传达周朴园当时故作平静的心理,其叶公好龙、虚伪复杂的内心自可暴露。

鲁侍萍:这个梅小姐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

周朴园:(苦痛)哦!

这里的“哦”字后用的是感叹号,意在刻画周朴园内心的苦痛感、负罪感,从而刻画了一个真实而有血肉的周朴园。

六、语言风格,与情相合

语言文字是思想情感的载体,思想情感决定着语言的风格,文本语言与其表达的思想情感是溶于一体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第一段描写景物的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文中景物选取丰满,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等,对景物的描写极其本色,这种朴素本真的语言与“死生亦大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自然积极的生命意识完全相吻合。这种语言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既是对当时士大夫阶层崇尚虚无思想的批判,也是对两晋骈俪文风的强烈冲击。

总之,由于经历和性格各不相同,每个学生的自我认识、知识重要性的标准以及个人目标也就各不相同。然而,当我们要求学生阅读时,我们需要调动起来的正是这个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一旦这个自我被调动起来,学生才能很快接受我们所教授的技能,才能从阅读中收获更多。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阅读和写作教师必须利用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深浅适度的文章,还须帮助学生认识到有些乍看与自己毫不相关的文章也许到最后却能激发人的阅读兴趣。

作者单位:

对物联网的感悟篇7

征文对象:广大农民与组织开展农民读书月活动相关工作人员。

征文内容:以改革开放30年为主线,以农民读书学习为主题,讲述农民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书籍等各类媒体读书用书、提高创业就业本领,依靠科技发家致富的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讲述基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者,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书籍等各类媒体帮助农民读书用书,改变农村面貌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通过读书学习活动,抒写读书学习感悟,抒发农民教育培训情怀,畅谈“三农”新变化新气象,畅想新农村新蓝图,展现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题材包括以下类型:1、我谈读书;2、我喜欢的农村读物;3、我学一门好技术;4、我教一门好课程;5、读书感悟人生;6、读书励志故事;7、农民读书之星;8、书香农家;9、读书育才人物;10、各地农广校组织读书月活动典型经验。

征文文体不限,字数不超过3千字,思想积极向上,题目鲜明真切、内容真实生动、文字简明流畅、感悟自然深刻。所提到的图书,请标明图书的作者、出版单位和出版时间;末尾请注明作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单位、通信地址、联系方式。

征文时间:2011年1月31日至2011年6月30日。

投稿方式: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报刊社 (邮编:100125)。请在信封上注明“读书征文”字样。也可投稿到电子邮箱:,,请在主题栏中注明“读书征文”字样。

联系人:于锦河电话:010-59194427

张 翼电话:010-59194228

对物联网的感悟篇8

人文阅读是大学生完善自我,提高人格修养,增强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主要方式。互联网时代,人文阅读在阅读方式、阅读内容、阅读深度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人文阅读的重要性和人文阅读现状,提出通过搭建人文阅读学习网络平台、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传递人文知识,以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使教师提升人文素养等途径,来提高高职大学生人文阅读的效果,促使大学生“精神成人”。

一、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人文阅读的重要性

人文阅读在大学生的人格培养、自我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培养大学生崇高的人文情怀,开阔大学生的人生视野,促使大学生“精神成人”。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人文阅读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1)人文阅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和一些外界因素的诱惑,部分高职大学生变得急功近利,只追逐物质利益,不再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人文阅读的意义就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育史,它使人超越了动物性,不至于沦为活动木偶。它既可以拓展大学生的人生格局,又能滋养大学生内在心灵,从而使大学生能更加从容、淡定、真诚地对待生活。

(2)人文阅读,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在这个物质比较丰富的时代,一些人沉迷于物质享受,很多宏大的民族主题被当下的物质性所遮蔽。而阅读人文作品,对于唤醒阅读者的民族历史感、自豪感具有正面的推动力量。每一部经典文学作品,都深蕴着该民族、该国家的精神力量。阅读这些优秀的经典作品,阅读者必然会从中感受到来自本民族、国家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3)人文阅读,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力。赫尔岑(Alexander Herzen)曾说:“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存下去。”大学生通过阅读前人智慧结晶,可以拓宽视野,提升价值判断力。书中人物的生活阅历、深刻感悟所体现出来的高尚的精神境界,也足以引导和帮助高职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分辨真正的善恶美丑,知道什么应该支持,什么应该反对,这对高职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意义重大。

二、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人文阅读的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文阅读的阅读方式、阅读内容、阅读质量方面,也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1)重在线阅读,轻纸质文本阅读。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电脑、手机在大学校园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习惯于通过网络进行阅读。现在的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图书资源,很多大型网站都建立了自己的书库,链接了大量图书,从古典名著到新书,应有尽有。像“榕树下”“起点网”,受到很多大学生的欢迎。大学生不用购买纸质书,只要花很少的钱甚至免费就能阅读到自己想要读的书。同时,数字阅读平台功能越来越强大,大学生在百度文学、阿里文学等其中某一个APP里就可以看新闻、小说,非常方便。在大学生进行在线阅读的同时,传统的纸质经典作品有时受到很大冲击。

(2)重网络文学,轻经典著作。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中大学生是很大的一个群体。网络文学以武侠、言情和科幻作品数量最多,这类作品写起来轻松,不必过于考究,大学生读起来也不费脑。因此,对部分高职大学生来说,网络文学内容新颖、文字可读性强,阅读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消遣娱乐、放松身心的方式是很受他们欢迎的。而对经典作品来说,大学生的阅读率和认同感较低:一方面他们认为经典作品远离当今时代和他们的生活,没有切身体验,难以引起共鸣;另一方面,经典著作往往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历史性、文化性,部分大学生不愿进行深入的思考,或者难以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而放弃阅读。

(3)重“浅”阅读,轻“深”阅读。数字时代,是一个“浅阅读”盛行的时代。在部分大学生看来,即时在线浏览已取代传统青灯黄卷的经典阅读,心灵激荡的深阅读越来越退缩成小众的顾影垂怜。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有时被信息时代阅读的速率打败。在大学校园里,休闲娱乐类图书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部分大学生见面多是谈一些网络新闻、微信头条,很少有人静下心来阅读经典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讨论。浅阅读不适合人文阅读,因为人文阅读需要一定的深度,需要人们进行从浅到深、从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的阅读与思考。在部分高职院校,可能与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有关,一些大学生意识不到人文阅读对提升自身修养和职业潜能的重要性。

三、互联网时代提高高职大学生人文阅读效果的路径

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媒介获取信息。因此,人文阅读教育也需要搭建不同的网络平台,有效挖掘和利用各种媒介与资源,拓展人文阅读的方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人文阅读的效果。

(1)搭建网络平台,共享优质资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完善,网络在线学习模式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考虑到高职大学生现今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模式,高职院校可以搭建网络学习平台。但是网络上信息量大、良莠不齐、难易程度不等,而一些大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差,有时难以明辨是非。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来分享优质教学资源,提升大学生人文阅读的内涵。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阅读”精品资源共享课为例,里面有教师精心选择的文章、制作的课件,还有丰富的拓展资源。大学生可以在线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完成对某个作品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又可以通过BBS论坛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思想认识。

(2)利用移动设备,传递人文知识。身处“微时代”,大学生拿手机刷微博、微信的现象比比皆是。为此,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高职院校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号,定期向大学生介绍人文知识,以此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比如,阅读教学团队建立了“积极悦读”公众号,其中的名人佳作、阅读方法、作品感悟等栏目受到大学生喜爱。在零碎时间,大学生可以学习微信平台推送的人文知识。这样,通过碎片化的学习,大学生也能获取最优质的内容,积累自己的文化底蕴,同时又培养了终身学习习惯,这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

(3)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人文素养。要应用多媒体技术,把“国家地理”“筑梦天下”等网络上优质的人文视频资源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让大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人文知识,增加课堂的互动。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对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也提出较高要求。人文知识的积累非一日而成,教师应不断学习,根据内容和技术重新设计方案,着力提升自身人文素质,为促使大学生更好地进行人文阅读打好基础。

对物联网的感悟篇9

“数字化”的发展,改变着人们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给传统的书本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更使传统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也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为语文教学的展开提供了崭新的舞台,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适应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字化资源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为优化语文课堂创造条件并注入活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发展。通过满足学生的感官需要与心理需求,让他们更好地培养自己独立探索、主动求知的态度和习惯,培养自己的创造潜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数字化资源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营造氛围,愉悦学习

古人说得好“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字化教学资源相比传统教学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图文并茂,画面真实感和动感十足,能将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无痕的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具体,更形象生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引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发现的认知过程。将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教学《观潮》一课中,我在学生读完钱塘江大潮的文字之后,发现学生怎么也读不出钱塘江大潮的气势。于是,我播放了一段钱塘江大潮的视频,从平静的江面,隆隆的雷声,到越来越近的浪头,翻滚的水墙,直至浪头齐头并进如山崩地裂,将壮观雄伟的钱塘江真实的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被深深的震撼了,发出阵阵惊叹,很快进入了文字描述的情境,对课文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朗读时气势一下子被提升了起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运用不仅使学生感知了课文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帮助感悟,丰富情感

感悟在教学活动中是一个很难抓到的东西,教师的感悟不能代替学生的感悟,教师丰富的情感也不能代替学生的情感,传统的教学资源很难引领学生将文字中的东西渗透到学生的精神领域中去,因此在教师们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感悟就变成了一个难点,而此时,数字化教学资源则为学生感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教学对联时,对于“雾锁山头山锁雾 水连水尾水连天”中“雾锁山头山锁雾”这句话很难理解,雾和山都是平时所见,但这两种事物如何互相锁起来,学生很难想象这样的画面,无法表述。我就播放了几个这样的画面,大雾弥漫,远处的山峰隐隐约约,山浮在雾中,雾轻轻笼罩着山峰,如诗如画,如入仙境。学生看了以后就急着用自己用语言试着描述,再体会作者所用的“锁”字 明白“锁”的贴切,同时了解对联表达的意境。将意境真实的还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将学生与作者的的感受建立起联系,将学生与文字建立沟通,学生才会在心中有所触动,有所感悟。

三、巧设质疑,拓展思维

数字化资源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如在讲《草船借箭》这一课,当学到“草船借箭的经过”这一部分时,我放了一段录像:画面上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然后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放完录像,我问学生:“同学们看完录像后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诸葛亮为什么选了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呢?”,“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儿摆开呢?这有什么妙用呢?”,“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呢?他们不怕曹操的兵出来反攻吗?”……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疑问,又鼓励其他同学来解答这些疑问,通过由学生质疑,再由学生解疑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拓展他们的思维。启迪学生创新思维,自主探究。

四、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拓展 促进积累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大语文”观念的普及,传统的纸质课本不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唯一资源,越来越多的与课文有关的文字、图画、音频、视频、百科资源等一系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都出现在语文课堂上,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对物联网的感悟篇10

我悲哀的青少年,

我悲哀的青少年人呀!

常常独自悲哀,

哀情年人之堕落。

当你迷恋于网络游戏时,

当你整夜整夜的上网时,

你可曾知道网络是让你查询信息的,

你可曾知道网络是工具而不是玩具。

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的青年人,

醒悟吧!

当你抽烟喝酒时,

你可曾知抽烟喝酒会使你患肺癌,

你可曾知抽烟喝酒会上海你的脑子和胃,

有抽烟喝酒嗜好的青年人,

醒悟吧!

当你时,

当你为钱伤害父母时,

你可曾知纸牌是让你娱乐的,

你可曾知纸牌会让你走向犯罪,

沉迷于中的青年人,

醒悟吧!

当你厌学时,

当你将试卷乱扔时,

你可曾知你会成为穷光蛋的,

你可曾知试卷是让你学习的,

有厌学心理的青年人,

醒悟吧!

当你谈恋爱时,

当你陷入情网而又无法自拔时,

你可曾知谈恋爱会使你陷入感情的漩涡,

你可曾知谈恋爱会是你学业荒废,

正在谈恋爱的青年人,

醒悟吧!

当你把剩饭乱倒时,

当你把馒头乱扔时,

你可曾知它是你维持体力的能量,

你可曾知一个馒头可以救一条命,

将食物乱扔的青年人,

醒悟吧!

当你虚度光阴时,

当你整天睡在宿舍时,

你可曾知你在逐渐接近死亡,

你可曾知道你真在慢慢变老,

整天浪费时间的青年人,

醒悟吧!

当你不看父母时,

当你问父母要钱时,

你可曾知他们加班的辛苦,

你可曾知他们在地里汗流浃背的劳动,

不理解父母的青年人,

醒悟吧!

你可曾知父母已是病魔缠身,

你可曾知父母是多么的关心你,

你可曾知父母是多么的爱你,

你可曾知父母是多么的艰辛。

你可曾知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你可曾知大父母会遭到天打雷劈的,

你可曾知好逸恶劳是耻辱,

你可曾知你是父母的希望,

你可曾知努力无悔是真理,

你可曾知时间是珍贵的。

轻狂物质的现代人,

不知国际竞争激烈,

如果这样堕落下去,

鸦片战争会再次爆发,

八国联军侵华会再次爆发,

民族屈辱史会再次上演,

国家将会灭亡。

常常独叹怨千年,

我愿奔赴宇宙间,

我愿用一生努力去寻找,

使青年人幡然醒悟路。

我愿奔赴珠峰颠,

唤醒青年人麻木的灵魂,

种种现象使我常哭涕,

我于去年去寻找桃花源,

与世隔绝到永远。

自古英雄出少年,

五四精神今日仍可见,

现在少年不知当年革命难,

总是习惯眼前的平。

志在胸中常努力,

忧愁的心震动着整个山河,

枉我今为一少年,

对眼前的现实无法改变,

不能带个大家帮助,

我心中有愧。

我愿舍弃此命换青年人的醒悟,

青年人不醒悟我何惜此头卢,

可惜我能力有限,

对眼前无法改变,

只有空长叹。

青年人不醒悟,

我愿珍惜这段时间,

发奋在读十年书,

找到一条新出路。

青年人,

醒悟吧!

醒悟吧!

啊!

终于醒悟了,

大雪又飘起来了。

我的同胞们,

我的朋友们,

愿你们珍惜时间与精力,

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