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0 13:54:11

建筑构造论文

建筑构造论文篇1

1生土窑居概述

生土窑居是世界上少有的,最具地方特色的建筑,是在原始土中经人工挖凿而形成的穴居居住形式,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目前仍有3000万人口居住在窑居中[1]。生土窑居具有因地制宜、施工简便、造价低廉、适应气候、可再生性强等特点;深藏于土层之中,充分利用地下热能和覆土的储热能力“冬暖夏凉”,具有保温、隔热、储能、调解洞室小气候的功能,符合生态原则,是天然的节能建筑[2]。

1•1窑居的结构特点生土窑居的结构体系完全由挖凿成型的纯原状土拱体作为窑居的自支承体系,没有任何其它支护。窑居建造大多以当地匠人的经验为依据,对所选窑址的土质特征和力学性质没有经过理论分析;对窑居没有进行正规设计;窑居力学结构性能更是缺乏科学计算。但却能够居住百年甚至数百年而不坍塌,即使在地震多发区(我国在役窑居大多分布于地震多发地带,45%的窑居区地震烈度在7度以上),建造年代百年以上窑居也很普遍。其建造经验具有长久的保存价值。

1•2窑居面临的问题生土窑居也存在一些弱点如交通不便、公共设施缺少;窑居室内通风不良、自然采光不足、潮湿阴暗;缺乏整体抗震措施,部分窑居存在安全隐患等。因此,近期很少建造,窑居营造工艺濒临失传。

1•3生土窑居的分类

1)靠崖式位于山坡、土塬沟崖地带,平伸挖掘形成窑洞。从侧面看,呈靠背椅的形式。窑门在山崖边,窑身在崖里,前面有较开阔的平地。窑洞依山势随等高线布置;也有随台梯层层后退布置几层窑洞,下层的窑顶就是上层的前厅。

2)下沉式也称为地坑院式窑洞或天井式窑洞。利用黄土的边坡稳定性,就地向下挖一个方形的地坑,形成四面封闭的地下四合院,再沿四壁向里挖横穴。这种窑洞从远处看不到,就像是平地一样,只有走近才能看到地上一个个的凹坑,向坑里一看,下面是一户户的人家。下沉式窑洞是窑洞最为奇特的一种。

3)独立式实质上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常见的有土基土坯拱窑洞和土基砖拱窑洞。主要材料仍为黄土,类似于国外的半地下掩土建筑。在土崖高度不够的情况下,保留原状土作窑腿和拱券模胎,砌半砖厚砖拱后,四周夯筑土墙,窑顶再分层夯土1~1•5m厚。也称为人造土堡式窑洞。

2生土地坑窑居建造的几个关键问题开挖窑洞十分讲究,从开挖到建成,大致要经定方位、挖界沟、整窑脸、画窑券、挖窑、修窑、上窑间子、装修等过程。

2•1窑院的方位建窑之前,要请当地擅长天文地理的先生根据八卦上的方位依“风水流脉”来确定窑院主方向的朝向。根据每个院落周围区域的地形高度和地貌特征来确定院落的方位。2•2窑院的布局一般情况下,正窑的对面为下正窑;背对主窑,左手位置的角部部位为进出口通道,右手位置的角窑为卫生间。出入通道要包抄着院子,只要不存在通道路线“翘尾巴”、“甩尾”现象,走向可以自由布置。窑院的通道是在窑洞成型后由下向上开挖的。窑院通过渗井排水,渗井直径1m左右,根据经验,深度和地坑院的深度相等。例如,6m深的地坑院渗井打6•5m深,多出的0•5m用煤渣铺底,这样可以加速地坑院的污水雨水渗漏,获得较好的渗水效果。

2•3窑居的构筑尺寸常见的窑院深度一般为6m,院坑平面尺寸为12m×12m及8m×12m,其中前者窑坑内可挖12孔窑洞,后者挖10孔或8孔窑洞。正窑比其他窑洞要宽大,洞口高3•2m,宽3•5m;后部高3m,宽3•2m;其他窑洞口高2•8m,后部约2•6m;洞口宽3•0m,后部2•8m。窑洞的深度一般7~8m,可根据需要和宅基大小确定。窑腿尺寸的大小受窑院大小(宅基地)影响。窑腿尺寸和窑脸的关系:3m窑脸,窑腿最小2•5m;3•5m窑脸,窑腿最小3m。窑背厚度≥3m,厚度太小的话,则不能承受上面的车辆荷载。最小厚度为2•7~2•8m。太厚也不好,窑洞可能比较潮湿,通风、采光会存在问题。相邻两孔窑自洞口窑脸开始向两侧倾斜,使得窑腿的宽度沿进深方向越来越大,这样有利于受力。

3窑居的开挖过程建造前,按照道家阴阳平衡原理选方位、定座向、下线桩,择吉日奠基之后动工。

3•1挖院坑开挖时,比预先定好的院坑稍小一点的尺寸开始往下开挖。院子的其中一边要留成斜坡,以便往外运土。在挖到4m深之前都是用人挑土从坡道往上运土;挖至4m以下时,在院坑边支起一个绞车装置向上提土。对于较小的院坑,可整体开挖,边开挖边整理,对于较大的院坑,从安全和缩短工期方面考虑,在院面上划好院坑范围后,可分次开挖,先沿边开挖3m宽的深槽,直到所需深度,然后修整外侧土壁,开挖中心环岛。院坑大致挖成后,开始进行表面修理平整。

3•2打窑打窑的过程由打窑、剔窑和泥窑3部分组成。1)打窑窑院挖好土壁晾干后,便可打窑,所谓打窑就是把窑洞的形状挖出。窑匠先在坑壁上起券,券的形状有抛物线形、半圆形、尖券形,还有方、圆结合形,是由当地窑匠根据窑址的土质条件根据经验确定的。打窑时,窑匠先挖一个样板,深约50cm左右,接着由主家沿着窑匠起好的券形往里挖,开挖的洞口只能比券形小,不能大,但不必整齐。当挖到2~3m后停下,将洞晾一段时间,使洞壁新土风干坚硬。晾干之后,再继续往深处挖2~3m,再晾。重复2~3次,直到窑洞尺寸接近预定深度。打窑时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洞壁土中水分大,容易坍塌。2)剔窑依照窑券小尺寸开挖,窑洞粗挖完成后,洞壁凹凸不平,且略小于窑匠最初画的券形,这时还要请窑匠来,从窑顶开始进行修削剔出券形,然后把窑帮刮光,使内壁平整。这个过程叫做“剔窑”或“铣窑”。3)泥窑等窑洞晾干之后,接着用黄土和碎的麦草和泥用来泥窑。

3•3安门窗、扎山墙窑洞的多数部位都有特定的名称:窑口的前脸称窑脸,窑口的门、窗及窗下土坯槛墙统称为窑间子,起封护窑洞的作用;窑洞深处称窑底,窑洞之上的黄土崖体称窑背,窑背厚度通常≥3m。1)修窑脸打窑完成后,首先砌窑洞的前墙———窑脸。通常窑脸用一层砖包砌,上面还挑出一层砖或形成完美的线脚等。墙面用砖拼成图案,清晰美观。由于窑脸略向后倾斜,砖面很稳定,拼砌砖花也要由专业窑匠做才能平整美观。2)安门窗窑脸的窗下墙建起后,安装门窗抱框、门槛、中槛等,然后装上门和窗。窗多以木条订成几何形窗棂,或镶玻璃,或以纸糊窗花。门多为木框板门无任何雕饰;还有实板门、上部为透空的窗格式的门,门的上部有做成实板横批,也有做成格栅的横批,并与窗连成一体;有的窑洞对门墙稍作处理。3)扎山墙由于地坑院较深,考虑到安全方面以及防止雨水流向地坑院内,窑顶上沿崖壁边缘筑有80cm高的护墙,称之为拦马墙。拦马墙有实墙,也有镂空花的。一般情况下,主窑的拦马墙要比其他四面墙体高出一皮砖左右,并且墙上有起装饰作用的圆形构造,根据这个特点可以快速判定主窑的位置及宅院的类型。

4生土窑居的维护(以地坑窑为例)窑居建成后,需要经常维护。维护得好,可住上一二百年,维护不好,住上十几年就废了。

4•1窑背的维护黄土窑洞最怕水患和潮湿,因为黄土多为垂直肌理,在此肌理下,水的渗透能力比水平渗透力要大50倍,因此对水患要慎之又慎。通常的做法是使窑背上面与窑洞进深相同的宽度内不再种树、耕作;窑洞顶部需要经常或定期用石磙碾压,不能有杂草生长,尤其是在雨季;且使窑背向窑外方向有所倾斜,便于排水。一般情况下,麦收前碾压2~3次,用做晒场;每下一次雨就碾压一次,并且及时清理上面的杂草。

4•2裂缝的处理窑洞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和窑脸平行方向(垂直于进深方向)的裂缝,这种裂缝相当危险,它使土体有向院内倒塌的倾向,可能堵塞出口,因而危险性较大。采用类似于基坑支护的方法来约束土体的移动,限制裂缝的发展。用若干短槽钢焊接在一长槽钢两侧,分别在窑洞前面拱顶土层的中间部位以及窑洞后部的相应位置开槽,再用钻打洞,穿入钢筋。钢筋两端过丝,一端和槽钢相连,另一端和窑洞后部埋入土体中的锚固构件相连,拧紧螺栓使土体夹紧,同时给土体施加预应力,再对开槽、洞位置作相应技术处理即可。

4•3局部发生坍塌的处理如果只是洞口部位或者洞内局部倒塌,则可以通过修复解决。具体方法:清理后先用大约40cm长、26•67cm宽,3•33cm厚的土胚,用掺加秸杆的泥做浆体砌筑出窑腿,上部弧段用楔形土坯做出拱顶,然后用掺加秸杆的泥拱顶表面涂抹一层,再往上面加层土以便使砌好的拱圈均匀受力,再往上面加土,逐层夯实。到窑顶标高附近时,采用上面叙述过的方法处理窑顶。最后再对窑洞内部进行美化处理即可。对于大面积坍塌的窑洞,可以整体填平后,恢复为耕地。此外,窑洞的小修年年有,如鼠、虫都爱在黄土中打洞,造成向窑内注水的孔道,因此需及时补豁、堵洞,补砌土坯,重新抹面。

5结语

生土窑居作为一种民居建筑形式,其营造合理、构筑巧妙、存在自然、居住和谐,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丰厚的建筑文化,更是一种生态精神。虽然它的存在受制于当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且受到当今城镇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但是其中蕴含的生态学思想和宝贵的建筑经验,以及特定的文化传统却具有长久的价值,值得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建筑构造论文篇2

房屋建筑学是建筑学、建筑工程、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内容主要讲授房屋建筑设计、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其综合性、实践性较强,涉及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技术、建筑美学和建筑经济等领域,内容繁多,知识面广。本文针对建筑学、建筑工程、房地产经营管理三个不同的专业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异同之处进行探讨,希望能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教学有所参考借鉴。

一、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设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建筑学专业主要是培养建筑设计人才。由于专业特点,此专业学生学习建筑课程设计所花时间较多,多少影响了对其他科目的学习,而且不重视结构课程学习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些都给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带来困难。因此,对建筑学专业学生,要让其清楚地了解结构课程的重要性。例如讲述一些建筑大师如赖特、奈尔维等都是先学结构后改行做建筑的故事,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一个好的建筑师必须掌握有关建筑结构方面的知识,并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才能设计出可实施的、优秀的建筑作品。因此,对建筑学专业学生要激发其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之后,对结构比较熟悉,并能结合自己的建筑课程设计设计并绘制一些详细的节点构造详图。建筑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结构设计和建筑施工人才。此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三个方面:一是了解房屋设计一般原理,具备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设计意图。二是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原理,了解房屋各组成部分的要求,弄清各不同构造的理论基础。三是能够根据房屋的使用要求和材料供应情况及施工技术条件,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进行构造设计,绘制施工图以及熟练地识读施工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主要让学生对建筑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建筑观,以便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对建筑工程或与建筑有关的组织、事务管理的人才。毕业生不仅要拥有管理的能力,同时必须懂建筑,能从事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建筑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建筑工程建造工作,并初步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科研和开发能力。这一点与建筑学、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对此专业学生来说,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是为了获得形成管理能力的专业知识,因而要求其掌握的知识面要广,内容要尽可能丰富全面。

二、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应针对不同的专业按照不同的培养目标将繁多的课程内容分清主次。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由于教材内容是针对全国编写且大多侧重于北方建筑结构构造设计,因此对于教材有些内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写出要点和提纲,课堂上就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同时,结合岭南湿热多雨的气候以及多丘陵的地理环境等地域性特点,教师应增加相应的建筑构造内容的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构造设计,公开展示,共同讨论,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建筑设计意识,使其设计的建筑作品更能契合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具有地方特色。对于建筑工程和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学生,教师除了讲解建筑构造方面的基本内容外,还要重点讲述有关建筑、建筑历史以及建筑的平、立、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剖面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建筑文化教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世界优秀的、经典的建筑图片,提高学生的直观感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外建筑各个流派的建筑风格,进一步增强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充分理解建筑设计的意图,解读建筑。教师在建筑设计部分可以采用建筑实例分析的方法,把平面设计、剖面设计、体型及立面设计作为一个整体,先总体讲解方案的构思及在构思中如何协调这三部分的关系,然后再讲这几部分在设计时如何运用构图原理和美学原则,使整个建筑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能满足功能的要求,又获得理想的外部形象。教师要强调建筑艺术、功能要求、技术及经济条件之间的辩证关系,让学生注意从建筑、结构、施工各方面看问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建筑观,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配合建筑设计,处理好建筑、结构、施工、管理几方面的关系。为了跟上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发展,教学内容也应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状况,如在构造部分加入节能工业化建筑体系和节能措施,新型材料的内外装修构造,新型防水材料的屋面作法,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概念等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开阔眼界。

三、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1.重视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材中关于建筑设计、构造原理及节点详图等内容是通过文字叙述和平面示意图表述的,对于非建筑专业的学生,由于空间想象力差,往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从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本校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等建筑物的体型组合、立面设计、构造作法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立体概念,以丰富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不能实现现场讲课的情况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建成图纸等将建筑构造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解建筑构造部分的内容时,可以根据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调整教材的部分秩序,并从理论上归纳总结。例如,教师在讲墙体构造时,利用校园内建筑物的外墙身为参照物,首先介绍基础以上檐口以下由哪些部分组成,其次根据热工、隔声、防火及层高要求决定墙厚及材料,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地震裂度等因素决定散水、防潮层、圈梁、檐口等类型、规格尺寸及构造作法。这种从实际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际的授课方法,能达到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精选各类典型工程实例来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建筑的认识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学资源和信息资源,使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师生针对教学内容从不同方向搜集知识信息,并在课堂上集体交流;图书馆、校园网、建筑工地等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为课堂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比如在讲楼梯设计这一章,由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大一时就已经进行了教学楼楼梯测绘,所以教师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涉览多种楼梯设计,深入到大宾馆、教学楼、宿舍等场所细心观察,分组参观楼梯形式,或是先自行设计。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扫描仪扫描大量不同类型的楼梯图片,讲评建筑史上著名的楼梯设计,然后评述学生的设计图。像房屋建筑学这样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只有让师生通过不同知识信息的融合、互补和交流,才能提高建筑设计创新水平。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建筑构造原理本身并不难理解,但由于各种构造因房屋的使用要求不同,材料的性能不同,以及气候、地域、环境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差异而千变万化。这种多样性往往造成学生对构造原理理解上的困难,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形象化教学手段深化和巩固学生对构造原理的理解,如采取现场教学、参观建筑物、完成调查作业等方式,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例如,教师在讲到建筑墙体装修构造的时候,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解建筑内外墙装修构造的种类和做法,然后要求学生对校内和学校周围的建筑物进行调查,从中总结出常用墙体装修的类型和特点。教师还可在参观和调研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作图表达能力。学生经过亲手绘制建筑构造图,既能对课堂讲授的知识深入理解和记忆,又能提高绘图的实际能力。另外教师还可将一些工程实际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或者将工程中一些成功或失败的实例补充到教学中,用以起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的作用。超级秘书网

3.加强课程设计环节,培养学生创造力选题在内容上必须涵盖建筑设计部分和建筑构造部分。课程设计是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的,时间为一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在讲授建筑构造部分时,每讲一部分都要布置相应的小型构造设计,例如要求学生进行墙体、楼板、屋顶等的构造设计。学生在课下完成这些作业,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内容,又为课程设计奠定了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布置课程设计任务,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对于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出几个设计题目,设计题目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同时还要有利于学生在设计中查阅和熟悉一些常用的设计资料、设计规范和构造标准图集,为后续课程学习及今后工作奠定基础。课程设计题目为6层以下砖混结构住宅、24班以下中小学教学楼、小型旅馆等。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或由学生自行拟定设计题目。对学生在设计中有新意和独创的想法予以肯定,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对于设计方案中所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进行大量的实例分析,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确定设计方案。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根据此专业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师可以把房屋建筑学的课程设计与学生所进行的建筑设计课的课程设计结合起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设计原理和构造原理解决自己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每个学生的设计方案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并且由于每个人的设计方案各不相同,相应的建筑构造设计也各有千秋,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创性。通过两个课程设计的结合,既节约了学生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四、结语房屋建筑学这门包含着技术和艺术的课程,内容广泛,实践性强,且与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建设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采用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还必须强调教书育人,它还关系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责任心的问题,只有兼顾这两个方面,才能使我们培养的毕业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更加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裴刚,沈粤,扈媛.房屋建筑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必瑜.建筑构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裴刚.非建筑学专业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1998,(1):27-28.

〔4〕丁承朴,卜菁华.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结构教学的启示[J].时代建筑,1994,(2):38-40.

建筑构造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建筑构造论文篇4

【关键词】绿色建筑 课程构架 专业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01-02

1. 绿色建筑发展与人才培养概况

1.1 我国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绿色建筑作为建筑界应对环境问题的回应,已经成为世界建筑研究与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在发达国家被不断实践与推广。在国内,绿色建筑的概念开始为人们所熟悉,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也已经成为业界的热点。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把绿色建筑产业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重点,建设工程在建项目和新建项目到2015年必须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就大量增加了社会特别是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专业人员的需求,给加快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绿色建筑思潮对高校建筑学专业发展的影响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系环境。高校建筑学专业是培养具备建筑设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摇篮,在推动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这一需求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任务。要使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不但了解与熟悉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更能够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性方法,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贯彻绿色建筑的指导方针,身体力行地实践绿色建筑设计,这就要求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将绿色建筑设计理论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本文旨在站在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的角度对此展开的探讨与分析。

2.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学调整与应对策略分析

绿色建筑概念贯穿于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其涉及的学科较传统建筑学更加广泛。其研究内容及相关学科包括:绿色建筑文化与历史、绿色建筑基础理论、绿色建筑技术基本知识、绿色建筑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运营与管理。只有通过对建筑学专业教学大纲的改革与修订,才能将绿色建筑的知识体系融入到建筑学专业长达五年的教学过程之中。本文旨在从专业理论课课程结构调整方面着手进行策略推导。

高校建筑学专业现行的专业理论课体系中,和绿色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概论》、《城市设计》、《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建筑心理学》、《建筑法规》、《建筑师职业基础》等。

《建筑概论》开设于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开启建筑学习之路上的第一道门。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初入大学,对建筑既陌生又好奇,同时也不乏希望和遐想。相当多的建筑学专业学生会在大学里受到思维方式上强烈的冲击,他们将要身处一个完全截然不同的新世界,经历两次重要的转化:首先是由传统教育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向以视觉思考为核心的领域转化;紧接着,又要从纯视觉思考(构成、造型训练)转向对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含有功能要求的设计)。【图1】传统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全面而概括地了解建筑的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方法,熟悉民用及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及构造原理等内容。此课程中,应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与方法、发展与趋势,为之后其他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

《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概论》、《城市设计》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理论基础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分析、案例解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规律,并在实践与设计过程中起到指导性作用。在《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中,应开设绿色建筑设计原理的专题,从建筑外部环境、建筑室内环境、建筑能耗几个方面详细地剖析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例的展示与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在《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课程中亦应介入绿色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从选址的基本原则、自然环境因素、节约用地方针、乡土文化等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起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理念。

《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技术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推导、实验数据演算与分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的工程技术基本知识。而这些技术知识恰恰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物质载体与手段。如《建筑物理》的三大主干课程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均与绿色建筑设计中室内环境品质及控制技术、建筑节能设计及技术等内容密切联系。再如《建筑设备》课程中,给排水部分应融入建筑节水技术、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等知识;暖通部分应融入室内新风系统、自然通风技术、高性能空调设备的运动、能量回收等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电气部分应考虑适时适度照明、高效节能灯具、待机能耗控制等绿色环保理念。《建筑材料》课程应增设绿色建材篇章,系统介绍绿色建材的概念、绿色建材的选择与运用、建筑节材技术与方法等课程内容。而在《建筑构造》课程中,通过对最新材料、最新技术构造节点大样的剖析与讲解,可以帮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手段和操作方法。

《建筑心理学》、《建筑法规》、《建筑师职业基础》等课程为开始在五年级毕业班的专业理论课。作为建筑学专业毕业班的学生,他们即将告别五年的大学学习生涯,走向建筑师的职业岗位,担负起建筑设计从方案构思到施工图绘制再到各专业配合,以及与甲方、施工方各方面配合等一系列具体工作之中。在这些课程中,应通过增加建筑环境心理学、绿色建筑相关法规、绿色建筑运营与维护等知识点的章节,帮助学生完善绿色建筑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在他们今后的实践与工作中积蓄发挥作用。

除了对传统课程大纲的修订与调整之外,还可以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绿色建筑设计》等专业选修课程,供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图2】

绿色建筑设计教学的建立与发展以及绿色人才的培养,是在高校建筑学专业本科建筑设计课程原有教学框架的基础之上,应时代需求而开展的教案研究与教学方法的探索,具有体系化、进阶式和强调实践性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改革引发了建筑学专业指导教师对绿色建筑教学与科研的深层次思考,也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将由原来个体自发的实验转向系统化、整体性的推进。更为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一个传统深厚的学科面对当下全球关切的发展活力,孕育着我国高校建筑教育发展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建筑构造论文篇5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协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42-02

一、多学科融合的建筑教育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进入环境可持续发展、地域文化多元共生的建设阶段,人们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成为多学科交叉、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的整体。当代建筑教育,朝着多元、开放、高度整合的方向发展。

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贯穿于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始终,通过设置系列建筑设计专题训练,在各教学环节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和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建筑的建造问题。多学科融合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和协同性的特点。

二、突出建筑构造协同教学的建筑设计教学实践探索

功能与空间、场地与环境、材料与建造、地域与人文是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三年级的建筑设计相比二年级引入复杂条件,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专题,分别侧重于场地环境、地域与人文、材料建构和技术综合,逐步加深,强调专题间的承接性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整体性。第三个专题材料与建构的建筑类型载体一般选择为大跨度建筑设计,即以长途汽车客运站作为载体,通过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课程的协同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大跨度建筑与结构体系的相关知识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大跨度建筑的内在功能空间与外在形体塑造的关联性,将较为复杂的大跨度建筑设计过程分解成为便于理解、跟进和提升的进程,由较为宏观的建筑功能、形体、结构选型递进式地深入到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细部构造节点设计,最终形成完整的建筑设计方案和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分析成果。(图1)

1.教学过程。建筑与技术自古以来密不可分,随着技术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联性日益紧密,以技术为导向的设计思维训练显得非常重要。三年级材料与建构专题设计教学,依托大跨度建筑类型设定了技术综合训练目标。在大跨度建筑的设计中,建筑设计与结构的美学表现有着紧密关联,建筑构造是建筑设计的深入和实现,课程的协同教学体现在学生设计方案与结构选型、构造设计的积极互动上,通过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课程之间的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图2)

2.教学内容。大跨度建筑专题教学历时7周,教学内容以阶段性目标为基础进行教学组织,将设计内容分为4个阶段进行控制。(图2)

第一阶段,调研分析阶段。重点进行设计原理的讲授、场地和案例分析。通过多角度分析、讨论问题,集思广益,力求准确地发现和把握设计的切入点。学生以分组讨论、PPT汇报的形式进行调研交流。

第二阶段,概念形成阶段。重点进行方案构思,形成设计概念。这一阶段主要是明确整体构思,确定设计的研究方向。通过分析大跨度建筑结构选型方案,研究形体与结构的关联作用,探讨建筑在特定环境多种限制因素中建筑形态的可能性。

第三阶段,设计深化阶段。重点进行方案深化设计,材料与建构技术综合。这一阶段要求综合完善建筑功能与空间、流线组织、材料选择、细部构造等方面因素,对建筑主体进行深入设计与推敲。此阶段主要体现建造技术对建筑方案设计的推动作用。

第四阶段,成果表达阶段。学生绘制技术图纸、制作大比例模型(结合建造节进行)、制作效果图、完成结构体系分析图、制作多媒体汇报文件等。此阶段建筑专业教师和构造专业教师对设计成果制作进行不断线辅导。最后课程考核采用集中汇报答辩的形式进行,由建筑专业和构造专业教师共同对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审,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作品。

三、教学特色

1.向设计本体回归,建立强化课程之间衔接的教学体系。围绕建筑设计这一主干课程,将多学科知识加以优化整合,使之环环相扣,达到多学科融合的目的。建造是设计的前提,只有将建筑的空间、构件与材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好的作品。在大跨度建筑设计教学中建立建筑构造协同教学的体系,有利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建筑内外空间造型的引导,启发学生对大跨度空间形态的预判,进而在解决场地与环境、功能与空间、材料与建构的递进过程中,获得建筑技术的有力支撑,提高设计方案的可实现度,丰富建筑设计的深刻内涵。

2.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共生。顺应时展的需求,多元、融合、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建筑设计教学,有利于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出发,辨析建造的渊源,继承其地域与人文特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创新性地探索建构问题,学以致用,树立技术与艺术共生的可持续价值观。

3.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潜在的求知欲望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技术知识的支撑,收获设计成果的多种可能性,使创新成为可能。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明确的技术导向性,较为迅速地发现和把握设计的切入点,渐进式地深入到建筑的结构选型、材料的选择、细部构造节点的设计中,避免因设计深度不足而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构造知识从建筑全局的角度整体串联起来,由构造技术问题上升为建构艺术方面的探索。

四、教学总结

建造是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离开了建造思想的设计是无章法的盲目设计。在大跨度建筑设计专题教学中,建立强化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课程协同教学的体系,充分发挥了建筑设计课程引导教学的作用。通过立足于将构造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顺应了当代建筑教育多元融合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昭如.向设计的本体回归[A]//21世纪建筑新技术论丛[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1-5.

[2]宋桂杰.从建筑到构造――建筑构造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7):60-63.

[3]樊振和.从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华中建筑,2007,(4):137-141.

建筑构造论文篇6

关键词:建筑装饰:现代建筑;物质性:超越物质性

1 有关装饰

有关装饰,现代主义建筑最简短而又令人印象深刻的言论大概是1908年卢斯(AdolfLoos)发表的文章《装饰就是罪恶》的题目本身。其中写道:“文化的进步跟从实用品上取消装饰是同义语……装饰的复活是危害国民经济的一种罪行,因为它浪费劳动力,钱和材料……由于装饰不再跟我们的文化有机地联系,它就不再是我们文化的表现了……摆脱装饰的束缚是精神力量的标志。”与同时期的众多宣言一样,这篇洋溢着革命激情的文章被后人们认为是言辞激烈和部分推论不严密的,但真正值得讨论的是作为一个与结构相对的概念,装饰是否应该像文中主张的那样永远地从建筑中剥离。

1.1什么是装饰

为了做出分析,首先要思考“什么是装饰”。18世纪的艺术史学家韦特曼曾主张不再从组成部分的分析来理解建筑,而是要认识到各组成部分是运作在一个整体的有逻辑的结构中。

赫特对装饰的理解支持了这一观点。“赫特没有把装饰解读为单纯的运用几何原理。”他认为石构的希腊神庙仍然部分地保持着象征木构纹案一类的事例,可以说明:“装饰体现了历史性的结构的艺术残余,进而装饰本身能够表现一个机械行为。”此后更进一步,在建构学中,人们又继续将装饰与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

19世纪的建筑理论家辛克尔(KarlFriedrich Schinkel)也强调建筑与装饰的一体化,认为装饰既不是存在于建筑之上的独立语言,也不是表现建筑恰当性的一系列符号。装饰使具体的和历史的建造过程又变成了可见的和可理解的了。并且把装饰对结构行为和建造过程的这一再现称为模仿――虽然这并不同于美术中的模仿。1835年以后,辛克尔把这一模仿归为建构的内容之一。并以此来反对无思想的模仿。可见,装饰并非无节制和无意义地添加和修饰建筑物。装饰使建筑达到了哲学家所言的“行而上”的高度。

明确了“什么是装饰”,那是什么使现代主义运动把装饰从建筑中的剥离成为可能呢?

1.2装饰与建筑的分离

19世纪,博提舍(Karl Botticher)讨论了结构与装饰的不同之处,并且“率先把这两个概念分割开来,为的是更好地把他们结合起来。”这种概念分离的影响在后来欧洲工业革命的作用下,成就了一种新美学的创立。与以往不同,这种美学完全源自于技术与物质结构。后来,格罗皮乌斯(Walt Gropius)等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人物,又把这一新美学通过不断实践、发展、完善,并概括以“摒弃附加装饰,注重发挥结构本身的形式美,讲求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搭配效果”等等一系列信条。相对于以前的建筑思想,现代主义堪称一种颠覆,因为与当时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合,这种新的建筑思想(主要是美学方面)拥有了冲击旧思想的力量,越来越多地成为那时代建筑表现的主题和建筑创作的主导。毫无疑问,这场建筑的革命在建筑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展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主义建筑追求技术上和对材料使用上的完美,这种对建筑本身问题的关注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意义。

但是在某一时期的进步,并不意味着恒世的先进。完美的技术是为了让艺术创造解放出来,完善机械技术的深层目的是使建筑成为人文科学。博提舍把一些原始的材料转变成一个成形的建筑物的过程称为第一种现实,而把材料组合起来同时也是为了表达一个更崇高的现实,即第二种现实。“第二种现实与第一种现实不同,他更加完美,更多自主性,更少自然性,更多人文性。在这种现实中,装饰脱离了建筑的实用目的。”脱离了建筑实用目的的装饰是否要从建筑中剥离,这是一个与时代精神有更多关联的问题。

1.3装饰在现代建筑中的重新出现

20世纪前半叶的社会环境就使得装饰与建筑的剥离成为了时代精神的要求。既然,装饰承载着建筑中人文科学的内容,而剥离装饰又是工业文明引发的新美学的要求,那么在远离了工业革命的现今,在这个被称为现代主义之后的时期,现代建筑如何寻找一条自我发现之路?不少建筑师做出了极有价值的探索。

比如赫尔佐格和德默隆(Jacques Herzog & Pierre de Meuron)。散普尔的思想同时影响他们,他们在对散普尔理论的继承中,对其中的许多观点“进行一种几乎极端化的重构与发展,……他们对装饰的运用打破了那种装饰与极少主义的简单化的二元对立,……再把装饰重新置回它应有的位置的同时,他们的作品使得表面与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推到了前台而越发显著。”而这种对装饰与极少主义的简单二元对立的破除可以认为是对兰普尼亚尼(Vittorio Magnago Lampuniani)在德意志建筑博物馆1993年鉴里正式提出的以“新的简约性”(Die neue Einfachkeitl为题的建筑六点的支持和补充说明。“兰氏强调指出,简洁并不是贫穷而是提炼和浓缩后的丰富。”赫尔佐格和德默隆以他们的杰出作品有力地说明了这种“简洁”已经不再与是否有装饰箱关联了。在瑞士巴塞尔的沃尔夫信号楼(SignaIBoxaufdemWolf)的设计中,(图1)由20cm宽的弯曲了不同角度的铜片编织而成的巨大外套罩在建筑表面。“这些铜片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缠绕在建筑里面的电缆的存在,而由它们编织而成的整体又宛如一个法拉第式的静电屏障,使建筑内部的电器设备免受外部众多电磁力量的干扰。……这是一个将构造转化为艺术的杰作。”这个巨大外套的两个功能作用于建筑的不同层面,无法比较何者更为重要,但是它们指向了同一物质结构。这个铜质外罩尽管没有如赫特所说的那般“体现了历史性的结构的艺术残余。”也没有表现什么历史机械行为或物质变迁,但它是一种发展了的装饰,恰恰是这种依附于功能性的合理构造之上的装饰,使“构造转化为艺术”。赫尔佐格和德默隆找到了辛克尔所言的“现代建筑的自我发现之路”

如果把在戈兹美术收藏馆(GoetzCollection)中,(图2)“建筑顶部高窗有节奏的竖向划分……令人想起通常的框架结构。”的现实认为是对结构行为的模仿,是“古罗马美艳的王后波蓓娅(Sabina Poppaea)的面纱”。这是对装饰的新发展,原因是使用了新的装饰

对象,并完美地融入到材料和建筑语言中了。没有什么理由去认为这些装饰是颠覆现代主义的,即使是在瑞科拉公司(Ricola Europelnc.)在德国默尔霍塞(Mul House)的新厂房极具颠覆性的设计中,赫尔佐格和德默隆仍能使其像他们其他作品一样,“保持着现代建筑的抽象性。”

与之类似,卒姆托(Peter Zumthor)在布列根兹(Kunsthaus Bregenz)美术馆的设计中创造的鳞片状玻璃幕墙,可以认为是含有对阿尔卑斯山区住宅木构技术的表现,是结合有装饰作用的构造。

而西班牙建筑师卡拉特拉瓦(SantiagoCalatrava),甚至以不曾分开的考量过结构/建筑与装饰。聪尼斯(Alexander Tzonis)这样评论道:“从他的设计作品中可以明显地发现他从巴洛克建筑所汲取的基本特征,他们努力还可以与19世纪后期功能主义建筑师用植物造型来融合工程与艺术的实践相提并论。”我们并不认为这样评论是对卡拉特拉瓦作为当今优秀建筑师的怀疑,相反这是对卡氏能从历史的建筑思想中汲取题材和创作动机,并且完美地融入现代化的工程结构中并对当今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积极体验的极大肯定。不仅如此,他甚至可以用抽象的运动概念作为建筑结构的装饰。更激动人心的不只是卡拉特拉瓦在作品中将结构的稳定性推向了临界点,而且,他的作品也促使了当代建筑界“装饰与极少主义的二元对立”和“建筑与工程学的分离”的相互揭示。

对装饰的思考经常伴随着赫尔佐格、德默隆、卒姆托和卡拉特拉瓦以及很多其他优秀建筑师对建筑的探索,他们的作品为人们指出了方向。

借用阿考斯・莫拉凡斯基(AkosMoravensky)的话来解释装饰行为就是:它“决非一种欺骗的努力,而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它揭示(建筑)内在的真实,而这种真实绝不仅仅是那种物质性的实在。”即现代主义建筑不应停留在对完美技术的欣赏,而应该在建筑中为装饰找到其应有的位置,在对现代主义思想的继承下,沿着不断创新的自我发现之路,将建筑学带入更高的艺术和人文科学领域。

2 物质性与超越物质性

在有关装饰的讨论中,众多的言辞都指向了这一个话题――建筑的物质性。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对建筑的物质性的认识受到了被称为“现代建筑先驱者之一”的散普尔的诸多影响。“散普尔‘坚信材料以及制作构成了人类的内在愿望与外部客观世界之间的交汇点。……认为‘人们是在制作实用器具以及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来满足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需求。”如果仅从被引用的这段话所设计的两个方面――材料本性和制作技术来看,并不会发现散普尔与被建筑理论家称为“结构理性主义”的思想有什么不同,因此也就难怪被另一位重要的艺术史学家称为“物质主义者”同样,我们也可以想当然地认为,20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中“真实的表现材料,结构和建造过程”等一系列信条的最早的倡导者不是别人而是散普尔。但事实并非如此。

哲学家康德与席勒主张艺术要超越物质性。物质性无疑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而真正需要讨论的是建筑是否要超越物质性,或者是从哪一方面超越物质性。

在上述散普尔对建筑的物质性进行分析的同时,他已经隐约地向人们展示了建筑要超越物质性的必然和途径。就像与20世纪现代建筑的物质性观点很不相同一样,散普尔所言的超越物质性与康德与席勒所主张的也不相似。散普尔指的是在维护和完备建筑物质性的基础上对其超越。而且作为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他的论述对建筑而言较哲学家们更具针对性,散普尔“认识到材料对建筑的制约,并且又进而探索了这种物质性极限:建筑的形式语言源自干人类的艺术和手工艺活动,源自于编织、陶艺、金工、木工以及最古老的石工建造。”这种对物质性极限的探索可以认为是为超越物质性提供了根据。

对于仅将建筑囿于物质性层面的观点,散普尔则力图批判,在1860年出版的重要著作《技术与建构艺术中的风格问题》中,散普尔驳斥了哲学家达兰波特的观点,因为达兰波特认为,建筑学只是一种装饰的面罩,一种有着时髦外表的机械艺术。而他籍以反驳达兰波特的观点正是他的建构理论,“他把建筑学定义了三个方面,第一层面是内在技术与材料的建造:第二层面是建造的顺序与技术的表现,称之为面罩(The Mask):第三个层面是人类故事与幻想的表现,即面罩之面罩。”讲到散普尔的建构理论,就不能不谈论前文中提到的19世纪另一位重要的建筑理论家博提舍,因为他对散普尔的理论产生过影响。

博提舍在他的著作《希腊人的建构》(DieTektonic der Hellenen)中提出了著名的‘核心形式’fcore-form,Kernform)和‘艺术形式’(artform,kumstform)。‘核心形式’是指建筑元素或构件的材料和力学功能,比如柱子的支撑功能;而‘艺术形式’则要使这种内在的静力学功能在外部得到表现。正是在博提舍这部著作的影响下,散普尔由早期的对“结构一技术”的侧重转变为后期对“结构一象征”的侧重。而这种转变就意味着从强调建筑物质性的倾向向转变为对超越这种物质性的追求。

由于这种转变,晚年的散普尔“更为看重材料与建造的象征含义,并且为了这种象征性的显现,常常要把材料和建造的实在性(reality)隐藏起来。”去判断散普尔这种隐匿的合理与否,并不是我们评价的价值所在。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他很自然地把“材料”与“结构一象征”意向中的“结构”联系起来。

而散普尔对“材料”的讨论,似乎使我们感觉到,他认为建筑超越物质性的起点就在其中。在《技术与建构艺术中的风格问题》一书的序言中,散普尔写道:“一件艺术品的‘意志’不是臣服于它的制作材料的本质属性,更不必说由此本质属性引申出来的结果,恰恰相反,是制作材料臣服于艺术品的‘意志’。”而在另一段话中,他又说:“任何一件艺术品都应该在其外观上反映它的制作材料……在这一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存在一种木作风格,一种砖作风格,一种石作风格,等等”这貌似矛盾的两段话,让我们看到“这种即基于材料又超越材料的做法”的背后是散普尔建筑理论对建筑能超越物质性而上升到一种人文学意义的强调和关注。

散普尔的理论具有一种内在的矛盾性,一方面强调材料和结构对建筑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认为作为艺术的建筑必须是超越物质性之上的。而与一些哲学家不同的是,他认为这种超越“是通过对于物质性要素的充分驾驭(master)而不是忽略lignorame来达成。”这种矛盾性是推动发展的动力。

但是在时间到达21世纪之前,“路斯和贝尔拉格(Hendrik Petrus Berlage)成为了最后一批基于散普尔的理论来构建现代建筑形象的建筑师。”紧接着到来的20世纪,工业

文明席卷了世界,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机械行为和物质转化,在建筑界也是如此。

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由此带来的新建筑美学,使现代主义建筑师们对材料和建造真实性的表达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这种对充分驾驭建筑中物质性要素的需求是极具历史进步意义的,这构成了超越物质性的基础,可是在当时他们没有做出更多的超越物质性的努力,即使是这些现代主义建筑被设计者或理论家喻为是“体现了时代精神”等等,而什么是“时代精神”,那时的时代精神在建筑上被理解为材料和建造的真实性,使建筑能被进行工业化的大生产等等,也都是一些有关建筑物质性的考虑。1926年,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提出的“新建筑五点”(Les 5 points Dune ArchitectureNouvelle)也完全是用来形容新建筑的物质性特征的。尽管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点”与散普尔的“建筑的四个要素”(The FourElements Of Architecture,Die vier Elementder Baukunst)可能不存在可比性。但是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建筑的四个要素”向我们展示的是人类建筑的“四种动机及相关的建筑形式和制作工艺”。这种源于动机的讨论,不仅论述了物质性的动机,而且在对物质性材料更替的考察中揭示了相对物质性的实在而言的建筑的另一种内在的真实,即超越了物质性的层面。很显然这是20世纪早期的大多数现代主义者不予追求的。

在二战结束后的那段时间,技术的发展,新观念的冲击和战争的破坏,使得人们着重于对建筑的物质性的完善却忽略了对超越物质性的追求。这使得我们在向那一时期学习时,容易受到这种倾向的影响,尤其是在超越物质性具有相当难度而需要持续探索的情况下。

60年代以后,人们逐步开始了对现代主义运动的反思。我们或许可以把极少主义的思潮理解为意欲结束对建筑物质性的无穷尽的追求,而在充分驾驭物质性的同时,其目的是超越物质性,而使建筑空间获得更多的人文意义。在超越物质性的追求上,极少主义与装饰也就不再是二元对立的了。他们共同认为,作为艺术创作的建筑学主题远不止是材料、构造、结构等的良好运用。后来,弗兰普顿又把有关超越物质性的讨论融入到他对建构文化的研究中去了。用他的话来讲就是:“二十世纪的建构是不能仅仅关注结构形式的。”或者像他在“走向批判地域主义――抵抗建筑学的六要点”一文中,“引用美国建筑史学家斯坦福・安德鲁(Stanford Anderson)的话说:‘建构’一词不只是指造成物质上不必需的建造活动……而是指使此种建造上升成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活动。”

这一论述再次让我们想起在此以前一百多年的散普尔的理论中材料技术和艺术想象的相互作用。这一前一后相隔百余年的建筑理论家的观点,应该可以在物质性与超越物质性的层面上对我们当今的设计实践提供宝贵的理论指导。建构从木匠开始(tectonic的最初形式为希腊文的tekton,意为木匠)但不能以高级木匠为结束。

建筑构造论文篇7

关键词:建筑力学;建筑造型;影响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造型越来越多样化,充分满足人们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建筑力学与建筑学的有机结合对建筑造型具有重要影响。笔者将分别从:建筑力学在建筑中的地位、建筑力学对建筑造型的影响、促进建筑造型与建筑力学统一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建筑力学在建筑中的地位

建筑力学与工程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操作要求较高的学科,建筑力学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运用建筑力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专业型技术人才,对工程构件能否进行准确受力分析会对后续工作直接产生影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与建筑力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并形成一个新的分支,为建筑造型设计奠定了重要基础。

建筑工程的修建与完善取决于建筑工程师自身技术,建设造型的设计需要建筑工程师具备一定想象力,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确保建筑质量,建筑工程师必须采取力学制作而成的材料,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实用性。经笔者研究,建筑力学通常包括:理论、材料、结构力学。因此建筑工程师在实际设计施工中,必须考虑到力的传导,根据力学技术原则来计算出准确值,确保建筑工程的有效开展。

古往今来,建筑就作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它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重点,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之下,人们对建筑造型的追求也越来越多高,因此将建筑力学应用到建筑中,能符合现代审美要求,促进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是建筑行业不可忽视的关键。

二、建筑力学对建筑造型的影响

综上,笔者对建筑力学及其地位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的来说,建筑力学能在建筑造型中体现出一定文化内涵,笔者将对建筑力学对建筑造型的影响进行叙述。

(一)建筑力学在建筑造型中体现出精神文化内涵

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充分满足了社会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更多要求,并赋予了更多内涵。实际上,建筑力学本身就具有强大实用性,为保证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正常开展,应从力学角度出发。举个例子:在建筑工程设计中,三角形结构的应用频率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三角形本身具备良好的稳定性,确保建筑在外力影响下不受其影响,充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

实际上,建筑力学不仅仅是结构的支撑,应是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例如:我国最著名的桥梁建筑―赵州桥,赵州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从造型上看,桥梁整体呈拱形,如同彩虹铺设于河道两侧,并采取了敞肩拱式结构,与力学理论一致,促进赵州桥承载力的不断提升,且在桥身设置了几个桥孔,一旦有洪水发生,水流便会从孔内流出,大大降低了水流对桥梁的冲击力。建筑力学理论的应用为赵州桥在岁月变迁中屹立不倒,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建筑力学与建筑造型的有机统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造型设计必须加以创新,将建筑力学与建筑造型结合在一起,是促进建筑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许多古建筑中,我们都能发现建筑力学的体现,例如:迈西尼卫城的狮子门,该建筑主要运用石雕板,这种材料厚度相较于墙体更加单薄,因此在质量上比较轻,这种材料的使用促进了建筑力学与建筑造型的有机统一,另外,北京故宫在造型上也应用了建筑力学理论,尤其是斗拱结构的使用,不仅使建筑更为美观,且提高了可靠性。我国古代在建筑工程中就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时展,人们对力学研究力度越来越深化,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鸟巢造型,整体如同马鞍,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建筑工程中显得别具一格。

三、促进建筑造型与建筑力学统一的有效对策

建筑力学对建筑造型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促进建筑造型与建筑力学的有效统一,施工部门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如:优化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改进建筑的设计工艺、积极改良建筑原料,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一)优化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

目前,我国的建筑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尤其是在建筑的结构方面出现了单层以及双层的结构模式,在这个结构中积极引入崭新建筑设计理念,能够更好地保证建筑在全面的、优化性中达到美观以及实用相结合的双重效果, 这既可以充分地确保建筑能够满足人们的实践需求,又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中的整体的结构,尤其是在住宅的设计方面,在建筑力学理念下,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施工质量,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以及抗病害的能力。

(二)改进建筑的设计工艺

建筑力学理论应用于建筑造型设计中,这是对传统工作以及设计的实际建筑设计的具体优化,不仅能够在充分地保证建筑在后期以及设计工作中更好满足各项建设要求,而且在提升现代化的建筑气息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比较常见的方式就是能够更好地改造以及优化建筑工艺的设计,在确保当前的建筑设计能够更好地为人们带来居住的舒适度前提之下,需要进一步调整粗陋工艺,从而使得建筑造型设计工作达到社会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筑物的设计分析上,还要基于建筑物的功能属性,从空间结构、地域气候、美观舒适、安全经济等着手,以顺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地质地貌,来对建筑物进行有效设计,达到人与自然融合发展的需求。

(三)积极改良建筑原料

在建筑力学理论下,建筑在施工的中还可以在原料方面进行更新,采用大量的力学材料,从而使得建筑造型能满足力学要求,提升了建筑承载力的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化的建筑所需要的特点以及风格,在建筑造型设计方面,施工人员应将建筑力学理论应用其中,将力学建筑材料采用到建筑工程设计中,在提高建筑结构承载力的同时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

(四)结构设计优化中的整体与局部的优化

建筑结构设计具有多层次与复杂的特点,对此,在进行设计优化的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要考虑对建筑的整体与局部进行优化,比如,结合其复杂的特点,对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优化,例如在建筑材料的使用、相关建筑人员的聘用及对建筑物中建设构件的选用等方面,以确保结构设计优化方案的完整性。结合多层次的特点可以看到,多层次的特点中主要有整体的建筑结构设计、安装方案,及每套方案中的具体规划措施。从而促进建筑力学与建筑造型的有机统一。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建筑力学进行了分析,建筑力学对建筑造型具有一定影响,充分体现了精神文化,对建筑工程设计起到一定保障作用。为提高建筑力学与建筑造型的统一,施工部门应采取多种对策,如:优化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改进建筑的设计工艺、积极改良建筑原料、优化建筑结构设计,从这四个对策来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立柱. 试论建筑力学对于建筑造型的影响[J]. 四川水泥,2016,03:327.

[2]魏娜. 建筑力学对于建筑造型的影响[J]. 门窗,2015,09:305.

建筑构造论文篇8

关键词:建构工匠 形式 董豫赣

Abstract: China's recent 20 years development, from the city planning, business mode, software tools, to the building's facade, and so on. Copy, repeat accumulate, become the main way to social development. Now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period, and unfortunately by developed countries to the industrial age after the impact, the confusion is inevitable. When the surface of the cognitive, become a habit, the default by industry, it is very dangerous.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rspective on this problem and make some not mature explora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form

中图分类号:TU-09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构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经过一段时期的沉寂,于20世纪50年代重新进入当代建筑理论的视野,而英国建筑历史与理论家肯尼斯・弗兰姆普顿1995年出版的《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把当代建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建构文化概念及特征的探讨不是我这篇论文的重点,重点是对建构本质的回归的呼唤。

历史沿革

为了更明确的表达我这篇论文的倾向,我决定从工匠建筑学时代谈起,以引入后面的话题。工匠建筑学时代与建构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自从历史上有了劳动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工匠作为一个职业便产生了,伟大的工匠建筑学时代也慢慢的走来。工匠作为掌握有建造技术与技巧的专门性人才,成为了一个很长的时代的城市与建筑的缔造者。中世纪期间,绘画、雕塑和建筑是受到手工劳作局限的三种视觉艺术,同时受制于工匠行会。15世纪之前,图被理解成仅仅是一个两维的平面,其中的图形仅仅是表示三维物体的记号。虽然在中世纪晚期图纸逐渐被频繁运用,但有证据表明其仍然是建筑物构筑活动中的次要部分。很多训练用的图是被画在一些易于擦写的媒介上,只有那些最重要的图纸才被永久保留。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对于图纸的认识和理解产生了重要变革。而这个变革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我们今天所说的建筑师也基本是那个时期的产物。对二维图纸的过度依赖导致了工匠建筑学时代一步步走向衰弱。进入近代,当现代主义建筑登上建筑历史舞台开始叫嚣时,工匠作为一种职业的存在性便越发变的可笑了。现代主义建筑对结构材料过于“诚实”的裸的表现,使得建构很长一段时间消失于历史中。

中国的现状

本文并不是要表达回到工匠时代的意愿,只是,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当代建筑师的这个职业,特别是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的发展速度简直可以用妖孽来形容。这种大批量的生产,导致现在的建筑产品粗制滥造,有些建筑真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时的商业文化,消费主义作为一个诱因,诱导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工业制造上的“山寨文化”也对建筑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建筑设计只求形式,体块,表皮的相似,不考虑材料,建造甚至结构问题的复杂性。在当今的建筑设计院中,找一个图片作为意向图,再进行深入设计的这种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建筑师与建造过程严重脱节,就连施工图设计的目的也是仅仅为了适应满足功能需求的现代主义建筑理念。也许,因为技术,材料的越发复杂性,我们不应对建筑师苛求太多,但是建筑师作为一个从工匠而发展出来的职业,丢失了自己作为建筑师的看家本领,应是一种耻辱,甚至是不道德的。但现在主流及非主流的商业媒体,社会认同都将建筑师推向了危险的边缘,主流的价值观正在发生着改变。

其实中国人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建构传统,木构建筑本身就拥有着很强的建构性。中国的工匠从祖师爷鲁班开始,到清代的“样式雷”,把木构建筑的精髓已经发挥到了极致。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构件,用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的话来说,就是属于“过度建构”。建筑史上伟大的一部法典――《营造法式》,它的普遍意义在于,它能够说明如何按照一定的木构法则将标准构件连接起来,形成变化丰富的建筑类型。到了近代,许多大学开始设立建筑系,而在设立之初,这些系被称为营建系,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中国建筑历史上对建构的尊崇,而到了当代,这些东西都被抛弃,形成了与历史上建构传统的分裂,这种分裂产生了以下若干所谓流行趋势的现象。1。表皮化:完整的建筑设计过程被分割为平面安排和立面处理两个阶段,同一个平面根据甲方喜好,可以有现代式、后现代式、乡土式等若干面具表皮的处理方式。2。装饰化:由于建构品质的缺失,形式成为竞争的焦点。为了吸引眼球,各种符号,构筑物等等不知所云的附件加到建筑上面,极尽手法之能事。3仿真化:这种设计策略具有很强的仿真能力,一种风格一旦出现,便能够外表上进行模仿。做点线角、檐口、贴点石材就成了欧陆风,也能模仿传统木构建筑、砖砌建筑等,这一点深得追求流行风格的商业需求。

而作为当代建筑设计工作中与业主交流的重心的建筑效果图亦不能反映空间形态的策划与构建,它反对一切有价值的探索。效果图的虚假性在于它不反映建造,依靠营造一种虚假的画境,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但其实对于真正重要之信息提供甚少,因此具有欺骗性、贫乏性。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年代,甚至出现了效果图制作公司这样不可理喻的设计分工。“形式”问题是如此的复杂以及不确定,而在国内,形式往往被视觉形象所偷换概念,最终的形式都被充满表现欲望的乖张的三维效果图所代替。而建筑师这个职业,也沦落到了为可笑的所谓“形式”而屈服的可悲境地。

国外的实践

对于国外的建构实践,我在这不再多余的叙述建筑诗哲路易斯康对材料的如神般的运用,也不再表现卡洛斯卡帕对节点的崇拜。我重点想表达密斯,这位德国优秀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不得不说,几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做着违背现代主义建筑纲领的事情,从柯布,赖特,再到密斯,而格罗皮乌斯,这个最忠实于现代主义建筑理念的先驱者,最后只落得了一个建筑教育家的美誉,人们评判他的建筑都是,如此的笨拙,而他的学生们,如此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原因应该已经比较清楚了。1958年密斯在接受某个专访时说到“我们对于设计一词已经没有多少好感,因为它可以涵盖一切但又不说明任何问题。许多人以为自己从设计一把梳子到规划一座火车站无所不能――事实上是什么也做不好。我们只对建造感兴趣。我们更愿意建筑师使用建造一词,而最好的建筑作品则来自于建造艺术”。1956年伊利诺工学院克朗楼,1968年在柏林完成的国家美术馆新馆的建筑都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菲利普・约翰逊这样评述密斯的砖住宅:“他对砖头的精确尺寸简直就是一丝不苟。他甚至要求,将焙烧不足的砖头与焙烧过头的砖头分开使用,只因为二者的长度略有不同,前者用于一个方向,后者用于另一个方向。”一切都表明他对建构性的重视,他认为建造艺术本质上是一种诗兴的活动。在巴塞罗那馆的设计中,为了能够在中心部位的墙面上使用一种特定的玛瑙大理石,密斯甚至对整个设计进行了调整。换言之,“密斯完全是在以一种顶礼膜拜的方式煞费苦心地将大自然的造化融合在建筑之中”。

国内的声音

作为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教授的张永和在理论研究上极力反对对建筑

价值进行过度的社会学、文化学的阐释,而强调建筑的本体价值,即建造。张永和在北大那个安静的角落发出的声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他的同事,董豫赣,一直潜心于建造实验的一位建筑人,当年他做的清水会馆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董豫赣在试图复兴传统匠人的设计方式的同时,也在试图复兴一种生活方式,

他在做清水会馆的过程中,像一个匠人一样指导工人不同砖的砌筑方式,像一个匠人一样与工人们分享建造的心得,像一个匠人一样将实实在在的建筑体验传达给业主。董豫赣做设计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无图的境界,没有事先设计好的平面,只有如中国传统匠人造园那般临场发挥的意境。但他自己也说他达不到那种境界。诚然,难有人能做到如此境界。

结语

最后,用《造型》杂志上的一段朴素的文字来结束这篇论述:

“我们不承认形式问题,只承认建造为题。形式是我们工作的结果而不是目标。没有自为的形式。以形式为目的就是形式主义,这是我们反对的。从本质上讲,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将建筑实践从纯美学思维的掌控中解放出来,使它回归初衷:建造。”

参考文献:

建筑构造论文篇9

【关键词】城市更新、文脉传承、城市设计“三理论”

传统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反映着城市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然而,由于众多历史原因,有些街区已经成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区内建筑破损严重,卫生条件不佳,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面临着亟待改造的问题。随着国内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展开,能否保留城市文脉的记忆,能否使街区参与到新的城市生活中来,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的探索和实践。

1、城市设计理论初探

1.1“三理论”概述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杰·特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的空间》一书中,通过对现代空间演进和历史典范的分析,得出有关城市设计的“三理论”:“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场所理论。他主张将三种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理论进行城市设计,主张以“图—底理论”为基础研究建筑实体和空间虚体所占用地的比例关系,通过联系理论研究组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形成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理解,场所理论加入了人的需求和文化、历史及自然环境等考虑因素,倡导结合环境的独特形式和内在细节给予物质空间更多丰富的内容,它比“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更进一步。

1.2 “三理论”在街区更新中的作用

传统街区在更新中,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寻求保护和更新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恢复地区活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街区改造应综合三种理论的优点:赋予虚实以结构,建立各部之联系,并回应人性需求和各自环境的独特要素。

利用“图—底理论”分析街区格局和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城市街区的空间总体结构,从而在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更积极的城市空间。

联系理论”则源于研究连接不同元素之间的“线”,这些线由街道、步行道、线形开敞空间或其他在空间上连接城市各个部分的连接要素组成。将之运用于街区更新之中,需要从大的层面,考虑城市整体结构的形成。

“场所理论”是以城市形体环境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性特征为研究主题,关注城市形象结构下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人与场所的深层次的情感沟通,有利于寻找有地方特色的生活方式及环境特征,有助于人性化街区的形成。

三个理论都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分析研究了城市环境,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有利于我们对街区空间的全面分析和理解。

2、通天街的历史文脉和现状分析

2.1 通天街的历史文脉

通天街位于泰安老城之中,是泰安老城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泰安城的“三重空间”(如图1)是其城市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文化内涵,所谓三重空间是指泰山南天门以上的为“天堂仙境”,以泰安城岱庙为中心的“人间闹市”和以城西南蒿里山为主要场所的“厚土大德”。“人间闹市”中包括的主要城市空间有:通天街、岱庙、岱宗坊、红门路、红门等。因此通天街作为城市的历史文化轴的主体空间、作为泰山文化的承载物,其本身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渊源。

2.2 通天街的现状评析

2.2.1 现状街区概况

泰安城中心区的传统建筑被大量拆除,取而代之的建筑绝大多数是在20 世纪80年代后兴建的。由于在规划设计时没有深入考虑泰安城的历史及文化因素,多数建筑空间沿袭了一般性城市建筑语汇,致使现在的泰安城市空间特征并不明显,其城市空间的文化品质不能体现泰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承担角色的重要性。城市文化中轴线上的历史遗迹——蒿里山、岱庙和历史街区——通天街、红门路等处的空间设计仅仅满足城市的基本的旅游功能和商业功能,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组织序列。就目前通天街商业建筑空间承载量而言,其建筑空间容量无法承担其应当的城市文化功能、城市商业功能和城市旅游功能。

2.2.2 土地使用状况

通天街全长394米,以商业用地为主,但商业功能结构较为混杂,两侧有宾馆、银行、理发店、服装店等等。沿街两侧的片区中以民房为主,同时还有行政办公建筑,旅馆服务建筑,科教建筑等(如图2)。

通过对用地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以下问题:

2.2.3 道路交通

通天街是泰安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北达岱庙,自古为帝王封禅大典必经之路,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天街南接财源大街,西临青年路,人气旺盛,区域及人文环境优势突出。

(1)内部空间过于杂乱,缺乏明确的层次感和图形感,建筑实体和外部空间的比例不协调。(2)街区内的外部空间与城市道路缺乏积极有效的过渡和联系,内部空间相对闭塞。

(3)街区内开敞空间不足,缺乏有效的积极空间。

2.2.4 景观环境

通天街两侧聚集有大量居住区,其街巷的构成多保留自由的形态,街巷的名称也更是多样(如图3),如运舟街、卧虎街、卧龙街、关帝庙街、英武街、洼子街。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传说在这里积淀,赋予了这些街巷不可磨灭的记忆点。保留片区旧有居民的记忆,是延续历史文脉的关键所在。

2.2.5 街区空间形态

街区北侧为岱庙、遥参亭,古建尺度较小,但街区内部建筑高度不一,两侧居民楼4至6层居多。部分建筑如万力大厦尺度过高,在街区各处都可看到万力大厦,影响视线景观。本应该对城市空间具有绝对控制权的岱庙在通天街区内超大尺度建筑的干扰下被大幅度弱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小尺度的建筑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街区更新的过程中,需要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延续历史和文化(如图4、5、6)。

3、通天街城市设计思路探讨

3.1 基于“三理论”的城市设计思路

根据对通天街现状的分析,将之与“三理论”结合,分析思路如下:

(1)将“图-底理论”运用于对街区土地利用的分析之中,对建筑和空间形态进行整合剖析,挖掘街区消极空间,构建传统街区的肌理和结构。

(2)利用“联系理论”,分析城市大轴线之中街区的角色和功能,结合土地使用的布局,以保护文物古迹为根本,合理组织交通和视觉联系,塑造街区空间形态。

(3)利用“场所理论”,塑造具有特色的环境景观;延续城市文脉,营造社区场所;邀请居民参与设计,保留城市记忆。通过街道、绿地或广场等具有“场所”意义空间的叠加来营造一个满足现代与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

3.2 通天街的设计整合

3.2.1 功能要素的整合

从建筑的“图-底关系”可以看出,街道与建筑的线型空间较为凌乱,两侧建筑肌理截然不同,但均呈现建筑密度高的特征。街道东部建筑密度极高,构建成细密的网格系统,同时还有部分大体量的保留建筑,将这种小型网格打破。街道西部有很多大体量建筑,但建筑形态较为零散(如图7)。

商业空间是通天街的主体部分,沿通天街已经形成了较为连续的商业界面,但界面形式较为单调。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外部空间设计,每20至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都可打破空间的单调感,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可以通过改变橱窗状态,或是从墙面上做出突出物,用各种办法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增加街区吸引力(如图8、9)。

3.2.2 场所空间的营造

用地和场所分别对应于建筑与空间的实体与虚体关系。建筑实体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与虚体结构的连接,使建筑和空间有效的共存。通过研究“图底关系”,分析其土地利用状况及空间形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城市肌理的尺度。通天街片区肌理密度大,虚体空间不足,但传统城市由于功能的原因,建筑体量不可能太大,空间尺度也就相对较小,比较人性化。场所设计要考虑以通天街的历史人文景观为原型,结合现有的自然条件、空间形态和街道格局,将娱乐、文化、商业、居住、工作一同形成城市组织,创造出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所空间。街区内部缺乏绿化,借助绿化设计可加强空间场所的连接,增加场所的吸引力。

3.2.3 城市轴线的联系

在城市设计中,街道起着统一社区的作用,以城市范围内的连接作为恢复城市连贯性和城市发展方向的引导,有利于街区的更新。在泰安市的总体规划中的历史文化轴中,通天街作为市民的公共生活核心空间之一,处在其中部,城市区位十分重要。考虑到“联系理论”,通天街的空间设计不能局限于街区本身,必须将街区放入城市的整体层面来考虑。以城市文化脉络为基本点,考虑城市空间的结构塑造,成为城市轴线在文化和空间上的双向延续。可将通天街规划为步行街区,隐喻其封禅大典的礼仪场所,并保持原有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尺度和基本形态,强化街道的端点建筑,从而强调街区的入口序列空间。

3.2.5 历史文脉的延续

城市建设在满足城市功能的同时会削弱其文化功能,所以在街区的更新发展上应采用渐进的历史街区更新整治方法,对通天街进行空间改造。从城市整体空间文化出发,考虑城市历史文化轴线,强化通天街南北两端的牌坊,塑造吸引人流的入口开敞空间,引导行人进入历史街区,隐喻泰安古城南门的所在地和其历史文化核心作用。鼓励与历史文化有关的商铺进入,恢复泰安历史上传统商业街的经营特色。并结合通天街沿街建筑立面的整治,突出其作为泰安历史文化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市的文化建设。在街道设施的设计上,尽可能的将泰安的帝王封禅文化和泰安自然及人文文化等信息加载到这些城市设施中,使这些环境小品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的同时还能起到向使用者讲述城市文化历史的作用。

4、结语

传统街区的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及文化传承的双向要求,因此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容易激发出大量的矛盾点,从而影响城市建设的实施。利用“图底理论”和“联系理论”进行分析,可达到整合街区空间结构,延续街区肌理特色,保留城市现代特征的目的;“场所理论”有助于营造人性化社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居民记忆,达到文化上的可持续发展。将城市设计的“三理论”相互连接的,发挥其优点长处,对解决街区现代更新建设与历史文脉传承的融合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诺伯格·舒尔兹,存在 空间 建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扬·盖尔,交往与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冯伟、李昊,解读城市历史,寻求空间答案——以泰安通天街城市设计为例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2007

[6]姜利勇,传统与现代: 一个变换的图与底. 2005

建筑构造论文篇10

[关键词] 旧工业建筑 重塑与再利用 新旧空间 共生

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的重塑与再利用的方式灵活多样,此类成功的实践案例与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的浮出市面。新旧空间的功能置换与空间重组的完成不但运用当代新的结构与材料,而且都运用当代建筑及空间自己的语言。本文根据旧工业建筑及空间与转型后的功能空间相匹配的前提下,从旧工业建筑的美学基础、现代建筑设计语言、现代建筑材料和构造方式、建筑设计的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五个方面探索新旧空间共生的基础。

1.基于旧工业建筑的美学基础

庄子有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这也是生态化设计的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重塑与再利用所体现出的生态美学的真实写照。

生态美学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旧工业建筑更多采用木材、石材、砖墙等天然材料,并真实地表现出其天然属性,这在工业社会被认为是落后的代名词,但在生态美学引领风尚的今天其特有的工业气质正是生态美学魅力的自然体现,必然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品味。在旧工业建筑的重塑与再利用中应充分挖掘材料的潜质,使之能够被再次诠释。挖掘“旧”的当代意义,使其获得崭新的面貌。

2.基于现代建筑设计语言

现代建筑的设计语言是空间的语言,它重视的是限定空间界面的几何形状,并非界面形象。建筑空间由演绎不同功能的几何构件组成特定的空间,几何构件的组合成了新旧空间对话的基础。旧工业建筑的独特气质配合现代建筑空间尺度,使旧工业建筑具有形式美学的连续特征。其空间开放通用并且功能冗余度较大以及单元式构成再加上节点构造外露等先天基因为新功能的替代埋下了伏笔,也给空间的重塑与再利用带来很大的创作空间。

3.基于现代建筑材料和构造方式

目前国内外旧工业建筑重塑与再利用的优秀范例中都在强调新材料以及新构造方式,而且非常强调要体现精细的现代工业设计的工艺美,随着工艺的改进在旧工业建筑的重塑与再利用中也在不断的注入新的技术新的形式。材料及构造方式的创新应用正逐渐成为了旧工业建筑重塑与再利用设计中可以使用的另外一种重要的语言。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后,很多建筑构件和室内设施随着时间、气候等各方面的因素都不可避免地被破坏了。例如一些构件和设备等一些技术性元素经常是没有办法调换的,它们不再适用或者不能够满足当代标准和相关规范,市场上也不再出现。雷姆・库哈斯说过:“憎恨历史的缺失是一种可恶的情绪。”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在这个时候得以出现来填补市场空白。对新材料新工艺的引用不仅在技术上是直接的,而且在形式上也是真实的,并没有让新的技术手段去模仿旧的建构方法,而是根据现代建筑材料和构造手段来重新修补和完善已被破坏的构件和设施设备。新设计的这种尊重自我和自信并不是对旧工业建筑的一种破坏或者是对历史成果的否认,也没有降低它对旧工业建筑的敬仰,它选择的是一种让新旧空间更加能够协调和融合的一种手段,是用时间差来表现旧工业建筑悠久的历史,体现价值。换句话说,在历史的旧文本上重新编造新时代的内容是旧工业建筑重塑与再利用的一个最有利的决策。

4.基于建筑设计的理论

旧工业建筑的重塑与再利用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作支撑,使得新旧空间相互融合,旧工业建筑和新用途的结合要求根据相应的对象和任务提出其特有的解决方法。这是一种再认识历史的过程,重新寻求不和谐因素间可碰撞的元素。以此为基础由日本HMA建筑事务所进行建筑设计的上海“8号桥”的改造没有用简单的形象雷同来解决新旧空间协调与共生的问题,而是达到了用空间、环境、技术以及概念等作为协调的媒介,以本质上新与旧的统一为出发点开拓了共生的理念。在其改造设计中设计师以凹凸相间的砌筑方式将旧工业建筑上拆出的青砖重新组合,突显了墙面的纹理并成为整个区域内极具商业价值和集聚效应的空间苗固点。共生不仅能最大限度地真实地保留旧工业建筑,也为当代新设计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5.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

根据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的5R原则(Revalue、Renew、Reuse、Recycle、Reduce),即再认识、更新改造、再利用、循环利用、降低。大量的工业厂房因为产业结构重组、城市功能变革,逐渐成了“闲置”的建筑。对于还没有达到建筑物的使用期限且仍然具有容纳人的活动的潜力而又不会危及使用者的安全和健康、未完全失去再利用价值的旧工业建筑,我们就得进行重塑与再利用加以保护,这类建筑若采取拆除和重建的方法必定会造成大量不必要的能耗损失。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那些随意拆旧建新的行为,重新评价旧工业建筑的价值。在旧工业建筑的重塑和再利用过程中,根据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理念,从旧的建筑与室内拆除下来的材料、构配件、旧设备、旧家具等经过处理是可以循环利用于新的设计中的。也可以将建筑中的资源尤其是稀有资源、紧缺资源或不能自然降解的物质尽可能地加以回收、循环再利用,或者通过某种方式加工提炼后进一步使用。如果能充分利用现有质量较好的旧工业建筑,通过适宜性改造后加以利用,满足新的功能需求,将大大减少资源及能量的消耗,也有利用环境的保护。

6.结语

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重塑与再利用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把它当做真正的设计任务和艺术挑战。在这种形势下,重塑与再利用的实践中正确认识新旧空间共生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以确保旧工业建筑能够在持续、合理再利用的良性循环状态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卫.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新旧空间关联理论及模式研究[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09.10.

[2]周浩明.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理论[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

[3]克里斯汀・史蒂西编.改扩建 建筑细部系列丛书[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5.

[4]刘光亚,鲁岗. 旧建筑空间的改造和再生1(新建筑设计丛书)[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

[5]丁沃沃.新老建筑的协调与共生[J].时代建筑,2000.3.

[6]史立刚,刘德明著.大空间公共建筑生态设计[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

[7]于矛 冯天舒.从泰特改造到泰特扩建――解读赫尔佐格和德穆隆在大型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建构手法[J] .新建筑,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