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消费模式十篇

时间:2024-01-14 15:29:56

可持续消费模式

可持续消费模式篇1

关键词:可持续消费; 社会责任; 生态文明; 消费结构; 消费观念

消费是由需求产生的建立在平等、自愿、自主基础上的个人主观意志行为,但却表现为某种社会性,个人消费的社会性决定了消费者在享受自由消费的同时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当前,我国出现了许多资源浪费型消费、攀比性消费、失调型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这种消费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改变现有的消费现状,建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可持续消费模式。

一、消费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问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具有政府责任、企业责任和消费者责任三大社会责任,消费者责任是短期的基础性的责任,企业责任是中期的根本性的责任,政府责任是长期的第一位的责任,下面从三个层面上去理解消费的社会责任。

(一)从宏观层面上看消费的政府责任

政府在有效介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要起主导作用,政府是立法者、执法者、第一责任人。它承担了规制者、推进者、监督者角色。政府要立法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可建立劳工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等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各级政府每年企业社会责任政府报告,对公共、民营和非赢利组织进行调查研究,披露企业的违法活动,设立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机构,如区域发展局、消费者管理局等机构,提出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计划,并加强监督推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二)从中观层面上看消费的企业责任

企业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是企业最基本责任。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有安全隐患的产品,造成损失由企业负完全责任。企业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也是对消费者的责任,企业保证竞争和交易过程的公平合理,如果在产品的广告、宣传材料和说明书中过分夸大产品的功效,造成消费者损失也要承担社会责任,此外企业还要承担对股东负责、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等社会责任。

(三)从微观层面上看消费的个人责任

消费者个人责任是个人在消费中对自身、他人、社会生态环境承担的责任,个人消费的伦理性体现在将责任溶入个人消费之中,消费者消费要对自己负责,要对自己的消费能力负责和对自己消费产生的后果负责,反对奢侈浪费,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对社会的责任是以彰显仁爱美德为目的,作为个人来讲,为了实现可持续消费,我们可以改变消费方式和模式,如平时可以购买更节能的家用电器,也可改变购物方式,如减少购买频率、减少使用包装袋等,选择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以减少资源浪费。

如果同时兼顾消费的三种社会责任,只有可持续消费才是人类消费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才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以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谈谈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涵义及其构建。

二、可持续消费模式涵义及其特征

可持续消费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是一种与生态文明理念相适应的消费模式。它是健康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有利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全球性环境不断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非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的这类模式,统计显示,伴随着人口急剧增长,生活消费而导致的污染越演越烈。可持续消费是一种生态消费模式,它是对传统消费模式的改变,它是将来建设生态文明的支撑点,而这些需要塑造可持续消费理念。

从宏观层面来看,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求尊重自然生态规律,适度、合理地消费,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干旱严重,自然生态环境脆弱,这些要求人们尽量少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从中观层面来看,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求一个社会的消费应与其整体发展水平协调一致,某个地区人们的消费结构与规模应与该国的国情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目前,中国人均收入低,但奢侈品消费、高消费在世界名列前茅,这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家不可盲目地模仿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从微观层面来看,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求个人的消费水平要与其自身的消费能力相协调,大力发展与自身消费能力和生活需要相适应的适度消费,拒绝出于攀比的奢侈品消费。

实现消费“发展性”与“可持续性”的双赢,才是可持续消费的本质内涵所在。可持续消费具有下列特征。

(一)可持续消费就是适度型的消费方式

可持续消费注重使用价值性、实用性,要抛开畸形消费观,消去异化现象,让需要重新成为支配消费的唯一目的。消费的出发点与目的都应体现出适度性,减少破坏生态环境、浪费,对资源加以最优化利用,有利于消费可持续性。

(二)可持续消费具有公平性

消费公平性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两个方面,要使当代每个人感到公平,又要使后代人与当代人感受到同样的公平性,使后代人的生存与消费具有可持续性。

(三)可持续消费是一种生态性的消费

可持续消费的首要和最终目标是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可持续消费既要求人们消费对自身的健康有益,又要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都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四)可持续消费以人为本具有主体自觉性

可持续消费以人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要,追求精神需要比追求物质需要是更高一个层次的目标,这要求人自主自觉地把对精神归宿的探求和追寻作为最终目标,节制物质欲望摆脱主义的樊篱,体现人对生命价值的重新思考。

三、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

2013年中国最终消费规模达到29.2万亿人民币,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大国,要13亿人形成可持续消费意识任重道远,而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必须通过措施重在落实。

中国在食品、交通、住房等领域资源环境压力很大,在食品方面,要重视食品安全,重视家庭用品和能源与材料使用效率,在住房领域可以减少对初级金属、钢材、木材和混凝土需求的增长,实施可持续消费,在交通输送领域,可以有效减少油耗、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要增强可持续消费意识,须增强公众、企业的认知度与积极性,消费者应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具备正确的消费伦理价值观念。只有通过消费教育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转变,并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议在各个社区成立可持续消费宣传站,招收可持续消费宣传志愿者,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协会组织和家庭应该联合起来,共同营造可持续消费的氛围,政府与各级部门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途径,全面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素质,增强可持续消费的意识和责任感,比如政府与消费者组织向消费者提供消费者行动指南,在城市推广低碳出行,政府要通过产品认证来保证产品的环境影响最低,发挥各个利益相关方,包括媒体、NGO的作用。在农村,政府要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的消费,还需要提高消费资源环境的提供效率,以最小的资源达到最大的服务功能。

同样,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为可持续消费提供制度依据和保障,积极推进消费结构优化,抑制奢侈品消费,促进城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消费公平性,使消费结构体现出人们较好地满足多层次需求保证人充分自由地发展,职能部门要大力扶持绿色产业加强对绿色产品市场监管,将有力地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为绿色消费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的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为目的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可以建立。

参考文献:

[1]联合国.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洪绍青.生态文明视阈中的消费伦理问题[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3]余谋昌.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可持续消费模式篇2

关键词:可持续消费;社会学;汽车消费

一、可持续消费的概念

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人类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道路,同时,我们也知道,在消费方面的可持续即可持续消费也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对于可持续消费的定义,大部分是这样界定的,它是一种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同时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人与自然共生的消费观念和消防行为。要知道,可持续发展这一次名称明确告诉我们,其前提就是发展,如果消费都已经无法实现那么也就不是可持续消费了。也正是如此,可持续消费对我们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新要求,例如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我们要反对过分节俭,同时也要反对那种忽视消费的发展性的行为,同时也要要反对那种奢侈消费的行为,绝对要重视消费的“可持续性”。

二、“不可持续”现象――不和谐的汽车消费

与可持续发展和消费相对应的便是“不可持续”的现象。消费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在能源、环境与生态意义上潜在的具有“不可持续性”。今天的中国,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消费欲望也开始不断膨胀,我国居民消费超越发展阶段,过度消费、奢侈消费和奢侈文化已成为现实生活中的高频词.以我国不和谐的汽车消费为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2000万辆大关,分别达到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不仅再次刷新全球纪录,而且连续5年蝉联世界第一。中国汽车年度销量从零到1000万辆用了半个世纪,从1000万辆到2000万辆,仅仅用了4年时间,其增速之快,体量之大,着实令人欣喜。

汽车产销的快速增长和保有量的迅速提高,在积累财富、方便出行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资源和空间,其对环境、交通和能源的压力也日渐显现。由于中国以超乎常规的高速迈入汽车社会的,致使这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前不久,不少城市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重度污染,汽车排放的尾气已被认为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眼下全国600多个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显然,不和谐的汽车消费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问题,这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不和谐汽车消费的社会原因分析

1.消费主义:不和谐汽车消费的外来影响

消费主义是指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被现代文化刺激起来的欲望满足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目前在城市中,这种消费主义趋势是愈演愈烈。这种感觉在某种角度上反映出消费主义大大刺激了城里人的购买欲望,那些有购买力的人紧跟时代潮流和广告宣传,不断提高生活品质,也就是不断提高消费水平。

2.面子观:不和谐汽车消费的传统根源

中国人特别注重面子,中国人的消费行为与心理具有很强的面子情节。由于过去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很低、国内很多产业不发达,因此很多物品如汽车是奢侈品,拥有汽车被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3.媒体广告:不和谐汽车消费的传播动力

现代媒体广告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在汽车消费上,汽车生产厂商通过消费宣传和示范来引导消费者,将身份、地位等社会评价标准与汽车进行符号的链接,这就大大促进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三、实现可持续消费的路径选择

就消费社会学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不仅是技术和生产模式的问题,而且也是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仰仗可持续消费模式问题的解决。因此为了保证可持续消费的实施,需要从消费文化和消费行为方面入手。

四、对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感想和展望

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关于节约资源这个话题,联想到中共十的召开,这一会议的召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报告关于反腐倡廉有了新要求新目标,并且就目前我们所了解,反腐倡廉取得了重要成效,很多地方的腐败官员都被一一挖掘出来了。典型的如现在的“光盘行动”,不仅在各地政府,企业实施开来,就连各个高校也在积极地响应这一号召。先不管这一号召的影响有多么的大,至少它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意识,知道要节约资源实行可持续消费,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一大进步的表现。

环境得到很好地保护,也是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关于争夺海洋战略资源、的战争也持续不断,就比如说这个问题,就明显的印证了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我国海洋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可喜的是,十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更好地实现美丽中国梦。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也要求我们改变我们传统的消费模式,厉行节约,实行可持续消费。无疑,这一目标的出现,为我们进一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我们期待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得到早日落实,早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美丽中国。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认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践行可持续消费模式,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尽绵薄之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应该只为追求个性,追求时尚、品牌而盲目的夸大消费,盲目的攀比,更不要有一种炫耀性的消费心理,而是应该秉持可持续消费的原则,即适度、公平消费原则。

总之,要践行可持续发展观,从消费社会学的角度看,就要倡导可持续消费模式。不论是可持续发展观还是可持续消费观,都是以维护人类延续社会持续发展为前提,从全人类的整体及长远利益出发保护人类自身和生态和谐为归宿,是促进人类与自然和平共处为指导思想的。对于目前尚还存在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我们必须要加以引导,重构我们的消费理念,真正的做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可持续消费模式篇3

生产与消费的过程就是资源及环境资本被消耗掉的过程。人类的生产与消费对自然界的干预强度如果超过了自然界的自我更新能力,结果就导致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使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因此,通过可持续生产,变现有的产生污染的生产方式为清洁生产方式,将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从而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冲突从根本上得以缓和;通过可持续消费,克服盲目的过度消费和各种愚昧消费,可以减少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减轻对生产规模盲目扩大的“引力”。

可持续生产、可持续消费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但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可持续消费比可持续生产更重要。例如,如果没有一次性物品的消费,就绝不会有一次性物品的生产。如果每一个消费者都能自觉地抵制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那么任何一家企业就绝不会再继续生产一次性物品,整个社会就会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就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另据研究,虽然动植物生息地的破坏是全世界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但生物学家认为濒危物种名单上超过1/3的脊椎动物主要是由于贸易而被捕杀。正是富裕消费者的需要刺激了这种猎杀,从全球变暖到物种灭绝,消费应当对于地球遭受的不幸承担巨大的责任。

由此可见,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模式,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此种生产与消费模式,是造成全球环境持续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由之路,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可持续消费是构建生态经济的必然选择 。

什么是可持续消费?所谓可持续消费,是指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

传统经济学源于使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这种方式引起了由于生产者的促销行为而产生“欲望”的有害消费。因此,有必要用改进的模式来发展生态经济学,用需求而不是欲望来引导,把环境影响纳入经济分析的主流。

实现消费“发展性”与“可持续性”的双赢,这正是可持续消费的本质内涵所在。

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上说,消费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当代人满足消费发展需要时不能超过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限制,消费要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它既要求实现资源的最优和永续利用,也要求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和对环境的最小污染。毫无疑问,生态环境承载力一旦被突破,消费当然就没有“可持续性”。由于各种高消费、炫耀消费、攀比消费等都毫无意义地增加了资源消耗、加剧了环境破坏的程度,所以都不是可持续消费。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说,消费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公平和公正消费。可持续消费不是介于因贫困引起的消费不足和因富裕引起的消费过度之间的一种折中调和,而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它体现了公平与公正原则,即追求生活质量的权利对于当代全球的每一个人,对于当代与后代的每一个人应该同等地享有。任何人都不应由于自身的消费而危及他人的生存和消费(即代内公平),当代人不应该由于本代人的消费而危及后代人的生存与消费(即代际公平)。否则,没有相对公平、相对公正消费的社会犹如一艘航行中倾斜的轮船,同样是不可持续的。

可持续消费必须是发展的,因此,消费停滞不是可持续消费,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零增长”理论虽然看到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可能带来的危害,但人类的出路不是“零增长”,而是可持续发展。同样,现有消费模式任其发展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重大危害,但“零增长”绝不是可持续消费的本意,更不用说消费倒退了。

因此,可持续消费对我们现有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反对过分节俭,只满足温饱而忽视消费的“发展性”;又要反对奢侈消费,特别是反对不加节制地只注重物质享受,忽视生态环境制约,忽视社会公正制约,即忽视消费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消费模式应遵循和体现以下三方面原则———

(一)适度消费原则

人与自然的矛盾一直存在,只是到了近代工业化以后,这一矛盾日趋复杂和尖锐,导致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所以,适度消费原则要求人类把消费需求的水平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无论对一个国家来说还是对个人来说,适度消费既要反对过度消费,也要反对过分节约。过分节约的低消费虽然减少了消费中的物质消耗,但降低了生活水平,抑制了生活情趣,不利于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

适度消费原则要求坚持以人的需要作为出发点,以人的健康生存作为目标,逐步减少无意义消费和对人类健康无益甚至有害的愚昧消费等。

过度消费是超出了人自身正当需要的消费,实际上也并没有提高消费水平或增进消费效果,但却消耗了更多的资源,它本质上只是满足了一些不合理的社会与心理需求。过度的多余消费可以为企业带来滚滚利润,但相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却是弊大于利。

(二)公平消费原则

公平消费应该体现在提倡面向全体公民的消费模式,不鼓励或限制少数人的高消费、超前消费、挥霍消费及畸形消费。

(三)以人为本的消费原则

以人为本的消费原则指的是消费结构上要形成合理的比例,实现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这里特别要注意在消费结构中不断提高精神消费比重。

消费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享受型、攀比型、形式化的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过大。例如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过分追求时尚、频繁更换汽车等高档消费品;发展中国家过分的人情消费、各种迷信等愚昧消费。在总体消费中,增大精神文化消费比重;在物质消费中,增大绿色产品的消费比例,把对环境有害的各种消费控制在最低限度;生存资料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下降,享受资料、发展资料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等等。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要求,是建立未来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包括: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态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精神消费主要通过教育类、知识类、文化类、科技类的消费,加强对社会发展的道德关怀和人文思考,确立和维护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并真切地关注社会发展的人文性、价值性,使人类个体增加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涵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消费模式篇4

关键词 可持续消费 消费观念 现实途径

一、“可持续消费”的定义和内涵

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正式提出了可持续消费的定义“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并指出可持续消费不是由贫困引起的消费不足和由富裕导致的过度消费之间的一种折衷,而是一种新的能够普遍适用的消费方式。这一定义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同和接受。这种全新的消费方式,适用于任何收入水平的社会群体,更为重要的是,可持续消费强调代内和代际间的公正,其最终指向的不仅仅是满足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而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使人类可以一代一代地持续生存和发展下去。

可持续消费以5R为基本内涵:节约能源(Reduce)、环保选购( Revaluate)、产品重复使用(Reuse)、垃圾分类和回收再用(Recycle)、救助物种(Rescue)。它是一种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

二、可持续消费何以必要

消费是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一完整的过程中,消费由生产决定,同时它也影响和引导着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模式对生产方式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劳动产品只有进入消费环节,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品,消费能够不断地创造出新的需要,对生产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成为促进生产的内在动力。

对于构建可持续消费的必要性,我们也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这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来看,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求人类整体的消费理念、消费规模、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应以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基础,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生态规律,适度、合理的消耗自然资源,尽量少的排放废弃物,不影响后代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使用。从中观层面来看,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求一个社会的消费应与其整体发展水平协调一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消费理念消费规模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应与该国的国情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切不可盲目地模仿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因为与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高消费模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从微观层面来看,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求个人的消费水平要与其自身的消费能力相协调,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正常生活需要和消费能力进行消费,过度的、出于虚荣或攀比的消费必然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阻碍个人的发展。消费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人的生存和发展又是消费的目的,只有适度理性的消费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三、可持续消费观的“三维视角”

可持续消费观是从人与环境的整体协调关系中寻求人类的发展之路。为了人类自身的需要,必须给消费环境以合理保护;为了长远的消费利益,必须对目前的消费进行适度节制。这体现了人类理智的进步和主体意识的觉醒。恩格斯曾经指出,当人类还在被自然盲目性和社会盲目性支配时,真正的人类历史就不会开始。可持续消费观从人类长期的整体消费利益出发,强调对资源有节制的开发,对环境的合理保护,体现了人类自觉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可持续消费观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正确划定了人类消费的合理边界,体现了人类主体意识的真正觉醒。

公平的消费观就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任何人自身的消费既不能危害他人的生存和发展,也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消费能力为代价。这既体现了同代人之间的和谐,也体现了上代人与下代人之间的和谐。可持续消费观把消费合理化的价值主体从单纯的个体扩展为人类主体,通过协调个体与整体的消费利益,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消费利益,求得人类整体的持续发展,从而使公平问题获得了更加宽泛的外延和更加深刻的内涵。

可持续消费以人作为最终目的,指的就是在消费结构上要形成合理的比例,特别是在消费结构中,要不断提高精神消费的比重,防止由于追求享乐与而把人物化。实现可持续消费,就必须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即消费需要为出发点,以不断推进消费升级,提高消费质量为支撑点,以先进文化的引导为升华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

四、可持续消费的现实途径

加强可持续消费的教育和宣传,正确引导消费。首先要注重青年消费的道德教育。其次,要更加强调消费者个人在环境中的社会责任,坚持消费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协调与统一。以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消费观为依据,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和社会干预、舆论宣传等方式,加强对人们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相适应的消费观念、消费需要的引导,加强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消费的引导。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形成外在强制,维护可持续消费行为。法律法规既要约束生产行为,也要约束消费行为,以强制性手段规范企业和消费者行为。要加强对消费品市场管理体系的建设,完善环境质量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

3、激励技术创新,鼓励绿色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可持续消费。通过产业政策,增加对有利于可持续消费的产业如绿色产业的投资,提高企业能力,鼓励技术创新,促进绿色产品的开发,同时使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享有减免税、优惠贷款、加速折旧等优惠待遇。

4、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必须有先进文化的引领。可持续消费的主体是人,只有具有高度文化的人,才能更好地利用消费资料,进行文明消费、合理消费、科学消费,成为“一种生产力的发展”。而塑造用先进文化武装的、现代化的“文化人”,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工程,也必将会使其自觉地坚持科学发展观,弘扬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参考文献:

[1]邓志伟,成海英.论节俭的消费伦理观[J].消费经济,2002,(3).

可持续消费模式篇5

关键词:可持续消费伦理;伦理内涵;伦理缺失;对策

1可持续消费伦理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可持续性消费作为可持发展战略的实现机制之一,其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不健康的消费之风也开始滋生。比如:攀比消费,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有,而且必须是名牌,尤其体现在青少年身上尤为明显;公款旅游,每年都有一些企事业单位,在名胜风景区开各种名目的会议。而会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旅游—·这一现象已见怪不怪。据了解,去年底一行政机关为“写好”年终总结,就把相关人员组织到一风景区“封闭”了几天;迷信消费,不少人喜欢求神拜佛,以为这样可以消灾祈福。更多的时候,是看面相、算命,搬迁、买房看风水、选吉日;滥食野生动物,国家林业局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一些大中城市,有46%以上的人吃过野生动物,这其中“出于好奇”的占38.3%,而相信“能增加营养或滋补作用”的占45.8%。结果表明,正是我们的这些不健康消费行为,给社会带来众多负面影响,时代呼唤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可持续性消费伦理。

2可持续消费伦理的内涵

2.1适度性

消费是社会大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力。如:增加物质资料消费,可以推动物质产品生产规模扩大;增加劳务服务消费,可以促使社会分工发展,增加工作岗位,并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因而,在环境和支付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增加合理消费。

“适度消费”既反对“消费不足”,又反对“过度消费”。前者无法提供人类正常生活所必需的消费品,抑制了人的体魄和智力的发展,最后阻碍和影响生产的发展,导致生产停滞,影响经济的发展,最终危及人类社会;后者将消费作为人生活的唯一目的,永无节制的消费常常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2.2公正性

公正消费从内容上说包括代内公平消费与代际公平消费两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代内公平消费,要求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与消费不能以损害别的国家和地区为代价。在国与国之间,代内公平消费的关键是要在全球范围内防止和消灭贫富分化。以改善富裕者因为自身的利益滥用资源,贫困者因为生存而掠夺性利用资源。在一国内部,代内公平消费应该体现在一部分地区在保持自己发展的同时,不损害另一部分地区的发展。以免造成一部分地区享有的权利过多,而另一部分地区承担的义务过多。

所谓代际消费公正,是指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消费不能危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消费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公平消费,要求当代人自觉承担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与消费资源的责任。代际消费公正强调人类在资源消费上要公正地对待下一代。因为每个人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消费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消费能力为代价。我们要考虑代际消费的合理安排,要公平分享自然资源和无污染的自然空间,我们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粮。当代人为后代人应该提供至少自己从前人那里继承的一样多甚至更多的财富。

2.3科学性

消费的科学性是指人们用科学只是来指导消费的一种消费模式。这种生活方式既满足了社会成员的生理、心理的需要。又不至于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浪费的一种消费方式。比如:在吃上,不去追求精细、珍稀,而是追求营养均衡,绿色健康;在住上,不去注重富丽堂皇的装修,而是重视建筑材料的环保,住房的通风采光。在行上,更多的选择节能型或者无公害的绿色交通工具等。

3我国当前消费领域存在的伦理缺失

3.1浪费性消费

所谓浪费性消费是指耗资源较多,却无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使消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大降低的消费行为。市场开放后日常消费模式中的无序行为和浪费现象以惊人的速度铺开:以饮食文化传扬世界的中华民族正面临另一个窘境—每年大吃大喝掉的财产约达300亿,成为世界上“食量”最大的民族;城市建设则以“摊饼”的形式蚕食着农业耕地,正演绎着新一轮的“圈地运动”;以轿车、摩托车为主的家庭机动车尾气夜以继日地污损着地球的外衣;更为严重的是大“一次性”现象,一次性卫生筷成为森林杀手,便利型的易拉罐回收利用寥寥无几。

3.2失衡性消费

失衡性消费表现在物质消费超前,精神文化消费滞后。当人们从计划经济体制凭票限量消费的“短缺经济”时代走出来,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长期受压抑的物质欲望被极大地释放出来。因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物质消费水平大大地提高了,轿车、住房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但在人们拼命追求着物质享受的同时,精神文化的消费并没有同步跟上,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偏低。而且在精神文化消费支出中用于娱乐服务的支出大大超过用于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支出,这表明精神文化消费的层次不高。

3.3腐败性消费

腐败性消费主要体现我国国家公职人员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过度消费。诸如,乘公车要新的、豪华的,吃饭要进星级饭店,住的要别墅式的……郑州市惠济区集中兴建了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四大班子的办公新址,占地33.5hm2,有庞大的人工湖、园林、喷泉、假山、气派的6座办公大楼、容纳千人的巨型会议中心,共耗资7亿元。安徽黄山屯溪区新潭镇博村村民不到1000人,村干部只有8人,却投资近400万元修建了4500多m0的“村部大楼”,人均办公面积562.5m2。据了解,屯溪区类似的“村部大楼”近20幢,而且办公室明亮宽敞,老板桌、立式空调等办公设备一应俱全。

4造成我国消费伦理缺失的原因

当前我国消费领域存在的种种伦理缺失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4.1消费主义的影响

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们把追求物质财富作为生活目的。目前,受这种思潮的影响,在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人们依据消费能力和消费内容去评价他人的社会地位,个人成功。

4.2传统观念的影响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在吃上,追求精益求精,追求材料的珍稀。在穿上,注重绫罗绸缎,珍惜皮毛以显示自己的尊贵。在住上,重视面积要大,装修豪华。为此,人们费尽心思,竭尽所能,从自然界那里肆意略取植物、动物以及他们能享用的任何自然资源无一能幸免。4.3政府的引导、支持力度不够

人们普遍对可持续消费的观念意识都比较薄弱,这就需要政府加以宣传和正确的引导,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在消费中做何种选择时主要都是受广告的影响或亲朋好友的推荐,可见,政府对消费者的正确引导力度是非常不够的,这就使得消费者在消费时具有很大盲目性,这也是现行消费模式产生的原因之一。

5可持续消费伦理的实现途径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全民的消费状态和国家的宏观目标存在着差距,特别是种种畸形的消费,更是社会道德滑坡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纠正消费领域的道德失范,使之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除了借助于社会舆论的力量之外,.也要建立相关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消费行为得到全面的规范。一般说来可以从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几个方面着手:

(1)对于生产者来说,要尽快提高绿色产品质量和加大绿色市场开发。目前的形势却使人们大跌眼镜。由于对“绿色”概念不切实际的商业宣传,再加上一小伙不法分子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产品,使得绿色产品仅仅成了一个徒有其名的概念。可持续消费已经为企业竞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董事曾经说过:“如果谁想在市场竞争中抓住当前这个至关重要的机会的话,那么他就必须全面的评估由新的消费模型(指可持续性消费)带来的深刻的变化。”例如,绿色食品的价格一般来说比市场上同类的非绿色食品要贵。尽管如此,大多数品牌的绿色食物还是供不应求。所以,商品生产者应在他们的发展策略中提出相关的绿色产品的发展计划,然后积极有效的追赶市场龙头,以此来赢得显著的竞争优势,快速的占领预期的市场份额。

(2)对于消费者来说,首先必须转变消费观念。消费观念是消费者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费者关于消费生活的比较系统的稳定的见解和看法。这种见解和看法一旦形成,会对消费行为产生稳定而又持久的影响。“在构成生活消费模式1基础的生理需求、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等因素中,当基本生存问题解决后消费观念则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消费观念是当代转变消费模式的核心要素。”可持续消费要求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品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消费品对自身的有用性和必要性,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和过度消费:注重消费品的环保性和安全性,尽可能的选择具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充分利用消费品的有用性,结合消费品的性质和自身需求尽可能的延长消费品的使用周期。避免消费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对达到寿命周期的消费品,按规定进行分类,以利于相关部门的再回收。可持续消费观和可持续消费行为将导致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消费结构的改变必将导致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形成可持续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可持续消费的发展。

可持续消费模式篇6

从人类的蒙昧时代到野蛮时代、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人类都在消费,都有他的消费方式、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即消费模式。人类文明的演替经历了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几个阶段。与此相适应,消费模式作为人类文明的表征也经历了原始生态消费、线性消费、循环消费、可持续消费和绿色消费等模式的更替,它们均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原始生态消费模式

人类社会大约存在了二三百万年。根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我们可以推断:人是茹毛饮血的消费,在天然的食物链中与动物竞争。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巢氏——发明“构木为巢”,使人类的“巢”由树上下迁到地面;燧人氏——发明了人工取火,使人由吃生肉过渡到吃熟肉;伏羲氏-发明了饲养牲畜;神农氏——发明了可以种植的植物,于是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种养业)。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时人类的消费状况,是很生态化、也是很原始的,与其他成员平等地参与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通,因而对环境的破坏很小。

  (二)线性消费模式

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类已经能够利用自身的力量去影响和改造局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简陋的生产工具与自然界作斗争,以求得自身的生存。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发展了自身生存和享受的消费。现代社会,人类利用发达的科学技术,造就了一个物质堆积的世界,虽然不发达国家的消费尚处于“生存型”或“温饱型”,而发达国家的消费则是极其奢侈的。贫困和奢侈从两个不同的极端毁损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沉降、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土地沙化、水体和大气污染、物种濒危与灭绝等。这一时期人们的消费均属于一种线性的消费模式,其特点是:经济系统致力于把自然资源转化为产品,以满足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用过的物品则当作废物被抛弃。线性消费是一种资源耗竭型消费和环境污染型消费。

  (三)循环消费模式

线性消费是以正反馈为特征的消费,而循环消费则是一种负反馈消费,其特点是对人类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的部分废弃物进行回收、再生和利用,旨在减少对原始自然资源的使用和环境污染。与此同时,对环境的治理由末端治理发展到生产过程控制和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废物的输出。循环消费是对线性消费的重大修正,是一种进步的消费,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有些物品是不能循环利用的,如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其物理化学过程是不可逆的;二是有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但技术难度大,经济成本高;三是重在消费过程的“输出”(废物)上作文章,不在输入(资源)上作文章,仍然是“半拉子”革命;四是偏重工程技术,忽视消费观念更新和社会机制的改善。

  (四)可持续消费模式

可持续消费的思想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正式被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减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可持续消费并不是因贫困引起的消费不足和因富裕引起的过度消费之间的折衷,而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的特点是:一是把人类的消费活动置于一个时间坐标中,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并要求是可持续的,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展的需求;二是突破了仅局限于从社会的角度来考察消费的藩篱,将人类消费置于社会—经济—自然空间中来考察,要求三者的协调发展;三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内容,以减少自然资源使用和不污染环境为条件;四是这种模式的建立有赖于技术、法律、制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创新。

  (五)绿色消费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日益深刻。可持续是一种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说,它是人类发展模式的一次历史性转变,是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在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想下,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消费,则要提倡可持续消费,。在提倡可持续消费的同时,不应该忽视绿色消费问题。绿色消费理论是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消费观,既强调消费的重要作用,又强调消费和再生产其他环节与环境的动态平衡,有利于取得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认识绿色消费问题,对于发展消费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对绿色消费的理性认识

要发挥绿色消费的作用,就必须对绿色消费的内涵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绿色消费理论是对消费问题的深化

西方管理理论中有一个关于经济人的假设,这种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就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微观经济学在探讨消费者行为问题时,还专门研究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问题。这个结论表明,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消费者行为是非常理性,具有明确的个人价值取向。而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的行为往往是感情重于理智,心理因素在消费者行为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很多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感兴趣,对某个品牌偏爱,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对其性能、质量和服务上的长处加以区别,更多的是受广告和相关人员的诱导或潮流的带动。绿色消费情绪化消费更强调理性,不能只考虑个人感受,还要考虑社会后果和生态后果;与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消费行为相比,则从个人的价值取向转为个人与社会价值取向并重。绿色消费的提出深化了对消费问题的认识。

  (二)绿色消费具有相对性

绿色消费要求在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消费,又不破坏环境、不导致污染、不危及下一代人的利益。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绿色消费只能有条件实现,具有相对性。换言之,绿色消费不能用绝对标准来衡量,它会受到消费行为所处的具体时空条件的影响。第一,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无法预见。这种事情在人类的活动中并不少见,往往出现当时合理的消费而日后又被证明是不合理的。第二,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也是相对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类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现于自然界,强调人是万能的,是大自然的主宰,强调人定胜天。然而,事实告诉我们,不尊重自然,无视规律,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但如果放弃工业化,回到原始生态环境状态,那只会给人类带来贫困和愚昧,这也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我们既要发展生产,利用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又要考虑自己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使人与环境保持和谐关系。第三,绿色消费受制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绿色消费过程中涉及到环保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环保的标准,所以衡量绿色消费的标准也是相对的。把握绿色消费应侧重于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三)实现绿色消费的关键在于利益的协调

实现绿色消费,必须做到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协调一致。个人的消费行为以情绪化为主,由于受个人知识水平、认识程度和社会角色的局限,很难做到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商品生产者的企业,从谋求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会充分利用消费者的情绪化行为,争取市场份额,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政府作为社会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从全社会的角度,考虑社会利益和经济效益的一致性。只有使个人、企业、国家三者的利益相互协调,实现各自的利益,才能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

  三、努力发展绿色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绿色消费已逐渐为社会所接受,但要使绿色消费成为生活的主导,应该说还有相当的距离,需要全社会为之努力。

  (一)消费者是绿色消费的主体

绿色消费应该说与公众息息相关,促使绿色消费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认识到的。消费者是否采取绿色消费方式就直接决定着绿色消费的社会化程度。因此,国家应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传递绿色消费信息,使消费者从根本上认识绿色消费的益处,向广大消费者普及绿色消费知识,通过制度化、系统化、大众化的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推进消费观念的更新,形成绿色消费观,使消费者建立合理的绿色消费结构和多样的绿色消费方式。

  (二)企业是绿色消费的载体

绿色产品是由企业生产出来的。提倡消费者食用绿色食品,而每个经营者要充分注意到这种消费的新动向,并通过合法途径赚取利润。特别是在我国买方市场的转变和整体经济水平提高,社会商品琳琅满目,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必须抓住绿色消费这个机遇,创造需求,为自己寻找立足的市场,同时也应该逐步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使绿色消费产品的价格逐渐降下来,让广大消费者乐于购买。

  (三)政府是绿色消费的规范者和引导者

绿色消费的实现需要一部分当前消费以获取可持续消费,需要一部分激情消费以换取理性消费,无论消费者个人或者企业都难以真正做到。这需要理性、需要道德觉悟,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具有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绿色消费更需要政府,在绿色消费的实现中政府大有作为。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手段鼓励采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从而形成绿色产业,满足社会的需要,使结构调整获得发展的推动力。政府可以建立法律规定,健全对产品的检验检查,保证真正的绿色产品大行其道、大获其利,使假冒伪劣产品寸步难行。政府可以通过对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的倡导,促使公众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通过绿色立法规范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有碍于经济持续发展和持续消费的非绿色消费予以有效的约束,以确保全社会的绿色消费有序进行,为社会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环保的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1]徐和清.发展绿色消费[J].消费经济,2001,(2)。

[2]朱建华.略论绿色消费[J].岭南学刊,2001,(4)。

可持续消费模式篇7

本文通过中、美两种不同消费模式的比较,得出结论:中国消费转型的目标不是美国长期奉行的过度消费模式,而是要在现行的保守型消费与过度消费模式间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模式,即适度超前的消费模式。

中、美消费模式的比较

一、美国:高消费―低储蓄的过度消费模式

在美国,经济由生产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超前消费、负债消费、低储蓄率是当前美国消费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居高不下。美国属于典型的高收入―高消费―低储蓄国家。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已发展成为透支消费、超前消费和炫耀性消费。

(二)储蓄率一直低迷。近年来美国的个人消费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负债消费,二是超前消费。近十几年来,美国人均消费支出基本上接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倾向在0.90以上。

(三)负债消费模式已难以为继。长期以来,上自美国政府,下至企业和消费者,都以不同的借贷方式度日。美国政府主要通过财政赤字,消费者主要靠借债来支撑消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的消费者即期收入减少,资产大幅缩水,从金融危机爆发到2008年底,美国家庭资产缩水近13万亿美元。财富递减迫使美国消费者增加储蓄、缩减消费,逐步改变过度负债的消费模式,储蓄率有所回升。

(四)超前过度消费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国人高消费、低储蓄的消费模式对美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强大的消费虽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也使美国家庭缺乏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在这种消费模式的基础上,美国的金融机构不断创造出名目繁多的与借贷消费有关的金融产品牟利,而美国政府又监管不力,最终演化成金融危机,充分证明美国消费模式存在致命缺陷。

(五)消费前景将持续乏力。2009年美国消费品销售额比上年下降1.7%,跌幅为63年以来之最,服务开支的跌幅更是创下71年之最。据IMF调查结果表明,美国消费者在金融危机后已捂紧钱包,若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可能会打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消费率的稳定增长趋势。美国家庭未来的消费率有可能从当前水平下滑,并导致储蓄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009年的大约5%升至6%以上。在未来数年,美国家庭消费和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将分别介于85~92%和5~7%。

二、中国:高储蓄―谨慎保守型消费模式

(一)消费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且呈逐年下滑趋势。据世界银行统计,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平均消费率稳定在73~79%,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最终消费率也达到65~70%。2008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48.6%,其中居民消费率为35.3%,不仅与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的52%相比,下降了近17个百分点,而且与欧洲的58%、日本的55%、美国的70%相差甚远。不仅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74.1%),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54.6%。

(二)居民消费规模相对较小,增长缓慢。从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1990~2007年,世界居民消费和GDP年均增长率都为2.9%,两者同步增长,多数国家居民消费要略快于经济增速,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居民消费增长均要快于经济增长;而同一时期我国居民消费年均增长7.6%,低于同期GDP年均增长率2.4个百分点,两者差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与美国相差2.7个百分点。

(三)居民消费滞后于收入的增长。1979~2007年,我国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年均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实际增长6.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实际增长6.4%,消费支出增速分别慢于收入0.7和0.6个百分点。

(四)居民储蓄余额不断攀升。改革开放前,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52年的8.6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210.6亿元,年均增长13.1%。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17885.4亿元,年均增长26.0%,年均增长速度是改革开放前的2倍。其中1978~1986年8年中存款余额增长10倍;到1994年,16年间增长100倍;到2008年,30年间增长1000多倍。

从城镇居民的人均储蓄率看,1990年为15.2%,2000年达20.4%,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27.5%和28.7%,表明近年来城镇居民有四分之一多的收入存入银行。从农村居民人均储蓄看,1990年为8.8%,2000年达15.7%,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11.3%和11.7%。

(五)高收入群体储蓄率远高于低收入阶层。从储蓄结构看,分布极不均匀。最高收入户平均储蓄率达38.1%,不仅高于最低收入户(5.1%)33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7%)9.4个百分点。

启示

中国和美国都是目前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国家,但储蓄与消费的运行轨迹截然不同:存款过度与负债累累,形成了鲜明反差。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两种模式都难以支撑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认真反思。从国情与现实出发,通过两种消费模式的比较后,我们得出了以下启示:

一、高储蓄增强了居民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减缓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对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9~2008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年均增长26%。城镇居民人均储蓄率从1990年的15.2%上升到2008年的28.7%。截至2009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6.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9.7%,净增加4.3万亿元。目前我国人均储蓄额近2万元人民币,与美国人均欠银行1.5万美元形成鲜明对比。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如何看待高储蓄,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是储蓄率太高、消费太低。高储蓄率意味着家庭消费意愿不足,而消费需求不足又将压抑总供给的扩张。他们主张大幅降低储蓄,扩大消费甚至提倡像西方国家的超前或透支消费;二是高储蓄率一方面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较高的资本积累,从而不断为总供给的扩张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居民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是进一步扩张消费的重要基础。

事实证明,在由美国引发的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的谨慎型消费模式起到减缓危机影响的作用,消费需求没有受到大的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保持了较高增速,其原因除推动消费的政策效应和消费升级等因素外,是与居民的高储蓄密不可分的:

(一)我国的高储蓄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没有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更不是人们形容的“笼中虎”,相反,高储蓄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础。

(二)高储蓄已成为重要的民间资源之一。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阻碍消费增长的一些体制因素正在不断化解,居民的消费能力也有了跨越式的提高。庞大的储蓄,使得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有足够的民间投资资金可以调动,并成为推动经济迅速复苏的实力和后盾。相比之下,美国的储蓄率几乎为零,恢复经济需要更多依靠政府的赤字,这可能带来美国经济更进一步的失衡和危机的深不可测。

(三)众所周知,消费不仅和本期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还与往年的收入和储蓄紧密相关。从我国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充裕的居民储蓄无疑是巨大的潜在购买力。消费者在购房、买车及购买其他高值耐用消费品时,不一定完全取决于当期收入的增减,还要取决于多年来积蓄的多少。

此次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由于缺少储蓄保障,国外一些白领一旦失去工作,生活立刻陷入困境。事实证明,西方国家的高消费、低储蓄加剧了金融危机的破坏程度。相比之下,我国经济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危机的破坏程度比某些西方国家要低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居民的高储蓄密切相关,成为经济社会得以稳定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四)居民储蓄将成为支撑经济基础的强大力量。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居民后顾之忧大为减轻,加之消费政策到位,消费环境优化,如果引导正确,居民只要把昨天挣到的钱从储蓄中花出一部分,储蓄率下降几个百分点,其对消费需求的增长将起重要的拉动作用。因此,高储蓄率及大规模投资计划,将有力支撑今后中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

总体来看,一国储蓄率水平的变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涉及观念和文化因素的问题,高储蓄率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可以预期,高储蓄率在我国仍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居民储蓄的大量增加,一方面对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可谓功不可没;另一方面在目前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居民消费需求没有出现大幅度萎缩,主要得益于多年的高储蓄积累的资金,大大增强了居民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支撑了消费扩张。

二、过度超前消费模式不适合中国,适度超前消费模式更有利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但这种模式应建立在均衡适度的基础上

(一)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中、美两种不同的消费观。“量入为出”和“负债消费”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消费理念,前者遵循着收支平衡的原则,后者建立在提前支取未来收入的基础上。一方面,负债消费模式虽然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但消费力量推动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刺激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另一方面,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如果过度滥用,容易导致消费不足,形成生产过剩,其危害并不亚于消费过度。

因此,在反思美国式负债消费模式给经济带来危害的同时,对中国式的谨慎消费观念也不应大加鼓励,应该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美两种消费观。由于居民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中国消费模式转型的目标不是美国的过度消费模式,而美国消费模式转型的目标也不可能转向谨慎型消费模式。

今后消费转型的目标是要在中、美两种消费模式之间找到一个融会点,寻求一种均衡适度的消费模式。这种适度消费是在收入、支出和储蓄之间寻求均衡。消费支出没有必要低于现实收入水平,考虑未来收入预期,消费支出可以高于现实收入水平,但不能过度超出自身支付能力的范围。

(二)过度超前消费不适合中国大多数消费者,适度消费更适合可持续发展。相对美国人的生活习惯而言,中国消费者有着崇尚节俭、谨慎、保守的传统习惯,不过,这种传统的习惯正在面临新时代生活方式的挑战。

我国的消费信贷没有因金融危机而减弱,相反增长依然强劲有力。据人民银行统计,2009年个人消费贷款增速显著提升,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累计新增1.8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 48.6%,增速比上年末加快34.6个百分点。其中个人消费性住房贷款累计新增1.4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47.9%,增速比上年末加快37.4个百分点,表明个人透支消费在居民消费投资理财中有加剧升温之势。目前我国消费信贷的比例只占贷款总额的12%左右,与美国95%的水平相去甚远。如果按13亿总人口计算,人均负债近4000元,数额不大,但考虑到借贷只是少数人所为,因此实际举债者的负债数额要大得多。

从根本上说,我们不反对超前消费,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目前无论是国家出台的“家电下乡”,还是车辆以旧换新等诸多方面的优惠政策,都在鼓励大力消费,拉动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消费对经济的驱动力将会增强。但对于普通消费者和一般工薪阶层来说,一定要量力而行,透支消费并不适合每个人的生活,切不可为一味追求时尚和超前享受,而大肆举债度日。美国的沉痛经验教训和我国少数人目前身处“房奴”、“卡奴”、“车奴”背上的沉重债务负担,以及前几年出现的一些地区车贷不良率高达50%以上,都在警示并告诫我们: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也许适度储蓄才是普通百姓追求现代生活和投资理财的正确选项。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信用消费是一种进步,但超前消费一定要量力而行,适度的负债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生产发展,适度信用消费可使生产与消费进入良性循环,又可以帮助个人提前购买到需要的物品,改善生活状况,还贷的压力也能变成赚钱与节省的动力。只要“负债消费”是建立在“量入为出”的基础上,“借明天的钱来今天消费”虽然可取,但要有良好的收入预期,还要考虑一些不确定因素。我们不提倡超出自己实际经济承受能力去过多借钱消费,但如果有足够的储蓄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支撑,适度信用消费也是可行的。

(三)人均资源不足和社会保障不够完善等决定了不能选择超前消费模式。选择一种合适的消费模式是一个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一个国家的居民储蓄率要受制于多个因素,既取决于该国的文化传统和资源状况,也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与社会保障水平。

中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土地、可供消费的资源以及方式等都非常有限,环境资源基础相对薄弱,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人均森林蓄积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相对不足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突出制约因素,因此消费转型更为紧迫和意义重大。

可持续消费模式对我国现有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引导居民根据我国国情选择科学的节约型消费模式,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既要反对过分节俭、只满足温饱而忽视消费的发展型和享受型,又要反对奢侈消费,反对只注重物质享受、忽视生态环境、忽视消费的“可持续性”。从发展阶段看,中国目前还是低收入国家,而且保障也不完善,这些均决定了超前过度消费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量入为出”依然是我们今后应该坚持的消费理念。

总体而言,美国的超前透支型消费是建立在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资源基础和有限的人口总量基础之上的,对于人口众多、资源缺乏的国家显然不可能适用。

(四)住房投资性消费比重过高,具有过度超前消费特征,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从商品房销售看,1991~2009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年均增长19.8%(2009年比上年增长42.1%,增幅达历史最高水平),销售额年均增长3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6%,商品房销售额快于消费品零售额17个百分点,相当于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由1991年的4%提高到2009年的35%。

从人均住房面积看,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6.7平方米提高到2008年的30.0平方米,增长3.5倍;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78年的8.1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32.4平方米,增长3倍。

从国际和地区比较看,我国居民的人均住宅面积水平较高,已经超过了日本和我国香港地区。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约为30多平方米,而香港城市居民住房面积是7.1平方米,日本是15.8平方米。我国大多数家庭住着自己的房子,还想要买更大更好的住房,有不少家庭出于攀比心理,借钱也要买更大的房子。我国城镇88%左右的居民已拥有自己的住房,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个人住房拥有率,法国与德国仅30~40%,美国仅68%,反差较大。

近年来,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势强劲,价格大涨,导致在一些大中城市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居民在住房方面的花费与日俱增,房价的涨幅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一些寄希望于房价能回落的消费者尤其是持币待购者,一部分人为此多付出了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房款,另一部分人只好望房兴叹,高房价已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项巨大支出。

就目前来看,推动房价节节攀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刚性需求的拉动,也有投资甚至投机的推波助澜;既有政策性因素,也有体制和机制因素等,还有部分居民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收入状况,盲目跟风,竞相攀比,买涨不买落的不理性消费行为,也是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高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主要表现在:

第一,高房价阻碍居民消费的转型升级。一是不少城市的房价大大偏离了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使不少购房者成为“房奴”,在沉重的还贷压力下,导致这部分家庭买房后而处于长期节衣缩食状况。二是高房价大大增强了支出预期,增加了预防性储蓄需求,使多数人不敢消费、谨慎消费。

第二,不利于消费结构的优化。从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上看,居住消费在居民支出结构中是逐年上升的,负担会越来越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居住支出比重从1990年的7%上升到2008年的10.2%。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统计上居住消费支出并不包括购房支出,仅包括房租、水电费等支出,如果加上购房方面的支出,这一比重会大幅提升,有可能达35%以上。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居民最终消费结构中,食品消费占的比例在10~20%,而住宅消费的比例在30~40%。因此,我国居住消费支出的压力,要远比食品消费的支出压力大。

第三,收入房价比过高花去了两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积蓄,严重削弱了消费增长的后劲。

国际上通常以“房价收入比”(房价和家庭总收入之比)来衡量房价总水平的高低,房价收入比正常为3~6倍,租售比正常为200:1到100:1之间。以北京为例,北京地区2009年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达到27:1,而房价租售比已达到500:1,明显高于东京、伦敦和温哥华等其他国际性大城市。从北京和上海等地方的住房绝对价格水平来看,也已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的国际大都市。但是,美国和日本的人均收入是中国人均收入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如果再考虑汇率因素的话,我国部分城市的房价已远远高于收入。所以,住房投资或投机需求旺盛是推升房价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持续消费模式篇8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活消费模式 分析视角

人类从理论到实践越来重视环境问题,生态可持续发展也被人们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本文基于生活消费模式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生活消费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

1.生活消费直接参与环境生产。人类为了自身的再生产,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进行消费,一部分转化为自身生存,繁衍和发展的能量,一部分形成废物向环境排出,即环境生产。人们在消费过程除获得有用量外,必然会产生废弃物,即人类生活消费直接参与了环境生产。不同的生活消费模式对消费品的质和量的需求是不同的,直接决定着人类参与环境生产的质和量。

2.生活消费通过对供给的需求又间接参与了环境生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生活消费主要追求数量型的满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其提供的商品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即适应市场需求。当人们的生活消费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商家就必须提供高质和多样化的商品,才能实现其利润最大化。

二、生活消费模式中的生态问题

人们的生活消费参与环境生产和生态循环,消费观念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生活消费模式,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现实中由于存在着各种生活消费观念的误区,形成不合理,不健康的种种生活消费模式,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

消费是一切社会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没有消费就使经济系统缺了一个环节,成了无木之本,无水之源。因此,人们就认为“消费”是天然合理的,应该不断地刺激和鼓励,而忽略了高消费的发展模式给地球带来难以承受之重。从资源消耗来看,维持一个美国人现在的生活方式,大约要耗费10.3公顷的地球面积,这就是一个美国人的“生态足印”。北美洲的人均消费是印度或中国的20倍,孟加拉国的60倍~70倍。显然,全地球人均以美国的消费标准进行消费,需要多少个地球呢?这就给我们揭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消费”并非是天然合理的,需要把握一个度,把握质和量的辩证统一。

这种错误的消费观念的误区在我国也严重地存在着,无论是现实消费中,还是政策导向中,混淆了消费与浪费的界限,产生不良后果。例如,房子越大越好,马路越宽越好,家用小汽车上,有的城市规定经济型小排量的小汽车不允许进入市区,这种政策是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消费的错误观念的反映;在3.7米宽的车道上,小汽车每小时最多能运载3600人通行,而公共汽车在半饱和状态下,每小时可运载6万人,是小汽车的17倍,至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差别就更不用说了。据统计,我国一些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森林面积不足六分之一,草地面积不足二分之一,矿产储量只有二分之一,耕地面积只有三分之一。这种资源状况,不允许我们大手大脚地生活,也就是要尽可能缩小我们的“生态足印”。

三、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生活消费模式

消费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世界消费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条件比过去更好。另一方面,消费模式能够破坏环境的资源基础,还能使不平等模式进一步恶化。我们应该用好这把双刃剑,发挥消费对经济社会正面的积极的作用,消除对经济社会负面的消极作用。

1.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促进文明、健康、合理的生活消费模式的建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建立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此要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促进这种消费模式的建立。一是利用多种舆论宣传工具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资源环境的忧患意识和科学的消费观念。二是政府方面,英明的纲领已提出,现在更需要有切实可行的行动,从自己及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对于公共消费的浪费坚决制止。三是积极引导人们建立科学的消费计划。例如,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段和水平,向人们公布科学合理的营养结构,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结构等方案,供人们参考并结合自身的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消费计划。

2.建立生产和消费的互动机制,促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对生产具有引导和约束的决定性作用。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鼓励企业高效节能型的生产。对于这类企业给予适当的补偿以资鼓励,补偿费用可来自污染企业的罚款和消费税,而不是简单让企业自己承担,转为产品成本,最终全部由消费者承担,这样通过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实际给了这类企业行为的抑制和打击。另一方面,对于高耗,污染严重的企业,限期整改,甚至停产关闭等严厉措施外,并向社会公布这类企业及产品,让消费者了解并抵制购买其产品,从消费的角度来抑制和规范这类企业的生产行为。疏和导,惩罚和鼓励并重,生产和消费相结合,就一定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3]包庆德晓燕:关于绿色消费的生态哲学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02

[4]刘凤徐国盛:科学发展与节约资源的生活消费方式[J].理论界,2005.03

[5]陈湘舸解仁美:节约生活方式与资源节约活动[J].经济学家,2005.01

[6]陈湘舸解仁美: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深层解读[J].理论探索,2006,01

[7]赖新传:如何让标准化推进资源节约[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5,09

可持续消费模式篇9

[关键词] 消费伦理 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 公平公正 节用俭朴 适度合宜 文明健康 绿色消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谓“和谐”主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在当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科学生活方式相悖的不健康消费,超越现实条件、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的蓄意浪费,拒绝高新科技产品的守旧消费,求神拜佛、算命问仙的迷信消费,一味学西方的“跟风消费”,吃珍稀保护动物的破坏性消费等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着,不仅带来消费者道德的沦丧、人性的迷失,更造成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加剧了人与自然矛盾。人类的消费理念、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在一定意义上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走向,更直接决定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本文试从新型消费伦理观中挖掘和谐思想的蕴涵,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定思路和解决方案。

一、新型消费伦理观的基本原则

1.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包括生产的可持续和消费的可持续。可持续的消费观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组成部分,是它的派生物,并对整个发展模式的实施产生巨大影响。它的主体思想是:对自然资源、生活资料、劳务和公共产品的消费,包括消费观念、消费能力、消费行为、消费模式、消费政策等方面的抉择都要有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21世纪议程》第四章《改变消费模式》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特别是工业化国家的这类模式。”可见,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是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另外,这一章还将可持续的消费方式作为所有国家应努力实现的目标,指出“所有国家均应全力促进可持续的消费方式”,“促进减少环境压力和符合人类基本需要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加强了解消费的作用和如何形成更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可持续性原则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之上,服从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对传统消费观的挑战和否定,构成了新型消费伦理的首要原则,这一原则蕴涵了和谐思想。

2.无害化原则

消费作为人类的一种生理需要,是维持生命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消费首先要有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最起码对个体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对个体的生命健康无害;其次,消费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又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总会不可避免地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如奢侈性消费造成社会资源浪费,还对社会风气造成消极影响,这种消费是不道德的,因此消费还要为他人和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最起码对他人和社会的持续、健康生存和发展无害;再者,消费作为人类与自然交往的基本方式,是不断消耗自然资源、产生生活废物的过程,因此消费也要有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最起码对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无害。总之,人类的消费应无害于人,无害于社会,无害于自然,有益于己,应保证和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益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益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持续生存和发展。

3.公平公正原则

在消费领域,公正就是指每个人在行使自己的消费自由权时,以不影响他人和整个社会各方面权益的实现为前提,他人和社会的消费权益的实现也要为个人消费权益的实现创造条件。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每个人最基本的人权,为了维持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消费权。消费公正包括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代内公正体现了全球发展的一体性和世界性,它要求在“只有一个”的地球上,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代价,特别要注意后发展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它要求在国家范围内,地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在国际范围内,国家利益必须服从全球利益。代际公正关注的是发展的持续性和未来性,它强调在消费问题上要公正地对待下一代或下几代人,当代人应明智地担负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资源和占有财富的伦理义务与责任。在实现自身的需要时,不仅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条件,而且要为后代人提供至少和自己从前辈那里继承的一样多甚至为之创造更多的发展条件。

二、新型消费伦理观的主要规范

1.节用俭朴

我们倡导的节用俭朴,作为一种消费理念,是人们对待物质财富、物质欲望和物质生活的一种态度,是介于奢侈和吝啬之间的一种中道,具体是指人们合理地、有节制地使用和消费物质产品和劳务,既不放纵各种欲望、为所欲为,又不过分苛刻、压抑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节俭“既不绝欲,亦不”,不奢侈,也不浪费,倡导过一种理性的、合宜的物质生活,做到文实相符,“节制在人”,“取舍于内”,不被物所役,以真正实现自立、自强。它既是一种消费方式,又是一种关乎人生目的和人伦关系的德性,这里的中道思想就是一种和谐。

节俭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个体层面分析,节俭能对各种自发的物质欲望进行节制,从而奠定道德自律的基础,使人集中心力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从社会层面分析,节俭能造就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使社会稳定具有凝聚力;在国家机器运转中,节俭能净化社会空气,造就清正廉洁的行政氛围,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尤其在当代中国,人口多,底子薄,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有限,再加上资源的严重浪费、低效使用,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走多积累、多节俭、少铺张、少浪费的发展道路,决定了国民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我们在经济工作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俭放在首位,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领域,都必须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粮,千方百计地减少资源的占用和消耗,各行各业都要制定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的目标和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率。”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适度合宜

适度消费既是基于个体自我身体和精神发展的需要,又是基于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既是内在的要求,又是外在的要求。所谓适度消费,作为一种消费模式,是把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水平限制在生态环境可持续支撑人类生产,生产可持续支撑人们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和消费可持续支撑生态环境的范围内的消费,是适应国情、国力、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的一种消费状态。这个客观条件包括如下三层含义:(1)消费支出等于或接近于社会平均消费水平;(2)与个人收入、财力相适应;(3)在资源的社会供给量为既定的情况下,不过多的占用或消耗该种资源,造成资源供应的紧张或短缺。由于这个客观条件是具体的、历史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演进而变化,所以适度的具体内容也是发展变化的,而决不是永恒不变的抽象。

适度消费是过度消费与消费不足之间的一种中道。过度消费不是为需要而消费,而是为显示自身的地位、身份和“价值”而对物质享受和奢侈的无限制的追求。它不仅是人的价值和精神的一种扭曲,而且是对地球资源的极大浪费;而消费不足,难以维持基本的生存和发展,同样是不合理的。适度消费要求人们在消费时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务使消费与本人的收入水平、偿还能力相适应,同时还应考虑是否造成了消费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总量的供求紧张。适度消费既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过度节俭型的消费而抑制生产生活发展,更不是奢侈过度型的消费而浪费资源和损害环境。它不仅符合人的本性,更符合自然的本性,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3.科学合理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在创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同时,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

科学合理原则要求消费活动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要符合人自身发展的规律。首先,科学合理的消费是指消费活动按经济规律办事,消费的水平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社会生产的水平相适应;其次,科学合理消费还必须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一方面,消费水平能保证生产资源的积累和扩大,防止个人消费量超过对生产的投入量。另一方面,防止由于消费方式的不当和消费的过度增长造成的对资源的掠夺和生态的破坏;最后,科学消费观要求消费活动符合人自身发展的规律。消费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科学消费要求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消费得到保证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文化、学习、艺术、休闲、娱乐、旅游等精神生活的消费,以提高文化素质和加强精神修养,使人们的心情愉快,有足够的安全感、舒适感和满足感,使人们崇尚真理,崇尚文明,崇尚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人们远大的理想、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真正实现一种“全面的生活方式”、“平衡的生活方式”,提倡终身学习,用健康向上、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充实自己,使物质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这正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4.文明健康

文明健康消费不仅指消费行为对身体的有利性,也包括消费过程和形式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并非任何消费都是合理的,一些不正当的或过度的消费首先会使身体的健康受到危害。近年来不断增长的现代“文明病”,主要是不当消费、消费过度和营养过剩造成的。因此,个体应选择有益健康的、文明的消费结构和方式,这不仅是人作为生命存在物的必然要求,也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发展自我的前提。

文明健康消费不仅表现为消费内容的文明健康,而且表现为消费方式和手段的文明健康,要求消费要有利于个人的健康发展,不损害国家、集体、环境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消费者立足自身实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既有物质追求,也有精神追求,在较长时期内坚持以发展消费为主,追求适度享受消费;要求消费者通过合法、正当的手段来获取消费资料,反对吸烟酗酒、声色犬马、狂饮暴食的不健康消费,反对吸毒、、看黄色影视录像等非法消费,反对以贪污、受贿等手段获取钱财的腐败消费,反对低级庸俗趣味、迷恋色情、暴力刺激的消费。此外,个体还应自觉地克服虚荣、攀比、盲目等不健康、不文明消费心理和意识,倡导文明、理性、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意识。

5.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环境意识日益深入人心、人们生活方式变革的产物,是一种比过度消费生活更充实、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它有三层含义:(1)消费者在消费时要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2)在消费过程中要注意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3)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不仅是消费无污染、无公害、质量好、有利于消费健康化的产品,而且是保护、培育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渗透着环境意识和健康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是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乃至生存方式的革命,它是一种反映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崭新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反映了一种文化、一种文明。

可持续消费模式篇10

关键词:绿色消费;循环经济;内在动力;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11)06-0076-06

相对于生产领域循环经济工作的全面推进,我国针对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工作明显滞后,从消费领域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由此显得极为迫切。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绿色消费成为大势所趋和必然要求。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转向,是坚持可持续消费、走循环经济道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战略选择。

一、概述

(一)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思想开始于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循环经济”的概念最初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aree和R.K.Turner提出,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Kenneth E.Boulding)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著作的《寂静的春天》是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珀斯和特纳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循环经济”一词;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签署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标志着循环经济的正式诞生。随后,循环经济理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引入我国,是我国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之一,与知识经济共同构成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总体而言,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是以“再思考(Rethink)、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修复(Repair)”为原则,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以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绿色消费融为一体,追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及可持续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经济增长方式、污染治理模式和资本循环形式,已经成为我国实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和必然选择。

(二)绿色消费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消费模式先后经历了原始生态消费模式――线性消费模式――循环消费模式――可持续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模式。绿色消费作为新型消费、时尚消费,是适应现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消费模式,是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体现出人们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消费层次的提高。绿色消费以生态经济整体优化为出发点,以满足生态需要为基本准则,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宗旨,以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为标准,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将物质消费与精神生活、劳动与休闲、社会评价与自我体验统一起来。绿色消费以5R为基本内涵: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产、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由此可见,绿色消费作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性绿色新潮流,是全球消费的主导模式和全新的消费理念,旨在满足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消费、安全和健康需求。

(三)绿色消费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

绿色消费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思想,革新了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乃至生存方式。绿色消费的本质是理性消费、公平消费、可持续消费,它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良性互动和协调运行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制定政策法规、进行宣传教育、开展绿色行动,引导、强化、规范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和行为,进行有用性消费和必要性消费,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和过度消费。同时,生产目标与可持续消费目标不一致、生产能力与可持续消费能力不匹配、资源回收产业与可持续消费不适应的矛盾,已成为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发展的制度障碍,实施绿色消费的价格制度、责任制度、激励制度等可持续消费措施,有助于缓解这些矛盾及障碍。

二、绿色消费的制约因素

(一)宏观因素――制度环境

制约绿色消费的宏观制度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和制度障碍。一是外部。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个体的行为给其它社会成员带来好处,创造了社会利益而自己却并未受益或得到补偿,个体为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而不会采取行动,由此使得公众利益、社会利益受损。相比非绿色产品而言,绿色产品需要投入更多的环保成本,使得商家不愿承担价高的风险及损失。绿色消费的外部性理应由政府通过价格、税收、收费、奖惩等手段使其收益或成本内部化,但是我国缺乏这方面的调节措施或奖惩体系,使得不付费或少付费的“搭便车”行为增加,由此影响绿色消费的发展。二是政策制度障碍。国家虽然大力提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但是绿色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对于其相关质量检查标准建设不完全,国家的相关立法和标准条例也是空缺。另外,我国缺乏针对绿色消费的政策指导,绿色消费概念模糊、权责不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消费的推进。

(二)中观因素――供求市场

制约绿色消费的中观供求市场因素,主要包括供给障碍、市场需求障碍和消费环境障碍。一是供给障碍。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少、资金缺乏、专业人才缺乏、技术不成熟、研发技术落后,且缺乏生产绿色产品的动力和激励;同时,绿色产品的开发难度大、投入成本高、产品风险大、技术研发难,这些因素客观上都制约了绿色产品的供给。二是市场需求障碍。市场营销学认为,市场是由既有购买力、又有购买欲望的人群组成的,即市场=购买力+购买欲望+人口。绿色市场的购买力直接影响着绿色消费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消费者不能对绿色产品形成有效需求,且人均收入不高,相对于非绿色产品而言,消费者更不愿意购买因环境成本而定价较高的绿色产品,由此难以形成足够的绿色消费群体。三是消费环境障碍。部分企业利用虚假绿色广告,以无污染、无公害、益健康等绿色产品名称及特征标榜非绿色产品,导致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缺乏信任,也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三)微观因素――消费个体

制约绿色消费的微观消费个体因素,主要包括意识障碍和能力障碍。一是意识障碍。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有明显提高,其消费行为也日趋理性化、绿色化、生态化,但离绿色消费的公众意识要求相距甚远,加之我国高达70%农村居民的绿色消费观念更为落后,进一步制约了我国绿色消费的发展。此外,受传统消费习惯及国外不健康消费方式的不良示范作用,我国依然存在着畸形消费、非理性消费和灰色消费。二是能力障碍。人们的消费方式在经历了原始生态消费、线性消费、循环消费后,进入今天的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这个崭新的消费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完善、成熟的消费体系。同时,我国消费者普遍缺乏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等方面的知识及其指导,无法分辨绿色产品及其好处,由此也制约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水平及能力。

三、以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一)政府:绿色消费的主导

1、舆论教育。通过制度化、系统化、大众化的教育,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传递绿色消费信息,普及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推进绿色消费观念的更新、绿色消费结构的建立、绿色消费方式的形成,使绿色消费成为全体消费者的责任意识和自觉行动,并逐步完善环境伦理和生态文明,为社会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环保的消费环境。同时,将循环经济理念和绿色消费观念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范式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等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效依托环境保护日、节能减排周、循环社会月等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环保知识、绿色消费理念、循环经济思想的宣传及普及。

2、政策法规。建立包括产权、价格等基础性制度,生产、采购、消费和贸易等规范性制度,以及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鼓励性制度,国民经济核算、审计和会计等考核性制度。积极实施产品认证制度,加强绿色消费立法和绿色标准制定工作,建立绿色消费基本规范、评价标准、监督机制、管理制度,建立涵盖资源、产权、市场、产业、技术、生产、消费、贸易、包装、回收、财政、金融、税收、投资等方面的绿色消费保障制度、规范体系和激励机制。同时,建立绿色消费管理制度、规划制度、评价制度、考核制度、责任制度,制定绿色消费及循环经济绩效考核办法及评价指标,完善并严格执行绿色核算体系,把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绿色环保等各项指标,作为政府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3、经济杠杆。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是构筑绿色消费模式的突破口,对社会消费起着示范、引导和推动作用。通过制定绿色采购规章制度和作业程序、掌握绿色产品清单、建立政府绿色采购信息网络、培训绿色采购人员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产品认证体系和绿色贸易通道,以政府绿色采购及国际贸易标准化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另外,对非绿色产品、资源性产品实施限额购买及累进制收费,实施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税前还贷等直接财政补贴支持,并开征垃圾税、环保税、原生材料税等新税种,结合专项资金与财政补贴制度、税收制度、价格制度、收费制度、押金制度、采购制度、投资制度、金融制度等经济措施,鼓励企业生产及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可再生产品、可重复利用产品、可回收使用产品,切实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企业:绿色消费的载体

1、生产绿色产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而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企业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不仅要设计绿色产品,而且要加强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以更好地推进绿色产品的生产。具体而言,以“减量化、替代化、再利用、资源化、系统化”为导向,加快研究资源替代技术、能量节约技术、零排放技术、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循环利用技术、产业延伸技术,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或无污染能源,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由此进一步破解绿色关税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等国际贸易绿色壁垒,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2、推行绿色营销。营销渠道的畅通是企业顺利销售产品的重要保障,企业应该转变传统营销方式,从绿色产品品牌命名、商标设计和颜色设计等方面反映绿色文化内涵,突出绿色形象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及兴趣。具体而言,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绿色专卖连锁店、绿色产品批发市场或交易会、连锁超市绿色产品交易平台,实现绿色产品与生产基地、营销渠道的有效对接。同时,采取试用、馈赠、竞赛、优惠等策略,在销售现场和推销实地进行绿色产品的宣传、推广,结合量大、面广的绿色广告投放,以及社交联谊、环保公益、企业公共等活动,宣传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等,营造市场营销的绿色氛围,为绿色消费、循环经济建立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体基础。

3、创新商业模式。在同质化竞争时代,把握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变化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企业根据不同市场的消费者确定战略重点与策略组合,提供不同价值组合和关键点的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方式及需求结构。企业针对消费者所需要的功能,提供特定功能的“产品_服务组合”,并使绿色观念成为企业理念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全体员工将环保目标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融为一体。同时,可借鉴国外经验,改造物流及售后服务体系,创新产品租赁、升级和废弃产品维修、再制造等业务,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企业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的转变,进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及循环经济的长远、快速、健康发展。

(三)消费者:绿色消费的主体

1、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认可程度直接决定着绿色消费的社会化程度,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由此变得意义深远。实现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消费者也是主体,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广大消费者除了不选择“物不美价不廉”的产品之外,还应该拒绝资源消耗多、污染排放大的产品,始终把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理念变成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消费者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认识水平,主动提高绿色消费意识,破除对绿色消费的错误认识及戒备心理,提高对绿色产品的辨别能力,并树立合理、健康、科学、绿色的消费观念。同时,主动加强消费伦理教育、宣传消费观念、培养消费道德,切实构筑节俭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循环经济的理念、知识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