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战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4:11:34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范文篇1

关键词:煤炭企业;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循环经济

煤炭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中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消费总量高,且由于之前煤矿的开采模式处于粗放式发展模式,造成煤炭资源不必要的浪费。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煤炭资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所占份额增长速度较快,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关于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煤炭的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能保障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且能解决一部分环境污染问题。

1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性

中国煤炭储蓄量丰富,是世界第二煤炭资源大国。但可开采量与平均储采却处于较低位置,总的形势是中国煤炭总量大,可使用煤炭供应不足。表1是中国近年的能源构成及消费总量,在表1很容易看出煤炭一直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力军,但由于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需提出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发新能源的使用及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从而降低煤炭资源的所占比例,延长有限煤炭资源的使用时间。

2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2.1构建煤炭企业循环经济体系

循环经济的构建是保障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是从减少源头的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综合利用产业、对煤炭塌陷区进行重复利用等多个方面展开工作。在进行煤矿开采过程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煤矿开采地及巷道布置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减少煤矿的浪费及提高矿井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煤矸石和煤泥,这些污染物可用来进行发电或制成建筑用料,煤炭企业多方面发展煤炭综合利用产业,提高煤炭的利用率;由于煤炭开采极易造成矿区损坏,因此需对煤炭塌陷区加强综合管理,降低对自然系统的破坏,并进一步改善矿区生产环境及周边自然环境,促进煤炭生产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

2.2开发利用再生资源

目前中国针对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工作仍需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循环经济推动了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它已成为多个产业发展方向。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包括对清洁产品及清洁技术的开发,这种技术不仅能带动国家的经济建设,且能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2.3整合煤炭资源提高企业资源拥有量

煤炭企业可通过提高煤炭资源的拥有量进行煤炭产业链的加长,进行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创造更客观的经济效益。煤炭资源进行整合要依据国家规定对现有相邻的合法煤矿进行合并,形成大型煤炭生产基地,进行统一生产管理规划,提高矿井的综合生产力。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煤矿设备进行整改或进行关闭处理,做好煤炭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用及开采工作,综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2.4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技术战略

与循环经济体系一样,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样直接影响煤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对技术、产品、工艺与理念等多方面的改革创新,多方面的技术创新能带动煤炭企业前进的脚步,提高中国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实力。企业创新实体、技术创新实体的运行及企业创新的重点是强化技术战略的重要方面,技术创新实体生物运行能保障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安全与信息的技术创新能促进煤炭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2.5利用多种方式进行煤炭企业融资

由于煤炭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为了保障煤炭企业能顺利进行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多方面、多途径的融资,从而保障煤炭资源运行过程的资金投入。煤炭拓宽融资渠道一般通过4个途径展开工作:a)煤炭企业可自行进行多种市场营销活动,拓展多种营销渠道,通过销售企业产品保障稳定的资金来源;b)煤炭企业可根据公司实际经济状况进行制度改革,利用企业的部分股份吸引民营企业主的资金投入,因为煤炭企业的改革,导致多个小型煤炭企业关闭,民营企业难以维持煤炭开产生产,因此这样不仅能提高煤炭企业的凝聚力,且能提高循环经济的资金流动程度及实力;c)因为煤炭企业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因此国家或政府应对煤炭企业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保障煤炭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循环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由于银行等机构资金存储量大,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因此煤炭企业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资金借贷,从而保证煤炭企业能可持续发展[2]。

2.6完善健全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

只有健全的管理体制才能保障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高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益。完善循环经济管理制度、建立循环经济激励制度、重视企业人才规划等都是完善健全煤炭管理体制的有效措施,为了加强体制管理,国家和社会还应加强对煤炭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作为煤炭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措施,它主要是在煤炭的生产、运输及消费使用等几个环节进行再利用及资源化的经济化处理。利用最少的煤炭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与最小的环境污染,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循环经济体制能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循环经济体系将有限的煤炭资源进行多次重复循环利用,采取一煤多用措施,提高煤炭的使用率,且降低废物排放量与危害程度,从而实现煤炭资源最大化与持续化的利用;煤炭企业采取循环经济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且能保障企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煤炭企业采取循环经济降低了煤炭使用过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且有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总之,发展循环经济能促进煤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3-5]。

4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未来前景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的重要途径,而循环经济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能为煤炭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旨是推动煤炭企业发展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提高企业经济的最大化及最优化,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

5结语

为了保障煤炭资源能稳定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重要的解决方案。探讨了煤炭企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未来前景,只有从多个方面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才能延长煤炭资源的使用年限。在煤炭企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中国还应着重新能源技术的研制开发,从而大大提高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作者:闫亚鹏 单位:山西乡宁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林珠.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力评价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3.

[2]王东兴,巩维才.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J].煤炭经济研究,2014(11):19-23.

[3]杜丽哲.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企业战略管理,2010(6):62-78.

可持续发展战略范文篇2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可持续的3个主要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摒弃。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为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想模式。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积极地解决环境问题,既要推进人类发展,又要促进自然和谐。主要表现在: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从以物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提出并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并且要求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部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革命,标志了它是一个有利于人类健康地走向21世纪的新的发展理念和行动纲领。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将会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资源方面: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淡水资源紧缺。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掠夺性破坏严重。维护地球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方面: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除贫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

5科学的发展观

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简单地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却往往并不能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危及未来生存的许多社会和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历史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在发展观上进行不断的科学创新。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的是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实现社会的持久发展。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环境保护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如果在经济发展中不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消耗,一味的拼资源、拼能源、高污染,表面上看GDP是在增长,但实际上如果把生态成本考虑进去,也可能是负增长或者低增长。而生态环境的透支往往是要人类加倍偿还的。所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极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落实到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使我们的发展真正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统一思想、统领工作,牢牢把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才可能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使我们国家更快、更好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决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旧路。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预防与治理结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要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工业,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业,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服务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建成低投入、少污染、可循环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既保证当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根本上看,我国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于增长方式粗放,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从而加剧了能源、资源短缺的压力,致使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与形势相当突出和严峻。

如何才能不走弯路?关键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少、环境污染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要研究、开发和推广新能源、新材料,广泛采用符合域情的污染治理技术和生态破坏恢复技术,包括投资少、效益高的废水处理技术、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固体废物的无害处理技术等,全力推行清洁生产。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关闭、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变传统工业“资源—生产—污染排放”的发展方式为“资源—生产—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方式,促进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为特征的绿色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护环境的最佳“结合点”。

6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必须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积极地肩负起责任,自觉地调整行为,力求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通过相互依赖、互惠互补,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既改造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目标,以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如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3个转变。

6.1发展观的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GDP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指标,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以GDP增长评价各国发展状况被普遍认同。在这种背景下,相当多的人把GDP增长本身当作发展的目的和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在GDP快速增长掩盖下的某些缺陷,如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工农、东西部之间发展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等。而且为了追求GDP的快速增长,掠夺性开采资源、污染再大的项目也要大干快上,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明确阐明了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关系和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一目的,就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包括满足人的生理、心理、文化、交往等的需要。我们不能为了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而损害其他方面的需要,不能为了GDP的增长而损害环境和健康,削弱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6.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一般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为主要增长方式,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为主要驱动力。我国目前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以及企业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的状况,应该说与此有关。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两高两低”的传统增长方式转变到与之相反的“两低两高”的增长方式,就要在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上做好文章。

6.3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

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不是谁战胜谁的问题,而是和谐相处。面对未来发展的重重压力,把“生态良好”纳入文明发展道路之中,既体现了当代人的切身利益,又关乎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十六大报告要求,“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没”。在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利用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发展保持在承载能力之内,建设一个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

7实例

深圳作为新兴城市,在过去20年中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在今后的发展中,深圳如何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决策者们意识到: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很少有人知道,如今遐迩闻名的“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旅游景点曾经是深圳机场的最佳选址。在国家环保局的支持下,深圳有关部门毅然“忍痛割爱”,放弃了这个相对投资省、施工易的预选方案,确定了远离市区,有很大可持续发展空间的黄田。而黄田机场,也因为拥有广阔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而被国家定为4个重点建设的国际货运中转机场。80年代中,当深圳的外资项目大多是“满天星斗”时,“一轮明月”就主动找上门,希望投资数十亿美元在深圳东部沿海地区建设一个每年可提炼数百万吨石油的炼油厂。所有的可行性分析都显示这是一个对深圳经济推动极大的项目,唯有环保部门的结论是对东部沿海的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决策者当即一票否决。

在深圳,“环保一票否决权”从建市之初就开始执行了。深圳明确规定:“凡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必须先经过环保审批,才能办理工商登记。”从1993年起,深圳市政府每半年就要将最新的《投资导向目录》和“环境保护限制发展项目清单”一起,严格将重污染项目拒之门外。目前,全市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10%,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只有5.4t和0.05t,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7年8月,深圳跨进了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列。

与某些“先污染,后治理”的城市不同,深圳一直将环保超前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融入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在深圳1995~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中,有76%的非建筑用地被用作城市的生态用地,以此建立起城市的环境背景—绿地生态系统。整个城市被分为9个规模不等、功能各异、配套齐全的组团,各组团间及交通干线两侧分别设800~1000m和15~30m的绿化隔离带。这是一个横亘在老市区与新市区中间的一个宽800m、长4km的绿化带。随着特区建设的飞速发展,当初的这片偏远之地变成寸土寸金,不知道有多少房地产开发商打着这片地的主意,但市领导不管谁的“条子”都不予理会,最后,这片土地进入人大通过的市规划国土法定图则,以法律形式保护起来。接着,市政府又投入巨资加以改造,并正式取名为市中心公园。中心公园四周的楼盘纷纷打出“俯瞰中心公园”的口号,沿中心公园的土地陡然升值,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局面悄然浮现。

深圳人已经意识到:只要体制、政策对头,经济高速增长并不难,难的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还保持一个良好的水平。

8建议

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才能成功的事业,需要全民的参与,更需要政府的引导。政府要通过对民主参与意识的启蒙与培育,使公众通过民主渠道自觉参与到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来。为保证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要保障公众知情权,定期将环境质量状况、污染和生态破坏态势,以及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和其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通报社会各界,提高政府行政和决策方面的透明度。并建立完备的信息系统,通过咨询机构、大众信息网络和质询制度的建立,便于公众及时适当地获取信息资源,依据信息参与决策与监督。

(2)要强化政府与公众的联系,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密切沟通与合作的纽带。政府要制定公众参与的指导原则、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技术和资金支持,引导和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3)要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从立法上明确公众参与的程序、公众表达意见的处理、公众意见的效力等,强化公众参与。此外,还应确立和完善公众提起环境诉讼的法制制度,实现公民依法进行环境诉讼的权利等。

参考文献:

[1]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可持续发展战略范文篇3

Keywords:sustainabledevelopment;ecologicalenvironment;environment;protection

1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可持续的3个主要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摒弃。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为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想模式。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积极地解决环境问题,既要推进人类发展,又要促进自然和谐。主要表现在: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从以物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提出并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并且要求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部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革命,标志了它是一个有利于人类健康地走向21世纪的新的发展理念和行动纲领。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将会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资源方面: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淡水资源紧缺。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掠夺性破坏严重。维护地球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方面: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除贫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

5科学的发展观

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简单地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却往往并不能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危及未来生存的许多社会和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历史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在发展观上进行不断的科学创新。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的是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实现社会的持久发展。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环境保护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如果在经济发展中不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消耗,一味的拼资源、拼能源、高污染,表面上看GDP是在增长,但实际上如果把生态成本考虑进去,也可能是负增长或者低增长。而生态环境的透支往往是要人类加倍偿还的。所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极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落实到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使我们的发展真正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统一思想、统领工作,牢牢把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才可能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使我们国家更快、更好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决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旧路。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预防与治理结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要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工业,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业,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服务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建成低投入、少污染、可循环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既保证当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根本上看,我国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于增长方式粗放,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从而加剧了能源、资源短缺的压力,致使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与形势相当突出和严峻。

如何才能不走弯路?关键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少、环境污染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要研究、开发和推广新能源、新材料,广泛采用符合域情的污染治理技术和生态破坏恢复技术,包括投资少、效益高的废水处理技术、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固体废物的无害处理技术等,全力推行清洁生产。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关闭、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变传统工业“资源—生产—污染排放”的发展方式为“资源—生产—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方式,促进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为特征的绿色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护环境的最佳“结合点”。

6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必须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积极地肩负起责任,自觉地调整行为,力求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通过相互依赖、互惠互补,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既改造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目标,以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如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3个转变。

6.1发展观的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GDP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指标,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以GDP增长评价各国发展状况被普遍认同。在这种背景下,相当多的人把GDP增长本身当作发展的目的和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在GDP快速增长掩盖下的某些缺陷,如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工农、东西部之间发展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等。而且为了追求GDP的快速增长,掠夺性开采资源、污染再大的项目也要大干快上,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明确阐明了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关系和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一目的,就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包括满足人的生理、心理、文化、交往等的需要。我们不能为了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而损害其他方面的需要,不能为了GDP的增长而损害环境和健康,削弱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6.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一般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为主要增长方式,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为主要驱动力。我国目前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以及企业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的状况,应该说与此有关。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两高两低”的传统增长方式转变到与之相反的“两低两高”的增长方式,就要在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上做好文章。

6.3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

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不是谁战胜谁的问题,而是和谐相处。面对未来发展的重重压力,把“生态良好”纳入文明发展道路之中,既体现了当代人的切身利益,又关乎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十六大报告要求,“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没”。在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利用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发展保持在承载能力之内,建设一个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

7实例

深圳作为新兴城市,在过去20年中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在今后的发展中,深圳如何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决策者们意识到: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很少有人知道,如今遐迩闻名的“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旅游景点曾经是深圳机场的最佳选址。在国家环保局的支持下,深圳有关部门毅然“忍痛割爱”,放弃了这个相对投资省、施工易的预选方案,确定了远离市区,有很大可持续发展空间的黄田。而黄田机场,也因为拥有广阔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而被国家定为4个重点建设的国际货运中转机场。80年代中,当深圳的外资项目大多是“满天星斗”时,“一轮明月”就主动找上门,希望投资数十亿美元在深圳东部沿海地区建设一个每年可提炼数百万吨石油的炼油厂。所有的可行性分析都显示这是一个对深圳经济推动极大的项目,唯有环保部门的结论是对东部沿海的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决策者当即一票否决。

在深圳,“环保一票否决权”从建市之初就开始执行了。深圳明确规定:“凡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必须先经过环保审批,才能办理工商登记。”从1993年起,深圳市政府每半年就要将最新的《投资导向目录》和“环境保护限制发展项目清单”一起,严格将重污染项目拒之门外。目前,全市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10%,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只有5.4t和0.05t,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7年8月,深圳跨进了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列。

与某些“先污染,后治理”的城市不同,深圳一直将环保超前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融入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在深圳1995~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中,有76%的非建筑用地被用作城市的生态用地,以此建立起城市的环境背景—绿地生态系统。整个城市被分为9个规模不等、功能各异、配套齐全的组团,各组团间及交通干线两侧分别设800~1000m和15~30m的绿化隔离带。这是一个横亘在老市区与新市区中间的一个宽800m、长4km的绿化带。随着特区建设的飞速发展,当初的这片偏远之地变成寸土寸金,不知道有多少房地产开发商打着这片地的主意,但市领导不管谁的“条子”都不予理会,最后,这片土地进入人大通过的市规划国土法定图则,以法律形式保护起来。接着,市政府又投入巨资加以改造,并正式取名为市中心公园。中心公园四周的楼盘纷纷打出“俯瞰中心公园”的口号,沿中心公园的土地陡然升值,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局面悄然浮现。

深圳人已经意识到:只要体制、政策对头,经济高速增长并不难,难的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还保持一个良好的水平。

8建议

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才能成功的事业,需要全民的参与,更需要政府的引导。政府要通过对民主参与意识的启蒙与培育,使公众通过民主渠道自觉参与到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来。为保证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要保障公众知情权,定期将环境质量状况、污染和生态破坏态势,以及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和其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通报社会各界,提高政府行政和决策方面的透明度。并建立完备的信息系统,通过咨询机构、大众信息网络和质询制度的建立,便于公众及时适当地获取信息资源,依据信息参与决策与监督。

(2)要强化政府与公众的联系,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密切沟通与合作的纽带。政府要制定公众参与的指导原则、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技术和资金支持,引导和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3)要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从立法上明确公众参与的程序、公众表达意见的处理、公众意见的效力等,强化公众参与。此外,还应确立和完善公众提起环境诉讼的法制制度,实现公民依法进行环境诉讼的权利等。

参考文献:

[1]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可持续发展战略范文篇4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可持续的3个主要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摒弃。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为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想模式。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积极地解决环境问题,既要推进人类发展,又要促进自然和谐。主要表现在: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从以物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提出并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并且要求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部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革命,标志了它是一个有利于人类健康地走向21世纪的新的发展理念和行动纲领。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将会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资源方面: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淡水资源紧缺。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掠夺性破坏严重。维护地球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方面: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除贫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

5科学的发展观

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简单地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却往往并不能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危及未来生存的许多社会和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历史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在发展观上进行不断的科学创新。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的是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实现社会的持久发展。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环境保护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如果在经济发展中不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消耗,一味的拼资源、拼能源、高污染,表面上看GDP是在增长,但实际上如果把生态成本考虑进去,也可能是负增长或者低增长。而生态环境的透支往往是要人类加倍偿还的。所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极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落实到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使我们的发展真正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统一思想、统领工作,牢牢把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才可能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使我们国家更快、更好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决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旧路。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预防与治理结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要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工业,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业,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服务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建成低投入、少污染、可循环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既保证当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根本上看,我国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于增长方式粗放,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从而加剧了能源、资源短缺的压力,致使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矛盾与形势相当突出和严峻。

如何才能不走弯路?关键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少、环境污染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要研究、开发和推广新能源、新材料,广泛采用符合域情的污染治理技术和生态破坏恢复技术,包括投资少、效益高的废水处理技术、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固体废物的无害处理技术等,全力推行清洁生产。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关闭、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变传统工业“资源—生产—污染排放”的发展方式为“资源—生产—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方式,促进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为特征的绿色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护环境的最佳“结合点”。

6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必须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积极地肩负起责任,自觉地调整行为,力求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通过相互依赖、互惠互补,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既改造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目标,以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如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3个转变。

6.1发展观的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GDP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指标,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以GDP增长评价各国发展状况被普遍认同。在这种背景下,相当多的人把GDP增长本身当作发展的目的和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在GDP快速增长掩盖下的某些缺陷,如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工农、东西部之间发展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等。而且为了追求GDP的快速增长,掠夺性开采资源、污染再大的项目也要大干快上,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明确阐明了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关系和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一目的,就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包括满足人的生理、心理、文化、交往等的需要。我们不能为了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而损害其他方面的需要,不能为了GDP的增长而损害环境和健康,削弱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6.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一般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为主要增长方式,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为主要驱动力。我国目前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以及企业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的状况,应该说与此有关。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两高两低”的传统增长方式转变到与之相反的“两低两高”的增长方式,就要在发展的动力和手段上做好文章。

6.3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

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不是谁战胜谁的问题,而是和谐相处。面对未来发展的重重压力,把“生态良好”纳入文明发展道路之中,既体现了当代人的切身利益,又关乎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十六大报告要求,“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没”。在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利用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发展保持在承载能力之内,建设一个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

7实例

深圳作为新兴城市,在过去20年中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在今后的发展中,深圳如何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决策者们意识到: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很少有人知道,如今遐迩闻名的“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旅游景点曾经是深圳机场的最佳选址。在国家环保局的支持下,深圳有关部门毅然“忍痛割爱”,放弃了这个相对投资省、施工易的预选方案,确定了远离市区,有很大可持续发展空间的黄田。而黄田机场,也因为拥有广阔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而被国家定为4个重点建设的国际货运中转机场。80年代中,当深圳的外资项目大多是“满天星斗”时,“一轮明月”就主动找上门,希望投资数十亿美元在深圳东部沿海地区建设一个每年可提炼数百万吨石油的炼油厂。所有的可行性分析都显示这是一个对深圳经济推动极大的项目,唯有环保部门的结论是对东部沿海的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决策者当即一票否决。

在深圳,“环保一票否决权”从建市之初就开始执行了。深圳明确规定:“凡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必须先经过环保审批,才能办理工商登记。”从1993年起,深圳市政府每半年就要将最新的《投资导向目录》和“环境保护限制发展项目清单”一起,严格将重污染项目拒之门外。目前,全市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10%,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只有5.4t和0.05t,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7年8月,深圳跨进了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列。

与某些“先污染,后治理”的城市不同,深圳一直将环保超前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融入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在深圳1995~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中,有76%的非建筑用地被用作城市的生态用地,以此建立起城市的环境背景—绿地生态系统。整个城市被分为9个规模不等、功能各异、配套齐全的组团,各组团间及交通干线两侧分别设800~1000m和15~30m的绿化隔离带。这是一个横亘在老市区与新市区中间的一个宽800m、长4km的绿化带。随着特区建设的飞速发展,当初的这片偏远之地变成寸土寸金,不知道有多少房地产开发商打着这片地的主意,但市领导不管谁的“条子”都不予理会,最后,这片土地进入人大通过的市规划国土法定图则,以法律形式保护起来。接着,市政府又投入巨资加以改造,并正式取名为市中心公园。中心公园四周的楼盘纷纷打出“俯瞰中心公园”的口号,沿中心公园的土地陡然升值,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局面悄然浮现。

深圳人已经意识到:只要体制、政策对头,经济高速增长并不难,难的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还保持一个良好的水平。

8建议

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才能成功的事业,需要全民的参与,更需要政府的引导。政府要通过对民主参与意识的启蒙与培育,使公众通过民主渠道自觉参与到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来。为保证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要保障公众知情权,定期将环境质量状况、污染和生态破坏态势,以及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和其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通报社会各界,提高政府行政和决策方面的透明度。并建立完备的信息系统,通过咨询机构、大众信息网络和质询制度的建立,便于公众及时适当地获取信息资源,依据信息参与决策与监督。

(2)要强化政府与公众的联系,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密切沟通与合作的纽带。政府要制定公众参与的指导原则、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技术和资金支持,引导和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3)要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从立法上明确公众参与的程序、公众表达意见的处理、公众意见的效力等,强化公众参与。此外,还应确立和完善公众提起环境诉讼的法制制度,实现公民依法进行环境诉讼的权利等。

参考文献:

[1]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可持续发展战略范文篇5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要点

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

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

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

从产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

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

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

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亦可视为区域增长极),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平衡的区域内,在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很高的态势下,在城市开发度达到中期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状况时,必须及时地将城市化战略转移到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实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主流之中。这一转折的特点是,在不降低城市生产力的前提下,降低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减少贫富差异,推进社会公平,补助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城市对农村的转移财政支付力度,从政策导向、物质扶持、资金倾向、项目带动等对农村实施全方位的反哺。

我国在2003年,已经达到了人均GDPl000美元的水平,工业化水平也已经达到了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已经平均高达1:3.0以上,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都处于较高的数值,因此我国城市化战略进程进入了第二个转折期,即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今后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流。

三、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对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城市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了解我国城市化50年的状况,明确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借鉴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发展中的经验,探索新时期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的选择、战略形态的转变以及发展动力的提升,由此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中国城市体系,寻求引领国家财富台阶式增长的制高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新一轮经济增长战略机遇期的总任务和发展总方向的把握,必须回答七个严肃的问题:

(1)如何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

(2)城市发展方向是否仍然依照传统式的单极扩大?

(3)如何改变城乡分离、城际分离、地方保护、恶性竞争的弊病?

(4)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效克服二元结构的社会矛盾?

(5)如何消除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如何构建生态城市和绿色人居?

(6)如何扩大城市就业,创造可持续的就业机会?

(7)怎样实现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以上七大问题的统一解决,只有明确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并通过城市化发展形态的革命性变革,即由原先的单极式城市扩张转变为组团式城市群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培育,一举克服传统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病,真正做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获取高额“发展红利”、降低发展总成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等,才能达到社会公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状况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许多国外学者都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统计数字表明,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城市化程度的明显加速是一个重大标志,其增长过程与财富积累呈非线形的对应关系。

中国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城市化50年的变迁,一直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67个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随着人口总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比例仍然过于偏小。

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这种局面,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综合实力提高与国家竞争力增强的“巨大瓶颈”。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时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尤其是寻求城市化战略的进一步提升,缓解长期以来制约中国社会公平的二元结构矛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又是有效解除中国经济社会约束“瓶颈”,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五、中国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为了支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40%提高到75%左右。这就意味着只有每年平均增加约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万—12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才能满足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在急剧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以下的挑战:

(1)城市人口三大高峰(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相继来临。

(2)城市对能源和资源的超常规利用。

(3)加速城市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向右侧移动的良性逆转。

(4)促进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有机融合与协调发展。

(5)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6)加速克服“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

(7)城市信息化进程的急速推进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

(8)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六、城市化是解决“_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国家投入了巨大的力量,从政策到资金,对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但是就其整体性解决的目标而言,目前仍有很大的距离。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的到底在哪里?我们认为,中国“三农”问题根本出路的一个要点在于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而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大量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唯有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大力创造就业机会才能够最终完成。一旦当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土地的价值才能达到市场化要求的成本阈值,此时农业土地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才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农业成本才有了大幅度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的进步,至此,中国“三农”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才能得以彻底解决。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核心,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乡体系,是解决中国“大城市能力不大、中城市经济不活、小城市实力不强、小城镇总体不优”的根本战略举措,由此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七、中国城市化已经走出四大误区

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健康实施,已经走出认识上的四大“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城市的发展必然引发“城市病”。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下,形成“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

误区之二: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不同规模的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规模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生态位”的开放系统,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发展,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成与完善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正确选择。

误区之三: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必须考虑到自然基础的差异、地理区位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对于城市格局与结构的影响。应充分认识到城市宏观布局在三维模型中(时间、空间、速度)必然是非均衡的、非对称的和非线性的。必须认识“以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均衡,换取实现社会公平程度的相对均衡”这个基本道理。

误区之四: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必然拉大城乡差距,造成更大程度的贫富差异,加剧社会的不公平程度。事实上,只要严格把握城市发展两大转折的要点并实施城市补偿农村,工业支持农业,大力推进乡村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上述误区必定可以得到很好的克服。

八、中国应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社会先进生产力体现的平台,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

世界银行认为:国家的GDP达到1万亿美元是一个标志性台阶,意味着财富积累将步入新的航道。与国际已有的经历相对照:美国的GDP总量在1970年达到1万亿美元,在10年后的1980年,GDP总量达到2.7万亿美元;日本的GDP总量在1978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在其后的10年中GDP总量达到2.4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总量在2000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依照国家规划在其后的10年(即2010年)预计GDP再增加1万亿美元。为什么美国用了10年的时间使得GDP增长了1.7万亿美元,日本增长了1.4万亿美元,中国分别比它们少增长0.7万亿至0.4万亿美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注意到美国当时的城市化率达到81.5%,日本的城市化率超过64.5%,而中国在2000年的城市化率仅为36%时,也许可以更深一层地认识到城市化率的不同所导致的社会财富集聚能力的差异。因此,在21世纪的头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的城市化步伐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消除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中国城市化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成为激发新一轮财富充分涌流的载体。

九、中国城市化的高端平台:三大组团式城市群

组团式城市群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空间镶嵌体系,体现出“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为特征的城市发展的高级演替形态。在水平尺度上是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之间相互联系的城市平面集群,在垂直尺度上是不同等级、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之间相互补充的城市立体网络,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从而分享尽可能高的“发展红利”,完整实现“区域发展动力、区域发展质量和区域发展公平”三者在内涵上的统一。

城市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其空间形态的演进,具有明显的特征:

城市的点状表征:0维模式(传统城市中心,强调集聚性,容易产生城市病)。

城市的线状表征:1维模式(沿江沿路城市带,强调通达性,腹地相对狭小)。

城市的面状表征:2维模式(城市群,强调网络性,功能相对不对称)。

城市的体状表征:3维模式(组团式城市群,强调等级、有序、互补和立体协调性,最大限度获取“发展红利”)。

而大力培育组团式城市群,既是中国城市化战略进程的跃升,也是中国新一轮财富涌流的高端载体,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实现城乡区域一体化的必然举措。

今后中国必须首先坚持发展三大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组团式大城市集群,打造中国城市化建设中的主力与经济增长能力的“航母”。国家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必然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城市体系,以寻求资源利用的空间最大“整合交集”为根本出发点,让发展红利得到充分体现。

组团式城市群发展模式的战略突破主要表现为:

(1)避免了城市摊大饼式的单极化扩张。

(2)形成了以大、中、小城市相协调为特征的区域镶嵌体系。

(3)建立了以地缘经济为基础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城际战略联盟。

(4)构筑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城市等级系列集合。

(5)实现了效率最大化的城市结构在区域中的逻辑充填。

(6)充分协调自然—社会—经济的城乡时空耦合。

(7)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文明典范。

用组团式城市群代替单一城市扩张:经济上可以取得台阶式的提升;社会上可加速消除二元结构;生态上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文化上便于多样性的充分交融;系统上形成等级有序的效率体系。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美国三大城市群、日本三大城市群与中国三大城市群对于全国的经济贡献率有着较大差异,表明了中国三大城市群对于国家GDP的贡献率在目前仍比较偏低。

如果按国家首位城市比较:美国纽约的GDP,占全美国的GDP总量的24%,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4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7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87倍。日本东京的GDP,占整个日本GDP总量的26%,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2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30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37倍。英国伦敦的GDP,占整个英国GDP总量的22%,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5.5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9.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10.5倍。法国巴黎的GDP,占整个法国GDP总量的18%,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4.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7.2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7.9倍。韩国汉城的GDP,占整个韩国GDP总量的26%,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1.9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3.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3.8倍。

上海的GDP总量是美国纽约GDP总量的1/40。

上海的GDP总量是日本东京GDP总量的1/20。

上海的GDP总量是英国伦敦GDP总量的1/6。

上海的GDP总量是法国巴黎GDP总量的1/4。

上海的GDP总量是中国香港GDP总量的1/3。

上海的GDP总量是韩国汉城GDP总量的1/2。

中国大城市的经济规模偏小,尤其是大城市群集聚财富能力偏低和贡献偏小的现象,已经到了必须认真考虑的时候了。

十、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设计

中国城市化战略设计必须突出“三维分布”制高点:

(1)培育三大组团式城市群(面)。

珠江三角组团式城市群;

长江三角组团式城市群;

京津环渤海组团式城市群。

(2)创建七大城市带(线)。

沿长江城市带;

沿京广铁路城市带;

哈长沈大城市带;

济青烟威城市带;

绵德成渝沿线城市带;

长株潭城市带;

海峡西岸城市带。

(3)发展若干中心城市圈(点)。

未来中国城市化战略制高点一旦成熟与完备后,在国土面积只占全国8%的总面积上,将容纳全国人口的55%(平均人口密度1600人/平方公里,不高于世界大城市带的平均人口密度),将有全国GDP的80%,将有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0%,将有全国进出口总额的95%在上述地域中生成。这样中国其他广大地区的“发展压力”才会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十一、三大组团式城市群是获取“发展红利”的最佳载体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展的整体表现呈现出“点状拉动”的经济增长形态。以4个经济特区为起始,紧接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近50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0余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上海浦东、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陕西杨陵等,努力发挥点状突破的带动作用,起到了窗口、辐射和示范作用,成为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引领国民经济在20多年的时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经济总量提前翻两番,为21世纪整体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平台,必须注入全新的动力源。十分明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红利”的支撑,从农村改革、对外开放、生产关系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一直到全面的制度创新,给经济的快速成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这种动力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仍然是根本性的依托。同时,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已经具备了从“发展红利”中索取的成熟条件。所谓发展红利是指“一个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由于空间结构、网络结构、产业结构、人力结构和营销结构的趋优调整,区域发展在等级、有序、互补、高效的整合中所获取的额外收益和潜在收益的总和,即区域整合之后所带来的发展潜力与整合之前的现状能力之差”。事实证明,当经济主体从一个低级平台向一个高级平台整合时,生产力要素的组合趋好、资源配置趋优、专业化分工趋强、发展成本趋低,发展红利的“自发”获取将呈非线性增长。例如从地级向省级规模整合时,发展红利在原有基础上平均提高10倍;但从省级规模向跨省规模整合时,发展红利在原有基础上平均提高100倍。以上规律告诉我们:人类长期以来一直追求在全世界筹划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其最高理想就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发展红利,而组团式城市群则是目前得到发展红利的最有效途径。

发展红利的大小反映了以下七类区域优化的综合结果:

(1)区域整合的规模与程度。

(2)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程度。

(3)产业链布局的合理程度。

(4)发展成本的降低程度。

(5)大、中、小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程度。

(6)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程度。

(7)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

三大组团式城市群的发展红利初步估算如下:珠江三角洲约提升GDPI.8个百分点,相当于21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长江三角洲约提升GDP2.2个百分点,相当于2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京津环渤海约提升GDPI.3个百分点,相当于1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发育成熟后,所获,取的发展红利平均约为6400亿元(2001年不变价)。

十二、中国城市化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

城市化必须支付社会成本。人口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变,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户口和身份的转变,更本质的是创造财富的能力与手段的升级。预测到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亿~11亿,依照城市化“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每进入城市1个人,需要“个人支付成本”1.45万元/人,“公共支付成本”1.05万元/人,总计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平均需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人(2000年不变价格)。在现有城市人口的基础上,未来50年期间中国约增加6亿—7亿城市人口,城市化所需的社会总成本达到15万亿”16万亿元(相当于1.8万亿—2.0万亿美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这个数量是2000年GDP总量的2倍。在未来50年期间,平均每年支付城市化成本约为3000亿~3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0年全年GDP总量的4%左右。

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发展成本的高低,与城市的经济实力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城市经济实力越强,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财富集聚能力越强,城市发展成本也就越低。因此,加速中国城市化步伐,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功能,这是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群引发经济社会变革

组团式城市群的构建,既有空间布局上的整体思考,又有产业布局上的合理调配,以达到组团式城市群在结构上与功能上的完善,以此去获取“发展红利”。即从知识互补、人力互补、技术互补、产业互补和设施互补中,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取得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形成良性网络,最终享受发展红利为区域带来的整体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构建组团式城市群过程中,必须逐步实现三类经济社会的根本转变。

l.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解决城市化成本的基本出路。

在未纳入组团式城市群范围时,土地是作为第一产业(以绿色植物作为初始生产力的存在形态)的载体而存在,其基本属性是作为资源,加上其他自然投入(如水、太阳光)和劳动力投入,形成了农业的初始生产力。当土地纳入到组团式城市群之后,其功能形态和使用价值将会发生根本变化,从原先以生产农作物为主转变为高资本型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

2.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培育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城市化进程中一要在数量上将农民转变为市民,二要将农民的素质与积聚财富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将庞大的人口资源迅速转变为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本,是建设组团式城市群的本质要务。

3.促进民间储蓄向民间银行的转变:逐步走向扩大“内投”的稳健方向

现在我国的民间储蓄已经超过10万亿人民币,与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大致相当,加上固定资产的占有,民间财富已经达到一个十分可观的地步,如何积极稳妥地将这个庞大的资本释放出来,转变为逐渐制衡外部投资额的程度,是推行城市化进程中扩大生产、解决就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全面纳入市场体系的重要步骤。

十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七原则

研究报告拟订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七原则:

(1)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规模、等级、互补、共生及其在国土空间布局中表达出的有序充填(空间谱);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结构、功能、协同、进化及其在时间序列识别上表现出的整体协调系统(时间谱)。

(2)在城市系统的内部结构中,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经济增长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各种人文因素等构成了城市综合体的等级性、共轭性、异质性、多样性。

(3)在城市系统的外部结构中,通过城乡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资金流等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特别是通过城乡的物质代谢过程、能量传递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优化配置过程,去培育区域的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能力。

(4)在系统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既要考虑区域承载力对于城市需求的制约,又要考虑城市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力、扩散力、带动力。只有当一个城市向乡村的索取被该城市对乡村的回馈相平衡时,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才是健康的与合理的。

(5)宏观监控城市发展的“动力表征”、城市内涵的“质量表征”和城市状态的“公平表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基本依据。上述三种表征的定量化,共同构成了城市化进程中质量的统一判别,并以此作为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评价基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6)国家城市化的数量规模与空间布局应当有一个战略性的突破:建立以高密度为特征的三大城市区(群);建立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七大城市带,建立以区域发展中心为特征的几十个城市圈,分别从“面、线、点”的有机组合,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力军,完成中国城市化空间布局的战略目标。上述的城市化战略空间布局,将充分发挥城市集群“发展成本低、土地占用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市场竞争力和生产集约能力高、综合‘成本—收益’指数高、积聚国民财富能力高、能加速实现社会公平等优势。”

(7)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国家城市化战略设计的着力点在于持续培育城市的竞争力,通过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等,积极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经济全球化已成历史潮流,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城市发展已经纳入世界城市化进程。这就意味着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使用同一游戏规则,即在更广泛的领域里接受全球化国际竞争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迅速提升城市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切实提高我国城市化的整体水平。

十五、关于中国城市样本选择的说明

本报告选择全国一些主要城市作为评价对象(暂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有关城市),其中包括:

(1)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36个):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拉萨、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在这36个城市中有:直辖市4个,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副省级城市(包括省会城市)15个,分别是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地级省会城市17个,分别是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合肥、福州、南昌、郑州、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

(2)沿海开放城市和港口城市(9个):秦皇岛、连云港、烟台、威海、汕头、湛江、珠海、北海、南通。

(3)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2个):大庆、包头。

(4)特别选择的城市(4个):唐山、无锡、苏州、温州。

(5)拉萨由于统计数据缺乏暂未列入统计分析范畴。

(6)本报告由于资料口径原因暂未包括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省有关城市。

可持续发展战略范文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结果,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是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成果,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基础。因此,加强林业管理,对促进林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保护林业的觉悟

随着社会的发展,林业管理部门逐渐淡化了林业管理意识,这就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林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出发,不断加强自身的林业管理意识,把林业管理放在首位,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通过观察不断摸索林业管理办法。例如:林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报纸、网络和多媒体等多种途径来宣传林业发展的优点,让人们从日常生活中逐渐发现林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升人们的思想觉悟,倡导更多人积极主动的参与林业管理。对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定期开会,讲述林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加大林业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在我国,虽然很早就实施林业管理,但是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不熟悉林业法律法规,从而导致大量不合理的滥砍、滥伐现象,导致水土流失,破坏环境,更严重的还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政府要发挥其主要职能,利用完善的相关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加大对破坏林业行为的惩罚力度,对林业管理落实到人,让林业管理逐渐走向法律化和规范化,从而更好地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林业管理部门发现破会林业发展的行为,就要对破坏人追究到底,并给他讲述相关的林业法律制度,让他意识到法律知识是促进林业的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要求他要按法律规定做事,违反法律规定是要受到相应处罚的,他的行为破坏了林业的发展,所以要受到相应的处罚。以此事为借口,可以定期对学校、单位以及社会,及时普及林业法律知识,让社会更多人士认识到保护林业的重要性,了解林业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用法律约束自己,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3转换角度,加大科技投入

目前,大部分国家对林业管理都处在传统的模式,这些都很落后,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林业部门要转换角度,考虑通过多渠道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林业管理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林业发展。此外,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当今社会林业发展的要求,把我国林业发展真正提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我国林业发展的科技化奠定基础。例如,在林业的发展中,可以采取育苗、兴林和造林等技术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管理部门要不断学习有关林业管理技术知识,创新林业管理方式,扩大林业产品市场,提升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将传统的林业经济逐渐转变成为现代产业经济,进而可以更好地利用林业资源,促进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4调整林业的产业结构

在我国,传统的林业都是以直接销售实现经济价值,这样不能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产业结构,也不利于林业产业的结构升级。所以,在林业发展中,管理部门要不断学习,调整其产业结构,尽可能实现最大经济价值。首先在发展经济林区的同时还可以种植工业用木或是树苗,其次还可以加大树木资源的开发,此外还可以通过旅游业和商业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农村的人们,可以种植树苗,到每年春天出售树苗,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还可以为植树造林提供基本条件;在景区,也可以种植一些可供观赏的树木,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实现其经济价值。

5合理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以及林业管理部门,要从保持永久性生态平衡出发,切实意识到当前林业的发展存在缺陷,呼吁人们合理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各级领导要给群众灌输林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同时林业管理部门要及时向上级政府部门反馈群众的意见,政府部门也应尽力配合,给与有效支持,共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每年植树节来临之前,林业管理部门就要提前做好计划,在哪个地区种植多少树木,进行合理安排,然后倡导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灌输保护林业的知识,齐心合力,共同进步,最后出现了森林。

6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搞好林业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林业管理部门的工作,更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为林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林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媒体、报纸或是跟群众交流的方式,加强群众对林业的保护意识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普及,让群众认识到保护林业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重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式进行宣传,例如:会议、文件、简报、标语、广播、电视、报纸及文艺汇演等。这样可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增强了各级各部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另外,对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给学生开展有关林业管理的知识课程,要求学生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养成爱护树木的好习惯,为以后的林业发展打基础。总之,林业不仅是我国基础产业之一,同时还可以推进我国文明生态建设。在生态明建设过程中,林业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对实现林业资源环境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林业可持续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背景下,林业管理必须要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杨香娥 单位:陕西省神木县天然林保护管理办公室

参考文献:

[1].王小梅.试论生态文明视闭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行业经

可持续发展战略范文篇7

关键词:海底捞模式;价值观;差异化战略;人本型制度

近年来,我国餐饮业消费市场得到迅速扩张,众多企业在短时间内涌入餐饮市场,使得餐饮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餐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要获得自己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需要考虑的不再仅仅是如何满足消费者的一次性需求,而是如何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和消费者黏性。因此,如何在餐饮市场脱颖而出,获得持续竞争力是餐饮企业亟需探索的问题。

1案例选择

根据研究的论题,案例选择的标准应是企业经营情况良好和发展前景出色、顾客黏性较高且在行业内有较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的餐饮企业,因此本文选择海底捞作为研究案例。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主营川味火锅、同时将各地特色火锅融为一体的跨省直营品牌火锅店,提倡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火锅口味以及极致的用餐服务,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口碑。如今海底捞拥有包括美国、新加坡等国外市场在内的总计一百余家分店,2017年营业额突破百亿大关,成为中国本土餐饮业的首个百亿品牌。除此之外,海底捞于2018年5月递交上市申请并在9月成功上市。

2海底捞的企业价值观和目标

2.1海底捞的企业价值观。海底捞创始人和董事长张勇的个人价值观对海底捞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影响,张勇在上学时期就相信“人生而平等”“天赋平等的人权和尊严”等观念,并在创业过程中感受到了贫困的可怕希望员工能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张勇一直有着“做大事”的观念。在他的领导和影响下海底捞逐步形成了“服务至上,顾客至上”“与人为善”的企业文化和“公平公正”“双手改变命运”的核心价值观。2.2海底捞的“三维型”企业目标。在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下,海底捞提出了三个目标:“创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双手改变命运”,“将海底捞开遍全中国”。这三个目标分别体现了三个不同的层面。“创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是海底捞优先选择的目标,其主要体现在社会层面;“(让员工)双手改变命运”体现在员工层面,海底捞的员工基本学历都较低或者来自农村,海底捞给他们提供了拼搏和奋斗的平台,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将海底捞开遍全中国”体现的是企业层面,旨在争取更好的业绩和盈利。海底捞的目标全面而具体,为之后的战略选择和实施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

3海底捞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四层为尊重需求,餐饮行业只有将服务上升至尊重的高度才会对顾客起到吸引的作用。海底捞以其“变态服务”闻名,在海底捞顾客能享受到近乎极致的消费体验:等位过程中,顾客可以在等位区享受小吃、上网、美甲等免费服务;点餐过程中,如果点菜比较多,服务人员还会贴心地提醒顾客可以吃完之后再点,避免浪费;就餐过程中,服务员实时关注顾客的需求,及时提供餐巾、衣服套等服务,还会为女生送上发圈;就餐结束后,服务人员会提供薄荷糖,还经常主动打包水果让顾客带走。海底捞的服务处处都体现着他们对顾客的尊重,不仅仅是物质上,更多的是顾客的心理上。这就是海底捞采取的差异化竞争策略,通过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和发自内心的尊重,拉近消费者和海底捞的情感距离,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和黏度。除了提供优质的服务,海底捞的菜品质量和就餐环境也在行业中处于中上水平,这给顾客带来了更好的消费体验,也为顾客创造了更多的顾客收益。然而提供极致的服务体验一定会增加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企业如果为了盈利降低运营水平便会影响顾客的剩余价值。为了解决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博弈,一方面,海底捞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创造顾客收益,突显了其差异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海底捞在经营过程中一直在完善经营模式,通过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和后台标准化,不断地降低经营成本,这两方面的结合进一步扩大了海底捞在餐饮行业的竞争优势。

4海底捞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4.1选人和育人制度。海底捞的员工以“低学历”的农村打工者为主,这也体现了海底捞“(让员工)用双手改变”的企业目标。海底捞有自己的员工聘用方式,即员工推荐制,看中诚实、勤奋、上进等品质。在员工培养方面,主要采用的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帮助员工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至于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海底捞也给了员工很多的自主选择权,员工可以根据自己想法选择管理、技术、后勤中的任意一条职业发展道路。4.2用人和评估制度。海底捞很信任员工,并给各层级员工充分的授权,比如一线的服务人员可以自己决定是否给顾客打折或免单,店长更是有30万元以下开支的签字权。这种权力下放使得员工在遇到一些突发问题时不必等领导指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也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海底捞的绩效考核制度也不同于其他餐饮企业以利润为标准,而是以员工导向和顾客导向来进行评估,比如海底捞以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来考核店长。4.3留人和安置制度。海底捞在留人方面采用的是末尾淘汰制,以此来激励员工要一直保持上进,努力工作。在员工安置方面,海底捞给员工提供了许多福利政策:海底捞给员工的薪水属行业中等偏上;给员工提供离工作场所进且有专人服务的公寓;给大堂经理、店长以上干部、优秀员工的父母每个月发几百元的工资,相当于养老保险;公司还设立了专项的基金,用于资助员工及直系亲属的重大疾病治疗。

5海底捞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型发展战略

目前很多服务型企业包括餐饮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作用,发挥员工的技能和积极性已经成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不难发现,海底捞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将“人”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其以人为本型战略就是将员工作为竞争优势,通过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向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突显其服务差异化,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海底捞的以人为本型战略遵循着独特的逻辑主线:①餐饮业作为完全竞争行业,消费者体验是至关重要的竞争因素,所以海底捞致力于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②消费者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员工来保证的,只有员工热情周到地服务,才能保证消费者享受到优质的体验;③如何才能让员工充满激情和动力也是海底捞在一开始便在思考的问题,海底捞认为只有当员工认可和支持企业的发展战略,并认为企业的发展能带动员工自身的发展时,员工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所以海底捞通过“用双手改变命运”的目标来凝聚员工,并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来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将上述思路进行总结,海底捞的逻辑主线即“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目标—差异化竞争策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获得员工的认可进而积极投入工作—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绩效”。根据海底捞的逻辑主线,其以人为本型的发展战略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目标、差异化竞争策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所支持和体现:“公平公正”“与人为善”的核心价值观和“创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用双手改变命运”的企业目标体现了海底捞作为社会主体,它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提供工作机会的同时也承担着一份社会责任,这是以人为本的表现之一。以顾客满意度为导向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海底捞的“变态服务”就是把顾客放在了很重要的高度,实时关注顾客的消费需求,提供极致的服务也是以人为本的表现之一。人本型人力资源体系更是体现海底捞对员工的重视,业内曾说海底捞是唯一“把员工当人”的企业,海底捞不仅仅是为员工提供了工作机会,更是为他们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遇。综上可知,海底捞的企业文化是其以人为本战略的坚实基础和保证。

6研究启示

可持续发展战略范文篇8

关键词: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时展的基本要求,但是山西煤炭工业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阻碍其与世界接轨的步伐。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山西煤炭工业需要在战略中科学规划,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煤炭经济的良好发展[1]。由此看来,本文对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思考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必然产物,早在1980年3月5日,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已经被提出,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明确表述出: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而产生,也是当今循环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指导思想。大纲中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大自然,促进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创造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要求人类在尊重大自然发展规律的同时,与自然和谐发展,也就是在此时,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专业术语[2]。LesterR.Brown在1981年的会议中指出,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需要人们采用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等方法,科学合理地把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地落实到各行各业。到了1987年,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再一次被提出,并深刻阐述该战略思想能够对当代人类的发展发挥更好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求,这对今后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关该战略指导思想的定义有很多,都大同小异,其中最具推崇意义的仍是这份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定义[3]。

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2.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不同范畴中的定义不同,但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是不变的。主要内容为:生态环境、人口以及经济等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思想。但是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由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包含的内涵不仅指经济,还有很多方面都包含在内,所以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并且各国和地区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方向也存在不同,这就是说,在不同范畴,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也是不同的。具体如下:2.2.1基于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家在研究可持续发展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要是指自然资源与环境和开发技术程序等之间的平衡。在生态学范畴中,可持续发展是在1991年国际生态联合会上的研讨会上提出来的,“本次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是针对保护环境方面,这也是本次研讨会所探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研讨,把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这样的定义意在说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对环境保护加以重视,促进经济和环境共同进步和发展,进而促进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更新和完善”。2.2.2基于社会学的定义。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定义,主要是针对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社会学范畴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在1991年发表的《保护地球》中提出的,指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社会生活水平的一种状态。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2]。2.2.3基于经济学的定义。从经济学角度分析,Pearce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当代人类和后人的发展均有利益,这就要求当代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应危机后代人对资源的利用。这一观点与EdivardB.Barbier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定义一致,他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建立在保护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促进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促进经济利益的最大化[4]。总体来看,经济学范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义的宗旨是为了最大程度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保护好生态平衡,这一定义值得发扬光大。2.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包括两方面:一是延续性;二是发展性。这是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研究出来的结果。若想发展,首先要延续,这就说明延续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谈发展的前提首先要深入分析延续性;那么反过来说,延续的结果必然是发展,没有发展的结果,就失去了延续性的重要意义[5]。以下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2.2.1发展是主题。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需要明确的是:发展的概念与社会经济增长是属于两个范畴,其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发展的范畴比较广,经济增长范畴相对而言较小,其中影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因素比较多。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以及环境共同进步于一身的现象,不能说这几项中的某一方面的进步就是发展。同时,发展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是各个国家均有权享有的共同权利。2.2.2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是指:在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中的阀值,这个阀值指的是人口和资源等诸多因素,并不是单一指的一种因素,人类在生活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能超过这个值,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所能承受的范围[6]。2.2.3可持续发展是公平的发展。从公平发展的角度出发,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发展。这就是在提醒当代人: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人,在享有资源的同时,也要为后代人考虑,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后代子孙造福,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发展[7]。2.2.4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与自然是平等的,在创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同时还要承担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8]。中共中央总书记在讲话中曾经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3山西煤炭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煤炭是一种有限资源,不可再生,煤炭资源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那么要想用有限的煤炭资源更好地促进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在煤炭工业开发的过程中对环境进行保护,找出山西煤炭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相关解决策略[9],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山西煤炭工业的良好发展与进步。3.1传统储运方式损耗大。山西煤炭工业在经营和发展中,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和公路,其次还有其他运输方式,如管道运输,管道运输使用量较少。山西煤炭的每个储运区大多设置在各个国有重点矿区,这些煤矿储运区均为露天的,正是这样的储运区造成区域性的环境和空气的污染,这种传统的储运方式是煤炭工业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因为露天储运区有煤的自燃和煤尘的污染,而且煤炭的自燃现象不仅出现在储运区,在运输的过程中也会发生[10]。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传统储运中由于防尘措施和设备的缺乏,造成煤炭资源损失量较大,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3.2传统消费模式污染严重。山西是煤炭大省,在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中占1/3以上,但是消费模式仍采用传统模式,在消费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尤其是在近些年,煤炭资源消费总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而大量增加,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这就要求山西煤炭的这种传统消费模式进一步改进[11]。3.3相关立法不完善。煤炭资源是有限的,这一特性就决定了在开采的过程中,国家应采取措施进行约束。国家对煤炭的开采有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开采中的各个环节,涉及到的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法律措施,再一个就是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标准没有具体的规定,这就造成山西煤炭业在开采的过程中出现严重浪费的现象。3.4智力支持缺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必然就会造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采的规模扩大,长此以往,大规模的开采煤炭资源必然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煤炭资源损失也比较严重。山西煤炭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意识到,社会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是煤炭资源挖掘的条件却在日益恶化,单一的煤炭经济结构难以被广大劳动力及时转移,这对煤炭开采会造成严重影响,煤炭经济结构的承受能力就会减弱等等一系列的严峻问题层出不穷。

4山西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4.1改进山西煤炭传统储运方式。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几年山西煤炭工业的外部经济状况问题愈演愈烈,这种现状对山西省煤炭工业本身的发展产生严重制约的影响,同时对我国煤炭工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从全国煤炭消费的区域来看,山西省有着最佳优势的特征,因为山西省的地理位置,有很多地区的倾斜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山西省煤炭工业的储运成本,不仅方便山西省煤炭运输,也能够保证向外及时供货。因此这就需要山西省改进山西煤炭传统储运方式,加大运输、储藏的技术研发力度,加强设备改进,采用快捷的运输方式运输煤炭,以促进煤炭工业的发展。4.2转变山西煤炭传统消费模式。山西省的地理位置占据极大优势,并且具有良好的开采条件,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较大产量的优势条件下,开采的成本自然就会降低,山西本地的煤炭销售价格较其他地区低了很多,使山西煤炭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占据控制力和引导性,有些煤炭工业产品在整个行业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从全国煤炭成分来看,山西省煤炭成分较其他地区煤炭成分好很多,不难看出,山西省煤炭工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12]。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摒弃从表面上改变的简单策略,要从根本上对山西煤炭工业发展的战略进行调整和改进。要依据实际制定政策,使其具有针对性、有效性。要以市场为向导,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在消费管理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促进煤炭工业市场的正规化和科学化发展,为我国煤炭工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当今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山西煤炭传统消费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状况,违背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因此,必须要优化山西煤炭能源结构,摒弃传统消费模式,实现山西煤炭能源结构向多元化发展。4.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无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是进步,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并且要有法可依,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在煤炭开采和利用的过程中,不仅要尊重自然规律,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这也是当今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山西省的地方法律法规,对矿山地区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进行完善和具体化。对开采和生产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循环再利用,把这些都写进山西煤炭工业的法律法规中,在促进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4.4大力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趋势加强,同时又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深,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山西煤炭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在智力支持上逐渐显示出不适应,在此现状的基础之上,需要摒弃传统的盲目性开采方式,要以市场为导向,对市场的需求做出详细的考察,采取优胜劣汰的方法确定煤炭企业的供给。从这一角度出发,煤炭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就取决于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并且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情况下,更新自己的产品。另外要抓住国家对煤炭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转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形势,采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山西煤炭工业发展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科技管理创新的技术手段加以重视,强化科学技术在山西煤炭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意识,并在实际经营中培养大批的专业人才,运用科学技术对经济信息等进行科学分析,通过现代化网络技术收集政策资讯信息,广纳专业管理人才,增强煤炭工业管理的队伍,这是山西煤炭工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而采取的必要智力支持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山西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我国整体煤炭能源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5结语

本文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定义和内涵等进行了分析,对山西煤炭工业目前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总结出运输方式、立法制度、消费模式以及智力技术支持等都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基于此现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提出相关对策,改进运输方式、加强防尘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由粗放型经济模式向集约型经济模式转变、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促进山西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之,本文对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分析和探究,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煤炭能源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浩.煤炭资源管理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1-44.

[2]赵国浩.中国煤炭工业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6-38.

[3]赵国浩.资源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40-53.

[4]赵国浩.论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D].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博士文库(经济学卷),2005:27-30.

[5]赵国浩.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山西煤炭工业发展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0,30(5):4-5.

[6]赵天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0:17-22.

[7]赵燕.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评价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2:33-35.

[8]张玲娟.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0,19-45.

[9]牛冲槐.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思考[J].中国能源,2003(3):11-13.

[10]李丹.山西煤炭产业转型研究[J].决策参考,2010(1):37-38.

[11]张林燕.资源转型下的山西煤炭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31-36.

可持续发展战略范文篇9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

一、引言

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能危害到后代人发展的需要,是一种细水长流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涵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展的需求,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这些基本生活和生产需求要优先考虑。另一方面就是对人类过度需求的限制,经济的发展和需求不能过度,要考虑到自然资源的承受力,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不可过度地开发自然资源,这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悖。人类的发展要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无限制的开发,发展就不能持续。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意义

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迫在眉睫。当前的环境问题不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域的局部问题,而是世界性问题,一系列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的问题急需解决。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我们必须与自然协调发展才能持续发展,许多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也表明了,不注重环境的保护,到头来是要吃苦头的。等到治理环境的时候,花费的代价是高昂的。我们要吸取教训,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稳步前进,环境保护是重要的思路。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在尽量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给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的自然资源。我们知道,自然界的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用一点儿少一点儿,因此,在发展当前经济的同时,自然资源的保护不可忽视。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尽量做到多利用,少排放,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三、当前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的主要功能。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人类活动的开展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环境是人类开发的对象,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基础。环境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第一,为我们提供各种自然资源,为我们进行工业、农业、生活等活动提供保障,我们的一切活动都直接或间接与环境有关,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社会发展的速度。当环境的供给能力达不到人类开发的速度时,人类的发展就很难持续。第二,容纳、降解人类活动中产生的副产品,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人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废弃物都排放到环境中,环境通过自身的能力降解了这些废弃物,但当废弃物排放量过大时,就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的质量就会不断下降。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持续不断发展。面临当前比较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必须加强环境的保护。环境问题是人类的生存发展受到了环境改变的一些不利的影响,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自然因素导致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环境本身改变引起的,没有人为参与或者很少有人为参与。这类环境问题对人类是有一定的危害的,比如:地震、滑坡、台风、洪涝灾害等恶劣的自然现象。这些环境问题是经过长时间的累积产生的,破坏力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面对这些灾害我们需要做到提前预防,尽量减少对人类的危害。

2.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问题。这类环境问题也可以称为次生环境问题,是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活动引起周围环境的恶化现象。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过度注重经济的发展和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无休止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了生态环境。主要表现为:过度砍伐树木导致的森林覆盖率下降;过度放牧破坏了草原的生态,导致草原生态退化,甚至恶化为荒漠;过度捕杀动物,导致许多动物濒临灭绝;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下沉,造成地下漏斗的形成;过度开发耕地造成的水土流失等。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开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很多自然景观遭到破坏。次生环境问题还包括人类对大自然的污染问题。因为人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将有害的物质排放到环境中,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系统结构发生了恶化,造成了环境污染。当前的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如今污染的现状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身的活动,最近几年雾霾的频发,高发,水污染事件的不断曝光,都威胁着我们自身的健康。长此下去,经济发展无从谈起。

四、运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受到不断关注的原因在于,环境不仅影响了当代人,还影响到后代人,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非常必要。可持续发展是绿色的发展,既要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还要保证环境的优化,是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了以往粗放式的发展形式,逐渐转变为集约型生产方式,清洁生产,以保证生态的完整,无论是可再生或者是不可再生资源,都要做到有效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可持续发展战略符合人类进步的要求,在我们享用自然馈赠的资源时,也要保证后代人的需求。我们留给后人的不仅是物质财富,还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和土壤等自然资源是不能破坏的。当前我国的科技水平超过了历史的任何一个时期,综合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升,步入了世界大国行列,同时,环境的问题也是很严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改变过去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科技的进步,这种杀鸡取卵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我们要认清自己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旨就是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长远来看,社会的进步不是某一个时期完成的,是千百年人类不断发展的结果。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解决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结语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利用自然,改变自然的行为是人类的权利。但是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义务,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就是人们的义务。我国当前的经济水平已经步入世界前列,但是环境治理工作任重道远。不可否认,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来说,由于破坏度大,治理工作还需要多年的不断努力。现在应该做的是补偿环境,帮助其更快恢复原有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模式,做到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作者:康军刚 单位:行唐县环境保护局

参考文献:

[1]丁少洪.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评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09,6

[2]吴明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J].发展研究,2004,9

[3]田婧,唐继平,王峰.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下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J].金卡工程,2010,14

[4]赵勇.中国环境保护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J].吉林地质,2002,21

[5]彭珂珊.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战略性思考[J].四川林勘设计,2003,1

[6]王彦彭.我国能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可持续发展战略范文篇10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房地产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我国发展社会经济的一个关键形式,不过在发展中房地产经济会受到不少因素影响,造成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出现失衡,比如房价太高等,不但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也对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为了确保房地产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要全面分析与了解房地产发展形势,采取多种策略,提高房地产经济发展质量。

一、房地产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发展

房地产经济主要是指以房地产为目标,人和房地产间产生交换、生产、消费和分配等经济方面的关系,这是房地产的经济关系和生产力有机结合的结果。也就是说,房地产在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发生的经济条件和经济活动都是房地产经济。在二十世纪末期,社会开始慢慢重视世界环境和其发展,同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从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新型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以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基础上,不会损害到后代人需求,让后代能够继续发展。在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我国慢慢完善了房地产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我国的国民经济组成中,房地产属于先导行业、支柱性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和国民经济增长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为了达到当代人对对房地产的额需求,一方面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另一方面要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给后代人可持续发展空间,在确保房地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保证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

(一)不合理的房地产结构,不平衡的区域发展。商品房的合理结构中,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所占比例大概是全部商品房的1/3。然而,如今不少开放商过于追求最大化利润,集中开发和建设高档用房,比如别墅、商铺等,导致市场房价偏高,而一般的工薪阶层没有经济实力可以买房,市场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严重扰乱了房地产市场。而政府的宏观控制也没有使房价得到有效降低,因土地机制不够完善,开发商不顾市场规律哄抬房价,这必然会导致房地产经济出现危机。(二)较高的房地产空置率。如今我国一些城市有不少空置房,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其一,在刚刚发展房地产行业的时候,不少房地产开发商为追求最大利润,大面积、大规模建房,导致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问题,导致结构性失衡。其二,房地产变成投机和投资的工具,而投机炒房过度导致房价出现虚高,而一般人承担不了,就算存在住房需求,也买不起房,住房实际需求量大幅度降低,出现大量的闲置房。这些情况导致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即不少人没有房子可以住,而不少房子没有人住,尤其三四线的城市有大片空置房,对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当前时期的主要问题就是让闲置房回到房地产市场中,将房屋基本功能发挥出来,以满足大众的住房需求。(三)房地产与金融税收发展不协调。房地产行业要想得到发展,必须要有金融业的支持与发展,在建设金融体系方面我国要晚于其他的国家,在经历了几十年之后才建设出基本的制度,且有较大规模,发展趋势也比较客观。然而,其中依然存在会威胁到房地产发展的一些问题,比如房地产信贷结构不够健全,不少房地产贷款是用来开发项目,而住房消费的贷款所占比例则比较低,并且两者之间有较大差距,很难实现平衡。开发房地产的贷款资金来源无法长期稳定,且金融信贷的政策有较大的波动,导致房地产企业有较高的融资成本和较难的融资水。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使用资金的杠杆被过度放大,其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没有做好风险评估,无法对风险进行及时控制,导致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极易发生问题,甚至存在烂尾楼。另外,房地产税收在对房地产发展进行调控方面,无法有效发挥其杠杆作用,这些情况都对房地产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房地产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有效调控房地产的价格。房地产经济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多种因素中一个最显著、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房地产的价格。因此,为了有效控制房地产经济产生的波动,首要工作就是有效调控价格变化,合理分析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深入分析税费、建筑安装和土地资源等成本,之后依照各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应对方案,合理调控房地产的价格。合理调控房地产的价格是政府管理房地产经济的责任,不过调控价格不是管制,若房地产价格发生的波动处于合理范围,政府就不应该再干涉。若房地产发生的价格变化偏离了市场发展健康的渠道,房地产的行业利润比社会的平均利润高出很多,房地产不单单有使用居住功能,而变成国外、国内进行资本投资且盛行投机的行业,在这个时候政府就要通过宏观调控来调整房地产价格,避免房地产行业出现金融风险与连锁效应。在经济发展中,放假的增长速度较快,尤其是一线城市的购房压力增大,城市健康发生受到房地产的严重制约,国家在挂拍招土地、居民购房、房地产税收和缴纳土地出让金等制度上,需要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形式相结合,加强研究并实现有效调控。参考国外发展房地产行业的一些先进经验,和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寻找合适的路径,慢慢改革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确保房地产行业朝对国计民生有利的方向发展。(二)健全土地供应与产权制度。房地产的发展根本是土地,也是房地产成本有较大比重的一个组成。土地成本会对房地产成本与价格造成直接影响,而土地资源有限,尤其是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其土地供应更加紧张。为此,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中的多种因素,比如环境、交通、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等,制定规划和发展城市的长远目标。城市交通、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在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大众对城市资源的需求会越发强烈,若城市资源不能将其作用高效发挥出来,甚至出现滞后的时候,政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资源,一方面达到资源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也能实现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以达到城市居民对资源的合理需求。为此,政府和城市规划部门需要有长远的发展目光,并承担为民众负责的责任。(三)健全金融税收的体系。在发展房地产经济中,金融税收支持有重要影响,这也是健康发展房地产经济的一个重要基础。如今,我国发展房地产经济的现状是,通过对房地产的贷款结构进行调整,提高消费贷款的比例,并加强防范风险,将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金融体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于房地产金融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比如资本流动性和资金来源等,我国政府依照实际情况,积极构建抵押住房贷款的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加以整合,推动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和企业债券的发展进程,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实现多层次联动,提升资本市场流动性,资金使用率得到提升。改革和调整金融信贷的税收政策和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直接关系,也是发展房地产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所以哟而结合国际和国内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具体形势,改革和调整金融信贷的税收政策,并和房地产发生的区域性相结合,慢慢进行细化,也可以针对不同城市的不同情况采取不一样的政策,慢慢实现改革和调整。在金融税收体系中,不能过于扩大金融税收的杠杆,也不能使房地产行业发展受限,要确保房地产行业能一直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四)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重要保障就是土地与资金,要想确保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实现资金和土地的充分结合。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发现,房地产行业对融资效率和渠道较为依赖。构建融资平台一方面要聚集资金,另一方面要在配置资金中通过资金供给形式加以体现。国民经济中,房地产行业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政府要以紧缩银行信贷为基础,考虑解决房地产融资困难的方案。

四、结语

加强研究使房地产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对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加以约束,以建立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为此,要有效调控房地产的价格,健全土地供应与产权制度,健全金融税收的体系,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房地产的经济作用,实现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能够买得起房,从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婷.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1):389-389.

[2]焦艳玲.对我国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5(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