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9:56:16

可持续范文篇1

关键词: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可持续;发展

1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及特点

1.1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就是在森林经营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生产能力和在生产能力得到维持,主要就是以利益的可持续性为基础条件,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使森林可持续经营强调的森林生态系统自我维持的持续性和长期的利益可持续性一致下经营,产出合适的产品,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就要对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合理经营,以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确保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1.2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特点

森林可持续经营主要有生产能力和再生产能力持续发展,森林的经济效益有持续性、稳定性,森林资源培育和森林资源利用有机的进行结合,其中还有决策多样性和过程导向性。

1.3可持续性的概念

可持续性就是指决定事物可以久存的属性、特质或者是状态,可持续性有经济的、生态的和社会文化的不同解释,可持续性是人类福利在无限时段内可以维持可接受的状态。可持续性就是描述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概念,主要就是为了保持生物多样性不下降,生态资本保持生态系统潜力的概念,是可以保持可持续性的必要条件,可持续性可以分为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就是总资本存量在时间上是非下降的状态,对于强可持续性是国家关键性自然资本存量不下降的一种状态,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可持续性是保持社会和文化体系的稳定,尤其是对保护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但是可持续性的最基本内涵都是保持自然资源与环境存量不变。

2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要性

森林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今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还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森林的需要越来越大,但是人们却对森林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认识,不均衡的发展导致资源消耗很大,现在人们对森林与环境、森林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传播也越来越快,现在的森林资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使得森林生态系统可以获得最大的效益,这就需要不断的控制和调整森林资源系统,目前我国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的浪费、环境压力越来越严重等问题,怎样促进和控制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国必须要走一条符合我国和地区特点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道路。

3森林可持续经营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作用

在林业的建设中,工作者要有效的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于林业发展中,对于现在的林业经营模式是很难达到森林持续经营的,而且由于现在的人口增加迅速,过去的老路已经我发适应现在的需求,可持续经营森林成为林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可持续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就不会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如果没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其他条件,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就很难实现。现在我国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建立了一些很大的林业工程,有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理念的天保工程,还有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这些工程为基础实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可持续经营是一些重要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依据,在这些工程中,森林可持续经营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并且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有效的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4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趋势

4.1中国森林与林业的现状

由于现在森林资源的总体数量不足,可以使用的资源十分的少,导致结构失衡,林产品供给能力较低,由于现在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粗放,技术水平十分落后,使得林地生产力和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使用效率很低,产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规模、布局不尽合理,林业综合实力弱,已经无法适应现在人们对林业需求,我国现在的森林资源十分的匮乏,而且我国的林业发展是比较慢的,不能满足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由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森林和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由于现在自然、社会经济十分复杂,而且基础设施条件的薄弱,资金不足,森林经营技术和模式的制约,另外还有森林、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这些都是我国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4.2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对可持续发展一词的提出,传统的森林经营被森林可持续经营所取代,现在的林学不断的现在多学科综合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学方向发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表示林业科技向着集约经营的农业科技靠拢,基础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信息科学等向着林业科技领域渗透,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的发展是一种社会行为,这就要求社会的参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综合性学科,会关系到温室效应、全球碳循环、大气臭氧层变化等,其中会涵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领域、防治荒漠化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领域,其中会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人类学、人权等学科领域,森林可持续经营就表示林产品加工行业现在转化利用,耐久利用、循环利用、洁净生产、生物技术和高新技术方向转变,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方向和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严重,国际的社会借着一定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各国的行为,国际的法律法规是强制性的手段,主要表现就是发达国家为了制约发展中国家,推动环保问题的法律化,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新的义务,现在全球性的国际环保法律法规不断的出台。对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支撑体系要进一步的完善,这其中包括森林资源与环境的检测体系、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体系、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体系、林业生态保障体系、森林与林业政策、法规的保证体系,及加强公众在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过程中的参与。

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向社会提供木材及林产品,以促进经济的繁荣,随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森林资源实行可持续经营,并且可以充分的利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先进成果,推动林业不断的发展,是可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最佳途径,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王静波 单位: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林业局林政股

参考文献

[1]张忠田.木材合法性进程对中国热带林产品贸易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可持续范文篇2

关键词:可持续消费;消费行为;行为干预;行为改变

可持续消费一经提出,便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多年来,国外可持续消费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我国,可持续消费研究却陷入瓶颈,进展缓慢。为便于国内学者学习、借鉴,对可持续消费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可持续消费的涵义

联合国环境署(1994)将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依据上述定义,Heiskanen与Pantzar(1997)将可持续消费界定为:“一种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损害子孙后代需要的消费活动”。2001年联合国环境署再次对可持续消费进行解释,认为可持续消费涵盖了为满足生命的基本需求,保证人类各个世代的持续发展,同时减少环境破坏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等目标所必需的具有可持续特征的一系列目标和手段。俞海山(2001)将可持续消费理解为:既能满足当代人消费发展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消费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消费。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可看出,尽管学者们研究的视角、侧重点不同,但均共同体现了可持续消费坚持代际、代内公平的核心原则。同时,也反映出可持续消费包括了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两个方面的重要思想。可持续消费研讨会(1994)指出,可持续消费连接着从原料提取、预处理、制造、产品生命周期到影响产品购买、使用、最终处置诸因素等环节中的所有组成部分,而其中每一个环节又对环境存在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不能孤立地理解和对待可持续消费。由此可见,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是可持续消费密不可分的两个组成部分,只单一地实现任何一部分都无法最终实现可持续消费。但由于两者消费主体的不同,在消费的行为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具体来讲,可持续生产消费以企业、社会团体为消费主体;而可持续生活消费多以个人或家庭进行。因而,可持续消费研究不仅要从整体角度进行,对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开展独立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整体视角的可持续消费研究

受“可持续消费研讨会”中反对孤立、割裂可持续消费各环节提议的影响,学者们对可持续消费的研究始于整体性探索。此类研究以分析全球不可持续消费的原因,探索可持续消费的实现途径为主要研究内容。2003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全面分析了全球资源危机的原因指出,人口的快速增长只是环境恶化的部分原因,北部发达国家公民对资源的过度消费及发展中国家对资源需求的增长同样对全球资源危机产生重大影响。Pfincen(2003)与Fuchs&Lorek(2005)在对可持续消费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通过提高消费效率与转变消费模式、降低消费水平两种途径推进可持续消费。Fuchs&Lorek在研究中发现,提高消费效率所减少的资源消费量很容易为人口的增长以及因消费欲望膨胀而导致的消费需求总量的增长所抵消,只有转变消费模式,控制消费水平才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根本途径。并据此对可持续消费进行了分类,将前者视为弱可持续消费,而后者则属强可持续消费。相较于国外研究,国内对可持续消费的整体性研究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与经济学角度探讨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路径。如,张军莲(2007)指出,实现可持续消费模式必须在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念的同时加强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同年,陈然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可持续消费的动机,认为消费者个体的内源动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生态需要)和外源动机(生产、政府作用、技术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激发可持续消费。

尽管整体视角下可持续消费的研究、实践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可持续消费治理进展缓慢,全球资源的消费量在可持续消费治理期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持续上升(Manoochehri(2002)、Bar-ber(2003))。这些数据再次说明了单纯整体性研究的不足。当然,治理重点集中于弱可持续消费也是难以取得显著治理成效的重要原因。根据Fuchs&Lorek的观点,研究可持续消费模式及其转变途径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但鉴于消费模式自身的特性——人们消费行为的规范与行为运作机制、规律的体现,对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研究必然以可持续消费的行为研究为起点。三、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

可持续消费行为涉及消费者对产品、服务与实践的获取、使用及处理活动。这一定义与杨家栋、秦兴方对狭义可持续消费界定的内涵基本一致,即包含可持续商品、劳务和公共产品的消费。这就说明了可持续消费行为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还反映了消费者对资源的消费行为、家庭管理行为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就是个人或家庭的可持续生活消费行为。因此,凡是具有保护自然,减少污染,节约资源,重复使用,多次利用,绿色生活,环保选购特征的消费行为都是可持续消费行为。

(一)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家庭是可持续消费行为的主体之一,JaequieBurgess(2003)指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家庭业已作为购买各种商品的重要场所发挥着作用。”家庭是人类消费行为影响环境、资源的核心社会单元(Mettewier)。鉴于此重要地位,国外学者将家庭作为独立的研究单位,对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Blacketal(1995)将规范激励理论应用于家庭能源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个体规范对能源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同年,Boldero&Jenniferetal以家庭中报纸回收利用的行为为例,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回收利用报纸这一行为的态度及回收的便利性是家庭成员考虑是否回收再次利用报纸的重要因素。除以上实证研究外,定性研究也取得了诸多成果。如,FayeDuchin&RensselaerPolytechnic(2003)认为家庭类型是家庭生活方式、消费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依据社会阶层、家庭收入水平及消费类别对家庭类型进行进一步划分的观点。FritzRe—usswig&HermanLotze—Campen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指出家庭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是家庭消费行为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记录家庭的变化过程,明确家庭成员的变化是分析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的重要方法。2004年,Ya—suhiroFukushima等学者则提倡通过建立家庭环境管理系统,帮助家庭成员管理零散、复杂的消费行为环境信息,提高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发生率。

(二)个体消费者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个体作为可持续生活消费的另一个主体,在家庭消费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无论是进行个体或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个体的消费行为动机都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定性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如,Hansen&Schrader(1997)消费伦理视角的研究,Laird(1999)消费观念传播渠道的研究以及Yas-minvallKasteren(2007)社会文化角度的研究等等。而国内学者则多是将消费者教育、经济激励因素以及消费者个体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视为转变消费者不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时至今日,学者们尚未在定性研究方面取得较为统一的研究结论。而反观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则大多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为研究基础。

Hopper&Nielsen(1991)与ViningandEbreo(1992)在对回收利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中发现,个人规范对这一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规范激励理论可以有效解释回收利用行为。Bamberg&Schmidt(2003)也发现,个人规范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影响同样存在于个人轿车的使用选择中。Bagozzi,R.P.&Dabholkar,P.A.(1994)应用方法目的链理论对循环利用行为进行解释,发现行为目标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Sparks,P&Shepherd,R.(1992)、Heath,Y&Gifford,R.(2002)先后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对绿色消费行为与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可以有效地预测上述行为。除以上行为外,计划行为理论对能源消费、节约用水与道德投资行为同样具有良好的解释、预测能力(Staats&Wall(2003))。根据计划行为理论,IrisVermeir&WimVerbeke(2007)通过实验方式研究消费者可持续食品消费行为发现,控制形成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的突显信念,对提高可持续食品的消费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上述研究回顾可以看出,由于不同行为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一些学者偏向于将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变化归因于内部特征变量(个体规范、态度等),另外一些则认为由于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参照群体、外部机会与资源等因素同样影响着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行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2002年,Bagozzi等学者提出了融合内部特征与外部环境因素(社会规范、组织约束)的消费者行为整合模型,但是由于该模型结构过于复杂,测量变量众多,至今鲜少应用于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

四、小结与展望

从文献回顾中可看到,可持续消费研究的分歧主要存在于概念的界定与可持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两方面。当然,这一现象说明更进一步的研究仍有待开展,但同时,也是国外可持续消费研究不断深入的体现。为跟上国外的研究步伐,突破国内可持续消费研究瓶颈,笔者认为,未来国内可持续消费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从消费者行为理论出发,加强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就目前情况而言,国外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关注已愈加明显,可持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未取得一致的结论。在国内,以消费者行为理论角度开展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不仅可以弥补当前国内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还很缺乏,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的现状,丰富研究方法,也是对全球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的支持。

可持续范文篇3

营销观念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它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生产观念诞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当时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阶段,由于内燃机和电力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美国经济发展尤为突出。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需求非常旺盛,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只要扩大生产,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不愁没有销路,就能获得巨额利润,生产观念就应运而生。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生产者只注重生产并形成产品观念,而不重视产品市场的变化。20世纪20年代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时间,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管理的推广,生产规模得到扩大,产品数量增加很快。但是,需求增加缓慢,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经济大危机;二是受战争的影响,使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出现了生产过剩,产品销售困难,滞销积压。在此情况下,销售观念应运而生,生产经营者想方设法销售自己的产品,以便获得利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军事工业转向民用的步伐加快,使民用技术迅速发展,管理理论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和广泛应用,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有了极快的增长,人们的购买力有了极大提高,消费者购物变得更加理性,对商品的选择更加挑剔。这就迫使生产经营者改变过去仅考虑自身利益的以产定销的营销思想,转而考虑消费者的需要,把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当作企业的座右铭,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就销售什么。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围绕着消费者需要这个中心,这就非常自然地形成了市场营销观念。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企业排放出来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了空气、江河湖海、地下水资源和土壤,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注意节约资源,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使资源浪费严重,生产难以为继。于是,已有的市场营销观念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使消费者、企业和社会三者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一致、相协调,营销学者们将解决上述问题的思想总结为社会营销观念,这一观念的提出得到营销学界普遍认可。

上述5种营销观念的产生,都是针对当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来的,都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这就说明,营销观念的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循着这样一条清晰的脉络,对当代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环境污染在加剧,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情况有增无减,企业浪费资源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商业欺诈现象屡禁不止,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盗版侵权现象常常发生,虚假广告、坑蒙拐骗、不讲诚信现象比比皆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上述现象的解决世界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收效并不显著。也就是说,仅从企业外部采取强制措施效果并不理想,必须在企业经营思想上采取措施加以转变,必须提出新的营销观念。我认为可持续营销观念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涵盖当代企业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可持续营销观念可以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同时,必须为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责任,不污染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节省资源消耗,不做违法之事,遵守商业伦理道德,树立良好形象,兼顾消费者、企业和社会的当前和长远利益,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营销观念产生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可持续营销观念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与此相对应,必然有一个完整的可持续营销理论体系。市场营销学是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的,经济学是市场营销学主要的理论来源,经济学的发展为市场营销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传统经济学的传统发展观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它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具有无限性,自然资源是不会枯竭的;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具有无限性,生态环境不会受到破坏。20世纪70年代初期,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类面临了前所未遇的五大危机,即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使它们与经济发展关系严重失衡,造成人、社会和自然界的畸形发展,传统发展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与之相对立的可持续发展观便应运而生。1972年米都斯主持的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报告《增长的极限》公开发表,对人类面临的困境提出警告,使人们开始对发展过程中的人、自然、生态与经济的不协调问题有了认识,为人类认识未来与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都对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了进一步发展,后者对可持续发展作了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发展的主题,标志着人类发展观从传统发展观向可持续发展观的重大转变。可持续发展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概括地说,可持续发展应该涉及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见,可持续发展既是经济学的范畴,又是社会学的范畴。就前者而言,人们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生态、经济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运行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揭示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所形成的思想与理论就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并将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应用于企业营销实践,就形成可持续营销观念。它可以独立于可持续经济发展观而存在,专门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形成一套可持续营销理论。就后者而言,人们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生态、经济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运行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揭示可持续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所形成的思想与理论就是可持续社会发展观。可持续社会发展观虽然不像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对可持续营销观念产生非常直接的和非常巨大的影响,但也有一定的影响,它也为可持续营销观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因为从三者的内容上看,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

理论是从实践中来的,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才成为科学理论。可持续营销理论产生的实践依据是可以通过对全球现状的分析中认识到。联合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事务处在2002年8月发表的《全球挑战全球机遇》报告中指出,目前的全球生活标准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令人恐慌,会危及地球和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世界40%的人面临水资源短缺,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许多动植物濒临灭绝,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2.4%的森林遭到破坏,每年有300余万人死于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报告号召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欧洲经济共同体在一份报告中提出:用年均消耗量计算,现有资源还可用500年;如果消耗速度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现有资源只能维持90多年。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人口素质低,可耕地面积减少,粮食进口需求增大,这些无疑成为我国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障碍因素。我国能源资源主要是煤,很多煤矿处于无煤可采状态,到2030年剩下可开采的煤矿并不多。我国石油供求缺口越来越大,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7%,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有2/3的城市缺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支柱性矿产,主要有45种,据有关专家论证,在这些矿产中,到2010年可以保证需求的减少到23种,到2020年仅剩下6种;我国土地资源退化加剧,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并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我国资源减少的趋势,无疑构成了我国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障碍因素。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生态平衡破坏严重,80%以上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污染了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大都堆积在城市郊区,累积存量达到65亿吨,污染了空气、水和土壤,并占用了大量农用地,自然环境因素构成了我国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负担。除此之外,我国人文环境也不尽如人意,诚信成为稀有产品,不讲诚信给我国经济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5855亿元,信誉缺失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上述现象在世界各国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构成了可持续营销观念产生的实践依据。

三、可持续营销观念的主要内容

可持续营销理论强调营销过程中的可持续性准则,其内容主要有如下几点:

1.提倡绿色营销。当今绿色营销风靡世界,绿色产品和服务不断被企业创造出来,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家电、绿色汽车、绿色玩具、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住宅、绿色旅游等;企业在绿色营销活动中,使用绿色价格、绿色分销、绿色促销、绿色广告、绿色包装、绿色宣传促销等策略。这是因为当今世界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正在发生着变化,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正在形成,所以绿色产品和服务有广阔的市场,绿色营销不断赢得消费者支持和响应,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和更大的发展。

我国于1990年开始实施绿色食品工程;我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在不断增强。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绿色产品市场将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环境均要求我国发展绿色产业,市场引领着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

2.提倡关系营销。由于消费选择的多样化,消费个性的强化,使得目标市场无法清晰而变得模糊。在此情况下,传统的促销方法已不能传递充分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信息。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成本,为市场交易各方的信息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关系营销应运而生。它是由美国营销学家杰克逊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很快便传遍世界。它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的过程,其核心是企业与它们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承诺,实现各自的目标。要实现关系营销的目标,企业必须提供优质、个性化产品、良好的服务和公平的价格,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搞坑蒙拐骗活动,讲究商业伦理道德,与各方建立长期的、互惠的关系。

3.提倡定制营销。当今的时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彰显出个性化和差异化,使统一市场需求向多元化市场需求转变,要求企业将市场细分到每个人。也就是说,要求企业根据每一位消费者的特定要求,单独设计、生产产品并迅捷交货,消费者愿意为此付费,以获得称心如意的产品和极大满足,使定制营销应运而生。柔性生产系统、信息技术和延时制造技术为大规模定制提供了技术基础,现代组织管理理论为大规模定制提供了管理技术基础,模块化产品设计、模块化过程设计和快捷的供应网络为大规模定制提供了生产运作保证。在时装、油漆、电子消费品、计算机和汽车等产品方面已经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定制营销之所以被企业所接受,不断付诸实施,是因为它具有传统营销所不具有的优势。一是它能为顾客量身制作,而顾客又积极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双方互动,所以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为企业赢得更多的顾客;二是实施大规模定制,可以像传统的大规模生产那样降低成本;三是产品生产具有针对性,防止了传统营销过程中生产的盲目性,避免了产品积压和生产资源的浪费,也节省了流动资金,减少了流通费用。

4.提倡人性化营销。到了20世纪后期,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它们能满足生理的需要,又要求它们能满足心理的需要,而且偏重于满足心理的需要,要求产品和服务更加精细,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不少学者认为当代的人既是“社会人”,又是“文化人”,这种对当代人的假设是比较恰当的。与此相对应,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文化含量大大提高,更加人性化,使消费者生理和心理均得到极大满足。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是一种发展趋势,企业的营销和促销策略增加了文化的内涵,凸显人性化营销,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使企业得以可持续营销。

5.提倡适度营销。所谓适度营销就是指企业适应国情国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自然资源存量水平,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条件,开展营销活动。与适度营销相反就是过度营销。过度营销必然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使企业营销活动难以持续,这是企业应该竭力避免的。在当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想方设法开展营销和促销活动,争夺市场。在利润的驱使下,不少企业甘冒巨大的市场风险,投入巨额资金,开展促销活动,因而出现过度营销,这必然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结果是企业难以实现目标利润。在企业发展史上,中外企业过度营销的例子举不胜举。20世纪80年代,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就风行过一次性产品,比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内衣、一次性雨伞等,这些产品价格便宜,仅使用一次就丢弃了,它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过度营销不值得提倡。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一些商业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将店堂装饰得富丽堂皇,有些商店甚至一年搞两次装潢,一次比一次豪华,这些企业一味强调硬件设施、设备上档次,而忽视了软环境的改进,比如忽视了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员工的素质欠佳,提供的服务不尽如人意,这显然是一种在企业外部形象上的过度营销。在我国市场上过度包装也屡见不鲜,如月饼的包装就是典型的例子,既浪费了包装材料,又费工费时,空耗了资源。我国有不少企业在技术改造和创新上不舍得投入,但在做广告上舍得投入巨额资金,这显然是过度促销。

四、可持续营销观念的实施途径

可持续营销观念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必须尽快实施,有百利而无一害,实施得越早越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使全体国民形成可持续营销观念。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对可持续营销观念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不仅要使企业,而且要使政府管理者和全体国民认识到可持续营销观念的重要性,从传统的营销观念转变到可持续营销观念上来。

2.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并严格执法。我国的法律可操作性较差和执法不严的情况相当严重,导致违法事件屡禁不止。为此,(1)要对我国现有的法律进行修改,使其与国际接轨。对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知识产权法、合同法、价格法和环境保护法等进行修改补充,增强可操作性;(2)吸收发达国家相关法律条文的长处。使法律条款言简意赅,避免模棱两可、产生歧义的问题;(3)加强执法环境建设。重点是建设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环境,杜绝权大于法的现象,从根本上消除权力干预司法和执法过程,让舆论工具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将干扰司法和执法的现象曝光;(4)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对执法人员开展定期轮训工作,让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树立秉公执法的意识,杜绝徇私枉法现象发生。

3.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应建立“三位一体”的社会监督体系:(1)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记者具有职业的敏感,往往能及时地将发现的问题曝光,有关执法部门就能及时行使其职责,对违法问题予以解决。我国政府应使舆论工具获得更多的报道权利;(2)有关政府机构组织的监督检查工作应该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不要流于形式,否则起不到监督效果;(3)政府应扶持民间监督检查机构,让它们取信于民,树立它们的权威,发挥它们的作用,而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它们进行间接管理。

4`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造和使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1)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造和使用绿色技术,对使用绿色技术的企业在税收上予以减免优惠;(2)政府将花钱开发出来的绿色技术无偿提供给一些企业使用,并对企业开发出来的绿色技术予以重奖;(3)政府在每年招标采购产品时,优先采购绿色产品;(4)政府在吸引外资时,采取向使用绿色技术的外资企业倾斜税收优惠政策,使绿色产业在我国尽快发展起来。

可持续范文篇4

现行征地安置政策基本上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补偿办法,即国家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农民予以直接的经济赔偿,如土地补偿费是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补偿,安置补助费是补偿农业从业人员因征地而就业不充分或一时不能就业所承受的损失,等等。肯定地说,这种经济补偿机制是必要的,目前显然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应该坚持下去并逐步得到改进。

但必须看到,现行的经济补偿机制是低水平、不全面的,难以完成所有的工作。大量的实证调查揭示,这种补偿在结果上无法恢复被安置者以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及时足额给付了经济补偿,失地农民在很长时间以后仍会处于贫困状态。这就警示我们:现行的征地安置政策是一种普遍缺乏效用而且很容易被滥用的方法,不足以预防失地农民的贫困,必须加以调整和完善。

天津市大港开发区超出标准,违法占地1384亩。中塘镇大安村1076名失地农民按手印,强烈要求将非法占地恢复原貌,并全额支付已批准征地的土地补偿金。(本报记者王晔彪摄)

预防和缓解失地农民贫困问题,应重新审视征地安置工作的政策目标和手段,重点应放在检讨损失评估和补偿的思维方式上。进而言之,征地安置政策不应简单地视为支付赔偿或置换原有资产,其思路应更为宽广:使失去土地的人重新建立生产力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一句话,应把实现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作为未来征地安置政策的基本目标。

“可持续生计”概念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将此概念引入行动议程,主张把稳定的生计作为消除贫困的主要目标。1995年,哥本哈根社会发展世界峰会和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进一步强调了可持续生计对于减贫政策和发展计划的重要意义。所谓“可持续生计”,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的能力、资产和有收入的活动。在此框架内,资产的定义是广泛的,它不仅包括金融财产(如存款、土地经营权、生意或住房等),还包括个人的知识、技能、社交圈、社会关系和影响其生活相关的决策能力。

应当说,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工作。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失地农民普遍实行的“招工安置”或“就业安置”政策,就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原有的招工安置和农转非等办法,在实践中已失去原有作用和意义,各种矛盾和问题开始凸现。因此,重新理解和认识可持续生计政策,并以此作为征地安置工作的基本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实现目标的四种手段

第一、设计合理的补偿机制。征地补偿金作为农民失地后原有资产置换的费用,在解决失地农民生活燃眉之急和重建新的生计系统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是落实可持续生计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合理的补偿机制应以提高或恢复失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为目标。这可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征地补偿费即便不能做到对失地损失的“全额赔偿”,至少应保证及时足额支付置换农民原有资产的费用。基于现行法律规定的征地补偿费严重偏低的实际,未来的征地补偿标准应在现有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以下3个方面的因素,即土地的潜在收益和利用价值,土地对农民承担的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和土地市场的供需状况。其次,置换资产最多只能使失地农户保持和以前一样的发展速度,而不能弥补由此损失的时间,“迎头赶上”。要想真正实现加速发展,就必须在此之外,还向失地农民提供以发展为目的的投资。

第二、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户积累资产。资产的社会福利效用是显而易见的:有了资产,人们可以从长计议,追求长期目标。更为重要的,积累资产本身对穷人的心理促进、意识提升以及行为方式的改变等具有巨大的潜在作用。事实也表明,土地、房屋、集体经济等资产收益,在预防失地农民贫困和减少家庭不安全感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进而言之,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民积累资产,既是改善他们生计的一种速效、实惠、一举多得的好办法,也是帮助他们规避各种生活风险的重要的安全网之一。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和政策工具来实现上述目标呢?可行之策有两条:一是抓好失地农民的住宅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部门与建设单位在设计建造失地农民的住宅时,既要考虑确保他们乐有所居,也要方便他们能从房屋资产中形成长效受益机制。二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于必须由国家征用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可以在规划区内征用土地中留出一定数量土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经营。对于那些土地征用量大,土地征用补偿费较多的行政村,政府应积极倡导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改革,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第三、促进失地农民生产性就业。对于失去物质性和生产性资产的农民而言,就业收入构成了大多数生存策略的核心内容。因此,为失地农民提供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是实现“可持续生计”目标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以下3个方面有助于促进失地农民稳定就业:一是提高就业能力。通俗地说,就业能力是指获得工作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如前所述,失地农民的智力含量、质量水平或专业级别均难于适应目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变化,政府向他们提供就业服务、就业培训、制定一些有利于保持工作的补贴显得尤为紧要。二是广开就业渠道。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在此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政府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就业安置办法,即把就地安置、招工安置、投资入股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和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等安置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消除就业障碍。社会各界要像关心城镇下岗职工那样关心支持失地农民的就业与再就业,逐步清除各种不利于统筹城乡就业的制度和文化因素。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应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第四、建立普惠的社会保障机制。在现有体制下,农民失地犹如经历一次经济和生活上的剧烈地震。无论征地补偿机制多么完善,不可避免会有部分失地农民或家庭沦于贫困的世界。切实保护这些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既是社会公正的体现,也是政府职责所在。为此,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为失地农民建立普惠的社会保障机制极为必要。实际上,如果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就不需要那么多详细复杂的、针对具体项目的补偿。换句话说,如果把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征地的前置条件,不仅有助于预防失地农民陷入贫困风险,也有利于国家必要的征地工作高效健康运行。普惠的社会保障机制要可持续,必须基于3个前提:一是将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征地的前置条件;二是为失地农民设立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宜直接与现行城镇的类似制度衔接。三是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专项基金。其中政府的必要投入至关重要。

落实政策的具体措施

1.关于完善补偿机制。

——修改《土地管理法》中与市场经济要求和保障农民权益不适应的条款,切实改变现行征地制度对农民的补偿标准严重偏低,违反市场经济和城镇化基本规律的现状。

——建立和完善农用地分等定级和农地价格评估体系。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环境条件等,对农用地进行分等定级;结合农用地等级,制定农用地价格评估办法。以农用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地评估价格为基础,以经营性目的的农地转用市场价格为参照,确定土地财产补偿标准;参照资产评估办法,确定其他各类财产的补偿标准;参照城乡劳动力工资水平和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确定就业安置补偿标准。

——在单纯的征地补偿费用之外,再增加一定数量的投资资金,专门用于失地农民创业和发展。

2.关于资产建设。

——实行留地安置政策。国家征用土地时,应在规划区内留出一定数量土地返回给村集体,用于安置失地农民。留用地比例以征用地总面积的20%为宜,10%专项用于村集体发展二、三产业,另外10%用于农民生活安置。

——搞好住宅小区规划。原则有三:一是住宅最好规划在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地段,如沿街,靠近集市等。二是住宅应实行小区化。居住小区化不仅能方便居民日常生活,居住区内商业用房也可作为村集体资产获取收益。三是推行多层公寓住宅。多层公寓既可把节约下来的宝贵土地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形成一份产业,也便于失地农民在满足自住的基础上,有一定面积的房屋用于出租,获取租金收益。

——探索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机制。有效措施之一是,积极倡导社区股份制改革,把资产量化到个人,并明确权利与责任。

3.关于就业促进。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可行的策略有5条:一是建议在出让土地时,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征地单位签订提供一定数量或一定比例就业岗位的协议,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纳被征地单位的劳动力。二是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把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同加强城市的绿化、环保、卫生、交通、便民服务等项事业结合起来,使之形成提供就业岗位与创造本地财富的新循环。三是将失地农民纳入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范围,提高他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四是实行公共就业工程计划,如实施建筑、道路、绿化、社会建设等劳动密集型工程,或结合当前城乡环境整治等工作,帮助大龄失地农民再就业。五是就业资源枯竭地区,应组织开展劳务输出。

——重点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有益的经验是:以市场的需求和农民的需求来定培训项目(对失地农民实行“菜单式”和“计单式”培训),以竞争定培训机构(对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实行面向全社会的招标制),以补贴促参与(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失地农民,政府给与一定的财政支持)。

——用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降低劳动力成本。如对招用失地农民的企业,政府给予一定的收费减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优惠政策;对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与下岗失业人员一样同等享受在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如免交相关税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

4.关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将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征地的前置条件,把不妥善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就不允许征地作为改革征地制度和完善征地程序的重要内容。

——为失地农民设立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应遵循“低进低出”的原则,即设计一种“少缴费、少得益”的新制度。参保者得益之“少”的下限,以保障“基本生活需求”为准。

可持续范文篇5

关键词:可持续生计;精准扶贫;生计能力;项目扶贫

一、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各种社会和经济形态面临的共同难题。反贫困则是贫困的必然伴生物,也是学术界一直以来研究的共同课题。贫困首先被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是一种经济收人不足以维持整个家庭成员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收入贫困,贫困同时也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奥本海默认为“贫困是物质、社会和情感上的匮乏和机会被剥夺[1],刘易斯认为文化贫困会导致穷人中贫困代际传递,阿玛蒂亚•森则认为贫困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可行能力”的被剥夺,包括教育、技能、培训和健康状况等的匮乏[2]。后来,舒尔茨和贝克尔又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贫困不单是物质资本的短缺,还在于人力资本的匮乏和对人力资本的忽视[3]。世界银行于2000年重新界定了贫困的概念,提出贫困不仅仅是物质需要方面的未满足,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即缺少参与权和发言权、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权利的社会排斥性[4]。可见,贫困概念的内涵在人们的认识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从简单的“相对收入较少”和“生活必需品缺乏”的经济贫困到多维度和多元化的“权利和机会被剥夺”的能力贫困再到“发展的自由缺乏”的人文贫困,人们对贫困的认知也从一元走向多元。反贫困一直是我国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必须直面的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扶贫政策先后经历了大规模制度性扶贫、救济式扶贫、攻坚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等阶段,扶贫瞄准对象从大范围的区域瞄准逐步收缩为县级瞄准、到村到户瞄准,全国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16年的4332万,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4.5%,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无论扶贫政策还是扶贫举措都始终没能超越收入贫困论的狭隘观点,存在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扶贫资金使用低效、扶贫政策与农户需求不匹配、贫困农户抵抗风险的能力脆弱、无法参与公共决策、被边缘化、生计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新时期的扶贫政策迫切需要改变以往经38济贫困论的窠臼,反贫困不单要增加农户的当期收入,更重要的是增强农户抵御风险、战胜贫困的能力。2011年以来新的扶贫开发纲要颁布实施和2014年“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使我国扶贫政策进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精准扶贫的新阶段。精准扶贫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5]。要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就要对精准扶贫的工作流程进行科学的设计,为此,必须回答怎样衡量贫困?贫困的成因是什么?贫困的应对策略以及怎样评估扶贫成效等问题,可持续生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成熟的研究框架,是精准扶贫研究的全新视角。

二、可持续生计理论

贫困说到底是农户的生计问题,稳定的生计意味着消除贫困并可持续地利用各类资源。对生计概念的厘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钱伯斯(Chambers)和康韦(Conway)认为生计是一种“谋生的方式,该谋生方式是建立在能力、资产(包括储备物、资源、要求权和享有权)和活动的基础之上”[6]。一般认为,生计包括能力、资产以及一种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活动。可持续生计是生计概念在可持续理念下的深化,1988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生计”的概念,强调满足最贫困人口最基本需要的必要性。目前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的是斯库恩斯(Scoones)对可持续生计的界定,“某一个生计由生活所需要的能力、有形和无形资产以及活动组成。如果能应付压力和冲击进而恢复并且在不过度消耗其自然资源基础的同时维持或改善其能力和资产,那么该生计具有持续性”[7]。从学者们对可持续生计的定义来看,可持续生计是指通过维持和提高生产能力,来保障财产、资源、收入的稳定和满足基本生存的需要。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是20世纪90年代末,由世界银行、英国国际发展署等一些国际组织推动形成的,旨在分析社会和物质环境之间的多维复杂关系,后发展成为以生计视角为中心进行减贫理论分析及实践指导的工具。在已有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建立的SL框架在发展干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认可,该框架由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结构和程序的转变、生计战略和生计输出五个部分构成。运用该框架可以推演出贫困发生和治理的运行逻辑:在市场风险、自然灾害、经济萧条、庄稼歉收、健康受损、社会和技术变革、就业风险等外在因素引起的脆弱性环境中,贫困主体的生计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必然受到制约,引起政府的管理水平、制度政策、法律文化等结构和过程的变动,这种变动对贫困群体的生计战略和策略带来相应的影响,从而导致生计(输出)结果的改变(收入增加、福利改善、脆弱性减少、生态环境改善等),这种变化了的生计结果又会反过来作用于贫困群体的生计资本和脆弱性背景,产生新的循环。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把贫困主体看作是一个在脆弱性的背景下生存或谋生的对象,在自然、制度、市场等因素造成的脆弱性环境中,作为生计核心的资本性质和状况,决定了采用生计策略的类型。“拥有较多资本的人们往往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并有能力运用一些政策措施确保他们的生计安全”[8]64。该框架的核心是建立农户的生计资本———生计活动———生计后果的逻辑关系和相互影响机制,它的优势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人类的结构化过程,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本积累水平普遍较低,贫困脆弱性高,“结构和过程转变”对于改善贫困人口生计状况十分重要。

三、可持续生计视域下的精准扶贫

运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基本思路,可以把农户贫困放在开合的系统中做动态考察:在脆弱性的生存环境下,农户的生计资本非常有限从而使生活陷入困顿,如果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有效支持,采用多样化的生计策略,生计结果最终得到改善,改善的生计结果反过来会改善农户生计资本的拥有状况,政府的政策措施如果有效也会改善脆弱性的生存环境,从而使农户的生计进入良性循环;如果政府和社会对贫困农户的帮扶有限或政策失效,则最终使农户的生计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所以,贫困治理的效果如何,政府的善治政策和落地执行是关键。(一)生计资本与精准识别贫困的测量和贫困人口的识别是研究贫困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是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只有将“真贫”识别出来,才能根据贫困农户的资产状况和致贫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帮扶策略。精准识别的核心任务有两项:一是贫困程度的测量,二是扶贫对象的认定。贫困程度的测量主要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制定的最低贫困标准,识别指标主要有收入水平、健康、教育、生产工具、住房状况等对农户的贫困程度进行综合测量,根据计算出的数据判定是否被确定为贫困对象,对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建立贫困人口数据库,这种识别要求与可持续生计的分析方法高度吻合。在SL框架中,生计资本分为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五个方面,人力资本指个人拥有的用于谋生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它决定了人们追求不同的生计手段和相应的生计目标;自然资本是农户能够利用和维持生计的土地、水和生物资源,自然资本的多寡、丰裕程度以及距离市场的远近都直接影响到农户生计的种类和数量;物质资本是维持生计的基本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包括房屋、灌溉系统、生产工具和机器等,是农户生计必备的物质和技术支持,影响着农户生计发展的程度和水平;金融资本是用于购买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现金以及可以获得的贷款和个人借款,是农户生计运行的“血脉”系统;社会资本是人们在追求生计目标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如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宗教组织、家族和亲朋好友等),社会资本的多少影响了人们之间的信任和合作能力以及社会机构的支援和帮扶。可持续生计对农户的生计资本进行了多维度的考量和统计,能更好地兼顾到贫困人口的差异性,在具体实践中生计资本的五个方面都可以细化为若干个分项指标,给这些指标给予不同的权重,设计统计模型,就可以清晰地调查统计农户生计资本的总体状况,并掌握制约和影响农户生计发展的主要因素。这种分析方法正是精准识别“扶真贫”的要求所在。(二)脆弱性与精准帮扶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的重点所在,它要求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农户致贫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类,找到“贫根”和“症结”,以便采取差别化、针对性的精准帮扶,实现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只有把扶贫资源有效分配到贫困人口的真实需求上,使扶贫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在SL框架中,贫困的致因主要是农户所处的脆弱性的环境,包括突然的自然灾害(旱灾、洪水、霜冻、沙尘暴等)、经济萧条(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和农资物品的价格上涨、外出就业困难等)、庄稼歉收以及牲畜的病害等外部冲击,还有人口变化、资源多寡、政治稳定、经济、市场等长期发展的趋势和周期性季节性的价格变动和生产就业的波动都是影响农户生计的主要因素。按照世界粮食计划署通用的农村脆弱性分析方法,脆弱性的分析指标一般有三类:一是风险因素,主要是农户面临的粮食安全风险(食物不足的风险),风险越高,脆弱性越强;二是抵御风险的能力,三是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备与否,反映了某一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该地区或人群抵御各种风险[8]65。脆弱性背景是农户生活的客观自然和社会环境,单靠个人或村庄的努力根本无力改变,精准帮扶就是要充分调查脆弱的乡村和农户实际致贫原因,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移民搬迁、生态扶贫、劳务输出、社保兜底扶贫都要在尊重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口采取有针对性的帮助措施,实现扶贫方式由“粗放式”、“大水漫灌”向“精细化”、“精准滴灌”的转变。(三)结构、制度转变与精准管理精准管理首先是贫困村和贫困户的信息都要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这种管理应该随农户贫困状况的改善进行年度更新、动态管理,健全贫困户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同时对贫困户致贫的关键指标进行纵横对比分析与统计,从中准确寻找导致农户生计难以持续或贫困状况恶化的关键因素,以便进一步进行“靶向治疗”。其次,对扶贫项目和资源进行精准管理,提高项目和资源实施的效率和有效性。建立严格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申报、使用、考核机制,避免扶贫资金使用的“碎片化”现象发生。最后,精准管理也是扶贫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要充分发挥扶贫办、政府、民政、人社、住建、教育等部门的协同作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责任,提高办事效率,形成扶贫合力。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结构和制度的转变是指形成生计的组织结构以及相应的政策制度的一种完善[9]205,结构主要指政府组织与私人机构,它们通过制定法律、提供服务的方式来影响农户的生计,制度是保证政府和私人机构正常运行的社会准则和规则,这种准则和规则具有持久和广泛的效力。精准管理的目标就是在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努力下,建立各部门的联动机制、信息传递机制和处理机制,降低精准扶贫工作的内部损耗,提高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效率。(四)生计结果(输出)与精准考核精准考核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最终环节,主要通过设定考核指标,收集考核证据,对既定的扶贫目标和扶贫效果完成状况进行量化考核,这种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的设置,意在对主导扶贫的政府工作部门和人员以及乡村干部形成一定的激励和压力机制,以保障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农户生计改善的程度是扶贫工作完成状况的有效证明,生计资本的拥有状况不同,决定了人们会采用不同的生计战略,单一类型的资产是不会产生多样化的生计结果的。贫困农户往往对生计资本的获得能力非常有限,这种有限性要求扶贫工作不仅是经济上简单“输血”,还要在教育培训、健康扶助、技术指导,贷款扶持、市场开发等“造血”功能的启动上下真功夫,使农户有更多的生计选择机会和多样化的生计策略,最终达到更多收入、福利提升、降低脆弱性、提高食物安全、得到更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的目标。

四、精准扶贫的基层实践困境

自2014年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扶贫工作展开,仅两年多的时间内,扶贫工作成就颇丰,年均1000万贫困人口的减贫目标超额完成,各地在具体实践中,也创造性的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脱贫模式,但在基层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一)“规模控制”、“瞄准偏离”、“争贫”、“闹访”等现象导致精准识别不精准目前的精准扶贫实践中,对贫困农户的识别主要采用的是“程序识别法”[10],通过“规模排查、村级排查、自主申报、村民评议、入户调查、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市级备案”的程序,这种看似严格的逐级审核程序,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遭遇了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规模控制”引起的“规模排斥”,国家统一的农村扶贫识别标准,不能充分考虑各地区贫困的地域特殊性以及致贫原因的复杂性,规模控制下将贫困户指标逐层分解的方式虽然降低了精准识别的困难和成本,但也会因为贫困指标有限而导致部分贫困农户被排斥,尤其是“临界”农户最容易被排斥。二是受农户居住分散、流动性强、市场参与程度不同等因素影响,很难准确获得农户的真实收入情况,以收入标准识别贫困户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筛选困难,出现“瞄准偏离”。三是农户贫困致因的多维性遭遇识别指标的单一性。收入状况只能反映贫困的最基本方面,不能反映收入以外其他维度的贫困状况,如因学、因病、因婚导致的支出型贫困、因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因素造成的贫困都难以做到详尽的统计。四是“选贫”“争贫”、“闹访”、“均贫”等现象导致精准识别偏差。在贫困指标“规模控制”和政府主导的扶贫模式中,贫困村、贫困户的识别都与资源分配密切相关,扶贫资源作为无偿的稀缺资源所产生的资源竞争在最基层的村庄层面同样发生[11]。受“熟人社会”的农村环境影响,很多地方采用村民小组民主评议或投票的方式“选贫”,这种方式在凸显公平的同时又难免陷入“主观贫困”的漩涡,导致识别精准度的下降。部分村庄也因为资源有限而出现“争贫”和“闹访”等自利行为,也有村庄为了息事宁人,遵循“不出事逻辑”,直接将有限的扶贫或低保资金平均化或充公做村庄集体开支。这种乱象给基层治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扶贫工作最终异化为维稳工作,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长期开展极为不利。(二)产业与扶贫脱嵌、“精英捕获”、农户参与能力不足导致精准帮扶“效”“殇”并存产业扶贫是依托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来带动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模式,在当前的开发式扶贫中主要采用项目制①的形式,大多数省份的扶贫资金有70%用于产业扶贫,产业扶贫对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带动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户收入等方面确实成效显著。但在目前的产业扶贫实践中,也存在扶贫政策与贫困对象不对接的项目制“走偏”现象,产生贫困治理之“殇”。首先,在项目制实施中,存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因为利益诉求和目标责任的不同而产生项目扶贫目标偏离,地方政府政绩最大化的冲动往往会选择基础设施好、容易出政绩的村庄集中投资,打造“亮点村”或“路边工程”,而真正贫困的村庄由于基础设施差,环境脆弱,位置偏远、交通落后等原因导致扶贫项目见效慢,收益甚微而被地方政府搁置,产业扶贫济困的功能被消解和弱化。其次,在项目进村以后,承担项目的主体因农户拥有的生计资本的不同会再次出现分化,有一定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农户会积极争取项目和政府的配套资金,而贫困户由于生产资料、劳动能力、知识和技术上的缺乏大多选择风险规避,项目进村中的“精英捕获”现象必然发生,产业扶贫再次出现产业与扶贫的脱嵌。另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在增加农户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同时也导致村庄的空心化,以老少妇弱为主的贫困群体没有参与扶贫决策的权利,出现被扶贫项目排斥或胁迫的现象。在多地的扶贫实践中,诸如温室种植、家畜养殖、危房改造、惠农贷款等项目因为贫困户的参与能力有限最后异化为行政性的任务摊派,在行政压力下的贫困农户被迫参与扶贫,导致扶贫项目的初衷和结果背离。(三)运动式治理与项目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协同困难导致精准管理问题频发贫困问题是国家发展的顽疾,贫困问题的运动化治理是政府主导的扶贫模式的惯性思维,精准扶贫就是国家为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启动的一项运动式的贫困治理政策,基层政府在执行这项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压力性体制的束缚,同样以运动的速度完成行政性的任务。精准扶贫政策与实践衔接的关键是乡村干部,他们既无充足资源也无政策权力,甚至还缺乏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在脱贫考核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和上级政府玩起“数字脱贫”、“文件脱贫”的游戏来寻求自保,造成复杂的贫困治理问题被简单化理解和执行。在扶贫资金管理方面,由于缺乏专门的机构管理,导致专项扶贫资金“多项投入、分头管理”。目前的扶贫资金主要有产业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贴息贷款、财政扶贫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整村推进资金、互助资金、“雨露计划”等,理论上讲,各级扶贫办要协调所有的扶贫资金,但行业资金、专项资金有专业的部门标准制约,导致资金使用中的“碎片化”现象比较普遍。这种僵化的管理体制和分散的各自为阵的扶贫方式,使行业扶贫的协同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多头管理的现状不但增加了管理的成本,降低了管理效率,而且使扶贫资金的益贫性受限。另外,社会扶贫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民众参与的协同合作扶贫格局尚未形成。政府主导的扶贫模式的单一性难以满足各贫困群体的异质性需求,而社会扶贫在提升贫困群体的能力、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各利益群体权利平等[12]、扶贫方式的灵活性等方面都有政府项目扶贫不具有的优势。现有社会扶贫主要限于定点扶贫和东西协作、扶贫结对子、挂职干部、“第一书记”等,这些社会扶贫的“老三样”因为结对单位和个人的能力、资金以及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扶贫的效果差强人意。东西部扶贫中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的“一对一”协作互补、合作共赢的扶贫模式尚在探索之中,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扶贫中的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四)贫困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动态性、扶贫资源的有限性与短期内出效益的考核机制的矛盾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是目前扶贫攻坚的难点和重点,这些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经济区位等原因,呈现出贫困与生态脆弱区、限制或禁止开发区的高度吻合,人地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极为有限,由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普遍落后,这些地区与外界的物质、信息和人员交流困难,致贫原因复杂多样,贫困化的“孤岛效应”[13]突出,成为新时期扶贫开发“攻坚拔寨”的主战场。针对这些地区的贫困个体来说,致贫的原因也是千差万别,短期内要取得“脱贫摘帽”的扶贫效果基本很难。精准扶贫倡导通过“造血式”的扶贫方式来提升贫困农户的可行能力,实现可持续生计。无论健康扶贫、教育扶贫,还是科技扶贫、项目扶贫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造血式”扶贫需要将精准扶贫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对待,要按照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户意愿逐步落实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发展等项目,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外援“输血”必须是长期的。但对于基层政府来说,短期内出效益的政绩诉求使他们普遍追求“短、平、快”的扶贫效果,需要长期投入的造血扶贫工程常常异化为追逐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和盲目行为[14]。精准扶贫的最终目标是所有贫困人员精准脱贫,2015年国家提出“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的脱贫标准并上调以人均纯收入为内容的国定贫困标准(2015年为2855元),贫困标准的动态变化一方面使贫困人口规模绝对增大,另一方面又缺乏贫困人群的收入、消费、公共服务的数据,增加了统计难度的同时,也使脱贫“退出”和“进入”的机制更加复杂化。

五、完善以可持续生计为导向的精准扶贫实践路径

可持续范文篇6

我区的财源培育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对区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而言,尚有一定的差距。其主要问题表现为:1、区级财政压力增大,行政区划调整后,区级财力在供需关系上将面对相当大的矛盾。2、财源基础不稳固,增收主要依赖于管理性增长。3、财源可持续发展后劲乏力,发展空间受限制。

市政府决定今年重新确定市、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我区如何适应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变化,在确保国家和省市利益的前提下,增加区级财力,保障有效供给,实现财政振兴和促进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围绕培育可持续财税,提高财源效益,做大做强区级财政这一中心,确立正确的财源发展战略思想,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财源建设,培植和壮大财源基础,形成具有**特色、结构合理、比例协调、持续发展的财源体系。

一、实行新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后,我区财源结构的变化趋向

按照市政府今年重新确定的市、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市对区在事权划分的基础上,收入的划分、分享比例及收入增量部分的分配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是收入结构的变化,市级固定收入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与牌照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契税、海域、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市级管理的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列入预算管理的市级各项基金收人及其他收入等。区级固定收入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区级管理的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按规定属于区级的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政府性基金等。市、区共享收入为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

二是分享比例的变化:增值税分享比例由原来的1.56%提高到2.25%,营业税分享比例由6.25%提高到9%,企业所得税分享比例由原来的6.25%提高到9%;房产税取消增量返还100%市区共享分享比例由原来的25%提高到30%;个人所得税由省级固定收入变为市区共享收入,分享比例为9%。

从以上变化的趋向不难看出,如果把发展我区税源的立足点放在以我区的固定收入来考虑的话,显然是不现实的和行不通的。这是因为在我区的总收入中区级固定收入比重小,以**年为例,我区实际固定收入仅占总收入的0.4%。二是我区固定收入税种属于土地资源税类和行为资源税类,且税率又很低,是从属于经济发展的税种。而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收入占**年总收入的90%,我区从中分得财力5019万元,占当年财力10550万元的48%。为此,必须把发展我区可持续财源建设的重点纳入到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来考虑。

二、推进财源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几个关系问题

经济决定财源,财源反作用于经济,经济发展是财源的基础,是开辟税源、增加收入及改善财政状况的根本途径;财政实力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把培育我区可持续财源纳入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来考虑,并在财源发展战略思想方面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中央、省、市税源和我区的税源关系,即只有在保证中央、省、市利益的前提下,大力培植我区的税源,确保区级财力的有效增长。二是远近关系,财源建设必须有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某一阶段经济发展搞多大规模,若干年后又以什么为后续产业,都要有个远景设想。就我区而言,近期财源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调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中期发展规划,选择发展重点,培植有后劲的财源。三是支柱财源与非支柱财源的关系,从我区近几年来的实际情况看,第三产业财源占税源比重的80.31%,是支柱财源。第二产业税源占19%,第一产业占税源0.69%,均属一般性财源。当然支柱税源的主导地位是相对一般财源而言的,没有一般也就无所谓支柱,然而随着税源建设的变化发展,支柱财源与一般财源是可以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与相互更替的。因此。必须主、次结合,协调发展,立足当前,提高支柱财源,着眼长远,发展一般财源,才能使我区的财源枝繁叶茂,长盛不衰。四是解决好“取与予”的关系。财源建设的直接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积累。而财政收入有赖于财源培植。通常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靠“取”,培植财源靠“予”,“取”“予”适度就出财富。要像市委王富玉书记所说的那样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善待企业,善待企业家,善待“衣食父母”,牢固树立“让企业赚钱,促**发展”的观念,在大力改善企业发展“软环境”,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重点扶持和帮助骨干税源企业,增强骨干税源企业“造血功能”的同时,每年都从区级预算内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财源建设。即建立“谁作贡献谁光荣、多做贡献多奖励”的激励机制,对企业实行财政增收奖励。

三、大力培育我区可持续财源重点选择

新**的成立,将为做大做强区级财源“蛋糕”创造历史机遇,同时,选择优势,确定财源重点,实现财源建设新的突破,从而增大我区的经济实力,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做大做强我区可持续发展财源的总体思路是:调整结构、促产培源、“贴身服务”、“放水养鱼”,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优化第三产业结构,壮大主体税源

随着我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比例将发生较大变化,但发展空间与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航空运输、旅游、商贸、电信、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将会随着新一轮经济发展高潮的到来出现明显加快发展的趋势,产业优势更加突出,对税源增长的贡献率将不断提高,按比较谨慎的估计,在未来一段时期,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0%左右是可以确保的。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认真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市场主体,增大**商团和抓紧规划建设一批中高级批发市场,营造货如轮转的商流产业带。**要率先实现现代化,离不开现代商贸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我区商贸业的重点是:提升商业产业素质,引进有实力的大型商贸企业进驻,发展高起点工商业,加强我区的集散、服务功能。发展商贸业的主体是商贸企业,目前我区商贸企业还不够多,特别是规模以上即批发企业年销售2,000万元、零售企业年销售500万元的企业**年有1274家,占全市4298家的29.4%份额占不到三分之一,必须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壮大**商团,培育更多的商业龙头企业。一方面要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加盟**商团,提升商贸产业素质;另一方面做好在商贸领域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头戏,吸引更多的外地私营企业主到**来落户,到**开公司,发展更多更强的商贸企业市场主体。要紧紧抓住海口城市中心“东移”战略实施的机遇,抓紧规划建设一批中高级专业批发市场,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营造货如轮转的商流产业带。近期内要加快**机场花卉交易中心、江东新市区水产品交易市场暨中国水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建设,抓紧规划实施桂林洋摩托车交易市场、江东新区生物医药交易市场和大致坡乡镇果菜批发市场、种苗交易市场。

二是凭借优势,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年我区旅游服务业营业额收入8.16亿元,比上年增长3.8%,发展速度较快,潜力也很大,是我区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随着东海岸旅游开发带战略的实施和旅游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区的旅游经济将进一步繁荣发展,旅游业将进入一个更加稳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当前要不失时机对红树林、桂林洋海水浴场等旅游景点进行规范化综合整治和整体形象进行包装设计,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尽快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休闲线路和产品。在抓紧着手对区域内旅游资源、旅游项目进行深入的调查、勘测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继续对区域内重点旅游项目、旅游设施的招商引资、开发引导和服务跟踪工作。

三是大力发展航空交通运输业。**年交通运输业提供的税源重7008万元,占全部税源比重的24.4%,比上年增长8.7%。特别是航空运输,发展速度较快、潜力也很大,以海航为例,经过短短10年的时间,海航已由一家地方航空运输企业发展成为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开通了400多条航线,航空网络覆盖全国800个城市,每周有2,000多个航班,**年海航集团收入就达60多亿。在海南纳税2亿多元,其中在我区纳税就达1亿多。类似海航的企业还有南方航空海南集团,她在**这片热土上已经默默无闻辛勤耕耘了十年,为我市、我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见航空运输业发展方兴未艾、大有可为,将是我区税源建设中一支生力军。

(二)加大工业发展力度,培植新兴财源

工业在经济建设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它在财源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我区与兄弟区在可持续财源建设进程中存在的最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化水平差异之上。按照一般的经济发展模式,较发达经济地区工业税源的合理比例为40%左右,我区工业税源比例远低于这一比例,仅为19%,为此,只有走工业强区这条路,突出工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工业税源的收入比重,培植工业成为我区主导财源,是我区加快可持续财源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有效措施。我们一定要围绕市委提出的“做大工业”,的思路,抢抓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工业强区”进程。一是要对现有的工业企业加大扶持力度,稳定和发展现有财源,二是要以效益为导向,从推动内涵发展人手,壮大工业财源。引导企业像恩威制药那样从内涵扩大再生产人手,以强化管理、改进技术、占领市场来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三是结合招商引资抓好桂林洋机械工业片区和江东新市区医药园区建设,促进企业集群化发展,以园区产业拉动经济快车的同时,实施低成本和提升信息化战略,着力打造“无费园区”和“数字园区”。即实行“无费制”,凡进入园区的企业只收税,不收行政事业性费用。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要抓紧将开发区建成“以电信全服务为基础、宽带信息网络为平台、数字化商业服务为应用”的数字园区,为区内企业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以良好的环境吸引投资,以创新的体制凝聚企业。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培植基础财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增加财源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区农村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根据“富裕农民,服务城市”的工作方针,重点推进“菜篮子”工程产业化,**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65亿元,比上年增长6.9%,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7.1亿元,增长10.5%,但由于受区域条件的限制,我区可用于开发及耕种用地十分有限,另外由于受历史的原因,纯农业税源档次较低,收入绝对数也不可能有大的增长。随着新**发展区域的拓展,我区的农村经济跃居全市榜首,农村经济必将发生质的飞跃,必将成为我区农业财源的巨大潜力。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中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税源增长,后劲增强”总体目标进行。一是以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重点,采取“公司+农民”的形式,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逐步建立起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现代农业结构,为农民的收入增长开拓新的来源,培植基础性财源;二是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发展优势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广大农民尽快全面进入小康生活,培植补充性财源;三是大力发展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非农产业。以罗牛山畜牧生产基地、泉涌、泉隘水产品加工厂为依托,按照“突出比较优势,布局相对集中”的原则,在优势农产品的集中产区组建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他们在开拓市场、引导基地、加工增值、科技创新的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大力.培植主体性财源。

(四)“精心筑巢”,培育“总部经济”

**财源经济发展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一个优良的环境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引来了才,引来了资,引来了商,引来了税,兴了一方经济,富了一方百姓。据统计,**年我区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42家,约占全区企业总数的10%左右,但其纳税总额却占全区财政收入的70%左右。若要问其中奥秘,其答案是“总部经济”效应。何为总部经济?它指的是通过创造各种条件,让大集团、大企业将总部、包括行政、制造、研发和销售中心设在本地区,以增强本地区的竞争力和辐射力。为此,要加快**的税源建设,做大做强区级财力,必须精心“筑巢”,全力“培育总部经济”,创建经济强区。一是要对企业实行“贴身”服务,对群众实行“贴心”服务,努力以差异性塑造投资环境新优势,以优越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治安环境吸引境内外知名企业在我区设立区域性总部、吸引境内外商贸企业在我区设立先进的购销机构。建议采取以下三项培育措施:其一,按照建设未来省会城市中心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完成相关的商贸规划,吸引总部企业进驻;其二,在努力打造第二居住地的同时,适度优先发展高级商务写字楼;其三,抓紧制订优惠政策,努力改造企业经营环境,创造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区有关部门要在尽快完善区企业服务中心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贴身服务外,尽快推行两个制度。一个是“企业联络员制度”,将区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安排落实到企业,做到每个企业有人负责、有人跟踪、有人协调、有人服务,做到人人深入基层,与企业保持定期沟通,主动了解企业的需求、意见和建议,及时服务到位。一个是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要对辖区内重点企业进行挂牌保护,凡受到挂牌保护的企业,区直各部门及相关单位未经区政府主管领导批准不得随意对企业收费、罚没和检查,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二是要精心“筑巢”,抓紧规划、实施大英山旧机场海口新城区建设项目及江东新区高级商务区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级商务办公场所。三是双管齐下实施商办税源培植机制。首先在引导辖区内房地产开发商兴建商务写字楼供应市场的同时,从区级财力中安排的专项资金选择商气、人气较旺地段,兴建高级商务楼,免费提供给企业总部进驻办公,其次在江东新市区划出一块区域,由区政府出资先行征用土地,无偿提供给省内经营业绩较好的上市公司兴建商务楼,以产生“百亩商办区相当于万亩城区税源”的作用。

可持续范文篇7

关键词: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

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环境至关重要,在社会建设过程中,森林资源可以为许多行业提供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原材料,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可以稳定社会,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当前的社会环境导致了森林覆盖率的急剧下降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要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森林环境。

1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内涵

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方面,主要问题是在不影响森林恢复系统和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协调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使人们从森林资源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在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可持续经营的框架内,保持生产性森林的活力和科学经营方法,使森林资源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不影响或破坏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1]。

2重要意义

2.1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生态价值是森林价值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自然的开发利用和工业工厂的建设,各种工业残留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造成了雾霾等空气污染。为解决城市空气污染的问题,除了限制和控制工厂的污染,也需要不断提高森林植被的覆盖率,有效确保空气质量的稳定,利用森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自然降解能力处理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同时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大量氧气,不断改善水质。

2.2减少水土流失,提升生物多样性

植物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提高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目标,不仅可以在地区创建一个巨大的自然保护区,还可以利用抗风沙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减少土壤侵蚀,增加土地沙漠化,特别是风灾的可能性。此外,有效管理和维护森林生态系统也可以改善生物多样性,可以为珍稀物种和植物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降低森林中自然物种的灭绝率。

2.3预防洪涝灾害,调节气候环境

近年来,我国各地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十分严重,一些地区甚至发生山体滑坡等灾害,不仅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稳定,而且严重损害人身财产安全。可持续森林经营建设项目的改进和实施可以有效抵御洪水等灾害,因为森林本身具有气候调节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森林经营与森林利用相结合的规划和战略规划,甚至进行自然气候调节,以减少高温季节或冷风季节对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

2.4降低噪音污染,提升生存质量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各种建设项目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城市居民受到了影响。其中,噪声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休息的主要污染问题,良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规划,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环境和景观的开发和管理水平,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娱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管理。此外,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结合城市建设开发的总体规划设计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规划设计项目,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和城市建设的效益进行建设,发展具有生态文化特色的绿色智慧城市,不仅可以有效完善市政管道建设项目和排水沟设计规划,还可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现状

3.1传统林业生产方式影响了可持续经营和发展

过去,我国粗放的林业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的失衡、沙尘天气、水土流失等严重问题,加剧了人与森林的矛盾,成为阻碍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3.2资源分布区域差异大制约可持续经营和发展

从我国森林资源分布来看,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长白山地区,而西北和西南地区天然林较少,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由于人工森林仍然不能满足现代木材工业的需要,这也限制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2]。

3.3森林管理水平有待改善

我国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资源分布差异较大,因此,各林区的气候、土壤和地理条件存在很大差异。此外,在一些偏远地区,森林管理者不重视森林资源,导致森林砍伐频繁,对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3.4缺乏足够的森林防火资金、设备及人员

由于森林资源分布广泛,而从事森林管理服务的人员数量有限,直接影响到森林的管理和保护。目前,我国在森林防火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消防装备落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术水平低,消防能力低,一旦发生重大火灾,现有设备无法满足灭火要求,严重阻碍了森林的持续健康发展。

4有效途径

4.1强化森林科学经营意识、采用近自然林经营理论

在科学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建议和实践的基础上,有必要制定正确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法,全面贯彻落实,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我国森林质量;必须全面贯彻土地经营理念,将土地经营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建立森林经营体系,实现提高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质量的根本目标。

4.2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森林经营计划是森林经营的理论方向和具体要求,林业实践表明,科学制定和实施森林发展规划,可以显著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经营规划是采伐的法律依据,是政府监管的依据,国家有关林业部门依照本法规定,鼓励制定林业规划,指导林业部门科学制定林业规划。为促进森林规划编制,国家对森林规划编制提供资金支持,加强政策指导和培训,分析当地森林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在可持续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切实可行的森林经营计划[3]。

4.3加强资源管理和技术人员培养

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激励政策,吸引更多学生进入林业部门,为补充林业可持续经营人才储备,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对林业从业人员的持续培训和职业培训,充分了解林业知识,提高林业可持续经营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在可持续森林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方面建立一个负责任、称职和有能力的小组。

5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1实现林农结合

农林一体化发展模式是一种综合的发展模式和创新的发展理念,林业与农业结合,农业为辅,实施多项经营计划。可持续创新与林农发展理念相结合,确保林业适应社会和生态发展的需要,实现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5.2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

当前,生态文明应注重在与林业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此外,必须增加林业技术投资,为林业技术领域的研究提供资金、保护和支持。

5.3拓展林业产业链

目前,对森林资源价值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阻碍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拓宽林业产业链,促进森林资源价值创造,森林资源与旅游的合理结合,森林开发的合理规划是对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森林资源与旅游业的结合,可以改变传统的森林发展模式,实现第一、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对林业产品进行深度加工,不仅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开发,也提高了人们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4]。

5.4重点管理生态公益林区及商品林区

保证公益性生态林区的建设和管理是科学合理的,以保证环境建设的和谐发展,对于商品林来说,林业技术的质量直接影响林业生产的经济价值,投资对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建设和保护可再生能源,确保造林资金的不断增加,有必要监控商品林的实际扩张,关注商品林的发展,商品林的建设和经营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不能盲目扩大,避免人员、物力、财力的浪费。

5.5优化管理系统,完善林业发展机制

要实现林业发展的创新,必须适应森林经营体制,完善林业发展机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效益,建立先进的林业研究中心,组建林业专业研究小组,同时,要加强森林管理部门与地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的合作,提高森林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提高对环境保护任务的认识,有效执行相关管理任务,按照国家林业发展战略规划,抓好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确保森林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有效实施,推动我国林业高质量发展。

5.6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优化森林经济结构,必须放弃传统的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引进先进技术,组织和规范发展。同时,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产品,促进林产品加工,提高林产品品种,延伸产业链。为提高林业产品的多样性,除了开发新的木材外,还应开发其他特定的林产品[5]。

6结语

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实施森林经营,调整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大力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森林面积,确保森林资源恢复稳定增长,真正进入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秀丽.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10):75-76.

[2]尤兴山.浅析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家致富顾问,2020(12):270.

[3]李学军.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1(30):71-72.

[4]陈红珠.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J].花卉,2020(2):226-227.

可持续范文篇8

关键词:猪;家禽;饲料;木聚糖酶;植酸酶;蛋白酶

“人口的不断增长意味着对食物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满足这一增长需求,动物蛋白将发挥巨大作用。”Novus国际有限公司全球家禽市场部高级经理AjayBhoyar博士如是说。所有的蛋白质来源都必须提高产量,但市场上各种蛋白质来源中家禽和猪的增长幅度是最大的。水产和反刍动物也会出现增长,但其增幅要小于家禽和猪。人类对动物蛋白需求量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动物饲料需求的增加,而将饲料副产物和副产品以从未见过的高水平添加入单胃动物饲料也正在发展为一种趋势。酶具有降低抗营养因子效应的作用,这是因为酶能够自然分解饲料中难以消化的组分,否则这些组分将会浪费。这种作用能够释放出更多的营养成分,减少浪费,从而降低饲料中昂贵成分的含量。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组合使用,酶都会作用于其特定的底物上,并发挥出完整的效应。多种酶组合使用时,除释放能量、矿物质和单体氨基酸外,还有其他优势。植酸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是当今动物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三种饲用酶。这些酶作用于所有原料的特定底物上,因此对于消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即使不使用其他饲料原料也是如此。

1植酸酶减少环境污染

在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植酸盐会存储磷(Phosphorus,P),并在种子生命周期内保护其避免被氧化反应。单胃动物饲料中的植酸磷会导致一个问题,即未消化的磷被排出动物体外从而危害环境。磷的替代来源包括肉和骨粉,这些物质中的磷易于消化。而植酸酶也可将磷从植酸盐中释放出来,减少环境负荷,并降低饲料成本,因为动物对其他磷源的需求减少了。另外,植酸盐还会与其他矿物质(如锌、铜、钙和铁)螯合,从而降低了这些矿物质的利用率。植酸盐还具有结合蛋白质的能力,进而可能降低氨基酸的消化率。在家禽中,植酸盐还会抑制能量的利用率。植酸酶在家禽的肌胃和腺胃中发挥作用。在猪体内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胃。最新一代的植酸酶可能会在胃的酸性环境中发挥作用。细菌植酸酶的初步发展提高了动物饲料的生物效能水平。最新一代的植酸酶具有更高的基质值,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其利用率,这高度依赖于饲料组成和测试条件。同时,随着人们对植酸酶作用方式的深入了解,未来我们将会得知植酸酶的更多优势,并为生产者提供更多价值。

2木聚糖酶提高潜在的养分吸收

非淀粉多糖(Non-starchPolysaccharides,NSP)属于碳水化合物,称之为日粮纤维。NSP在动物小肠中消化不良,但可以被微生物完全或部分分解,这些微生物可通过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随后这些短链脂肪酸可能会被小肠或大肠吸收。小麦副产品和副产物中的不溶性纤维含量较高——例如以玉米或小麦为原料发酵的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riedDistillersGrainSolubles,DDGS)可加速养分通过肠道的速度,从而降低吸收的可能性。木聚糖酶能够缓解DDGS的这种作用,提高低营养原料的利用率,从而增加饲料配方的灵活性,并降低饲料成本。在家禽营养上,木聚糖酶主要作用于小肠中,但是其对原料的活性受到饲喂方式的影响。在猪营养上,胃是木聚糖酶潜在作用的重要部位。因此,木聚糖酶和植酸酶可能在猪的相同部位发挥部分或全部作用。

3蛋白酶支持多变的饲料原料

豆粕是畜禽和水产养殖中一种常见的蛋白质饲料,其蛋白质含量高,对于非反刍动物来说,它具有很高的消化率和均衡性。但是,豆粕的品质因产地而异。大豆含有抗营养因子,会降低猪的生长性能。其他植物性蛋白质饲料通常也是氨基酸与不良抗营养因子的结合。蛋白酶具有多重效应。它可以减少上述抗营养因子的影响。因此,它降低了与饲料配方不均衡以及饲料成分营养品质变化相关的风险见图1。在品质较差的原料中,蛋白酶的允许添加量较高。最后,它可以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并降低饲料总成本。酶除了分解作用外可能还具有多种营养效能。例如,蛋白酶可以分解保护高粱淀粉颗粒的蛋白质复合物,从而具有间接释放能量以供动物使用的额外功效。因此,尽管在高粱型日粮中添加蛋白酶能够提高氨基酸的消化率,但由于属于次要作用,其能值将显著提高(图2)。蛋白酶通常在动物小肠中能更好地发挥活性。蛋白酶与植酸酶和木聚糖酶在十二指肠近端重叠发挥活性,即使植酸酶和木聚糖酶失去活性,蛋白酶活性仍可继续发挥功效。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区域也可能重叠,这可能对某些饲料组分有利。

4多种酶的潜力最大化

所有饲料原料都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包括纤维、植酸和蛋白酶敏感因子。玉米中的磷大部分是与植酸结合的,但是可以通过添加植酸酶将它们释放出来。玉米还含有一定水平的不溶性非淀粉多糖,可被木聚糖酶分解。以玉米或小麦为原料的DDGS含有高水平的非淀粉多糖,随着木聚糖酶的加入,非淀粉多糖的可利用率增加。大豆的营养价值得益于植酸酶分解植酸盐,木聚糖酶降解纤维,以及蛋白酶降低解抗营养因子进而提高蛋白质消化率。因此,每一种酶都可以与其他酶协同作用。与单一酶相比,多种酶的协同效应可释放更多的营养物质,并可减少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效应。Nortey等的研究表明,在小麦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植酸酶或木聚糖酶均可提高磷的消化率,但两种酶同时添加时,磷的消化率最高(图3)。该试验还发现,植酸酶和木聚糖酶可提高肠道中能量和赖氨酸的消化率。这说明多种酶在其主要功效之外还能改善单一营养素的利用效率。植酸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的作用方式是互补的,在不同的动物种类上应显示一致的结果。此外,当饲料原料的品质较差或不稳定时,这种效应会更加明显。

可持续范文篇9

[关键词]金融竞争力;改革措施;评价体系

1传统金融竞争力评价体系

第一,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金融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20世纪80年代,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及相关机构开始研究金融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问题。它们把金融竞争力归为国家竞争力的一个因素,其下又分为资本市场效率、股票市场活力、银行部门效率以及资本成本这四大指标。在这些指标下,又分别设立若干项具体指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得出来的结果也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当时的各国金融竞争力。

第二,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的评价方法。标准普尔公司对金融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主要通过对各国银行的评级来实现。重点考虑的因素是银行财务风险和商业风险。其中,商业风险因素包括经济风险、行业风险、市场状况、业务种类等。

2金融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理论架构

WEF和IMD将国际竞争力的形成机理描述为:国际竞争力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用公式表示就是:国际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即“竞争过程”理论。按照这个思想,金融竞争力就应该由金融竞争资本和金融竞争过程组成,即金融竞争力=金融竞争资本×金融竞争过程。金融竞争力无疑要保持相当长的时间,我们所要建立的是金融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所以上述表达式还应该修改。

我们认为“可持续”竞争力来源于创新。可持续竞争力和创新是不可分割的。前者侧重于发展的目标和过程,后者强调发展的动力和机制。可持续竞争力和创新在发展的环节上紧密相连,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创新,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量。只有创新才可以使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得到可持续的源动力,才可能具备持续不断的竞争力。从金融角度来看,“可持续”竞争力就应该来源于金融创新。因此,上述表达式可以修正为:金融可持续竞争力=金融竞争资本×(金融竞争过程+金融创新力)。

“金融竞争资本”本身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反映的就是一国在特定时期下所拥有的金融资源和潜力,是一个不可直接量化的概念。“金融资源”这个概念来源于金融资源理论。

在设计金融可持续竞争力时,我们用金融规模指标和金融环境指标来衡量金融竞争资本或者金融竞争资源。同时,又由于这两个指标都具有相对静态的性质,所以将金融竞争资本或者金融竞争资源用金融静态基础指标来表示。

金融竞争过程集中体现在微观市场层面的竞争效率以及宏观政策层面的调控。而这两个方面的发展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同时这也是一个大趋势。

20世纪70年代,由麦金农等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可作为金融竞争过程的理论基础。该理论早期主要集中于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分析,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实行金融自由化,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政策。金融竞争过程其实也就是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过程。鉴于此,我们将金融竞争过程划分为微观层面的金融市场效率指标和宏观层面的金融政策指标。由于金融竞争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范畴,所以用金融动态深化指标来表示金融竞争过程指标。

我们设计的金融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与国内外学者所设计的金融竞争力指标最大的不同在于把金融创新作为一个单独的因素包含于指标体系中。

著名经济学家西尔柏(W.L.Silber)认为,金融创新是经济主体为了减轻外部的金融压力,追求最大利润而采取的行为。他认为,来自于政府的金融监管和金融主体内部的两方面压制,使得金融机构会从机会成本角度和金融机构的管理成本与实际价格的区别来寻求金融创新。凯恩(Kane)认为微观经济主体规避监管的创新过程就是金融创新的过程。政府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金融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因此,金融企业会通过创新来逃避监管,金融创新就这样在曲折中发展起来。

从微观层面来看,金融工具的创新增加了微观经济体在市场上进行投资、规避风险的选择;扩大了对证券市场的投资;为资金需求方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金融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同时,金融创新还影响着货币的供给和需求。首先,金融创新使得货币需求的决定更加的复杂和不确定。其次,金融创新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货币需求动机。在供给方面,金融创新扩大了货币供给主体,加大了货币供给乘数,提高了微观金融机构创造货币的能力。

鉴于此,本文所设计的金融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金融创新力作为一个与金融竞争过程平行的指标进行设立。在金融创新力指标下再设金融人才创新指标、金融技术创新指标、金融制度创新指标、金融工具创新指标。

3金融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具体指标选择

根据前文对金融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的论述,我们开始探讨金融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的3级指标体系下的具体指标的选择。具体指标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既要考虑到选择的经济意义,又要考虑到所选的具体指标的数据可获得性,同时还要考虑到选择的不可重叠性。

4结论

根据本文所设计的金融可持续竞争力,我们可以在得到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的数据后,运用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得出一国的金融可持续竞争力指数。根据各国的金融可持续竞争力指数,我们可以任意比较两个或者多个国家的金融可持续竞争力。

同时,也可以分别比较金融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中的2级指标和3级指标。从中可以看出,一国的金融基础、金融规模、金融市场效率、金融政策、金融人才创新、金融技术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工具创新与别国相比究竟哪些方面处于相对劣势,从而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提高一国的金融可持续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白钦先.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理论研究的逻辑[J].华南金融研究,2003(3).

可持续范文篇10

关键词:茶叶;包装设计;可持续性;应用研究

包装作为产品的重要属性之一,在推进商品交换及强化产品价值功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包装产业的发展,包装学与材料学、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融合,催生了包装技术与艺术的发展。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品种繁多、各地茶叶包装设计形式多样。茶叶包装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与茶文化的推广,也体现了独特的地域历史和生态体验,同时也是包装视觉语言的重要内容。可持续设计理念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在提升产品品牌价值的同时,也推动了茶叶包装设计理论的丰富,更是从缓解当前环境污染实践中,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道德观。

1可持续性设计理念内涵及要素

作为构建茶叶设计策略的主导思想,可持续理念将茶叶设计与环境、经济、道德、社会等问题融入其中,并从引导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中,强调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性,人与环境的和谐相生。也就是说,对于茶叶包装的可持续设计内涵,主要体现在自然、经济、社会、科技四个属性上。

1.1可持续设计的内涵

从198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保护地球》以来,将“可持续”定义为“改进人类生活质量,不超过生态系统自身发展的承受力”。[1]随着新人文主义理念的兴起,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立在以物质为载体,以产品或服务来构建“可持续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作为改善人居社会环境的有效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资源的虚耗成为现代设计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2]可见,对于可持续设计,其内涵体现在三点:一是保护环境,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二是强调再利用、再循环,实现能效的最大利用;三是降低成本,减少潜在风险,提升商业竞争力。

1.2可持续设计的要素

包装业中的可持续设计,主要体现在对生态环境不带来污染、对人体健康不带来危害、对材料能够实现再生利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包装。日常生活中各类可降解、可回收的包装材料,以及具有可再生、再利用的包装结构方式,都是可持续设计的重要要素。如纸质包装材料,纸张属于环境友好型材料,特别是易生产、易储藏、易运输、综合成本低廉、且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丰富的设计空间性等特点应用广泛。还有竹质材料,利用自然筒状结构可以直接作为盛器,也可以将之剥削后编织成器,加之我国竹林资源丰富,易回收且具有良好的装饰性。

2茶叶包装应用可持续设计理念的价值意义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组织将可持续设计理念作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核心,并从倡导自然、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对商品的质量、品质、包装等融入可持续理念,促进环境与经济、环境与资源、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发展。其价值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可持续设计理念强调对环境的保护。现代包装工业的发展,在为人类提供方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包装材料加剧了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日常生活中,对于泡茶人随意丢弃的塑料包装袋,由于多数不具有可降解功能,将对环境带来持久性污染。据统计,以7g茶叶真空包装来计算,我国每年用于茶叶包装的塑料包装将达到上百万吨,其对环境的污染是无法估量的。二是可持续设计理念强调对消费者的理性尊重。从产品包装发展历史来看,茶叶包装从最初满足消费者物质使用之外,随着消费需求的趋向理性,越来越强调茶叶包装设计的人性化,必然促进茶叶包装业向可持续方向转变,特别是在抵制过度包装、倡导可持续消费观念下,消费者在茶叶消费中也积极配合国家提出的分类包装、包装回收机制。三是可持续设计突显产品竞争优势。国外包装业相关法律就包装的集约化设计要求较多,我国茶叶包装如果忽视国外包装法规,不利于茶叶的出口贸易。同时,在国内茶叶市场竞争中,各类包装材料及包装结构层出不穷,作为茶叶商品的重要属性之一,构建绿色、环保、可持续包装设计体系,对于提升茶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茶叶包装可持续设计的原则

对于任何一件商品的包装设计都不是混乱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茶叶包装设计中引入可持续理念,从概念到内涵再到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要在具备茶叶保护与销售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包装设计方式来提升可持续性。

3.1环保性原则

茶叶包装的环保性,主要从包装材料的可降解性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设计师要从不同材料的物理、化学及环保性能分析上,遵循茶叶包装的设计特点,从新型环保材料、简便结构方式中来塑造独特的包装方式。如美国Metabolix公司研制的可再生玉米多糖生物降解材料,耐用性高,且具有无害降解。[3]

3.2可回收原则

对于包装设计中满足基本包装功能性、促销性的同时,要更多的提升包装的可回收性,特别是从资源节约使用上,最大化的实现资源价值。设计师在进行包装设计之初就应该将方便回收纳入到设计中,通过优化不同包装材料的合理配置来提升回收率。

3.3无害化原则

对于商品的包装在缓冲功能上多以聚苯乙烯泡沫材料为主,而对于聚苯乙烯,其降解周期达数百年。同时,聚苯乙烯本身重量轻、体积大,残余价值较低,国际上很多国家严格禁止对含氟氯烃聚苯乙烯材料的使用。

3.4可循环原则

可循环设计是基于资源回收及再利用理论,将整个社会资源置于开放式系统,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循环使用。如印度“Happy”工作室设计的购物袋,其重复使用率达到100%,每只购物袋都可以进行拆分,如告示贴、笔筒、书签等,既具有娱乐性、又具有实用性,深受消费者喜爱。

4可持续理念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可持续理念,设计师在应用中要基于茶叶的地域性、时代性、社会性特点,从可持续设计理念指导下来贯穿于茶叶的包装设计中。可见,对于茶叶包装设计可持续性,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茶叶包装的影响,并从整体方案优化上来完善茶叶包装功能,提升茶叶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4.1在包装材料上渗透可持续理念

包装材料是进行包装设计的基础,材料的选择是满足可持续理念的前提,也是茶叶包装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的最复杂的任务。设计师要通过对各类包装材料的环保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对比,从可持续理念中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在量化包装行业中促进整个包装周期内对环境、生态的平衡。

4.2利用可替换材料来代替传统包装材料

对于茶叶本身具有吸湿性特点,且极易氧化变质,因此对茶叶包装材料的透湿率、透氧量提出较高要求。传统包装材料多采用复合薄膜、金属包装、纸质包装等材料为主,对于复合薄膜材料多是由2-5层单体材料复合而成,如聚乙烯、聚丙烯、铝箔、聚偏二氯乙烯等材料。铝箔和聚偏二氯乙炼的阻隔性最佳,具有良好的保色、保香效果;同时,以聚蔡二甲酸二乙酷为材料的新型聚酷树脂,耐紫外线照射、阻隔性能强、强度高,在防止茶变质方面性能优异。另外对于其他复合性包装材料,如内塑外纸、牛皮卡纸等材料,在包装设计结构、印刷及视觉传达等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4.3开发新型包装材料

随着低碳、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开发新型环保包装材料成为发展趋势。如利用多层复合材料加充氮气的包装方式,成本低,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以现代工艺生产的环保尼龙、无纺布材料,具有无毒、耐热、无菌等特性,且满足100%可降解,对环境污染基本为零。利用超声波无痕封口技术,不仅减少了传统封边宽度,还具有卫生、紧密、安全性,同时在视觉设计上具有较强的美感,不失为茶叶包装的理想材料。

4.4对本地域材料的利用

对于茶叶,如果包装不合理,会直接影响茶叶的色、香、味,也不利于长时间保存、运输及销售。因此,在加大新型材料开发上,结合地域实际,积极探索本土材料来创新包装设计。如利用竹子、竹笋、蚕桑等材料来进行包装,既能够降低包装成本,还能增强地域茶叶的特产优势。如利用竹藤等材料来制作竹筒普洱茶包装,选材天然,还能充分利用地域特色竹藤材料,古朴大方。对于笋壳,通常作为废弃物,如果处置不当还对环境带来污染。现代工业将笋壳作为加工材料,利用其韧性、可塑性来进行编织,以储藏普洱砖茶。再者,利用植物类纤维材料,如秸秆材料、废纸与淀粉制包装等。

4.5在茶叶包装结构上渗透可持续理念

包装结构是实现差异化、个性化包装设计的重要内容,合理的包装结构对于提升茶叶包装的可持续十分关键。如葡萄牙人JoanaCosta设计的立体三角形茶叶包装结构,引入多面体结构思维,既能够保护产品完整性,还能够节省包装材料,特别是在包装封面渗透极富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简洁而雅致。同时,在包装设计的外部结构上,要简化为主线,恰如其分的实现包装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

5结语

可持续设计理念作为未来包装产业发展的总趋向,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能够从包装材料、包装结构等方面,全面渗透资源的节约和可循环利用理念,增强茶叶包装的简洁性、持久性、稳定性,传递环保精神,倡导节约思想,顺应茶叶包装与生态环境的协同统一。

作者:朱晓礼 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霞,彭宁,周晔.国际可持续消费实践与政策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5):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