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16:57:30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1

关键词:农业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和特征;对策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数量增加上的满足,更应指农产品质量提高上的满足。

2.1.2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2.1.3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控制农村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以便减轻农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2.1.4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5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2.2.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2.2.3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2.2.5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3.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3.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首先,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其次,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主要表现在:(1)农业和城市缺水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2)水涝灾害严重。90年代成灾面积已经相当于50年代的273%,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3)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3.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hm2;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为26.8万t,预计2000年将达30万t,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0.1亿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为污染,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样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对农业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陡坡毁坡毁草等,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和"局部有所改造、整体继续恶化"的被动局面,使得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发展。

中国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执行不力,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如果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农业资源保护,就会使目前已经恶化的局势进一步加剧,导致农业生产严重缺少后劲;制约农业发展进而制约中国整个经济发展。

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4.1.1法律法规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4.1.2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农业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4.1.3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现有农业资源的各种基本法规中,一般都是就某种资源论资源,较少涉及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农业资源整体的关系和综合管理的规定,因此,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4.2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

4.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试点,及时推广应用。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形成种养加和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高,确保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4.4.1保护耕地。今后中国各项建设都应力求少占地、占坏地;坚持有偿用地,有借有还;尽可能利用各种空闲地,减少占地损失;有计划地开垦边远地区的宜农荒地。

4.4.2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4.4.3注意引进、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4.5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和评价工作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5结束语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尤其是近年来农业资源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77-86.

(2)·FAO·迈向2010年的世界农[C]·第27届国际会议(年会)论文集,1993.11

(3)中国农用土地资源十年变化分析评价[M]·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1997:41-46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2

一、生态危机呼唤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二十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灾害,如1997年创纪录(全年226天)的黄河断流,1998年震动朝野的长江大洪水,2000年波及北京等地的沙尘暴,等等,突显了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我们知道,人类的活动如果超出了自然界的负荷能力,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严重,“报复”的范围和强度就越大——开始是局部的,一个山头、一条小河等等,逐步发展为区域性的,以至跨区域的。上述生态灾难已经超越了某一区域的范围,属于跨区域的报复,它标志着中国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某种整体性的危机。如何消解发展与环境的尖锐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循环经济”[1]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它与“知识经济”一起被称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两大亮点或两大趋势。

在新世纪到来之初,被誉为“中国环保之父”的曲格平发表了题为《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的文章[2],提出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应该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经济的循环经济。传统经济是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流程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其特点为两头(开采、排放)高,中间(利用)低。循环经济则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特点是两头低、中间高。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是从生产开端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流量。“再利用”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加以利用,“资源化”是在生产末端把“废弃物”变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可见,所谓循环经济是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联系、三位一体的。

曲格平文中所说的“传统经济”是指“工业化以来”的经济,并非指近代工业化以前的传统经济——在中国,这种传统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不过,最近社会上确实有些人指责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中国传统农业“不科学”,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造成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照这样说,它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3]。从而引发了关于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新的争论。对中国传统农业的这些指责在总体上是难以成立的。中国传统农业并非完美无缺,它在近代已经落伍了,不过,它确实包含了与现在提倡的“循环经济”相吻合的丰富的生态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正是由于传统农业提供了雄厚的基础,中华文明才得以保持从未中断的持续发展,这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是独一无二的。那么,究竟中国传统农业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在这过程中,形成和提出了一些什么思想和理论?

[1]“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2]载《中国环保产业》2001年增刊。

[3]《黑风暴启示录》,载1999年10月30日《中国农机化报》。转见左淑珍《精耕细作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载《农业考古》2003年第3期。

二、中国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不失其时”、“以时禁发”和“顺时宣气”

我们知道,农业是以农作物、禽畜等的生长、发育、成熟、蕃衍的过程为基础的,这是自然再生产。但这一过程又是在人的劳动的干预下、按照人的预定目标进行的,因而它又是经济再生产。农业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这本来是一个事实,未足为奇;难得的是中国古代人民在这一点上相当的自觉。突出的表现之一是具有很强的农时观念。

由于农业生产以自然再生产为基础,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它周围的自然环境,尤其是直接受自然界气候季节变化的制约,所以农业生产的运作必须与气候季节变化的节奏保持一致。我们的先辈虽然不可能做出现在这样的表述,但实际上很早就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尚书·尧典》:“食哉唯时。”把掌握农时当作解决民食问题的关键。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荀子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荀子·王制》)为什么呢?春秋战国时人说:

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产与落或使之,非自然也。故使之者至,则物无不为,使之者不至,则物无可为。古人审其所以使,故物莫不为用。(《吕氏春秋·义赏》)

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阴气毕下,故万物藏。故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管子·形势解》)

这是以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气候的变迁,以草木万物的生长收藏对气候变迁的依赖来说明掌握农时的重要性。所谓“产与落或使之,非自然也”,是指草木的生长、成熟和凋谢受气候的制约,并非自身能够单独完成的过程。所以要“审其所以使”——顺应气候变化的规律,才能使物为我用。而“春夏生长,秋冬收藏”正是与气候季节变化的节奏一致的。不独农作物如此,诸如“鸡豚狗彘之畜”的和孕育,也受气候节律的影响,也要“无失其时”,才能保证肉食的需要(《孟子·梁惠王上》)。

顺“时”的要求也贯彻到林木砍伐、水产捕捞和野生动物的捕猎等广义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我国早在先秦时代已经有了一套相当成熟的,对林业资源、渔业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措施。这些措施可以用“以时禁发”(或简称“时禁”)来概括。也就是只允许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采集利用这些动植物,禁止在它们萌发、孕育和幼小的时候采集,更不允许焚林而蒐、竭泽而渔。“禁”就是保护,“发”就是利用。“以时禁发”就是在保护基础上有限制地利用。为什么要在保护基础上有限制地利用呢?因为人们认识到,野生动植物是可以再生的,这是一种受气候季节变化所制约的自然再生产,对野生动植物的利用只能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于这种自然再生产过程,人不能打断它,只能促成它,保证野生动植物顺应自然界季节变化的规律正常地生长和繁育,在这基础上加以合理的利用,只有这样,这些野生动植物资源才不致枯竭,人们对它们的利用才能长久持续下去[1]。

“以时禁发”也就是“用养结合”。孟子在总结牛山林木受到破坏的教训时指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2])“用养结合”不但适用于野生动植物的采捕,而且适用于整个农业生产。这里所说的“养”首先是一种自然活动,或径称为“天养”,用现在话说,就是自然再生产。古书有时也谈及“人养”,但“人养”是建立在“天养”的基础上的。[3]对于生物体的自然再生产,人们可以协助或参与,但不是“越庖代俎”,而是遵从生态规律以保证其正常进行,并使之向满足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班固在总结古代农业生产活动时说了以下一段话说:

于是辩其土地川泽丘陵衍沃原隰之宜,教民种树畜养;五谷六畜及至鱼鳖鸟兽萑蒲材干器械之资,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草木未落,斧斤不入于山林;豺獭未祭,罝网不布于野泽;鹰隼未击,矰弋不施于徯隧[4]。既顺时而取物,然犹山不茬蘖,泽不伐夭,蝝鱼麛卵,咸有常禁[5]。所以顺时宣气,蕃阜庶物,稸足功用,如此之备也。(《汉书·货殖列传》)

“顺时宣气,蕃阜庶物”八个字比较准确地概括了中国传统农业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关系。虽然在这里只突出了“顺时”,实际上人们在农业生产中不但注重“时宜”,而且注重“地宜”和“物宜”,注重生物体的选种、留种和繁育,注意生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利用,等等,这在本质上是承认自然再生产的基础作用,遵守生态规律,从人与自然的统一中摆正了农业生产的地位。自然再生产是生生不息的,自觉地建立在自然再生产基础上的农业生产也因而是生生不息的。这正是传统农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1]详见拙文《先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理论及其基础》,载《中国传统社会经济与现代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2]《孟子·告子上》的原文是:“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种生态的恶化不是自然的本性所产生的,而是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不合理的经济行为所造成的;它实际上是自然界对人类的一种报复。

[3]对于农业生产中的“生”、“养”、“成”的关系,古书中有不同的提法,如《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管子·形势解》:“天生四时,地生万财,以养万物,而无取焉;明主配天地者也,教民以时,劝之以耕织,以厚民养,而不伐其功,不私其利;故曰: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吕氏春秋·本生》:“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之,谓之天子。”《春秋繁露》则说:“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不过,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稼”或“物”的“复制”,首先是受季节变化的制约自然再生产。正如《太平经》所说:“天因四时而教生养成,终始自有时也。”(《太平经合校》卷45)所以“天养”毕竟是“人养”的基础。

[4]这里的“祭”指“杀而陈之”,像人们祭祀的样子。孟春“獭祭鱼”,季秋“豺祭兽”,孟秋“鹰祭鸟”是古人开始捕猎和射猎活动的物候。

[5]“茬”是伐木后留下的残茬;“蘖”是萌蘖;“夭”是初生草木;“蝝”是小虫;“麛”是小鹿;“卵”是虫鱼之卵,泛指怀卵的虫鱼。这段的意思是保护幼小的尚在成长之中的动植物。

(二)“地力常新壮”和“土脉论”

土地是农作物和畜禽生长的载体,是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能否充分和持续地予以利用。中国历代都在扩大耕地面积,但从战国时代起,人们已经把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放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上来,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西欧中世纪长期实行轮流休闲的三圃制,中国则早在战国时代就已从休闲制过渡到连种制,唐宋以后,多熟种植又逐步发展起来,较高的复种指数和其他技术措施相配合,使得土地单位面积产量越来越高。中国的人口,从战国时期的二千多万发展到鸦片战争前的三四亿,传统农业基本上满足了人口巨大增长的需要,直到今天我们还为中国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1/4的人口而引以自豪。几千年来,中国的土地在保持了不断提高的利用率和生产率的同时,地力基本上没有衰竭,不少土地越种越肥,这不能不说是世界农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造成这一奇迹的“秘密”何在?关键仍然是“用养结合”,只不过这里“养”的对象不是生物体,而是土地,这种“养”也不是纯粹的自然再生产,而是人工改良和培肥土壤的过程。土地种庄稼是要消耗地力的;只有地力恢复或补充以后,才能继续种庄稼,古今中外莫不如此,问题在于用什么办法恢复地力,从而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土地的持续利用,正是在这一点上区分出各种耕作方式和耕作制度高下。在撂荒制和休闲制下,地力的损耗主要依靠自然力量自我恢复,所以需要较长的过程。在连种制和多熟种植的条件下,地力的恢复则主要依靠人力补偿;反过来说,只有人工恢复和培肥地力得法,才能保证连种制和多熟种植的实行。中国古代农民的高明正在于此。有的学者强调中国黄土的“自行肥效”,似乎中国的耕地天生不会发生地力衰竭,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在连种制逐步取代休闲制的战国时代,中国曾经出现过局部的地力衰竭现象。《吕氏春秋·音初》说:“土弊则草木不长。”《礼记·乐记》说;“土敝则草木不长。”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不过,中国古代人民通过自己的实践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手段改良、恢复地力、培肥土壤,合理的土壤耕作、合理的农田排灌、合理的种植制度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最重要的手段则是施肥。到了南宋,陈旉已能满怀信心地指出:

或谓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凡田土种三五年,其力已乏。斯语殆不然也,是未深思也。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当常新壮矣,抑何弊何衰之有!

这就是中国传统农学中最光辉的思想之一的著名的“地力常新壮”论,正是这种理论和实践,使历史上的中国能把大量原来条件恶劣的土地改造为良田,能够在高土地利用率和高土地生产率的条件下保持地力的长盛不衰,为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地力常新壮”的思想,是西欧中世纪所没有的。为什么我们的先辈能够提出这样精彩的理论?其深厚基础是中国古代人民无与伦比的农业实践,其思想渊源则是中国传统土壤学所特有的“土脉论”。“土脉论”的出现不晚于西周末年,它把土壤视为有血脉的活的机体[1]。这种理论很不简单,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改土培肥的道路,影响深远。既然土壤有气脉,气脉有盛有衰,可损可益,那么土壤的肥力状况就可以在人力的影响下变化。在《周礼·大司徒》的记载中,有“土”和“壤”的区分,它们相当于现代土壤学所说的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表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通过人类的农业活动,可以使自然界土壤发生适合人类需要的变化。《吕氏春秋·任地》则明确指出“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并据此制定了把土壤力与柔、息与劳、肥与棘、急与缓、燥与湿的偏颇状态改变为适中状态的“耕之大方”,后来《氾胜之书》又概括为“和土”的耕作原则。《周礼·草人》也提出使土壤变得肥美而适合农作需要的的“土化之法”。东汉王充进一步指出瘠土转化为沃土的条件是“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论衡·率性》)。“地力常新壮”论正是这些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古代,“土脉论”和“土宜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中国传统土壤学中最有特色的理论。我国老一辈农学家、土壤学家,如王云森、侯学煜、乐天宇等,对“土脉论”和“土宜论”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是一种生态系统学的高科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土壤学的重要依据。

[1]《国语·周语上》载西周末年虢文公云:“夫民之大事在农。……古者太史顺时覛(韦注,视也)土,阳瘅(厚也)愤(积也)盈,土气震发,农祥晨正(农祥,房星也。晨正谓立春之日,晨中于午也。农事之候,故曰农祥也),日月厎于天庙(厎,至也;天庙,营室也。孟春之月,日月皆在营室),土乃脉发(脉,理也。《农书》曰:“春土冒橛,陈根可拔,耕者急发。”),先时九日,太史吿稷曰:“自今至于初吉(按,初吉指每月上旬的吉日,这里指立春而言[1]),阳气俱烝(升也),土膏其动(膏,土润也;其动,润泽欲行),弗震弗渝(变也),脉乃满眚(灾也),谷乃不殖。”在这里,“土气”表示土壤温湿度的变化,水分、养分、气体的流动的综合性状,“土膏”指土壤中某种肥沃润泽的精华之物,“土脉”则是“土气”或“土膏”有规律的博动和流通。土壤气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土壤的肥力,或土壤肥力的基础。

(三)“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

陈旉《农书》说:

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尚何匮乏之足患,冻绥之足忧哉!(《六种之宜篇》)

这段文字十分重要,讲的是如何通过合理安排种植制度,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其要点有二:一是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农作物之间的共生互养关系。

陈旉指出合理安排种植制度的前提是“知时宜”,也就是充分了解和利用“天时”所提供的光热资源,在“天时”所许可的各种作物的生长季节中,按照作物生长和收获的顺序,把耕地安排得满满的,使各种作物“相继以生成”。我们知道,农业是通过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转化为有机物质的。中国传统农业种植制度的特点是在连种制的基础上实行丰富多彩的轮作倒茬、间作套种和多熟种植方式,一方面尽量扩大耕地里绿色作物的覆盖面积,以至“种无闲地”,另一方面尽量延长耕地里绿色作物的覆盖时间,以至“种无虚日”,使地力和太阳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陈旉《农书》的上述论述正是这种经验的总结。

这种种植制度除了“相继以生成”之外,还有“相资以利用”的一面。中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对自然界不同生物的共生互养关系有所认识[1],并把这种认识巧妙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轮作倒茬、间套混作、多熟种植的安排,本身就是建立在对作物种间互抑或互利关系的深刻认识之上的。例如,古代人民很早就发现豆科作物的根部有根瘤,大豆的古称“尗”在金文中就表现了地下根部丛生的根瘤。《氾胜之书》明确指出“豆有膏”,已认识到大豆根瘤的肥地作用,故从《齐民要术》开始,豆科作物被广泛用作禾谷类作物的前茬,禾豆轮作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轮作方式之一。陈旉《农书》指出早熟稻田收割后“种豆麦蔬茹”,既“足以助岁计”,又可“熟土壤而肥沃之”;把深根的桑和浅根的苎麻搭配间作,可两“不相妨,而利倍差”,亦其例。生物之间的互抑也可以加以利用,例如人们认识到芝麻对草木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因而被广泛利用为新垦地的先锋作物。

“相资以利用”之妙亦可应用于动物的畜养中,如在池塘中混养草鱼、鲢鱼等,“草鱼食草,鲢则食草鱼之矢,鲢食矢而近其尾,则草鱼畏痒而游……鲢草两相逐而易肥”[2]。也可以把动植物生产联结起来。最简单和最普遍的方式是农牧互养:利用人类不能直接食用的农作物稭秆糠粃饲畜,畜产品除供人类食用外,其粪溺皮毛骨羽用于肥田,还可利用畜力耕作。类似的例子还有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等等。更进一步可以把更多的生产项目配合在一起。如据《补农书》记载,明末清初浙江嘉湖地区形成“农—桑—鱼—畜”相结合的模式:圩外养鱼,圩上植桑,圩内种稻,又以桑叶饲羊,羊粪壅桑,或以大田作物的副产品或废脚料饲畜禽,畜禽粪作肥料或饲鱼,塘泥肥田种禾等。类似的还有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等。这些生产方式,巧妙地利用水陆资源和各种农业生物之间的互养关系,组成合理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形成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较高的人工生态系统。实为今日所提倡的生态农业的雏形。

[1]如《荀子·天论》说:“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荀子·富国》说:“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就包含了这种认识。

[2]王士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

(四)“变恶为美”和“余气相培”

农业生产对太阳能的利用是不会导致枯竭的,但对地力的利用则需要人工的补偿。如前所述,陈旉《农书》强调了施肥的作用,指出施肥是实现“地力常新壮”的保证。中国何时开始施肥是有争议的,但施肥受到重视毫无疑问是从休闲制向连作制过渡的战国时代开始的。正是施肥解决了实施连种制以后出现的局部地力衰竭的问题,使中国传统农业能够沿着高土地利用率和高土地生产率的方向前进。但施肥的重要性还不止于此。在中国传统农业中,施肥还是废弃物质资源化,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的关键一环。既使地力获得及时的恢复,也在相当程度上消除了生产生活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传统农业的施肥基本上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废物”利用。中国古代肥料称为“粪”,而“粪”字的含义有一个演变过程。在甲骨文中,“粪”字作双手执箕弃除废物之形,其本义是“弃除”(《说文》)或弃除物,后来,人们把包括人畜粪溺在内的废弃物施用于土地,“粪”就逐渐变为肥料和施肥的专称。“粪”字字义的这种变化,说明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农业内部的废物利用,变无用之物为有用之物。

自战国以降,人们不断开辟肥料的来源。战国秦汉,“溷(按,‘溷’是合畜圈和人厕为一的设施)中熟粪”和蚕矢是主要肥料之一。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人工栽培的绿肥。宋代,陈旉《农书》记有“火粪”(焦灰土、熏土)、麻枯等新的肥料种类和“沤池”、“粪屋”等积制肥料的设施;收集城市的粪便、垃圾以及河泥等做肥料也见于载籍,标志着城市生活中的废弃物也纳入农业物质循环的大系统之中,这逐渐成为中国农业(尤其是南方农业)的优良传统。清杨屾《知本提纲》提出“酿造粪壤”之十法,即人粪、牲畜粪、草粪(天然绿肥)、火粪(包括草木灰、熏土、炕上、墙土等)、泥粪(河塘淤泥)、骨蛤灰粪、苗粪(人工绿肥)、渣粪(饼肥)、黑豆粪、皮毛粪,差不多包括城乡生产和生活中的所有废弃物以及大自然中部分能够用作肥料的物资。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感性的经验已经上升为某种理性的认识,不少农学家对利用废弃物作肥料的作用和意义做出了很有深度的精彩阐述。如元王桢《农书》说:“夫扫除之秽,腐朽之物,人视之而轻忽,田得之而膏泽,唯务本者知之,所谓惜粪如惜金也。故能变恶为美,种少收多。”清杨屾《知本提纲》进一步指出:“粪壤之类甚多,要皆余气相培。如人食谷肉果菜,采其五行之气,依类添补于身。所有不尽余气,化粪而出,沃之田间,渐渍禾苗,同类相求,仍培禾身,自能强大壮盛。”这就是所谓“变臭为奇,化恶为美”。我们知道,农业的基础是依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食物和衣着原料。人畜以植物为食.绿色植物对人畜等是食物链的起始链,但人畜对其食物中的能量并不能完全地加以利用,在其排泄物和废弃物中包含着的能量,若让它们回到土壤中,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就可以释放出能被绿色植物重新利用的营养物质。“余气相培”实际上就是指这种情况。它使用的是中国传统哲学关于“气”的理论和语言,表达的却是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及其利用的一种朴素的认识。

(五)“生之有道,用之有节”

可持续发展不但需要合理的生产安排,而且需要有节制的消费作为保证。中国古代人民对这一点也有相当清醒的认识。

据《史记·五帝本纪》所载,黄帝时代即已实行“节用水火材物”的原则。唐张守节《正义》解释说:“言黄帝教民,江湖、陂泽、山林、原隰,皆收采禁捕以时,用之有节。”春秋战国以降的思想家、政治家,无不把“节用”作为他们思想理论的重要内容。如孔子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孟子主张“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孟子·尽心上》),荀子主张“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荀子·富国》),《墨子》书中有“节用”上中下三篇,《管子》“六务”的第一条就是“节用”(《管子·七主七臣》)。中国古代农学家对此也十分重视,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专门讨论了节用备荒的问题,陈旉《农书》中则有“节用之宜”专篇。“生之有道,用之有节”[1]成为中国古代国家理财的主要原则。

为什么要提倡“节用”?这是因为“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2];“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3]。建立在自然再生产基础上的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是有限度的,因此人们对物力的使用不能超越自然界和老百姓所能负荷的限度,否则就会出现难以为继的危机。荀子把道理说得更加透彻:

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知畜鸡狗猪彘,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于是又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是于己长虑顾后,几不甚善矣哉!今夫偷生浅知之属,曾此而不知也,粮食大侈,不顾其后,俄则屈安穷矣。是其所以不免于冻饿,操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荀子·荣辱》)

这就是说,如果从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是非实行“节用”不可的;而要把“节用”的原则真正付诸实施,又非控制人们的消费欲望不可。这种认识是相当深刻的,而且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提出的《二十一世纪议程》有“改变消费形态”的专章,强调“全球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形态造成的”。温哥华大学教授比尔·里斯根研究了美国等国家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后指出:“如果所有的人都这样生活,那么我们为了得到原料和排放有害物质还需要二十个地球。”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秉赋与欧美等国是不可比的,中国现在的资源透支、环境破坏已经相当严重,我们的现代化绝不能“克隆”欧美的建立在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能源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绝不能盲目鼓励高消费。印度的甘地说过:自然界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是不能满足人类的贪欲[4]。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牢牢记取“节用御欲”的古训。[5]

[1]如《宋史》卷277载:“论曰:八政之首食货,以国家之经费不可一日而无也。然生之有道而用之有节,则存乎其人焉尔。”这类提法似乎在一个发展过程。采猎时代或采猎活动的原则是“取之以时,用之有节”,如果不是“用之有节”,就不可能贯彻“取之以时”的原则。班固在《汉书·货殖列传》中提出的“育之以时,用之有节”,包括了全部农业生产在内。“生之有道”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包括了所有生产活动。作为国家理财原则的“用之有节”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统治者的消费不能越过自然界和人类生产能力所能负荷的限度,二是指统治者的榨取不能越过老百姓所能负荷的限度。所以又有“生之有道、取之有制、用之有节”等提法,在此不一一列举。

[2]《汉书》卷24《食货志》引贾谊语。《新书》载此语作“用之无节”。

[3]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明湛若水《格物通》卷85《漕运》亦有类似论述:“天之生财有限,人之运力有穷,不可不节也。使用之无节焉,则虽罄民之赀,竭民之膏,而其用亦有所不足矣。”

[4]转引自游修龄《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序。

[5]应该指出,虽然历代都有思想家农学家提倡节约消费,但实际上难以制约统治者的奢侈无度,以致超越在当时物质生产条件下利用自然资源的合理限度,就是导致我国历史上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反观中国传统农业

以上简要介绍了中国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的主要内容。不妨将传统农业与现在提倡的循环经济作些比较,这对正确认识中国传统农业和展望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有所助益的。

循环经济的根本任务和根本要求是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使它们由“仇家”变为“亲家”,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中国的传统农业完全符合这一要求。《吕氏春秋·审时》说:“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就是把农业视为由相互依存的天、地(农业环境)、人(农业主体)、稼(农业对象)组成的整体,在这一整体中,农业生产建立在自然再生产的基础之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是统一的。中国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全部思想和实践,都是以这种“三才”理论为指导的。几千年前就有这样深邃的认识,不能不令人为我们先辈的智慧所折服。

让我们再用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来观照一下中国的传统农业,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把考察的顺序倒转过来。

循环经济三大原则之一的“资源化”,或称“再循环”,要求在生产过程的末端把“废弃物”变成再生资源。如前所述,“变恶为美”、“余气相培”正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得意之笔。城乡生产和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废弃物”都被用作肥料,返回土壤,参加“再循环”。正是有鉴于此,有些学者径把中国传统农业称之为“循环农业”,指出“虽然中国传统农业的施肥技术,存在着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卫生保障差等弊端,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予以改造,但它把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密切结合,把废物作资源化处理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1]倒是现在有些地方过分依赖化肥,抛弃了重视积攒和施用农家肥的优良传统,令人担忧。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抽水马桶文明的普及,城乡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大量积聚,传统的城乡物质循环的链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中断,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如何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农业重视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资源化的优良传统,重建涵盖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的大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通道,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循环经济的另一原则“再利用”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加以利用。这正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强项。在“三才”理论整体观的指引下,中国传统农业不但十分重视农业生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也十分重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物之间共生互养、相生相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相资以利用”的方式,正是“再利用”原则的生动体现,直至今天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不过,其中相当一部分停留在单纯经验的层次和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亟待发掘、总结和提高。例如,我国早就懂得驱鸭治蝗,在这基础上创造了稻田养鸭的生产方式,既可为稻田除草除虫,又可肥鸭,是一很有价值的农业生态技术,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项技术得不到重视和总结,默默无闻,近年却从国外引进“稻鸭共作”的技术,有人还以为是舶来品,难免有“数典忘祖”之讥。不过,应该承认,引进的这项技术是经过了改进的。我们应该从这件事中获得启发,不能把传统农业的技术经验当作过时之物随意扔掉,应该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一种仍待开发的矿藏,认真予以整理和发掘,用现代科学给予总结,阐发其机理,改进其操作,使之精确化,提高其科学性,这样,一些似乎不起眼的古老经验也会焕发光彩,成为创新的支点,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贡献。

循环经济的再一个原则是“减量化”,它要求在生产的开端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流量。这是针对近代工农业生产消耗大量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状况而提出来的。传统农业使用的是太阳能等可再生的能源,不产生“减量化”的问题。相反,由于传统农业除了依靠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外源能的投入,劳动生产率低,而且不可能大幅度提高,所以传统农业的发展是缓慢的,有时甚至是停滞的,到了一定的阶段,就无法满足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这种状况迫使传统农业不能不有所改变,不能不寻求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不能不增加能量和物质的投入。

新中国建立以来,化肥农药的使用保证了农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使用量不断增加,现在已大大超过先进国家安全使用的标准,农业面源污染严重[2]。从世界范围看,建立在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基础上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弊端已经暴露得很明显,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储存已经越来越接近枯竭,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争夺,成为世界战乱和不稳定的重要根源。而我国对这些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仍然在增加,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这个矛盾如何解决?中国的农业向何处去?

为了使农业继续发展以保证各方面的需要,化肥农药还是要用的,目前拒绝使用化肥农药,试图实行没有石油的“有机农业”是不现实的。第一步只能实行“减量化”,用发挥生态技术的优势来尽量减少石油的投入,把它控制在不致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的限度内。但是,农业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现代化,归根到底,能量和物质的投入不能减少,而应增加,关键在于想办法找到可以替代石油的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最大的来源是太阳能,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太阳能仍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农业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依靠绿色植物。如前所述,中国传统农业是通过尽量增加耕地上绿色植物覆盖的时间和覆盖的面积,来尽可能充分地利用太阳能的。在耕作制度方面,古人能够做的差不多都做了,给我们留下的可以继续发挥的空间不大了。通过育种,提高作物吸收和利用太阳能的效率,应该还有潜力可挖。除此以外,能否突破绿色植物的限制,直接利用太阳能作为农业中的外加能源呢?应该是可能的。这种技术已经出现并有了一定的发展,再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了。我认为,这才是农业的出路所在。

如果我们一方面用现代科学总结、提高和发展传统农业既有的生态技术,建立涵盖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的合理的物质循环系统,另一方面,直接利用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大大增加对农业的能量和物质的投入,我国农业的前景将是光明的。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3

现代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的农业发展的模式主要是可以更好的建立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而且同时是以人工干预的方法来使得一定范围内的农业生态系统有了一定程度的良性循环的发展,从而实现了农业资源方面的高效的利用,这样可以有效的使得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得到完善。现代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是更好的成立相对而言比较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而且同时凭借人工干预的方法更好的保持小范围内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化利用,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农业规模化以及产业经济化的发展模式,而且同时其最大的目的是现行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下出现了耕地的资源有很多的荒漠化以及贫瘠化的问题,这样就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环境的需要以及占用后代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型模式”,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就是通过对农业生产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的高效化,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农民的收入和经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慢慢的实现资源的节约型、环境的友好相处,这样更好的促进农业可持续化发展模式的良性发展,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2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2.1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对环境的污染进行降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是现代化科技技术成功和传统的农业精华进行有效的结合。它可以充分的重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共生,将间作套中就似乎恶化立体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有效的利用,并且将空间进行多次多层的利用,降低系资源的有效投入;同时,还必须要将农业、林业、畜牧业等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的使用原料,并且有效的变废为宝,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转化率和农业废弃的再生循环,有效的对资源的有效性和农业生产发展之间的需求的增加之间的矛盾有效的环节;对于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还必须要重视对新技术的改进,通过使用生物肥料和化学、物理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的技术的使用,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农业的发展。

2.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是对生态农业进行发展国家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对自然资源条件的依赖性,一个地区的农业资源的量直接决定了当地的农业的发展速度,即使在科技技术较高的过程中也很难以改变这一事实。近年来,随着工业用地和城市用地的资源不断的对农业用地的减少,使得我国人均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而且人均的土地面积却相对于较少,和世界的水平相比起来较少了很多。生态经济两者的不协调。矛盾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农业的自然资源相对于较少。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对于农业生产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扩大,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是需要绿色安全无公害的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必须要不断的推动绿色发展和无公害产品的发展,并且不断的走出一条公害相对于较少、效益较好,并且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3建设和发展和谐的社会就是发展生态农业当前情况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仅仅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也可以使得我国的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别的存在和扩大,一方面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度,同时对农村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制约的影响,如果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一旦出现矛盾那么就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注重的是科学发展观,并且坚持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减少因为废弃物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的现象,建设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促进农业的高效利用,实现农业产品的清洁化和无公害化,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3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倡导绿色有机农业经济绿色的有机农业是建立在循环生态环境系统且保持自身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的,据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显示,要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种植基地,且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肥料、生长调节剂、农药以及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采用任何基因工程的方法产生的生物,通过实施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经过第三方严格的认证的农业生产体系。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绿色有机农业是其高水平的发展阶段。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能够降低目前你农业中的生产压力,还能够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恢复;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能够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低因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绿色有机农业是一项劳动性密集的产业,为农村的的劳动力长夜就业带来了新的希望;绿色有机农业生产的农副产品,更能满足现在的国际化市场需求,能够提高农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2用科技引领生态农业建设要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依赖科学技术,而且生态农业是由一定的系统研究工程的研究方法以及生态原理等方面的元素最终形成了一种比较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因此,必须在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的对以前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而使得技术之间有了一定的优化、组合,并且从而使得农业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就像对农业技术进行大力的推广使用,就像更好的开发清洁能源、农业废水分散治理及循环利用、绿色食品开发、废弃地生态恢复、生态复合肥料等,生态农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促进我们现代科技的推动。而且同时,加强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加强对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生态农业人员的提高和发展,并且同时加强其文化素质。对于那些高水平的、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能够更好的对其培养,形成优秀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3加强政府对于循环经济的引导性作用在循环经济过程中,发挥政府的带头作用,在发展过程中投入一定的资金,引导农业循环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于以点带面形式的利用,从而使得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经济循环模式的作用。以使得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出发点,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更好的促进。应该根据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在发展过程中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性有更好的意识。农业生产环境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来促进农业健康的发展,由此保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质量满足实际中的需要。

4结语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4

(一)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是:综合性、多样性和高效性。

1.综合性。

生态系统的综合性,主要是坚持以农业整体为中心,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效益,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再生,以达到调节整个农业产业结构的目的。

2.多样性。

生态农业的核心是科学技术,通过生态模型的技术方式来实现特定经济作物的增值生产,以生态工程的技术手段来平衡各地区的区域优势,将技术与社会需要、当地实际协调,形成区域农业多样性发展。

3.高效性。

生态农业凭借其循环、再生的综合性,通过对物质的深加工和能量的循环再利用,提高了农民的增值收益,加快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改变了局部农业产业结构。

(二)唐山市生态农业的作用

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实现唐山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综合作用。

唐山市自身耕地面积少但农业资源丰富,生态农业利用其综合性的特点,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地区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济作物交叉经营和交替管理的模式,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有效转换。

第二,多样性作用。

生态农业利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在唐山市不同区域设立不同生态模式和生态工程,按照地区经济的增长需要,发展多样性的区域农业经济。

第三,高效作用。

生态农业继承发扬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优点,摒弃了传统农业效率低产量少的弊端。同时弥补了现代农业高污染、高投入、低回报的缺陷,将现代农业提升至生产密集化、资源循环化、技术科学化、发展持续化的高效率高收益生产经营模式。

二、唐山市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唐山市在生态农业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中,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让人诟病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唐山市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理论、技术不足

生态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农业学科,它还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学等多门交叉学科。对这样复杂的农业学科,要从系统综合角度,分析设计生态农业的结构,科学划分各种学科的类别体系,将经济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合理交叉,综合运用。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对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往往是单学科深研究,或者多学科浅研究,这些片面的研究对于生态农业理论系统的构建和完善,远远不够。理论是技术发展的前提,因此理论体系不够健全,导致生态农业的技术发展不成熟。

(二)政府支持力度有限

发展生态农业与政府的支持力度分不开。首先,在技术研发上,需要政府联合各大院校和科研部门联合研发,这就需要巨额研发经费;其次,在技术推广上,政府要花巨资和派遣相关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优质幼苗、肥料和技术支持;最后,在生态农业长期发展上,政府要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金融信息机制,为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信贷服务支持和信息服务支持。唐山市政府为了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在资源配置、政府财政和人员培训上,下足了工夫。政府对生态农业做出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同时因自身财务和人手的不足,支持力度仍旧有限。

(三)推广普及难度大

造成生态农业推广普及难度大的原因有很多。

一是农村人口科技素质低,需要大量科研人员下乡进行现场培训,而政府机构内的科研人员却严重匮乏。

二是生态农业配套的农业技术设备不足,或者部分设备价格昂贵,农民负担不起。

三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均,有的地方经济作物发展好,农民收益高,另外一些部分,因为地域、气候的限制,经济作物发展困难,造成整体产业化结构发展不均衡。

四是市场结构不完善,土地市场、技术市场、批发市场、区域经济市场等各部分市场都只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还远远不够完善。

五是信息传递不通畅。唐山市农村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各项信息设施不完善,导致农民无法更快、更好、更全面地接收生态农业的第一手信息。

三、唐山市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虽然生态农业有很多问题,但唐山市政府经过多年的经验摸索和实践总结,制定了一套生态农业问题解决方案。

(一)理论讲合作,技术求创新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以强大的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理论研究,理论基础的厚度决定了生态农业的高度。因此,必须把理论研究放在发展生态农业工作的首位。生态农业在理论研究上要以合作为原则,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农、教、科为标准,以产、学、研为动力,以少投资、高收益为指标。在理论研究层次上,政府要加大对科研部门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奖励,鼓励部门间通力合作,攻克难关。在技术层面上,要继承传统农业的技术优点,同时结合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形成最优化的农业技术配套体系。技术的推广与创新,一定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导向,通过技术将农业的生态发展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连接在一起。唐山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大致有以下六个方向:(1)节肥式高产农业技术;(2)节水高能式农业技术;(3)无药低耗式农业技术;(4)中低产良田改良式农业技术;(5)资源循环利用式农业技术;(6)生物生态式农业技术。

(二)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

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政府政策的支持息息相关,政府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农业政策体系,可以使生态农业最快速度走上正规化、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从农业的角度来看,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

一是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方面。

建立自上而下的环境、资源网络监测系统,进行定位监测,对监测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行为,将以法律和经济的手段进行双重制裁。

二是农业科技方面。

科技研发经费上,政府设立生态农业发展基金和专项筹款小组,保证研发上的经费支持;技术推广上,设立技术推广基金,帮助农民解决技术方面的资金难题,同时提高下乡技术人员薪资待遇,用高薪的方式鼓励他们深入农村,发展农村。

三是农业市场方面。

政府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市场体制,规范市场价格。同时,设立市场危机保障体系,保证农民在减产时,收益损失降至最低。此外,政府要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信贷服务体制和信息服务支持,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民的资金难题和农村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的弊端。

(三)政府、企业共同推广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5

关键词:农业工程 可持续发展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193-03

Discussion of Teaching Method for Introduction Cours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ang Ruoyu1, 2 Zhai Zhiqiang1, 2

(1.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ihezi University; 2. Key Laboratory of Northwest Agricultural Equipment, Ministry of Agriculture,Xinjing Shihezi, 83200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introduction cours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authors have been explored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introduction in teaching. Firstly,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agriculture were introduced. Then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were introduced. Meanwhil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were pointed out for paving the way to introduce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h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re expla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entropy. Finally, the students were guided again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o focus on th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

S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升。《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农业工程相关专业学生从宏观角度理解工业工程专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熟悉了解农业工程生产中的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环境等方面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至今尚无直接的教材,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对该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该文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探讨《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绪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 以“农业及其发展历程”引入课程内容

在教学中,为使课程更好地展开,首先将“农业及其发展历程”内容引入绪论课,以便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农业的发展及其意义,更容易理解《农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后续的主题内容。

“什么是农业?农业是怎么来的?”笔者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农业的定义进行了解释。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它是指人们利用生物的生长机理,采取人工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从狭义上讲,农业泛指种植业[2],它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从广义上讲,除种植业外,还包括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这五业合在一起通常称为“大农业”。目前农业早已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属于第一产业[3]。

关于中国农业起源,可以借助古籍中许多美丽动听的传说故事进行讲解,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众所周知,我们经常把农业的起源归功于伟大的神农、后稷和黄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4]。在农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把农业生产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1)原始农业――基本特征是完全依靠人力和简陋的木、石工具,模仿动植物自然生产过程进行自给自足的生产。

(2)传统农业――当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后,开始学会制造铁犁和使用耕畜,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开始打破原始社会那种封闭式的生产方式,逐渐进入较为开放的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

(3)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不仅提高土地生产率,并打破了农业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的限制,同时现代农业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2 介绍农业工程的内涵

通过“农业及其发展历程”的教学,对“农业”进一步延伸,向学生讲解农业工程的内涵。农业工程是改善农业生产手段、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活设施的各种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理论的总称[5],是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服务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及其原理。自1910年内燃拖拉机问世,标志了现代农业工程的开始。

另外从当前农业工程学科构成角度给学生一个全面的介绍。目前农业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科学技术研究的范围很广,总体归结为以下7个方面: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土地利用工程、农村建筑和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副产品加工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工程。农业工程在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产出率等方面都有重大作用。

3 引入“农业可持续发展”

该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是从何时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自工业革命以来,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的发展道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却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破环、资源过度消耗和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乐赝胁和阻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人类不得不深刻反思沿袭已久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而试图去寻找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的发展道路。

在农业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化农业的发展模式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广。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方式,利用化肥、农业提高作物产量,工业化模式的农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以大化肥、大农药、大量消耗地下水为代价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长期下去存在严重的隐患[6]。“农业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我们要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农副产品的需求构成威胁的农业发展模式,即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要解决未来可能将要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回到循环性生态农业上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未来农业只能走“用地养地”、“精耕细作”配合一定现代化设备和生态技术的生态农业。

4 从熵的角度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熵的角度对农业工程的发展进行了剖析,以便使学生更加清晰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1868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物理学中发现和揭示了熵世界观的概念[7-8]。它告诉人们,物质和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在表现形态上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即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到无效,从有序到无序”。为了创造工业文明,人类无节制的开采和消耗各类自然资源,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9]。

笔者探讨分析后得出结论,农业的实质就是通过绿色植物吸收与转化太阳能形成负熵。生物体的负熵机制如图1所示,以负熵为起点,并以这种负熵在流动过程中不断耗散的方式展开农业生产过程。

在教学中,笔者又尝试按照数学极限的思想,并提出一个极限公式(公式1),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讲解。该极限公式可将其表示为如下的形式:以时间t为自变量,自然界的熵表示为时间t的函数,则

(1)

式中,C为相对常数,即人类生存的星球在某一时期能够忍受的熵。熵是最后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无效能量的总和。这种情况在封闭系统中表现明显,当熵达到最大值时,则表示一切有效能量均消耗殆尽。当有效能量和无效能量相等时(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规定),则意味着系统进入了全面崩溃,或称“热寂”阶段[10]。只有当我们承认自己世界的有限性,有意识地尊重地球资源的极限,我们才能真正领会到地球的宝贵,从而做出对人类继续生存有重大意义的调整。

通过此部分内容的讲解可以有力的告诉学生,我们必须把熵定律作为价值判断的基础,只有发展低耗、节约,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符合减熵原理和生态规律的农业,才能保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5 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该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和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农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环境问题,尤其是工业化的农业,在带来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的可持续性。但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农业发展,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基于资源环境约束下,寻求一条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1]。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农业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总结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正确认识学习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核心内容。以牺牲环境换取的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只会让环境背上沉重的包袱的问题,而不会带来长久的效益,因此发展可持续农业已成为必然趋势。

利用系统思维和系统的科学体系去解决问题。我们面临的任何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其实都是系统。将农业工程看成大的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系统的合理组建和最佳运行的过程技术。

学习以“绿色技术”为主题的农业工程技术。对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注入农业机械“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管理”的理念。

学会利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寻找最优方案。根据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性质和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其相互影响及隶属关系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使问题归结为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权值的确定,进而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文斌,朱乐尧.农业:经济增长的主题――再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J].财经问题研究,1989(3):42-48.

[2] 孙金荣.《齐民要术》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3] 邱仁宗.农业伦理学的兴起[J].伦理学研究,2015(1): 86-92.

[4] 陈文华.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J].农业考古,2005(1):8-15.

[5] 齐飞,朱明,周新群,等.农业工程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1):1-10.

[6] 李文炜.农业环境问题的行为基础与治理机制创新[D].重庆,西南大学,2012.

[7] 向义和.熵的概念的建立和热寂说的起源[J].大学物理,1991(4):36-40.

[8] 李秀燕,肖荣辉,陈赐海.熵的概念及其拓展[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3-67.

[9] 崔晋生,陈红爱.“熵”世界观与可持续发展理念[J].理论探索,2005(4):14-16.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6

【关键词】 两型农业 评价指标 发展对策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我国提出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在农业方面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简称两型农业),自此,两型农业开始进入我国农业研究的理论界与农业工作的实践界。如何发展两型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是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1、理论意义。虽然建立两型农业的重要性已经被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以及政界高官所认同,但是对两型农业进行衡量、考核,目前还没有相关统一指标体系,也没有相关标准来进行定义衡量。因此,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将有助于从理论层次上位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为实际生产活动的考核和评价提供参考评估工具,为实践成果提供相应的衡量标准。

2、实践意义。两型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是如何在有效的资源条件下,合理利用资源,配置优化资源,使得农业生产得以持续发展,使得农民生产成本得以不断下降,农民获得增产增收。这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和农村建设问题,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从实际工作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两型农业发展的指标体系,为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为农业的节能降耗提供指导标准,为推广两型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二、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建立在遵循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等科学基础之上,能客观地反映在两型农业内部的运行及与外部的关联,通过相互联系的指标,能较好地度量和评价不同地区两型农业生产的实现程度。

2、整体性原则。两型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同等重要律和最小量限制律的双重要求下,评价指标体系覆盖面应尽可能的广泛,能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综合地反映影响两型农业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因素。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应简单明了,便于获取和计算,不必再作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尽可能采用惯用的百分比、单位面积产出、单位投入产出、利用效率等表示。在选取指标时,应尽量选取富有代表性、多用途性和可定量化的指标。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三个来源

两型农业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立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个基本点,紧扣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以此评价两型农业的发展程度。因此,其来源主要来自于:生态农业综合效益子系统评价指标、循环农业发展水平子系统评价指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评价指标。三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相互独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覆盖了两型农业发展的全部内容。

1、生态农业综合效益。生态农业是一种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规律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它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生态农业追求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这些统一的效益,其基本要求是: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农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2、循环农业发展水平。循环农业是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循环农业使农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得以提高,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循环农业领域宽广,包括农业内部生产方式循环、对农产品加工后废弃物的再利用。循环农业使清洁增收有机结合,既干净,又增收。

3、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强调农业生产发展的全面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因此,该子系统可以划分为四个准则层,即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农村社会可持续性和农业资源可持续性。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是指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一个较高的产出水平,对于已经是高产出的地区而言,需要维持这种水平。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指实现长期、稳定的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只有可赢得利润的农业系统才是最终的可持续;农村社会的可持续性,是指维持生产、经济、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农村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

两型农业评价的指导性评价指标的三个来源及其三个子系统的组成,即由生态农业综合效益子系统评价指标、循环农业发展水平子系统评价指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评价指标构成的两型农业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

1、生态农业综合效益子系统评价指标。生态农业综合效益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三部分构成,具体如表1所示。

2、循环农业发展水平子系统评价指标。循环农业发展水平子系统评价指标主要由减量化评价指标、再利用评价指标和再循环评价指标三部分组成,具体如表2所示。

3、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评价指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评价指标主要由生产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经济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社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和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三部分构成,具体如表3所示。

五、总结

本文分析了两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和基本原则,在考虑两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复杂性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对指导性评价指标的三个来源,即生态农业综合效益子系统评价指标、循环农业发展水平子系统评价指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个指导性的评价指标框架和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全国各地不同资源不同条件的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发挥框架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成森: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0(8).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7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发展评价

一、引言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被置于突出地位。十报告在论述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部署了“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划》中将“推动循环发展”作为“以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可见,循环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在人类的所有经济生产活动中,农业无疑是与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的,它是直接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利用一定的自然资源开展生产活动。人类通过农业活动,与自然界形成了最广泛最有生命活力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关系,因此农业经济循环发展的研究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循环经济概述

1.概念。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废弃物排放量,使经济系统和谐的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业清洁生产,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统一。农业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农业生产过程中,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综合应用。2.理论起源。美国经济学家KennethE.Boulding于1962年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被看作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萌芽。Boulding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他认为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要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同理,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宇宙飞船。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得以长存。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RogerPerman等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一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循环经济模式兼顾了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因此发达国家逐渐开始把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和模式。3.国外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20世纪2、30年代,国外学者最先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70年代后,生态农业的发展引起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和实践运用,相关学者指出设计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同时,农村基础设施等硬性条件的完善和农业生产活动主体素质等软条件的提升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

三、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我国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1.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研究。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原则,论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是这一研究的核心。例如:详细论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四个原则;分析了循环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关系,论证了实现循环经济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等。这一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介绍农业循环经济,论证其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多见于研究的早期。2.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这一研究在总结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对我国的启示,探索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例如:在总结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分析对中国的启示,为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在对德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介绍日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多元共治”的基本模式,分析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并提出政策建议等。这一研究得出的建议和发展模式都主要针对国家层次的农业,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不多。此外,它与上一研究一样都主要是定性的研究。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这一研究主要是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识别阻碍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方法论上。评价方法多采用指标评价法,如:运用BPEIR概念模型及特菲尔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19年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影响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依次是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安全指标;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05年四川省21个城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甘孜州、雅安市以及资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攀枝花市发展水平最低;以绵阳市为例,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绵阳市及其所辖9个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绵阳市2002-2012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水平和资源安全水平是其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等。其次使用的较多的方法是能值分析法,如:将能值理论与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对吉林省西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4年期间,吉林省西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系统中物质循环利用及有效能值的转化率明显提高,种植业与畜牧业耦合程度有所增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趋势得到明显加强;用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对福建省福清星源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能值分析方法对循环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更科学,并找到了可持续发展指数最高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境内的四墩子乡农业系统进行能值分析,论证实施草地农业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等。最后,其它方法,诸如生态足迹法等。例如:用DEA方法和生态足迹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综合指数,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存在农药化肥投入冗余、粮食单产不足以及农业生产的耕地足迹和牧草地足迹所占比重偏大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该地农业投入产出率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上所述,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定量研究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近年比较常见,其与前两个方面的研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体系。其主要研究方法多采用指标评价法,偶见能值分析法。不过,此研究多倾向于静态研究,缺乏未来发展的预测研究,因此难以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连续性、持续性和长期性。

四、结语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其理论研究源于国外“生态农业”的提出和发展,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内涵研究、发展模式研究以及发展评价研究。其中发展评价研究近年比较常见,但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多倾向于静态研究,罕见预测研究,因此拓展方法论,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今后该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者:杨羽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2):76-77.

[2]周柳.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实证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9).

[3]JohnBCobb.Sustainability:Economics,Ecology,andJustice[M],Eugene,Oregon:Wipf&StockPublishers,2007:27-36.

[4]CheungSH,BeckJL.Bayesianmodelupdatingusinghybridmontecarlosimulationwithapplicationtostructuraldynamicmodelswithmanyuncertainparameters[J].JournalofEngineeringmechanics-Asce,2009,135(4):243-255.

[5]卢远,王娟,陆赛.区域农业循环经济能值评价的实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2):482-487.

[6]于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J].理论探索,2006第4期.

[7]史宝娟,赵国杰.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运行的必然趋势[J].中国农机化,2006年第4期.

[8]RogerPermn.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

[9]陶思源.德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3年第6期.

[10]何龙斌.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年第5期.

[11]刘佳奇.日本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第8期.

[12]马其芳,黄贤金,张丽君,陈逸.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障碍度诊断——以江苏省13个市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3]潘安兴,王芳.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农机化研究,2008(7):44-47.

[14]钟珍梅,翁伯琦,黄勤楼,黄秀声,陈钟佃.基于能值理论的循环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发展评价——以福建省福清星源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为例[J].生态学报,2012年18期.

[15]唐静,林慧龙.草地农业的循环经济特征分析[J].草业学报,2013,,22(1):167-175.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8

8年代中后期,在生态经济学家们的倡导下,中国政府在全国不同类型地区建立生态农业示范点,到9年代初期,全国共建设5个生态农业示范县,通过有效和合理开发利用有限资源,使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生产共同发展成为事实。

1989年,刘巽浩提出精久农业(Intensive Lasting Agriculture,缩写ILA),强调生产、经济和生态持续化,坚持三者的协调统一。

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荷兰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提出了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定义,确定实现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第一,积极增加粮食生产,保证各国及地区,以及世界粮食安全;第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消除贫困,实现农业综合发展;第三,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珍惜、保护和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以利于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1992年9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决定》。这个文件指出了9年代的中国农业应当在继续重视产品数量的基础上转入高产优质并重和提高效益的新阶段,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也是适应逐渐发育的市场经济的重大举措。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调整和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要以流通为重点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制,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Agriculture of High Yield,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缩写AHHH)。

1993年5月于长沙,中国农学会与农业现代化分会等召开了“全国持续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卢良恕等提出,中国应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刘巽浩等提出,集约持续农业是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选择。这次会议使我国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的专家们充分肯定了中国农业应该走集约持续农业道路。

1993年5月于北京,中国社会发展科学研究会。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发起主办了“’93国际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研讨会”,有24个国家及地区的专家。学者和高级政府官员16多人参加。会议在总结历史发展经验基础上,明确了:(1)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是世界性的农业发展战略,并且正由一种战略构想转向理论建设和农业实践;(2)持续农业的建设必须以现代科学技术力强大的技术支柱,吸收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形成持续农业技术体系;(3)持续农业具有不同模式和具有区域性特征。中国学者提出集约持续农业的发展战略,以高产、高效、优质和低耗为主要目标,达到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利用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持续提高土壤肥力,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994年4月,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一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确定了中国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目标。白皮书指出,中国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目标的建立,是吸收世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研究实践而提出的,强调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是中国的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发展领域。特别指出,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摆脱现在的困境,必须走持续发展的道路。确立了3个基本目标:(1)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水平和保障粮食安全;(2)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3)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合理地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1995年6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中国农业发展会议”,进一步强调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农业专家学者们再次向政府倡议,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走集约持续农业道路,会议明确了中国农业发展应该走集约持续农业道路。同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院士充分肯定了中国农业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道路的选择,整个中国科学界对农业专家卢良恕、刘巽浩等关于中国农业必须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道路的倡议,进行了深入的论证人

1996年4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提出中国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道路是集约持续农业。

1998年4月,国家科委重点支持“持续高产农业示范区”,开展了高效持续农业具体实施工作。

通过以上分析阐述,我国政府从提出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到农业学术界倡议并得到政府肯定的中国农业走集约持续农业道路,是农业宏观理论从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向集约持续农业理论发展,以及将集约持续农业与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相互统一的过程。

二、集约持续农业与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比较

1.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高产目标与集约持续农业的集约农作

高产高效优质农业(AHHH)的高产目标具有单一性,而集约持续农业中的集约农作不仅强调农产品的高产量,而且强调将以耕地利用率为中心放在首位,努力提高单位生产空间或面积的农产品数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努力提高作物生产。动物生产的单产水平,力求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变超高产。特别是作物生产要高度集约地多维(平面、空间、时问)利用每一块土地,实行人力、资金、物质、技术和经营高度集约化,实行精耕细作、间套复种和多熟种植,尽力提高种植指数,实现最优化的高产,并与畜牧业、林业、水产、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密集的产业链和运行通畅的产业网络,综合提高农业生产单产和总产水平。

这一概念特别提出了中国不是农产品剩余国,而是农产品短缺国。因此,提高作物生产单位面积产量,尤其是以水稻、小麦、五米、大豆和棉花等为主要衣产品,是中国农业长期不变的主题,也是愈来愈棘手的难题。中国任何时候不能掉以轻心或轻率对待粮食生产与安全问题。自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因粮食增产出现卖粮食难的现象(如1984,199,1996年等),学术界几次开展对增产的批判,显然是不适当的,更是缺乏农业持续发展远见的。

2.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高效目标与集约持续农业的共同富裕

集约持续农业第二个目标是高效增收,要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力争高产高效或高产不低效,积极提高

劳动生产率;要因地制宜调整结构,适当增加园艺作物与养殖业比重,适当增加高价值作物与动物以及出口创汇的比重,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二、三产业;实行劳动力密集、科技密集与适当增加投入的有机结合与相互置换。为此,要努力发展市场经济,实行贸工农的结合,推动外向型农业发展,开创合作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的新局面,促进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发展。 通过对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分析,尤其中国农业的特点,在坚持综合增收的目标基础上,鉴于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农业及农村概况,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专家们将集约持续农业的第二个目标发展为共同富裕,这是综合增收的涵义的拓展、概括,在理论上更为深入。

共同富裕强调持续增加整体农民收人,无论是富裕地区还是贫困地区,无论是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农区还是中西部落后经济农区,都有权力消除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未来。富裕发达的农区应该支援落后贫困农区的经济发展,逐渐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实现全国农业均衡发展,消除贫困,增加农业和与之相关的产业人员的经济收入,逐渐实现以农业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条件下,大力发展涉农相关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农牧结合型农业、设施农业、服务城市的都市农业、外向型创汇农业、贸工商一体化的商品农业和产业化农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借鉴国外农业经验,建立良好市场经济的科技、农用物资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多产业链条、有机联合的产业网络,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性能强、社会化服务全、产业化程度高的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发展,实现农业与农村共同富裕的新格局。

3.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优质目标与集约持续农业的持久发展

高产高效优质农业(AHHH)中的优质目标,主要是指农产品的质量,包括产品营养性、多样性、安全性、加工性、医疗性。纯净度、无污染性、产品包装等,是非常狭义的,最初仅指农产品的品质。随着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深入发展,关于农业优质的概念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但目前的研究还没能把这个优质目标与集约持续农业的持久发展相接轨。优质不仅要[,!]求农产品的营养性、安全性和多样性,而且包括农村环境、农产品营养丰富、无污染的综合表现,还要求建立农民生活富裕、农业技术发达和生态环境优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应该把优质目标提高到一个比较合适的高度,发展和丰富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内涵,为与集约持续农业接轨做出概念上的准备和理论上的升华。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优质目标向集约持续农业的持久发展转轨是一个本质的飞跃。集约持续农业第三个目标是持久发展,强调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相结合,自然机制与人工机制有机结合,保护耕地、水和森林等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搞好水利与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持续生产能力;强调生态持久性与社会经济持久性的结合,避免片面强调一个方面,没有经济上持久发展也不会有生态持久性的建设;在发展中国家农业投入不足的条件下,增加包括物质、资金、科技、智力等投入是农业持久发展的关键。

所以,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优质目标向集约持续农业的持久发展的推进,不仅仅从农产品营养性、多样性、安全性和无污染等向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条件,农业生态环境等待久性发展,把高产高效优质农业转变成一个适应世界农业发展潮流和趋势,并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具有中国农业特色的集约持续农业,完成了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向集约持续农业的理论深化。高产高效优质农业是我国政府9年代提出来的农业战略目标,在世界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思想影响和引导下,不断发展和完善,向集约持续农业发展,形成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相统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三、集约持续农业与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系

1.集约持续农业的集约农作与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世界粮食安全

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中国的粮食消费居世界首位,同时中国也是最大粮食生产国。21世纪,中国粮食供给与需求之间仍存在5~1万吨的缺口,保证粮食自给率9%也存在一定困难,维护中国粮食安全是对世界粮食安全最大的贡献。

集约持续农业的首要目标--集约农作是对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有关世界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第一个目标——粮食安全的丰富和发展。因为集约农作在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富余、人均资源短缺和经济落后的国度中保证粮食安全,实现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向所有中国人提供足够的粮食,而采取具有中国特色的提高包括粮食在内各种农产品的农业高产措施,是FAO的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粮食安全目标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必然产物。集约农作是世界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在中国解决本国粮食问题的具体体现。

集约农作在实现集约持续农业目标与世界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接轨中,把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积极增加粮食生产、保持世界粮食安全的目标在中国具体化,提出了中国增加粮食产量和保证粮食安全的具体生产方式,充分考虑了中国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丰富、耕地短缺的具体国情,体现了中国特色,为那些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和耕地资源贫乏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持续农业技术方向,集约农作目标比增加快食生产,保持粮食安全的目标更具可操作性和技术直观性。

中国集约持续农业与世界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比较,不仅丰富和发展后者的内容,而且说明在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实践中创建了自己的特色,在推动世界农业持续发展过程中走在理论和实践的前列。

2.集约持续农业的共同富裕与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消除贫困

  集约持续农业提出的第二目标为共同富裕,与世界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消除贫困具有相同的基本观点和思想,但集约持续农业的共同富裕有以下几方面与消除贫困存在一定的区别和差异。

第一,共同富裕不仅强调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直至消除贫困。但消除贫困不是集约持续农业的终极目标,只有在消除贫困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目标——共同富裕起来,走向一个繁荣富裕的未来社会。

第二,共同富裕强调不仅旨在消除贫困实现农村经济综合发展,而且倡导消除农民获得财富的不平等性,使任何农业生产者都有平等的权力获得经济收人,一同走向富裕,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平等的现象发生。

第三,共同富裕从正面提出了农民在农业待续发展过程中应该享有公平富裕、井同富裕的权力,提倡富裕的公平性、共同性,反对贫富差距扩大,只有农民共同走向富裕的未来才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真正的目的,才是世界农业持续发展所期望的。

第四,共同富裕是中国专家学者提出来的,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持续发展的理想,再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共同富裕思想,是这个理论在中国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研究所结出的成果,这个理论在持续农业研究具体运用的结果。

集约持续农业的共同富裕目标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消除贫困的目标,并把这一消除贫困、增加农民收入达到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的内容所体现的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创造农业与农村的共同富裕,这在理论上具有高度精炼性,在实践上具有非常明确的

目的性。共同富裕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持续发展都具有普遍意义。 3.集约持续农业的持久发展与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持续发展

中国的集约持续农业最早提出的名称为精久农业(Intensive Lasting Agriculture),其后为了与国际持续农业相适应,其中文为集约持续农业,相应的英文名称Intensive Sustainable Agriculture。精久农业是结合中国农业实践而提出来的,表现了中国学者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科学。求实精神。精久(Intensive Lasting)与持续(Sustainable)在本质意义上不谋而台。只是“精久”比“持续”多一个“精细、集约”(Intensive),阐明了中国农业应有的特色。而“久”与“持续”都具有延续长久的意思。这现象充分体现东西方学者因受不同哲学文化影响造成的思维差异。因为中国人的思维受东方哲学文化影响,总是习惯从整体或系统出发去思考问题,而西方人总是习惯从局部或部分出发去思考分析问题。精久农业中的久(Lasting)是持续永久之意,形容农业从古到今乃至于未来,均会保持长久发展,将农业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去描述、思考。而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持续(Sustainable)取延续不断的意思,强调农业由不同的片断、时期延续在一起的,把持续农业分成阶段来考虑,加以描述。因此精久与持续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描述、思考的角度不同而已。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9

    改革以确保当代及后代人的需求得到持续地满足。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能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它是环境非退化的,技术上适当,经济上有活力,并能为社会所接受[1]。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农业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我国的生态农业是通过精耕细作、培肥地力、间套轮怍、农牧结合等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2]。

    2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当农业满足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之后,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方向过度,农业生产方式及发展模式也随之发生明显的改变[3]。现代农业与其他部门的融合变得更加紧密,现代农业与工业的界限逐步模糊,尤其表现在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轻工业、服务业等部门,农业与其他部门的一体化体系正在形成。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比以前任何时期都要重要,它对其他部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强。1993年,国家七部委正式成立“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生态农业正式被纳入政府的工作议程、成为政府行为。1994年,国务院批准了七部委(局)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报告”,要求各地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基本内涵就是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把建设生态农业文明放在核心地位。21世纪将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而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和正确方向。可见生态农业在我国现阶段农业有着重要的地位。

    3 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的可行性分析

    农业的可持续性大体上包括3个方面,即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农业的经济可持续性和农业的社会可持续性[5]。我们这里主要分析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是指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耕作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如果不具备耕作条件或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就不能实现可持续;相反,如果保证了耕作条件和生态环境能满足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要求,那么就可以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

    曹志宏等人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分析了河南生态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发现生态农业系统能值产投比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环境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均较强,整体运营状况良好[6]。顾永芬等人认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是提高民众身体素质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7]。发展高产高效的可持续性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对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农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立种植业与养殖业互相促进、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等生产体系,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可行的模式之一。杨谨等人将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对沼气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认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和沼气工程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是可行的[8]。

    4 我国生态农业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4.1 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已发展了多年的生态农业,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不合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过量使用化肥,忽视甚至完全不使用有机肥,造成土壤板结、坚硬、地力下降和农作物减产;2)规模化养殖业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我国农村禽畜养殖业发展迅速,并且日渐规模化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水排放量已远远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9];3)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破坏,如乱砍滥伐、荒地滥垦、草场过度放牧等掠夺性开发[10];4)快速发展的农村工业对生态农业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印刷、造纸、化工等污染大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农村,致使农村局部污染严重,对生态农业造成巨大压力。

    4.2 解决措施 为了保证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克服以上存在的问题是必要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3点:1)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法制化。尽快制订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以及农村各级政府法 律职责、污染环境的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2)加强环保法规宣传,提高农村环境意识。农村环境保护牵涉千家万户,只有依靠大家动手,才能取得积极成效,可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形成村民自治机制,起到互相监督和互相制约的作用;3)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遏制农村环境面源污染。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采用规范、科学的环境管理措施,提高执法

    能力,强化环境执法与群众、人大政协、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增强环保执法的自我约束性。

    参考文献

    [1] 邱化蛟. 北京市都市农业的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 李新平. 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6):341-345.

    [3] 张攀春. 现代农业的主导功能及其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5): 548-551.

    [4] 刘思华. 生态农业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4):1-5.

    [5] 杨培源. 以功能多元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宏观经济管理,2011(5):47-48.

    [6] 曹志宏,赵小泛,郝晋珉. 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特征及可持续性分析. 农机化研究,2012(9):233-236.

    [7] 顾永芬,顾永江,陶宇航. 推广高效有机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科技,2012(9):

    99-102.

    [8] 杨谨,陈彬,刘耕源. 基于能值的沼气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恭城县为例. 生

    态学报,2012(13):4007-4016.

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篇10

农业经济学课程论文范文一: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摘要: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的课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认知。当前,世界环境日趋恶劣,食品安全令人担忧,由此衍生出的农业生产问题,成为环境恶化、食品安全无法保障的罪魁祸首。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眼光剖析农业经济发展,对农业经济作用于人们生活,构建良好生活环境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立足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具体剖析其内涵及发展必然性,再借由分析不同经济体下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策略,来具体探求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际策略。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一、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定义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中重要的一环,作为我国第一生产力,农业自古便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落实农业经济中可持续发展手段,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广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目标在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同时,确保能源、土地和森林等众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再生,并保证其利于子孙后代繁衍生息。然而,将其定义在农业可耻系发展战略之中,其实际定义却又有了全新的不用解释。当前我国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生产技术及方法的变革,确保有效利用当前现有资源,并在不破坏农业基本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证整体农业发展可持续、有效、有益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其不但注重农业生产本身,也将农村经济建设、农民意识培养、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等众多内容涵盖其中,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并利于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稳定和谐发展的全新经济发展政策。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中,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经济与社会形态与生态环境完美契合,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向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转型,最终形成良好的绿色农业经济产业形势,促进并推动整个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完成,并最终促进全国、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化发展。

2.农业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目标

可持续化发展战略对人类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而言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推动人类生活由原有铺张浪费、任意破坏逐渐转向节约环保,促进持续发展,不仅为改善人类现存环境,甚至对人类未来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推行与操作过程中,时刻注重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现实目标。该目标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与科学技术水平相契合为前提,确保农业经济发展时刻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稳步结合,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地位。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刻坚守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先进科技的巧妙融合,并结合人们环保意识提升,最终建设处可持续的、可再生的农业经济体系,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目标。

3.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价值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与环境建设而言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在推行与落实期间,将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化建设。当前,细致探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存的具体价值可以发现,其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可确保农产品的稳定供应,从而满足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基本物质需求。众所周知,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支撑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便是物质需求的满足。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也是为确保人类发展中物质需求的满足。然而,当前社会发展中,物质需求的质量与数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生态、重产重质对人类生活需求供给而言,意义重大。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证了物质供给满足人们需求,并同时确保持久供给的可能性得以实现,对人类发展进步而言,拥有实际价值。其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个人收入稳步提升,确保农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带动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并确保农产品收益日渐提高,从而保障农民利益获取,进而有效保障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三,捋顺人与自然间不可逆转关系。人类作为生存与自然之中的社会群体,其依托于自然的基本关系不可逆转,在长远的历史思考与社会实践中,人类创造了诸多奇迹,却终究跳脱不了生活于自然中的规律之内,因此,和谐共存、理性融合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是符合于自然规律,又配合当前人类发展而言,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手段,因此,确保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于农业经济发展之中,拥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必然性

纵观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局势不难发现,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为例,欠发达地区在农业生产模式上主要仍然沿用传统的农业经济生产方式,这类方式在技术水平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而起粗放式发展现状不但使生产效率呈现地下状态,同时在人口、劳动力分配等问题上也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科学解决。由此可见,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早已不适用于当前社会需求,其不但无法满足人类对物质的需求,甚至大大制约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脚步,增加农民本身负担,并迫使大量农业生产劳动力外流,无法支持当地农业发展进步。与此同时,传统农业又具有典型的人海需求,其要求参与农业生产群体的数量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满足一定的生产需求,因此促使当地人口数量产生膨胀式发展。然而,有限的劳动生产状态,又迫使部分新增劳动力时刻被窘迫现状压制,不利于其发挥本身能动性,促进整体经济增长。最后,碍于发展手法不客观,资源环境破坏浪费严重,造成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森林砍伐和水源污染等多种情况,从而恶化了生态环境,降低了产品质量,严重损害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化农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农业的诸多缺陷。首先,其确保了劳动生产规模与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大大满足了当前社会人们对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其次,其解放了剩余劳动力,并确保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产品数量,以化肥、农药和地膜等众多科学手法,大大提升农作物产量,实现反季节蔬菜、水果上市,有效推动了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最后,其高密度、专业化生产模式,为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在产品营销、运输、销售等环节大大节省了农产品生产方负担,可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然而,在短期收益成果显著之后,现代化农业面临着长期发展中必然需要面对的问题,农药、化肥使用过度而导致的土地结块、碱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的,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地膜废弃后导致的土地污染等问题已经影响到种植土地、地下水等多个方面。因此,在现代化农业生产带来无限收益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思考,这种杀鸡取卵,舍本逐末的方法是否真的科学,是否有益于人们发展。由此,探寻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需求。该发展模式应以农业发展为主要目标,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确保经济发展的延续性与可再生性。由此,可持续发展策略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针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可持续发展落实成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法相。生态农业建设,有机农业开发,将自然与农业有机结合,从而打造符合生态需求的农业经济形态。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提出拥有一定的必然性,其是应时代需求而生,为时代需求服务的重要策略。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改善令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健康与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落实与推广成为当前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表现。

三、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手段

1.不同发展情况下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世界范围内均得到了高度重视,在此其中,发达国家应对当前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与食品安全问题,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中开拓出属于自己发展形势的战略策略。随着对社会形态与自然形态的深入了解与研究,发达国家总结出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维护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因此其在本国农业经济发展中采用了全新形式的低投入农业战略,从而确保农业投入更加趋向于信息投入、管控技巧的科学性投入、借由生物本身的调节协作机制,最终达到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与自行调节。在该投入战略中,人为因素被尽可能降低或消除,全力依靠自然本身来达到生态再构造,环境再建设目的。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无论在发展技术与手段上,抑或是扶持资金来源都无法与发达国家同日而语,因此在战略选择上无法借鉴或复制发达国家成型模式。针对以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确保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需要符合当前自己本身国情。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计划制定过程中,着重于强调在本国国内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致力于食品安全保障、农村综合开发、生态资源保护为主要发展目标,从而推出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建设、落实生态环保建设与农业科技发展融合、敦促农业管理机构创新环保农业技术、培养农村从业人员环保意识培养等多种角度出发,正确打造符合发展中国家基本国情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2.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基于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迎合当前国家国情,通过因地制宜原则,切实打造了符合我国当前基本国情,适用于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质战略。第一,生态农业。剖析生态农业,其主要侧重点在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着眼点,探索并实践出与生态环境相平衡的实际体系,借由不同区域的不同优势,通过协调发展、再生理念植入,最终达到科学与生态的融合,确保环境科学良性发展,促进人类活动与自然活动的和谐共生。第二,三色农业。所谓三色农业,其将农业按颜色划分,以绿、白、蓝三色代表。分别指以绿色资源为主,借由土、水、光、氧为生存条件的畜牧业生产。该类生产以自然为依托,确保与自然和谐共生,彼此互惠;以微生物科学为基础,借由生物工程研发酵母酶的白色农业。该类农业深入探索发酵与酶菌利用,从而实现有机降解与资源分类;以陆路资源顺延至海洋资源开发,从而探索出全新形式的农业生产形态,借由科学合理开发,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三,精准农业。精准农业其重点针对我国大部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借由先进科技对相关土地进行远程信息分析,遥控及变率处理,并针对相关问题做出相应解决方案,从而确保对所监控地区的精准化指导与调整,从而实现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保证环境、人力资源调配得体。最后,集约型可持续发展农业。集约型可持续发展主要针对我国人多地乏,资源不足情况,以提升土地使用率,确保农业生产整体性提升,保证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重组,实现投入最小且收益最大。与此同时,集约型可持续发展战略可统一调配与指导相关组织者,确保整体发展的科学与环保,从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

参开文献:

[1]董传岭.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2]袁久和.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评价与发展对策[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1).

[3]贾苗.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19).

[4]彭晓洁,冀茜茹,张翔瑞.江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1(9).

[5]姚延婷,陈万明,李晓宁.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8).

农业经济学课程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创收途径研究

在我国,农业人口仍然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保证农业生产的高效益仍然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质量关系着我国的未来。因此,我国领导层也十分重视农业发展,不断为农业生产提供优惠政策,尤其是三农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我国农业生产仍存在许多问题,经济效益并不理想。为此,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加速农业发展。

1农业经济效益的内涵

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有一定目的,而这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往往需要通过消耗或投入相应的成本才能实现,而有了这些成本的付出,人们便能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相应的收益,而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比例则是所谓的经济效益。农业中的经济效益也一样,即通过一定量的农业劳动,投入人力和原材料,来获取农业收成,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然而,经济效益有高低之分,高效益意味着低成本、高收入,事半功倍;而低效益则是高成本、低收入,事倍功半。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低效益是目前所面临的现状,深入发展农业生产的首要目标就是必须改变这一现状,实现农业的经济创收。

2我国新形势下农业经济收益现状及原因

2.1农产品生产的单位利润相对较低

在我国,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一直以来都很低,使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取的经济收入非常少。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农产品单位利润都微乎其微,有些甚至是亏本销售,且每年的市场环境也不稳定,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便大大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也十分不利于农业进行大规模生产,造成了我国农业低收益的现状。

2.2农产品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近年来,我国物价相对走高,然而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却并不明显,这无疑是对农业生产的又一重大打击。在生产中,例如化肥、浇灌、农药等各种生产成本的大幅度提升,挤压了原本就薄弱的利润。此外,随着我国整体需求的上升,也引发了销售环节的胡乱涨价,使得农业生产成本飞速提高,严重影响农业发展。

2.3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相对较低

我国农业发展中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较低,他们没有获得相应的田间作业和管理技术的支持,只能凭借自己的劳作经验,这无疑降低了农产品的商品率。调查发现,农民大多根据农产品的经济收益来决定自己的生产结构,但是大多高收益的农产品都需要更高端的技术支撑,农民无法获得这些支撑,进而导致所生产的农产品因管理不到位而质量不达标。

2.4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

农产品销售市场信息不对称也是阻碍我国农业经济创收的重要原因。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供求信息不能通畅传递,大多农民只能在家等着客户找上门,缺乏销售渠道,给销售带来极大不便,即使是能销售出去,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民大多也只能被动接受客户提出的价格,利润极低。此外,由于他们缺少对农产品进行储藏的技术,尤其一些瓜果蔬菜,不方便长时间存放,加上没有销售途径,这便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3新形势下实现农业经济创收的途径

3.1多管齐下,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要实现农业创收,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第一,要保障农业的生产安全,设立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由于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环境,给农民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民规避风险,而由国家统一进行政策性保险无疑是对其巨大的支持。第二,相关政府部门要落实工作,加大农业的执法力度,还农民一个良好的环境。第三,应提供信息服务,实现销售信息的对称。

3.2加强教育,提高农民的农业管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方法已经不再适用,然而,农民因教育的欠缺,并不能跟上时代步伐,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使其能够拥有先进的农业知识,使农业生产符合市场要求,切实提升农民的生产管理素质。

3.3崇尚科学,加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社会,科技的力量不容忽视,农业生产同样如此。但目前,我国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一些基本的农业科技也并未普及,因此,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力度,并将其推广到广大的农业生产中。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备层出不穷,如何有选择性地使用这些高科技设备,提高生产的效益,也需要农民转变观念,与时代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