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定义十篇

时间:2023-03-14 16:18:38

可持续发展定义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层次分析法;一次指数平滑法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173-02

“可持续发展”一词最初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提出,被描述为“既满足当前发展要求,又维续未来发展潜力”。大量相关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界定至少需要综合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应当考虑到各国在历史、地理方面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相对性[1-2]。本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以不同对象的数据为例,通过时间和空间维度的修正,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相对性定义。

层次分析法(AHP)是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的决策分析方法,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知识平台给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递阶层次机构,二级指标涵盖科学技术、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并分别下设3、5、5、6共19个三级指标。

第一步。根据T.L.Saaty提出的理论[3],衡量B1至B4四个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重要程度,用1,9表示比较关系(1表示两个因素具有同样重要性,9表示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4],构造判断矩阵。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即各二级指标所占权重。用类似方法为每个二级指标下设的各三级指标定权。

第二步。对上述所有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利用式(1)、(2)分别计算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率CR(1)至CR(5),其中RI代表随机矩阵的均值,可通过查表得到。式(3)计算出模型整体的一致性比率CR(6)。表1给出检验结果,可在0.05的置信水平上认为模型通过一致性检验。

第三步。根据来自世界银行的数据,以海地(1998―2012年)为例,将19个三级指标的数据进行中心标准化处理后,依据各指标不同权重得到各年度可持续指数。

考虑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和继起性,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一个长期概念。但因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一定时间跨度下可持续发展指数必然存在个别异常数据,为了减弱异常数据对一个国家长期性可持续发展的判断,可利用一次指数平滑法从时间维度对上述数据进行修正。

{R0,R1,R2,…,Rn}代表可持续发展指数时间序列,由式(4)、(5)计算修正后的序列{M0,M1,M2,…,Mn}。图1为海地1998―2012年修正后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权重因子α取值从0.1 1,取值为1表示原数据)。

第一步,收集世界主要国家1998―2012年的各项数据,并将这些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3个类别,在各类别中分别计算不同年份19个三级指标的平均值。

第二步,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构建分别隶属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的3个虚拟国家A、B、C,它们的各项数据代表不同类别的平均水平。

第三步,将3个虚拟国家的数据代入层次分析模型,并进行时间维度的修正。Aj,Bj,Cj(j=1,2,…,15)代表3个虚拟国家在第j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指数。

第四步,将所要评估的国家G同虚拟国家A、B、C的各项数据取均值,利用上述方法计算各年度可持续发展指数Gj。

第五步,定义:

若numg > num1,则国家G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若num1>numg>num2,则国家G正在从非可持续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化。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给出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并综合考虑到不同国家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在发展方面的差异性,通过在时间、空间维度对指数进行修正,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具有相对性。

参考文献:

[1] 张旭东,丁建勋,徐京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东省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J].当代经济,2010,(9).

[2] Bell,Simon.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Measuring the Immeasurable[M]. & Morse Stephen,2008.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绿色供应链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在1984年世界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在这次会议上,各参加方代表一致认为: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各国的企业,企业界必须认识到污染既是一种浪费又是一种生产的低效率现象;同时,企业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因此,为了实现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人类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而企业为了实现永续发展,必须重新定位自己,放弃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文明生产方式,把环境保护融入自己的发展战略中去,只有做到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确保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基本单位,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既是企业自身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企业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科学界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对于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选择具有深远意义。

对于可持续发展含义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尚没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需在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精髓的基础上,同时要包含生态环境要素在内加以界定: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为了保持持续的竞争力,既要追求当前利益,也要注重长远发展,采用保护环境的生产方法和措施,既要顾及市场份额的扩大,也要满足消费者的正当利益,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企业与社会、竞争者、消费者、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永续发展。

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衡量企业的标准是经济效益的高低。近年来,在人类饱受了环境恶化之苦后,其绿色意识开始觉醒,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一个环境产出系统,企业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资源,如劳动力、物质设备、各种能源等,经过生产经营活动又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此,现代企业为谋求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对于如何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学术界基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阐述。其中以现代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所阐述的观点最具代表性,认为当代人生存的地球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因此,企业为了谋求长足发展,须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道德价值观,企业管理者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正确处理企业的短期与长期利益、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也是理性的经济体,在自身的生存无法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讨论社会问题与环保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说追求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来说仍然是第一位的。而对于企业究竟如何处理生态行为、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学术界又有很大的分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赞同企业的生态行为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人居多。因此,企业在追求持久盈利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战略目标的确定

企业愿景和企业宗旨确定了企业存在的理由和发展方向,企业的战略目标则是企业愿景和宗旨的具体化,是企业在某一段期限内所要达成的结果,也隐含了企业对某种竞争优势的追求。战略目标的确定要在对企业的内外环境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其中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制定管理目标的第一步,把握好外部环境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则为正确确定企业的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企业为了谋求长远发展,在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大环境要求与公众的反应,基于生态的视角来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既能培育起当前的竞争力,又能着手谋划未来的竞争优势。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一词最初是由熊彼特提出的,他将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种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供应渠道和实现新的工业组合。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则是其永续生存与发展的力量源泉。主动开发和采用环保技术,进行清洁生产,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开展绿色消费,由此,企业得到公众的支持所带来的超价值将使企业永续发展。

(三)企业文化的培养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和永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原因在于它能够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能够培养企业员工对高品质的追求,不满于现状,力争向上,保证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发挥。只有那种能够基于生态的视角自觉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尤其是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才能实现企业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和永续发展。

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还很多,例如企业家道德品质的培养。因为企业的战略和各项决策,企业家所起的作用几乎是绝对的,因此企业家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意识,是否主动采取生态行为,影响着企业能否正确选择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企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它要求企业界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潮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在经营活动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采用新的经营模式,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的提出为解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依据。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3

【论文摘要]中国共产党人对生产力理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对生产力理论有了更深入、更科学的认识: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强调通过完善生产方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确立了以生产力标准为核心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等。这些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井有力地指导和推动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1.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厄

过去在认识生产力时,一般都认为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要素构成,尽管也承认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然而却未能真正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推广应用,我们清楚地看到:在纵向上,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除了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得益于科技进步;在横向上,中国经济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差距还比较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科学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同志以其深邃的战略目光,在洞察和分析了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以卓越的胆识才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变革作用作出的科学判断。这一命题,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新贡献。

2.强调通过完善生产方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革命性。一种生产关系确定下来,相应的一种生产方式也就确定下来、而相应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也被确定下来:生产力的革命性,决定生产关系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当一种基本的生产关系无论怎样调整和完善,也无法适应生产力的革命性的时候,那就会发生生产关系的革命,确立新的生产关系,确定新的生产方式,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吸取了自己过去的沉痛教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调整和完善了生产关系,调整和完善了生产方式,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具体表现在:一是明确承认并充分肯定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指导思想;二是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从宏观到微观进行了分析,科学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将客观地存在着若干阶段,中国现在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三是逐步调整生产关系,包括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和所有制形式,调整和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形式;四是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提出了一整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这种通过调整和完善生产方式,使生产关系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和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的经验与理论,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新贡献。"

3.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在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发展,并在经济的发展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合理解决,保证社会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勿庸置疑,这里所讲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就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基本的决定性力量,社会所具有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指的就是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能力。在具体内容上,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人口、资源、环境均是社会生产力的源泉和生命线,没有这些,就没有了生产力发展的条件和前提。因此,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核心还是生产力。另一方面,生产力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然、它就不是推动杜会发展前进的基本的决定力量了:因此,可以说只有有了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才可能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两者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综合生产力观,使我们对生产力发展问题的认识又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人口爆炸与素质低下,资源的浪费、破坏与枯竭,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这些无疑不仅破坏人类与自然的正常关系、而且扼杀生产力的生命线,最终将破坏生产力。我们必须正视这种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吸取先进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训,借鉴他们在这方面的先进思想与成果;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方针政策上,从制度措施上,最大限度地克服和避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短期性、破坏性等负面效应,持续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认识上把生产力的革命发展性与综合协调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全党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少走或不走他人在这方面已经走过的弯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思想理论的进一步成熟,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步人了遵循生产力综合性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轨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的又一新发展、新贡献。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4

关键词: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生态文明;工业文明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和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石山、刘国光等都认为,当今人类文明发展正在“进入生态时代”。“我所说的生态时代,是指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发展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可持续发展文明观正是人类文明发展从工业文明时代走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的思想理论表现,其主旨是要解决当今世界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现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世界现代文明发展的战略纲领。因此,2001年4月,由23名世界著名学者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可持续性学科》论文,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升为可持续性科学,希望综合现有各学科及领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促进可持续性科学建设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观是可持续性经济发展观,它的学理表述是可持续性经济科学,或者说可持续性经济的理论形态就是可持续性经济科学,这是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时代的必然的理论表现。随着2007年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在中国正在从非主流经济学科走向主流经济学科。本文就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主要特征

2001年,我曾在《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展望》一文中指出:“从世界经济学说史来看,20世纪末期传统经济学理论危机有两个基本特点,其中一个特点是经济学的新兴学科的产生和原有新兴学科的发展,使新兴经济学理论获得的突破性进展,从经济理论危机中找到通往21世纪经济学发展的新道路。”正是在这种理论背景下,服务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以至网络经济学等一大批新兴、交叉经济学科开始产生与兴起,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则是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形态。在国际上,20世纪中后期,美、日等发达国家学者出版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其中,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e·戴利著的《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在1996年出版,影响较大。次年,笔者主编的中国第一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教科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问世。目前,中国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已基本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已屹立于世界可持续性科学与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研究之林。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并被不断赋予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在此,本文强调三点:

(一)在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研究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理论体系,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新兴的、交叉经济科学。在以往的研究中,有三点历史经验值得借鉴: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可持续性经济研究。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可持续性经济研究。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与生态经济理论进行可持续性经济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观,不仅表现了可持续性思想,而且反映了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即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性发展观。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了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性发展观的先河,是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二)立足中国国情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赋予可持续性经济科学鲜明的民族特色。“人口大国、资源小国、生态弱国”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此,我在20世纪80年代的论著中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是这种国情使我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生态基础很脆弱,是制约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因素;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态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支配和决定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发展尖锐和突出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长期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在近些年来保持1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使我国很快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不和谐、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生态经济发展理论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面临的各种不可持续性经济社会问题,通过认真总结人民群众经济社会实践活动与他们协调自然生态相互发展关系的独创性经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与协调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顺应当今人类社会经济“三重转变”的时展客观要求,赋予可持续性经济科学鲜明的时代特色。任何学说与学派都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与标志,并服务于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巨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它有三个主要标志:即现代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现代经济形态由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现代经济发展道路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我们把它称之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三重转变’。这是新世纪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时代洪流。”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需要研究回答的问题。“21世纪必然是生态文明、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三位一体’的新时代”。站在这个新时代的高度,推进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科学建设,它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三位一体”新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这个新时代精神的把握,并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三重转变”。因此,坚持与时俱进,把发展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同“三位一体”新时代及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现代经济“三重转变”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三位一体”时代课题,不断赋予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经济科学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当今世界与当代中国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论根源

发展中国特色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当今世界与当代中国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论根源。20世纪的100年以来,极端的经济主义(又称极端发展主义)、贪婪的功利主义、腐朽的享乐主义在世界各国的蔓延和泛滥,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正像弗朗索瓦·佩鲁曾指出:当初穆勒用功利主义伦理学取代勤奋和义务伦理学的时候,是有各种高尚的道德意图的,但后来蒙受了真理衰退之难,被后人退化为把发财致富、追求物质享受作为目的的经济主义、粗制滥造的功利主义、腐朽的享乐主义。这就导致两个方面的苦果:一是在传统经济学的价值观和发展观指导下,工业文明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享受、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即两者统一的人类的生存方式具有“反社会”和“反自然”的性质。这是当今世界包括生态危机在内的不可持续发展危机的直接根源。二是工业文明发展到当代,在整体上已经堕入极端的经济主义、贪婪的功利主义、腐朽的享乐主义,标志着工业文明发展进入了衰落的阶段。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作为工业文明时代的理论表现的传统经济学,必然从兴盛走向衰落,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以适应当今世界“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经济第一主义、经济功利主义和物质享乐主义是与现实世界系统即“生态——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行为规范,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带来不可持续发展危机的严重结果,故可以称之为“不可持续发展陷阱”。所谓“不可持续发展陷阱”是指人们经济活动无限制地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和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利益与物质财富占有过程中,生态与经济、人类的个体与整体、部分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现在与未来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这就是当人们经济实践的终极价值选择时,作出的决定依据是一种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只顾经济牺牲生态、只顾个人牺牲整体、只顾眼前牺牲长远、只顾现在牺牲未来的“路标”,如以自然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人的可持续发展,以生态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他人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以整体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局部的可持续发展,以长远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眼前的可持续发展,即以后代人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谋求当代人的可持续发展。按照这种“路标”前行,“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运行落入“不可持续发展陷阱”之中,使现代人类文明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有的人甚至断言,“人类正在走向自我毁灭”!

工业文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可持续发展危机,其深刻根源就在于传统经济学的价值观与发展观及其指导下的极端经济主义、贪婪功利主义、腐朽享乐主义盛行,使当今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已在逼近地球承载能力的总量极限,在许多方面甚至超越了地球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极限。时至今日,世界多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发展行为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反自然”的性质,继续在朝着通向生态灾难的深渊飞奔。正如保罗·霍肯所说的那样:“我们没有去面对生态系统极限所提出的产出力的挑战,而是暂时地绕过了这个问题,用更快的速度掠夺资源……这样做不仅是借用了将来的资源,威胁到人类社会的长远未来,而且还对这些生态领域中依赖同样的资源生存的其他物种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而,“今天世界上的每个自然系统都在走向衰落。”这是传统经济学转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深刻根源,从而决定了发展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要性。

三、发展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创新

21世纪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是经济系统的输入输出没有生态环境限制的世界系统,转向输入输出受到生态环境限制的世界系统,使经济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已从物质资本是经济发展限制因素的时代,进入到生态资本是经济发展限制的时代。因此,引起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几个重大理论的变革与创新。

(一)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前提是地球有限论。过去所有的东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供给能力是无限的,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无限增长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存量取之不尽,可以无偿索取和利用,是不受限制的;自然环境消纳废物能力是无限的,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排放所需要的环境容量纳之不尽,也是可以无偿利用不受限制的。建立在这种地球无限论基础之上的工业文明发展,必然相信物质财富可以无限增长,经济可以无限增长,消费和人口可以无限增加。传统经济学理论就是为经济无限制增长指明道路和提供手段,整个工业文明时代的经济是在没有生态环境限制的世界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所以,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形态,既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又是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发展的理论表现。

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供给能力是有限的,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增加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存量不仅存在极限而且存在总量极限,对它的索取受到极限制约并给予相应的补偿;自然环境消纳废物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排放所需要的环境容量也是存在着通量极限和总量极限,对它的利用受到极限制约并给予相应的补偿。建立在这种地球有限论基础上的生态文明发展,必然相信物质财富增加是有限的,经济增长是有限的,消费和人口的增长也是有限的,它们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因此,我们可以说,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就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绝对不能超越地球或本国、本地区生态系统承载力极限的发展。所以,可持续性经济科学作为21世纪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形态,既是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变进程中的产物,又是生态文明时代经济发展的理论表现。

(二)从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首要问题是实现生态环境从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向内生变量的转化。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产生之前,国内外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一个积习难改的特性,就是从不作生态环境内生化及创新分析,生态环境一直被作为经济增长或发展过程的外在因素对待。而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虽然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基础作用,着重探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一般的协调发展关系,指出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这些就为生态环境内生化及其创新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但还是没有将它作为决定经济发展及其可持续性的内在力量来对待。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才作生态环境内生化及创新分析,从而将生态环境假定为经济系统运行与发展的内生变量而纳入经济分析过程,真正成为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核心因素。对此,通过世界经济学说发展史考察可以看到,世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发生过多次内生化的过程,现在只有确立生态环境内生化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才能摆脱传统经济学的困境。从物质资本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到技术创新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再到制度创新内生化经济理论等,都是生态与经济相脱离的经济增长理论。生态创新内生化经济发展理论是过去所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的根本变革。’因为,长期以来,反生态环境决定论的传统理论,把生态环境从现实的世界系统中分割开来,对人类经济社会完全孤立地考察,把生态环境仅仅看成是一种“社会的世界”的外在力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外在因素,于是“自然的世界”和“社会的世界”的发展史就好像是互不相干的东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在工业经济时代的二三百年,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东方经济学,先是经济增长理论,后是经济发展理论,都把生态环境看作经济增长或发展的外在变量,是生产力发展的外部条件,这就是传统经济发展观念的“生态环境外因论”。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克服了过去所有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关于生态环境外生假定的根本缺陷,转向在生态环境内生假定下考察现代经济发展及可持续性的源泉,将生态变迁、生态创新这一长期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基础的决定因素视为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的内在力量,突破了当今国内外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框架,形成了生态创新内生化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它的核心内容是生态变迁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决定作用和生态创新内生化及同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一起构成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的三大支柱。事实表明,20世纪的生态灾难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生产力运行与发展的实践表明,生态环境不仅是现代生产力运行的外部环境,而且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因素,成为现代生产力稳定运行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素。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环境变迁、生态发展将日益决定现代经济发展模式、道路方向和发展趋势,使生态环境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这就是“生态环境内因论”。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的确定,为把生态环境内化为独立的现代经济发展要素提供了基本经济框架,21世纪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将会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三)从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的内在统一。工业文明发展时至今日,无论是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还是当代新古典主义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发展理论,都向人们经济活动与发展行为提供无限制地追求经济增长或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发展的理论原则和实现途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所创立的地球有限论已科学地阐明了现代经济发展既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也不能超越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要求人类经济活动与发展必须限制在地球资源环境系统的生态容许限度内,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换言之,人类经济活动和发展行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不能越过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污染物排放量在生态系统的容纳能力范围之内,这样的经济发展就具有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

(四)从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关键是市场原则、技术原则和生态原则三者紧密结合与成功协调。21世纪现代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地把市场机制运行——技术进步推动——生态环境支撑三者紧密结合、有机统一、成功协调,充分发挥三大原则的协同作用,这是21世纪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原则。当代主流经济学的缺陷是不能适应这种客观要求的。因此,直至今日,国内外主流经济学仍只是强调市场机制和技术进步能够解决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一切问题,极端相信市场原则和技术原则而否认生态原则对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这是传统经济学的中心原则。市场机制和技术进步确实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两个基本工具。但由于市场力量和技术力量都是把无限制地追求经济效率作为惟一目标,而忽视生态上的要求,这种在生态上的巨大缺陷不仅不能实现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而且还成为当今生态危机的经济和技术根源。在此,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市场机制和技术进步即使可以解决资源环境的某些具体问题,但它们最终都不能也不会克服地球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因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相互融合的大趋势下,对于环境修复或生态恢复方面,市场和技术只是个配角,必须依靠它们与生态原则的紧密结合与成功协调的协同作用,才能终止当今不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这是21世纪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最基本原则。“现代人类实践活动就应该也必须首先遵循生态优先规律;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要根据生态系统安全优先的原则,构建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安全体系。”这就是说生态优先是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等一切发展的最基本原则。因此,必须尊重自然生态极限的原则。尤其是用生态原则矫正市场原则和技术原则导致的生态环境负效应,规范2l世纪现代经济的发展,使现代经济运行朝着生态化的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五)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理论假设是经济人向社会生态经济人的转变。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假设,这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基本范畴或理论基石。所谓经济人或理性经济人作为经济行为主体,在工业革命以来的几百年间是在不断地变换自身存在的形态,但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个本质是不变的。因此,按照理性经济人行为假设,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所有的行为主体惟一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实现当代人自身的经济利益,就可不惜牺牲自然的利益,牺牲他人或他民族的利益,尤其是涉及代际资源配置问题时,这一假设就只会起负作用,只能牺牲后代的利益,从而产生对自然、对他人或他民族、对后代的不公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看,当今不可持续发展危机是理性经济人造成的。换言之,建立在理性经济人行为假设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不可持续发展危机的经济根源。这种经济根源反映了当今全球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市场竞争机制在生态上的巨大缺陷。在西方经济学演变和发展过程中,西方学者不断对理性经济人进行尖锐的批判,并作了一些补充和修正。但因西方经济学天然存在着一个致命弱点,即不承认人的自然本质是生态人,忽视了人的生物性和环境性,错误地把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一个外生变量,是人的征服、掠夺和占有的对象,经济行为主体为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既可以无节制地消耗地球资源环境,又可以不计算生态成本和环境代价,也就必然形成“公有的悲剧”。哲学家余谋昌认为,“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当代环境问题是理性经济人造成的。”①美国生态后现代主义奠基人查伦·斯普瑞特奈克认为,“在经济领域,生态社会的视角拒绝把人看作‘经济人’,还反对把经济当作社会的核心焦点和驱动力量。”在10年前,笔者就明确指出,“鉴于经济人假定不仅在涉及代内公平问题研究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而且在涉及代际公平问题研究时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不应该将它视为生态经济学或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更不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因此,我们必须把新兴经济学理论引入现代经济发展理论,拓展和修正经济人假设与新经济人假设,确定社会生态经济人的新观念,将现代经济行为主体视为社会生态经济人,使其行为规范建立在社会生态经济人理论假设基础之上,推动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从经济人向社会生态经济人转变。

所谓社会生态经济人,是指现代经济行为主体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的偏好仍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一个基本事实,但其在维护人的利益的同时必须同等地维护自然的利益,必须促进个人与社会、微观与宏观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相统一,必须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并不使后代人福利减少的代际公平获得实现。在21世纪的生态文明时代,经济人、社会人和生态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统一的。经济人是社会人,也是生态人,每个人在现实世界“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是集多种生态、经济、社会关系于一身的,既是个体人同时又是多种生态、经济、社会关系主体,即人在经济系统中是经济关系主体,在社会系统中是社会关系主体,在生态系统中是生态关系主体,因而,在现实世界“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现代经济行为主体就是生态人、经济人和社会人的有机统一整体。只有这种有机体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因此,社会生态经济人假设是经济人、社会人与生态人假设的有机统一论,必然成为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新兴经济学即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假设。

四、加强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综合的理论平台建设

(一)以西方主流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一是过去所有的东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前提的非持续性,即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的无限性,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无限性,地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无限的,并把经济看作不依赖生态环境的孤立系统,是可以无限制增长的。二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基本理论假设的非持续性,即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经济活动与发展行为,是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行为规范,必然造成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退化,极大危害后代的发展。三是当今世界主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的非持续性,尤其作为发展经济学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资源配置理论,它所关注的是在资源数量一定条件下,如何配置资源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即只是资源利用方式的优化配置,无视自然资源的稀缺与极限,甚至认为经济增长或发展不可能受到自然资源的绝对短缺所阻碍,也不会构成经济增长或发展的限制条件。四是当今主流经济学研究目标的非持续性,它们始终是以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的无限增长及追求物质财富的无限增加为根本目标。因此,这种理论的经济增长本身就是目的,强调以物为中心、以物为本,人和自然都工具化了,完全不符合可持续性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根本目的。

(二)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代表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在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20世纪中后期经济学的新兴学科产生和原有新兴学科的发展,使非主流经济学理论获得突破性进展,这表现在对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经济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对知识经济问题的认真探讨,成为21世纪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基本走向。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就作为可持续性经济学的典型学科,是传统经济学走向可持续性经济学的基本标志。它不仅在理论前提、基本理论假设、核心理论、研究目标等基本理论问题上都具有可持续性,而且它能保证现代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的内在统一,达到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的“双赢”目标。因此,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经济学科的产生与形成,完全可以称之为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变革的重大成就。它是对当今世界主流经济学的一种突破,是对现存的东西方经济学的一种创新,标志着工业文明时代传统经济学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重大转变,在世界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5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可持续化发展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要内容。我国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就必须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教育进程,持续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做到农村不扯城市的后退,城市不惧农村的落后,形成教育均衡化发展局面。而此项工作已经被列为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要内容被广泛开展。本文就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做一探究。

一、农村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十以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一如既往地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先”的原则,同时党和国家对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更加深刻,要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则必须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事关农村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扫盲任务。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根本策略,则势必要按照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躬耕力行,坚决做到不让一个适龄儿童掉队。

其次,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农村的长远发展。农民工进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或者使土地荒芜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教育活动。尤其是很多农村荒芜破败,甚至整村无人居住的现象更使严重影响了片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幸运地是,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大,当下农民工返乡也成为一股热潮,这必将促使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农村义务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农村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形式。农村义务教育由国家、社会和家庭三个部分组成。学校教育是农村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手段,《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政策,实施素质教育。同时,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特点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作为高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学习阶段,事关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农村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量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农民工进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道风景,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一年四季出门在外,以至于大多数老人孩子留守家中,势必影响适龄儿童的学习。教育学认为,完整的教育模式需要学生、家长、社会、学校等各方力量的参与。缺乏家庭教育的学生,其成长的过程必然有所缺失。

其次,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条件十分有限。虽然国家采取了很多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条件的对策策略,但地处偏远、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等问题依然严重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师资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来源主要有常住老龄化和年轻化两支队伍组成。老龄化队伍主要来自于长期扎根农村的教师,有一大部分还是民办教师。这一部分教师,相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和传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年轻化队伍主要来自于国家通过“三支一扶”等形式派遣毕业生赴农村助农、助医、助教人员,这一部分教师成家的少,真正有心扎根农村的更少,有一大部分年轻教师只是为了教师这个岗位而来,缺乏稳定性,教学质量更是难以为继。

三、农村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首先,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又是着力提升农村文化素质的必然途径。一要积极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制度,2015年中国城镇人口为77116万人,乡村人口为60346万人,占总人口的43.9%。农村教育问题解决的如何,事关全国教育现代化的成败。国家已经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平衡城乡居民的利益和公平心态,但我们要切实看到农村发展的困境,建议有关部门有必要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学生免除更多的费用。二要积极争取政策、经济方面的支持,农村校舍建筑简陋,风雨遮蔽能力差,建筑质量低,不但事关师生的安全问题,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心态。也只有加大校舍建筑投入,使学生安心下来学习才能保障可持续发展。

其次,着力提升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农村师资力量的老龄化和年轻化两个极端结构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填充新鲜的血液,充实的力量,才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内涵建设。一要倡导教育资源公平化原则,积极发展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地安排城乡师资对调,一方面可以提升城市教师的基层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农村学校输入新鲜的血液。二要积极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在教师考核、教职工住房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使农村教师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待遇的提高。同时,要设身处地地为农村教师考虑,要充分考虑到教师职业的荣耀性,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够真正体会到农村教学的光荣。

再次,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两方面支出,其中大部分由县区级以下财政支出。但是县区财政自身受到很大的束缚,因此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就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为此,建议国家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比例。同时,建议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一定的财政保障机制,能够给予农村教师一定的津贴补助,能够定期对农村校舍做以修缮,并联合住房等相关主管部门给予农村教师相应的购房优惠政策等。

另外,着力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内涵建设水平。农村教师梯队的老龄化和年轻化两头尖结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办学条件落后,教学保障难以为继,甚至并校、撤校风潮的兴起等现象使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化发展步履艰难,困难重重。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自身的改革发展必不可少,农村学校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从自身抓起,抓教学、抓课堂、抓作业、抓评估等措施也将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迎来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林恬伊.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可持续发展浅议[J].南昌: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4).

[2] 梁翔.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对甘肃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影响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5).

[3] 杨兆山 , 张海波.标准化学校: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路径[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6

关键词: 林业 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 年,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 系统地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因具有最概括意义而被广泛接受, 并在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认可。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挑战与变革。其内涵反映在以下5 个方面: ①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与经济的整体性。②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性。③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利用的高效性。④可持续发展强调体制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⑤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的公平性。

2 林业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林业的定义可概括为林业是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保护、全面利用、全面发展的经营活动, 是以森林的多功能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

为了正确地理解林业, 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林业的特点,以掌握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林业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生产周期的复杂性; 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初期培育森林的经济依赖性; 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 生产经营成果的多样性; 林业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 可持续林业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可持续林业的含义

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已有研究成果, 可持续林业的概念可归纳为: 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 以发挥其多种功能, 从而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 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木质、非木质林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需要, 又不损害未来社会满足其需要的林业。

3.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2.1 依靠科技发展林业。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 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 在林业发展上, 实施科技兴林, 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2.2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 调整生产力布局, 淘汰落后产业, 改造传统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 推动产业重组, 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品结构, 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 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 延伸产业链, 增加附加值, 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 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 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 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2.3 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 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 且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 但我们可以看到, 在目前的情况下, 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 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这些年来, 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①林农结合式; ②造林规模化; ③造林多样化。

 

4 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4.1 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事实条例。在这一立法宗旨中, 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 第5 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 普遍护林, 大力造林, 采育结合, 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 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 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4.2 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 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完善: ①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 ②立法原则的创新; ③在执法方面, 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 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 健全管理机制, 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认真加强林地管理, 防止有林地逆转, 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 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 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 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④在法律责任方面, 应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1] 蔡守秋等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年3 月第1 版.

[2] 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6 月第1 版.

[3] 薛建辉.森林生态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年1 月第1 版.

[4] 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M].法律出版社, 1994 年4 月第1 版.

[5] 陈泉生.环境法原理[M].法律出版社, 1997 年12 月第1 版.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7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自然观;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5-0015-01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一词作为正式用语,最早出现于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2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必由之路

这种定义,在今人看来是契合形势的,是大势所趋。而在蒙荒年代的先人脑海里却是毫无感觉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迥异?答案只有一个――人口数量的巨大差异。当初我们的先人为了能让人类这个种族在地球上得以立足,于是大肆繁衍,而忽略了地球的承载力,因为这种承载力在当时看来几乎就是无限的,于是“人类中心主义”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如果说最初的繁衍是为了生存,我们可以理解;随后大肆兴起的工业文明是为了征服自然,立稳脚步,随之带来的污染难以避免,我们仍旧情有可原;那么,这之后长期以来的人类世界的明争暗斗,为了一国利益不惜损害他国甚至全球利益的行为,同时造成了环境的巨大破坏,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极致表现,却让我们大惑不解,值得深思。究竟我们人类需要的是什么?是一时的强权还是永世的安稳?至少在今天看来,和平和发展才是当下的主题。要想长久的和平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同时,“人类中心主义”需要维护,但是必须得辩证地看待。既要坚持人的中心地位,维护人类的自身利益,又要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维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来实现人类的中心地位,这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这样的“人类中心主义”才是健康的,积极的,可以长久的。

2 真正的可持续蕴含于不可持续之中

要持续这个过程,我们就必须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节约现在的资源,开发新的替代资源,因为一旦自然的发展不可持续的时候,也就是人类世界终结的时候。

这个观点,早在1972年,在梅多斯的《增长的极限》一书中就已阐明。他指出“五个最终决定和限制我们星球增长的基本因素”,包括:人口问题、粮食问题、不可再生资源问题、工业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这其中人口问题是根本,统计显示,公元初年,世界人口仅2~3亿,1930年达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4年40亿,1987年50亿,1999年已达60亿,人口的增多,势必造成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减少,而地球的资源储备和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这样的增速显然已经超过了地球的承载力,我们必须改进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面对这种悲观的论调,大多数的人或许更愿意相信西蒙的《没有极限的增长》。西蒙认为,人类能力与世界发展趋势是无限的,资源的稀缺可以由价格调整,人口的问题只要是质量,是可控的,多大的代价换取多大的清洁度,提倡技术的应用。他乐观的认为现在的某些资源较过去廉价是因为更丰富的原因,新的科学技术重新改写了地球资源的总储备量,某些匮乏的资源被创造出了新的替代品;人口越多,对资源耗用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开发出新的资源,控制人口的质量,资源将是无限的……西蒙用了极大的篇幅,说明了人的创造力,强调了科技的力量,充满了辩证的智慧,但是科技发展的代价是什么?发明出的科技的应用的代价是什么?都是现有的环境资源。那么是科技发展和应用的代价大还是发明出的新资源更优质?至少我们现在无从考证。

可以说,梅多斯关于人类全球问题的提出,警醒了人们要更多的关注和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自然观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应运而生。它是把生物和自然环境整体化的自然观,是包含人和社会因素的自然观。也正是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中国有了自己的科学发展观,从此走上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因为我们的领导人和人民都清楚因为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不可持续,我们才有走上可持续的必要,不可持续是可持续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可持续是为了突破、改进不可持续的障碍而产生的,这是它产生的意义,真正的可持续是蕴含于不可持续之中的。

3 对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前景展望

去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全球气象峰会,虽然最后由于诸国间利益保障未得到调和无疾而终,但是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所说,虽然本次会议没有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他将尽力推动在2010年实现这一点。潘基文没有放弃,我们更不能放弃,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道路长期走下去,我们一定要用自己切实的行动来履行对它的坚持,同时,我呼吁大国更应该在提高减排目标和提供资金援助方面做出更负责任的承诺,以一种对历史负责的眼光来解决争议的存在,不光是盯着自己发展空间的问题,而应有一种大局观和全球观,真正的践行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崔万里.自然辩证法讲义[M].2版.成都理工大学,2007,7.

[2]潘基文说哥本哈根会议朝着正确方向迈出了一步[EB/OL].,2009,12,19.

[3]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L.Meadows),等.增长的极限[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8

关键词:以人为本 人与自然 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并被众多国家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关注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问题,关系到如何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以至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人在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所谓人的主体地位,是指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一种位置,即在这种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人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为:(1)人依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2)人通过实践活动将外在于人的自然“理想化”,以充实、完善和发展人自身;(3)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质在于人是目的。就人类而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与有效处理,都必然以是否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最终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当然,这并不否定自然界在人们活动面前确实存在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即自然界可以独立于人而存在,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本质。一方面,人在自然界面前不能“为所欲为”,必须承认自然界的真实存在,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自然界存在及其规律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为人的生存及其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人的活动服务,为人的目的服务。这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基本涵义,也是人与自然之间“主—客”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定。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本义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从发展观上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种基本观点:一是传统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观点,这种发展观把社会发展仅仅归结为单纯的经济水平和经济标准,偏重物质财富的增长。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仅仅把自然界作为人类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料的源泉,作为人类“征服”、“改造”的对象,没有看到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和人类对自然界依赖性的一面,对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给予不恰当的夸大,这是造成今天人类面临诸多“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二是“纯自然”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以外的所有自然物都有其“内在价值”和“自身利益”,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物种都是“平等”的,人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以人为本”关于人是自然界“主宰”的狭隘观念,但同时也把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消解了。因此,“纯自然”观点必须面对人类要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什么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三是可持续发展观,也是以人为主体的辩证发展观。它是克服了“以人为本”和“纯自然”观点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片面性,整合了其中的科学、合理的成分而确立的更科学的发展观。从方法论层次上看,“以人为本”发展观的缺陷,是它没有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主—仆”关系,未能重视和恰当地把握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对人的价值和意义;而“纯自然”发展观的偏颇之处,在于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主体性和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主—主”关系,在所谓“平等”原则下彻底否定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这样一来,人与其他自然物混为一谈。与前两者不同,可持续发展观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主—客”关系的框架内进行分析理解,认为人与自然是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规定)中分别获得了主、客体的地位与作用。这里,人与其他自然物不同之处在于,人除了与其他自然物构成主、客体关系外,人类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也构成主、客体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说,人有“内在价值”,而其他自然物只有“外在价值”,即属人的价值。三、人的主体地位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关系,这些关系可以分为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

1.在认识的层面上。正确认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这里的目的和手段的含义是指可持续发展(包括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人与人关系和谐及社会诸方面的和谐发展)的目的,和对达到此目的具有价值意义的手段。那么,人与自然关系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与手段关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终极、抽象的意义上,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自然界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条件;从当下、具体的角度看,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则表现为互为目的手段的关系,即人们活动的目的所指,有的是为了人的某种利益需要而改造和利用自然,也有的是为了保护自然以维护生态平衡而转变人的某些观念或对人的某些物质欲求进行限制。正是人与自然之间在具体时空中的互为目的手段的相互作用,使人类得到发展,也使自然环境得到保护,进而实现自然界演化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持续。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9

关键词: 生态伦理观 环境法 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价值观念主要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和可持续发展三种,呈现一种嬗变的过程。伦理观为环境立法提供伦理基础;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也应当体现某种伦理观。

一、以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为基础的环境立法

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对自然的统治地位,是生物圈的中心,主张以人类的价值尺度来解释和处理整个世界。这种伦理观认为只有人作为理性的存在物而具有内在的价值,其他存在物仅具有工具价值,它们存在于人类伦理关怀和道德共同体的范围外。在这种伦理价值的支配下,环境法的立法目的也仅侧重于人的权利。对于环境法的目的通常存在 “一元”论和 “二元”论。目的“一元”论即环境法的目的以保护人体健康为其唯一宗旨;目的“二元”论即认为环境法的目的应该是双重的,其一是保障人体健康;其二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的一元论’的环境法立法是一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产物。”其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为人的利益服务。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不完善的,生命和自然界既有价值,也有利益,它们按照自然生态规律生存和发展,非人生命体和自然界都是可以获得道德待遇和道德权利的,应该把人道主义的关怀对象扩大到对非人生命体和自然界。 “目的二元论”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作为环境法的立法目的,那么是否存在谁优先的问题,如果以经济发展优先,那么环境将得不到保护,如果以保护环境优先,又何必多此一举,在环境保护之后加上经济发展的目的。从本质上看,“目的二元论”的环境立法体现的也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共同错误在于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环境立法上表现为对环境权与健康权保障不充分。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和美好环境,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的环境立法目的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以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为基础的环境立法

环境危机促使人类对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及生产、生活和消费的方式产生了怀疑。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的环境学家们对人类中心主义予以了深刻的反省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探讨“生态中心主义”的理念。生态中心主义是指主张自然客体具有自身价值,应和人类具有同等的存在和发展权利,把“价值的焦点定向于自然客体和过程”的一种环境伦理学。生态中心主义把人类道德关怀和权利主体的范围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是基于对人类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危机的忧思,是对人类中心主义以及近代以来征服自然理性意识的合理性的一种质疑。“生态中心主义强调每一系统都对整体的健康存在起着重要作用,并要求在此意义上评价物种的价值。”弥补了“人类中心主义”只关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缺陷,把人类关心的领域扩展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但在处理现实世界中两大重要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生态中心主义反映到立法上则表现为环境立法的终极目标。环境学家汪劲认为,环境立法的终极目标,是人类对自然事物关系认识的一种抽象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判断,是人类通过立法所拟达到的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或理想的目标。终极目标主要考虑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的是生态利益。这种理想目标与社会现实相去甚远,因而在环境立法目的上表现出一种超前性。生态中心主义看似理想,但却很难在实践中真正落实。以生态中心主义为基础的环境立法对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重视不够,这种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强。

三、以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为基础的环境立法

可持续发展观源于人类对长期以来不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诘问和反思。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而且, 我们现在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的正确诠释:“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之一,将在我国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处理发展问题时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第一, 可持续性, 使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一种长久维持的过程及状态, 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这一原则一般被描述为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三个方面。第二, 公平性,即强调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 应给所有人平等的机会, 实现他们过较好生活的愿望。这里的公平具有两层含义: 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及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第三, 系统性, 即把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看成一个以人为中心, 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系统, 系统内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是相互联系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口的控制能力, 资源的承载能力, 环境的自净能力, 经济的增长能力, 社会的需求能力, 管理的调控能力的提高,以及各种能力建设的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观所追求的是人类之间的融洽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它具有多元的指标体系。它不仅包括经济的、社会的,也包括生态环境的;不仅包括物质的、技术层面的,也包括制度和文化价值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与人类中心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承认其他生物、物种、自然和生态系统具有内在价值。与生态中心主义相比的进步意义在于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在对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指出了隐藏在人与自然之间对立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导致当今生态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这更是对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扬弃。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对环境法学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可持续发展观把环境法的理念提高到了新的境界, 是人类在同大自然融合过程中得出的珍贵经验, 是维护整体生态利益、实现环境正义、构建和谐生态系统的理论升华。

参考文献:

[1]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7-40.

[2]裴广川.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3.

[3]姬志闯.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表征与困境[j].河南大学学报, 2003,43(3): 88-91.

[4]夏少敏.环境资源法总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77.

可持续发展定义篇10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绿色供应链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在1984年世界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在这次会议上,各参加方代表一致认为: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各国的企业,企业界必须认识到污染既是一种浪费又是一种生产的低效率现象;同时,企业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因此,为了实现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人类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而企业为了实现永续发展,必须重新定位自己,放弃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文明生产方式,把环境保护融入自己的发展战略中去,只有做到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确保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基本单位,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既是企业自身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企业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科学界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对于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选择具有深远意义。

对于可持续发展含义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尚没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需在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精髓的基础上,同时要包含生态环境要素在内加以界定: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为了保持持续的竞争力,既要追求当前利益,也要注重长远发展,采用保护环境的生产方法和措施,既要顾及市场份额的扩大,也要满足消费者的正当利益,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企业与社会、竞争者、消费者、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永续发展。

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衡量企业的标准是经济效益的高低。近年来,在人类饱受了环境恶化之苦后,其绿色意识开始觉醒,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一个环境产出系统,企业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资源,如劳动力、物质设备、各种能源等,经过生产经营活动又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此,现代企业为谋求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对于如何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学术界基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阐述。其中以现代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所阐述的观点最具代表性,认为当代人生存的地球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因此,企业为了谋求长足发展,须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道德价值观,企业管理者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正确处理企业的短期与长期利益、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也是理性的经济体,在自身的生存无法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讨论社会问题与环保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说追求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来说仍然是第一位的。而对于企业究竟如何处理生态行为、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学术界又有很大的分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赞同企业的生态行为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人居多。因此,企业在追求持久盈利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战略目标的确定

企业愿景和企业宗旨确定了企业存在的理由和发展方向,企业的战略目标则是企业愿景和宗旨的具体化,是企业在某一段期限内所要达成的结果,也隐含了企业对某种竞争优势的追求。战略目标的确定要在对企业的内外环境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其中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制定管理目标的第一步,把握好外部环境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则为正确确定企业的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企业为了谋求长远发展,在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大环境要求与公众的反应,基于生态的视角来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既能培育起当前的竞争力,又能着手谋划未来的竞争优势。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一词最初是由熊彼特提出的,他将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种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供应渠道和实现新的工业组合。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则是其永续生存与发展的力量源泉。主动开发和采用环保技术,进行清洁生产,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开展绿色消费,由此,企业得到公众的支持所带来的超价值将使企业永续发展。

(三)企业文化的培养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和永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原因在于它能够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能够培养企业员工对高品质的追求,不满于现状,力争向上,保证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发挥。只有那种能够基于生态的视角自觉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尤其是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才能实现企业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和永续发展。

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还很多,例如企业家道德品质的培养。因为企业的战略和各项决策,企业家所起的作用几乎是绝对的,因此企业家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意识,是否主动采取生态行为,影响着企业能否正确选择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企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它要求企业界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潮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在经营活动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采用新的经营模式,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的提出为解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依据。

绿色供应链管理基本概念。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因定义者所站的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多数学者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在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选用、产品的运输和加工以及销售、包装物的选用一直到废弃物的回收等方面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即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产品的设计和采购阶段就已经考虑环保因素,从源头进行把关,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清洁生产等方法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的用户以及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环境问题,以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甚至为零并且将材料的使用最大化。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环境保护的有效管理方式,能使企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确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绿色供应链管理强调在整个供应链中寻求对环境友好的方案。因此,要有效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首先在企业内确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全新的管理理念,它要求企业要在高层领导的带动下,从各部门的中层经理到基层管理人员都应认识到绿色供应链管理为社会和企业所带来的长期回报,积极营造企业的“绿色文化”,树立企业“绿色形象”,创立企业“绿色品牌”。

参考文献

1.陈昆玉,覃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绿化的观点[J].科学研究,2002

2.朱永华,吕勇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维管理伦理观[J].生态经济,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