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导论十篇

时间:2024-01-11 17:42:32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篇1

论文关键词:公共信息资源低效经济学分析

论文摘要:造成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原因很多,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造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原因,旨在为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提供建议与帮助。

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现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作为政府和公共组织发展水平的标志,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纵深发展,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国内学者看法不一。文献[1]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围绕公共信息资源实施全面管理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它以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政策法规为保障,信息素质的培养为关键。”文献[2]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社会行为主体及其网络化组织结构,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和信息资源效用价值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综合运用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技术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公共参与下实现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元管理。”由于公共信息不仅属于公共产品,拥有公共性,同时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又具有信息的特殊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因此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不仅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还属于信息管理的范畴。笔者认为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中,不仅要解决公共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率以满足公共需要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兼顾信息产品的特殊属性,掌握其传播与共享的内在规律也同样重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我国近些年来在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公共信息资源的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标准的制定以及政府电子政务的推广等。然而伴随进步的同时,相关的问题也开始凸现,例如由于缺少信息保障、信息制度造成的公共信息获取困难;由于责权不明确,监督无力而导致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公权部门失责;由于管理主体单一,市场化程度低,造成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低效及浪费等。这些现象不仅严重闲置、浪费了公共信息资源,还加剧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贫富分化的社会矛盾,让社会公众对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的公权部门产生了不满与置疑,同时也阻碍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造成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局面。对于这些现象,国内学者多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出发进行原因的探析。笔者认为造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现状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根本症结是由于其内在属性造成的内生矛盾,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试图找出造成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内生原因,旨在为提高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提供部分思路与建议。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经济学分析

2.1基于委托——理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分析

2.1.1“委托——”理论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委托——”理论,主要是指产权的所有者,通过选聘不是产权所有者的机构或者人员,在法律允许或授权的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在委托一关系中,有3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委托者的授权不当可能造成经营损失;二是方的道德风险可能造成经营损失;三是委托链条越长,风险越大。

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委托——关系中,公众是公共信息资源的所有者,所以可被定义为委托方,依法享有对委托的权限、事项及方式的选择权和决定权。而拥有与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政府行政部门、公共管理机构可看作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方,通过法律、法规的授权,形成委托关系,依法享有委托权事项的执行权。

2.1.2委托——关系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1)过度授权导致者不正确用权造成的低效

者权力的大小及行使方式主要来自于委托者的授权,而这种授权关系主要以现有的法律规定为依据。而目前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行政部门究竟有多大的权,如何行使这些权,对不当行使权该如何处理,国内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既不具体也不明确。在者拥有“无限”权力而监督却无法具体和到位的情况下,者极易不当用权。

(2)委托链过长,导致的低效

由于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主要由政府部门承担,而我国各行政管理级从上至下,复杂冗长。公共信息的层从初始委托人公众到达最终人政府所要经过的中间层多达五六个。层级增多,意味着信息的传输更易滞后、失真,过多的委托关系不仅可能造成人对委托人目标的执行扭曲与偏离,还会模糊每一层级委托人与人的责、权、利关系,导致激励弱化。此外,层次越多,信息流越长,使得监督成本不断增加,监督难度也不断加大。

(3)道德风险导致的低效

道德风险的发生常常是在者自身利益与委托者利益产生矛盾,者利用手中的决策权,增加自己福利,而不惜损害委托者的利益。在委托——关系中,委托人经常面临利益的诱惑与选择,在乏力的监督与高额的违规回报的对比中,者不正确行使委托权、的可能性增大。如114台出卖优先报号权、高招办出卖高考查分权就是者发生了道德风险的典型案例。

(4)约束、激励及监督体制不健全引发的低效

一方面,在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由于对公共信息资源合理使用与监督的体系不健全,委托人对人的激励与约束基本是靠行政的“收放权”来进行的,激励手段的不明确,导致委托人对人的使用行为几乎没有任何约束。另一方面,由于委托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利益关联不大,因此公众的监督欲望并不强烈。乏力的约束方式与监督机制;公众的分散性与淡漠意识;相关机构“同盟”事不关己的态度;媒体监督的缺乏效力(如很多不正确用权迫于媒体压力而停止,但者的行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理,也无法保证此类行为不再发生),都使人增加了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从而导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低效。

2.2基于博弈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2.2.1博弈论理论

(1)博弈论(gametheory)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它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博弈论由3个基本要素组成:一是决策主体;二是给定的信息结构,又叫策略集;三是效用,是可以定义或量化的参与人的利益,又称偏好或支付函数。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博弈关系

从参与人的角度来看,公众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者——政府公共管理部门构成博弈的参与人;从策略选择来看,可能的若干种选择,形成了博弈的策略集;从效用选择来看,溥弈各方都会选择自己效用最大化的策略进行博弈。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共信息领域,博弈效用的最大获益者基本都是强势参与者。

2.2.2典型案例分析

(1)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以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由于有关部门怀疑爆炸可能污染松花江部分江段,地处松花江下游的哈尔滨市为确保市民安全,市政府做出了停水决定,并于11月21日发出了《关于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全面检修临时停水的通告》。在吉石化爆炸事件发生后一个星期中,由于地方政府采取了消息封锁的办法,并隐瞒了停水的真相,造成了市民恐慌与猜测的心理。哈尔滨当地盛传将发生地震的谣言,短期内造成了市民储藏食物,离家外逃等人心惶惶的局面。

(2)案例的具体分析

从参与的双方来看,作为公共信息管理的主体的政府决策部门因拥有较多的博弈资源,如财政、信息等资源成为博弈中的强势方,而公众作为博弈的另一方,虽然人数众多,却处于无组织状态,由于没有平等的博弈地位与信息资源,很难提出能够保护和发展自己利益的措施和建议,是博弈的弱势方。

从策略选择看,强势政府选择封锁信息作为博弈策略是理性经济人追求个体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对于应对突发应急事件,其途径有若干种,选择封锁信息,在于这一方案简单易行。对于政府而言,既不用为承担安抚公众不满情绪烦恼,又不用为损坏政府形象买单;而作为弱势方的公众,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被动情况下,反应只能是相信或猜测。

从效用选择看,博弈各方都会选择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策略进行博弈,强势政府选择既省事又有效的封锁信息的办法,不是平等博弈的结果,而是强势博弈方自主选择的结果。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的政府而言,短期来看这种选择是投入最小,效用最大的一种。而作为公众,由于没有策略的提出并进行充分博弈,只能选择相信虚假信息或半信半疑、私下猜测,任何一种选择,都会造成自己效用的减少。

2.2.3基于博弈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如果仅仅认为上例中的哈尔滨市政府的行为与我国2003年非典初期部分地方政府采取消息封锁的办法只是一种偶然或个别现象的话,那么在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大环境下,政府或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部门采取类似的应对办法似乎是必然的。

(1)市场信息不完全

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上,信息分布足不均匀的。市场机制并不能保证相互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的利益主体披露其真实信息,因而,信息流动会受剥刮益阻碍。在一般情况下,信用双方如果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当掌握较多信息的人与掌握信息较少的委托人之问建立合同关系时,博弈的主要表现就是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隐瞒信息。

(2)博弈主体不到位

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规范作为指导。这个统一的规范,既是管理部门日常工作的行为标准,也是检验其工作质量与有效性的基本依据。为了充分保护和体现博弈各方的要求和利益,规范的制定者应该是博弈双方以外的局外人。而我国,目前有权制定相关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规范与法规的是各级政府,作为博弈的参与主体,身兼政策制定与行动执行的双重角色,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在制定规范时很难做到不偏不倚,完全自律。

(3)缺乏充分的博弈过程

制度经济学假定个体只有有限理性,每个个体都在他所依存的体制允许的有限范围内,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也就是说,不同个体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产生个体最优行为解的集合就是规则,规则的集合形成制度。而制度的形成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因为只有多方博弈才能接近博弈的理想状态——即充分兼顾各方利益,同时促成博弈各方自觉自律行为,任何人若想通过违反制度来得到好处,必将从别的方面受到更大的惩罚,从而得不偿失。公共信息管理的制度也不例外,它也应该是一个多重的、多层次的各方博弈的结果。而现行我国的公共信息管理市场化进程缓慢,远无法达到多方博弈的状态,不充分的博弈过程,使得博弈中的强势方违约、失德行为在短时间内成为必然。

2.3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2.3.1公共选择理论

以詹姆斯.M.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公共物品的生产是政府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责,因此将各级行政机关统称为官僚,而这方面的理论被统称为官僚经济理论。同时,由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管理是政府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责。政府是由人组成的,政府的行为规则是由人制定,因此也需要人去决策,而执行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经济人”特征。因此,没有理由认为政府总是集体利益的代表和反映。行政机关也是理性经济人,同样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同样也会犯错误。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与交易政治学构成了公共选择理论的三大基石。

2.3.2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公共信息资源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因此我们也可以用公共选择的理论来解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效率问题。一般而言,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公共部门(我国一般是政府机构)为了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将履行公共信息产品提供者的职能,常常直接提供市场可能供给不足的公共信息资源,并履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外在效应消除者等角色,管制自然垄断、处理信息不对称等。但由于公共组织自身的官僚机构的特性,政府根本无法高效地提供公共信息资源,具体原因如下:

(1)垄断导致的低效

首先由于政府部门垄断着大部分的公共信息资源,做为官僚机构的政府,其垄断性质决定了其信息供给活动必然缺乏竞争。而竞争对于激励理人的内在动力、提高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政府的垄断性不仅使其失去了竞争所形成的外部压力,同时也失去了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在动力。公共信息资源的政府垄断,导致了公共信息资源难以及时有效地被供给、利用与开发。

(2)政府公共行为导致的低效

政府公共行为导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低效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行为趋向于资源浪费。官员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就像弗里德曼所说是“用他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政府官员虽然对公共信息资源有支配、占有、使用权,却无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因而没有提高效率使得成本最小化的激励。同时,与市场中的企业家相比,由于政府官员行事时无成本压力,因此不计成本的政府行为频繁发生,以上两点都导致了政府公共行为的低效。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激励动力而导致的低效。一般行政机构中,官员的劳动补偿与其劳动成果和效率联系不大,或者说联系不紧密,不仅因为政府官员的劳动成果和效率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还因为政府给予官员的报酬也并非根据其工作绩效,更大程度上依据的是职位的高低和制度上的硬性规定,而且规定一旦做出就很难改变。

于是,在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激励机制难以建立,官员只有争取职位和权力的动力,而没有提高效率和改善工作质量的压力。政府公共行为低效的无法避免,使得同为公共管理范畴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趋于低效成为必然。

无论是用委托——理论、博弈论还是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行为,都表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无法避免的内生矛盾使得管理的低效似乎难以克服。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结合现实,认为以下几点建议对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会有所帮助。

3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效率的途径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化

法律作为对行为责任的强制约束,在实际生活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尽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为各级政府,但普遍存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部门的信息寻租、政治创租的行为,都呼唤更有力的法律来保证公共信息资源能够更有效的利用。笔者以为,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立法应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③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具体程序;④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果评价与效率评估;⑤行政机关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责任以及违反义务所应承担的相应后果等。

只有明确责任,建立对称的责任体系才能有效的限制权力的腐败与滋生,将公共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内在不可避免的低效性降至最低。

3.2探索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提高供给效率

3.2.1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

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我国可以通过探索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文献[10]指出“随着社会分工的专门化、公众信息意识的强化以及社会公共空间的不断扩展,社会结构也日趋复杂,组织分化程度不断提高,原来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以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功能等为一身的庞大政府行政结构也面临分化,并在事实上形成了多样化的信息资源管理渠道,为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开辟了新的道路。”政府可以鼓励多种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形式如公公合作、公私合作、私人参与等多种形式,打破长期以来政府一家垄断的局面。竞争机制的引进必然会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

3.2.2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分级分类,积极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

根据公共信息的类型,可以探索确立不同的管理方式。如涉及国家安全、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信息,完全由政府进行封闭式管理;而对不属于国家机密的并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信息,如政府法律、政策信息、公共灾害的防治信息,则可尝试由政府组织开发、利用,并免费提供给公众;而对于商业信息一能带来直接的经济价值并满足特定个体需要的信息,可以允许商业信息机构在公众信息的基础上开展增值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而政府可以完全退出此领域的管理,只作宏观调控。

3.3加强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不仅需要提高基础设施的配套能力(包括软硬件的开发),建立高效的信息公开、共享制度,注重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协调管理与深度开发也同样重要。

3.3.1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报刊、电视等大众媒体,同时要加快各级图书馆、文化馆、资料馆的建设,为社会公众获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进程。

3.3.2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加强部门信息共享

要加快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支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不同业务部门、不同行业系统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问的信息共享。

3.3.3挖掘公共信息资源的内在价值,做好公共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

目前国内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大多还只限于对数据的简单统计、罗列和。而对于深层次的分析、预测却涉及很少。很多部门的公共信息,如进出口、旅游业、气象信息等,如果能对累积的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与挖掘,不仅能为更多的企业和公众发挥指导作用,还能为其引进资金、开展国际贸易、更好的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机会。

3.4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参与的公众化,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必须保障公众更广泛地参与到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管理机构受公众的委托,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而公众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委托人,无疑是最有权利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建议与监督的群体。另一方面,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部门作为公众的委托人,承担着对信息管理效果的回应义务,在信息收集、信息管理、信息利用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公众了解、参与的过程与机会。国外在保障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对公众的参与权,都有相关的法律作为依据,如美国的《文书节减法》。该法规定:机关在申请进行信息收集时,还要同与信息收集有关的公众或受影响机关协商,征求其意见,以评估信息收集的必要性、负担、效用等。再例如对于信息公开方面,发达国家也都有诸如《阳光政府法》、《公共信息法》等作为公众合法的获得公共信息的保障。在我国,也应该效仿发达国家的做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与广泛参与,才有可能真正的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篇2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生教学;财经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9―0125―03

信息资源管理(IRM)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一种管理活动[1]。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及以后信息资源管理类学科之间的集成和整合的需要,导致了一门渗透性很强的横断学科――信息资源管理学产生[2],其内容涉及信息科学、管理科学、数据处理、通信、计算机科学、文献情报学等各个方面。随着全球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信息资源管理也成为国内外高校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

一 国内外高校同类课程现状

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打破了原有学科界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档案学、图书馆情报学和情报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多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等特点是其典型特征[2]。在国外大学,IRM课程多设置在信息科学专业,如美国东北大学,或者图书馆学专业,如威斯康星大学。根据学科专业不同,课程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主要可分为三大方向:信息系统学派、记录管理学派、信息管理学派。

90年代初,中国学者孟广均和卢泰宏等人系统地引入了信息资源管理理论[3]。目前,国内很多高校信息管理专业和图书馆情报学专业都开设了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大多都设置在本科专业,也有一些设立了硕士和博士研究方向。大部分还是以传统的信息管理为主线,以理论教育为主导,和企业应用及时代特点结合的较少,教学重点也依专业有所不同。

二 课程教学探讨

1 课程定位

我校自2001年开始开设此课程作为信息学院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不同于其他高校的信息管理专业和图书馆情报学专业,我校是财经类院校,信息学院硕士方向主要为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信息管理,是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信息技术为辅助实现手段的交叉学科,因此我们的IRM课程定位也是多学科交叉,侧重从管理思维及企业应用而不是技术角度,结合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组织课程内容体系、分析讲解问题,和企业市场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

2 体系结构

本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由作者承担此课程的教学及相关研究工作。作者在对当前国内IRM教材著作、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及6年教学实践体验的基础上,结合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学院的交流学习经验,提出了适合本专业方向和学生特点的创新课程体系结构,经过多次教学实践,得到学生的认可。我们的课程体系遵循系统性和创新性原则,在保证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知识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完整知识体系前提下,区别于以传统信息系统管理为主线的内容体系,采用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体系结构,反映学科领域最新成果,在这里提出来供大家探讨。

(1) 信息资源管理概述:作为整个课程的基础,这部分主要包括数据、信息、信息资源、信息化、信息产业、知识、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等概念及其关联,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信息资源从产生到利用到再创造的过程。

(2) 知识管理:知识是从相关信息中过滤、提炼、经过人脑加工得到的有用信息,知识管理是现代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管理的核心。这部分主要介绍知识的生命周期;企业知识管理的原因、目的、工具和手段;知识管理的企业实施和应用;知识管理系统方案和技术平台;北京移动、三星等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3)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从海量数据中抽取出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知识,是针对目前企业面对大量杂乱数据无法辨别有价值的资源进行管理,而提出的方法。本部分主要介绍数据挖掘的特点、原由、过程、人员、环境、相关技术;数据挖掘的商业应用;相关软件(重点SPSS系统);数据挖掘与CRM;数据挖掘在证券行业、网络应用、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分析。不同于介绍技术和算法为主的数据挖掘课程,本课程重点在于数据挖掘的商业应用,侧重于分析、管理和应用。

(4) 信息资源规划(IRP):IRP是完全中国特色的信息资源管理内容,是指对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从采集、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是针对于国内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的讲解及应用;信息资源网;IRP在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实施(四一三三原则);IRP与ERP;IRP2000系统软件介绍;政府信息资源规划案例。

(5) 首席信息执行官(CIO):CIO在企业的角色主要就是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协调、管理,因此这部分主要介绍IRM与CIO;中国CIO面临的挑战和机遇;CIO与IRP的工程化方法;CIO与本组织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IT服务链)。

(6)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适应当前网络发展,介绍通过网络如何对信息资源进行更好的组织和管理。主要包括网络信息资源及信息结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信息结构(导航、标志、检索等系统)设计;网站资源设计原则;案例分析。

(7) 信息资源安全管理:在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过程中,安全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本部分主要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对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介绍对系统进行审计和评价的方法。

3 教学资源

教师注重将所讲授内容体现在教学实践本身,随时随处体现“信息资源管理”观点和方法:利用知识管理理念,整合各方面知识资源,包括各种教材著作、专家渠道、国内外最新研究论文、案例资源等内容,形成资源库。

自课程开设以来,先后使用参考过科学出版社出版孟广均等著的《信息资源管理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景光主编的《信息资源管理》,武汉大学马费成编著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北京理工大学甘仞初主编的《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肖明编著的《信息资源管理》等著作,以及Ricks Betty R & Gow, KAY F.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Cincinnati (Ohio)等国外著作。已有教材都对信息管理学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但内容大都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多以信息系统论为核心,和现实企业应用及我们专业特点结合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指定其中两本为参考教材,而围绕课程体系的内容主要来自于教师对国内外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加工后形成的教案、讲义,资料来源大都为排名行业前列的学术刊物、数据库、著名专家。除了理论知识,资源库还纳入不同企业的案例,以及知识案例获取的各种专家渠道。

4 教学方法

结合课程和中国学生特点,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创新性,借鉴国内外同行的经验,及时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手段,采用整合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Leading Discussion+小组讨论/作业”相结合,目的在于尽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区别于以往“高级本科生”似的研究生教育方式。

(1) 教师的课堂讲授主要在于让学生了解知识课程体系结构及关键知识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把点串成线,配合阅读资料和案例,进而使知识面立体化。

(2) 案例分析,主要是教师通过企业渠道获得并整理内容详实的企业案例,把理论知识融入到企业实际应用中,加深学生对理论和实践如何结合起来的理解,弥补学生由于条件所限无法亲自参与重要的企业实践环节的缺口。

(3) Leading Discussion是教师借鉴美国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所得,培养学生独立深度研究分析能力。由于课程内容比现有教材更新,涉及范围更广,仅靠教材难以获取足够知识。教师定期提供国际上较新的研究论文,课下每位同学独立阅读并总结出不超过一页纸的summary,提出2-3个针对性问题。课堂上每次轮流由不同学生主持leading discussion对论文进行分析讨论,并回答问题。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了解国际最新动向,督促其主动学习、思考、沟通能力(这正是中国学生普遍缺乏的),还能提高专业英语阅读理解归纳能力和阅读速度。

(4) 小组讨论/作业主要是教师提供案例内容框架及引导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案例(课堂或课下,视时间而定),鼓励brain storming,以PPT形式进行课堂演示,实现知识资源共享。最后教师对各组案例分析就行评价总结。

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中始终贯穿着启发式、引导性和参与性的理念。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通过以上各种方式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克服教师满堂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注重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区别。引导性:教师在教学中先引入问题,积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灌输;引导学生探索性阅读,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参与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节,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考核

为体现课程的多学科交叉性、复合型知识能力特点,课程采用多形式考核方式,重在考察学生对企业实际问题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此过程中对现代IRM管理理念和知识的理解应用和渗透。在强调“开卷+闭卷”传统考试形式基础之上,将参与讨论、案例分析、Leading Discussion、论文撰写、企业调研、小组作业等综合起来全面考察学生学习情况,这种“非概念记忆”的能力考核方式进一步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 结言

经过多次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体系和方式方法得到了专家及学生的一致认可:普遍认为课程内容新颖全面,反映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国外资源丰富,与国际学科发展接轨;高质量案例的引入恰当充分,和实际企业应用相联系。教师在讲授中补充很多专业领域最新的知识,扩展学生知识面;注重关键知识点的掌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适合财经类院校研究生阶段教学的特点。

在教学中,我们也注意及时发现总结问题,充分意识到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1 教学中很多内容都超出现有参考教材,因此需要将教学内容资源整合成更加系统全面的教材,供学生参考。

2 对于一些最新的较为抽象的内容,以及一些专业术语,还需进一步增加关联性更强的实例,更加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3 信息和网络时代,知识及企业应用的更新频率都在加速,需要及时更新资源库以和现实世界发展保持同步,如何追踪最新的知识资源、企业实践和专家渠道是很大的挑战。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是知识经济时代新兴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学体系、方法发展还不完善。在北京召开的北京高校信息资源管理专业高级研讨会上,大家也一致认为信息资源管理这门课程的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改革。本文提出了适合财经类院校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设计,供开设此课程的高校教师探讨,并希望能有一定的启发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景光.信息资源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2002.12.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篇3

[关键词] 高校管理;网络舆论;制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5-162-2

引言

随着当前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网络信息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尤其在近年来,高校网络舆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就目前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对网络舆论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很多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的发生对校园管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从当前高校网络舆论制度建设方面来说,网络舆论的管理并没有对其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而是采用“封堵”的方式,对“不利”的舆论信息进行封堵,使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种管理方法完全不能适应当高校舆论管理的发展,使得学生的情绪得不到适当的表达,从而造成不利舆论导向的恶性循环。如果对高校舆论管理不加引导,依然采用当前的管理方法,不利于高校舆论宣传以及正确网络文化气息的形成,也不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管理。

另一方面,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显得比较尖锐,高校管理中学生与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出现较大的“摩擦”,尤其是网络舆论仅仅依靠网民自身道德进行支持,使网络舆论资源成为网民发泄不满和随意宣泄的场地。在国家加强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同时,需要从网民的心理以及社会现象的具体意向方面进行分析。高校网络舆论管理与高校文化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认真对待高校网络舆论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从舆论新闻学角度进行分析,对学生心理特点以及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科学规划网络舆论作用的正确发挥。

一、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网络舆论是建立在学生对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评价基础上,并且通过互联网信息交互的方式来达到舆论资源共享的情况。随着互联网资源在高校学生当中应用范围的不断加大,使得网络舆论所具有的影响力更为明显,尤其是学生个人观点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表述,使得消息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在当前阶段,大学生网络舆论信息主要来自个人微博、空间、BBS论坛、贴吧等,并且成为大学网络舆论的主流表现形式。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随意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使得网民在表达自身观点的情况具有随意性特点,将自身情绪以及观点随意发表在网络上,尤其是一些观点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情绪化以及个人极端思想倾向。这就使得网络资源成为网民随意发泄自己情绪,表现自己思想观念的地方,也正是由于网络资源的这些特殊性质,使网民对网络舆论本身没有责任感,使网络舆论秩序混乱。

近年来由于高校网络舆论方面监管不力,使校园文化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通过网络舆论诱导学生犯罪,或者导致学生自残、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使得网络舆论这一虚拟资源对高校学生的实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由于高校教育制度体系本身存在一定的争议,很多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全面,使得舆论表现方式比较偏激,加之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对学生的心理以及生活等方面都造成极大的影响,外部压力的加大使得学生将更多关注放在网络舆论方面,从而导致了学生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偏差。

二、当前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方面的问题表现

当前网络舆论是高校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最主要途径,由于网络思想良莠不齐,很多网络舆论信息表现出极端性特点,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出现反叛性特征。又由于网络舆论观点表现的随意性,使得网络舆论观点表现出网民对现实不满的宣泄,这些负面情绪会对网络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的形成。

当前时期,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难题:首先是网络舆论中不良信息对网络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使网络舆论资源的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偏离;第二,是网络舆论资源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方面的需求,在为学生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三,是对网络舆论的管理是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解决高校网络舆论管理问题必须从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方面进行充分分析,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

三、加强对高校网络舆论管理的探索

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是当前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资源对于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从法制的高度对网络舆论进行规范监管,同时要兼顾学生的民主意识,体现高等教育的开放性理念。

网络舆论监管需要从新闻学角度进行考虑,在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对舆论的新闻定义进行探究,舆论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形式,而舆论管理对于新闻传播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需要对网络舆论的进行客观性认知,在顺应时展的角度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和传播机制进行了解,从而加强网络管理体制的建设。

首先要建立一套高校网络舆论监管制度,切实把握好高校网络舆论传播的几个主要环节,对危害学生思想,破坏网络环境的信息进行依法处理,不断净化网络舆论资源,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网络舆论资源的影响。

其次是要建立学生网络舆论资源系统,网络舆论能够满足学生对社会知识和日常信息的需要,以引导和支持的方式使学生接受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网络舆论信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切实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第三,要努力完善高校网络舆论化解机制

要从网络媒体的功能建设方面考虑,既要对网络舆论的功能进行加强,完善网络舆论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建设,同时还要帮助学生了解网络舆论资源,使学生懂得网络舆论的实际用途,以正确的方式来接触网络舆论。

参考文献:

[1]姚霞,何祖锋.试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法治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2):69-71.

[2]彭红雷,姜旭英.高校网络舆论引导队伍的组成及建构[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2,(12):33-33,62.

[3]向翠林,周萍,刘青.微博环境下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困境及策略[J].职业时空,2012,(12):58-59,62.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篇4

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 集成管理理论 数字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 G25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4-0027-04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Theor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Commons

LuBaoyi (Library of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yi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 Integrated management theory i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modern management, in which integrated idea and method are creatively applied to management practice process. As a complex system with highly integrated characteristics, from planning, implementing to operation service, Information Commons uses integrated idea, method and technique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in many respects such as the setting of function and service, the equipp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 using of technique, the designing of system, and the deploying of human intelligence resources and so on. Integrated idea is the important guiding ide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Commons. The Connot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Theory is included in every seg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Commons to different extent.

Key words: Information Commons; integrated management theory; digital library

CLC number: G258.2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4-0026-05

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其发展都会遵循一定的思想和理念。Information Commons(下文简称IC)作为一种全新的图书馆资源组织模式和一站式服务方式,其产生和发展同样受到有关学科理论的指导,在IC构建中或明或暗地蕴含着相关的科学理论与思想。有学者曾指出,IC“以战略联盟、功能集成、协同论和知识管理等理论为基础” [1 ],其产生的学科理念环境包括系统的协同与功能集成理论、信息与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共享理论、图书馆学的相关理论等,而且其中“系统的协同与功能集成理论”“是一种使系统的组成要素有机融合、最佳组合, 并使之整体功能最大化的理论”。[2 ]可见,集成管理理论在IC的产生和发展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际上,IC本身就是一个把各种类型资源集合起来的“聚合体”/“集成体”[3 ],其实质就是一个和谐的物理空间、功能强大的虚拟空间和有着丰富人力资源的有机集成系统。集成管理理论对IC的意义非同一般。

1 集成管理理论的主要内涵

所谓“集成”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单元(要素、系统)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过程。所集成的有机整体(集成体)不是集成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按照一定的集成方式和模式进行的构造和组合,其目的在于更大程度地提高集成体的整体功能,适应环境的要求,以更加有效地实现集成体(系统)的目标”。[4 ]它是“系统的整体性及其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5 ]集成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有选择的行为,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中,在科学研究领域和一些社会重大工程项目中,综合化、集成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人类面临的许多新的挑战和难题都越来越借助于集成的方法,将各方面力量和优势集成起来,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集成的本质是一种竞争性的互补关系,即各种要素通过竞争冲突,不断寻找、选择自身的最优功能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互补匹配。集成是含有人的创造性思维内在的动态过程,它能够成倍地提升整体的效果、有利于优胜劣汰、有助于实现动态平衡,[6 ]具有整体功能倍增性、非线性动态性、全方位开放性、主体行为创造性、优胜劣汰竞争性等特点。[7 ] [8 ]而所谓“集成管理”,就是将集成思想和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管理实践的过程,即在管理思想上以集成思想及其基本原理为指导,在管理行为上以集成的行为机制(方式)为核心,在管理方式上以集成手段为基础,将人类认识与实践活动的各种资源要素纳入到管理的范围,综合运用各种可能的不同的手段、方法和工具,使各种资源要素高度融合,在功能与优势互补、匹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效用而达到最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体优势放大的效果。它是在系统科学思想指导下,充分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精华,以集成作为管理行为运作理念的基础而形成的一整套管理新模式,既“是一种具体的管理方法”,又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哲学”[9 ],其本质是要素的创造性融合,具有管理系统内部要素和外部边界不确定的模糊性、非线性相干性、动态开放性、和谐有序性、柔性化[10 ]以及管理思想的先进性、管理内容的知识性、管理方式的人本性、管理过程灵活性等特点。[11 ]

2 集成管理理论在IC构建中的实用分析

集成管理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应用,使图书情报界也逐渐认识到“集成是信息管理中的普遍现象,……应用集成的理论与方法也许是解决现代信息环境下信息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集成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深化和发展信息管理理论体系,解决现代信息管理中出现的大量复杂性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2 ]有学者曾指出,随着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集成管理作为现代图书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一个高效能、多元化的平台,无疑应成为现代图书馆适应信息环境、追求卓越管理的新方法”[13 ],这种“能对发展变化作出快速响应的新型管理方式,它的管理目标与图书馆的管理目标十分吻合,很值得图书馆引进”。[14 ]作为图书馆发展的新型存在形态和服务模式的IC,其规划和建设者也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在IC建设过程中,从规划到建设到运行服务,在多方面均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集成的思想、方法和技术,集成管理的思想是IC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应用主要体现在功能与服务、信息资源、技术系统、人才智力等几个方面。

2.1 集成管理理论在IC功能与服务设置中的应用

在国外,大部分IC 采用Donald Beagle 提出的“功能集成”与“战略联盟”理论架构,“实践证明该架构是有效的”。[15 ]可见,功能集成是实现IC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有效途径,集成管理理论在IC建设中可以显著地作用于其功能的配置与发挥过程中。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功能与系统的结构密切相关,结构决定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功能是系统结构的反映和体现”。[16 ]IC功能的集成,首先体现在空间结构的集成方面,在IC中集中了多种具有不同服务功能的空间或区域,虽然从整体来讲,IC可能是图书馆一个楼层中的某一片区域或是图书馆的一、二个楼层,也可能是独立的IC大楼,但是内部构成均包含有开放获取区、交流区、灵活可变的电子教室、促进小组研究的讨论室、指导用户学习和提高技能的指导室、帮助用户开发数字作品的多媒体制作室、体验技术和软件工具的实验室、网络咖啡吧和休闲区等。[17 ]在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中,这些空间区域往往是相对独立存在的,是互不相连、互不干扰的。而在IC中,这些类型的空间区域被有机地集聚在一起,共同为读者营造着一个“一站式”、全方位、无缝的集成化服务环境。

IC功能的集成,更大程度上也体现在IC服务的集成与整合上。服务整合与功能整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服务整合是面向用户、让用户直接感受到的;功能整合则是面向图书馆管理的,需要在组织层面进行调整。[18 ]“在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环境中,信息服务必然由集中服务或分散服务转向集成服务”[19 ],“集成服务是当今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前沿阵地的‘制高点’”[20 ],这正是IC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追求的目标。IC不同于图书馆传统的一个空间区域基本上只提供一种主要服务项目的模式,而是同时提供多种服务内容。理论上来说,IC的服务功能一般包括为用户获取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提供指导和相关的软硬件上的技术支持、为其进行学术研究和创作提供适当的物理空间、配备充足而适当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以保证IC功能和服务项目的实现、提供一个鼓励、指导及支持不断改进的文化环境和机制[21 ] [22 ] 等几个方面。在实践中,每一个IC提供的服务都是丰富多样的,如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IC的主要服务内容就有小组学习预约服务、参考咨询服务、ResNet服务、技术顾问服务、写作中心服务、PEGASUS在线目录服务、电子资源利用服务、特藏文献利用服务、Teamspot合作软件提供服务、数字地图服务等;其公共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内容就包括赞助研究和发展奖学金、主办专业展览会、讨论会、系列演讲和工作会、出版时事通讯和定期刊物、主办公民教育和公众谈论话题方面的公众节目、帮助毕业生参与实习和制订职业生涯计划等。[23 ]有的还提供心理咨询、助残服务等特种服务[24 ],体现了服务的高度整合与集成。

2.2 集成管理理论在IC文献信息资源配备中的应用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对一个国家、企业的核心竞争起着决定性影响的战略性重要资源。因此,对信息资源进行集成管理与利用成为企业和组织提高决策水平与管理绩效的重要举措。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优势和效益倍增作用,包括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聚集经济性、网络经济性、速度经济性、知识经济性[25 ] 等方面。IC之所以能够吸引读者成为其最愿意去的场所,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因为其集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使得读者能够简便快捷地一站式地获得几乎所有的所需信息。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是IC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实现了信息资源集成环境,其所集成的资源既包括传统载体类型的文献资源,也包括现代电子虚拟型的信息资源。此外,它还把传统上图书馆基本不收藏和不提供借阅的信息资料纳入其中,如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的“SMILE”共享空间把包括英文能力课程、信息素养课程、图书资源利用教育课程、教学资源与教材制作课程等四大领域的支持与辅数字学习课程及语言学习类、计算机暨信息能力学习类、教学资源利用暨教材制作类、电子化图书信息资源类、古籍数字典藏类等五大类型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进来。[26 ]一些社区图书馆IC也把生活信息、知识信息、公共信息等纳入为市民提供的信息服务的范围。特别是IC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成不仅是简单地把大众化的信息资源集聚到一起,而是进一步根据读者的专业化、个性化需求进行学科化的整合。如东南大学图书馆结合本校工科较强的专业特色与学科建设特点构建学科IC,集成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搜集到的校内外工学专业数据库资源、工学学科资源导航、教学与学习帮助参考资源等。[27 ]

丰富的信息资源是成功开展IC的基础,而信息资源的有机集成与整合则是IC成功的关键。实践表明,“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整合不充分”将导致“信息共享空间功能与服务的割裂和不完整”[28 ],IC的各项服务及功能的实现,均是建立在对各种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充分而有效的集成基础之上的。

2.3 集成管理理论在IC技术设备配置上的应用

根据集成管理理论,“集成体现了系统思想指导,但集成管理又不仅仅是系统思想的简单运用,它和技术发展的背景紧密相关”。[29 ]也就是说,集成管理理论的应用始终是和技术分不开的。在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阶段,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已经拥有了集成化的特征。发展到IC阶段,技术系统的集成则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从软件到硬件均走向高度的集成化。无论哪种类型的IC,其建成运行都综合应用了多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设备设施,如大学IC不仅运用了传统图书馆及其电子阅览室建设中使用的局域网技术及计算机各种办公软件技术,为了支持对多来源、多类型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要与服务需求,还大量采用了信息自动搜索、处理、存储检索与远程信息交流、传递技术,以及多种学习、研讨与用户培训所需要的各种应用软件。比如美国南加州大学Leavey图书馆IC的电脑上安装的软件有上百种,除操作系统外还包括教学用软件、生产性软件、网络软件和其他应用软件等[30 ];加拿大多伦多公共图书馆IC还在专门为残障人士配备的电脑上安装了Zoomtext、Kurzweil 1000等屏幕阅读软件。[31 ]在硬件方面,除了互联网络设施和各种用途的计算机外,IC一般还配备有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刻录机、照相机、录像机以及音响、麦克风等一些消遣娱乐性的仪器设备等,能够一站式满足读者学习、研究、交流、讨论、休闲等各种需要。

IC正是因为有了集成化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各种专业、专门性软件的应用以及多种具有不同功能和用途的仪器设备设施的配置,才具有了超越图书馆历史传统的强大功能和对读者/用户的强大吸引力。

2.4 集成管理理论在IC的智力支持方面的应用

智力集成也是集成管理理论在IC建设中应用的具体体现。智力集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集成和由人所组成的组织机构的集成两个方面。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人”的集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众多高新技术的出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影响技术系统发挥效益的因素绝大部分还是与“人”有关,“人的集成是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问题”。[32 ]“人”的集成,不仅表现在外在的个体单元之间的关系,还表现在人的内在素质的集成。高层次集成管理人才需具有驾御集成服务体系暨服务系统的能力、协同组织能力、信息反馈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实践能力、实施人脑与电脑的综合运作能力、把握科学与艺术关联度的能力、行为柔性化能力等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自觉提高的竞争意识和整体优化的惯性理念等素质。而组织集成则是提高组织决策水平、运行效率和管理绩效的重要手段。组织的集成不仅是构筑组织核心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促进组织的分工与协调、实现组织高效运作的基础,更是促进组织结构优化、增强组织柔性的最佳途径。对组织实行集成,能够将不同组织的相关人员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利用组织成员之间形成互补、竞争、和谐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实现能力的整合,构建相应的能力系统,从而促进组织核心能力的形成,同时,通过组员之间能力的共享与交流,促进能力的学习与创新,利用集成的整体效能倍增作用,从而实现组织能力水平的整体突破和提升,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33 ]因此,IC建设中表现出比图书馆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对“人”与“组织”等智力因素的集成与整合。

国外的IC建设经验表明,IC人力资源一般由三大类人员构成:负责宏观规划与设计、评估与监督的规划委员会;具体负责筹建、规划和设计方案的制定、筹集资金、制定相关制度政策的管理者;面对用户的各种服务人员等。按照IC三层结构来说,IC实体层主要包括图书管理员、建筑师、设施设计与建筑顾问、内部装潢设计者、设备挑选员、系统设计师、网络专家、IT支持助手等;虚拟层主要有参考咨询馆员、软件供应者、学院教师、同辈导师和教练、数字化处理与操作专家、多媒体专家等;支持层则由参考咨询馆员、学院教师、导师、知识产权专家、使用和授权组、访问学者、研究员等组成。[34 ]从来源来说,IC涉及的人员既有图书馆内部的,也有图书馆外部学校内部的院系、科研中心、IT中心、教学与设备管理等部门,还有学校外部、乃至网上专家等。可见,IC的人力/智力资源的配备,完全打破了图书馆传统上部门限界分明的用人原则,而跨部门灵活地组织和调集人才,集中了来自多个不同部门的各种类型和学科专业背景人才的聪明才智,从而形成了超强的智力优势。可以说,IC就是一个高效率的、人性化的人力资源集成环境。

在组织集成方面,对于高校IC来说,它存在着建在图书馆属图书馆管理、建在图书馆不属图书馆管理、建在图书馆由图书馆与别的部门共同管理、不建在图书馆也不属图书馆管理等四种管理模式[35 ] 及计算机室型、图书馆整合型和IC大楼型等三种建设类型。[36 ]无论是哪一种建设模式类型或哪一种管理机制,IC建设都不再只是图书馆或其内部某一个部门的事,而涉及图书馆内部各个业务部门和图书馆外许多机构、组织。这意味着IC不仅仅是简单的不同部门、机构之间的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更是众多机构、单位与部门之间人才智力资源的整合与集成。

3 结语

“综合集成既是一门工程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是我们面临复杂工程系统挑战的工具,是方法论,也是实现工程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37 ]对于图书馆和IC来说,“集成意味着集成后的服务总效益大于集成前的服务分效益之算术和”。[38 ]在IC的未来建设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集成管理理论的价值研究和运用,对照“集成单元、集成模式、集成界面、集成条件、集成环境”等集成管理理论五要素,深入分析IC的要素构成及其变化情况,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协同作用,努力追求和实现资源优势的综合集成,突出组合效应,不仅要把IC建设与运行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分离部分物理地集合在一起,更要将这些分离部分在本质上、逻辑上融合到一起,使之彼此协调、互为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唯此,才能保证IC建设达到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15]任树怀,盛兴军.论信息共享空间体系结构与实施策略[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9-160.

[2]焦运立等.基于哲学分析的信息共享空间理念体系的建构[J].图书馆学研究,2010,(6):6-9,13.

[3][17][34]盛兴军,任树怀.论信息共享空间人力资源的组织与管理[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90-95.

[4]海峰等.集成论的基本范畴[J].中国软科学,2001,(1):114-117.

[5][7][9][10][29]李宝山,刘志伟.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4,34-38,10,76-79,13.

[6]霍国庆,杨英.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J].情报学报,2001,(2):2-9.

[8][15][33]黄杰.信息管理集成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25-26,57-66,129.

[11]王伟军,黄杰.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7-38.

[12]王伟军等.信息管理集成的研究与应用探讨[J].情报学报,2003,(5):526-531.

[13]钱刚,毕强.集成管理: 21世纪图书馆追求卓越管理的新方法[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11):33-37.

[14]吴怡青.试论现代图书馆的集成管理[J].情报资料工作,2000,(5):30-33.

[16]胡玉衡.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原理及其应用[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8.

[18]邹婉芬.北卡罗莱纳大学Charlotte分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解读[J].图书馆论坛,2009,(2):92-94.

[19]邓胜利.面向用户的文献信息服务集成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01,(6):109-111,143.

[20]史振立.基于用户的文献信息服务集成体系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07,(2):90-93.

[21]Martin Halbert.Lessons from the Information Commons Frontier[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1999,(25):90-91.

[22]Philip J.Tramdack.Reaction to Beagle[J].Journal of Academic Libmfianship,1999,(25):92-93.

[23]Richard J. Klarchek Information Commons,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6501 N.Kenmore Ave, Chicago,IL 60626[EB/OL].[2008-03-04].http://luc.edu/ic/index.shtml.

[24]Indiana University.The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Information Commons[EB/OL].[2008-06-29].http://ic. indiana.edu.

[26]尚建翠等.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的“SMILE”共享空间解读[J].图书与情报,2008,(1):43-46,62.

[27]冯慧瑛,袁曦临.构建学科信息共享空间:以东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情报探索,2009,(7):57-60.

[28][30]邹婉芬.国外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7-11,35.

[31]郝群.加拿大多伦多公共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07,(5):81-84,65.

[32][37]刘晓强.集成论初探[J].中国软科学,1997,(10):103-106.

[35]章云兰.北美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区的调研及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6):78-81.

[36]Susan Beatty,Peggy White.Information Commons:Models for eLiterac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Learning White[J].Journal of Eliteracy,2005,(2):4-14.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篇5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信息生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网站数量剧增,目前网民人数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有了新的要求。虽然网络信息资源的容量曾几何级数的增长,但信息来源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组织与控制,这都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获取及使用,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信息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追求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为指针,通过设计网络上信息资源的流向,进一步规划分配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内容、数量、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分布,最终达到为网络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资源被合理有效利用的目的。

一、研究的必要性

1.技术的变革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技术架构经历了信息孤岛、以局域网为支撑的内部集成、以Internet为技术平台的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从单层结构发展到3层乃至多层结构,从C-S结构到B-S结构。互联网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所涌现的信息资源的海量与包容性是其他任何信息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信息资源管理也有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生态的不同阶段。技术的发展进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引起的变革。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从内容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和不稳定的特点;从形式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非线性、交互性、动态性、累积性、多样性的特点;从信息资源的质量上来看,网络信息资源又具有良莠不齐,真假莫辨的特点。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组织;二是信息检准率较低,网上信息资源分散、无序现象加剧;三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积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才能带来真正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3.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少。应用系统的数据以不同形式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而且各个业务系统通常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和维护,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加之网络与信息安全性的防护措施,使得这些系统功能之间相互交叉,有着重复的信息和数据,但相互之间却很难进行畅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4.环境的变化。目前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有企业信息化的战略构想,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流程重组等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在进行信息化改造的时候,决策者容易忽视环境的因素给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影响,如社会、政策、经济、技术等。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已从相对稳定、变化可预测的线性时代步入不断发生激烈变化的非线性时代。过去,信息资源管理通过给予企业信息保障,来向企业决策提供各种预测方案。但现在所提供的预测跟不上环境的变化,信息管理对企业环境的不适用已是必然,只有适合环境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在信息社会中各种事物的变化越来越快,“变”成了惟一不变的因素。要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就得了解信息环境,企业内外部环境将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用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正视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1.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内容。大多数国内学者从网络信息分布的时间、空间和数量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李楠澜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内容总结概括为网络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空间矢量配置以及品种类型上的配置和在数量上的配置等四方面的内容。就品种类型配置,又从媒体类型、内容、时效性、归属特性及保密程度进行区分。

2.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刘水养指出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应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多种不同模式的调配有序、高效地进行,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他认为应该遵循宏观调控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质量保证原则、集成配置与互补合作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品种多样化原则等。

许恩元在《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与模式新论》中引入了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依据—帕累托最优理论。分别就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公平原则、协调共享原则、市场手段与政府手段互补原则、合理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等进行分析。

3.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两方面的内容。宏观配置就是政府通过宏观手段对信息资源的配置提供政策性的指导,是一种政府层面的行政干预行为。对于宏观配置研究者一般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设置均衡配置的指导目标、引入竞争机制及调控增量信息资源的规划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微观配置就是信息的制作、传播部门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对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要素上作适时的配置,是一种技术性、操作。重点需要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类型、及技术的配置。

郭东强等认为应该将生态学及生态平衡的理念引入企业信息系统中形成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当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各类的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趋于平衡,信息的流向和流动趋于稳定,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此时,整个社会经济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经济主体不仅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也实现了生态效益。同时他还建议正视过度依赖技术、使用技术给企业的信息环境带来的危害,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注重人的因素,使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4.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措施。大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研究,高丹从宏观上的提出相应建议: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层次的配置信息资源、积极参与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信息人员的素质、培育高效的信息市场。李颖认为要研究用户需求,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协调机构,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及法律保障机制。陈德敏从技术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进行研究,分别是MARC格式、DC元数据格式、应用分类法、应用主题法。

王玉在《论协同电子商务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中,谈到协同电子商务的建立必须从整个行业出发,研究各个企业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集成,以及企业之间在市场环境中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建立能为企业提供一个从企业到行业到区域企业的集成信息支撑平台。这些都符合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及生态圈的要求及动态演化的特点,当企业信息生态圈建设和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各类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和企业群的比例趋于三、研究建议

网络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使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更加便捷,同时也对传统的信息组织与管理形成了很大冲击。网络信息爆炸、无序、优劣混杂,缺乏统一的组织与控制,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因此基于信息生态的理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就尤为必要。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生态学理论的引入,信息生态成为其一个重要的分支,信息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管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与以往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不同,信息生态通过对人、技术、信息和环境进行综合考察。

1997年,美国管理科学家达文波特(ThomasH.Davenport)在《信息生态学:掌握信息与知识环境》一书中首次提出信息生态学(InformationEcology)的概念,将生态理念引入企业的信息管理中,从而开辟了信息管理的新领域。

1999年,纳笛(Bonnie.A.Nardi)和欧戴(VickiL.O''''Day)合作撰写了《信息生态:用心使用技术》中,将信息生态定义为“特定环境里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的一个系统”,认为信息生态系统里占核心地位的不是技术,而是由技术支持的人的活动。

国内学者对信息生态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是蒋录全在2003年出版的《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对信息生态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信息生态涉及信息、人和环境三大要素,信息生态就是研究信息—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进而在此基础上推导其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成演和发展。而张福学认为信息生态只是一个比喻式的概念,意在利用“生态”这一比喻培育新的思想和理论。

对于信息生态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信息生态环境,蒋录全博士将信息生态环境因子定义为:信息环境中对人类及社会组织的成长、行为、发展、流动和分布以及社会进化与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信息环境因子主要可分为:人类因子、信息因子、信息技术因子、信息政策法律与信息伦理因子、信息文化因子等。而在网络环境中不容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信息生态失衡。

信息生态平衡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的均衡状态。信息生态失衡指以上要素处于不平衡状态,即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交换的信息受阻或其自身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的比例失调等。谢立虹在《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生态问题》中提出其主要现象有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信息垄断和信息侵犯等4个方面。李凤石认为信息生态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分布失衡、信息爆炸等。

对于解决信息生态失衡的措施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田春虎认为调节信息生态失衡的方法包括从系统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保持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提高技术的创新能力;调整人员结构,提高信息素养;加强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管理等。孟瑞玲从制定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加强信息门户网站和信息地图建设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此外,应金萍等提出实施信息分级制度,以净化信息环境整合传统理论优势,进行信息伦理学研究,加强信息伦理道德建设强化信息市场管理等具体措施。

借鉴信息生态的思路为解决企业信息化及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以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往往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不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综合考虑,从而导致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从信息生态的角度分析及评价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现代环境下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刘文燕等在《从信息生态角度谈企业信息化》中谈到信息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为员工建立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使企业成为一个信息生态化的企业。企业信息生态化是关于企业信息管理的一种新范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察企业信息管理中的系统性以及人与企业信息环境中之间的相互性,这种新范式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信息管理方法,与“技术至上”的信息管理方法存在明显差异,为企业解决信息问题指出了新方向。李佳洋认为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企业组织的信息问题,只有当管理者改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并且开始关注企业信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才可能改变现状,建立合理稳定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平衡和谐环境。

虽然国内学术界对信息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还不长,但已围绕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对策,这将有助于信息生态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理论构建,并对解决信息生态失衡及信息资源管理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技术的变革,环境的变化及信息的多样性以及需求的复杂性和个性化,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这要求我们从信息生态的理论从总体上加以解决。通过信息、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网络信息化资源配置的效益性,使信息化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益最优,这是网络资源优化配置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富学:信息生态学的初步研究[J].情报科学,2002,(1)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资源战略;困境;对策

人力资源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执行者、战略决策的参与者和主导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以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重新思考企业人力资源的定位、管理与价值增值问题,建立新的管理模式来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变。

一、资源基础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理论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其实质上是资源管理理论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融合,其核心思想即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是由战略的差异和企业的资源差异决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关键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之间是一个双向关系,资源与战略执行之间是一个动态匹配的过程。该理论为企业研究人力资源如何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促成了一个“资源-战略-绩效”的管理范式,导致了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的变革。

二、资源基础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困境

(一)资源结构与分配不均衡,有悖人力资源匹配性原则

资源基础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组织战略、组织拥有的资源和组织目标等实现一致,且人力资源各项职能和各要素之间要实现有效匹配。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和资源的分布状况,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和分配,以及组织的管理活动实践,从而影响着组织的绩效。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结构和组织架构的设计过程中,往往缺乏对企业资源的正确定位和配置,违背了人力资源的匹配性原则。此外,员工技能和知识的单一性以及管理模式的僵化导致人力资源的可转换性降低,无法实现灵活性管理和柔性管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组织的绩效,人力资源效能难以发挥。

(二)信息资源不对称,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企业在既定的人力资源架构、管理模式以及产业结构下,通过信息的分解、聚合、传递与沟通来实行资源在企业内的配置和调整。人力资源的组织、开发与配置依托于信息资源环境,企业信息价值的实行程度、实行方式和配置等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效率。据古典经济学理论,不完全信息和信息的不对称分布是任何经济个体或组织必须面临的一个基本约束条件。现代企业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多实施层级式管理,从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角度来看,层级式企业管理是一种具有组织功能的信息不对称分布装置。企业在适应生产分工和专业化管理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增大了信息在企业内各层级雇员之间分布的不对称性、传递和反馈的时滞性。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分布,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增加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因此,企业必须以人力资源的“逆信息不对称”来重构信息资源在企业内的不对称配置,以消除或减缓因层级式管理所带来的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和实践的效率。

三、资源基础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设计与执行

(一)人力资源分配设计,强化匹配性与灵活性

企业资源结构可以分为3个层级:企业资源位、内部各组织资源位和员工个人资源位,3个要素在进行着企业战略的传导和战略执行的交互过程。企业应根据现有人力资源和企业管理环境,对人力资源进行补充、调整和再配置,提高人力资源的匹配性与灵活性,使其与企业的其他资源以及企业战略相匹配,发挥最大效用。“匹配性”包括“水平匹配性”与“垂直匹配性”,资源基础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重视人力资源系统内的水平关系和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之间的垂直管理。“灵活性”强调人力资源的可转换性和更新能力,人力资源职能的调整和配置要与管理环境、企业经营目标相适应。“匹配性”与“灵活性”可以通过设计人力资源的获取和再配置系统来实现,从而达到人力资源与行为的动态匹配与均衡的状态(见图1)。

(二)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推动企业战略执行

建立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评估系统,完善激励机制,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良性互动和柔性流通,推动企业的战略执行。从短期来看,企业内部绩效评价系统可以突出组织公平原则,能够反映出人力资源结构和效能的发挥程度,和内部设置的合理性以及人员调配的有效性;从长期来看,建立企业内部绩效评价系统(见图2),有利于企业资源的相互协调和战略调整。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组织资源以及员工个人资源建立组织绩效考核机制,在对企业进行绩效管理时,要注重员工所处的内部组织对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同时,根据有效信息沟通原则,建立相匹配的、高效的信息沟通、传导和反馈系统,由绩效考核结果反馈出企业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企业战略实施的有效程度,企业管理者由此在变化的市场中寻求新的战略决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人力资源整合管理,加强企业战略合作

资源基础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之间横向的匹配关系,同时也强调了资源的纵向整合。企业基于资源战略管理,一方面,加强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整合管理,寻求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匹配性和灵活性,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企业和组织的战略合作,实施战略联盟,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人力资源外包是战略合作的重要途径,可以为企业有效控制和降低运营成本,提供更多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渠道,帮助企业选择匹配的战略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人力资源整合具有整体性、长期性、互动性、快速适应性等特点,是基于系统观点和行为重组理论的激励。通过将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起来,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整合和配置,可以平衡企业资源结构,促成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效能。

四、结束语

在基于资源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执行中,企业要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了解并剖析企业经营目标、市场环境和产业价值链等要素,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拥有的资源、战略管理过程以及外部环境相结合,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和价值以及其战略地位,并保持战略弹性,这是寻求企业的发展动力和培植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禾,邵建明.基于资源角度的企业内部绩效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06(5).

2、程德俊.不同战略范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与比较[J].管理科学,2004(12).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篇7

论文摘要:公共性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必须在广泛共享的基础上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为改进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现状,促进公共信息资源深层次开发利用,必须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和共享体系。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长期以来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条块分割”和“信息垄断”现象严重,信息共享程度低,公共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严重不足。并且,由于政府在公共信息管理中的特殊地位,使得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缺少驱动力,造成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社会效用低下。在信息资源飞速膨胀和信息的社会信息需求日益增强的信息社会,传统的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垂直式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不仅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水平,而且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层次需求。为适应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复杂性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水平,必须建立一个以政府宏观规划为指导的多主体参与的多元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1建立多元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策略的必要性分析

保罗·乌勒(pauluhlir)在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的《发展和促进公共领域信息的政策指导草案》中,把公共信息资源定义为不受知识产权和其他法定制度限制使用以及公众能够有效利用而无需授权也不受制约的各种数据来源、类型及信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满足社会不同组织或个人对公共信息的普遍需求,具有公共性和共享性的内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信息资源都可以归入公共信息资源范畴,并由此组成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范畴体系。建立多元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实现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多层次服务目标的必然发展趋势。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的需求呈现明显的多层次化特征,公共信息的社会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在公共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处理上,还是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服务功能建设上,传统的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能满足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层次需求。因此,建立一套以政府宏观规划为指导的,社会各类企业、组织和机构参与的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是适应现代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多层次需求的必然要求。

(2)适应社会分工专门化和组织分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环境发展需要。随着社会分工专门化和组织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等功能为一身的政府行政结构正在面临分化,并在事实上形成了多样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渠道,这为社会各类组织和机构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开辟了新的道路。

(3)适应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复杂性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人们对公共信息的需求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对衣食住行等物质类信息需求,也包括对科技、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精神类信息的需求,还包括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扶贫救济以及家政服务等与社会事务相关的公共信息需求等。从总体上看,社会公众对公共信息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具有明显的多层次性。因此,无论是从公共信息资源自身,还是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社会服务目标上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复杂性越来越强。除此之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体系的支撑。

总之,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不仅是全面实现信息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目标的要求,也是适应公共信息资源体系复杂性发展的需要。

2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在传统公共信息管理模式下,不同部门和组织之间信息交换的不流畅导致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上的“体内循环”效应明显,而“共享效应”得不到充分体现。在新形势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必须走政府行政型管理、市场经营型管理和社会自发型管理相结合的、功能互补的多元化管理模式。

2.1转变政府的公共信息管理职能

2.1.1推进政府信息管理机构改革,促进政府政管理理念的转变。首先,改变传统的垂直式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一个以政府宏观规划为主导,其他社会各种组织、团体和公众参与的扁平化的、灵活的公共信息组织管理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应以推进公共信息运动周期中各个环节的有效实现为目标,尽量减少中间管理层的设置,并且可以根据信息运动规律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动态设置一些管理机构,以适应信息动态变化的需要。其次,改变政府的行政管理理念。政府可以通过职能转移方式将公共信息管理的部分权力转移给其他社会机构和团体,政府对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由过去的垄断管理转向有限管理和服务社会的社会宗旨,充分发挥社会其他组织和机构在信息管理上的优势。

2.1.2发挥政府在公共信息管理中的宏观规划作用。公共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社会,社会各级组织机构、团体和个人均有权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的建设。但是,政府在宏观规划和政策法规的制定等方面仍然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在公共信息管理中的宏观规划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建立国家层面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该层面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和使用的安全有序进行;②建立适合新形势下公共信息管理的政策规范,对多元管理主体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过程的责、权进行明确的划分,以保证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公共信息资源获取和管理上的公平性;③从宏观上建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规范,以促进公共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共享与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的宏观规划需要一套科学的体系和不同行业与部门之间的充分协调,不是哪一个组织和机构可以单独完成的,需要发挥政府的权力优势和社会协调能力。

2.2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多元化发展

在新形势下,根据公共信息资源的开采方式、开放性程度和社会需求的不同,可以分别利用社会各种力量实现对不同层次公共信息资源的无缝管理和综合利用。公共信息资源来源于社会的各个层次,发挥和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解决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复杂性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的多层次需要;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信息管理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些政府难以收集的信息,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公共信息资源体系中的空白,从而满足公共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的复杂性和完整性要求。社会各类组织机构和个人在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政府可以以社会公众对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的满意度为标准,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并由政府负责为不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

2.3充分发挥专业组织机构在公共信息深层次开发与利用上的优势

深层次开发与利用不足是我国在公共信息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公共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难度大,系统性和专业性强的任务。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可以借助社会各个领域的专业机构或团体,如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以及一些商业的专业技术公司等在理论知识、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来完成专题性、预测性、决策性和创新性等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或实现对公共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以提高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利用水平。

2.4建立一套适应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评价体系

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消费和使用取决于所提供的公共信息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服务水平。在传统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下,公共信息资源的控制权和使用权大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唯一主体,缺少有效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在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下,不同主体从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通常存在很大差异,并且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每个竞争主体的最终目标。“评价”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从资源建设水平、共享程度、综合利用程度、服务质量以及带来的社会效用等多个方面对每个竞争主体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保证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还可以为不同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公平的、开放的竞争平台,并可从宏观引导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3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质是各经济行为者从不同角度分享信息资源的效用,目的是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经济福利。共享程度低是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科学数据共享的观,信息共享体系是一个以共享数据为中心,包括技术标准、政策规范、人员、组织机构以及各种服务功能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因此,建立一个完备的公共信息共享体系需要从技术规范、组织机构和人才以及共享数据中心等多个方面人手。本文将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分成两大部分:共享环境建设和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

3.1共享环境建设

共享环境是实现公共信息资源有效共享的基本保障。共享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等建设。共享环境建设的主要目标有:

(1)为公共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建立一套科学的数据标准和规范;

(2)为实现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与使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系;

(3)为多层次共享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个公平、开放的宏观调控的政策平台和组织管理体系;

(4)为社会各种组织和个人参与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建立一套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激励机制。我国公共信息资源建设的共享环境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始,信息立法和推动信息共享的数据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还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这已经成为我国公共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使用过程中的一个巨大障碍,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共享环境是实现公共信息共享的基础,也是实现对不同层次公共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与利用的必要条件。共享环境建设不是哪一个社会机构和团体所能够单独完成的,它需要社会不同领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以及不同领域之间的协调。因此,共享环境建设应归属于政府职能范围。另外,共享环境建设应着眼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长远发展,遵循从宏观到微观,先全局后局部的建设思路。

3.2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信息共享服务网络

公共信息资源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决定了其共享管理的多层次化。从总体上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本身具有多层次化的特点,并且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和区域的分布和使用上很不均衡。因此,从实现共享管理的可行性、实用性和高效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应建立一个能够适应社会不同层次需要的多层次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网络,具体包括:

(1)部级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部级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是实现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信息共享硬件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信息共享环境建设,以及国家层面的共享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在这里,国家层面的信息主要是指由政府掌握和控制,并能够面向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提供共享使用的国家基础信息和政府信息等。当前,部级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的重点应从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转移到公共信息的共享环境和国家层面的公共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上来,以便为基层信息共享服务网络的建设提供基础和保障。

(2)区域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区域共享服务网络主要是指适应某个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和服务需求所建立的公共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区域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的主要包括区域内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如财政、经济贸易和科技教育等各种公共数据库和元数据库和面向区域服务的资源体系和服务网络建设。区域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在整个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向上应能够实现与部级信息共享服务网络的互通,并承担为部级信息服务网络提供信息资源的任务,向下应能够与本地区的企业级信息公共服务网络互连,并能够实现与企业级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共享。

(3)企业级信息共享服务网络建设。在这里,企业级信息共享服务网络是指以追求信息管理的增值服务为目标,通过市场运行机制为社会各个层次提供信息服务的共享服务网络。企业可以依靠自身的专业和技术优势,广泛收集社会各个层次的信息资源,进行信息的深加工,并根据信息市场的需求变化,为社会各个层次的需求者提供信息服务功能。企业级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一方面可以解决社会急需信息资源的建设问题,另一方面,企业级信息服务网络是以市场为驱动力的,它可以根据市场上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提供动态的、灵活和多层次的公共信息管理与服务。因此,企业级信息共享服务网络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社会效用,还能够解决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所面临的复杂性问题。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篇8

摘要:我国加入WTO、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为体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同时也是对我国体育信息化发展自身体系的严峻考验。通过调查研究我国体育管理部门的信息化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为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管理;信息化;信息产业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11-03

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既是国力强盛的标志,也是国力竞争的焦点。信息产业已逐步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速度和质量。

我国加入WTO、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为体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交流的外部环境,同时也提出了严峻考验。北京在未来5年中,将投入300亿元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奠定“数字北京”的基础。

信息工作是社会化的信息开发、组织、传递和提供的系统性工作,其基点是围绕社会成员的信息需求开展全方位、多功能的信息服务,旨在满足社会各方面的信息需求,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体育管理[1]即体育领域里的管理活动。体育管理应具有管理的基本含义、特征和性质,是指体育组织中的管理者,为了实现体育事业或体育工作的目标,不断提高体育工作的绩效而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体育管理的核心是人,本质是效益,而信息化工作则始终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与体育管理是不可分的。各体育管理部门和机构信息化的水平直接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在举办2008奥运会和全国电子政务大力推行的背景下,抓住机遇,加速我国体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各体育管理部门信息化应用现状体现了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当前我国体育管理部门信息化的水平还不尽人意,所以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我国体育管理部门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采取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现状做了充分的调查。

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就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设计出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为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负责人、各省、地区体育局负责人、国家各竞技体育项目中心和协会负责人、奥组委相关人员,基本覆盖主要体育管理部门。

问卷发放时间为2003年10月,发放与回收情况见表1。

问卷内容:根据我国第一次信息化工作会议归纳的信息化内容,笔者将从信息资源与设备、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这六个部分所涉及的内容进行问卷的设计。

对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2008年奥运会组委会有关专家、负责人进行访谈以收集业内专家对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现状的见解和对今后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建议,获得权威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信息人才需求情况 信息化的推进,有赖于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支持。他们主要包括3个层次,即:在推进信息化方面负有组织责任的领导人或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广大用户。体育管理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就需要即有信息化专业知识又懂得体育管理的专职或兼职人才。通过调查,有86.3%的单位反映需要专职信息化人才,有67%的单位反映需要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的兼职信息人才。各单位人才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信息化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博士(为0)和硕士(占1.7%),本科和专科占59.1%,专科以下占39.2%,高学历人才还十分缺乏,有相当大部分的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没有学历也没有职称。体育信息化人才的整体素质较低,大大限制了信息化进程的速度。

2.2 体育信息资源状况 信息资源是各种可供人们直接或间接开发与利用的信息集合的总称。它也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是本体论信息资源,这是一类潜在、巨大、未经加工的原始信息资源或称做“生信息资源”;另一种是认识论信息资源,这是经过主体感知和加工的信息资源或称做“熟信息资源”。网络上或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一般都是“熟信息资源”。当然,信息资源的“生熟”也具有相对性。[2]传统的信息资源主要是图书、报刊、政府出版物、会议录、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各类检索刊物等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物中所包含的内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型信息资源还包括用户之间在网络上所进行的非正式信息交流,如电子邮件、电子布告牌、网络专题小组讨论;网络会议之中所包含信息内容,以及各种学术团体、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单位的通过正式出版物系统无法得到的“灰色”信息。

为了调查他们的满意程度,本问卷设计了对现有信息设备及资源的态度的选择项,统计结果表2。

通过调查,大部分体育管理部门还没有自己的信息资源库,只有39.2%的单位已经建立信息资源库。但是更新情况和共享情况也非常不好,有78.5%的单位半年以上才更新一次,仅有36.2%的拥有信息资源库的单位实现网上共享,严重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另外各部门难以保证各类信息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各信息中心之间在信息内容方面较大的重复。传统的信息资源宏观配置强调建立不同级别的信息中心,以满足不同范围内信息用户的需求。这种等级中心模式不便于各信息中心之间的直接联系,信息传递速度较慢。所以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宏观配置就应当改变等级中心模式,建立无等级的网状中心,各信息中心之间没有级别高低之分,可直接进行联系,直接交流与共享信息资源。

2.3 网络建设及应用情况 互联网于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我国,体育界立即接受了挑战,同时准备备战亚特兰大奥运会。国家体委信息所于1995年开始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奥运会前夕,电子中心与北京电信合作建立了中国体育信息网ht-tp://www.sport.gov.cno国家体育总局已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目前,全国多数省市体育部门科研所和体育院校都已上网,上海和四川等体委还建立了自己的网页,总局信息所也建立了WWW.chinasfa.net大众体育信息网,已经上网的还有田径、足球、排球、围棋等一批项目管理中心。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开通了中国体育在线www.cs-online.com体育新闻网。众多的体育界以外的大众网站和新闻部门如新浪、搜狐、网易、cctv等也都建立了体育栏目。我国的体育信息网络化已经有

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本研究对各部门的互联网连接情况、局域网、单位独立网站、单位邮箱建设情况、独立网管中心拥有情况做了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通过调查,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普及的信息来源,电子邮箱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交流方式,有71.6%的单位拥有自己的邮箱,65.3%的单位有自己的网站或域名,但只有47.2%的单位有自己的网络管理中心,大部分单位的网络资源和管理都是依托一些专职机构,由此也说明了大部分单位的技术力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还有些单位属于盲从,接入互联网之后并没有充分利用和共享网络资源,有时只是为了给单位摆个门面,并没有专职或兼职人员去维护和发展,这样各单位与部门实际仍然处于“信息孤岛”状态。有些单位投资也很大,购置硬件设备,接人互联网,但真正能够充分利用的却不多,关键因素还是在于缺乏技术力量的维护与发展。各单位协调发展,网络共建,资源共享将是网络建设的一个方向。

2.4 体育管理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困难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一选择项中,在实施体育信息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依次是:经费问题(占59.7%)、技术问题(占56.8%)和领导意识(占51.1%),政策(占29.5%)和环境(25.6%)。如下表3:

在信息化发展投资情况调查中,仅有4.1%的单位年投资在100万元以上,大部分单位信息化年投资在10万元以下,占77.2%,10万~100万的占18.7%。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的设备和技术得不到满足,是大部分单位在推进信息过程中要面临的问题。51.1%的单位认为领导意识是也是影响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经过部门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要程度认识、信息化了解程度和部门年资金投入3个变量的相关分析,得知3个变量为高度正相关。也就是说部门负责人对信息化的了解程度和认识水平与本单位投资在信息化建设当中资金呈高度正相关。

2.5 信息技术应用状况 广义的信息技术就是指计算机技术、数据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一般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PP(计算机辅助过程规划)、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MRPl(物料需求计划)、ERP(企业资源计划)、MIS(管理信息系统)、DSS(决策支持系统)等等。根据专家意见,在本问卷中将体育管理部门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分为办公自动化、咨询、辅助决策、工作或生产指导、获取信息、产品开发和其它。这几种选项比较符合体育管理部门的应用情况而且填写问卷入比较易懂。此题为多选题,调查统计的结果如表4。

无论是单位引进还是本单位独立开发的技术大部分的应用都局限在办自动化,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建设政府办公自动化(OA)系统工程时的水平上。有71.6%的单位信息技术应用在办公自动化中,其次是获取信息占63.6%,工作指导占31.5%,辅助决策和咨询的比例较小,仅占22.1%。

3 结论

1)由问卷调查结果和对体育管理部门的领导访谈得知,各体育管理部门的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尤其是既懂技术又通晓体育专业知识和管理的高级信息人才严重缺乏。大部分单位对培养这类人才的措施和机制尚不完善。

2)根据本次调查可知,各部门的网络建设和连接情况良好,有83.5%的单位联接互联网,54.5%的单位建设有局域网。但是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已有信息资源库的单位仅占39.2%。而且由于各个部门各自为政,造成了大量信息数据库的重复开发。

3)由调查结果统计得知年投资10万元以下的单位占77.8%,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状况存在着重视硬件设备而忽略软件的开发和引用的现象。根据对体育管理部门领导的访谈发现,一次性投入较多,维护和继续开发费用严重缺乏。

4)各单位支持信息化建设的法规政策不完善,只有40.3%的单位制订有信息化发展策略,36.4%的单位有信息化建设实施规划。安全存在隐患,法制建设薄弱。

5)通过调查可知,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急需解决的主要困难是:经费问题(占59.7%)、技术问题(占56.8%)和领导意识(占51.1%)。及时解决这3个主要困难将对信息化的发展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篇9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指以电子信息技术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相结合应用为基础,主要依靠电子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行政事业单位多数代表国家行使职能,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高则社会服务程度高,因此信息化管理对人力资源很重要。所谓信息化管理应用与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作为管理工具用来制定管理制度、设计、分析单位人事信息等,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信息化管理在人力资源应用中的重要性

人事管理直接影响各单位的发展和经济效益,行政事业单位大多在代表国家在行使职能,人事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行政工作效率,更是关乎国家形象,不容小觑。因此,无论是从政治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优化和提升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都非常重要,而信息化管理正是推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跃升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信息化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人力资源在单位中的作用不可取代,传统HR管理主要集中在岗位编制、人工成本、领导满意等方面,缺乏科学理念指导和先进技术的支撑,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效率低,显然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信息化时代,人力资源转型升级已成大势所趋,在HR信息化建设转型过程中,要真正利用新技术、新思维关注企业的战略和员工的价值,使人力资本与企业目标无论在全员协同、集团管控、人才管理还是共享服务上都更加能保持一致,如用友NC6的应用就很好地为金融业提供人力资源信息化解决方案和管理服务。另一方面,信息化有利于整合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效率低并且出错率高,信息化管理则可以大大减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的操作流程,通过降低人员成本从而控制单位管理成本。此外,基于互联网运行的信息化拥有强大的数据库,单位内部可以随时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员工可以跨部门跨级别传递信息,同时也能为基层员工和高层管理者之间开通更有效的沟通渠道。lnternet、大型关系数据库、视频系统、电子邮件、OA系统等软件的应用可以让单位高层随时随地了解单位人力资源分布状况,部门之间、部门和员工之间、高管之间也可以通过视频系统随时沟通了解问题,以便及时做出决策。

三、信息化管理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实现信息化管理要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相结合为基础,依赖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将无法很好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引入既提高了单位工作效率,又降低了成本,极大的推动了单位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里重要作用。主要应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办公自动化应用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任务,通过自动化办公软件进行行报表处理,档案管理,文书编辑,信息收集、处理、分析,信息查询,人力资源报告分析等工作,既省时省力,又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避免了传统手工操作存在弊端,办公自动化代替传统手工操作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条件。第二,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前提,是进行人力资源信息传输、交换、共享资源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信息化管理,软件设备投入是信息化的重点,硬件设备投入则是信息化的基础环节,缺一不可。第三,网络的构建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核心。近些年,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为很多单位带来了很多颠覆性的改变。知识经济时代,以网络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核心部分。如通过用友金融的建设,中国太平实现了数据统一、集中管理、分级应用,实现了从招聘-入职-转正-调动-离职全生命周期的人员信息全记录,实现了管理工作系统化、电子化、流程化,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还提升了人力资源的服务职能,为太平人力资源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信息化管理在人力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在我国,很多单位已经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但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却过于表面,没有完全认识到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对单位发展的积极作用,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一些单位在经营过程中,过于看着眼前利益,对长远发展缺乏整体把握,信息化管理工作只是按部就班,没有认真落实,更没有紧迫感,对于软件的开发和数据库的管理可以很好说明这一点,这样的思想过于局限,发展的空间过于狭窄,不利于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

2.计算机软件人员设计的数据库不能满足特定要求。从数据库结构看,数据库的设计一定要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满足特定要求,模块的设计要完全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提高软件的实用性。但是,由于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缺乏专业了解和理论支撑,设计的数据库很容易在实际操作中不能满足应用要求,导致数据失误,而动态数据不能及时进入数据库,则无法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这一功能。

3.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范围有限。目前,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大多处于事务型阶段,使用性能偏重一般性,不能完全涵盖单位特有的管理活动,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同时,很多软件的附加功能和部门需要大相径庭,带来浪费。

五、推进信息化管理在人力资源中应用的对策

1.单位领导应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加大支持力度。在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领导要时刻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进行管理创新,还要加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宣传力度,使单位员工都能正视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好处,共同为单位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篇10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务信息资源;热点主题;发展趋势;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12-0133-06

〔Abstract〕Through keywords co-occurrence patterns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research,the paper found that the hot topics of domest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are mainly in seven areas,including basic theory,govern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ode,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sharing and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investment-benefit analysis,data format and system standard,institutional polic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By analyzing keywords time seris,trends of domest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research mainly contained dynamic adoption,cloud computing,government transition,public opinion guidance,open data,etc.

〔Key words〕e-government;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hot topics;trends;knowledge map

政务信息资源的研究由来已久,从作为的附属产物发展为独立的资源形态,从基于数量的分类组织发展到基于效益的价值拓展。在理论探讨和实践进展中形成了多维主题,主题的深化和演变显示出政务信息资源的研究趋势。

1 政务信息资源研究主题领域分析

2016年2月15日选择在中国知网(CNKI)中利用检索式:主题=“政务信息资源”or“政府信息资源”,检索时间=“2005-2014”10年数据,共检索到相关研究论文2 229篇。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通过考察与梳理最早的研究文献,发现最初的研究只是简单的介绍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现状,并未有十分系统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十年时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界才开始有系统的理论研究,经过近20年的研究,到2009年达到了一个研究的高峰。其中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和政治学5个学科领域对政务信息资源和政府信息资源研究最为关注,分别1 432篇、258篇、156篇、198篇和96篇。可以看到相关文献数量到2009年达到最高峰,政务信息资源研究以2009年为研究最高潮,当时以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极大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在多年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以完成并,对此的研究构成研究热点。2009年之后,研究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热度有所下降,可见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经过全面研究后,研究内容进入深化阶段,这种“欲扬先抑”的态势正在酝酿新一轮研究高潮的到来。同时可以发现核心期刊发表数量与总的期刊论文数量在分布趋势呈现出一致趋势,即研究的总体状况与高水平研究状况的趋势一致,如图1所示。将相关数据导入CiteSpaceⅡ软件进行进一步分析,并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

1.1 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研究是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的基础,主要是关于基本概念与研究理念的阐释,关键词的代表为电子政务、政府信息资源、政务信息化、信息分类等范畴较为宽泛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本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主流与主体概念,是基础理论研究的代表性主题。

周晓英等[1]基于情报学基本原理指出政务信息的目标导向是以公开为渠道的社会使用,要将“面向公开”转向“面向使用”,从而使政务信息的语法层次深入到语用层次。朱晓峰、王忠军[2]援引各国对政府文件与信息资源的认定与界定性阐述,分析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内涵与外延,并且引入谱系原理将基本概念分解为层次表现维度、职能发挥维度、技术接受维度和价值导向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政务信息资源类型进行了划分。商晓帆[3]系统梳理了政府信息资源这一概念的生成与演变历程,分析了其形成的内在机理,并主张不能单独局限于信息本身,应该将与信息相关的因素也纳入资源范畴并加以管理和开发。

罗贤春等[4]从信息链信息的不同层级结合行政管理经典原理,可以将整个电子政务的发展划分为5个承前启后过渡期的阶段,认为现阶段正处在“信息-知识”阶段,并认为未来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将提供智慧-情报层次的解决方案与行动指引。在这一阶段主要着重于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的实现机理,就也是政务信息资源与社会服务的融合关系与程度。

1.2 政务信息管理模式研究

政务信息资源从广义上说是信息管理学科的分支,在武汉大学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招生目录中在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设置了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方向,并且中国科学院专门以“电子政务”为刊名主办了专业期刊,而狭义上说则是从档案学科延伸而来,成为档案学科的重要研究增长点,其中云南大学在档案学科下属设置电子政务方向。

鲜明的信息资源学科价值与研究取向催生了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的结合,使得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成为研究重点,如何通过合理的信息资源管理使得政务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是现有研究的侧重点。宋恩梅[5]基于价值链视角,从情报空间角度以政务信息资源管理者为主体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发展阶段与分布结构,指出基于信息资源整合视角的电子政务功能与流程的集成、公共―私人合作的管理方式将成为未来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吴鹏等[6]将语义互操作引入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分析了语义互操作技术模型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结构性对应关系与应用的可行性分析,提出在现有框架内的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操作框架内进行异构信息语义解析和整合的必要性,提出政务信息资源语义互操作模型,并在国家土地资源土管理系统中进行了实证性实验。肖卫兵[7]通过对SSCI对政务信息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总结出了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政府信息开发与利用模式,认为私营部门主导模式符合市场经济环境,具有更高的效率与可操作性,政府应作为管理者而不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政府应该通过立法推动私营部门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开发,法律应填补政策盲区,尤其是著作权方面与反垄断方面的修改与制定。

1.3 开发利用研究

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是将原有的载体分散、内容不一的信息通过组织和排列,形成有效的内容供用户获取的。

夏立新等[8]着眼于个性化推送服务的崭新的信息服务理念,通过社会学实证方法获取电子政务环境下用户需求,建立了基于需求的政务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框架体系。赖茂生等[9]从机制维度、国家维度、技术维度等方面梳理了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现状,认为市场开发、政府主导、政府垄断3种模式是主流模式,并分析了3种模式的利弊,并从宏观管理机制、中观技术体系建设和微观个体服务理念构建等3个方面讨论了以上3种模式的创新方向与发展趋势。陆颖隽[10]着眼于亚洲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政务信息公开实践,选择与我国国情民情较为相似的践行较早的日本国的情况,着重对比了中日两国在此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可以借鉴和学习的部分措施。夏义[11]以公共图书馆纳入政务信息公开查询场所为契机,认为公共图书馆应该主动担负起信息传递者的责任,并且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进序化和开发,指出政务信息资源的加工序化、政府网站的公共进入、信息资源的增值开发、个性化服务以及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资源管与开发的重要扩展途径。

1.4 共建共享与信息资源整合

政务信息资源的生产流程与利用过程往往涉及多个相关部门,尤其是在电子政务刚刚起步的时候,部门之间条块分割严重,政务信息资源的完整性难以保证,且由于分布不规律而导致获取较为困难,如何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为政务信息资源社会价值提升的重要着力点。

王锐等[12]认为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将颠覆现有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信息资源集中存储、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的充分有效共享,基于云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政务信息共享领域的“共享云”,将共享云的共享模式与现行共享模式进行了比较,设计了共享云的应用体系架构,并提出了共享云的共建共享策略。罗贤春[13]认为“数字城市”政策与理念推行下的实践建设背景下,政务信息资源对城市数字化进程的潜在推进作用,认为政务信息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广泛共享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数字城市建设最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来源之一。杨秀平、张玉珍[14]着眼于欧美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实践,介绍了美国政府实施委托图书馆计划等多种措施推动政府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的实践,在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基本运作模式。

1.5 投入-效益分析研究

电子政务是国家主导的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化进程,国家投入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力资源培训方面的费用十分巨大,其收益如何,是评价电子政务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政务信息资源价值定量化价格估算的重要指标。

何振、周伟[15]应用成本收益方法分析了我国政务信息共享过程中的效率问题,认为在特定的共同建设与共同享用的基本面维度内,共建共享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值是计算其效率的基本数值,提出在现阶段的政务资源建设中的技术创新问题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新型“下一代”智能搜索引擎技术的研制和应用,正在大大降低信息资源使用与应用者的时间成本,进而逐渐逼近信息资源共享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王芳[16]着眼于政府信息资源采集、组织、集合、等信息生命周期过程中的资金来源,并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在民众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认为在我国当前的政务信息资源承载着权力象征、政绩表现、权威保障、市场垄断等因素,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并实证了政务信息资源获取与共享的资金消耗情况,得出政府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共享的障碍在于利益博弈的结论,具体表现指标为“信息租金”。

1.6 数据格式与系统标准

这是在大数据背景下政务信息资源实现全国范围内传播与存储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标志着政务信息资源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这将大大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参与社会化公共服务[17]。曾荷[18]描述了GILS的生成、应用、完善、成熟的历程,梳理了元数据理论与技术在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转变,认为以元数据为代表的数据标准与系统规范研究是政务信息资源在信息层面的研究核心,与之相适应与配套的制度层面的框架搭建与维度设计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创造性的提出了元数据为构建线索的政务信息资源登记体系与管理规范,并做了初步的理论探讨与设计构想。王红霞、苏新宁[19]分析了现有的复杂的政务信息收集与获取环境现状,这些都对信息采集的系统与体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采集系统不但要适应动态性与高速度的处理求与抓取稍纵即逝的政务信息,还需要应用智能化的处理手段去将采集都政务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动态信息采集政务信息采集系统应有的应用模式,是建立科学政务决策系统的基础,并按照相应理念进行了理论建模。刘家真、王n璇[20]基于电子文件管理视角,通过梳理与对比以国家档案局为代表的现代档案和以中央档案馆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档案在电子化方面的实践,关于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规范,以及对已有的文件与文档元数据标准的分析,指出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元数据管理与应用的设计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与提升对策。

1.7 制度政策与知识产权

在最初的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中,由于政务信息资源的公共性与开放性等特点,似乎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随着政务信息资源数量的增加与内容的扩展,包含丰富信息内容与具备良好逻辑表达的政务信息资源不断涌现,加上主体的多样化,制度政策与知识产权问题开始得到关注,对宏观政策构建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是电子政务信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

刘焕成、邱均平[21]认为随着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应用的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日益凸显,其电深入分析了政务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的内涵和权利义务关系,论述了了政务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的保护的伦理基础与具体策略。蔡祖国[22]认为政务信息资源符合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描述,是与农业品与工业品具有同等地位与价值的创造性劳动产品,同时也认为政务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与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案例的特殊性,提出制定因地制宜的、充分尊重信息特性的专门法律史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马海群、宗诚[23]认为电子商务实践中的电子签名同样适用于电子政务实践,政务信息资源立法应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务办公效率为目标与宗旨,并简要介绍了现有立法中的立法流程不规范、立法层次较低下、立法效力难以实现等问题产生的原因。

2 政务信息资源研究趋势分析

为了考查研究的年度变化,将关键词按年份排列,并绘制关键词时间序列图,如图3所示。

关键词时间序列谱图显示出了关键词的年度变化趋势,从关键词的变化来看,研究主题正在发生变化,原有的重点与热点不断为新兴热点所取代,呈现出了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的最新趋势。

2.1 信息与在线政府为电子政务动态采纳过程取代 在个体信息采纳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用户认知意识,研究着眼点可以说是不断细化与深化,研究的扩展方向逐渐明确。此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通过官方网站信息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与恰当的信息组织方式让民众更好接受政务信息资源的获取流程与内容,也就是信息技术方面软件系统与硬件装置的接受,这种范式的研究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大量技术与理论模型被引进,研究从社会学实证逐渐过渡到心理学和生物科学研究。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与设备经历了跨越式的大建设与大发展,原有的PC终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与此用时,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崭新的信息交流平台不断发展与完善,民众与政府的实时交流得以实现。杨雅芬、李广建[24]从概念界定、研究数量分布、理论/模型使用、研究方法及内容等方面对当前电子政务公民采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梳理,认为未来研究应当不断发掘出不同公民群体采纳电子政务的各种潜在影响因素,构建符合电子政务特定情境的实证研究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选择最合适的样本,并在不同情境下进行实证检验,同时扩大样本量,提高研究的普适性。

2.2 资源共享为云保存与云计算取代

传统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在大数据环境中逐步为云保存与云计算所取代。徐晓林、李卫东[25]简述世界各主要国家对云计算的战略部署情况,着眼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领域,论述了的到来对云计算对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领域的框架与体系、发展模式和战略部署将产生的深刻影响,并结合云计算特点提出了“政府云”平台构建的相关因素与不同层级的构成。吕元智[26]则结合云计算的超强的计算力和低成本等特点,从理论深度、技术程度、实践厚度等方面论述了云计算应用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可行性,预测了云计算对电子政务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的趋势。赵晖[27]认为以云计算促进信息资源整合、业务协同和系统集成应用是政务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并提出促进电子政务云部署的对策建议。

2.3 管理过程重塑与管理流程再造促进下的电子政府为政府转型取代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最初被认为具有提升政府工作效率的工具性意义,是对政府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塑造,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的深入,其工具性意义逐渐淡化,而成为政府改革的方向与政府管理范式革新的主导力量。杜治洲、汪玉凯[28]认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民群众民主意识与参与政府管理意识的提高,民众的需求形成对原有政府管理模式的冲击,对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形成“倒逼”机制,公共政务与公共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相对不足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在理念上率先突破原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理念,进入公共服务推进阶段。民等[29]探讨了电子政务推动下的公共服务升级与转型,深入分析了电子政务推动下的转型政府的内涵,从整体政府的视角、跨部门协同和增强公众权能的角度研究了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公共服务转型,构建了转型政府的框架。

2.4 信息互动与交流为舆情引导所取代

作为政府信息的主要渠道,政府网站在网民激增的情况下,信息与在线交流等基本职能依然发挥,但是通过后数据的分析获取舆情走向趋势,进而应对网络信息危机成为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的领域。张芳源、陆和建[30]认为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兴起,政务信息资源在政府与民众间的传递方式日益便捷,为此其着眼于政府决策过程的信息行为特征,认为构建基于信息资源类型与功能分类的舆情采集、基于文献与数字资源参考咨询的舆情定题生成与分析、基于信息计量的服务过程评估的决策生成与交流、数字资源长期利用与便利提取的舆情信息保存是将舆情信息这一重要政务信息资源纳入全程管理的重要步骤。梅松[31]着眼于虚拟社会云社区管理现状,认为网络舆情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因为互联网的广泛覆盖与迅速传播而扩大,同时,社会事件通过网络转化为网络舆情危机的事件频频爆发,严重挑战了政府公信力与治理能力,根据网络突发事件的周期特点,结合相关“小世界”、“导数原理”、“对数原理”等情报学经典理论分析了负面网络舆情的危害。

2.5 政务公开与透明为开放数据所取代

政府过程利用大数据的使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政府信息资源、行政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提高操作效率在部门内和跨部门。同时,大数据公开数据,数据共享和数据重塑行政决策思维的想法。通过大量基本的数据挖掘和多维度的深度分析主动识别公共需求,找到社会热点,基于顾客导向的服务创新过程,集成服务、电子政务从而提高治理能力。政务信息公开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初衷之一,相关的实践和研究一直是该领域中的热点。近年来,对于信息公开和透明政府建设渐渐从量转到质,形式上的没有信息质量的公开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反思。郑磊[32]认为开放政府数据国内外近年来之状况与电子政务和信息管理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政府收集和保存的数据与生产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生活,在大数据时代,政府保持对公众开放政府事务数据,申请增值利用和社会创新,将创建一个巨大的公共价值。陈涛、李明阳[33]认为政府数据开放对扩大信息公开、改善政府治理、促进社会创新和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武汉市正在建设中的数据开放平台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武汉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的政策环境、建设目标、内容以及面临的挑战,并从数据开放范围、数据质量、协调力度和用户需求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丁念、夏义[34]介绍了印度、巴西、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开放政府数据战略实施背景、战略实施举措和内容以及战略实施效果的多维度分析,归纳发展中国家开放政府数据战略实施特点与实施路径,总结其经验与不足,为中国开放政府数据战略的推进提供指导和借鉴。

3 结 语

可见,现有的关于政务信息资源的研究逐步呈现出系统科学趋势,多学科协同研究已经是常态,研究成果涉及广泛。通过研究热点与研究重点的的迁移分析,可以发现,政务信息资源研究对象不断泛化,载体形式多样化,传播方式多元化,利用效果多维化。无论是开放数据还是智能推送,亦或是知识管理与移动政务。总之,都是围绕政务信息资源价值实现展开的,实现政务信息资源价值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晓英,刘莎,张萍,等.情报学视角的政府信息公开――面向使用的政府信息公开[J].情报资料工作,2013,(2):5-10.

[2]朱晓峰,王忠军.政府信息资源基本理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1):10-12,5.

[3]商晓帆.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06,(11):61-62,77.

[4]罗贤春,余波,姚明.信息链视角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6):35-40.

[5]宋恩梅.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结构及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知识,2010,(3):45-50.

[6]吴鹏,高升,甘利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语义互操作模型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2):77-82,122.

[7]肖卫兵.论政府信息开发利用的商业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1,(7):122-125.

[8]夏立新,翟姗姗,李冠楠.面向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政务信息服务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0,(8):21-24,9.

[9]赖茂生,麦晓华,曹雨佳.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6):25-31.

[10]陆颖隽.日本政府信息公开与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0,(6):9-13,28.

[11]夏义.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功能的定位与实施[J].情报资料工作,2011,(1):72-75.

[12]王锐,白庆华,刘华玲.政务信息“共享云”及其建设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3,(2):78-82.

[13]罗贤春.数字化城市建设中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J].情报资料工作,2004,(6):36-39.

[14]杨秀平,张玉珍.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1,(7):55-57,61.

[15]何振,周伟.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经济特性及其效率分析[J].情报杂志,2005,(4):10-13.

[16]王芳.政府信息共享障碍及一个微观解释[J].情报科学,2006,(2):194-199,221.

[17]闰伟.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元数据库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东华大学,2006.

[18]曾荷.基于元数据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登记管理规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6,(2):47-50.

[19]王红霞,苏新宁.电子政务动态信息采集模型的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73-76.

[20]刘家真,王璇.我国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元数据方案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9,(5):51-58.

[21]刘焕成,邱均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情报科学,2005,(5):648-654.

[22]蔡祖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属性及其“特殊”保护[J].湖北社会科学,2010,(5):47-49.

[23]马海群,宗诚.电子政务的立法状况、法律框架及核心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2):42-45.

[24]杨雅芬,李广建.电子政务采纳研究述评:基于公民视角[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1):73-83.

[25]徐晓林,李卫东.论云计算对电子政务的革命性影响[J].电子政务,2012,(10):18-25.

[26]吕元智.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4):106-109.

[27]赵晖.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政务发展问题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4,(1):65-68.

[28]杜治洲,汪玉凯.电子政务与中国公共服务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7,(6):47-50.

[29]民,刘密霞,丁艺.电子政务推动下的转型政府研究[J].电子政务,2015,(3):62-69.

[30]张芳源,陆和建.基于政府决策信息行为的网络舆情政务工作平台功能设计[J].图书馆学研究,2014,21:22-28,46.

[31]靳晓婷.基于电子政务视阈的负面网络舆情导控研究[J].情报杂志,2014,(5):161-164,142.

[32]郑磊.开放政府数据研究:概念辨析、关键因素及其互动关系[J].中国行政管理,2015,(1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