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研究方案十篇

时间:2024-01-09 17:33:05

产业链研究方案

产业链研究方案篇1

【关键词】:供应链协同;供应链绩效;战略协同;业务协同

1 引言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我国制造企业面临着不断扩大的全球竞争,单个企业仅仅依靠自身单一的资源和能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此背景下,供应链协同管理应运而生。供应链协同管理就是供应链中的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弱弱联合”或“强弱联合”的协作模式,打破组织间的界限,有效整合企业所需的各种资源和能力,开发出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同时降低物料成本和生产成本,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从而提高整体收益。

供应链协同已成为当今企业的重要战略,掀起了新的研究热潮。根据调查显示,约9%的美国企业有80%以上的新产品研发项目是与供应链其它企业合作进行的,大概20%的企业有2/3左右的新产品研发项目是与供应链其它企业合作进行的,其余28%的美国企业与其他企业一同研发了1/3左右的新产品。然而供应链协同管理在我国面临巨大挑战,2008年,由中国社科院和深圳发展银行共同成立的课题组调查表明,我国企业供应链不协同问题突出。一部分企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协同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对协同策略和协同伙伴关系的管理。因此,有必要对供应链协同开展了广泛研究,推动供应链协同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2 理论回顾

2.1供应链协同

供应链协同(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scc)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为了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而作出的彼此协调和相互努力。学者们主要从战略因素、技因素和业务因素来研究供应链协同。本文将供应链协同划分为战略协同、业务协同和技协同。技协同处于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最底层,侧重于实际作与应用,是供应链实现协同的基础和关键。战略协同和业务协同都需要依赖于技协同的运作才能得以实现,并且随着电子信息技的广泛应用,技协同己逐渐渗入到战略协同和业务协同管理之中。所以本文把技协同归结到战略协同和业务协同过程中,以信息技

支持战略协同和业务协同的实施,对技协同本文不作单独的研究。

2.1.1 战略协同

战略协同主要是对供应链中重大核心问题而进行的沟通、指导与协调,它强调各节点企业间的互动、协调和合作,具体表现为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以削减不确定性、牛鞭效应、物流供应延迟等风险,最终目的是在整个供应链运作中形成以共同战略目标为主线的协作流程。本文重点研究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战略协同,要实现战略协同,必须重 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管理和信息共享。供应链协同收益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供应链整体战略的指导作用,没有战略协同,其他协同就无从谈起。

2.1.2 业务协同

业务协同主要侧重于解决局部性、短期性和具体的问题。Flynn et al.认为业务协同就是各节点企业共同管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流程,通过有效得管理产品或服务、信息、财务和决策流,实现低成本和高效率,为客户实现最大价值。业务协同以具体的业务流程为整合对象,是供应链协同中研究的重点所在。它主要包括上下游企业间的需求预测、计划、采购、生产、仓储、配送和销售与售后服务等活动的协调与合作。

2.2供应链绩效

Vachon et al. 认为供应链绩效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在可靠性、响应速度、综合能力、客户服务水平、可接近性等方向上的输出结果。本文将供应链绩效定义为各节点企业在目标一致、相互信任、信息共享和风险分担的前提下,以基础设施、技创新能力、人才资金等为支持要素,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协同活动,如采购协同、生产协同、分销协同等,最终增加供应链整体收益或降低整体成本的过程。

2.3供应链协同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相关研究述评

为检验供应链协同的实际效应,学者们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Sanders 认为,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协同通过影响各主体内部业务的协作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协同能够直接或间接提升供应链绩效,但并没有明确揭示出二者关系产生的推动因素,也没有指出供应链绩效提升的具体表现。同时,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业务合作,缺乏战略层面的考虑。

3 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文拟采用文献分析结合案例研究来构建理论,这种方法一方面有助于保证理论构建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保证研究的深度。本文一直严格遵循案例研究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通过对案例“过程”的充分讨论,探索装备制造企业供应链战略协同和业务协同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提出并验证相关的研究命题。

3.1案例企业的选择

案例研究常见做法是选取典型案例,博世电动成立于1995年,其产品包括电锤、电钻、角磨机、测量工具以及园林工具等。自成立以来,博世电动一直致力于打造强大的供应链,十分重供应链协同管理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3.2资料收集与数据获取

在进行案例收集和数据获取时,主要通过访问博世电动公司网站、搜索查看中国期刊数据库与相关的博硕士论文、查看调查报告与公司年度报告、新闻报和广告等方式获取案例资料。本人曾于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在博世电动公司采购部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专业实习,对博世电动公司的整个供应链体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获取了相关的一手资料与数据,同时也对公司采购部、生产部的同事进行了短暂访谈。

3.3构念测度

3.3.1战略协同测度

战略协同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赵晶强调要把战略转化为具体的、可测评的目标和指标,各节点企业之间的目标应该具有一致性。Camarinha et. al在研究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时,将资源互补和投入程度作为重要因素分析。曾文杰、齐旭高将合作信任程度、相互依赖程度和目标一致性等指标作为衡量节点企业间协同的重要指标。本文参照以上学者的研究,将以下几个变量作为衡量战略协同的指标,而各个变量的测度题项则依据相关研究具体展开,如表3.1所示。

3.3.2业务协同测度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将对外供应链分解为4个要素:计划、采购、生产和交付。Thomas&Griffin提出在市场竞争激烈化和全球采购背景下,应着重从采购、生产和分配三方面来进行业务协同。曾文杰等在研究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时,也提出了需求协同、采购协同、产品设计协同、生产协同和物流协同等方面的协同策略。考虑到装备制造企业的特性,本文从以下几个指标衡量业务协同,见表3.2。

3.3.3供应链绩效测度

供应链绩效的测量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本研究主要参照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结合制造企业供应链特点,提出了供应链绩效的三个测量指标:可靠性、响应性和成本节约性,如表3.3所示。这三个指标高度概括了Beamon(1999)提出来的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三种类型:供应链可靠性(柔性指标)、供应链响应性(产出绩效)和供应链成本(资源指标)。

4 案例分析

4.1博世电动供应链协同

作为一家大型跨国企业,博世电动业务范围覆盖全球,其供应链涉及的范围较广,主要包含零部件供应商、分销商、最终消费者、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等。博世电动的成功一方面可以归结为其持续的研发能力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也与其供应链战略协同的成功实施密不可分。在业务协同方面,博世更显示了其作为跨国企业所拥有的先进生产技和管理经验,在业务协同上,其通过需求预测、采购、生产、分销等业务活动与供应商和客户开展了广泛的业务协同,取得了良好的协同效果。具体见表4.1。

4.2博世电动供应链绩效

博世电动通过战略协同与业务协同,取得了不错的协同效果。博世电动以“科技成就生活之美”为经营战略,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利用长三角地区完备的产业链结构,将大部分零部件生产外包给其他企业,与其供应商和分销商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打造出了一条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供应链。博世电动保持着旺盛的创新活力,每年都会面向市场推出100多种新产品。例如 作简便的激光测距仪、带开瓶器功能的电动螺丝刀,这些新产品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博世电动作为其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其供应链绩效将会对整个供应链整体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博世电动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供应链绩效,具体见表4.2。

结合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博世电动战略协同与业务协同均处于较高水平,二者着重强调如何有效地整合现有资源和能力,促进各节点企业之间的有效协同。博世电动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以信任机制和共同的战略目标为基础,通过协调各个业务活动,可以实现各节点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同步决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和响应性,降低供应链成本。而各节点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同步决策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业务协同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供应链的响应性。再加上相关的理论研究,可以证明出供应链协同可以促进供应链绩效的提升,同时,战略协同与业务协同在提升供应链绩效的过程中具有交互作用。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选取了一条有代表意义的制造供应链,通过对供应链协同与其绩效关系的文献综述,并根据博世电动供应链协同状况,得出如下结论:

(1)供应链协同可有效地提升供应链绩效,战略协同、业务协同分别对供应链绩效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可靠性、响应性和成本节约性方面。

产业链研究方案篇2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供应链;集群式SC;项目化管理;升级决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00504

1引言

Gereffi(1994,1999)在对东亚服饰产业进行研究后,认为发展中国家集群可以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而获得升级。Dicken等(2001)认为,只注重内部联系的集群注定要走向衰败,产业集群已经不能在封闭和孤立中发展,而必须积极加强外部联系,通过与全球产业网络有效的整合,不断获取价值,并通过“升级”求得发展。黎继子等(2005)则认为集群的供应链式整合是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由此可见,全球价值链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管理理念和方法。

同时,价值链和供应链具有密切的联系:共同存在于企业价值系统中,都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价值链是供应链管理的前提,供应链管理是价值链战略目标实现的途径和手段(价值链管理重在战略目标,供应链管理重在方法和策略)。因此,两者相辅相成,并有许多交叉重合。

随着项目管理的不断发展,其在新产品研究开发、市场营销、技术创新、产品产业化升级及新产品生产线更新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超越了对项目进行管理的本身,而上升为一种企业管理思想和操作化模式,即企业项目化管理,不仅适用于项目驱动型企业,也适用于非项目驱动型企业。可见,采用项目化管理,将有利于升级方案的有效推行,提高升级的效率。

因此,本文拟基于项目化管理,同时从GVC和SC视角探讨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构建产业集群升级模型,并以项目为依托,提出升级决策方法。

2基于GVC、SC、项目化管理的产业集群升级理论

2.1基于GVC视角的产业集群升级方向、方式及轨迹

(1)GVC的驱动力。

产业集群的升级必须遵循其所嵌入的GVC的内在驱动力和发展规律。Gereffi(1994)提出全球商品链的运行分为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两种模式,而理论界也基本认同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也分为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前者注重技术研发、工艺改进、产品更新、规模经济、硬件设施;后者注重市场营销、范围经济、信息等软环境。二者在动力根源、核心能力、进入障碍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不同。因此,地方产业集群需据此判断其在GVC中的地位和优劣势,确定升级的战略方向和目标。

(2)GVC的治理结构。

Humphrey和Schmitz(2002)将价值链的治理结构分为四种形式:市场、层级、准层级和网络,并认为不同的治理结构会在以下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产生影响:是否获得市场准入、能否迅速提升企业能力、利润如何分配。同时还会对集群升级带来影响:第一,进入准层级的价值链治理模式,有利于产品升级和流程升级,但阻碍了功能升级;第二,进入市场关系为特征的价值链治理模式,产品和过程升级相对缓慢(没有得到全球购买商的培育),但相对而言,功能升级要开放;第三,进入网络价值链治理模式能提供良好的升级机遇,但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商所具有的能力有限,难以和发达国家的购买商和生产商形成网络价值链治理模式。因此,地方产业集群需要识别其所在价值链的治理结构,从而分析其所处的地位及内外部环境,才能有效利用有利因素,克服或规避不利因素,并选择合适的升级方式和路径。

(3)嵌入GVC模式。

地方产业集群嵌入GVC一般有以下三种模式:GVC中核心企业看重产业集群某个环节的比较优势而使其嵌入GVC;GVC中核心企业看重产业集群的整体优势(其从各个环节来看没有竞争优势)而使其嵌入GVC;地方产业集群产生于GVC中主导企业将非核心环节外包。不同的嵌入模式直接影响其在GVC的地位和发展前景,对产业集群的升级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第一种模式,产业集群凭借自身能力,能较好地实现工艺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同时,凭借优势环节在GVC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产业集群可以借此和GVC中的主导企业加深合作,共享部分资源、技术,实现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第二种模式,产业集群凭借其整体优势,积极吸取GVC中的资源、技术,实现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但由于和GVC中主导企业的利益冲突,其功能升级将会受限。第三种模式,产业集群依附于GVC,GVC中的主导企业可以帮助地方产业集群实现工艺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但会阻碍其功能升级。因此,通过识别产业集群嵌入模式,可以为产业集群升级指明方向和途径。

(4)产业集群升级形式及轨迹。

Humphrey和Schmitz(2002)提出以下四种升级形式: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

张辉(2005)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模式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浙江平湖光机电集群升级实践的分析,认为GVC的动力机制直接决定着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轨迹。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轨迹一般会依据工艺流程——产品——功能——链条转换的升级轨迹。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轨迹一般会依据功能——产品——工艺流程——链条转换的升级轨迹。

2.2基于SC视角的产业集群升级途径和方法

供应链的发展是产业集群战略意图实现的途径和手段。价值链分析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升级的目标,但具体升级的途径和方法需要通过供应链来实现。

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合作效率以及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将其激发、现实化,这需要一个高效的组织结构和优化的网络关系,而供应链正好符合要求。因此,对地方产业集群进行供应链式整合,在集群内形成众多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纵横交错的供应链,供应链内企业间实现长期的战略性的合作,供应链之间实现一定程度的合作和有序竞争,这种有效的网络组织结构(横向企业相互分工协作,纵向具有相对完整的供应链结构,即集群式供应链)和竞争合作态势,将实现各种资源要素在集群内的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克服集群的低效率和恶性竞争,提高集群的创新和竞争能力,促进集群的升级。

2.3基于项目化管理的业务活动成为升级的载体

产业集群升级的实现过程最终体现在企业的业务活动中(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企业间的交易和合作),而项目化管理可以使业务活动更有效率。因此,可将升级作为项目化管理的重要决策目标,确保升级理念贯彻到每一项业务活动中,提高升级的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全球价值链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升级的目标和思路,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外部驱动力;对产业集群进行供应链整合,构建集群式供应链是升级的方法和途径,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内部驱动力;业务活动是产业集群升级的载体,而项目化管理可以确保升级理念渗透到每一项业务活动中。

3基于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产业集群升级决策模型

基于以上对全球价值链、供应链、项目化管理在产业集群升级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本文拟同时从以上不同角度探讨在不同层面不同阶段产业集群升级决策问题,并建立包含战略目标、方法手段、实施策略三层次的产业集群升级模型(如图1)。

现对产业集群升级模型在各个层次各阶段的决策内容进行详细论述:

(1)在产业集群层面,确定升级的战略方向。通过识别地方产业集群所嵌入的GVC的驱动力、治理结构,以及其嵌入模式,分析GVC发展的内在规律、GVC中的战略环节、地方产业集群在GVC中的地位及其优劣势,由此确定产业集群升级的突破口和战略方向,例如向研发设计方向发展或向品牌营销方向发展等。此项活动侧重于中观层面(产业集群层面)的定性分析。

在SC层面,升级的战略方向是集群式SC的目标之一。

在项目管理(作业)层面,集群式SC的目标也是项目化管理的目标。

(2)在产业集群层面,确定升级方案。依据已确定的战略方向,进行以下进一步分析:识别提高附加值的机会;可以采取哪些策略;需要配备哪些相应的要素并具备哪些能力;如何获取这些要素和能力。由此提出各种可能的升级方案。

在SC层面,集群内的主导企业(即已形成的或将要形成的SC中的核心企业)对以其为核心的集群式SC进行构思,即根据产业集群层面提供的各种可能方案,结合自身及合作伙伴或潜在合作伙伴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升级方案和与之匹配的合作伙伴。

在项目化管理层面,基于对SC的构思,定义项目宗旨与目标、项目构思与策划、项目资源需求和未来结果的预测分析。

(3)确定产业集群升级方案。从之前所提出升级方案,选择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可行的升级方案。

接着进行SC的设计。核心企业对众多可能的升级方案进行分析评价,选择可实施的方案,并选择能与方案最优匹配的合作伙伴。

升级方案决策需要以项目为依托,才能获得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和数据;同时,升级方案的实施也离不开特定的项目。因此,升级方案的有效实施是项目化管理重要决策目标。

此部分是升级决策的核心部分,决定着升级的效率和效果。在第四部分将展开论述。

(4)升级方案的实施过程,就是升级过程,表现为集群式SC运作过程,以及项目实施过程。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升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升级方案的有效实施。

(5)此阶段的主要是对升级方案实施、集群式SC运作和项目进行考核评价。主要活动有:确定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绩效评价(效率和效果);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对升级目标进行修订。

4以集群式SC为主体、以项目为依托的产业集群升级决策

现对升级决策的核心部分展开论述。核心企业作为决策的主体,首先提出由升级目标、升级策略、合作伙伴构成的可能升级方案;其次,将升级方案融入到集群式SC中的具体项目中,预测相关数据,借助财务管理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优劣性评价,并进行升级决策。

4.1确定升级方案

(1)提出升级具体目标。

核心企业在确定升级具体目标时,一般需要了解以下信息:其所在产业集群升级方向、目标方式及轨迹;其所在行业各个环节的价值分布、各个环节所需具备的要素和能力、各个环节的竞争环境;现有SC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工艺流程改进和产品改进、采取哪些策略;从目前环节进入附加值更高环节的机会和风险、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和能力、进入壁垒以及如何克服。

核心企业提出的升级具体目标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符合集群内在发展规律;可以进入附加值更高环节或增加现有环节附加值;核心企业及其潜在合作伙伴基本具备升级目标所需的要素和能力,或者具备从外部引入的条件和能力;有利于持续创新和发展的竞争氛围,避免无序混乱的同质化竞争;如果是进入附加值更高环节,则必须没有很高的进入壁垒,或者凭借核心企业及其合作伙伴能越过进入壁垒。

升级具体目标一般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改进产品品质和功能、开发新产品、创建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进入高附加值环节(研发设计或营销)。

(2)提出升级具体策略。

根据升级具体目标,提出相应策略。常见升级策略有:引进新设备、引进新技术、引进人才、进行研究开发、广告宣传、业务流程重组等。

(3)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形成或重构集群式SC。

基于升级具体目标和相应策略,核心企业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构建成集群式SC。一般要求合作伙伴符合以下条件:与核心企业具有同样的升级渴望和愿景;具备一定的要素或能力,可以强化升级能力;愿意与SC中的成员共同分担升级成本,同享升级收益,共担升级风险;愿意将升级理念贯彻到日常经营活动中,即在进行管理决策时,将能否促使升级作为决策目标之一。

由此,就形成了由升级具体目标、升级策略、合作伙伴构成的升级方案。

4.2升级方案评价及升级决策

由前文所述,升级的最终载体是业务活动,升级方案的实施将贯穿于企业的业务活动中,并且对不同时期的业务活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项目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组织业务活动的常见手段,也是升级方案有效实施的必要举措。因此,本文提出以集群式SC为主体,以项目为依托,以集群式SC整体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财务管理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同时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为手段的评估方法,评价升级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性,进行升级决策。

4.2.1相关数据预测及计算

(1)预测升级方案的影响年限。

本文设定升级方案的影响年限(用T表示),是指升级方案对集群式SC有显著影响的时间段,兼顾评估的有效性和计算的可行性。

(2)预测增量现金净流量。

首先,对于同一升级具体目标下的不同升级方案,选择E最大的方案;其次,对于所选取的不同升级具体目标下的升级方案的进一步取舍,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E及E的大小、风险大小、资金限额、方案间的关联、行业的发展和升级规律。在决策时,一般遵守以下原则:优先选择E大的方案及方案组合;风险在集群式SC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符合行业的发展和升级规律。

5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

5.1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现状及升级方向和目标

绍兴纺织产业链一般包含以下环节:化纤——织造——印染——服装,由于纺织产业链属于购买者驱动型,因此,战略及高附加值环节应是靠近终端市场的服装。但是,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因其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丰富的要素资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等比较优势而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加工制造这一低附加值环节,表现一为其出口以纺织纱线、织物等半成品及初级制品为主,没有自主品牌,出口量大而创汇少;其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没有突出的具有竞争力的优势环节,面临高消耗低效率高成本这一严峻问题;三是自身各个环节相比,理应是战略及高附加值环节的服装反而是其薄弱环节。此外,绍兴纺织产业所嵌入的价值链的治理模式是准层级,有利于产品升级和流程升级,但功能升级受阻。因此,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的战略方向应是借助GVC中的技术和知识溢出,集聚集群的力量,对各个环节进行工艺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条件成熟后,进行功能升级和链条转换,即遵循工艺流程——产品——功能——链条转换的升级轨迹,最终实现整个产业链的重心从前端低附加值环节往价值链的后端高附加值环节转移,从初级加工制造转为设计和深加工,服装由薄弱环节转变成其核心竞争力。针对这一战略方向,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应致力于产品设计、市场开拓、品牌建设、信息化建设等。

5.2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的主体——集群式供应链

由前文所述,供应链是产业集群升级的途径和方法。对于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供应链式整合显得更为迫切并有意义。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内大多是中小企业,单个企业不具备升级所需要的技术、资金等要素,难以突破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导厂商对功能升级的阻碍。因此,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是升级的前提条件。但是,目前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内的现状是:内部分工不合理,竞争大于合作,仅有低层次的合作,充斥着无序竞争、不良竞争,产业集群集而不合,未能形成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未能以集群整体的形式参与到国内或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因此,进行SC式整合,使集群内松散、无序的企业转变成许多纵横交错、既竞争又合作的集群式供应链,是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和升级的必要举措。

由此可见,集群式供应链应是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的主体,集群式供应链的形成、运行、绩效评价,都需要将升级作为重要因素。首先,集群内的主导企业需要依据升级方案,选择合作伙伴,构建集群式SC;其次,集群式SC在运作过程中,将升级理念贯彻到基于项目化管理的业务活动中;再次,需对集群式SC整体进行绩效评价,并将升级的效率和效果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

5.3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决策

(1)集群式SC基本情况及相关假设。

表中集群式SC指各个升级方案下的合作伙伴的最优组合。

(3)升级方案评价及升级决策。

①放弃所有E小于0的方案,留下E大于0的方案。

②对升级具体目标相同的方案,选择最大的升级方案,至此,以上8个升级具体目标只剩下一个或零个(如果此目标下所有升级方案都不可行)最优的升级方案。

③由于集群式SC的资金有限,方案之间的关联性,需对以上方案进一步甄选,并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遵循行业升级的内在规律,对于购买者驱动的产业集群,一般的升级轨迹为: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即优先选择工艺流程升级的方案,其次是产品升级方案,最后是功能升级方案和链条升级方案;第二,考虑方案间的互补性、互斥性和递进性。例如,提高产品知名度,需要依赖于产品品质的提升,因此,改进产品品质这个方案要先于提高产品知名度实施,或者至少同时进行;第三,避免重复投资。有些方案里的策略(或者稍加改进)能同时满足多个升级目标的,则只要选择其中一个即可。例如,更新设备,可以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品质,当然,在设备选择上,就需要同时考虑这三个目标。

此外,还需考虑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例如,基于环保的政策,降低能耗的目标就成为集群式SC必须要完成的。

6结论

本文同时从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视角探讨了产业集群升级问题,并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项目化管理理论的整合,构建了由战略理念、方法手段和具体策略构成的三层次产业集群升级决策模型。对模型的核心部分——集群式SC的升级决策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提出了以集群式SC为主体、以项目为依托的产业集群升级决策方法,并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决策为例,探讨了决策方法的应用。

本文主要还是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部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对风险的处理太过粗糙,决策时仅仅以集群式SC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未细化到升级风险和收益在成员间的承担和分配问题。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Gereffi,G.and Korzeniewicz, M. Commodity chainsand global capitalism[M]. Westport: Praeger,1994.

[2]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economics,1999,48,(1):3770.

[3]Dicken,P, &P F kelly, K Olds, H WC Yeung. Chains and Networks, Territories and Scales: Towards a Relation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Global Economy, Global Networks 1[Z].2001.

[4]Humphrey,J.and Schmitz,H.How Does Insertion in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M Cluster [J].Regional Studies,2002,A36(9):27101.

[5]陈焰.谈项目管理在制造型企业中的应用[J].今日工程机械,2005,(11):82.

[6]黎继子,刘春玲,蔡根女.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地方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式整合——以苏浙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5,(2):118125.

[7]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9):1118.

[8]曹丽莉.基于供应链的我国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探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4):5559.

产业链研究方案篇3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产业链;合作共赢;制度;契约;价格

中图分类号:F062.9;F426

一、引言

美国移动广告服务商Mobclix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10年10月18日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中应用程序数量已超过30万,该数字包括所有可以提供下载的20.7万个收费应用和9.4万个免费应用软件。Asymco研究机构预测,到2011年6月,苹果App Store应用程序商店预计将达到140亿次下载数量(平均单次价格为0.29美元)。苹果与其SP三七分成,其SP将获得近30亿美元的分成。该案例是移动互联时代合作共赢的典范。“2010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明确表示,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开放与合作是其经营发展的经验。只有开放才能出现尽可能多的创新应用。终端、操作系统以及规范等方面都应朝着开放的路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需要加强开放与合作,坚持合作共赢。

二、研究综述

在研究综述中,主要就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视角三个方面对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框架-案例分析-修补理论框架-结论的研究方法与解决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四个方面问题。

(一)关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研究

Afuah和Tucci(2000),Rappa(2004)认为商业模式实质是企业的一种“运作秩序”和“方法”。企业可以依据这种秩序和方法有效利用上下游企业资源,实现价值增值。Voelpel等(2004)指出,商业模式是在了解顾客需求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以产品(服务)为载体,配置企业价值创造和传递网络,提高运作效率,放大顾客价值的同时,确保利益相关者受益。

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认识起源于19世纪末,洛克菲勒(Rockefeller)在对交易成本的认识上发现了商业模式创新的秘密,把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公司内以降低交易成本。Amit和Zott(2001)认为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创新的重要土壤,也是价值创造的关键,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主导战略重新定位的驱动力。Magretta(2002)指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对任何一个成功的组织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Rothman(2001)的研究从侧面支撑了Magretta的观点,他发现,商业模式创新是改变世界的公司经营成果的关键所在。在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方面,欧阳峰和赵红丹(2010)指出,国内外对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主要遵循以下五条路径:探索商业模式创新的秘密、探讨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路、注重商业模式创新的方法研究、转向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性研究和聚焦于同商业模式评估的结合。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

众多学者探讨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并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动力是企业选择商业模式创新时机和途径的前提。Timmers(1998)、Amit和Zott(2001)等早期研究者认为,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Willemstein等(2007)的研究也证实了企业内部技术的提升是推动生物制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之一。市场竞争与经营危机是迫使企业寻求创新机会的一个重要原动力,也是使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Venkatraman和Henderson(2008)深入研究了压力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方式,发现技术和经营方式的变化会给企业带来压力,当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或达到临界点)时,企业就会产生商业模式创新的需求。Linder和Cantrell(2000)的研究表明企业高管的创新精神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也有一些学者试图系统地解释不同创新动力的作用方式。例如,Mahadevan(2004)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从系统视角说明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三)商业模式创新的视角

产业链研究方案篇4

冷链物流(ColdChainLogistics)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尽早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虽然中国现代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多多,但也不全是坏消息,值得高兴的是,国家在这方面的法规越来越严,认识度越来越高,零售终端对供应商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在不断要求正规冷链的需求;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冷链发展的关键,更主要的是市场供求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产品本身的竞争,一个能保证温度的产品要比另一个不能保证温度的产品更受零售商的欢迎。在华东地区,对冷链的认识和需求均提高很快,它又是全国做得最好的地区,上海又是华东最好的,上海的消费者有理由感到欣慰。所以下一次作为消费者的你在购物时请更多地关注产品背后的冷链物流,这将会间接地帮助这个行业的发展。

【目录】

第一部分 冷链物流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冷链物流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xx)20号 ;

4.《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xx版》;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xx

年审核批准施行;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xx年

8. 企业投资决议;

9. ……;

10. 地方出台的相关投资法律法规等。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冷链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表1 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1.项目总投资来源及投入问题

项目总投资主要来自项目发起公司自筹资金,按照计划在20xx年3月份前完成项目申报审批工作。预计项目总投资资金到位时间在20xx年4月底。整个项目建设期内,主要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编制、项目备案、土建及配套工程、人员招聘及培训、设备签约、设备生产、设备运行及验收等工作。

项目发起公司拟设立专项资金账户用于项目建设用资金的管理工作。对于资金不足部分则以银行贷款、设备融资,合作,租赁等多种方式解决。

2.项目原料供应及使用问题

项目产品的原料目前在市场上供应充足,可以实现就近采购。项目本着生产优质产品、创造一流品牌的理念,对原材料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对原料供应商进行优选,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3.项目技术先进性问题

项目生产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准则,拟采购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引进先进生产管理经验,对生产技术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保证生产高效、工艺先进、产品质量达标。

第二部分 冷链物流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冷链物流项目建设背景

(一)冷链物流项目市场迅速发展

冷链物流项目所属行业是在最近几年间迅速发展。行业在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吸纳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国家产业规划或地方产业规划

我国非常中国冷链物流领域的发展,国家和地方在最近几年有关该领域的政策力度明显加强,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稳定国内外市场;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实施技术改造;

(4)淘汰落后产能;

(5)优化区域布局;

(6)完善服务体系;

(7)加快自主品牌建设;

(8)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三)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

二、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

(二)……

(三)……

(四)……

三、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本项目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方案,为保证工艺先进性,关键设备引进国外厂商,其他辅助设备从国内厂商中优选。该公司始建于1998年,20xx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生产实践,公司创造出一流的冷链物流工艺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全能够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和检测,其新技术方案的引入,将有效保证本项目顺利开展。

(四)模式可行性

冷链物流项目实施由项目发起公司自行组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土建工程由公司自主组织建设。项目建成后,项目运作由该公司全资注册子公司主导,项目产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目前,国内外市场发展均较为迅速,市场空间放量速度加快,市场需求强劲,可以保证产品有效销售。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 冷链物流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一、冷链物流项目产品市场调查

(一)冷链物流项目产品国际市场调查

(二)冷链物流项目产品国内市场调查

(三)冷链物流项目产品价格调查

(四)冷链物流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调查

(五)冷链物流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调查

(六)冷链物流项目产品市场竞争调查

二、冷链物流项目产品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一)冷链物流项目产品国际市场预测

(二)冷链物流项目产品国内市场预测

(三)冷链物流项目产品价格预测

(四)冷链物流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预测

(五)冷链物流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预测

(六)冷链物流项目发展前景综述

第四部分 冷链物流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一、冷链物流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二、冷链物流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三、冷链物流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格的销售模式,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营销模式进行研究。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情况分析

(三)促销策略

……

第五部分 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

一、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地

(一)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二)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地自然情况

(三)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地资源情况

(四)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地经济情况

近年来,项目所在地多元产业经济迅速发展,第一产业基本稳定,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新兴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带动力量;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一大批改制企业充满活力,民营经济发展发展步伐加快。重点调产工程扎实推进,经济多元化支柱产业结构正在形成,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五)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地人口情况

(六)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地交通运输

项目运作立当地,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项目建设地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等立体方式的交通运输网。公路四通八达,境内有3条国道、2条省道,高速公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公路运输条件,逐渐优化的交通条件有利于项目产品销售物流环节效率的提升,使得产品能够及时投放到销售目标市场。

二、冷链物流项目土建总规

(一)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1.厂址

2.厂房建设内容

3.厂房建设造价

(二)土建规划总平面布置图

(三)场内外运输

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四)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1.项目占地

2.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内容

(五)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价

(六)项目其他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供暖工程

4.通信工程

5.其他

第六部分 冷链物流项目冷链物流、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一、冷链物流项目环境保护方案

(一)项目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二)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三)项目环境保护评价

二、冷链物流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一)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标准

(二)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三、冷链物流项目节能方案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定,节能需要单独列一章。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规定,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以及其他年耗能20xx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项目建设方都必须出具《节能专篇》,作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中的重要环节。项目立项必须取得节能审查批准意见后,项目方可立项。因此,对建设规模超过发改委规定要求的项目,《节能专篇》如同《环境评价报告》一样,是项目建设前置审核的必须环节。

(一)项目节能设计依据

(二)项目节能分析

四、冷链物流项目消防方案

(一)项目消防设计依据

(二)项目消防措施

(三)火灾报警系统

(四)灭火系统

(五)消防知识教育

五、冷链物流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方案

(一)项目劳动安全设计依据

(二)项目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第七部分 冷链物流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一、冷链物流项目组织

(一)组织形式

(二)工作制度

二、冷链物流项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三)人员培训

本项目采用“标准化培训”实施人员培训,所谓“标准化培训”指的是定岗前招聘、基本技能培训等由公司安排各部门技术骨干统一按照规定执行,力求使得员工熟悉公司业务和需要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经过标准化培训后,公司根据各人表现确定岗位,然后由各岗位的技术负责人针对岗位特有业务进行学徒式指导和培训。两种方式的结合既保证了员工定岗的准确性,也缩短了员工定岗后成为合格员工的时间,这对于节约人员培训成本和缩短培训时间都具有极好的效果。

第八部分 冷链物流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亦可称为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一、冷链物流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一)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

二、冷链物流项目实施进度表

三、冷链物流项目实施费用

(一)建设单位管理费

(二)生产筹备费

(三)生产职工培训费

(四)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五)其他应支出的费用

第九部分 冷链物流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图-4 财务评价基本思路

一、冷链物流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冷链物流项目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

(一)资金来源

(二)项目筹资方案

三、冷链物流项目投资使用计划

(一)投资使用计划

(二)借款偿还计划

四、项目财务评价说明&财务测算假定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主席令第24号],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2.《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xx年审核批准施行。

6.项目必须遵守的国内外其他工商税务法律文件。

(二)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五、冷链物流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

(一)直接成本

(二)工资及福利费用

(三)折旧及摊销

(四)工资及福利费用

(五)修理费

(六)财务费用

(七)其他费用

(八)财务费用

(九)总成本费用

六、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一)销售收入

(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三)增值税

(四)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七、损益及利润分配估算

八、现金流估算

(一)项目投资现金流估算

(二)项目资本金现金流估算

第十部分 冷链物流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对项目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就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可靠性,这就是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要进行的盈亏平衡平分析、敏感性分配和概率分析,可视项目情况而定。

(一)盈亏平衡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

第十一部分 冷链物流项目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在建设项目的技术路线确定以后,必须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财务、经济效益评价,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并比选出优秀方案。本部分的评价结论是建议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本部分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做一概要说明

一、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考察项目建成后的获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及外汇平衡能力的财务状况,以判断建设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财务评价多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为主的办法进行。并用财务评价指标分别和相应的基准参数——财务基准收益率、行业平均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相比较,以判断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

(一)财务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是指把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财务净现金流量,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折现率(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建设期初(项目计算期第一年年初)的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是考察项目在其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

如果项目财务净现值等于或大于零,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达到或超过了所要求的盈利水平,项目财务上可行。

(二)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财务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也就是使项目的财务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反映项目实际收益率的一个动态指标,该指标越大越好。

一般情况下,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时,项目可行。

(三)投资回收期Pt

投资回收期按照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可以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以动态回收期为例:

(1)计算公式

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项目的现金流量表,用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Pt=(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金流量的现值

(2)评价准则

1)Pt≤Pc(基准投资回收期)时,说明项目(或方案)能在要求的时间内收回投资,是可行的;

2)Pt>Pc时,则项目(或方案)不可行,应予拒绝。

(四)项目投资收益率ROI

项目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营运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EBIT)与项目总投资(TI)的比率。总投资收益率高于同行业的收益率参考值,表明用总投资收益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ROI≥部门(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或基准投资利润率)时,项目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五)项目投资利税率

项目投资利税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或平均年利润总额与销售税金及附加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或年平均利税总额/总投资×100%

投资利税率≥部门(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或基准投资利税率)时,项目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六)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平均净利润(NP)与项目资本金(EC)的比率。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高于同行业的净利润率参考值,表明用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七)项目测算核心指标汇总表

二、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是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部分,是决策部门考虑项目取舍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采用费用与效益分析的方法,运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参数,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和外汇效果分析,以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也可计算经济净现值(ENPV)指标,涉及产品出口创汇或替代进口节汇的项目,要计算经济外汇净现值(ENPV),经济换汇成本或经济节汇成本。

三、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除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以外,还应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也就是对不能定量的效益影响进行定性描述。

第十二部分 冷链物流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

一、建设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

二、法律政策风险及防控措施

三、市场风险及防控措施

四、筹资风险及防控措施

五、其他相关风险及防控措施

第十三部分 冷链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面各节的研究分析结果,对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建设方案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主要内容有:

1.对推荐的拟建方案建设条件、产品方案、工艺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的结论性意见

2.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

3.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4.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

5.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6.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二、附件

凡属于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但在研究报告以外单独成册的文件,均需列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所列附件应注明名称、日期、编号。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报告)

2.项目立项批文

3.厂址选择报告书

4.资源勘探报告

5.贷款意向书

6.环境影响报告

7.需单独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项或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8.需要的市场预测报告

9.引进技术项目的考察报告

10.引进外资的名类协议文件

11.其他主要对比方案说明

12.其他

三、附图

1.厂址地形或位置图(设有等高线)

2.总平面布置方案图(设有标高)

3.工艺流程图

产业链研究方案篇5

关键词:第三方外包服务平台;电子商务链;云外包;中国外包网;创新

一、 引言

虽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外包企业的不懈努力下,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是中国服务与国外服务外包业发展相比,仍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通过对外包服务产业链分析发现,具有高度整合性的第三方服务外包平台是联系国外发包商和国内接包商的中介,是中国与国际外包市场的桥梁,可以推介中国本土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并引进国外优秀服务外包商来中国开拓业务和市场;而中国外包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服务企业和相关支援服务机构等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行业服务是产业链中重要环节,且对产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创新对第三方外包服务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能使中国与国际外包市场的连接,构建离岸外包和总包业务接通全球外包市场链的平台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 理论综述

商务模式(Business Model,也译作商业模式)应该能体现企业内部资源结构和外部竞争表现形式,即把企业的内外要素看作一个整体,协调和创新的整体组合是成功商业模式的关键。欧洲学者Paul Timmers认为商务模式是一种关于企业产品流(服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及其价值创造过程的运作机制,它包括三个要素:(1)商务活动参与者在价值链创造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2)商务活动参与者的潜在利益;(3)企业的利润来源。Paul Timmers认为随着环境的创新,价值链面临毁灭和重建,即一些不能适应当时发展环境的商务形式将会消失,而新的商务模式也随即建立起来。

因此,Paul Timmers根据商务模式创新程度的高低和整合能力的不同,在1999年将电子商务模式分为电子商店(E-shop)、电子采购(E-procurement)、电子商城(E-mall)、电子拍卖(E-auction)、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协作平台(Collaboration Platform)、第三方市场(Third-party Marketplace)、价值链整合商(Value Chain integrator)、价值链服务供应商(Value Chain Service Provider)、信息中介(Information Brokerage)、信用服务(Trust Services)等11类。如图1所示,电子商店仅包含营销职能,且创新程度最低(可看成是传统商店模式在Internet上的应用),因此处在左下角;电子采购、电子商城、电子拍卖等都只有单一的功能,因此在下方;而虚拟社区、第三方市场整合了多种功能,在上方。价值链整合商的整合能力和创新程度最高,因而处在右上角。

三、 研究方法及结构

本文通过电子商务三维分析模型来分析中国外包网外包行业第三方平台创新模式,从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出发,基于电子商务链三维模型进行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探索。

1. 三维分析模型。电子商务三维分析模型是指商务链、商务活动和商务应用维度三个角度来分析,采用电子商务三维分析框架,可以系统、全面地了解电子商务案例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而更深入地了解该电子商务模式。

(1)外包服务商务链。电子商务链是用来描述电子商务的交易(商务)流程的综合框架,揭示了电子商务的活动流程。对于外包服务的商务链则涉及发包方、接包方、交易平台三者在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各个环节所从事的活动。

(2)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一般可以归纳为六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人员流与信用流,具体到外包服务平台而言,发包方和服务方之间主要有交易流、资金流、业务流、服务流等四个流组成,本文将结合四个流来分析中国外包网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3)外包服务应用维度分析。外包服务商务链仅代表的是服务外包务交易或商务活动的纵向流程,这一流程更多地按照交易或商务实施的前后划分。它仅仅将交易或商务活动流程勾勒出来,而对各流程实施过程所包含的内容并没有进行深入剖析,因此有必要从商业模式、经营模式、技术模式、信用模式等反映外包服务平台整体活动的指标来研究,同时可以用来分析外包服务链纵向各环节。

2. 案例研究方法。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首先对鼎韬公司的建立时间、发展历史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解。详细分析该公司运营的第三方外包服务平台中国外包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只有了解了案例企业的商业模式,才能知道该企业的盈利来源,然后从经营模式、技术模式、信用模式等支撑模式来分析。这样能系统了解中国外包网的创新模式发展情况及第三方外包服务平台创新模式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四、 案例研究

1. 企业基本情况。天津鼎韬外包服务有限公司公司于2007年2月成立,旗下第三方外包服务平台中国外包网于2007年3月8日正式对外。是中国第一家面向国际外包市场的网站和服务机构,以中国外包产业为基本点,通过专业的第三方外包服务平台,构建了信息、交易、行业交流到中介服务和产品开发的产业链条,提供基于网络的服务外包解决方案。

2. 商业模式创新。第三方外包服务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主要涉及商业模式创新、参与者与利润来源、市场环境,及其在特定的互联网外包环境中创新的商业模式。

(1)商业模式创新。第三方外包平台商业模式是为发包方和接包方提供中介平台服务,国内平台大多以提供在线任务为主,鼎韬集团旗下的中国外包网的商业模式较普通的第三方平台其创新之处在于:以平台整合聚集行业资源,通过线上和线下全面服务构建针对整个行业的服务体系,实现O2O的商业模式(即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结合的外包服务模式)。其主要产品的项目如表1所示。

(2)商业参与者及利润来源。中国外包网平台的参与者有:发包方、服务商、政府机构和行业服务机构。对于发包商及服务商可以提供项目咨询、服务整合等,同时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外包园区服务咨询及平台开发管理培训等一体化服务,其成本主要包括平台建设及运营管理费用、数据库搭建费用、会员管理费用等,盈利主要来自两方面:首先是平台各核心功能提供的标准化服务的收益。其中,中国外包网以广告收入为主,B2B交易平台目前采取标准的会员收费模式,知行网针对个人高级会员收费模式,云集网采取与服务提供商的分成模式;其次是基于庞大用户群的增值盈利模式,如招聘猎头、平台运营服务、数据发掘等信息服务收益。

(3)市场环境。中国的第三方外包平台目前涉及的领域包括信息交流和项目两类,而国外的第三方平台的整合度要高一些,表2给出了国内外主流的第三方外包平台分析调研,有助于考察中国外包网的市场定位及产品特色。

中国外包网的定位更接近于国外的第三方外包平台,表现在为政府机构提供外包类项目的研发和园区、建设方案等,为海内外外包企业客户提供特色的项目服务和全面的信息和资源。同时,作为中国本土的外包行业ASP,鼎韬公司整合了中国外包服务产业价值链,为了拓展海外外包市场网络,中国外包网在全球范围建立了代表处和合作伙伴,增加了本土外包市场在国际外包市场的优势。

3. 经营模式创新。经营模式主要涉及产品与市场的细分、商务链的解决方案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外包网经营模式的创新。

(1)产品与市场细分。中国外包网通过整合国内外专业资源为外包行业及各参与主体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可以为国内发包商提供外包咨询管理和培训,为海外外包服务商提供离岸咨询和分包服务、海外发包商提供总包服务和离岸咨询,为国内外包服务商提供外包咨询、市场及推广和人力等服务,为各级政府提供招商引资,产业规划、平台运营。其拥有行业数据库帮助外包服务商遴选、评估外包园区,制定外包服务战略决策;国内的外包服务商则通过中国外包网接入海外发包商数据库、竞争情报数据库来选择服务项目。

(2)商务链解决方案。中国外包网的商务链流程是:网站将项目信息列入平台数据库中,会员通过登录后通过关键字分类检索发现项目信息后,会员双方可以就项目对接工作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投标平台,服务提供方会把项目信息在投标平台上,双方进行谈判,并以电子化合同的形式鉴约。交易后通过网络货款支付安全及合同双方信息安全的管理。

4. 技术模式创新。创新的外包平台技术架构由三层组成。最底层的数据层为全球外包数据库;服务外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服务外包公共管理平台和服务外包行业电子服务平台三个平台组成了中间层;行业门户、电子交易以及外包信息搜索引擎组成了外包平台的应用层,为行业提供信息服务、项目交易、垂直行业搜索门户等应用。作为外包服务链的整合商,公司在全球首次提出云外包的概念,并开发出相应的平台云集网,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服务处理平台,把服务经过模块化和流程化处理集成到统一云平台上,企业或个人可以进行全球范围的匹配,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单一服务商发包与接包的产业模式,更打破了外包服务的国际边界。

5. 信用模式创新。通过提供安全高效的外包服务、诚信认证以及支付等平台服务,极大提升软件外包方、接包方以及第三方质量保证公司在内的外包业务效率和质量。主要通过对企业资料、营业执照等进行资格审查,发包方、接包方及第三方资质认证,运用科学的外包项目管理工具,设立发包方和接包方的信用等级制度及举证投诉方式来处理发包方和接包方因诚信、信息作假等方面引起的争议问题,从而保证外包项目交易顺利完成。

五、 结论

本研究借鉴Paul Timmers商务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了中国外包网在立足中国情境,服务中国外包产业的进程中在外包产业价值链上做出的创新行为,本研究采用严谨的案例研究方法,结合电子商务链的三维分析模型对中国外包第三方平台进行分析,即外包商务的交易链,外包业务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发生的信息流、交易流、资金流、服务流来分析,从商业模式、经营模式、技术模式和信用模式等多角度深入研究了一站式第三方外包服务平台的创新模式。

首先,中国外包网是一家立体垂直行业平台。传统意义上的针对垂直行业的网络第三方平台,往往只针对于产业的某一类需求提供服务,通过中国外包网(门户网站,媒体,解决行业信息流),B2B项目交易平台(电子商务,解决行业的交易流),知行网(SNS,针对个人的行业社区)和云集网(在线服务的SaaS模式),构建出一个立体化的垂直行业网络平台,这是目前全球垂直行业平台中是一个领先的创新。

其次,产业链方面,通过对产业链参与者全面整合,有效搭建多边平台,连接更多类型的终端客户,促进参与信息或者经济交易,市场参与主体与平台自身都获得了“收益”。在整个平台形成的星状网络结构中,各参与者可以互为服务的需求方和提供方,从而形成复杂有效的多边交易结构。例如在项目交易平台中,外包企业作为服务提供商为发包商提供各类服务,但在知行网上,又作为人才招聘的需求方,各类需求。通过互联网构建的是一个服务外包行业的平台化企业,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多边交易平台,聚合发海量的碎片化需求和供给,为利益各方提升了交易价值、降低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

最后,作为中国最大的离岸外包项目与电子交易平台,有效连接了全球外包市场和中国的外包行业,随着云外包概念模型的实现,在国内及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服务外包行业起着主导地位。具有较高的国内外品牌影响力,提升了平台的行业知名度和公信力,为交易平台提供了核心价值优势并带动了外包产业发展。与此同时,有效整合全球的外包行业资源使之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充分利用,有效节约发包商的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为国内接包方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也为中国各级政府发展外包行业提供了决策数据支持和制定战略规划方案的依据。

当然,中国外包网的第三方服务平台还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主要表现在:平台在发展中对整体产业的成熟度和企业的成熟度具有较高的依赖性;作为第三方平台,发包方和接包方双方的诚信问题难以得到完全保证;由于平台中离岸项目较多,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地发包项目管理瓶颈,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较大,增加了发包方在短时间内找到满意的接包方的难度。

参考文献:

[1] 刘益,Arie Y.Lewin,郑锦荣,廖勇海.中国服务外包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中国与ORN数据的比较分析.上海管理科学,2014,(4):1-13.

[2] Paul Timmers.六大电子商务发展战略[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 张仙锋,孙庆兰.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与比较.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 戴军,王霞.促进云外包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与策略[J].经济纵横,2014,(2):63-67.

[5] 王果.基于平台经济的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呀[J].国际经济合作,2014,(8):22-2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府规制下制药企业创新激励与定价机制研究”(项目号:15BGL07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企业网上创新竞争机理研究”(项目号:71071080)。

产业链研究方案篇6

关键词:物流业库存积压解决方法个案研究

第一章前言

随着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以客户为中心的物流管理面临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和更为强劲的对手,企业之间由单纯的产品质量、性能方面的竞争转向企业成本之间的竞争,物流成本作为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通过合理的方法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是物流成本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占物流费用支出的绝大部分。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之间又存在交替损益的关系。如何在保持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使企业库存和运输成本趋于合理化,同时实现物流成本最优。

如果企业所处行业供大于求且库存积压十分严重,就应该采取宽松的信用政策使产品销售利润达到最大值。但是也要注意使用何种手段达到放宽信用政策的目的。要做到既减少了库存量又降低了库存费用,就需要仔细地核算库存成本。库存成本通常包括库存持有成本和订货成本,诸如仓储费、保险费、财产税、自然损耗、机会成本都是涵盖在库存持有成本中的项目。但是,因为考虑库存因素而需要放松信用政策时,信用管理部门首先需要考虑销售订单和销售预测。

S公司是一家大中型高科技电子制造企业。近几年来,产品的日新月异导致了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大,库存问题日趋尖锐。陈旧落后的库存管理方法给企业造成了大量的库存积压和浪费,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本文分析了S公司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库存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应用业务流程重组的相关理论进行改进,对J公司的组织结构和采购流程进行重新的设计;针对S公司目前库存管理方式落后的问题,引入了ABC分类控制方法,并以经典的“允许缺货、瞬时到货”的库存管理模型为基础,根据S公司的实际情况对该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正,并进行数字分析。为了判定模型中各变量估计误差对输出结果的影响,文章对各变量进行了相应的敏感性分析。

第二章

2.1什么是物流

2.1.1物流的内涵

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的物理性运动。物流学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学科,泛指对供应、保管、运输、发送等物流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计划安排等管理活动,目的是将原材料和产成品在适当的时候,以最低的费用送到规定地点。按发生的先后次序,项目中的物流活动可分为四部分:

(1)供应物流。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产资料的采购、进货、运输、仓储、库存管理和用料管理。

(2)生产物流。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厂内运输(搬运)、在制品仓储与管理等活动。

(3)销售物流。包括产成品的库存管理、发货运输、订货处理与顾客服务等活动。

(4)回收、废弃物流。包括皮旧物资和边角余料等的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物的处理(废料、废气、废水等)等。

2.1.2物流的发展

物流的发展已经百J儿十年的幼文,人们对物沥的研究和应用已经从早期以商品销售为主的“传统物流”的阶段,进入了将原材料的采购、商品的生产、传统物流和商品销售的全过程予以综合考虑的“综合物流”的阶段。随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管理思想、技术和工具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将得到应用,因此,“现代物流”的阶段正在到来。

(1)“传统物流”

“传统物流”的作用领域以商品的销售作为主要对象,具体完成将生产的商品送交消费者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活动,包括公司内部原材料的接收和保管,产成品的接收和保管,工厂或物流中心的运输等。

“传统物流”的功能是克服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地域和时空阻隔的一种物理性的经济活动,具体就是指“把生产的商品送交消费者的过程中的各项活动”,或者是“把所需的商品在指定场所、指定时间、以指定的价格送变顾客”。这中间包括在物流过程中对商品的运输、保管、搬运、流通加工、信息情报等功能。因此,物流不仅仅是商品简单的“物”的流动,而是指商品流通这一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2)“综合物流”

“综合物流”大大拓宽了传统物流的领域和功能,将原材料的采购、商品的生产、传统物流和商品的销售等予以综合的考虑。也就是对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最后将产品送交顾客这一物流的全过程进行综合一体化管理。

(3)“现代物流”

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物流进入了“现代物流”的发展阶段,其标志是物流活动领域中各环节的技术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

“现代物流”的高技术表现为将各个环节的物流技术进行综合、复合化而形成的最优系统技术;以运输设备高速化、大型化、专用化为中心的集装箱系统机械的开发:保管和装卸结合为一体的高层自动货架系统的开发;以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中心的情报处理和物流信息技术;与运输、保管、配送中心的物流技术在软技术方面的结合;运输与保管技术相结合的生鲜食品保鲜输送技术s以及商品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OPS等等。这些高新技术在物流中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物流的作用领域更广,功能和作用更强。由此可见,发展物流业和加强企业的物流管理,必然会给社会和企业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因此,物流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2.2物流的工作

2.2.1运输

运输,是对物资进行较长距离的空间移动。物流部门通过运输解决物资在生产地点和需要地点之问的空间距离间题,从而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益,实现其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运输是物流最重要的一个功能。

2.2.2仓库储存物

储存物,是指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暂处于停滞状态的那部分物资。通过对储存物的保管和保养,克服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实现物资的时间效用,以保证流通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现代物流系统观点,仓储具有以下功能:

①储存和保管的功能;

②调节供需的功能;

③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

④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

2.3仓库库存管理

库存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暂时储备在仓库中的材料物资和商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不断地进行,而物资的生产和消耗在空间和时间上往往是分离的,正是由于这种分离,决定了物资要经过运输和储存阶段,这样便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库存。库存还具有保持生产过程连续性、分摊订货费用、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作用。在企业生产中,尽管库存是出于种种经济考虑而存在的,但是库存也是一种无奈的结果,它是由于人们无法预测未来的需求变化,才不得已采用的应付外界变化的手段。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流动性最差,库存过高会造成企业的投资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库存高低或短缺则影

响销售收入或使生产脱节,两者都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加强库存管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库存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可以说是企业物料管理的核心。

库存管理是对库存的一项管理活动,库存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它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是企业加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

为防止缺货、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分摊订货费用、快速满足用户订货需求,

需要保持一定的库存。但由于库存是对未来需求的预测,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所以经常会出现冗余和囤积。而过高的库存又必然增加产品的成本,因此如何保

持合理的库存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性的工作。库存管理的内容概括来说主要有库

存需求、库存供应和库存控制。由于制造业通常需要品种繁多的原材料和配套

件,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均衡,保质保量地即时供应各类库存就显得十分

重要;同时,加强库存管理也是减少流动资金占用、改善企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的重要环节。库存物料管理与企业各部门的关系极为密切。首先,库存供应的数量取决于企业的生产计划;库存供应的数量、规格和型号源自技术部门。库存的使用方式,与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融为一体。同时,库存控制与财务部门的资金管理和供应部门的采购计划、产成品的库存和销售部门的经销状况均有紧密联系。因此,库存管理是一项涉及制造业各个部门的综合管理。在制造业库存管理系统中,输入的是企业生产计划,输出的是产品,系统目标是在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库存成本。制造业的库存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物料需求、物料采购和库存控制三个部分。

(1)物料需求。制造业的物料需求通常以物料需求计划体现,物料需求计

划的制定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为依据。通过产品结构分析,列出产品结构组

成表,它是制定企业库存需求计划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求十分准确。产品构成及

器材汇总表,消耗定额,产品的生产周期和生产计划安排为制定库存需求计划提

供了基本依据。如果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必须将同类库存合并,从而制定出综合的

库存需求计划。

(2)物料采购。采购计划是企业根据库存需求计划和库存情况,结合市场供应情况而制定的。一般采购时要确定最优订购量(即经济批量),按该订购量进行采购时可使库存成本最低,同时又能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3)库存控制。在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中,库房控制一直是库存管理的重点。在推行新的库存管理模式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库存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为库存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但是,从库存验收、入库、保管、发放到使用都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推行诸如ABC库存分类管理,进一步提高库存管理水平。

因此,库存管理主要内容是库存控制,库存控制是在保障供应的前提下,使

库存物品的数量最少所进行的有效管理的技术经济措施。尽最大努力和一切可能

减少库存、保障供应、加速周转、杜绝积压、避免浪费、创造效益是库存管理的

最终目标和重大课题。

2.5仓储管理方法

20世纪60年代以前,盛行的库存控制方法是通过订货点、安全库存和经济订货批量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但由于没有注意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差别,采用这些方法并未得到期望的结果。60年代中期,出现了物料需求计划(MRP),较好地解决了相关需求管理问题。此后,人们就一直探求更好的制造、组织和管理的模式,出现了诸如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生产制(JIT)、分销资源计划(DRP)等新的管理模式。在这段时期,采用的主要是前面谈过的三种传统库存控制模型。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也出现了全球一体化特征,原有的单企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竞争形势,因而出现了全球制造链以及由此产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供应链库存管理主要是从供应链角度出发,考虑对供应链的整体库存控制,例如供应商管理库存,联合库存管理(JMI),多级库存控制以及合作计划、预测与补给技术(CPFR)等,我们把它们统称为现代库存管理模型。传统库存管理模型主要考虑一个企业的库存管理,不能适应Internet环境,更不能满足供应链管理的要求;而现代库存管理模型强调对供应链资源的整体管理,将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都纳入管理范围之中,使供应链资源更加紧密地集成在一起,进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成本,提高各个供应链成员的库存管理水平,从而使供应链各成员均获得利益。

第三章研究方法

3.1研究方法

本文以大量真实可信的数据资料为基础,为论文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证。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分析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企业实际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库存控制方法的研究上,引入了先进的JIT采购和ABC分类控制方法,并对部分物料进行了分类。在库存控制模型的应用上,根据S公司的具体情况,以设定最优服务水平的库存控制模型和“允许缺货、瞬时到货”的库存控制模型为基础,对不同库房的经济定购量和安全库存进行了计算,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对库存的改进设想。

3.2什么是个案研究

所谓个案,狭义而言就是指个人。广义来说,个案可以是一个家庭、机构、族群、社团、学校…等。简言之,个案不仅限于一个人。个案研究是指对特别的个人或团体,搜集完整的资料之后,再对其问题的前因后果做深入的剖析。

进一步而言,个案研究是对一个个例做缜密的研究,广泛的搜集个例的资料,彻底的了解个例现况及发展历程,予以研究分析,确定问题症结,进而提出矫正的建议,其首重在个案发展的资料分析。个案研究是为了决定导致个人、团体,或机构之状态或行为的因素,或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对此研究对象,做深入研究。一般的研究者以具有代表性的个别团体为对象,仔细分析样本的数据,务期从中获致结论,概括所属的母群体。

早于一八七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创用此一方法,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思考法律原理原则。此法最初多用于医学方面,应用于研究病人的案例;尔后,心理学、社会学、工商管理相继取用,教育方面也应用此法于教学与学术研究。

其中重要的如弗洛伊德(S.Freud)及皮亚杰(J.Piaget)的研究都不难发现。弗洛伊德是运用个案研究法于精神病学的先驱,就其处理精神神经症的病人方面言之,他努力于发现一致的经验模式。在他细心的探求下,使得病人能够回忆自己在儿童及年轻时生的,但已遗忘良久的有关创伤性的,或与性有关的意外事件。弗洛伊德假设:这些意外事件或可用来解释病人的神经。弗洛伊德曾研究SergeiPetrov-狼人(theWolfMan)的生活史,并以「来自婴幼期神经症的生活史("FromtheHistoryofanInfantileNeurosis")为标题于一九一八年出版问世。此书是弗洛伊德所利用的典型个案研究之一,他认为所做个案的结果,与其假设一致,使得心理分析一时蔚为一项有效的处理方法。

个案研究是深度的、重质的、精密的研究。就其性质而言,其特性如下:

一、质的研究: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心理冲突等,不易以数字表达,只能用文字描述的情形,可由个案研究求得。

二、详尽深入:个案研究不仅要有表面的观察,而且还要有深度的探讨。

三、正确的描写:个案研究的技术,如会谈控制技巧及记录方式一致等技术,均有长足的进步,所以透过问卷法及访问法,运用一致的纪录格式而将所得予以记载,可说是正确描写的研究。

四、非正式手续:个案研究可不拘时地,只要时时注意,留心观察,对研究对象做深入研究。

访谈是个案研究最重要的基本信息来源之一。访谈可以采取数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个案研究的访谈,是属于开放式本质的,我们可以问关键回答者有关的事实,或是问回答者对于事件的看法。在一些情境中,甚至可以要求回答者提出他或她自己对于某些事件的深入看法,并利用这些命题做为进一步探究的基础。

个案研究法对单一个案广泛搜集资料,加以分析后,能验证现况,提出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注重实务的图书信息界来说,各馆定位、运作方式均有不同,又有同工异曲之处,个案研究法能帮助图书馆明了自身运作的实况,并提出改善馆务运作的建议,或可得知各馆在某些议题上呈现的类似风貌,因此个案研究法可被图书信息界多所采用,以提升服务质量、增进理论基础。

3.3个案研究的好处

(1)、步骤条理井然

(2)、资料搜集齐备

研究者可运用各种资料搜集方法,或兼用各项方法,取得齐备之数据。

(3)、分析彻底

能深刻检讨人物、情境之间的重要变项、历程与互动关系。

(4)、协助正确判断个案研究结果可以形成正确的判断,建立切合实际之期望,从而发展具体而可行的解决办法。

(5)、为进一步研究的假设来源奠定基础

在社会科学的领域中,如欲计划重要的研究,在搜集背景资料方面而言,个案研究特别有用,与其分析彻底,易于指出值得注意的重要变项、历程,与互动关系。可说是为进一步研究建立充分而有效之假设的来源奠定基础。

(6)、轶事或范例有其价值

个案研究数据中的轶事或范例,可为解说概括化统计发现,提供有利的左证。

3.5个案研究要注意的地方

(1)、研究本身具有重要性

个案研究必须是具有重要性的,攸关一般大众利益。无论就学理、政策、或实用观点言,均见其重要性。

(2)、数据必须充足

个案研究必须是周全的,即个案的领域一目了然,有足够的资料可以使用,且非人为的安排。

(3)、要有替代性观点

个案研究必须考虑替代性的观点,特别是在探索性个案研究或描述性个案研究尤须如此。

(4)、中性呈现足够的证据

个案研究必须呈现足够的证据,并以中性呈现为宜,支持的与挑战的资料皆包含在内,不致有所偏颇。

(5)、写作方式需具吸引力

个案研究不论采何种方式写成报告,文字宜求清晰、具有感性、激发性,让读者愿意一页接一页地读下去。

3.4如何收集数据

个案研究法对单一个案广泛搜集资料,加以分析后,能验证现况,提出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注重实务的图书信息界来说,各馆定位、运作方式均有不同,又有同工异曲之处,个案研究法能帮助图书馆明了自身运作的实况,并提出改善馆务运作的建议,或可得知各馆在某些议题上呈现的类似风貌,因此个案研究法可被图书信息界多所采用,以提升服务质量、增进理论基础。

文件

文件之所以有用,并不是他们必然是正确或是缺少偏见的。事实上,使用文件必须要小心,而且不应该把文件当作是发生过之事件的原样记录。

档案记录

档案记录常是计算机数据的形式,可能包括以下几项:服务记录,如显示在一段特定时间内,所服务顾客的数目;组织的纪录,如组织图以及一个时期的预算;记录一个地方地理特征的地图和路线图;名称和其它相关商品的列表等。档案记录可以和个案研究的其它信息来源连结,然而跟文件证据不同的,这些档案记录的有用性会因不同的个案而有所差异。对某些研究而言,这些记录相当重要,因此可能成为广泛检索和分析的对象;但在其它研究中,他们却只有粗略的相关性。

访谈

访谈是个案研究最重要的基本信息来源之一。访谈可以采取数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个案研究的访谈,是属于开放式本质的,我们可以问关键回答者有关的事实,或是问回答者对于事件的看法。在一些情境中,甚至可以要求回答者提出他或她自己对于某些事件的深入看法,并利用这些命题做为进一步探究的基础。

直接观察

我们实地拜访个案研究的「场所时,就创造了直接观察的机会。假设想要研究的现象并不全然是历史性的,透过观察,就可以取得一些相关行为以及环境条件的信息,这种观察可以做为个案研究另一种证据的来源。

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观察的一种特殊模式,此时我们不只是一位被动的观察者,我们反而可以在个案研究的情境中扮演某种角色,并且真正的参与正在研究中的事件。

参与观察的方法最常被用在不同文化或次文化群体的人类学研究中,这个技术也可以用在属于日常生活的环境中,如组织或是其它小群体。

实体的人造物

实体的或是文化的人造物是最后一种证据的来源,包括了技术的设备、一个工具或仪器、一件艺术作品、或是其它实体的证据。这些人造物可以在实地拜访时收集或观察,而且也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人类学的研究中。

实体的人造物可能跟最典型的个案研究关系比较少,然而在有关系的时候,人造物可以是整个个案中一个重要的要素,可以建立一个在短时间内直接观察的范围之外,更为广泛的观点。

第四章个案研究

4.1公司背景

S公司是C公司在中国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专业负责综合运输及供应链管理服务。C公司是世界上高踞领先地位的综合物流及货运服务供应商之一,业务量在欧洲陆路运输名列第一,空运世界第二,海运世界第三。C公司总部设于德国埃森,在世界各地已设立超过1,500家分公司和办事处,雇员达55,000多名。凭借其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技术,自2003年开始,C公司成为国际奥委会货运及清关服务供应商,曾成功服务于雅典2004年奥运会和都灵2006年冬奥会,同时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唯一指定货运及清关服务供应商。

C公司于70年代末进军中国市场,于1981年在广州成立了办事处,成为首批在中国开设办事处的主要国际货运供应商。2005年5月,C公司在中国正式成立独资公司,即S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到2007年底,S公司已在中国30多个主要大中城市开设了办事处及仓储物流设施,员工逾4,300名。结合全球完善的服务网路与领先的信息技术,S公司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运输及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其业务范围包括:

a.空运、海运、陆运及各种多式联运服务

b.仓储及综合物流管理

c.清关

d.会展服务

e.超重货及航天零部件运输服务

f国际体育盛事物流服务

g.搬迁及移民托运服务

h.商务及休闲旅游和团体会议管理

在中国东南沿海重点经济发展区域,S公司投入大量财力设立了完善的物流服务设施,旨在全力满足客户在货物运输及供应链管理上的需求。

S公司提供的超卓服务还包括:

a.物流及供应链管理

b.库存管理

c.供应商管理库存解决方案

d.越库作业

e.在途合并及即时供应管理

f.国际及本地配送服务

g.货单处理一抽取及包装

h.产品组装

1.逆向物流

j.清关及文件处理

k.品质控制及检验

1.业务咨询

4.2访问发现当前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S公司规模很大,但库存管理的程序却很复杂,库存管理流程经过的部门和审批环节较多。表面上看是管理很严格,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公司可以有效地监管和控制库存采购流程,保证能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所需的物料,但这样的管理程序只对价格感兴趣,而控制不了该不该买或该买多少这种库存采购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另外,公司这样的库存管理方式通过的流程必然很多,从而形成管理上的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现将这些问题分析如下:

(1)分工过细。一个业务流程往往要经过若干个部门、环节的处理,整个过程运作时间长、成本高,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这种迟缓的运动状态直接导致它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无法有效地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

(2)以顾客为中心的意识淡薄。各部门按专业职能划分,无人对整个工作流程负责,致使各部门只关心与本部门利益相关的工作,而不关心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是否能够真正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而阻碍了产品或服务在企业价值链中的传递。

(3)按等级划分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使得企业机构臃肿,许多不增值的环节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业务流程运作成本高。

4.3解决方案

针对S公司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运用库存管理流程重组、ABC分类管理法、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模型等理论进行改进。

4.3.1库存管理流程重组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下的管理模式,它追求的是整体结构优化下最高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供应链管理模式要求企业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由纵向思维向纵横一体化的多维空间思维模式转化;从“小而全”、“大而全”的封闭经济管理模式,向与供应链相关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为纽带的优势互补、合作关系转变;要求企业有较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快速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要求企业(特别是核心企业)有较高的柔性,包括组织市场柔性、计划与决策柔性、企业间界面柔性以及资金合作柔性等,要求所有的人都对任务有共同的了解和认识,去除各部门间的障碍,理解全部需求并协同工作,实行并行化管理。必须通过BPR调整组织的内外部业务流程,才能保证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畅通无阻,确保供应链的流量和流速。所以要有效地将供应链管理思想引入S公司的库存管理,必须对S公司现有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造,重新设计企业管理流程。因此,要取得实效,必须分析企业的业务流程,剔除无效活动,对其进行重新设计。

4.3.2加强库存需求预测

库存管理中最大的难题是怎样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从而精确地计算出生产过程中库存量的大小。但预测客户的需求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经济形势、顾客行为及其他因素的变化对需求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的变化难以预料。所以市场的不确定性是无法量化的,当前企业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基本办法是依赖经验和直觉。要减少预测误差就必须使预测周期缩短,预测时间越短则精确度就越高,最理想的情况就是预测时间为零,即完全按照订单进行生产,实现零库存。这对企业管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也是供应链管理的最高境界。但S公司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办到完全按照订单进行生产,只能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通过组织结构流程化管理,尽量缩短预测周期,从时间上优化库存成本。

虽然变革前S公司的库存管理流程中,其年度经营计划的主要依据也来源于市场预测,但是这种预测更倾向于中长期的预测,因此时效性和准确性都比较差。一旦预测出现较大偏差,必将造成生产计划的盲目性,导致库存的积压或短缺,而这不能依靠旧的流程本身来及时修正和更改。按供应链和流程化管理后,库存管理的根本性变化是由计划性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市场驱动型,尽量按订单进行生产,更多地考虑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使库存预测周期缩短,生产计划具有更高的柔性和敏捷性,以使企业能够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的反应。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管理有两种运作模式,一种是推动式供应链,一种是拉动式供应链。推动式供应链的运作方式是以制造商为核心,产品生产出来后从分销商逐级推向用户。分销商和零售商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各个企业的集成度较低,通常采取提高安全库存的办法应付需求变动,因此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量较高,对需求变动的响应能力较差。拉动式供应链的驱动力产生于最终用户,整个供应链的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采取这种运作方式的供应链系统库存量较低。很显然我们只有实施拉动式供应链才能做到库存需求预测比较准确,实现公司库存管理的优化。企业实现拉动式供应链管理有两个前提,一是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必须发生变革,二是库存管理的流程必须信息化。前面我们已经对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流程化管理提出了改革方案,库存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将在后面对公司采购管理的改进措施中谈到。

4.3.3加强供方及采购过程管理

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好的采购管理可以增强供应链的系统性和集成性,提高企业的敏捷性和响应性。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要做到五个恰当,即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数量、恰当的价格和恰当的来源。我们可以应用供应链环境下的协同采购的基本原理,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建立公司新的采购管理模式——与供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即战略联盟。

1)内部协同

由于采购信息来自于销售、市场、设计、生产和计划的许多部门,因此S公司要想提高企业的采购效率,必须同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有效地协调与合作。另外,随着公司新产品数量的增加,需要采购的零部件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大增加。因此,为达到库存数据的一致性协同,各部门需要及时维护相关数据,如BOM数据、供应商数据、采购价格数据等。在企业内部同时存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中物流从上游向下游流动,资金流从下游向上游流动,而信息流的流动则是双向的,这三种流贯穿了企业的全部活动。所以,为保证企业内部协同的流畅和高效率,仅完成管理的流程化变革是不够的。必须对信息流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就需要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能够快速和充分地实现信息共享。

2)企业外部协同

企业外部协同是指企业和供应商在共享需求和库存等信息的基础上,企业根据供应链的供应情况实时在线地调整自己的计划和执行交付的过程。同时,供应商根据企业实时的库存、计划等信息实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可以在不牺牲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降低库存。

在整个供应链的供应网络中有很多无法精确确定的因素,如采购提前期、供应商的生产能力等情况。如果企业不能及时了解这些情况,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供需关系,导致不能按时满足客户的需求。实时协同使得双方快速沟通,快速地发现和解决问题。S公司可以利用基于互联网上的企业管理软件和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即战略联盟),进行采购的多方面协同。

3)订单驱动采购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采购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库存,即为库存采购。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采购是以订单驱动方式进行的。这种订单驱动方式使得供应链系统得以准确响应顾客的需求,同时降低了库存成本。这种订单驱动的采购方式与传统的采购方式有较大不同.

4)外部资源管理

传统采购管理的不足之处,就是与供应商之间缺乏合作,缺乏柔性和对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订单驱动型采购对传统的采购管理提出了挑战,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为库存采购”的管理模式,提高柔性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增强与供应商的信息共享与协作,建立新的合作模式。

4.4个案总结

成功的战略联盟和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成功的基础。H公司应关注整个供应链并减少供应商数量,通过实施供应商评价计划限制其数量,找出高质量运作的供应商,更密切和高效合作。S公司需要向合作伙伴全面披露诸如财务、生产计划、库存等信息,并使用一致的信息系统,供应商必须能连接到S公司以获得生产计划、库存等信息。联盟伙伴以整体的力量参与市场竞争,需要确保联盟的管理机制有效运行。成功的联盟必须建立在完全信任、忠诚、双赢、共同目标和协作的基础上,而促成联盟谈判则应建立在公平的前提下。有效的外部资源管理是成功的战略联盟的关键,要实现有效的外部资源管理,S公司的采购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

1、和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保证供需双方能够有合作的诚意和参与双方共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通过提供信息反馈和教育培训支持,在供应商之间促进质量改善和质量保证。传统采购管理的不足在于没有给予供应商在有关产品质量保证方面的技术支持和信息反馈。在顾客化需求的今天,产品的质量是由顾客的要求决定的而不是简单地通过事后把关所能解决的。因此,下游企业不仅需要提供相关产品的质量要求,而且应该及时把供应商的产品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给供应商,以便供应商及时改进。对个性化的产品质量要提供有关技术培训,使供应商能够按照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

3、参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和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企业通过参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和质量控制过程,共同制定有关产品质量标准,可以使需求信息更好地、更准确地在供应商的业务活动中体现出来

4、协调供应商的计划。一个供应商有可能同时参与多条供应链的业务活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多方需求争夺供应商资源的局面。通过外部资源管理,下游企业的采购部门主动参与供应商的协调计划。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保证供应商不至于因为资源分配不公的矛盾,保证供应链的正常供应关系,维护企业的利益。

5、建立一种新的、有不同层次的供应商网络,并通过逐步减少供应商的数量,致力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单靠S公司的努力是无法完成外部资源管理的,供应商也需要配合和支持。战略合作联盟的投资回报证明这是最值得的投资,通过战略合作联盟以及对供应商的开发,S公司的供给状况会有很大的改善,也会对H公司的库存管理以极大的回报。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库存管理作为物流业中最薄弱的环节,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解决。在采购、生产、销售的不断循环过程中,库存使各个环节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同时库存还可以调节各个环节之间由于供求品种及数量的不协调而发生的变化。

本文所作的主要是一些基础性工作,众多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还需采用统计方法对供应链中库存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对产生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另外,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将更多的重要决策变量纳入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型中,结合相关的理论以及现有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提出新的现实可行、收益更大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产业链研究方案篇7

关键词: 林业物流;第四方物流;林业绿色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 F326.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 1165(2011)02 0052 06

物流系统作为产业链中的“血液循环”系统,是实现经济活动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支撑,更是连接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桥梁。近年来,随着我国林业产业链和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物流管理也逐步成为研究热点。由于林业物流活动涉及林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众多经济实体和相关组织,包括从生物活性产品经过不断深加工直至最终消费品的整个过程。因此,林业物流管理的业务流程长且关系复杂,各个物流环节的关键问题、运作特点和管理目标与一般产业物流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解决林业供应链中存在的物流管理问题和不断提高林业物流管理水平,需要对林业物流管理领域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提升,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明确目标和思路。

一、林业物流的研究现状

(一)木材及非木质林产品物流的研究

我国林业物流的研究起源于对木材流通问题的探讨,一般从木材流通渠道和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入手,逐步深入到物流管理的领域。这是由于木材是最具典型代表意义的林产品,也是重要的国民经济生产资料,因此,对木材物流的研究也相对受到更多的关注。

木材物流的研究主要以木材供应者――森林培育企业和木材需求者为主体,以木材生产和销售中的物流活动为重点内容来开展。对于木材供应者而言,主要是通过分析木材生产物流管理状况,讨论影响木材生产物流管理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木材生产物流管理对策[1];对于木材需求者而言,则可以根据木材加工的主生产计划和产品的层次结构关系,运用物料需求计划法,对木材原料进行MRP库存控制研究,在基本的经济订购批量模型的基础上综合库存决策的约束因素,建立相应的库存控制数学模型[2],并可以应用GPS和GIS等技术方法对木材运输管理进行优化[3]。而对于木材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形成的物流运作模式研究,则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基于木材市场不同的交易方式进行计算比较和实证研究,设计了木材物流运作的组织―自组织双层模式。[4]

对于木材之外的其他非木质林产品的物流管理研究,则主要侧重于通过物流系统优化和物流技术改进来降低物流成本,以更好地实现其经济价值。如国外学者针对生物质能源林产品特殊的生长和供应特点进行的物流仓储问题研究[5],对蘑菇采集及物流系统的数量经济学分析,对葵花子作物进行的物流网络和作业分析[6]。国内学者在分析林业生物质资源集料处理物流系统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林业生物质资源直燃发电物流系统模式,以及为之服务的薪炭林、沙生灌木林和伐区剩余物集料处理物流系统模式。[7]对特定区域的非木质林产品资源进行实地调研和抽样调查,分析其物流总量规模、经济价值以及与产业发展的关系。[8-10]

(二)林业物流系统的研究

物流管理强调物流系统整体成本的降低和综合效益的提升,而不仅仅是局部改善和个体优化。这种管理思想落实在林业物流管理中,体现为基于林业供应链的总体管理目标,对林业物流系统的边界和层次进行界定,从系统论的角度阐明了林产品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的普遍性、林木生长的周期性和林产品消费的连续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受其他多种因素(自然条件、国家政策等)的共同作用,从而造成了林产品供给与消费之间的基本矛盾。[11]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林产品和林产品物流的特征,林产品在物流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林产品物流支撑体系建设的若干策略。[12-13]

为了弥补单纯定性分析的不足,林业物流系统研究中引入了仿真和建模方法,对林业物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模式进行规划设计。主要方法是出于林业物流系统的多功能性、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考虑,提出基于Multi-Agent的林产品物流系统仿真建模思路与框架[14],以及将Multi-Agent模型应用于林产品配送子系统的设计、实现与仿真过程,并以实际的林产品配送中心为案例进行了分布式仿真,同时依据仿真评价指标分析该配送分拣子系统的性能。[15]

另外,还有研究者根据电子商务等新经济环境的物流发展要求,对林业物流系统内部外环境及其约束条件进行分析,立足于网络经济发展潮流探讨了我国林业企业网上经营林产品问题。[16]对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发展现代林产品物流和提高我国林产品物流管理水平也进行了思考。[17]

二、现代物流的研究动态

(一)绿色物流的研究

随着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理论不断完善和丰富,物流管理也开始向绿色物流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阔的空间发展,绿色物流的研究多集中于对逆向物流和物流绿色化策略的研究。

James Cooper等人在1991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专题研讨会上,第一次使用了“绿色物流”的提法,指出绿色物流是传统物流管理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分散库存进行集中,对无法保证及时性的配送服务进行加速,对货运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控制。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实施绿色物流的法规建议和管理方案。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国内外学术界开展了一系列绿色物流的理论研究,政府和企业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来推动绿色物流的实施,可以认为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

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在绿色物流管理中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绿色物流如要实现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必须具备一定的双向物流特性和能力。逆向物流不仅是物流系统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是企业获取潜在竞争优势的可行途径[18],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和数据收集,可以建立定量描述逆向物流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一数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论证了逆向物流在绿色物流中的关键作用。[19]

绿色物流从减少物流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物入手,通过运输、仓储等物流作业的相对集中,可以显著减少物流废弃物[20],并制定相应的废弃物管理模式和控制措施。绿色物流管理中需要特别注重对物流提前期的计划和控制,依靠对整个物流过程中的时间压缩管理[21],实现供应链的敏捷化,从而提高物流系统的绿色化程度。

(二)物流一体化的研究

21世纪以来,产业的延伸和拓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和直接驱动力,产业的纵向和横向一体化趋势对物流的专业分工和管理提升都提出了紧迫要求。物流一体化使企业原有的管理组织和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将物流管理从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出发,向前延伸到初始供应商,向后延伸到最终消费者,即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及废弃物物流整个供应链物流活动的一体化。

物流一体化的实质是企业内的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或不同企业之间通过在物流上的合作,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达到实现整个物流系统最优化配置的目的。[22]它以物流系统为核心,从物流功能的一体化,再到物流管理和内外部环境的一体化。因此,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业发展的成熟阶段的体现,物流系统的不断完善能够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在发达国家中,企业物流已从内部一体化向外部一体化演变,企业物流一体化旨在消除部门间利益冲突,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挖掘第三利润源泉和实现价值增值,增强企业的敏捷性和强化供应链的整体优势。而中国的企业物流支离破碎,运作效率极其低下。中国企业要缩小同发达国家在物流管理上的差距,除了政府要为发展现代物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外,企业也要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构筑一体化物流。[23]

目前物流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主要基于供应链集成的角度开展,主要内容包括分析供应链一体化运行的基础和目标,探讨供应链一体化运行机制的运行前提、流程优化和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敏捷化的作用机理[24],制定集成供应链物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集成供应链的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系统决策模型。[25]

而物流一体化的管理技术研究,主要是就一体化物流网络布局中的定位――运输路线安排问题[26],通过应用遗传算法给出求解模型的启发式算法,并建立相应的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及其评价体系;基于价值链方法,利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实施物流一体化过程中的运营成本进行分析。[27]

物流一体化与绿色物流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于成学等通过比较基于自营的物流一体化、基于TPL的企业物流一体化、绿色供应链和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几种运作模式,提出了企业绿色物流一体化运作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结构,并构建了企业绿色一体化运作的应用模型。[28-29]

(三)物流协调机制――第四方物流研究

第四方物流作为一个供应链集成商,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这是关于第四方物流最早的系统化定义。埃森哲咨询认为第四方物流经营者是基于整个供应链考虑,扮演着协调人的角色,一方面与客户协调,与客户共同管理资源,计划和控制生产,设计全程物流方案;另一方面与各分包商协调,组织完成实际物流。欧洲第四方物流研究俱乐部(European Fourth Party Logistic Research Club)最初对第四方物流公司进行了案例研究。为了管理在欧洲的维修部件的物流业务,安盛公司和菲亚特的一个子公司合资成立了新的物流公司,并成功进行了第四方物流的运作。[30]

第四方物流由独立于现有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与原物流系统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第四方”提供,将所有物流服务提供者的资源、能力和技术集合起来,并对之进行管理,从而提供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31]第四方物流通过先进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技术,顺应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32]第四方物流企业在经营理念、运作模式、服务内容、信息化程度、物流技术、企业制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以反应快速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的显著特征区别于传统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在产生的基础、物流服务覆盖的范围、提供物流服务产品等方面存在区别,其核心管理思路就是构建一个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系统协调机制。

目前,对于第四方物流的研究正伴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处于起步后的稳定发展阶段,且近年来对第四方物流的研究多聚焦于其运作机理。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从管理运作的硬环境与软环境两个方面挖掘第四方物流对系统整合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33],根据委托或博弈理论分别进行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第四方物流的激励选择分析[34-35],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建立第四方物流公司能力类型和努力水平都是不可观测条件下的最优激励契约模型。[36]

另外,对第四方物流在目前社会技术条件下的经营模式和伙伴企业选择进行分析,从政府产业政策、行业技术保障以及政府人才策略三个方面对保障其运行、发展的外部机制进行探讨[37],并构建支持第四方物流运作的业务流程[38]和信息管理系统。[39]

三、林业物流的研究趋势

(一)林业物流一体化的研究

从林业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仍有待提高,林业供应链上的各种经济组织的规模、能力和效益与发达产业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而物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了经济条件的严重制约,更受到国家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大影响。因此,林业物流系统的完善和优化,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如汽车、钢铁、能源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产业(如电子、烟草、服装产业)不同,不能简单依靠单个或少数供应链核心(盟主)企业为主体实现物流系统的规划、组织和运行,而应依靠物流一体化实现物流资源整合和业务互补,通过沟通协作来提升物流系统整体能力,这是一条林业物流管理优化的可行途径。

为改善林业物流管理相对落后的现状,加强林业物流一体化的动因机理、运行机制和技术支撑的深入研究,将是林业物流管理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林业第四方物流的研究

第四方物流可以利用在林业供应链中的特殊背景和关系,一方面帮助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与林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业务联系,协调物流活动中存在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与供应链上相关行业经济和社会组织的联系和沟通,促进林业第三方物流发展,降低物流资源的投入风险,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四方物流还可以通过促进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行业规范和准入条件等方式,推动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与物流相关的产业扶持和环境保护政策,从管理监督和利益驱动两个方面引导企业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轨道。

因此,林业第四方物流作为林业物流管理的重要协调机制,对其组织结构、功能定位和经营模式的研究有待加强。

(三)林业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研究

林业绿色供应链是林业管理的新动态,它将生态与环境系统纳入供应链系统,作为供应链内部的一个子系统,更注重产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实现资源、环境、生态和产业系统“从苗圃到森林”的协同共生,并探究了林业生态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追求资源链、价值链和生态链的“三链共生”[40],从而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般供应链主要通过对经济活动中的残余物和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来实现减少资源消耗和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而由于森林资源本身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意义,因此林业供应链实现绿色化具备先天条件和独特优势。

目前已经有学者开始进行相关研究,提出了环境友好型的木材物流系统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环境友好型木材物流系统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工艺及集运材设备等方面的管理措施。[41]

参考文献:

[1] 惠长林. 论木材生产物流管理的趋势[J]. 森林工程,2001,17(5):31-33.

[2]刘娜翠. 木材物流系统优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0:1-5.

[3]仝志辉,杨家武,关晓平. 基于GPS和GIS的木材运输[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7,35(4):43-44.

[4]丁胜. 中国木材物流系统的组织――自组织双层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40-79.

[5]ATHANASIOS A RENTIZELAS,ATHANASIOS J TOLIS,ILIAS P. Tatsiopoulos logistics issues of biomass:the storage problem and the multi-biomass supply chain[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9,13(4):887-894.

[6]P A GUTIRREZ,F LPEZGRANDOS,J M PEOABARRAGN,et al. Logistic regression product――unit neural networks for mapping Ridolfia segetum infestations in sunflower crop using multitemporal remote sensed data[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08,64(2):293-306.

[7]吴兆迁,樊涛,牛晓华. 林业生物质资源集料处理物流系统初探[J]. 木材加工机械,2007(6):21-24.

[8] 李怡. 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与趋势探析:四川省平武县的实证分析[J]. 农村经济,2007(11):94-97.

[9] 赵. 云南贫困山区非木材林产品资源优势与发展途径[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1):105-110.

[10] 侯占勇,鲁法典,赵贝贝. 山东省非木材林产品调查与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9(1):23-27.

[11]王晓松,吴燕. 我国林产品物流问题探讨[J]. 中国林业企业,2005(4):5-7.

[12]田利涛,孟利清,李育林. 我国林产品现代物流分析[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8):27-28.

[13]朱永林,栗田奎.谈如何加强木材产品物流管理水平[J].森林工程,2003,19(1):23-24.

[14]孟利清,龙勤. 基于多Agent的林产品物流仿真建模思考[J]. 林业建设,2006(2):36-39.

[15]曾钦志. 基于Multi-Agent的林产品配送中心建模与仿真[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0:40-65.

[16]伍士林. 我国林产企业网上经营林产品初探[J]. 中国林业企业,2002(6):22-24.

[17]王晓松,吴燕. 信息时代下我国林产品物流问题初探[J].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6):553-557.

[18]ROGERS. Going backwards:reverse logistics trends and practices[J].Reverse Logistics Executive Council,2005(3):101-102.

[19]MORITZ FLEISCHMANN. Quantitative models for reverse logistics[J].Springer,2001(1):75-76.

[20]KOPICKY,BERG R J. Reuse and recycling:reverse logistics opportunities [J].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2006(2):65-69.

[21]RACHEL JONES. Total cycle time compression and the agile supply chain [J]. 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2009,62(4):126-127.

[22]涂建军,王格. 企业物流一体化系统模型研究[J]. 中国水运,2009,9(4):11-15.

[23]王淑云. 企业物流一体化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6(2):32-36.

[24]徐章一. 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敏捷化实现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81-90.

[25]胡浩. 集成供应链中的一体化物流、信息平台、题目群决策和系统集成的理论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4:50-55.

[26]崔广彬. 一体化物流网络布局中的定位――运输路线安排问题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34-56.

[27]张令荣,杨梅.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物流一体化成本分析方法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4):27-31.

[28]于成学,武春友,樊宇. 基于环境的企业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4):117-119.

[29]于成学,杨雪婷. 企业绿色物流一体化管理模型构建[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10(6):518-520.

[30]JOHN L. 3PL or 4PL――Where next [J]. Logistics & Transport Focus,2004,6(3):18-21.

[31]马士华,林勇. 供应链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01:15-16.

[32]张为群. 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的区别[J]. Focus,2008(1):26.

[33]姚建明,刘丽文. 4PL模式下的供应链资源整合决策分析[J]. 系统工程,2007,25(4):1-7.

[34]王勇, 罗富碧,林略. 第四方物流努力水平影响的物流分包激励机制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8,14(2):136-140.

[35]王勇,韩平. 第四方物流企业作业承接不完全信息双边讨价还价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 2008,16(2):172-177.

[36]刘娟,钱燕云,李静. 第四方物流供需双方博弈模型的构建及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8(2):149-150.

[37]陈静. 我国第四方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60-85.

[38]蒋国瑞,杨晓燕,李立伟. 第四方物流的分布式数据挖掘系统研究[J]. 情报杂志,2007(1):15-17.

[39]冉崇善,侯涛,施艳容. 基于工作流的第四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 科技信息,2007(30):396.

产业链研究方案篇8

交钥匙模式;山寨手机;集群化;产业链升级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9-0036-02

一、Turn-key模式的产生

2002年,美国学者Sturgeon(2002)通过对美国电子产业的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正式提出了“模块化生产网络”一词,建立了一个新产业组织模型――模块化生产网络。[1]

标准模块化制造网络由两类企业组成:一是标准模块集成企业,二是标准模块制造企业(其中又分为通用标准模块制造企业和专用标准模块制造企业)。每一个集成环节和制造环节都会聚集若干个企业,原有的单向链式的契约关系被打破, 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了网状的契约关系,产业价值链也完成了向立体价值网的演化。由此为Turn-key模式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如下图 1所示。[2]

“Turn-key”模式,是一个“交钥匙”的“工程项目模式”,是指向客户的一种总体解决方案。在电子通信消费市场,Turnkey模式是指由独立的第三方软件厂商直接与芯片厂商合作,在芯片厂商的硬件方案和协议的基础上,集成成熟的上层软件和应用,并整套提供给电子产品生产厂商。本文研究应用了模块化生产网络理论和破坏性创新理论。

二、Turn-key模式在山寨手机行业的应用

1.山寨手机行业的发展

传统的手机行业中,芯片厂商负责芯片设计,手机厂商专注于项目管理和软硬件研发。而联发科(MTK)进入手机芯片设计领域之后,为手机制造商提供了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其Turn-key模式重塑了中国手机产业链,使手机制造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山寨手机制造同时发挥了产业集群和个体力量,实现低成本运作,顺应手机产业的发展潮流,同时避开中国企业在研发、管理上的短板。

2.Turn-key模式对山寨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在电子产品发展的道路上,集成电路的科技成果蕴含了山寨化基因。2005年,台湾手机芯片联发科(MTK)将Turn-key模式应用到手机领域,使得手机行业的技术壁垒降低乃至消失。2005年正规品牌有70%采用MTK的集成方案。联发科(MTK)的出现,使手机产业链产生了异化,在手机品牌与代工企业之间,有了一家独大的技术平台,它在短暂的时间内就主宰了中低端手机的产业链。

Turn-key模式对山寨手机产业链的重要性集中表现在:

(1)减少研发时间和资金成本。使得新手机从产品立项到上市只需要2-3个月――时间缩短同时也降低了整个产业链的资金占用成本。

(2)降低技术门槛。联发科(MTK)通过技术研发把芯片设计、操作平台、解决方案等集成在一个包含芯片和电路板的套件中极大地降低了手机行业的准入门槛。

(3)避开管理短板。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Turn-key模式避开了中国企业一贯以来诟病的管理短板,避免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于项目管理工作中。

三、Turn-key模式应用的建议

1.研究结论

研究得出结论,应该利用Turn-key模式发挥产业链集群功能,传统优势产业应注重专业化发展,利用Turn-key模式出现的契机,完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链高端的连接和底端的转移。利用Turn-key模式出现的契机,有效降低技术壁垒。完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链高端的连接和底端的转移,传统优势产业应注重专业化发展。

2.建议

(1)协助山寨电子产业生产方式转型

中国国内对于Turn-key模式的应用,可以仿照国外成功例子,Turn-key模式的集群化优势,重新掌握产品的自主设计和自主研发,推进技术自主创新使我国厂商由OEM 生产向ODM 生产转换,逐步改变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2)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

Turn-key模式在中国发展成不带任何原创性质、完全照抄、盗版、模仿到后期的破坏性创新,遏制了真正的技术变革,恶性竞争导致行业利润急剧下滑、产业生命周期急剧缩短,危害产业持续发展。因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突破这种困局,在模仿的同时开始自己的技术创新,以品牌作为立足点谋求长远发展。

(3)实现产业链高端的连接和底端的转移

把握Turn-key模式进入珠三角的契机,使珠三角在国家产业格局中位置发生变化,向产业链高端环节集聚。要制定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鼓励内资企业进入全球产业链中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生产环节;要继续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变劳动力成本优势为综合服务环境优势和技术支撑优势,承接外资高端加工贸易产业和环节。[3]

[1]Sturgeon, T.J. 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s: A New American Mode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2, 11(3): 451-496.

产业链研究方案篇9

论文摘要:基于产业链的组成和知识的特性,研究了产业链中不同企业的作用、知识特性、知识转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模式,分析了该模式中知识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过程。最后通过对中国电信产业上、下游两个企业——华为公司与中国电信之间知识转移的案例分析,为产业链中的企业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提出建议。

一、知识转移的模式

Nonaka提出了组织知识创造动态理论,即著名的知识螺旋(SECI)模型[1]: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和内部化(Internalization)。知识根据可表达性分为可以用口语、文字加以表达的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无法用口语或文字表达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社会化是由隐性知识转换为隐性知识的过程,外部化是由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的过程,组合化是由显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内在化是由显性知识转换为隐性知识的过程。Nonaka和Takeuchi又根据知识主体间层次的划分,提出知识转移不仅仅发生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也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2]。随着分工的演进和市场竞争的深化,知识转移已经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组织之间,并且在产业链的层面上发生。

二、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

1.产业链中企业的特点

产业链中的各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整条产业链中,企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不同位置,任何企业的变化都会对产业链中价值传递和价值递增产生重要的影响。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企业,最初提出产业技术创新,创建标准规范,发挥着引领整条产业链的作用。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追随者,产品服务的提供者,起到促进产业链发展的作用。表1给出了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差异。

2.产业链中企业的知识特征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企业的知识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较多有价值的理论。从企业获得长期赢利能力和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这些理论认为企业资源的差异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而建立了以企业内部资源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3]。Prahalad[4]通过研究进一步指出,企业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企业本质上是知识积累过程中拓展生产领域的一种机制。Nelson和Winter[5]认为,企业是在一定时间内具有决策能力的生产者,是知识生产和能力发展的集合,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限制在于知识和能力的不完全性。以上学者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知识是决定企业的核心要素,企业是一个知识与知识运作的集合体。企业的知识特性与知识运作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企业之间的不同之处。尽管各个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作用、影响以及要素的密集度都不相同,但从单位要素产生的效益角度来看,知识要素所具有的高生产率仍然是各企业的基本特征。相同的是,知识成为决定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关键变量;不同的是,不同企业具有的知识生产率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基于以上理论,我们将产业链中的各企业简化为具有不同知识属性的知识节点,企业之间的联系看成是知识节点之间的知识连接。

3.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模式

产业链中不同位置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知识属性:上游企业知识存量丰富,并且隐性知识多于显性知识;下游企业知识存量较为丰富,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差不多。另外,产业链中不同位置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也有区别: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的知识转移是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而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知识转移是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

根据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的知识转移我们可以发现,在产业链中存在的基本知识转移结构(SECI),如图1所示。上游企业成为产业链经济增长的源泉与发动机,通过知识转移活动,引领下游企业。下游企业接受上游企业传递的知识,并在上游企业的推动下,进行广泛的传播和扩散。

从总体上看,产业链中知识转移遵循的是“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SECI)的循环结构。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构成的SECI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社会化过程。社会化体现在上游企业之间,是上游企业之间的一种广泛的知识共享过程。这个共享过程通过观察、座谈、研讨及思路上的模仿,操作上的示范,形体上的展示等途径来完成的,是知识创新的最初环节和知识成果形成的萌芽阶段。

(2)外部化过程。外部化体现在上游企业与下游之间,是上游企业将初期的知识成果转化为能够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如方案、规则、标准、模型等,并转移给下游企业。这一过程是隐性知识与特定的生产流程进行结合并且使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3)组合化过程。组合化体现在下游企业之间,是下游企业内部在接受上游企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下游企业内部的消化、吸收并与企业自身的知识进行广泛整合,成为能被本企业利用的知识过程。

(4)内部化过程。内部化发生在下游企业与上游企业之间,是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知识创新思想、成果应用的反馈。通过这种反馈,上游企业获得下游企业的应用性知识,并与下游企业构成知识转移的新循环。

三、产业链中知识转移的案例分析:以电信产业为例

知识转移一直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而对产业链中知识转移的实质性研究和理论建树并不多见,尤其缺乏在产业链中知识转移方面的本土案例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国电信产业上、下游两个典型企业之间知识转移的案例分析,在佐证本文提出的产业链中知识转移结构模式的同时,试图为企业间是如何实现知识转移的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1.电信产业的环境特点

电信产业的环境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行业政策。运营市场开放,国内运营商要走出去,国外运营商要走进来;国内运营商分拆整合;3G牌照发放在即。第二,技术环境。随着IP互联网渗透率增长,Skype、MSN、QQ等IP应用业务迅猛发展,用户对电信运营商的依附力日益减小,电信运营商正面临着被业务经营“边缘化”的威胁。第三,消费结构。由于用户结构低端化,价格竞争激烈和资费负担水平下降,话音业务走向低值化和微利化,缺乏新业务增长点,固网和移动网运营商同时出现增量不增收现象。第四,融合。固定与移动的融合、网络与技术的融合、终端与载体的融合、业务与应用的融合、产业链与生态链的融合,融合的趋势导致了全业务运营成为必然。

2.电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简介

产业链的上游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公司)成立于1988年,从事通信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涵盖了交换、接入、传输、移动通信、智能网、支撑网、ATM、接入服务器、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会议电视等主要通信领域,是国内提供固定网、移动网、数据通信网全方位解决方案的大型企业。

产业链的下游企业: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是按国家电信体制改革方案组建的特大型国有通信企业,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成立于2002年5月,是中国最大的基础网络运营商,主要经营国内、国际各类固定电信网和基于电信网络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通信等业务。

3.电信产业上下游企业的知识转移

环境的快速变化和知识生产的专业化,需要企业间建立外部知识联系以实现组织间学习和知识转移。下面以华为公司和中国电信为例,分析电信产业的上下游企业是如何面对环境变迁进行知识转移的。

(1)知识转移结构

社会化过程:华为公司观察分析自己的竞争对手,从单纯的设备考察转向对设备商的综合实力考察。外部化过程:聚焦核心业务,华为公司为中国电信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支持。组合化过程:中国电信从单纯的通信运营转向信息通信技术(ICT)服务商。内部化过程:中国电信与华为公司建立沟通机制,共同参与电信业的战略规划。

(2)知识转移的实施

将产业链上知识转移的实施细分为四个环节,即3W+H循环模式。分别是Who、Why、What和How(如图2所示)。

Why环节,即客户需求细分环节。是在What环节中进行客户识别与细分的基础上,针对Top运营商决策层的角色、关注点以及思维模式,制定针对性和差异化的营销沟通策略,实现客户可感知价值的最大化。对于What环节中细分出的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等管理型角色,其在制定战略决策过程中的关注点主要是行业环境、核心竞争力以及投资方向等。在制定经营决策过程中关注的是经营目标、盈利能力以及组织建设等。而细分出的技术专家和业务专家等专家型角色也有其不同的关注之处。技术专家关注于技术趋势、新兴技术和行业标准等;业务专家更关注于价值链、业务盈利模式以及组合营销等。对运营商决策层不同需求的准确细分是整个知识整合循环模式中的重要前提,也是使整个流程更加完善的基础。What环节,即知识定制环节。传统的单纯技术方案型交流已经无法满足不同高端客户的差异化知识需求。What环节就是要在前两个W的基础上,选择和确定沟通的切入点。在综合考虑制定决策的管理型角色和专家型角色的细分需求基础上,定制涵盖客户关注点的交流内容,交流内容综合考虑了不同细分角色的不同关注点,同时定制高端客户的不同针对性宣传资料。

在3W基础上的H即How环节主要体现为沟通渠道建设和营销活动的实施。沟通渠道的建设阶段是How环节中的基础所在。在华为公司对中国电信的案例中,How环节中首先建立了华为公司北京分部与中国电信集团总部以及各省代表处与各省中国电信分公司之间的沟通渠道,同时保持华为公司自身产品部与北京分部以及各省代表处之间沟通渠道的畅通。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基础上,华为公司主动开展针对高层客户的高质量交流与研讨活动,同时以固定的联合工作团队、阶段性的项目课题、定期的计划和总结以及定期的研讨和交流形式建立起与高端客户的例行化沟通机制。在良好的沟通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制订出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整合公司资源,完善战略合作支撑和交付体系。其次即关键营销活动的实施阶段。在营销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现状分析,通过SWOT分析全面确定公司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同时合理定义客户可感知价值以及客户目前对公司价值认知程度和认可程度。在对现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营销活动中的目标与策略,包括解决方案对客户的价值承诺,竞争对手攻防策略,行销宣传的关键信息以及市场项目目标与策略支撑。在以上两个步骤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和整合营销计划,包括营销宣传策略指导书,解决方案的宣传资料,高端客户研讨、交流活动,样板点、现场会等多种具体的营销活动方式。How环节中营销活动的成功实施必然会带来企业发展新的机会点和业务增长点,而新的机遇和增长也会进一步促进整个循环的发展,促进整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论

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既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并构建战略联盟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产业链中知识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基于本文的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为了促进产业链间的知识转移,制定产业链中知识转移的对策和措施,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在产业链中,应汇集不同位置的产业链企业,建立共同的知识共享平台和机制,发挥上游企业的领导作用促进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加强创新成果的应用和传播。

其次,在建立产业链企业知识共享平台和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不同层次和体系的知识学习机制,推动产业链中的企业不断在知识转移中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积累知识,加快知识转移过程,提高整条产业链的知识含量和知识应用程度。同时,应加强产业链中知识转移、知识沟通的过程。有效的沟通才能带来知识的有效传递、延伸、补充、完善和应用。沟通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有形的、无形的,客观的、主观的等。在产业链中,扩展不同的沟通方式,建立和谐的沟通环境,疏导沟通渠道是确保有效沟通和提高沟通效率的前提与保证。

最后,积极组合产业链中下游企业获得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及时将从上游企业汲取的知识成果进行组合和必要的转化,建立相关的成果转化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知识在产业链中的转化与吸收,并尽快将知识有效转化为生产力。

参考文献

[1]Nonaka,I.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1):14-35

[2]Nonaka,I.,Takeuchi,H.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York.1995.

[3]Barney J B.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4]Prahalad C 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Review,1990,66(5/6):79-91

产业链研究方案篇10

关键词:产业链 知识转移 技术创新

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源泉。然而,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单一企业不可能具备创新所需的全部能力[2](Powell, Koput and Smith-Doerr,1996),尤其当处于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的产业时,企业若仅依靠自身现有能力,其竞争优势将难以保持[3](Shan and Song,1997)。Levinthal和March(1993)的研究表明,外部知识(External Knowledge)可以帮助企业跳出“技术陷阱”[1],这类知识尤其对处在动态和复杂技术环境中的企业必不可少。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超越企业组织和技术边界的外部知识对创新是有益的[4][5][6](Rosenkopf and Nerkar,2001;Henderson and Cockburn,1994;Von Hippel,1994)。这些研究都说明企业若想进行创新,必须寻求外部知识资源。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途径之一,本论文就旨在研究基于产业链中企业间的知识转移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即产业链中的企业间知识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问题。

1.产业链与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

1.1产业链中企业的特点

产业链是建立在波特价值链基础上的,其中各企业通过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相互依存和制约,任一企业的变化都会对产业链中价值的传递和递增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上游企业通常被认为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发源地、标准规范的创建者,引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中游企业是技术创新的追随者、产品服务的提供者,促进产业链的发展;而下游企业则是技术创新的应用者、产品服务的配套者,对产业链的发展起辅助作用[7]。表1给出了产业链中上、中、下游企业之间的差异。

1.2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

1994年Nonaka提出了著名的知识螺旋(SECI)模型: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整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这是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转移的四个阶段。此后,随着分工的演进和市场竞争的深化,知识转移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之间,并且在产业链层面上发生。

刘刚(2005)基于SECI模型建立了产业链的双SECI模型――上中游和中下游构成的两个SECI结构,它们相互依存和影响:上游企业通过知识转移带动中游企业不断发展,并将上游的知识传递给下游;下游企业则是上、中游企业知识的接受者,本身很少有知识创新活动,主要进行新知识的传播与扩散[7]。韩菁等(2007)对中国电信产业上、下游中的两个企业――华为公司与中国电信之间知识转移的案例进行分析,为产业链中的企业间如何实现知识的转移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从总体上看,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是一个SECI的双循环结构,以中游企业的知识“整合”为纽带连接。这既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并构建战略联盟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产业链中知识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

2.产业链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

产业链中不同位置的企业其知识属性与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在与上游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转移的知识也大不相同(如图1示),因此企业应该围绕自己的比较优势选择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

2.1生产下游端的初级加工与装配企业

大多数下游企业由于能力、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侧重于对上游企业传递下来的言传性知识与已有技术进行模仿、学习和应用。若下游企业仅基于简单加工和装配这一合作层次,知识转移将只限于物理系统,且内容仅为简单的操作和维修技能这种可编码化的显性知识。由于上下游合作双方能力差距过大,缺乏共有的知识和经验,下游企业吸收能力较低且存在多层中游企业,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作用并不大。

2.2产品或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OEM)企业

若下游企业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可以进行产品或零部件的标准生产(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合作时,知识转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生产技术层面。在为上游企业生产标准化产品或零部件时,上游企业往往会对制造商企业进行一定的技术转让与培训,但这种技术一般是通用性和标准化的。另一方面,上游企业严格的质量和成本控制间接提升了下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这可以说是管理系统和价值观念的间接转移。此外,通过长时间的合作,下游企业还能从上游学习到整合产业链中上下游分工关系的能力,有助于促进与产业内相关企业的联系,发展生产投入品的稳定来源。

与上一层次相比,在该层次的合作中,下游制造商可以与上游企业直接交流,减少了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许多“噪音”,加上该层企业本身知识水平的显著提高,知识转移效果较前有显著提高,并且能培养下游企业的仿制能力,但对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仍然不大。

在现代产业链经济中,要想与上游企业保持更紧密的合作,还要求企业能够以不同的方式重组价值活动,做到仿制能力的“质”的提高,以寻求与上游企业更进一层的合作。

2.3产品或零部件的再设计(ODM)企业

与OEM只经营制造业务的简单外包与代工形式不同,ODM(Own Design & Manufacturing)经营制造和产品设计两个环节的代工业务。

制造商企业要与上游企业保持紧密与稳定的业务联系,必须在成本、品质和速度上优于产业中的竞争对手,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当制造商企业在OEM的基础上积累了较强的生产能力时,可以通过与当地的研发机构或高等院校保持密切联系,与上游企业进行价值链中端的合作,即针对某一特定市场产品或零部件进行适应性开发与设计,实现OEM到ODM的升级。

基于这一层次的合作,知识转移开始出现双向流动,但由于制造商企业在技术诀窍和基础技术上还依赖于上游企业,这种双向流动也还是以上游向下游转移为主,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技术和质量、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知识。而下游向上游转移的知识主要是长久积累下来的应用性知识。下游企业在消化吸收上游传递的新技术后,将其与旧技术整合,生成新的技术体系。根据市场需求,企业将改进的技术和工艺用于对原有产品功能改进或扩展,或者生产出适应不同细分市场的产品,甚至向市场提供全新的产品,以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实现了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2.4合作创新(OBM)企业

OBM(Own Brand-name Manufacturing)是面向消费者经营从产品研发与设计、制造、营销与分配及售后服务四个完整环节的自主品牌制造商。企业在技术、管理与营销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并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能力。这种OBM企业可以与上游进行广泛的研发合作,或建立平等意义上的技术联盟,分享核心技术和信息,共同创新。这意味着它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与上游企业在产业内分工也达到了协作和竞争的关系,可以从产业链关系逐渐向企业战略联盟发展。

OBM企业与上游企业在这一层的合作重在新技术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企业需要建立更广泛、更密切的知识网络以获取和使用充分的信息、知识和资源,并摆脱长期形成而现在不再使用的知识范式。

3.案例研究:以联想为例

1984年联想集团成立。今天,联想集团已是全球第三大PC厂商。笔者期望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揭示出企业如何通过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实现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3.1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

3.1.1“贸”(1984年~1990年)

1984年11月,联想集团正式成立,通过计算机服务和国外电脑品牌积累原始资本。在该过程中联想跟踪和掌握了业界最新技术,学习了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营销理念,逐渐锻炼和培养了自己的队伍。1988年香港联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迈出生产制造的第一步。它成功开发出联想汉卡,使公司步入流通领域。

3.1.2“工”(1991年~2000年)

基于前一阶段积累的资金与管理经验,在获得生产许可证后,联想开始了自己品牌的计算机生产制造(主要基于产品技术)。1999年,它获得了中国地区第一位的市场占有率,亚太地区也位列第一。

3.1.3“技”(2000年~2005年)

2000年,联想集团成功拆分,并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发展核心技术,且大举进入信息服务领域,以互联网为核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

3.1.4世界领先(2005年至今)

2005年3月9日联想成功收购IBM公司PC业务,成为了全球第三大PC厂商,年生产电脑140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销售额达到130亿美元。

3.2联想不同阶段的技术创新机制

纵观联想的发展历程,它走的是一条“贸工技”的道路,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建立企业的管理和营销基础,为技术创新的实现做好了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联想提出了“依托市场发展产品技术,逐步发展核心技术”的技术创新途径。其实现创新的具体步骤为:

3.2.1奠定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基础。在创始初期,联想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仅靠提供计算机服务和销售参与到产业链中。它通过活动积累了大量的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与营销知识。

3.2.2依托中国市场,依靠其市场和销售能力、企业管理能力,推出自有品牌产品,并借此发展产品技术。主要的工作步骤有:①OEM产品,作为切入产品技术的基础;②在自有品牌产品基础上,发展其自有产品技术;③合作开发,特别是与国外芯片公司合作以获得产品开发能力;④独立开发,在该过程中联想以各种投资的手段迅速获得产品技术。

3.2.3在建立自有品牌产品系列的同时,通过联想研究院大力发展核心技术,提高其在产品中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利润率。

联想在开展电脑业务的初期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创新能力,然而它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从先进技术的使用者,过渡到促进者,最后到创造者,甚至到现在成为产业标准的制定者。

4.结论

产业链中处于不同位置的企业相互依存和制约,这使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状况不同与其他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因而这种知识转移带给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因此,产业链中的各类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战略地位与竞争优势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创新能力。联想集团正是由于产业链中知识转移的作用,才逐渐由产业链的最底端发展成为上游企业引领产业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探讨企业如何通过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获取外部知识并进行技术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产业链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经济研究视角,近年来已经受到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因此,本文将两者结合,基于产业链中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进行研究,探讨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期望带来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Levinthal,March. The Myopia of Learn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Special Issue 14: 95-112

[2] Powell WW,Koput KW, Smith-Doerr L.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6,41:116-145

[3] Shan W, Song J.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Sourcing of Technological Advantage: Evidence from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7,28: 267-284

[4] Rosenkopf L, Nerkar A. Beyond Local Search: Boundary-spanning, Exploration, and Impact in the Optical Disk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22(4):287-306

[5]Henderson RM, Cockburn IM. Measuring competence? Exploring firm effect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Special Issue 15: 63-84

[6]Von Hippel E.‘Sticky information’ and the locus of problem solving: 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1994,40: 429-439

[7] 刘刚.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1

[8] 韩菁,贾建锋,陈希.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研究:以电信产业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