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十篇

时间:2024-01-09 17:33:03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篇1

城市居民收入较高,反而用电便宜;农民收入相对较少,农村工商企业刚刚起步,却要承担高昂的电费。长期以来,城乡用电不一,是横在城乡统筹发展面前的一道“坎”。

今天,城乡用电二元结构这道“坎”,在千里江淮已经不复存在。近几年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关心支持下,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安徽省价格部门积极会同电、发展改革等部门,合理规范,精心组织,在今年6月份,实现了全省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实现两改一同价,农电进入新时代

1998年以前,由于体制、管理、技术等诸方面的原因,农村电网改造前,电价明显高于城市,特别是农民生活电价高于城市一倍以上,个别地方甚至二至三倍。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状况不仅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切实减轻农民用电负担,扩大农村电力消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做出了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的重大决策。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先后完成了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在整个“两改一同价”工作期间,安徽价格部门把整顿电价秩序、规范电价管理、降低农村电价水平作为“同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4年4月1日,经省政府同意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全省实施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同价水平0.557元/千瓦时。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方案的实施,大幅度降低了农村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同时取消原规定的每月1度电的表损。为防止由此而产生的各县供电部门销售收入减少,并带来政策执行的问题,采取了将城市居民生活电价适当提高、动用政府基金专项补助、省电力公司消化等措施,降低县供电企业的购电价格,确保同价政策的贯彻落实。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工作的实施,大幅度降低了农村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平均降幅约0.25元/千瓦时左右,根据2005年的农村居民生活电量计算,城乡居民生活同价每年可减轻农民负担约7亿元。刺激了农民用电消费需求,同价前的2003年,全省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为26.2亿千瓦时,同价后的2005年,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已达到37.5亿千瓦时,年增长率达20%左右。农村用电秩序明显好转,基本杜绝了过去普遍存在的乱涨价和搭车收费等情况,农民用电负担明显减轻,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群众的拥护。

巩固成果,迎难而上,推进城乡所有类别用电同价

实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大幅度降低农村居民生活电价,只是城乡用电同价的第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电价上,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城乡所有类别用电同价。这是一项更为复杂、更加艰巨的任务。实现城乡其他类别用电同价,范围更大,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也更多。

一是受用电结构、供电体制的影响,安徽城乡用电价差较大。据初步测算,如果实施城乡全面同价(农村执行城市电价),降价金额约6.3亿元,由电力企业或城市电力用户承担压力都比较大。

二是目前全省销售电价水平与中西部省份相比是较高的。与华东电网各省相比,除大工业、非普工业电价略低外,商业等电价也是较高的;在电量结构上,安徽农村用电量的比重远高于华东电网各省。在整个销售电价水平上调空间极为有限的情况下,降低农村生产经营电价,全面实现同价的压力巨大。

三是由于受电煤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短期内无法通过降低上网电价水平来降低销售电价。同时,由于近几年新投产机组增多,导致安徽的发电机组实际利用小时数远低于核价利用小时,发电企业经营困难。

虽然存在种种困难,但安徽价格部门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发扬居民生活用电同价时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创造条件,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从6月30日起,实现了我省城乡用电同价的目标。

(一)加强调研,总结经验。城乡用电同价既是一次利益再分配,又是电力价格的一次重大改革。推进这项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促进我省的跨越式发展。2006年3月份,会同省电力公司就同价工作在省内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4月份,省物价局专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各发电、电网企业在5月底前统计报送了生产经营资料,对发电、输电、售电各环节成本费用汇总、分析,全面了解我省电力企业经营情况,为全面同价做好基础工作。

(二)研究制定同价方案。2004年及2005年,省物价局已研究测算过我省全面同价方案,但由于受电煤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国家两年内连续三次调整了销售电价,考虑到全省的城市用户承受能力问题,方案失去了实施的时机。2006年5月份,国家为疏导电价矛盾,筹措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要求各省上报电价调整方案。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安徽的实际情况,通过采取城市销售电价提高一点、电网企业消化一点的办法,拟定了实现城乡所有类别用电同价方案,并把此方案作为我省电价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2006年6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华东电网电价的通知》(发改价格〔2006〕1230号)批准了安徽省的电价调整方案,从2006年6月30日起,全省实现了城乡所有类别用电同价。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篇2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新民居和城镇化建设为载体,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发展目标。城镇化水平有新提升,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农民生活有新改善,农村社会事业有新进步,农村文明程度有新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新进展。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56%,人均gdp达到5万元以上,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比重达60%左右,城乡差距得到明显缩小。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城乡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社会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城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基本实现同质化。全市选择抚宁、北戴河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区,并分两个层次推进城乡一体化,到2015年,三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到2020年,四县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构建城镇体系框架。按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秦皇岛的目标,着眼于环渤海地区、京津冀城镇群区域发展,科学编制《秦皇岛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总体规划(20xx年-2020年)》、《秦皇岛市域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县区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20xx年-2020年)》。合理确定城镇空间布局,实施中心城区“西移北进”主体战略,带动西部滨海地区和内陆地带卫星城镇发展,。以新民居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村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基础设施建设向中心村集中。按照 “一次整体规划、分期推进建设、逐步完善功能”及村内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院净化、“一建四改”的要求,确保到2015年有25%以上的村完成新民居建设任务,逐步实现农村居住和生活条件与城市接轨。到2015年,全市建成20个中心镇,300个中心村,30个产业园区(年销售额超百亿元的10个,超50亿元的20个)、100个乡村休闲旅游农业观光点。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推进产业聚集。从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入手,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城乡产业合理布局、三次产业有机融合、城乡经济要素有序流动和城乡产业有效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按照 “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产业定位,充分依托中心城区对县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强力推进产业聚集区建设。

按照旅游立市战略,以休闲旅游市场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农业旅游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构建融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为一体的城乡旅游产业体系。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按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原则,加快城镇水、电、路、气、讯和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实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聚集区和小城镇建设相协调、相配套,不断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加快推进津秦客运专线、承秦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加快县域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形成国省干线与乡村道路相互交织的四通八达、布局合理、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构建我市半小时经济圈。加快四县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适时谋划中水回用和垃圾处理项目。加紧谋划建设向各县工业园区输油、输气管道项目,为用油、用气企业落户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抚宁360万千瓦、卢龙240万千瓦电厂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昌黎风力发电厂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对市域内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力度,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人饮安全、“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抗灾能力和农民健康水平,构筑市域绿色生态保障体系。

到2015年,实现市、县区高速公路联网和城乡客运一体化或公交化,实现所有乡镇通柏油路,宽带网覆盖率、电话普及率达100%,城市水网、气网延伸到三区所有行政村,四县有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自来水或实现集中供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2.98%,其中,50%的城镇及村庄绿化率达30%以上。加强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垃圾场(站)建设,形成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

(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 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取消中小学择校费用,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新教师补充机制、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城乡中小学校结对率达到100%。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城乡基本医疗全覆盖,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落实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完善乡、村两级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开展城乡文明生态创建活动,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搞好县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服务员建设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提升城乡文化的渗透力、融合力和创新力,使城乡人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以科技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五)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与社会保障。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覆盖全市的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就业培训、指导和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每年组织农民就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新增转移就业3万人。同时,大力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促进农民充分就业,近郊区要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促进一、三产业融合,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中远郊区要以优势农产品的规模生产、加工和物流业为重点,挖掘农村多领域就业空间,促进农民向现代农业产业工人转变和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机制。积极推进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范围,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覆盖。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乡村覆盖率要达100%,农民参合率达95%以上。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联动机制,巩固和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三无”人员的集中供养水平,积极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困难救助和就业帮扶,发展慈善事业。

(六)统筹城乡社会管理。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管理体系,打破城乡分割、部门分治的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政府服务向基层和农村覆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制定秦皇岛市乡镇、村庄行政区划整合办法,促进村庄综合整治和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创新农村管理和服务模式,探索建立农村公益服务员制度,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和村民中心建设,提高基层管理和服务能力,完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结合乡村区划改革实际,以建立联村党组织、建设联村村委会等方式,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尽其责的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县区成立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县区委农工委,由农工委负责日常组织、指导工作,并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城乡一体化政策和措施。各县区要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目标、任务要求,研究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方案,并将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指标分年度规划、量化;市直相关部门要根据全市目标任务要求,研究制定支持措施。市委、市政府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县区的方案和市直相关部门的措施进行审查论证,并予以批复。各县区、市直各相关部门根据批复意见,制定年度工作安排,全面组织实施。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县(区)要分别整合资源,加大城乡发展的统筹力度,推进经济要素向农村投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产业发展和支持重点向农村延伸。国土部门要认真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民居建设周转用地、村庄土地整治和土地置换政策,将其收益用于村庄建设和提高村民社会保障水平。财政部门要从体制和政策上研究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资金投向、投量,重点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带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发展改革部门要在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规划布局上向县、乡倾斜,会同交通、广电、电力、通信等部门对县、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予以安排。规划部门要认真组织编制《秦皇岛市城乡总体规划》,并加强对《县区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与新民居建设规划的指导。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城镇体系建设和农村新民居建设的规划设计、建设监管与服务。环保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农村环境整治的具体措施并指导基层组织实施。农业、林业、水务、交通、教育、卫生、民政、文化、体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旅游、公安、金融等部门要结合各自的职能,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营造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环境。要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在不低于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15%用于农业(国发【20xx】8号)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贫困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从20xx年起,市、县区财政每年按上年财政收入的1%安排统筹城乡发展专项资金,市级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各县完善基础设施、公益服务项目建设和统筹城乡试点及工作经费支出;县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及工作经费支出;各级财政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在农村立项的水、电、路、气、通信、文体、教育、卫生、绿化、环保等公共基础设施、公益事业项目投入的70%投向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低于此投向和投量比例的,各级财政不得拨付资金;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乡村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全面落实农业补贴政策,确保国家支农惠农强农的各项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组建市、县(区)两级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融资平台。要广泛运用市场机制,引导战略投资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事业建设。

(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围绕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稳步推进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促进“三化联动”(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政府职能向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转变、社会资源向社会资本转变、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从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入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市、县区政府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大力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和集中服务,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要大力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促进人口的集聚和合理、有序流动,凡已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父母、子女,自愿在城区落户的,均准予落户。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及就业培训、就业优惠政策、就业援助、就业工作责任体制。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实现城乡保险制度全覆盖。积极推进城乡学校、医院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教师、医务人员合理流动。要围绕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工作,落实农民对土地和房屋的财产权;创新耕地保护和村庄土地整治机制,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制度,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作价入股等市场流转形式,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不得用于房地产开发或“小产权房”建设。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未利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用途。要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农村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党领导下充满活力的群众自治机制。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篇3

福建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在3月6日举行的福建代表团全团审议开放活动中,来自海内外的71家媒体的89位记者齐聚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围绕福建的生态建设、民生改善、城镇化建设等相关话题进行了提问。针对媒体关注的福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问题,福建省长苏树林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是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

“三管齐下”抓民生

苏树林说,抓民生,首先要抓“钱”,着力生财聚财,推动产业发展,深化体制改革,让福建更富,为改善民生开辟活水源头。抓民生,就要注重公平公正,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满足老百姓在医疗、教育、社保等领域的需求,让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的惠及广大群众。抓民生,就要注重可持续,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苏树林表示,通过创新管理,福建民生工作不断改善。五年来,福建新增城镇就业328.9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23.63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6%、12.8%。全民医保基本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大病救助机制逐步形成。开工建设65.6万套、建成31.6万套保障性住房,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率先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中职学生免除学费,建立起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的助学体系。

今年,福建将加快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苏树林介绍,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推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358所公办幼儿园,在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1830个班。

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是当前被高度关注的话题。对于福建的城镇化建设,苏树林表示,2013年福建城镇化目标定为60%,是基于2012年福建城镇化59.6%的数据,所以今年完成既定目标应该没有问题。福建城镇化不会简单地把农民赶上楼,是以产业发展作依托、与城乡建设相结合、以公共服务为保障的城镇化。同时由于各市县情况不一样,福建的城镇化将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根据各地产业发展情况和人口聚集程度对城镇化规划作出调整。

苏树林指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应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的关键,打造大都市,培育城市群,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建设优美舒适、清洁安全、绿色低碳的人居环境;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在优化城镇布局方面,福建将加快构建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漳泉大都市区,强化城市群内在联系和功能互补,支持福州加快马尾新城建设,推进厦门跨岛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泉州环湾城市建设,打造漳州“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推进莆田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支持三明生态工贸区建设,促进南平武夷新区绿色发展,支持龙岩建设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宁德环三都澳区域发展。实施“大城关”战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支持石狮开展全域城市化改革试点。充分发挥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示范作用,加快培育中心镇、中心村。

全力打好“五大战役”

近年来,中央先后批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和《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国家的大力支持对福建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未来,站在新起点上的福建将如何发力?

苏树林在2013年福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福建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深入实施“三规划两方案”,坚持四化同步、三群联动、三维对接,着力产业发展,着力城乡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改革开放,着力生态省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苏树林表示,为强化经济增长的有效拉动,福建要全力打好“五大战役”。扩大投资规模,重点项目建设、新增长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和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投资均高于去年,民生工程战役投入264亿元,办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1件为民办实事项目。

同时,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三维”项目对接。围绕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重点对接大型龙头项目、配套项目和关联项目,推动存量提升、增量优选,力争全年“三维”项目完成投资3300亿元,新开工330个。继续深化与央企的战略合作,引入省外知名国企,促进省属企业重组壮大。

福建介绍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全省大部分属中亚热带,闽东南部分地区属南亚热带。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2.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千米。

福建蓝图

今后五年,福建将深入实施“三规划两方案”,坚持四化同步、三群联动、三维对接,着力产业发展、城乡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和生态省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故事;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拆旧建新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拆旧建新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㈠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经济快速增长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特别是农村宅基地的整理,合理配置村镇土地资源,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乡用地供需矛盾。

㈡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对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编制增减挂试点专项规划,并确定具体实施时序。

2、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对近期具备整理条件的村庄、废弃工矿用地等投入少、整理难度小的农村独立建设用地先实施,对撤并村庄等投入大、整理难度较大的农村独立建设用地后实施。

3、统筹安排、规范操作。在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下,统筹开展试点工作,工作方案在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后方可实施。土地挂钩周转指标按“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由县(区)政府、管委会统筹安排,对开展挂钩试点的乡(镇)优先使用。

4、自愿合法、维护权益。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实施过程中应取得相关集体土地所有权者同意,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切实维护农民个人、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有关个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挂钩周转指标的使用范围

㈠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范围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范围包括农村居民点整理、农村工矿废弃地等建设用地。

㈡挂钩周转指标的使用范围

挂钩周转指标必须专项用于项目区内建新地块(分为安置建新地块和城镇建新地块),并严格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定期考核、到期归还”的原则进行管理。挂钩周转指标优先用于安置拆旧地块农村居民的安置建新地块后,节余的指标一律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重点工业等项目的城镇建新地块。

三、试点期限与总体要求

㈠试点期限

项目区的实施期限、挂钩周转指标的周转期及增减挂专项规划期限均为3年。各试点单位在实施方案时,应明确3年中每一年度项目区实施的具体安排以及挂钩周转指标的使用和归还计划。在增减挂专项规划文本中必须明确3年中每年度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具体计划和整理项目。

㈡总体要求

挂钩试点工作必须贯彻落实严格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总体要求,建新地块的总面积不得大于拆旧地块的总面积。建新地块中用于安置拆旧地块农村居民的土地面积应低于原占用面积和省(市)规定的用地标准,其他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应高于现有存量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拆旧地块复垦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应不低于建新占用的耕地,并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相结合。

四、农村居民点的拆建与土地利用规划控制

㈠农村居民点的拆建。对农村居民点整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先拆后建;对原有住宅拆除后以户为单位自行新建住宅的,原则上应先拆后建;对农村居民点整体搬迁,以建设农民新村等形式集中安置的,可以先建后拆,但迁建房屋建成后,要对原有农村居民点进行拆除并及时予以整理。

㈡土地利用规划控制。因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而涉及的农村居民住宅迁建的,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建设。因城镇村建设和落实挂钩周转指标需要,确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依据增减挂专项规划按程序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一次性修改。

五、用地管理及税费政策

㈠安置建新用地

原拆旧地块农村居民的安置用地位于原拆旧地块区内的(主要指拆旧地块内有祠堂等不宜整体拆迁,而需以祠堂为中心,划出一定面积土地作为安置用地的安置建新地块),如不超过原拆迁用地面积和市规定的用地标准的,免除相关的土地规费。原拆旧地块农村居民的安置用地位于原拆迁地块区外,利用荒山、荒坡和未利用地的,每户安置面积不得超过120平方米,免除相关的土地规费;超过面积标准的参照农民建房用地的收费政策收费。

㈡城镇建新用地

用地单位使用建新区内城镇土地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建设用地报批和土地供应手续,并足额缴纳各项应缴的规费。

六、工作程序

㈠详细调查,摸清家底。申请增减挂钩试点的县(区)、管委会必须在开展试点的乡(镇)组织一次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现状专项调查,将可以整理的农村建设用地,特别是农村宅基地的分布、利用、整理难度等情况了解清楚。

㈡编制规划,制定方案。申请增减挂钩试点的县(区)、管委会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增减挂钩试点专项规划,制定挂钩试点的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目标和方法步骤,落实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经费筹措途径和农村居民点迁建方案,提出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总体安排和分年度实施的计划,合理确定拆旧区和建新区,明确3年中的具体实施时序等。

㈢申报试点。由县(区)政府、管委会逐级向市、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增减挂试点工作申请,并提交《增减挂规划》和实施方案等资料。经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并汇总各县、区上报的增减挂项目报国土资源部批准。

㈣实施方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后,由省国土资源厅下达各试点单位的挂钩周转指标,由县(区)政府、管委会组织实施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市、县(区、管委会)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挂钩试点工作实行动态监管。

㈤检查验收。每年年底,由市国土资源部门对项目区实施情况和挂钩周转指标的使用情况、归还进度进行检查考核,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挂钩项目区实施完后,由试点县(区)、管委会国土资源部门逐级向市、省国土资源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经市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初验后,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终验并将验收结果报国土资源部备案。对未能按计划和规划及时归还挂钩周转指标的县(区)、管委会,限期进行整改;情节严重的,暂停挂钩试点工作。对于擅自扩大试点范围,突破下达周转指标规模的,停止挂钩试点工作,并相应扣减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

七、组织领导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篇5

一、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

(一)收入差距。

目前,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1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9.6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366.4元。从这两个指标来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相当大。

1.城镇人均收入是农民人均收入的2.9倍,城乡居民收入比大大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78年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是2.57:1,农村改革开始后这一比例逐步降低,到1983年降到最低点1.82:1,随后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扩大,到1990年城乡收入比为2.2:1,1995年为2.71:1,目前已经达到2.9:1的历史最高水平。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比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不到1.5:1的水平。按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相关资料,城乡差距超过2:1的国家只有3个,我国便是其中之一。

2.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接近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2倍。扣除物价因素,1990年到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0%,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约增长62%。

3.农民收入水平比城镇落后8~9年。目前农民的收入水平只相当于1992~1993年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

4.农民人均收入比城镇居民收入低4493元。1978年时农民年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相差209元,到1985年差距突破300元,随后几年每年再扩大100多元,到1992年差距突破1000元,1994年突破2000元,1997年突破3000元,2000年就突破了4000元。预计2002年将突破5000元。1978-1985年城乡收入差距每年扩大20-30元,1985-1992年每年扩大100多元,1992年以后每年扩大300~400元,最近两年每年扩大500元。

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要用于消费和储蓄以外,还有一部分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差距就更大。2001年农民家庭人均各种支出2780元,其中家庭经营支出占696元,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78元,缴纳税费支出91元,非生活消费支出占到家庭支出总额的31%。

(二)社会福利差距。

我国城乡居民不仅统计收入上存在较大差距,在收入统计之外,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也存在较大差距。很多社会福利实际上是居民的一种隐性收入。因此,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应比统计上的收入差距要大。目前,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城镇居民以社会福利方式获得的隐性收入难以准确估计。有人对1994年城镇居民享受的公有住房、公共医疗及保险福利几项进行统计,人均大致1081元,相当于当年农民人均收入1221元的83.4%。世界银行1997年的估计,如果考虑城镇居民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应在4:1,也就是说,平均一个城镇居民的年收入超过了一户农民全家的年纯收入。

(三)财产差距。

对城乡居民的财产情况目前尚无准确的统计,但从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来看,城乡之间的差距相当大。根据1996年的统计,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8831元,农村为1025元,二者之比为8.6:1。近几年由于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大大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幅,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差距应不会减少。有人估计1999年农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600元,同年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1570元。如果以3口之家计,每户农民家庭存款平均不足4800元,而城镇居民家庭的存款超过34700元。农民家庭存款余额仅相当于城镇家庭的零头。

再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大致可看出财产的差距。199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收入90.43元,同期农民人均财产性收A38.15元,城乡之比为2.37:1;2001年城镇人均财产性收3,134.62元,农村是41.05元,城乡之比扩大到3.27:1。

(四)生活水平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反映是生活水平的差距。1999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为6796元,而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只有1927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农民人均消费水平的3.53倍。事实上,近十几年来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一直在扩大。1985年城镇居民与农民人均消费水平之比为2.31:1,1990年扩大到2.95:1,1995年为3.4:1,1999年达到3.53:1。农民的消费水平本来基数就比较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又明显低于城镇居民。1990年到1999年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农民的消费水平提高77%,而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87%。农民的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相差9年左右。

城乡居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城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20.5台,电冰箱8l台,洗衣机92.2台;农村百户拥有的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分别为54.4台、13.6台和29.9台,分别相当于城镇拥有量的45%、17%和32%。城乡之间其他耐用消费品如音响、空调、电脑、微波炉等的拥有量差距更大。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在整个生活消费的比重,是国际上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越高。2001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9%,而农村为47.7%,农村比城市要高出10个百分点。

二、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

城乡之间的差距首先与城乡产业特性有关。现在的农村虽然已经包含了多种产业,但农业在其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是其与城市区别的一大特征。而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小的特点,注定了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增长必然要慢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果不考虑城乡其他方面差别,单从产业自身的扩张性上来看,农村就自然地处在劣势。城市产业比农村产业更具扩张性,一般情况下城市经济发展要快于农村。最近10年中,我国GDP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相应地第二、第三产业上升10多个百分点。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村改革率先启动,农村在经济机制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农村的第二产业曾经有过较快的增长,但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化,导致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村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已经明显降了下来,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不少地方乡镇企业停滞不前,甚至还有萎缩。

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惯性推动促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非均衡发展战略不仅使城市的产业快速发展,而且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也不断加强。近几年尽管国家在农村电网改造等方面增加了投人,但国家所有大型电力、交通、通讯以及信息等基础设施无不紧紧围绕城市中心而展开。城乡之间基础设施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如果过去农村为企业发展所能提供的环境和条件与城市相差不大的话,那么今天城市在基础设施齐全、资金密集、信息畅通、市场活跃等方面优势已经将农村远远抛在后面。企业为了追求效益,新项目的上马普遍都选择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城市及其辐射地区。城乡物质基础的差距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差距。不同的体制仍是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体制的差异大大缩小。但几十年形成的城乡两种不同的社会运行机制,仍然在发挥作用,福利制度、税收、就业、人口迁徙等方面的制度安排,都可能会促使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比如城镇福利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但农村福利制度的建设还没有能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即使已有的社会福利项目,农村与城镇也有很大的差别。全国城乡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农村中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要大大低于城镇,农村学生的辍学率、流失率高于城市。同样是义务教育,国家财政拨款和教师工资城乡间也存在较大差别。1995年全国普通小学每个学生的预算内事业支出265.78元,而农村只有198.69元,最高的上海达1216.85元;全国普通初中生人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492.04元,农村只有392.59元,最高的上海达1535.83元。在城镇一些理所当然的社会福利,在农村农民还必须支付费用。如民兵训练、计划生育、优抚对象、乡村公路、农村教育等都需要农民交费。尽管税费改革取消了这些方面的收费,但增加了农业税,实际上以农业税的形式收取了这些费用。农民的年纯收入只有2300多元,距个人所得税收取的低限相差甚远,但农民的农业收入却要在未扣除生产成本的条件下缴纳8.4%的农业税及农业税附加(税费改革后),如果将这一税额折合成以增加值为基础的税率,大致在40%,这与其他行业17%的增值税税率相比,反差极大。

城乡隔离是城乡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城市在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制度安排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只要城市和乡村之间是相互开放的,各种要素的相互流动会使城乡之间在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上保持相对的平衡,城乡之间差距扩大就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城乡间也许在某个方面差距会扩大,但在另外的方面会得到相应的弥补。我国城乡差距的扩大,不仅在物质基础上有差距,最主要的是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使城市人均的资源总量快速增加,而农村人均资源很难增长。一方面是产业不断地向城市聚集,各种物质和文化成果向城市聚集,而另一方面人口向城市的聚集被严格控制,城乡之间人均经济和文化成果的占有差距就不可避免地要扩大。

三、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之间有一定的差距是正常的,也正是差距的存在才促进了城乡之间要素的流动,促进了城乡的共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差距也是一种发展的动力。但城乡差距过大,反过来就会成为发展的障碍。如果抛开道德、社会公正等因素,单从经济增长来看,城乡差距扩大已成为当前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其突出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制约,二是人力成本制约。

市场制约是由于农村大量人口收入水平过低,使国内巨大的潜在市场挖掘不出来,扩大内需受到影响,经济增长中需求不足的主要矛盾难以化解。1980年时我国县及县以下市场社会商品零售额在城乡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为65.7%,1990年这一比重降到53.1%,1995年再降到40%,2001年只有37.4%。1985年时农村消费品市场成交额占全国消费品市场成交总额的80.9%,2001年农村消费市场成交额的比重只有42.6%。农村市场萎缩成为内需不足的最主要因素。

人力成本制约是由于大量人口滞留在经济落后的农村,使在劳动力资源中占到绝对多数的劳动者素质长期难以提高,一方面大量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中最急需的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的中间层次的劳动者供给不足,整个社会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衔接,社会劳动成本提高,经济竞争力受到影响。近几年打工的农民工资水平上涨很少,大量的农民找不到工作,但不少城市都出现技术工人短缺、工资不断上涨的现象,在一般条件下城市劳动者的劳动成本要比农民工的劳动成本要高出很多。随着我国“世界工厂”地位的不断确立,在人力资源中占绝对多数的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在技术、技能和知识上不能适应现代制造业的需要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可见,遏制城乡差距扩大加剧的趋势,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长远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深化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还不大可能,但采取措施防止差距的过分扩大,是极为必要的。在当前的经济运行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国家财政资金、国债资金用于农业的比例不少,其中大江大河治理、生态建设等方面占了相当大比例,虽然国家也投入大量资金对农村电网进行了改造,但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直接密切相关的项目并不多。国家应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国家不仅要增加用于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也要将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纳入公共财政领域,增加农村道路、农村教育投入,要拿出部分资金支持农产品储存、保鲜等市场设施的建设。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尽量使用农民工,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

第二,建立健全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1998年以来全国财政累计增收量比较大,国家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城市社会保障方面的增支较多,但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支持方面的支出增加不多。在当前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一要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支持农业。目前我国已经采用的绿箱政策主要包括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农业病虫害防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储备、扶贫与救灾等方面,今后除要继续加大这些方面的投入外,还应积极探索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补贴、农民收入补贴以及其他方面的农业“绿箱”支持政策;二要在遵守世贸规则的前提下,对受国际市场冲击大、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实行“黄箱”支持。根据有关协议,我国的“黄箱”补贴可达到农业总产值的8.5%,而目前我们只有2.3%,增加农业补贴的空间很大。因此,对一些与农民收入关系密切的特殊农产品品种,应适当给予价格支持以及信贷、生产资料等方面的补贴。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篇6

(一)收入差距。

目前,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1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9.6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366.4元。从这两个指标来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相当大。

1.城镇人均收入是农民人均收入的2.9倍,城乡居民收入比大大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78年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是2.57:1,农村改革开始后这一比例逐步降低,到1983年降到最低点1.82:1,随后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扩大,到1990年城乡收入比为2.2:1,1995年为2.71:1,目前已经达到2.9:1的历史最高水平。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比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不到1.5:1的水平。按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相关资料,城乡差距超过2:1的国家只有3个,我国便是其中之一。

2.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接近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2倍。扣除物价因素,1990年到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0%,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约增长62%。

3.农民收入水平比城镇落后8~9年。目前农民的收入水平只相当于1992~1993年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

4.农民人均收入比城镇居民收入低4493元。1978年时农民年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相差209元,到1985年差距突破300元,随后几年每年再扩大100多元,到1992年差距突破1000元,1994年突破2000元,1997年突破3000元,2000年就突破了4000元。预计2002年将突破5000元。1978-1985年城乡收入差距每年扩大20-30元,1985-1992年每年扩大100多元,1992年以后每年扩大300~400元,最近两年每年扩大500元。

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要用于消费和储蓄以外,还有一部分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差距就更大。2001年农民家庭人均各种支出2780元,其中家庭经营支出占696元,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78元,缴纳税费支出91元,非生活消费支出占到家庭支出总额的31%。

(二)社会福利差距。

我国城乡居民不仅统计收入上存在较大差距,在收入统计之外,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也存在较大差距。很多社会福利实际上是居民的一种隐性收入。因此,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应比统计上的收入差距要大。目前,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城镇居民以社会福利方式获得的隐性收入难以准确估计。有人对1994年城镇居民享受的公有住房、公共医疗及保险福利几项进行统计,人均大致1081元,相当于当年农民人均收入1221元的83.4%。世界银行1997年的估计,如果考虑城镇居民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应在4:1,也就是说,平均一个城镇居民的年收入超过了一户农民全家的年纯收入。

(三)财产差距。

对城乡居民的财产情况目前尚无准确的统计,但从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来看,城乡之间的差距相当大。根据1996年的统计,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8831元,农村为1025元,二者之比为8.6:1。近几年由于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大大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幅,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差距应不会减少。有人估计1999年农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600元,同年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1570元。如果以3口之家计,每户农民家庭存款平均不足4800元,而城镇居民家庭的存款超过34700元。农民家庭存款余额仅相当于城镇家庭的零头。

再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大致可看出财产的差距。199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收入90.43元,同期农民人均财产性收A38.15元,城乡之比为2.37:1;2001年城镇人均财产性收3,134.62元,农村是41.05元,城乡之比扩大到3.27:1。

(四)生活水平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反映是生活水平的差距。1999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为6796元,而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只有1927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农民人均消费水平的3.53倍。事实上,近十几年来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一直在扩大。1985年城镇居民与农民人均消费水平之比为2.31:1,1990年扩大到2.95:1,1995年为3.4:1,1999年达到3.53:1。农民的消费水平本来基数就比较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又明显低于城镇居民。1990年到1999年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农民的消费水平提高77%,而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87%。农民的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相差9年左右。

城乡居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城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20.5台,电冰箱8l台,洗衣机92.2台;农村百户拥有的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分别为54.4台、13.6台和29.9台,分别相当于城镇拥有量的45%、17%和32%。城乡之间其他耐用消费品如音响、空调、电脑、微波炉等的拥有量差距更大。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在整个生活消费的比重,是国际上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越高。2001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9%,而农村为47.7%,农村比城市要高出10个百分点。

二、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

城乡之间的差距首先与城乡产业特性有关。现在的农村虽然已经包含了多种产业,但农业在其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是其与城市区别的一大特征。而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小的特点,注定了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增长必然要慢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果不考虑城乡其他方面差别,单从产业自身的扩张性上来看,农村就自然地处在劣势。城市产业比农村产业更具扩张性,一般情况下城市经济发展要快于农村。最近10年中,我国GDP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相应地第二、第三产业上升10多个百分点。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村改革率先启动,农村在经济机制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农村的第二产业曾经有过较快的增长,但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化,导致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村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已经明显降了下来,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不少地方乡镇企业停滞不前,甚至还有萎缩。

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惯性推动促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非均衡发展战略不仅使城市的产业快速发展,而且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也不断加强。近几年尽管国家在农村电网改造等方面增加了投人,但国家所有大型电力、交通、通讯以及信息等基础设施无不紧紧围绕城市中心而展开。城乡之间基础设施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如果过去农村为企业发展所能提供的环境和条件与城市相差不大的话,那么今天城市在基础设施齐全、资金密集、信息畅通、市场活跃等方面优势已经将农村远远抛在后面。企业为了追求效益,新项目的上马普遍都选择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城市及其辐射地区。城乡物质基础的差距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差距。不同的体制仍是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体制的差异大大缩小。但几十年形成的城乡两种不同的社会运行机制,仍然在发挥作用,福利制度、税收、就业、人口迁徙等方面的制度安排,都可能会促使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比如城镇福利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但农村福利制度的建设还没有能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即使已有的社会福利项目,农村与城镇也有很大的差别。全国城乡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农村中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要大大低于城镇,农村学生的辍学率、流失率高于城市。同样是义务教育,国家财政拨款和教师工资城乡间也存在较大差别。1995年全国普通小学每个学生的预算内事业支出265.78元,而农村只有198.69元,最高的上海达1216.85元;全国普通初中生人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492.04元,农村只有392.59元,最高的上海达1535.83元。在城镇一些理所当然的社会福利,在农村农民还必须支付费用。如民兵训练、计划生育、优抚对象、乡村公路、农村教育等都需要农民交费。尽管税费改革取消了这些方面的收费,但增加了农业税,实际上以农业税的形式收取了这些费用。农民的年纯收入只有2300多元,距个人所得税收取的低限相差甚远,但农民的农业收入却要在未扣除生产成本的条件下缴纳8.4%的农业税及农业税附加(税费改革后),如果将这一税额折合成以增加值为基础的税率,大致在40%,这与其他行业17%的增值税税率相比,反差极大。

城乡隔离是城乡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城市在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制度安排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只要城市和乡村之间是相互开放的,各种要素的相互流动会使城乡之间在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上保持相对的平衡,城乡之间差距扩大就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城乡间也许在某个方面差距会扩大,但在另外的方面会得到相应的弥补。我国城乡差距的扩大,不仅在物质基础上有差距,最主要的是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使城市人均的资源总量快速增加,而农村人均资源很难增长。一方面是产业不断地向城市聚集,各种物质和文化成果向城市聚集,而另一方面人口向城市的聚集被严格控制,城乡之间人均经济和文化成果的占有差距就不可避免地要扩大。

三、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之间有一定的差距是正常的,也正是差距的存在才促进了城乡之间要素的流动,促进了城乡的共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差距也是一种发展的动力。但城乡差距过大,反过来就会成为发展的障碍。如果抛开道德、社会公正等因素,单从经济增长来看,城乡差距扩大已成为当前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其突出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制约,二是人力成本制约。

市场制约是由于农村大量人口收入水平过低,使国内巨大的潜在市场挖掘不出来,扩大内需受到影响,经济增长中需求不足的主要矛盾难以化解。1980年时我国县及县以下市场社会商品零售额在城乡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为65.7%,1990年这一比重降到53.1%,1995年再降到40%,2001年只有37.4%。1985年时农村消费品市场成交额占全国消费品市场成交总额的80.9%,2001年农村消费市场成交额的比重只有42.6%。农村市场萎缩成为内需不足的最主要因素。

人力成本制约是由于大量人口滞留在经济落后的农村,使在劳动力资源中占到绝对多数的劳动者素质长期难以提高,一方面大量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中最急需的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的中间层次的劳动者供给不足,整个社会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衔接,社会劳动成本提高,经济竞争力受到影响。近几年打工的农民工资水平上涨很少,大量的农民找不到工作,但不少城市都出现技术工人短缺、工资不断上涨的现象,在一般条件下城市劳动者的劳动成本要比农民工的劳动成本要高出很多。随着我国“世界工厂”地位的不断确立,在人力资源中占绝对多数的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在技术、技能和知识上不能适应现代制造业的需要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可见,遏制城乡差距扩大加剧的趋势,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长远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深化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还不大可能,但采取措施防止差距的过分扩大,是极为必要的。在当前的经济运行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国家财政资金、国债资金用于农业的比例不少,其中大江大河治理、生态建设等方面占了相当大比例,虽然国家也投入大量资金对农村电网进行了改造,但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直接密切相关的项目并不多。国家应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国家不仅要增加用于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也要将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纳入公共财政领域,增加农村道路、农村教育投入,要拿出部分资金支持农产品储存、保鲜等市场设施的建设。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尽量使用农民工,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

第二,建立健全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1998年以来全国财政累计增收量比较大,国家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城市社会保障方面的增支较多,但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支持方面的支出增加不多。在当前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下,一要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支持农业。目前我国已经采用的绿箱政策主要包括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农业病虫害防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储备、扶贫与救灾等方面,今后除要继续加大这些方面的投入外,还应积极探索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补贴、农民收入补贴以及其他方面的农业“绿箱”支持政策;二要在遵守世贸规则的前提下,对受国际市场冲击大、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实行“黄箱”支持。根据有关协议,我国的“黄箱”补贴可达到农业总产值的8.5%,而目前我们只有2.3%,增加农业补贴的空间很大。因此,对一些与农民收入关系密切的特殊农产品品种,应适当给予价格支持以及信贷、生产资料等方面的补贴。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篇7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我街道组织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小组,对中央和省、市以及我县实施战略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认真梳理,结合街道实际进行了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渤海路街道办事处,因办事处驻地位于渤海路而得名,该街道位于庆云县城区,是庆云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与庆云镇相邻,东与常家镇相邻,西与东辛店镇相临,南与尚堂镇隔马颊河相望。205国道、315省道、246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是庆云县通往各乡镇的主要交通枢纽,也是德州市主要的物流集散地。渤海路街道负责辖区农业农村和城市社区工作,辖51个村和10个城区居委会,总人口7.7万余人。行政区域总面积50平方公里。

调研发现,我街道在乡村经济转型和乡村振兴中遇到的问题大致包括:

一是村级发展的不平衡依然存在,落后村与先进村的差距呈拉大趋势。从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情况看,整体水平虽有所提升,但是绝大部分增幅还是来自于发展较快的先进村。个别薄弱村畏难发愁、等靠盼的现象仍然存在,没有一个像样的致富门路和项目。

二是农村经济转型中的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等关系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受历史、宗族、人际关系、制度、法律法规不健全、资源缺乏等各种因素影响,情况错综复杂,整体推进有难度,需因地制宜,逐步推进。

三是村庄面貌改善不彻底,村庄特色不明显。局限于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美丽乡村建设还只是浮于表面,许多村集体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彻底改善村庄面貌,迫切需要上级加大对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资金倾斜,整合各方资源,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常态化运行。

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与城市相比,农村在居住、采暖、交通、教育、医疗、购物、金融服务等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品供给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

     下一步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主要矛盾,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为指导,振兴农业产业,促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促城乡和谐,带动绿色发展,促乡村美丽。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是加强项目建设,通过产业发展和各种资产性收入提升,改善农民收入结构,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和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提高农民的资产性收入。

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任何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发展,不应是单一的物质生活发展,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提升和人本身素质的提升,长期以来,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于城镇居民,文明程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加强农民培训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环节。

三是结合棚户区改造、农村环境整治、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建设村容整洁、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四加强乡村治理,提升乡村治理机制,增强党建的主体责任,对村级小微权力腐败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严厉惩治,让农民感受到公平公开,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篇8

一、通过学习,对统筹城乡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培训期间,各位专家教授从不同层面对统筹城乡工作进行阐述,特别是唐书记的动员讲话,更是对统筹城乡概念的进一步细化,对全市统筹城乡工作的全面部署,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对统筹城乡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

(一)统筹城乡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举措。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收入分配改革、统筹城乡改革的加速推进、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既是党和政府“十二五”工作的关键和重点,更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和热望,再显党和人民同频共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节约型社会等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十大任务。

(二)统筹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终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我们建设新农村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城乡制度无缝对接,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城乡关系的统筹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比如我们晋星创建工作中,升到五星以后怎么办,就是按照五中全会提出的,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建设农民美好家园,按照城乡统筹要求,把新农村建设推上新的水平。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当前,各地各县都在抢抓机遇、竞相发展,虽然发展快慢不同,但仍然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就是城乡差距问题。在现有制度环境下,经济越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较快,非公经济规模大,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差距;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差、工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造成城乡差距加大等问题。因此,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更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迫切需要。

二、我县统筹城乡工作开展情况和今后的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统筹规划、逐步实施、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改革创新、完善机制”的工作思路,确定城中村、纯农业村不同类型的村镇试点,调研论证,制定方案,分类指导,全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制定试点方案。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多次深入城北村、太子村两个试点村,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开展调查研究,讨论完善试点村方案的可行性及各部门在试点村涉及的工作任务,科学制定出了城北村、太子村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方案。二是有序推进试点。明确各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质量标准和完成时限。各部门按照任务要求,正积极申报项目和制定有关农民进城、社区建设、五项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理论方案。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工作汇报制度,加强督促检查,每半月召开一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汇报会,了解工作进展情况,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通过这次学习培训,进一步加深了对统筹城乡工作的认识,理清了思路,特别是唐书记的动员讲话,对于下一步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认真领会这次培训会精神,坚持六个一体化,做好五项重点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要素、统筹城乡关系,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城乡关系和谐,逐步消灭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方面切实做好全县面上工作。一是实施富民工程。按照“非公经济富民、第三产业(服务业)惠民”的思路,立足自身实际,发挥陕汽、法士特、众喜水泥等龙头企业优势,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工业经济,鼓励引导农民在企业务工,在产业链上就业,努力把工业园区打造成工业经济的支撑点、群众就业的大平台、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引导群众创业就业,提升产业层次,做大臊子面等地方名吃产业规模,实现产业转移、增收致富的目标。二是坚持规划先行,引领统筹城乡。按照蔡家坡大城市副中心——县城——重点镇——其它镇的四级城镇体系,结合各城镇的功能定位,将统筹城乡规划与全县“十二五”规划紧密衔接,统筹安排城乡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设施布局,将县域内城乡各类建设区域、所有建设用地和每一个基础设施项目都纳入不同层次的规划范围,形成完整的城乡规划体系,实现规划的全覆盖。三是加快制度创新。结合省市文件精神,立足县情实际,制定进城农民就业增收、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政策的衔接办法,让进城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政策待遇。根据《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制定进城农民的宅基地、承包地流转办法,使土地科学处置、合理利用,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完善领导包抓、企业联建等制度,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四是做好农民进城落户工作。围绕农民进城后的生活需要,积极申报项目和制定有关农民进城、社区建设、五项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理论方案,加快建设农民进城创业园,着力解决进城农民就业和收入问题、住房问题、子女上学问题、医疗养老等问题,让农民能够进得了城、落得下户、有房子住、可增加收入、无后顾之忧、能生活得好,推动全县农民进城全面有序开展。

另一方面促进点上工作实现突破。一是在城镇密集区,城市化、工业化比较充分,城乡差距比较小,也是统筹城乡最易实现的地方(统筹城乡是有成本的)。我们选择了蔡家坡镇作为试点,在这一区域,我们把户籍制度改革和村民集中居住作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建设居住小区,引导群众集中居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我们选择县城所在地的凤鸣镇城北村作为试点,坚持统筹城乡规划既和县城“十二五”规划很好对接,又对试点村后续发展科学谋划的原则,加快制订统筹城乡试点规划,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开展调查研究等形式,讨论完善试点村方案的可行性及各部门在试点村涉及的工作任务,科学制定城北村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方案。二是在小城镇层面上。蔡家坡镇小城镇是城之尾、乡之首,是城乡联接部,在统筹城乡中具体举足轻重地位。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篇9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保护耕地和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为方针,以保障农民权益为重点,加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整理,改善农村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全面实现有效耕地面积不断增加、耕地质量不断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城乡用地布局更加合理的总体目标。

二、目标任务

1.依照新农村建设村庄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成果,划定未来5~10年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整理重点区域范围,其中拟复垦整理的农村建设用地总面积全市不少于40000亩,每个镇乡不少于4000亩;划定“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规划区,单块面积5000亩以上,每个镇乡不少于三个,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范围,为开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打好基础。

2.过各镇乡政府组织调查和可行性论证,确定废弃农村居民点、工矿用地拆旧复垦地块,报国土局审核并建立拆旧地块备选库,由镇乡政府实施拆旧复垦整理经市国土局、省国土厅验收确认后纳入挂钩拆旧储备库,每年入库总面积不少于1200亩(任务分解见附件)。

3.每年申请挂钩周转指标1200亩,由全市统筹使用。

三、资金管理

挂钩周转项目资金由市财政局统一扎口管理。拆旧复垦经费由市财政从土地出让金中划转筹集,并建立专门台帐。项目资金由市财政拨付到镇乡包干使用,总额为5万元/亩。根据市工作组核定的拆旧复垦入库面积,项目开工后预付1万元/亩。最终结算以省国土厅验收结果为准,结算标准在5万元/亩基础上根据省验收合格率同比例下浮。

四、组织领导与职责分工

1.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相关领导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领导小组,指挥、组织、督促和考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建立健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门工作小组,政府办分管主任为组长,国土、财政、监察、建设、审计及各镇乡政府领导为成员,具体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2.职责分工:政府办负责牵头、组织、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和镇乡政府积极开展新一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国土局负责项目编报、审核、技术指导、组织验收;各镇乡政府负责拆旧复垦范围、地块的调查、论证和实施;财政局负责资金筹集、审核、拨付;审计局负责项目资金监督审计,监察局负责资金使用监管和效能监察;建设局负责安置、留用方案的审核、确定。

五、工作要求

1.镇乡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要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有关工作的协调、统筹和督促考核,镇乡政府要建立专门工作班子,人员分工明确,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要科学合理地划定挂钩拆旧重点区域,准确落实挂钩拆旧复垦地块。要加强与城镇总体布局规划及新农村建设居民集中居住区规划的衔接,注重对相关产业未来发展布局及农民意愿的调查研究,结合鼓励农民弃宅进城、进镇等相关政策,科学合理地划定挂钩拆旧重点区域和拆旧复垦地块。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篇10

一、提高城乡居民就业水平

(一)扩大就业总量,统筹城乡就业。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500个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强化就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认真落实好自治区、市就业培训的相关扶持政策,使全县新增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率不断提高,年完成培训800人。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年内要建立起公共就业培训基地1个。

(三)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纳入城乡一体化管理体系,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700人,其中初次转移就业3000人。

(四)进一步加强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为城乡劳动者免费提供优质、就近、便捷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

(五)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采取政府和用人单位共同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形成“出现一户,解决一户”的动态管理、动态援助的长效机制。

(六)切实解决残疾人就业困难,认真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按规定的比例落实残疾人就业岗位;年安置17名城镇残疾人就业。

二、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

(七)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年内,基本养老保险参统人数达到7900人,核定移交金额3430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参统人数达到10790人,核定移交金额835万元;失业保险参统人数达到8897人,核定移交金额250万元;工伤保险参统人数达到3100人,核定移交金额85万元;生育保险参统人数达到2700人,核定移交金额23万元。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八)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付标准。全面实行统账结合的运行模式,建立健全个人账户。住院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在市及市以外治疗的三级甲等医院由原来的1000元降为600元,三级乙等及以下医院由原来的750元降为400元,在本县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由原来的500元降为200元。参保人员使用乙类药品、特殊检查治疗等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个人自付比例由原来的30%降为20%。

(九)城乡低保扩面提标。年,城市低保对象在年1699人的基础上新增501人,城市低保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元;农村低保对象在年5540人的基础上新增1837人,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年520元提高到720元,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提高低保标准。

(十)落实好城市低保家庭的冬季采暖补贴,随着经济的发展,确保每年适度提高。

(十一)提高农村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年,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300元提高到15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1200元。

(十二)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将医疗救助对象延伸到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对象之外的城乡低保边缘人员;救助病种扩大到大病之外的常见病、慢性病;年,进一步扩大救助范围,使更多的大病患者得到救助。

(十三)落实因基本生产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认真落实自治区、市有关补助政策,切实保障群众生活。

(十四)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三、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十五)促进菜农增收,继续实行蔬菜种植专项资金扶持政策,重点推进蔬菜保护地建设,年内新建蔬菜保护地100座100亩。

(十六)促进农民稳定脱贫和增收。对农民采用以中型温棚为主的网室技术种植马铃薯进行补贴,新建网室80亩,原种田140亩,一级种薯田1500亩。

(十七)解决部分缺水村庄农民吃菜难问题,年内,新建雨水集蓄水窖1000座,发展零散菜地3000—5000亩。

(十八)促进奶农稳定增收。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号)在继续完善已建成奶牛小区生产设施配套的基础上,新建1处存栏规模达500头的奶牛养殖小区。适当提高奶牛改良配种生产和奶牛疫病防治以及基层兽医防控补助标准。健全和完善奶牛保险制度。

(十九)提高对肉羊养殖户的扶持。今年要继续加大肉羊改良力度,年内调进优质肉用种公羊500只投放到存栏3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新建小畜人工受精站20处,冷配基础母羊2万只。

(二十)加强对养殖业的技术服务。年内,兴建畜牧技术综合服务站1处。

(二十一)促进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继续采取增加财政收入,加大社会扶持等有效措施,努力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全县2.1万绝对贫困人口从年起人均收入每年增加200元以上,到2010年,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明显提高。

(二十二)切实维护农民工利益,今后,建设领域所有施工项目在雇佣农民工时,施工单位应在项目开工前按规定比例支付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

四、提高城乡教育保障水平

(二十三)在保障城镇学校公用经费的基础上,继续执行好免除学费、课本费、补助住宿生生活补贴的“两免一补”政策。

(二十四)继续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进一步制定并完善有关政策措施,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县城学生同等待遇。

(二十五)积极落实国家、自治区出台的对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费的政策,并且逐步建立奖学金制度。

(二十六)不断满足学生的住宿需求。年内,要在清水河县第一中学开工建设寄宿公寓楼,解决1324名学生的住宿需求。

(二十七)认真落实民族教育政策,实施民族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寄宿生助学金制度,小学生每人每月120元,初中生每人每月150元。

(二十八)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继续实施扶困助学制度,对当年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给予入学资助,确保每一位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不失学。

五、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二十九)切实解决居民就医难问题。在年已完成7所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改造基础上,今年对窑沟、北堡卫生院和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建设改造。进一步改善医疗救治条件。

(三十)方便社区居民就诊。年内完成60个村卫生室的达标建设任务,配齐配全医疗设施,乡镇卫生院建设合格率达到80%以上,合格村卫生室的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为老百姓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

(三十一)完善农民医疗保障。继续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确保农民参合率达到90%以上。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报销封顶线,扩大受益面。

(三十二)进一步方便农民就医。从年起,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基层卫生院建设力度,到2010年,以建设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实现乡乡有标准卫生院,村村有合格卫生室。

(三十三)方便农民医疗急救,继续完善县120急救站建设任务。

六、提高居民住房保障水平

(三十四)切实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加大廉租房租赁补贴力度,今年,为20户特困居民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0000元。积极争取廉租住房补贴专项资金,有计划地考虑和规划廉租房开发建设,保障最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

七、提高城乡居民宜居水平

(三十五)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力争年内完成造林绿化15万亩以上,其中工程造林9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同时要稳步推进城区绿化和新农村绿化,着力提高城乡居民宜居水平,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空气环境。

(三十六)大力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年,新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8处,解决0.6万人1.2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到2010年,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87%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以上。

(三十七)继续实施农村沼气项目。年内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400座。

(三十八)加快推进旧城区综合整治,逐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年内,要完成窑湾巷、体育巷两条巷道的改造;新建城关镇南街排洪渠650米;完成河滨路和其它居民巷路灯的安装和改造任务。

(三十九)切实解决居民出行难问题。努力使国道109东、西线工程按工程总体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当年的工作量;年内建成小庙子—单台子37公里三级油路;续建王桂窑新区—喇嘛湾工业园区24.5公里二级油路,完成通村砂石路三条42公里,即挡阳桥—水门20.4公里,山岔河—朱毛草7.2公里,前营盘—北圪洞14.4公里。年内,要处理好刘四窑、土沟两处交通道路安全事故黑点。

(四十)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完善1个示范村供水、供电、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

八、提高城乡社会文明水平

(四十一)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努力促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的文化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完善城镇居民共享共用的文化体育服务场所,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文化馆(站)建设。年,图书馆在现有藏书的基础上,新增图书5000册,到2010年,使全县文化站普及率达100%。

(四十二)积极争取项目、落实资金,逐年改善兴建具有功能齐全、一室多用、符合社区居民要求的社区文化活动室。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积极性较高的乡镇带头示范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利用三——五年的时间有计划、分阶段逐步落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每个行政村配备两台乒乓球案和一副篮球架,同时配合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四十三)组织开展好“春节、元宵节”、“4.30市体育日”、“6.10全民健身宣传周”、“广场消夏文化活动”、“长城文化节”等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力争达到“月月有比赛、季季有活动”,不断提高城乡社会文明水平。同时以开展“2131工程”、“科普之春”和“国产新片进农村”电影放影活动为重点,深入开展文化体育下乡活动,确保每年为农村群众送戏、送电影不少于120场(次)。

(四十四)增强新闻媒体服务居民的能力。组织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好国家、自治区、市三级广播电视节目在农村无线覆盖。6月底完成在全县覆盖有2套中央电视节目和一套中央广播(调频)的无线信号工程。

九、提高社区建设管理水平

(四十五)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年,进一步改善社区办公用房条件,逐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

(四十六)保证社区活动经费。确保每个社区办公正常运转。

十、提高平安首府创建水平

(四十七)巩固和提高打防控网格化警务机制,提高治安管理水平。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加强、改进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加强城防警务建设进社区,消除城乡重大安全隐患,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

(四十八)进一步畅通和拓宽渠道,开通市、县两级信息系统,并与自治区网络中心对接。继续实施领导接待日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报送机制,确保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四十九)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大力加强公共消防设施系统建设和维护,加强道路、矿产、交通设施安全监管。

(五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食品、药品安全检测规定,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加工小作坊、餐馆、食堂以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管力度。做好上市禽畜产品检验检疫工作,进一步规范生猪的定点屠宰。做好食品药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居民吃上放心食品和放心药品。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任务非常艰巨。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抓好落实。

一是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贯彻落实上述《实施意见》对于改善民生、造福于民、维护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抓紧抓实,确保取得成效,真正取信于民。

二是各乡镇、各部门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建立起由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一名副职专门负责的保障机制,迅速作出工作部署,制订详细工作方案,建立严格目标责任制,确保任务落实。

三是县督查、监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查督促,狠抓工作落实。县委组织部要将此项工作落实情况列入年度各乡镇及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目标。